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率达到什么?

时间:2024-09-22 19:31:50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励志 > :大学生就业率达到什么?是由小学生作文网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大学生就业率达到什么?的正文:

第一篇:《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

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摘 要】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目前已经出现总量失业和结构性

失业并存的矛盾。一方面,存在大学生供大于求的现象,大学生供

给超过了经济增长带来的对大学生的需求;另一方面,在经济体制

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由于专业结构、地区结构不合理,大

学生自身知识结构不能适应市场需求,以及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

就业机制不完善,产生结构性失业,导致大学生就业难度加大。大

学生就业问题的改善需要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大学生、市场、高校三

者的协调与合作。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总量失业;结构性失业

一、近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的总体就业形势

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现实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社会主义市

扬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正猛烈地冲

击着我国的高等教育,大学生就业在社会转型期遇到了很大的挑

战,总体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高考满分作文记叙文

1.就业人数庞大,就业高峰持续时间长,形势严峻

自从2000年以来,毕业生的人数每年都在增加,2011年毕业生的

人数是2001年的5倍多。据教育部统计,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

业生280万,截至当年9月1日,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

达到73%;2005年毕业338万大学生,截至当年9月1日,全国高

校毕业生就业率为72.6%;2006年全国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激增至

413万,全国大学生就业率为76.69%。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

人数达到495万,平均就业率达到70%;2008年全国毕业生人数为

559万,大学生就业率为70%;2009年高校毕业生611万,大学毕

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74%;2010年的大学生毕业生630万,截至7

月1日,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72.2%;2011年大学毕业生人数达660

万,在201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刘延东表示,2011年普通高

校毕业生离校时初次就业率达到77.8%,连续9年保持在70%以上;

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680万人,700多万名中专、

职高、技校等也将集中进入就业市场,应届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仍将

会集中显现①。

从图中可以看出:近几年来,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剧增,加

上往年沉淀下来的毕业生,大学生总体就业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

虽然这几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基本持平,但由于毕业生人数逐

年剧增,所以绝对数在增加。可以预见,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大学

偶然

生就业压力不会减弱。

2.存在结构性“供过于求”的现象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是比较旺盛

的,目前我国专业技术人才仍然是供不应求的。但是由于我国经济

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结构、职场、经验准入要求等市场需求因素发

生的变化与大学生适应这一变化所需的知识结构、专业素质、职场

经验,就业观念、信息占有、高校分布和专业人数分布不匹配,引

发了职位空缺和失业并存现象。所以,出现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局面

并不是真正大学生太多了,而是结构性过剩,也就是劳动力供求结

构不一致,导致大学生结构性失业,如专业设置和社会需求不相适

应,学生素质和社会需求不相适应,大学生就业观念滞后,区域结

构性矛盾等。

二、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成因分析

1.劳动力总量供过于求

我国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特别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人口生育

的高峰期,形成了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

重较高,给社会带来了严峻的就业压力。此外,随着城镇化、工业

化进程而出现的农业劳动力大规模转移以及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

用人单位吸纳大学毕业生的能力有所下降,使得劳动力总供给和总

需求的矛盾更加突出。

2.高校扩招导致大学毕业生总量增加,大学生就业市场进一步由

“卖方”走向“买方”

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大学毕业生数量

急剧增加。据教育部统计,2002年只有145万高校毕业生,而2011

年达到了660万,10年间增加了515万,而且每年还有部分未就业

的往届毕业生也会加入到求职队伍中来。大学生与社会需求之间的

关系由“供不应求”转为“供需平衡”,直至“供大于求”,大学生

就业市场化,价格机制在就业市场的调节作用越来越大。而现在社

会高等教育高增长率、社会总就业形势紧张和劳动力市场是严重分

割的。高校扩招由于速度过快、增幅巨大,大学生供给短时间内爆

发,超过社会经济增长水平和速度,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岗位与大学

生的供给不平衡,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面临失业,就业形势日趋严峻。

3.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就业机制不完善

随着国家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制度改革,毕业生择业由计划分配

体制的统包统分变成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缴费上学、自主择业的

就业体制所取代,但市场机制还不完善,一些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

一个真正公平、竞争、择优、有序的就业市场尚未建立。一方面旧

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仍然存在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作用,用人机

制不够健全,人才流动机制还有待完善。另一方面,劳动力市场发

育不完善,就业市场不规范,劳动力要素的配置还未达到优化。在

毕业生觉得“一职难求”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感叹很难招到满意的

人才。

4.经济结构变化使大学生就业呈现结构性矛盾

产业结构与劳动力供给结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两者的关系通大学生就业率达到什么?

过不同产业、不同行业的不同职业岗位和教育培训的学科专业设置

来连接。当职业分类发生变化时,教育培训学科分类也应及时调整。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社会分工的不断深

化,我国产业结构急剧变化,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经济结构

调整、新技术应用于生产等原因,对劳动者的工种、技能、知识、

经验提出了新的要求,必然带来劳动力结构和知识技能结构的相应

调整,引起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而我国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

具有稳定性、滞后性,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滞后与变动的产业结构

之间的错位,造成现有劳动力不能适应这种要求,加剧了失业与岗

位空缺并存的现象。

5.大学毕业生就业结构不合理

大学生就业出现结构性矛盾,包括专业结构、地区结构等。在专

业结构上,存在学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高校扩招以

来,大学生急剧增加,许多高校仍然沉溺于计划经济的惯性之中,

寻求市场和信息观念不强,并没有根据社会和企业的需求及时调整

专业设置和招生人数,导致学校专业设置、教学方式与社会经济发

展不相适应,加上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快于高校对人才的培养速

度,形成人才供需市场配置的时间差,导致过去的热门专业现在有

可能变成了就业“困难户”。另外,一些高校专业设置有较大盲目

性,追求专业齐全,不注意专业设置与市场的紧密结合,造成一些

专业供过于求,毕业生缺乏竞争力,部分大学毕业生专业知识与社

会需求不相适应,进入社会后适应能力不强,找不到学以致用的岗

位。从地区结构看,就业受到经济发展的影响,经济较发达的地区,

就业形势好,就业渠道比较畅通;而欠发达地区,就业情况不太好。

缺乏人才,又留不住人才,造成人才流失。

就业难的问题除社会的客观原因外,也与毕业生自身的观念跟不

第二篇:《2015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2015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会议,研究如何做好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关乎经济升级、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障应届毕业生就业水平不降低、有提高。

大学生就业形势一直是社会的关注点,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大学生在就业找工作太泛滥了,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前大学生的就业现状,便于分析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以应对高等教育扩招之后毕业生面临的严峻的就业形势,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就业工作。我们放了发大概500份调查问卷,回收487份,在受调查的学生中男学生占30.4%,女学生占69.6%,基本上都是本科生,在问卷调查的设计中,充分考虑了学校、专业的分布,反映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总体状况。大学生就业率达到什么?

摘要:2014年727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年,再度被称为史上更难就业年员工对公司的建议。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我们应该分析大学生就业现状,从根本上弄清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在哪里?让699万名2013届毕业生为之拼搏的就业季刚刚落幕,2014年727万名大学毕业生又迎来了新的就业季。就业难的背后,既有求职者深深的无奈,也体现出就业市场一些长期难除的问题和痼疾。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就业难既有社会原因、政策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事关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和大学生共同的努力。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大学生就业;原因;对策

1. 引言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会议,研究如何做好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关乎经济升级、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障应届毕业生就业水平不降低、有提高。

大学生就业形势一直是社会的关注点,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大学生在就业找工作太泛滥了,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前大学生的就业现状,便于分析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以应对高等教育扩招之后毕业生面临的严峻的就业形势,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就业工作。我们放了发大概500份调查问卷,回收487份,在受调查的学生中男学生占30.4%,女学生占69.6%,基本上都是本科生,在问卷调查的设计中,充分考虑了学校、专业的分布,反映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总体状况。

2.调查形式与结果

2.1调查的对象和范围大学生就业率达到什么?

本次进行的大学生就业观调查,主要是利用大学生外出打工机会,调查打工所在地区的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具体涉及到大学生对当前就业形势、对就业前景的看法、就业方向期望、今后参与工作时所期望的资薪待遇等各个的方面。

2.2问卷调查的方法

主要是在大学生所在各大工厂发问卷。调查为一对一的方式,填一份收一份。还有一小部分托熟人在其打工宿舍发放。最后统一整理,分析。

2.3调查的目的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问题。大学生的就业形式势的调查,更好的让大学生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及就业趋势;真实的掌握企业招聘大学生现状,了解企业用人标准,尽快找好自己的地位,让大学生提高就业危机形势,为自己的发展做一个新的规划,尽量避免产生就业盲目性。

难点一:基层就业“非主流”

在近日举办的一些就业双选会、招聘会上,城市就业岗位竞争激烈,但是一旦涉及“基层锻炼”“基层服务”等字眼的岗位都少人问津,尽管各方面待遇和优惠条件与城市基本无异,但急需人才的基层医疗单位、基层事业单位等常常出现招不到人的情况。

尽管我国近年来逐步加强基层就业引导,但鼓励政策、待遇保障等对于求职者来说都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并且还存在着发展机会受限、工作环境差等问题,导致基层就业“看上去很美”,实际并非求职者的主流选择,基层就业未能起到缓解一线、二线城市就业压力的作用。

难点二:“专业”冰火两重天

近日,“最赚钱的十大专业”“就业前景最好的十大专业”“薪资最低的十大专业”等榜单引发了一场关于就读专业与就业之间的讨论,一些就业率低、竞争力不强、缺乏特色的专业让毕业生直呼“坑爹”。某研究机构发布的“2013年度就业前景最不看好的本科专业”中,动画、生物工程等曾经令人趋之若鹜的“好专业”赫然在列。

近年来,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就业率等指标统计对一些专业亮出了“黄牌”甚至“红牌”,然而高校受到利益制约以及长期以来形成的僵化思想影响,不能根据市场需求及时做出富有预见性的调整,导致部分专业人才供过于求,陷入“滞涨”。就今年的就业情况来看,高校专业建设跟不上市场的情况依然没有得到缓解。忽视市场需求闭门造车,只能加剧专业发展的危险性,“热门”变“冷门”,导致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受到损害。

过去大学生国家统一分配,跟公务员似的,好坏给你安排个工作,不管对口不对口,喜欢不喜欢,对于单位也一样,不管新分配来的大学生是不是有能力有素质都要接收。其中有些还是不错的,像医生、老师等,工作不错,基本能对上口。

过去大学不好考,含金量很高,当时的中专都比现在的大专难考。能考上的水平都不太低,尤其是机械电等理工类的大学生,水平还是相当高的,很多都成了企业的中坚力量。

过去人们知识水平低,企业对人才需求门槛较低,所以大学生就业优势十分明显。例如,过去企业基本是人工操作,技术含量低,要求也相对低,大学生就业机会也大大增加。

近年来,中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上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曾几何时,被誉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找工作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如今就业前途却不容乐观。

1.经济原因 金融危机直接影响行业就业,并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就业冲击。因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国际社会金融海啸导致了金融机构的连锁性破产,引发了金融行业的裁员风潮。金融危机渗透到实体经济领域,会对整个经济增长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就中国而言,作为国际金融体系的组成部分,行业性的冲击不可避免。此外,与国际贸易相关的行业就业会受到最为明显的冲击。如果这个过程继续影响到经济增长,这对就业增形势将是一个非常不利的信息。

2.社会原因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着“选材难”的问题。好多企业虽明知其公司的栋梁和骨干是大学生,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学生,但是,他们每年基本上不要应届大学生。此外,大学没有迅速适应就业市场对高等教育所提出的日益苛刻的要求。从传递知识的角度上看,在整个大学教育中,知识教育仍然是非常大的一个比重,理论功底及其相应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构建仍然极为薄弱;对于大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转换,大学缺乏系统的职业指导与服务规划。

1.政府方面 政府要发挥它的宏观调控作用,就要通过各种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进行调节。首先实现经济稳定发展,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含量;其次面向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市场竞争意识;第三,积极拓宽就业渠道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缩小自主创业制度的门槛。最后,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发挥市场服务功能改善就业评估体系和加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

2.社会方面 企业应提供尽可能多的就业岗位,在保证企业利益的前提下接纳更多的大学生。在这一点上,企业领导人应该设身处地的为大学生们着想。作为工作第一线的各高校,更是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更积极的态度,更有力的措施,更扎实的行动做好就业工作。

3.大学生方面 首先,强化择业的竞争意识,在正确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充分相信自己的实力,敢于通过竞争去达到理想的目标。在心理上必须从社会进步和深化改革的角度来加深对竞争机制的认识,强化自身的竞争意识,自觉地正视社会现实,转变观念,做好参加竞争的准备。大学生就业率达到什么?

其次,要学会正确对待挫折,在求职择业中遇到挫折是正常的,切不可因此而自卑。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对人生总保持着自信心,如丧失了自信心,就失去了开拓新生活的勇气。顺境中有自信心不足为奇。逆境中更需要自信心的支持。生活中的挫折是造就强者的必由之路,挫折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的好机会。遇到挫折后应放下心理包袱,仔细寻找失利的原因,调整好目标,脚踏实地前进,争

那一次我真幸福

取新的机会。

大学毕业生要充分利用整个社会营造的就业市场,按市场规律办事,把个人融入其中。也就是说,面对就业形势和就业市场,大学毕业生不能“等、靠、要”,更不要指望天上会掉馅饼。要以积极态度,树立市场经济观念,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意识和综合竞争能力。

毕业生所应具备的素质

对于就业市场供求的双方,只有了解了需方企业所需要的是什么,我们才能有方向去提升自己,才能更具有竞争力,因而我们必须知道毕业生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或技能才能为企业所青睐。为了让这部分更具有说服力,特别邀请到了麦肯嘉顿王先生为我们解答关于这方面企业的态度。

问:你认为“人才”的概念应该如何介定?答:人类所拥有的一切资源中。人力资源第一宝贵的,人才的概念太大, 其实所谓的人才应该是不同的人在不同岗位上所发挥的作用及所展现的潜力、动力。我个人认为人才即把应该做的做好同时发挥自己的所长,向其它方向延伸。一般人才应具有的能力为专

大学生就业率

大学生就业率达到什么?由小学生作文网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热门排行: 2016拜年词 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