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选择题2014年新课标卷II 记事作文
话题作文 > 记事作文 > :高考历史选择题2014年新课标卷II是由小学生作文网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高考历史选择题2014年新课标卷II的正文:
篇一:《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Ⅱ历史试题及解析》
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文综历史部分试题及解析
24.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A.河南 B.河北 C.陕西 D.山东
解析:本题属于第一能力的考查,同时考查了学生再现周代政治中心的能力,即西周的都城镐京位于陕西省境内。根据材料可知,“雅言”就是当时的官方语言,类似于现在的普通话。而周代的政治中心主要位于陕西和河南。再根据“最早”可以选出答案C陕西。
25.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
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 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
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 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解析: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演变,属于主干核心考点。材料主要讲述了家族制下父权的强化,结合所学知识“父父子子”这是儒家的三纲之一,也即儒家伦理得到强化。即选择D项。
26.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这表明交子
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 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
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 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属于必考的考点。材料主要讲述了由于商业贸易的发展,原有的铁钱过重不便于携带而产生了纸币——“交子”。也即交子具有铁钱的功能。即可选出正确答案为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BC误读材料,D项则属于无中生有。
27.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A.皇权渐趋衰弱 B.君主集权加强
C.内阁取代六部 D.首辅权力失控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属于主干核心考点。明代废丞相,设内阁主要表明君主专制的加强,故选择B君主集权加强。根据“选全面不选具体”可以排除D项。某些大臣权力大本质上是得益于皇帝的信任。AC两项表述不符合史实。
28.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
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 B.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
C.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 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
解析:本题考查晚清历史维新派的主张。属于目的类考题。要根据材料并结合“变法”来进行作答,即一切服务于变法改制。教科书上我们讲过康托孤改制是借孔子来减少变法的阻力,同样本题材料中的易服主张也是为变法服务。即可得出正确答案为B项。A项表述缺乏证据支持。C项无法联系到材料,“其实外国人更喜欢我们传统的服饰。”D项表述过于绝对。另外D项服务于B项。
29.1926年,有报纸评论说:“自从蒋介石抬出三民主义,大出风头以后,许多人都觉得主义是值钱的,于是乎孙传芳标榜三爱(爱国、爱民、爱敌),东三省有人主张三权(民权、国权、人权)。听说四川有些军人到处请教人替他们想个主义玩玩。”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
A.政治宣传促使各界思想趋同 B.标榜主义成为军阀自保的主要手段
C.民主思想已经成为社会潮流 D.各地军阀对三民主义理解存在差异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国民大革命时期的社会思潮。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及结合
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判断能力。A项表述明显不符合材料意思;B项表述错在“主要”二字上,只能说是手段之一。主要手段肯定还是要靠军事实力啦;D项误读材料意思“找人„„想个主义玩玩”即可排除D项。故正确答案为C项国民大革命时期民主思想已成为一种潮流。 30.1932年11月,中国代表顾维钧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目前远东和平的恢复与维护,
要求其他与会各国采取道义上的、物资上的、财政和经济上的具体行动。”否则,远东的暴力和动乱“就会达到不经受另一次世界大战的考验和磨难,就不可能制止和控制的程度”。他的主要目的在于
A.争取各国对华同情和帮助 B.警示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
C.批评列强对日的绥靖政策 清明祭 D.敦促列强维护原有世界格局
解析:本题考查抗日救亡运动。材料的主要意思是“如果你们不帮助中国,那么问题会更加严重”。紧紧抓住1932,远东,即可回归课本这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占领中国东北后中国政府积极争取外援的具体表现。所以正确答案是A。请记住:“任何时候的外交都是基于国家利益的”,所以通过比较,最符合国家利益的选项是A.
31.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在农村向全部农户实
行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粮食的统购统销
A.加快了我国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B.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农村的政权建设
C.将农民经济生活纳入国家计划体制 D.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
解析:本题考查建国初期的所有制变革,即“三大改造”对农村的社会主义改造。根据时间1953年可以排除B项,根据“农村粮食收购”,可以排除D项;A项则主要是指1952年土地革命的作用;故正确选项为C。
32.罗马共和国早期,当罗马遭受外族进攻时,平民曾多次将自己组织的队伍撤离罗马,拒
绝作战。迫使贵族在政治上做出让步,《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就是这种斗争的成果之一。可见当时
A.贵族逐步丧失制定法律的主导地位 B.平民采取有效方式争取自身权益
C.贵族让步在法制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D.平面与贵族的政治诉求日趋一致
解析:本题考查古罗马的历史。C、D两项表述明显错误;A项干扰性较大。根据材料“这种斗争的成果之一”表明法律只是平民斗争取得成果的一个表现,即还有其他方面的权益。故选择最佳选项B.其实细细思考“同学们我们什么时候参加过法律的制定?”更何况当时的平民,所以A项是不能选的啦啦。
33.有人描述19世纪初英国的情景时说,妇女和女孩们曾从黎明到深夜整天不断地使用的
嘤嘤作响的纺车,如今已被弃置屋隅。那些打着拍子砰然作响的手织机也多半闲置闻。这说明
拔河比赛的作文A.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 B.工业革命推动妇女解放
C.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 D.家庭手工业已不复存在
解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本质。即生产力的进步,机械生产取代手工生产。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以很快的选出正解A项。B项妇女解放,时间还未到;C项不符合史实,工业革命后是以轻工业为主;D项表述太绝对啦。
34.20世纪30年代,美国每周有成千上万的人去电影院,轻歌曼舞的幻想型影片备受欢迎,
当红童星秀兰邓波儿通常在电影中扮演孤儿去感化富人。这一现象
A.表明了新政已使全国重现繁荣的景象
B.体现了民众身陷危机淡定应对的精神
C.反映了民众逃避现实来求慰藉的心态
D.说明了现代主义艺术得到社会的认可
解析:根据材料20世纪30年代“幻想型影片”可知由于经济危机导致人们对现实的逃避。
故直接选择C项就可以了。
35.图6为波兰开放边境线时的情景,它反映的是
A.冷战结束
B.华约解体
C.北约东扩
D.欧盟扩大
解析:这么简单的题,看看那个旗帜就认得啦,教材必修
图6 Ⅱp153图片。当然是欧盟啦。选择D项。可见多看课本
的图片也是有好处滴。
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清朝建都北京后,原居住于白山墨水间的各民族人口大量内迁,东北地区出现“沃野千里,有土无人”的状况。清廷东北地区视为“龙兴之地”,在此设盛京。吉林、黑龙江将军,实施军事化管辖,设置关口,长期禁止关内人口迁居。往来须持有官方颁发的路票。“移民之居住有禁,田地之垦辟有禁,森林矿产之采伐有禁,人参东珠之掘掳有禁”,从乾隆年间开始,山东、河北等地“闯关东”者日盛,“每查办一次,辄增出新来流民”。他们“不但不肯回籍,抑且呼朋引类,日积日多”。清廷对东北地区时开时禁。
——摘编自葛剑雄主编《中国移民史》等 材料二 1689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了清朝与我国的东段边界,但直到19世纪初,黑龙江以北数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民不足1万人,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清政府被迫与俄国签订《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清政府随即开放了哈尔滨以北的呼兰河平原和吉林西北平原。新来移民与当地满、蒙古等族通婚、建庙、演戏、立会、设学堂、建布铺。仅十余年,呼兰地区已是“三城相望,粮产富饶,商贾因之糜(群)集,流民居户不下十有余万”。 1904年清政府全面开放东北各边荒地;1907年,设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1908年仅奉天一省人口已达1100万人,1911年,清政府制定了东三省移民实边章程。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东北地区移民过程的特点。(12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移民东北的历史作用。(13分)
解析:本题是严格按照历史学科的传统考法来考查。第一个问题主要根据材料概括;第二问则要根据所学进行特别地理学科知识人口迁移的知识的运用。即对迁入地的影响;对迁出地的影响,对二者的共同影响,对整个国家的影响等等来归纳概括。难度适中。
供参考:(1)特点:清政府由禁止到时开时禁再到鼓励
由自发移民为主到政府主导为主
移民政策受外来侵略影响;
4、移民主要来自邻近省份;
5、移民禁而不止,规模逐渐扩大;
6、从非法移居到合法定居、生产。等等等„„
(2)作用:1、缓解关内人口压力;
2、 增加政府收入;
3、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管理;
4、促进民族融合、文化交流和先进技术的传播;
5、有助于抵御列强侵略;
6、促进东北开发。等等等„„任意答个四点差不多啦。
41.(12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比较两份目录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中一处不同,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 (所指出的不同之处明确清楚;原因可以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观点明确,合理充分)
解析:这是一道全新的题型,但实际上它也不是新题型,平时训练的时候主要是看图片找不同然后说明,而这个题是改为了文字。那么就要特别注意时间,一个是1972年编写,属于文革时期,一个是2011年版,改革开放后新时期。可以答的角度有很多:例如:一个是17世纪,一个是16世纪,说明近代史的开端不同;A左边只讲英国,B右边东西方一起讲,说明是全球史观的运用;A左边讲政治为主,B右边政治、经济、文化都重视。等等。任意选择一个即可。
供参考:不同之处:世界近代史开端不同。目录A以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开端,目录B以16世纪的世界为开端。
原因分析:从教材出版时代角度分析。目录A编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中国,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历史研究和教学重视革命和阶级斗争的历史主导作用。这种对世界近代史开端的认识,反映了当时时代的特征。
目录B编于改革开放之后,思想领域拨乱反正,与外部世界的交流增多。历史研究的视野更加开阔,从更宏观的角度认识世界近代史开端。目录B反映了21世纪初中国史学界的认识水平。高考历史选择题2014年新课标卷II
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落花生材料 秦汉时期山林属国家所有,不允许私家占有山林湖泊。东晋以后,世室大族在南方擅占山泽。晋城帝颁布了“占山护泽,强盗律论”的禁令,但难以执行。豪强之家违法占山封水,政府无力制裁。平民百姓却无此特权,“富强者兼岭而占,贫弱者薪苏(柴薪)无托”。南朝宋孝武帝实行改制,允许私家合法拥有山泽产权:按官阶等级设限,第一、二品可占山三顷,依品级递减,九品及百姓占山一顷;“若先已占山,不得更占;先占阙(缺)少,依限占足”。私人合法取得山林产权后,山林开放成为常态,产权国有与私有并存。
——摘编自赵冈《中国历史上生态环境之变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朝山泽管理制度改革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南朝山泽管理制度改革的作用。(9分)
解析:背景和作用类的考法是本题中最简单的一种问法。可以说是非常顺手的。抓住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进行作答即可。
供参考:(1)背景:1、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大量人口南迁;
2、豪强大族擅占山泽,百姓无权享有山泽之利。
(2)作用:1、确定山泽占有私有制;
2、缓解山泽占有的矛盾;
3、保护了官僚阶层的经济利益;
4、有利于南方开发,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 1940年3月,中共中央发出党内指示,强调敌后政权在性质上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指示规定,在政权的人员分配上,“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并指出,共产党在政权中的领导作用,是要靠党员的质量来保证的,而不必有更多的人数,不是要盛气凌人地要人家服从,而是要以党的正确政策和自己的模范工作,使别人愿意接受我们的建议。
各抗日根据地比较认真地贯彻了三三制原则,陕甘宁边区,1941年根据三三制原则进行了改选。党外人士担任乡以上干部者有3592人,占总数三分之二。根据地内的开明绅士由此得以进入政权机构。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日根据地政权实行三三制的原因,(5分)并指出三三制政权的特点。(3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实行三三制的主要意义(7分)
解析:略
参考答案:(1)原因:巩固抗日根据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需要调动各阶层积极性,实行民主。
特点:中国共产党领导,各阶层联合;民主协商。
(2)广泛团结了抗日力量,调动各阶层抗日积极性;保证了各阶层民主权利;根据地人民民主权利得到巩固。
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入侵缅甸,驻缅甸英军节节败退,1942年2月,由
篇二:《2014年高考新课标卷历史试题评析》
龙源期刊网 .cn
2014年高考新课标卷历史试题评析
作者:本刊特约历史试题评析组
来源:《新课程教学》2014年第04期
本刊特约历史试题评析组系安徽省淮北市赵剑峰高中历史名师工作室成员。具体如下:赵剑峰,安徽省淮北市实验高中特级教师;李广元,安徽省淮北市濉溪中学高级教师;况卫华,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高级教师;刘秀焕,安徽省淮北师范学校高级教师;王九红,安徽省淮北市实验高中高级教师;田磊,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一级教师;唐敏,安徽省淮北市第十二中学一级教师。
为了创新高考试题的分析评价模式,加强对高考试题的深入研究,推动高考试题与课程标准的有效契合,促进高考内容改革持续深入发展,本刊特约历史试题评析组在安徽省淮北市举办了“2014年高考历史试题问卷调查”活动,请部分中学历史教师从2014年新课标高考试卷中评选出自己心中最值得肯定和商榷的试题各五道,并简要列出评选的理由。本刊特约历史试题评析组还组织了淮北市五所省示范高中的学生进行了模拟测试,以便发现学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追根溯源,找到教学中存在的漏洞,对症下药,提高复习的效率,增强复习的效果。 本刊特约历史试题评析组认为:整体来说,2014年高考新课标历史卷遵循考试大纲的基本精神,坚持“材料第一、能力为主、素养立意”的命题指导思想,注重提供教材之外的新材料,设置新情境,关注社会热点,坚持学以致用、鉴古知今的价值追求,将对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考查,融入到基本的历史意识中。试题凸显综合性、开放性与探究性,对历史学科能力的考查内容更为丰富多元、形式更为新颖灵活、测试目标更为清晰明确,彰显了历史学科的特点。
一、值得肯定的试题
(一)时间空间事件巧妙融合,视野宏大,整体感知
例1(山东卷第16题)
以下中国文物保护单位空间分布特征示意图中,能准确反映中国近现代重要史迹空间分布特征的是( )
【答案】B
【点评】以往的高考试题,通常把时间、空间及重大历史事件割裂开来,或者只是把其中两个要素结合起来,选取一个较为窄小的视角,考查考生某一方面的能力。本题以四幅地图的形式,通读你的感觉像春天过中国文物保护单位的空间分布特征,要求考生以时空意识为基础,建立起时间、空间概念的内在联系,建立起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考查考生对中国近现代史上重大历史现象的整体性认知,进而考查考生分析历史问题、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篇三:《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Ⅰ卷)历史试题》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Ⅰ卷)
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24.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25.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宗又大规模地“灭佛”。这反映出唐代
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 B.佛教的社会影响最大
C.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 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
26.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
高考历史选择题2014年新课标卷II由小学生作文网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