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地壳的运动与地形,地质灾害

时间:2025-01-13 21:51:33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文档大全 > :专题四,地壳的运动与地形,地质灾害是由小学生作文网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专题四,地壳的运动与地形,地质灾害的正文:

第一篇:《专题4地壳的运动与地形和地质灾害》

专题四 地壳的运动与地形和地质灾害

[考点统计]安徽省

[命题分析]

命题的重点主要集中在①内力作用与地貌,②外力作用与地貌,③地质灾害等方面。命题方式以岩石圈物质循环图为载体考查三大类岩石的形成和类型,以地质剖面图、景观图为载体考查内外力作用及对地形的影响,以区域图考查灾害的分布规律、特点、成因及治理措施。今后会以地形与人类生产活动关系为线索,突出考查地质构造判断、外力作用时空变化及对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

答案:1地质 2褶皱 3岩石 4聚落 名师点拨

1.在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中,注意抓住三大类岩石与岩浆之间的双向或单向转化关系,依次推导其他内容。

2.在判读地质剖面图时,注意查看不同岩层的特征,呈明显层状分布的为沉积岩,贯穿沉积岩层且延伸到地壳深处的为岩浆岩。

3.在判断背斜与向斜时,注意要根据岩层的弯曲状况而不是地表形态来分析。

4.地质构造的地质意义仅仅是只考虑地质状况等条件得出的,实际生活中的工程建设等要考虑的内容很多,可能出现与理论不符合的情况,不要绝对化。

5.掌握各外力作用力的来源,从而理解不同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典型区域和地貌,熟悉典型地貌形态。

6.河流地貌是最为重要的一种外力地貌,要重点关注。在河流侵蚀地貌中,注意不同侵蚀类型的特征及其对河谷发育的影响。在河流堆积地貌中,要注意掌握三种堆积地貌成因。

考点一 地壳物质循环与板块构造理论

1.地壳物质循环

在岩石圈循环中,岩石圈的物质不断运动和变化着,从岩浆到形成各类岩石,又到新岩浆生成,周而复始,构成了岩石圈物质循环的过程。

2.岩石圈物质循环模式图的判读技巧

岩石圈物质循环的过程变式图较多,但不管哪种变式图,在判断时都应把握以下四个关键点:

(1)岩浆是“岩石之本”,岩石圈物质循环源于岩浆,也是岩石圈物质循环中各类岩石的起点和归宿,因此找准岩浆是判断岩石圈物质的基础。

(2)各类岩石要重熔再生形成岩浆,大多要经过变质作用,因此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箭头指向的应为变质岩。

(3)组成岩石圈的物质中,岩浆岩只能由岩浆上升冷却凝固形成,且岩浆只能生成岩浆岩;因此在箭头太多、太复杂的模式图中,只有一个箭头指向的是岩浆岩。

(4)三大类岩石中只有沉积岩含有化石和具有层理构造,并且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据此可判断出沉积岩。 岩浆岩:花岗岩(侵入岩) 玄武岩(喷出岩) 沉积岩:石灰岩(喀斯特地形) 砂岩 砾岩 页岩 变质岩:大理岩 板岩

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冷却凝固、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

【特别提醒】 注意板块中一些特殊的位置,如板块交界处、板块穿过的一些重要的岛、半岛或海、所属位置与板块名称不符合的地方等。

考点二 地质作用与地貌形态

1.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特别提醒】 地质构造是单纯内力作用形成的,而地表形态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仅依据地表形态判断地质构造是不准确的。 2.地质构造的应用

地质构造在工程选址、找水、找矿等方面具有实践意义,具体如图所示:

[特别提醒]地质构造的判断

在判断地质构造时,应先观察岩层是否连续,如果岩层连续则为褶皱,再看岩层形态和地貌形态及岩层的新老;如果岩层不连续,就要观察岩层是否受力破裂且沿断裂面是否有明显的相对位移,若只有破裂而无位移,只能称为断裂而不能称为断层。

3.主要外力作用与地貌的关系

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的形成和发展与五种外力表现形式的共同作用密切相关,其中流水和风力的侵蚀、沉积作用的影响最为普遍和常见。

1.不同外力作用的空间分布规律及相应的地貌表现

(1)不同区域的主导性外力作用不同

①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地貌和风力沉积地貌。 ②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作用显著,多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沉积地貌。 ③高山地区多冰川作用,多角峰、冰斗、“U”型谷、冰碛丘陵等地貌。 ④沿海地区多海浪作用,常见海蚀柱、海蚀崖和沙滩等地貌。 (2)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地貌

①流水作用:上游侵蚀,中游搬运,下游沉积。因此,上游为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为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岛等。(如下图所示

)

②冰川作用:高山上部侵蚀——冰斗、角峰等;山下堆积——冰碛丘陵、冰碛湖等。

③风力作用:在风的源地附近,以侵蚀作用为主,形成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在风力搬运途中,风力减弱会形成沙丘、黄土堆积地貌等。

【技巧点拨】 外力地貌的判定 (1)根据风积地貌判断风向

(2)根据河流地貌判断河流流向 (3)根据河床的深浅判定河流流向

在河岸弯曲处,由于受水流的冲刷,凹岸河床较深,而凸岸往往形成河漫滩,即河床较浅;在河岸平直处,由于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北半球右岸河床较深,左岸则较浅,南半球正好相反。

考点三 地形对主要地理环境要素的影响

1.地形特征描述方法

①以××地形为主(最多写2种) ②地势高低(哪边高,哪边低,走向) ③起伏大小(相对高度大小) ④主要地形(区)分布位置 ⑤特殊地形特征描述(喀斯特地貌,海岸线平直) 2.地形对主要地理环境要素影响分析

3.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4.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专题四,地壳的运动与地形,地质灾害

在不同的地形区内,交通线路呈现出不同的布局和形态特征。

第二篇:《专题九 地壳的运动与地形、地质灾害专题》

专题九 地壳的运动与地形、地质灾害专题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9小题36分)

下图为某区域地质构造剖面图。读图回答1~2题。

距今年份(年

)

1.下列关于该处地质事件发生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下沉沉积—岩浆侵入—挤压褶皱—发生断裂—抬升侵蚀—下沉沉积

B.下沉沉积—挤压褶皱—发生断裂—岩浆侵入—抬升侵蚀—下沉沉积

C.下沉沉积—岩浆侵入—发生断裂—挤压褶皱—抬升侵蚀—下沉沉积

D.下沉沉积—挤压褶皱—岩浆侵入—发生断裂—抬升侵蚀—下沉沉积

2.下列关于此地开发建设的叙述,合理的是专题四,地壳的运动与地形,地质灾害

( )

A.可以在此地修建采石厂

B.地表可以修建铁路

C.褶皱内部肯定存在油气,可以开发

D.可以利用天然拱形岩层修建隧道

解析 第1题,由图可知,该区域最初出现大面积成层岩石,这是由地壳下沉,长期接受沉积而成的;紧接着沉积岩层发生了弯曲变形,即岩层受到挤压形成褶皱;之后,褶皱中有岩浆侵入;断层发生在岩浆岩形成之后;上覆岩层凹凸不平,整体发生侵蚀,说明地壳处于抬升过程中;岩层最上部又有沉积岩覆盖,说明岩层继续下沉接受新的沉积,故选D。第2题,由于有断层存在,断层处岩石破碎,有利于修建采石厂,但并不利于修路、修隧道或开发油气。

中学生学习网站

1

答案 1.D 2.A

(2014·徐州市高三打靶卷)下图为塔里木盆地南缘绿洲附近的约特干古城遗址某处地层剖面图,读图完成3~4题。

我的家乡作文

3.约特干古城遗址文化层深埋于地下的原因是

( )

①板块断裂地层下陷 ②河流泥沙沉积 ③风沙沉积 ④冰川冰碛物堆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4.据该地层剖面图,可推知约特干古城遗址自然环境变化的特点是

( )

A.1 000年以来气候稳定不变

B.2 000年以来沉积速度加快

C.6 000年以来湿润期大于干旱期

D.距今7 000年开始出现绿洲

解析 第3题,根据题干该古城遗址文化层位置是在塔里木盆地南缘绿洲附近,深埋于地下主要受沉积物堆积作用形成的,包括河流泥沙沉积和风沙沉积。第4题,看地层剖面图,符合题意的只有2 000年以来沉积速度加快。 答案 3.C 4.B

下图是某地岩层水平分布图。据图回答5~6题。

2

5.图中甲处所示构造地貌最有可能是

( )

A.背斜山脊 B.向斜山脊

C.背斜山谷 D.向斜山谷

6.沿ab剖面线的剖面图是

(

)

解析 第5题,由等高线“凸低为山脊”的规律可知,甲处为山脊;由岩层分布可知,甲处岩层中间新、两翼老,地质构造为向斜,故选B。第6题,a点海拔为150~200 m,b点海拔为0~50 m,且依据等高线“凸高为山谷,凸低为山脊”的规律,确定沿ab剖面线地势起伏如A图所示,故选A。 答案 5.B 6.A

下图为北半球某河段示意图,箭头表示河流流向。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四地中,流水侵蚀作用最微弱的是

( )

A.①地

C.③求职自我评价地 B.②地 D.④地

3

8.①②连线处河流断面的剖面图是

(专题四,地壳的运动与地形,地质灾害

)

解析 第7题,由图可知,①地堆积物最多,且依据弯曲河道“凹岸侵蚀、凸岸堆积”规律,确定①地流水侵蚀作用最微弱,故选A。第8题,侵蚀岸坡陡,堆积岸坡缓。由图可知,①处为凸岸、堆积岸;②处为凹岸、侵蚀岸,故选C。

答案 7.A 8.C

读图,回答9题。

9.图示地区

( )

A.以内力作用为主

B.风沙较大

C.以流水堆积作用为主

D.地貌形成是内外力综合作用的结果

解析 由图可知,图示地区有峰林、溶洞和钟乳石等,为喀斯特地貌区,主对手作文要为湿润和半湿润地区,风沙较小;形成该地地貌的地质作用既有内力作用,也有外力作用,故选D。

答案 D

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小题16分)

(2014·南通市高三一调)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10~11题。

4

10.该区域地质构造的主要成因有

( )

A.流水沉积作用 B.风力侵蚀作用

C.地壳水平运动 D.地壳升降运动

11.甲、乙、丙、丁四地中,开采煤矿时发生透水事故风险较大的是

(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解析 第10题,从图中看出岩层有褶皱和断层,表明该处既发生过水平运动也发生过升降运动。但是上部的岩层比较完整,表明还没有受到侵蚀和沉积作用。第11题,向斜处是地下水汇聚的地方,断层处水容易沿着裂隙流动,所以乙地和丁地开采煤矿时容易发生透水事故。

答案 10.CD 11.BD

(2014·江苏省高三百校大联考正卷)下图是北半球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12~13题。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A.图中地层形成的顺序为①③④⑤②

B.①、②地层中可能含有植物化石

C.先形成断层,后发生②处的岩浆侵入活动

D.M地地貌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

5

第三篇:《专题5《地壳的运动与地形、地质灾害(含选修)》》

专题五 地壳的运动与地形、地质灾害(含选修)

考点一 地壳物质循环与板块构造理论

[真题感悟] 命题角度1 岩石圈物质循环

1.(2015·天津文综,3~4)某矿物形成于上地幔软流层,后随岩浆活动到达地表。人们在下图所示古火山的岩浆岩及河滩泥沙中均发现了该矿物。读图,回答问题。

(1)使该矿物从上地幔软流层到达河滩泥沙中的地质作用,依次应为( )

A.岩浆喷发 岩层断裂 风化、侵蚀 搬运、沉积

B.岩浆喷发 岩层断裂 搬运、沉积 风化、侵蚀

C.岩层断裂 岩浆喷发 风化、侵蚀 搬运、沉积

D.岩层断裂 岩浆喷发 搬运、沉积 风化、侵蚀

(2)剖面图中绘制的火山坡度,与实际的火山坡度相比( )

A.变陡了 B.变缓了 C.无变化 D.无法判断

命题角度2 岩石形成过程

2.(2015·上海地理,13~14)根据岩石的质地,如矿物颗粒的大小、有无气孔、疏密程度、形状等可以推测岩石的形成过程和形成环境。

(1)某山体由岩浆岩组成。该岩浆岩表面无气孔,矿物颗粒粗大,对其成因的合理推测是( )

①岩浆冷却较快 ②岩浆冷却较慢 ③在地表形成 ④在地下形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历史上,苏州人利用当地砚瓦山的岩石做原料生产优质砚台。这种岩石岩性致密,呈薄板状。该岩石可能是( )

A.喷出岩 B.侵入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第 - 1 - 页 共12页

命题角度3 岩石板块分布

3.(2014·大纲文综,6)下图中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 K岛处于( )

A.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东侧

专题四,地壳的运动与地形,地质灾害由小学生作文网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热门排行: 2016拜年词 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