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媒介读后感2000字:《理解媒介》读后感精选10篇 读后感

时间:2024-12-26 11:10:17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范文大全 > 读后感 > :理解媒介读后感2000字:《理解媒介》读后感精选10篇是由小学生作文网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理解媒介读后感2000字:《理解媒介》读后感精选10篇的正文:

【理解 英文】《理解媒介》读后感精选10篇

  《理解媒介》是一本由[加拿大] 马歇尔·麦克卢汉 (Mcluhan.M.)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页数:447,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理解媒介》读后感(一):形而上的麦克卢汉你好

麦氏四个经典思想——“媒介即信息”、“媒介是人的延伸”、“热媒介和冷媒介”以及地球村,均出于此书。科技日新月异,这半个世纪以前的理论还能在当代体现出价值,其前瞻性是值得敬畏的。有意思的是,作为“二十世纪传播学巨匠”,麦克卢汉本身是一名英美文学学者。这样的学术背景产生了两个结果:一方面,分析视角独树一帜,引人深省;另一方面,论述艺术带有过分的文艺色彩。
这都为读者的理解带来很大的障碍。先不论书中多番引用莎士比亚和乔伊斯等较为晦涩的文学作品,麦氏本身的语言就已经匪夷所思。在描述机械化的序列性时,他总结:“人们不再问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突然之间,人们似乎觉得,鸡成了蛋想多产蛋的念头。”这种思维模式完全无视了客观常识的约束。书中大量运用了类似的表达手法,读罢全书,也许对他的思想尚未理解分毫。麦老本人有言:“我的解释,我探索。”也许正是这份嚣张,使他当年始终不受同行的认同。
像我这样的学渣,麦氏的思想固然无以吃透,就只好试着管中窥豹了。
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的普及,使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深刻地影响了当代人的行为习惯。可以说,无论男女老幼,大家都狂热地投入了朋友圈这个大坑。分享生活成了许多人的日常:出外吃饭挨着饿也要先把饭菜拍好;去旅游,到景点拍好美照就感到满足……网上甚至还有“如何在朋友圈获得更多赞”的教程。在上课、等车等场合,总不难发现低头刷朋友圈的人。“在一个有文字的、形态同一的社会中,人对多种多样的、非连续性的力量,已经丧失了敏锐的感觉……我们自身变成我们观察的东西。”记得有人如此评价朋友圈:发是为了表现自己,获得认可;刷是为了满足个人偷窥欲;点赞则是表明“朕已阅”。“媒介即讯息”,朋友圈透露出的现代人行为心理,比朋友圈展现的内容更值得玩味。一开始,互联网的出现使海量的信息涌现在人们的眼前,人们通过浏览器把观察的范围拓展到全世界。朋友圈似乎却是逆潮流的存在——它把人的注意力再次拉回到自己的那个小小世界。经过全球化的洗礼,这种自身观察远远没有原始的单纯,人们开始塑造自己的形象。曾经有一名普通英国女子,为了不在社交媒体上重复穿衣影响形象,几年内在衣服上花了超1万英镑(约人民币95000元),也是比较极端的例子了。
在讨论社交媒体的时候,必须要留意到我国的特殊性。外国的社交媒体如facebook和twitter,在和朋友圈类似的同时,它的圈子是开放式的,仍然完全符合互联网的性质。身处地我的时间作文球两端的两个人,可以在这个平台实现互动。而我国网民,由于一些原因,分享行为是在本土社交软件上进行的。从微博发展到朋友圈,用户的圈子进一步封闭。从这个方面而言,国人并未真正地融入“地球村”。“对媒介影响潜意识的温顺的接受,使媒介成为囚禁其使用者的无墙的监狱。”人们在主流媒介的更迭中不知不觉被限制了视野。在相关法规尚未建立的早年,微博出现的“非主流”言论,还算是有引导受众开启观察事物的不同角度的;而再看现在的微博已经被娱乐八卦以及推广营销所占领。“每一种媒介同时又是一件强大的武器,它可以用来打垮别的媒介,也可以用来打垮别的群体”。微信的出现,加速了微博的衰落。进一步想,前文“温顺的接受”,或许是个伪命题,“接受”这个概念本身基于个人意识到“选择”的存在而言,大部分的人,只是跟着潮流迁徙。
再说拍照分享。本书评价照片是“没有围墙的妓院”,这多少污蔑了上世纪的胶片摄影。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数码摄影迅速普及,并依托智能手机的扩张发展到高潮。技术门槛消失,人们随时随地用图片记录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在网络上进行分享。大部分的图像都是公开性的,这就使拍摄者的私人生活完全暴露于人们眼前。联系麦氏观点,妓女与嫖客本身是一个私密空间,而当妓院没有围墙,这种私密就不复存在——这与如今的图片爆炸是一致的。实际上,普通人的关注度又是相当有限的,图片在获得几个“赞”后基本失去价值,而后被的图像替代,落入了死循环。这便陷入了虚无。
长时间的虚无,如同所有反反复复的事物一样,会使人麻木。这种麻木并不意味着失去对图片拍摄的兴趣,而是自我麻醉。书里如此批评人们的旅游行为:“……出国旅游之方便,与上影院、翻杂志并没有多大差别……这样的人从未真正脱离过他们因循守旧的无知觉路子,也从未到过任何新的地方。”这里可谓一针见血。旅游终究是短期性的,于是人们便急着把风景收入囊中。而单就风景而言,自己拍的和在媒体上看到的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太多人放大了拍照在旅游中的比重,问题是旅游真正的价值,或者给人带来真实感的源泉,来自于与当地文化的交流、碰撞。这个体验是抽象的,但却远比照片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照片会看腻,经验很难忘记。哭笑不得的是,人们对照片的热衷会对旅游地产生反作用。有些旅游景点建设过程中流于表面,忽视了内在文化深度的建设。笔者曾到国内旅游热点鼓浪屿一游,发现当地充斥这精致装修的咖啡店、精品店。精品里买的都是淘宝货,装修得好看东西不难喝的咖啡店我家楼下就有。这趟旅程完全没带给我对世界新的感悟。
作者在《麻木性自恋》一章,进行了更深的思考:“由于不断接受各种技术,我们成了它们的伺服系统……人仿佛成了机器世界的生殖器官,正如蜜蜂是植物界的生殖器官,使其生儿育女,不断衍化出新的形式一样。”这是科幻片视感的语言,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更似给未来的箴言。去年,一台机器通过了图灵测试,科学界称之为开启了“机器不再是人类附属”的时代。
当然,人机平等的世界,离我们还有一定的距离。但前奏已经奏响——机器和人的关系越来越紧密。特别是年轻一代,越来越难以摆脱手机,更严重的甚至有上瘾症状。手机不再单纯地作为辅助工具。没错,我们使用手机,但我们对手机产生的依赖已经使我们反被手机控制。在麦氏理论中,这种控制关系是单向的、不可抗逆的。他认为我们无法摆脱媒介的控制:“媒介的影响之所以非常强烈,恰恰是另一种媒介变成了它的‘内容’。”他没有注意到,人是具有能动性的。文字本身可以传递思想,而思想正正是人对抗媒介渗透的武器。如今在微信可以看到许多公众号推送人们对朋友圈等新兴媒介的反思,这便是很好的证明。
以媒介来反抗媒介,颇具讽刺性。马克思爷爷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当中。麦克卢汉虽然比马克思晚了一个世纪,他的思想却是相当的形而上。书里引用过萨诺夫故事大全将军的话:“现代科学的产品本身无所谓好坏,决定它们价值的是它们的使用方式。”麦对此进行了一番嘲讽:“苹果馅饼无所谓好坏,决定它们价值的是如何吃”。这是诡辩。事物的价值判断标准不是单一地依靠其使用方式,而是涉及到事物的使用内容的性质。苹果馅饼只能用于食用,那判断它的好坏必须也只能是作为食物的质量好坏。而现代科学产生的媒介,使用方式就是传递信息,此时价值判断标准便是其所传递的信息内容好坏与否。在后文,麦还以一副上帝姿态,抨击武器技术。一个被称为“巨匠”的思想家,居然没有把握到事物的相对性,也不知是否为了言论脱颖所为。
本书被称为新闻传播书籍的经典,更多地是其独特的观念对传播学研究带来的影响,准确来说,麦氏观念的孰对孰错至今无法定论。阅读这本书的意义,不是单纯拓宽自己的理论知识,而是通过拨开麦老用文学物理学等各种理论营造的迷雾,带着怀疑之态辨别出有价值的信息,深化个人对媒介的思考。我反复阅读麦老抨击萨诺夫一处,一开始其实是想理解作者的正确性(因为苹果馅饼的论调看上去很有道理我竟然无言以对),苦思不得其解后,猛然顿悟反向思考。我也算是,用自己的能动性反抗了麦氏媒介的渗透吧,哈哈。

  《理解媒介》读后感(二):《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 重点摘要

第一部分:【核心问题】
1、媒介即是讯息
定义:所谓媒介即是讯息只不过是说:任何媒介(即人的任何延伸)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或曰任何一种新的技术),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P33
讯息:媒介引入的人间事物的尺度变化、速度变化和模式变化。——P34(是媒介自身所带的)
因为媒介的“内容”好比是一片滋味鲜美的肉,破门而入的窃贼用它来涣散思想看门狗的注意力。媒介的影响之所以非常强烈,恰恰是另一种媒介变成了它的“内容”。一部电影的内容是一本小说、一个剧本或一场歌剧。电影这个形式与它的节目内容没有关系。文字或印刷的“内容”是言语,但是读者几乎完全没有意识到印刷这个媒介形式,也没有意识到言语这个媒介。——P46
任何媒介的“内容”都是另一种媒介。如:媒介电报的内容是印刷,媒介印刷的内容是文字,媒介文字的内容是言语……言语的内容是什么?——是实际的思维过程。
为什么医生总是把注意力集中于认识单一的疾病,集中于针对孤立病因的具体疗法,从来不注意“仅因不适而产生的症候群”。那些关注媒介的活动“内容”而不关注媒介本身的人,看来和忽视“仅因不适而产生的症候群”的医生是一样的。
2、热媒介和冷媒介
热媒介:收音机、电影、纸、拼音字母……
冷媒介:电话、电视、象形文字/会意文字……
热媒介只延伸一种感觉,并使之具有“高度清晰”。高度清晰是充满数据的状态。照片从视觉上说具有高清晰度。卡通漫画却只有“低清晰度”。原因很简单,因为它提供的信息非常之少。电话是一种冷媒介,或者叫低清晰度的媒介,因为它给耳朵提供的信息相当匮乏。言语是一种低清晰度的冷媒介,因为它提供的信息少得可怜,大量的信息还得由听话人自己去填补。与此相反,热媒介并不留下那么多空白让接受者去填补或完成。因此,热媒介要求的参与程度低;冷媒介要求的参与程度高,要求接受者完成的信息多。——P51-52
任何热媒介容许的参与程度,比冷媒介容许的参与程度都要少,正如讲课比课堂讨论有利于较低的参与程度一样。——P52
热媒介有排斥性,冷媒介有包容性。——P52
用冷媒介和热媒介这个主题来表述就可以说,落后国家是冷的,我们则是热的;“城里的老油子”是热的淳朴的乡巴佬是冷的。但是,如果用电力时代办事程序和价值观念的逆转来说明的话,那么过去的机械时代是热的,我们这个电视时代是冷的。——P57
过热媒介的逆转——任何媒介或结构都存在博尔丁所谓的“断裂界限(break boundaries),即一个系统在此突变为另一个系统的界限,或者说,系统在动态过程中经过这一点后就不再逆转”。——P70
任何系统发生突变的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就是与另一个系统的“异体受精”,比如印刷术和蒸汽印刷机结合所产生的突变,广播和电影结合所产生的突变(即有声电影)。
3、媒介即是人的延伸
希腊神话中那耳客索斯的例子:少年那耳客索斯误将自己的水中倒影当成另一个人。他在水中的延伸使他麻木,直到他成了自己延伸(即复写)的伺服机制。回声女神试图用他的片言只语的回声来赢得他的爱情,竟终不可得。他全然麻木了。他适应了自己延伸的形象,变成了一个封闭的系统。(麻木性自恋)——P74
这一神话的要旨是:人们对自己在任何材料中的延伸会立即产生迷恋。——P74
医学专家如汉斯·赛尔耶、阿道夫·乔纳斯认为,我们的一切延伸,无论是病态的还是健康的,都是保持平衡的努力。他们把人的任何延伸都看成是“自我解除”。人体无法探查或避免刺激的根源时,就诉诸自我截除的力量或策略。如:大发雷霆(wanting jump out of my skin),气得发疯(going out of my mind),怒发冲冠(flipping my lid)……这一理论十分有利于说明,人为什么被迫用自我解除来延伸自我的肢体。身体受到超强刺激的压力时,中枢神经系统就解除或隔离使人不舒服的器官、感觉或机能,借以保护自己。因此发明创造的刺激,就构成加快速度和增加负担的压力。——P75
如:文字与货币媒介加速交换→形成新的负担,造成压力→需要脚延伸→出现轮子
轮子是脚的延伸。——P75
自我截除是截除中枢神经系统压力的直接手段。很容易用它来说明传播媒介的起源,从言语到电脑的起源都可以说明。——P76
4、地球已成为一个小小的“环球村”(Global Village)——P1
第二部分:【应用】以第一部分的理论为基础分析了从古到今的26种媒介
选择三个进行分析
1、[9.书面词——以眼睛代替耳朵]作文我的发现
例1·莫杜普亲王述及他在非洲老家首次接触文字时写道“……我渐渐领悟到,书页的记号是被捕捉住的词汇。任何人都可以学会译解这些符号,并把困在里面的字释放出来,还原成词汇。印书的油墨囚禁了思想……”——P118
例2·卡德摩斯王的神话:他把拼音字母引进希腊,种下凶龙的牙齿,牙齿长成了全副武装的人。——P119
例子说明—拼音字母意味着权力、权威,意味着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字母表和埃及人的莎草纸相结合之后,停滞不前的寺院“官僚”和僧侣对知识和权力的垄断就结束了,字母文字之前的文字,符号众多,难以掌握。字母文字代表着非常宽泛的知识和复杂的技能,当获取这种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全靠砖石之类的大而无当的材料时,书记员阶层就稳稳当当地垄断了僧侣的权力。——P119
拼音字母是一种独特的技术…没有意义的字母和没有意义的语音相对应的拼音字母表…视觉世界和听觉世界之间的这种严格分野和平行发展,是粗暴无情的,从文化上说是这样。用拼音和文字书写的词汇牺牲了意义和知觉。——P120
口头文化在行动的同时要做出反应。拼音文化却赋予人行动时压抑情感和情绪的手段。只行动而不用作出反应,不用卷入期间,这是使用文字的西方人特有的优越性。——P123
例·美国人在印度人的村子里铺设自来水管。村民要求拆除自来水管,因为对他们来说,大家不再上公用井汲水之后,村子里的整个社交生活都被削弱了。
巴比伦文化、玛雅文化、中国文化中使用的象形文字和圣书文字代表视觉的一种延伸,它们用于贮存人的经验,便于提取人的经验。所有这些形态的文字,都给口语的意义赋予图形的表现。由于这样的形态,它们接近于动画片,使用起来极为笨拙;因为它们需要许多符号才能表现数量无限的资料和社会行动的操作过程。拼音字母则与此相对,它只需要少数的字母,就足以包容一切语言。然而,这一成就又引起符号和声音从它们的语义和戏剧性意义中分离出来。——P125
2、[23.广告——使消费者神魂颠倒]
(广告)受众参与程度增加,产品的重要性随之降低。一个极端的例子是关于女胸衣的系列广告,广告断言,“您感到亲切的并不是胸衣”。必须把受众的经验纳入广告之中。广告艺术令人惊叹地完成了早期人类学的定义:人类学是“研究人拥抱女人的科学”。——P281
广告似乎按一条很高深的原理发挥作用:一个小球、一种模式,经过反复的鼓噪之后,均可以逐渐确立自己的形象。广告把借助鼓噪确立自身形象的原理推向极端,使之提升到有说服力的高度。广告的作用与洗脑程序完全一致。洗脑这种猛攻无意识的深刻原理,大概就是广告能起作用的原因。——P282
自电视来临之后,广告商在利用人的无意识中遇到了暗礁。电视给人的经验是偏重于对无意识更深刻的了解,电视使人对无意识的了解超过了报纸、杂志、电影或电台中的硬性推销术所给予人的对无意识的了解。受众感知经验的宽容性已经变化,广告商吸引人的方法也发生了变化…他们发现,只要滔滔不绝地重复一则广告或一条新闻,就可以使受众如痴如狂。——P282-283
任何耗资巨大的广告,都精心构筑在已经验证的公众的陈规定见或“成套”的既定态度之上,正如摩天大厦是建立在基岩之上一样。因为在为任何已经站稳脚跟的商品制作广告的时候,都需要技艺高明和感知敏锐的人才队伍的通力合作,所以,任何受欢迎的广告都是公众经验生动有力的戏剧化表现,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没有哪一群社会学家在搜集和加工可资利用的社会素材时,能接近广告队伍的水平。——P283-284
3、[29.电影——拷贝盘上的世界]
我们借电影把真实的世界卷在拷贝盘上,以便像会飞的魔毯似的把世界重放出来。——P350
如果说电影以波动起伏的形态世界把机械的和有机的东西融为一体的话,它同时还和印刷技术联系在一起。可以说,读者看书时是在用一种投射的方式使文字形象化,他必须追踪印刷物黑白序列的“静物照”,边看边给自己提供一条声道。他竭力追随作家的思想轮廓,以变化的速度和各种理解中的幻觉去加以把握。印刷文字和电影之间的联系,就其使读者或观众产生幻觉的力量而言,是怎么说也不过分的。——P350-351
作家和制片人的职责,就是将读者或观众从一个世界即他自己的世界,迁移到另一个世界中去,即印刷和胶片造成的世界中去。…在塞万提斯生活的世界中,印刷品犹如今天西方的电影一样是新式的媒介。对他而言,有一点似乎显而易见:印刷品和现在的银幕形象一样,篡夺了真实世界的地位,在它们的魔力迷惑之下,读者或观众变成了梦幻的人。——P351
电影观众和书籍读者一样,把纯粹的序列当作自然的东西来接受。摄影机对准什么,观众就接受什么。我们被电影送进了另一个世界。——P352
重印刷文化的人之所以很容易爱上电影,正是因为电影和书本一样,提供了一个虚幻和梦境的内在世界。看电影的人和看书的人一样坐在那里沉入心理孤独之中。看手稿的读者可不是这样,看电视的观众也不是这样的。…电视的马赛克图像需要社会补足和社会对话。手抄本在付印之前也是如此,因为手抄文化和口头文化一样需要对话和论辩,古代和中世纪世界的整个文化已经说明这个道理。——P359-360
由于土著人极少与拼音文字和线性印刷接触,所以他们要经过学习才能“看懂”照片或电影,正如我们要通过学习才能认识英语字母。…没有文字的民族简直弄不懂透视为何物,亦不懂光线强弱所造成的距离远近效果;而我们却设想,它们是人与生俱来的装备。——P352-353
无文字的民族不像西方人那样知道如何在银幕前几英尺之远的地方固定视点,也不能在离照片一定距离的地方固定观画时的视点。…只有书面文化和观念形态极端发达的社会才学会了固定视点,正如我们在看印刷书页时一定得固定视点一样。对固定目光的人微言,透视的效果随之产生。——P354
电影提供的是最具有魔力的消费品,即梦幻,乍一看这似乎是矛盾的。电影给穷人提供了财富和权力的角色,这超过了穷人的梦想。——P358→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电影像罐头一样出口到世界各地。全世界都争先恐后地拍多来购买这种罐装的美梦。
电影不仅是第一个伟大的消费时代的伴生物,而且是一种刺激性的广告,也就是一种重要的刺激性的商品——P359
电影和字母表、印刷的文字一样,是一种富于攻击性的、威力至上的形式,它由于爆炸而侵入其他文化之重。它的爆炸力在默片中比在有声片中要大的多。——P363
意识流:借助意识流或内心电影,人们似乎进入了一个自发、梦幻和个人独特经验的世界,从而得到解脱。

  《理解媒介》读后感(三):关于冷热媒介的区分方式的一种理解~

《乐园追放》虚构了人类进入虚拟电子空间的未来,它按照建模的精细程度为人构建了不同的等级,也就是说,一个人在虚拟世界的地位越高,他就越接近full of data的状态。当人们习惯使用自己的延伸,就丢失了感官直接接触刺激的能力,失去了对现实生活密度的感知,反而将对现实的认知建立在分类产生的笼统概念上。也就是,当电力模仿了神经系统,人们选择了电力,而放弃神经系统,就必然会造成麦克卢汉所说的三个阶段“惊慌、抗拒和倦怠”。这也是为什么在今天的视角中(以适应了3d建模技术、VR技术等的方式认知),真实的世界本应是最full of data的状态,可人们质疑这个真实,反而认定这个世界是荒芜的、粗糙的(类似于日本导演押井守影片《阿瓦隆》描述的三重世界,真实生活简单粗暴如游戏世界,而游戏的真实级却是清晰的,如同观者的真实生活),这说不定是一种最终的“倦怠”。
可是,如果没有截除,直接使用感官,那么神经系统直接暴露的世界,真的会达到佛教所描述的“一花一世界”的可怕密度,在每一个像素都可以用来表意的今天,这将是对高认知条件下的人们的毁灭性打击(现实是可以无限放大和缩小的,如同分形,无限延展又不可测量)。相反,在低认知条件下的原始人类部落调查中得到的结果,人们对自己环境认识的密度已经密集到今天不可想象的地步了。可以没有花、树这类整体的认识,甚至可以放弃对一颗植物的整体认识,但是对生存有意义的部分会得到关注和命名,甚至有可能一片叶子的不同部分都有不同的名字,同样的事物每一天的名称都不一样,与此相适应的是强记忆力、感受力和低理性能力。这是一种信息密集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日常生活环境具有高清晰度,是丰富的。
有了上述对比,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对data丰富程度的感受是一瞬间发生的,换言之,是一种直觉,可能与记忆和前摄抑制有关,这里可为经验。感官直接接受它面临的一切信息,然后交给大脑去判断,而大脑的第一反应是接受而非排斥。感受器的适应实则是大脑的适应。人们无法控制对现实生活环境的漠不关心,是因为人们已然经历截除-麻木的过程,学会了在特定的延伸上接受信息。在这个基础上,一种媒介(延伸)在多大程度上成为热的,是它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能告诉经验“我是真的”。这就造成了电影成为热的,因为它在麦克卢汉的时代是最浸入性体验的造梦机,感官不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就可以适应它提供的“真实”,而相比之下——电视——它的边框,闭路信号,电子撞击荧屏产生的图像都造成了相对的冷,需要精力的投入才能进入它的世界。这也能够解释为什么象形文字和会意文字是冷的,而字母表是热的——语言最重要的、直接作用于接受者的部分是语音,语音提供最直接的意义,文字是加工后的结果,意义则是文字加工的结果,象形、会意文字直接作用与意义,但是它们到达接受者还需要先还原为语音。所以,在辨认冷和热的时候,我们必须时刻回到一种假想的原始状态,但也必须注意到,按照麻木性自恋的观点,截除-麻木这个过程是一直发生的,比如在机械时代,我们不可能重新唤起对于一棵树有密集信息的认识,而今天,媒介搭载媒介,媒介嵌套媒介,甚至媒介扩展了全新的感知空间,冷和热已经难以做单一层次的区分。
回到麦克卢汉关于冷和热的认识。Cool/cold是一种吸引,意味着信息密度低而接受者高度卷入;相反,hot不代表排斥,它只是意味着信息的密度更高,而接受者不需要高度卷入。Data和卷入需要一同解释。Data很像动画片中所说的建模的精细度。一个建模能够让人辨认出来是建模,是因为它无法摆脱无论是向量创作的大量空白,或是像素创作造成的锯齿,当空白或是锯齿存在的时候,我们需要忽略它的不完美,忽略它和生存空间的相异性,才能接受。这就引入卷入,高度的卷入意味着对信息更多的加工和处理,低度的卷入则意味着更少的处理,说白了就是一个适应过程。
比如,我们对于现实世界是低卷入的,倦怠的,是因为我们对于它的高清晰度麻木了,我们对它的适应建立在各种延伸之上,现实有意义的部分变为了有限的延伸,所以它可以冷,可以呈现低清晰度。甚至在反复的、拥挤的日常中,我们可以违背人的社会性,忽略和我们一样的个体,不去亲近同类而是按照秩序板起面孔生活。这样看来,他人也是冷的。就像《阿瓦隆》中的“真实”世界,他人是一种固定的、不变的、模糊的存在,没有表现、不重要、且仅仅作为陪衬出现在生活中。当我重新认识到现实是高清晰度的时候,我已然是站在虚拟/网络空间重新认识它了,可我对它的认识依然停留在它不可穷尽的连续性上,这是相对于现实低清晰度的虚拟空间做不到的,而人们不可能跨过已经适应的延伸去“重新发现现实”,也就是说,除非新的媒介令人们的感知比率发生变化,对现实的倦怠可能依然会按照麦克卢汉所言的那样继续。但是,在社会性的意义上,人们反而在网络上找到低清晰度卷入的乐趣——面对一个直觉上根本不可能接受为人的形象,产生了无法比拟的想要建立联系的冲动。网络形象显得更为生动,更为丰富,比起现实的同质化,社交网络带给人们同质化的感觉更低,不同的风格在绝对的私人领域中反而得到展现,在实际认知中,它才是更符合一个人对他人、对社群想象的载体,在这个意义上,它又是高密度的,是热的。
冷和热是可以同时承担的功能,这不仅仅是因为温度是相对的,更是因为它们本来就是为接受者而设计的词语,在交互性强的平台上,我们需要更多地关注接受者对于冷和热的看法,找到多样的符合直觉的“真实”,冷热的关系可能因此变得缠绕而复杂,可能变得随着感知比率的变化而随时变化,可能变得不那么重要。但关于冷热的讨论可能会引入人们对于真实和虚拟的讨论之中,这个命题则是重要的,也是长久的。

  《理解媒介》读后感(四):不能完全说服我的名著

第一次阅读本书,在201页失败,往后的半本读不下去了。
作者把媒介分类成热媒介与冷媒介,起初不太明白其分类的用意,而后猜测可能意在让媒介各尽其用(第一部);把各个媒介单独写出来,并分析它们对原始部落和现代文明的过渡性变化(第二部)。
但这本书第一部分读起来还可以,后面读着有些无趣。并且我也并不能完全明白麦克卢汉在语言叙述上的方式,总觉得读起来很费劲。
此外,我认为阅读前面的序对于整部书的把握,有很大的作用,其中也很客观的指出了该书的优缺点。可以说麦克卢汉的「地球村」概念是值得肯定的,也预见性的表示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
但是将媒介拓展到各个载体,钟表、电话、漫画、照片等方面,并且不仅仅是将媒介用「冷」和「热」区分,还将媒介作为人体的感官延伸,这多少有些为了分类而显得刻意,又有些过于个人化了。
以下是读书笔记(~后为评注):
P2
电子媒介导致了一系列新的现象。
首先,它加速了全球化和本土化的过程。
其次,电子媒介在促进文化的集中化的同时,又造成了不可避免的零散化和碎片化。
复次,文化趋向于同质化和类型化。
P11
大众媒介的生意经就是要推销产品,包括客户的产品和自己的产品。
批评传媒的人抱怨无休无止的暴力,他们没有留意那个贩卖可卡因的比喻。坏消息吸引收视者的参与。
(坏消息使好消息即广告占有市场—坏消息指的是性丑闻、天灾和暴死)
P34
#媒介既是讯息
任何媒介的「内容」都是另一些种媒介。
~印刷品的内容是文字,文字的内容是言语,言语的内容是实际的思维过程。也就是说言语是思维的媒介,文字是言语的媒介,印刷品是文字的媒介。
这里的媒介似乎已经发生意义扩展。媒介有了载体、形式的含义。
P51
#热媒介与冷媒介
言语是一种低清晰度的冷媒介,因为它提供的信息少得可怜,大量的信息还得由听话人自己去填补。与此相反,热媒介并不留下那么多空白让接收者去填补或完成。因此,热媒介要求的参与程度低;冷媒介要求的参与程度高,要求接收者完成的信息多。
~机械时代是热的,电视时代是冷的:因为机械时代机械化、条规和重复都使其参与程度低,不需要人们过多去填补空白,而电视时代则如同言语,本身是空虚的,需要人们补充。
P77
震惊诱发泛化的麻木,使各种感知的阀值增高。遭受震惊的人似乎不感到疼痛,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突然摔倒的人)
P79
从生理上说,人在正常使用技术(或称之为经过多种延伸的人体)的情况下,总是永远不断受到技术的修改。反过来,人又不断寻找新的方式去修改自己的技术。人仿佛成了机器世界的生殖器官,正如蜜蜂是植物界的生殖器官,使其生儿育女,不断衍生出新的形式一样。机器世界促进人实现意愿和欲望,即给人提供物质财富,以此来回报人的爱护。
2014年11月20日 早上

  《理解媒介》读后感(五):理解媒介,娱乐至死

具体内容和图片请点击我的个人公众号文章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0OTc1OTA1NA==&mid=2247483957&idx=1&sn=591886486167e939da291f5102dd5f51&chksm=e98dd614defa5f0225e1e8150449ac199133c3f3f17fd30165ca4f29e47ecb39ee6a69fc71fe#rd
这两本书可以放在一起读,这两本书是社会媒介理论,传播学中的巨作,在1960s这两位作者就预言到了今天现代社会的娱乐至死。
马歇尔·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中提出了媒介即信息,媒介即认识论。他描述了电子媒介的社会图景,并对其发展趋势作出了某些预言。他预言到了,他将人的媒介一分为二,电子媒介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其余一切媒介是人体个别器官的延伸。
马歇尔·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中说:“媒介即信息,媒介和语言一样,每一种媒介都为思考、表达思想和抒发情感,提供了新的定位,从而创造出独特的话语符号。”
尼尔・波兹曼继承了马歇尔·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发展出了自己“媒介即隐喻”的议题,他在《娱乐至死》中大胆提出,“有2种方法可以让文化枯萎,一种是让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就是把文化变成一场娱乐至死的舞台。”
虽然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谈的是20世纪后半叶电视改变了人们的公众内容和意义,那放在今天,大概就是社交网络改变了人们的公众话语。
尼尔・波兹曼在书中尖锐地指出“电报对公众话语的贡献,就是使他变得无聊且无能。电报还使公众话语变得散乱无序,他带给我们的是支离破碎的时间和被割裂的注意力。”试试看,把这句话中的电报,换成一种社交网络的名字?
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娱乐时代,尼尔・波兹曼曾经指出公众新闻节目的尴尬“新闻节目是一种娱乐形式,而不是为了教育、反思或净化灵魂。”想来公众号也是这样的,大部分营销号是取悦大众,吸引大众注意力的娱乐形式,很多新闻节目、杂志等严肃公众号就寂寥很多了。

最后,尼尔・波兹曼在1960s就提醒过我们,也许我们对世界的成功语言不是乔治奥威尔式的,而是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中提到的:“零散和破碎的信息无法产生智慧和一贯的整体。在一个科技发达的时代里,造成精神毁灭的敌人可能是一个满面笑容的人,而不是那种一眼看上去就让人心生怀疑和仇恨的人。 ”
个人公众号ID: yuhe621
微信名:Yuhe雨荷

  《理解媒介》读后感(六):当文艺界人士谈起学问

我一想到宇宙茫茫,而自己存在仅有一瞬,马上就要死了,对无边的宇宙和漫长的未来都一无所知,就感到很惶恐。即使我发现帕斯卡也有同样的焦虑,也没能使我感觉好一些。但是这也还罢了,最痛苦的就是看那些learned fool用各种名词将一些听起来牛逼哄哄但其实逻辑不通似是而非的理论。我忘记哪本书作者提到,他和一个物理学去听一个瑜伽讲座,演讲者说练到高境界人体能够悬浮。这位物理学家听台上演讲人违反各种物理常识的忽悠在台下听得如坐针毡、抓耳挠腮。我读麦克卢汉这本书有同样的痛苦。我以为麦克卢汉对自己所引用的历史学、人类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理解都是错误的。他凭借一个艺术(批评)家的能力,把各种不同的概念,用联想、比喻、类比等修辞手法串联起来,看起来貌似有道理,但只不过建立了一张肤浅甚至错误的关系之网而已。
生命的存在,都有一套生存和繁衍机制。假如这套机制不灵,就会导致此类生命的灭绝。比如渡渡鸟无法逃避来到岛上的人类的追杀,也就灭绝了。或者陨石撞击引发环境的变化,恐龙无法适应,也死光了。这套机制不必是完美的自我保存,因为无需保住每个个体,只要有部分个体能够完成繁衍的任务,就能实现生生不息。这也是引发关于群体选择的错觉的原因。 问题在于一旦形成一个群体,群体间又构成反馈,问题就变得复杂了,就像狼吃兔子的例子,一方面一些老弱病残孕兔子被吃掉,或者一些基因差一些的兔子被吃掉,对兔子形成一种选择进化机制,一方面兔子的数量又会影响狼群的大小,形成一种反馈机制。个体存在的悲剧就在于作为一种复制机制的reification。或者说是一种幸运,否则的话,生命也不会存在,self也根本不会产生。我总是觉得,不存在时间,只存在一种状态的变化。在极点的状态,就没有变化。在出现symmetry breaking之后,laws and principles开始对物质和能量起作用,引发一种动态。在这种动态之中,多数都是一种类似石头风化这样的单向流逝,。这种复制机制相对来说比较复杂,正是复杂性打造了生命奇观。也正是因为只存在状态的变化,因此此处的变化可能和彼处的变化不一样,就如运动的变化和静止的变化不一样一样。所以处于不同状态下的人,经历的所谓“时间”是不一样的。针对麦克卢汉,我想说,智能体都需要借助一些工具或技术来获得资源,如果这些叫做延伸,那么对于变色龙来说,环境的花色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它身体的延伸,所以不是延伸的问题,而是人类采用什么手段来实现自己的目的,以及人类所采用的这些手段对人类社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从单个个体上,可以看到单个智能已经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这种不可思议当然是从我的智能或者从平均智能来看是不可思议,比如说各种艺术、技术和思考才能,像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休谟这些人,达芬奇、贝多芬和莎士比亚这些人,以及牛顿、爱因斯坦这些人。虽然艺术被麦克卢汉当作用于缓解技术给人类带来的精神压力和焦虑的良药,我以为艺术只是人类展示智能自身的showoff,虽然能够给人来带来心理上的well-being体验,但是重要性比不过人类智能对自然的探索成果和人自身存在的反省。Homo Habilis开始就已经能够制作石器,然而即使是170万年前Homo Erectus开始修饰自己的石器,可能由于智力的限制和条件的艰苦,对跟其他动物一样,对世界几无了解。但是人类逐渐积累起生理变化和经验变化,开始使用火、做饭并穿上衣服,特别是语言的出现很可能极大促进人的思考能力,使人能够透过符号来思索这个世界。这个时候,人的“延伸”已经变得非常重要,因为不同于狩猎动物的硬件,人类智能创造了更惊人的硬件和软件,而且反过来开始对人类本身产生影响。
同样可以看到,在人类的知识之网上,单个的智能是有限的。人类所有的成就,都是靠集体智能的时代积累得来的。单个个体局限于自己有限的时空之中,经历有限的时间,大部分信息从自己的听觉、视觉、触觉而来,大部分的思维用于加工自己获得的这些信息。这样,新媒体其实构成一个knowledge pool,同时把单个智能都连接起来,包含在这个pool之中。文化自身不会进化,知识也不会有什么行为。在整个realm中,具有动作能力的只有单个ingelligence。单个intelligence的动力来自本能驱动和大系统反馈。对于群体来说,其中最重要的反馈来自他人,特别是来自出现一致性的大数量group。这就是现在社会在新媒体下的popularity现象。虽然背后有经济利益驱动,但实际上寻求的直接目标是流行。正是因此,Foucault担心truth会被offset是非常有远见的。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麦克卢汉注意到,媒体通常不是make aware,即传递信息,而是make happen。社会动力所寻求的是效果,而最好的效果不是作用于思想,而是作用于潜意识。这一点麦克卢汉自己也意识到。因此,流行文化才在当前的时代淹没了精英文化,社会变成了庸俗社会,被鲍德里亚、贝尔们所鄙视。然而我也觉得很难有拯救,社会看上去像是往赫拉利的未来社会发展,即出现一些半人半智能芯片的超级人,构成上层精英层,统治社会。下层人就跟实验室里的小老鼠一样,按动操纵杆刺激自己的快乐中枢:玩游戏、消遣打发时间,甚至吸毒品。我当然希望是思想和道德精英来统治社会,来推动社会变成一个追求真善美的环境,不同于柏拉图的理性国,因为良好的福利已经不需要等级和世袭,是为了设立一个共产社区,满足大家的需求,并且最求精神上的超越。
麦克卢汉作为一个文学教授,下笔都是文艺范儿。这导致他用艺术的方式来做学问,即用比喻、类比、松散的联想这些修辞手法,作为理论推理的逻辑。显然这是完全行不通的。序言中说他的地位来自语焉不详,即使推崇麦克卢汉的也不一定弄懂了麦克卢汉的意思。这种现象曾经在几十年前非常流行,现代和后现代的学者许多都是这种语焉不详的高手,包括德里达、福柯、布尔迪厄、阿多诺、保罗德曼。这些人我以为部分是learned fools,部分是imposters。在每一个有利可图的地方,都会有冒充者和骗子出现,在学术界也是一样的。而那些学术笨蛋则从大师那里深刻没学会,晦涩学会了——就是只学会了摆哲学姿势。
麦克卢汉是个保守主义者,他认为人类的原始状态是一种良好的完整状态,而人类的文明,特别是机器和技术割裂了人的各种感觉,作为人的各种感觉的延伸打破了各种感觉的原始比例,给人来带来了心理压力和精神危机。人,为了缓解或释放这种紧张和压力,又发明出更多的技术,导致了新的压力和焦虑。我以为他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这种默认的“原始即完善”的想法,因为他从未论证为什么原始的就是好的。比如,他一再提到感知比率被收音机、画面所打乱的问题,我想他一定是默认了古代时代自然环境中人的这些感觉信息的比率是“标准”的,这是一种常见的错误,就如许多人以为人类文明是不自然的,就如人类建造的“城市”就是反自然的东西,一则是看不到水獭筑坝蚂蚁做窝和人类建造城市行为类似,二则因为看到人类破坏自然(平衡)而产生(全盘)否定的想法。
麦克卢汉喜欢女性穿渔网袜,认为比丝袜漂亮和性感,他认为原因是“渔网袜给人更多的想象空间,让人忍不住去填充这些空间”。想想倒是蛮有意思的。

  《理解媒介》读后感(七):读后感

媒介是什么?
百度百科上说,“媒介”一词最早的意思是指使双方(人或物)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媒介,媒与介,“媒”字,在先秦时期是指媒人,后来引申为事物发生的诱因。“介”字,,指居于两者之间的中介体或工具。
而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中是这样讲的:
媒介是人的延伸。
那么什么是延伸呢?医学专家塞尔耶·乔纳斯认为人的一切延伸大都是一种“自我截除”。那“自我截除”又是什么呢?就是当一个人不想面对外界或是不能忍受外界压力的时候,把本应当承受压力的器官或是功能放弃,转而寻求外界工具的帮助,这个“自我截除”,简单的来讲,就是人把自身的某功能给放弃了,转而寻求别的事物来替代自身的功能。举个例子,比如轮子取代了部分脚的功能,那么这部分被取代的脚的功能就是视为被截除的。
那么延伸包括什么呢?包括人生产出的万事万物。那么既然媒介是人的延伸,那么媒介就是万物,万物皆是媒介。比如石斧是手的延伸,车轮是脚的延伸,书籍是眼的延伸,广播是耳的延伸,衣服是皮肤的延伸等等等等之类的。
这本书的书名在“理解媒介”后面还加了几个字---论人的延伸,说明这本书着重谈的就是某某媒介是某某媒介的延伸之类的。书中一些定义或者是看法真的很奇特,却也是那么在理,比如一下的一些比喻或观点:
1.服装是皮肤的延伸。在麦克卢汉看来,衣服是一种热量控制的机制,冷了多穿些衣服,热了少穿些衣服,正如皮肤对于外界温度的感知与反应一样,衣服正视我们人体对于外界温度或说是热量感受与反应的表现。
2.住宅是人体温度控制机制的延伸。如果说服装师人体贮存和疏导体温和体能的人体皮肤的延伸,那么住宅就是家庭或是群体达到以上目的的集体手段,是一种集体的皮肤或衣服。
3.城市则是适应庞大群体、人体器官的进一步延伸。这样的看法并非没有人轩昂过,乔伊斯在《尤利西斯》中就用城墙、街道、城市建筑等城镇组织和媒介给人体各器官命名。还有彼德莱尔在《恶之花》中直接表明:心中的城市是人体器官总体的延伸,认为城市是人为了放大或增加人体官能的力量,放任自己形成的自我异化,是邪恶的花朵或是赘生物。
4.货币是人内心希望和冬季的延伸。自从货币产生之后,货币就具有替换其他事物的异常力量,正是这种异常力量能够使人获得一切想要的事物。
5.游戏是对日常压力的大众反应的延伸。游戏是人为设计的情景,旨在容许很多人同时参与他们自己团体生活中某种意义的模式,可以让人通过游戏的冲关获得满足感。
还有很多很多,只是这些,如服装、住宅等,就在我们身边,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的事物,谁曾在意过,谁又曾像麦克卢汉一样把它们当成媒介,当成一种延伸。或许在我们很多人看来,媒介就是狭义的,指的就是传递信息的一种中介体,至少我曾经是这样觉得的
他还说着:媒介即时讯息。
讯息是什么,百度百科上讲,讯息是指由一系列有序性符号(语言、文字、图像)组成的表达特定信息的符号系统。那么如何理解这句话呢,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用的讯息,而非媒介所传播的内容。
或许很多时候我们都把媒介看轻,只把它当一个工具、形式,看重的只是传递的内容。其实媒介本身并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地影响传播内容、传播效果、产生的社会变革还有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等。比如说在印刷时代和如今的网络时代传播同一内容所产生的不同效果,virus网络时代产生的“低头一族”。
媒介研究的最新方法不光是考虑内容,而是还要考虑媒介本身的性质、运行规律及其赖以生存的母体。
除了回答媒介是什么,麦克卢汉还在书中将媒介分为热媒介和冷媒介。
热媒介,就是一种高清晰度的充满数据的媒介形式,即并不留下那么多空白让接受者去填补,会直接告诉接受者讯息,需要人的参与程度低。冷媒介,与之相反。于他看来,热媒介与冷媒介就像是眼镜盒墨镜的区别,墨镜下的世界神秘莫测、难以捉摸。
 麦克卢汉首次充分展开论述这个冷热二分法,并且把它们用于分析传播媒介是在1964念出版的《理解媒介》中。麦克卢汉划分“冷媒介”和“热媒介”夫人依据是媒介提供信息的清晰度及与此成反比的受众在信息接收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低清晰度的媒介(如手稿、电话、电视、口语等)叫“冷媒介”,因为它们的清晰度低,要求人们深刻参与,深度卷入,它们为受众填补其中缺失的、模糊的信息提供了机会,调动了人们创造的能动性;反之,高清晰度的媒介(如拼音文字、印刷品、广播电影等)叫“热媒介”,它们给受众提供了充分而且清晰的信息,并不留下那么多的空白让接收者去填补或完成,因此要求参与程度低。总之,冷媒介邀请人深度参与,因此它“兼收并蓄”;热媒介剥夺人深度参与的机会,因此它“排斥异己”。媒介的清晰度低,参与度就高。
  没有一种媒介具有孤立的意义和存在,任何一种媒介只有在与其他媒介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实现自己的意义和存在。麦克卢汉认为,与广播及大多数印刷词语相比,具有声像的电视是“冷”的、未完成的。媒介之所谓“冷”,就是说它在邀请人们去补充细节,并不是取决于它启用的感官和数量,而是取决于它使用的感官和强度。冷和热不只是一种媒介和其他媒介在相对尺度上的比较,是人们使用媒介的属性。在这一程度上,这些属性具有持久性,无论环境中存在的其他媒介是什么。
  但并不能说没结局有什么永恒不变的形而上的冷属性,在人的使用和发明的压力之下,媒介总是处在演化之中。电视技术的发展和录像机等设备的产生,使电视的温度在不断地上升,但它的表现力还是不完全的,升温的情况不足以改变它的冷包装。
麦克卢汉还将冷热的外延拓展,认为冷媒介和热媒介调节着文化的环境的温度,它们给文化环境提供信息,又反过来从文化环境中吸取能量。一种或一群媒介可以把文化炒热,热文化常常刺激冷媒介的兴起,反之亦然。麦克卢汉还用“冷热”来分析美国政治力量的消长,他认为在美国的总统竞选中,候选人根据自身的特点,巧妙地利用各种媒介的冷热特性,扬长避短,争取将更好的一面呈现给选民。
似乎已经理解了,但是对他所举的例子并不理解,并不认同。
随着时代的变化,一些媒介消失,一些媒介依旧存留。对于现世依旧留存的媒介,麦克卢汉也给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
电视是羞涩的巨人。于他看来,电视是一种冷性的、观众参与的媒介,不适合烫手的问题和清晰度高的,有争议的主题。
电影是拷贝盘上的世界,是一个生物镜,借点影把真实的世界卷在拷贝盘上,把世界重放。
还有,照片是没有围城的妓院。首先,妓院有什么特征呢,妓娼的特征 的肉体进行无节制地复制,于此,麦克卢汉就把那些许多大批量复制的东西都被称作“没有围墙的妓院”,就是人只要用钱就可以购买这些东西。比如,照相机把人变成物,使人的形象延伸并成倍增加,影星通过摄影进入公共场合,成为金钱可以买到的形象或产品。
这一本书看下来,获得了很多不一样的看法与观点,但是也有很多不能理解,或许是自己之前的只是储备不够吧,抑或是自己还没到达某个境界,不过还是有收获,下次应该会再看一遍吧,很期待能与这样的一个巨人“聊天”。

  《理解媒介》读后感(八):标签化认知及其引发的偏见世界

一.
市民是定居的、有阅历的、崇尚权威的、文学的、文明的、以真理为激情的、和平的、科学的、历史的、艺术的等等,相反游牧民是游徙的、无阅历的、权力的、野蛮的、以激情为真理的、战争的、巫术的、色情的、暴力的、掳掠的等等。这样一组对立的形容词放在面前,你会本能的对游牧民的价值形态产生抗拒。这并不是因为我们长久以来养成了偏向于市民的价值观,而是因为基于目前人类对发展的普遍认知,事实上存在着一种,所谓的权衡标准。人类的价值判断存在着一种单向度的尺度。譬如我们无法抗拒和平、艺术、文明、科学,甚至就算反对它的人也要以它的名义加以批驳,否则就落入了整个讨论体系之外。拉潘姆先生从麦克卢汉的书中提取了第一组关于印刷文字和电子媒介的形容词,基于这组形容词他得出了我以为并不十分准确的引申。这个并不十分正确在于,印刷文字的特征和电子媒介的特征存在一种并列和可共存性。但是市民和游牧民的特征却带有明显的冲突性和取代性。可是这个引申却又是十分精到的,因为他的这种“并不十分准确”背后反而更深层次的契合了麦克卢汉的某些判断。
要理解这句话我们首先就要对这种对立式理解事物的方法进行了解。我们往往倾向于使用一种单向度的发展尺度作为价值衡量的标准,起码整个近代以来的世界,无论后来后现代理论如何发达,现代化都成为了一个单向度的价值标准。在这种价值标准之下,事物被理解为两种,先进的和落后的。而这种判断完全是基于处于这一标准前列的人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判断。但是这种判断显然是鲁莽的,其鲁莽之处在于绝对化和缺乏人情味。在任何被判定为先进的群体之中也必然会存在依旧表现为落后的个体,而在被判定为落后的群体之中也必然会存在表现为先进的个体。这就好像市民中也有人崇尚暴力,而游牧民也有爱好艺术的一样。这种群体中的异化使得这种鲁莽的划分方式变得绝对化而欠考量。但是有人说这种判断是基于一种对普遍性的认知,那么其实更为严重的问题就是这种对于普遍性的认知。普遍性认知给人一种盲目自大的心态,更会加重对于这种常态化意见的肯定。之所以称之为常态化意见,也就是说,人们在平常状态下往往会对之产生的意见和看法,但是这些仅仅是意见和看法,而绝不是完整认知,因为完整认知是达不到的。因此人们往往喜欢用一些词汇性的笼统的概念构成一些意见,然后用这些意见来囊括他们不愿去细细深究的内容,积久成习,最终就会产生一种偏见。而基于麦克卢汉的判断,人类正完全沦落到偏见化的世界之中。这方面的例子可以以上海人的地域歧视为例:上海在20早期凭借着和西方更多的接触机会而率先践行一种偏现代化的生活模式,然后基于一些对传统批驳的思潮的作用,导致旧有的生活模式意味着落后的想法成为了普遍性认知,这种普遍性认知逐渐积累成习,使得上海人本能的有一种优越感,他们将他们以外的中国世界统统定义为“乡巴佬”。但是他们却并不考虑在上海之内也有很多陋习,而出了上海在素质上更优质的人大有人在。这就是一种常态化认知带来的偏见的恶果。偏见使人目盲目,看不到群体之中具备那些与群体普遍性不相符的内容,使我们失去了完整了解对象的机会和可能甚至动机。这样的偏见是不禁考验的,它使我们越发的无知。例如我们给法国下的标签就是浪漫,给俄罗斯下的标签就是战斗民族,日本人就是变态,韩国人就是不要脸,美国人就是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这种标签只要我们去过那些国家走一走更多的了解一下就能知道是经不住考验的。但是更多的人选择用这些标签来建构他们的认识世界假如我会飞。这就是偏见化认知对于整个人类精神世界的荼毒。
二.
而这种偏见化认知是如何导致的呢,它又是如何一步步被深化以至于现代人类“日用而不知”呢?事实上,它最大的推手是技术的发展。技术的发展导致的一种最明显的结果就是分工化的产生和日益深化。人们开始逐渐逐渐发展为专门领域的专家,却迷失了其作为整体人的其他功能。譬如一个哲学家在饮食方面可能是个白痴,一个警察面对着艺术作品茫然无措。人被分化为功能的代表,这和我们去给其他事物贴上标签是一样的。工作就是人类的标签。人作为一个功能,成为整体世界这台大机器,或者说地球村的一部分。人被单一化了,他唯一的标签就是他的能力,在他能力之外的范畴人们不愿去关心也不愿去了解甚至不愿去相信。譬如我们看到一个厨师的书法作品和一个书法家协会的书法家的书法作品放在一起时我们会本能的选择后者,却不愿去了解那个厨师花了多大的精力投入于这一事情。譬如当我们看到一个警察会跳街舞,就会很惊讶,就会成为网络话题。因为这些打破了我们的偏见化认知。但是,当这些事情没有发生的时候,我们对于世界的了解还是那样的草率和无力的,当你在街头看到一个警察,你不会想到他是不是多才多艺的,你本能的看法依然是我们对于警察这个职业的基本标签,尽忠职守、可以寻求帮助、严肃的等等。甚至我们看到城管就会毫不犹豫的嗤之以鼻加以唾弃,但是我们完全不会考虑这个城管是不是一个道德水平高尚,艺术成就卓越的良好青年。是的,偏见化认识使我们更方便的了解这个世界,但是在最基本的了解之外,更丰富的世界,都被屏蔽了。因此,技术的发展导致的分工细化,使人类之间互相疏离,缺乏兴趣。当丰富的好奇心得到了小小的满足时,人类便选择浅尝辄止,因为这是一种利益最大化的选择。
在人们建立起的这样的价值观的时候,人们也就更进一步地退步到自我世界。开始更加重视自我意见的表达。因为每个人对别人的不关注都是在使自身丧失表达的机会。而表达欲缺失是整个网络化时代,或者说电子时代的基石。正是这种表达化的缺失使得互联网成为了意见纷呈的世界。人们尽情的在互联网上表达自己的意见,吐槽,抱怨,互相不了解却大可以撕逼。曾见一篇戏谑性的文字说,当今世界上最伟大的作品应该是那些亚马逊的购物评论,短短的几个字完整的表达了自己最直观最完整的想法,而且这种表达是有很强的公众性和互动性的,每个人都可以在别人的评论中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这似乎也是麦克卢汉对于电子时代的一种预见和判断。但是事实上,偏见化认知丝毫没有在传统时代转型到电子时代的时候消失。互联网自身就是一个大的机器整体,用户只是一种被利用的工具。媒介即讯息,麦克卢汉所言不假,互联网本身其实已经作为一种信息传达出去了。而用户创作的所谓的内容其实只是这种信息的不同展现形态而已。我们可以拿豆瓣网作为一个观察对象来理解这一点。豆瓣网号称有一亿用户,这一亿人每天都在创作这各种形态的内容,但是他们其实都是在表达豆瓣。最直接的证明是,关于同一种类的信息我们能了解到的其实只有很少的一部分,而且都是相当浅层的,我们不愿去凭借互联网去建构更深层次的知识体系。事实上,也基于互联网的特性,它本身是做不到这一点的。这是因为,豆瓣上更多的内容其实不是创造,而是对于那很少的内容进行分享和推荐,这些内容作为一个个节点,张开一张大网,将共同兴趣爱好的和意见形态的人网罗到一起。因此,电子时代,兴趣就是用户的标签。而巨大的兴趣网络群才是豆瓣网真正的本体也就是它所传达的内容本身。因此我们会看到很多人文学科的硕士博士最无法抗拒的却又不得不抗拒的就是社交媒体。这些媒体看似给他们提供了很多相关的内容,但是其实都是表面的节点,它们自身的意义是网状结构,用户只要作为他们构建网络的工具就可以了。如果了解到互联网本质上也是一种标签化结构,那么我们也就可以知道偏见化认知在网络上也是无处不在的。但是这时候工作或者能力已经再成为判断的标准,而由兴趣导致的行为就成为了基本指标。例如一场网络撕逼之战中,如果有一方被发现曾经在一些令人不齿的网站有过痕迹的话,那么他就显然处于一个劣势,而如果曾经转发过一条具有言论特色的用户的状态的话也就会被直接判入朋党之徒。因此,互联网的偏见化认识并不因为它作为现实生活的偏见化认识的情感补充而有所衰减,这也说明了技术化思维对于人类生活、行为模式的彻底渗透。
三.
麦克卢汉所预言的一切是一种技术极致分工化的发展和表现,然而这种分工化导致的一种结果是一种单向度的尺度开始出现。出于这一标准前列的人开始公然对落后者抱以歧视或偏见,又或者大众群体之间基于自我保护而产生的普遍偏见。而且这种思维被引申到电子媒介。人类实体性的创造被架空。充斥媒体的不是人们的劳作,而是一种意见性的表达。我们处于被意见充满的世界,意见的结果必然导致偏见和冲突。正如互联网上无休止的争斗和撕逼。虽然真理(完整性认知)很不易得甚至没有达到的可能,但是偏见离真理更远。这是海德格尔所谓“大地精神的沦落”。麦克卢汉总是在提出预见,他虽然正确的分析了这个世界所处的发展模式,但是却没有对此作出价值判断,他只是陈述了事实。这接近于一种默认。但是正如一部电影中这样的台词所言:“能够负责任的将自己实际做过的事和内心的感受表达出来,我很尊重能拥有这类体验的人,也信赖他们,因为他们过的日子,说的话都是有内涵的。那些什么都没有做过,却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听这些浅薄的人说那些空洞的话让我厌烦。我不想过那种被别人杀了,然后吐槽杀人方式的人生。”可知这种技术分工化的发展模式也是会遭到人们内心的抵触的。那是因为人们离自己完整的生活越来越遥远,人类和生活、和大地之间的关联被架空。商人和投机分子替我们完成了本该由我们亲自去体会的事情。参考现代的亦即麦克卢汉所预言的的那种电子时代的成功模式,就可以看到那些金融巨头、房地产商、证券投资人等等他们的成功背后的浅薄。人类体知人生意义的一种必然的途径是和整个世界交涉,现在这种交涉被全部架空。这些投机分子不但自己并不去亲身交涉,还阻隔了他人交涉的渠道。他们正是这个时代实实在在的罪人。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将地球视为一个整体和机器,那么这种投机分子的成功更显得格外的虚无,他们只是把这里的东西搬到那里,然后用漂亮的方式欺骗人们的用自己的能力劳作来的价值。
四.
正如前文所言,互联网的基本模式不是创造而是分享。分享的模式导致人们产生了诸多幻象,从未拍过一张照片而只是四处搬运的人成为了网络达人;同样的内容充斥于各大论坛和社交网络,且年年如此。同一个段子可能每半年就会火一次。这一切都说明了现代媒介的虚无性。麦克卢汉所谓的冷媒介和热媒介如果被视作一种取代关系那就大错特错了,更强的参与性的热媒体实际上减少了实质内容的交流,内涵被意见所取代。当人人都在说话时,其实就没有人在说话了,说和听是一个互为完成的组合。
而这种分享的模也是人们被架空与世界关联的最重要的原因。那是因为它的网状结构使得信息的沟通变得无阻碍,而这使得人们对这个世界失去了好奇心。正如麦克卢汉所言:“旅行与看电影翻杂志差不多······人们从未离开过他们因循守旧的路子,也从未到过什么新地方。他们可以参加旅行社包办的旅游而不必翻看旅行社提供的一带资料的什么杂志······于是,世界本身变成了一个博物馆,馆中的藏品是在别的媒介里看到过的。”(p198)正如麦克卢汉所言,共享和地球村使人们知道了一切。然而又不是真的知道,所谓真的知道是基于自己最原初的好奇心所驱使而去一步步切身探寻得来的经验。而这才是最可怕的虚无,亦即你以为自己知道,其实你并不知道,你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这是一种哲学精神的沦落。好奇心是哲学、科学、乃至人类一切创造力的源泉,但是技术分工化、人类工具化、标签化、使人们只需要服从于一种秩序而不需要所谓的创造力。正如拉潘姆指出的,现代媒介时时刻刻都在告诉你——“总之一句话:如果你守法、纳税,对警察说话又彬彬有礼,那么牛就可以用运通卡到维尔京群岛去旅游。反之,如果你违法、忘了付保险金,对景观说话粗暴无理,你就会落到金斯县医院的裹尸袋里。”因此这种现代媒介带来的影响几乎可以被看成是一种阴谋。他通过阻断人类与世界的实际交涉来遏制人类的好奇心和创造力。最终使人类变成完全服从于技术的机器。有人曾说,历史上奇迹的发生次数在摄像技术发明之后急剧下降,却又在ps技术发明之后再次回升。媒介时刻影响着我们接受的信息。如果你在电视上、电脑上看到了珠峰,你会觉得,啊,原来珠峰就是这个样子啊。它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你对珠峰的好奇,但是这种满足和你原初的好奇心相比是那么的微不足道。你想要的是踏踏实实的站在珠峰之巅去感受珠峰上的风、雪、以及在世界最高点上俯瞰世界的感觉。媒介将信息通过更简略的方式传达给我们使我们产生了一种介于满足和不满足之间的快感。而这种满足的快感是你甘于坐在家里继续沦为技术的机器,榨干你的价值。而那种不满足的欲望感就正是现代媒介的盈利模式,它会像你推荐珠峰的相关产品,纪录片、录像带、书本,当你被自己的欲望再次推动的时候,你又第二次落入了现代媒介的陷阱,被他二度的榨取你的价值。于是人类完全成为了这种技术的玩物,丧失了全部的主体性。而这种对于事物的满足与不满足之间的信息给予和对于他者标签化的认知本质是相同的。都是现代技术的运行模式,他们提供出来的都是偏见化认识。他们都使人类满足,却又不那么满足。以此利用人类贪婪的欲望榨取人类的感知。
但是有人问,是否有可能,随着技术的发展,这种被提供的信息可以被丰富起来呢,例如全景再现,3d、4d、5d技术等等?事实上这些都是一些技术自身提供出来的用于掩饰自身的产品。技术使人类感觉似乎欲望总有一天会在未来得到满足的,只要技术不断的发展。因此人们就会开始无止境的投入到对技术的滋养中。而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分工也必然会更加的细密化。人与人、人与世界之间的阻隔会更加的不可逾越,而随之刺激的是人类的欲望会越来越大,人也会越来越变态。这一点从日本人的社会现象就可以窥见一斑。日本是世界上社会分工做的最出色的国家之一,但是他的国民却有着超乎想象的变态率。而在这种发展态势中,人们关心的只是分工的地位而不是工作的内容,因此可以断定,任何媒介即使作为人的延伸也是不可能实现完全人化的。更何况,媒介是否是人的延伸还未成定论,根据我们上文的讨论,媒介更多的是人类欲望和好奇心的载体。而随着媒介的发展,人类的欲望会越来越大,好奇心却会越来越丧失。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长期上网就会陷入一种无聊的状态。人类会愈发的趋向于兽性本能,丧失人作为人的尊严和理性。而这种尊严和理性,对于人作为技术的工具而言,显然是不需要的。
复案:以上都是瞎鸡巴扯。

  《理解媒介》读后感(九):媒介是人体的延伸

这学期读了马歇尔麦克卢汉的《理解媒介》。
因为在准备考研所以这学期读了很多传播学的书,每一章在讲到传播学的重要观点的时候都会提到麦克卢汉和他的老师英尼斯。最重要的就是英尼斯的媒介偏倚理论,麦克卢汉对冷热媒介的进一步探讨,媒介即讯息、和媒介是人体的延伸这一论点。
原本我是并不理解为何说“媒介是人体的延伸”的,大二的时候学传播学用了郭庆光老师的《传播学教程》,对这个观点解释的并不全面,直到最近认真的看了胡正荣老师的《传播学总论》,才对这个观点有了更深的理解:媒介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使用的任何一种媒介,都延伸了我们感觉的界限,改变了我们认识世界、理解世界的方式。媒介是人体感觉方式的延展,文字和印刷媒介延伸了人的视觉能力,广播延伸了人的听觉能力,电视是视觉、听觉能力的综合延伸,而新媒体在多种方式的超文本形式技术下,是对人的听觉、视觉、触觉、甚至味觉和嗅觉的综合延伸。
我是微博的深度用户,就以微博为例分析一下我的看法吧。微博是一种新媒体,可以整合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形式进行传播,相比较其他的互联网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用户自己就是传播者。受众从原本的最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了多元的接受者再成为元的传播者,现在在新媒体技术不断进步的情况下,传播者和接受者的界限也不断的模糊。作为微博的使用者,微博上的内容开阔了我的眼界,微博自身也在我使用的过程中改变着我认识世界、接触世界的方式,麦克卢汉说媒介即信息,想表达的就是一种新的媒介的出现必然改变人们理解世界的方式,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人类只有在拥有了某种媒介之后才有可能从事与之相适应的传播和其他社会活动。媒介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影响了我们理解和思考的习惯”。有了微博以后,微博就是我的搜索引擎,我在找图片、新闻报道的时候第一反应是打开微博搜索;微博变成了我的社交工具,我有很多好朋友是微博上认识的;微博就是我的垂直兴趣社区,我在微博有关于电影电视剧的分组,在分组里面的人转发的微博都是我平常所关注的演员、作品。微博成为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确确实实在改变着我理解和思考的习惯。

其实这本书有点晦涩,不太易读,我自觉并没有看的太懂,多数的理解是借助其他传播学的书辅助理解,原来复习的时候也做过一些笔记,当时只觉得麦克卢汉大师不愧是大师,他所提到的理论现在看来的确不无道理,尤其是“地球村”、“电子乌托邦理论”,在这几十年里已经扩展在更大的领域被加以运用。
刘海龙老师的《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对麦克卢汉的观点有着较为详细的解释。当时读的时候就感觉麦克卢汉的观点的确正确,媒介的产生创造了新的环境,对人们整体的心理和社会复合体产生了影响,改变了人们感知世界的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理解环境的框架,同时影响着人们相互交往的方式;继承他老师的媒介偏移论和感觉平衡轮,以时间和空间的偏移将媒介分为能够保存较长时间的时间偏向媒介与易于携带、扩散范围较大的空间偏移媒介;按软、硬划分的媒介街定论,硬媒介即信息系统对社会具有必然的、不可抗拒的影响,软媒介即媒介提供事件产生的可能性,事件状态和影响是诸多因素的结果;以及饱受争议,被批评划分的并不清晰的衡量媒介的新尺度,即冷热媒介,热媒介清晰程度高,不需要投入较多的想象力,冷媒介清晰度较低,受众在接收时需要投入想象力进行加工理解;麦克卢汉还认为,任何媒介都有提升、过时、复活、逆转四个阶段,这也是我坚定地认为纸媒不会消失的理由之一,纸媒经历过广播、报纸、网络的不断冲击,到现在虽不能说是生机勃勃,但远不到垂死挣扎,在法国等地区的报纸销量甚至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用麦克卢汉的观点解释,纸媒在发展的过程中虽然也会‘过时’,但纸媒在权威性、深度报道的层次等方面有着不可比拟也无法取代的优势,可以在发展中不断地汲取、吸收其他媒介的优点,并加以改良,重新‘复活’,迎来‘逆转’的阶段。
作为广告系的学生,觉得麦克卢汉还有一个理论不得不提,就是“注意力经济”理论,麦克卢汉认为受众的时间和注意力才是真正的商品,而这一点也的确来源于受众理解、认识世界的方式是由于新媒介的产生而造成的。
麦克卢汉对于媒介的认识非常透彻,虽然很多观点并不明晰,也在后续的研究中受到一些批评,但在当时的社会无疑是伟大的著作,在麦克卢汉之后,媒介生态学、媒介等同学说梅罗维茨的拟剧理论等研究不断发展,为我们能更好的理解媒介、使用媒介做出了更大的贡献。
在现今新媒体层出不穷,过去的理论不断过时、翻新的时代,《理解媒介》还是能给我很多启发,希望以后还能对新的媒介有更多更深层次的了解。头脑特工队英文读后感

头脑特工队英文读后感(共3篇)2016关于头脑特工队观后感800字3篇2016关于头脑特工队观后感800字3篇2016关于头脑特工队观后感800字1篇《头脑特工队》的主题依旧是成长。这听起来似乎是个说烂了的话题,然而这回不同的是,这个故事帮助我们重新认识自己,我们的情绪,我们如何被情绪挟持,我们为何会遗忘,甚至包括为什么听了一首

头脑特工队读后感

头脑特工队读后感(共3篇)头脑特工队 观后感头脑特工队 观后感《头脑特工队》的主题依旧是成长。这听起来似乎是个说烂了的话题,然而这回不同的是,这个故事帮助我们重新认识自己,我们的情绪,我们如何被情绪挟持,我们为何会遗忘,甚至包括为什么听了一首滑板鞋你就会一直在脑子里摩擦摩擦。这个成长的过程不再限于Riley克服了种种不适面对

分歧者读后感

分歧者读后感(共1篇)

《功夫熊猫三》读后感

《功夫熊猫三》读后感(共3篇)《功夫熊猫3》读后感《功夫熊猫3》读后感《功夫熊猫3》读后感今天 ,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看望爷爷和奶奶,姑姑一家和伯伯一家也都在呢!全家人欢聚一堂,可真热闹呀!中午吃完饭,我们呆在家里正不知道该干些啥,妈妈灵机一动,脑子里冒出了一个“小灯泡”,兴致勃勃地提议:“咱们去看电影——《功夫熊猫3》吧!”本

功夫熊猫3,,,读后感

功夫熊猫3,,,读后感(共6篇)《功夫熊猫3》观后感《功夫熊猫3》观后感《功夫熊猫3》观后感《功夫熊猫3》讲了五百年前乌龟大师把天煞关在了灵界,天煞从灵界逃了出来,他把天下有“气”的大师都变成了翡翠傀儡,收起了他们的“气”。乌龟大师让神龙大侠--阿宝对付天煞,他说:“先把“我是谁”这个问题弄明白再去学气功,打败天煞,保护大家。”当

太空旅行的英文作文

太空旅行的英文作文(共6篇)《探索太空》英文读后感《探索太空》英文读后感Looking at dark sky at night for a while, you may see a red star It has dazzling color People call it “Mars” In the solar

对生活充满正能量的句子

对生活充满正能量的句子(共6篇)充满正能量的20则经典哲理句子充满正能量的20则经典哲理句子:(读后感:如饮甘露,如沐春风!有所悟,有所得)1、人生需要四种人:名师指路,贵人相助,亲人支持,小人刺激。2、女人,大美为心净,中美为修寂,小美为貌体。男人,大智为信仰,中智为克己,小智为财奴。3、没有机会做大事的人,是因为没有通过做好小

守株待兔英语观后感

守株待兔英语观后感(共6篇)守株待兔读后感守株待兔读后感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个成语:守株待兔。这也是一则寓言故事,说的是古时候有一个种田人,一天,他在田里干活,忽然看见一只野兔飞一般的一头撞在田边的树桩上死了,种田人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乐滋滋地回家去。从此,他便不再种地,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日子一天天过去了,他的庄稼也全

小说班主任读后感

小说班主任读后感(共5篇)《班主任必读》读后感读《班主任必读》有感假期我读了王宝祥老师主编的一本《班主任必读》,他将多年来与全国各地优秀班主任的资源充分挖掘出来,邀请他们将自己在班主任工作经历中的成功案例记录下来,案例中的班主任工作的经验与智慧是我读后收获颇丰。第一章:科学的管理要善于抓住教育的契机 高金英案例:老师给

有关低头族的作文

有关低头族的作文(共5篇)你若抬头,便是晴天——《低头族,你错过了什么》读后感你若抬头,便是晴天——《低头族,你错过了什么》读后感“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站在你身边,你却在低头玩手机”。这句话从表面面上看是对玩手机“低头族”心无旁骛冷落别人的一种调侃,但实际上却包含了很多的含义。“低头族”形成于智能手机普及之时

有关爱的小说的读后感

有关爱的小说的读后感(共6篇)《简 爱》读后感《简·爱》读后感《简·爱》写于1846年,作者,是夏洛蒂的第二部小说。夏洛蒂·勃朗特1816年生于英国北部的一个牧师家庭。母亲早逝,八岁的夏洛蒂被送进一所寄宿学校。在那里生活条件极其恶劣,她的两个姐姐因染上肺病而先后死去。于是夏洛蒂和妹妹艾米利回到家乡,在荒凉的约克郡山区度过了童年。

柳林风声读后感100字

柳林风声读后感100字(共6篇)柳林风声读后感100字柳林风声读后感一片神秘而又美丽的柳林,微风吹动了柳树的发梢,飒飒的风声就在耳边回畔。他们,一群个性鲜明而又可爱的小动物,在这婀娜多姿的柳林里上演了一场场妙趣横生的动人生活故事,最打动人的就是那萦绕在柳林里的友谊与温情。胆小又爱冒险的鼹鼠、热情又浪漫的河鼠、睿智侠义的獾先生、敦厚

皇帝的新装读后感50字

皇帝的新装读后感50字(共9篇)皇帝的新装读后感丹麦有一位著名的童话家,他有着许多的作品。虽然是童话,但我觉得他的作品不仅是给孩子看,而更多的也能引发出大人的深思。他的作品中有一篇叫《皇帝的新装》。这篇童话我读了很多遍,从中感悟到了很多道理。从前有一位皇帝十分喜欢新装,为了新装他不惜付出一切代价。有一次,他的京城来了两个骗子。谎称

读书的重要性,作文

读书的重要性,作文(共9篇)论读书的重要性论读书的重要性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读书还象以前那么重要吗?可能很多同学都会对这个问题感到迷惘,我的观点是,读书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互联网是我们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是,互联网代替不了读书。 读书可以充实我们的思想,可以丰富我们的情感,可以教给我们本领,可以纠正我们的

福尔摩斯探案读后感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读后感600字,最近我读了英国著名作家柯南道尔所著的《福尔摩斯探案全集》 福尔摩斯本来是一个在研究室里热衷于化学实验的研究员 在一次偶然的

福尔摩斯探集的读后感

《福尔摩斯探案集》读后感《福尔摩斯探案集》读后感他是一个小说中的人物,曾经破过许多扑朔迷离的案子。他非常幽默,总是喜欢叼着一支烟斗。他,就是英国著名作家柯南道

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00个瞬间的读后感500字

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00个瞬间的读后感500字科学无止境—读《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19个伟大瞬间》有感前一段时间,我阅读了《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19个伟大瞬间

简单的读后感50字

英语读后感50字[英语读后感50字]英语读后感50字Snow WhiteI read Snow White last week, I to this book

简爱英语读后感100字

《简爱》英文读后感求 简爱 英文读后感,字数不多要,40字左右就OK小说设计了一个很光明的结尾 罗彻斯特的庄园毁了,他本人也成了一个残废 在这样的情况下,简

简爱读后感想100字英文

《简爱》和《哈利波特》 写两篇读后感 用英文写 字数在75~100词哈利波特写哪一部的观后感都可以《简爱》读后感Jane eyre is British li

简爱读后感英语版

《简爱》英文读后感求 简爱 英文读后感,字数不多要,40字左右就OK小说设计了一个很光明的结尾 罗彻斯特的庄园毁了,他本人也成了一个残废 在这样的情况下,简

老马威尼读后感100字

《老马威尼》读后感这个暑假,我读了沈石溪的文章:《老马威尼》 文章写得是一匹叫威尼的老马,是马帮的头马,深得召光的信任 虽然它年事已高,只可以带路不能运货,但

老马威尼读后感50字

《老马威尼》读后感这个暑假,我读了沈石溪的文章:《老马威尼》 文章写得是一匹叫威尼的老马,是马帮的头马,深得召光的信任 虽然它年事已高,只可以带路不能运货,但

苔丝读后感300字

基督山伯爵读书心得,300字以上在这世界本无所谓快乐与痛苦,只是一个境遇与另一个境遇的比较 只有那些经历最深切的悲哀中挣扎过来的人才能体会到最大的快乐 人类最

苔丝读后感500字

《书虫》读后感要求高一水平,准确率高,生词不要太多,200词左右 求《苔丝》或《呼啸山庄》或《雾都孤儿》的读后感。不要出现太多错字Hamlet(哈姆雷特) S

英语书虫入门级上读后感

跪求《书虫》英语读后感Two Friends and a Bear One day two young men are walking in a big fo

英语作文读后感100字

求十篇英语读后感100字左右不要那种像白雪公主之类很幼稚的,几岁的时候就看的不爱看的那种 可以不是原创啦,只要不幼稚就行《老人与海》——100字左右英语读后感

英语电影读后感100字

一篇英文电影影评,100字,狮子王:Out of all the Disney movies Ive seen,The Lion King is one o

英语电影读后感100词

英文电影观后感100词要用英语写电影最好是音乐之声观后感Today,we watched a movie,the name of this movie was

英语的读后感

5篇英文电影观后感(用英语写的)60词左右功夫熊猫(这个是最近的 )Or the dream factory has always been the high

英语读后感300字(两篇)两篇300字的英语读后感要两本不同的书单词什么的不要太难因为本人才六年级

英语读后感300字(两篇)两篇300字的英语读后感要两本不同的书单词什么的不要太难因为本人才六年级帮你提供两篇比较符合你要求的读后感,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1

英语读后感一篇《书虫》系列的读后感,100字左右水平别太高,

英语读后感一篇《书虫》系列的读后感,100字左右水平别太高,Robinson Crusoe Du Hougan Reading the Robinson

英语读后感100字

求十篇英语读后感100字左右不要那种像白雪公主之类很幼稚的,几岁的时候就看的不爱看的那种 可以不是原创啦,只要不幼稚就行《老人与海》——100字左右英语读后感

英语读后感100字左右

求十篇英语读后感100字左右不要那种像白雪公主之类很幼稚的,几岁的时候就看的不爱看的那种 可以不是原创啦,只要不幼稚就行《老人与海》——100字左右英语读后感

英语读后感100词灰姑娘

英语读后感100词初一水平!格列佛游记,灰姑娘,爱丽丝漫游记,白雪公主,哈可贝利费恩历险记,都可以,只给开头或内容概括或感想也可,最好是全Hamlet(哈姆雷

读后感100字两篇

读后感100字 两篇《爱的教育》读后感  爱的教育的书名使我思考,在这纷纭的世界里,爱究竟是什么 带着这个思考,我与一个意大利小学生一起跋涉,去探寻一个未知的答

读后感100

20篇读后感(100字)你要的我没有 但是我有几篇其他的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 暑假里,我一边看老师介绍的《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一边摘录书中的好

读后感50字的

读后感50字以上第一篇:《安徒生童话》它立足于现实生活,充满对人类美好的愿望,这些作品的艺术魅力震撼了世界文坛,揭开了世界文学史上童话创作的新篇章 安徒生在他

读后感这个单词的英语怎么说仔细的说就是“读后感”这个是单词的中文名,求英文说法

读后感这个单词的英语怎么说仔细的说就是“读后感”这个是单词的中文名,求英文说法读后感 就是一个词 reflection老师让写读后感 就说write a re

读有关教育意义的短文的读后感

500字读后感作文,关于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文章最好是儿童类的书的读后感《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是一个让人深思的题目 听了以后,不免会产生很多遐想 这是一位盲人吗

读睡美人有感200字

读完睡美人,感受是什么,睡美人读后感我很喜欢《睡美人》的故事,这个动画电影我已经看过好多次了 今天我又在《格林童话》中看到了这个故事 故事讲的是:在很久很久以

读英语书虫系列读后感

英语读后感一篇《书虫》系列的读后感,100字左右水平别太高,Robinson Crusoe Du Hougan Reading the Robinson

课外读物读后感1500字

《情感读本》读后感1500字一、前言纵观中国汽车市场,发展之初仅靠1-2个品牌很难支撑巨大的市场需求 中华民族是一个传统而保守的民族,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炮声打

贪玩老爸读后感50字

《贪玩老爸》读后感最近我读了一本淘气包马小跳系列的书,其中一本《贪玩老爸》给我的印象最深刻,因为这本事给我带来了很多欢乐 马小跳的爸爸—&mda

赞美改变你读后感50字

把赞美转变为动力 作文一句赞美,让一个放牛班的学生成为化学家;一句赞美,让原本羞涩的学生成为广受年经人喜爱的心理学者;赞美的力量,鼓励的火花,曾经让许多人的生

跟上兔子五年级读后感

同桌冤家读后感五年级550字今天,我读完了《同桌冤家》中的“爸爸我要钱”这一章节,我觉得非常好看,其中,最搞笑的就数惜城当兔子的奴隶这里了 什么?你不知道 没

野性的呼唤英文读后感

野性的呼唤英文200词左右的读后感不要太厉害的要简单的,不可骗我啊,不要给我随便复制一点来骗我,不认识 英文啊The call of the wild At

野性的呼唤读后感英文版

野性的呼唤英文200词左右的读后感不要太厉害的要简单的,不可骗我啊,不要给我随便复制一点来骗我,不认识 英文啊The call of the wild At

金鹅读后感50字

读后感50字以上第一篇:《安徒生童话》它立足于现实生活,充满对人类美好的愿望,这些作品的艺术魅力震撼了世界文坛,揭开了世界文学史上童话创作的新篇章 安徒生在他

阿甘正传读后感600字

《阿甘正传》读后感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幸福的人,一种是努力追求幸福的人。存在就是一个永久的奇迹,而这就是人生。每个生命都是上帝创造的的奇迹,无论你承认与否。

理解媒介读后感2000字:《理解媒介》读后感精选10篇由小学生作文网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排行: 2016拜年词 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