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范文精选15篇2000,《1942》影评精选10篇

时间:2024-12-26 03:31:10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文档大全 > :影评范文精选15篇2000,《1942》影评精选10篇是由小学生作文网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影评范文精选15篇2000,《1942》影评精选10篇的正文:

【1942】《1942》影评精选10篇

  《1942》是一部由唐永健执导,Tetsuya Chihiro / Fumikazu Hara / Hiroyuki Hasegaw主演的一部动作 / 恐怖 / 战争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1942》影评(一):才华尚浅,因何福薄?

  这是我看完《1942》以后心里想到的第一句话。

  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中国的灾难片,但它反映的是真实的历史。片子主要想表达的就是1942年发生在河南的大饥荒以及从中牵扯出来的人性的美好与险恶。

  小时候总是听父母亲说,要爱惜粮食,以前生活困难的时候人们生活总是很凄惨,没有东西吃只能吃树皮呢。我点了点头,似懂非懂。现在长大了些许,社会阅历增多,也知道些关于饥荒的惨况。直到前些日子看了这部电影,才让我真正地认识这种悲惨的生活。

  饥荒是天灾,无可避免,但是也只是少数,蓄谋已久的人祸,才是造成悲剧的根源。1942年河南发生饥荒,三千万人里,死伤三百万人,有一千万人失踪或流离失所。看到百姓受苦,以蒋介石的为领导的政府却无动于衷,待到连洋人记者都看不过眼了,以报道通告世界,才悻悻出手振灾。不料中间阶层的领导却各自为政,贪污腐败,一点都不体恤民情,以加倍的剥削与敲诈来获得自身的安逸。

  我看着他们一路逃荒的过程,看着一个大地主在这个过程中渐渐衰败,家破人亡,看着一个个普通的家庭被着天灾人祸蹂躏,心里不禁百般难受,我们无法想象是怎么一个过程,让一个有文化的女学生为了五斗米折腰去做妓女,让一个圆满的家庭渐渐破碎,让母亲宁愿把刚出生的孩子掐死也不愿他留在世上受孽。我也无法猜测是怎样一个画面,当那些士兵以收军粮为由抢去粮食,抓走妇女的时候,当官员自己醉生梦死把群众置之度外的时候。我不忍看见,中国人为了生存放下尊严,出卖自己,给日本人当兵,我不忍听到,对方的军队说,他们是中国人,但他们首先要是个人。

  渐渐地,他们开始怀疑上帝,摒弃信仰,放下良心,只为生存。仿佛没有人能帮助他们,这些都是宿命。上帝为何如此不公,让普通的老百姓遭受如此苦难,他们本来就是没有什么才能过人,没有雄厚的家境与万贯的腰缠。他们只是一介草民,默默地过着自己的生活,但为何每次灾难临头都是他们先遭殃,为何他们的生命如此廉价?不是都说红颜薄命,天妒英才么,一介愚民不是应该有神灵保护,安详而活么。才华尚浅,因何福薄?

  整个片子仿佛都笼罩在一层黑压压的污垢氤氲中, 让人看不到希望,幸好幸好,有黑暗的地方就总会有光明,人心的善与恶都是相对的,最后黑暗总是会过去,历史自会留下它的痕迹,警告劫后重生的人们不要重蹈覆辙。

  拟将欢笑排离索,镜中无奈颜非昨,颜非昨,才华尚浅,因何福薄? ——纳兰容若

  《1942》影评(二):想当好人的坏人和想当坏人的人

  1942

  全篇看完,只能感觉到导演的幼稚。

  我总是相信,再坏的人也总有好的一面,再好的人也总有坏的一面,不管是什么人。“他们是中国人”“他们首先是个人”

  我不知道冯小刚是不是主旋律的文化接受过多,似乎以他的观点,这全是国民党的错。我想政府是有责任的吧,但是换做别的政府呢?共产党?民主党?共和党?天灾,人祸,怎么办?救也是,不救,也不是。

  在影片的刻画中,似是有意将培基刻画为一个为民请命的好人。可是他真的是好人吗?如果他心中有群众,为什么不在委员长面前认认真真的说明情况?为什么他会用自己的忍耐能力去刻画别人的忍耐能力?为什么一个有饭吃,能吃饱的人要代表1000万饿着肚子的人说,我们可以靠自己挨过去?想当好人,却是个彻头彻尾的“坏人”。

  也总也些爱发国难财的人,投机倒把,以后大赚一把,可是如果没有他们投机倒把,真正分配给灾民的粮食只会更少。他们想当个贪心的人,也正是这份贪心救了一群人。他们也是坏人,或者说是个品行不太良好的人,无意做了些好事。

  若是说最无奈的人,除了委员长实在找不到第二人“我怀念北伐的时候,民众都听我的”,民众为什么最后没有听委员长的呢?气数已尽,天命难违。乍一看,为了争取战后格局,委员长要在前线表现表现,这种说法似乎是丧心病狂。冷静下来,委员长说错了吗?没有,老虎帮小兔送走了老鹰,最后还是要吃了小兔。可惜的是,群众不懂。委员长没有错,不抗战,死的人,更多。

  可能下述说法会引起人的不适,但这无法改变我的想法。河南人,是自找的。除了老东家,河南人自己难道就没有错吗?从上到下,无一例外的可怕。培基的懦弱已经说过,贪污,发国难财,也许这是上层建筑的问题。可是下层建筑呢?没吃的了,偷,抢,放弃尊严,放弃底线,“谁说我们要放弃河南?”,他们没有放弃河南,是河南自己放弃了自己。在观今日的河南人,自私,只发牢骚不解决问题,获得的成功源于自己的努力,承受的失败只来自外界的伤害。时隔多年,河南人还没有变。我只能说,你们放弃了你们自己。

  最后,我实在无法忍受冯小刚对于宗教的肤浅认识。“that’s the devil.”我想着是本片中最愚蠢的一句话了吧,it didn’t result from devil but from human being.如果有上帝,为什么会这样?正是有上帝,才会变成这样。就片中所播放的,除了老东家算半个好人,还有好人吗?只是一副副为了苟且偷生一次又一次放弃底线的皮囊。神会对罪审判,无论在活时还是死时。在影片中冯小刚一次又一次秀着自己的下限,悲惨的是更多人被其所渲染的悲惨气氛所感染,却忘了冷静的思考历史,1942记录的只是他国侵犯我国后,我国又开始侵犯自己,或者说河南侵犯的,只是河南自己而已。

  《1942》影评(三):1942,要的不是票房,而是历史的反思

  看了冯导的《1942》,真是这些年来难得的一部国产好影片,里面有关于亲情,爱情,政府,国难,民族性等等的剖析,深刻的反映了那一段几乎被忘记了的血泪般的历史。河南饥荒有三百万人饿死,一路饿殍遍野,民众甚至易子而食。除了痛恨天灾的无情和日本鬼子对无辜百姓的轰炸,更痛恨的是国民党对民众的不顾,中国人与中国人之间的不团结。虽然该影片票房惨淡,但是精彩是不需要掌声的。看完真有那么几秒心灵的震撼与触动。特别是最后那个小女孩用河南话一声声叫“娘”的时候,有一种直击心灵的力量。可中国人现在非但是谈不了政治,连历史也只能选择性的谈,中国俨然变成了娱乐化的国度,国人都在过度的娱乐化。颇有“此间乐,不思蜀”的味道。像<泰囧>等讨喜的题材固然能让人轻松(本人不觉得该片好笑),但除了笑笑还能记住什么呢?就连<画皮2>这样俗旧题材的影片都会卖得很好,比《金陵十三钗》《1942》不知高出多少,所以你永远无法用票房去衡量一个影片的好坏,尤其是中国。导演你其实拍什么电影都可以挣钱,只要不拍文艺片,历史片,专拍脑残片就好。有人讽刺小刚导演“你有种你为什么不拍1962啊”,对这种人我只想说,你是火星来的吗?你怎么不去天安门吐口水啊?最近冯导被黑的另一部电影是《私人订制》,该片也算是文艺加讽刺类型,多了一些黑色幽默,也有对导演该拍“俗”还是该拍“雅”这一无奈处境做了自嘲,虽说与《甲方乙方》的喜剧路线有点类似,但总体是一部很不错的影片,但在豆瓣上居然一路被黑,这更让我觉得,国人非但众口难调,而且口味颇重。其实导演完全不用纠结,解决问题也很简单,只须参照岛国的AV片和游戏模式,让苍老师做主演,绝对雅俗共赏。

  《1942》影评(四):1942

  我外公1929年出生.

  那年我外公12岁,河南人;受到那场饥荒,和很多河南人一样,我外公的父亲带着我外公和我外公的哥哥去西安,讨口.

  其实我外公不愿意说是"要饭",可是我真的找不出来什么形容词说那是什么,逃难也不像,毕竟是为了生活,为了口粮,得活下去;

  珍惜当下作文这部电影原本是明天我要和他一起看的,现在他已经80多岁,这辈子经历的太多,让我实在忍不住想去探究一下,于是现在才看完,感慨很多,无奈和一种说不出来的情感在心头化不开;

  我外公他们三个人,从家里走出来没有多久我外公的父亲在逃难的路上去世了;他哥俩还小,还不清楚要怎么样打理去世的人.路人提醒他们挖个坑把外公的父亲埋了.最后连脚都没有埋上土.外公回忆到这里的时候深吸一口气,说"后来我大哥去看了,他还在那里."我不清楚"后来"是过了多久.我不想去问他,我知道那些回忆已经让他很难受了;

  我外公这辈子经历了很多,那场饥荒后回到了河南,又听说隔壁村在招兵,连夜从家里跑了出去;后来去到了西藏,平息过西藏的第一次暴动;守过边境,去过不丹和印度,在西藏8年会说藏语;因为没有文化,不识字,没有当过官.转业后工作分配到了重庆,来到了卢作孚的第一个船厂,认识了我外婆,于是就有了他的子子孙孙.可惜晚年得了老年痴呆,记不住现在,只记得曾经;所以我也慢慢的了解了一些.

  我说不清楚自己是什么样子的心情看完了这部电影,只知道难受就对了;当一位84岁的老人在回忆过去的时候你能看到眼眶中泛着泪光,那才叫"人生".

  《1942》影评(五):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好一个中华儿女!

  整部电影给我的震撼 在最后几分钟达到了高峰,一边是侵略者的施舍,一边是逝去的养女唯一的牵挂,最后拴柱选择了宁死不屈,用自己的生命捍卫自己的尊严。

  评论里边五花八门,其中有一个话题,为了尊严去死,值得吗?

  某些同胞认为,这么做太傻,何不留着有用之身,将来再报仇,一时不能隐忍,断送了性命,实在是不智之举。

  这么做,真的傻吗?

  个人拙见,此想法万万不可取!

  历史上同样的事情有很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抉择,北宋年间,满门忠烈的杨家将开创者杨业被俘,宁愿活活饿死,也不肯投降,后来杨家传人,满门忠烈,千古流颂。南宋末年,文天祥作为宰相,兵败被俘,杀身成仁,宁愿饿死也不受敌国的恩惠,留下了“人生之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他们也是这么做的,但是真的傻吗?

  那么又有人说了,他们都是历史名人,拴柱一个小小百姓,没有可比性,那么问题又来了,真的没有可比性吗?

  何谓傻?何谓没有可比性?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中国历史上王朝更替,可是中华儿女的这种气节从未更改,流传至今,我中华泱泱大国,传承数千年的气节,在某些人嘴里竟然变成了不智之举,只能无奈长叹一声,徒呼奈何。

  赞成一时隐忍的人,虽然不能直接辱其卖国,但苟且偷生,牺牲做人的气节和尊严,俨然成了猪狗之流,今日为了活命,如此宽慰自己,他日也会用同样的方法自我麻醉,终此以往,何来报仇一说?

  最后,为中华儿女的气节而贺!

  《1942》影评(六):史实灾难片,撼动人心。

  这部片子让我觉得痛心。很沉重!

  我们是一个泱泱大国,是一个吃不饱的民族,是一个历经几千年沧桑的古文明之邦,是一个不讲求同胞血脉的民族!让人愤恨!

  一个简单的小老百姓在灾难面前是如此的无助,被敌人打,被同样落入困境的同类排挤,被自己的武装(也许在几天前才被抓的丁,都是农民),被非本地人的歧视,甚至是自己同胞的子弹打在脚边嗖嗖作响,为什么?怎么了?

  人在饥饿的情况下,极度的情况下才能更显得人的属性的重要性。但人没有了肌体,没有了口中的一点点食物,还谈屁的廉耻,屁的民族,屁的贞操,屁的一切?人之将死,这个世界的一切都将和我没关系了,我还谈什么礼义,为啥日本人都能意识到给灾民粮食,让灾民拿起枪口对向自己的同胞?自己的同胞却不拿自己的生命当回事呢?人们是不是在心底并没有对异族有多深的愤恨。而充满仇恨的是自己的同胞!

  中国这水太深,太浑,漩涡太多!哎

  另外还有一个,为啥导演要找一个叫白修德的美国时代周刊的记者,在片里还是个分量不小的角色,是想说明第三方看到中国。但是不需要这么重的戏吧,这是与世界接轨的产物,金陵十三钗里也是老外咋咋咋的。都怎么了,没有老外讲不清事实》?还是为了体现我们的世界文明水平接轨化程度很高了当时已经!不是说和老外有怨有仇,是没事干就拉几个老外过来说英文让人觉得很不高明!是觉得放字幕说英文能去国外拿大奖?

  哎,中国的电影人……

  《1942》影评(七):观影《1942》:你当冯小刚在质问人性,他是在思考上帝

  1942年,河南旱灾到底死了多少人?

  中华民国最高统领蒋介石询问当时的河南政府主席李培基,李培基习惯性地汇报出官方的统计:“政府统计1026人。”蒋介石习惯性地继续问:“实际呢?”李培基停顿了一下,小心翼翼地回答:“大约三百万人。” 蒋介石闻言,转过脸来,表情复杂。镜头一转,蒋介石置身教堂,似在祈祷。我不清楚,他是为了谁而祈祷。

  何为祈祷?祈乃求福,祷乃告事,即向天地神佛祈福免灾。按照宗教徒的说法,祈祷该称之为“祷告”。祷告是人向神打电话,将自己的思想与愿望通过冥思、默念、言语、歌唱传达给自己所信赖的主。主又是谁?按照基督教的解释,主即为了拯救全人类而自愿被钉上十字架的耶稣。然而耶稣的存在总是让人感觉不确定。

  如《一九四二》里的老东家,他是一个土地主,原住在深宅大院,拥有着充实仓廪。邻村的农民在饿疯了的情况下,聚众跑到他家要求吃大户。他迫于形势杀猪切肉,蒸馒头煮玉米的给予款待,却因东窗事发遭来横祸。他的长子被杀,他的库房被抢,他的宅院被烧,他只好带着一家老小和一马车的粮食向西逃荒。他不是什么“南霸天”、“黄世仁”类的恶霸,他谨小慎微,脾性温和,不过是想保住那份来之不易的家业。结果他的车粮被国民党的士兵劫走,他的细软也被抢走,他逃到洛阳不得当地政府资助,他逃向陕西又遭遇当地官兵驱遣,他一路丧媳,接着丧妻,无奈卖女,千辛万苦护在心窝的小孙子最后也被闷死……他招了谁惹了谁?凭什么要让他在半百的年纪承受这一串的生死与离别?

  长工栓柱,虽是地主家的佣人,实际是老东家的心腹。他衷心护送着主家一门四口前往陕西,鞍前马后不离不弃。他爱慕着地主家的千金小姐,发现她被国民党的士兵掳走,拼了命也要将她抢回。他失去星星之后娶了花枝,一夜露水夫妻刚得甜头,次日面临着花枝托孤的重任。他只是发了“你才当了我一天媳妇”的牢骚,便将留保和铃铛视若己出。他在火车上发现两个孩子丢失,不顾自身安危跳下火车四下寻找,以至于丢了卖媳妇换来的四升小米。当他被日军抓住并胁迫用馒头换铃铛的核桃风车时,他毅然吼出“谁也别想动我闺女的风车”,为此他被日本人用刺刀活活刺死……他辜了谁负了谁?为什么要让一个忠仆落得悲惨的下场?

  李培基,蒋介石任命的河南政府主席。灾荒年月,他积极收集灾情资料,前赴重庆为民请命;得知灾情严重,他耐心与河南战区的司令蒋鼎文周旋,力争军粮减免;收到八千万军粮的第一时间,他召开会议,商议如何划重点分配粮食;当县长刘道基手捻两枚核桃大的丸药称是“救荒丸”,吃一丸可以七天饿不死,他嘲谑着:“要是这玩意儿管用,中国自秦朝以来就不会饿死人!”;他甚至为黑暗腐败的官场痛心疾首,升起辞官之念。他是影片里唯一没有起心去发战争财,而是一门心思为灾民做实事的国民党内高层官员。为什么步步受制,处处碰头,难以实现心中所愿?  

  一系列的天问,谁来解答?正如天主教徒安西满,目睹了百姓逃荒的种种惨剧,经历了日军飞机的疯狂轰炸,他自愿效仿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的计划也落空,他回到了教堂,对梅甘神父发出质问:“这一切主都知道吗?”,“主都知道祂怎么不管?”,“上帝为什么总是斗不过魔鬼?既然斗不过,我们为什么要信他!”……

  上帝既然拥有着神奇的大能,祂为什么不拯救背井离乡、流离失所的中国难民;祂为什么不几个闪电劈死那些玩忽职守、牟取私立的腐败官僚;祂为什么不让信祂的人免除饥馁,享受温饱?难道上帝也需要世人拜佛敬鬼般的敬拜祂,献祭祂,他才肯大发慈悲,施以援手?难道上帝真的如同安西满形容的只爱信祂的人却不庇护异教徒?如此心胸狭隘,功利冷血,谁会去爱祂?谁会去服祂!

  《约翰福音》:“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

  纵观《圣经》全书,上帝起初创造天地,制造万有,唯独没有起意造出灾难。亚当夏娃在悖逆上帝之前,他们没有经历过什么苦难。当人类始祖偷吃了善恶树的果子,罪恶便涌入了他们的奇经八脉,与血液融为一体。上帝来到伊甸园审问他们,这对往昔恩爱的夫妻,争着将过错推诿与对方。继之,亚当与夏娃的后裔也遗传了他们体内的罪,于是邪恶与苦毒代代相传,厮杀与攻战定期轮回。若说天灾是上帝施予人类的拳击,人祸的实质从何解释?造成河南数百万灾民流离失所的原因难道仅是国民党军官口中的“蝗虫”?

  美国《时代周刊》记者白修德赶赴灾区跟踪报道,亲手拍下路边饿殍无数,野狗肆意嚼尸的照片,蒋介石看到是何反应?他先是一脸轻松:“灾情没有那么严重”,再强笑辩解:“(野狗吃人)这在中国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直到一张张代表事实的照片摆出来,蒋介石才正色回应:“没想到灾情这么严重,政府如果知道不会作势不管的。”可是蒋介石没有把救灾作为案头工作的第一要务。他很忙,他忙着了解宋美玲访美、甘地绝食、斯大林格勒大血战和丘吉尔感冒……这些事件的任何一桩,放到1942年的世界环境,似乎都比三百万人命重要。蒋迫于国际压力所作出的赈灾决定,落实到地方政府,又演变成了粮价疯涨,官员贪污,灾区各部门为索粮争论不休,无良商家趁机从赈灾款项中抽取好处费……如是这般均被观众视若罔闻,却去责问上帝为何袖手旁观,到底是上帝不够公义,还是人类本身寡义?

  刘震云在小说《温故一九四二》里有明确的记载:“(外国传教士)他们是受基督委派前来中国传教的牧师,干的是慈善事业。这里有美国人,也有欧洲人;有天主教徒,也有新教徒。尽管美国人和意大利人正在欧洲互相残食,但他们的神父在我的故乡却携手共进,共同从事着慈善事业,在尽力救着我多得不可数计的乡亲的命。”这些传教士早在蒋介石赈灾之前,便通过设置粥场、开办教会医院、设立了孤儿院来救死扶伤、救护灾民。灾区的百姓又是如何相待:战乱年月,灾荒时节,被饥饿折磨的穷人可以像土匪冲到地主家里烧杀劫掠;老东家在仓房外听到儿子起意霸占前来借粮的长工家媳妇,不予阻止还默默走开;儿媳妇在丈夫被杀之后没有流露过半点伤感,反而絮絮叨叨一些被抢走的陪嫁首饰;逃荒路上,长工的母亲看到老东家的狼狈样,冷笑着说“我说有灾好,让他家也变成穷人”;吃了败仗的国民党军队,面不改色心不跳地告诉灾民这是“迂回作战”,并且肆意抢掠灾民们的粮食、车马;老东家的掌上明珠卖身来换取五升小米救全家人,老东家先是欣然一笑,转过脸说“真是辱没先人”……实看不出,哪一个人物是编剧刻画的义人。

  因为没有真正的完全的义人。生而为人,血肉之躯,抗不过岁月磨洗,逃不过生离死别。一场场意外砸来,不死也是重内伤。生而为人,也靠进化,需遵循自然法则,要面对优胜劣汰。平安盛世时期,均不识红尘饥馁,哪见得耕织苦忙。一旦遭遇灾难,求生就成了首要任务。人性里的恶如自私,恶毒,背叛,苦毒蓬勃而出,与野兽并无甚区别。

  1942年的河南大逃荒固然是令人心碎,观之落泪,1962年的全国大饥荒更是惨绝人寰、举世震惊。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饥饿,战乱,逃荒,大迁徙等动荡素来多见。“饿殍遍野”、“流民载道”、“卖儿鬻女”、“食草根树皮殆尽”,甚至“人相食”亦屡见不鲜。这一次次沉重的鞭子挥下来,国人的痛感总是短暂,轻而易举就学会了遗忘!

  多少人笑哈哈地奚落着“犀利哥”的一身行头,却不对他的精神障碍报以怜惜;多少人眼睁睁看着小悦悦事件接二连三地上演却只会在微博上发表120字的慷慨评论;多少人爱慕着成功学,翻阅着励志书,艳羡着金光闪闪的范爷背影,揣度着霍启刚与郭晶晶的婚姻幸福还是不幸福;多少人吃着地沟油,喝着三聚氰氨奶,品着瘦肉精,扒着石蜡翻新陈米饭,嘴上批判着奸商就解了气;多少人背着高房价,拿着杯水薪,自命穷屌丝,意淫着高富帅或者白富美,看着芒果台的恶俗综艺节目和灌水肥皂剧打发着一天又一天;多少人关注股市、关注楼市、关注国际形势,却吝于思考自己从哪里来,自己又要到哪里去;多少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羡慕嫉妒恨,寂寞空虚冷。惹不起上层阶级,还可以嘲弄下层弱势……这样的民族,无论过了几个世纪,在灵魂领域依旧是灾民,依然是饿鬼。

  冯小刚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他通过镜头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刻画出来,揭露出来,但是他在电影里并没有找到出路。老东家在失去一切之后,遇到一个孤苦无依的小女孩,只好靠抚养她去建立苟且偷生的存在意义。可是他不知道,世人的一切迷惘、一切疼痛、一切于心灵深处发出的呐喊,上帝都在聆听。祂早已将基督白白赐给了人类,同时也将自由意志赐予了大家。

  是选择真理还是盲从罪恶,是渴望救赎还是拒绝救恩?

  上帝,始终在等待,祂等待心爱孩子的回转。祂让世人有生的每一日,都能看到朝阳的升起,重获新生的动力。祂在《圣经》里边默示过,祂终究会进行末日审判,到了那一日,属于上帝的归上帝,属于凯撒的归凯撒。天国与地狱的大门,届时一同敞开。谁也逃不过,谁也免不了!

  《1942》影评(八):苦难与拯救——从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低碳生活的英语作文到1942

  2012年,传说中的末日之年。末日前上映了两部热议影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与《一九四二》,二者几乎在同一时间段上映,不约而同地涉及到了在极端灾难下人如何生存的问题。然而,无论从内容到形式,以及叙事风格和价值取向上,这二者都截然不同。在豆瓣网上看到很多人更喜欢《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而不喜欢《1942》,我觉得这也是可以理解的:《1942》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一个是用现实的苦难摧毁了一切信仰,另一个则用信仰拯救了苦难的现实。

  在少年派中,派讲了两个故事。这两个故事看似完全没有关系,其实却是一个故事。显然,这绝非一个海上漂流的奇幻旅程,真相极有可能是残酷的人吃人。然而,这个故事更加残酷的一面,在第二个故事中被隐去了,并在第一个故事当中以隐喻的形式保留了下来。对于影片中探讨到的宗教信仰命题,李安表现得隐晦了些,他只提出了疑问--上帝存在取决于你愿意相信与否。但这并不能掩盖《少年派》中对于“神的缺席”命题的疑虑,只是导演巧妙的把思考同时抛给了观众„„

  《1942》讲述了人们在饥荒当中的苦难,妻离子散、饿殍遍野„„《1942》同样也提到了信仰,但似乎在这里没有上帝的容身之地,就连安神父面临如此惨绝人寰的一幕,也会质疑上帝的存在与否?信仰在这并不能解决生存危机,生存让所有文明的底线沉沦,人们为了活着苟且。当死亡逼近,一切价值,包括人的尊严,民族大义都接近于零点,这也正是冯小刚的态度。中华民族历来确实缺乏信仰,即使信教也多追求实用,道教很民间,文人都信佛,没有基督教原罪救赎的精神在其中,缺乏自省。要说中国人真正信什么,也许那就是命,宿命观依旧是中国人终究绕不过去的关。

  对于苦难赎救的主题,两者给出的答案也大相径庭。《少年派》中,派选择遗忘与自欺。如果不是遗忘,若不将苦难中的残酷寄予在自然法则下的动物世界,一个人极可能就被这种生存的残酷所摧毁。对于我们该如何跨越现实的苦难,少年派给出的答案或许就是,靠救赎、遗忘、自欺和信仰,甚至也包含这种诗意自欺的叙事。相较之下,《1942》并未给出答案,影片刻意或无意烘托的煽情氛围让人沉郁、压抑,直至绝望。在这里,我并非指责冯小刚的表达方式不好,而是从他的表达方式当中,我们洞然窥视到了,当下中国社会似乎仍未做足准备、鼓起勇气走出过去的苦难,还在为纠缠、摆脱过去的历史阴影而挣扎„„当下,我们对于过去和未来,以及正在不在的现在,仍没有如愿得到一个同时可以说服自身与他人的答案。就此而言,《1942》既是隐喻,也是救赎。

  对于个人而言,在历经一次苦难之后,从而实现了自我救赎,这是简单的。而对于整个人类社会来说,这又是极其不易的。《少年派》似乎给我们的社会提供了一个更为圆满的终极方案。只是,这种圆满的选择也意味着另一种残酷。这意味着,一个国家或民族尚未能够正视过去的苦难,仍在与“猛虎”同舟。一个民族在经历苦难之后,缺乏灵魂的鞭挞自省,就径直遗忘苦难的过去,如此我们是否能够洗旧革新,这个民族又是否能够摆脱劣根性?而在当下人们对于《1942》的态度当中,我似乎看到了一个时代的纠结。

  《1942》影评(九):人性与政治---上帝死了吗?

  昨天一口气看了同期肉搏的两部电影,同天上映的《1942》和《王的盛宴》。将近四个半小时的连续观影,是对眼睛和神经的严峻考验。相比陆川稍显自恋居高临下的文青气质,冯小刚的亲民和煽情还是更可爱些。虽然比起刘震云原文本不动声色的潜流暗涌,电影温暖的日子略显矫揉,但即便是刻意为之,被地道的家常菜里猛洒的芥末油熏得泪牛满面也挺爽的。而陆大厨的作品虽有才华意境和想象力,但舞台剧式的肢体语言,不流畅的时空场景切换,支离破碎的故事框架以及自诩深刻的主题立意会让《王》剧非常小众。

  虽然题材背景、叙事结构和电影语言都相去甚远,但两个片子的若干关键词都惊人的一致:人性、战争、欲望、权力、制度、历史、选择。

  叔本华认为整个世界都是由盲目的、非理性的意志统治着。世界的本体便是一种“生命意志”。“一切欲求皆出于需要,所以也就是出于痛苦。”逃荒的河南饥民们饥寒交迫,吃光了树皮草根,丧母失子,卖妻换米,被日本人连番轰炸后人群没有丝毫同仇敌忾的架势,反而互相扭打抢夺,各种穷形尽相。惨绝人寰的场景让一个年轻的牧师问出了尼采早已回答过的问题:“上帝死了吗?”他的圣经也压不住小女孩身上被炸出的窟窿里泉涌而出的鲜血。在面临生死的终极选择时,人性及尊严已然成为奢侈品。日本陆军司令冈村宁次主张以华制华,他决定由日军向被国民党政府抛弃的河南的饥民供粮,以达到分化国民与政府,为己所用的目的,其部下表示疑议,说“这不可能吧,他们可是中国人啊!”冈村宁次信心满满地摇摇头说:“但他们首先是人。”冯导的高明之处就在于虽刺激观众视觉但避免下结论,不做判断,正反面都尽量客观叙述。在大批灾民为日本人做饭、准备军需的时候,被俘的地主家长工一根筋看不通透,为保住受托孤儿心爱的玩具拒绝了日本人的馒头,结果便是刺刀穿头。萨特说“选择决定本质”。活下来的都是善于苟且的,苟活下来的。

  相似的主题也出现在《王》剧中,只是陆导似乎担心观众的智商理解不了自己的阳春白雪,因此明确地让吕后感叹到“项羽是我见过的最高尚的人。”但高尚者终是败者寇,话语权还是掌握在擅使诡计,视节操为粪土的王者手中。新历史主义者们将此称为“文本的历史性”。如果你拥有比生命更重要需珍视的东西,那么就等着被弱肉强食吧。在这部楚汉争霸的电影中,项羽缺少的便是“本我”驱使的动物性的生存欲望。

  在关于政治、制度和权力的讨论中,能察觉到冯小刚的妥协,他不会像姜导那样装逼说“我要站着把钱挣了。”向来力求八面玲珑的草根冯导能接受坐着或者蹲着(只要把钱挣了),这部《1942》中明确的罪魁祸首当然是腐败的蒋家王朝,但各种情节的隐喻和另外一党的缺席还是给观众很大的想象空间。相较之下,陆川似乎害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在说谁,项羽腰斩秦王子婴后,义正言辞地痛斥秦王整齐划一的暴政手段。韩信作烈士状赴死之前也明白断言“我们和他们的最大不同便是认为这天下是百姓的”。而刘邦和吕雉的银幕意象更是无误地把观众带回到40多年前。其实对过往的那个年代大部分中国人都有话说,对于真相可能被隐藏在历史的背后,活到一定年纪也就无师自通了,更何况文本与历史语境的相关性新历史主义者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已经掰斥清楚了。

  还是能屈能伸的冯小刚导演在电影结尾处给人性留了出口。衣衫褴褛,家破人亡的老东家最后反向而行,只求死的离老家近些。这时路遇一个伏在母亲尸体旁哭泣的孤女,女孩说“我认识的人全死了。”“妮儿啊,现在咱两说了话也就算认识了,以后你就叫我爷爷吧。”无论如何,这样的结尾总会让纠结两个小时的观众心里舒服些,也会让等着票房成绩的制片人们心里舒服些吧。

  虽然仍有妥协,但这样立意的两部片子能通过审片已经是中国电影巨大的进步了,需要赞一个。

  《1942》影评(十):1942都该去了解

  关于1942,网上充斥不好的评价。我只想说个人的观点。

  首先,我不了解1942,仅仅的认知只不过来源于各种历史书籍以及网上相关的历史材料。当然,我的父母也不了解。只有真正经历过的人才能懂。韩松落说过,影像中的痛苦,其实都不是痛苦,有时候恰恰省略了痛苦。而当被逃荒的惨状震撼的泪流满面时,我知道我体会到的那一点难过与绝望,与身在其中的饥民相比,微不足道。

  先从张涵予饰演的那个神父小安说起,在饥荒与战乱中,他依然坚持传教,坚信那些在灾难中死去的人们是因为不信奉主而未受到主的庇佑。可是讽刺的是,当他为死不瞑目的老太太做弥撒时,老太太始终无法合眼,不得不直接埋掉。到这里,其实就是一种讽刺。生命面前,宗教无力,宗教救不了饥荒救不了战争。最后,他自己也哭诉到“如果一切都是主的意愿,为什么会有饥荒与战争”,“如果那些是恶魔在作祟,那主为什么打不过他?打不过他我们为什么还要信他?”。

  当然,饥荒中的国民党政府处理方式是不断遭到质疑的。首先是贪官太多;其次是对于饥情的实情无法掌握抑或是主动逃避;最后在李主席收到救济粮8000万的时候,主持召开的会议中,各部门各自为政,最终根本无法拿出救济的合理方案。而李主席,他是有良心的官园,而他的良心一步一步被官场、被现实摧残,在垮塌的时候,屏幕中他转过身,身后的牌匾高高亮着四个大字“公正为民”,实在讽刺。而在最终惩处贪官的时候,方式太苍白。杀贪官只为了给民众看。而地主的那句“他们现在说什么我也不信”道出了身处绝望境地饥民们的心声——政府早已不具信服力。

  在战争方面,当李主席去请示取消河南省的军队征粮时,遭到了讽刺性的拒绝。事实上在这里,一个矛盾显现:先救国还是先救民?其实整个影片一直充斥的这种类似的矛盾,教育,警察,城市,乡村先救哪个?而在影片末尾,给出了答案。肯定是先救民,就像那个日本军官所说,“中国人,他们首先是人”,在生存问题面前,人们首先无意识的选择本能。如果连一个“人”也无法成就,那一个国还能如何存在?再而,范伟演的那个巡回法庭的庭长,在日本军营当了厨子,他就是那些“吃了日本人的粮食帮日本人打仗的饥民”,他选择了活命;而栓住即使在快被饿死的情况下,没有吃日本人的粮食,当然影片中他是为了铃铛,其实可以理解为导演从另一角度阐述“仍然有人死也不吃日本人的粮食”我的新同学。影片当中日本人第一次轰炸的场景是张国立饰演的地主他们逃荒的时候,那次轰炸一连两次。第一结束,乱作一团,军人强饥民们仅有的粮食,同时打劫妇女,而第二次,把一切都炸干净了,该死的人也死了,人群才变的有序。

  整个影片其实是由几条线索组成的。个人认为最主要的还是张国立所饰演的地主。从一个地主变为片尾最不堪的饥民,实际上最直接的体现了1942饥荒的严重性。影片中一句话出现了很多次“死了好,少受罪”,死远远比生要容易的多。生,还要在饥荒中忍受官园的腐败,政府的冷漠,亲人接连的离去。地主的那个名叫留成的孙子,其实是他“生”下去的希望,而那个希望抓的太牢,活活被憋死在怀里,最后连希望也没有。如果不是在途中遇到那个死了娘的小姑娘,也许他早已葬身在荒野之中。整部影片充斥的绝望的味道。即使是不是的透漏出一点点希望,也会以最快的速度、最残忍的方式将其完整击破。在地主所坐的火车开入潼关那一幕,穿过山洞,眼前出现了土地,满目的黄,是希望,生的希望,山西到了,希望有了,可以活下来了。希望闪过的瞬间,官兵把铁路堵住。山西无力接济更多灾民,只能往回走……希望破碎的太快,震撼的人撕心裂肺。

  在整个影片中,出现的那个新闻记者,以及《时代周刊》、《大公报》这些新闻史中的代表,同样感染人。王芸生持笔的《大公报》揭露了河南饥荒的如实惨状,以及政府无能想把河南直接撒手甩给日本人的真像。白修德,一个美国人只身来到中国,来到饥荒的最前线,和饥民一起逃荒、挨饿、遭受日本轰炸,他用影像呈现事实,他为与他毫不相干的河南人奔走政府,而神父那句话体现了各方的无力:1.我只能祝你获得普利策奖;2.如不能获奖劝你还是离开。最终他还是在时代周刊发表了文章,获得了普利策奖。蒋介石说王芸生蛊惑人心,还让人阻止白修德在时代周刊发表文章,但是他们都是有职业操守的、有良心的新闻人。从他们的身上,我们也能看到《大公报》以及《时代周刊》在推动新闻发展中起到的巨大作用。

  最后,感叹于蒋介石的那句:怀念北伐战争,没有负担,一呼百应。尽可以和民众站在一起。《1942》对我来说,给予太多意想不到与震撼,是部好作品。

影评范文精选15篇2000,《1942》影评精选10篇由小学生作文网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排行: 2016拜年词 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