社科院发布报告指出官本位制约人才创新 报告
范文大全 > 报告 > :社科院发布报告指出官本位制约人才创新是由小学生作文网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社科院发布报告指出官本位制约人才创新的正文:
篇一:《还政于民是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的最佳环境》
还政于民是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的最佳环境
栗彦卿
一、创新型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政治体制改革滞后,民众“四权”不切实落实,腐败严峻,是制约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的主要瓶颈。官僚政治大环境不改变,即使招来创新型人才,其创新性也会很快被腐蚀掉
纵观当前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不单单是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主要的瓶颈是政治体制改革的滞后制约。
2009年12月人民论坛“未来10年10个最严峻挑战”问卷调查显示,第一是腐败问题突破民众承受底线,第二是贫富差距拉大,分配不公激化社会矛盾,第三为基层干群冲突,第四是高房价与低收入的矛盾,第五大挑战是诚信危机,道德失范,第六是民主政治改革低于公众预期。一年即将过去,这些问题一个也没有得到基本解决。2010年10月的中央十二五规划指出,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主要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2010年12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2011年《社会蓝皮书》,其2010年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指数报告显示:如果能自由选择职业,中国人最愿意干公务员。如果可以许一个愿,中国人最期待房价下降。如果问2010年中国人过得满意否?不满意的人比上年增多了些。
据笔者在郑州市实地调查,从有文化有资本人群看,公务员群体中,一部分是在做工作,但是急功近利,浮躁,一部分投机钻营,总想找机会升官发财,甚至腐败,一部分热衷于炒股票、投资房地产暴利行业,前三者均属于急功近利型,真正务实勤恳工作的人只占一少部分;企业家中,相当大部分把目光集中于房地产行业,还有一大部分炒股搞投机,或搞三产,或搞商贸,一部分与官员勾结,连成既得利益共同体,搞腐败豆腐渣工程,只有一少部分在从事创新型高科技型产业;高校科研群体中,学术腐败早已成灾,升官或混日子成为最普遍现象,潜心于学术研究实事求是的只是一少部分;大学生群体中,艳羡公务员的占到一大半,讲待遇不讲本领不讲奉献的占到一大半,抱着辛苦一阵子轻松一辈子想法的人不在少数,迷茫的又占到相当部分,真正有创新精神和本领的少之又少。此类现象不仅仅存在于郑州,在全国都具有普遍性。
这一系列社会突出问题、矛盾的最直接结果,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喊了
十余年,依然不见明显成效,我国在高新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少之又少。其根源是什么?依然是邓公改革开放之初所言,公权力过分集中,政改滞后,民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四权”没有得到认真的落实,直接导致官本位依然占据主导地位,腐败严峻,投机盛行,社会道德滑坡,政府遭遇诚信危机,自主创新人才和自主高新技术知识产权严重不足。
所以,继续还政于民,简政放权,才能充分发挥大众的主人翁积极主动性创新性,必须深入落实十七届四中全会基本精神,务实落实民众的“四权”,公正公开公平,才能积极打造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
二、对比深圳的改革发展成就和现状,郑州要想真正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增长极,和中部重要大都市区,我们务必认真借鉴经验,汲取教训,继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大胆创新体制机制
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窗口,三十年间之所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国内仅次于上海、北京的发达地区,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一是沿海并地处亚热带的交通便利,二是接近港澳台发达地区,三资充沛,政策倾斜,地价优惠,便于外资投资办厂,三是改革之初的全国的廉价的人力物力资源支撑,四是在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上的大胆突破,协调进取。改革后期,深圳之所以发展速度变慢,优势变少,最主要的因素在于:政治体制改革的不彻底,简政放权的不彻底,依然是官本位理念及官僚体制机制,民众的“四权”依然没有真正落实。由此导致腐败同样猖獗,劳资矛盾突出,创新型人才和自主高科技知识产权产业相对不足,自主创新型企业产业相对不足,主要是代工企业,低附加值产业,主要靠工厂的量的增加而非质的提升促进经济增长,严重制约着协调可持续经济发展的步伐。
郑州作为中原省会城市,相对的优势,一是人力资源充沛,二是公路铁路飞机大十字交通枢纽,三是华夏文明发源中心,四是中央的保民生促发展调控政策转型。相对的劣势在于:一,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发展,不论是人力还是物力资源已经不再低廉,二,我们的交通优势甚至比不上武汉,三,我的招商引资优势远远比不上深圳,四,我们尚没有赶上深圳的政改、经改程度,经济发展还相当落后,五,长期的政改滞后导致的经济社会不平衡发展矛盾大量积累,贫富差距早已超过可以承受的临界线,内需市场迟迟不振。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腐败同样高发,传统文化依然厚重,现代性创新性文化显得不足,创新型人才与自主知识产权高新科技产业严重匮乏。
因此,郑州要想真正实现新世纪的跨越式发展,早日崛起,成为中原经济
区的核心增长极,和中部重要大都市区,我们务必认真借鉴经验,汲取教训,继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大胆创新体制机制,以充分发挥民众的主人翁积极主动性,从而形成人才辈出的积极政通人和政治平台。
三、创新型人才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是通过还政于民,落实“四权”整顿党风政风,创造积极的人才辈出的大好环境。中国是政府主导型社会,共产党执政,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故治国必先治党,抓党风必先抓领导干部,权力公开,阳光执政,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何以治党,何以整顿领导干部,单靠组织内部的自我监督和思想教育是不行的,必须通过落实民众的“四权”来监督督促,通过民主途径,充分发挥人民大众的力量,根治腐败,创造公开公正公平的大环境。民主评议领导干部,一年不称职者降级处理,有三年不称职者开除公职。就像连维良书记治理“畅通郑州”工程从整顿公务车公职人员尤其是领导干部抓起一样,就像启动郑州网络问政一样,就像邓州的“4+2”工作法一样。
二是在还政于民的基础上,积极改变财富向权力和资本倾斜的现状,通过地方立法,调整收入分配不公现状,使得财富向创新人才倾斜,向科研教育倾斜,向高新技术产权倾斜,向工作一线人员均衡,积极促进创新型人才成长和科技进步。加大对科研教育的财政投入力度,大力推进素质创新教育体制改革,与时俱进探索生产关系股份制等企业改革,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综合素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人才强省强市做智力支撑。
三是在还政于民的基础上,积极整改选拨和使用人才上的论资排辈、论资历、论学历、论官阶大小不正常现状,对创新型人才的评判标准和使用亟待通过公开公正公平渠道而达到科学公正。
一民主,就务实,一民主,就人才辈出,一民主,就社会和睦,方向集中,力量强大,生机勃发,一步一个坚实的脚印,迈向社会主义建设的康庄大道,迈向中部崛起的阳光大道。所以,改革必须以政改为先,抓人才强国强市战略,制定人才发展规划,必须以还政于民治理整顿领导干部为先,为始。
篇二:《社科院MPA公共事业管理开卷考试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公共事业管理课程
开卷考试试题和答案
一、 名词解释
1.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
政府为了节省资金、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将原本由自身承担的为社会发展和人民日常生活提供的公共服务事项通过签约外包等方式交给有资质的社会组织来完成。政府在购买公共服务时需明确公共服务的提供标准,需要履行监督的义务,并承担最终的责任。
2. 全面质量管理
最初起源于企业管理,是指在全面社会的推动下,企业中所有部门,所有组织,所有人员都以产品质量为核心,把专业技术,管理技术,数理统计技术集合在一起,建立起一套科学严密高效的质量保证体系,控制生产过程中影响质量的因素,以优质的工作和最经济的办法提供满足用户需要的产品的全部活动。后被引入公共管理领域,是指一种全员参与的、以各种科学方法持续改进公共组织的管理与服务的,对公共组织提供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进行全面管理,以获得顾客满意为目标的管理方法、管理理念和制度。
3. 社会企业
介于企业和非营利性组织之间的社会组织,它透过商业手法运作,赚取利润用以贡献社会。它们所得盈余用于扶助弱势社群、促进小区发展及社会企业本身的投资。它们重视社会价值,多于追求最大的企业盈利。它具有企业导向,直接参与为市场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具有社会目标,有明确的社会或环境目标,如创造就业机会,培训或提供本地服务。其伦理价值包括对本地社会技能建设的承诺,为实现其社会目标,其收益主要用于再投资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它的治理结构和所有制结构通常是建立在利益相关者团体(如员工、用户、客户、地方社区团体和社会投资者)或代表更广泛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实施控制的托管人或董事的参与基础之上的自治组织。它们就其产生的社会、环境和经济影响向其利益相关者以及更广泛的社区负责。收益可作为利益相关者的分红加以分配或用于有利于社区利益的用途。
4. 事业单位去行政化
指改革政府集行政、管理、兴办于一身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重新界定事业单位的职能、机构性质、人员身份、财政关系等。在事业单位中建立起权责清晰、分类科学、机制灵活、监管有力的人事管理制度。克服管理中存在的行政化、“官本位”倾向,取消科研院所、学校、医院等公益性事业单位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在科研、医疗等事业单位探索建立理事会、董事会等形式的
法人治理结构。建立与现代科研院所制度、现代大学制度和公共医疗卫生制度相适应的人才管理制度。对提供水、电、政、公路等基础公共服务的经营性事业单位进行政企分离,对分离后的国有企业,要完善健全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企业人事制度。改革后,政府承担行政监管职能,对公立和私立机构一视同仁,依法监管。
5.公共服务均等化
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公共财政的基本目标之一,是指政府要为社会公众提供基本的、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标准的、针对不同的人群的需求而有所区别、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提高标准和增加范围、最终大致均等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助于公平分配,实现公平和效率的统一。当前,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的非均等化问题比较突出,并由此使地区间、城乡之间、不同群体之间在基础教育、公共医 疗、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差距逐步拉大,并已成为社会公平、公正的焦点问题之一,实行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当前具有非同寻常的重大意义,所以基本公共 服务均等化是缩小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以及地区间不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 简答题
1. 简述公共服务的分类和基本特征。
公共服务是指由政府或公共组织或经过公共授权的组织提供的具有共同消费性质的公共物品和服务。公共服务可
以根据其内容和形式分为基础公共服务,经济公共服务,公共安全服务,社会公共服务。公共服务的基本特征是需求的公共性、目的的公益性、对象的公平性和范围的动态性,此外,公共服务还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2.简述社会组织提供公共服务的现实意义,结合案例分析其成效与问题。社科院发布报告指出官本位制约人才创新
现实意义:提高民众对公共部门的了解程度,塑造了民众的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以顾客导向改进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减少政行政成本,节约财政支出;在某些公共服务领域弥补了由于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带来的缺位。
存在的问题:社会组织由于缺乏权威性和财政支持,也可能出现社会失灵的现象;社会组织提供公共服务主要依靠志愿精神,在公民社会发育不完全的中国,社会组织所能提供的公共服务范围有限且不稳定;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水平严重依赖组织领导者的个人能力而非组织的制度;
案例:美丽中国(原名中国教育行动),是一个发起于2008年的专业型教育非营利项目,在中国贫困地区,数以千万计的孩子们无法接受优质教育。在中国主要城市,超过70%的学生可以进入大学,然而在贫困的农村地区,这个数字仅为5%。这也造成城市学生和乡村学生之间的明显差异。为了实现“让所有中国孩子,无论出生在哪里,都能享受同等的优质教育”的愿景,美丽中国招募中国和美国的优秀大学毕
业生,把他们输送到教育资源匮乏地区的学校,成为两年的全职项目教师。该组织在将优秀的教师输送到教育资源匮乏地区的同时也发展了一批为解决教育资源不均衡而长期奋斗的未来领袖。截止到2012年秋天,在云南和广东两地政府的支持下,“美丽中国”已向云南和广东教育资源薄弱地区输送200多名项目老师,覆盖60余所学校,影响接近40,000名学生。
3.简述公用基础设施BOT建设模式的积极意义与存在的问题。
积极意义:有利于缓解政府财政压力,规避产权问题等政治风险,促进决策进程;有利于募集社会资金和引入商业化的管理模式;有利于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建设和投资管理更加专业,提高项目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
存在的问题:政府为了政绩,在与企业谈判中让利过多,政府对项目的监督集中在移交前阶段,对项目日常运行的监督不够。企业更倾向建设可以带来利润的项目而忽视配套设施建设;建成后交由企业收费运营的期限过长;在项目运行阶段充分利用政府监管的疏漏,尽可能设计利润最大化的运作模式,不考虑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过度的使用公用基础设施。
三、 论述题
篇三:《2012.10月公选考试热点(很准的)》
热点:企业接班
一、热点概述
中国民营企业中,家族企业比例相当高,未来10年将是中国民营企业全面“改朝换代”和面临“接班人危机”的阶段。
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余明阳团队对国内182家在各行业排名居前3位的杰出家族企业进行调查,并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54个中国家族企业接班人状态加以剖析。结果显示,目前,18%的“第二代企业家”愿意并主动接班,82%的“接班人”不愿意接班。
据调查,像国内大学生热衷于考公务员一样,一些“富二代”的理想竟是“当官”。接班还是做官,公众帮富二代们做起了选择题。有网友认为,官本位思潮抬头,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老百姓不仇富,不仇官,公众对富二代的选择之所以如此敏感,担心的是富二代们掌握着大量财富,进入体制内后又会掌握大量的权力,权钱结合,社会天平必将失衡。
但也有人认为,富二代们的“从政”倾向未必就是洪水猛兽。随着市场经济进一步深化,家族企业面临的困境也愈来愈突出,官二代们的“弃商”选择,何尝不是为建立健全职业经理人制度,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腾出了空间?家族企业不妨以此为转型契机,进一步深化改革,做大做强。
二、考点分析
第一点:分析归纳我国一些民营家族企业“富二代”不愿接班的主要原因。
【答题要点】
一、内在原因:
1、代际沟通不畅:家族矛盾和冲突多,难以协调;缺乏信任,父辈不放权,对日常经营决策干预过多,影响自尊心。
2、经营理念不统一:个人禀赋,如兴趣、习惯、学历、专业等与家族产业不统一;经营模式和管理方式与父辈不一致。
3、经营压力大:经验不足,人脉关系不牢靠;家族使命太重,企业难以摆脱创始人的人格影响;市场细分,竞争加剧。
二、外在原因:
1、公权力缺乏有效制衡,企业经营环境没有明显改善。
2、社会价值观扭曲,官本位思想严重,不够重视企业家的价值和尊严。
第二点:对于一些“富二代”热衷“弃商从政”的现象,有不同倾向的观点,请对这些观点分别加以概述,并谈谈你的看法。
【答题要点】
一、对“富二代”“弃商从政”,主要观点有:
1、担心官商勾结,导致权力腐败、资源垄断,加剧社会不公平;
2、认为是建立健全职业经理人制度,实现家族企业深化改革、转型升级,从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契机。
二、我的看法:
1、不能因个别“富二代”的不法行为而否定这个群体,要看到他们大多数受过良好教育,见识多广,如能公正守法,有心为民执政,应该鼓励;
2、政府要积极建设公平的经营环境,为企业顺利接班提供必要服务;
3、政府在促进经济转型发展的同时,注重完善社会公平的法制建设,严防权钱勾结,维护好群众利益。
咱们市近期热点和应该看看,形成解决的思路,分析其优势
1、“勇于担当”的担当精神,
2、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建设,
3、加强勤政廉政建设
4、最近钓鱼岛闹得挺厉害,说不定会谈看法,还有各地游行,有的过激有的有序有的人借机挑唆
5、还有近年全国部分部委三公经费公开,将会全国推广,属于政府信息公开 近年东营将进行三公经费公开。
6、就是倡导机关建微博,前一段时间刚说的微博,不过也是提议不强制
7、看看胡总书记7.1和7.23重要讲话。
下面是刚搜的几个热点问题,我觉得不错!主要是考虑问题的角度很全面!
暴雨“拷问”城市建设
一、背景材料
6月23日,在北京地铁4号线陶然亭站内,人们在被雨水冲刷的台阶上行走。 当日下午,北京遭遇强雷雨天气,白昼如夜,给行人出行带来不便。新华社发
北京昨天下午迎来大范围强降雨,截至16时30分,市区大部均出现明显降雨。部分地区出现不同程度的积水。受此影响,城区部分路段出现拥堵现象,首都国际机场所有进出港航班均被取消。社科院发布报告指出官本位制约人才创新
二、措施分析
面对“逢暴雨必涝、逢暴雨必瘫”的现状,城市管理者应该思考三方面问题。
其一,如何做好暴雨预警机制?北京这场暴雨确实来势快、势头猛,简直让人措手不及。但是再快再猛,也有迹可循,相关部门在预报暴雨的同时,能否建立较为详细的应急机制?不能等暴雨来了才慌了神。如果早点提醒,以及尽快布局的话,老百姓也会心中有数,妥善安排自己的出行等。
其二,如何合理规划城市?中国社科院学者袁晓勐直言不讳地称,“目前,部分城市的规划体制、城市规划队伍、城市规划理念等还带有严重的计划经济色彩,普遍表现为重生产、轻生活,重收益、轻环境,重短期、轻长期,重地面、轻地下,遇到城市灾害也就束手无策。”显然,这种抨击不是无的放矢,它的确勾勒出了不少城市积弊。避免悲剧重演,就应吃一堑长一智。简言之,在以后的规划中,别再只注重面子,而忽略了里子。
其三,如何积极应对城市大涝和瘫痪的局面?城市一涝,百姓就举步维艰;交通一瘫痪,无疑更可怕。面对大涝和瘫痪,城市管理者应该多思考一番,多着力应对。对现有不合理的地下设计,可以调整的就尽快调整,可以疏浚的就及时疏浚。提前应对,方可临危不慌。
【关键词】
网络问政 阳光政府 和谐社会
【背景链接】
2010年3月18日,“无锡市人民政府” 的账号出现在新浪微博平台上,该账号后面还加了个V字,也就是通过新浪官方认证的用户。自从新浪微博推出以来,不少政府机构相继推出了自己的微博账号,“微博云南”和“桃源县人民政府”是其中较早尝试的两个,而广东省各级公安部门则集体开了微博,被网友们称为 “微博110”。
【标准表述】
[意义]
信息时代,网络舆论的力量有目共睹,不可小觑。大到公共领域的反腐惩贪,小到草根人物的一夜走红,网络的影响力可谓无远弗届,深入人心。在此情形下,各地各部门对网络的重视程度也与日俱增。建立起与网络舆论的互动机制,可以在第一时间网络舆论中得知当下社会公众的知情需求,有利于管理者与民众实现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相互理解。避免造成权威信息缺失,引起了网络舆论的猜疑和批评,进而使城市管理工作陷于被动局面。
[优势]
政府机关开微博实现了网络问政制度化、常态化和创新性的新举措。每个月安排一位市领导、一位市直机关领导、一位县级领导及镇领导上线与网民交流。 一方面,网络问政的犀利姿态可以赢得民众的心,真正做到了网民意见积极收集,集中办理、落实的常态化。网民反映问题不需要鼓噪,不需要更多的网络渲染,就能得到当地领导和部门的及时跟进与处理。当地市民选择直接到网上反映问题、提出诉求,问题得到及时跟进与解决,群体事件必然减少,上 访数量必然大大减少,很多人,社会稳定度必然得到提高,民众的焦虑情绪会得到安抚。
另一方面,对当地执政官员起到监督、督促和执政为民的压力与鞭策,建立阳光政府、服务政府的利器,倒逼官员更趋依法执政、为民执政。真正发挥了网络成本低廉,快捷、及时的优势,为执好政,服务好人民,构筑和谐社会起到了示范和带头的作用。
[措施]
第一,公开、公正、公平。社会在政治权利和经济利益分配方面的不公已经接近危机水平,如果不能及时加以调整,逐步深化的危机有可能变成灾难。因而,国家必须在保持经济稳步发展的基础上,大力加强社会保障工作,积极缩小贫富差距,改善下层社会的生活条件,建立一个和谐的新秩序、新社会。
第二,畅通底层社会的民意表达渠道,拓宽其政治参与的制度化途径。网络是一张社情民意的晴雨表,透过它,我们可以诊断代议制政治体系的健康状况。网络反映了现实社会中弱势群体维 权艰难、诉求表达不畅的事实。网络的诉求表达与现实中的诉求表达存在着彼消此长的关系,当现实中的公共参与和诉求表达不畅时,必然涌到网络空间。因而,必须在现实中找到平民诉求表达不畅的原因,积极建立公民畅通的诉求表达渠道。
第三,善用网络话语权。掌控网络媒体的话语权是一门政治艺术,是一种领导技术,是当今不可缺少的执政本领。正面的网络监督有利于民意的充分表达,有利于民众与政府良好的沟通。政府通过互联网引导舆论导向,可以适时消除民众对政府的潜在不信任。
第四,加强网络立法和网民的道德自律。克制网络民粹主义,关键在于网民的理性自制和道德自觉。要加强对网民媒介素养的培养,提升其自律意识。要明确网络中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在行使发表言论的自由同时,要为自己的言论负责尊重他人的权利。必须加强法制建设,通过法律法规约束网民的言论和行为,促使网络的理性、和谐发展。社科院发布报告指出官本位制约人才创新
【关键词】
实名制 制度改革 公共决策 社会管理
【热点材料】
材料一
从2012年1月1日起,全国所有旅客列车实行车票实名制,旅客须凭本人有效身份证件购买车票,并持车票及购票时所使用的乘车人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原件(免费乘车的儿童及持儿童票乘车的儿童除外)进站、乘车。
今年春运期间,火车票售票实名制不仅有效遏制了倒票活动,而且对网上追逃、打击流窜犯罪起到了积极作用。记者13日从铁道部公安局获悉,今年以来,全国铁路公安机关通过旅客实名购票查获375名公安部网上在逃人员,占铁路公安机关查获在逃人员总数的56%
材料二
继去年杭州发生快递爆炸事件后,广州天河区再次发生了快递包裹炸弹案。一系列的快递爆炸案再次将快递要否实行实名制的话题推向台前。据悉,公安部自前年在绍兴县试点快递实名制,至今已有一年多。试点证明,实名制取得了实效,公安部准备在全国推广。
正在绍兴县试点的实名制流程是:客户先出示身份证,业务员将有关信息输入电脑,然后开包检查、核实寄递物品,最后收件人出示身份证接收快递。这一操作程序虽然繁琐了点,但能够确保安全投递,实践证明效果是好的。
据绍兴县警方透露,该县有70多万外来人口,贩毒吸毒现象较为严重。自试行快递实名制后,毒品犯罪现象得到了遏制。去年年初,绍兴警方通过倒查寄递企业寄递物品的收发信息记录,从而准确锁定了一名走私易制毒化学品犯罪嫌疑人,并成功侦破两起通过寄递方式贩运毒品的特大案件。之后涉毒、涉爆物品很难渗透,“寄递物品收发实名制”对震慑犯罪分子有明显效果。
材料三
北京市2011年12月推出《北京市微博客发展管理若干规定》,《规定》提出,“后台实名,前台自愿”。微博用户在注册时必须使用真实身份信息,但用户昵称可自愿选择。新浪、搜狐、网易等各大网站微博都将在2012年3月16日全部实行实名制,采取的都是前台自愿,后台实名的方式。在7日召开的贯彻《北京市微博客发展管理若干规定》座谈会上,北京市网 管 办相关负责人表示,3月16日将成为北京微博老用户真实身份信息注册的时间节点,之后未进行实名认证的微博老用户,将不能发言、转发,只能浏览。
材料四
去年末今年初,有关福建省福州、厦门、三明等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简称药监局)规定须实名购买紧急避孕药的新闻,成为舆论关注热点,并引发公众的广泛争议。其实,早在2009年年底,福建省药监局就出台了相关规定。不过,福建省药监局在去年年底取消了此项规定。
有关专家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国内实名制出现了跟风、搭便车的现象,一些不需要实名制的领域也大肆实行实名制,导致实名制泛滥。一位律师指出,实名制泛滥的背后,其实是行政权力的滥用,职能部门出台实名制规定应慎重。
【考点分析】
观点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实名制作为一种社会管理方式,在一些领域实施有它的必要性,像在社会安全领域,可以一定程度上阻止不法犯罪分子实施犯罪行为,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国内实名制实施出现了跟风、搭便车的现象,一些不需要实名制的领域也大肆实行实名制,导致实名制泛滥。“像自行车已经属于大众消费品,我不明白为什么要实行实名制,其逻辑何在?”
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陈家建:“就政府部门而言,出台实名制规定本意往往可能都是好的。”但是绝对不能让实名制成了个筐,什么问题解决不了都往里装,“像购买紧急避孕药这种涉及个人隐私的领域,实在没有太大必要实施实名制。这既造成公共行政资源的一种浪费,收效也不见得大。紧急避孕药实名制对非法终止妊娠究竟有多大遏制作用,实在是让人怀疑。药监局如果真想管理这种行为,应该从厂家、销售商入手,加强监管,而不应该从广大消费者入手,这是本末倒置。”
某专家指出:“有关职能部门患上了实名制依赖症,把所有人都进行了有罪推定,认为实名制是解决社会问题的灵丹妙药。公众则患上了实名制恐惧症,一听到实名制,就觉得这可能是行政权力侵犯个人权力,有关职能部门靠影响公众
篇四:《地方治理创新》
论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发展趋势
——以青岛市多样化“民考官”机制为例
一、价值取向:由政府本位走向社会本位
政府绩效评估机制的设计及其指标体系的建立都是在一定价值体系的指导下进行的。评估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政府绩效评估的深层结构,贯穿于政府绩效评估的全过程,体现在政府绩效评估的各个方面,是政府绩效评估运转的灵魂,为政府绩效评估提供了行动向导。①而政府行为的价值取向决定着政府部门绩效评估的价值追求。在不同时期,政府行为所遵循的价值取向是不同的,因此,政府部门的绩效评估设计也有所不同。
在传统的行政模式中,政府注重的是怎样才能以尽可能高的效率和尽可能少的金钱与人力上的消耗来完成政府所承担的任务,政府行为遵循效率优先的原则。这种单一的价值取向使公众成为依附性的群众,公众不同的需求得不到认可,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时采取的是一种自上而下计划配给的方式,公众的权利被严重忽视,他们只能被动接受政府的管理,很难充分地向政府提出自身利益的诉求,更不能对政府的服务质量提出批评性意见。在传统观念看来,政府是公共管理的唯一主体,只有政府才有资格履行公共管理的职责,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社会公众之间形成了以政府为单一主体的支配依附体系,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路径选择,即政府本位主义。在政府本位理念的指导下,政府绩效评估作为改善政府自身管理的工具,其设计和运行都习惯于从政府出发,评估的内容与标准都仅仅指向政府的自我要求,使得政府本位主义在绩效评估中得以延伸。不公布或者不完全公布评估结果、“报喜不报忧”等就是这种政府本位的必然产物。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社会环境日趋复杂化,公众需求日益多样化,公民自主意识日渐强化,政府权力不断分权化,以政府为单一主体的支配依附体系难以继续维持,迫切需要形成一种以社会为本位的多主体参与的平等共治关系。尤其是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对于行政理念的拓展与推进,“将以人为本作为最重要的公共行政理念和价值准则”②,将政府行为置于谋求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上,促使政府行为由权力本位、官本位和政府本位向权利本位、公众本位和社会本位转变。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我国政府绩效评估应该抛弃政府本位的价值取向,坚持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明确政府绩效评估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对政府的业绩、效能等方面的评定,促进政府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高,最终是为了实现社会的公共利益。
二、目标定位:由内部控制走向外部问责
政府绩效评估的首要问题是通过绩效评估引导政府管理活动走向哪个方向的问题,即政府绩效评估的目标定位。政府绩效评估的目标定位是整个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的逻辑起点。 在注重政治统治、讲求管制效率的传统体制下,政府行政转化为政府组织的内部管理问题。与政府管理方式紧密联系的政府绩效管理体系更多地着眼于对政府组织内部各要素的控制和监督,力求形成一个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以期实现政府内部的良性运转,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政府组织关注内部管理的倾向。比如,对于政府财政支出的评估,注重的是对预算的执行情况的考察,缺少对财政支出的有效性即多大程度上满足公众的需求进行评价;上级对下级的评估注重的是上级政策或命令的落实情况,缺少对政策的社会效应的考评;不仅评估过程不公开,而且评估的结果也主要是内部应用即为政府官员的升迁提供依据等等。这些都表明我国传统的政府绩效评估偏重于实现内部控制的目标,成为上级部门评审、控制下级部门的工具,而忽视了其外部问责的目标任务。这种目标定位的直接后果是绩效评估指标与政府的组织目标和责任脱节,造成了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只对上负责、不对下负责”,“不怕群众不满意,只怕领导不注意”的行为倾向。各地频繁出现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就是这一目标定位下的产物。
所谓外部问责,是在考察政府绩效水平的基础上启动问责程序,对政府职能的履行情况进行考察,从工作成效的角度赋予政府组织及其工作人员以新的压力,使政府绩效评估成为推动政府组织承担责任的一种有效机制。这种目标定位表明政府绩效评估的目的不仅仅着眼于其内部管理的有序性,更重要的是为政府组织外各群体监督政府提供渠道和信息,以利于社会各界能够主动质询政府的行政行为。如此,才能通过绩效评估明确政府对社会施加影响的方向及领域,引导政府行为,不断增强政府有效管理和配置资源的能力,提高政府部门对社会公众需求的回应能力。
三、评估方式:由“自发式”、“运动式”走向“自觉性”、“规范性”
评估方式是政府绩效评估内部各个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运转模式。政府绩效的评估方式直接受到政府管理方式的影响。与西方国家相比,目前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的“规范化程度明显不足,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指导”⑧。这与我国传统的政府管理方式和管理机制有着密切的联系。曾有学者指出,中国的政治模式依然带有浓厚的战时色彩:高度集中的决策过程;铺天盖地的政治动员;快速和大规模的资源调配;雷厉风行的贯彻手段以及对某些特定目标的不计代价的追求。在这一政治模式下,政府管理方式也具有“运动式”管理的突出特点,诸如严打、大评比、大检查、专项调查等等,很多管理活动都是在“搞运动”和大规模的社会动员中进行。受这种政府管理方式的影响,我国政府绩效评估方式多为“运动式”、“评比式”、“突击式”的评估,如“万人评议政府”活动等。同时,我国政府绩效评估无论在实践上还是在理论上都处于探索试验的初级阶段,使得政府绩效评估不可避免地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消极被动性”⑨等特点。这种政府绩效评估的运行,主要是依靠领导者的重视得以推动,还没有上升为一种自觉的制度设计和规范的管理行为。然而,“由于不同领导者具有不同的偏好,导致了政府绩效评估实践在评估内容、评估侧重点、评估实施方式、评估结果应用等方面不断变化”⑩,不利于政府绩效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服务型政府改革目标的确立,赋予行政改革以新的内涵,开创了行政管理的新局面,正在改变过去那种“运动式”的管理模式,也促进了政府绩效评估的自觉性和规范性的提高,使得多功能多层次的绩效评估体系和管理机制正在逐渐形成。
年终岁尾,青岛市56个政府职能部门负责人公开述职,上万名岛城市民现场打分,上演了一场“民考官”年度大考。
“向市民报告、听市民意见、请市民评议”的“三民活动”是青岛市政府问计于民的一项举措,自去年开展以来,共收到市民建议18000多条,其中650多条市民建议被纳入到市政府各部门工作当中。今年的“三民活动”将市民评议占政府部们年度目标考核的权重提高到35%,全市56个职能部门负责人先后分四场进行了述职演讲。
市民代表认真倾听后,现场为他们进行了打分,如果哪一部门连续两年不合格,将对一把手进行调整。对民考官这一举措,岛城市民拍手叫好。在肯定的同时,市民也提出了一些建议。
青岛社科院院长徐万珉说:“最好还是谈成绩不要太多,更过的是讲老百姓需要解决的,想听的一些事情。”
据记者了解,青岛市政府将把市民建设性意见纳入到“十二五”规划和政府工作报告中,真正把群众的呼唤、需求、意愿作为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
篇五:《人才和智力保障的调研报告》
关于为现代工业强区建设
提供人才和智力保障的调研报告
区政协第四调研组
当今时代是一个以发展为主题,以知识经济为特征,以人才争夺为核心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人才资源代替自然资源,代替资本、技术而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谁拥有了人才,谁就会在竞争中掌握主动权,赢得未来。面对激烈的人才竞争,荆州区要实施 “工业强区”发展战略,必须牢牢抓住人才战略这个根本,建设人才强区,为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保障。为此,区政协第四调研组在陈爱民副主席的带领下,深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此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工作及现状
我区人才工作按照党管人才,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的要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认真履行职能,以“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指导方针,大力实施“百千万”人才工程和“2338”人才计划。各级党组织和人事管理部门认真贯彻实施党和国家关于人才强国、加强人才资源开发的一系列精神,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党管人才工作的原则,不断地发现人才、培养人才、
集聚人才和服务人才,营造了良好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有了一定的提升,为区域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目前,全区共有“六支人才”队伍共计38495人,其中党政人才984人,占2.6%,专业技术人才5798人,占15.1%,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规模以上企业)655人占1.7%,高技能人才6400人,占16.6%,农村实用人才22458人,占58.3%,社会工作人才2200人,占5.7%。
二、困难与问题
1、高层次人才匮乏。“率先跨越发展”和“现代工业强区”发展战略确定了我区经济发展以工业经济为主。从调研情况来看,全区服务于工业强区发展战略的各行各业在市级以上有一定影响的专家型人才微乎其微。高级科技人才很少,高层次的企业管理人才更是缺乏。最需要高层次人才的地方,往往因待遇、环境或其他人为因素等原因而募集不到,只能望“才”兴叹。纵观全区经济领域,能称得上企业家并具有现代经营管理思想的企业管理层人才更是微乎其微。社科院发布报告指出官本位制约人才创新
2、人才结构不够合理。一是行业结构不合理,在全区人才总量中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农村实用人才占了75%以上,教育、卫生类人才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偏少,高技能人才比例不高,企业科技人才更少,科技创新的程度是滞后的。二是职类结构不合理,具有高级职
称的人才比例偏低,其中大部分在教育与卫生领域,行业一线的高级科技人才相对少且分布不合理。三是专业结构不合理,工业科技和企业管理、生产、研发、营销等一线人才紧缺。
3、人才整体素质不高。我区人才队伍从数量上看已初具规模,但由于历史原因,低学历者仍占有一定的比重,知识老化现象严重,其知识结构已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科技发展的需要,复合型、开发创造型的人才极少。有些专业技术人员满足现状,接受继续教育的自觉意识不够。部分单位对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认识不足,支持不够,投入少,影响了他们素质的提升。
4、人才队伍不够稳定。人才一般都向环境好、待遇高的地方流动。据了解,近几年来,我区人才流失现象比较严重,走的都是优秀的,都是我区多年来精心培养的骨干。2009年区里公开招考30名人才中,有的因待遇不能落实而远走高飞,有的因问题不能解决也是不能尽显其才。单就教育而言,外流了许多教学能手和教学新秀。企业人才流失得也很严重,其主要原因就是我区人才待遇还不够高,留住人才的机制还不够健全,对人才的关怀还不够深入,致使高层次人才外流现象较为突出。
5、人才资源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我区人才问题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人才资源的配臵和管理还不能适
应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实施建设现代工业强区发展战略的要求。一方面是人才资源市场化配臵的体制性障碍尚未从根本上消除,人才的“部门所有制”、“单位所有制”还没有完全冲破。另一方面是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亟待完善,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人才激励机制尚未形成,论资排辈、平均主义现象仍然存在,人才贡献的价值在分配中还不能得到体现,影响了人才创新创业的积极性。
三、原因及分析
1、人才观念落后。对人才这一战略资源认识还不到位,对日趋激烈残酷的人才争夺战认识不足,一些领导或管理者还没有从经济发展与事业成败兴衰的高度上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重视人才、尊重人才、爱护人才的社会氛围还不够浓厚,“官本位”意识依然存在,把本来优秀的各方面经营管理人才、有成就的高级人才导向官场的现象仍有发生。
2、产业结构的制约。多年发展中,我区形成了以石油机械制造、造纸包装为主的产业格局,传统产业、落后产业占据主要地位,新技术产业起步缓慢,商贸流通和现代服务业不够发达。传统产业结构的惯性和刚性,很大程度上使人才需求的层次偏低,素质要求不高,创新意识不浓,一定程度上限制人才水平的发挥,限制多样化人才的涌入。同时许多新型产业、高技术产业人才在我区找不到用武之地,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3、用才机制制约。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还不够深入,尚未建立起与市场机制相配套的现代人事制度,依然执行传统的人事管理分配制度,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灵活的、多样的拉开档次、体现差别、体现人才价值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不利于调动人才积极性。
4、外部政策的制约。虽然我区近年来也出台了一些吸引人才、重奖人才的政策,但由于缺乏可操作性,致使已出台的政策难以落实到位。人才政策兑现落实的较少,以至于现状仍然是“孔雀东南飞”、“凤凰不来栖”。我区考入全国大专院校的毕业生回荆州区工作的寥寥无几,足以说明我区在吸引人才工作上还需加大力度。
四、对策及建议
1、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国以人兴,政以才治”。在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要树立“以人为本”和“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努力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人文环境,努力营造“需要的人才留得住、急需的人才引得来,各类人才用得好”的发展环境,在全社会形成“育才、成才、用才、重才、爱才”的社会氛围,形成奖勤罚懒的社会风尚,为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的舆论和政策环境。
2、创新人才分配机制。打破平均主义,论资排辈,能上不能下的僵化机制。通过按劳、按业绩、按贡献、按责任、按项目、按生产要素分配等办法,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对企
篇六:《当代国民劣根性及其解决方法》
期 末 考 试 论 文
论文题目:当代国民劣根性及其解决方法
2008 年 12 月24日
目录
【摘要】 .................................................................................................... 2
【关键词】: .............................................................................................. 2
一、 当代语境下国民劣根性问题研究的缺失和不足 ............ 2
二、当代中国人劣根性的表现 ................................................................ 3
1、 奴隶性、“官本位”和权利崇拜 ................................................ 4
2、自大的民族文化心理与浮躁、自卑的矛盾心态 ........................ 6
3、因循守旧、好同恶异、排斥创新 ................................................ 8
4、公德意识缺失 ................................................................................ 9
5、以感情为本位的处事方式 .......................................................... 11
三、当代国民劣根性形成的原因 ..........................................................12
1、畸形的现代化模式 ...................................................................... 12
2、传统的哲学观影响 ...................................................................... 13
四、关于国民劣根性的改造问题 ..........................................................14
1、发展社会生产力 .......................................................................... 14
2、建立一整套现代政治、经济、法律制度 .................................. 14
3、注重教育、宣传 .......................................................................... 15
结语 ...........................................................................................................18
参考书目: ..............................................................................................18
当代国民劣根性及其解决方法
【摘要】论及国民劣根性,不得不首先提到国民性这一概念。尽管“国民性”是一个非常难以界定的概念,但它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社会学、历史学、政治学、伦理学等学科之中。我个人认为“国民性”主要是指某一国普通国民的共同的心理素质、价值观念、精神状态、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素质。国民性有好丑、优劣之分。国民劣根性是指某国普通国民身上存在的不好的心理素质、价值观念、精神状态、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品质。中国人现在还有哪些劣根性,我们应当如何根除这些劣根性,是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进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国民性、劣根性、批判力、自省自知
一、 当代语境下国民劣根性问题研究的缺失和不足
19 世纪上半期, 西方文化伴随着炮火大规模涌入中国,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层面逐步出现了裂痕, 作为精神文化深层结构的国民性问题也逐步进入人们研究反省的视野, 至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终于形成了一股颇有影响的改造国民性社会思潮。在这一时期,许多中国的知识分子对中国人的国民性和其中的劣根性进行了时刻的研究和思考,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体系。其中严复、梁启超、孙中山、鲁迅、毛泽东等人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和对理想国民性的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虽然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和当时不同,但是国民劣根性作为一种深入民族心理素质、精神状态、思维和行为方式的社会意识依然存在于广大国人之中。在现在的时代背景下,关于国民劣根性的思考似乎不再能够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面对社会上的各种弊端和矛盾,例如腐败的滋生、安全生产事故的频发、食品卫生和医药安全事件的日渐严重等,我们往往只从民主监督机制的不健全、法律制度的不完善、管理责任不明确等方面找原因,而恰恰忘记了其根源其实是国民劣根性在作祟。
可以说,自建国以来,关于国民劣根性的批判问题由于受到“左”的错误思潮的冲击而日益淡出我们的视线。马克思主义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
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因此,鲁迅先生等人对国民劣根性深入的剖析被认为是对民众的蔑视和侮辱。而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得以提升,很多人认为五四运动前后的学者提出的国民性改造问题是不成立的,是“民族虚无主义”和“全盘西化”的产物,因此,现在我们听到的声音更多的是鼓吹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很少在主流媒介和官方话语中提及国民劣根性及其改造问题。
其实,一个民族应该富于批判力, 这对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在谋求民族的发展时,总会强调民族的创造力、创新能力,这是毋庸置疑的。但这种创造力、创新意识的背后就蕴藏着批判力。批判力在推动着创新意识的萌生乃至创造力的生成。没有批判力的民族也不会有创新意识和创造力的。一个民族的批判力有对自身劣根性批判的一面,也有对外来文化、精神、思潮批判的一面。其中对民族自身劣根性的批判也表现在对本族传统文化的思考、观照乃至扬弃。现在我们忽视对民族劣根性的批判,恰恰是缺乏自省精神和批判精神的表现,这也是我们民族的一种劣根性。在改革开放日益深入的当代社会,我们更应该认识到民族劣根性对现代化的阻滞作用,更应该深入批判民族劣根性,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推动我国精神文明的不断进步。
当代学术界对国民劣根性问题研究的缺失和不足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建国以来“左”的思潮的影响和中国人缺乏自我批判的文化氛围只是最主要的两个方面。提到这里,不得不提到中国知识分子的一大劣根性,那就是“依附性”。中国知识分子对政权的依附性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痼疾,在当代社会也是如此。在这种依附性存在的前提下,中国知识分子真正的独立的学术研究少之又少。我们看到新中国成立后哲学社会科学确实有了极大的发展,但是这种发展是在官方意志的主导和经济发展需求的推动下出现的。可以说,在中国当代社会的学术语境下,国民性研究不可能成为像马克思主义哲学或者国学一样成为一门显学,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也是当代学界的一大遗憾。
二、当代中国人劣根性的表现
任何一个民族,都无例外地在自己的民族性格中包含着优点和缺点这样两个方面。我国国民性的特点,与我国的封建史紧密相联,而几千年的封建史留给我们民族不少包袱,不少劣根性。可能有人会说,我们早就结束了封建社会的统治,
进入了社会主义阶段,为什么在封建社会中形成的国民的劣根性,在今天的社会中仍有它的影子。可能又有人会说,时代不同了,鲁迅先生当年所批评的国民的劣根性,只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产物,同我们有何相干。
其实不然。民族性格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它有其不完全依赖于经济、政治变革的相对独立性和自身发展的规律。民族心理,既然是由传统形成的,就必然表现为一种传统习惯。而我们知道某一种行为之所以称为习惯,是因为它具有极大的惯性,长期形成,又不易改变。社会的发展、变化、过去、现在、将来是互相联系的,任何一个民族,都不可能割断历史而生活。而民族心理素质的继承性就表现得更为明显,因为它是经过社会生活的长期积淀而形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因而决定了它的变化也必然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性在世界范围内是十分罕见的。由于封建社会的漫长加上中国没有经过发达的资本主义阶段,我们在进入社会主义时是继承了许多封建残余思想的。改革开放后,由于在意识形态领域各种思想相互影响和渗透,人们在思想上的选择性和自由度大大提高,这也使得一些封建残余思想得以抬头。总之,我认为,当代中国人依然存在许多劣根性。
1、 奴隶性、“官本位”和权利崇拜
在孙中山先生看来,封建社会的学子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做官。民国初年国人入党的目的也是为了做官。做官是国民人生价值的体现和追求。他说:“专制时代,一般士子求学之心思,皆以利权为目的,及目的达到,由是用其智识剥害民权,助桀为虐。”、“许多党员,总是想做大官。如果是得志的,做了大官便心满意足。这些党员的心理,以为达到了做官的目的,革命事业便算了结一样。若是不得志的,不能做大官,便反对本党,去赞成敌党。”他认为国民之所以崇拜权利,是封建专制制度时代留下来的遗毒。
皇权思想易滋生“坐天下”的享乐意识,也由此衍生了“官本位”和特权思想,这是民主法治的大敌,是“权大于法”、“人治”的心理驱动。“买官卖官”、“跑官要官”甚至争权夺利、“窝里斗”是在“有权就有一切”、“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心理驱使下发生的,这些思想危害社会公平正义,破坏经济健康运行,对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政治局面的安定非常有害。我国现时存在的“特殊利益集团”乃至“既得利益问题”的祸根也源于此。特权引出等级观。“民可使由
篇七:《群众路线文件汇编》
把征求意见的门开大
如果征求意见的门开得不够大,方式方法不对头,群众的意见提不出来,问题就很难找到、找准、找实。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各地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但是在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也存在学习教育不扎实、听取意见不充分、查摆问题不深入的问题。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群众有顾虑,不敢提。从各单位民主评议表的填写情况看,在表格“四风”的栏目处,有不少群众只字未写;有的即使填写了“问题”,也是“希望式”、“建议式”的意见;有的担心填写的字迹被认出来,日后“穿小鞋”,搞“秋后算账”。二是群众有疑虑,不想提。有的群众对这次教育实践活动心存疑虑,信心不足,认为是“老一套”、“一阵风”,时间到,任务完,管不了长久;还有的认为提了意见也没有用,活动期间好点,活动之后还是老样子。
正如中央领导指出的,听不到意见、找不出问题本身就是问题。要让群众真说、想说、敢说,把问题查摆出来,打消群众顾虑和疑虑是关键。首先,应该在坚持领导带头上下功夫。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教育实践活动走不走过场,关键在一把手。领导带头就是要带头查摆问题,以“脱裤子割尾巴”的气魄,敢于向自己开刀,查别人敢于拉下脸面、丢开情面,动真碰硬、开展批评。领导干部如果带头整改,对自身的突出问题,容易改的抓紧改、有条件的及时改,需要时间的做出安排、明确时限,就会切实让群众看到诚意,看到领导的决心和整改的实招。
其次,应该在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上下功夫。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能没有群众参与。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干部作风好不好,群众意见最重要;党员作风怎么改,群众最有发言权。让群众积极参与,领导干部必须拿出诚恳的态度和姿态,抛开面子、放下架子,敞开大门、开门纳谏,通过报刊、网站、简报等形式,运用与群众谈心交心等方法,请群众广泛参与,让群众评头论足,引导群众解开思想扣子、放下思想包袱,切实解决群众中存在的等待观望、不以为然、缺乏信心等思想障碍和畏难情绪。
最后,应该在方法得当上下功夫。征求意见一定要从实际效果出发,因人而异、因地制宜,通过“面对面”、“背靠背”、“一对一”等不同形式,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特别是要注意听取老同志、“两代表一委员”、基层群众和服务对象的意见建议。从所督导的单位看,有的采取深入一线蹲点调研的形式,面对面了解服务单位的意见;有的深入田间地头,到网点、热线直接听取服务对象的意见;有的还采取暗访的形式,深入实地、了解实情。这些方式方法,由于直接深入群众接地气、听意见,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开门征求意见是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关键一环,如果门开得不够大,方式方法不对头,群众的意见提不出来,问题就很难找到、找准、找实,解决问题就成为一纸空谈。因此,确保教育实践活动不虚、不偏、不空、不走过场,就得在征求意见上下功夫,确保听到真心话、发现真问题。
群众路线无休止,作风建设要常抓
在1月20日召开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地指出,教育实践活动有期限,但贯彻群众路线没有休止符,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建党史研究室主任陈志刚研究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总书记的论述,充分表明了党中央对教育实践活动的高度重视和科学态度,我们必须把活动精神时时处处体现在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个人的工作和生活中,只有对作风建设常抓不懈,才能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必须经常抓、长期抓。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切实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而党的作风,是全党包括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个人在政治、思想、组织、工作、生活等方面体现党性原则的一贯的态度和行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形成优良作风不可能一劳永逸,克服不良作风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党的优良作风的形成,不是通过一场短期的运动战、歼灭战就可以万事大吉,而只能在长期的、持续的工作与活动中才能养成。所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已进入尾声,但收尾不是收场。教育实践活动有期限,但贯彻群众路线没有休止符,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群众路线的教育和实践,是党的常态活动,不是一吹而过的风,不是走过场的作秀行为,必须时时处处体现在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个人的工作和生活中。只有长期抓、经常抓,一时的、短暂的、易变的行为才能变成长期的、固定化的习惯,才能形成自觉践行群众路线的良好风尚,形成自觉抵制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氛围。只有常抓不懈,党才能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
要巩固群众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果,必须在后续的工作中把活动的成果体现为常态的制度。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如十八届三中全会所说,要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围绕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加快体制改革和建设。健全领导干部带头改进作风、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机制,完善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改革会议公文制度,健全严格的财务预算、核准和审计制度,完善选人用人专项检查和责任追究制度,改革政绩考核机制,等等。总之,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要把群众参与、群众监督体现在制度的整体设计之中。群众路线不仅是工作路线,还是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只有在党和国家的政治决策、干部任免中,体现群众的意志,党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才能得到群众的真正拥护,党的政权才能巩固。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点是党员干部,必须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是党和国家各项工作能否搞好的前提。没有群众的参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自说自话。群众的满意度是判断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败的根本标准。所以,总结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阶段的经验,习近平明确强调,第二阶段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真正搞好,必须坚持开门搞活动,确保每个环节、每项工作都让群众参与、受群众监督、请群众评判,态度真诚,加强引导,讲究方法,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具有很强的思想性、针对性和指导性,对于巩固扩大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确保活动扎实深入开展,推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局顺利
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中央政治局的带头示范下,正在全国有序展开。目前,第一批参加教育实践活动的259个单位已经全部完成动员部署,教育实践活动开局顺利、态势良好。
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方案
按中央部署,教育实践活动自上而下分两批开展,第一批为省部级领导机关和副省级城市机关及其直属单位,中管企业、中管金融企业及中管高校。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和中央政治局专门会议召开后,第一批参加教育实践活动的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迅速行动,精心组织,分别召开党委常委会、党组(党委)会、中心组学习会、专题会议等,认真学习贯彻会议精神。按照中央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有针对性的实施方案。
中央党校、中国科学院、中国社科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行政学院聚焦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制定完善方案;国家税务总局针对本系统特点,制定局机关和系统两个方案;国家开发银行召开21场不同层级座谈会,细化具有自身特色的方案;福建、山西、辽宁、吉林、安徽等省在方案中排出活动进度表;中国人民大学、中南大学等在方案中统筹暑假时间安排,确保活动领导到位、人员到位、时间到位。
组建工作机构,加强督导工作
目前,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迅速组建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研究制定相关工作规则,明确领导责任。各省区市领导小组组长均由省区市党委书记担任,副组长一般由省长(主席、市长)、专职副书记、纪委书记、组织部长、宣传部长担任,办公室主任一般由组织部长兼任;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各人民团体由党组(党委)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组长;33家党政分设的部门和单位实行“双组长制”。现在,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教育实践活动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已全面开展工作。国资委针对机关活动与中央企业活动一起抓的实际情况,领导小组下设委直属机关和企业两个办公室,并指导62户中央企业及时组建机构。
与此同时,教育实践活动督导工作全面展开。中央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建45个中央督导组,选派79位省部级干部担任中央督导组组长、副组长。目前,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06个中央和国家各部委、人民团体,42户中管企业、12户中管金融企业、31所中管高校,分别组建各自的督导组。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普遍对督导组进行业务培训,派往所督导单位展开督查指导工作。
突出作风建设,营造良好氛围
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全党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周密安排,突出作风建设,精心组织,扎实实施,以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中央国家机关工委的教育实践活动为找准存在的问题,开门纳谏、问计于民,认真听取干部群众对于反对“四风”和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建议,先后召开6个座谈会,听取中央国家机关81个部门机关党委负责同志的意见建议;河北省在教育实践活动启动之前,对如何有的放矢反对“四风”广泛征集意见,省委派出4个由厅级干部带队的调研组,开展大范围、深层次调查研究;贵州省结合实际明确提出以“忠实务实实干兴省 同心同苦同步小康”为总载体,深入推进教育实践活动,以此凝聚正能量,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后发赶超。
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发挥主流媒体作用,刊播教育实践活动动态报道、言论评论、理论文章、专题节目。海南、贵州等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济南、厦门等市充分运用党报党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和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采取专题策划、开辟专栏、开通网页等形式,广泛宣传报道教育实践活动,为教育实践活动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党员干部践行群众路线的角色定位
当前,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全党深入开展,深入思考并准确把握新形势下党员干部自身的角色定位,对于顺利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党的群众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和新时期党的群众工作的特点,笔者以为,党员干部在践行群众路线中要着重把握好以下几个角色定位:
当好服务群众的“勤务员”。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一切工作干部,无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服务。”这一论述,紧紧围绕党的根本宗旨指出了一切工作干部都是人民的勤务员的角色定位。能否当好人民的“勤务员”,不仅对于当时密切党群关系、夺取革命最终胜利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今天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端正服务群众的态度,打牢服务群众的思想基础,才会有服务群众的自觉行动。邓小平曾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正是这种对祖国和人民无限忠诚的深厚情怀,支撑他把毕生精力奉献给了祖国和人民。大树扎根沃土才能根深叶茂。各级党员干部只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真正弄清楚“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做到心中装着群众、思想尊重群众、感情贴近群众,才能真心服务群众、真正赢得群众。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带头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为各级党员干部树立了夙夜在公、一心为民的好形象。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党员干部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要求上来,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始终做到与人民心心相印、同甘共苦、团结奋斗。要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推动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上来,找准服务群众的着力点和切入点,不断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脚踏实地、真抓实做,以实实在在的政绩取信于民。
当好学习群众的“研究员”。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广大群众工作在生产一线,生活在基层社区,接触现实最直接、感受最深刻、最有发言权,他们中间蕴藏着无尽的聪明智慧,亟待我们去学习、研究和发掘。习近平同志强调,研究、思考、确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路和重大举措,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基层是最好的课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践,倾听群众声音、了解群众意愿、总结群众经验,才能为群众指出正确方向,领导群众前进。
当好“研究员”,必须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在践行群众路线过程中,党员干部要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下大功夫总结和运用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下大功夫把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改革开放的客观要求,下大功夫了解党内外对改革开放的各种意见和建议,下大功夫了解地方、基层和群众在改革方面做的有益探索。
大智兴邦,不过集众思;大愚误国,皆因好自用。当前,面对经济转型升级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双重历史任务,各级党员干部要坚持以人民为师,虚心向群众学习,扑下身子、放下架子,多同群众交朋友,多向基层学经验,认真研究群众的心理,认真学习群众的智慧,认真总结社会转型期做好群众工作的方法。要发挥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的现代功用,把调查研究的过程,当作增长本领和提升能力的过程,把了解到的实情作为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把汇聚到的群众经验创造性地转化为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
当好凝聚群众的“引领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凝聚亿万人民的力量。面对浩浩荡荡的时代潮流和越来越近的民族梦想,凝聚和团结各方面力量,引领、带动人民群众共同为“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奋斗,是摆在各级党员干部面前的艰巨任务。
凝聚群众的力量,做好“引领员”,要求党员干部做好表率。一方面要保持清正廉洁,坚守履职的底线,做党风廉政的表率;另一方面要增强本领能力,带领群众发展致富,做引领发展的表率。
打铁还须自身硬。广大党员干部只有时刻不忘砥砺高尚品格、锤炼过硬本领、塑造清廉形象,才能为群众树起标杆、当好模范,引领群众乘风破浪稳步前行。要切实提高道德修养,培养高尚人格魅力,以自身高尚品行影响群众、感染群众。生活上要健康文明、严谨自爱,保持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学习上要谦虚谨慎、勤学善思,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作风上要公道正派,求真务实,树立关心群众的良好形象。
帮助老百姓发展致富是最大的群众路线。要不断创新思路办法,切实提高致富带富能力,以自身的过硬本领引领群众走上发展致富的新路子。要善于把自己融入群众之中,准确把握群众所需,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要找准引领群众发展致富的突破口和切入点,为群众做出样子、趟出路子,做敬业奉献的表率、当创业发展的模范。
社会上的职业有多种,人生的角色也不止一个。对于党员干部来说,无论是“勤务员”“研究员”,还是“引领员”,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角色——人民公仆。各级党员干部既然选择了人民公仆这个社会角色,就必须严格按照这一角色的要求,不断提升自己、修炼自己,在奉献社会、服务群众的实践中,诠释出共产党人为民务实清廉的崇高风范,为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和中国梦的宏伟蓝图谱写出人生美好华章。
生活圈就是群众圈
用生命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好干部兰辉,一生奉行“群众的事再小都是大事”,坚持“生活圈就是群众圈”,成为共产党人的一面镜子,树起为民务实的一面旗帜。
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党员干部可以有自己的生活圈、朋友圈、娱乐圈。但这圈那圈,始终不能脱离群众圈。因为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任何私利可言。每名党员在任何时候都应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
对领导干部而言,生活圈就是群众圈,因为领导本身也是群众。古时有一副对联说得好:“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不忘自己也是群众,才会把自己当常人、当凡人,不把自己当主人、当“官老爷”。
领导就是服务,干部就应辛苦。当群众生活出现困难、学习需要帮助、工作遇到麻烦时,党员干部就要义无反顾、挺身而出、伸出援手。那些到处找群众,不知群众在哪里,眼里没有群众的人;那些平时看不出来,关键时刻站不出来,危急关头冲不出来的人,根本原因就是没有把生活圈当作群众圈。
联系群众鱼得水,脱离群众树断根。只有把自己的生活圈和群众圈连在一起、融为一体,才会有亲民之心,才会对群众有亲切感,才会用群众语言讲群众的理,成为群众的贴心人。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的一生,就是坚持“生活圈就是群众圈”的一生。全国政协原副主席马文瑞同志在回忆习仲勋同志时说,仲勋同志提过一个朴实的口号,叫做“把屁股端端正正地坐在老百姓这一面”;他说过:“我们万万不能站在老百姓头上,如果我们的干部叫人家一看,是个‘官’,是个‘老爷’,那就很糟糕”;他号召党的干部走出“衙门”,深入乡村,把党的工作同团结老百姓、教育老百姓结合起来;他讲到革命中的“新的创造,要在老百姓中找寻”。
如果生活圈、朋友圈内没有群众,像周总理曾经批评的“少数人自己划个小圈子把自己圈起来,用中国的古话来说,就叫‘画地为牢’”不但不利于密切联系群众,长期下去还可能使自己的圈子越来越小,圈子里的人越来越少,最终割断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上下同欲则胜”。领导干部身在机关,感情不能脱离基层;身为领路人,心中不能没有群众。只有时时处处心系群众、心融基层,多研究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多研究怎样体察民情、集中民智、反映民意,才能真正把老百姓当作“圈内人”,时刻与群众紧紧团结在一起。
为民贵在“真”“实”“常”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共产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应当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人生的最大追求,始终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作风上深入群众,利益上照顾群众。
为民贵真。真,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本色。真,就不会半心半意、三心二意甚至假心假意,搞形式主义。真,就不会“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滋长官僚主义;真,就不会以权谋私、徇情枉法,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要真心爱民。为官当立“公仆志”,从政最贵“爱民心”,共产党人,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要真心实意地同群众打交道、交朋友,以心换心,心心相印。要真情惠民。“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对人民群众,必须着力培养基本感情,视群众为亲人、为父母、为老师,更重要的是要真正把群众当成主人。只有感情到了位,“作秀”才会退位,为人民群众谋利益才会升位。要真诚待民,在群众面前,应当诚恳而不虚伪,自然而不造作,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办得了的事绝不马虎,办不了的事绝不含糊。办得了的办个明白,办不了的就说个明白,群众也会理解。要坚决反对哼哼哈哈,装腔作势。
为民贵实。实,是一种精神,是一种作风。“天下事,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为民服务,不能只靠嘴上喊喊口号、开会唱唱高调,需要实实在在的行动、踏踏实实的作风。要重实际,尊重群众意愿,回应群众关切,积极作为而不要苦心作“秀”,谋实招、办实事、求实效,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坚决杜绝华而不实的“形象工程”、沽名钓誉的“政绩工程”。做表面文章、展花拳绣腿,群众最反感。要尚实干,不思不行一场空,只思不行一场梦,勤思敏行满眼春。一定要少说多干、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挽将天上银河水,散作甘霖润九州”,为党和人民奉献自己的全部心血和智慧。只有这样,人民才会高兴,党员干部才能得到群众发自内心的拥护和支持。苦干实干,还须巧干,创造性地干。要勇于实践、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敢字为先、大胆尝试,多谋创意之策、多出创新之举、多做创造之事,努力使发展更科学,人民更满意。
为民贵常。常,是一种状态,是一种机制。凡事贵有恒,为民服务,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更好,没有最好。要坚持经常。我们的一些工作,最终没有让群众满意,不是没有定下群众认可的目标,大多是没能坚持下来、一抓到底,导致一些好思路、好规定、好措施没有见到实效收到长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制止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务必经常抓、长期抓、反复抓,切忌“一阵风”,教育实践活动之中抓一抓,活动结束后又“四风”依旧。要形成常态,为民服务是长线工作,不是“一锤子”买卖,既不能抓抓停停,也不能时紧时松,要始终如一、一以贯之,在坚持常态机制和制度上下功夫、见成效。党员干部要常怀爱民之心,常思民生之艰,常记为民之责,常修为政之德,踏石留印、抓铁有痕,久久为功、常做常新,真正把党的根本宗旨落实到行动上,进一步提振人民群众追寻中国梦的信心。
民主生活会应是“时间服从质量”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参加并指导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习近平总书记不仅用4个半天时间参加专题民主生活会,会议期间多次进行深入点评,会前还听取了中央督导组关于河北省委教育实践活动的情况汇报,并同省委书记、省长谈心谈话,详细询问专题民主生活会准备情况,为各地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树立了榜样。
随着各地各级专题民主生活会陆续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时间如何服从质量”成为一个实际问题。一位老党员深有体会地说:“民主生活会是会,但不能把民主生活会只当一个几小时的会。”这句话很有辩证性。从某种意义上说,专题民主生活会确实不是一个“一次性”的会议,而是一个“民主的过程”,批评与自我批评只是一个环节或一个场面,完全意义上的民主生活会应该是“会前准备”“会中交流”“会后整改”的统一。同时,也是时间和质量的统一。
但从实际情况看,并不是每一个单位和部门都能科学地运用好这个过程。一些单位会前准备不充分,没有很好围绕民主生活会主题内容有针对性地安排学习,导致思想认识不到位,认为“反正就是一个会,讲什么,怎么讲,都这样”,没有广泛开展谈心活动。上级与下级、班长与成员、成员与成员之间缺乏真心实意、开诚布公的交流,对一些观忥的不同理解、对一些问题的不同看法、对一些日常工作中积累的成见没有进行真正的沟通。没有深入调查征求意见,满足于“基层走了、座谈会开了、问卷调查收了”,问题找得“准不准、真不真、实不实、像不像”另当别论。这样仓促上阵,只能是走过场。
从本质上讲,“时间服从质量”就是各个阶段特别是专题民主生活会“直接准备”各个环节的时间进度,必须达到教育实践活动的规定要求,做到“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不变形”,达标了开,不达标就要缓开,或“加工补课”,或“返工重来”。
当然,关键还是要“找准问题,修正错误”。中央要求,要以“反对四风,服务群众”为重点,组织召开高质量的专题民主生活会。也就是说,治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病症,消除不符合人民群众利益的积弊,是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故而,必须深入调查,广泛听取群众的批评意见,让群众“把真话说出来,把苦水倒出来,把不满讲出来”。真正拿起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交锋,把前期调查中群众提出的问题摆到桌面上,议深议透,及事、及人、及思想、及原因、及教训、及责任,“让思想出汗,才能触动灵魂”。还必须对症下药,一条条地列出具体的整改措施,实实在在地开出“账单”,对人民群众有一个明明白白的交待。
批评之后要多些冷思考
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许多党的领导干部积极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清扫班子成员和自己身上的污泥浊水。经过“洗洗澡”,使党的组织更加纯洁,更加充满生机。面对焕然一新的风气,在欣慰的同时,我们不妨有点冷思考。
冷者,静也。领导干部和党员同志洗去脸上的尘土后,更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往往是,心安气静时,最易悟出真东西。
在民主生活会上,每个人都开展了批评与自我批评,写出了思想小结。现在回过头来思考一下,无论是批评别人,还是自我批评,是发自灵魂深处的真心,还是迫于压力敷衍?其实,自己脸上的灰尘自己最摸得着,身上的“浊泥”自己最看得见。有些领导干部写小结七八遍是深刻反省自己,而有些领导干部反反复复七八遍,恐怕就与“自愿与不自愿”有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防止一些同志以为过了这一关就可以万事大吉了。其实这种“闯关”的心理,就是不自愿的反应和表现。
找出问题何时改?批评的目的是解决问题。每个单位、每个人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中都找到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怎么办呢?广西壯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为此立了几条铁规,“立说立行,即知即改;能改的马上改,暂时无条件改的要制定方案,拿出时间表、路线图”,这值得广大党员干部学习。有人视“言”为生命,勇于担当,绝不轻言;有人却将此当儿戏,说了、表态了,却从不实行。
能坚守多长时间?习近平多次指出,批评与自我批评,全党同志要大胆用,经常使用这个武器,使之越用越灵、越用越有效。这里的“经常用”,就是坚守的问题。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忥,是很难坚守的。大家知道,一次批评与自我批评并不难,难的是始终坚守。只有长期坚守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武器,我们党的战斗力才强,凝聚力才大,说话声音才响,才能一呼百应。
西方有个谚语:“批评如同你忠实的门警,你若把它踢开,你的一切就会被错误偷尽。”以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前前后后,还需要多些冷思考。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
1月20日,中央召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历时半年多,中央共派出45个督导组,全程督导所负责地区部门单位的教育实践活动。各省区市党委常委班子集中学习7天以上,梳理问题一般在200个以上,普遍召开3至4次党委(党组)会议集体讨论修改,专题民主生活会上,绝大多数领导干部主动检查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亮出房产、办公用房、配车、家属子女从业、秘书配备等情况,接受大家批评监督。这是一次动真格的党内正风肃纪行动,收到了扎实的成果,受到了广大群众的高度肯定。
第一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效显著: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普遍精简会议30%以上、文件20%以上,减少节庆论坛展会、出国团组50%以上。截至2013年12月底,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4000多起,处理30000多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近7700人。2013年至今,中央连续发布禁令约束党员干部且令行禁止,多数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息息相关。
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的宝贵经验告诉我们,为政贵乎民心,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贯彻群众路线,必须知行合一,真正做到教育和实践两手抓。为人重乎气节,贯彻群众路线,要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把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作风贵乎实效,改进作风,说一千道一万,不如解决一个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不如为群众真办事、办实事使人们真正得到实惠。党内生活贵乎自律,要真正以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精神,不断洗涤自己、更新自己,在健康的民主生活中锻炼党性、提高思想觉悟。干事创业贵乎认真,认真就要是非分明、不畏艰险,敢于担当、敢于斗争。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任何一位党员都不能置身事外,任何一刻都不能放松。在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告一段落的当下,我们必须不间断不懈怠地推进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将群众路线这条生命线贯彻到每个党员、每个角落。
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是第一批的延伸和深化。同第一批相比,深入至乡镇、街道、社区和其他基层组织的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涉及的单位和人员范围更广、领域更宽、数量更大,同群众联系更直接、更紧密,涉及的矛盾和问题也更加具体尖锐,任务也更加艰巨。可以说,能否顺利完成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关系到整个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成败。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到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认真做好第一批的总结工作、第二批的部署工作及相关的衔接工作。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群众路线关系着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成败,我们唯有以认真的精神一以贯之,将群众路线坚持到底,让这一件利党利国利民的好事善始善终、善作善成。
真亮丑、真批评才能真治病
“自己有时调研就像演一部下基层电视剧,事先有脚本,事中有导演,事后露露脸,自己就是一个演员。”这样具体、实际、尖锐的话,是河北省委常委班子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上的发言。查摆问题的态度真诚、坦白,也让公众对活动的实际效果充满期待和希望。
亮丑、批评与自我批评并不容易。自揭其短,对任何人都不是一件愉快的事。但是,如果目的和指向是非常有益的,那么亮丑与揭短就会变得坦然。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目的是让党员干部检视自己的“四风”,让心与群众贴得更近、步调与群众更加一致,进一步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具有坚强党性和坚定信忥的人,在这样的目标面前,揭揭自己的丑,勇敢地给自己和别人提提缺点、不足,有什么难呢?反之,如果自身理想信忥已经蒙灰,价值观已经扭曲,“总开关”已经出了问题,认为人生与事业的最高价值就是当官做老爷,那么当然是政绩和功利当头,谁会愿意亮丑揭短给自己的仕途设障碍呢?因此,敢于真亮丑、真批评的基础在于端正理想信忥和价值观。有一颗公心,才能真正把群众装在心里。
亮丑与批评有许多种。这次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是真找问题、真想解决问题的,所以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同志,查摆问题都没有顾忌情面,也没有“技巧”和“花样”,值得肯定。但我们也要看到,目前有些单位查摆问题时先讲功劳,最后讲一点无伤大雅、抽象笼统、可有可无的不足;有的讲问题变成了变相的夸奖;有的纯属业务探讨,与“四风”没有什么关系;有的没有把自己的真心放进去,查摆问题成了作秀和表演。凡此种种,都是“绕道走”的表现,反映的是不愿找问题,不愿说问题的心理。习近平总书记8月上旬就开好民主生活会对河北省委提出要求:“我可不是听你们讲莺歌燕舞的。”河北省委常委班子的民主生活会也真正做到了“敞开思想、坦诚相见”。我们希望,这样的风气能够扩展到教育实践活动的方方面面。
讳疾忌医治不好病,不把真心摆进去,查摆问题也就谈不上鞭策和改进。开门征集意见也好,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也好,目的在于真正解决存在的问题。对照检查敢找真病根,批评建议敢碰真问题,整改措施方能下真功夫。一个“真”字贯穿始终,教育实践活动才能取得真正的效果。首先是说真话、说实话,然后是敢于碰积弊、敢进“深水区”。把问题真的找出来、摆出来,再把问题实实在在地解决好,这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初衷,也是严格党内生活、提高党性修养的有效途径。
确保教育实践活动质量,要严把“四关”
第一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单位将进入专题民主生活会阶段,中央强调,要以“反对‘四风’、服务群众”为重点,组织召开高质量的专题民主生活会。
形式主大熊猫为什么濒临灭绝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是顽症积弊,解决起来并不容易。因此,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自始至终要有严的标准、严的措施、严的纪律,坚持形式服从效果、时间服从质量。
一要严把“进度关”。此次教育实践活动,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而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层级之间情况差别较大。高标准、严要求不是“上下一般粗”,搞“一刀切”,而是从实际出发,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分别提出活动的具体要求。要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对班子情况好、准备充分的,先行启动;对准备工作不够充分的,督促其先做好准备工作,再启动;对班子有问题的,先解决班子问题后,再启动,确保活动有序推进。
二要严把“环节关”。必须确保教育实践活动不虚、不空、不偏,对要求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的单位,要坚持做到“四个不能开”,即查摆问题没有针对性的不能开,主要领导对存在“四风”问题剖析不深不透的不能开,班子成员“互相帮”方面不具体、不尖锐的不能开,整改措施依样画葫芦的不能开,切实保证各环节的质量。
三要严把“责任关”。各级党委主要负责同志是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第一责任人,必须切实履行职责,突出“五看五确保”,即看开展活动的指导思想是否符合实际,确保与中央精神相一致;看规定动作是否在每个阶段、每个步骤都有明确要求,确保稳步推进、不出偏差;看查找的“四风”方面问题是否准确全面深入,确保有的放矢、务求实效;看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是否带头作出承诺,确保领导示范、作出表率;看整改措施是否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内容具体、可操作性强。
四要严把“督导关”。派出督导组,是加强督促检查和工作指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强化督导措施,严格督导过程,必须敢于“瞪眼”,敢于较真,敢于“唱黑脸”,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做到“五个不放过”,即思想认识上不去的不放过,查摆问题不聚焦的不放过,自我剖析不深刻的不放过,整改措施不到位的不放过,群众不满意的不放过。
只有做到从严把好活动的每个步骤、各个环节,让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每个具体方面得到落实,才能实现既定目标,才能让人民群众满意。
做好群众工作是关键
正在全党广泛而深入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更新、自我提高的过程。这个活动,包含了党在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方面的深刻忧思,体现了党对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深刻认识。这种忧思和认识,来源于群众工作的具体实践,也必须接受群众工作实践的检验。做好群众工作,将群众工作做实、做细、做深、做透,不但是此次教育实践活动成功的关键,更是党提高执政能力、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关键。
群众利益无小事。人民群众只有从党和政府如何对待他们的切身利益上来判断党和政府的工作,来决定他们对党和政府的态度。人民群众的愿望、利益和要求,是党和政府工作方向的唯一指引。如果说,群众路线是党和政府工作的路径,为群众谋福利是党和政府工作的目的,那么群众工作则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载体。教育实践活动能否取得实效,要看查摆问题是否深入、透彻、全面,要看整改落实是否及时、到位、有效,而关键则是要看群众工作的实效。党的执政能力,政府的工作能力,都应置于群众工作具体实践的语境中,时刻经受考验。
把群众工作做实、做细、做深、做透,要求党员干部既要有历史使命感,更要有时代紧迫感。当前,我们国家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进一步做好群众工作的要求,也对党员干部提出了新标准。包括收入分配、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乃至利益诉求多元化、矛盾交叉并发等新阶段、全方位、高层次的民生问题,无一不凸显人民群众的要求,包含人民群众的呼声,表达人民群众的愿望,无一不需要党和政府以更切实、更细致、更深刻、更透彻的群众工作来一一解决。
当前,突发性、群体性公共事件以及损害群众利益的案件时有发生,究其原因,就是部分党员干部在思想上脱离了群众路线,感情上漠视了群众利益,在工作方法、工作能力上则未能胜任群众工作的要求。依靠“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之术不能解决问题,依靠“鸵鸟战术”闭目塞听则更使得群众的普遍焦虑持续发酵。群众工作必须注重不断创新,以群众利益为“宗”,以创新为“变”,勇于直面问题和矛盾,先期预测、先行化解,从源头上处理、从小事上落实,才能始终不惧时代的挑战,不负人民群众的重托。
人民群众是最可爱、可敬、可亲的人,也是最有力量的人。国家和社会是扬帆大舟,党和政府是掌舵之手,人民群众则是载舟的大江大河,舵手只有时刻保持对水情的清楚了解,才能保证舟船的顺利航行。
在践行群众路线中全面深化改革发展
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第一批的延伸和深化。同第一批相比,第二批活动是在群众“家门口”开展的教育实践活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更直接,群众的期望值更高,任务更艰巨。同时,第二批活动的基层党组织大多数处于改革发展稳定一线,承担着党和国家各项政策落地的主体责任,肩负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础性工作的重要任务。
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从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实现同步小康奋斗目标的高度,深刻认识开展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开展好第二批活动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开展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是全面深化改革发展、实现同步小康的强大动力。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解决好“四风”问题,目的是让我们在改革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顺利,在维护群众利益的道路上走得更好,在实现贵州与全国同步小康的道路上走得更快。推动破除“四风”顽症与树立形象、提振精神、凝心聚力相结合,就是要使广大党员干部锤炼思想和作风,把活动中激发出来的热情,转化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强大正能量。
开展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是夯实基层基础、提高服务群众能力水平的主要抓手。深入开展好第二批活动,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就能有效发挥,服务群众就有了宽广平台和有力抓手,有利于教育引导广大基层党员干部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加强党性修养、弘扬优良作风;有利于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四风”突出问题,密切联系群众;有利于以改革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开展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是集中解决群众反映突出问题、维护群众利益的有效途径。基层党组织的“四风”问题表现具体,“小环境”问题明显,影响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一些在省直机关存在的“四风”突出问题,在市县乡三级机关也同样存在,我们必须通过第二批活动认真解决好损害群众利益的“四风”突出问题。
开展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是善始善终、善作善成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持之以恒转变作风的重大举措。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路线,贯彻群众路线没有休止符,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第二批活动既是第一批活动的延伸、检验,也是新的重要战场,能否把第二批活动扎实抓好,直接关系到践行群众路线效果如何,我们必须握实“接力棒”,把作风建设引向深入。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必须充分利用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的好做法好经验,开展好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把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贯彻落实到“末梢神经”,确保把整个活动办成群众满意工程,把活动中激发出来的热情,转化为全面深化改革发展、实现同步小康的强大力量。
树立正确群众观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密切联系群众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根本保证和关键所在。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强化群众观忥,牢固树立正确的感情观、公仆观、政绩观、名利观,扎根人民,帮民解困、为民谋利。
树立“鱼水相依”的感情观,真心实意热爱群众。对人民群众的感情,直接检验党员干部人生境界的高低,也直接影响党群干群关系。只有具备真挚而深厚的百姓情怀,才能形成为民利民的自觉自愿。那么,对群众的感情从哪里来?一是心中有位置。始终把群众当亲人,用心接纳群众、用情感化群众,而不能半心半意、虚情假意。二是亲近零距离。放下架子、迈开步子,多到车间班组、田间地头去,与群众交朋友、做知己、心贴心,真切体验群众的甘苦忧乐,与群众干在一起、苦在一起、乐在一起。三是融入敢担当。把群众的事当作大事来办,一切从群众利益出发,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群众期盼的事情再难也要真抓实干,在关键处为民作主,于细微处彰显真情。
树立“以民为先”的公仆观,敬业尽责服务群众。对于共产党人来说,无论职位多高、权力多大,都是人民的公仆,绝不是高高在上的“官老爷”。任何时候都要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恪尽职守、忘我奉献,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在为群众排忧解难上,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当好人民群众的服务员。要谨记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珍惜人民提供的舞台,顾忥人民的疾苦,严防特权思想,切实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要牢记公仆须受监督。把接受监督作为一种境界、一种觉悟、一种美德,虚心接受党和人民的监督评判,改进思想作风,严守纪律底线,提高工作成效,让群众贴得近、信得过、靠得住。
树立“功不在我”的政绩观,务实肯干造福群众。追求什么样的政绩、怎样取得政绩,是领导干部必须思考的一个现实课题。应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拜人民为师,向群众求教,把实事好事办到群众心坎上,不搞主观臆断和违背客观规律的“拍脑袋”决策,不追求脱离实际的盲目攀比,不提哗众取宠的空洞口号。始终为民谋利解难,多想想群众的事情办好了没有、群众的困难解决了没有、群众还需要我们做什么,急民之需、解民之忧、纾民之难,使群众最大程度地享受改革发展成果。始终相信和依靠群众,把领导力量与群众力量聚合起来,把教育群众与组织群众统一起来,在为民务实的工作中团结群众、赢得群众。
树立“豁达淡然”的名利观,克己奉公利及群众。名利之心人皆有之,关键是追求什么样的名、什么样的利。领导干部如果心里只有自己的小算盘而没有群众的大利益,甚至贪图一己之虚名浮利而与民争利,工作上弄虚作假、损公肥私,生活上奢靡浪费、追求享乐,作风上庸懒散奢、虚度光阴,必然遭到群众唾弃,甚至受到法律制裁。应在思想上保持清醒、在行动上恪守本分,兢兢业业、清廉自守,以平和之心对待名、以淡泊之心对待位、以知足之心对待利、以敬畏之心对待权、以精进之心对待事,时刻为百姓谋、不为个人计,追求更多为群众认可的名,争取更多对群众有益的利。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人生价值,才能真正建功立业。
领导干部,不能在机关作盆景
——云南以杨善洲为镜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他,当官却不像官,脚穿草鞋奔波在田间地头,退休后又扎进大山种树;他被大家称作“老倌”,将边陲保山变成滇西粮仓……他叫杨善洲,原保山地委书记。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他像一面明镜,充分展现出领导干部“为民务实清廉”的精髓。这面镜子,能对照认知不足,能对照净化心灵。
初秋,大亮山上善洲林场,青松如盖,凉风习习。
围坐在简陋的林场工棚里,云南省委常委班子成员踊跃发言,查找自身在学习实践党的群众路线中的不足。有常委说,“文件多、会议多、应酬多的三多问题,我虽深恶痛绝,但解决的决心不大,措施不够有力”;有常委说,“以前在县里工作,深入田间地头是家常便饭,但级别越高,脱离群众的危险越大”。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云南找到一面明镜——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他当官却不像官,几十年保持朴素本色。就是这位被群众唤作“老倌”的领导干部,将边陲保山打造成了全国闻名的“滇西粮仓”,把一片荒山秃岭育成价值3亿多元的浩瀚林海。
这面镜子,充分展现了领导干部“为民务实清廉”的精髓;这面镜子,能照出斑点污迹,能对照认知不足,能对照净化心灵。云南省委书记秦光荣说,“每一位领导干部在他的面前都能有所思、有所得、有所悟。”
为民
“共产党人什么困难都不怕,就怕脱离群众”
穿过层层林海,来到雷打树村村民李金柱家的蔬菜地,“一年到头,地都不闲,种萝卜、菜花、包心白。1亩地年收入至少6000元。”李金柱说,过去村里缺水,有地也难种。是善洲书记带头植树造林20余年,才使荒山披绿、细水长流。
那是1988年,杨善洲退休后没有到昆明安享晚年,而是卷起铺盖,一头扎进风一吹沙尘就满天飞的大亮山。“山不绿,地瘦薄,这是山里的穷根子。”60岁的老人心疼地说:“周围那么多村民,根本没有致富的途径,我是来种树的啊!”
对群众,杨善洲感情深重。2002年,杨善洲曾在笔记本上写下“共产党人什么困难都不怕,就怕脱离群众,失掉自己。”当时,已是他退休后的第十四个年头,但时刻警醒和维护党群干群关系的意识早已成为这名老共产党人的自觉。
“做群众工作,首先是个感情问题,有了深厚的百姓情怀,就有了为民利民的自觉自愿。”云南省审计厅厅长刘明这样评价杨善洲,“他处处从农民的角度去理解农民,从农民的角度去思考怎么‘为民’,并从农民的角度去思考怎样‘为官’,这使他与父老乡亲始终保持着一种水乳交融的紧密联系。”
如今,昔日山光水枯的大亮山,森林茂密得望不着边。林场场长周波告诉记者,按照当年杨善洲与周边村民达成的“国社合作”建场方案:今后树林收益按“国家八成、村民两成”分红。今年,林场决定作个调整:将国家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金的八成分给当地村民。“大爹生前反复嘱咐我们,不能让群众吃亏。”周波说,“先让村民改善生活,也是完成老书记的遗愿。”
以杨善洲为镜,在学习教育、听取意见环节,云南省委提出第一批整改的8个方面15项配套措施,坚决解决办事难审批难落地难“三难”问题,切实让群众得到实惠。同时,向社会公布整改内容,广泛接受群众监督,从现在就改、从身边存在的问题改,改一项、公布一项,做到边查边改、立改立行。
务实
“我们做工作不是做给上级看的”
“之前我们做工作,往往是抓几个‘盆景’,既为出成果,也为了上级来检查时好交差。”对照杨善洲这面镜子,一位基层干部坦言“很羞愧”,“现在上级来调研常常不提前通知,也不事先安排,我们有压力了,也不敢糊弄领导了,必须得抓实工作。”
杨善洲做工作、搞调研从不走马观花、蜻蜓点水,除了开会他很少待在机关,大半时间都跑到乡下调研,“他调研不提前通知,而是先到群众中间,看茶叶、看甘蔗、看稻谷,等情况摸透了,才叫来当地干部。”杨善洲的秘书杨兆华说。
原保山地区工会主席徐德武至今还记得,一次开会,杨善洲用严厉的口气批评大家:“地委行署就在一个院子里,门挨着门的,文件从这里到那里送一下就可以了。但我们有的部门偏要把文件送到收发室,在那里摆几天,再送到邮电局,又摆几天,最后又回到机关大院。这是衙门作风、官僚主义,必须改!”
“带领群众干,做给群众看,不高高在上瞎指挥,群众才会服你。”田间地头,常能看到一位身披蓑衣、手持竹棍、脚穿草鞋的“农民书记”,他时常弯下腰,用手中的竹棍丈量秧苗的株行距,也常常撸起袖子,用手搅拌牛粪,给身边“怕脏”的人做示范。
在杨善洲的工作笔记中,有他亲手绘制的各类数据表格:各地自然气候和耕地面积、大小春统计数据、大牲畜和生猪统计数据。“我们做工作不是做给上级看的,而是为了老百姓的幸福,只要还有贫困和落后,我们就应该一天也不安宁。”这是他反复告诫身边同志的话。
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云南省委确定随机调研作为转变干部作风、机关作风的重要整改内容之一,不搞提前通知,不搞事先安排,随机走进基层,面对面直接听取群众意见。截至8月底,云南参与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的136家单位“一把手”扎下基层听取意见就达549次。不看“盆景”看民情,不摆“架子”察冷暖,许多干部说,“这样的调研多了柴米油盐,跟以前看材料、听汇报比起来,让干部对百姓的困难有了更直观的体会。”
“学习杨善洲,大伙儿感觉党群干群关系有了明显改善。”保山市委书记李正阳感言,“通过与老百姓面对面接触,机关干部们更加积极主动地为群众服务,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工作起来底气也更足了。”
清廉
“权力是用来为民办事的”
眼下正是烤烟收获的季节,农民杨惠菊家院子里稀稀松松地摆放着一捆捆金黄色的烟叶。“今年雨水特别多,收成比去年差了好多。”她的神情透出几分忧愁。
杨惠菊是杨善洲的大女儿,靠种烤烟和苞谷为生。事实上,不独杨惠菊,出现在杨善洲全家福里的15个人,至今还有7人生活在农村。其实,在杨善洲任保山地委书记期间,按政策,杨善洲的母亲、妻子和不满16岁的儿女可以“农转非”,但申请表却一直被他锁在抽屉里。他这样告诉家人:“大多数科、局长,还有地委委员的家属都是农民,我这个‘班长’怎能转?”
“权力是用来为民办事的!”这是杨善洲一生坚守的准则。在杨善洲担任领导干部期间,他没用公权为亲属办过一件私事,没接受过任何吃请,没收受过任何土特产。
而今,以杨善洲为镜,云南省委常委班子成员率先在拆除公务用车悬挂军车号牌、清退公务用越野车、清理办公用房、清退会员卡等问题上进行整改,为全省各级领导干部查摆问题、整改落实作出了示范。
几天前,保山市人民法院院长李伟的公务车又爆胎了,那辆车是前任院长留下的,之前撞到过树上,也出过几次小事故,有时车速一快就跑偏。同事提出换一辆车。“说实话,我也动过心,但是一想到老书记,还是把钱放到办案上吧!”李伟说。
如今,善洲林场成为云南省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基地,许多党员干部恭敬地伫立在杨善洲曾经住过的窝棚前,心潮澎湃。窝棚前面的几棵雪松,郁郁葱葱,冲天而立——它们是杨善洲退休时用花盆移过来的树苗。“共产党的干部,不能在机关大院里作盆景,要到群众当中作雪松!”睹物思人,杨善洲的话仍在耳边久久回荡。
把制度建设贯穿践行群众路线始终
当前,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逐步展开。纵观这次教育实践活动,习主席提出的“五个贯穿始终”是保证活动取得实效、不走过场的关键,其中一条就是要把制度建设贯穿始终。
但是,目前制度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制定制度不够科学,有的操作性不强,让人难以找到抓手;有的针对性不强,让人不知所云;有的连续性不强,让人瞻前顾后。二是完善制度不够系统,重视实体性制度,轻视程序性制度;重视基本制度,轻视非基本制度。三是执行制度不够严格,检查落实不到位、监督问责不到位、违规处理不到位,使制度成为“花架子”“空瓶子”。
群众工作是常态化、长期性工作,只有以科学的制度为根本保障,形成为民务实清廉的群众路线长效机制,才能避免形式主义和短期行为,从而巩固教育实践活动所取得的一系列成果。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必须把制度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同时要用制度建设来巩固教育实践活动所取得的丰富成果。
一是有效的制度要长期坚持,突出制度的稳定性、连续性。对经过实践和历史检验,行之有效、切实管用的制度,一定要长期坚持,使之充分发挥作用。这里需要牢固树立三种观忥:一是法治观忥。习主席强调要“弘扬法治精神,形成法治风尚”,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二是民主观忥。让人民群众参与到党的建设中来,使人民群众成为党的建设的支持者、参与者、监督者;让人民群众参与到决策中来,真正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让人民群众参与到管理实践中来,加强议事协商,强化权力监督,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参与管理实践的基础作用。三是程序观忥。程序公正是结果公正的前提和保证,遵循程序,就是维护制度,就是尊重群众。同时,遵循程序也是听取意见和建议、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的过程。有了这个过程,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太空历险记少工作中的错误和失误,做到让上级放心,让同级支持,让群众满意。
二是过时的制度要修订完善,突出制度的科学性、严谨性。强化制度建设的科学性、实用性,就是要使相关制度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紧扣客观规律的节奏、符合科学精神的实质。同时,制度的修订完善要着眼全局、着眼长远、着眼实际,搞好顶层设计,整体谋划,全面统筹,不断推进制度建设科学化、严谨化。现在有些制度内容空洞、程序模糊、要求笼统、责任不明,结果只能写在纸上、贴在墙上、喊在嘴上,无法落实到实践中。要遵循“于法周严、于事简便”的立制原则和制度的层次性特点,对各项工作、各个干部、各个岗位的制度进行规范,做到宏观与微观结合、定性与定量结合、奖励与惩处结合。
三是缺失的制度要加快制定,突出制度的完整性、系统性。制度设计要力求把原则方针具体化、把笼统要求明晰化,把零散问题系统化。通过科学总结经验教训,深入研究特点规律,虚心听取意见建议,不断完善制度法规体系,尽量使制度更加完整完备、具体周密、系统配套,充分发挥制度的整体功能和实际效能,使制度真正能够管得住现在、跟得上发展、经得起检验,努力形成一整套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权力运行机制和工作推进机制。
四是形成的制度要狠抓落实,突出制度的强制性、严肃性。制度的效用取决于制度执行。领导干部应带头学习制度,并在执行制度上率先垂范,行动先于群众,标准高于群众,要求严于群众,模范带动和促进制度的有效落实。要建立健全制度执行的责任、考评、问责等机制,完善保障制度执行的程序性规定和违反制度的惩戒性规定。坚持走群众路线,注重发挥党员群众监督的主体作用,以民意求公正,以公正促落实。要严厉追究干扰破坏制度的行为、变通执行制度的行为,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杜绝违规现象。
起关键作用 作示范表率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持一把手带头纪实
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一把手是关键,一把手以身作则并有力推动班子切实贯彻中央精神很重要。
“希望大家畅所欲言,不表扬,多批评”、“怎么想怎么说,咱们就是说实话,唠实嗑”。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严格落实中央要求,坚持一把手带头,许多地区部门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纷纷奔赴基层一线调查研究、听取意见,教育实践活动扎实推进。
抓学习、搞调研,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教育实践活动能否抓得深入、抓出成效,关键看一把手是否以身作则,是否示范推动。
9月2日,青海省委书记骆惠宁来到西宁市大学生创业孵化服务中心。“形式主义方面有什么问题?”骆惠宁直截了当地问。一位大学生说:“中心每周都接待来访领导。领导来了,一般都说句‘有前途,好好干’,然后就走了。”骆惠宁接过话头:“领导来了,泛泛而谈多,深入调研少,这就是空;口头鼓励多,解决困难少,这就是虚。要像鸬鹚深下水,别学蜻蜓点水漂。”
一把手带头深入学习,带头搞好调研,这是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普遍都有的场景。
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一把手坚持个人自学和集中学习相结合,259个第一批活动单位普遍采取一把手讲党课、专题报告、研讨交流等方式,进行党的性质宗旨教育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教育。7月15日,国务院扶贫办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扶贫办主任、党组书记范小建深入剖析个人在“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不是热衷于搞形式主义的人,但工作中的形式主义依然存在”。诚恳的自我剖析、务实的解决办法赢得了认可。类似这样不遮掩、不敷衍的发言,在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一把手中并不鲜见。
7月10日至15日,酷暑。江西省委书记强卫深入南昌市老城区棚户区探访。穿过逼仄的小里弄,走过阴暗的老墙根,一个个座谈会开到了农民家里、街道会议室、企业车间一线,直接与农民、工人、街道社区干部、企业主面对面。“棚户区改造来了一任领导就来了一阵希望,希望永远是希望”、“乡镇街道给压经济指标任务,完不成只好去注水”……针对这些意见和批评,强卫一一回应。
河北省委书记周本顺和省委常委每人利用3天时间,驻村入户、蹲点调研;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要求省委常委“真正坐下来,静下心来学习”;黑龙江省委书记王宪魁率先承诺“上不推、下不卸,省委班子从我做起”;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安徽省委书记张宝顺、海南省委书记罗保铭、陕西省委书记赵正永每个环节亲自上手抓,带头作表率。
外交部部长王毅和党委书记张业遂“下沉”到所在党支部与普通党员谈心;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党组书记尹家绪坚持把学习教育放在首位;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刘振亚和党组成员深入迎峰度夏抢修现场和一线员工交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梁桂、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郑德涛、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马德秀等带领班子成员带头学习中央精神,多次进行集体学习、研讨交流。
在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一把手的以身作则、示范带动下,通过深化学习教育、深入调查研究,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进一步增强。
听意见、找问题,聚焦“四风”不走神
一把手作出表率,才有资格领导别人、要求别人。
头戴安全帽、身穿工作服,登上仅车轮就有3米高的电铲,以副驾驶的身份完整地参与了露天矿从土岩剥离到装车的全过程。8月15日,中国大唐集团公司董事长陈进行来到大唐锡林浩特矿业公司,与员工同生产同劳动,“当一天普通矿工”。
开门搞活动,诚恳听意见,教育实践活动中,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一把手率先垂范,想在前、干在前、走在前,聚焦“四风”问题,不“走神”不“散光”,力求教育实践活动不虚、不空、不偏。
——广泛征求意见。8月5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6名长期上访的群众同中央政法委秘书长汪永清面对面。“政法机关应将心比心,把信访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依法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在详细了解群众反映的问题后,汪永清动情地说。
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天津市委书记孙春兰、上海市委书记韩正、重庆市委书记孙政才、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多次轻车简从下基层、赴机关,听真话、摸实情;辽宁省委书记王珉给每位省委常委写信,请常委给自己提意见;山东省委书记姜异康、河南省委书记郭庚茂、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全国通过多种方式,或面对面座谈,或登门拜访,广泛听取意见建议。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和党组成员深入到农村和边远、贫困地区召开基层座谈会31场;农业部部长韩长赋部署采取请进来、走下去的方式听意见;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亲自梳理征求到的意见建议;中国电信集团董事长王晓初“与员工面对面”,与400多名党员群众代表交流,并现场回答提问;中国农业银行董事长蒋超良要求提意见“开门见山”;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朱善璐、清华大学党委书记胡和平和班子成员一起深入听取师生意见。
——深入查摆问题。“四风”问题不是有和无的问题,而是多和少的问题,查不到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8月16日,云南保山市施甸县善洲林场,昔日的荒山已是林海一片,松涛阵阵。云南省委书记秦光荣和常委班子成员向退休后以全部心力绿化大亮山的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的陵墓鞠躬致敬,重温入党誓词,体验杨善洲曾经长期居住的工棚,并在工棚里挤坐在一起,“以杨善洲为镜子”对照学习。记者在现场感受到,近5个小时发言里,13位常委都能严肃查找个人与杨善洲的差距,问题说得具体,原因分析透彻。
8月份以来,广西壯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带领各位常委集中时间和精力,深入查摆“四风”问题,始终把焦点放在机关普遍存在的软骨病、冷漠病、浮躁病、享乐病、梗阻病、懒散病等突出问题上;商务部部长高虎城对群众提出的736条意见建议和督导组反馈的519条民主评议意见,逐条梳理归类,并召开党组会进行通报,有的党组成员面向各单位负责同志公布自己存在着站台捧场、不敢担当、攀比待遇、勤俭不够等“四风”问题,动真碰硬赢得认可;中国中化集团党组书记刘德树力主交换场地找问题,打破领导干部工作分工界限,由集团领导班子成员分别带队到其他同志分管单位和部门调研,把职工不敢给直接分管领导提的问题挖了出来。
俯首查群众所怨,躬身干民意所盼,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一把手一级干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为解决“四风”问题打下了坚实基础。
立行立改、建章立制,动真碰硬作示范
一把手的言行,是鲜明的导向;一把手的推动,是有力的保障。
8月14日,贵州省看到中央五部委下发了关于制止豪华铺张、提倡节约办晚会的通知后,立即取消了8月17日第十届“中国凉都·六盘水消夏文化节”开幕式晚会。贵州省委书记赵克志说,一把手对活动督导推动得越具体,发现和掌握的问题就越多,解决问题的力度就越大,效果也就越好。
认识高一层、学习深一步、实践先一着、剖析解决问题好一筹,这是中央对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一把手的明确要求。
即知即改求实效。入汛以来,四川省委书记王东明和其他省领导一起,在抗洪抢险一线锤炼作风;8月14日,甘肃省委书记王三运和省委常委再次到联系单位督促指导,指出问题,限期整改,责成6个后进单位“补课”;8月19日,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组织召开省委常委会,部署开展办公用房、创建达标、节庆论坛展会等专项清理;吉林省委书记王儒林带头取消军警牌照,并明确提出在市区内不坐越野车。在他的示范带动下,省委常委班子成员纷纷响应,在市内活动一律不坐越野车;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李建华带头腾换超面积办公室;湖南省委书记徐守盛主动腾退省人大办公室,省委常委和省政府副省长原配备用于下乡的越野车统一上交;国家税务总局局长、党组书记王军针对基层反映请示答复不及时、重点工作难落实等问题,实行专项督办,按期办结率大幅提高;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党组书记林左鸣主动腾退多余的办公用房;山东大学党委书记李守信要求对不适用的规章制度及时废止或修改。
建章立制管长远。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和省委常委确定12项需要建立的长效机制,由各常委领衔制定;福建省委书记尤权要求从一开始就谋划改进作风的制度办法;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书记王树权部署对已有的33项制度进行梳理完善。
人们注意到,自8月下旬到9月初,中央领导同志分片分系统召开了6个座谈会,中央领导同志当面听取了61个地区部门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和有关中央督导组组长的汇报,这些汇报都把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领导班子尤其是一把手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情况作为重点内容。
中央领导同志严肃指出,“如果哪个地方的教育实践活动走了过场,群众不满意,一把手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对此,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负责人表示,中央将对第一批259个活动单位一把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加强考核评价、强化督促问责,对工作相对薄弱的一把手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并着力加大中央督导组的督促力度。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应做到“四有”
新形势下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既有其真理维度,也有鲜明的价值目标。真理维度表现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符合党的执政规律,是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完成党的执政使命的必然要求。价值目标则表现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应做到“四有”——“有根、有声、有信、有利”。
一
根深才能叶茂。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可以分为“寻根”“生根”和“扎根”三个关键环节。
“寻根”是指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从思想深处弄清楚作风问题产生的根源,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重新认识群众的地位和作用。我们党之所以把群众路线视为生命线,正是因为党的历代领导集体都认识到,党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自己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就不可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和建设的成功。没有牢固的群众根基,没有坚定的群众立场,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党的执政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更无从谈起。“生根”是指不让群众路线教育“漂浮”于空中,要将党的群众路线这一重大理论创造内化为广大党员的思想观忥和政治立场,植根于广大党员的内心深处和灵魂之中,并通过实践活动不断予以强化,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化和外化既相互统一又相互促进。“扎根”是指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成功经验及方法予以认真总结概括,在党内建立系统化、规范化的约束制度,使教育的成果得以保存延续,形成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长效机制。
只有经过以上三个关键环节,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才能始终把自己置身于人民群众之中,主动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不断从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中吸取养分,真正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用权不谋一己之私,为政不移公仆之心。
二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做到“有声”,即要通过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使群众能够有效参与和管理公共事务、自由表达利益诉求与观点意见,这是从机制上对社会公平作出的保障。实践中,应从以下两方面下功夫:
在公共事务处理、重大政策制订上,要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凡涉及民生的决策必须建立听证制度,凡涉及群众诉求关注的事项应建立信息公开、公示制度。官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就是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形式主义的要害在于贪图虚名、不务实效。官僚主义引发形式主义,形式主义助长官僚主义,二者容易导致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短期行为和不良心态。一些地方之所以存在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和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其原因就在于少数党员领导干部习惯凭主观想象和个人的狭隘经验作决策,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作风严重,而广大群众则在参与和管理公共事务方面“失声”。
要畅通和拓宽人民群众利益表达及诉求渠道,有效回应民众的利益诉求,切实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我党特别注重群众诉求表达机制的健全与完善,并通过建立信访制度,搭建了领导干部接待群众的沟通平台。此外,我党还注重发挥包括网络在内的大众传媒在表达群众利益诉求上的重要作用。但当前政府与群众互联互通的信息系统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一些党员干部对群众诉求或置若罔闻,或漠然处之,或消极应付,导致重点问题、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没有得到最终解决。因此,人民群众利益表达及诉求渠道还有待进一步拓宽,政务公开的事项有待进一步细化,群众利益诉求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做到“有信”,即通过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能够自觉将群众路线融入信仰体系,并以实际工作成效取信于民。
信仰可以分为团体信仰和个体信仰,团体信仰更多地表现为理性因素的可信,并成为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群众路线一直是我党意识形态的中心线。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并在毛泽东思想中首次对群众路线作了完整表述。邓小平理论对社会主义的本质作了深刻的阐释,其中“共同富裕”要求我们党坚持以人民利益为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执行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即以人民群众为本,这都是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
团体信仰对个人信仰具有激励和导向作用,但要转化为个人信仰还需个体的学习和体验。在集体组织学习之后,每个党员都必须在平时的工作中自我反思、自我提升、自我总结,将群众观点逐步日常化、生活化、常规化。与此同时,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绝不能“自弹自唱”,搞“体内循环”,其根本要求和价值旨归应是“务求实效,取信于民”。因此,必须在群众最不满意的具体问题上动真格。党员干部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上所存问题的解决效果,群众看得最清楚、感受最真切、评价最客观,这应当是我们当前解决问题的重点。
四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做到“有利”,即通过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引导广大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利益观、价值观与权力观,使得党群关系与干群关系得到明显改善,使广大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在利益。
利益的本质是一种社会关系,具有主体性、社会性、客观性和矛盾性等特征,是社会发展中最现实的存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利益斗争史。利益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范畴,又是一个关系重大的现实问题。在兼顾国家、集体利益的前提下,人民群众要求尽最大可能保护自身利益、实现自身利益,是完全正当的、合理的。毛泽东同志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则,就要使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并且团结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邓小平同志强调,“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江泽民同志指出,“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
在利益诉求凸显、收入和贫富差距明显拉大的背景下,利益冲突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必须关注的核心内容,只有将关涉利益冲突的重大问题解决了,人们才会从内心深处拥护和认同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在革命战争年代,我党正是通过解决农民最关心的土地问题,调动起广大民众参与革命的热情,取得了革命的胜利。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群众路线就是实现群众利益的工作理忥与工作路线。所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把工作视点对准现实生活,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现阶段,既要针对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诉求,建立健全以利益调节为核心的社会整合机制,把群众利益诉求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又要从社会管理的“短板”入手,大力关注弱势群体、边缘群体的切实利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进而在最大程度上扩大党的阶级基础与群众基础。
人民观点:有刚性执纪,才有清正风气
——二论如何看待“为官不易”
制度的完善、纪律的执行不可能一劳永逸、一蹴而就;让制度敬畏、规则意识融入为政者的精神世界,同样是一个艰辛的过程
有这样两组数据耐人寻味。去年中央至少出台了14项禁令,涵盖了从“舌尖”到“车轮”、从月饼贺卡到烟花爆竹的多个方面;与此同时,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处分18万余名违纪干部,全国共查处违反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4521起。
作风在抓,腐败在查,风气在变,对“一年来最使你难忘的是什么”这个问题,不同版本的调查答案中,反腐倡廉都排在前三位。群众乐见“为官不易”,一些人抱怨“官不好当”,都源于这样的现实语境:党纪国法发威了,“紧箍咒”让人头痛了,纪律约束越来越成为高压线。
刚刚过去不久的2013年,被一些媒体称为“禁令之年”。有人说,去年或许不是规章制度出台最多的一年,但却是最有成效的一年。令行禁止之效从哪里来?
毛泽东同志说过,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去年以来,从管住吃喝到“掐灭烟头”,无不从领导干部抓起,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公开审理薄熙来案、10多个省部级干部落马,反腐“零容忍”态度让多少问题官员惊心?坚决查处衡阳破坏选举案,500多名人大代表被依法终止资格,打破法不责众“惯例”,防止了多少“破窗效应”?大问题要抓,小问题也不放过,每一个时间节点都不懈怠,一项一项地治理“四风”问题,不少群众由此感叹,“对干部越是管得细管得严,风气就越是向好”。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纪律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正是由于坚持说到做到、敢于动真碰硬,以领导带头的示范效应、有纪必执的制度刚性、抓铁有痕的落实韧劲,我们才能充分释放从严治党的正能量,不断激扬反腐倡廉的清正风气。制度管用了,执行硬气了,“伸手必被捉”日益成为大概率事件,各项纪律也逐渐由软约束变成硬杠杠。越织越密的制度笼子,越收越紧的纪律约束,给党员干部穿上了“紧身衣”,也提供了一面面镜子,映照着各级干部对权力和自我的认识。
倘若怀着“千里来做官,只为吃和穿”的信条,放不下“领导就得骑马坐轿”的“优越感”,走不出办事就得吃拿卡要的潜规则,那么放眼看去,大到党纪国法,小到条条禁令,都是与自己为难作对,处处寸步难行。整天长吁短叹“为官不易”,实则是心里难以割舍“为官不宜”所带来的权力福利,不想告别“为官不正”所误导的灰色人生。而对于克己奉公、严格自律者来说,两袖清风何尝不是最好的人生写照,依法办事、照章而行何尝不是最佳的工作环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强调的,作为党的干部,就是要讲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只有一心为公、事事出于公心,才能坦荡做人、谨慎用权,才能光明正大、堂堂正正。
古人云,一心可丧邦,一心可兴邦,只在公私之间尔。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对人心的鉴照、对党性的考验。以往的教训告诉我们,“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抓一抓会好转,松一松就会反弹,而且有的会变本加厉。树立政坛清廉之风、养成干部廉政之习,之所以是一场持久战,既因为制度的完善、纪律的执行不可能一劳永逸、一蹴而就,也是因为,让制度敬畏、规则意识融入为政者的精神世界,让“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成为不可撼动的常识,同样是一个艰辛的过程。
宋代朱熹写过一副对联:地位清高,日月每从肩上过;门庭开豁,江山常在掌中看。今天的共产党人特别是领导干部肩负着重大职责,更应心胸开阔、志存高远,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抓作风问题就是积小胜为大胜,营造廉洁从政的政治生态,以党风政风带社风民风,重塑风清气正的大好河山,需要我们遵行制度的每一条,迈好脚下的每一步。
牢牢把握群众路线这一兴党兴国之根
“人民是决定我们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
习近平同志在纪忥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深刻把握了群众路线这个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深刻阐述了群众路线的精神实质;强调要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牢牢把握群众路线这一兴党兴国之根。
兴党兴国,根本在于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习近平同志站在历史和时代高度,系统提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群众路线的科学内涵和时代要求,这就是讲话中精炼概括的“四个坚持”:“坚持群众路线,就要坚持人民是决定我们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坚持群众路线,就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群众路线,就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群众路线,就要真正让人民来评判我们的工作”。这“四个坚持”,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关于党的根本力量、根本宗旨、根本要求、根本标准等方面的论述,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基本原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政治立场,进一步回答了兴党兴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理论,将党的群众路线理论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兴党兴国,关键在于密切联系群众。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越密切,党的执政基础就越巩固,党的领导就越坚强有力,国家就越繁荣昌盛。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取得举世瞩目的丰功伟绩;也要看到,当代所处的历史方位发生了深刻变化,面临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也面临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及时解决影响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问题,认真医治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病症,坚决祛除滋生在党的健康肌体上的毒瘤,我们党就能永远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兴党兴国,标志在于“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习近平同志强调的这“三个是否”,体现了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我们党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体现了我们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历史责任感、增进人民福祉的时代使命感和千方百计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的现实紧迫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不仅不能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睡大觉,而且要再接再厉,奋发有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兴党兴国,途径在于掌握好、贯彻好、运用好“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一根本工作方法。习近平同志指出,“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人民群众是兴党兴国的智慧之本、力量之源。拜人民为师,用实践检验,就能做到科学决策、凝聚共识、增强自信;充分尊重人民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就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力量;到基层去、到一线去、到人民群众中去,扎扎实实开展调研,原汁原味听取民意,汇聚人民群众的要求,把政策的关切点落脚在百姓身上,把决策措施拿到人民中间检验,就能把党的正确主张和有关方针政策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转化为推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强大力量。
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群众路线决定党的强弱兴衰。牢牢把握群众路线这一兴党兴国之根,才能做到“我们决不当李自成”,解决好“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性课题,才能继续从胜利走向胜利,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实现伟大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创造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宏伟事业。
更加注重发挥群众积极性
——认真扎实做好第二批活动准备工作之二
敞开门方便群众提意见、出主意、做评判,就容易见到实效、赢得信任;反之,对群众参与羞羞答答、害怕群众监督评价,就难逃“认认真真走过场”。这是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经验,也是开展集中教育活动的重要方法论。认真扎实做好第二批活动准备工作,就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更加注重发挥群众积极性,坚持开门搞活动,确保全过程都发动群众参与、置于群众监督之下”。
教育实践活动旨在解决党员干部身上存在的突出问题,但桩桩件件都关涉群众利益。第二批活动范围片大面广,许多单位就是直接服务群众的基层组织,很多干部的工作就是直接与群众打交道。干部作风存在哪些问题,群众心里最清楚。为群众服务哪些方面没有做到位,群众最有发言权。第二批活动要让群众满意,就必须一开始就扎下去听取群众意见、建议,注重在各环节组织群众有序参与,及时做好公开工作,请群众监督和评议。各级党委应当懂得,更好保护群众积极性,群众才会真正“掏心窝”;激发群众参与热情,改进作风的正能量才会不断集聚。
习近平总书记早就强调,决不能用自我感觉代替群众评价。“四风”方面潜伏着哪些真问题?开展批评是不是动真碰硬?整改落实有没有知行合一?第一批活动的经验表明,坚持开门搞活动,请群众全程参与和监督,我们就有了一把客观评价活动的尺子。群众最反感自拉自唱的官样子,最厌恶光说不练的花架子。自说自话、自弹自唱,闭门修炼、体内循环,怎能做到对接现实、有的放矢?只要创造条件,以诚相待、敞开大门,虚心倾听、从善如流,何愁听不到真意见,摸不到真情况,解决不了真问题?
行动最有说服力。发挥群众积极性的最好办法,就是突出服务群众。第二批活动如何开展有步骤,但如何服务群众不能坐等。从现在开始,第二批活动单位就应把第一批活动的成功经验和做法,结合各自实际,直接变成服务群众的行动。在设计活动方案时,就应注重增强各级干部直接服务群众的本领,提升服务水平,确保服务到位,使活动的成效落实到最基层、体现在最基层。同时,注重从群众最关心的具体问题抓起,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解决好联系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把问题想在前面,把事情做在前面,就能够掌握主动、赢得支持。
群众参与,是压力也是动力;群众评判,是尺子也是鞭策。学会在群众参与中改作风,习惯在群众监督下干事情,第二批活动就必定开展得更加扎实深入,各级干部的基层治理能力也必将有新的提升。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
第二批部署会议上的讲话
近日,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印发《关于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的讲话的通知》,要求各级党委(党组)把学习讲话作为当前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更好地把中央精神落实到教育实践活动之中。
《通知》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站在党和国家全局的高度,全面总结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效和经验,深刻阐述开展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提出搞好活动的目标任务和基本要求,对于充分运用第一批活动成功经验、切实做好第二批活动各项工作,推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各级党委(党组)要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准确把握部署要求。
《通知》要求,运用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4条有效做法和5个方面宝贵经验,牢牢抓住群众路线这个永葆党的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做到教育和实践两手抓;把理想信忥作为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把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作为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有效途径,聚焦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清除党内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的有力武器,以整风精神严格党内生活;坚持讲认真这个我们党的根本工作态度,做到无私无畏、敢于担当。
《通知》强调,要深刻认识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做到教育和实践并重,调动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两个积极性,打牢学习教育和查摆问题两个基础,抓住整改落实和建章立制两个关键,把中央部署要求贯彻落实到“末梢神经”。要准确把握中央部署要求,坚持主题不变、镜头不换,以补精神之“钙”、除“四风”之害、祛行为之垢、立为民之制为重点,更加注重发挥群众积极性,更加注重强化问题导向,更加注重严格要求,更加注重衔接带动,更加注重分类指导。要切实加强对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领导,主要负责同志要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各级领导干部要建立联系点;加强督促检查,挑选政治上强、责任心强、作风过硬的同志组建各级督导组,把从严要求贯穿督导全过程;抓好宣传引导,发挥典型作用,营造良好氛围;坚持统筹兼顾,把开展活动与做好当前各项工作结合起来,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如何加强和改进党的群众工作
福州:“马上就办 办就办好” 8月2日,福州市晋安区工商局纪检组工作人员(左一)在“联合上门服务点”发放群众满意度问卷调查表。
在长期执政条件下,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条件下,党的群众工作的社会条件与党自身情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一方面,我们有条件做好群众工作。就经济基础而言,中国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2010年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了世界第二位,国家综合实力有了巨大提升,为党做好群众工作提供了强大的物质资源。就社会保障而言,党的十六大以来,党逐渐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社会建设方面加大了改革的力度,社会保障制度逐渐建立起来。就基层管理而言,党的基层组织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具有强大的组织优势,基层大调解机制开始形成。应该讲,我们今天做群众工作,理论上、事实上都比过去具有更好的条件、更高的技术手段。
另一方面,群众工作的两端——群众和党的队伍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党的群众工作更为复杂,难度也比过去更大。党执政多年来,群众基础发生了多方面变化。市场经济导致社会利益多元化、格局复杂化,群众划分为多个不同利益群体。群众的人权意识、法制意识、监督意识较之改革开放前大为提高。群众对干部队伍的社会评价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社会对领导干部的要求越来越高。另外,世界政党这两年的变化,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也提出了一些警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我们根据群众基础与党的队伍变化的特点,与时俱进,健全制度,改进群众工作方式。
尊重规律,转变理忥,树立“四观”
第一,树立“大群工”观,即群众工作是蕴含于整个政治体系运作之中的过程,党群关系是整个政治体系运转的结果。也就是说,我们所有的工作,乃至个人行为都可以影响到党群关系。
第二,树立服务观,即以服务作为党政机关、基层组织的重要功能和业绩考核内容。十八大把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定为党建目标。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在新加坡执政几十年,其中遵循的很重要的一项做法就是,无论部长还是议员,每周一晚上必须会见选民,而且在任期内,必须把选民走访完毕。当然,具体的制度,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照搬,但是这种出发点,这种动机还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第三,民主与依法执政观。民主与依法执政是群众工作应有的基本观忥,也是基本的工作方式。十八大明确地讲,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这表明,法治能力将成为领导干部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重要内容,事关依法治国方略的全面落实,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
第四,树立民众权利本位观,即公权力不得与民争利。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改进领导方式
执政党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公众参与,是中国社会管理大格局。其中党与各类社会组织的关系,是社会管理体制中的重要问题,也是改进党的领导方式的重要内容。如若没有社会组织,就会使得大量的矛盾指向党和政府,因此需要有社会组织缓冲。同时,我国社会组织也需要规范,就是要以法律规范其行为,以社会监督他们,充分发挥在其中工作的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而不是党和政府直接替代新社会组织的作用。
公正协调利益关系
社会政策是关系人民群众生存的大事,社会政策的制定需要全社会的参与讨论。这里,民主决策,给各利益相关方以平等的机会介入到决策过程中来,是第一个重要环节。没有这一环节,就没有机会与过程的公正,这是保障社会公正的政治制度设计。从党的领导视角来看,改进党的决策方式,健全民主决策机制,更是党的职责所在。帕累托最优原理,是在调节利益关系中,千万不可以忘记的,就是要给同盟者以物质利益,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并且要让利益相关者参与到决策过程中来。也许这会导致决策过程更复杂些,利益博弈更激烈些,但是其中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大家会相信我们是公正的,这说到底,体现不与民争利。
建立新型的沟通机制
沟通的实质是明确各沟通主体的利益诉求、彼此关系,这在利益多元社会是十分必要的。传统的沟通方式是自上而下、单向度沟通,上级认为有必要时以座谈会、调研等形式自上而下沟通,而新型的沟通机制是双向度的、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并行的,沟通双方地位是平等的,互为主体。从全社会来看,有效的沟通方式之一是建立社会对话协商机制。对话协商可以在中央、地方、基层多个层面展开。在基层,近年来出现的基层大调解、社区纠纷调解机制、民怨化解机制也属于对话机制的一部分。
在我们国家,社会对话协商机制已经存在。在北京、上海这种大城市,还有某些二、三线的城市,在很多社区里面有诸如纠纷化解室、矛盾调解室,还有法律咨询室,这都是化解个体矛盾的一种对话协商。
另外,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这也是一种沟通机制,这一口号的原创地就是云南孟连,这次十八大报告也提了出来。这里需要强调的就是所有的新经验,在它的原创地出现的时候,都是有很强现实针对性的,所以效果很好。但是,如若我们一刀切地将其推向全国,那就需要深思。农村和城市不一样,小城市和大城市以及特大城市不一样,白领、高科技精英和普通工人、农民也不一样。因此就需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同时,还要有一系列的平台、一系列的制度,比如上海杨浦区实施的“一线工作法”就是如此,只有一系列的后台制度配套,才能使直接联系群众发挥最大的效应。
工作方法、手段,灵活、多样、权变
群众工作方式千差万别,从大类上讲,用不同标准衡量,可分为权力与非权力方式、民主与法制的方式,等等。从具体方法上讲,可以具有手段多样性(制度、组织、文化等),形式现代化、大众化等特点。但所有的方式方法,无非激励与惩戒结合、教育与制度约束并用、自我管理(社会自治)与国家管理并存,等等。在信息化时代,可以充分运用高科技提供的一切手段、渠道,如互联网留言板、热线电话等,及时了解群众意见,排查矛盾,解决群众困难。但一切高科技手段的运用,最终还得依赖各级领导机构的重视,因此,关键在领导。
进一步强化各级党代表和人大代表的作用
党代表、人大代表是联系执政党、公权力与民众的桥梁,代表们可以在群众工作中起到制度化表达群众意见、调解社会矛盾等作用。对此,有些地方做得还不错,像深圳蛇口,就是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三者共同组建成工作室,每周都有会见,并且有明确分工。
还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树立执政党良好形象,对于群众工作具有极重要的意义。群众往往通过身边的领导者、党员判断党的性质,评价党的工作。如果群众对党风廉政不认可,群众工作就会无效。因此,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对于长期执政的党尤为重要。实践中,一方面需要进一步拓宽党风廉政建设的领域,把党风廉政建设融入国家与社会的治理结构中;另一方面需要依靠群众,以社会权利的实现来解决党内监督体制薄弱的问题,在群众监督中获得群众认可。
总之,群众工作事关党的群众基础是否会流失。在今天的背景下,社会的群众基础变了,党自身也变了,需要我们有一个大的转变,才能够适应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的需求。
扫除“四风”才能夯实党的执政之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指出,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只有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才能做到坚如磐石。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植根于全党同志的思想和行动中,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使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具有广泛、深厚、可靠的群众基础。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为政之要,惟在得人。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与建设,最宝贵的一条经验就是必须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敬畏百姓、赢得人心。然而,正如习总书记指出,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大量存在,集中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上。
“四风”不仅损害党的形象,更严重损害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如果任其滋长蔓延,党的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就无从谈起,失掉人心也绝非危言耸听。因此,荡涤“四风”,关乎党的生死存亡,关乎中国梦的实现。
为此,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基于深刻的危机意识和高度的历史责任感,狠抓作风建设,出台八项规定,以实实在在的行动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党风好转的新气象,得到了全党全社会的广泛赞誉。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作风建设未有穷期,革除积弊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例如,八项规定后,一方面各地各部门雷厉风行贯彻落实,人民群众无不拍手称快,另一方面也有个别单位和地方“光打雷不下雨”,满足于以文件落实文件,甚至对中央规定大搞变通。有的权力部门的干部吃拿卡要已成习惯,漠视民生疾苦,追逐部门与个人的私利。一些地方的群众反映,现在的政府衙门越修越威武越气派,门口的保安也越来越多,可老百姓越来越感到门难进、事难办。有的群众感叹,平常宁愿绕道走也不愿路过政府大门口,怕被无端招惹是非。凡此种种,都可以从“四风”里找到根子。
对此,我们党的认识一直是清醒的。如果不采取果断有力的措施对党内作风之弊来一次大扫除,如果党群干群关系不全面改善和巩固,势必阻碍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宏伟目标的如期完成,阻碍中国人民实现中国梦。而如果我们党脱离了群众,得不到群众的支持,就丧失了执政基础。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全党“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以优良作风凝聚党心民心,巩固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关键时刻做出的关键抉择,有着迫切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党的作风建设首先要靠我们党自身来解决。这次教育实践活动主要任务聚焦到作风建设上,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这是切准了穴位、抓住了要害、把住了关键。从当前的情况看,“四风”是党内作风之弊、行为之垢的集中体现。通过彻底的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来涤荡“四风”,并建立长效机制杜绝反复,才能确保清风长驻。只有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更深地植根于全党的思想和行动中,才能夯实党的执政之基,进而在全党全社会汇聚起追梦圆梦的强大正能量,为实现我们的崇高使命而不懈奋斗。
深刻理解和把握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渊源
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全党深入开展。笔者以为,深入开展好教育实践活动,很有必要深刻理解和把握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渊源———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这对于更好地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具有重大意义。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指的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提出的一系列关于马克思主义政党和人民群众关系的系统化的理论观点。这些观点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基本内容,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石,是马克思主义先进性的重要标志,是马克思主义及其政党的核心理忥。其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综合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充分肯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社会历史领域一直是唯心主义占统治地位,少数英雄人物被看作是历史的主宰,而广大人民群众则被看作是无知的“群氓”。十月革命前俄国的民粹派就曾把英雄人物比作阿拉伯数字“1”,而把人民群众比作“0”,认为如果没有前面的“1”,后面的“0”再多也没有意义。显然,这种观点完全违背了历史事实,是极其错误的。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明确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在这里,马克思、恩格斯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列宁曾说:“随着人们历史创造活动的扩大和深入,作为自觉的历史活动家的人民群众在数量上也必定增多起来。”在这里,列宁充分肯定人民创造历史,要求重视发挥人民群众的伟大作用。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依据马克思主义上述重大群众观点,创造性地提出了党的群众路线,成为我们党战胜敌人的重要“法宝”之一。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反复强调“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再次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这些重要论断,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第二,充分肯定人民群众是价值判断和价值实现的主体,人民群众的需要及其满足程度是价值评判的依据和标准。马克思曾经说:“人民历来就是作家‘够资格’和‘不够资格’的惟一判断者。”在这里,马克思充分肯定了人民群众在推动社会向前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恩格斯曾经说:“批判的批判什么都没有创造, 工人才创造一切,甚至就以他们的精神创造来说,也会使得整个批判感到羞愧。”在这里,恩格斯充分肯定劳动群众使社会得以存在和进步,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列宁强调,只有相信人民的人,只有投入人民生机勃勃的创造力源泉中去的人,才能领导人民获得胜利。从我们党的自身建设来看,我们所提出的党的宗旨、理想、信忥实践和实现的惟一衡量标准“群众实践”,党组织、党员和党的领导干部的党性、先进性的惟一评判尺度“群众公认”,就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制度层面和操作层面上的具体运用,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丰富和发展。
第三,对共产主义运动的性质以及共产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关系,曾作出明确的界定。他们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是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很显然,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立无产阶级政党之初,就已经清醒地意识到,需要和利益是人民群众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深层动因和原动力。正是基于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深刻理解和感悟,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始终把满足和实现人民群众的需要和利益作为自己的职责和使命。毛泽东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行动宗旨,提出“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党更加明确地界定:中国共产党是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者和实现者,除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之外,党没有自己的任何私利或者特殊利益。这些都是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一脉相承的,这就为党如何执政以及党员领导干部如何正确处理党群利益关系明确了指导思想和行为边界。
综上所述,我们党从1921年建党至今结合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不同时期伟大、丰富、生动的实践所提出的大量群众观点,理论依据均来源于马克思主义鲜明的群众观点。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渊源。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从世界观层面看,掌握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意义重大,尤其在新形势下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坚持、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极端重要性。要求我们清醒地认识到,随着改革不断深入和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党必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和挑战,必须进一步自觉强化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切实解决“四风”问题,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保持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夯实思想基础,扫清前进障碍。
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
人们常说,延安革命根据地政权是“陕北人民用小米哺育出来的”,淮海战役胜利是“人民用独轮小车推出来的”,改革开放是“适应人民愿望、根据群众创造搞起来的”。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能够有力担当历史使命,能够在跌宕起伏的历史进程中保持长盛不衰,奥秘就在于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党的性质和它坚持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从登上历史舞台那一天起,就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必须不断强化全党的宗旨意识,不断夯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基础。只有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的工作才能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党的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群众工作是我们党赖以联系群众必不可少的渠道和桥梁。我们必须把群众工作贯穿到社会管理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当前,各级领导干部和领导机关要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切实解决好党的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反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努力做到在感情上贴近群众,思想上尊重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
“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每个党员干部都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把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
“得民心者得天下”。作为执政党,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我们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要我们紧紧地和人民在一起,始终保持和发展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一定能够战胜各种艰难险阻,把伟大的中国梦变为现实。
守护人民政党的生命线
——论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一)路线问题,是决定命运的关键抉择。
2013年的这个10月,APEC峰会时隔19年重回印尼,“活力亚洲”如何当得起“全球引擎”的期待,21个成员的选择,决定成败。美国民主、共和两党对医改的分歧仍然难以弥合,联邦政府非核心部门被迫关门,债务上限危机阴云压顶。禁止化学武器组织的专家小组到达叙利亚,反对派与政府军的僵持还在延续……世界的前途,笼罩在“不确定性”的云层下。正在太阳系边缘飞行的“旅行者2号”的留言意味深长:“再见,人类。你们自己看着办吧。”
在中国,国庆长假刚刚结束,遏止公款消费是它引人注目的亮点。国庆前夜,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会议紧张进行,而中央政治局常委全程参加活动联系点专题民主生活会,会上领导干部间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令人耳目一新。
瞻望前景,即将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备受瞩目。在劈波斩浪35年之后,改革开放的中国巨轮,发展如何升级,改革如何深化,开放怎样扩大?13亿人翘首以待。仿佛是一个隐喻,10月1日上午的天安门广场,五星红旗在风雨中升起,机遇和挑战一起在前方等着这个国家。
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党的十八大再次给出了坚定的回答。然而把“五位一体”的布局分解成具体的任务,将“两个百年”的蓝图变为美好的现实,迈向巅峰的每一步背后,都潜伏着风险乃至危机。面对这么大的一盘棋、这么大的一份责任、这么大的一个中国,我们需要找到得力的抓手,才能完成这艰险的攀爬。
“党坚强有力,党同人民保持血肉联系,国家就繁荣稳定,人民就幸福安康。”十八大报告道出了走向复兴的关键。打铁还需自身硬,全党必须警醒起来,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向历史、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习近平总书记的就职宣示,将党的建设、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置于复兴大业悠悠万事的中心。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这样在全党范围开展起来。
(二)改革开放,将中国推送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百尺竿头的更上层楼,举步艰难。
如果说35年前的破冰,是向人性、向常识、向利益的回归,思想解放的刀锋所向,处处都能打开一片新天地,那么今天的纵深推进,则要冲破思想观忥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发展起来以后的中国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似乎比之前更尖锐也更复杂。
宏观层面,体制转轨遭遇既有格局的强大惯性,发展转型面临创新能力和人才培育的刚性瓶颈,政府职能转变不仅需要壯士断腕的勇气,也不能没有临渊履冰的精细和严谨。民主的发育,要有法治护航;法治的尊严,离开民主又极易专断。忽视公平共享的“GDP主义”,显然已难以为继;过高的期待过急的操作,又可能制造出牵绊发展的“福利主义”温床。太多的两难,让人顾虑重重、举棋不定。
微观层面,地方债居高不下,房价起伏不定,“看得见的手”进退两难,“看不见的手”难以施展。老龄化浪潮迅速吞噬人口红利,催生“未富先老”的困境。一边是就业难,一边是用工荒;一边是城镇建设热火朝天,一边是城门高耸楼宇空置;一边是素质教育高歌猛进,一边是校外开小灶填鸭式补课;一边是医生加班加点叹收入太低,一边是患者抱怨看病难看病贵还要送红包。太多的纠结,累积不高兴不和谐不稳定的情绪。
继价格并轨、国企改革、政企分开之后,中国的改革发展,再次进入阵痛期。毫无疑问,近几十年来,伴随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亿万人民生活和命运发生了巨大改变,有国外媒体由此判断,“中国共产党是迄今最成功的人民政党”。但也毋庸讳言,多元格局的形成,令“万众一心”的改革已成奢求,而腐败之风所及,公众对政府部门和公职人员的信任大为损耗,过去质朴无邪的老百姓有些成了杯弓蛇影的“老不信”。
作为一个新兴大国的执政者,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和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多样的利益需求,面对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时代重任,要在这场“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继续取得胜利,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上奋力前行,只有以对自身的高要求不断刷新形象,通过真挚诚恳平等的互动,抚慰群众的情绪,满足群众的诉求,巩固群众的信任,争取群众的支持,凝聚群众的智慧,来闯过眼前的深水险滩。除此之外,别无选择。
这便是当前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现实背景。
(三)遍观当今世界数以千计的政党,若论凝聚力和战斗力,无出中国共产党其右者。
长征路上,衣衫褴褛,缺枪少弹,九死一生,一声“救亡图存”,应者绵延两万五千里,最终涓滴汇海而成大潮流,众志成城而为新中国。为缓解粮食压力、减少工资支出,上世纪60年代初全国精简职工近2000万,压缩城镇人口2600万、吃商品粮人数2800万,没有补偿,甚至不用动员,当事者竟几无怨言。毛泽东由衷赞叹:我们的中国人民、我们的广大干部,好呀!两千万人呼之则来,挥之则去,不是共产党当权,哪个党能办到?
为什么能办到?
斯诺去陕北寻找答案。“我看到毛泽东住在简陋的窑洞里,穿的是打了补丁的衣服,吃的是小米饭和辣椒土豆丝;周恩来睡在土炕上;彭德怀穿的背心是用缴获敌人的降落伞做的;林伯渠的耳朵上用线绳系着断了一只腿的眼镜;林彪请我吃的是‘面条宴’;红军大学学员把敌人的传单翻过来当作课堂笔记本使用。他们坚忍卓绝,任劳任怨,是无法打败的。”
就是在那里,朱德写下真挚的悼文:“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1973年,得知甘肃定西连续22个月没下过透雨,数十万人缺水,数百万人缺粮,病中的周恩来在报告上连续写下9个“不够”和3个感叹号:“口粮不够,救济款不够,种子留得不够,饲料饲草不够……必须立即解决。否则外流更多,死人死畜,大大影响劳动力!!!”
1958年,在重庆綦江,轻车简从的邓小平临行前从车窗伸出头来,叮嘱年轻的区长:“小王,不要忘记农民,人民要吃饭,人民要吃饭,人民要吃饭。”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价值取向和政治路线。面对群众,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更不应有任何特权,为人民谋幸福从来都是党的立身之本和力量源泉。正如学者所分析,其他政党之所以没有完成“近代中国国家建构的历史任务”,原因正在于“都与民众不生关系,都成了水上无根的浮萍”,而共产党从一开始就是“联系人民群众的党”,因而才能穿越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艰难行程,走向复兴、走向辉煌。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守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循着群众路线的脉络,我们党所展现出的“那种精神,那种力量,那种欲望,那种热情。是人类历史本身的丰富而灿烂的精华”,是西方人眼中磁石般的“东方魔力”,是暗夜中照亮征程的“兴国之光”,也是我们今天攻坚克难、接续梦想的动力之源。
(四)从革命党到执政党,条件变了,环境变了,党的群众路线必将面临严峻考验。对一个长期执政的大党而言,尤其如此。
战争环境下,党的生存直接取决于群众对党的态度。执政之后,政治地位的改变,对整个国家机器的掌握和支配,使党有了前所未有的丰厚资源。在某种程度上,群众生活能否改善、生产能否顺利发展,都反过来依赖于党的路线政策,依赖于党的各级机关的工作态度,依赖于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这种依存关系的转变,往往成为官僚主义滋生的土壤。
当党政干部执掌了大量公共权力而又缺少相应的制约,“官僚主义”的坏风气便可能冒头甚至蔓延。党注意作风建设时,领导干部会自觉联系群众,帮助群众解决困难;而当党风不正时,“突出官权、泯灭民权,以官为主、以民为仆,以官为本,唯官是从,官民严重对立”的官本位思想就会像病菌一样四处流布,党的生活变得随意化、庸俗化,党内自由主义与好人主义盛行,一些党员甚至挡不住诱惑、守不住底线,掌握大权的领导干部与群众的距离越来越远。
形式主义是官僚主义的孪生兄弟。它们共同的特点,是颠倒了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关系,对上唯唯诺诺,时时盯着领导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甚至不惜通过弄虚作假、竭泽而渔、寅吃卯粮来换取所谓“政绩”;对基层群众的感受却不敏感、不关注乃至不在乎。对上“看天气”,对下“耍霸气”,办公室里“找灵气”,却唯独不到群众中“接地气”。要让他们为了群众利益去坚持原则得罪人、动自己的奶酪,更是连门都没有。
权力对于执政者的侵蚀是致命的。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公权”与“私利”的界限很容易变得模糊,“打江山”是人民的江山,“坐江山”却可能有“家天下”的错觉。面对从手中汩汩流过的财富和资源,主观的自觉与客观的监督只要有丝毫松动,要抵御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诱惑,就变得难上加难。
不是没有前车之鉴。最令人震撼的蜕变,发生在曾令帝国主义闻风丧胆的社会主义苏联。十月革命后的粮食危机时期,有权调拨千百万吨粮食的人民委员瞿鲁巴却因吃不饱饭,昏倒在会场。列宁不得不倡议设立“疗养食堂”,强迫党的高级干部在那里“为人民吃饭”。到赫鲁晓夫时期,这些疗养食堂已变身为遍布各加盟共和国的“小白桦”商店,为近百万特权阶层专供各种稀缺和进口产品。“专门的医院、专门的疗养院、漂亮的餐厅和赛似皇宫盛宴的特制佳肴,还有舒服的交通工具”,叶利钦回忆,作为政治局候补委员,他配有3个厨师、3个服务员、1名清洁女工,还有1名花匠,“如果你爬到了党的权力金字塔的顶尖,则可以享受一切——你进入了共产主义!那时就会觉得什么世界革命、什么最高劳动生产率,还有全国人民的和睦,就都不需要啦。”
到今天,有着74年历史的苏联,已经解体22年。20多年来,对于苏共亡党亡国的反思,在社会主义中国从未停止。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的危险,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防住了经得起,我们就能涉险过关,实现长治久安。防不住经不起,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盛行,所带来的不仅是“载舟覆舟”的千古警思,更有亡党亡国的灭顶之灾。
正是站在这样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郑重强调: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就有可能发生毛泽东同志所形象比喻的“霸王别姬”。
(五)理想信忥的动摇,是脱离群众的根源。横亘在党和群众之间的障碍,比任何经典著作的描述更为复杂。
“打江山”、“闹革命”的老一辈,许多来自备受压迫的社会底层,还有不少则是大户人家的“叛逆”。他们对百姓的感情十分真挚,对群众的疾苦了如指掌,与平民大众“天生就是一家人”。
周恩来到河北农村做调研,一屁股就坐在农民家的门槛上。这一坐,坐来的是农民张二廷掏心窝的话。那之后,愿听真话的周恩来信守承诺,年年都派人到伯延村,代他看望那位敢说真话的农民朋友。彭德怀回乡搞调查,晚上座谈,干部说粮食产量多高多高,他拎起手电就往稻田里跑,掐穗搓粒,要的就是个眼见为实。
如今,老一代的风范已成记忆。不少在相对优越的和平时期成长起来的新一代领导干部,对党与群众唇齿相依、生死与共的血肉联系缺乏切身感受,一些人片面强调“精英治国”、“专家治国”,忘记了群众这个根本。更有众多“出了家门进校门、出了校门进机关门”的“三门干部”,缺乏基层工作经验,对基层情况不甚了了。一些领导干部,或者把百姓视为管理学上的对象,对群众感情不深、关切不够;或者缺少处理基层复杂问题的能力,“不想下基层去”的畏惧与“想下基层下不去”的尴尬并存;更有甚者,将“密切联系群众”变成了密切联系钱权,将自己的利益凌驾于群众利益之上,把“鱼水关系”变成了“油水关系”甚至“水火关系”,干群之间的距离被愈拉愈远。
“脱离群众”,有主观努力的不足,也有环境变化带来的实际困难。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出现竞争、流动、分化的趋势。打破单位、地域、城乡、所有制的界限,“流动中国”扩大了人们的交往,增添了社会活力,也让人民内部矛盾的范围更加广泛。
同样是流动人口子女就学,农村孩子希望进城分享名师名校优质教育,城里家长担心稀释教育资源加剧升学竞争。同样是小商小贩沿街叫卖,有人认为便利了生活,有人认为搅扰了秩序,有人觉得有碍市容应该惩处,有人觉得弱势群体需要保护。同样是治理城市交通拥堵,骑车者为自行车争路权,开车者为车位鼓与呼,家境宽裕者反对限行摇号,低收入者认为征收拥堵费是以钱划线歧视穷人。
这些态度截然不同、意见南辕北辙的人,都是群众的一分子,都是党和政府的服务对象。面对如此多样、多元、多变的利益格局,群众工作的困难与日俱增,挑战前所未有。近年来,规模可观的上访人群,时有耳闻的群体事件,一方面说明,群众对自身权利的焦虑和利益敏感不断上升,我们党统筹协调群众工作的难度在加大;另一方面也表明,一些党员干部在群众工作中“失语”,在群众方法上“失效”,在群众路线中“失位”,联系群众的能力在下降。二者相互叠加,使得党群干群关系面临空前严峻的时代考验。
(六)我们常说,发展是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这个发展,是广义的发展,其中也包括群众工作的创新、执政能力的提升。
今天的中国共产党,在党员数量上依然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截至2012年底,党员总数突破8500万,年增幅超过3%。按照这一增长速度,中共党员数量几年后就将突破1亿,超过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人口。
与过去相比,我们的党员队伍力量大大提升了,我们拥有的经济实力和财力大大提高了,我们掌握的各方面资源大大增加了,我们可以运用的科技手段大大丰富了。但全党同志务必谨记,世界上没有任何力量可以代替人民的力量,不代表人民利益,不秉持群众观点,再雄厚的实力、再庞大的队伍,也只能是无基之台、无本之木、无源之流。全党同志务必谨记,在执政64年之后,我们所拥有的更多财富、更多资源、更多渠道,只能说明我们在把握群众所思上,在解决群众所忧上,在满足群众所盼上,应有更大决心、更多智慧、更多方法。
史可为鉴。1990年,苏联《西伯利亚报》曾以“苏共代表谁”为题,在部分群众中进行调查。统计结果显示,认为苏共代表劳动人民的只占7%,代表全体党员的只占11%,而认为代表官僚等的却占85%。一个被人民群众认为并不代表他们利益的党,不管它的历史多么辉煌,其最终垮台也势在必然。
有外国观察家指出,在中国共产党的所有概忥中,“群众路线”是最复杂和最带普遍性的概忥,“包含着中共全部的秘密”,是“最为重要的软实力”。确实,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紧密联系群众。群众路线是我们这个政党保持先进性、纯洁性,巩固执政地位、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命线。如何呵护好这一党的生命线,保证党的干部不愿、不能、不敢脱离人民群众,以维护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是新时期执政党建设需要继续探索和解决的重大课题。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这张我们党交出的时代答卷上,这一代共产党人都应严肃自问:我们该有怎样的书写?
(七)“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自上而下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全党开展至今,已经催生一些变化、取得明显成效。
但从活动开展以来所反映出的问题看,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依然认为“四风”问题与己无关,对待群众正如邓小平当年批评过的,“困难时依靠,顺利时就不依靠;需要时依靠,不需要时就不依靠;口头上依靠,思想上并不依靠”,因而学习教育流于形式、浅尝辄止,把学习当成额外的负担;听取意见怕丢面子怕损权威,缺少闻过则喜、闻过即改的胸怀和魄力;查摆问题“怕”字当头,“批评上级怕打击报复,批评同级怕引火烧身,批评下级怕丢选票,批评自己怕自毁形象”;整改落实瞻前顾后、左顾右盼,唯恐限权控权的措施一旦制度化,会让自己受制约不自在。
这些表现再次提醒我们,群众路线所体现的党群关系需要进一步具体化、明晰化、规范化。正因此,中央强调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一定要和制度建设结合起来,通过活动建立常态化、长效化的制度,从根本上解决党内存在的“四风”问题,解决党群关系存在的问题,而且“制度一经形成,就要严格遵守,执行制度没有例外”。
实际上,改进作风、清扫“四风”,不仅仅是一次“思想上的革命”,更是一次“制度上的探索”。“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作风建设的小切口,打开的是一个大的工作面。
一方面,作风问题切实关系人心向背,从突出问题改起,从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改起,才能积累起更多政治信任;另一方面,无论是重拾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法宝,还是提出“开门办活动”、“开好民主生活会”,都是我们党的民主建设的原则体现。正如政治学者的观察,群众路线是“一种逆向公众参与模式”,强调的是决策者必须主动深入人民大众,传递的是执政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决心。
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也是各个领域改革的推动力。在经济领域,作风建设挤压公款消费的泡沫,倡导健康文明的消费行为,形成可持续、有效率的消费规则,为发展凝聚起更强大的正能量。在政治领域,改作风有利于提高行政效能,通过权力的规范运行、机制的调整优化、制度的创新完善,堵住政治运行中的漏洞。在文化、社会领域,改作风无疑能在全社会倡导一种质朴、清新的社会风尚,筑牢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以改进作风为目标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确可谓“蝴蝶的翅膀”,掀动起一场影响深远的深刻变革。而这场变革的中心,关涉一对至关重要的关系——权利与权力。
还记得抗战胜利前后,美国军事考察组结束延安之行,曾经向宋美龄盛赞中共治下的延安新风。宋美龄听后不屑地说,那是中共还没有真正尝到权力的滋味儿。这不屑的质疑,如同一面镜子,警醒着走向全国执政的共产党人。半个多世纪以来,“为人民服务”的金色大字镌刻在新华门的影壁上,更镌刻在数千万党员的心里,西柏坡“两个务必”的告诫如大吕黄钟,余音不绝。
我们党做什么事都要看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时刻不忘人民嘱托,始终坚持从严治党,努力践行90多年前的那个“最初的诺言”。
“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把党性修养正一正、把党员义务理一理、把党纪国法紧一紧”,“抓作风建设一丝都不能放松、一刻都不能停顿”……不断深入的教育实践活动,凝聚着执政为民的政治信忥,熔铸了人民民主的政治伦理,体现了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居安思危的历史自觉。
(八)1956年,党的八大召开之际,一位诗人写下这样的感触:
“不要忘山乡水村的那些母亲,不要忘一同睡过破炕席的兄弟,也不要忘缝缝补补的姐妹情谊,他们的烦恼和困难要多多深思。这是我们的本色也是我们的来历,把它像石碑一样刻在心里!”
过去的90多年里,我们党在拥有50多名党员时,能将无数人吸引到共同的旗帜之下;在拥有120万名党员时,迎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在拥有近450万党员时,建立了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中国;在拥有3500万党员的时候,以改革开放催动追赶世界的脚步;在拥有8000万党员的时候,领导中国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今天,我们已经拥有了8500多万党员,正带领13亿人民,向着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浩荡前行。
新中国50周年大庆时,天安门城楼上,一位老一辈革命家看着连绵不绝的国庆游行队伍,曾意味深长地说道:“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
过去、现在与未来,所有的一切,都源于这样的承诺——
“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
牢牢把握总体要求
——一论扎实开展好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
四川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会议精神,总结我省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对第二批活动进行部署。各地区各部门务必把思想行动统一到省委部署上来,牢牢把握总体要求,坚持主题不变、镜头不换,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激发搞好教育实践活动的信心和动力,推动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扎实有效开展。
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党的十八大作出的重大部署。我省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自去年7月启动以来,始终聚焦“四风”问题,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效,并为推进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积累了丰富经验,奠定了良好基础。
第二批活动涉及范围广、领域宽、数量大,涉及的矛盾和问题更具体,与群众联系更紧密,群众期望值更高。扎实开展好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要继续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以严的标准、严的措施、严的纪律坚决反对“四风”,坚持对照理论理想、党章党纪、民心民声、先辈先进“四面镜子”,以补精神之“钙”、除“四风”之害、祛行为之垢、立为民之制为重点,推动广大党员干部思想认识进一步提高、作风进一步转变、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为民务实清廉形象进一步树立、基层基础工作进一步加强。
扎实开展好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要突出学习教育,突出问题导向,突出服务群众,突出领导示范,抓好学习教育、听取意见,查摆问题、开展批评,整改落实、建章立制三个环节工作。“五个带头”、“五个结合”,是我省在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中探索形成的富有四川特色的成功经验,要在第二批活动中一以贯之、继续坚持。整个活动中,要坚持以市(州)、县(市、区)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为重点,突出抓好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的执法监管部门和窗口单位、服务行业的教育实践活动,注重抓好乡镇、街道和村、社区等与群众联系密切的基层组织的教育实践活动。要更加注重领导带头、层层示范,更加注重聚焦“四风”、解决问题,更加注重敞开大门、群众参与,更加注重分类指导、有序推进,更加注重上下协力、衔接带动,更加注重严格要求、真督实导,确保教育实践活动不虚、不空、不偏、不走过场。
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没有休止符,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扎实开展好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各地区各部门要把从严从实的要求贯穿始终,以改进作风、推动发展、改善民生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进一步提振精神、凝心聚力,为推动我省改革发展、推进“两个跨越”提供坚强保证。
唯物史观与党的群众路线
党的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胜利的一大法宝。党的群众路线集中体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只有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唯物史观与党的群众路线的关系,才能更加自觉坚定地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真正做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我们党的党章规定:“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基本原理,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创立并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始终坚持和不断完善的根本工作路线,是贯穿我们党90多年奋斗历程的生命线。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坚定的基础。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唯物史观与党的群众路线的关系,对于我们更好地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唯物史观关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观点,决定了必须坚持“一切为了群众”
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是社会历史发展根本动力的观点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观点具有内在统一性。只有坚持发展生产力和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统一,才能真正推动社会进步。一方面,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从生产力视角全面审视社会体系中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之间的内在联系与相互作用机理,强调在社会发展进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力,只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最终实现人类解放,这是唯物史观真理性的体现。另一方面,唯物史观强调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最高价值追求,这是唯物史观的价值取向。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的最终目标是建立“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进一步指出,未来新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随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基本矛盾运动不断向更高阶段发展,经济社会条件越来越向着符合人类本性的状态改进,直至人不再听命于形形色色异化力量的支配,得到彻底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即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可见,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最高价值目标必然会实现;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最高价值目标,就必须不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唯物史观对人类社会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社会的揭示、对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最高价值的追求,要求我们党必须坚持“一切为了群众”,把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摆在第一位。“一切为了群众”与党的根本宗旨和最高价值追求是高度统一的。人的发展是最根本的,人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权益归根到底是为人的发展服务的。我们党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说到底就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彰显了我们党对人的发展的高度重视。当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这就要求我们党必须把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更好地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要的内涵发生了深刻变化,坚持群众路线必须正确把握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要的新变化,不仅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经济权益的实现,也要着眼于人民群众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权益的实现;不仅要通过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也要重视发展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以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的观点,决定了必须“一切依靠群众”
对谁是人类社会发展决定性力量的回答,是检验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试金石。唯心史观认为,英雄创造历史,天才人物对历史发展具有决定作用。而唯物史观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人民群众创造着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推动着社会变革和发展,是社会历史发展最主要的推动者,一切社会发展都有赖于人民群众的实践,一切社会变革也都需要通过人民群众的实践来完成。我们还应认识到,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不是自发实现的,而必须在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下、在把握历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实现。我们党执政,实质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坚持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与坚持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从根本上说是一致的。
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的观点,要求我们党必须坚持“一切依靠群众”,以更好地领导人民发挥创造历史的作用。党的群众路线的创立、发展和完善,始终是围绕人民创造历史来推进和展开的。充分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紧密团结群众,是党的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回顾历史,无论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紧要关头还是在“风景这边独好”的顺利发展时期,我们党总是通过贯彻群众路线来汇聚人民群众的力量,推动历史前进。今天,我国发展正处于关键阶段,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啃硬骨头”、“涉险滩”。在这样的新形势下,我们要更好地把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与发挥人民群众历史主体作用统一起来,就要把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既确保充分发挥党的领导作用,又确保人民群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人翁地位。要通过贯彻群众路线,给人民群众指明前进方向,使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创造主体、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实践主体、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推动主体,使社会主义制度下一切物质的和精神的、现实的和潜在的积极因素竞相迸发,一切有利于造福社会和人民的源泉充分涌流,从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唯物史观关于执政党的执政地位是人民赋予的观点,决定了必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执政地位是人民赋予的,但不是一劳永逸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自始至终接受人民的监督。对于执政党来说,人心向背是最具决定意义的因素,如果人民不拥护、不支持,无论掌握多么强大的国家机器,最终都会被人民抛弃、失去执政地位。纵观历史,“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期率,表面上反映的是不断重复的政权兴替,实质上是人民群众不断选择新的利益代表和政治代表的历史现象。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只有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和领导方法,才能保持自己的性质、宗旨和本色,保持先进性、纯洁性,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从而跳出历史周期率,实现长期执政。正是基于唯物史观对这一历史发展规律的真理性认识,我们党始终强调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保持密切联系群众这一最大政治优势、巩固执政地位的重要法宝,也是党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工作路线。密切联系群众,就必须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微观层面看,是“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 的领导实践过程;从宏观层面和长时段看,则是党践行对人民群众的承诺,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作出正确决策,实现人民利益,防止被人民群众抛弃的政治实践过程。我们党成为执政党,在国家生活中处于领导地位,增加了因脱离群众而变质的危险。还应特别看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人民群众自身出现许多新特点,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多变性明显增强。这就要求我们党必须不断创造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群众路线新形式,深入探索新形势下密切联系群众的新特点新规律,深入人民群众的火热生活,汲取人民群众的丰富智慧,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与人民群众肩并肩、心贴心,使党的执政实践始终得到人民群众的坚定支持,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唯物史观关于执政党的执政实践只能由人民群众评判的观点,决定了必须始终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既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主体,也是价值主体,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一切执政实践都要由人民群众来评判。“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我们工作价值的最高裁决者。” 这就要求我们办事情、做工作始终要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根本的衡量尺度,坚持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第一标准。党员干部在工作上必须对上级负责、对党负责。但应看到,我们党是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政党,一切工作必须对人民群众负责,成败得失必然要由人民群众来检验。所以,对党负责与对人民群众负责是高度一致的,对党负责归根到底是对人民群众负责。人民群众的意见是一把最好的尺子,最能衡量我们工作的优劣,党的一切工作都要紧紧围绕让人民群众满意来展开。
唯物史观关于执政党的执政实践只能由人民群众评判的观点,要求党员干部必须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像舟和水、鱼和水、公仆和主人、学生和老师的关系,党员干部要把人民群众当主人、视人民群众为亲人,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真正贯彻好群众路线;坚决反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深刻认识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是人民群众成就了我们党的伟大事业,必须把自觉服务人民群众作为基本政治要求;深刻认识人民群众的力量最强大,对人民群众必须心怀敬畏,经常用人民群众这面镜子对照检查自己,做到“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只有广大党员干部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我们的工作才能真正体现人民群众的意愿,经得起实践、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扎实开展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
努力取得人民群众满意的实效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1月20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对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进行总结,对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进行部署。他强调,要充分运用第一批活动经验,紧紧扭住反对“四风”,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入手,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问题,把改进作风成效落实到基层,真正让群众受益,努力取得人民群众满意的实效。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王岐山、张高丽出席会议,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刘云山主持会议。会议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举行,开到县一级和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团级以上单位。
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促使党员、干部得到了党性锻炼,刹住了“四风”蔓延势头,带动了社会风气整体好转,贯彻群众路线的长效机制和刚性约束初步形成。教育实践活动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群众充分认同,党内外积极评价。
习近平强调,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之所以能够取得重要成果,主要是我们坚持中央和领导干部带头示范,坚持开门搞活动,突出问题导向,以问题整改开局亮相,以问题整改注入动力,以问题整改交出答卷,坚持标准,严格把关,不断拧紧螺丝、上紧发条,保证活动不走过场。
习近平指出,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群众路线是永葆党的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必须做到教育和实践两手抓,使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深深植根于思想中、真正落实到行动上。理想信忥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有效途径,必须聚焦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汇聚起推动改革发展的正能量。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清除党内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的有力武器,必须以整风精神严格党内生活,着力提高领导班子发现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讲认真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态度,必须做到无私无畏、敢于担当,把认真精神体现到党内生活和干事创业方方面面。
习近平强调,要深刻认识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是第一批的延伸和深化。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市县领导机关、领导干部和基层单位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更直接,其不良作风更直接损害群众利益、伤害群众感情。必须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认真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各类问题,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要突出做好这方面工作。
习近平强调,搞好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对巩固和扩大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至关重要。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已进入尾声,但收尾不是收场,还有许多后续工作需要继续落实。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形成优良作风不可能一劳永逸,克服不良作风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纠风之难,难在防止反弹。“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教育实践活动有期限,但贯彻群众路线没有休止符,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习近平指出,开展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要坚持主题不变、镜头不换,贯彻“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以严的标准、严的措施、严的纪律坚决反对“四风”,推动思想认识进一步提高、作风进一步转变、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为民务实清廉形象进一步树立、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
习近平强调,要更加注重发挥群众积极性,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在群众家门口开展,必须坚持开门搞活动,确保每个环节、每项工作都让群众参与、受群众监督、请群众评判,态度真诚,加强引导,讲究方法,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要更加强化问题导向,盯住作风问题不放,从小事做起,从具体事情抓起,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有利于百姓的事再小也要做,危害百姓的事再小也要除,不等不靠,立行立改,对拖欠群众钱款、克扣群众财物、侵占群众利益等问题要开展专项治理,属实的都要立即加以解决。要更加注重严格要求,思想上要严起来,整改上要严起来,正风肃纪上要严起来。
习近平指出,要更加注重衔接带动,两批教育实践活动是一个有机整体,有些问题需要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单位从源头上加以解决或指导帮助基层单位认真解决,参加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的单位要继续抓好整改任务落实,坚持上下联动、前后衔接,相互配合、共同推进。要更加注重分类指导,针对不同层级、不同领域、不同对象提出要求,找准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明确具体任务和推进措施,不能大而化之,不能搞一刀切、一锅煮。市县两级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应该先行一步、作出表率,行业系统要发挥指导作用,执法监管部门和窗口单位、服务行业要突出服务群众这个着力点,着力针对具体矛盾和问题抓好整改。
习近平强调,各级党委要把开展好教育实践活动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切实抓紧抓实抓好。在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中,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各选择一个县作为联系点。要落实领导责任,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要加强督促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不漏项、不留死角。要抓好宣传引导,加大宣传力度,发挥典型作用,为搞好教育实践活动营造良好氛围。要坚持统筹兼顾,把开展活动同做好当前各项工作结合起来,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为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刘云山在主持会议时指出,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肯定了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的明显成效,系统总结了第一批活动的成功经验,深刻阐述了开展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性紧迫性,明确提出了活动的方针原则和目标要求。讲话具有很强的思想性、针对性和指导性,对于巩固扩大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确保活动扎实深入开展,推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党委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领会精神实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要以讲话精神为指导,紧密结合各自实际,对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作出具体安排,继续抓好第一批活动整改落实工作,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活动带来的作风新气象。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党员副委员长,国务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全国政协党员副主席出席会议。
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各省区市和副省级城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有关负责同志,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各人民团体以及中央管理的企业、金融机构和高等院校党组(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央督导组组长、副组长,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有关负责同志等参加会议。
各省区市和副省级城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及各市(地、州、盟)、县(市、区、旗)班子成员和直属部门负责同志,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团级以上单位领导干部在当地分会场参加会议。
向问题叫板让群众叫好
——河北省扎实推进第一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2013年7月和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们分别到各自联系省区实地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并全程参加联系省区党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到河北省调研指导教育实践活动,并用4个半天参加了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李克强到广西壯族自治区,张德江到江苏省,俞正声到甘肃省,刘云山到浙江省,王岐山到黑龙江省,张高丽到四川省,进行调研指导。在政治局常委们的有力指导下,各联系省区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抓住教育和实践两个关键,推动全党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
今天,《党建周刊》推出两个专版,全面展示各联系点扎实推进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情况和成效,敬请关注。
——编者
领导带头 层层示范
河北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于2013年7月1日正式启动。习近平总书记把河北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联系点,先后两次到河北实地调研指导,全程参加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进入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环节后又面对面听取河北的汇报,先后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为河北教育实践活动和各项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给河北广大干部群众极大鼓舞和鞭策。
活动开展以来,河北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着力补精神之“钙”、除“四风”之害,取得了转作风、见行动、惠民生、聚民心的阶段性成果。
解决“四风”问题,领导干部带头是关键。河北省级领导班子特别是省委常委会成员坚持真正把自己摆进去,力争认识高一层、学习深一步、实践先一着,在各环节、各方面高标准严要求,把示范带头作用贯彻到教育实践活动全过程。
着眼补“钙”强“骨”,省委常委会分10个专题,先后组织10次集体学习,学透规定篇目,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活动一开始,省委常委会就向全省人民作出克服“四风”10项承诺,并在媒体上公布,请干部群众监督,为广大党员干部作表率。
省委常委先后主持召开多场座谈会,征求各界人士的意见建议。
省委常委会召开查摆问题专题会议,通报群众意见建议,每名常委结合自身实际剖析问题,请31名各方面代表现场点评,以“三堂会诊”方式深入查找“四风”病根。
省委常委会率先出台教育实践活动整改方案,从干部选任考核等8个方面提出38条整改措施,以改革的办法巩固和扩大整治“四风”的成果。
领导干部带头,关键是一把手带头。为督促省直一把手认真履责,河北出台了强化省直单位一把手履行教育实践活动职责10项措施,明确提出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检验识别一把手,建立了一把手外出请示报告、定期专项述职、约谈一把手、对履职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对活动成效较差的单位实行责任追究等制度。
敞开大门 接受评判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如何才能避免教育实践活动自说自话、自弹自唱?必须坚持开门搞活动,调动群众积极性。
教育实践活动中,河北坚持开门搞活动,从群众中寻找整改“路线图”。每个环节每项工作都做到让群众参与、请群众评判、接受群众监督。
教育实践活动启动前,河北利用2个月时间,在全省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共征集各方面意见建议30多万条,其中作风方面的问题3万多条,梳理了省委常委集体和领导干部个人6方面的问题、省直厅局和领导干部在“四风”方面的18种表现。从2013年7月上旬开始,省委采取组织民主评议、召开座谈会、组织2.4万名驻村干部入户走访、开设电子信箱、专项检查等方式,广泛征求全省各级部门、各行业系统和社会各界意见,共征集到反映省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问题与不足11万多个,意见建议46万多条。
2013年8月底到9月上旬,省委常委会召开3次专题会议,邀请省直部门负责人、民主党派和工商联、新闻媒体等各方面代表参会,通报征求意见情况,聚焦突出问题。
为方便群众监督,河北推出多项措施:提高新闻发布频次,及时向省内外媒体通报转变作风情况;建立教育实践活动办实事月通报制度,对各单位解决“四风”问题的重要举措等每月汇总,在新闻媒体上刊播,向全省通报。
2013年11月7日,石家庄市聘任1000名大气污染防治义务监督员;11月21日,933名经过培训的食品药品社会监督员持证上岗;邢台县从环保局、工信局、住建局等县直部门和有关乡镇抽调202名环境监督员入驻重点企业,进行监管。广大群众真切感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敞开大门听意见的决心与行动。
观忥纠偏 绿色崛起
“不要再为GDP增长率和经济总量在全国排位而纠结。”教育实践活动让河北豁然警醒,意识到过往“以GDP论英雄”的政绩观出现了偏差,意识到改变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的产业结构势在必行。
群众路线文件汇编群众路线文件汇编
河北把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化解过剩产能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牛鼻子”,坚持减法、加法两手抓:一方面大力压减落后、过剩产能,最近省政府组织唐山、邯郸、承德,集中拆除8家钢企高炉10座、转炉16座,减少炼铁产能456万吨、炼钢产能680万吨;另一方面大力培育新的增长点,尽快把成长性好的企业做大做强,引导过剩产能资本向新兴产业转移。2013年前三季度,高新技术产业增长15.6%;环京津地区、沿海地区发展势头明显向好,曹妃甸区和渤海新区投资分别增长24.1%和22.5%。
当前,河北雾霾严重,全国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中,河北一度占到7个,这让省委领导班子脸红坐不住。变压力为动力,省委向全省人民作出承诺,与各设区市签订责任状,务求环境3年有所好转、5年明显改善,坚决甩掉污染省的帽子。
全省已形成治理大气污染的“大气候”:重点行业,开展了火电、钢铁、水泥、玻璃四大行业污染减排转型行动,2015年6月全部实现脱硫、脱硝、除尘和在线监控,现已完成减排工程426项,关停取缔严重污染小企业8347家,拆除、淘汰、改造分散燃煤锅炉30189台;重点地区,要求石家庄、唐山、邢台、邯郸4个城市如期“摘帽”,廊坊、保定、衡水3个城市提前“摘帽”;面源治理,已淘汰57.8万辆黄标车,在项目施工现场安装视频监控系统;案件查处,组建了环境安全专业警察队伍,已查处195起环境污染犯罪。
剑指沉疴 惠民利民
河北从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抓起,切实纠正“四风”问题,取得了明显成效。
沉疴所在,剑锋所指。河北坚持以中央八项规定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为切入点,处置违规公务用车1.03万辆,1.7万辆O牌车全部被取消;清理超标办公用房91.2万平方米;查处“吃空饷”1.85万人,涉及资金1.3亿元;清理楼堂馆所项目237个;压减省直部门简报42%,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印发的文件下降15%;省直单位减少公务接待费用24%。不少干部群众反映:“现在干部队伍中大吃大喝、铺张浪费、收受礼品、婚丧大操大办等歪风明显减少,过去那种今天你请我、明天我请你,醉醺醺出入高档宾馆的现象没有了。”
善政之要,惟在养民。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改进领导干部作风,更好地为群众办实事。河北研究确定了核减罚款条目和收费项目、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上学、治理农药兽药残留物超标、打击“两抢一盗”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10件实事。如今件件有进展,开工建设1.2万个标准化乡村卫生室,免费培训“零就业家庭”、城乡低保家庭子女4万多人次。
同时,河北在重点部门和窗口单位开展提质提效行动,突出抓好放权、减负等工作。取消省级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审批和行政监管事项118项,简化审批流程72项;取消经营服务性收费45项,取消和免征行政事业性收费18项,降低收费标准19项,每年可为群众和企业减轻负担6亿多元。
严明的纪律是落实为群众办实事措施的重要保证。河北提出对“特殊情况”、“网开一面”、“下不为例”几个问题,加大明察暗访力度,仅2013年10月底,省暗访组就检查了268个执法执纪部门和窗口单位,查处吃拿卡要、乱收费、乱罚款等问题85起。
建章立制 善做善成
“抓一抓就好些,松一松就反弹”,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河北着力建立健全促进党员干部为民务实清廉长效机制,遏制不正之风。
建立完善领导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河北制定了领导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八项制度,定得具体、易操作。
建立完善干部选拔任用考核制度。干部政绩观存在偏差、“官本位”思想较严重、跑官要官现象时有发生,究其根源,是干部选拔任用和考核制度的“指挥棒”作用发挥不够。对此,河北提出进一步完善干部选拔任用考核机制。省委完善了包括重要岗位干部党委初始提名、年轻干部破格选拔培养等7个方面17条具体措施;首次通过省委常委集体面试,在全省挑选了一批45岁左右、素质过硬的年轻干部;出台了改进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和创新完善干部目标综合考核评价机制的两个意见、三个办法,激发广大干部干事创业激情。
建立领导干部生活待遇制度。领导干部的生活待遇,各方面都关注,不是一个小问题。河北出台领导干部生活待遇制度,就领导干部住房、配车、秘书配备等方面制定具体办法;指导相关省直部门就机关公务用车配备使用、清理检查“小金库”等制定专项文件,对其用人权、资金分配权、审批权、执法权等进行梳理规范。
改进和完善党内生活制度。党内生活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领导班子才能坚强有力。省委制定了《用“四个法宝”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意见》,明确了党委政府决策必须划定若干底线,突破底线的,不能决策;将每年的9月23日定为专题民主生活会,每年3月23日的“赶考日”为领导班子的集体学习日。
河北提出建立领导机关公开承诺制度,改革行政审批和商事登记制度、会议公文制度、信访工作制度等,用改革办法巩固扩大整治“四风”成果。
跑好教育实践活动“接力赛”
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党的十八大作出的重大部署。现在,教育实践活动正处于第一批活动回顾总结、第二批活动动员部署这个承上启下的关节点上。立足已经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扎扎实实走好后半程,决定着整个活动的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强调,要充分运用第一批活动经验,紧紧扭住反对“四风”,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入手,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问题,把改进作风成效落实到基层,真正让群众受益,努力取得人民群众满意的实效。深刻领会、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主题不变、镜头不换,结合基层实际,对照突出问题,以“五个更加”为基本遵循,发扬钉钉子精神和不达目的决不收兵的韧劲,就能确保活动善始善终、善作善成。
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半年来,中央和领导干部带头示范,坚持开门搞活动,突出问题导向,强化外力驱动,一方面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加强思想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忥,给党员干部醒了脑、提了神,思想上补了课、精神上补了钙,使党性得到锻炼;一方面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切入点,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四风”沉疴来了一次大排查、大扫除,刹住了“四风”蔓延势头,带动社会风气逐步好转,并围绕改进作风制定规章制度,制度执行力明显提高,贯彻群众路线的长效机制和刚性约束初步形成。
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是第一批的延伸和深化。有第一批活动中形成的好做法、积累的好经验,搞好第二批活动有利因素不少。同时也要看到,同第一批相比,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涉及的单位和人员范围更广、领域更宽、数量更大,同群众联系更直接、更紧密,涉及的矛盾问题更加具体尖锐,任务不是轻了而是更艰巨了。只有坚持用严的标准、严的措施、严的纪律对准“四风”不松劲,坚持对照理论理想、党章党纪、民心民声、先辈先进这“四面镜子”,以补精神之“钙”除“四风”之害,祛行为之垢,立为民之志,才能确保第二批活动从思想上深挖“四风”积弊,在行为中克服“四风”积习。
问题越具体,矛盾越尖锐,任务越艰巨,越是对党员干部党性是否坚定的考验,越是对活动是否动真碰硬、不搞形式、不走过场“含金量”的检测。第二批活动在群众家门口开展,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作风状态都在群众眼里。更加注重发挥群众积极性,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请群众参与监督评判;更加强化问题导向,下大气力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更加注重严格要求,敢于立下整改军令状,把制度“笼子”扎紧,不让党纪党规成为“纸老虎”、“稻草人”;更加注重衔接带动,坚持上下联动、前后衔接,相互配合、共同推进;更加注重分类指导,针对不同层级、不同领域、不同对象提要求、找问题、推整改,不搞一刀切、一锅煮,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就一定能乘势而上,乘胜前进。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实践证明,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凝聚党心民心,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为我们党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作了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的重要准备,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影响。
教育实践活动有期限,但贯彻群众路线没有休止符,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以往的经验提醒我们,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纠风之难,难在防止反弹。形成优良作风不可能一劳永逸,克服不良作风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打牢学习教育和查摆问题两个基础,抓住整改落实和建章立制两个关键,把中央要求贯彻落实到“末梢神经”,确保活动得到人民群众认可和支持,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汇聚起推动改革发展的正能量。
端正行为“正衣冠”
——三评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中央把“正衣冠”作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要求之一,意在强调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应加强自我约束、努力自我净化、实现自我完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正衣冠,主要是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勇于正视缺点和不足,严明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敢于触及思想、正视矛盾和问题,从自己做起,从现在改起,端正行为,自觉把党性修养正一正、把党员义务理一理、把党纪国法紧一紧,保持共产党人良好形象。”能否把“正衣冠”的要求理解到位、落实到位,直接影响教育实践活动的实际效果。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党员干部也不可能不犯错误,也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和不足。面对思想、行为上的种种问题,是勇于正视、敢于触及,还是视而不见、消极回避,考验着党性觉悟,也测试出自我纠正、净化的能力。心底无私天地宽。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中国共产党人,理当拥有自律的意识、自纠的勇气,以立得正、行得端赢得人民信任,肩负起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中国梦的历史使命。
“正衣冠”,就要“吾日三省吾身”,经常问一问自己“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牢记党的宗旨,不忘责任担当;就要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经常审视自己的言行有没有将之贯彻落实好;就要时刻对照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查一查底线是否坚守、职责是否履行、节操是否秉持。只要在思想上绷紧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这根弦,就能做到衣冠正、行为端。
当前,在一些党员干部身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不同程度存在,如做工作重形式轻内容,靠文山会海去落实中央要求、工作部署;深居机关大院,高高在上,远离实际,脱离群众,不触及和解决现实问题;干工作无精打采,搞享受乐此不疲,公款埋单,挥霍浪费,在推杯换盏间丢弃操守,于声色犬马中腐化堕落。凡此种种,中央明令禁止,群众深恶痛绝,社会影响恶劣,严重损害党的形象,绝不可容忍姑息。
保持良好形象,衣冠不可一日不正。坏习惯不是一天养成的,好形象也非一日一时可以树立。只有持之以恒“正衣冠”,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始终恪尽党员义务,严格遵守党纪国法,全心全意为民服务,才能在群众中树起公信力,保持好形象。
“正衣冠”归根到底不在嘴上在行动。要把“正衣冠”的要求落实到日常工作里,体现在实际行动中。不仅要自己“正衣冠”,更要开门“正衣冠”,虚心听取群众评议,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真正树立起群众满意、经得起时间检验的良好形象。
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夙夜在公,勤勉为民。历经90多年风雨磨砺、传承积累,中国共产党人塑造的光辉形象来之不易,全体党员干部必须倍加珍惜,自觉维护。在筑就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上,以良好的形象赢得民心,凝聚起实现伟大梦想的磅礴力量。
对症下药“治治病”
——五评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是延安整风的基本方针和成功经验,也是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要求的重要内容。在党长期执政条件下,按照“治治病”的要求搞好教育实践,对于改作风、正党风、促政风,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四风”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治治病,就是要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区别情况、对症下药。通过多种方式组合施治,除已有之病,防未然之病,让党员作风更过硬,组织肌体更健康,就能更加有效地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
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手中有人民赋予的公权力,掌握着很多公共资源。这是为百姓办事谋福利的工作之需和基本条件,同时也让领导干部经受种种“糖衣炮弹”的考验。如果宗旨意识不强,自律精神不足,防范措施不严,惩戒力度不大,自身的免疫力难免会下降,就抵御不住诱惑的侵蚀而在思想和行为上生出各种“病灶”。
人吃五谷得百病。有了病,不能讳疾忌医。治病,首先要查清病灶,找准病因。这次教育实践活动聚焦于作风建设,集中解决“四风”问题,就是要从“四风”入手,给党员干部把把脉、查查体,根据存在问题的不同程度与性质,该教育提醒的敲敲警钟,该进行查处的绝不姑息,紧紧围绕不正之风的源头和突出问题,以专项治理的方式逐一解决,务求实效。
治病是为了救人。要坚持区别情况,对症开方,恰当施治。既不搞小病不治、放松要求,也不搞大病小治、避重就轻,而是根据作风问题的程度、产生的影响以及造成的危害,给予相应的处理。对存在一般性作风问题的干部,立足于教育提高,促其改进;对群众意见大且不能认真查摆问题、没有明显改进的干部,则进行组织调整;对发现的重大违纪违法问题,要及时移交纪检监察机关或司法机关,依照党纪国法严肃查处。
惩前更是为了毖后。查处已有问题,一方面在于发挥惩罚追责的作用,让那些存在问题、犯了错误的党员干部付出应有的代价,用惩戒的方式教育挽救本人。另一方面,更意在向广大党员干部发出作风警示,进行案例教育,以儆效尤,防患于未然,避免误入歧途,走上邪路。此外,通过查处问题发现制度的漏洞,尽快弥补,尽早完善,也有利于推动确保优良作风的制度日臻严密科学,充分发挥制度约束防范的长效机制。
作风是能力的保障,也是力量的源泉。追根溯源查病因,干净彻底除病灶,党员受到教育,作风得到历练,就能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群众工作能力。群众对党员干部作风能力的评价,主要就看能不能给百姓多解难题、多办实事、多办好事。在实践中发现并重用那些对群众有感情、为群众办实事、得到群众拥护的干部,树立正确用人导向,群众路线就能通过有力的组织引导得到更为有效的贯彻落实。
党的光辉历史深刻昭示,始终加强作风建设,坚持并用好群众路线这个传家宝,是党不断发展壯大的制胜法宝。以更大的热情、更强的能力和更务实的工作服务人民,让群众从教育实践活动中受益,党的肌体就能始终强健,党的根基才能坚如磐石。
自我净化“洗洗澡”
——四评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让身体洗洗澡,是为了保持肌体的卫生和健康;给思想和行为洗洗澡,能清除不良作风和习气。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认真真“洗洗澡”,是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逻辑必然,也是革除“四风”之垢、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关键环节。
“洗洗澡,主要是以整风的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深入分析发生问题的原因,清洗思想和行为上的灰尘,保持共产党人政治本色。”面对中央明确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能否勇于清扫自己思想和行为上的“灰尘”,以实际行动扫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交出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实践活动答卷,是对每个党员干部宗旨意识和党性原则的考验。
自我净化“洗洗澡”,要以解决思想和行为两方面问题为目标。“四风”问题在一些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身上不同程度地存在,既是思想消极、行为跑偏的“病灶”,也是思想认识深处的“病因”,彼此互为表里。必须实行内外兼治,把“四风”行为及其背后的思想“灰尘”进行一次彻底的大清洗,才能既解决思想问题又解决实际问题,做到外化于形、内化于心。
自我净化“洗洗澡”,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必需的手段。历史经验表明,“批评的武器一定不能丢”。党员干部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既是查找问题发现不足的好办法,同时也是敢于亮丑、不怕揭短的高姿态。有了这种勇气和胸襟,广大群众才会打消顾虑、畅所欲言,掏心窝、讲实情,形成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宽松氛围和良性互动,群众“雪亮的眼睛”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帮助党员干部洗去尘垢。
自我净化“洗洗澡”,要以强有力的手段常抓不懈。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往往是抓一抓,好一点,松一松,又抬头,搞不好就会变成一阵风,变成夹生饭。正因此,中央强调必须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相信和依靠群众,切忌泛泛而谈,力戒流于表面,诚心诚意依靠群众、接受监督,确保教育实践活动不走过场,紧紧围绕群众关注的突出问题,从面上查,往根上治,把自我净化“洗洗澡”的成果体现到实际问题的破解上,反映在工作作风的改变中。
要实现常洗常干净,巩固自我净化的成果,最终还要靠制度。通过制定新的制度,完善已有的制度,废止不适用的制度来提高制度的约束力和有效性。制度一经形成,就要严格遵守执行,绝不允许做变通、搞例外。让制度充分发挥硬约束、管长远的作用,就能使排查作风之弊、扫除行为之垢的工作不因时间的推移而减弱,不因活动的完成而终止。
为民、务实、清廉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顺应时代要求、肩负人民期待的中国共产党人必将通过推动作风好转,引领全国各族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不断作出新的贡献。
多一点群众教育 少一点教育群众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广泛进行,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纷纷深入群众听取意见。然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也有一些干部认为,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党群干群关系出现问题双方都有责任,在教育干部的同时,也要抓紧“教育群众”。
一些基层干部抱怨,现在有的老百姓“不讲道理”,“有理没理,先闹起来”,大大增加了解决问题的难度。不可否认,确有个别人受“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影响。但仔细分析,有些群众之所以变得“难缠”,是因为部分党员干部工作能力不足、作风粗暴。面对“通不通,三分钟;再不通,龙卷风”和“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不良作风,群众自然“信上不信下,信访不信法”。
群众是“水”,干部是“舟”;群众是“主”,干部是“仆”。一味强调群众素质低的观点,本身就表现出一种高高在上的“官本位”思想。群众观点出现了偏差,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在出现问题时自然就很难反诸自身、查找不足,反而会很轻易地把问题归结于群众身上。事实上,群众变得“难缠”,无非就是因为权利意识的增强和对领导干部执政要求的提高。
近年来,一些地方相继发生群众以多种方式反对“政府眼中好事”。从根本上说,并非仅仅是部分群众“不明真相”“不近人情”,而是一些领导干部在求发展、保增长的过程中,忽视了“发展为了什么”的根本宗旨,总是试图用地方经济发展的“大道理”压倒群众维护个人利益的“小道理”。一味循着这样的思维方式,坚持“上面得病、下面吃药”的错误认识,干群关系只能渐行渐远。
在社会转型期、矛盾凸显期,基层开展各项工作的难度确实加大。还按照过去那种“提要求”“发号施令”的工作方式,显然更不易得到群众的认可和支持。只有变“管制思维”为“服务理忥”,少一点对群众的求全责备,多一点对自己的一日三省,才能在改作风、革弊病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探索出一条顺应时代的党群干群关系“共振”之路。
改作风要走群众路线
中央政治局日前召开会议,指出下一步要结合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发扬“钉钉子”的精神,进一步把八项规定精神落到实处。改作风要走群众路线,要始终心系群众福祉,以民意考量实绩,以群众满意度检验改作风效果,让广大群众成为改革发展的真正参与者和受益者。
人民群众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广大党员干部和全党的优良作风都必须从人民中汲取源源不断的营养。当前一些党员干部滋生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严重侵害党的肌体,说到底,就是因为脱离了人民群众,用错误的金钱观、权力观、政绩观代替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改进作风必须走群众路线,正视群众诉求,否则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产生不了好影响、好效果。当前,社会的利益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各种矛盾错综复杂,生存环境破坏、暴力征地拆迁、收入差距拉大、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普遍存在。改进作风,首先就要敢于直面这些群众反映最突出的矛盾,深入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敢不敢于、善不善于面对和解决这些问题,是作风好坏最好的试金石。没有过硬的作风,就化解不了这些难题,也无法赢得群众信任、经得住民意考量。
改进作风,还应广纳民意,引导群众积极参与进来。要破除“四风”,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必须以制度约束作为刚性约束,还需要紧紧依靠群众力量,将党员干部置于群众监督之下。地方各级政府应当充分吸收群众智慧,多听群众对于政府工作的真实感受,多听群众对于党员干部的意见建议。不管是党员干部开通微博多与网民在线交流,还是轻车简从多到基层去走一走,都会对于改作风起到良好效果。我们相信,真正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地改作风,才能达到群众满意的效果。
党与群众就是鱼水关系。唯有群众才是改进作风最好的“清洁剂”和评价者;也唯有依靠群众,才能使改作风收到实效,赢得民心,成为党永葆青春的源泉。
群众的意见就是我们的镜子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刘云山近日到浙江调研指导教育实践活动时指出,群众的意见就是我们的镜子,百姓的期待就是我们的努力方向,要坚持开门搞活动,走进基层第一线、走进群众之中,对照群众的意见找差距,对着群众的要求去整改,不辜负百姓的期望。
古语说:“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面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人视水见行,视民知治否”。大意都是说:用水作为镜子,可以照见自己的行状,用百姓作镜子,则可以照出治理情况如何。今天,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问题。群众的满意程度是检验活动成效的重要标尺。把群众的意见作为我们的镜子,百姓的期待作为我们努力的方向,这是坚持开门搞活动,对准焦距、找准穴位、抓住要害、不“走神”、不“散光”的重要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目前,各地各部门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正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陆续通过问卷调查、群众座谈、谈心交流、自我剖析等途径,查找作风之弊、行为之垢。
“劝君不用镌顽石,路上行人口似碑”,百姓的口碑,最能准确地检验为政得失。群众的意见,正是我们对照检查的最直观、最直接的镜子。
毋庸讳言,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领导干部队伍中脱离群众的现象绝非个别,一些问题还相当严重。比如屡屡发生的城管与商贩的冲突问题,尽管成因复杂,但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一些机关的衙门作风和工作人员对群众的冷漠。近年来,一些地方发生的悲剧性暴力事件,伤及无辜群众,严重危害社会。暴力泄愤者固然需要坚决谴责和依法严惩,但也需要引起各级领导干部的深刻反思和警醒。事实上,往往正是一些地方的领导干部对基层的矛盾不闻不问不知,对问题冷漠麻木,疏远了同群众的感情,矛盾和问题在刚刚发生且比较容易解决时互相推委、无人担责,等到积重难返时又没有下大力气统筹解决,致使小事拖大,大事拖炸,造成不可挽回的悲剧。
对待群众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可以照见一些领导干部身上的“四风”问题。有的领导干部高高在上、漠视现实,惟我独尊、自我膨胀,视民如草芥,对基层群众微弱而急迫的呼声已经到了充耳不闻、麻木不仁的地步。有的领导干部尸位素餐、浑浑噩噩,遇到矛盾绕道走,除了保乌纱帽什么事情都不会也不愿去做,对群众所思、所盼、所惑不了解,纯粹变成了泥塑菩萨。凡此种种,耽误的是党和人民的事业,败坏的是党与人民的关系,最终损害党的执政基础、动摇党的执政地位。这是我们党所绝不容许的。在这次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就是要旗帜鲜明地狠狠治一治这种“冷漠症”、彻底败一败各类破坏党群干群关系的“毒素”。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各地各部门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要根据中央的精神,认真分析“四风”问题在本地的具体表现,找准问题,对准焦点,什么问题突出就着重解决什么问题。要坚持从严从紧、整风肃纪,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把整风精神贯穿活动全过程。
感情深一寸,作风好一分。各级领导干部,只有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痛恨着百姓的痛恨,忧伤着百姓的忧伤,才能增进同群众的感情,与群众同甘苦、共患难。目前,一些地方已在这方面进行部署,并开始取得实效。如浙江省委明确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要把满足群众需求、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让群众满意作为努力方向,形成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满意导向,做到群众想什么,我们就干什么。
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再访西柏坡时指出:“解决干部身上的作风问题,群众也有责任,这种责任就是多提建议、认真监督。中国共产党是代表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群众监督我们的党、我们各级组织、我们的干部,责无旁贷……”搞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牢牢依靠群众,请群众给我们提意见、找病根、出方子。只要我们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对照群众的意见找差距,对着群众的要求去整改,就一定能不辜负人民的期望,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要着力解决群众问题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对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进行总结,肯定了活动取得的重要阶段性成果,并对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进行了部署,记者就此专访了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宣传教育局副局长薛庆超。他表示,第一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所以取得重要成果,解决了一些长期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的痼疾,主要是由于中共中央坚强领导,抓住突出问题,采取果断措施,提出具体要求,雷厉风行,真抓实干,一抓到底。各级领导干部带头示范,坚持开门搞活动,突出问题导向,以问题整改开局亮相,以问题整改注入动力,以问题整改交出答卷,坚持标准,严格把关,不断拧紧螺丝、上紧发条,从而产生了“抓铁留痕、踏石留印”的显著成效。第一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所以取得重要成果,解决了一些长期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的痼疾,主要是由于中共中央坚强领导,各级领导干部带头示范,坚持开门搞活动,突出问题导向,坚持标准,严格把关,不断拧紧螺丝、上紧发条,从而产生了“抓铁留痕、踏石留印”的显著成效。
“真抓实干,作风大变。”这是人们对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党风和社会风气得到好转的评价。薛庆超认为,在第一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中共中央总揽全局,高屋建瓴,八项规定深入人心,各项要求说到做到。人们明显看到,各种各样的文件减少了,大大小小的会议压缩了,迎来送往的礼数规范了,明目张胆的请客送礼遁形了,高档酒店门可罗雀,大闸蟹的身价一路下降,茅台酒的价格逐渐回归自然,人们痛恨的铺张浪费势头终于有效的遏制住了。它促使广大党员、干部得到深刻的党性锻炼,刹住了“四风”蔓延的势头,带动了社会风气的整体好转,初步形成贯彻群众路线的长效机制和刚性约束。对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广大人民群众拍手称快,充分认同;党内党外好评如潮,积极评价。
薛庆超提出,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第一批的延伸和深化,继续和发展。俗话说的好: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主要面对市县领导机关、领导干部和基层单位。这些干部和单位,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更直接,其不良作风更直接损害群众利益、伤害群众感情。因此,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必须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认真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各类问题,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实践证明,许多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问题,并非不能解决,而是没有以抓铁留痕、踏石留印的精神去解决。那些来自基层、来自群众、来自社会的生活问题、医疗问题、办证问题、交通问题、教育问题等等所谓“小事”,恰恰是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问题、根本性问题。如果长期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得过且过,敷衍塞责,久而久之,就会将小事拖成大事,甚至出现大问题。所以,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必须坚持开门搞活动,确保每个环节、每项工作都让群众参与、受群众监督、请群众评判。要态度真诚,加强引导,讲究方法,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要更加强化问题导向,盯住作风问题不放,从小事做起,从具体事情抓起,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有利于群众的事再小也要做,危害群众的事再小也要除,不等不靠,立行立改。
“搞好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巩固和扩大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至关重要。”薛庆超对此进行了强调,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形成优良作风不可能一劳永逸,克服不良作风也不可能一蹴而就。纠风之难,难在防止反弹。在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要坚持主题不变、镜头不换,通过“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以严格标准、严格措施、严格纪律,坚决反对“四风”,推动思想认识进一步提高、作风进一步转变、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为民务实清廉形象进一步树立、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特别要充分运用第一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成功经验,紧紧扭住反对“四风”,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入手,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问题,把改进作风成效落实到基层,真正让群众受益,努力取得人民群众满意的实效。
严肃纪律正衣冠
——三谈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把党性修养正一正,把党员义务理一理,把党纪国法紧一紧”,是为“正衣冠”。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正衣冠”是党员严明纪律、正视矛盾、触及思想、端正行为的重要一环。
先有“照镜子”,才能“正衣冠”,前者是思想认识的深化和升华,后者则是将这种认识付诸行动的过程。以历史为镜,知兴亡存废;以人民为镜,知人心向背;以党纪国法为镜,知是非功过。全体党员要常常照照这三面镜子,在价值上持守正道、在修养上坚持正派、在作风上弘扬正气。
“照镜子”需要人人自省,“正衣冠”则意味着人人自律。它是一种防微杜渐的警惕、小恶不为的审慎、严守纪律的敬畏、坚持党性的觉悟。严重的贪污腐败毕竟是个别情况,对大多数党员干部而言,“衣冠不正”往往是一种“打擦边球”的态度、服从“潜规则”的习惯:朋党比周、任人唯亲是“衣冠不正”,慵懒散奢、人浮于事是“衣冠不正”,不该管时滥用职权、该管时不谋其政是“衣冠不正”,大节上是非不分、小利上锱铢必较也是“衣冠不正”。
同样的道理,在更多的时候,“正衣冠”也并非表现为黑与白的激烈较量,而是从灰色地带的及时反省与拔足的警醒。中央政治局出台“八项规定”、狠刹奢侈浪费之风是一种“正衣冠”,中纪委发起纪检监察系统的清卡行动也是一种“正衣冠”。在即将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全体党员应把这样的精神内化为自觉、付之于行动,把外在约束变为自省、自警、自律。
我们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说到底还是取决于每个党员个体的党性。在人民群众眼中,每个党员尤其是党员干部的修养作风,都代表着党的整体风貌。因此,党员的“衣冠不正”绝非小事,它不但隐藏着“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容易被看做党纪松散、国法弛惰的表现。全体党员不仅应从个人成长角度,更应从党的建设与发展的高度看待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深刻认识其长期性与重要性。
“正衣冠”自古就和“明得失”“知兴替”紧密相连。这3个字的象征意义非常明显,直观上是保持共产党人良好形象的意思,深层则是端正价值观、坚守原则性、增强党性修养、严守政治纪律的内涵。唯有每个党员都敢于触及思想、正视矛盾不足、将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根植于思想和行动中,拥有8000多万党员的中国共产党才能始终不失去与人民的血肉联系,永葆先进与纯洁的政治本色。
沿着“群众路线”跑好“接力赛”
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党的十八大作出的重大部署。当前,教育实践活动正处于第一批回顾总结、第二批动员部署这个承上启下的关节点上。从第一批活动到第二批活动,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更是一场“接力赛”。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顽固性,解决“四风”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关键点是发挥制度的刚性约束力,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从源头上防治不正之风;着力点是从群众最关心的具体问题抓起,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只有发扬“钉钉子精神”,对任何一项工作都抱着不见实效不松手,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心态,教育实践活动才能真正见成效、出成果。第二批活动整装待发,要想实现预期效果,就必须传好“接力棒”,保持“先前队员”的劲头,吸取每一棒队员的经验,坚定“争取第一”的必胜信忥,朝着群众满意的终点奔去。
“跑好最后一公里”,做好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的“收尾”工作。
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中央和领导干部带头示范,坚持开门搞活动,突出问题导向,强化外力驱动,瞄准顽症果断“亮剑”,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四风”沉疴来了一次大排查、大扫除,刹住了“四风”蔓延势头,带动了社会风气逐步好转。当前,第一批活动已进入尾声,但收尾不是收场,还有许多后续工作需要继续落实。比如,一些干部多占的住房、超标的公务车清退了没有?公款送礼、公款吃喝到底刹住了没有?“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问题切实解决了没有?对这些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百姓心里有本账,糊弄应付是过不了关的,只有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真刀真枪地改到实处、取得实效,才能让群众受益、让公众满意。然而,一些党员干部把活动当作了政治任务,记笔记却没行动,写心得更是“纸上谈兵”,联系群众也是“雾里看花”,觉得把总结写得漂亮点,便可以高枕无忧、全身而退了。其实,越是到最后关头,思想上越易松懈,行动上越易松劲。因此,我们要克服“闯关”、“过关”思想,克服歇歇脚、喘喘气、松松劲思想,坚持不懈地组织好“回头看”活动,加大整改落实和专项整治力度,建章立制,不断巩固发展活动成果,使密切联系群众制度化、常态化,做到一丝都不放松、一刻都不停顿,跑完“最后一公里”,确保完美收尾。
传好“接力棒”,做好第一批和第二批实践活动的“衔接”工作。
两批教育实践活动是一个有机整体,第二批是第一批的延伸和深化,第一批又为第二批提供了好的经验和做法。当下,第二批活动即将全面铺开,参与活动的层级多、单位多、任务重,与基层群众也有着更多的直接接触,对于群众的要求更是“知根知底”,与此相应的是群众也对其有着更多、更高、更强烈的期望。因此,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单位要接好活动的“接力棒”,进一步强化各级党委的领导责任,在坚持主题不变、镜头不换的前提下,按照群众路线总要求,用严的标准、严的措施、严的纪律对准“四风”不松劲,对照理论理想、党章党纪、民心民声、先辈先进这“四面镜子”,补精神之“钙”,除 “四风”之害,祛行为之垢,立为民之志,做好教育实践活动的承前启后工作,做到各单位上下联动、相互配合,运用、借鉴第一批活动经验,发挥好第一批活动余热,在活动中保持动力不减、方向不偏、目标不变,针对不同层级、不同领域、不同对象,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的开展活动,实现两批次教育实践活动无缝对接、承上启下,保证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开好局、起好步,进而确保整个活动善始善终、善做善成。
保持“先前队员”劲头,做好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头”工作。
万事开头难,第一批活动单位在取得实在成效上开了一个好头。只要做好了主动衔接,学好用活第一批活动经验,第二批活动就解决了开头难题。反对浪费、厉行节约的持续发力,能为第二批活动杜绝奢侈浪费、防止公款吃喝提供哪些借鉴?第一批活动中对“窗口作风”的聚焦与整改,能为第二批活动提高基层“马上办”的能力提供什么启示?我们强调主题不变、镜头不换、劲头不减,就是要抓住那些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继续往深处实处解决,使基层各单位这个片大面广的“神经末梢”有更务实的作风、更扎实的行动,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把第二批活动办到群众家门口去,就是要在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的过程中,增强宗旨意识,密切血肉联系。只有多让群众参与、多听群众意见、多解群众困难、多受群众监督,才能取得让群众满意的成效。因此,我们要注重发挥群众积极性,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请群众参与监督评判;要强化问题导向,下大气力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要敢于立下整改军令状,把制度“笼子”扎紧,不让党纪党规成为“纸老虎”、“稻草人”;要保持第一批活动“先行者”的劲头,以不等不靠、立行立改的态度,找问题、推整改,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确保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乘势而上,乘胜前进。
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坚决扫除“四风”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与我们党的宗旨与价值追求永远水火不容、格格不入。
一场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党内自上而下地开展。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顺乎党心民意。全党全社会热烈期待通过这场教育实践活动,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夯实党的执政之基。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使全党同志牢记并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优良作风把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为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
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与人民同呼吸共奋斗,为人民谋利益,是我们党的力量之源。“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和建设90多年的历程清晰地表明,正是因为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观点,党才赢得亿万人民矢志不渝的坚定支持;正是因为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党的正确主张才会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进而形成推动历史发展的洪流。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历史经验证明,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就是脱离群众。我们党多次强调,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换言之,如果我们党离开了群众,就丧失了执政基础,也没有了执政理由。
在新的历史阶段,党的执政条件和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党员干部队伍的状况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党群干群关系面临许多新的严峻考验。正如习总书记告诫全党的那样: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大量存在,集中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上。我们要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本文来源:瞭望观察网
以优良作风把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首先必须旗帜鲜明地扫除“四风”,唤回清风正气。从当前有些地方和单位暴露的问题看,“四风”问题决非个别和偶然。人民群众对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拥护的,但一些党员干部的做派和风气,则令他们侧目。形式主义,不仅仅是虚掷民力财力做无用功,更助长了瞒和骗的歪风恶习,人民群众对此洞若观火,一些笑话中透出鄙夷不屑;官僚主义,不仅仅是高高在上、麻木冷漠,更一方面人为制造矛盾,另一方面又贻误化解矛盾的时机,影响和谐稳定;享乐主义,不仅让一些党员干部堕落变质、走上违法乱纪的犯罪道路,更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奢靡之风,不仅造成浪费,更严重疏远民心。“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这是先贤总结成败得失的古训,然而有的地方一些领导干部却如败家子般肆意挥霍,或大兴土木搞形象工程,或骄奢淫逸挥金如土,引起人民群众的极度反感厌恶。更有甚者,有的领导干部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寻租,挖空心思地从盲目铺摊子、上项目中捞好处、搞腐败,最终踏上不归路。
苏东坡在《晁错论》中警示:“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与我们党的宗旨与价值追求永远水火不容、格格不入。“四风”蔓延,将割裂党与人民血脉相连的脐带,最终会失去人心,带来“不测之忧”。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及时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表明我们党绝不会听任“四风”危害党和人民的事业,体现了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全党同志都必须警觉起来、行动起来。
“民者,万世之本也,不可欺。”以优良作风把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需要具体措施做保障。一具体就深入。在这次教育实践活动中,中央明确提出要聚焦到“四风”上,对准焦距、找准穴位、抓住要害,不能“走神”,不能“散光”;要对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着眼于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这些具体而明确的要求,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狠抓作风建设的坚定决心,必将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得到扎实有效的贯彻。
“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人民永远是我们的靠山。以优良作风把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我们必定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历史征程中,无往不胜,所向披靡!
永远植根人民永远服务人民
——第一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纪实
人心向背,关乎党的生死存亡。历史一再证明,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针对党内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2013年6月起,党中央在全党范围开展以作风建设为主要内容、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集中解决“四风”问题。
这是振聋发聩的警醒:“如果任由这些问题蔓延开来,后果不堪设想,那就有可能发生毛泽东同志所形象比喻的‘霸王别姬’了。”
这是时不我待的呼唤:“我们一定要牢记‘奢靡之始,危亡之渐’的古训,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将党的建设、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有力支点。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由此在全党迅速深入开展起来……
为全党示范
以上率下行胜于言
2013年仲夏时节,中南海怀仁堂。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专门会议,带头查摆“四风”问题,率先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为了开好这次专门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听取专题汇报,先后17次作出重要批示。
6个半天的会议还审议通过了进一步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有关制度规定。是时,会议明确了20多项具体制度建设的牵头单位,不久前印发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即是其一。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清醒认识到,作风问题不是小事,必须正视问题、从严管党治党,以作风建设的新成效取信于民。
半年多来,常委们高度重视,亲力亲为,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为活动健康深入开展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
同时,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对联系点省区教育实践活动倾注了大量心血。
7月11日至12日,习近平总书记到自己联系的河北调研指导,深入农村、机关、服务窗口,与各级干部和党员、群众座谈,强调要调动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两个积极性,打牢学习教育和查摆问题两个基础,抓住整改落实和建章立制两个关键,为活动健康深入开展指明了方向;
9月23日至25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指导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强调“不是听你们讲莺歌燕舞的,要有真正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专题民主生活会比着学、照着做,开出了党内生活新气象;
12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京听取河北省委教育实践活动总体情况汇报,要求“确保整改成效让群众看得见、感受得到、大多数人满意,确保形成的制度行得通、指导力强、能长期管用,确保整个活动善始善终、善作善成”。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等同志分别两次到自己联系的省区调研指导教育实践活动,并分别在京听取联系点省区教育实践活动情况汇报。
在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率先垂范、全程指导联系点教育实践活动的行动中,人们看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从严治党的政治担当和加强作风建设的坚定决心,看到了共产党人反躬自省、求真务实的崇高品格。
领导带头就是鲜明的导向,上级垂范就是无声的命令。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贯彻整风精神,排查作风之弊,清除行为之垢,教育实践活动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补精神之“钙”
学习教育贯穿始终
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是首要任务,学习教育、征求意见是第一环节。之所以如此进行顶层设计,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只有把中央精神学习好领会透,查摆问题才能有的放矢,整改落实才会积极自觉。”
事实上,虽然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分段、不转段,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安排多长时间进行学习教育没有“框框”,但中央对学习教育的效果孜孜以求,要求“学习教育不是在某一个时间段就结束了,而应当贯穿于整个活动的全过程”。
个人自学、集中学习、专题研讨……各省区市党委均对常委班子集中学习作出安排,普遍学习7天以上;中央和国家机关、中管金融企业和中管企业、中管高校集中学习5天以上。
同时,一些活动单位创新学习教育的方式方法,让人眼前一亮。
沉下心来踏实学。河北开展理想信忥、优良传统、实践体验、正反典型“四项教育”;安徽省委常委住进省委党校学员宿舍,吃在学员食堂,进行一周的脱产学习;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组织33名省级干部封闭学习。
带着问题思考学。江苏对省管干部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分7期进行轮训,使广大党员干部产生猛击一掌的警醒;吉林先后4次召开常委会议专题学,提出把克服“不落实”顽症作为“自选动作”抓出实效。
重温传统深入学。甘肃、浙江、黑龙江分别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到八路军兰州办事处、嘉兴南湖、北大荒博物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四川开展向兰辉等先进典型学习活动,增强践行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天津市级领导班子集体到天津周恩来邓颖超纪忥馆缅怀先辈,感受伟人的优良作风;山东省委常委轻车简从前往沂蒙红嫂的家乡,感受人民为了解放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
确保学习时间,丰富学习内容,注重学习实效……中纪委、中组部、中宣部、财政部、教育部等单位纷纷举办专题报告会,开展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学习教育。
“以前总是拿着镜子照别人,这次好好照了照自己,真是出了一身冷汗”,一些参加集中学习的省部级领导干部发出感慨。
一个可喜的现象是,中央编写的《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文件选编》、《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重要论述摘编》三本书,被不少省部级领导干部摆在案头桌上,以供随时研读、深入学习。
轻视的思想、观望的心态、敷衍的态度、担心的情绪被捡拾出来、抛诸脑后。认识在反躬自省中深化,共识在交流讨论中达成,行动的自觉立足于磐石,教育实践活动从一起步便步履稳健。
查作风之弊
聚焦“四风”目不走神
打铁还需自身硬。对此次教育实践活动,中央明确要求,“以县处级以上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为重点”。
听取意见工作也是如此。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一方面作为活动组织者,积极部署推进这项工作;一方面作为参与者,主动把自己摆进去,广纳各方意见建议。
听得到意见,才能找得到问题。通过走下去访,坐下来听,委托调查,开通热线,发信函咨询,问计于网络……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对“谁来听意见”和“听谁的意见”这两个关键问题有了更清醒的认识、更准确的行动。
山西省委13位常委同志走进老同志家中,真心诚意听取意见;江西省委主要负责同志做客网络,直接与网民对话;湖北省委常委分赴各市州实地调研、座谈交流;贵州在网上开通“书记省长——群众直通交流台”,征求对党委班子和常委个人的意见;西藏自治区党委召开10多场座谈会听取意见;公安部、税务总局、工商总局等中央机关主要负责同志纷纷前往服务窗口、办事大厅听取意见;国家电网、中国电科等中管企业和中管金融企业主要负责同志与一线职工交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中管高校主要领导深入倾听师生评议。
“问症”于群众,“求医”于基层,人们从领导带头听取意见中,感受到我们党切实转变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诚意和决心。
“您对我局作风建设的总体评价?”“您对我局在反对‘四风’方面有何意见建议?”……这是“质检总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征求意见表”中的部分内容。
紧盯作风建设、聚焦“四风”问题,是征求意见的要义,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始终对准标靶找差距。
重庆市面对面听取187名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党员群众代表意见,汇总形成作风方面突出问题分析报告;北京、上海、广东、福建、河南、湖南、云南、青海、宁夏、新疆等省区市广泛听取对领导机关、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作风方面突出问题的反映和意见建议;中央国家机关工委邀请81个部门机关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
不避重就轻、遮遮掩掩,不以工作问题代替“四风”问题,不以笼统的班子问题代替个人存在的问题……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紧紧扭住“四风”,不“走神”、不“散光”,为对照检查、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打下良好基础。
见同志之谊
以整风精神真批评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然而曾几何时,有些民主生活会不仅没有用好这个有力武器,反而开成了工作总结会、评功摆好会。
专题民主生活会能不能恢复弘扬优良传统,大胆使用批评和自我批评有力武器,事关教育实践活动能否收获实效,各方高度关注。
在广泛深入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一个思路日益清晰起来:在专题民主生活会前充分开展谈心交心,“把问题谈透、把思想谈通、把意见谈好”。此后,由中纪委、中组部和中央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联合发出通知,要求“普遍开展谈心”,“有话讲在当面,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专题民主生活会前”。
有了正确方法的指引,行动方能别开生面。各中央督导组在专题民主生活会前,及时向各单位党委(党组)书记和班子成员通报了掌握的班子建设情况和存在的突出问题。而各单位党委(党组)的谈心交心也开展得精彩纷呈:
259家单位普遍做到党委(党组)书记与班子成员、中央督导组与班子成员、班子成员之间、班子成员与分管部门主要负责同志逐一谈心交心。
各单位党委(党组)书记多次与问题反映较多、思想有疙瘩的同志谈心。一些省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与部分班子成员谈了5次以上。有的中管高校党委书记和校长就平时沟通不够的问题多次谈。
2013年9月上旬至12月上旬,3个月时间,第一批参加教育实践活动单位陆续召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
3000多名党的中高级领导干部,贯彻整风精神,大胆使用批评和自我批评有力武器,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民主集中制教育,历经了一场深刻的思想政治洗礼。
省区市党委中,27个班子和291名常委检查了精神“缺钙”,有时对个人名利得失看得过重。6个省区市、6个部委以及5家中管金融企业和中管企业针对班子中发生的重大案件剖析原因,有的单位还深刻剖析了近年来发生的重大安全事故背后的作风根源。
400名省区市党委常委中,228人查摆了吃“人情饭”、喝“人情酒”等问题,一些同志查摆了对家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管教不严问题,有的同志查摆了公车私用问题。
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一把手带头开展批评,对每名班子成员提出批评意见;班子成员勇于对一把手提出批评,不放“礼炮”;班子成员之间开展批评坦诚严肃。绝大多数同志主动谈了房产、办公用房、配车、家属子女从业、秘书配备等情况。
“大排查”旨在“大扫除”,“洗洗澡”是为了“治治病”。专题民主生活会所查摆出的问题,正一步步转化成整改落实的成果。
除行为之垢
整改落实钉紧钉子
“河北1.7万辆O牌车全部取消”,“广西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编制压减26%”,“发改委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46项”,教育实践活动中,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破除“官场陋习”、攻坚顽症痼疾,依靠扎扎实实整改,赢得群众真真切切的满意。
国家统计局2013年11月民意调查显示,87.3%的群众认为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与以往相比有好转;人民网网络问卷调查显示,78.9%的受访者认为身边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有明显改进。
形式主义得到有效整治。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普遍精简会议30%以上、文件20%以上、考核评比项目40%以上。领导干部出席活动和宣传报道均大幅减少,公务接待愈加简化。“上面的会少了,县里的会自然就降下来了,再到基层,我们就轻松了许多。”半年多来,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滨湖世纪社区党委书记郜志华体会明显。
官僚主义得到积极遏制。中央国家机关、省区市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分别在20%、25%以上,审批提速30%以上。省区市减少各类领导小组、议事协调机构普遍在50%以上。一些“庸懒散”和“吃拿卡要”问题被查处和曝光,一些涉法涉诉、征地拆迁、上学就医等方面侵害群众利益行为被坚决纠正。“可以少跑两天的远路,在家门口就能办,真是太好了。”在辽宁,护士执业注册由省卫生厅下放到市县卫生局,新宾县人民医院护士刘凤兰听到这一消息,高兴之情溢于言表。
享乐主义得到大力治理。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普遍清理超配超标公车、超标办公用房,兼任多个职务的领导干部普遍只留一处办公用房,普遍取消违规配备的“O”牌车和军警号车,普遍做到“零持有”会员卡。在吉林省检察院一楼的铁路运输分院办公区,新组建的铁路运输分院党组副书记何彦通告诉记者:“如果不是省检察院腾退出35间办公室给我们用,我们恐怕就要去租房子办公了。”
奢靡之风明显收敛。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普遍压缩“三公”经费10%以上,减少节庆论坛展会50%以上、压减经费60%以上,减少公费出国团组50%以上。看似枯燥的数字背后,是亿万群众心中的温暖,这些压减下来的费用,普遍投在民生领域,让困难群众过冬有煤烧、碗里多块肉。
当“四菜一汤”不再是新闻,当“问题官员”受到严肃查处,当身边“一头汗、两腿泥”的干部越来越多,当“说话有人听了,困难有人帮了”……越来越多的生动事例让人们感受到了教育实践活动带来的崭新气象。
“凡是影响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问题都要及时解决,凡是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病症都要认真医治,凡是滋生在党的健康肌体上的毒瘤都要坚决祛除”,不断深入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彰显着一个人民政党坚定守护生命线的卓绝努力。“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中国共产党再一次以坚实的行动,兑现着这始终不渝的铿锵承诺。
用延安整风精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延安整风运动是一次全党范围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运动。在整风过程中,培育形成了对党的建设具有深远影响的延安整风精神。对于如何搞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习近平同志提出“要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新形势下,深入研究和大力弘扬延安整风精神,对于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将延安整风的学习研究精神融入活动。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并始终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发展它。延安整风就是一次马克思主义的学习运动。毛泽东同志号召全体党员发扬“攻读”精神,以“挤”的方法获得学习时间,以“钻”的方法求得问题的了解和深入。通过整风运动,全党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进一步掌握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为夺取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新形势下,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要将学习研究精神融入其中。应引导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牢固确立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价值追求;引导党员干部进一步强化公仆意识,自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引导党员干部深入研究在信息社会环境中开展群众工作的特点规律,探索和掌握做好群众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新机制。
用延安整风的实事求是精神指导活动。延安整风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树立实事求是的精神,扫除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党八股。为培养实事求是精神,毛泽东同志大力提倡调查研究,要求广大党员和干部深入调查研究,学会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他深刻指出:“我们是信奉科学的,不相信神学。所以,我们的调查工作要面向下层,而不是幻想。同时,我们又相信事物是运动的,变化着的,进步着的。因此,我们的调查,也是长期的。” 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自觉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分析和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实际问题,成了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和作风。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集中解决“四风”问题,就需要大力弘扬实事求是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不断地求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之真,务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之实;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以求真务实之风纠治“四风”,以求真务实之举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使延安整风的勇于纠错精神贯穿活动。延安整风中,我们党找到了解决党内思想斗争与教育的科学方法,即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我们党正是通过正确的而不是歪曲的、认真的而不是敷衍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统一了思想认识。这也充分说明,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加强党的建设的有效“利器”,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纯洁性的重要法宝。新形势下,随着社会环境和担负任务的发展变化,批评和自我批评的风气开始打“折扣”,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利器”在很多地方变成了“钝器”。因此,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把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钝器”变为“利器”,就要引导党员干部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真正达到“洗洗澡”、“治治病”的目的。
以延安整风的艰苦奋斗精神助推活动。为了克服经济上的严重困难,我们党在延安整风时发动了大生产运动。毛泽东同志强调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可以说,以苦为乐、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已经成为我们党发展壯大的红色“基因”。当前,一些党员干部滋长了奢靡享乐的思想,有的甚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要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将其作为“助推器”。要大力培养党员干部勤俭节约的品质,管住“舌尖上的浪费”,克服讲究排场、盲目攀比等陈规陋习;强化党员干部的艰苦奋斗观忥,始终保持为党的事业夙夜在公、殚精竭虑的奋斗精神;教育党员干部保持埋头苦干的作风,改掉奢靡之风,把关系群众利益的事情办好,始终与人民群众鱼水情深、血肉相连。
以新的形象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述评
新年伊始,中央召开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指出,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收到了扎实的成果,受到了广大群众的高度肯定,要深刻认识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必须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认真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各类问题,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不解决“四风”不正问题,人民就不会和我们在一起
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植根于全党同志的思想和行动中,使全党同志牢记并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优良作风把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这是因为,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全党努力,党的作风总的是好的,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精神面貌是好的。但也应该看到,在某些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方面存在着一些不符合新的形势发展要求的突出问题,这些问题严重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制约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这些问题突出表现为“四风”不正,即一些领导干部中存在有严重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四风”是违背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是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抓住了“四风”问题,就能找准穴位、抓住要害,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但是“四风”问题由来已久,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必须充分运用历史上作风建设的好经验,下大决心用整风精神解决这一问题。
有些同志可能会认为,“四风”问题不是今天才有,也不是通过一次整风就完全解决的,执政党更需要的是制度设计拉动党群关系。这些同志的担心不无道理。但应该看到,强调制度设计来拉动党群关系虽然对,但它决不是一蹴而就的,任何制度的设计都有一个过程。而我们的党风建设不能等到制度构建完成后才进行,必须“抓铁留痕、踏石留印”,以实实在在的作风建设,解决广大人民群众身边的也是最关心的问题,以新的形象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如果按兵不动,做表面文章,或者满足于高谈阔论、故弄玄虚,那就离人民群众的要求差之十万八千里了,久而久之,被人民群众抛弃也就是必然的了。
早在1945年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就指出:“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中产生了新的工作作风,这主要的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在一起”三个字,道出了中国共产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关系。作为一个政党,中国共产党不是资本主义社会里由少数精英组成的选举团队,而是始终和广大人民群众联系在一起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组织。中国共产党在90多年革命、建设和改革征途中,之所以能够战胜各种困难、风险和挑战,关键在于我们党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赖、拥护和支持,什么时候党的群众路线执行得好,党群关系密切,我们的事业就顺利发展;什么时候党的群众路线执行得不好,党群关系受到损害,我们的事业就遭受挫折。因此,紧紧地和广大人民群众在一起,坚定不移地做好群众工作是我们党一切胜利的根本。
刹住“四风”蔓延势头,才能带动社会风气整体好转
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从它成立的那天起,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实现中国人民的彻底解放而奋斗的。那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假大空”,历来是中国共产党人所反对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员干部如果对人民群众的要求视而不见,对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敷衍塞责,这对不是共产党人应有态度。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抓紧研究解决本地区本部门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抓紧研究解决群众生活中的紧迫问题,抓紧研究解决党的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了解群众在想什么、盼什么,拥护什么、反对什么,努力实践,扎实工作,真正做到广大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实现新发展、开创新局面。
回顾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第一阶段,我们欣喜地看到了它初步达到了我们开始的预期。这主要表现在,通过教育实践活动,刹住了“四风”蔓延势头,带动了社会风气整体好转。曾几何时,一些干部沉溺于吃喝玩乐,讲排场、比阔气、挥霍公款,吃拿卡要,出入于楼堂馆所,高档会所。一些干部忙于文山会海,工作就是开会,开会就是工作,层层开会、层层发文、层层传达,只对上负责,不对下负责。一些干部热衷于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欺上瞒下,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严重。数字最有说服力。据统计,截至2013年12月31日,全国共查处违反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4521起,处理党员干部30420人,其中,给予党纪政纪处分7692人。2013年,全国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接受信访举报1950374件(次),其中检举控告类1220191件(次)。立案172532件,结案173186件,处分182038人。其中,给予党纪处分150053人,给予政纪处分48900人。 中央纪委监察部对涉嫌违纪违法的中管干部已结案处理和正在立案检查的有31人,周镇宏、刘铁男、倪发科、王素毅、李达球、童名谦、杨琨、齐平景等8人涉嫌犯罪已被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目前正在立案调查的还有蒋洁敏、李东生、李崇禧、李春城、郭永祥、季建业、廖少华、陈柏槐、郭有明、陈安众、杨刚、王永春、许杰、戴春宁等案件。在这种对腐败作风零容忍和高压线面前,如果谁再想碰,那就是全民为敌。
不仅如此,这教育实践活动对广大干部来讲,更是一个警醒。因为只有贯彻整风精神,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进行有效的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才能祛歪风、压邪气,倡新风、树正气,达到“强身健体”和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目的。这次活动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广大干部党员用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有力武器,抛开面子,揭短亮丑。不马虎敷衍,不文过饰非。既深刻剖析和检查自己,又开展诚恳的相互批评。既红红脸、出出汗,又明确整改方向。对作风方面存在问题的党员、干部教育提醒,对问题严重的进行查处,对不正之风和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治理,切实体现从严治党要求。
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问题,
永远和人民在一起
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强调,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是第一批的延伸和深化。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市县领导机关、领导干部和基层单位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更直接,其不良作风更直接损害群众利益、伤害群众感情。必须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认真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各类问题,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早在2006年,习近平同志就在《加强基层工作,夯实社会和谐之基》一文中指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他说,基层既是产生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的“源头”,也是协调利益关系和疏导社会矛盾的“茬口”。把基层基础工作做扎实了,利益关系得到协调,思想情绪得以理顺,社会发展中的不稳定因素就能得到及时化解,各种矛盾冲突就能得到有效疏导,社会和谐也就有了牢固的基础。为什么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基层工作的重要性,就是因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我们党执政的基础。我们的党之所以有战斗力,关键在于组织的力量。党的基层组织遍布在各个地方、各条战线、各个部门,处于工作的第一线,最接近群众,最直接体现党的领导路线和政体;是党与人民群众联系的纽带和桥梁。
我们强调开展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要坚持主题不变、镜头不换,贯彻“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以严的标准、严的措施、严的纪律坚决反对“四风”,推动思想认识进一步提高、作风进一步转变、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为民务实清廉形象进一步树立、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但从基层的实际出发,还要强调以下几点。
一是市县两级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应该先行一步、作出表率,行业系统要发挥指导作用,执法监管部门和窗口单位、服务行业要突出服务群众这个着力点,着力针对具体矛盾和问题抓好整改。市县两级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在日常工作中,主动以“满意不满意评选”、“政务公开”、“决策公示”、“监督热线”等形式,接受群众监督,决策时诚恳咨询请教,部署任务时热心解疑释惑,落实工作时认真倾听意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为民办实事的重点要放在扩大就业、社会保障、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城乡住房、生态环境、扶贫开发、科教文化、权益保障和社会稳定等领域。
二是要更加注重发挥群众积极性,坚持开门搞活动,确保每个环节、每项工作都让群众参与、受群众监督、请群众评判。在为群众排忧解难的过程中解开群众的思想疙瘩,这是我们党做好群众工作的一条基本经验,也是一种最实际、最普遍、最有效的群众工作方法。党员、尤其是党员干部要自觉地把党的群众工作体现在为群众办好事实事的具体行动中,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到群众需要的地方去问寒问暖,到群众困难的地方去排忧解难,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理顺情绪,到出现新情况新变化的地方去总结经验,到工作推不开的地方去打开局面,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看得见的利益。各级党组织要坚持从具体事情抓起,每年办几件作用大、影响大、群众欢迎的实事,增强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
三是从法律上、制度上、政策上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高度重视和维护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努力使党的群众工作取得实效,要求我们必须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要更加强化问题导向,盯住作风问题不放,从小事做起,从具体事情抓起,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有利于百姓的事再小也要做,危害百姓的事再小也要除,不等不靠,立行立改,对拖欠群众钱款、克扣群众财物、侵占群众利益等问题要开展专项治理,属实的都要立即加以解决。要更加注重严格要求,思想上要严起来,整改上要严起来,正风肃纪上要严起来。
一句话,要从法律上、制度上、政策上努力营造公平的基层社会环境,从收入分配、利益调节、社会保障、公民权利保障、政府施政、社会司法等方面采取切实措施,逐步做到保证社会成员都能够接受教育,都能够进行劳动创造,都能够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参与社会生活,都能够依靠法律和制度来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这样,才能真正落实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打铁还须自身硬”。我们一定要认真看待和扎实做好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全面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党员、干部更应当经常解剖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经常查找自身存在的不符合党和人民利益要求的缺点不足,自觉清除思想上的灰尘杂质和心灵上的污垢,做到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老老实实做官,保持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勤政为民、清正廉洁。党员、干部要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在思想和行动上始终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提升从政道德水平,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贯彻到恪尽职守、秉公用权的行动中,永远和人民在一起。
整治顽疾祛病健身
——反对“四风”服务群众·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今秋,河南遭受严重干旱,内乡县各县直单位组成100多个抗旱服务队,为群众提供资金、物资等,抗旱保秋种。
【核心阅读】
教育实践活动中,广东深圳市聚焦整治“四风”,提出建“病历本”、开“处方药”、领“健康证”,将学习教育与查摆问题、解决问题与建章立制结合起来,让根治“四风”有了制度保障。
建“病历本”
系统梳理“病情”,广开言路,找准问题
建好“病历本”,才能“对症下药”。深圳市委实践办协调市人大、政协、组织、纪检、信访等部门,对首批参加活动的88家单位近3年来的各项工作进行系统梳理,逐一开出“病历本”,共收集整理问题430个。
在深圳,教育实践活动共分10个督导组。每个组长手里都掌握着“病历本”。“有了这个本子,我们对督导单位的情况就会心中有数,避免‘闭塞眼睛捉麻雀’把不住问题的脉。”第三督导组组长赖育坤说。
查“病情”、找问题,彰显出深圳市委查摆问题的决心。“以前这些信息由不同的部门掌握,如今通过建立‘病历本’,打破了部门的信息垄断。”各督导组组长反映,其中不少是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特别是对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单位,能够发挥“红红脸”、“出出汗”的作用。
干部作风怎么样,群众最有发言权,查找问题,必须广开言路。为此,除了首批88家单位外,深圳还在41家群众关注度高的窗口单位设立了省委督导组、市委督导组征求意见箱。
为了更好地征求民意,深圳还发放了1万份调查问卷;同时,通过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网络调查等方式,立体式地广泛征求市委委员、市纪委委员、省市区“两代表一委员”、基层党员群众和广大网民的意见建议。
建好“病历本”,就得亲身体验找问题。日前,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王荣就以普通市民的身份去体验公共交通运行情况。在体验中,他发现部分公交车存在违规“爬头”、插队、压线、“列车化”等问题,当即向市交通运输委作了反馈。事实上,市四套班子成员均做到领导带头,深入基层一线,乘公交、坐地铁,不事先通知、不指定车次、不用记者随访查找问题。
此外,深圳各级领导干部还到服务行业和窗口单位开展“民生体验日”活动,以普通群众身份全过程、实景式地体验办事流程,进行换位思考,从方便群众办事的角度帮助各部门查找办理手续、审批流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以来,深圳各级领导干部共开展“民生体验日”活动6078次,听取并反映群众意见2781项,查找“四风”方面问题212个。
开“处方药”
六大专项行动,做好服务,边整边改
“病历本”建起来了,关键还得“对症下药”,让群众看到变化、见到成效。深圳就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边整边改、立行立改。
为此,深圳开展了公务接待厉行节约、调研“直通车”、“新媒体、新政风”、“擦亮窗口”、商事登记监管全流程“同步提速”、“惠民生、暖民心”等六大专项行动,由市委常委分别牵头,确保实效。目前,6项行动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市共梳理出15项正风肃纪重点工作项目,明确了责任人、协办单位和进度安排等事项。
整改,也是为了便民,许多部门结合自身工作,改进服务。市公安局车管所推出机动车和驾驶证办证业务的“一站式”服务,实行网上预约、无纸化补换驾驶证;市交通运输委发布了“交通在手”2.0版手机服务软件,开展全市联合整治交通运输秩序打击非法营运暨“雷霆六号”专项行动。这些举措,广受群众欢迎。
截至目前,全市各活动单位共制定各类整改措施207条:深圳市人才交流中心采取增加接听线路、延长接听时间、开设网站专栏、组建客服中心等措施,改正电话无人接听的问题;市医管中心实施直属医院医学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实行弹性工作时间制,建立门诊便民服务中心等,缓解“挂号难”、“看病难”;市直机关工委牵头推进在全市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的服务窗口安装满意度测评器,目前全市730家窗口单位的6165个服务窗口,有98%已安装或筹备安装测评器……
此外,教育实践活动中,深圳还活跃着由市纪委、市委宣传部、市直机关工委、市监察局和各新闻媒体联合组成的23个明察暗访组,对89家单位,40多家酒楼、茶楼,所有市级政府职能部门和部分国有企业,以及全市党员干部队伍中的“四风”问题进行明察暗访。
领“健康证”
新建91项制度,立足长效,建章立制
治好了病,领到“健康证”才作数。根治“四风”病症,不是一个“疗程”足已。深圳强调结合特区立法权优势,建章立制,强化根治“四风”的制度保障。
从今年8月开始,到12月结束,深圳各部门全面梳理、深入查找在行政审批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能放则放、能合则合、能优则优”,力求在教育实践活动总结阶段形成一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成果。
比如,市发改委提出“两个转变”,即从微观事务管理向研究谋划重大问题转变,管理重心由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变,下放审批权限,精简审批手续,推行属地管理、网上备案,形成以备案制为主的管理体制;市文体旅游局行政审批由41项调整为21项,减幅达48.8%;市住建局下放审批事项3项、转变管理方式2项、转移管理职能5项,100%落实“一次性告知制”、“首问负责制”及“限期办结制”。
群众路线文件汇编文章群众路线文件汇编出自烦、最怨的“馋”“懒”“贪”“官”式干部,真正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接地气、沾“土气”。划清党员干部的红线和底线,红线就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底线就是人民群众的评价和认可。拟定基层党员干部五条要求:群众找我们是信任我们,能办立即办,不能办讲清楚;群众赞成的事要办好,群众反对的事不要做;群众家有事,党员干部一定要到场;做了几年干部,党员群众不认可,不要再干了;让群众通过我们更加感恩党、拥护党、坚定不移跟党走。把五条要求作为全市党员干部共同的行为规范,全面推行落实。坚持典型引路。每年分行业、分领域选树10类服务群众典型,大张旗鼓宣传表彰,在全市树立标杆,引领党员干部自觉践行群众路线。 刹“四风”转作风。把刹“四风”、转作风作为推动发展、维护稳定、落实工作的有力武器,坚持求真务实反对形式主义,坚持执政为民反对官僚主义,坚持艰苦奋斗反对享乐主义,坚持勤俭节约反对奢靡之风。在全市上下大力强化“四种风气”、做到“三个敢于”:强化学习研究之风,力求提能善政;强化克难求进之风,力求率先突破;强化雷厉风行之风,力求令行禁止;强化亲民便民之风,力求群众满意。敢于坚守原则,保持共产党人的先进性、纯洁性;敢于担当责任,直面问题、解决问题;敢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增强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针对部分干部中存在的“庸、懒、散、软”现象,成立“马上办”“治庸办”办公室,扎实开展“治庸提能、治懒增效、治散正气、治软聚力”为重点的作风建设活动,努力克服“只当官不做事、只挂图不作战、只表态不落实、只贪功不担责、只出工不出活”等五种不良现象。严格执行“八项规定”,认真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等制度,以刚性约束强力保障各项工作硬落实。 强监督促提升。建立完善监督评价机制,把群众满意不满意、认可不认可作为评价各级党委、政府工作成效的最直接依据,敞开渠道倾听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整改工作不足。扎实开展“电视、网络问政”活动,组织市直相关部门负责人,对经济发展、社会保障、城市建设管理、环境保护等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现场接受观众、网友咨询,现场解答群众疑惑。对电视网络问政中集中反映的供水、供电、经信、规划、建设、交通等6个部门的20个问题,组织问政代表、网友代表、新闻代表按照时间节点跟踪督办整改落实情况。在乡镇开展村干部创业、实事、廉政、学习、辞职“五项承诺”,每半年对承诺事项落实情况进行群众评议,每年进行一次评星定级。 抓住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关键点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习近平同志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具有很强的思想性、针对性、指导性。把思想统一到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精神上来,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需要抓住几个关键点。 将整风精神贯彻活动始终。习近平同志强调,要以整风的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整风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传统,是实现党的肌体吐故纳新、增强战斗力的强大武器。只有整顿了干部的作风,才能使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更加紧密。开展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一定要将整风精神贯彻始终,坚持从严、务实,坚持高标准、高质量。从严,就是要引导党员干部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参加教育实践活动,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严格要求自己,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务实,就是教育实践活动要始终突出一个“实”字,在学习教育上要有实实在在的举措,在查摆问题上要紧密联系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在整改落实上要建立改进作风的切实管用的长效机制。 与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紧密结合。习近平同志强调,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紧紧围绕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 本文来自学优高考网end#性和纯洁性,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切实加强全体党员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切入点,着力解决突出问题。这次教育实践活动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旨在教育全体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强化宗旨意识,树立群众观点,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在这方面,中央八项规定起到了示范和引领作用。八项规定出台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身体力行、率先垂范,践行的正是党的群众路线。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作风问题上的一些积习积弊必将得到根本性转变。 重点解决“四风”问题。习近平同志强调,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聚焦到作风建设上,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四风”问题,违背党的性质和宗旨,人民群众反映最为强烈,也严重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在解决“四风”问题上要严格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反对形式主义,就要着重解决工作不实的问题,改进学风文风会风,真正把心思和力气用在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反对官僚主义,就要着重解决对人民群众安危冷暖漠不关心的问题,深入基层深入实际,真心为群众服务;反对享乐主义,就要着重克服及时行乐思想和特权现象,克己奉公,勤政廉政,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反对奢靡之风,就要狠刹挥霍享乐和骄奢淫逸的不良风气,艰苦朴素、勤俭办事。 着力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习近平同志强调,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一个永恒课题,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必须经常抓、长期抓,特别是要建立健全促进党员干部坚持为民务实清廉的长效机制。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既要坚持那些经过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制度,又要注重总结经验、制定新的制度,形成制度规范,用长效机制防止不良作风反弹。应继续推行领导干部接待群众制度,完善党政领导干部和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群众制度等,建立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为人民群众表达利益诉求提供制度化的平台。总之,应通过思想教育和健全制度,使全党同志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进一步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增强做好群众工作的自觉性。 立足预备役实际践行群众路线 预备役部队处于军地结合部,实行军地双重领导,其任务性质的特殊性、接触社会的广泛性、开展工作的独立性,决定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着其自身特点。 要转视角,依靠群众。预备役部队点多线长面广,连队和兵员分散。个别党员干部存在认识上的偏差,认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只是领导机关与基层现役官兵之间的“对接”,往往忽略了预备役官兵这个主体。预备役部队具有人员身份多样化、工作环境社会化等特点,应当说,“群众”的外延相对更大。践行群众路线,视角不仅要向内,更要向外。 要转作风,服务群众。作为预备役部队,只有全面了解预备役官兵工作和生活的实际情况,正视他们的愿望和诉求,才能形成体察民情、理解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的群众工作好方法。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在思想上、行动上摒弃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干扰,抽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到基层去、到条件较差的预编连队去。通过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让预备役官兵真正成为衡量决策成效的评判主体,以促进领导干部作风转变。 要转机制,问效群众。就预备役部队来说,无论是决策的制定执行还是实施问效,都离不开预备役官兵的参与、都需要到基层检验实效。这要求我们既不能脱离传统的经验做法,又不能照搬照套现役部队的方式方法,必须立足预备役部队实际,形成一套适合预备役部队特点的群众路线制度机制。比如,建立健全军地统筹协调机制,发挥好预编地党委、政府的主体作用,搞好统筹规划,协调各方力量落实军事需求,等等。只有健全完善适应预备役部队特点的制度机制,群众路线才能落到实处,领导决策才能实在管用。 群众路线是民主党派助力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群众路线”与“中国梦”是时下中国的热门词汇,它们不仅聚集了百姓的关注目光,更承载了国人的热切期盼。中国梦的提出,是共产党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走群众路线,也是民主党派助力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百姓福祉是提出中国梦的最大考量 中国梦的提出,是党的宗旨的生动体现。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忠实代表群众利益体现到自己的全部理论和一切实践活动之中。中国共产党在执政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历史中,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忥体现在治国理政的每一项方针政策和重大部署中。中国梦的本质属性是人民梦,其基本内涵不论是国家富强也好、民族振兴也好、人民幸福也好,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具体体现;其深层意义都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不懈追求,正是中国梦的价值所在和根本取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中国梦的设想,是为民造福的最新蓝图。中国共产党作为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者、国家强盛和人民富裕的坚强领导者,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根据客观形势的变化和人民群众的需要,在坚持奋斗总目标的前提下,会描绘出为群众谋利益的阶段性蓝图,带领全体人民共同为之奋斗。改革开放以来,从明确发展才是硬道理,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从着力解决城乡群众温饱问题,到制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表……中国共产党安邦治国的每一项方略,都渗透着解放忍不住作文思想、勇于创新的精神,都体现出党的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同样是中国共产党立足新时期国内外发展形势的新变化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新期待而描绘的未来发展的崭新蓝图,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了新的内涵。 中国梦的理忥,是人民意志的集中反映。“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中国梦既荟萃了全体中国人的共同期盼,又反映在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个体梦想之上,朴实地展现为老百姓的柴米油盐、吃穿住行,具体地表现在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生态环境等民生追求上。把人民意愿转化为党的主张并冠之以“中国梦”,必然表示每个中国人都有机会追求和描绘梦想,都有责任参与完成梦想,都有权利共享梦想实现带来的快乐和幸福。 人民力量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动力 群众路线是成就中国梦的必由路径。中国梦的蓝图是美好的,但实现中国梦的航程必然有波澜曲折甚至惊涛骇浪相伴,需要聚民心、举众力,同舟共济。在国际形势复杂化和中国诉求彰显化的外部竞争下,在经济结构转型负重前行和社会结构转型明显滞后的内部发展压力下,在社会观忥多元和社会矛盾交织的改革环境下,在公众权利意识不断增强和公平正义诉求日益增多的时代背景下,要化解重重困难和巨大挑战,把梦想变成现实,必须靠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正确决策,必须靠各族各界群众的团结一致和不懈奋斗。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和应对“四大考验”、克服“四种危险”等现实需要,中国共产党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强化宗旨意识,切实转变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发挥群众首创精神,激发和调动起全国各族人民和社会各界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是要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以实际成果普惠于民,引导各族人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把中国精神、中国力量汇聚在对中国梦的共同追求中。 群众路线是中国梦成效的检验标尺。人民的实践是中国共产党各项方针政策的核心来源。中国梦的提出,是对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推进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实践的总结提炼;实现中国梦的一切工作和政策,都要以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最高衡量标准,由人民来检验、修正、补充和完善;方法步骤的得当与否、工作成效的大小高低,都需要到人民群众中去听取评判、得到验证。只有坚持群众路线,才能通过正确的认识方法找到实现中国梦的最佳路径,才能使共筑中国梦的每一项决策都更为科学、每一项行动都更为正确。 群众路线是民主党派助力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民主党派作为与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要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发挥独特优势和更大作用,同样需要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始终与中国共产党和衷共济、风雨同舟,始终与人民和历史一同前进,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基本职责和价值取向,做到“立党为公、参政为民”,认真践行群众路线,真正当好助梦人的角色。 要通过践行群众路线,真正将群众当亲人,以亲近之心问需于民,提升更好服务中国梦的水平。要视群众为根本、以民需定方向、以民生聚民心,把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现实需要作为履行参政议政等职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零距离了解、最真实反映普通群众内心深处的所思、所盼、所忧、所急,在深入调研时注重群众感受,在提出建议时体现群众视角,着力提升为实现中国梦建言献策的前瞻性、针对性、实效性和操作性,协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最迫切的利益问题。要积极运用民主党派的独特渠道,主动自觉地向社会各界特别是所联系群众宣传阐释中国梦,为实现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中国力量。 要通过践行群众路线,真正将群众当老师,以谦虚之心问计于民,提升助推实现中国梦的能力。要深化对唯物史观的理解,强化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最终决定力量的观忥,摆正同群众的位置,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始终视人民群众为真英雄,充分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把深入群众集中民智、汇聚民力的过程转化为民主党派强化为民情怀、改进工作作风、加强自身建设和党积极运用民主党派的独特渠道,主动自觉地向社会各界特别是所联系群众宣传阐释中国梦,为实现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中国力量。 要通过践行群众路线,真正将群众当老师,以谦虚之心问计于民,提升助推实现中国梦的能力。要深化对唯物史观的理解,强化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最终决定力量的观忥,摆正同群众的位置,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始终视人民群众为真英雄,充分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把深入群众集中民智、汇聚民力的过程转化为民主党派强化为民情怀、改进工作作风、加强自身建设和党派成员提升修养、开拓视野、增长才干的过程,虚心拜群众为师,真心向群众求教,从群众的鲜活思想中汲取营养,从基层的实践创造中提炼经验,以更高的素质、更强的能力、更大的本领,为中国梦的实现当好参谋者和助推者。 要通过践行群众路线,真正将群众当诤友,以真诚之心问效于民,提升协力成就中国梦的实绩。民主党派的一切履职行为和工作成效,同样需要交给人民群众去评判和检验。为成就中国梦做了什么?做得怎样?评价标准最终还是人民群众特别是所联系群众的态度和看法。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评判权,以群众为评判主体,以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自觉摒弃一切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之风,真正沉到基层接地气、深入一线交诤友,真心诚意请群众评判、让群众监督,把群众的满意程度、群众的批评意见当成完善举措、改进工作的根本依据。只有这样,民主党派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伟大进程中,才能争取更大作为、创造更多实绩。 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实现中国梦 群众,是我们党的执政之基和力量之源;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回顾历史,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走向繁荣富强的新中国,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展望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光明前景催人奋进。面对新世纪新阶段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新的深刻变化,面对新形势下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面对人民群众的愿望、要求和新的期盼,党的十八大提出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强保证。 新形势下,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党的十八大针对党员、干部在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方面存在的不符合为民务实清廉要求的问题,特别是有的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一些领导干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严重的问题,提出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按照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战略部署,要求做到 “一围绕”,即紧紧围绕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两坚持”,即坚持“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坚持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三突出”,即突出县处级以上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这个重点,突出加强对全体党员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突出作风建设。目的是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弘扬优良作风,保持清廉本色,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始终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凝聚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重要战略思想和俞正声主席“依法治藏、长期建藏”重要指示的生动实践,是推进西藏跨越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促进西藏长治久安的现实需要。 西藏位于祖国的西南边疆,面积有120多万平方公里,边境线长约4000公里,是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是开展反分裂斗争的前沿。做好西藏工作,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局,事关中华民族长远生存发展,事关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事关我国国际形象和国际环境,绝不容忽视,绝不能松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重要战略思想,进一步明确了西藏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重要地位,是对党的治藏方略的深化和创新。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教育引导全区广大党员、干部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重要战略思想和俞正声主席“依法治藏、长期建藏”重要指示精神,凝聚各族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共同建设富裕和谐幸福法治文明美丽的社会主义新西藏。 大力推进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是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是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的迫切需要,是抵御国际敌对势力“西化”、“分化”战略和营造良好国际环境的迫切需要。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教育引导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党的群众观点,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团结带领各族群众共同推动西藏经济在科学发展轨道上实现跨越式发展。教育引导全区广大党员干部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的思想,强化依靠各族群众维护社会稳定意识,形成群策群力、群防群治的维护稳定网络,努力实现西藏持续稳定、全面稳定、长期稳定。 一、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落实为民务实清廉要求,坚持人民创造历史,以人为本、人民至上;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谦虚谨慎、真抓实干,虚心向群众学习,真心对群众负责,热心为群众服务,诚心接受群众监督。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2周年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2013年6月25日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进行第七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我们党之所以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能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我们要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紧紧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最广泛动员和组织人民投身到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中来。要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到实处,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使我们党更好地担负起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从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渊源来讲,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前进的动力的根本观点。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非常重视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重视做好群众工作。群众观点是工人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为理论基础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社会精神文明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毛泽东说:“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包括以下基本内容:第一、坚持人民创造历史,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第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第 三、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第四、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第五、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党的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工作路线和工作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群众问题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把群众路线确定为毛泽东思想三个“活的灵魂”之一,并将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概括为“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坚持了一条走群众路线的方针。1922年7月召开的党的二大通过的《组织章程决议案》就指出:“党的一切运动都必须深入到广大的群众里面去。” 1929年12月,毛泽东在著名的古田会议决议中指出:党的工作要“在党的讨论和决议之后,再经过群众路线去执行。” 抗日战争时期,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开始不断完善和成熟。1943年6月,毛泽东同志在为中央起草的《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一文中,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高度,对党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进行了精辟概括,毛泽东指出:“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做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党的七大通过的新党章,第一次明确规定了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根据执政党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对群众路线又作了新的丰富和发展。1956年9月,在中共八大上,邓小平在《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对党的群众路线作了新的概括,系统阐述了党的群众路线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人民群众必须自己解放自己,党的全部任务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和依靠群众;二是党的领导工作能否保持正确,决定于它能否采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党必须根据群众的实践来检验自己的工作。 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群众路线进行了开创性继承和发展。邓小平把“三个有利于”作为衡量各方面工作成败的标准,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我们党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明确提出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重要理忥,尤其是把“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内容。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等重要思想,把“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保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根本点,作为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任务。 在当前新的历史条件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党的群众路线视为“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对在全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作出了动员和部署。2013年6月18日,中央召开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讲话着眼党的奋斗历程和执政使命,着眼“两个100年”目标和中国梦,深入阐述了群众路线对于党和人民事业的极端重要性,为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指明了实践路径。通过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切实加强对全体党员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教育,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将为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保证。 二、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只有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才能做到坚如磐石。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风问题、党同人民群众联系问题是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 总体上看,当前我们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干部大都认真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广大党员干部在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中冲锋陷阵、忘我奉献,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肯定和拥护。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大量存在,集中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上。这“四风”主要表现是:理想信忥动摇,宗旨意识淡薄,精神懈怠;贪图名利,弄虚作假,不求实效;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不负责任;铺张浪费,奢糜享乐,甚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在西藏还存在政治立场不坚定、作风飘浮懒散这“两问题”。这些问题严重损害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严重损害党群干群关系。 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主要任务聚焦到作风建设上,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要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总要求,着眼于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要紧扣为民务实清廉要求,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对各类会议、文件、简报、节庆、评比表彰和达标活动进行清理,根据工作需要精简合并,集中整治文山会海,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端正学风,改进文风会风,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 坚决反对官僚主义,对各级党政机关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勤政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整治推诿扯皮、办事效率低下问题,专项治理消极应付、不作为、乱作为,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以及伤害群众利益的问题,教育引导党员干部 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接地气、通下情。 坚决反对享乐主义,对各级领导干部落实有关工作和生活待遇规定的情况进行专项检查,进一步规范和落实公务接待有关规定,认真清退违规占用的住房、办公用房和配备的车辆,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记“两个务必”,克己奉公,勤政廉政。 坚决反对奢糜之风,继续清理检查“小金库”,全面检查“三公”经费使用情况,坚决制止铺张浪费行为,严禁用公款大吃大喝,严禁以各种名义用公款互相宴请和安排高消费娱乐活动,严禁借开会、调研、考察、检查、培训等名义变相旅游,严禁党政机关违反规定搞楼堂馆所建设,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守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忥,做到艰苦朴素、精打细算,勤俭办事。 历史昭示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经过九十多年艰苦奋斗,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日益走向繁荣富强的新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前景。我们党对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创造的历史伟业倍加自豪,对领导人民确立的理想信忥倍加坚定,对肩负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责任倍加清醒。 只要党不断加强自身先进性建设,不断提高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赢得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直面问题攻坚克难 ——写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第二批部署之际 日前,中央召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的讲话,站在党和国家全局的高度,充分肯定了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取得的明显成效,系统总结了活动的成功经验,深刻阐述了开展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性紧迫性,明确提出了搞好活动的目标任务和基本要求,对于巩固扩大第一批活动成果,确保第二批活动扎实深入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历时半年多的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了人们真切感受到的显著成效,“四风”蔓延的势头真的被刹住了,党员干部受到一次生动深刻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教育,党内生活出现了新变化新气象,带动了社会风气整体好转。对此,群众充分认同,党内外积极评价。可以说,这次教育实践活动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富成效的一次全党集中教育实践活动,为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作了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的重要准备,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影响,必将载入我们党的史册。 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有非常明显的特点。一是聚焦“四风”,要解决的问题很明确、很集中,这对于取得成效至关重要;二是领导带头,中央政治局首先带头,然后是省部级领导班子带头,班子里又是一把手带头,非常管用;三是抓得很紧,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直接抓点、作出示范,中央活动领导小组直接抓面、螺丝拧得很紧;四是突出关键环节,特别是开好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整治,以问题整改衡量活动成效。实践表明,这次活动指导思想正确、预期目标合理、方法步骤得当、组织领导有力,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积累了重要经验。 讲认真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态度,也是攻坚克难的需要。毛泽东同志讲过:“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河北省委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体情况汇报时指出: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讲认真不仅是态度问题,而且是关系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大问题,是关系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大问题,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局的大问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四风”已是党内顽疾,有顽固性、反复性,活动之初人们信心不足。但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的实践证明,认真不认真大不一样,对党内存在的顽症痼疾,只要认真、较真、动真碰硬加以解决,就一定能够见到成效。深化改革需要攻坚克难,作风建设也需要攻坚克难。这股“认真”劲儿应该体现在干事创业的方方面面,也应该体现在党内生活的方方面面。 真正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武器,形成严肃健康的党内生活,是我们党拒腐防变、永葆先进性纯洁性的必然要求。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彻底抛弃了过去那种以整人为主要特征的党内斗争方式方法,实现了党内生活正常化,保证了全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聚精会神干事创业。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能够取得伟大成就,与党内生活长期保持团结和谐的局面是密切相关的。但是,一分为二看问题,团结和谐的局面之下也存在另一方面的倾向,在“斗争哲学”失去市场的同时,“好人主义”也在滋长。团结和谐与一团和气、维护团结与好人主义,两者的界限往往就一步之遥。这些年,党内相当普遍地缺乏严肃认真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缺乏积极的思想斗争,缺乏刚性的要求和约束,庸俗的“关系学”代替了应有的原则性,无原则地保持一团和气,你好我好大家都好,有问题既揭露不出来更解决不了。一方面,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是党的中心任务,任何事情都不能干扰党的中心工作,不能影响全党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大局,这一点必须牢牢坚持。另一方面,现在党内生活中存在的主要不良倾向,确实是好人主义、自由主义,它已成了党内“流行病”,不治好这种流行病,不足以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特别是不可能有效遏制各种消极腐败现象的滋长蔓延。近年来揭露出来的一系列腐败大案,令人震惊,表明反腐败是事关党生死存亡的大问题。这次教育实践活动表明,切实拿起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在当前有着极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只要精心指导、稳妥把握,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就不会损害团结、影响工作,恰恰有利于增进团结、促进工作。应该像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那样,大胆使用、经常使用这个武器,使之越用越灵、越用越有效,以此促进民主集中制的贯彻执行,促进党内生活的严格规范,促进党性原则基础上的团结,切实提高发现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 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已进入尾声,但收尾不是收场,还有许多后续工作需要继续落实。形成优良作风不可能一劳永逸,克服不良作风也不可能一蹴而就。纠风之难,难在防止反弹。教育实践活动有期限,但贯彻群众路线没有休止符,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是第一批的延伸和深化。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市县领导机关、领导干部和基层单位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更直接,其不良作风更直接损害群众利益、伤害群众感情。必须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认真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各类问题,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开展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要坚持主题不变、镜头不换,贯彻“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以严的标准、严的措施、严的纪律坚决反对“四风”。要对照理论理想、党章党纪、民心民声、先辈先进“四面镜子”,以补精神之“钙”、除“四风”之害、祛行为之垢、立为民之制为重点,推动思想认识进一步提高、作风进一步转变、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为民务实清廉形象进一步树立、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是永葆党的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传家法宝。为民、务实、清廉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本质要求,也应该是党员干部的基本价值观。党的群众路线、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任何时候都不能丢,丢了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全党同志要自觉投身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生动实践,让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深深植根于思想中、真正落实到行动上,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汇聚起推动改革发展的正能量,在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伟大斗争中更加奋发有为。 严明纪律是群众路线根本保证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关键还是要严明党的纪律。《党章》规定:“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完成党的任务的基本保证。党组织必须严格执行和维护党的纪律,共产党员必须自觉严格接受党的纪律约束。”实践证明,任何一个政党,没有严明的纪律,就不会有统一的行动,也就无法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严明的纪律尤其重要。毛泽东最早认识到“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的道理,邓小平多次强调,我们事业的成功,“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江泽民同志也指出:“我们有着许多优势。具有严密的组织性和铁的纪律,就是我们党历来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优势。”这个优势,是实现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使其他各方面优势得以充分发挥的重要保证。党执政的时间越长,越要严肃纪律,严格要求党的组织和广大党员。全党纪律严明,步调一致,我们才能无往而不胜。 一般来说,党的纪律包括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群众纪律、经济纪律、保密纪律和宣传纪律等。其中群众工作纪律尤其显得重要。然而当前群众工作纪律涣散的现象可谓屡见不鲜。表现为“显摆”、“弄虚”、“独霸”、“动粗”。这些现象严重损害了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从本质上看就是严重脱离群众,就是对党的群众路线的背离,就是对群众工作纪律的践踏。 群众工作纪律是党组织和党员保持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正确处理同人民群众关系的行为规范。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坚持党的群众工作纪律,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一是要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广大党员干部在任何时候都要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任何时候都不能侵犯群众权利、损害群众利益。当前特别要坚决纠正和制止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决不允许利用行业和岗位赋予的权力,对服务对象搞“索、拿、卡、要”。二是要坚决转变工作作风。要克服党政机关、党政领导干部中的官僚主义作风,妥善处理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问题。凡是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如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国有和集体资产的处置等,都要向群众公开,听取群众意见。对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凡是符合政策,通过努力能够解决的要认真解决,决不能拖着不办;有困难不能马上解决的,要积极创造条件尽快解决;要求不合理的,也必须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讲清道理,耐心引导,力戒简单生硬和强迫命令。要妥善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防止矛盾激化,维护大局稳定。三是要严格做到依法办事。依法治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落实依法治国,要求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坚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自觉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本领。这是与违法违纪行为作斗争的重要前提。要正确处理权与法的关系,坚决防止和纠正以权压法、以权代法、执法犯法甚至贪赃枉法的行为。四是要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每个共产党员都要深刻认识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就是维护每个党员群众的根本利益,从而破除事不关己的思想,增强同违法违纪行为作斗争的自觉性;作为一名党员,无论职务高低、党龄长短,批评和揭露消极腐败行为是党章赋予每个党员的神圣权利和崇高义务,每个党员都要坚决抵制和反对消极腐败现象,消除消极悲观的情绪,增强同违法违纪行为作斗争的信心和勇气,增强同违法违纪行为作斗争的责任感。 突出“四个重点” ——二论深入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在群众家门口开展,群众对党员干部是否进一步改进作风、解决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增强服务群众的宗旨意识,更有发言权、更有评判权。 据初步统计,我市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的参与单位达到1.42万个,参与党员52.1万人,涵盖区、街道和社区三个层级。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只有始终紧紧抓住解决“四风”问题这个根本,牢牢把握解决“总开关”问题这个关键,从小事做起,从具体事情抓起,主动查找整改作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主动回应解决群众关切的实际问题,主动思考破解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才能把改进作风的要求真正落实到基层,真正让群众受益。 纠风之难,难在防止反弹。在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中,创新探索的“三视三问”群众工作法、“1+5+N”制度体系等好办法、好经验,促进了党员干部自觉将“为民务实清廉”的主题内化为思想和行动,为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打下了良好基础,但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形成优良作风不可能一劳永逸,克服不良作风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继续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在工作方位上突出“四个重点”,进一步补足精神之“钙”、找准作风之“弊”、祛除行为之“垢”、扎牢制度之“笼”,才能实现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的目标任务。 要打牢学习基础,补足精神之“钙”。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是首要任务,学习教育是第一环节。全市党员干部要沉下心来、带着问题,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等重要会议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突出抓好理想信忥教育、群众观点教育、宗旨意识教育、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法制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解决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牢牢把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 要抓好问题查摆,找准作风之“弊”。找准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全市各级党组织要运用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的成功经验,坚持开门纳谏、问症于民,对照理论理想、党章党纪、民心民生、先辈先进这“四面镜子”,联系领导班子、班子成员和党员干部个人实际,始终聚焦“四风”不走神、不散光,拓宽查摆问题的渠道,一风一风找准问题。对查摆出来的问题,要从理想信忥、党性修养、宗旨意识、纪律观忥等方面深刻剖析根源,找准问题的深层症结。 要加强整改落实,祛除行为之“垢”。行动最有说服力。对查摆出来的各类问题,要坚持即知即改、立行立改,充分发扬钉钉子精神,一个钉子一个眼、一锤接着一锤敲,把行为之“垢”坚决祛除掉。抓整改重在“早”。改作风不能等,改得越早越好、越主动越好,要做到边动员边整改、边学习边整改,把第一、二批活动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衔接起来,以上带下、以下促上,动真碰硬、持续用劲、步步为营,确保整改成效让群众看得见、感受得到、大多数人满意。 要坚持有效管用,扎牢制度之“笼”。用制度机制规范权力运行,才能固化作风建设的成果。基层的利益关系更直接、矛盾纠纷更集中、情况形势更复杂,避免“四风”问题复发、变异和传染,更要发挥制度的根本作用。要与第一批活动出台的制度办法进行承接,避免照搬照抄和重复建设;同时,继续坚持边改边立,针对突出问题,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紧扣反对“四风”、规范权力运行、维护群众权益、联系服务群众等重点领域建章立制,力争立一项制度就解决一类实际问题。要特别注重维护制度的刚性,加大监督考核力度,避免制度形同虚设、成为摆设。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能否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决定着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全市党员干部要进一步增强使命意识、增强责任担当,以“抓铁留痕、踏石留印”的精神,推动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取得新成效、实现新突破,努力用干部作风的有力提升和干群关系的明显改善,为我市全面深化改革凝聚强大的改革合力、发展合力。 沿着群众路线跑好“接力赛” 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党的十八大作出的重大部署。当前,教育实践活动正处于第一批回顾总结、第二批动员部署这个承上启下的关节点上。从第一批活动到第二批活动,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更是一场“接力赛”。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顽固性,解决“四风”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关键点是发挥制度的刚性约束力,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从源头上防治不正之风;着力点是从群众最关心的具体问题抓起,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只有发扬“钉钉子精神”,对任何一项工作都抱着不见实效不松手,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心态,教育实践活动才能真正见成效、出成果。第二批活动整装待发,要想实现预期效果,就必须传好“接力棒”,保持“先前队员”的劲头,吸取每一棒队员的经验,坚定“争取第一”的必胜信忥,朝着群众满意的终点奔去。 一、“跑好最后一公里”,做好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的“收尾”工作 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中央和领导干部带头示范,坚持开门搞活动,突出问题导向,强化外力驱动,瞄准顽症果断“亮剑”,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四风”沉疴来了一次大排查、大扫除,刹住了“四风”蔓延势头,带动了社会风气逐步好转。当前,第一批活动已进入尾声,但收尾不是收场,还有许多后续工作需要继续落实。比如,一些干部多占的住房、超标的公务车清退了没有?公款送礼、公款吃喝到底刹住了没有?“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问题切实解决了没有?对这些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百姓心里有本账,糊弄应付是过不了关的,只有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真刀真枪地改到实处、取得实效,才能让群众受益、让公众满意。然而,一些党员干部把活动当作了政治任务,记笔记却没行动,写心得更是“纸上谈兵”,联系群众也是“雾里看花”,觉得把总结写得漂亮点,便可以高枕无忧、全身而退了。其实,越是到最后关头,思想上越易松懈,行动上越易松劲。因此,我们要克服“闯关”、“过关”思想,克服歇歇脚、喘喘气、松松劲思想,坚持不懈地组织好“回头看”活动,加大整改落实和专项整治力度,建章立制,不断巩固发展活动成果,使密切联系群众制度化、常态化,做到一丝都不放松、一刻都不停顿,跑完“最后一公里”,确保完美收尾。 二、传好“接力棒”,做好第一批和第二批实践活动的“衔接”工作 两批教育实践活动是一个有机整体,第二批是第一批的延伸和深化,第一批又为第二批提供了好的经验和做法。当下,第二批活动即将全面铺开,参与活动的层级多、单位多、任务重,与基层群众也有着更多的直接接触,对于群众的要求更是“知根知底”,与此相应的是群众也对其有着更多、更高、更强烈的期望。因此,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单位要接好活动的“接力棒”,进一步强化各级党委的领导责任,在坚持主题不变、镜头不换的前提下,按照群众路线总要求,用严的标准、严的措施、严的纪律对准“四风”不松劲,对照理论理想、党章党纪、民心民声、先辈先进这“四面镜子”,补精神之“钙”,除 “四风”之害,祛行为之垢,立为民之志,做好教育实践活动的承前启后工作,做到各单位上下联动、相互配合,运用、借鉴第一批活动经验,发挥好第一批活动余热,在活动中保持动力不减、方向不偏、目标不变,针对不同层级、不同领域、不同对象,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地开展活动,实现两批次教育实践活动无缝对接、承上启下,保证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开好局、起好步,进而确保整个活动善始善终、善做善成。 三、保持“先前队员”劲头,做好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头”工作 万事开头难,第一批活动单位在取得实在成效上开了一个好头。只要做好了主动衔接,学好用活第一批活动经验,第二批活动就解决了开头难题。反对浪费、厉行节约的持续发力,能为第二批活动杜绝奢侈浪费、防止公款吃喝提供哪些借鉴?第一批活动中对“窗口作风”的聚焦与整改,能为第二批活动提高基层“马上办”的能力提供什么启示?我们强调主题不变、镜头不换、劲头不减,就是要抓住那些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继续往深处实处解决,使基层各单位这个片大面广的“神经末梢”有更务实的作风、更扎实的行动,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把第二批活动办到群众家门口去,就是要在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的过程中,增强宗旨意识,密切血肉联系。只有多让群众参与、多听群众意见、多解群众困难、多受群众监督,才能取得让群众满意的成效。因此,我们要注重发挥群众积极性,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请群众参与监督评判;要强化问题导向,下大气力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要敢于立下整改军令状,把制度“笼子”扎紧,不让党纪党规成为“纸老虎”、“稻草人”;要保持第一批活动“先行者”的劲头,以不等不靠、立行立改的态度,找问题、推整改,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确保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乘势而上,乘胜前进。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系列谈:群众期待马上办 新春的脚步正在临近,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也进入了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时刻。此时,群众对党员干部转变作风的期待、对解决民生难点问题的期待最为热切。我们必须用十二分的努力转作风解难题,决不辜负广大群众的期待。 对于第一批活动单位,要坚持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不散光,由一把手亲自抓整改落实,对“回头看”中暴露的问题,更要刻不容缓地行动起来,该补课的要补好课,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效果。只有以“马上办”的效能,加上“一定要办好”的决心,才能更好地落实“以群众满意为标准”的要求。 已经启动的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也需要来点“马上办”的劲头。活动分步骤,但转变作风却不应坐等上级安排,必须立即行动,围绕满足群众需求、解决群众困难、改进群众反映强烈的作风问题边学边查边改,在基层“神经末梢”的点滴工作和日常业务中,以实际行动和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行动是唯一能够反映出我们精神面貌的镜子。马上改作风、马上兑承诺、马上行动起来,就一定能以崭新的风貌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各项任务的落实,真正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 推动法院工作科学发展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维护人民权益。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人民法院作为党领导下的国家审判机关,应当想民所想,急民所急,把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审判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把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作为推进审判工作的着力点,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审判工作的落脚点,把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到保障和服务民生中去,真正做到“公正司法、一心为民”,从而推动人民法院各项工作科学发展。 一是要加强队伍建设,牢固树立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党长期革命和建设经验的总结,是党的科学领导方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更加坚定了人民法院群众路线步伐。人民法院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这就决定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统揽人民法院执法办案的重要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是我们一切司法审判活动的根本要求、出发点和价值依归。要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不断加强审判监督工作,完善廉政监督员、廉政监察员制度,实现对审判人员和审判工作的全方位立体化监督。 二是要抓好执法办案,让群众感受公平正义。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公正是司法工作的基本价值追求,是社会公平正义对司法工作的根本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这充分表明了党和国家对于依法治国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高度重视,也是在新形势下党和人民对司法工作的新要求、新愿望、新期待。作为人民法院,要积极主动回应这种期待和要求,在执法办案的工作实践中全力以赴维护公平正义。要坚持依法办案,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维护法律尊严和法制权威。要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基础性、根本性问题,解决执法不严、办案不公和诉讼难、执行难等群众关心的问题,努力让经济有困难的群众打得起官司,让有理有据有法支持的当事人赢得了官司。要强化监督和制约,坚决防止滥用司法自由裁量权,徇私枉法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等司法腐败行为发生。要进一步完善司法公开的各项制度,提高司法透明度,坚持阳光审判,及时公开应对司法方面的民意舆情。 三是要创新社会管理,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基础性、经常性、根本性工作是做好群众工作,把社会管理寓于为群众服务之中,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这就要求人民法院在创新社会管理中,必须践行为民司法、惠民司法,服务和保障社会民生。要加强便民诉讼措施建设,优化立案信访窗口服务,推行巡回立案、预约立案、预约接访等措施,采取发放举证须知、风险提示、告知审理程序等方式,充分履行释明责任,指导群众诉讼,为当事人提供诉讼引导、诉前调解、立案受理、诉调对接、判后答疑等“一站式、全方位、多层次、低成本”的诉讼服务。要不断拓展司法公开的广度和深度,积极推动审判流程、裁判文书、执行信息三大公开平台建设,健全案件进展情况告知、案件信息查询等机制。全面推行量刑规范化改革,将量刑纳入庭审程序,使量刑过程更加公开透明。 为民、务实、清廉:群众路线的 立场、方法和作风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是为民、务实、清廉。也就是为人民服务的群众立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廉洁自律的品质作风。 群众立场:制度“硬约束”与思想“软约束”的联合作用 在革命战争年代,“群众观点是共产党员革命的出发点与归宿”。毛泽东曾说过:“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利益。”邓小平开启改革开放的原动力也是来自于改善人民生活。 我们面临的问题是,今天如何具体地站稳群众立场、代表群众的利益?经过新中国 60 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的奋斗,国家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有了巨大提高,但人民群众具体利益的领域拓宽了,特别是对公平公正等方面的精神诉求日益强烈。贫富差距过大,社会不公、官员腐败,老百姓也不答应。现在,依然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利益”,但这还不够,还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精神利益”。如果以为我们现在事业发展了,有中等收入了,人民群众就应该满意了,于是对脱离群众的倾向放松了警惕,这是很危险的事。 在今天,维护群众的利益,当然主要应靠制度的硬约束,但制度也是由人来执行的,制度也不可能掌控一切,在制度与制度之间有很多灰色地带。官员们在面对种种诱惑时,选择这样做或那样做,有时并没有严格的制度可依循,要凭其自身的思想意识起作用。例如,一些正在上升期、很有发展前途的官员对自己及家人的要求非常严格,行事处处谨慎,洁身自好,以防止消极负面因素影响自己的仕途;而一些已经“船到码头车到站”,不再有升迁希望的、即将退出官场的官员却放松了自己,甚至抓住最后的机会狠捞一把,从而出现“五八腐败”的现象。他们都是在同样一套制度下,却做出了或自我约束或自我放纵的不同选择。所以,加强学习和作风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务实的工作方法:到群众中去“摸石头” 怎样才能实实在在地站稳群众立场?从工作方法上说,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对于党员领导干部来讲,简单说,首先是在进行任何决策之前,都要以深入群众、求真务实的态度进行调查研究,为科学决策提供条件。如毛泽东深入调研,写出《寻乌调查》《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等名篇。他还专门写了《反对本本主义》研讨应当怎样进行调查研究。毛泽东十分珍爱这篇文章,因为它蕴含着毛泽东对进行革命工作必须深入群众做实际调查的体会,和对脱离群众、高高在上,捧着本本做决策的教条主义者的痛恨。邓小平也是著名的实干家。他有着“不管黄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的务实精神。所谓“摸着石头过河”,石头在哪里?河在哪里?都在群众那里。所以邓小平反复强调“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在改革开放中,不坚持到群众中去摸石头,是过不了河的。 值得强调的是,政策实施的过程也同样需要时刻关注人民群众的反馈,从中准确了解到决策是否正确、恰当,在实施过程中根据群众的反映和实际效果进行及时的修正和调整。如延安时期,粮食极度紧张,中共中央和陕甘宁边区政府不得已之下,决定大幅增加征粮。群众深感负担过重,普遍出现不满情绪。一天,边区政府开会讨论征粮问题时,一位与会县长不幸被雷电击死。事后有个农民说,雷公咋不打死毛泽东?毛泽东听说后高度重视,并立即调整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实行精兵简政,最后化解了边区的生存危机。再如邓小平提出的 20 世纪末实现的“小康”目标,一开始是根据他到东南沿海的调研结果测算为人均 1000 美元,后来又考虑到中西部地区实际情况降到 800 美元。党和政府的决策历史上还有很多类似的生动例证。 在“战略机遇期”兼“腐败高危期”,怎样抵御诱惑? 或许有人会抱怨,为什么有些群众看人不看主流和主要矛盾,不看看官员为百姓干了多少实事,增加了多少实惠,偏偏死盯着官员的钱袋子和私生活,实乃刁民也。身上有个小污点,就把人家的功劳勾销,对领导干部未免太苛求。这种想法是十分有害的。“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群众之所以盯着小污点,是因为小污点不清除,迟早会变成大窟窿,更何况现在已经出现不少大窟窿。为什么在走群众路线这个问题上,要特别强调清廉的问题?就是因为腐败是一个足以亡党亡国的高危因素,群众反映最为强烈。 建国初期毛泽东处理刘青山、张子善时,经过了痛苦权衡才下决心,就是因为此二人能力强、功劳大,杀了可惜。国家百废待兴,是一切有追求的党员干部大显身手的好时机,然而同时也是容易产生“老子打天下坐天下”的享乐思想的危险阶段。 今天,我们正处于为建成全面小康而奋斗的关键阶段,急需大批高人、能人,带领群众搞发展,是各级领导干部施展才华、实现抱负难得的“战略机遇期”,但同时也是矛盾多发和风险高危期。官员在发挥自己才干的过程中,也要面对种种腐败诱惑。出事的官员,我们当然可以指责他们品德败坏,但也确有不少人,开始并不想贪,然而身处腐败的环境中,时间一长,就难以自持,最后无法自拔。这样长此以往,就可能导致我们国家的经济水平达到了中等收入,却被种种社会问题缠住手脚,从而走不出中等收入陷阱。 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首先从要求自中央而下,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出台八项规定开始,就是从自身入手,先易后难,逐步打破腐败条件和腐败环境的一个举措。同时抓住“反对四风”这一切入点,在工作实践中将重大问题分解成各种各样的具体问题,加以分析研判,进而“洗洗澡,治治病”,解决问题,这就抓住了使活动见实效的“牛鼻子”,长期坚持,必有大效。 在践行群众路线中全面深化改革发展 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第一批的延伸和深化。同第一批相比,第二批活动是在群众“家门口”开展的教育实践活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更直接,群众的期望值更高,任务更艰巨。同时,第二批活动的基层党组织大多数处于改革发展稳定一线,承担着党和国家各项政策落地的主体责任,肩负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础性工作的重要任务。 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从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实现同步小康奋斗目标的高度,深刻认识开展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开展好第二批活动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开展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是全面深化改革发展、实现同步小康的强大动力。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解决好“四风”问题,目的是让我们在改革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顺利,在维护群众利益的道路上走得更好,在实现贵州与全国同步小康的道路上走得更快。推动破除“四风”顽症与树立形象、提振精神、凝心聚力相结合,就是要使广大党员干部锤炼思想和作风,把活动中激发出来的热情,转化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强大正能量。 开展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是夯实基层基础、提高服务群众能力水平的主要抓手。深入开展好第二批活动,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就能有效发挥,服务群众就有了宽广平台和有力抓手,有利于教育引导广大基层党员干部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加强党性修养、弘扬优良作风;有利于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四风”突出问题,密切联系群众;有利于以改革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开展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是集中解决群众反映突出问题、维护群众利益的有效途径。基层党组织的“四风”问题表现具体, “小环境”问题明显,影响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一些在省直机关存在的“四风”突出问题,在市县乡三级机关也同样存在,我们必须通过第二批活动认真解决好损害群众利益的“四风”突出问题。 开展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是善始善终、善作善成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持之以恒转变作风的重大举措。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路线,贯彻群众路线没有休止符,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第二批活动既是第一批活动的延伸、检验,也是新的重要战场,能否把第二批活动扎实抓好,直接关系到践行群众路线效果如何,我们必须握实“接力棒”,把作风建设引向深入。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必须充分利用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的好做法好经验,开展好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把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贯彻落实到“末稍神经”,确保把整个活动办成群众满意工程,把活动中激发出来的热情,转化为全面深化改革发展、实现同步小康的强大力量。 群众路线教育坚持三个“到位” 日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时强调,要充分运用第一批活动经验,紧紧扭住反对“四风”,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入手,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问题,把改进作风成效落实到基层,真正让群众受益,努力取得人民群众满意的实效。如何抓好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笔者认为,应坚持三个“到位”。 深化认识,把学习环节抓到位。思想认识的高度决定认识问题的程度。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识是关键,认识不高,对群众的感情就难提高。因此,必须要把学习贯穿教育实践活动始终,打牢学习基础,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要坚持原原本本的学。严格落实中央提出的“五个不放过”要求,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要通过逐段逐章地精读、一字一句地细品,真正把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牢牢地扎根到头脑中去;要通过认真的学习,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忥、提高思想认识,真正做到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查摆问题,把批评武器用到位。习近平在主持召开河北省级班子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座谈会时强调:“要把批评和自我批评摆在重要位置,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要让每名党员、干部在思想上受到触动。”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几十年来,正因为我们党坚持和发扬这个优良作风,党的建设才取得巨大的发展,我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才取得巨大的成绩。当前,在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的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中,还存在不讲党性原则的庸俗作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被一些党员干部搁置一旁,党内生活原则性和实效性不高。有的只讲人情关系,不讲党性原则,相互之间热衷逢迎讨好、互相吹捧;有的只讲表面现象,不讲实质内容,对问题的查摆比较抽象、笼统、空洞,缺乏具体事实和实际内容;有的只讲客观原因,不讲主观原因,对查摆出来的问题分析上,过多地强调客观原因,过多进行解释和辩解,为自己开脱。这些现象与我们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要求格格不入,因此,各级领导要端正思想认识,正确认识批评与自我批评在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中的重要作用,自觉开展批评,主动接受批评,正确运用批评,切实把民主生活会开成思想见面会,触及思想会,解决问题会。 整改落实,把措施制度定到位。整改落实,建章立制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关键环节。为此,教育实践活动既要立足当前、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又要着眼长远、建立健全促进党员、干部坚持为民务实清廉的长效机制。要针对教育实践活动中大家提出的问题,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民主生活会上相互开展批评的问题,及时抓好整改落实。要写好对照检查材料,坚持实事求是,开门见山、直奔主题,重点突出、内容翔实,剖析深刻、触及灵魂,避免套话、官话和虚话。对照检查材料要聚焦反对“四风”,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具体表现进行逐一检查,对群众反映和上级点明的突出问题实事求是地作出回应,对用车、住房和办公用房、人情消费、职务消费、“三公”经费开支等问题作具体说明。要完善制度规定,废止过时的制度,修改不适宜的制度,制定新的制度,让制度成为密切联系群众、转变工作作风的刚性约束。 群众路线是固本兴邦之道 得民心者得天下,顺民意者享太平。“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一言概括了治国理政应有的人民观。试看古往今来,历代帝王凡关心民间疾苦者,鲜有乱政失察之举,亡国者却无不是高高在上、不解民情地施行庸政。国家的兴衰成败与人民的幸福疾苦紧密相关,不只是某朝某代的经验总结或者政党的纲领,而是经受了时空考验的历史铁律。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人民是历史的主宰者,更是现实的缔造者。人民的幸福是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起点,是正在扬帆起航的中国梦达成的归宿。全面改革的号角再次吹响的时候,为了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朝向民主、自由、平等的国家理想,以群众路线为切入点教育干部、提振信心,无疑是明智之举。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建设,都要以群众路线作为起锚的基点,都要以群众路线作为前进的动力,都要以群众路线确保正确的方向。 问政于民,方能知民情、解民困。处于全面社会转型的中国,既有不同时空问题的交融,又有多元思潮的叠加。传统文化基础上普世价值的构造,执政党和政府公信力的建设,因地制宜又行之有效政策的制定和落实,都需要执政者知晓民情、掌握民意、解决民困,让工作落到实处,让行政行为有的放矢。治国理政不是闭门空谈,扎根社会才有发言权。要想执政为民,就必须深刻了解百姓所想,求教于百姓。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验表明,强行违背民意的政策最终都告以失败,立足于人民群众的制度都取得长足发展。问政于民,不是运动式走访、形式化宣传,而是带着问题扎根基层,从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提取养分。以人民的思维想问题,以人民的语言谈问题,才能真正做到以人民的需要为出发点,办人民满意的事情。 行政为民,方能达民愿、利民生。为人民服务,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执政兴国的基本理忥,也彰显了治国理政的智慧。党和政府的公权力来自人民,公共行政就是要创造惠及全民的福祉。一个有效运作、服务于民的政府,就要如社会学家所言,增促社会进步,减缩社会代价。国家、政党、政府都是抽象意义上的存在,行政者的行为具体体现了国家意志、政党风范、政府作为。为民者行政,名正言顺,增加党和政府的威信;为己者行政,假公济私,割裂了干群关系、破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行政者的遴选与考核,不能单纯倚重某些数字化的标准,或者长官意愿,而是取决于是否达成民愿、是否为民谋福利、是否倾心于民生。行政为民,为民行政,就理顺了政府与人民的关系,标明了公共行政的方向。 善政得民,方能通民意,得民心。政要正,就要面对真问题。善政,指明行政的目的是至善,即让最大多数人民受益。也指明行政的过程是善行,即文明执政、浸透着善意和良心。一个善待人民、与人为善的政府,必然是一个受人民爱戴的政府。政府给予人民最大的善,亦将得到人民回馈最大的善。善政必须遵循两个基本原则,人性的原则和理性的原则。关怀人的生命和尊严,从人的角度出发想问题、办事情,就是人性的表现。符合逻辑演绎的规则,从制度层面规避风险,追求科学决策,就是理性的表现。闪烁着人性的光芒,就容易贯通民意,通向人心;借助于理性的工具,就不难找到最大程度的优化方案,提高行为的确定性。合理科学的制度,仁义善德的行政,让国家与人民患难与共、荣辱与共。 问政于民,拉近了党和政府与百姓的距离,从群众中得到的实践真知,才能以惠民的政策形式回到群众中去,并进一步接受群众的筛查、接受、修正。行政为民,理清了执政兴邦的鹄的,想人民所想、做人民所需,无论面对何种挑战都将无往而不胜。善政得民,铺陈了一条充满人性与理性的道路,官民都恪守人人平等的法律通则、践行守望相助的社区精神,共同致力于中华文明的创造。社会有机体的健康运作,依赖于社会大众信守的主流价值为中心的文化体系,依赖于制度化的社会规范体系,依赖于信任与关爱链接的人际关系体系。高扬人的价值、珍视人的尊严,保障人的权利,是群众路线的应有之意,是中国梦表征的精神典范。 扎实推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向纵深发展 ——写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展开之际 以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以及习总书记在会议上的讲话为标志,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式拉开帷幕。军队第二批活动涉及党组织和党员类型多、数量大,直接面对基层官兵,情况千差万别。要运用好第一批活动经验,继续按照“标准更高、走在前列”的要求,以更加扎实的举措推动教育实践活动向基层拓展、向末端延伸。 鉴前启后鉴往知来,增强推进教育实践活动的高度自觉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军深入贯彻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的决策指示,把改进作风作为推进各项工作的重要突破口。去年下半年在军以上党委机关开展的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认真落实习主席关于“三个着眼”“三个见到成效”等指示要求,以整风精神扎实抓好学习教育、分析检查、专项整治、建章立制各个环节,使全军作风和风气建设有了很大进步。在第二批活动开启之际,以第一批活动为鉴,把成功做法经验化,有助于教育实践活动认识再提高、措施再完善、工作再推进。 坚持教育先行、思想领先,形成丰富认识成果。第一批活动单位把学习教育、理论武装摆在活动的第一位,组织党员干部重点学习领会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使军以上党委机关和领导干部普遍受到一次深刻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对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认识更加深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更加自觉,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更加坚定。各级深入学习研究习主席关于“四个坚持”的重要法宝、“三个确保”的目标要求等重要思想观点,总结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加强军队党的建设的成功经验,形成一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丰富了党的建设思想理论宝库。 坚持领导带头、问题导向,推出显著实践成果。从军委、总部做起,从领率机关、高级领导干部严起,使严字当头、以上率下、较真碰硬解决问题成为教育实践活动的突出特点。各级抓好专题民主生活会这个关键,围绕军委明确的9个方面问题搞好自查自纠,开出了整风味道。围绕反对“四风”开展8项专项整治,治理“舌尖上的腐败”“车轮上的腐败”“公款消费中的腐败”,纠治训风演风考风、选人用人、“五多”等突出问题,动真格、下猛药、出重拳,“打虎拍蝇”成效显著。官兵反映强烈的问题得到解决,党群干群关系改善,党风军风好转,汇聚了强军兴军的强大正能量。 坚持纠建并举、建章立制,催生重要制度成果。各级把制度建设作为扫除“四风”积弊治本之策,探索清理废止一批、修订完善一批、创新建立一批等做法,结合实际推进制度创新,着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全军加大制度执行力,综合运用纪律检查、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和巡视等多种手段,加大明察暗访力度,严肃纠治公款吃喝送礼和奢侈浪费等不正之风,及时通报、曝光违规违纪行动,增强了制度的规范力威慑力,促进了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第一批活动的扎实开展,使“四风”顽疾在全军得到有力遏制,清风正气强势回归。用好第一批活动经验,有助于坚定信心、强化自觉,加强第二批活动筹划指导,并推动第一批活动制定的整改措施和制度规定传导落实到“末梢神经”。 从实际情况和特点出发,认真扎实搞好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 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是“在群众家门口展开”,必须更加注重活动系统设计,增强筹划组织的科学性、针对性,确保各项准备工作及时到位。 针对人员层级多、思想认识水平差别大的实际,做到活动引导到位。第二批活动涉及师旅团领导、营连主官、普通干部和士兵党员等多个层级,个体差异性大,思想认识水平有高有低,不少同志对我党我军优良传统缺乏系统认识,更缺少亲身体验。基层部队党员年纪轻、党龄短,工作经历和实践经验不够丰富,且长期处于和平环境,缺乏严酷斗争环境考验,从政治和全局高度研判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有所欠缺。针对这一特征,要利用各种时机先期搞好教育引导,帮助大家站在为实现强军目标扫清思想作风障碍的高度,站在充分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高度,充分认清开展第二批活动的重要性必要性,以思想领先牵引活动深入开展。 针对单位类型多、差别大的实际,做到活动方案到位。参加第二批活动的,既有师旅团党委,又有营连党委支部;既有一线作战部队,又有一般保障部队;既有整建制单位,也有临时组建单位和动态执行任务单位。它们处在部队建设一线、担负任务重,与基层官兵距离近、官兵感受更直接、需要解决的问题更具体。这些特点决定了制定方案不能搞“一般粗”,学习教育不能搞“一锅煮”,查改问题不能搞“一刀切”。要结合下连当兵、蹲连住班深入搞好调查研究,摸清不同类型单位、不同层次党员存在问题的底数,设计好每个环节的动作、实践载体和推进举措,科学设计活动方案,确保第二批活动紧贴实际、有的放矢。 针对教育力量和资源相对薄弱的实际,做到活动保障到位。师以下部队点多、线长、面广,集中教育难组织,集中交流难安排,资源力量难共享。适合基层官兵易读易懂的学习资料不多,有的单位还缺少现代化教育场所和设备。要抓好师旅团党委书记和基层党组织书记的先期学习,加强对各级教育实践活动办公室等相关人员的培训,培养一批抓活动的明白人,做好活动骨干准备。重视精品资源向下辐射,将第一批活动中精品党课、优秀录像片、高端讲座等优质资源,向师以下部队延伸,向基层党组织拓展。军级以上单位可结合实际,适当编印通俗易懂、符合基层党员干部特点的学习资料,开设配合活动的宣传舆论平台,以强有力的保障增强教育实践活动效果。 保持大事大抓强劲态势,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善始善终善做善成 搞好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必须坚持主题不变,镜头不换,高标准、严要求,切实把教育和实践作为贯彻群众路线的两手,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使整个活动真正落在末端、更有实效。 更加注重增强教育的时代性和感召力。第二批活动必须继续坚持教育先行、思想领先,在求实、求真上下功夫。以往有的教育成效不佳,主要原因在于接地气不够、联系实际不紧,缺乏对现实的调查研究。必须针对贯彻群众路线的新情况新问题,增强教育的说理性和战斗性,既理直气壯讲大道理、讲正道理、讲实道理,有理有据批驳和揭露各种错误思想观点,做到以理服人。思想教育的力量在一个“真”字。要坚持用真理说服人、用真情感染人、用真实打动人,讲清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的真理性和重要性。教育过程中要用基层党员听得懂、记得住、辨得清、悟得明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清军队贯彻群众路线的时代内涵和方法途径,引导大家解决好不懂、不会、不主动、不自觉等问题,确保教育真正入心入脑、打下烙印。 更加注重群众广泛参与。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一定要走群众路线,不能自拉自唱、自说自话。兵心是镜,兵心是秤。党委机关和领导干部作风怎么样,存在哪些问题,官兵看得最清、感受最深,也最有发言权。要畅通民主渠道,开门搞活动,采取召开座谈会、蹲连住班、个别访谈等多种形式征求意见,整改任务书和时间表向官兵公示,整改方案和结果在一定范围公布。着力做到查找问题倾听官兵意见,解决问题让官兵监督,活动成效由官兵评判,使整个活动成为官兵支持、官兵检验、官兵满意的民心工程,使党的群众路线在全体党员干部中深深扎根,使践行党的根本宗旨成为党员干部的普遍自觉,使各项事业推进有更加深厚的群众基础。 更加注重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基层是上级机关和领导作风的镜子,上级机关和领导是基层的样子。领导干部要求部属做到的,自己先带头做到,才具有权威性和公信力。第二批活动以师旅团党委机关、领导干部和基层党组织为重点,领导干部既是活动的组织者、推进者、监督者,更是活动的参与者,要以普通党员身份把自己摆进去,努力做到风气上正于人、形象上好于人。打铁还需自身硬。领导干部要以树立标杆、向我看齐的态度带头自我解剖,严格自我整改,切忌查摆问题见事不见人、对人不对己、避重而就轻。努力树立忠诚、务实、精武、自律、正派、奉献等良好形象,形成领导带头、上行下效的生动局面。 更加注重分类指导解决问题。第二批活动要强化问题导向,注重分类指导,下功夫解决“四风”方面的突出问题,重点解决发生在士兵身边的不正之风,解决服务基层、服务官兵不到位等问题。要分类明确标准,既区分建制不同类型部队,又区分师旅团机关、建制营连、小散远直单位和临时党委(支部)等不同类型党组织,区分领导干部、普通党员和老干部党员等不同类型党员,提出不同要求,找准各自问题,制定不同方案。要分类帮带指导,针对不同类型单位和党组织,摸清底数,积极帮助基层解决实际困难,下大力纯正基层风气。要分类整改验收,针对不同单位明确相应整治重点、步骤和要求,抓住领导机关作风建设、基层风气建设、铺张浪费等重点问题,着力立新规、防反弹、求深化、重长效,确保活动有序推进、务实高效。 更加注重推动中心工作。教育实践活动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战斗力。要强化“围绕中心抓活动、抓好活动促中心”的观忥,紧紧围绕强军目标,把活动成效体现到加强改进思想政治建设、拓展深化军事斗争准备、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促进基层全面建设、保持部队安全稳定上,使活动成果转化为具体的强军成效。坚持用战斗力标准来界定和整改“四风”问题,征求意见、民主生活会、制定整改措施、推进专项整治等各个环节,都要始终坚持把战斗力作为唯一的根本的标准,形成聚焦能打胜仗的鲜明导向,切实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为实现强军目标提供坚强保证。 做足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实”字功 当前,全党正自上而下逐级逐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次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活动让广大干部群众感到亲切、充满期待,干部群众更期盼活动克服形式主义,虚功实做,真抓实干,扎实开展,取得实效。 一要触灵魂,党员干部心动更要行动。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干部是主体,也是核心。群众路线不是纸上写写、嘴上说说、墙上挂挂的空洞理论,方向正不正、步伐稳不稳、路子宽不宽,关系着民心向背,左右着党群脉动。党的群众路线没有捷径可走、技巧可挖,要保障不走样、不走调,最为关键的是通过活动开展和机制建设,让党员干部将群众路线固于心、化于行。“固于心”首先要转变思想观忥,树立人民群众至上的理忥,使“官本位”思想让位于“民本位”思想,通过“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党员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见实效、转变作风促发展”,深刻剖析在贯彻群众路线中存在的问题,把群众观点融入党员干部的信仰血脉;“化于形”就是要让党员干部走基层、接地气、转作风,始终与群众站在一起,为群众路线的正确施行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抓下去,善始善终、善做善成。 二要动真格,作风建设纠风更要整风。这场教育实践活动总要求是“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真正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目的。6月22日至25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专门会议,打响了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第一枪”,为全党作出了表率、树立了典范,成为全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风向标”。转变作风,重在真“转”实“变”,要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抛开面子、动真碰硬、触动灵魂、对症下药,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让人民群众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中真真切切感受到党的优良作风,体会到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不让教育实践活动走过场、一阵风,避免出现“干打雷不下雨”现象。要围绕“四风”整治和“四戒四比”,动真格、出实招、下猛药,对作风方面存在问题的党员、干部进行教育提醒,对问题严重的进行查处,对不正之风和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治理,净化党内风气,维护党群干群关系,让广大群众从治病的“疗效”中感受到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效。 三要出实招,解决问题身入更要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必须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把活动过程变成探索建立起惠民利民的长效措施的过程。解决问题首先要党员干部带着感情、带着责任下基层、接地气、搞调研、听民意、察民情,真正“沉”下去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设身处地换位思考,摸清基层的脉络,为科学决策、解决问题找准方向。“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疾苦忧于心”,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按轻重缓急逐一归纳梳理,科学研判,对症施策,努力创造条件争取早日解决,只要对群众表了态的事不要“开空头支票”、一定要落实到位,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赢得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和支持。要坚持“开门搞活动”,邀群众来参与,请群众来监督,让群众来评判,从一开始就用民意来“导航”,用民意将党员队伍,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脚步引往实处、深处、难处,让他们用脚步体验民情,用汗水体察民意,用心血化解民忧,坚持做到不扰民、不伤民、不坑民、不害民,努力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做成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满意工程! 以“德”践行群众路线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中明确指出:“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原则。”笔者认为,不仅需要对领导干部强调德的重要性,对所有党员干部、群众都要强调德的重要性。当前,全国自上而下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主要目的就是解决一些党员干部道德缺失、思想滑坡、腐化堕落等问题。古人把德归纳为“勤朴古健、果义敢为、居安思危、善始善终”。党员干部用“德”践行群众路线,不妨以勤朴古健之精神抓好学习教育,以果义敢为之担当做到三问于民,以居安思危之意识认真查摆问题,以善始善终之恒心抓整改建章制。 一、以勤朴古健之精神抓好学习教育 勤朴是指勤劳朴实,古健是指古朴雄健。党员干部践行群众路线,抓好学习教育是第一步,学习在于勤、在于实、在于真、在于深。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大策略,是顺应群众期盼、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重大部署,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举措,对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所有党员干部都要储备好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精神食粮”,在做好熟悉方针政策、掌握应知应会内容这个“规定动作”的同时,要紧密结合实际,设计灵活多样、务实管用载体,做好“自选动作”,对学习教育抓好抓实、学深学透。要走进红色圣地,走进先进典型,走进基层“民意场”,走进警示教育基地,重温个人成长履历、重温入党激情时刻。要积极主动参与理想信忥、党风党纪、道德品行、法制观忥和廉政文化教育“大家谈”,坚决抵制“四风”“大讨论”,树立正确的发展观、政绩观、群众观、权力观“大讲坛”,激发自身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深化对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解和认识。 二、以果义敢为之担当做到三问于民 果义敢为,是指果断、义勇,坚定坚决而又敢作敢当。党员干部一定要敢作敢当,为民务实办事不是光喊口号,不见行动,既然当了人民的“公仆”,就要履好职、尽好责。在践行群众路线过程中要以果义敢为之担当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搭建平台开言路,创新载体找抓手,实现三问于民“零距离”。问政于民要接地气,要结合实际构建问政于民有效平台,依托网站开设“政策晒台”、“民情回音壁”等特色专栏,通过“群众之声”微博、“民声热线”电话等形式,全面了解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惠民政策执行情况,群众对政策法规的知悉度、认识度和认可度。问需于民要善解难题,要围绕中心工作和民生突出问题,常态推进、持续深化事关群众冷暖的活动,确保民需民盼全掌握,推动急难问题全解决,力求服务群众全方位。问计于民要谋求良策,党员干部要牢固确立学生、本位、群众“三重角色”,带着发展问题,常入基层一线、全面问策求计。要紧密结合部门、单位、岗位职责,依托实体阵地、网络媒体等优势资源,灵活设计顺应民意、贴近民心,既有“面对面”,又有“背靠背”的特色载体,既能“真听声音”,更能“听真声音”。 三、以居安思危之意识认真查摆问题 我们党成立90多年、执政60多年、改革开放30多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大好局面来之不易,所有共产党人都要倍加珍惜,在查摆问题环节,要有动真碰硬,敢于亮剑的勇气,要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要对照党章规定,查找宗旨意识牢不牢,有无信仰缺失、党性退化、颐指气使、官气十足;对照民心所向,查找为民情怀浓不浓,有无对群众感情淡漠、吃拿卡要、不管不问、与民争利;对照职业操守,查找工作作风实不实,有无状态松散、急功近利、弄虚作假、华而不实;对照先进典型,查找精神状态振不振,有无斗志消沉、慵懒散拖、浑浑噩噩、不作为、慢作为;对照目标任务,查找实绩差距大不大,有无欺上瞒下、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工作推进不力;对照岗位职责,查找责任担当强不强,有无见难绕行、推诿扯皮、无为而治、不谋民本;对照工作质效,查找创新动力足不足,有无观忥僵化、固步自封、因循守旧、闯劲钝化;对照廉政准则,查找廉洁自律严不严,有无奢侈浪费、以权谋私、不给钱不办事、收了钱乱办事。要认真开展好谈心谈话,该提醒的提醒,该批评的批评,真正做到“红了脸”、“出了汗”、“排了毒”、“加了油”、“鼓了劲”。 四、以善始善终之恒心抓整改建章制 古语有云:“官德如风,民德如草,风之所向,草之所从。”党员干部的所作所为,百姓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如果不能够善始善终,善作善成,就会破坏党群干群关系,离间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四风”问题具有很强的顽固性,必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既善作善成打好“攻坚战”,又善始善终打好“持久战”。在对查摆出的问题,整改到位的基础上,要紧密结合实际,修订完善相关制度机制,以制度机制的健全完善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常态长效开展。要从活动一开始就重视制度建设,既立足当前,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又着眼长远,注重把上级要求和实际需要、新鲜经验有机结合起来,抓紧完善已有的制度,根据需要制定新的制度,及时废止不适用的制度。要重点针对政绩观不正确,过度举债、寅吃卯粮,当“太平官”、“逍遥官”,一任领导一套思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假公济私、与民争利;不敢担当、不思进取,思想僵化、闯劲钝化,患上改革创新“动力缺乏症”;执法不严、执法不公,裁量“自由”、滥用职权;看脸办事、生冷硬横,推三阻四、庸懒散拖;高高在上、吃拿卡要,远离基层、脱离群众等等问题,透视虚象、剖析病理、除垢革弊,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什么样的人该用,什么样的人重用,都要把德放在首位。”党员干部用“德”践行群众路线,要为民、务实、清廉,为民是德的核心,务实是德的基础,清廉是德的内在要求。坚持群众路线是共产党人最大的德,所有党员干部都要用“德”践行群众路线。 “民考官”为群众路线注入活力 “请您对我们的服务进行评分”,这是服务行业常用的考核办法,如今也出现在了政府的年度政绩考核中。日前,重庆两江新区积极探索改革考核体系,让企业、下属单位给该区各部门在2013年的表现打分。 政府部门的政绩考核,通常都是“上考下”、“官考官”,干得好不好,也往往都是领导说了算。虽然也有群众评议,但起到的作用似乎并不大,也不被受考核的干部看重。“群众口碑不如金杯银杯”、“走群众路线不如走上层路线”,成为了某些领导干部屡试不爽的为官升迁之道。在现实生活中,漠视群众疾苦、损害群众利益,“只唯上不唯下”的行为也就时有发生。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政治参与意识的日益增强,现有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干部管理要求,必须进行调整完善。目前,中央和一些地方也都在积极探索,科学设置考核体系,着力强化民本理忥,推进群众工作落实。去年12月,中组部出台《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不搞GDP及增长率排名,民生工程将纳入重点考核指标。重庆市也于去年底开始大幅精简优化区县综合考核及考核指标体系,着力打破唯GDP及增长率论“英雄”,重点加强资源消耗、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劳动就业、居民收入等涉及社会民生的考核。今年1月,中央修订颁布《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进一步突出了“为民、务实、清廉”的群众工作主题,明确了干部政绩考核和选人用人的民本导向。《条例》规定,要把为民服务、勤政务实作为好干部的必备标准,把注重实绩、群众公认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基本原则,把民主推荐、民意测评作为后备干部的重要参考,把有质量、重效益、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社会和谐进步等作为干部考核的重点内容,防止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工作实绩。在中央和重庆市的规定指导下,如今两江新区干部考核也有了新的变化。“服务好不好,群众来打分”,不但增加了“民考官”环节,而且测评分值和领导评价等同。如果民主测评得分很低,部门几乎不可能在考评中获优。两江新区的“民考官”,势必促进政府各部门更加密切地联系群众、服务一线开发建设,给群众路线注入新的活力,带来干部作风的明显转变。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而事实上在传统干部管理和考核体制下,做人民公仆、为人民服务,往往只是某些官员的一句口号。扑下身子走群众路线的党员干部,并不一定比那些走“上层路线”的官员有更多机会获得提拔和奖励。在此情况下,干部们更看重的是“领导认可”而不是“群众认可”,做群众工作的积极性自然会减少,群众观忥也必然被削弱。而要得到领导的认同,除了想方设法完成上面下达的名目繁多的诸如GDP增长、项目投资等目标任务,更要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地搞一些示范建设和样板工程,以期获得领导“加分”,在目标考核奖励和干部提拔任用中胜出。至于社会效果如何、群众是否满意、是否切合群众所盼所需,虽然也会有所考虑,但往往不被放在首位。被公众所诟病的数字浮夸、达标评比、面子工程,之所以在某些地方仍然屡禁不绝,也和传统的管理考核体制不无关系。 干部考核由原来的“上考下”变成“下考上”,群众当了考官,干部对群众的态度,做群众工作的热情,自然会不同以往。特别是基层干部,几乎每天都在和老百姓打交道,谁在为民做事,谁在混天过日,群众也最有发言权。干部当学生,首先要做好的是发展和民生试卷,现在群众不但有了出题权、监考权,而且还有了打分权。想要在政绩考核中获得高分,那就必须得实实在在地服务发展、服务社会、服务民生,真正让群众满意。喊一千句口号不如做一件实事。干部的日常工作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如何推动工作落实,既需要专项制度的激励约束,也需要干部群众的交流沟通。群众当考官,用服务群众的实绩说话,能很好地解决一些干部在工作上应付、过程中搪塞、效果上打折的低效工作弊端。而要想让“群众考官”成为盯紧干部工作的“第三只眼”,社会评价就必须动真格,严防走过场。 “民考官”还得明确考什么、怎么考。考什么决定了干部能去积极做什么,明确群众评价的具体内容和标准,才能让考核不是形同虚设。干部做的是群众工作,帮老百姓做了什么事,取得了怎样的效果,社会反响如何,都应列为考核评价的内容。将评价内容倚向群众工作,这样的考核才会有实际意义。怎么考是社会评价的“指挥棒”,应重点指向工作的实效性和公平性。在干部考核中探索建立政府与群众的双向评价机制,通过民主测评、民意调查、服务打分、义务监督等方式,避免干部既当球员又当裁判,可以有效解决评价过程中突击应付、违规公关、弄虚作假等弊端,切实提高群众评价的公信力。 “民考官”的最终目的是让干部目光向下,多接地气,为群众解决问题,多干实事,把事做好。因此,无论怎么考,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必须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政绩观,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把群众路线落到实处,把工作的“评分权”交给群众,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得分”的第一标准,干干净净做人,踏踏实实干事,让群众认可,受群众欢迎,真正成长为群众眼中的满分干部。 有感于习近平“贯彻群众路线没有休止符”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1月20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在会上强调,教育实践活动有期限,但贯彻群众路线没有休止符,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贯彻群众路线绝不是一时之功,作风建设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当前,第一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已经收尾,但这并不表明“四风”问题已经彻底解决,活动任务已经根本完成,教育实践可以止步,活动可以收场。“四风”顽疾具有隐蔽性、反复性和长期性,根治还需长治;群众路线是“生命线”,坚持才能鲜活;教育实践是“两只手”,长期共力才能抓紧抓好。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单位要继续打起精神,以更严的要求、更足的干劲坚持群众实践,持之以恒地解决群众的困难和问题;要继续深入查找问题、抓好落实,始终将群众满意作为最高标准,摆在最重要的位置,时时心怀群众,不断改进作风,件件抓落实、事事有回音,以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和真诚关怀不断让群众感受到活动成效,真正取信于民。 两批教育实践活动是有机整体,不能简单地割裂开来,否则必然会影响活动的整体效果。当前,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正在全面铺开,认真做好教育实践活动的承前启后工作,实现两批次教育实践活动无缝对接、上下联动,更好地提升作风建设的整体效应,至关重要。第二批活动单位最大的特点是与基层群众有着更多的直接接触,对于群众的工作和生活更“知冷知热”,对于群众的想法和要求更“知根知底”,与此相应的是,群众关注度更高,参与方式更直接,对其有着更多、更强、更热切的期望。因此,第二批活动单位要接好活动的“接力棒”, 在活动中保持动力不减、方向不偏、目标不变,保证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开好局、起好步,进而确保整个活动善始善终、善做善成。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第二批活动单位要认真谋划、科学安排,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教育实践活动开展。要在认真吸收借鉴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好经验、好做法的基础上,结合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的自身特点,科学安排、深入调研,积极制定务实、管用的实施意见。切忌关在机关搞调研,坐在办公室里出思路,照搬照抄式的“拿来主义”只会产生看得见摸不着的“空中花园”,造成“水土不服”、“消化不良”。要让活动更贴近实际、贴近基层、贴近群众,切实有利于解决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的成效,直接而真切地感受到教育实践活动所带来的新变化。 贯彻群众路线正如撑上船,一篙不可放缓;祛除“四风”积弊正如滴水穿石,一滴不可懈怠。适逢全面深化改革的浪潮涌起,唯有夯实群众基础,才能确保一帆风顺。因此,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思想和行动一刻也不能松懈。第一批活动单位要坚持不懈地下功夫深入搞好群众实践,推动活动常态化、长效化。第二批活动单位要紧紧围绕“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不断巩固第一批活动成效,转作风、树新风,在生动的群众实践中不断密切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 践行群众路线以提升经济竞争力 在世情、国情、党情、民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的新阶段,区域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前所未有。广西壯族自治区崇左市将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运用于谋求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个过程,在全面掌握区域情况的基础上,在党的群众路线指引下,充分构建其相对于其他区域的独特的资源优化配置能力、较强的经济增长能力、持续的竞争优势能力,采取积极措施,提升区域竞争力。 牢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认清区域经济发展的目的性 人民群众是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体,党和国家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崇左市发展区域经济的一切部署、措施和各项方针政策都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价值诉求,自2003年建市10年来,坚持以人为本,着力发展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改善文化体育生活,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深入推进“五个民政建设年”以做好社会救助;实现更广就业,等等,多项工作在全国、全广西领先。特别是近来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统领社会事业的深入推进,让崇左人民共享区域经济发展的成果。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找准区域经济发展的着力点 发展区域经济,既要全面、统筹兼顾,又要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既要反对离开重点谈两点的均衡论,又要反对离开两点谈重点的一点论。崇左市始终坚持全面地看问题、办事情,不断科学认识与把握好处理好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既确定总体发展战略,又抓准主要问题并予以解决。 紧扣“陆路东盟”总体发展战略发展区域经济。崇左市根据“打开门就是越南,走两步就进东盟”的区位优势,推出了“陆路东盟崇左看”这一全新命题和概忥,主动打造对接东盟的主要通道,积极建设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新高地。 实施南崇经济带重点发展战略。陆路东盟必须首先建设好中心腹地,以中心腹地支持面向东盟开放合作新高地的建设。南崇经济带即南宁—崇左经济带,起于南宁吴圩飞机场,沿着南友高速公路,直到友谊关,辐射全市七个县(市、区)。在经济带上规划建设扶绥空港经济区等八大产业园区。在园区的产业布局上,凸显区域功能,形成蔗糖业、锰业和边贸产业相互补充的发展机制,既能够抵抗自然灾害对农业造成的影响,又能够降低国际经济形势下矿产资源波动对财政增收的影响。因而,这一发展战略已经上升到自治区层面来推进,并逐步取得新实效。 把握矛盾特殊性,探求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点 崇左区域内各类产业均存在各自的特殊性,在发展区域经济的过程中,只有坚持其特殊性,重视研究各自产业的资本、知识、劳动、技术、管理、自然资源等要素情况,才能发挥比较优势,才能找到新的增长点。崇左市近年来根据产业特点,发挥区域内的资源优势,在巩固原来“一白一黑”(蔗糖、锰矿)两大支柱产业的基础上,向“白黑红绿”(蔗糖、锰矿、红木、生态文化旅游)四大产业发展,开启了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引擎。 稳步壯大蔗糖产业。自2003年以来,崇左市连续9个榨季的原料蔗和蔗糖产量均居广西乃至全国地市之首,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糖都”,但崇左同时也是广西三大旱片之一。在把握甘蔗产业“靠天种蔗”特殊性的基础上,推进全市的土地流转,积极探索高效农业、节水型农业发展新模式,利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蔗区水利,加强科技创新,突破发展瓶颈,不仅提高了甘蔗单位产量,还使农民通过项目建设获得多种收益,成为农民增收、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以循环经济促糖锰产业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在蔗糖产业方面,目前崇左正在大力实施“4331”工程,其中的“1”即是实施一批蔗糖深加工和循环经济项目。全市已初步形成制糖、造纸、酒精、酵母、生物肥、生物质发电等多条蔗糖循环经济产业链,2013年糖业循环产业产值264.2亿元,增长15.7%。在锰业方面,改造提升现有采选冶企业、延长锰精深加工产业链作为加快锰业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正向生态锰业示范基地的目标大步迈进。 以“红绿”产业调优产业结构,孵化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崇左在红木产业和生态文化旅游产业方面大做文章。其中红木产业异军突起,红木产品90%通过崇左销往全国各地,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红木之都”。此外,依托温泉、码头等优质资源发展生态文化旅游,正紧紧抓住全市旅游发展大会提出的大力实施“25671”工程的有利时机,打造旅游重点项目。 以新兴产业引领新的经济增长点。除主要培育锰系、稀土及化工新材料、节能环保装备、生物质能源、风能、太阳能光伏及新型动力电池等领域外,还围绕高端糖果加工、红木加工、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农业、生物医药、养生长寿健康等八大新兴产业,拓展新的增长空间。 正确处理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增强区域经济发展活力 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崇左市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一方面依靠市场机制对社会上的人、财、物加以引导、整合,大力提高资源配置率;另一方面发挥政策的扶持、导向、带动作用,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引导培育骨干企业,强健其自身“筋骨”,提高其驾驭市场的能力。 加力开放合作、加快南崇经济带建设,借势借力发展区域经济。其一,崇左市把“两加”(加力开放合作、加快南崇经济带建设)作为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主题和实现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同志到崇左调研时提出的“两成”(把崇左建设成为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新高地”,成为提升广西沿边开放水平的“桥头堡”)定位目标的重要抓手,抓住我国促进沿海内陆沿边开放优势互补的战略机遇,特别是2012年7月李克强总理到广西调研时提出的要把广西建设成为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的新的战略支点以及在第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幕时提出的要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开创双方合作新的“钻石十年”的重大发展机遇,集中力量积极实施开放带动。其二,吸引大企业、大集团到崇左扎根。 坚持普遍联系的基本原则,发挥区域经济发展的系统优势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全面协调推进“五位一体”建设作出了重大部署。“五位一体”总布局是一个有机整体,“优化的系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发展一个地区的经济,涉及方方面面,只有遵循系统论的思维,坚持“五位一体”建设全面推进、协调发展,才能形成经济富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公平、生态良好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崇左市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为维度,建立健全区域治理体系。围绕经济建设,以“四大产业”(蔗糖、锰矿、红木、生态文化旅游)为载体,推进“四大建设”(南崇经济带建设、中心城市建设、文化旅游建设、民生工程建设)、“五个打造”(打造“特色产业强市”“沿边开放高地”“生态宜居家园”“边关旅游胜地”“和谐富裕崇左”),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围绕政治建设,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围绕文化建设,以宁明花山申遗为引领,充分挖掘壯族文化,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围绕社会建设,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东风坚持抓好为民办实事工程,继续创新推行党委、政府、社会组织、边民全部参与和以法治作保障的“葡萄式”社会管理模式(以党委领导、政府负责为“主干”,以各镇、职能部门和社会力量协同管理为“支干”,以村、屯为“枝丫”,以家庭和个体单元为“葡萄”);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以开展“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为契机,以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市、国家珍贵树种培育示范市和国家森林城市为依托,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努力实现绿色发展,建设宜居崇左、美丽崇左。 更加注重分类指导 ——认真扎实做好第二批活动准备工作之六 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层级下移、点多面广,基层单位多、行业差别大。如何扎实推进?分类指导是个好方法。 在听取河北省委教育实践活动总体情况汇报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第二批活动要更加注重分类指导,针对不同层级、不同领域、不同对象提出不同目标要求。这是我们党历来开展思想教育活动的基本工作方法,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贯彻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法。只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分类要求、分类指导,才能确保活动一针见血、拳拳到肉,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不同地方、不同部门、不同单位,党员干部工作作风的实际状况、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肯定不一样。政府部门要改掉“机关病”、国有企业“官商做派”要不得、高等院校“浮躁气”是众矢之的……虽然根子一样,但病灶有差别、病征有不同,不愿辨证施治、不会对症下药,难免会让活动流于浅表、走了过场,最终难以标本兼治、药到病除。 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的情况也表明,活动与实际联系得越紧密、提出的要求越具体,就越能发现问题、找到靶子,有针对性地改进工作。那些注重具体分类、具体指导的地方,活动推进总能抓住要害,作风改进也会真刀真枪;个别大而化之、搞“一刀切”的地方,则会浮光掠影,澡洗不干净,病也容易复发。更加注重分类指导,不是标准松了、力度减了,而是让尺子的刻度更精准、板子的矫正更有效。 不愿分类、不会分类、不敢分类,“左右一个样,上下一般粗”,最终的结果是只搞些共性问题照搬照抄,不敢把个性问题放上手术台,本质上还是一种形式主义。一分类,就具体,必然影响到某些局部利益;一具体,就深入,就会触及某些现实矛盾。没有自我开刀的勇气、没有动真碰硬的果敢,只会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怎么可能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活动总标准要一视同仁,规定动作须不折不扣,但也要处理好具体与普遍、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对不同层级要分头部署,依据岗位特点制定适宜方法;对不同领域要各有侧重,从行业实际出发开展活动;对不同对象要因地制宜,给各个党员干部群体都量身定制。还要注重发挥行业系统指导作用,对可能发生的种种复杂情况进行分析预判,制定出预防和解决对策。 教育实践活动的“实践”二字,鲜明表达了求真务实的取向。扎扎实实做好准备工作,实事求是提出目标要求,脚踏实地查摆作风问题,才能将活动开展推向新境界,让作风改进取得新成效。 贯彻群众路线要两手抓两手硬 张连伟在《经济日报》撰文认为,贯彻群众路线,教育和实践必须一以贯之、紧密结合,做到寓教育于实践之中,又通过实践来不断深化教育,坚持群众观点,走好群众路线,以进一步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一方面是教育,深刻领会群众路线的精神实质。最近,习近平同志提出,坚持群众路线,就要坚持人民是决定我们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就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就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要真正让人民来评判我们的工作。这一论述,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基本原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政治立场,进一步回答了兴党兴国 “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将党的群众路线理论提升到一个新高度。贯彻群众路线,就要真正认识到兴党兴国的根本在于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越密切,党的执政基础就越巩固,党的领导就越坚强有力,国家就越繁荣昌盛。 在下阶段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还要教育党员干部从方法论的高度来理解、认识贯彻群众路线的极端重要性、紧迫性。兴党兴国,途径就在于掌握好、贯彻好、运用好“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一根本工作方法,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兴党兴国的智慧之本、力量之源。只有掌握了群众路线这个根本方法,拜人民为师,用实践检验,才能做到科学决策、凝聚共识、增强自信;只有充分尊重人民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力量;只有到基层去、到一线去、到人民群众中去,扎扎实实开展调研,原汁原味听取民意,汇聚人民群众的要求,把政策的关切点落脚在百姓身上,把决策措施拿到人民中间检验,才能把党的正确主张和有关方针政策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转化为推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强大力量。 另一方面是实践,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各个环节。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抓作风改作风,目的是更好地推进改革发展。联系群众,目的是服务群众;查摆问题,落脚于解决问题。在这个意义上,听取意见、找准问题固然重要,整治顽疾、改进工作才更关键。行动是唯一能够反映精神面貌的镜子,不解决问题就是形式主义。从第一阶段的实际来看,不论对照检查材料写得多么诚恳、深刻,也不论在民主生活会上怎样红了脸、出过汗,检验各地区各单位活动成绩的标尺,还是在于整改落实的效果。而且,教育实践活动越是深入开展,群众越关心反“四风”实绩,也越在意所作承诺的兑现。正因此,着力于整改、落实好整改,把教育成果落实到行动,才能保持一以贯之的严格标准,从而避免虎头蛇尾、知行脱节,确保活动善始善终、善做善成。 抓好实践这一手,当前尤其要把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同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狠抓落实,把活动中激发出来的热情,转化为全面深化改革、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动力。 教育与实践是统一的,不能分割开来,不能顾此失彼,要做到两手抓两手硬。做到这一点,就要重视长效机制建设,重视可操作性,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教育和实践活动不断深入。 以上率下示范全党 ——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全程指导群众路线 教育实践活动联系点纪实 行胜于言,春风化雨。 第一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分别选择一个省区作为联系点,对活动开展进行全程指导。 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身体力行、联系点省区示范带动,凝聚起排查作风之弊、清除行为之垢的强大力量,全党教育实践活动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党的建设开创崭新局面。 亲力亲为 全程指导—— 树立全党教育实践活动示范点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党的十八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我们要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中央领导集体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决心坚定不移。 2013年5月9日,中央下发《关于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提出,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建立教育实践活动联系点,对联系点所在地方和分管领域的教育实践活动进行指导。 按照中央部署,习近平联系河北,李克强联系广西,张德江联系江苏,俞正声联系甘肃,刘云山联系浙江,王岐山联系黑龙江,张高丽联系四川。 5月16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建立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联系点的方案》。 6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审定《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联系点具体工作的意见》,明确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在教育实践活动3个环节的具体指导任务,要求加强统筹协调,加强具体指导,把联系点办成示范点。 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亲力亲为,全程指导联系点省区的教育实践活动,为全党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作出示范。 在学习教育、听取意见环节,分别到联系点省区调研指导,推动教育实践活动开好头起好步。7月11日至12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河北调研指导,深入农村、机关、服务窗口,与各级干部和党员、群众座谈,又一次参观西柏坡革命圣地,强调全党同志要不断学习领会“两个务必”的深邃思想,始终做到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一心为民,继续把人民对我们党的“考试”、把我们党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各种考验的“考试”考好,使我们的党永远不变质、我们的红色江山永远不变色。要求教育实践活动要调动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两个积极性,打牢学习教育和查摆问题两个基础,抓住整改落实和建章立制两个关键,着力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切实做到不虚、不空、不偏,确保健康开展、取得实效。中央政治局常委其他同志分别深入各自联系点省区,宣讲中央精神,实地考察基层单位,广泛听取意见建议,指导联系点省区扎实开展教育实践活动。 在查摆问题、开展批评环节,全程出席联系点省区党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指导班子成员贯彻整风精神,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9月23日至25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指导河北省委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审阅省委征求意见情况、省委领导班子和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对照检查材料,听取中央督导组汇报,与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谈心谈话,听取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对照检查发言并进行点评,提出指导意见。强调要坚定理想信忥,切实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树立正确政绩观,切实抓好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发扬钉钉子精神,切实把工作落到实处;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引导广大干部真抓实干;运用坚持贯彻民主集中制、坚持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坚持严格党内生活、坚持党性原则基础上的团结等“重要法宝”,提高各级领导班子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中央政治局常委其他同志分别出席指导联系点省区党委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督促领导班子及其成员深入查摆“四风”问题,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收到了既红脸出汗又加油鼓劲的效果。 在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环节,通过审阅整改方案、专门听取汇报、电话交流、指示批示等方式,加强对联系点省区整改落实的具体指导。12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京听取河北省委教育实践活动总体情况汇报,要求确保整改成效让群众看得见、感受得到、大多数人满意,确保形成的制度行得通、指导力强、能长期管用,确保整个活动善始善终、善作善成。强调要把讲“认真”的劲头体现在干事创业的方方面面,也体现在党内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央政治局常委其他同志分别听取联系点省区教育实践活动情况汇报,对深入抓好整改落实、建章立制工作和巩固发展活动成果提出具体要求。 一个实际行动胜过一打纲领。在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率先垂范、全程指导联系点教育实践活动的行动中,人们看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从严治党的政治担当和加强作风建设的坚定决心,看到了共产党人反躬自省、求真务实的崇高品格。 高度自觉 严格要求—— 做全党教育实践活动排头兵 领导带头就是鲜明的旗帜,上级垂范就是无声的命令。联系点省区党委着力把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指示精神落到实处,深入抓好教育实践活动每一环节工作,努力做全党教育实践活动的排头兵。 ——在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上做榜样。 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强调,要把学习教育、提高思想认识贯穿始终。在学思践悟中磨砺党性心性,提高党性修养。要坚持优良学风,坚定理想信忥,强化宗旨意识,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按照要求,河北开展理想信忥、优良传统、实践体验、正反典型“四项教育”;广西对照党章党纪、民心民意、先锋先辈“三面镜子”正心、正身、正行;江苏对省管干部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分7期进行轮训,使广大党员干部产生猛击一掌的警醒;甘肃、浙江、黑龙江分别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到八路军兰州办事处、嘉兴南湖、北大荒博物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四川开展向兰辉等先进典型学习活动,增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在找准找实找深问题上当表率。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立足本地实情,联系思想、工作和生活实际,坚持问题导向,鼓励大家讲真话、提意见,切实把存在的问题搞清楚、找出来”的要求,联系点省区树立发现问题是本领、解决问题是能力、找不出问题是最大问题的意识,通过不同方式听取各方面意见一般在3轮以上,共征求到36万多条意见,梳理领导班子的“四风”问题314个、班子成员的1531个。 在此基础上,省区党委书记亲自主持起草班子对照检查材料,班子成员自己动手撰写个人对照检查材料;主动听取中央督导组的意见,反复修改、层层把关。 ——在召开高质量专题民主生活会上作示范。 在联系点省区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之前,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明确指示,要“勇于拿起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敢于揭短亮丑、动真碰硬,达到出出汗、排排毒的效果”。 对照要求,联系点省区领导班子成员之间敞开心扉摆问题,打消顾虑提建议,平均每个省区常委班子成员之间相互提批评意见70多条;在一些省,对有的同志开展批评、点评的时间比本人发言时间还长。许多领导干部说,这种久违的批评犹如醍醐灌顶的清醒剂,“当时脸上火辣辣,事后心里热乎乎”。 ——在立行立改、严整实改上树标杆。 “要把整改落实、解决实际问题贯穿始终。要对解决‘四风’问题盯住不放,排任务书、时间表、责任人,确保整改一丝不苟落实。要求真务实,从实际出发,确定有限目标,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说出一条做到一条。”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对联系点省区整改落实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联系点省区在活动一开始就普遍治理文山会海、清理办公用房、清退超配公车、取消党政机关配备的“O”牌和军警号牌车。进入整改落实环节后,专项整治进一步深化。 截至2013年底,联系点省区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召开的会议同比减少35%以上,文件减少15%以上,清理评比达标表彰项目12164个,压缩“三公”经费33.73亿元,停建楼堂馆所项目519个,清理超标办公用房174.22万平方米,清理超标超配公务用车22457辆。同时,联系点省区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5374起,通报、曝光典型案件858起,处理6820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2560人。 指明方向 提供动力—— 把全党教育实践活动引向深入 在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指导下,联系点省区在真学、真查、真改、真抓上下真功夫,努力取得实效,化解了人民群众对活动“一阵风”的担忧,消除了不少干部“避风头”的心理。 从学习教育、听取意见,到查摆问题、开展批评,再到整改落实、建章立制,每个环节在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亲身示范和直接指导下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成为推动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深入开展的强大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指导联系点省区‘一马当先’,带动第一批活动单位‘万马奔腾’。”回顾半年多来教育实践活动不断深入的过程,许多领导干部这样说。 这是“标杆效应”的鲜明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指导河北省委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经媒体报道后,第一批活动单位比着学、照着做,专题民主生活会开出了党内生活新气象。 2013年9月上旬至12月上旬,3个月时间,第一批参加教育实践活动的259家单位陆续召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3000多名党的中高级领导干部,贯彻整风精神,大胆使用批评和自我批评有力武器,历经了一场深刻的思想政治洗礼。 不少地区、部门和单位的领导干部说,联系点省区步步示范,我们步步跟进,照着样子把规定动作做到位,结合实际把自选动作做扎实,确保了活动不虚不空不偏、不走过场。 这是搞好教育实践活动的关键所在—— 从制定和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到广泛征求意见、查摆自身问题,再到严肃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在改作风的各方面身体力行,为全党作出表率。 联系点省区党委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认真贯彻中央指示精神,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及时跟进,压力一层层传导,责任一层层落实,产生强大的辐射带动效应,推动教育实践活动不断深入。 这是保证活动取得群众满意成果的重要方法—— 从整治“舌尖上的浪费”“车轮上的腐败”;到集中治理大气污染、下派干部进村帮扶;再到发生自然灾害时,广大党员干部把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作为践行群众路线的生动课堂。 联系点省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要求,结合自身实际,从具体事情做起,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具体问题改起,并在整改落实中着力增强服务群众的能力,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增强信心。 这是加强作风建设的治本之策—— 联系点省区把加强学习教育作为首要任务贯穿活动始终,同时结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开展正确政绩观教育,破解简单以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论英雄的做法。 以“知”促“行”、知行合一。在改造世界观、转变发展观的同时,重实践、见行动,坚持立行立改。实践证明,教育与实践两手抓,才能使为民务实清廉成为党员干部自觉坚守、长期遵循的行为准则。 这是祛除“四风”顽疾的动力保证—— 加快行政审批制度、财政制度、信息公开制度等各项改革,联系点省区共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项目1193项,审批提速25%以上,推动审批权力从“倒金字塔”向“正金字塔”转变。 按照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的指导要求,联系点省区推出的一系列改革措施证明,只有改革创新,才能跳出条条框框,选准改进作风的突破口,推出清除作风积弊的创造性举措,推动作风建设不断取得成果。 贯彻群众路线没有休止符,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进入收尾阶段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在听取联系点省区汇报时再次提出明确要求—— “把成功做法经验化、零星探索系统化,使总结的过程成为认识再提高、措施再完善、工作再推进的过程”;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巩固和发展好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把作风建设不断引向深入,为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各项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抓作风改作风,目的是更好地推进改革发展。广大干部群众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带领下,全党上下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激发出来的热情,转化为全面深化改革、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动力,必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持续健康发展,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践行群众路线需常怀“三心” “大树扎根于沃土,高楼立足于基石”。人民群众是我们事业发展的根基,也是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力量。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党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源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是党的优良传统。十八大提出要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忥,同时也抓住了党的建设的根本。干部走基层,践行群众路线,就要沉下身子,面对群众、深入群众,到基层一线接地气、连民心,办民事,只有这样,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才能获得群众的支持。 践行群众路线需要领导干部站在群众立场上看问题、想问题、解决问题;需要在行动上做到常怀“三心”。笔者认为,只有这样切实的走基层,才能真正倾听群众“好声音”、领会群众“民意事”、解决群众“挂忥事”;才能在政策的制定上符合民意、顺应民心、情暖民身、惠泽民生;才能切实记挂群众的苦乐忧愁,才能以真诚之心推进实干之事。 常怀“细致之心”,倾听群众“好声音”。“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基层是一个“大课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与群众结成真心朋友,才能获取破解难题的钥匙。走基层,听民声、搞调研,直面的是广大人民群众。做好群众工作,真正了解基层情况、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需要领导干部怀着“细致之心”俯下身子、放下架子、拉下面子、下到基层,融入基层,走入群众。到基层与群众心贴心交流要诚心,结对帮扶要真心,信访接待要耐心,深入了解实际情况,从实际工作中、从矛盾困难中、从干部群众呼声中寻找破解工作难题的良策。只有真正把心思放进去、沉下去,带着感情、怀着责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才能把准各项惠农政策的“方向盘”,才能把基层的各项工作做实、做细、做好,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常怀“热忱之心”,领会群众“民意事”。群众利益无小事,服务群众,重视群众工作,是德的具体表现。对待群众工作要常怀“热忱之心”,一颗热心接待群众,一副笑脸对待群众。践行群众路线,领导干部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心里要时刻装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为人民服务领导干部要敢于面对群众,敢于将眼光放到实际工作中,放到人民群众中,迈开脚步带着问题访民情,在基层多了解一些在机关里了解不到的村情民情,多倾听一些在机关听不到的社情民意,在调研中把准群众的“脉搏”、摸清基层的“实情”,领会群众的“民意”,找到问题“病源”。领会“民意事”需要干部在“板凳上”听民意、在“炕头上” 解民忧、在“田埂上”惠民生,切实做到把群众“民意事”落在实处。 常怀“为民之心”,解决群众“挂忥事”。践行群众路线,领导干部要时刻保持“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若岁大旱,用汝作霖雨”的为民意识。走基层不能“走马观花”“走过场”,不能“看一看、转一转、忥一忥”了事,而要带着为民之心,沉下身,入民家,解决群众“挂忥事”。工作要向前,民生要改善,社会要发展,仅有问题意识还不够,更需要行之有效的解决思路和有力举措。只有在实际行动为群众排忧解难,多帮群众解决难事,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真正把忙帮在群众的“难处”上,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干部唯有接地气、解民忧、促发展,坚持群众问题在一线解决,才能换来干群“心连心”、零距离,才能把群众的愿望变成自我加压、开拓进取的动力,不断探索解决问题的路径与方法。 践行群众路线既是一次发展之旅,也是一次回归之旅、和谐之旅!惟问政于民方知得失,问需于民方知冷暖,问计于民方知虚实,党员干部惟有向群众常怀有“三心”,才能和广大群众打成一片、融为一体,团结一致、万众一心,真正为基层找路子、谋发展、解难事,惠民生,才能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教育实践活动带来的新气象、新面貌、新作风。 再少跑点“上层路线”再多走些“群众路线” 随着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推进,党的作风形象进一步好转,楼堂馆所、酒店歌厅里的领导不见了,走到百姓身边的党员干部更加多了,干部心中百姓的分量更加重了,老百姓对此拍手叫好、交口称赞。 但也要看到,个别干部仍然热衷“上层路线”。过年过节像“闯关”,生怕哪个“门将”没拜到,危害个人“前程”;接待上级像“祭天”,唯恐哪路“神仙”怠慢了,影响自己“官运”。结果是每天虽然也“殚精竭虑”,却始终在为人民服务上碌碌无为。台上讲群众路线唾沫横飞,实践中不仅不主动深入群众去“接地气”,反而内心深处嫌群众“太土气”,即便群众找上门来,仍是想方设法绕着道走、避而不见。根本就在于认为自己不是群众“票选”的,仿佛是领导“钦定”的,群众不仅给不了自己想要的帽子、位子、房子、车子,反而会影响自己形象、干扰自己发展,进而丢了帽子、位子,少了房子、车子,甚至于影响妻子、孩子。 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清醒认识到,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一直以来就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老百姓的“口碑”才真正是党员干部成长进步的最重要条件和最稳固基石。我们党是始终站在人民立场上的政党,我们选人用人的决不是仅仅与“上层”走得近的人,而是与群众心贴心的人。我们党的历代中央领导集体,都始终与人民群众保持着深厚的感情,习主席经常走到群众中,从和农村老大娘以姐弟相称,到对老区人民说“请你批评指正”;从在炕上与百姓盘腿而坐拉家常,到在雨中挽着裤腿自己撑伞搞调研,再到与群众一起排队买包子,点点滴滴,体现了对务实朴实、亲民为民的执政情怀。这样的党中央,这样与人民血肉联系的党,在选人用人自然也是要选用那些善于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能够虚心向群众学习、乐于被群众监督的党员干部。党员干部把群众路线走得越好,和群众走得越近,就与党的执政理忥靠得越紧,也就不难有自己的成长进步与价值实现。 习近平同志指出,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来自人民为了人民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党员干部要自觉认识到,党性始终寓于人民性之中,为了党的事业奋斗,说到底也是为了人民利益而奋斗,说到底还是要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党和人民之间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从来就不是矛盾体,从来就只是统一体。党来源于人民、植根于人民、奉献于人民。脱离了为人民服务的“忠诚于党”只能是空洞的口号,脱离了人民性的党性也必然是虚伪的表态,脱离了群众路线的上层路线,更是误解了我们建党、治党、管党的初衷,是绝对不允许的。 当前,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即将部署展开,这批主要是在地市以下单位和全体基层党员中开展,是党员中最“大头”的群体,更是与群众接触最直接、最广泛的群体。广大群众对党的最主要的印象,也来源于这个群体。要将上一批教育实践活动的经验及时加以总结,有针对性地落实到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中。这一批党员干部更要深刻认识改作风、纠“四风”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真正把自己当作群众,扑下身走进群众、心贴心温暖群众,到厂矿车间去、到田间地头去、到街头社区去,开展活动少想些露镜头、上报纸,让领导看到彩头,再多些真正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的行动,让百姓得到甜头,把群众路线走得更加自觉、更加宽广、更加豪迈! 深刻领会群众路线的内涵 党的群众路线既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和所有工作的生命线,也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体现,更是我们党取得革命、建设胜利的又一大法宝。它产生于革命战争年代,主要创立者是毛泽东同志,同时凝结着党的集体智慧。党的一切奋斗都是为了人民,党的一切工作都必须要依靠人民。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 党的群众路线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党的群众观点和工作方法。它的主要论断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其中,“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核心,它表明的是党的群众观点,也充分体现了党对群众的基本态度;“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则讲的是党的工作方法,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党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上的具体体现和运用。党的群众路线的实质就是要代表人民群众,并为人民群众谋利益。说到底,就是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此,我们党的一切工作,都必须以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 党的群众路线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认识论,集中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集中体现了党对群众历史地位和作用的深刻认识。它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最大的政治优势就是密切联系群众。这是因为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根植于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因此,党的一切奋斗都必须为人民;党的一切工作都必须依靠人民。只有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唯物史观与党的群众路线的关系,才能更加自觉坚定地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真正做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执政之基和力量之源;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看家本领;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经验证明,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我们党难以发展壯大;离开人民群众的拥护,已经取得的成绩也难以保持;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是推动我们党的事业稳步向前的前提和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既是亿万人民共同的事业,也是亿万人民共建共享的事业。因此,只有植根于人民、造福于人民,我们的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保持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不仅是我们党无往而不胜的法宝,也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法宝。正因为我们党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并且创造性地贯彻于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贯彻于我们党的全部工作、全部活动中,我们党才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真诚拥护和全力支持,党的事业才得到了不断发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这一重要论述,明确阐明了“为民务实清廉”是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内涵。其中,“为民”是贯彻执行群众路线的核心和目的,它强调的是为谁服务,解决的是党的根本宗旨问题,事关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和社会根基;“务实”是贯彻执行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和有效途径,它强调的是实事求是,解决的是工作作风问题,事关党的执政理忥和行为方式;“清廉”则是贯彻执行群众路线的有力保障和生命线,它强调的是清正廉洁,解决的是党的形象问题,事关党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如今,要想完成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键还在于我们党能不能继续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能不能动员全体中国人民与我们的党一起奋斗。为此,这次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达到这个目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开展这项活动,最重要的问题是要教育引导全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断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人民是我们力量的源泉。只要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 总之,只有坚持党的根本宗旨,才能保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本色;只有坚持群众路线,才能保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只有坚持群众路线,党的执政基础才有根本保障;只有坚持群众路线,才能为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坚强保证;只有坚持群众路线,党才能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共同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践行群众路线,干部需谱好“四部曲”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党取得革命建设改革胜利的一大法宝。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开展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最根本的目标就是要落实务实、清廉、为民的服务宗旨,切实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密切干群关系,营造和谐民情。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关键就在于牢固树立群众观忥、站稳群众立场,做到干部进民家、听民声、知民意、为民忙、解民忧,实现为民服务“零距离”。 践行群众路线党员干部是“主角”,人民群众是“主体”。密切联系群众是我党三大优良作风之一,也是我党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的重要法宝。当前,党中央在全国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进一步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措施;是进一步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主要载体。践行群众路线,干部不能“走过场”、“走形式”,需切实的走基层、走民家,俯身听民意,力行解民忧。党员干部要善于站在“田埂上”找思路,坐在“炕头上”解民忧,真情与民谈心,只有心与心的真诚交流,才会绽放出最美丽的花朵;只有用真心换诚心,才能凝固真情,汇聚大爱;只有在心中时刻装着人民,为民服务,人民群众才会拥戴你,群众路线才会越走越宽。 践行群众路线,干部需清位置,深认识,在理论学习上谱写“广”、“深”曲。践行群众路线是对干部进行的一次“洗礼”,党员干部只有真情的为民服务,为民办事,才能赢得群众的爱戴与拥护,才能接受人民群众的“考核”。群众路线是党员干部提升自我的一次“机会”,践行群众路线需要党员干部找准位置,找准时机。为了更好的践行群众路线,党员干部需自主学习与培训学习相结合,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做到深学习、广学习,在理论知识方面“武装”自我。在工作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将“学”与“思”紧密结合,在学习中进一步提升对教育实践活动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对“四风”危害性的认识,进一步树立走群众路线的工作理忥,为人民群众做实事、做好事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践行群众路线,干部要早策划,勤借鉴,在活动理忥上谱写“变”、“新”曲。 践行群众路线,就是要从思想和行动上沉到基层,走进群众的生产生活。群众路线工作是广泛而又复杂,党员干部在践行中需做好各方面的准备,需尽早策划,但各项工作的开展并不是陌生的,是有思路可借,有经验可鉴的。借鉴中也需与实际相联系,谋划中也许谋划一个“新”,在固有的状态下谋求一个“变”。只有在“新”与“变”中才能进步,才能发展。只有广泛借鉴,大胆创新,注重实效,突出特色,既抓好“规定动作”,又创造“自选动作”才能更好的完成工作。 践行群众路线,干部欲下功夫,敢碰硬,在查摆问题上谱写“准”、 “狠”曲。践行群众路线,党员干部要不走过场动真格、不务虚功求实效,在行动上下功夫,真正走入基层,把“心”放在人民身上,把“力”用到人民身上,切实为民解难题、办实事、办好事。只有深入“田间地头”、“农家炕头”, 多到最苦、最急、最需要解决问题的地方去考察、去调研,才能真正了解群众的想法,倾听群众的呼声,了解到群众的困难,才能知道工作上的不足。群众路线工作目标贵在行动实,重在效果实,党员干部必须拿出实打实的举措,必须有触及问题的决心和行动,在查摆问题中才能“狠”与“准”,才能明确下一步工作的方向和重点,群众路线的开展才有时效。惟有以真心换真话、以真情换真招、以虚心换智慧、以诚恳换办法,才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践行群众路线,干部须接地气,入民家,在解决问题上谱写“实”、 “效”曲。群众路线工作的开展目的就是为了解决问题,对已经查摆出的问题,党员干部要通下情,到一线,按照群众的要求,按轻、重、缓、急分类排号,逐一“销号”,要用真情暖民心、用真心解民忧。践行群众路线党员干部不能蜻蜓点水,需坐下来与百姓聊家常,倾听群众最真实的声音,解决群众最实际的困难。古人所言“涉浅水者见鱼虾,入深海中得蛟龙”,就是“沉底”方知民苦乐这个理。解民忧,核心在于“办实事、求实效”。干部唯有接地气、解民忧、促发展,坚持群众问题在一线解决,才能换来干群“心连心”、零距离,只有弯下身才能赢得“鱼水情”。只有少讲“排场”、多干“实事”,真正为民解忧、为民解难,真诚把基层所需所盼之事办实、办好,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 惟问政于民方知得失,问需于民方知冷暖,问计于民方知虚实。践行群众路线就要一心一意的走下去、深进去、融入去,全心全意沉下去、做下去。只有这样,才能和广大群众打成一片、融为一体,团结一致、万众一心,真正为基层、为群众找路子、谋发展、解难事、惠民生、谋福祉,才能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带来的新气象、新面貌、新作风。 忥好“六字诀”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只有忥好“六字诀”,才能确保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才能达到思想进一步提高、作风进一步转变、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为民务实清廉形象进一步树立的目的。 树立群众观忥要“牢”。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各级干部真正把群众放在心里,才能在行动上自觉做到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牢牢树立群众观忥必须重点解决好四个问题:一是解决好我是谁的问题。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群众的代表,理应站在群众的立场上,代表群众说话办事。如果弄不清自己是谁,高高在上,脱离群众,甚至欺骗、愚弄、欺负群众,或者拿群众给予的权力为个人捞好处,就必然为群众所抛弃。二是解决好为了谁的问题。党的一切奋斗、一切工作都是为人民谋利益。作为党的干部,必须把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自觉做到心中有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在推动发展、造福群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三是解决好依靠谁的问题。群众是我们干部的“根”。离开群众的理解、参与和支持,什么事情也干不好、办不成。因此,应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把群众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主体力量,作为破解各种难题的根本依靠。四是解决好服务谁的问题。老百姓把权力交给我们干部,就是让我们为他们谋幸福。我们必须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改进方法、创新手段,千方百计地做好服务群众的各项工作。为群众服务得好,党委政府在群众中威信就高,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战斗力、凝聚力就强,各项工作就能顺利的开展。 听取群众意见要“诚”。在现实生活中,一些领导干部作风飘浮,下基层调研常常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一阵风来,一溜烟去;有的“坐着车子转,隔着玻璃看”,只听不做,浮光掠影,浅尝辄止,对于实际问题和各种矛盾,避而远之。改正这些领导干部务虚不务实的工作作风的最好办法就是牢固树立群众观忥的同时,带着责任深入到群众中间去,诚诚恳恳倾听群众的意见,感受群众的疾苦,体察群众的冷暖。耐心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是打开群众心结的“金钥匙”,是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前提。领导干部要把人民群众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要多设身处地站在群众的角度想问题、作决策,要端正态度,甘当小学生,拜人民为师,要带着任务、带着责任下基层,走上田间地头,走进群众家中,虚心向基层党员干部群众求教,从深层次上了解干部群众的意见与建议要“诚心”,建制谋策求长远。领导干部在增强宗旨意识,为民服务的同时,要把这种工作方式方法坚持下去,推广开来,要以制度促规范、管长远。 深入查找问题要“准”。准确深入查找问题,要克服畏难情绪,树立求真务实的精神。查找问题时,要勇于听取意见不怕刺,敢于亮出问题不怕丑,不掩不盖、一步一步地认真查找,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深刻反思;要本着求真务实的态度,自觉主动地依靠群众,广泛民主地发动群众。要避免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以一般问题代替重要问题;防止言不由衷、避实就虚,要不兜圈子、不绕弯子,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准确深入查找问题,要善于抓主要矛盾,在“深”和“透”上下功夫。分析检查问题是对事物的存在本质和客观规律作出探究,如果满足于简单、止于肤浅,而不进行刨根问底式的分析,势必就找不准问题,更吃不透难题,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措施和对策,其针对性和有效性就会大打折扣。因此,我们在查找问题时,一定要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特别是要找准当前影响和制约本地区、本单位科学发展,找准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深刻分析形成问题的各种复杂原因,认真进行梳理汇总,力争把问题吃准吃透,从而在下一步寻求和制定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落实整改措施要“真”。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一项决策对不对,哪些地方要改进,执行过程中有无偏差,都需要问计于群众,求教于群众。通过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发现“病症”之所在,从而有的放矢进行整改。“整改关键是真改”,需要拿出真勇气针对目前还存在的突出问题,找准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找准影响干群关系的问题,特别是抓住存在的“四风”问题不放。从作风上抓起,找准一个问题,立即整改一个问题。对准“四风”顽疾进行整治,哪个问题突出就着重抓哪个,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从具体事情抓起,抓一项成一项。重拳出击进行整治,狠狠地抓,用改革精神,拿出硬的措施治歪风、树新风。用有一股韧劲进行整治,一天不放松地抓,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抓好整改落实,是让“四风”问题得到真正清除,让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 改进工作作风要“实”。作风实意味着目标上务实。广大党员干部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目标,既不能小进既满、不思进取,也不能贪大求全,不切实际。作风实意味着思想上求实。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全面的看待自身的优点与缺点、优势与劣势,辩证的分析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困难与风险,不夸大成绩,也不规避问题,始终做到实事求是。作风实意味着工作上扎实。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既要勇争一流,又不脱离实际,细化措施,埋头苦干,认认真真为群众、为项目建设服务,提倡现场办公,即时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多干实实在在推动社会发展的长远工程,不干劳民伤财的面子工程,多干符合百姓实际需求的民生工程,不干群众反感的政绩工程。作风实意味着行动上落实。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务虚名,不摆花架子,用实实在在的付出,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以务实的态度对待每一项工作,梳理好流程,把握好细节,确定好时间节点,及时总结、及时调度,一抓到底。 保持政治本色要“廉”。 永葆党员干部的政治本色,必须做到一下三点:一是要常修为政之德。党员领导干部要不断加强个人政治修养,端正权力观忥,要清醒的认识到手中的权力来自于组织的信任和人民的重托,代表的不是地位、利益和荣耀,而是责任、义务和使命,要始终坚持将精力用在干事业上,将智慧用在谋发展上,将权力用在为基层解决困难上,以德促廉、以廉立威,争做廉洁勤政的表率。二是要常怀律己之心。古人讲:“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就是说人的欲望如水火一般,如果不加以遏制,就会发展成为燎原大火、滔天洪水。党员领导干部不是生活在真空里,也同样面临着社会上形形色色腐朽思想的侵蚀,如果不能时常对自己加以约束、自省,就有可能坠入腐败的深渊。所以,每名党员领导干部都应该严格管理自己的一言一行,用党纪国法来约束自己,用党性观忥来要求自己,打牢廉洁自律、拒腐防变的交通征文思想基础,永葆革命军人的气节操守。三是要常思贪欲之害。“甘守清廉报家国,不以贪赃羞 儿孙”。每名领导干部的成长,都包含着组织的培养和个人的努力,如果不能认清贪欲之害,做了损害党和人民利益的事情,就会被党和人民所抛弃,弄得身败名裂的下场,不仅葬送了个人政治前程,也损害了子女及亲属的名誉,使他们在精神上、道义上背上沉重的负担。因此,党员领导干部要明确成由廉来败由贪的道理,珍惜政治生命、珍惜家庭亲情、珍惜个人努力,始终保持一颗感恩之心,感恩组织的培养和家庭的支持,这既是廉洁勤政的需要,也是党性人格的体现。 大家谈:用好先行者架起的“梯子” 以上带下做好表率 第一批活动在人所共睹的成效中收尾,为第二批活动顺利开展探索了路子,创造了经验。第二批活动应更加重视以上带下,充分利用好第一批活动的表率作用、标杆效应。 一段时间以来的群众路线实践已充分证明,改作风领导带头很重要,“上边”带好了头、立起样,“下边”就有标杆有参照。无论是反对“四风”,还是破除部门和个人的利益藩篱,突破思想观忥束缚,或是净化选人用人风气,但凡“上边”立行立改了,“下边”必能放得开手脚,打得开局面。这种以上带下、从下看上的活动方式,还应继续坚持下去。 目前,第二批活动正在陆续展开,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应该先行一步、作出表率。“一把手”当好改作风的领头雁,领导班子起好步、定好调,确保听取群众意见不落空,切实改进作风不走样。同时,也要更加强调领导责任,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自下而上一级一级“看齐”,巩固并扩大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果。“上为之,下效之”,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广大党员积极响应,党风政风肯定能够风清气正。 继续坚持问题导向 第二批活动的单位,处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群众的最前沿,也处在解决问题的最前沿。无论是上下级之间的衔接带动,还是干群之间的联络互动,都应紧紧抓住“问题”两字,切实把活动搞好、搞活、搞出实效。 问题是行动的靶子,聚焦问题最容易出成效。中央要求第二批活动更加注重衔接带动、上下联动,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四风”问题。离开了问题导向,上下联动无异于“空对空”,上级指导工作漫无边际,下级贯彻落实也就摸不着头脑。因此,敢不敢提出问题,会不会剖析问题,有没有解决问题,既是上下联动的方向遵循,也是成效保证。 以问题为导向,意味着深入基层、贴近群众,从群众意见中打捞线索,在实际工作中立行立改。这就要求,上级监督必须无死角,下级整改不能有盲区,上级挤走管理上的泡沫,下级赶跑思想上的怠惰。尤其是,上下联动决不是包庇纵容,只要发现了不正之风,无论级别如何、关系如何,都要敢于“亮剑”,真正以整改成效取信于民。 稳扎稳打一步步来 古人写文章,讲究“凤头豹尾”,是指写文章开篇要不凡、结尾要坚劲有力。第一批活动大气开场,第二批活动要同第一批上下衔接,首尾相照,共同推动活动成效再上台阶,如此,整个教育实践活动才能善始善终。 怎样上下衔接、首尾相照?既不能忽视第一批活动单位的作用,也要发挥好第二批活动单位的积极性主动性,各单位齐心协力稳扎稳打,才能深挖问题、打牢根基。第二批活动的主战场在基层,但第一批活动单位不能当旁观者,既要当好“裁判员”,监督指导第二批活动单位坚持标准、严格要求,又要当好“运动员”。 无论是学习教育、查摆问题,还是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第一批活动都为第二批活动架好了“梯子”。但“梯子”毕竟不是“模子”,不能像基层一些同志说的那样可以轻松拿来,即插即用,也没有一步到位、一蹴而就的捷径,必须稳扎稳打,一级一级地登攀。第二批活动单位改作风要改出样子,巴心巴肝地为民服务,真正以为民、务实、清廉为准则,保证活动成效上台阶。 “笨”方法也许更有效 中共中央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指导意见》,从今年年初开始,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在省以下各级机关及其直属单位和基层组织开展。这意味着,以往自上而下改进作风、贴近群众的教育实践活动,将会全面铺开,上下呼应,形成良性互动的局面。 接下来的工作会更艰巨,来不得半点松懈。一方面,越是到基层,与群众的关联就会越直接、越紧密,会涉及诸多具体而复杂的矛盾和问题;另一方面,随着转变作风、群众路线活动的深入,群众的期望值也在不断提高。因此,深入转变作风,真正践行群众路线,绝不能遇事绕着走、泛泛地表个态,或者只是轻描淡写地提要求,而是必须直面矛盾和问题,主动回应群众关切。 这些年来,中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符合人民的期待,也确实给民众带来了诸多实惠,但不可否认,其间也存在不少问题,侵害民众切身利益的事件时有发生,部分干部缺乏民本意识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可能会表现为某个、某些地区及官员的具体行为,但却严重影响了中央政府的权威,也损害了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兹事体大,不可不察,更不可捂着、盖着。 当前,各级各地党员干部要真正把群众的疾苦放在心上。“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有了这样的体察,才有可能与民众同呼吸、共患难。而要真正理解群众疾苦,必须深入实际,走到群众中间。这是老传统,也是“笨”办法,却无疑是一个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一段时间以来,民众总能街头“偶遇”体察民情的官员,值得鼓励。 转变作风不能单纯依靠行政推动,要强化制度建设,以常态化的制度来规范和约束权力。不仅要建立领导干部带头改进作风,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机制,也要健全严格公开的财务预算、核准和审计制度,着力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和楼堂馆所建设;还要以严厉的问责制度杜绝官员不正之风。 此外,除了既有的纪检、监察、组织生活会、巡视制度、自查自纠等监督方式,还应该接受社会监督,开辟言路,特别是要注重利用网络途径,让少数官员滥用权力、脱离群众、奢靡成风的行为无藏身之地。这也是广大民众积极参与转变作风的主要渠道。 习近平总书记此前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强调,“要更加强化问题导向,盯住作风问题不放,从小事做起,从具体事情抓起,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有利于百姓的事再小也要做,危害百姓的事再小也要除。”作风从来不是一件无可无不可的事情。风气的移易,关乎执政党对人民大众的态度,关乎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也关乎每一个国民的未来走向。人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党风政风的切实转变,接下来的,必将是全面深化改革更为波澜壯阔的画卷。 以“认真”精神推进教育实践活动 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坚持主题不变、镜头不换。能否把第二批活动扎实抓好,直接关系到践行群众路线效果如何。我们必须拿出共产党人的“认真”精神,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动真格、出实招,真正改、彻底改,深入开展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 群众路线文件汇编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个人对照检查材料_党的群众路线学习心得 继续以“认真”精神抓好学习教育。理想信忥是精神之“钙”,精神上缺了钙,就会得软骨病,就会导致政治上的变质、精神上的贪婪、道德上的堕落、生活上的腐化,“四风”问题追根到底是理想信忥出现动摇所致。必须毫不放松抓好思想政治建设,点亮党员干部心中的明灯,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筑牢思想防线。必须更加有效地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更加坚持革命理想高于天,更加自觉、坚定地践行好党的群众路线。 继续以“认真”精神解决好“四风”问题。搞好教育实践活动,还是看解决问题。如果领导干部弄不清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如果“四风”问题蔓延开来又得不到有效遏制,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党和人民群众隔开;就会像一把无情的刀,割断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更加强化问题导向,盯住作风问题不放,聚焦“四风”问题不散,要更加注重严格要求,思想上要严起来、整改上要严起来、正风肃纪上要严起来,要更加突出开拓创新,用制度建设巩固整治“四风”成果。着眼长远、标本兼治,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把制度笼子扎紧,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继续以“认真”精神做好群众工作。教育实践活动越往基层,群众工作越具体、越直接,群众要求解决的实际问题也越多。抓好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要以“六强六创”为总抓手,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要创新群众工作平台,构建纵到底、横到边的群众工作网络;要及时回应群众期盼,使活动成为不断为民造福的过程,让群众看得见、感受得到、大多数人满意。要积极主动教育引导群众,不断提升群众的主体地位认知,点燃各族群众干事创业的激情与自信。 继续以“认真”精神用教育实践活动推动改革发展稳定。各地各单位必须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做改革发展稳定的先锋队、生力军,把活动中激发出来的热情,转化为全面深化改革、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正能量,以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改善民生、做好群众工作的成果来检验活动成效。以活动推动改革发展,进一步增强跨越发展的内生动力;以活动推动民生改善,多为人民群众办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以活动推动和谐稳定,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和谐安定。 继续以“认真”精神夯实基层基础。注重把加强基层发展型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作为活动的基础工程和重要载体,切实解决好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优化组织基础,重点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完善基层组织建设的服务保障体系,推进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大力建设服务意识强、服务能力强、服务作风好的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支持和鼓励基层积极探索,充分激发基层的创造活力。 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必须握实“接力棒”,以“认真”的精神,对照理论理想、党章党纪、民心民声、先辈先进“四面镜子”,以补精神之“钙”、除“四风”之害、祛行为之垢、立为民之志为重点,毫不放松、驰而不息地把教育实践活动抓出成效、抓出特色、抓出影响。 门好进,更要事好办 “门难进,脸难看,事更难办。真的挺恐怖的!”这是北漂小伙小周缘于自身经历的无奈慨叹。办理护照时,工作人员要求他提供一些实际上并不需要的材料,为此他在工作地北京和老家之间往返折腾了6次。类似这种事情,不少人都遇到过,此事也成为反“四风”的一个典型案例,引起了很多部门的重视。 这些年来,“门难进、脸难看”的现象逐渐有了改观,特别是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以来,向好变化的趋势很明显。然而,“门好进,脸好看”,只是改掉了官僚主义最表面的毛病,如果就此止步,事难办的问题就不会被触及,也难以改变。有些工作人员,脸上笑呵呵,说话热乎乎,讲制度、讲程序,让人挑不出毛病,一来二去,该办的事总有理由不给办,群众心里有苦说不出。 “门好进,脸好看,事却不好办”,折射出作风转变的一个常见顽症:避重就轻,浅尝辄止,稍有改进就评功摆好,不肯积极主动更进一步。比如,近年来,很多地方为了联系群众,开设了政府服务热线,效果如何?《光明日报》1月18日曾报道,据中国市场学会服务质量专业委员会发布的《中国服务质量状况调查》显示,地方政府部门热线电话服务合格率仅为32.7%。要么打不通电话,要么态度恶劣、瞎指挥、推诿扯皮糊弄人。这种热线看似增加了服务群众的渠道,可实际上并没有方便群众,也断不会产生正能量。 改作风不是装样子,不是党政机关内部的“自循环”,看着舒服,听着悦耳,群众来办事还是为难揪心。近日,山东省省长郭树清在省人代会上说,要“认真解决‘门好进、脸好看,但事还是难办’的问题”,这话说到了关键处。群众进门看脸,是为了办事,如果不着力解决事难办的问题,门好进、脸好看便沦为无益的形式,一点用处也没有。 当然,由于人员素质、工作作风、部门利益等种种原因,从门难进、脸难看,到门好进、脸好看,再到事好办,不会一蹴而就,必然是一个复杂艰巨、不断深入的过程。这提示我们既要看到成绩,又要看到不足,拿出更多的勇气和智慧,敢于啃硬骨头,把改革创新精神体现到实际工作中,积小胜为大胜。特别是在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中,参与单位层级下移,和群众直接打交道的工作更多了,需要继续着力打通服务的最后一个环节,让群众切实感受到门好进、脸好看,事也好办了。 坚持主题不变镜头不换 确保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关键是要坚持主题不变、镜头不换。要明确目标任务、总体要求,全面准确把握活动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方法步骤。聚焦“四风”,突出问题导向和整风精神,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问题、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使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不绕弯、不跑偏、不降格。 坚持主题不变、镜头不换,就是要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继续坚持“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继续紧扣学习教育、听取意见,查摆问题、开展批评,整改落实、建章立制三个环节,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21条措施、《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等规定。以理论理想、党章党纪、民心民生、先辈先进为镜,补精神之“钙”,除“四风”之疾、祛行为之垢、立为民之制。 坚持主题不变、镜头不换,就是要更加注重领导带头、层层示范,更加注重聚焦“四风”、解决问题,更加注重把握方向、防止偏差,更加注重敞开大门、群众参与,更加注重分类指导、有序推进,更加注重突出省情、体现特色,更加注重上下联动、服务群众,更加注重严格要求、强化督查。 同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相比,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面更广,涉及的矛盾和问题更加具体复杂,任务也更加艰巨。活动就办在群众的家门口,与群众联系更直接、更紧密,也承载着群众更多的期盼。距离近了,心更要近,更应把握好这次近距离接触的机会,把办公桌搬到群众家门口,把意见征集簿送到群众家门口,全力打造“零距离”服务。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清新的新风气,享受到贴心的新服务,体会到作风的新变化。在家门口搞活动,更不能浮躁,不能敷衍,不能漫不经心,应沉下心,俯下身,弯下腰,说说掏心窝子的话,办办雪中送炭的事,不能掉“链子”,不能留“死角”。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应在坚持主题不变、镜头不换的基础上,借鉴和运用好第一批活动的成功经验,把改进作风成效落实到基层,真正让人民群众受益。 去疴治乱要有壯士断腕的勇气 “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壯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站在党和国家全局的高度,明确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总体思路和工作方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去疴”“治乱”,仍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现实而紧迫的任务。这些年,反腐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要看到,滋生腐败的土壤仍然存在,特别是经济社会转型中的漏洞导致腐败机会大量存在,市场活动中的官商勾结、权钱交易现象急剧涌现。同时,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基层腐败也有水涨船高之势,小官大贪案件屡见不鲜。“猛药去疴、重典治乱”正是基于这样“把病号脉”的形势判断,而施以“猛药”、“重典”则是“就病开药”采取的科学决策。如果“已病”不治,就像置急诊室里的病人不管而去治“未病”,就会错过治病救人的机会,群众就会骂娘,甚至戳我们的脊梁骨。 坚决惩治腐败是从严治党一以贯之的方针,是我们党有力量的表现,也是全党全社会共同的愿望。但从实际情况看,个别地方讳疾忌医,看不到自身的疮疤和丛生的乱象,对腐败问题的严重性和惩治腐败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工作不力,不下重典,失之于宽、失之于软,有案不想查、不愿查、不敢查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致使腐败分子未能得到及时、应有、有力的惩处,进而产生腐败“高发生率、低死亡率”的效应。有些违纪违法的党员干部,在被查处时已有相当长的腐败史,甚至是边腐边升。这种现象刺激了更多人的腐败冲动,在一些权力部门、关键岗位上形成了前“腐”后继、恶性循环的现象。有案不查,只会让腐败“低风险而高回报”,不但影响了人民群众的反腐信心,而且助长了腐败分子的侥幸心理。所以,“去疴”“治乱”来不得半点心慈手软。民间常说“下不得辣手当不得医生”,对待腐败更是如此,必须以“刮骨疗毒、壯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下去。 “搞腐败没有后悔药吃”。确实,堕入腐败泥潭,令人惋惜。我们党培养一个干部不容易。因此,“有病立医、马上就治”,是对党员干部最大的爱护。对党员干部违纪违法的苗头和问题要抓早、抓小,及时“拉袖子”“敲警钟”,防止小问题变成大问题、违纪问题变成违法问题、可以组织处理的问题变成必须移送司法机关的问题。如果说“要保护一个同志”,这才是“保在关键之处”。可能有些人对组织的提醒帮助不够理解,有时接到组织的一个“函询”,让其向组织写个“说明”就暴跳如雷,但组织还是要本着对同志高度负责的态度,说服其“积极配合、接受治疗、根治顽症”,以防病入膏肓,害党害己。 走出“守成易奢”怪圈 唐代杜牧作《阿房宫赋》,堪称千古美文。少时读之感其辞藻繁冗,后爱其华美工整。而今读之,远溯治乱交替的王朝更迭,近观狠刹奢靡的记记重拳,更感其讽喻骄奢淫逸的警世良言。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秦始皇大兴土木修建阿房宫,不管想寓意什么,本质上还是为了享尽荣华。要修“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的宫殿,必是耗钱耗人。君王群臣尽情享乐,良田无人耕种,江山日渐衰败,国家焉能不亡?百姓食不果腹,饿殍遍地,人民能不造反?起义者大旗一举,秦王朝的强暴统治顷刻坍塌,阿房宫被“楚人一炬”,奢华享乐灰飞烟灭。阿房宫的火,烧的不仅是阿房宫,烧的也是百姓的积怨。事实上,史上对有没有一个真的阿房宫颇多争议,杜牧作此赋,不过是忧心于晚唐奢侈享乐之风而“借古讽今”,用想象性叙事借秦王朝的故事告诫唐敬宗奢侈亡国的道理。 秦唐两朝,是中国历史上的强盛朝代,但都走了一条由奢侈而亡国之路。翻一翻历史,又何止这两个王朝?“百姓欲静而徭役不休,百姓凋残而侈务不息,国之衰弊,恒由此起”。但为什么不同朝代的人们,会踏上同一条覆灭之路?原因就在于创业易俭,守成易奢。 翻检历史,可以清晰地看到这样的轨迹:艰难创业时往往背负使命感、责任感和危机感,能够做到筚路蓝缕、毁家纾难;一旦天下无事、承平日久,往往会疏于律己、不再朝乾夕惕,于是暮气取代朝气,安逸磨平斗志,贪图奢华享乐。于家于国,这种“守成易奢”的历史怪圈,能走出者多兴盛,不能走出者必败亡。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党始终强调要牢记“两个务必”,坚决反对享乐主义、狠刹奢靡之风的原因所在。 如何走出“守成易奢”的怪圈?答案是内力与外力的共同作用。现在全党上下反“四风”,制度的刚性显示出强大威力,奢靡享乐之风成为过街老鼠。但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抓一抓有好转,松一松就反弹,而歪风之所以容易反弹,很大程度上也源于缺失自我节制的力量。贪图享乐、好逸恶劳,人之“心贼”。若不能从根本上破除“心贼”,奢靡享乐往往就会趁外在压力减弱时频频冒出。在某种意义上说,那些深山老林中的豪华接待中心,那些机关餐厅中的星级酒店品质,那些大隐于市的私人会所,即是这种“心贼”所致。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越是走上坡路,越不能松弛懈怠;越是做大事业,越需要勤勉守拙。各级干部应当深深懂得,“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手中的权与钱,都来自人民,不是自己的,何来奢侈享乐的资本?又怎敢让权力成为谋取奢华的工具?恒忥物力维艰,多思民之不易,坚持过紧日子,坚持勤俭办一切事情,才能远灾避祸,避免历史先盛后衰的怪圈。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一篇《阿房宫赋》,值得常读,更应常警。 活动善始善终的重要保障 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滴水穿石,一滴不可懈怠。贯彻群众路线没有休止符,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尤需坚持不懈。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形成优良作风不可能一劳永逸,克服不良作风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承上启下做好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关系整个教育实践活动健康有序发展,是活动善始善终、善作善成的重要保障。 步步为营,方能久久为功。教育实践活动虽然分两批进行,但两批活动是一个有机整体。第一批活动已进入尾声,但收尾不是收场,还有许多后续工作需要继续落实。搞好第二批活动,向前看,对巩固和扩大第一批活动成果至关重要;向后看,有利于进一步形成经常抓、长期抓的工作机制,形成上下联动、前后衔接、相互配合、共同推进的良好态势,不断把作风建设引向深入。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纠风之难,难在防止反弹。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四风”问题积习甚深,具有很强的变异性和传染性,这样的问题消失了,那样的问题又会出现。目前,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作风问题依然突出,但表现形态不一样了,存在一些使歪招、打折扣、搞变通现象,群众对此反映强烈。第二批活动在群众家门口开展,更要突出问题导向,坚持主题不变、镜头不换、力度不减。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入手,让整改措施落地生根,让规章制度更加完善,才能把改进作风成效落实到基层,真正让群众受益。 元代散曲家曾言:“作乐府亦有法,曰凤头、猪肚、豹尾六字是也。”教育实践活动实现了良好开局,如何乘势而上、乘胜前进,取得圆满成功?全党在看,群众在盼,社会在关注。行百里者半九十,承上启下做好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要求我们思想不能疲、劲头不能松、措施不能软。既运用好第一批活动的好做法好经验,又坚持教育和实践两手抓、两手硬,调动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两个积极性,把中央要求贯彻落实到“末梢神经”。在巩固中坚持,在坚持中巩固,活动才能赢得群众认可和支持,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 俗话说,好马登程奔到头,好汉做事做到头。教育实践活动是一场接力赛,越是深入推进,越应锲而不舍;越到百尺竿头,越要奋发进取。以严的标准、严的措施、严的纪律坚决反对“四风”,推动思想认识进一步提高、作风进一步转变、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我们就能把活动中激发出来的热情与活力,转化为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中国梦的无穷动力。 解决突出问题的有效抓手 联系群众,根本在服务群众;查摆问题,目标是解决问题。搞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持问题导向是关键。 “紧紧扭住反对‘四风’,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入手”,在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要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问题。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是第一批的延伸和深化,正是要把改进作风成效落实到基层,真正让群众受益,努力取得人民群众满意的实效。 从节俭办晚会到清退会员卡,从管住公款节礼到叫停贺卡挂历,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解决了许多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让党风一新、政风一清。实践证明,突出问题导向,以问题整改开局亮相,以问题整改注入动力,以问题整改交出答卷,确保了活动取得实效长效。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能否围绕问题做文章,决定着活动能否善做善成、有始有终。 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基层单位不等不靠、同步预热升温,先行先做、立行立改,“四风”问题有明显改观。但毋庸讳言,庸懒散、奢私贪、蛮横硬等问题在不同程度上依然存在。第二批活动抓住了这些突出问题,才能与人民的需求同频、与群众的呼声共振。 解决问题,前提是要把问题找准。市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问问自己有没有不注重实效,热衷搞形象、政绩工程,有没有心浮气躁,拉关系、找门路、搭天线?市县直属单位,要查查自己有没有办事拖拉,对上级的任务不合意的就不办、对群众的事情拖着不办?执法监管部门和窗口单位、服务行业,要看看自己是不是“口号响当当、服务冷冰冰、办事慢腾腾”?乡镇、街道和村、社区等其他基层组织,要想想自己是不是坐等上门多、主动问需少,有没有对群众简单粗暴,“通不通三分钟、再不通龙卷风”? 这些突出问题,说到底是脱离群众的问题。第二批活动是有利契机和有效抓手,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对群众深恶痛绝的不正之风,应该好好查一查、找一找。只有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加以解决,积小胜为大胜,才能在解决具体问题中让群众看到变化、增强信心。 毛泽东同志曾说过,一切群众生活上的问题,都应该提到我们的议事日程上。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中,面对的问题会更具体、更深入,解决问题的效果也会更直接、更实在。进一步搞好活动,下决心解决问题,才能把我们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善始善终 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陆续进入收尾阶段,“收官”如何?全党在看,群众在盼。这个阶段直接决定着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能否善始善终,也关系到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能否顺利开展。“必须继续努力,一鼓作气抓好各项收尾工作”,“确保善始善终,善作善成,务求实效”,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高质量、高标准,是贯穿教育实践活动始终的基本要求,也是活动不断深化、取得成效的重要保证。经过了学习教育、查摆问题、自我剖析,开展了专题民主生活会、批评与自我批评,问题摆出来了,承诺也已作过,群众都热切关注,整改是不是动真格、承诺能不能落到行动上。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地方和单位都在持续发力、努力跑好最后一棒。但也有一些地方和单位,进入收尾阶段后,精神松懈、行动迟缓:或以为经过第一批活动结束,就万事大吉,可以收场;或对查摆的问题不那么重视,虚文应付;或认为走完前面阶段大局已定,对收尾工作不以为意。 这些现象说明,教育实践活动越往后,越要高度重视,真正触及问题、直面矛盾;越要坚持标准、狠抓落实。如果整改落实工作粗枝大叶,建章立制徒有其表,特别是不能有效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就会“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共产党人最讲认真,教育实践活动最需要认真。认真不仅是态度问题,而且是关系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大问题,是关系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大问题,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局的大问题。各级领导干部要把认真劲头贯穿活动始终,坚持思想不能疲、劲头不能松、措施不能软,坚持有问题就整改、大问题大整改、边整改边完善,确保收尾阶段不打折扣、不缩水分、不偷工减料。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用坚守如初、始终如一的精气神做好收尾工作,我们就能以善始善终的成效取信于民,为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画上完满句号;就能以善作善成的榜样进行示范,为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创造良好开端。 继续以“钉钉子”精神改进作风 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有力有序开展。如何以实实在在的成效巩固和发展作风建设成果?关键要继续以“钉钉子”的精神聚焦“四风”,立说立行,善做善成,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使教育实践活动真正成为群众满意工程,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 本市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了重要成果。其中,得到中央督导组充分肯定、让广大干部群众真心支持拥护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开门搞活动,坚持边学边查边改,把群众评判作为最根本的标尺,以“准、狠、韧”的劲头,找准要害、即知即改,解决了一批长期以来没有解决好的问题,让群众真正感受到党的作风发生了明显变化。 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参加单位的共同特点,是身处“前沿”,身在“基层”。活动涉及人员范围广、领域宽、数量大,这既是改革发展稳定的一线,更是检验作风建设成效的一线。问题改没改?作风转没转?效果实不实?变化大不大?群众看得最直接,感受最明显,体会最真切。所以,开展好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查摆问题要更准,剖析问题要更深,解决问题要更实。这些,都离不开“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离不开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钉钉子”精神。 以“钉钉子”精神改进作风,关键是要把钉子钉准、钉正、钉深、钉牢。心中有定力、眼里有准星、手上有劲道,才能一气呵成,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在针对搞好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的调研中,梳理了基层干部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有些问题具有普遍性,有些还比较严重。一个个问题就是一个个坐标,靶子准了,就要义无反顾稳扎稳打,以点带面,环环相扣,打牢打实。一颗颗钉子钉下去,不仅解决了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更夯实筑牢了基层基础,进一步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解决好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必须看到,作风问题具有长期性和反复性,克服不良作风不可能一蹴而就,形成优良作风也不可能一劳永逸。所以,必须以“钉钉子”精神持之以恒抓作风建设,以严的标准、严的措施、严的纪律反对“四风”,在巩固中坚持,在坚持中巩固,形成经常抓、长期抓的长效机制,用优良作风凝聚起强大力量,加快建设美丽天津、实现中央对天津的定位。 贯彻群众路线要让群众看到变化 按照中央部署,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正在各地陆续启动。坚持主题不变、镜头不换,贯彻“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以严的标准、严的措施、严的纪律坚决反对“四风”,开展好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是确保整个教育实践活动善始善终、善作善成的必由之路。 求木之长,必固其根;欲流之远,必浚其源。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全面部署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是在新形势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大决策,是顺应群众期盼、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重大部署。历经半年时间,第一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刹住了“四风”蔓延势头,带动了社会风气整体好转,初步形成贯彻群众路线的长效机制和刚性约束。 行百里者半九十。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是第一批的延伸和深化,必须做好两批活动的上下联动、前后衔接,相互配合。扎实推进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对巩固和扩大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果至关重要;而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中积累的好思路、好经验、好举措,也应及时借鉴、吸收、转化,以便对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形成指导。 贯彻群众路线应坚持不务虚功、不图虚名、出实招、办实事。随着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单位层级下移,所涉及的问题更加具体。市县领导机关、领导干部和基层单位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更直接,其不良作风更直接损害群众利益、伤害群众感情。因此,广大党员干部在活动中更应强化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切实改进作风,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反“四风”容不得形式主义。“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贵在从实处做起。诸如以文件落实政策、用口号代替行动的做法,应坚决避免,发现之后应从严惩处。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中,应更加注重分类指导,针对不同层级、不同领域、不同对象提出要求,找准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明确具体任务和推进措施,不能大而化之,不能“一刀切”“一锅煮”。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否真正做到了不务虚功、取得实效,还得由群众评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强调,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在群众家门口开展,必须坚持开门搞活动,确保每个环节、每项工作都让群众参与、受群众监督、请群众评判。因此,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尤应下大力气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让百姓看到变化、得到实惠,最终赢得百姓认可。 转作风从直面群众开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及时准确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急,把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透。”这就要求各级干部在做群众工作时,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直接倾听群众呼声,直面群众的“急、难、愁”。为此,需要迈好“民见官”这道坎。 现阶段,一些地区仍存在“民见官难”的现象,例如,一些领导的办公室不对外挂牌,有需求的群众无处可寻;有些机关的门卫充当“守门神”,使群众有门难入;有的干部遇见问题相互推诿,把群众当球踢,让其知难而退;一些地方基层“一把手”权力过于集中,再加上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意识,增加群众直面官员的难度。在基层,为办事盖章到处跑,为孩子上学而城市、农村两头跑的情况并不鲜见。前不久,笔者为解决邻居占用走道堆物的问题而到市中心的一个街道办事处,却无论如何找不到相关办事人员。欲寻街道主任,却被保安挡在门外。在古代,“民见官”尚可以在公堂之外击鼓;现代社会,一些地方却仍存在“民见官难”的问题。 “民见官难”带来诸多问题。本来一些事情并不复杂、严重,只要多加沟通就能化解,但由于干部难见,无人处理纠纷,最终小事变大、变复杂,恶性事件不断升级,一些当事人走投无路,上访事件不断,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群众的合理诉求、正当权利得不到应有的回应与保障,维权工作难以落实,纠纷解决途径受阻,谣言就有了市场,社会风气会受到不良影响,损坏干部形象和政府权威,还容易导致“找领导好办事”观忥的流行,助长腐败之风。 根治“民见官难”必须端正态度,从作风、制度建设入手,完善政府部门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短板和缺失。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增强为民务实的自觉性,克服形式主义走过场,让群众内心点头、真心满意。解决“见官难”,政府部门之间应当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搞好政务公开。当政务信息公开到位,群众不必费尽周折就能找准“有关部门”时,“见官难”的问题才能得到解决。 总之,从根本上转变作风,需从解决群众的利益诉求做起,而“民见官难”问题能否得到有效解决,事关作风能否真正转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广大群众也会拭目以待。 “不迎合”也是正作风 最近读到一则新闻:中央纪委的一位部门领导到省里指导工作,下榻饭店后,发现安排的是套间,他拒绝了。之后发现房间摆了香烟和水果,他很快让人撤掉。他在给机关党员干部讲党课时,讲了这件事,并说出心里话:当时只有把这些东西撤了,我才安心,接待办的同志也安心,都不犯错误。 这位领导同志的想法和做法,无疑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成效的体现。自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纠治党员干部身上存在的“四风”等问题,效果非常明显,许多领导同志不仅边接受教育边纠治问题,而且逐渐养成习惯,如,不当宴请拒绝参加,送钱送物拒绝接受,公家车辆不再私用,敏感事务不再插手,工程承包不再包揽,等等。无疑,也有不少人像中纪委的这位领导同志一样,在工作交往中拒绝超标准接待和陪同。这充分体现了对执行中央决定和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自觉性。 由此,笔者不禁想到,在这个问题上,经常作为接待方的下级或基层,又应该如何作为?我觉得应当同时执行好中央和各级党组织的有关规定,既不沿袭不良习惯,也不必过分“客气”,更不要迎合个别人的不当要求,比如在接待安排住宿上,有部队内部招待所的就安排招待所,没有招待所需要在营外安排的,也做到不超标。又如,餐饮安排,基本只安排在内部食堂就餐,期间不搞接风、不搞饯行,临走收下伙食费。再如,工作之余的时间安排,不搞观光游览,不安排足疗唱歌,等等,一切按照中央和上级组织的要求执行。 这仅仅是工作接待方面,其他方面也应举一反三地去做,比如,在处理敏感事务过程中,针对上级打招呼的问题,要主动介绍基层处理问题的原则和制度,以及基层官兵监督的力量,该挡回去的要挡回去,不能办的要敢于拒绝办。针对个别同志伸手向基层要这要那的问题,要主动把基层的财物管理规章制度讲清楚,不能给的就是不给,不能报的就是不报。诸如此类,基层单位和领导干部都要主动作为,敢于顶住各种不正之风,不为个别人以权谋私、搞不正之风提供便利和机会。转变作风只有上下联动、各方配合,层层参与,才能形成整体效应,让不正之风无立足之地。 可能有人说,如此一来,岂不把上面的人得罪了?我觉得这个问题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一则基层对不正之风“不迎合”,绝大多数领导干部能理解。因为大家都已经搞过或正在搞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央和军委相关规定大家是明确的,基层对不正之风不迎合是落实规定,合情合理,并非与谁过不去,若说相关领导不理解那是装糊涂。二则即使个别同志对基层的做法一时不理解,以后也会理解,因为坚持群众路线、转变作风不是一阵风,而是要长期坚持,要制度化、规范化,还要以更大的力度来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越往后,杜绝不正之风越彻底、越成常态。如此,个别人对基层的“不迎合”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呢?三则这样做能得到上级组织和更多领导同志的支持。如果说,对不良作风不迎合会使个别人不满意,那么,它却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支持,我们是愿意选择个别人高兴,还是选择大多数人支持?不言自明。 我们常说,坚持群众路线、转变工作作风要从我做起。所谓“从我做起”,就是知道“我该做什么”“我要怎么做”,转变作风,上面有上面的情况,基层有基层的特点,基层不仅要把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解决好,也要把那些被动造成的问题解决好,解决好被动造成的问题,也是坚持群众路线题中应有之义。 努力使活动见速度力度深度 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已经展开,笔者以为,教育实践活动中相关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有“见速度、见力度、见深度”的意识,只有进入情况快,纠治错误狠,解决问题深,才能满足广大官兵的期待。 教育实践活动一展开,就要立即行动起来。提高思想认识要迅速,不能教育实践活动铺开了,还人员不齐,准备不足,迟迟不见动静,而应该动员全员立即进入应有状态。同时,要边学习教育,边见诸行动、纠治问题,不能明明知道问题就在自己身上,也要等到整改阶段去改,而是发现问题立即就改,切实让群众感到党员干部一进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不一样。 要在解决自身存在的与党的群众路线要求不合的问题上见力度。要清楚地看到,“四风”问题在少数干部中已根深蒂固,成为顽疾。这种情况下,要把群众路线贯彻好,必须要有压力、用大力,如果起步太软,就跨不过拦路虎;涉足太浅,就蹚不过深水区。群众的眼睛最亮,什么是作秀,什么是真正联系群众,他们一眼就能看出来。因此,教育实践活动中,必须以问题为牵引,群众提意见不要怕“痛”,让群众把话说到位、说通透、说彻底;讲述自身问题,不隐瞒、不遮掩,敢于刮骨疗毒;纠治问题,凡是不合理的就改,凡是错误的就纠,凡是群众不满意、不赞成的就坚决根除,哪怕是组织曾经决定的,也都将其列入改正之列。 要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见深度,要完完全全地把自己摆进去。对照检查,要透过现象挖本质,按照标准一条一条查自身,从观忥、机制等深层次问题上找成因。洗澡要洗热水澡,要洗出汗、搓出泥;治病就要治到病根上,肌理上的问题抹点药膏子是不行的,必须釜底抽薪。见深度,还在于订立好规章制度,规章制度管根本、管长远。紧紧抓住那些普遍性问题、倾向性问题、老大难问题以及多发易发性问题,善于用规章制度来加以约束。任何问题的解决,只要见了深度,解决在根子上,就能管长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视野中的群众路线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认识论与群众工作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视野中,群众路线作为我国政治逻辑中民主的基本概括和本质体现,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培育、形成、建设和发展发挥了关键作用,具有独特功能。同时,只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使法治成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人民的民主权利才能得到有效保障。群众路线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二者在本质要求、价值取向、实践主体和发展路径等方面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和必然联系。 群众路线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 法治是一个内涵民主、自由、平等、人权、理性、文明、秩序、正义、效益等诸多社会价值的综合概忥。我国积极吸收借鉴人类社会法治文明发展的成果,从具体国情出发,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是人民民主,即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是国家权力的主体。以人民当家作主为本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必须以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切实维护公民合法的政治权利和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群众路线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对人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地位的集中定位,即人民是历史的主体,是国家的主人。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为人民谋利益;必须维护、保障和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虚心听取群众意见,广泛吸纳群众智慧,不断完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使之最大限度地反映和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让人民当家作主的要求能够最大化地体现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之中,体现在国家政治生活之中,体现在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各项事业发展之中。 因此,群众路线高度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特征,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和基本政治立场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集中体现。群众路线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在逻辑起点和终极目标上具有本质的一致性,都表现为人民当家作主。 群众路线高度契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取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和特征决定了其价值取向的核心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因此,对群众充满深厚感情,把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对群众负责、为群众谋利,并通过人民当家作主,切实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各项权益,就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价值取向。 群众路线高度契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价值取向。一方面,我们党代表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始终高度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畅通人民群众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渠道,为人民群众发挥积极性、创造性开辟广阔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将维护和保障绝大多数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和价值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明确提出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群众路线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契合,通过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来实现;通过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方式来实现。它体现在不断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广大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益之中;体现在更加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科学有序地推进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中。 群众路线推动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实践主体 毛泽东同志曾这样概括人民的主体地位:“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共产党的路线,就是人民的路线”。他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高度阐明了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主体。在我国,法治是人民意志与利益的体现,人民自然就是法治的主体,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实践主体是人民群众。 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非常重视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在发动群众之后,非常重视建立健全群众组织生活,注重对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些启蒙和教育都是通过群众路线的方式实现的。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进程中,我们党通过宣传群众、发动群众、武装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等多种方式,使人民群众成为既符合我国民主政治发展要求、又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实践主体。 使人民群众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实践主体,必须正确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团结起来,把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调动起来,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依法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保证公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利得到切实落实,保障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群众路线不断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发展路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建设和发展,是紧紧围绕群众路线的辩证逻辑和深刻内涵展开的。我们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群众路线集中反映了民主集中制原则的根本性要求。民主集中制原则应用到党所领导的各项建设事业中,反映和体现在党的群众路线中,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建设和发展,在实践过程中和具体操作层面上,主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现阶段,日益增强的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不仅转化为公民维护自身权利的自觉行为,而且还转化为公民对法治进程的积极参与行为,成为推动法律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力量。 无论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公众参与从内容和形式等方面都必须与时俱进,力求创新。必须看到,形成于革命战争年代的群众路线,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其主体是有限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群众路线必须适应时代潮流发展的需要,适时深化其内涵,使其结构更趋合理。同时,群众参与无论从内容到形式,都必须进行创新和拓展,使群众路线真正成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平台和有效载体。此外,还要健全公民参与制度,完善公民参与机制,拓展公民参与渠道和途径,使公民参与逐步走上制度化、程序化和规范化轨道。 切实完善群众工作机制 高度重视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一大优势。做好群众工作,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实现中国梦,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群众工作中,机制问题是根本性问题。完善的群众工作机制,可以使群众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是有效开展群众工作的重要保证。 要完善民主决策机制。群众工作中的一些问题是因为某些决策没有考虑民意,少部分人“帮”群众做了决定。解决这类问题,需要完善民主决策机制,让公众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通过协商民主来保护公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为此,要进一步完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制度。凡属重大事项,除重要机密外,属于党内的,应向党员公开;属于国家和政府的,应向社会公开。完善此项制度,一是决策事项要公开,二是决策依据要公开,三是决策结果要公开。其具体方法,就是坚持社会听证和公示制度。对社会涉及面广、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决策事项,应当向社会公布,或者通过举行座谈会、听证会、论证会等形式广泛听取意见。对公示期间群众和利益相关者反映的问题、情况、信息要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切实解决,并将其纳入决策的实施过程中。实行社会听证制度要保证听证参与者的利益相关性、听证过程的公开性和透明性。 要完善利益协调机制。群众工作背后的根本问题是利益问题。完善利益协调机制,能够预防、化解矛盾纠纷,是群众工作的治本之策。为此,要真正站在群众立场上,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企业改制、涉法涉诉以及劳动、社保、环境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及时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在新一轮的改革中,要充分考虑群众的利益和心理承受能力,妥善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 要完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做好群众工作,必须准确了解群众的利益诉求,使群众利益诉求以制度化的渠道合法地表现出来。一是要把各级党员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联系群众作为反映社情民意的主要渠道,进一步完善提案议案制度。二是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及各类群众团体联系不同社会阶层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三是发挥信访作为社情民意晴雨表的作用。四是发挥大众传媒表达群众意愿、交流社会信息、执行社会监督的功能,尤其要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五是完善社情民意调查网络,通过座谈、走访、交群众朋友、征求意见、社会调查、舆情分析等方式,不断整合和培养民间调查力量。通过这些渠道,为广大群众理性、有序地表达利益诉求提供制度平台,进一步疏通和拓宽民意表达渠道。 要完善联系和服务群众机制。联系和服务群众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前提条件。要按照中央要求,出台相关细则,对党员干部开展调查研究的具体办法作出详细规定,推动党员干部真正深入到矛盾突出、困难较多、问题集中的地方去,及时了解民意,准确摸清实情。应明确联系群众的刚性要求。在联系和服务群众的过程中,要本着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的原则,尤其是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要制定办结通报制度,做到事事有回声,件件有着落,切实提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质量和水平。 要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要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建立领导干部政绩评议制度,通过公开评议、个别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广泛组织群众公开评价领导干部的工作,充分了解群众对领导干部政绩的认可度和满意度,切实增加公众评价干部政绩的话语权。要把领导干部直接联系与服务群众的考评结果纳入年终考核内容,将服务人民群众的情况作为考评领导班子及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以促进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 实行群众路线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是共产党人处理利益问题的根本原则。”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之要义,是实行群众路线。 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这条群众路线道出了党的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实现群众利益,党的全部工作的立足点——依靠群众力量,又指明了党的全部工作的切入点——反映群众愿望,党的全部工作的基本点——组织群众实践,把主张变行动。所有这些,全面准确地诠释了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原则的精神实质: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就是以人民利益为最高追求,以实现人民利益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人民利益只能依靠人民来实现,让人民起来为实现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是一切工作的立足点;实现人民利益必须以准确反映人民利益为前提,将人民的意志和愿望集中起来是一切工作的切入点;人民的利益只有通过人民的实践才能实现,组织人民在创造性的劳动中将美好的愿望化为活生生的现实是一切工作的基本点。因此,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就要实行群众路线;实行群众路线的过程,就是把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付诸实践的过程。 实行群众路线,说到底就是要把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落到实处。首要的一条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核心内容。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应时刻关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为此,无论从事何种工作,都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了解掌握真实、准确的情况。要坚持眼睛向下看、身子往下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及时了解新情况、新问题,掌握第一手资料,向群众问计问策;既要反对不作调查研究,凭灵感、凭经验决策的主观主义作风,又要反对虚假的调查研究,兴师动众,做样子,走过场,对科学决策毫无帮助的形式主义作风。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察实情、讲实话,鼓实劲、出实招,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兼顾,扎扎实实地办好那些能够给人民群众带来长远的实在的好处的事情。 其次是发动、组织人民群众起来为实现自己的利益而奋斗。这是党的群众路线的主要之点。要坚定地相信,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一定能够办成、办好自己的事情。当人民群众对某项事业有需要并实际干了起来的时候,党的组织应当满腔热情地支持、帮助他们,给人民群众带来最大的利益。如果某些事,相关的党组织认为有利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人民群众增加收入、改善生活,可是人民群众却没有需求,就应当耐心等待,或者通过说服,让群众接受,然后组织群众行动起来;如果得不到大多数群众的认可,就只能暂缓实施,或者另行部署,决不能强制推行。这里有两条原则:一条是群众需要,群众不需要的甚至反对的事决不能干;另一条是群众自愿,真正是群众发自内心的意愿,由群众自己下决心。群众不愿意干的事不能强迫他们干。 其三是密切联系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这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无论是为人民谋利益的愿望,还是为人民谋利益的行动,都必须以密切联系群众、同群众心连心肩并肩为前提。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密切联系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至少必须解决三个问题:首先是放下架子,平等对待群众。二是自以为高明。有些官员认为自己有许多过人之处,颇为了得,而平民百姓没有多大本事。领导者的能耐和作用就是发现群众的创造发明,加以概括、提炼,并推而广之。其次是铲除壁垒障碍,便利群众来往。一定要以巨大的勇气和魄力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以适应新的时代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满足主人翁意识日益增强的人民群众的需求。涉及党政机关、政法部门工作的任何设施、制度、规章、形式、办法等等,都应当着眼于方便群众来往办事、利于官员接触群众,而不是相反。要特别注意深化信访制度改革,切实认真做好信访工作。应当把信访工作看作党和政府体验群众情绪、了解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的重要渠道,关心群众、服务群众、造福群众的重要途径,摆在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位置,以极大的热情和耐心做好它。其三是保持清正廉洁,慎用手中权力。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保护人民、为人民谋取尽可能多的福利。这里有两个要求:一是为民而不为己,二是慎用而不滥用。前一个要求表明,领导干部要认清手中权力的来源和用途,将它用在为人民谋福利上。要真诚、尽力为人民谋福利,不能一丝一毫谋私利。要清廉,还要公正,公正是为官之本、用权之绳。领导干部掌权用权,最重要的是要出于公心,做到公正处事、公道用人,坚持“五湖四海”。后一个要求表明,领导干部要正确恰当地使用权力,慎用权力,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之感,不可随心所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工作上要大胆开拓,用权上则要谨慎而行,常怀敬畏之心、戒惧之意,自觉接受纪律和法律的约束。”这是对人民事业负责、对领导干部呵护的金玉良言,各级领导干部务必铭记于心、践之于行!只有着力解决这些问题,从思想观忥、体制机制到实际行动都来个重大更新和转换,才能恢复和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鱼水关系”、血肉联系,也才能使群众路线得到忠实贯彻执行。 群众路线是实现 中国梦的根本保证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每当我们处在困难时期或者处在重大转折关头,群众路线总能教育和武装全党,鼓舞人们去战胜敌人,克服困难。历史已经证明,当我们的决策或政策发生错误、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发生问题的时候,失败和灾难就会降临;当我们正确地坚持或回到群众路线时,党就会重新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我们的事业就会实现大发展。当前,我国改革发展事业又处在一个关键时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群众路线是根本保证。 首先,群众路线有利于激发全体人民实现中国梦的巨大热忱和勇气。中国梦凝结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夙愿和追求。群众路线饱含了中国共产党与人民为之不懈奋斗的豪迈气概。正是在这种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豪迈气概鼓舞下,无数先烈志士前仆后继、鞠躬尽瘁,描绘了一幅幅壯美的画卷,书写了一篇篇不朽的华章,体现了我们党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团结和带领群众直面现实、改造现实、攻坚克难、开拓进取、勇于牺牲的坚定决心和信心,成为鼓舞人们不断前行的动力源泉。坚持和发展我们党的群众路线思想,从历史中汲取立足现实、迈向未来的宝贵经验和精神营养,必然能够激发人们奋斗追求的壯志和豪情,使群众为了中华民族复兴的梦想焕发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 第二,群众路线有利于凝聚全体人民实现中国梦的无穷智慧和力量。实现中国梦是亿万人民的事业,靠的是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和自觉行动。群众路线反复强调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首先,人民群众的呼声和期待是实现中国梦的动力源泉,只有坚持和发展我们党的群众路线思想,才能把“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落到实处,随时随刻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回应人民群众的期待,得到人民群众支持和拥护,最大限度地凝聚全体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其次,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只有坚持和发展群众路线思想,才能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通过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不断增进人民群众对公共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认真汲取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和伟大创造,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身经济社会发展,把实现中国梦这一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最后,为人民群众造福是实现中国梦的价值追求,只有坚持和发展群众路线,才能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出发,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千方百计帮助群众解决最关心的就学、就业、就医、养老和住房等方面的现实问题。 第三,群众路线有利于确保党始终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坚强领导核心。任何一个政党,任何一个政府,必须取得绝大多数人的拥护、赞成,才能巩固。群众路线作为组织路线,通过有效的群众工作,可以架起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民意渠道,为党民主高效地行使执政权力,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提供重要保障。总之,只有坚定不移坚持和发展我们党的群众路线,坚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使党的事业不断焕发生机和活力,才能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确保党始终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坚强领导核心。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任务繁重而艰巨。我们必须坚持和发展群众路线,认真研究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提高新形势下贯彻群众路线工作水平。 一是要端正思想,充分认识坚持群众路线的极端重要性。反思当前党在贯彻落实群众路线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首先是思想和认识问题。有相当部分党的领导干部和政府工作人员,对和平时期的群众路线、群众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放松了这方面的要求。因此,必须通过行之有效的各种途径,加强对全党进行群众路线思想教育,破除片面认识,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极端重要性。要使全体党员和党的领导干部充分认识到,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革命战争时期需要群众,和平年代和长期执政也一刻不能离开群众,要想人民群众之所想,急人民群众之所急,要反映群众的呼声,集中群众的智慧,维护群众的利益,中国做得好坏最终也需要群众来评判。党能否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直接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二是要努力践行,真正把群众路线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路线。作为党的根本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群众路线也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根本方法。这就要求,一方面必须将群众路线落实到我们党和国家的工作中,而不能只是一句口号或者标语,要在继承和发扬我们党坚持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和有效做法的基础上,努力践行群众路线,并且积极探索和创新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坚持群众路线的方式;另一方面,必须将群众路线落实到我们党和国家的每一个部门和每一项工作中去,不存在不需要贯彻群众路线的工作部门,也不存在脱离其他工作内容的单纯贯彻群众路线的工作。 三是要固化成果,努力提高群众路线、群众工作制度化、科学化水平。作为我们党所遵循的根本方针、准则,“群众路线”自身的制度化、保障“群众路线”实施的制度体系以及执行“群众路线”的具体操作方法需要不断建设、不断发展,群众路线、群众工作的制度化、科学化的水平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群众路线的有效贯彻执行。因此,要认真总结经验,探索内在规律,特别是要把基层创造的好做法、好经验上升为制度规范,使其长效化、常态化,用制度建设来保证群众路线的有效贯彻执行。 从党史看“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 工作路线” 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马克思、恩格斯对于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主体地位都有许多重要论述,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坚持群众路线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和根本的组织路线” 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只有13个代表,50多个党员,但是党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一切相信人民群众,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经过长期革命斗争,推翻了强大敌人,夺取了革命胜利。实践证明,中国革命胜利离不开人民群众,离不开群众路线。 中共二大就提出,党的一切工作都必须深入到广大的群众里面去。1925年中共中央的一个决议指出,中国革命的命运,取决于党会不会组织群众、深入群众。中共六大提出“党的总路线是争取群众”。在开创武装夺取政权、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过程,坚持群众路线更为迫切。但是,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并非一帆风顺。1929年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村召开的红四军七大,就出现一些争论。一种意见以毛泽东为代表,认为红军除了打仗之外,还要深入群众,做群众工作,建立革命根据地等。一种意见认为,红军只管打仗,要求流动游击、走州过府。结果,毛泽东的意见没有通过,原任的红四军前委书记也未能当选。会后,毛泽东离开红四军,到地方指导工作。 但是,红四军党内的争论并没有解决,又召开八大,认识仍然没有统一。会后,红四军派代表到上海向中共中央汇报工作。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听了汇报,做了重要指示——《中央对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中共中央指出,毛泽东的意见是正确的,应该仍然由毛泽东任前委书记。其中还三次提到群众路线:筹款要经过群众路线,没收地主豪绅财产要经过群众路线,给养及军需品问题也要经过群众路线。 红四军迅速传达中共中央指示,请毛泽东回红四军。毛泽东召开了基层干部座谈会、士兵座谈会、群众座谈会等,把红四军党内存在的各种认识和问题,一一梳理清楚。在此基础上,主持召开红四军九大,简称“古田会议”,通过《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代表大会决议案》,简称《古田会议决议》。其中强调,红四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不仅要打仗,“还要负担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以至于建立共产党的组织等项重大的任务”。毛泽东的主张得到圆满实现,红四军党内各种争论得到圆满解决。从此,红军执行三大任务:打仗、筹款、做群众工作。 群众路线在党的历史上,逐步深入,逐步丰富,逐步发展。长征中,处处离不开群众路线,处处离不开人民群众支援——红军过河,需要人民群众充当船工;红军行军,需要人民群众担任向导。红军打仗也需要走群众路线。长征中遇到的最后一道关口叫腊子口,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攻不克腊子口,就要返回草地和雪山,另寻出路。攻开腊子口,就可以进入陕甘地区,开创新的革命局面。国民党军队在腊子口严密布防,红军反复冲锋,效果不大。于是就走群众路线,大家讨论怎么办。一个苗族小战士说,我擅长翻山越岭,可以带上一大盘绳子,从侧面爬上腊子口顶峰,把绳子绑到山顶上,突击队从侧面攀登到山顶……红军部队照此办理,从侧面迂回到山顶,居高临下,一顿手榴弹,把守卫腊子口碉堡的敌人炸得粉身碎骨,迅速占领了腊子口。 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是陕甘革命根据地。陕甘革命根据地为什么能够存在、发展、硕果仅存?就是始终不渝的坚持群众路线。当时的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习仲勋回顾说,我们总是一家一户、一个村子、一个村子的做群众工作,和人民群众建立密切联系。每当敌人“围剿”的时候,其他同志需要转移,我不需要转移,遇到危险,人民群众自然会挺身而出,保护我的安全。 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党主张依靠国民党政府和国民党军队抗战,这就是片面抗战路线。中国共产党主张发动全国人民,不分政党、不分阶级、不分阶层、不分信仰,只要抗日,都团结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全面抗战路线的实质,就是依靠人民群众,就是群众路线。在洛川会议上,毛泽东主张,八路军开赴前线后,一方面要作战,更重要的是发动广大人民群众,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建立广阔的抗日民主根据地,在战胜日本侵略者的过程中,奠定中国革命胜利的基础。什么叫伟大人物?就是比一般人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毛泽东不仅看到如何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而且要通过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重要的基础,这就是他的伟大之处。 洛川会议通过了毛泽东的主张和相应的决议,要求中国共产党要站在抗日战争前列,发动人民群众,广泛建立抗日民主根据地,在国民党统治区要大力支持人民群众的抗日救亡运动。八路军挺进华北前线,实行战略展开,创建了一系列抗日民主根据地。南方的新四军开创了华中抗日民主根据地,华南的东江纵队创建了许多抗日游击根据地,海南岛创建了琼崖抗日民主根据地,在香港、九龙,活跃东江纵队港九大队。 在创建抗日民主根据地的过程中,各级党组织与人民群众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把抗日民主根据地的男女老少、各个阶层都动员了起来。毛泽东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总结了党在群众路线方面的新做法、新创造,进行了深刻论述:“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做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循环往复,一次比一次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抗日战争中的大生产运动,就来自坚持群众路线。当时陕甘宁边区召开县长联席会议,天上打雷,把延川县代理县长李彩云劈死了。一些群众就发牢骚说“天打雷怎么把县长给劈死了,为啥没把毛主席打死?”有关方面听到后,就准备抓人。毛泽东说不要抓人,先把情况弄清楚。经过了解,由于陕甘宁边区征收公粮征较多,群众有意见。中共中央迅即决定,减少一部分公粮,全党动手,开展大生产运动。 在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深刻阐述了党的群众路线:“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刘少奇在《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指出:“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也是我们党的根本的组织路线。” 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党的群众路线得到进一步的发挥、发展、丰富。在华东战场上,华东野战军发起孟良崮战役后,成千上万的人民群众参军参战,奋力支前,送上去的是军粮,押下来的是俘虏。有一天,华东野战军某部要经过一条河,上山增援,河上没桥,上级通知河边一个村子,迅速架桥。村里男性的老老少少都上了前线,只剩下姑娘、媳妇,大家一讨论,每人把自己家的门板摘下来,到河边集合,华东野战军增援部队到达后,姑娘、媳妇们扛着门板,跳到河里,用自己的肩膀架起一座人桥。 在西北战场上,国民党军队几十万人进攻延安,西北野战军只有两万多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西北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说,别看敌人貌似强大,他们脱离人民,陕甘宁边区虽然贫穷,但是人民群众和我们站在一起,这就是我们的铁桶江山。西北野战军首战青化砭胜利后,国民党增援部队开了过来。这时,彭德怀和西北局书记兼西北野战军副政委习仲勋,站在一个山顶上,看到国民党军队无论走到哪里,人民群众就在哪里发出信号。彭德怀十分感慨的说:什么是天罗地网,这就是天罗地网啊! 在中原战场上,人民解放军攻开河南省会开封的时候,非常准确的体现了党的群众路线。战斗刚结束,人民解放军就发出布告,保护一切文教机关、文教单位。河南大学等文教单位门前,人民解放军立即站上了岗。河南大学很多进步教授、进步学生,河南省会的许多知识分子、名流学者,深受感动,纷纷参加革命工作。 用三年时间夺取解放战争胜利也是问计于民的结果。国民党统治区的胡愈之到解放区后,听说预定要用五年时间打败国民党反动派,就说革命胜利的时间可以提前。毛泽东听胡愈之讲述了国民党政治崩溃、军事崩溃、经济崩溃,人民群众盼望解放的情况,果断决定,用三年时间从根本上打败国民党反动派,夺取中国革命胜利。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必须不断地发扬党的工作中的群众路线的传统” 中国革命胜利前夕,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我们党要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中国革命胜利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今后的斗争将更艰苦、更复杂,“务必使同志们继续的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的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两个务必”的核心就是全心全意依靠人民群众,把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作为党的最高奋斗目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恢复国民经济、土地改革、抗美援朝、三反、五反、大规模经济建设等等,都需要依靠人民群众,坚持群众路线。中共八大是党执政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总结了革命时期坚持群众路线的历史经验和执政后坚持群众路线的新鲜经验,对群众路线作了进一步发展。中共八大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一切主张的实现,都要通过党的组织和党员在人民群众中间的活动,都要通过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的自觉的努力。因此,必须不断地发扬党的工作中的群众路线的传统。”邓小平提出,坚持群众路线,要建立制度,加强监督,这是党执政后对群众路线的丰富和发展。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坚持群众路线方面,党和国家领导人做出了很好的榜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会见北京掏粪工人时传祥时,真诚的说,“我们在党的领导下,都要好好地为人民服务,你掏大粪是人民的勤务员,我当国家主席也是人民的勤务员,这只是革命分工不同,都是革命事业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历史上,刘少奇第一次把国家元首和掏粪工人并列一起,认为国家主席和掏粪工人,只是工作分工不同,都是为人民服务。 三年困难时期,中共中央号召大兴调查研究之风,1960年4月刘少奇来到湖南省宁乡县调查研究。一些农民说,粮食减产,经济困难,主要原因不是天灾,而是人祸。刘少奇深入农村44天,走村串户,了解到了真实情况。在七千人大会上,他印发了书面报告,又即席讲话,着重分析产生国民经济困难的原因。会后,采取一系列果断措施调整国民经济。 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进一步对群众路线进行丰富和发展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伟大转折。历史转折本身就是坚持群众路线的结果。在中央工作会议和三中全会上,与会同志畅所欲言,会议简报相当于两部《红楼梦》、三部《三国演义》那么厚。在此基础上,中共中央充分吸收与会同志意见,发挥集体智慧,集思广益,开始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改革开放以农村改革为起点,农村改革来自人民群众的创造。邓小平多次讲过,农村改革不是我的发明,是人民群众的发明,我的作用只是把人民群众的发明创造总结出来,推广开来。这是邓小平坚持群众路线的典型事例。 建立经济特区也是坚持群众路线的结果。习仲勋刚刚担任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就遇到一个突出问题,一些农民抛弃家乡,逃到香港打工去了。在一段时间内,甚至成为一种风潮。习仲勋发扬革命战争年代的老传统,带着省委的同志,深入农村,开座谈会,了解情况。然后,习仲勋和广东省委认真研究,向中央提出,划出一块地方,给予特殊政策,建立经济特区,迅速把经济搞上去,把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搞上去,从根本上解决“逃港风”问题。习仲勋还面见邓小平,阐述这个想法。中共中央同意习仲勋的意见,经济特区应运而生。 经济特区建立后,各种议论都有。1984年邓小平亲自到经济特区,实地考察,得出结论,建立经济特区的决策是正确的。随后,开放沿海14个城市,实行沿海开放、沿江开放、沿边开放,带动了整个改革开放发展,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迅速迈上新的台阶。 历史发展证明,改革开放、经济特区是中国共产党独特的创造,产生了非常好的政治效益和经济效益。20世纪90年代初,国际风云变幻,苏联、东欧剧变。这时,邓小平再次视察南方,问计于民,从中得出结论,实行改革开放完全正确,建立经济特区完全正确,要韬光养晦、勇于守拙、绝不当头、有所作为,立足于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办好。所以,不管世界风云如何变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蓬勃发展,中国经济实力逐步增长,中国人民的幸福指数日益提高。 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深化改革,扩大开放。2000年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工作期间,通过调查研究,广泛接触人民群众,使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理论和实践得到进一步升华,形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也是来自群众,来自实践。 中共十六大闭幕不久,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就遇到一些地方发生“非典”的严重情况。这时,胡锦涛出现在“非典”最严重的广州街头,和人民群众同甘苦、共患难。中共中央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很快战胜了“非典”,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在中共十八大上,修正后的党章指出:“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中共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和新的中央领导集体通过制定八项决定、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坚持群众路线的重大决策和身体力行的实际行动,体现了来自人民、植根人民、为了人民、服务人民的政治理忥和决心。 总之,从党的历史可以看到,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坚持群众路线的历史,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我们就一无所有。人心向背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坚持群众路线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源泉之一。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独特创造,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内容。 群众路线彻底的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搞革命需要坚持群众路线。 搞建设需要坚持群众路线。 搞改革开放需要坚持群众路线。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仍然需要坚持群众路线。 新时期群众工作的有益探索 “王运福工作法”是以湖北省老河口市农村基层干部王运福同志命名的群众工作方法,其核心理忥是:用群众语言引导群众,用群众心思服务群众,用群众标准取信群众。老河口市委高度重视“王运福工作法”的推广运用工作,丰富深化基本理忥,规范完善形式载体,总结宣传精神价值,放大了其实践成效。 用群众语言引导群众。 群众听不懂官话、不愿听空话、最讨厌假话。宣传引导群众,必须运用群众语言。 巡访问事听民声。运用群众语言,要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找准共同话题。老河口市建立三级联动的巡访机制,及时听民声、知民意。市级领导坚持每旬一访,深入企业访生产经营,深入农村访惠农政策,深入困难户访贫问苦,通过与群众“零距离”接触,及时倾听社会各界群众最真实的心声。乡镇干部坚持“四访四必访”,即“四访”即开门接访、主动约访、带案下访、定期回访;“四必访”即群众家里有红白喜事或其他重大事项时必访,上访户、困难户必访;老党员、老干部必访;致富能人、乡土人才必访。村、社区干部坚持全员走访,利用晚上、雨天、节令,定期深入每一个农户,敲农家门,问农家事,做到群众的基本情况、思想动态、劳动技能、收入支出、家庭变故、迫切需求“六清楚”,建立“民情档案”,实行动态跟踪。 民谣段子解疑惑。运用群众语言,要通俗易懂、鲜活生动,让群众喜欢听、听得懂、记得住。围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农村工作重点,组织农村基层干部编写民谣、农谚、顺口溜2000多首,既有针对性,又便于传播。比如,在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中,引导干部群众推进拆迁腾地,编写了顺口溜:“祖宗八辈地做根,拆迁腾地难推进;不分日夜多上门,为啥原因要说清:一讲为建大工业,二讲农村变城镇,三讲资源不浪费,四讲服务能便民。”针对矛盾纠纷调解难,编写“出了纠纷别着急,先找干部评评理;案情重大莫过激,依法诉讼按程序;有效证件收集齐,去到法院把案立”。基层干部编写的这些段子,传到了田间地头、邻里街坊,放大了教育引导功能。围绕农村热点焦点问题和近几年中央一号文件,组织相关部门单位编印下发《“三农”政策通俗读本》,穿插漫画、案例,让群众耳目一新,一看就懂。组织编印《农村工作手册》《群众工作手册》,按农历二十四节气,用顺口溜和农谚、民谣、漫画等形式对农村工作进行细化分解,引导基层干部履行职责。 创新方式增活力。运用群众语言,方式上要让群众乐于接受。全市115个村、社区建立“小网吧”和“小剧场”。“小剧场”就是在村委会室外空地悬挂投影屏幕,在移动播放小推车上安装投影仪,每天晚上播放,方便群众观看。“小网吧”就是在远教室内配置多台电脑,加装视频,建立QQ群,免费向群众开放,方便留守儿童、空巢老人与远在千里之外的家人交流对话,方便村民采集务工信息,方便外出流动党员与村支部取得联系、汇报思想。广泛收集全国各地农民科学致富小故事,编印成小册子发放到农户家里,印成宣传单张贴在十字路口和农户门口。167个村、社区组建了文体活动队伍,组织群众唱大戏、敲腰鼓、说段子,丰富文化生活,倡导文明乡风。 用群众心思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 要善于从“心”开始,在群众“最盼”上解难题,在群众“最忧”上下真功,在群众“最怨”上改作风,使干部作为与群众所想合拍、同向。 服务网络“全覆盖”。建立以市行政服务中心为龙头,乡镇便民服务中心为主体,村(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为末端的三级联动、上下贯通的便民服务网络,让群众“只进一个门,只找一个人,只凭一张单,只跑一次腿”,即可办理30大类100多个事项。在社区,全面深化“网络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整合社会公共服务资源,组建党员服务团队,对网格内居民进行全方位、全天候、全覆盖的动态管理服务。在农村,搭建为民服务三大平台,让群众想法有处说、有事能找人、困难有人帮,形成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难事不出市”的为民服务新格局。 服务内容“个性化”。满足不同群体对服务的需求,开展“差异化”“个性化”服务。创业服务,采取财政补助、党费划拨、民政救济、党员捐款等方式,建立“党内帮扶专项基金”,支持帮扶党员群众创业;推广“党支部+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解决农户经营分散、资金缺乏的问题。信息服务,建立市直涉农部门、乡镇涉农部门、村“农情站”负责人、村组干部、农民群众五级涉农信息收集、发布、传输网络,搭建农民增收致富的“金桥”。互助服务,由村党组织主导、党员中心户引领,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成立生产、生活、发展“互助小组”,优化资源配置,共同创业致富。关爱服务,建立困难群众、老弱病残、留守儿童等特殊人群信息库,及时为他们提供生活援助、推荐就业、司法援助和劳动保障等服务。应急服务,成立应急服务队,将服务人员的联系电话印发到每家每户,群众有急事难事“电话一打,干部到家”。 服务方式“零距离”。深入推广以“群众说事、巡访问事、为民办事”为主要内容的“三事工作法”,市级干部“每旬一访”、乡镇干部“每周一访”、村(社区)干部经常走访,“心连心”与群众交流,“面对面”为群众服务。全面推行乡镇干部“岗位在村、重在服务、责在连心”工作机制,要求乡镇干部原则上每月驻村不少于6个工作日,至少住夜值班一晚,通过“坐诊、出诊、会诊”,“夜学、夜访、夜谈”等方式服务群众,当好政策法律的“宣讲员”、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为民服务的“代理员”、基层党建的“联络员”,推动乡镇干部由“走读生”变为“住村生”,由“邮递员”变为“服务员”,实现“全天候”为民服务。广泛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全市组建160支共2.1万人的志愿服务队,涵盖政策宣传、治安巡逻、环境保护、健康咨询、法律援助、扶贫帮困等多种服务,采取“点对点”和“组团式”等形式,串百家门、问百家事、知百家情、解百家难。 用群众标准取信群众。 千好万好不如群众说好。群众标准就是党员干部的最高标准。 明职责严要求。教育引导各级党员干部坚决不做群众最气、最 烦、最怨的“馋”“懒”“贪”“官”式干部,真正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接地气、沾“土气”。划清党员干部的红线和底线,红线就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底线就是人民群众的评价和认可。拟定基层党员干部五条要求:群众找我们是信任我们,能办立即办,不能办讲清楚;群众赞成的事要办好,群众反对的事不要做;群众家有事,党员干部一定要到场;做了几年干部,党员群众不认可,不要再干了;让群众通过我们更加感恩党、拥护党、坚定不移跟党走。把五条要求作为全市党员干部共同的行为规范,全面推行落实。坚持典型引路。每年分行业、分领域选树10类服务群众典型,大张旗鼓宣传表彰,在全市树立标杆,引领党员干部自觉践行群众路线。 刹“四风”转作风。把刹“四风”、转作风作为推动发展、维护稳定、落实工作的有力武器,坚持求真务实反对形式主义,坚持执政为民反对官僚主义,坚持艰苦奋斗反对享乐主义,坚持勤俭节约反对奢靡之风。在全市上下大力强化“四种风气”、做到“三个敢于”:强化学习研究之风,力求提能善政;强化克难求进之风,力求率先突破;强化雷厉风行之风,力求令行禁止;强化亲民便民之风,力求群众满意。敢于坚守原则,保持共产党人的先进性、纯洁性;敢于担当责任,直面问题、解决问题;敢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增强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针对部分干部中存在的“庸、懒、散、软”现象,成立“马上办”“治庸办”办公室,扎实开展“治庸提能、治懒增效、治散正气、治软聚力”为重点的作风建设活动,努力克服“只当官不做事、只挂图不作战、只表态不落实、只贪功不担责、只出工不出活”等五种不良现象。严格执行“八项规定”,认真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等制度,以刚性约束强力保障各项工作硬落实。 强监督促提升。建立完善监督评价机制,把群众满意不满意、认可不认可作为评价各级党委、政府工作成效的最直接依据,敞开渠道倾听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整改工作不足。扎实开展“电视、网络问政”活动,组织市直相关部门负责人,对经济发展、社会保障、城市建设管理、环境保护等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现场接受观众、网友咨询,现场解答群众疑惑。对电视网络问政中集中反映的供水、供电、经信、规划、建设、交通等6个部门的20个问题,组织问政代表、网友代表、新闻代表按照时间节点跟踪督办整改落实情况。在乡镇开展村干部创业、实事、廉政、学习、辞职“五项承诺”,每半年对承诺事项落实情况进行群众评议,每年进行一次评星定级。 以新的形象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述评 新年伊始,中央召开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指出,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收到了扎实的成果,受到了广大群众的高度肯定,要深刻认识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必须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认真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各类问题,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不解决“四风”不正问题,人民就不会和我们在一起 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植根于全党同志的思想和行动中,使全党同志牢记并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优良作风把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这是因为,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全党努力,党的作风总的是好的,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精神面貌是好的。但也应该看到,在某些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方面存在着一些不符合新的形势发展要求的突出问题,这些问题严重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制约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这些问题突出表现为“四风”不正,即一些领导干部中存在有严重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四风”是违背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是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抓住了“四风”问题,就能找准穴位、抓住要害,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但是“四风”问题由来已久,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必须充分运用历史上作风建设的好经验,下大决心用整风精神解决这一问题。 有些同志可能会认为,“四风”问题不是今天才有,也不是通过一次整风就完全解决的,执政党更需要的是制度设计拉动党群关系。这些同志的担心不无道理。但应该看到,强调制度设计来拉动党群关系虽然对,但它决不是一蹴而就的,任何制度的设计都有一个过程。而我们的党风建设不能等到制度构建完成后才进行,必须“抓铁留痕、踏石留印”,以实实在在的作风建设,解决广大人民群众身边的也是最关心的问题,以新的形象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如果按兵不动,做表面文章,或者满足于高谈阔论、故弄玄虚,那就离人民群众的要求差之十万八千里了,久而久之,被人民群众抛弃也就是必然的了。 早在1945年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就指出:“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中产生了新的工作作风,这主要的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在一起”三个字,道出了中国共产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关系。作为一个政党,中国共产党不是资本主义社会里由少数精英组成的选举团队,而是始终和广大人民群众联系在一起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组织。中国共产党在90多年革命、建设和改革征途中,之所以能够战胜各种困难、风险和挑战,关键在于我们党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赖、拥护和支持,什么时候党的群众路线执行得好,党群关系密切,我们的事业就顺利发展;什么时候党的群众路线执行得不好,党群关系受到损害,我们的事业就遭受挫折。因此,紧紧地和广大人民群众在一起,坚定不移地做好群众工作是我们党一切胜利的根本。 刹住“四风”蔓延势头,才能带动社会风气整体好转 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从它成立的那天起,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实现中国人民的彻底解放而奋斗的。那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假大空”,历来是中国共产党人所反对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员干部如果对人民群众的要求视而不见,对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敷衍塞责,这对不是共产党人应有态度。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抓紧研究解决本地区本部门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抓紧研究解决群众生活中的紧迫问题,抓紧研究解决党的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了解群众在想什么、盼什么,拥护什么、反对什么,努力实践,扎实工作,真正做到广大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实现新发展、开创新局面。 回顾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第一阶段,我们欣喜地看到了它初步达到了我们开始的预期。这主要表现在,通过教育实践活动,刹住了“四风”蔓延势头,带动了社会风气整体好转。曾几何时,一些干部沉溺于吃喝玩乐,讲排场、比阔气、挥霍公款,吃拿卡要,出入于楼堂馆所,高档会所。一些干部忙于文山会海,工作就是开会,开会就是工作,层层开会、层层发文、层层传达,只对上负责,不对下负责。一些干部热衷于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欺上瞒下,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严重。数字最有说服力。据统计,截至2013年12月31日,全国共查处违反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4521起,处理党员干部30420人,其中,给予党纪政纪处分7692人。2013年,全国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接受信访举报1950374件(次),其中检举控告类1220191件(次)。立案172532件,结案173186件,处分182038人。其中,给予党纪处分150053人,给予政纪处分48900人。 中央纪委监察部对涉嫌违纪违法的中管干部已结案处理和正在立案检查的有31人,周镇宏、刘铁男、倪发科、王素毅、李达球、童名谦、杨琨、齐平景等8人涉嫌犯罪已被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目前正在立案调查的还有蒋洁敏、李东生、李崇禧、李春城、郭永祥、季建业、廖少华、陈柏槐、郭有明、陈安众、杨刚、王永春、许杰、戴春宁等案件。在这种对腐败作风零容忍和高压线面前,如果谁再想碰,那就是全民为敌。 不仅如此,这教育实践活动对广大干部来讲,更是一个警醒。因为只有贯彻整风精神,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进行有效的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才能祛歪风、压邪气,倡新风、树正气,达到“强身健体”和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目的。这次活动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广大干部党员用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有力武器,抛开面子,揭短亮丑。不马虎敷衍,不文过饰非。既深刻剖析和检查自己,又开展诚恳的相互批评。既红红脸、出出汗,又明确整改方向。对作风方面存在问题的党员、干部教育提醒,对问题严重的进行查处,对不正之风和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治理,切实体现从严治党要求。 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问题,永远和人民在一起 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强调,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是第一批的延伸和深化。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市县领导机关、领导干部和基层单位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更直接,其不良作风更直接损害群众利益、伤害群众感情。必须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认真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各类问题,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早在2006年,习近平同志就在《加强基层工作,夯实社会和谐之基》一文中指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他说,基层既是产生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的“源头”,也是协调利益关系和疏导社会矛盾的“茬口”。把基层基础工作做扎实了,利益关系得到协调,思想情绪得以理顺,社会发展中的不稳定因素就能得到及时化解,各种矛盾冲突就能得到有效疏导,社会和谐也就有了牢固的基础。为什么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基层工作的重要性,就是因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我们党执政的基础。我们的党之所以有战斗力,关键在于组织的力量。党的基层组织遍布在各个地方、各条战线、各个部门,处于工作的第一线,最接近群众,最直接体现党的领导路线和政体;是党与人民群众联系的纽带和桥梁。 我们强调开展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要坚持主题不变、镜头不换,贯彻“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以严的标准、严的措施、严的纪律坚决反对“四风”,推动思想认识进一步提高、作风进一步转变、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为民务实清廉形象进一步树立、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但从基层的实际出发,还要强调以下几点。 一是市县两级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应该先行一步、作出表率,行业系统要发挥指导作用,执法监管部门和窗口单位、服务行业要突出服务群众这个着力点,着力针对具体矛盾和问题抓好整改。市县两级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在日常工作中,主动以“满意不满意评选”、“政务公开”、“决策公示”、“监督热线”等形式,接受群众监督,决策时诚恳咨询请教,部署任务时热心解疑释惑,落实工作时认真倾听意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为民办实事的重点要放在扩大就业、社会保障、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城乡住房、生态环境、扶贫开发、科教文化、权益保障和社会稳定等领域。 二是要更加注重发挥群众积极性,坚持开门搞活动,确保每个环节、每项工作都让群众参与、受群众监督、请群众评判。在为群众排忧解难的过程中解开群众的思想疙瘩,这是我们党做好群众工作的一条基本经验,也是一种最实际、最普遍、最有效的群众工作方法。党员、尤其是党员干部要自觉地把党的群众工作体现在为群众办好事实事的具体行动中,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到群众需要的地方去问寒问暖,到群众困难的地方去排忧解难,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理顺情绪,到出现新情况新变化的地方去总结经验,到工作推不开的地方去打开局面,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看得见的利益。各级党组织要坚持从具体事情抓起,每年办几件作用大、影响大、群众欢迎的实事,增强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 三是从法律上、制度上、政策上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高度重视和维护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努力使党的群众工作取得实效,要求我们必须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要更加强化问题导向,盯住作风问题不放,从小事做起,从具体事情抓起,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有利于百姓的事再小也要做,危害百姓的事再小也要除,不等不靠,立行立改,对拖欠群众钱款、克扣群众财物、侵占群众利益等问题要开展专项治理,属实的都要立即加以解决。要更加注重严格要求,思想上要严起来,整改上要严起来,正风肃纪上要严起来。 一句话,要从法律上、制度上、政策上努力营造公平的基层社会环境,从收入分配、利益调节、社会保障、公民权利保障、政府施政、社会司法等方面采取切实措施,逐步做到保证社会成员都能够接受教育,都能够进行劳动创造,都能够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参与社会生活,都能够依靠法律和制度来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这样,才能真正落实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打铁还须自身硬”。我们一定要认真看待和扎实做好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全面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党员、干部更应当经常解剖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经常查找自身存在的不符合党和人民利益要求的缺点不足,自觉清除思想上的灰尘杂质和心灵上的污垢,做到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老老实实做官,保持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勤政为民、清正廉洁。党员、干部要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在思想和行动上始终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提升从政道德水平,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贯彻到恪尽职守、秉公用权的行动中,永远和人民在一起。 篇八:《全县人才工作调研报告》 为了全面了解掌握全县人才工作现状,总结成功经验,找准问题症结,提出对策建议,推动全县人才强县战略深入实施,为加快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按照县委主要领导安排,由县委办牵头,组织部、人社局参与,5月下旬集中利用4天时间,深入教育局、卫生局、农牧局、工信局等19个单位和中台、百里等4个乡镇,采取座谈交流、问卷调查、走访了解等形式,对全县人才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县人才队伍现状 目前,全县共有各类人才11731人,占全县总人口的5.1%。六支人才队伍中,党政人才1913人,占人才总量的16.3%;专业技术人才3557人,占人才总量的30.3%;企业经营管理人才137人,占人才总量的1.2%;高技能人才335人,占人才总量的2.9%;农村实用人才5684人,占人才总量的48.4%;社会工作人才105人,占人才总量的0.9%。具体结构如表1所示。 从全县人才现状分析,目前党政人才相对比较充足,基本能够满足需要;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社会工作人才所占比重仍明显偏低,专业技术人才尤其是农牧、林业、水务、文体等行业的的专业技术人才还相当缺乏。全县人才总量小,且人才内部结构不合理,这些已成为制约全县经济社会转型跨越、科学发展的主要因素。 二、近年来人才工作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近年来,全县上下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始终把人才工作摆到突出位置,紧紧围绕“三二一六”发展战略和“五化”目标要求,坚定不移地实施人才强县战略,不断加大人才资源开发利用力度,为全县经济社会转型跨越、科学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一)党政齐抓重人才,人才工作格局基本形成。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成立了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办公室,配备了专职人员,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建立健全了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县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相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齐抓共管的人才工作新格局。不断优化人才工作思路,讨论制定了《XX县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5—2020年)》,为今后一个时期加强人才工作提供了指南。建立了县级领导干部联系优秀人才制度、科技人才包抓产业示范点等制度,创优了人才工作环境,加大了各类人才培养、选拔力度,使全县人才工作呈现出大发展、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二)整合资源育人才,人才队伍素质明显提高。坚持把教育培训作为人才能力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按照重点人才重点培养,优秀人才加紧培养的思路,不断整合资源,创新方式方法,拓宽培训渠道,狠抓各类人才的教育培训。一是建成了体系健全的人才教育培训基地。改善了县委党校的办学条件,配套建成了中央党校卫星远程教学网络c级站和公务员信息化培训中心,完成了县职业中学向职业中专的升级改造,全县13个乡镇和184个行政村全部建成了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在浙江温州、山东潍坊创建了赴外培训基地,初步形成了内外结合、县乡村三级承接的人才培训网络。二是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农村人才教育培训活动。整合涉农部门的农民培训项目和资金,统一对全县55岁以下的农村党员和农民技术员、种养大户进行了一次轮训。连续举办了8期“县委大课堂”,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开展专题讲座,参训人员达4800余人次。社保、农牧、扶贫、妇联等单位依托项目支撑,开展引导性就业培训和家政、缝纫、电焊、地方风味小吃等专业短期培训,累计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3.66万人,全县有442名农民技术员获得农民培训绿色证书。三是加大了各类人才的赴外培训力度。连续6年组织乡镇负责人和牛、果、蔬菜产业发展重点村支部书记及部分农户代表共计1630人(次)分别赴山东潍坊、浙江温州、内蒙、新疆及省内的敦煌、天水等地进行了考察学习和培训,选派287名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参加了省、市举办的各类培训班,乡村组织赴外培训1.28万人(次),教育、卫生系统分别遴选了50名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和优秀临床医师在兰州、广州等地开展了为期2个多月的实地培训,赴外培训已成为培养实用人才的主要渠道。 (三)多措并举引人才,人才资源总量不断增加。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采取“考、招、聘、援”等多种方式引进人才,从2015年开始,先后8年从兰州大学、甘肃中医学院、甘肃农业大学等院校为教育、卫生、林业等系统引进专业人才104名,优化了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结构。2015年以来,全县累计登记接收本科毕业生980名,考录乡镇卫生院工作人员187名、乡镇兽医站工作人员14名,分配“三支一扶”服务生76名、进村(社区)人员114名、大学生“村官”19名,组织97名非师范类本科毕业生进行了岗前实习。同时,将农村从事种植、养殖、运输、建筑等行业有技术专长的人才以及农村经纪人、农村致富带头人和民间“能工巧匠”等纳入农村实用人才认定范围,充实了新农村建设和农村主导产业开发人才库。高薪聘请高校和科研院所专家教授21人,组建了“农村产业发展专家服务团”。整合教育、卫生、科技、农牧等单位人才资源,建立了人才资源档案库,并及时更新,定期维护,为各项事业的发展积蓄了较为充足的人才力量。 全县人才工作调研报告全县人才工作调研报告 (四)公平公正用人才,人才创业热情不断提高。党政人才队伍建设在“六支人才”队伍建设中成效比较明显。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创新选人用人工作机制,2015年换届以来,共提拔使用党政领导干部186名,交流187名。先后3次公开推荐、差额选XX县直部门主要负责人13名,乡镇党政正职4名。按照“三考三化”方式,一次性公开选拔和公开提名推荐80后乡镇副科级干部20名,为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搭建了快车道。按照“双推双考”方式,储备县管科级后备干部227名,择优提拔使用122名。确立了从基层一线遴选干部及党群机关“凡进必考”用人制度,近五年,共为县委各部门及群团组织招考综合素质好的工作人员70名。特别是今年5月份,县上选拔了137名年轻优秀干部到村任职,在提升大学生村干部自身能力素质的同时,进一步优化了村级班子结构。专业技术人才支撑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各项事业的作用日趋突出。不断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2015年以来先后对15个中学(学区)校长、6个乡镇卫生院院长和30个中层管理职位实行了竞争上岗,在全县34所学校推行了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完善了教师聘用制考核、绩效工资考核、骨干教师培养、挂职锻炼和交流任职等制度,进一步激发了干事创业热情。专业技术人才在各自专业领域积极发挥特长,近两年申报各类科技成果32项,其中市级科技成果22项。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特别是围绕果、畜、菜等主导产业发展,培养建立了一支能吃苦、善实践、会管理的实用人才队伍,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五)创优环境留人才,人才工作氛围日趋浓厚。各级关心重视人才的氛围日益浓厚。从2015年起,县财政每年列支100万元作为县级人才开发专项经费,支持人才工作。制订出台了《XX县优秀人才评选管理办法(试行)》,2015年在全县范围内评选表彰了15名县级优秀人才,两年内每人每月享受优秀人才津贴300元,同时组织为优秀人才进行了体检。为业绩突出的100名困难教师优先分配了经济适用房指标,有效调动了人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2015年以来连续三年开展了“皇甫谧杯”实用人才技能大赛,表彰奖励优秀技能人才220名,向市上推荐领军人才17名,人才培养开发、评价选拔和激励保障机制初步建立。结合“双联”行动,鼓励支持党政事业单位人才走出机关,下到农村生产一线,开展结对帮扶和技术指导,提供信息服务,发挥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县科技、工商、税务、金融等部门在审批、办证等方面支持扶持乡土人才发展产业,优先为农村实用人才安排科技推广项目、提供科技信息。县农牧、金融等部门开通了“科技支农热线”,为广大农村实用人才免费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农业部门在种子、技术、农用物资等方面积极提供优质服务,为农村实用人才发挥作用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广泛宣传各类优秀人才的先进事迹,全社会初步形成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 三、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按照“三二一六”战略思路和“五化”目标任务,全县人才工作与实现经济社会转型跨越、科学发展和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相比,依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才总量偏少,高层次人才严重缺乏。截止2015年底,全县人才总量仅占总人口数的5.1%,略高于全省4.27%和全市4.1%的水平,远低于全国8.96%的平均水平。从行业分布来看,教育、卫生、农牧系统的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总量不足,尤其煤电化工、文化旅游、针灸养生、城建工程、商贸流通、交通设计、法律服务、社会工作等方面的人才严重短缺。教育系统,按照教育布局结构调整实际看,教师总量相对不足,一些学科教师相当缺乏。按照最新课程设置标准,全县英语学科尚缺专业教师99人,体育学科尚缺专业教师111人,音乐学科尚缺专业教师27人,美术学科尚缺专业教师31人;语文、数学等专业教师也相对不足。灵台一中按照省级示范性高中建设要求,师生比例应为1:13,而目前只有256名专任教师,语文、数学、外语等学科教师还缺30-40名。大部分基层学校和农村边远山区缺乏音、体、美专业教师,很多乡村学校语文、数学教师兼任音体美和英语教学任务,不专业、不规范的问题非常突出。基层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专业教师缺乏问题更为严重,许多基层幼儿园甚至没有一名专业教师。县职业中专作为我县的人才培训基地,目前开设的矿山机电、护理、电焊、数控等专业,由于多种因素制约,有的专业没有一名专业教师,到了无法开设的境地;电焊、数控等专业教师多为其他专业教师转聘而来,护理专业教师一般为县医院XX县皇甫谧中医院外聘教师,专业教师严重缺乏。卫生系统,普遍存在医疗骨干人才短缺和断档的现象,既缺少高学历、高职称、高水平的专业技术学科带头人,又缺少临床业务骨干,尤其是乡镇卫生院人才严重短缺,普遍缺乏公共卫生、药剂、放射、检验等专业人员。从万人拥有执业医师数来看,全县有执业医师286人,万人仅有执业医师12.4人,均低于全国18.6人、全省16.4人、全市13.5人的平均水平;从万人拥有注册护士来看,全县有执业护士231人,万人仅拥有护士10.04人,均低于全国18.6人、全省15.1人和全市12.3人的平均水平;全县医护比为1:0.73,远低于国家配置标准1:2的要求。通过分析,全县尚需执业医师198人,执业护士270人,影像26人,检验23人,麻醉6人,针灸推拿22人。农牧系统,一方面,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全县农、林、水、牧等行业专业技术人员仅有194人,占专业技术人员的5.5%。作为农业大县,农业专业人才总量偏少,很难满足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特别是林果、畜牧、蔬菜等行业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紧缺,对三大主导产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制约。另一方面,农村实用人才总量不足,“土专家”、“田秀才”比较少。全县共有农业人口20.8万人,农村实用人才仅5684人,只占全县农村人口的2.7%。他们作为农村致富带头人和种田、养殖的好把式,有一部分人接受新观念、新事物和新技术比较快,对农村产业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但大部分农村实用人才还是沿用传统技术,跟不上形势发展需要。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由于我县企业发展总体程度低,一方面紧缺人才引进难,另一方面善经营、懂技术、会管理的人才流失严重,产品研发、营销、财会、文秘、机电工程方面人才短缺,尤其是产品研发人才和一线综合人才缺乏,导致企业创新不足,产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低,竞争力不强。多数一线员工要么没有专业知识,要么不精通生产技术。大部分企业员工学历偏低、年龄老化,专业技能达不到生产要求,不能完全适应工业化和信息化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商品化大生产的要求。如皇甫谧制药厂,仅有专业技术人员5人,大输液生产线投入运营后,若没有合格的生产车间操作人员和药理药性检测化验专业人员,后面的gmp达标验收和投产运营就很难进行。云翔面业目前技术人员大多为下岗工人,年龄普遍偏大,加之年轻人员招不来,来了留不住,以前招收的3名专业技术人员都相继离开了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断层比较严重。其他行业,煤电化工、文化旅游、针灸养生、城建工程、商贸流通、交通设计、法律服务、社会工作等方面的人才非常缺乏,且现有人才素质参差不齐,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随着我县煤炭资源、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高层次人才缺乏成为制约全县经济社会转型跨越、科学发展的一大瓶颈。譬如,县交通局每年实施的项目达20项以上,投资总额都在3千万元以上,但桥梁设计、道路施工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仅有6名,质检类人才奇缺,工作无法正常开展。综合分析,造成我县人才总量不足,高层次人才缺乏的原因可归为三点:一是经济发展滞后,人才工资待遇低,缺乏吸引力,人才来的少,走的多;二是人才使用层次低,高层次人才“用不上”,来不了,留不住;三是受编制限制,人才容量小,造成人才就业难,出现了培养超前,就业滞后的现象。 全县人才工作调研报告文章全县人才工作调研报告出自从更宽的范围引进人才,积极联系国内著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紧紧抓住东部产业组团转移的有利时机,采取“产业引进”、“项目引进”、“课题引进”,以及技术指导、兼职兼薪、委托经营等灵活多样的引才方式,不拘一格引进人才。二要优化机制引人才。切实落实党管人才要求,构建大人才工作格局,改变目前由人社部门牵头引进人才的局面,由县级分管领导牵头,县委组织部(县委人才办)统筹,人社局(人才中心)配合,教育、卫生、农牧、林业等有关部门每年根据实际提出计划,确定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带队专门招引人才,每年引进不少于2次。同时,要探索建立“柔性”引才机制,引进一批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兼职人才,不求所在,但求所用。三要制定政策引人才。引才的关键是“引心”。县委人才办要着手制定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办法;县人社局要尽快制定急需紧缺人才引进优惠政策,配套引进人才的工资和福利待遇、职称评聘、医疗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政策办法;教育部门要完善引进人才子女入学的优惠政策,住建部门完善引进人才住房保障的优惠政策,齐心协力开辟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吸引更多人才来灵安家落户、创新创业。四要紧贴需求引人才。坚持“需要什么、就引进什么,缺什么、就补什么”的原则,重点围绕产业开发,加快引进煤电化、牛果产业(尤其是苹果矮化定植技术)、旅游产业和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生物制药等方面急需紧缺人才;围绕提升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大力引进文化系统播音主持、新闻采写、广告策划、广播电视维护;教育系统幼师专业、学前教育、音乐美术类、高中语数外专业教师;卫生系统针灸推拿、映像、检验、临床医学、麻醉等高精尖急需人才和领军人才;皇甫谧中医针灸养生产业园关于针灸养生方面的高层次人才;围绕壮大提升现代服务业,多层次引进现代物流、资本运作、金融服务、电子信息等方面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围绕提升城镇化建设水平,加快引进城市规划设计、建筑工程、污水处理、绿化亮化等方面急需的高级人才;围绕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加快引进社会慈善、青少年服务、司法矫治、心理咨询等方面的专业人才。近三年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初步计划如表4所示: 五要通过招商引人才。围绕牛、果、菜等主导产业发展、煤炭资源深度开发、皇甫谧针灸养生基地建设等,积极引进一批农产品保鲜储藏及精深加工企业、煤炭洗选贮存货运物流等配套企业和文化旅游产业开发企业,把企业作为人才就业创业的平台,把招商引资作为引进人才的有效载体,通过招商引资“引智增智”,促使项目资金投入与人才引进齐头并进,形成“引进一个龙头或知名企业,带动培养一支专业人才团队”的机制和通过招商引人才、借助人才兴产业、做大产业促发展的良好局面,实现引资和引才“双赢”,促进人才与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融合式发展。 (四)着眼服务大局,统筹使用好各类人才。用好人才,发挥人才的作用,贵在知人善用。要充分发挥人才在经济社会转型跨越、科学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作用。一要知人善任。要根据人才特性多样化的特点,遵循人才成长的规律,打破常规选用人才。组织人社部门要对现有各级各类人才按所学专业、个人特长等进行归门别类,三年内调整到对口部门或岗位工作,对考录、聘用的应、往届大中专毕业生,按专业分配工作岗位,切实解决学非所用、用非所专、专业不对口的问题,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二要敢用善用。县直各人才使用主体单位和主管部门要打破人才使用的条条框框,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及时发现人才,大胆使用各类人才,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用好人才。要大胆使用群众公认的党政领导人才、市场公认的经营管理人才、学术界公认的专业技术人才,压担子,交任务,让其在重要岗位上挑大梁、唱主角,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三要匡正导向。人社、教育、卫生和农口部门要在人才的聘用、职称评定、福利待遇分配等方面,破除平均主义、论资排辈、感情照顾等传统观念,树立“唯发展论英雄,以实绩用干部,靠贡献拿报酬,凭本事坐位子”的导向,对贡献突出的各类人才压担子、给位子,及时调整空谈误事、庸懒散浮、工作打不开局面者,激励各类人才大胆干事创业,争创一流业绩。 (五)推进改革创新,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人才发展的关键在体制机制,活力来自改革创新。必须把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激发活力、优化环境作为人才工作的关键环节来抓,激发人才干事创业的内在活力,打造人才集聚洼地。一要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各人才主管部门要分行业类别制定各自的人才评价办法,改变论资历、看文凭、重奖项的习惯做法,把人才所发挥的实际作用、主要业绩、群众口碑及其技术推广、科研成果所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作为最基本的衡量标准,加快建立以岗位职责为基础,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人才管理和考核评价体系,引导人才深入基层群众,深入生产一线和田间地头,在实践中锻炼,在一线上建功。二要创新人才选任机制。组织部门要制定专门的人才培养开发和考核管理制度,持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和“六重”用人导向,加大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力度,构建开放式、竞争性的人才选拔机制,把各方面优秀人才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让各方面人才都有用武之地。人社部门要建立一套适应专业技术人才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工作特点的选聘办法,积极探索依靠市场机制选聘企业经营管理者,把优秀人才优先配置到重要行业、新兴产业、骨干企业和关键部门中去,真正使那些懂经营、会管理、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人走上经营管理岗位,最大限度地给予人才以创新、发展的空间。三要创新人才交流机制。健全政府宏观调控、市场公平竞争、人才自主择业的流动配置机制,加大对各类基层人才的政策倾斜力度,采取特殊措施鼓励和支持各类人才向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点行业、生产一线流动。坚持以城带乡、以强带弱,大力开展“人才帮扶”主题活动,增强农村基层和生产一线的技术创新能力。组织部、人社局要积极引入“动态管理,定期考核,优胜劣汰,滚动发展”的机制,积极实施党政领导干部任期制和问责制、政府公务员辞职制和淘汰制,建立和完善干部正常退出机制,实行优胜劣汰,对在一个岗位或职位上工作较长时间者,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轮岗交流,以动态管理解决有进无出的问题。四要创新人才激励机制。人社局要制定专门的《人才激励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各类人才薪酬制度和激励保障机制,推行以工作业绩和实际贡献为基础的多元分配制度,使一流人才得到一流待遇、一流贡献得到一流报酬。探索建立包括技能人才和乡土人才在内的优秀人才表彰奖励制度,不断完善以政府奖励为导向、用人单位和社会力量奖励为主体的人才奖励体系,使人才获得与贡献相匹配的荣誉和待遇。五要创新人才服务机制。强化县委对人才工作的统一领导,调整充实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县委抓政策、抓规划,政府抓投入、抓保障,组织部门抓协调、抓落实。构建县委组织部(县委人才办)牵头抓总、县人社局(人才中心)和各部门紧密配合的大人才工作格局,统筹做好人才工作的重要政策制定、重大工作部署、重点工程推进、重要问题协调等,关心人才的学习和生活,满腔热情地为各类人才当好“后勤部长”,使他们安心工作、专心创业、顺心发展、舒心生活。加快建立人才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发展多种类型的人才中介机构,定期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人才交流、推介活动,为人才优化配置和合理流动搭建平台,推动政府人才管理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转变。进一步完善人才信息库,健全人事代理、企业用工登记等公共服务平台,形成统一有序、功能健全、开放灵活的人才公共服务体系,为人才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大力宣传优秀人才的创业事迹,弘扬他们的创新创业精神,树立一批典型和样板,在全社会形成见贤思齐、奋发努力的良好风气,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 篇九:《某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内容提要: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及重庆市委市政府高度关注三峡移民库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注意到以万州为库区中心的产业空心化的问题,为加快以万州为中心的三峡移民库区的产业发展,必须坚持“工业兴万、富民强区”的发展战略,为此,必须加快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较高,能够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人才队伍。**区抓住三峡移民契机,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全面夯实产业基础,工业企业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已经形成具有一定规模,门类比较齐全,结构相对合理,实力不断增强,为全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与此同时,许多企业在人才资源开发、培育、使用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同时,也应清醒的看到,我区工业企业与重庆主城区相比总体水平还不够高,与近邻涪陵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与万州新型工业化进程的要求还不相适应。要实现工业兴万、富民强区的目标,必须抓住人才这个关键,明确人才工作目标,以构建七个人才工作平台为主要举措,努力建成以优秀经营管理者、技术(学术)领军人、优秀营销人才和技术能人等四支队伍为核心的企业人才大军。 正确认识我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了解建设企业人才高地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对于建设一支适应经济发展、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实现工业兴万、富民强区目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为此,通过对我区企业比较广泛的调研,并对毗邻地区的学习借鉴,现将有关情况综述如下: 一、**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现状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我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在企业人才队伍的培养、选任、激励上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我区已逐步建成一支由企业经营管理者、专业技术人员、营销队伍和高级技工四类人才组成的企业人才队伍,并已具有一定规模,门类比较齐全,企业人才队伍的年龄、文化、专业结构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优化,后备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整体素质有一定提高,实力有所增强,为全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一)我区企业人才队伍的基本情况 1.总体数量。到2015年底,我区规模以上企业现有职工约42700 人,其中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人才总量约4180人,占职工总数的9.78%。在各类人才中,经营管理人才736人,占职工总数的1.72%;专业技术人才1156人,占职工总数的2.7%;营销人才495人,占职工总数1.16%;技能人才1793人,占职工总数的4.19%。 2.年龄结构。全区企业4180名各类人才中,30岁及以下438 人,占10.5%,31至40岁1589人,占37.9%,41至50岁1429人,占34.2%,51至60岁727人,占17.4%; 3.文化结构。中专(高中)1956人,占46.8%,大专1604人,占38.4%,大学本科617人,占14.73%,硕士3人,占0.07%; 4.职称构成。在约2500名专业技术人才、营销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中,高级技术职称138人,约占上述人员的5.5%;中级职称408人,占16.3%,初级技术职称1954人,占78.2%。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中,高、中、初职称的结构比例为1:3:14。目前尚无职称的主要是中专以下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共1680人,约占人才总量的40.2%。 (二)、我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成效 我区抓住三峡移民搬迁的历史机遇,对企业的所有制结构、组织结构、产权结构、产品结构进行了深入的调整和改革,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区对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进行了积极而又深入的探索,在人才资源开发、培育、使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并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 1.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逐步渗透至全社会,初步形成了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良好的成长和工作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企业之间的人才竞争不断加剧,促使社会各界尤其是企业的领导者人才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表现为:一是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人才资源是各类生产要素中的第一资源的观念。重庆飞亚实业公司(重庆昊元生物产业集团发展有限公司)等重点骨干企业,把人才资源的开发、使用、培训已经摆上重要位置,纳入企业重大发展规划和日常管理之中,像抓经营一样抓人才工作,像抓招商引资一样抓人才工作。重庆飞亚实业公司在对企业现有员工积极进行培训努力提高能力的同时,多种渠道搭建平台广招优秀人才加入公司,2015年,在该公司新的工资体系尚未建立的情况下,为吸引优秀人才,采用了“新人新政策,老人老政策”的过渡性措施,率先对员工的工资结构进行了调整,使公司的薪酬水平在招聘市场上具备了一定的竞争力。两年多来,重庆飞亚实业公司通过学校招聘、社会招聘等各种形式,共招聘各类大中专毕业生、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营销人才等共100余人,试用合格50多人,对这批员工,公司在各项政策以及后勤保障上都予以倾斜,例如:公司将招待所开辟为单身宿舍;对住家较远的提供交通(住房)补贴。现在这批新员工,尤其是部分拥有工作经验的成熟员工已经逐渐成长为企业各条战线上的主力。该公司大专以上学历员工比例由2015年4月的12%上升到现在的20%以上。二是初步形成人人都可以成才的共识。不少企业开始摒弃学历即人才的传统观念,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 的主要标准,高度重视员工的敬业精神、团队精神和学习创新能力。重庆江东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按照新的人才标准衡量,认为本公司人才队伍已占全体职工的35%。该公司高度重视各类人才的开发和使用,对各类人才的成长提供了较为畅通的晋升渠道,除了大力引进营销、财务人才外,也十分重视专业技术人才和操作技术能人的引进和培养,每年中秋、春节定期举办联谊会,与企业发展紧密联系的区外优秀人才加强交流、增进感情,用事业发展、感情和适当薪酬待遇吸引了5名业内高级专业人才加盟该公司的发展;通过“技术比武”等多种手段,培养了一大批技术熟练、经验丰富、对企业忠诚的高级技工,如该公司高级技工熊继国参加重庆市“车工技能大赛”获得全市第一名。对那些优秀的技术能手,每年由董事长、总经理亲自带队到北京、上海参加产品展览大会,这既是对技术能手的一种褒奖,又为技术能手提供了与客户直接交流的平台,为产品的不断创新和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深入人心。企业把关心、重视人才培育放在和生产经营、企业兴衰同等重要的位置,重庆三峡水利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万州港口集团等企业形成了共识,认为企业的发展,从根本上来讲是为了人,只有有了好的员工,企业才能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保持强劲的竞争力。 经过精心培育与呵护,**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各类人才在本职工作岗位上竞相迸发活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大批的中青年骨干进入了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整体素质有了较大提高,绝大部分经营管理者已具有较高的学历水平和专业职称,知识面得到拓宽,基本掌握了任职所需的经营管理知识,其中一部分有较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和多个单位工作的经历。经营管理者参与市场竞争,面对风险的心理承受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而且基本具备了一定的危机意识和兼容意识,具有能正确对待不同观点和意见的胸怀;在决策能力、市场开发能力、人才开发能力、产品开发能力、公关能力、资本运作能力、经营策略能力、领导艺术等方面也都有了较大提高。 2.企业劳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在对国有企业各类人才的选择任用制度上,有了一定程度的突破。一是企业经营管理者的选任。企业领导体制从党委领导下的厂长、经理负责制逐步转变为厂长负责制,并逐步推行聘任制,从“行政干部系列”的管理制度中分离出来;部分企业经营管理者实行了公开选聘,如重庆江东机械有限责任公司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精通财务和融资的副总经理,通过层层把关,优选了一名重大毕业的MBA学员,使公司的融资与财务管理工作上了一个更高的平台。二是部分企业深入推进以全员劳动合同为基础的改革,构建“能进能出”的劳动用工制度。重庆索特集团、重庆万光电源、等公司与员工按照“平等自愿、双向选择、协商一致”的原则,签订劳动合同,依法确立劳动关系:对公司原有的老职工按照国家规定依法管理;对新进员工一般签订1年期的劳动合同(含试用期),合同期满后,公司根据年度考核结果和生产经营需要,决定是否续签劳动合同;通过自愿办理提前离岗以及解除劳动合同的方式分流企业富余人员。三是在企业内部打破经营管理者的干部和工人的“身份界限”,推行以“公开竞聘、量化考核”为主体的改革,构建“能上能下”人事制度。鱼泉榨菜有限责任公司、万州运输总公司等部分企业为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对各级员工尤其是中层岗位实施了竞聘上岗,有的企业还对生产车间部分管理和生产岗位开展了岗位竞聘,通过竞聘,增强了员工的竞争意识,让员工认识到岗位来之不易,强化了员工爱岗敬业、主动学习的精神。 3.在调动企业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建立激励机制方面,进行了多层面、多方向、多形式的探索。既重视物质激励和利益驱动,又重视经营制度建设,同时能解放思想,从打破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入手,由传统的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发展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形式并存。更重要的是重视精神与物质激励相统一,使讲理想,讲奉献,艰苦奋斗,共同富裕的新观念,逐渐成为企业各类人才的基本思想道德基础。如对企业经营管理者实行年薪制,每年由区委区政府召开重点企业表彰大会,对优秀经营管理者既给予隆重表彰,由从财政资金中挤出资金予以物资奖励。部分企业对营销系统人员实行以销售业绩和货款回笼挂钩提成的目标考核工资制度;对科技人员(主要是产品研发人员)逐步推行“一票到底”的奖励提成制度,即新产品投放市场,收入超过盈亏平衡点后,可实行销售收入提成奖励制度和4年利润比例提成制,或期权激励等办法;对行管系统采用了岗位评估办法,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工资级序表”,实行岗位工资制。上述措施,充分调动了企业各类人才的积极性。 4.在加强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监督、约束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从法律法规方面,按照《企业法》、《公司法》、《劳动法》、《国有企业财产监管条例》等加强对经营管理者的监督、约束;从组织制度方面,既强调党组织的监督保证,又重视工会、职工代表大会的民主管理,还有纪检监察部门的专业监督;财务管理方面强化了审计制度,包括阶段审计、离任审计等。所有这些制度与措施,加上企业在生产、经营、发展的实践中摸索,总结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形成了一些成形的规章制度,保证了我区国有资产的增值保值,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也客观上培育出了一支高素质的、有优良作风的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 5.初步建成了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的培训体系,培训出了一 批具有较高素质的企业经营管理者。一是强化理论武装,全面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思想政治水平。以区委党校为主阵地,以党的十六大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核心内容,有计划地组织企业领导班子成员进行理论培训,切实解决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问题。通过近两年的时间,对全区规模以上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厂长)、书记、工会主席、纪检干部、后备干部共400多人进行了轮训,思想政治水平、组织领导水平都有了较大提高。二是强化素质建设,着力增强经营管理者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2015年2月,区委与重大工商管理学院联合举办工商管理硕士(MBA)研究生班,并从财政资金中挤出100万元用于培养首期100名企业高级管理人才。通过2年多的刻苦学习和精心培养,这批学员的自身素质和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并将所学知识及新的管理理念运用于企业经营管理中,推进了企业的管理、技术、产品创新和市场的拓展,尤其是在振兴我区工业经济中,不少学员肩挑大梁,勇于开拓进取,奋力拼搏,作出了突出贡献。经过组织部门的认真考察和选拔,有68名学员相继走上了企业的高层管理岗位,有4名学员分别担任了万光电源、飞亚实业、江东机械、运输总公司等区属重点企业的法人代表,有效提高了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三是强化结构调整,多渠道为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注入后备力量。从2015年开始,区委本着全方位锻炼干部和为企业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的,有计划地先后选派了38名事业心强,有发展潜力,具有开拓进取精神,能吃苦耐劳的优秀党政、事业单位干部到挂职培养;同时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党政、事业单位干部离岗领办创办经济实体,先后有14人踊跃离开机关跨入了商海,为企业输进了新鲜血液。每年还以优惠的政策和待遇吸引和选择重点院校的毕业生来我区企业工作,并结合每个人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给予重点培养锻炼,搞好传帮带,让他们尽快成为推动工业经济的中坚力量。如重庆索特集团,先后吸引和接受了300多名重点院校的大学毕业生,经过3至5年的实践锻炼,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已经成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技术骨干。四是强化企业自主培训。不少企业出台奖励政策,鼓励员工参加继续学习和学历教育,如港口集团、昊元集团等企业从2015年起与中国企业联合会培训中心签订培训合同,成为其会员单位,积极把各个专业、各个层面的员工送出去学习。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近几年来,万州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其他先进发达地区相比总体水平还不够高,人力资源的素质,尤其是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素质的提高速度严重滞后,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存在明显不足,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数量偏小不成规模。目前万州规模以上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人才队伍只有2852人,有一定规模的民营企业人才队伍仅有1328人,还远没有形成规模,总量的不足致我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差强人意。 2.人才整体素质不高。一是文化程度较低。从统计数据来看,在我区工业企业人才队伍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员仅占54.2%。这一数字与发达国家和地区80%以上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相比,显得十分落后;二是专业知识较窄。较低的文化素质导致的必然结果是缺乏所需领域较宽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我区经济体制尚处于转轨阶段,企业各类人才队伍的原有知识结构在转轨后明显缺乏效用。这种状况在国有企业这种非学习型组织表现更加突出。三是经营管理能力较弱。文化程度处于低层次,知识结构陈旧,其产生结果必然是经营管理能力低下,在实际经营管理中大多数经营管理者尚处于经验管理和直觉管理阶段。四是从业年龄较大。统计标明,我区规模以上的企业人才在40岁以上的有2156人,占51.6%,30岁以下的438人,仅占10.5%,年龄结构偏老化。如万州建筑总公司、三峡水资源开发公司等企业因为人才后继乏人,不得不继续反聘留用已经退休的总工程师。五是高端(拔尖)人才奇缺。在企业各类人才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能够起到学术(技术)领军人物作用的拔尖人才十分奇缺,这是我区企业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的重要体现之一。 3.人才结构不尽合理。一是企业人才的专业知识结构、领导素养和个性特质与所在岗位不相适应,与产业发生错位,造成了企业人才队伍的人才浪费。二是在高、中、初级三类专业技术人才中,国际上认为三者科学之比为1:2:2.5,而我区实际为1:3:14,反映出我区专业技术人才中构成比例不够合理,高级人才所占比重偏小。三是高级技术工人紧缺现象凸现。我区企业特别是机械设备装配工、焊工、机修钳工、数控铣工及高级食品检验工,严重短缺且青黄不接,并呈现老龄化趋势,高级技工年龄在40岁以上的占65%以上。 某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报告某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4.民营企业创业活力不足。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产权开放多元化,与国际惯例接轨。封闭保守和小富即安的狭隘意识压抑了我区许多民营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创业活力,不少民营企业仍是家族式管理,拒绝外来资本的参与,产权形式和经营方式封闭落后,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壮大。小富即安的现象较为普遍,不像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家,把企业经营发展、扩大资本当作一种成就感,超越了金钱本身的意义。 5.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选择机制的推进和建立相对落后。在管理体制上,存在着多头管理、行业分界、部门所有、难以流动的问题,不能从根本上突破“按行政官员的要求考核评价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思路,以致造成能上不能下,条块分割,横向流动难的局面。从国有企业经营者队 伍整体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经营者队伍数量不足,高素质的不多,人才资源开发不力,渠道单一,视野狭窄,尚未形成有一定规模和比较规范的企业经营者人才市场。 6.对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激励机制不健全。在运用激励手段调动国企经营者积极性方面,缺乏配套的改革试验与系统的制度建 本文来自高考资源网7.约束制度尚需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向道成现象”、“五十九岁现象”在我区的国有企业中应不完全是偶然现象,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党内监督不到位,党委的同志由于担心越位,影响生产经营决策中心的权威,往往协作多,监督少,或者只是在生产经营的社会政治大方向上把把关,对具体的经营决策的运作了解不多,致使客观上导致了一言堂的情形;规范企业经营管理者行为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有些监督制度规范的内容比较原则、抽象,弹性较大,缺乏相配套的实施细则,操作起来比较困难。监督体制不规范,有时决策者、执行者又是监督者,自我监督从思想政治方面是可行的,但就制度而言是不妥的;纪检监察工作滞后,财务审计不能防微杜渐,往往是发生问题才去监察审计;实现群众监督缺乏可操作性,从理论上群众是主人翁,但在实际中群众很难有制度化的权力去让他们行使监督等。 原因浅析: 1.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意识价值取向将大批社会精英集中到党政机关,致使企业人才队伍来源较窄。在充分肯定我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现已取得的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区的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实质上只是刚刚起步,尤其是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的建设还相当滞后,因为在传统的体制下,我们一直是把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完全做为党政干部来看待,完全按照党政干部的要求来选拔、培养、管理、培训企业经营管理者的。一度时期,给企业定级别,对经营管理有方、经济效益显著者,奖励职级,或者直接提拔担任行政官员。在这种价值取向下,大批社会精英都涌向党政机关。一方面,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人才匮乏、青黄不接,另一方面,党政机关积压了大批优秀人才,造成人才资源的闲置浪费,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建设相对薄弱。 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决定了党政干部与企业经营管理者之间有着相当多的共性,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的建设不能完全背离开党的干部队伍建设原则,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新要求使得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自身的特殊性明显地凸现出来,充分考虑这种特殊性并正确地纳入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建设的轨道,是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建设的一个基本前提。 2.万州重农轻商和政企不分的传统使企业人才队伍土壤浅薄而贫瘠。万州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使万州长期以来将人们束缚在土地上,以农业而自立自豪,计划经济时代的企业,更是政企不分,成为行政机关的补充和延伸。民营企业再次走上历史前台,只有一二十年的时间。企业经营管理者作为一个社会阶层,生长的土壤浅薄而贫瘠。 3.体制转轨不到位。与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密切相关的市场经济体制、现代企业制度、行政管理体制、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等改革进程慢,磨合周期长,适应企业人才成长的新体制和机制远未形成。 4.识人选人、育人用人和人才流动机制不健全不完善,企业人才成长的环境不够宽松。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选材范围较窄,尤以国有企业表现突出,再加上我区较重庆等大城市区位优势不如人意,使我区企业在吸引重点院校毕业生和其他人才有较大的难度;对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培养形式较为单一,机制较为呆板,培训效果不理想; 用人机制承袭了党政事业单位任用干部的传统,仍以上级组织任命为主,没有将党管干部原则与和董事会依法选择经营管理者以及经营管理者依法行使用人权很好的结合起来;企业人才流动机制不健全,输入与输出渠道不畅,部分善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党政机关干部到企业工作机会太少,而企业之间、区域之间的人才交流也不多,没有完全形成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环境和氛围。 三、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重大意义 1、加快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前,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中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建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现代企业制度,这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是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有效途径,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从企业组织形式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看,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主体形式。在当前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公司制企业的本质特征之一,就是按照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重新确定国家(所有者)与企业的产权关系,建立企业法人财产权,将企业资产的控制权和经营权从政府手中转移到企业经理手中,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而作为市场经济主体出现的企业,是以法人的组织形式出现的。对于一个法人组织来说,法人机构的运行和职能的履行都必须通过法人代表来推动和实施。而法人代表是企业家的主体或主要部分。因此,培育和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群体,建立一大批高素质的职业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是建立和完善社 某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报告文章某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报告出自经济发展是城市建设的基础和支撑。建设重庆第二大城市,必须注重我区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尤其是要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切实解决产业“空心化”的问题。从调研考察来看,企业人才的匮乏,已成为制约我区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瓶颈。因此,万州要在参与地区之间的竞争中,发挥后发优势,必须从着眼万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必须采取强有力措施,加快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既要为万州工业经济发展培养一批了解国际通行经济规则,掌握国际经济、法律、贸易等方面知识的高层次管理人才,又要培养一大研发能力和创新精神较强的专业技术人员,同时还要培养一大批营销人才和技术熟练、爱岗敬业的高级技工。只有抓住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建设这个关键环节,我们才能增强工业经济发展的后劲;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趋利避害,赢得主动;才能推进建设重庆第二大城市步伐。 3、加快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是激活区域经济的正确选择 区域经济最重要的资源是人才。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曾指出:“在许多发展中国家中,一个关键性问题是缺少企业家”。就万州而言,能否有效激活区域经济,国有企业改革成败是其关键,总结十几年来国有企业改革的经验,可以将国有企业改革宏观上成败,企业微观上兴衰存亡归结为两个基本问题的解决:一是体制问题,二是人的素质问题。体制改革十几年来来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到位,但是人的素质问题,尤其是企业经营管理者素质问题决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解决的。据对全区10多家亏损国有企业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80%以上的企业亏损是由于人才匮乏,尤其是经营管理者管理不善造成的。经营管理者水平的高低,对资产的保值增值,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无疑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建设成为搞活国有企业的最为迫切的需要。特别是在当前国企改革解困的关键时期,企业经营管理者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尽管我区工业基础薄弱、资本短缺、技术落后,但最为缺乏的还是高素质的企业经营管理者。只有培养造就出一大批能够掌握和运用现代市场经济知识和外经外贸知识的职业企业经营管理者,才能适应经济大循环的需要,才能掌握竞争的主动权,才能推动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才能激活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四、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途径和政策措施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 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针,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落实全国和重庆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围绕万州努力建设重庆第二大城市的工作中心,采取切实措施,努力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企业人才队伍。 总体目标:实施“5152”工程,即:力争5年内培养选拔10名高层次的企业经营管理者、500名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和营销人才、2015名高素质的技术工人。 (二)政策措施 努力构建七个人才工作平台,在建立健全育人识人机制、用人机制、人才评价流转机制、激励监督约束机制和启动市场需求等方面狠下功夫,为企业人才队伍的成长提供宽松的环境,。 ——教育培养 构建培养平台,在企业人才规模与层次上求突破。 1.继续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结合我区的盐气化工、建材、食品、制药、轻纺机电等五大支柱产业发展,与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以联合办学、进修交流等形式,构建人才教育培养网络,定向培养人才,缓解紧缺的需求。区国资委继续承办好区委与重大联合举办的第二期工商管理硕士(MBA)研究生班,为万州培养“本土企业家”,区人才交流中心每年输送30名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到高等院校进修培训。 2.抓好高层次拔尖人才的培养。围绕万州工业经济发展的各种课题,区国资委、经委每年各举办一次较高层次的论坛、学术沙龙或专家会诊等活动。每年选派20名企业经营管理者到对口支援省市的先进企业学习考察。加快实施高级人才培养工程,区国资委、经委、人事局在三年内将所有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轮训一次,重点加强专业知识、科学技术、外经外贸、电子商务、人力资源开发理论以及企业发展战略规划能力的培训,大力培养复合型、专业型的高层次拔尖人才。区国资委每年对国有出资企业在岗副职以上领导人员组织3至5次专题培训。 3.大力推进企业自主培训。鼓励和引导企业利用机构培训、网上教育、远程教育、专题讲座等途径,大力开展自主培训,在三年内,所有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应将全体职工进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岗位培训。企业每年选送1—3名爱岗敬业职工到各类院校深造。 4.加强企业后备人才队伍建设。按照“一职选一”或“一职选二”的方式挑选企业领导后备人才,建立起企业经营管理者后备人才库。 每年选拔20名左右40岁以下、本科以上学历、思想素质好、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进行重点培养、跟踪管理,交任务、压担子,促其更快成才。 ——引进交流 构建流动平台,吸引高端人才来万工作。 1.坚持以优惠的政策吸引优秀人才来万工作。凡愿意来万工作的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除了在家属安置工作、子女 就业和上学、医疗等方面给予优惠照顾外,担任企业法定代表人的,根据其完成目标情况予以奖励。凡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优秀人才愿意到万州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工作的,免费为其供提一套三室二厅的高档住宅,工作5年以上的,房屋产权归其所有,博士研究生(含具有高级职称的优秀人才)工作满5年以上的,另为其提供10万元安家费。 2.建立企业人才“绿色通道”。对企业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实行柔性流动方式,不求所在,不求所有,只求所用,满足优势产业、优势企业、重点项目紧缺性人才、高层次人才的迫切需求。继续加强三峡水利博士后工作站和其他企业技术创新中心的建设,努力将其办成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专业学科带头人等复合型人才的集聚地、培养地、扩散地,每年为万州企业输送5名以上优秀人才。工业园区以高新技术产业、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为载体,每年吸引50—100名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到园区企业工作。重点企业每年接受10—20名应届大学本科毕业生,其他企业接受3—5名应届大学本科毕业生。 ——选拔任用 构建成长平台,让优秀的企业人才脱颖而出。 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大力推进公开选拔和民主推选,实施三项制度建设,一是继续完善委任制。区国资委组织有关部门对所有国有出资企业班子建设进行一次调查摸底,建立考察档案,根据企业班子建设的需要,进行调整和充实。二是实行聘任任期制。即企业领导班子成员实行聘任制,每三年为一任期,根据任期内的工作情况进行考核,然后决定是否继续聘任。从2015年开始,国有出资企业实行聘任任期制。鼓励和引导其他企业实行聘任任期制。三是探索建立企业法人组阁制。在选好配强企业一把手的基础上,探索建立企业法人组建班子的制度。今年选择1—2户规模以上的国有出资企业进行试点,以后再逐步推广。 ——评价考核 某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报告各类报告 构建考核平台,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创建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科学的社会化的人才评价考核机制。 一是建立人才评价体系。逐步建立起以业绩为依据,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经营管理人才评价指标体系,重点考核其经营决策能力、市场应变能力、诚信守法表现,以及经营效果,重在市场认可和出资人认可。二是认真考评。由区国资委牵头,其他部门协同配合,结合任期目标责任制和年度责任制,每年对国有出资企业领导班子进行一次考评。三是斗硬奖惩。对第一年没完成目标任务的,给企业领导班子成员黄牌警告,对第二年没完成目标任务的给主要领导降职降级,对第三年仍没完成目标任务的,企业主要领导不再聘任。 ——激励保护 构建激励平台,激发企业优秀人才服务万州经济发展的积极性。一是强化精神激励。每年优选1—2个优秀企业人才进行大力宣 传,并在太白路、白岩路、高笋塘等主要繁华街道张挂其宣传画像,宣传业绩,弘扬其创业、创新精神,形成崇尚企业人才职业、重视企业人才价值的社会氛围。区级以上劳模和优秀工作者原则上向企业人才倾斜。吸收2—5名高层次企业经营管理者进入政府议事咨询机构。每年组织开展一次优秀企业经营管理者和企业“四好班子”的评选表彰活动。二是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行经营管理者和优秀人才收入与企业经营业绩挂钩,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经营管理者和其他优秀人才予以重奖。鼓励企业经营管理者持大股或经营管理层控股;研究探索股票期权或模拟股权等奖励方式,使经营者和优秀人才自身受益与企业的长期发展紧密结合,防止和避免企业经营者的短期行为及优秀人才的流失。规范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营者的职位消费,合理解决他们的福利和待遇问题。亏损企业可以实行按扭亏比例奖励或利润增量分成等办法进行分配。三是完善保护保障体系。每年区财政划拨专项资金,由区国资委组织区属重点企业和增长型企业的优秀人才进行健康检查和疗养。探索建立企业 人才风险投资担保体系和补充养老、医疗保险制度,尽力解决企业人才的后顾之忧。 ——监督约束 构建监督平台,确保企业人才的顺利成长。 强化六项监督,一是廉政监督。建立健全企业经营管理者重大情况报告制度、个人收入申报制度、任职回避制度、群众举报问题回复制度等。二是产权监督。积极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规范法人治理结构建设,形成不同利益主体和权利主体的相互制衡机制。推行经营管理者承诺签约上岗制度,健全资产经营责任制度。强化市场约束,委托中介机构对经营管理者开展信用等级评价,建立职业信誉记录,为出资人选人用人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三是审计监督。制定对企业领导班子成员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的实施办法,建立决策失误追究制度。实行公司制改造的企业,要明确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形成各负其责、协调运转的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四是党内监督。企业党组织要参与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发现企业决策不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时,应及时提出意见直至向政府有关部门及上级党组织报告。五是职工监督。全面推行厂务公开,充分发挥职代会的作用。六是监事会监督。从今年起,由区政府向国有出资企业派出3个监事会办事处,每个监事会办事处负责监督5—6家企业,实施对国有出资企业的有效监督,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保障投入 构建服务平台,切实提升为企业人才服务的水平和功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充分认识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增强抓好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紧迫感,把这项工作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定期研究,常抓不懈。二是 建立和完善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责任制。国资委作出规划,制定方案,加强考评,狠抓落实。各企业根据发展战略,认真研究人才需求数量、素质和结构,科学制定经营管理人才发展规划,做好人才选拔、引进、培养、使用和储备等工作。三是建立企业人才投入机制。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和个人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每年在财政预算中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企业 人才的教育培养和表彰奖励。企业要按照工资总额的2%提取教育培训经费。鼓励企业人才自费参加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四是加强督查工作。国资委会同有关部门每年要对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和考核,确保国有出资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社科院发布报告指出官本位制约人才创新由小学生作文网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