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中寄郑起侍郎 1000字作文

时间:2024-09-21 23:33:12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字数作文 > 1000字作文 > :寒食中寄郑起侍郎是由小学生作文网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寒食中寄郑起侍郎的正文:

第一篇:《寒食中寄郑起侍郎》

寒食中寄郑起侍郎

杨徽之

清明时节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门。

水隔淡烟修竹寺,路经疏雨落花村。

天寒酒薄难成醉,地迥楼高易断魂。

回首故山千里外,别离心绪向谁言?

[作者简介]

杨徽之(921-1000),字仲猷,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

在我的印象里,杨徽之是一个正派且有心计的人。

早年学习刻苦,当时江为、江文蔚两个人很有名气,杨徽之便有意与他们来往,慢慢地自己也成了当地的名人,具体是通过什么方式打通了这层关系,不得而知,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如果我们想和某位名人套近乎,未必能成。

然后,杨徽之继续高走,他看准了后周柴荣,就绕道来到了北方,参加后周的科举,干谒时受到极大的赞赏,考上了一本(甲科),当时柴荣可能怀疑这次考试有水分,命令重考,结果,杨徽之再次入选。

中第后,杨徽之的官职稳步上升,任至右拾遗,当时很受宰相范质的器重,杨徽之多次上书,提醒柴荣,不要给赵匡胤太大的权利,他可能看出了赵匡胤深藏内心的叵测。

柴荣不但没听,反而更加重用越匡胤,不是故意与杨徽之唱反调,柴荣健在,赵匡胤即使有篡位之心,估计也不是很大,当时老赵表现的可圈可点。只能说杨徽之看人入木三分。

老赵得逞后,忌恨杨徽之,想杀,赵光义说了好话,杨徽之保了一条命,被外贬为峨眉县命。

虽然不得志,并未颓废,在任兢兢业业,等待机会。

本诗标题中的郑起为杨徽之的朋友,经历相似,都是后周旧臣,也被外贬,“侍郎”可能是郑起任过的官职。

寒食清明之际,杨徽之寄给了郑起这首诗。

[本诗简析]

寒食:寒食节,农历冬至后的第105天,为寒食节,这一天,要禁火,吃冷食,也就是“寒食”。

——清明时节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门。——

寒食节2天后,就是清明节,所以古人常常寒食与清明2个节日并举。

“清明时节”指寒食清明这一段时间,与标题中的“寒食中”并不矛盾。

郊原:郊外原野。

“清明时节出郊原”,按古人风俗,寒食清明的时候,要踏青扫墓,或外出郊游。 这一句使人想起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显得很平淡,不新奇,这首诗,亮点在当中4句。

“寂寂山城”,在寒食清明中,人们或扫墓或郊游,应该是比较热闹的,为什么“寂寂”?从这4个字中,可以看出作者所处区域很偏僻,人烟稀少。“山城”也是一个佐证,不是都市,绝非热闹的地方。

“柳映门”,宋时在寒食清明期间,有插柳于门的习俗。

这2句,表面看就是写景,是否有别的意思?为什么写景选择寒食清明?

描写荷花的作文

——水隔淡烟修竹寺,路经疏雨落花村。——

修:长。 修竹:高竹。

“水隔淡烟修竹寺”,水面轻烟,朦胧缭绕,隔水有寺,寺周围是竹林。

这一句写得很真实,水面烟雾缭绕,如果是低竹就不会看得见。

“路经疏雨落花村”,雨下的不大,作者走过的村庄,树花凋落。下雨是清明的特有氛围。

这2句还是写景,淡淡的描写,为下面的2句做一个铺垫。

——天寒酒薄难成醉,地迥楼高易断魂。——

清明季节是要喝酒的,诗人喝得怎么样?

“酒薄”,有2种解释,一是酒少,想多喝也没有。一是作者不想多喝。

杨徽之身为县令,想想还是有酒钱的,应该是后一种解释,即不想多喝。

“天寒”应该多喝酒取暖,为什么不多喝?

“难成醉”,完全是因为“酒薄”造成的,是一种因果关系,还是没有解释出为什么“酒薄”。

这一句理解的关键就是“酒薄”。

大多数人不得志时,往往借酒消愁,以醉自麻,但杨徽之不一般,是个非常冷静现实的人端午,此人有相当的定力。所以就“难成醉”。这是从作者性格上解释为什么“酒薄”。

另一层面的解释:作者仕途的生存环境“天寒”,还看不到翻身的机会,也就是说,在诗人眼里,还没有让他兴奋喝“厚酒”的希望,所以只能“薄酒”,无法达到“醉”的程度。

迥:远。

“楼高”,作者身处僻地,这2句显然不是眼见,而是想像。“地迥”也一样。 “地迥楼高”,应该指京城,皇帝在的地方。

想起“地迥楼高”的那个地方,就断魂。对自己的失意处境明显不甘心。

这2句是名句,被历代传诵。

好在哪?

“天寒酒薄难成醉”,细细品味,这一句给人的感觉不是怨恨,有一种壮志未酬的激情,反而让人同情,尤其是当领导的看后,会起恻隐之心。不得不承认,杨徽之做人有心计,写诗也是如此,技法很高。

——回首故山千里外,别离心绪向谁言。——寒食中寄郑起侍郎

故山:故乡,这里指京城。

继续陈述自己的不怨恨: “回首故山”看似平淡,实际是为自己再次正身,把京城看作“故山”,说明对卞京(开封)有感情,而且感情还不一般,是“故山”级别的感情,有这样的感情,就传出了一个信息,他能对皇帝没感情吗?对大宋没感情吗?

“别离心绪向谁言”,千里之外的我,这种与京城离别的心绪向谁倾诉?

这2句,感觉不是说给郑起听了,弦外有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就是希望结束这种外贬生涯。

还有,这首诗是以寒食清明起景,而寒食清明这2个节日是怀念故人的,作者是不是有别的意思?我觉得可能有,企盼赵匡胤也像柴荣一样重用他,这样,这首诗的前2句与最后2句意思就能相贯。

解析完毕。

学习委员的竞选稿

====================================

寒食节的由来:

春秋时期,晋国晋献公非常宠爱妃子骊姬,就想把王位传给骊姬生的小儿子奚齐,为了扫清障碍,杀了太子申生,申生下面的弟弟重耳担心同样噩运,出走流亡。

重耳带领着一帮追随者在各国游走,吃尽了苦头,一次,在大山中迷路,一连几天走不出去,找不到吃的,饿得头昏眼花。

追随者中,有一人名叫介子推,见重耳实在难以坚持,就用刀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瞒着重耳,用火烤熟后交给重耳,重耳吃完后,才想起问介子推,这肉是哪来的,介子推实话实说,重耳流下了眼泪。

19年后,重耳结束流浪生涯,被召回国,任晋国国君,史称晋文公。

当了国君的重耳大赐封赏,追随者们苦尽甘来,重耳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他竟然把介子推给忘了。

重耳拍打着自己的脑袋,自埋自怨。

马上派人去请介子推入朝受赏,大出重耳意外,这个介子推不来,再请,还不来,重耳急了,亲自出马,到了介子推家里时,已人去屋空,听人说,介子推背着老母躲进了深山。寒食中寄郑起侍郎

重耳命人去搜,没有结果,看重耳很急,有人出了个馊主意,放火烧山。

重耳依计,浓烟滚滚之后,仍不见介子推的影子,重耳上山,发现了介子推和他老母烧焦的尸体。

为了纪念,重耳将这座山命名为“介山”,规定每年到了介子推被烧死的这一天,禁止烟火,吃寒食。

而介子推死的这一天,正是清明的前2天。

所以,寒食和清明2个节日往往一起过。寒食中寄郑起侍郎

====================================

公元969年,杨徽之境遇有所好转,任著作佐郎,掌管盐谷,但没有回京,兼任全州(今属广西)知府,由一个县长升格为市长。

当时有人推荐杨徽之为宰相,赵匡胤没有点头。

赵光义接班后,将杨徽之调回京城,任左拾遗、右补阙,后又升至侍御史、库部员外郎。 赵光义非常喜欢杨徽之,将他诗中的名句写在屏风上,以使随时可阅。

到宋真宗时,杨徽之官至秘书监、翰林侍读学士等职,已是非常了得。

杨徽之去世时,宋真宗追赠他兵部尚书,赐钱50万,绢500匹,国家负责发葬。而且当他的夫人死时,朝廷也同样对待。

====================================

第二篇:《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杨徽之《寒食中寄郑起侍郎》》

寒食寄京师诸弟

韦应物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注:①寒食:旧俗清明前一日或二日为“寒食”。寒食不举火,故称“禁火”。 ②流莺:

飞行不定的黄莺。 ③杜陵:地名。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南。

(1)结合全诗分析首句中“冷”字的妙处。

(2)这首诗的后两句在景与情的关系处理上有何独到之处?请作简要赏析。(4分) 参考答案:

14.(1) “冷”字既写出了“禁火空斋”而带来的环境的萧索清冷,2分;又和下文的“独坐”“想诸弟”相照应,表现出作者因离家在外和思念故乡亲人而产生的孤独寂寞,2分。 (2开运动会的作文)第三句直接表达“想诸弟”的思乡之情,1分;结尾一句从本句看情寓景中,从全诗看以景结情,2分;进一步烘托出了“想诸弟”之情,更使人感到情深意远,1分。 注:学生如答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等也算正确。

寒食中寄郑起侍郎

[宋]杨徽之

清明时节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门。

水隔淡烟修竹寺,路经疏雨落花村。

天寒酒薄难成醉,地迥楼高易断魂。

回首故山千里外,别离心绪向谁言?

注释:写于宋太祖代周称帝之初,同在周朝任职的杨徽之与郑起都被贬到边远地方做小官。寒食中寄郑起侍郎

(1)纪昀称这首诗“情韵并佳”,诗歌的颔联由于画面别具一格颇受世人赞赏。颔联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请简要赏析。

答案 作者用茂林修竹、淡淡的烟雾、缤纷的落花、稀疏的雨丝、近村远寺等描绘出一幅凄清幽寂的郊外风景图。画面层次分明,色调清淡,意境朦胧,寄寓了诗人孤寂落寞的情感。

(2)诗中说“地迥楼高易断魂”,“断魂”形容极度伤心。请简要分析诗人“断魂”的原因。

答案 ①贬谪之地僻远荒寒,自己孤寂落寞。由“寂寂山城”“天寒酒薄”可以看出;②家乡渺远,思乡之愁情倍增,黯然消魂。由“地迥楼高”“回首故山”可以看出。 ③②①

简析

寒食:寒食节,农历冬至后的第105天,为寒食节,这一天,要禁火,吃冷食,也就是“寒食”。

——清明时节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门。——寒食节2天后,就是清明节,所以古人常常寒食与清明2个节日并举。“清明时节”指寒食清明这一段时间,与标题中的“寒食中”并不矛盾。郊原:郊外原野。“清明时节出郊原”,按古人风俗,寒食清明的时候,要踏青扫墓,或外出郊游。这一句使人想起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显得很平淡,不新奇,这首诗,亮点在当中4句。“寂寂山城”,在寒食清明中,人们或扫墓或郊游,应该是比较热闹的,为什么“寂寂”?从这4个字中,可以看出作者所处区域很偏僻,人烟稀少。“山城”也是一个佐证,不是都市,绝非热闹的地方。“柳映门”,宋时在寒食清明期间,有插柳于门的习俗。这2句,表面看就是写景,是否有别的意思?为什么写景选择寒食清明? ——水隔淡烟修竹寺,路经疏雨落花村。——修:长。 修竹:高竹。“水隔淡烟修竹寺”,水面轻烟,朦胧缭绕,隔水有寺,寺周围是竹林。这一句写得很真实,水面烟雾缭绕,如果是低竹就不会看得见。“路经疏雨落花村”,雨下的不大,作者走过的村庄,树花凋落。下雨是清明的特有氛围。这2句还是写景,淡淡的描写,为下面的2句做一个铺垫。

——天寒酒薄难成醉,地迥楼高易断魂。——清明季节是要喝酒的,诗人喝得怎么样?“酒薄”,有2种解释,一是酒少,想多喝也没有。一是作者不想多喝。杨徽之身为县令,想想还是有酒钱的,应该是后一种解释,即不想多喝。“天寒”应该多喝酒取暖,为什么不多喝?“难成醉”,完全是因为“酒薄”造成的,是一种因果关系,还是没有解释出为什么“酒薄”。 这一句理解的关键就是“酒薄”。大多数人不得志时,往往借酒消愁,以醉自麻,但杨徽之不一般,是个非常冷静现实的人,此人有相当的定力。所以就“难成醉”。这是从作者性格上解释为什么“酒薄”。另一层面的解释:作者仕途的生存环境“天寒”,还看不到翻身的机会,也就是说,在诗人眼里,还没有让他兴奋喝“厚酒”的希望,所以只能“薄酒”,无法达到“醉”的程度。迥:远。 “楼高”,作者身处僻地,这2句显然不是眼见,而是想像。“地迥”也一样。“地迥楼高”,应该指京城,皇帝在的地方。想起“地迥楼高”的那个地方,就断魂。对自己的失意处境明显不甘心。这2句是名句,被历代传诵。

“天寒酒薄难成醉”,细细品味,这一句给人的感觉不是怨恨,有一种壮志未酬的激情,反而让人同情,尤其是当领导的看后,会起恻隐之心。不得不承认,杨徽之做人有心计,写诗也是如此,技法很高。

——回首故山千里外,别离心绪向谁言。——故山:故乡,这里指京城。继续陈述自己的不怨恨: “回首故山”看似平淡,实际是为自己再次正身,把

京城看作“故山”,说明对卞京(开封)有感情,而且感情还不一般,是“故山”级别的感情,有这样的感情,就传出了一个信息,他能对皇帝没感情吗?对大宋没感情吗?“别离心绪向谁言”,千里之外的我,这种与京城离别的心绪向谁倾诉?这2句,感觉不是说给郑起听了,弦外有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就是希望结束这种外贬生涯。

第三篇:《最详细 与月亮有关的唯美诗句》

1.响遏碧云近,香传红藕深。 —— 袁枚《夜过借园见主人坐月下吹笛》

2.李白前时原有月,惟有李白诗能说。 —— 唐寅《把酒对月歌》

3.风动露滴沥,月照影参差。 —— 沈约《咏檐前竹》

4.佳人相对泣,泪下罗衣湿。 —— 李师中《菩萨蛮·子规啼破城楼月》

5.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 —— 辛弃疾《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

6.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 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7.早是他乡值早秋,江亭明月带江流。 —— 王勃《秋江送别二首》

8.明月照相思,也得姮娥念我痴。 —— 高鹗《南乡子·戊申秋隽喜晤故人》

9.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 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

10.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 刘禹锡《望洞庭》

11.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 —— 李贺《致酒行》

12.丹桂不知摇落恨,素娥应信别离愁。 —— 王琪《望江南·江南月》

13.日轮驻霜戈,月魄悬雕弓。 —— 高適《塞下曲》

14.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 许浑《谢亭送别》

15.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王维《渭城曲 》

16.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7.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 王翰《凉州词二首·其一》

18.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 —— 辛弃疾《水调歌头·壬子三山被召陈...》

19.落魄江南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 杜牧《遣怀》

20.行行指月行行说。 —— 赵佶《醉落魄·预赏景龙门追悼明...》

21.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王维《山居秋暝》

22.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 王昌龄《出塞二首》

23.暗相思,无处说,惆怅夜来烟月。 —— 韦庄《应天长·别来半岁音书绝》

24.青雀西来,嫦娥报我,道佳期近矣。 —— 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25.未是秋光奇绝,看十五十六。 —— 杨万里《好事近·七月十三日夜登万...》

26.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 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27.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 李商隐《锦瑟》

28.扫却石边云,醉踏松根月。 —— 吴西逸《清江引·秋居》

29.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梅花月满天。 —— 唐寅《把酒对月歌》

30.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 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31.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 白居易《暮江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32.弥伤孤舟夜,远结万里心。 —— 权德舆《月夜江行 》

33.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 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34.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 苏轼《阳关曲 》

35.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6.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 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37.自歌自舞自开怀,且喜无拘无碍。 —— 朱敦儒《西江月·日日深杯酒满》

最详细 与月亮有关的唯美诗句最详细 与月亮有关的唯美诗句

38.何当数千尺,为君覆明月。 —— 吴均《赠王桂阳》

39.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 —— 杜甫《曲江二首》

40.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 孟浩然《宿建德江》

41.前年伐月支,城上没全师。 —— 张籍《没蕃故人》

42.霜风洗出山头月。 —— 李之仪《忆秦娥·用太白韵》

43.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 —— 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44.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 —— 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45.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 刘方平《夜月 》

46.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 秦观《八六子·倚危

寒食中寄郑起侍郎由小学生作文网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热门排行: 2016拜年词 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