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在路上》第三集观后感 观后感
范文大全 > 观后感 > :《永远在路上》第三集观后感是由小学生作文网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永远在路上》第三集观后感的正文:
《永远在路上》第三集观后感篇一:永远在路上第三集观后感精选三篇【头条】
永远在路上第三集观后感范文一
本人于2016年10月19日观看了中央电视台播放的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第三集《踏石留印》。片中主要讲述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中央查处的党员干部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和干部“四风问题”的部分典型案例。案例一:利用公款大吃大喝。天津医药集团党委书记张建津,在十八大以后,利用职务之便,利用公款吃喝,用矿泉水瓶装茅台酒,还接受私企老板邀请,到意大利消费,在香港吃鳄鱼肉等。案例二:办公用房超标。天津市西青区西门街道党委书记高视杰,在办公室内违规改装了一套豪华生活套房供个人享用,套房内有房间、卫生间等设施。案例三:公款旅游。青岛日报党委副书记王海涛,以考察文化产业发展为名,通过境外机构提供虚假邀请函的方式,达到出国旅游目的。案例四:奢靡之风。中石化总经理王天普在1次公司内部10多人聚餐中,1顿饭局消费了4万多元。中投公司部分领导干部利用公款打高尔夫球,办高尔夫球卡等。中山市委书记候奕斌接受私企老板邀请到农庄吃饭。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违反党纪党规、触犯刑法等。上述这些案例,一方面说明这些人无视党纪党规,党性意识差,另一方面警示我们全体党员,一定要加强政治学习,提高党性修养,严洁自律,自觉遵守党纪党规,自觉守法。这些案件的查处,体现了中央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决心和意志,体现了反腐败工作“力度不减、尺度不松、节奏不便”工作原则,同时,进一步告诫全体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反对“四风”、惩治腐败没有休止符,只有永恒曲,中央对这项工作将常抓不懈,永远在路上。
永远在路上第三集观后感范文二
做合格党员,不是今天明天的事,也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事。可以说,合格,“永远在路上”。
这一点,对比反面典型,感受更直观,更有冲击力。比如,天津市纪委日前通报的两起严重违纪案就很有典型性。一个是市委原委员、津南区委原书记吕福春,一个是市投资促进办公室原正局级巡视员王富强,前者——“39岁成为正局级领导干部,43岁被列为中央候补委员候选人,44岁成为副市长考察对象,工作能力不可谓不强”,后者——“吃过苦、流过汗,曾为天津港保税区的建设和发展、为天津市招商引资工作作出过贡献”。然而,由于不能坚守合格党员标准,一个“在个人成长进步道路上遇到一点点‘不顺’,便背弃共产党人的信仰,迷信鬼神”,一个觉得“是时候歇歇脚、享享福了”。思想上的迷失必然导致行为上的迷乱,最终这两人都由破纪走向破法,一发不可收拾。
具体入微的通报,清晰地勾勒出了贪腐者如抛物线般滑落的人生轨迹,也警示更多人:做合格党员,不在一时而在全时,不在一阵子而在一辈子。“合格”二字不仅在内容上覆盖了党员的一言一行,在时间上也持续了党员的一生一世,需要一辈子坚守。
合格不能满足于及格。“共产党员是用特殊材料做成的”,永远应当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冲锋在前,退却在后。合格,不是“及格”的问题,而是追求高分、高格调的问题。如果仅仅满足于“60分”,那么在实践中就会存在“差不多”“过得去”的思想,以这样的标准要求自己就难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更何况“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所以说,必须时时以合格标准要求自己,做合格党员而不是及格党员。
合格决不能出格。合格的“格”,本意为“格子”。这个“格子”,就是以纪律为底线,向着高标准挺进。脱离这个“格子”,就是出格行为最快乐的一件事,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跑冒滴漏、脱轨越界。俗话说,守好小格子,方有大格局。做合格党员,就要一辈子在这个“格子”里前进。如果忘记党员身份,漠视党的纪律,做出出格行为,党纪党规就会找上门来。“脱离框子的玻璃容易碎。”很多党员干部开始合格,后来失格,就是因为思想和行为出了格。
合格要敢于对自己动真格。共产党员没有天生的免疫力,党龄长不等于党性强,职务高不等于党性高。周恩来曾经指出,“每个党员从加入共产党起,就应该有这么一个认识:准备改造思想,一直改造到老。”只有眼睛向里、刀口向内,“吾日三省吾身”,及时祛除自己“皮袍下藏着的小”,防止灰尘沾染、雾霾熏染,才能始终保持合格这就是我作文300字党员的好样子。因此,作为一名党员,就应把合格标准当作天天面对的要求,时时铭记、事事坚持、处处上心,努力做到党龄长一岁、党性强一分。
“合格”是个无尽的过程,做合格党员永远在路上。“心中醒,口中说,纸上作,不从身上习过,皆无用也。”一辈子做合格党员,基础是知行合一、坚守底线,关键是长期坚守、追求高标准。党章中规定的党员义务,“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明确的“四讲四有”合格标准,都不应随着时间的推移、职务的升迁、权力的增长而变得“模糊不清”,必须坚持到底、践行到底,永不偏移、永不出格,确保始终不脱离“合格”轨道。
如果几千万党员都合格,那将是一支多么伟大的力量!每名党员都把做合格党员、优秀党员作为毕生追求,就一定能在为党分忧、为国奉献、为民服务中收获出彩人生。
永远在路上第三集观后感范文三
由中央纪委宣传部和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一经播出后,在全国各地、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片中所展示的正风反腐积极成效令人振奋,一个个案例让人深受启发,所描述的光辉前景更让人深受鼓舞。
片中所讲的这条路是一条人间正道、是一条康庄大道,是一条通往光明和胜利的希望之路。那么我们应该以何种状态在这一条路上不断向前,确保不偏航向、不走弯路、不徘徊停顿、不倒退回头,笔者认为应该把握好“永远在路上”的三个维度,即目光、初心和脚步。
维度一:目光向下,我们在这条路上才能动力满满。
“为什么我的眼里饱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深爱着这片土地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深爱着这片土地上的人民。身为党员领导干部,平时不能总是仰视,而应把目光多往下看,目光放低一些、再低一些,少一些高高在上之感,多和普通群众交朋友,多关注身边的群众疾苦,将万家忧乐牢记心间。片中众多高干在忏悔中都提到在为官后期,他们的眼里已经没有了群众,而只有他们的家人和所谓的“圈内人”、特定关系人,他们手中的权力已经成为只为极少数人谋取私利的工具。他们忘记了“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的古训,他们忘记了群众才是我们开展一切工作的动力源泉和评判者,而最终只能落得被人民所抛弃的下场。
维度二:不忘初心,我们在这条路上才能信心百倍。
“无论你走了多远,都不要忘记自己为什么出发。”身为党员领导干部,应该经常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时常“省吾身”、“拾遗补缺”,从而让自己始终保持着初心、本色、那份纯真和一颗向善向上的心,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纯粹的人”。片中众多高干在忏悔中都提到,他们在为官初期也都是踌躇满志、励精图治,也都能在各自的工作领域内取得过一些成绩。然而在取得成绩之后,慢慢地漂浮了起来,自我放松,背离了自己的初衷,在沿途的美好风景中迷失了自我,在灯红酒绿中心旗摇曳,被一些物质的诱惑羁绊住了脚步。他们忘记了“行百里者半九十”的道理,他们让自己陷入了“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的“魔咒”,其实他们只是没有能够战胜自我,最终让自己步入歧途而未能善始善终。
维度三:脚踏实地,我们在这条路上才能步伐稳健。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身为党员领导干部,应该牢记做任何事情都应该有一种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狠劲和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韧劲,一步一个脚印,咬住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朝着目标不断向前。片中不少高干在忏悔中提到他们违法犯罪都是从“破纪”始,他们的官僚主义、享乐主义等作风问题日盛的同时,在工作中也经常脱离实际,不注重小节,最终在违纪的深渊里越陷越深、无法自拔,在前行的道路上失去重心、摔了跟头,成为了随波逐流的浮萍,成为了“脚踏西瓜皮,滑到哪算哪”的“滑客”。他们忘记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道理,为了那无限膨胀的私欲、与自身身份极不相符的所谓梦想,去追逐所谓的“终南捷径”,找寻那梦中的“海市蜃楼”,最终也只能是足篮打水一场空。
心有笃定,终达远方。即使风雨征程,筚路蓝缕,只要把握好这三个维度,我们坚信,一定会春风得意马蹄疾、风正一帆悬,意气风发,昂首阔步!
《永远在路上》第三集观后感篇二:反腐片《永远在路上》第三集观后感
永远在路上观后感(一)
中央纪委拍摄的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已经播出3集。这几天很多媒体都在深挖这部大片的细节,描绘贪腐的套路,甚至有些媒体还帮着计算起了反腐的成本。这样的解读除了吸引眼球外,似乎和这部片子的警示本意有着南辕北辙之嫌。其实,这部片子至少可让人领悟到以下七点深意:
展示全党全国人民的反腐意志
中纪委拍这样的反腐大片,不是想证明自己的业绩,也不是在故意刻画细节,而是想通过展示审查的严格细致,凸显党中央反腐的决心和全党全国人民支持反腐的“民心”,再度表明:不管是谁,不管哪个级别,不管以哪种形式,只要腐败了就会面临党纪国法的严惩。因为腐败分子不仅有纪委在盯着,而且有全党和全国人民在盯着,“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永远在路上”指的是哪条路
正风反腐永远在路上,这绝不是一句套话。我们走的道路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目标是要实现共产主义,这就要求我们无论开展什么工作,评价任何功过,都要以人民为中心,追求公平正义。而腐败和歪风邪气不仅侵害人民的直接利益,还在毁坏社会的公平正义,摧残人民对党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我们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必须和腐败及歪风邪气战斗!这就是“永远在路上”的含义!
反腐成本应该这么算
成本,是商品价值的组成部分。用在反腐上意义就深了,一些人质疑反腐成本,其实就是想质问:这样反腐值不值、对不对?这样发问本身就是个问题,因为反腐是在“治病”,是用治标为治本赢得时间,没有健康的“肌体”,什么都等于零,所以这个“本钱”要舍得下。一些人甚至把“经济不景气”也归咎为反腐的过错,这是真正的无知,没有公平的市场规则,没有清朗的政治生态,再繁荣的经济人民也不能分享,那样终究会失去“民心”这一最大的成本。这笔“账”一定要算明白!
腐败游戏官员们真的玩不起
在这部大片里,看着那么多官员忏悔,让人涌动出一份感悟:腐败游戏,官员们真的玩不起。官员们所有的荣誉、自尊和自信其实都是建立在自己对权力公正性的尊重和维护上的,一旦开了以权谋私的口子,不管有没有被查处,人格早就碎了一地。在行贿者的眼里,这样的官员不再有任何的级别,对他们也不会有丝毫的尊重。腐败官员的确谋取了巨额利益,但行贿者从官员们那里获取的利益更多更大,而且胃口越来越难满足。最后的结局,常常是贪腐官员对行贿者俯首称“臣”,实在是太傻太悲凉!
再深的套路也有起底的时候
做局越深,自己陷得也会越深,甚至不能自拔。在这些腐败套路中,归根结底有根利益的主线在。拉出这根主线,不管上面“挂”了多少人,盘了多少结,拐了多少弯,都能看得清清楚楚。而这根利益链条必然侵害周边众多相关方的利益、乃至普通群众的利益,进而引发人们的反对。所以不管腐败的局做得多深,多隐蔽,最终都会展现出这样的困局。起底只在早晚,没有例外!
正风反腐动力在这里
最近朋友圈流行着一个励志故事:通往山顶的山路难行,一位健壮的男人背个小包已是气喘吁吁。当他看到一个女孩背着一个小男孩从身旁走过时,便同情地对她说:“小姑娘,你背那么重的小孩一定很累。”女孩回答说:“你背的是包袱,但我背的是我的弟弟。”这个故事寓意深刻,用在这里也很贴切。正风反腐事关党的生死存亡,事关每一位民众的福祉,绝不是包袱,所以在正风反腐的路上,应该有决心、有力量、有梦想、有责任、有使命,不会累!
播放节点很耐人寻味
到目前为止,各地的换届选举工作还在进行中,用这样一部大片教育即将走向重要岗位的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警示我党的生存危机、展示我党刮骨疗毒的勇气、重塑人民对党的信任都是极好的,极有用的。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看片和感悟,还要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真正在心中“生根发芽”,用实际行动让人民感受到“开花结果”!
永远在路上观后感(二)
近日,我学习了《永远在路上》的反腐专题片,对全国人大环资委原副主任的白恩培几句话深有感悟,白恩培谈到,1985年的他就是延安地委书记,副部级、正部级以上干了三十多一个人作文年,没想到老了老了,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而临近退休的白恩培,却因为腐败问题落马。
古往今来,像白恩培这样没有过好最后一关,晚节不保、身败名裂的不在少数。一个个晚节不保的官员翻身落马,让人既感到可恨,更感到可惜。可恨作为党的领导干部无视党纪国法,退休前还戴着虚伪的面具滥用人民赋予的权力挖社会主义墙角,可惜的是有些为国家奉献了大半辈子的干部因为一时贪欲、私欲,退休后却落得个晚节不保的悲惨下场。
一日得失看黄昏,一生成败看晚节。通过剖析贪官由盛而衰的人生轨迹和心路历程,可以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和警醒:心有所图之时,就是防线瓦解之日。很多晚节不保的领导干部,也曾是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清正廉洁典范,却在临近离退的晚年开始为自己考虑、为子女考虑、舍不得放下手中的余权,心有余更想“利”也足,于是乎违纪违法,身陷囹圄,功败垂成,却是让人心痛,但在百姓心中留下的却是“活该”二字。
人未退休,心先脱党便是最大的危险。很多反面警示我们:理想和信念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之本,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十八大以来,那些被查处的腐败分子虽然案情不同,但无一不是从丧失理想信念开始,经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过程的。胡长清、白恩培、周本顺等等就是从接受一顿便饭,接受一件小礼品开始就丧失理想信念,正是因为丧失理想信念便蜕化变质,滑向腐败的深渊。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初心是一颗对法纪的敬畏之心;初心是一颗对理想信念的坚持之心;初心是一颗对“小问题”“小毛病”的警惕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戒非分之想,时刻保持一颗敬畏之心是干部抵抗不良作风和腐败病毒的第一道防线。党的领导干部,特别即将要离退休的干部在各种各样的诱惑面前,要多想想古人“慎终如始,则无败事”的告诫,多学学周恩来“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的教诲,时刻提醒自己“慎终如初”,时时自重、自警、自省、自励,保持好晚节。小心谨慎地走好人生的每一个台阶,愈到身退之际,愈要珍重晚来风景好,黄花老圃殿高秋,为自己的人生划一个圆满的句号。否则,一不留神就前功尽弃,一生清名毁于一旦。
人生没有如果,只有后果和结果,一旦迷失初心,就难再找回。领导干部应当谨记为官的初衷,正确认识和对待名利地位、进退去留,才能防止晚节不保,真正在人生旅程中平安着陆,方得始终。
正己然后可以正物,自制然后可以治人。保住晚节还得靠自己。领导干部不妨多以“手莫伸,伸手必被捉”作为座右铭时刻警醒自己,才能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永远在路上》第三集观后感篇三:永远在路上第三集观后心得体会
《永远在路上》纪录片第三集观后感
刚才播放的《永远在路上》专题纪录片首次披露了高级官员的贪腐细节,看后深受启发。 一方面表明了党中央坚持从严治党的意志和决心,另一方面再一次为广大党员干部敲响了反腐警钟。
片中讲述的王天普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子弟,生活习惯也曾经勤俭朴素,但是随着职务的升迁,在大的环境下,渐渐形成了忘乎所以的攀比心态。他把 “你来我往”当作一种习以为常的惯例,拿国家的钱公款吃喝,以此为名推销中石化的产品。
原天津医药集团党委书记张建津的做法更是令人触目惊心。他除了用矿泉水瓶装茅台,为了吃喝更加方便、更加隐蔽,还让医药集团的下属单位把会议室改造成临时餐厅。
这些明知违法违纪却不收敛不收手的行为,给广大员工带来负面影响的同时,也使他们迷失了方向,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他们的落马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待反腐败工作“力度不减、尺度不松、节奏不变”工作原则。我们应当引以为戒,在工作中不忘做人之本,做到思想和行动统一,不断提高坚持求真务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永远在路上》第三集观后感篇四:《永远在路上》观后感
反腐倡廉 任重道远
——观《永远在路上》有感
近日,为响应单位的组织号召,身为党员的我观看了电视反腐专题片《永远在路上》,短短几集,感触良多。
永远在路上专题片共分八集:第一集《人心向背》,第二集《以上率下》,第三集《踏石留印》,第四集《利剑出鞘》,第五集《把纪律挺在前面》,第六集《拍蝇惩贪》,第七集《天网追逃》,第八集《标本兼治》。本部专题片以大量翔实的第一手材料,展现了中央坚决整肃"四风",推进作风建设的坚定决心,展现了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严格监督执纪的坚决行动,展现了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两年来党风政风改进、社风民风转变的重大成果。
为什么说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呢?下面笔者来和大家共享下我个人的心得体会: 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关系到事业的成败和党的生死存亡,切不可小看了作风问题。为何党的作风如此重要?因为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优良的党风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巨大力量。如果党的作风出现了问题,那势必会失去人民群众的信任。党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之下。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如果失去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与拥护,那后果将是不可想象的。党的作风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事业的成败甚至党的生死存亡。
" 四风 " 问题,是我党作风问题的集中体现,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死敌大敌顽敌,其危害要引起我们每一位领导干部和党员同志的充分重视。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 " 四风 " 违背党的 " 执政宗旨 " 。
党的宗旨是什么?是为人民服务。 " 四风 " 的危害是什么?首先是违背了党的执政宗旨。违背党的执政宗旨,就是给党脸上抹黑。违背党的执政宗旨的领导干部,是和党背道而驰的,是和人民背道而驰的,是党和人民都不满意,都不需要的领导干部。
反对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作文 "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 " ,这在延安整风运动时,也有类似的内容。可以说,当年的延安整风运动,正是挽救了党,挽救了干部,才使党永葆了青春和活力,最终才赢得了革命和建国的伟大胜利。这次群众路线的 " 四风 " 整顿,可以说正是来源于当年的延安整风运动这个历史背景。这次群众路线教育活动,解决领导干
部的 " 四风 " 问题,也是为了挽救干部,是党内自我看病,自我打针,自我吃药,自我医治,自我革新,为的就是:围绕党执政宗旨,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二是 " 四风 " 动摇党的 " 执政根基 " 。
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的任何一个时期,都注重艰苦奋斗,团结一心,不怕牺牲,实事求是的精神,这才让国家和人民有了今天来之不易的成绩。但是, "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 却存在于一些领导干部身上,有的还表现得很突出。形式主义害人,形式主义是作秀,形式主义违背 " 实事求是 " 的精神。官僚主义让党和群众分开,让鱼和水隔离,离开水的鱼儿能活吗?
成由勤俭败由奢, " 夺天下易,守天下难 " 。 " 享乐主义,奢靡之风 " ,吃坏了党风,败坏了党风,使党的肌体生病,生重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就会病情转变,就会使党萎靡不振,甚至使党成为癌症病人走向覆灭之路。
十八大后,四川省委副书记李春城随即落马。此后,原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刘铁男,安徽省原副省长倪发科等先后在高位上东窗事发被查办。近日,已有四川省原省委常委,副省长,现任省文联主席郭永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素毅;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区总工会主席李达球三位官员被双规的消息。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原副厅长吕英明,广东英德市原副市长郑北泉,广东省揭阳市原市委书记陈弘平,深圳市原副市长梁道行等多位官员,亦因严重违纪,正接受组织调查。这些眼下发生的事件,都在印证一个真理: " 四风 " 问题,已经正在动摇党的 " 执政根基 " 。 " 四风 " 不除,党继续为民执政,就隐藏着很大的祸患。
通过认真观看,从中感受违纪人员的反思痛悟,洞察作风之变后的深层律动,领会中央推进作风建设的坚定决心。同时,要求认真撰写观后感,从政治思想层面认识自我,剖析自我,从而树立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抵制“四风”的坚定决心,以收看《永远在路上》专题片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对作风建设的认识,保持作风建设常抓不懈的新常态。
“打铁还需自身硬”,“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履职伊始的铿锵宣示,仅仅19天就化为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党中央以作风建设为突破口推动党的建设、赢得良好开局,开启了新的历史进军。从八项规定出台到教育实践活动在全党开展,从反浪费到反“四风”,在作风建设新征程上,这一代共产党人留下了闪亮的前行足迹。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一年多来,从参观展览沿途不封路,到河北农村踏雪访真贫;从倡导短实新文风,到与群众零距离接触,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率先垂范,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行动是最有力的誓言,正是坚持从中央政治局做起、从领导干部抓起,我们才能激发以身作则、以上带下的正能量,让作风建设破冰向前。
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以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精神为切入点,治理“舌尖浪费”“车轮铺张”不松劲,管住中秋月饼、新年贺卡、春节烟花爆竹不含糊,刚性执纪打破了一些人的幻想,让紧箍咒越念越紧;中办、国办加强督查,中央纪委点名通报,截至去年底共查处违反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4521起,铁面问责防止了“破窗效应”,使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凭着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一步一个脚印,过了一山再登一峰,我们以改作风的成效取信于民,让八项规定赢得了“铁八条”的赞誉。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八项规定针对调查研究、会议活动、干部待遇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亮出了制度建设的利剑。一年多来,从八项规定到六项禁令,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到“1+20”制度建设框架,不断织密的制度之笼,体现了中央靠制度抓问题、管根本、谋长远的战略思考,为管住权力、转变作风提供了坚强保障。有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制度创新,解决作风之弊才能变“割韭菜”为“连根拔”,人们才会越来越坚信“改作风不是一阵风”。
历史选择为民务实者,未来属于勇毅笃行者。形成优良作风不可能一劳永逸,克服不良作风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贯彻群众路线没有休止符,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继续推进八项规定所开启的历程,乘势而上、乘胜前进,我们就一定能够巩固扩大来之不易的作风建设成果,赢得党风政风和社风民风的更大好转。
所有的结束,都是新征程的开始。“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活动收尾绝不是作风建设收场”、“全党要以此为起点,在从严治党上继续探索、不断前进”。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总结了教育实践活动的成功经验,对新形势下坚持从严治党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我们在新的起点上把作风建设不断引向深入作出了全面部署。
变化是最扎实的答卷,事实是最有力的证
《永远在路上》第三集观后感由小学生作文网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