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游洞序阅读答案 游记作文

时间:2024-09-20 23:26:00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话题作文 > 游记作文 > :三游洞序阅读答案是由小学生作文网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三游洞序阅读答案的正文:

第一篇:《2010年高考最新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2010年高考最新语文模拟试卷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主观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角色/角难忘的事作文斗 摄像/慑服 颐指气使/虚与委蛇

B.着想/着装 扉页/绯闻 众口铄金/金块珠砾

C.削面/削铅笔 矜夸/衣衾 余勇可贾/不假思索

D.和泥/和稀泥 裨益/稗草 自怨自艾/如虎添翼

2.下列各组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溜达 座便器 大气晚成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B.雀跃 反奸计 食古不化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C.委曲 亲和力 厉行节约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D.腥红 一炷香 渊源流长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

①一中的校庆活动在寒假举行, ,校交响乐团举办了三场音乐会。

②听了校“十佳”学生的事迹介绍,连一向不爱激动的李校长也 了大拇指。

③他经常利用学习的 苦练篮球技术,现在已成为校队成员。

A.期间 树起 间隙 B.期间 竖起 间歇

C.其间 树起 间歇 D.其间 竖起 间隙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今年2月,上海一名高学生到书城买书,不幸从自动扶梯上坠落身亡。当时一名保安目睹了这扣人心弦的一幕。

B.此次,导演冯小刚把《集结号》最重的角色给了谷志鑫,其他人反倒成了举重若轻的角色。

C.“择校热”最大的弊端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一些骨干教师为了提高待遇“跳龙门”,对那些师资力量本不雄厚的普通学校而言,无异于釜底抽薪。

D.陕西华南虎虎照事件一度闹得沸沸扬扬,一番争论后,没有了下文,我们期待有关部门能给个明确的“说法”。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何老师今年40多岁挂零,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他决定趁年轻多带几届毕业生。

B.成都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攻坚战”于2月底正式打响,城管部门积极响应,提出了“拆除违法建设,构筑和谐家园”的口号。

C.最后一位火炬手抵达位于伊斯坦布尔市中心的塔克希姆广场,并点燃圣火盆,这标志着伊斯坦布尔的火炬传递圆满结束。

D.这名贪污受贿的局长经常在公开场合大谈廉政建设,努力塑造自己廉洁奉公,真是欲盖弥彰。

二、(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①“中流”(中流阶层)与“中产阶级”都可以形容一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但是区别却是明显的。“中流”更加注重人们所处社会地位的高低和社会威望的大小,同时也与家庭背景、交际范围、学历、职位等因素有关,而“中产”则更多地强调经济能力。

②在中国曾进行一项调查。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赵延东及其课题组曾在2002年10月至11月间,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15000名城市居民进行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在“高层、

中高层、中层、中低层、低层”这五个层次中,选择中间三类的人数比例达到了83.8%。赵延东将之总结为“中间阶层认同”。

③波兰社会学家奥索夫斯基曾指出,如果人们在社会不平等结构的认知上倾向于阶梯式分层模式而非两极对立的阶级模式,则说明社会成员的大多数属于中间阶级或阶层。而根据赵延东的调查,当前中国城市社会的结构正表现为一种阶梯式的阶层结构,多数公众认可自己处于中间阶层。

④南京大学社会学系课题组将中国社会的“中间层”定义为,受过高等教育,从事非体力劳动,以知识与技能服务于社会,家庭年收入达到中等以上水平的大城市居民。根据他们在2002年一2004年间对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南京五大城市居民生活状况进行的电话调查和深度访谈,可以看出中国的中间阶层们有较强的政治参与热情,偏好文艺、财经、自然科学等类别的读物,20%的中间阶层的人会看一些周报(刊)或周末报,这个比例几乎是其他群体的两倍。而涉足艺术展览、音乐会等文化活动的则较少。

⑤但是,与众多发达国家的“中流”们不同,中国的“中流”们自我定位显然偏低。根据赵延东的研究,中国被调查者认可“中低层”的比率达到26.5%,中高层只有10.4%。相比于美国和日本等国家,中国社会人群表现出一种自我阶层认同向下“偏移”的倾向。年轻一代源源不断地加入“下流社会”,他们最大的特征并不仅仅是收入降低,更集中表现为沟通能力、生活能力、工作意愿、学习动力普遍低落,他们没有进步的企图,“对人生热情低下”,甚至产生“怎么样努力也没有用”的念头。这些本该是“未来中流”的人,慢慢沦入“下流社会”。

⑥日本学者指出,“中流阶层”事实上并没有太稳固的物质基础做支撑,“中流”更多的是一种平等的感觉,在经济发展期,大家相信只要个人努力,就能按照意愿顺利上升,而随着经济的下滑,社会差距拉大,这种公平感丧失,“中流”的共识也就解体了。

6.下面有关“中流”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中流”是用来形容一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的,与家庭背景、学历、职位等因素有关,同“中产阶级”一样。

B.在经济能力、所处社会地位的高低和社会威望的大小三方面中,“中流”更注重后两

方面。三游洞序阅读答案

C.各国的“中流”自我定位普遍偏低,自我阶层认同向下“偏移”。

D.“中流阶层”没有太稳固的物质基础做支撑,对人生热情低下。

7.下列不属于中国的中间阶层的特点的一项是 ( )

A.受过高等教育,从事非体力劳动,以知识与技能服务于社会。

B.有较强的政治参与热情,相当一部分人会关注一些周报或周末报。

C.偏好文艺,热衷于艺术展览、音乐会等文化活动。

D.家庭年收入在中等以上水平,多居于大城市。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据赵延东的调查可看出,在“高层、中高层、中层、中低层、低层”这五个层次中,中国的被调查者“中层”认同率为46.9%。

B.中国的年轻一代已经由“未来中流”滑入了“下流社会”,随着收入的降低,他们各方面的能力也相应低落,状况堪忧。

C.日本学者认为,只要有了平等的感觉和个人努力,就能形成“中流”共识。

D.公众的中间阶层认同是导致中国社会结构变为阶梯式阶层结构的最重要的原因。

三、(共12分,每小题3分)

三游洞序

书信格式范文

[唐]白居易

平淮西之明年冬,予自江州司马授忠州刺史,微之①自通州司马授虢州长史。又明年春,各祗命②之郡,与知退③偕行。三月十日三会于夷陵。翌日,微之反棹送予,至下牢戍。

又翌日,将别未忍,引舟上下者久之。酒酣,闻石间泉声,因舍棹进,策步入缺岸。初见石,如叠如削;

其怪者,如引臂,如垂幢。次见泉,如泻如洒,其奇者,如悬练,如不绝线。遂相与维舟岩下,率仆夫芟芜刈翳,梯危缒滑④,休而复上者凡四五焉。仰睇俯察,绝无人迹,但水石相薄,磷磷凿凿,跳珠溅玉,惊动耳目。自未讫戌,爱不能去。俄而峡山昏黑,云破月出,光气含吐,互相明灭,晶荧玲珑,象生其中,虽有敏口,不能名状。

既而,通夕不寐,迨旦将去,怜奇异别,且叹且言。知退曰:“斯境胜绝,天地间其有几乎?如之何俯通津繇,岁代寂寥委置,罕有到者乎?”予曰:“借此喻彼,可为长太息,岂独是哉?”微之曰:“诚哉是言矧⑤吾人难相逢斯境不易得今两偶于是得无述乎?请各赋古调诗二十韵,书于石壁。”仍命予序而纪之。又以吾三人始游,故目为“三游洞”。洞在峡州上二十里北峰下,两崖相廞⑥间。欲将来好事者知,故备书其事。

注释:①微之:元稹,字微之,是白居易的诗交好友,时称元白。

②诋(zhī)命:遵命。之:往。

③知退:白居易的弟弟白行简的字。

④梯危缒(zhuì)滑:危险的地方架梯子爬,滑溜的地方拴绳子拉。缒:用绳子拴住人、物传送。 ⑤矧(shěn):况且。

⑥廞:通“嵌”。两崖相廞间:指两个山崖相衔接的地方。

9.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微之反棹送予 反:调转

B.其怪者如引臂 引:张开

C.率仆夫芟芜刈翳 芟:割除

D.迨旦将去 迨:将近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读后感范文

A.欲将来好事者知 老臣今者殊不欲食

B.休而复上者凡四五焉 焉用亡郑以陪邻

C.天地间其有几乎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D.因舍棹进 因笑谓迈曰

11.以下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斯境胜绝”的一组是 ( )

①其怪者如引臂,如垂幢 ②其奇者如悬练,如不绝线

③仰睇俯察,绝无人迹 ④跳珠溅玉,惊动耳目

⑤晶莹玲珑,象生其中 ⑥怜奇惜别,且叹且言

A.①②⑥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③⑤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篇文章叙写了三人同游三游洞,各赋诗题壁的经历,本文是白居易为三人游洞诗所写的序。

B.本文写三人相会的情形着墨不多,但从“微之反棹送予”这一细节中,则可体会元白二人的深挚情谊。

C.三人发现并游览三游洞的经过,是文章的重点,三游洞内景致的特点可用险、惊、幻三个字来概括。

D.本文叙事简洁有序,写景生动逼真,写情直抒胸臆,质朴明畅,堪称游记小品文中的佳作。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4分)

四、(共23分)

13.用“/”给第I卷文言阅读材料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4分)

诚 哉 是 言 矧 吾 人 难 相 逢 斯 境 不 易 得 今 两 偶 于 是 得 无 述 乎?

14.把下列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虽有敏口,不能名状。(6分)

②借此喻彼,可为长太息者,岂独是哉?(3分)

15.阅读下面元曲,回答后面问题。(8分)

【正宫】黑漆弩 村居遣兴

刘敏中

怎样写观后感

长巾阔领深村住,不识我唤作伧父。掩白沙翠竹柴门,听彻秋来夜雨。

闲将得失思量,往事水流东去。便宜教①画却凌烟②,甚是功名了处。

注:①便宜教:即便、即使。

②画却凌烟:被画到凌烟阁。凌烟,即凌烟阁,唐太宗建国后,为表彰功臣建高阁,阁中绘24位功臣图像。

(1)结合题目分析全曲内容安排的特色。(4分)

(2)划线的三、四句在写作技巧上有什么特点,结合诗句简析。并说说其在全曲结构上起什么作用?(4分)

16.填空。(任选两题作答,每空1分,共4分)

(1)古之圣人, ,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 ,而耻学于师。 (韩愈《师说》)

(2)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 。

(姜夔《扬州慢》)

(3)唐代初期,诗歌创作受南朝浮靡诗风的影响,题材较狭窄,待到被称为“四杰”的、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出现,才扩大了诗的表现范围。

冯梦龙,明朝人,主要作品为短篇小说集“三言”,分别为《喻世明言》、《警世通言》、《 》。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1题。

永远的凤凰

彭学明

(1)凤凰的美,不在花枝招展、浓妆艳抹,而在平朴、淡雅和清纯恬静;不在雍容华贵、趾高气扬,而在于无声处、细雨无声。它古老,却不古板。它高洁,却不清高。它普通得再也不能普通,却又那么的好看经看。横看,它是一幅画;竖看,它是一首诗。远看,它是一个字;近看,它是一本书。而浅看深看,它都是一块历史的青砖、一张文化的地图。

(2)打开画册,一条河携着一爿古城,扑面而来。柔美的是沱江。刚直的是城墙。动人的是南华山上翠绿的鸟唱。那沱江,是时间深处飘飞出的一匹彩带,温软,碧绿,清澈,空灵。它像一把不露声色的剪刀,只那么轻轻一剪,城墙就齐崭崭地立在岸边。水生千娇,水造百媚,万物因水,皆有生机。那踩着水韵一路而去的吊脚楼,是心手相连地一字排开,参差而整齐,错落而有致,蜿蜒而挺直,走成最富韵致的一笔。那一根根伸进水边、撑起半壁江山的吊脚立柱,既像这个城市的一根根拐杖,又像这个城市的一双双泥腿,从乡村走来,往乡村走去,充满了乡风乡味和风土民情。是的,这吊脚楼,是湘西最具民间的风物。湘西土家、苗家最为古老、最为本色而又最为光彩照人的建筑艺术,在这座小城得到了集中体现。

(3)小城的古巷实在是幽深曲折。它既像一个饱经磨难的老人,凝重深沉,藏而不露,深刻着苍老的往事、岁月的遗痕;又像一个顽皮捣蛋的孩子,活蹦乱跳,四处撒野,一不留神,就没了踪影。走在这千回百转的巷道里,就像走在城深路远的梦里。时光旧旧的,长着老茧。岁月旧旧的,长着老茧。记忆旧旧的,还是长着老茧。一块咬着一块的青石板,被时光与岁月,磨得又光又亮,变成一页页不灭的历史和记忆,

铺成一条条或长或短的路,一头连着祖先和过去,一头连着子孙和未来。

(4)小巷的深处,往往有一个幽深的祠堂,弥漫着地方宗教的滋味,反射着宗族强盛的背景。这祠堂,是湘西土家、苗家的神明之地。祀司、祭典、家法、族规都在这里一一展现。虽然祠堂已经作古。可祀司、祭典时的缕缕青烟,还似乎肃穆庄严地飘荡,那被戴上家法族规枷锁的男子女子的眼泪与愤懑,似乎还在惨烈地呼喊。不过,你更多嗅到的是这个家族平和安详的气息。那楼亭阁榭、九曲回廊,那四合的庭院、临空的戏台,都会让你想起扯几把椅子摇扇聊天的苗家乡亲,想起端一碗茶水抹一把泪水的土家戏迷,想起他们坐井观天天地小的美好境界,想起他们看戏论道道理深的人生况味。

(5)那千年的戏台啊,是否还在风卷残云、响着刀刃枪声?

(6)一块块从河滩拉上来的巨大石头,带着水的泪渍,被石工的刀和手,凿得方方正正的,叠成一个个城门、碉楼,砌成一堵堵城墙、哨台。那是用来抵御战争、抵抗强敌的。一个个,一批批,一辈辈,一代代,筑成了这雄浑坚硬的古老城墙,铸就了这雄伟壮丽的南方长城!雄关漫道坚,关山万里险,铁蹄声声绕狼烟。那长城上的血渍,是历史烙上的疤痕;那城墙上的弹洞,是历史留下的眼睛;那墙壁上的苔藓,是历史生长的灵魂。古老而伟大的南方长城啊,你是湘西祖祖辈辈的血肉与忠骨铸就的血脉与根!

(7)不知是山水的灵气,还是天生的遗传,这凤凰的女人男人们,个个都像从国画中走出来的,又俊又美。那满街满村走动的男人女人,个个都水汪汪、神炯炯、亮闪闪的,秀色葱葱,美色兮兮,人见人爱。女人扭动的腰肢和银饰,摆动满街杨柳;男人健朗的胸膛和脚铃,擦亮一街的闺房。这还不算,这些男人女人,好像自小就是在艺术的胎盘中孕育的,一生下来就会唱歌、跳舞,就会挑花、绣朵,就会写书、画画,那满街的诗社画社,那满巷的蜡染扎染,还有剪纸刺纸,都让这个小城透溢着浓浓的书香气。也让他们饱餐了民间文化的养料,深谙了民间文化的神韵,让他们个个都有了滋味、有了品位、有了韵味。这小城的男男女女,就是靠这些民间艺术的食粮,长大、成人,走出湘西,走向世界,从而成为艺术的榜样、文化的榜样和做人的榜样。 (8)沈从文的一只钢笔,让世界充满了诗情。

(9)黄永玉、黄永厚的一块画板,让世界充满了画意。

(10)因了这山水自然、历史文化,凤凰就美得丰富多彩、神奇动人,美得深刻博大、表里如一,凤凰就永远张了一双翅膀,飞翔于世界天地间,栖落在人们的心灵里。

(有删节)

17.“浅看深看,它都是一块历史的青砖,一张文化的地图”这句话的含义和作用?(4分)

18.结合文章赏析“它既像一个饱经磨难的老人,凝重深沉,藏而不露,深刻着苍老的往事、岁月的遗痕;又像一个顽皮捣蛋的孩子,活蹦乱跳,四处撒野,一不留神,就没了踪影。”(4分)

19.“那千年的戏台啊,是否还在风卷残云,响着刀刃枪声?”在文中结构上的作用?(4分)

20.梳理全文,文章描写湘西古城哪些迷人之处?请概括出六个方面。(6分)

21.如何理解标题“永远的凤凰”。(4分)

六、(10分)

22.生活中有许多小故事能给我们深刻的启示,它是生活的积累,又是生活的提炼。阅读下面的小故事,写出你的感悟,不超过40个字。(3分)

第二篇:《2013届高考语文复习训练题16 Word版含答案]》

《第16讲 理解并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训练题

1. (福建省福州一中2011届下学期高三年级高考模拟考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华山别记

袁宏道

少时,偕中弟读书长安之杜庄,伯修出王安道《华山记》相示,三人起舞松影下,念何日当作三峰客?无何,家君同侍御龚公惟长从蒲坂回,云登华至青柯坪,险不可止,逾此则昌黎投书处。余私语中弟,近日于鳞诸公,皆造其幽,彼独非趾臂乎?然心知望崖者十九矣。余既登天目,与陶周望商略山水胜处。周望曰:“闻三峰最胜,此生那得至?”后余从家.

君游嵾上,有数衲自华来,道其险甚具。指余体曰:“如公决不可登。”余愤其言,然不能夺。 .

今年以典试入秦,见人辄问三峰险处。而登者绝少,唯汪右辖以虚、曹司理远生、杨长安修龄,曾一至其颠。然面矜而口呿,似未尝以造极见许也。余至华阴,与朱武选非二约,索犯死一往。既宿青柯坪,导者引至千尺㠉,见细枝柴其上,顶如覆铛,天际一隙,不觉心怖。因思少年学骑马,有教余攀鬣蹙镫者,心益怯,后有善驰者谓余曰:“子意在马先,常恨霜蹄之不速,则驰聚如意矣。”余大悟,试之良验。

三游洞序阅读答案由小学生作文网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热门排行: 2016拜年词 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