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大事年表 记事作文

时间:2025-01-14 18:12:55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话题作文 > 记事作文 > :中外大事年表是由小学生作文网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中外大事年表的正文:

第一篇:《中外历史大事年表》

中外历史大事年表

1

2

3

4

5

第二篇:《最新中外大事年表》

2

3

4中外大事年表中外大事年表

5

第三篇:《高中中外历史大事年表》

历史大事年表

中国史重要大事年表

约170万年前 BC21C BC475年 1840年 1949年 1956年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 封建社会:

开学第一课中华骄傲观后感

战国(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变法

秦(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6年)

西汉(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

东汉(25年到220年)

三国两晋南北朝(220年到589年)

1

485年北魏孝文帝开始改革

隋(581年到618年)

唐(618年到907年)

五代(907年到960年)

北宋(960年到1127年)

南宋(1127年到1276年)

元(1271年到1368年)

明(1368年到1644年)

1405年--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

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在江南开始出现

清(鸦片战争以前)(1644年到1840年)

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

1898年 戊戌变法

1900年 义和团运动高潮 1900-1901年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5年 中国同盟会成立

1911年10月10日 武昌起义,辛亥革命开始

1912年(民国元年) 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 清帝退位

1912-1919年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1913年 二次革命

1915年 护国运动开始 1915年 新文化运动开始 1917年 护法运动开始

1919-1927党建立和国民革命 1919年 五四爱国运动爆发 1921年 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4年-1927年 国民革命 1927-1936年 土地革命时期,十年内战时期中外大事年表中外大事年表

1927年 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

1931年 九一八事变

1934年-1936年 红军长征 1935年 遵义会议 1936年 西安事变

1937年-1945年 抗日战争时期

1945年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45年 中共和谈代表毛泽东等飞抵重庆,重庆谈判开始,双十作文大全100字协定签字

1946年 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人民解放战争开始

1947年 人民解放军开始全国规模的反攻

1600年 英国东印度公司建立 十七世纪初 法国殖民者开始在北美拓殖 1607年 英国殖民者开始在北美拓殖 1640年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1649年 英国王查理一世被处死 1660年 英国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1688年 英国政变,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确立 1689年 中俄签定“尼布楚条约” 十八世纪中期 英国打败法国,成为最强大的殖民国家 十八世纪 罪恶的奴隶贸易达到最猖獗的地步 十八世纪六十年代 英国工业革命开始 1775-1783 北美独立战争 1776年7月4日 北美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美国成立 1785年 詹姆士。瓦特改良蒸汽机作为纺纱机的动力 1789年7月14日 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1792年8月 巴黎人民起义推翻法国君主政体 1792年9月 国民公会宣布成立法兰西共和国—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793年5月-6月 巴黎人民起义推翻吉伦特派政权 1793年6月-1794年7月 法国雅各宾派专政 1794年7月 法国热月反革命政变,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1799年11月9日 拿破仑发动热月政变 1804年 拿破仑称帝,法兰西第一帝国开始 十九世纪早期 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宣传空想社会主义 1807年 富尔敦制造第一艘汽船试航 1818年5月5日 卡儿·马克思出生 1820年11月28日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出生为别人喝彩 1825年 史蒂芬孙制造的第一台蒸汽机车试行 1831和1834年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1836-1848年 英国宪章运动 1844年 法国西里西亚工人起义 1847-1852年 共产主义者同盟 1848-1849年 欧洲革命 1848年2月 法国二次革命 3

1948年 三大战役,辽沈、平津、淮海

1949年春 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召开

1949年4月23日 渡江战役,国民政府覆亡,半殖半封社会结束

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通过《共同纲领》,规定民族区域自治制,提出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1950年 中央人民政府颁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951年 西藏和平解放

1952年 土地改革基本结束,彻底废除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制度,经济恢复政权巩固 1953年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 第一届人代会召开,颁布《中华

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人代制和多党合作制、日内瓦会议 1955年 万隆会议

1956年 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一五提前完成;八大召开

1958年 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掀起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9-1961年 经济困难 1961年 提出八字方针 1964年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6-1976年 "文化大革命" 1848年6月 法国巴黎工人六月起义 1861-1865年 美国内战 1864年9月28日 第一国际成立 1867年 《资本论》第一卷出版 1868年 日本明治维新开始 1870-1871年 普法战争 1871年3月18日-5月28日 巴黎公社 1876年 第一国际宣布解散 1882年 德、奥、意三国同盟形成 1883年3月14日 马克思逝世 1889年 第二国际建立 1895-1896年 埃塞俄比亚抗意卫国战争 1903年 俄国社会民主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布尔什维克党形成 1907年 英法俄协约最后形成 1914-1918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 十月革命胜利 1918-1920年 苏俄粉碎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 1918-1922年 印度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1919年1月 德国柏林起义 1919年3月 埃及人民武装起义 1919年3月 共产国际成立 1919年1月-6月 巴黎和会 1921年 苏共第十次代表大会通过过渡到新经济政策的决议 1921年7月1日 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1年11月-1922年2月 帝国主义争夺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华盛顿会议 1922年10月 意大利墨索里尼上台 1922年12月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 1923年10月 土耳其共和国成立 1926年10月 洛加诺会议 1929年-1933年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931年9月18日 日本开始侵略中国东北地区 1933年1月 德国希特勒上台 1933年3月 罗斯福就任总统,实行“新政” 1935年10月-1936年5月 埃塞俄比亚反意大利侵略的4

5

第四篇:《南京大屠杀历史背景》

1949年中共占领南京后,在雨花台修建了雨花台烈士陵园,在烈士陵园的纪念碑上写着:国民党政府在雨花台曾经屠杀了30万共产党烈士。毛泽东亲自为纪念碑提词:“死难烈士万岁”。但在毛泽东时代并没有在南京修建“南京大屠杀纪念碑”。1979年以前大陆的中学历史课本中,也并没有关于南京大屠杀的记述。


  比如1958年版的"中学历史教师手册”的“中外历史大事年表”中,关于1937年只有:"日军侵占上海,国民政府迁都重庆”这样简单的记述,完全没有提到南京大屠杀。而该书在1927年的大事中,倒有蒋介石屠杀大量共产党和革命群众的记载。1975年版的《新编中国史》中的“历史年表”中,关于1937年也只有:"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南京防御失败”的记载,完全没有南京大屠杀的踪影。1979年版的全日制中学历史课本中,南京大屠杀才首次登场,直到1985年中国政府才开始在南京修建"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日本人对此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毛泽东时代中国政府要删除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历史,难道是因为毛泽东特别地亲日?的确毛泽东本人亲口对日本人讲过“要感谢日本的侵略”之类的话。


  以笔者看,毛泽东时代删除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倒不是因为毛泽东特别的亲日,而是因为毛泽东要丑化蒋介石,要编造一个国民党不抗日,只有共产党抗日的谎言。在毛泽东时代的历史书中,把国民党军队描述成一见日军就逃跑的形像,声称共产党的八路军、新四军抗击了80%以上的日伪军,抗日战争的主战场是在共产党战场,抗日战争是在共产党领导下取得胜利的。


  如果向学生们讲述“南京大屠杀”,必然要提到国民党军队的抗战和付出的巨大牺牲,这显然与"共产党领导抗日战争,国民党逃跑避战”的神话是相矛盾的,因此不得不删除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历史。1979年后中共开始承认国民党军队在抗战初期曾积极抗战,这才使南京大屠杀的历史重新出世。


  南京大屠杀曾一度被抹煞的事实说明,为了在历史上圆满一个神话或谎言,就往往不得不另外再追加编造十个新的谎言。制造神话的结果使中国的历史书中谎言遍地。现在中国的历史书虽然有较大的改进,但近代史的部份仍然掺假很多。


  南京大屠杀本来是一个历史事件,这样的历史事件不应该被政治所利用,更不应该为了政治的目的来随意篡改和歪曲历史事实。而中国过去几十年的历史教科书却是随着政治局势一变再变,南京大屠杀从被抹煞又一变为被过份强调,从一个极端又走向另一个极端。对于南京大屠杀这样的重大历史事件,我们应该以严肃和负责的求实历史观点来加以探讨。


  一、南京战役的背景


  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后,蒋介石决定在上海开辟新的战场,使中日战争成为全面持久的战争来拖垮日本。


  1937年8月11日,蒋介石将他最精锐的、由德国将军亲自训练的全德式装备的三个师:三十六师、八十七师和八十八师投入上海,主动向在上海租界的日军进攻,使中日战争变成了真正的全面战争。随后蒋介石向上海投入了70万大军,迫使日本向上海派出了以松井石根大将为司令的20万人的上海派遣军与中国军队抗衡。上海战役中日军的伤亡多达5万余人,中国军队的伤亡也多达27万余人。【南京大屠杀历史背景】南京大屠杀历史背景。为了打开上海战线的胶着局面,日军又派以柳川平助中将为司令的10万人的第十军在杭州湾登陆夹击中国军队。


  1937年11月5日第十军在杭州湾登陆后,使中国军队面临背腹受敌的局面而被迫撤退。


  1937年11月9日,上海失陷。


  上海陷落后,距离上海300多公里的首都南京直接处于日军的威胁之下。上海失陷两天后的1937年11月11日,蒋介石召集各路将领商讨保卫南京的问题。在该会议上,何应钦、李宗仁、白崇禧等大部份将领都主张放弃南京。因为上海和南京之间一路都是平原,无险可守。而且中国军队的主力在上海战役中死伤消耗甚大,战斗力的恢复需要相当时间。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的对日作战战略是持久战,并不在于争夺个别城池得失。蒋介石的德国军事顾问也主张放弃南京,不作“无谓的牺牲"。


  可是这时唐生智却站出来激昂地说:“南京不仅是我国的首都,而且是国父之陵所在地。如果我们不战就放弃南京,怎么对得起国父的在天之灵?如果没有人愿意守卫南京,我愿意与南京共存亡。”唐生智本是湖南军阀,在过去曾二次参加倒蒋运动。到1937年,唐生智在国民政府中已仅仅是一个坐冷板凳的名誉官员。这次唐生智出来主动请战,也是出于一种企图恢复军权的功名心。唐生智这样激昂的爱国主义发言和决心,使其它将领都失去了反驳的勇气。蒋介石当即任命唐生智为南京城防司令,负责南京保卫战。 从内心来讲,蒋介石也是主张放弃南京的,因为即使日军占领南京,在战略上也没有任何实质意义。但由于918事变以来,蒋介石一直被贴上不抵抗的“恐日病"标签,蒋介石害怕下令不战而放弃南京,又会被社会舆论和他的政敌指责为投降和卖国。所以蒋介石希望在南京进行一下象征性的短期抵抗,以应付社会舆论。但唐生智的充满爱国激情的死守南京建议,在道义上尽占上风,使蒋介石不得不同意唐生智的死守南京作战计划。死守南京的作战计划造成了后来南京军民的重大伤亡,是南京大屠杀的契机。【南京大屠杀历史背景】文章南京大屠杀历史背景出自当时日本政府并没有发动进攻南京的计划,日本政府和军部本来准备让在经历了3个月艰苦作战和巨大损失的日军“凯旋归国”。1937年11月7日,日本参谋本部向上海派遣军的松井司令和第十军的柳川司令发出的命令是:“扫荡上海附近之敌,追击的战线为苏州、嘉兴以东”。可是当时日军中的狂热军官并不肯就此停战,“下克上”的现象再次出现。11月15日,第十军召开了柳川司令临席的军团扩大会议,在会上血气方刚的年轻军官提出了第十军单独进攻和占领南京的疯狂计划,最后会议达成决议:“全军独断敢行,全力向南京方向追击。”有人提出粮草和弹药的补充如何解决,狂热的军官们说:“粮草不足就现地解决,弹药不足就打白刃战。”


  陆军参谋本部的参谋次长多田骏中将,11月20日非常吃惊地接到第十军已擅自向南京进军的情报,多田次长当即下令第十军停止进军,但没有任何效果。11月22日,多田又接到上海派遣军松井司令打来的电报:“为了尽快解决事变,要求军部批准向南京进军和占领南京。”原来松井率领的上海派遣军看到柳川率领的第十军向南京进军,按捺不住争功的心情也开始向南京进军。上海派遣军和第十军就象在运动会上争夺第一名一样,开始争先恐后地向南京进军。多田次长等不扩大派本想阻止对南京的进攻,但参谋本部的少壮派军官也是攻占南京的积极支持者,在参谋本部的会议上少壮派军官们高喊:“南京!南京!”。最后参谋本部不得不在11月28日批准占领南京的计划。


  二、南京保卫战与南京大屠杀


  守卫南京的小学生三年级作文主力是刚从上海前线撤退下来的蒋介石的最精锐黄埔系部队三十六师、八十七师和八十八师,以及由军事学院学生组成的中央军校教导总队(1万2千余人) 。三十六师、八十七师和八十八师在上海战役中人员损失都已过半,士兵的大多数都是临时补充的新兵。由于中国没有预备役的征兵制度,这些新兵都是从农村临时召集或强行抓来的壮丁。这些新兵完全没有受过基础的军事训练,使三个主力师的战斗力大打折扣,只有教导总队有较强的战斗力。


  1937年11月20日,国民政府宣布迁都重庆。1937年12月1日以后,南京的政府机关已全部撤离南京,蒋介石夫妇也于12月7日飞离南京。在国民政府撤离前举行的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唐生智司令悲壮地发誓要和南京共存亡。南京的行政机构撤走后,将南京的行政责任委托给由德国人拉贝为首的十几个西方人组成的“国际委员会”。“国际委员会”在南京设立了一个保护一般平民难民的安全区。


  12月8日,日军占领了南京的所有外围阵地,形成了对南京的三面包围,南京守军的唯一退路只剩下北渡长江一条路。可是唐生智却摆出了“背水一战”的布阵,将长江上的渡船全部销毁,自己断绝了南京守军的退路。唐生智还把三十六师布置在面临长江渡口的挹江门,下令如果有人试图向城外逃跑就开枪阻止。12月9日,松井司令向南京城内空投了"投降劝告书”,要求中国军队在12月10日以前投降,但中国军队没有理会日军的“投降劝告书”,于是日军在12月10日对南京发动了总攻。


  南京的城墙高达20米,宽13米,一般的山炮无法击破。日军首先向地形上比较容易进攻的光华门发动攻击,但守卫光华门的是最有战斗力的教导总队。战斗十分惨烈,日军曾一度占领光华门,又被教导总队发动反攻夺回。坚守中华门和雨花台的八十八师抵抗也十分顽强,到12月12日为止的3天激战中,日军伤亡人数多达7200余人(死2600人,负伤4600人) ,但仍没有能够突入南京城内。


  可是在12月12日傍晚7点,唐生智却突然向各路守军发出撤退的命令,自己也背弃了与南京共存亡的誓言,于12月12日傍晚8点,乘坐为他保留的最后一条小汽艇北渡长江逃走。唐生智的带头出逃引起了南京守军的哗然,本来大家都准备战死到最后一个人,可是自己的司令却在最关键时刻首先背信逃走,还有谁愿意继续拼命抵抗?南京守军一下就发生总崩溃,完全失去了组织,官兵们开始各自设法逃命。【南京大屠杀历史背景】默认分类由于南京三面被日军包围,唯一可以逃跑之路就是北渡长江。于是大量士兵在无人指挥的情况下蜂拥向挹江门,试图北渡长江而逃。但唐生智并没有解除他对守卫挹江门发出的三十六师的不准任何人出城逃跑的命令,所以三十六师开枪阻止试图出城逃跑的守军,于是中国军队双方发生了交火,最后城内的守军动用准备进行街巷战的坦克,击破挹江门出城,随后的大量逃兵和试图逃跑的难民也乘势冲出城外。但渡江的船只已全部销毁,很多人就抓一块木板、一条树枝试图游水渡过近2公里宽的长江。但12月份的江水十分寒冷,绝大部份试图渡江的人全冻死在江中。一些逃兵看见无法渡江,就再次返回城中。他们扔掉武器,脱掉军装,抢夺老百姓的服装穿在身上,逃入保护一般平民难民的“安全区”。


  12月13日一早,日军吃惊地发现曾顽强抵抗的中国军队忽然全部退走,日军轻易冲入南京城内。下午2点左右,日军的先头部队到达挹江门,发现挹江门外有成千上万的逃兵和难民挤杂在一起试图渡江,于是日军向逃兵和难民们开火,造成血染长江的大惨案。由于南京城内四处都是中国士兵脱扔的军装和武器,日军认定有大量的中国军人化装成平民潜入“安全区”。由于在上海战役中日军多次遭到平民和学生组成的“便衣队 “的袭击,所以日军开始对“安全区”进行大搜捕,抓捕"便衣队”。一旦抓捕到隐藏在“安全区”内的逃兵就处死,一些无辜的平民也因此被杀。此外,日军还以缺乏粮食为由,杀害了很多投降的中国士兵。


  日军12月13日进城后的2周内,日军士兵在南京进行了大量的杀人、强奸和抢劫,这就是“南京大屠杀”。

中外大事年表由小学生作文网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排行: 2016拜年词 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