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浪费的议论文 议论文

时间:2025-01-14 01:12:20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话题作文 > 议论文 > :关于浪费的议论文是由小学生作文网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关于浪费的议论文的正文:

第一篇:《2013年高考关于“厉行节俭,反对浪费”的作文》

2013年高考关于“厉行节俭,反对浪费”的作文

古人语:“地力之生物有大数,人力这成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不节,则常不足。”这句话的意思是:自然界所生长的万物(资源)是有限的,由人来加工制成的物品资源也有限。而取时有限度,用时节约,则常常能满足人类的需求。如果相反,取时无限度,用时又浪费,那么球上公有的资源就会很快消失。

现在全社会最引人注目的事是节约,节约是时下最热门的话题。新闻媒体每天都有关于节约的报道,茶余饭后人们也在谈论着这个话题。人们对于节约众说纷纭,观点不一,煞是热闹!

同学们不是经常在书中读到中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吗?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节约呢?因为我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自然资源比较匮乏。就拿水资源来说吧:人类用水量随着人口的增长而不断增加,世界人口,在50年代为25亿,1999年达到了60亿,增加1。4倍,与此同时,农业用水增加了5倍,工业用水增加了26倍,家庭及生活用水增加了18倍,据专家估计,世界人口正以每年8100万的速度递增,预计到2050年将达到94亿,水的需求量也将成倍增长,形式十分严峻。

拧开水龙头,清洁甘冽的水滚滚而来,其实,自来水来之不易。它们可能取自几百米深的地下,或者引自几十公里、几百公里远的某条江河,某座水库,这些原水首先要在净水厂净化,去除铁质,去除细小的漂浮物,水生物,沉淀下杂质,用杀菌液体杀菌,经过检验符合人体饮用后才能出厂。合格的自来水经过蜘蛛网似的管道,用高压水泵加压,才能源源不断地送入居民家。大家看,每一滴自来水都要经过那么多的程序,你有理由浪费吗?

近几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艰苦奋斗和勤俭节约地意识淡薄,大吃大喝,铺张浪费现象比比皆是。而且人们普遍出现了认识上的误区,很多人认为节约就是小气,以为生活水平提高了,就该讲阔气,讲派头,讲排常中国人民自古以来长期形成的俭朴的作风早已忘得一干二净。即使有的人想节约,但是碍于面子,也充当大款。节约为荣,浪费可耻变成了浪费为荣,节约为耻了。

为了让我们的子孙后代生活的更加幸福,为了我们的国家更加繁荣富强,为了我们的地球更加生机勃勃,我们对于资源的利用要做到:“取之有度”这样才能达到“用之不竭”。现在全社会倡导节约,我们不妨行动起来,从身边的小事

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节约用水,节约用电„„

【扩展阅读篇】

作文是决定语文考试成绩的“半壁江山”,因此作文的成败往往决定了整个语文考试的成败。那么怎样让考试作文得高分呢?我觉得以下几点必须注意。

1、题和立意凡考试作文必须审题,原因是考生要在同一环境下,作公平的竞争。审题,就是要对试题展现的所有内容作全面、准确的审读和理解,把命题者的意图读出来,把题目的各种限制审清楚,明确要我写什么,怎么写,写到什么程度,真正做到全面领会,深刻把握,不偏不漏、不折不扣地按要求写作文。高考作文评判明确规定,凡审题有问题的试卷最后得分一般都不超过二类卷最低分。由此可见,审题的准确与否是作文成败的关键因素。立意,就是要作者站在时代的高度,去观察、认识生活,提炼主题,使主题体现时代的精神,既反映时代,也作用于时代,跳动时代的脉搏,推动着时代的前进。文章的“意”, 其实就是作者在体验生活中逐步孕育而成的一种思想,是作者的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撞击”的产物,它反映作者的思想水平、认识水平以及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近两年的作文教改提倡学生写真实生活、真实自我,有些同学忽视了对文章思想倾向的把握,看问题不全面,观点偏激,更有甚者由腐败现象而怀疑党的领导和党的政策。尽管当今的中国社会政治清明,言论自由,话说错了不会追查什么政治问题,但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正确的是非观还是应该有的。这一点必须注意。

2、标题和段落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也是阅卷老师对文章的第一印象,特别是自拟题目写作,阅卷老师很看重考生所拟的标题。俗话说:“秧好一半谷,题好一半文”,可见题目的重要性。有些考生先写正文再拟标题,文章写好后也许是没有时间写标题,也许是忘了补写标题。虽然评分规定无标题扣2分,但实际结果却远非2分。有人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将几篇写得较好的作文,按保留标题和隐去标题两种类又是一年型请两组老师分别予以阅卷,其分数差别一般都在5分以上。这是因为阅卷老师对无标题作文产生了一种心理距离,不知不觉便降低了分数等级。至于如何拟题,我觉得应做到这样几条:①确切看图说话图片。指符合文章内容,也指遣词造句符合规范)。②精练。指标题字数恰当。③生动。指题目能体现出一种活力,具有可读性,饶有情趣。④新颖。指有新视角、新思路、新感悟,能够给人一种新鲜感。转载自百分网,请保留此标记⑤有意蕴。指有内在的含义。拟题方法多种多样,可以运用修辞拟题,可以引用俗语拟题,可

以化用古语拟题,可以借用成语拟题,可以套用流行语拟题,也可以巧用其他学科公式或符号拟题等等,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运用。段落:考试作文最忌首、腹、尾三段式的结构。把文章分为几段更好?千字以内的作文,我觉得分为5-8个自然段就可以了。因为自然段分得越自然,越显得你成熟老练。另外,要把每一段的首句写好。每一段的首句犹如人的眉目,把首句写好,“眉清目秀”,整个段落都显着精神。

3、文体和内容高考作文试题对文体的要求有两类:一类是规定必须写某种文体,如“写一篇议论文”;另一类是排除写某种文体,如“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考生必须按规定的文体去写。近几年高考作文题中“文体不限”,让考生自由选择文体,这里要特别注意,文体不限不是不要文体,而是要你在选择了一种文体后,一定要按这种文体特点写作,要写什么象什么。不可随心所欲,写成不伦不类的“四不像”文章。文章内容方面:不假思索就能想到的东西,绝对不要写;稍加思索想到的也不要写;花上几分钟,想别人想不到的内容来写。记叙文最好将主人公设定为自己,用第一人称入文,让“我”的激情在文章中闪光,情真意切,引起共鸣。议论文切忌大话、套话、废话,要避免空发议论,无病呻吟,滥提口号,乱发号召,空表决心等等。作文可以虚构,“允许”编写故事,但不等于提倡“编写故事”,编写故事要做到“大胆想象,自圆其说”。滥编、胡编,绝对不会得高分。

4、开头和结尾应试作文的开头结尾,就是文章的刀刃。平时在课内外所学的各种开头结尾的方法完全可以用在应试作文上。不管你使用什么方法开头和结尾,必须做到开头起笔入题,结尾点明主旨。为了给评卷老师一个好的印象,开头结尾千万不要涂抹。有道是: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可有些考生犯“入题慢”的毛病:有的把大段的原材料全部照搬;有的把本来简洁的原材料进行扩展;有的开篇摆材料,古今中外,慢慢道来。开篇松散,占去了大量的篇幅,后面的真正应该说的内容却“千呼万唤不出来”,有的只是一笔带过,草草收兵,比例严重失调,使老师难以衡量其实际写作水平。古人写文章讲究“凤头”、“猪肚”、“豹尾”,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可有些考生作文来不及刹尾,或用一句话硬断,或点上一串省略号,这样即使你雕出了“凤头”,壮大了“猪肚”,也会因为没有“豹尾”而不成其好文章,得不到高分。阅卷老师衡量一篇文章的好坏,首先是看其整体。所以,考生交给老师的无论如何也应是一篇完整的作文。

5、语言和字数考试作文语言要规范准确,具有个性和活力。不要文白夹杂;

不要使用别人看不懂的方言和词汇;少用长句多用短句;可引进部分时代新词汇,引用名言警句,引用流行的通俗歌曲歌词,引用百姓口头民谣,但取向一定要积极向上,真正让语言亮起来。照理说,文章是表情达意的工具,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似乎不应有字数的限制。但考试作文,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作文,为了达到一定的考查目的,并考虑到考试时间等因素,一般对字数都作了规定。我们必须按照规定去做。限最低字数的,一定要写够数量或稍微超过50—100字才好。如果字数不足,虽然评分标准规定,不足字数的,每少50字扣1分,但实际情况是,字数不足往往被认为文章内容单薄,分数很难上档次。限最高字数的,不要超过。否则,给人一种臃肿的感觉,再说,作文写得长,花的时间多,解答前面的题用的时间少,必定会受到影响。如果没有限最高字数,一般就是以作文纸为限,即要在作文纸格子内行文。千万不要自作多情,超出作文格子,以免出力不讨好。

6、书写和卷面近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书写都占相当的比分。一般不要求写得好看,但要求书写整齐易辨认,一笔一画清清楚楚,不写草字。标点符号书写也要规范,特别是格式要正确,句号、逗号、问号、叹号、顿号、分号不要出现在一行之首;引号、括号、书名号前半不出现在一行之末,可以在这些符号后面挤着写一个字;引号、括号、书名号后一半不出现在一行之首,可以把这些符号挤在上一行之末。省略号、破折号占两个格,不能断开,写不下时挤在一行之末。至于作文的卷面,正如人的容貌一样,给人的印象是重要的,尤其是高考作文,卷面整洁与否直接影响着阅卷老师的心理和情绪,书写工整,卷面清洁,让人一看心中先喜三分,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关于浪费的议论文

7、检查与修改考试作文试题和其他试题一样,做完后也需要认真检查,看有没有笔误的错别字,有没有不通顺的句子,有没有需要调整的内容。审查发现了错别字、错用了词语一定要修改过来,对于句段该删的要删掉,该增的要增补,只是要改得清楚、整洁,使人一目了然。不能因为修改而影响了卷面的整洁。

第二篇:《有关节约的议论文 勤俭节约成为一种时尚》

谈勤俭节约

古人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勤俭节约是国人的一种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整个人类,要想生存,要想发展,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这四个字。可以说修身、齐家、治国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诸葛亮把“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为“修身”之道;朱子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当作“齐家”的训言;毛泽东以“厉行节约,勤俭建国”为“治国”的经验。

历史上,古今中外勤俭节约的故事不胜枚举。毛泽东要求别人的自己首先做到。他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补了73次、穿了20年。经济困难时期,他自己主动减薪、降低生活标准,不吃鱼肉、水果。上世纪60年代,有一次他召开会议到中午还没有结束,他留大家吃午饭,餐桌上一大盆肉丸熬白菜、几小碟咸菜,主食是烧饼。伟人在勤俭节约方面为国人做出了表率。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经常说的一句英国谚语是“节约便士,英镑自来”,每天深夜她都亲自熄灭白金汉宫小厅堂和走廊的灯,她坚持皇家用的牙膏要挤到一点不剩。号称“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的日本丰田公司,在成本管理上从一点一滴做起,劳保手套破了要一只一只的换,办公纸用了正面还要用反面,厕所的水箱里放一块砖用来节水。一个贵为一国之尊、一个是世界着名的跨国公司,节约意识竟如此强烈,令人赞叹。

建国初期,有一首歌唱得好:“勤俭是咱们的传家宝,社会主义离不了。不管是一寸钢、一粒米、一尺布、一分钱,咱们都要用得巧。好钢用在刀刃上,千日打柴不能一日烧”。当时,国人都把勤俭节约作为做人和干事业的行为准则。然而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和生活的改善,有些人把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丢了。君不见,当前社会上超越现实、盲目攀比的畸形消费;斗富摆阔、一掷千金的奢靡消费;过度包装、极度美化的蓄意浪费;“长明灯”、“长流水”的随意浪费等现象比比皆是、不胜枚举。在这些不良现象中,“大款”、“公款”充当了主要角色。这种社会现象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并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党中央及时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战略决策,并把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提到“事关现代化建设进程和国家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福祉和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的高度,并在全国范围内大张旗鼓、深入持久地开展节约活动,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关于浪费的议论文

勤俭节约的美德如甘霖,能让贫穷的土地开出富裕的花;勤俭节约的美德似泡泡花,能让富有的土地结下智慧的果。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要牢固树立“浪费也是腐败”的节约意识,克服“花公家钱不心疼”的不良心态,形成“铺张浪费可耻,勤俭节约光荣”的良好氛围,使勤俭节约成为一种时尚、一种习惯、一种精神。

节约与美德

从古至今,勤俭节约一直为世人所称颂,因为勤俭节约是一种美德。人们都不愿意被别人说自己缺德。

但是,确“德”的人却常常有。三国时期魏帝曹睿大兴土木,为自己建华丽的宫殿,劳民伤财。少傅杨阜曾上书曰:“臣闻尧尚茅茨,而万国安居;禹卑关于浪费的议论文

宫室,而天下乐业;及至殷、周,或堂崇三尺,度以筵耳。古之圣帝明王,未有极宫室之美丽,以调敝百姓之财力者也。桀作璇室、象廊,纣为倾宫、鹿台,以丧其社稷;楚灵以筑章华而身受其祸;秦始皇作阿房而殃及其子,天下叛之,二世而灭。夫不度万民之力,以从耳目之欲,未有不亡者也„„”可曹睿非但没听从,还灭其家族,最终是魏氏灭亡,致是自己含恨而终。

一项调查显示:大学食堂一周被倒掉的饭相当于一亩地的产量!学校一年浪费的联欢会作文电量足够一个普通家庭用58年!面对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每个人都需要扪心自问:“我们凭什么浪费?”我们有什么资格浪费?因为饭菜不合口味就将其倒进垃圾桶,这又是什么心理?大家的资源被个人故意地糟蹋就是对别人劳动的不尊重,对社会的不负责任。有些人的挥霍只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地位。 然而,一个人只有不缺“德”,自己的价值才能更容易地显现。据资料显示:福建连江金源集团董事长黄如论,两度成为大陆“首慈”,由“地产大王”一跃成为“慈善王”,2003年捐款2。1亿元人民币,2004年捐款2。86亿元,今年头4个月已有近亿元捐助。如此富有的人物,个人生活中却跟奢侈无缘。世界首富比尔·盖茨被称为“世界最乐于慈善事业的人”,这两年捐助慈善机构的总额已达256亿美元,可他生活上却相当节俭,穿普通的T恤衫,吃平常的汉堡包,没有随从。最近,他向外界公布遗嘱,宣布把不到财产的2%留给自己的3个子女,而把财产的98%留给自己创办的基金会,把这笔钱用于研究防治艾滋病和疟疾的疫苗,并为贫穷国家抵御这两种疾病提供援助。节约的背后是乐善好施的美德。

节约是一种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是一种品质素养和美德。在很多时候、很多地方,节约不是“可为不可为”,而是“为与不为”,愿为则百事可成。把节约看作创造价值、塑造自我的机会,就会千方百计地厉行节约,体味“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成就感。如果视节约为麻烦,把节约当负担,就难免被动应付,对浪费现象熟视无睹。关于浪费的议论文

勤俭节约如同数学中的繁式化简,不仅能真正显示出自己的价值,更能看出一个人的内在品质。是要“天天过‘节’”,还是要“天天过节”,自己去选吧。

谈节俭

所谓节俭,就是花钱有节制,不铺张浪费。这个概念人人皆知,但在现实生活中不能注意节俭的人不在少数,故而有必要谈谈节俭。我觉得,我们应该注意节俭。

首先,生活节俭是一个人良好的个人修养的体现。三国时诸葛亮曾在《诫子书》中说过:“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正体现出节俭对于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的重要作用。事实上,自古以来,凡品德高尚者,大都注意勤俭节约。北宋着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官至参知政事,仍保持富不忘贫、贵而能俭的品德。明代清官海瑞死后,点其行囊,只有“俸金八两,葛布一端,旧衣数件”。其俭素之德,令人赞叹。而周恩来总理又以“简朴”为座右铭,成为令人敬佩的领袖。不难看出,节俭对于修身养德是大有禅益的。

其次,节俭对于治理国家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欧阳修云:“下之用力者甚勤,上之用物者有节。民无遗力,国不过费。”意思是说,节俭利于家邦。明

太祖朱元璋抑奢倡俭,使得国家富强,人民安居乐业。与此相反,清代慈禧太后穷奢极欲,铺张浪费,致使大清朝走向衰亡。当然,我们所提及的“治国”并不代表落后的封建剥削制度,而是指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治理。但是无论什么社会制度,节俭对于治国的重大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相对落后,人民生活水平还不够高。因此,节俭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意义就显得极为重大。试想,如果一个国家,从政府到人民,都以铺张浪费相尚,国家岂能不亡?民族岂能长存?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当努力继承并发扬光大。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把节俭真正落实到行动是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装满昆虫的口袋

节俭,从我开始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每一个同学都耳熟能详的千古名句。这首诗让我们懂得了劳动的艰辛,同时,也深深懂得了劳动的重要性。事实上我们的先辈们一直都把节俭当成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浪费的现象非常严重,就那身边的同学来说,有的同学一味追求新的文具,频繁地更换文具;有的同学禁不住诱惑,每天都买很多的零食;有的同学经常攀比,炫耀自己的衣物,说起名牌来如数家珍。

更让人感到遗憾的是,浪费在有些同学眼里似乎非但不是让人羞耻的事,反而成了一种追求时尚。吃饭只吃几口就倒掉才显得有派,好好的衣服不想穿了随手扔掉才显得酷。更有甚者,当你批评这些现象时,一些学生甚至说:“我画的是自己的钱,我的东西怎么处理有没有损害你的利益,何必要你来指手画脚?”“现在很火水平提高了,到点饭菜可以理解,用不着这么斤斤计较。”“我国是农业大国,这点粮食算什么?”

虽然我们现在条件好了,可是,还有好多贫困地区的孩子不能够上学,许多失业家庭尚待改善,许多受灾地区的人还吃不饱,穿不暖。

据许多报纸杂志介绍,即使是富裕的西方国家,也是很注重节俭的,从来都是富日子穷过。而我们呢,比起人家的富裕程度来,人均收入尚不值一提,却学会了穷日子富过。

我们现在还小,还没有能力为国家、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但勤俭节约确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的,节俭下的东西其实也能起到为国家积累财富的作用啊。那么,就让节俭从我开始吧!从我开始,不浪费一张稿纸,不浪费一滴水,不盲目花一分钱„„

勤俭节约不浪费

“俭以养德”是诸葛亮的一句名言。勤俭节约不仅能积累财富,还能培养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奋发向上的品质。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崛起和国家的昌盛,

无不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这一传统,也是中华民族的“传家宝”,今天,我们提倡理性的适度消费和低碳的生活习惯,“传家宝”更不能丢。

2008年6月1日,一碗饭,一碗汤,这就是胡锦涛总书记在甘肃地震灾区时的午餐。总书记用餐的帐篷,是战士们的食堂,搭建在甘肃地震灾区一个偏僻的高海拔的小山村里。战士们的午餐,还是相对丰盛的,但是,胡锦涛总书记只吃了一碗米饭,盛了一碗菜汤。看到这个电视画面,许多人的眼眶湿润了,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毛泽东主席曾经深刻地指出:“要使我国富强起来,需要几十年艰苦奋斗的时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总设计师告诫全党:“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统,艰苦朴素的教育今后要抓紧,一直要抓六十至七十年。我们的国家越发展,越要抓艰苦创业。提倡艰苦创业精神,也有助于克服腐败现象。”胡锦涛总书记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曾经引用明朝薛瑄的话告诫大家:“节俭朴素,人之美德,奢侈华丽,人之大恶。”

再看看我们如今,走进学校饭堂,食物是相当丰盛的,有鸡腿,猪排,大排。和胡锦涛总书记吃的比起来,我们都比他吃的好,但我们有些人吃了一口就倒掉了,多浪费呀!难道他们不知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吗?”

现在每个孩子都是爸爸妈妈的掌上明珠,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爸爸妈妈烧的菜有些人都不吃,只能倒掉,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行动起来,勤俭节约,不要浪费粮食,浪费最可耻的。同学们,我们要向胡锦涛总书记学习,不要浪费粮食。

司马光曾经说过:“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是古人给我们敲响的警钟,所以我们要勤俭节约,那些农民在烈日炎炎的阳光下干活,多么辛苦啊!他们披星戴月,任劳任怨,可换来的却是我们的浪费,全体人民应该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作风。

第三篇:《关于浪费的作文》

篇一:粮食浪费知多少

粮食浪费知多少?我们无看到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官员发表的谈话,触目惊心:全球每天竟然有1.8万儿童饿死,有8.5亿人处于饥饿或营养不良状态……

而我们,却因为营养过剩而忙于减肥并乐此不疲,为比富贵攀豪奢而沾沾自喜。学生食堂被丢弃了大量的饭菜,用珍贵的粮食酿造的酒喝下肚的一年可以灌满一个西湖……

我做为一个当代的中国人感到汗颜。

中国本是一个以勤俭节约为美德的国家。古诗云: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一直被家长做为给孩子的启蒙教育的教材,而让这段小诗人人尽知。孩子的爸爸妈妈给每个孩子做诗的启蒙教育时,有认真讲过这首小诗的含意么?有教育过孩子世界还有很多人吃不饱饭,因而要节约每一粒粮食么?

生活很富足,富足到人们把地球当作不停产出的宝地,可以养活无限增长的人口。

关于浪费的议论文由小学生作文网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热门排行: 2016拜年词 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