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水的主体
文档大全 > :陆地水的主体是由小学生作文网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陆地水的主体的正文:
第一篇:《海洋水是地球水的主体》
1、海洋水是地球水的主体,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陆地淡水中含量最多的是冰川水。
2.陆地淡水:地球上最大的淡水主体是冰川水,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仅占地球上淡水总量的0.3%
3.水有固、液、气三种状态,水的三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4.地球上的水循环按照发生的空间大致可以分为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和陆上内循环3种。其中能补给陆地水的水循环是海陆间循环。海陆间大循环的5个环节:a、蒸发b、水汽输送c、降水d、地表径流e、地下径流f、下渗
5.形成水循环的外在动力是太阳光的照射 和 地球引力 。形成水循环的内因是水的 物理性质,即水的三态会随 温度 而变化。
6.
8.海陆间大循环的5个环节:①蒸发 ②水汽输送 ③降水 ④地表径流 ⑤下渗 (地下径流)
9.海陆间大循环的意义:① 使地球上的水、大气、岩石和生物发生密切的联系;
10.② 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使水资源得到再生。
11、一个健康成年人每天平均约需水2.5L,主要供水途径是食物和饮水。 生物体中含水量最多的是水母,人体重量的2/3以上是水分。陆地水的主体
【例题1】
1)水循环的外动力主要是__________
2)海洋水在太阳辐射作用下,大量的海水(A)______形成水汽,水汽被(B)________到陆地上空,在适当的条件下凝结形成(C)_____,降落到地面的水,通过(F)__________和(D)_________又返回海洋,这种水循环称为_________循环
(3) P所代表的水循环叫 _________, T所代表的水循环叫 __________
(4)根据全球水平衡原理,P、M、T三种循环生活需要什么中, ____循环的水量最大,_____循环对地球淡水资源更新有重要意义,有效补充了地球的淡水资源。
5)如果某地区的水循环很活跃,那么该地区水体平均更新周期是较______(填“长”还是“短”)
答案:1、太阳辐射 2、蒸发 输送 降水 地表径流 地下径流 海陆间 3、路上内循环 海上内循环 4、T M 5、短
练习: 一、填空:
1.地球上的水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生物体内。占地球总水量
96.53%、2.53%的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2.地球上水的存在形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球上的水,大部分以____________的形式存在,而在寒冷的极地和高山上,水常常以_________形式存在;
空气中的水主要以_________态存在。自然界的水,随着_____________的改变,状态也会发生变化。
3.水是___________所需的最基本物质之一。当生物体内__________到一定程度时,生命就会停止。人体重量的__________以上是水分,儿童体内的水分含量___________。 4.看世界水储量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⑴在图1—1所示的水圈的各种水体 中,下列字母代表的水体类型分别 是:
A、,B、, C、E、;
⑵在上述各种水体中, 为水圈的主体, 为陆地淡水的主体。 ⑶在图中F所代表的各种水体中,数量最多的是 ,数量最少的是 。
四级作文万能句5.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平均约需升水;主要供水途径为。 6.根据以下“水循环示意图”填空。 ⑴图1—2中各字母在 水循环中所代表的环 节是:
A、 B、 C、 D、
E、,F、。
⑵上述A、B、C、D、E、F环节构成的水循环类型为 。水循环是地球上各 相互联系的纽带,使水圈成为一个的系统。通过水循环, 使 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 ,滋润着土地,哺育着生命。 7.形成水循环的内因是;导致水循环的外因是。 二、我会选择:
8.地球水资源总量的96.53%是在( )
A、冰层 B、大气 C、海洋 D、地下水 9.下列水体中占陆地淡水比例最大的是( )
A、地下淡水 B、冰川水 C、河湖水 D、大气水 10.可供人们利用的淡水资源是( )
A、冰川水和地下水 B、河流水和湖泊水
C、河流水和深层地下水 D、河流水、湖泊淡水及浅层地下淡水 11.下列有关地球水体储量由大到小的排列,正确的是( )
A、海洋水、河流水、地下淡水 B、土壤水、湖泊淡水、大气水 C、海洋水、冰川水、地下淡水 D、地下淡水河流水、湖泊淡水 12.下列生物体含水量最高的是( )
A、人体 B、水母 C、黄瓜 D、水稻 13.下列地区水循环比较活跃的是( )
A、森林覆盖良好的水库区 B、冰川广布的南极大陆 C、地表裸露的沙漠地区 D、长江、黄河发源的地区 14.驱动水循环过程的能量来自于( )
A、地球 B、太阳 C、雨 D、海洋 15.下列关于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上内循环的水量最大 B、陆上内循环的水量最大 C、陆上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的水量一样大 D、水循环使水体之间相互联系
一、水的组成(微观)——水的电解实验:
正极得到的气体是 氧气 ,检验这种气体的方法是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负得到的气体是 氢气 ,检验这种气体的方法是 能燃烧 ,产生 淡蓝色的火焰 。 正极和负极所得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1:2 。 实验结论:水陆地水的主体陆地水的主体
变化)。
通直流电
氢气+ 氧气,说明水是由 氢 和 氧 组成的(水的电解是化学
二、水的物理性质 (宏观)
纯净的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是0℃,沸点是100℃水在4℃时密度最大。水结成冰时密度变小,质量不变,体积变大,所以冰能浮在水面。 水的重要性质:
【例题1】
1.电解水的实验。
(1)在水电解器的玻璃管里注满水,接通直流电;
(2)可以观察到:两个电极上出现 ,两玻璃管内液面 ;
(3)用点燃的火柴接触液面下降较多(即 )的玻璃管尖嘴,慢慢打开活塞,观察到 (火焰呈 ,点燃时发出一声轻微的爆鸣声),这个玻璃管中产生的是 是 气;用带火星木条接近液面下降较少的玻璃管尖端,慢慢打开活塞,观察到 ,这是 气;
(4)产生氢气的那个电极是 极,产生氧气的那个电极是 极;
(5)通过精确实验测得电解水时,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 。
2.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 和 ,这个过程的文字表
达式为 。
3.实验结论:氢气中的 和氧气中的 是从水中产生的,所以水是由 由 组成的。
4.通常情况下,水是一种 色、 气味、 味道的 体。常压下,水的沸点是 ,凝固点是 。
3.实验证明水是由 和 组成的
5我们平时喝的矿泉水清澈透明,喝起来有一种甘甜的滋味,因此矿泉水是纯净水。这句话对吗?
4.下列对水的性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 A.水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 B.纯净的水略带甜味
C.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D.通常情况下,-10℃时水是固态
5.一只烧杯中盛有100克水,测得不同温度下的体积如图1—1所示,从实验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6.任何物质都有热胀冷缩的特点,而水在这方面却有一种异常现象,这就是 。
水的组成
第二篇:《陆地水体的类型与关系说课稿件》
高中地理必修上册3.5(第一课时) 《陆地水体的类型与关系》说课稿
基本理念:
1.充分体现教师引导下的学生探究过程; 2.整合课程资源,达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3.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注重过程探究、思路形成,提高参与意识和主动学习的意识; 5.落实教学目标的多元化,特别强调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一、教材分析
教材的第二单元介绍了大气圈,第三单元1-2节介绍了岩石圈,3节-4节介绍了水圈的主体海洋水,本节是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讲述和人类关系更加紧密的陆地水,是前面学习内容的承接,是教材结构和内容的完整的体现。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陆地水体的类型。
2.理解陆地水体运动转化和水源补给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例解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运用图解方法正确表示出河流流量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加工地理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事物是普遍联系的,陆我和亚运会地水体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从而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使学生树立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运动是物质的本质属性、是客观存在的观点。人类应认识物质的运动特性并做到趋利避害。
2.使学生增强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三、重难点分析陆地水的主体
1、重点:
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2、难点
(1)潜水和承压水的区别;
(2)河流的各种补给类型和补给特点;
四、学情分析
优势:
通过前面四节的学习,特别是3-4两节的学习,学生已经对陆地和海洋等地理要素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对于大气循环、地壳物质循环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对于地理环境各个要素的相互联系性有了一定认识。这是学习本届内容的重要前提。
不足:
学生对于地理事物相互联系的认识还较为肤浅,不能做到全面、准确的分析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补给关系,特别是不能很好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较差。这是本节教学的一个重要的能力目标。 五、教学方法
采用案例法、问题引导式教学法、归纳法、分组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实现高效率教学。将大问题分解为一个个梯级深入的小问题,使学生的探究水到渠成。充分调动学生的旧有的知识储备,并通过陆地自然景观图片展示,弥补学生直接经验的不足;在激活学生旧有知识的基础并予以补足的基础上,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按照从个别到一般、从现象到规律的归纳法,帮助学生建立新知。 六、学法分析
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必须教给他们好的学习方法,让他们“会学习”。 本节课每一个主要知识点的教学,都遵循“地理事物——原因分析——结论推导”的教学步骤,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既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七、教学设计
附:教学课件
3.5陆地水
地下水湖泊
生物水、土壤水
第三篇:《高中音乐《非洲歌舞音乐》优秀说课稿模板》
一、说大纲
我设计的课堂教学内容是《非洲音乐》,高中音乐新课标中指出,高中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重要领域,其目标之一便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在音乐教学中应有机地融入人文化元素,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人文精神的思考、理解和追求。本课的教学,除了让学生理解非洲音乐文化的独特魄力,更为主要的目的是引导学生竖立多元文化的价值观,拓展学生的音乐鉴赏的视野,最终达到提高学生感知和欣赏音乐能力的目的。
二、说教材
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高中《音乐鉴赏》第五单元《亚非音乐神韵》第十一节非洲歌舞音乐。教材和教参所提供的教学内容与参考资料较多,需要教师进行合理的设计。因为学生对黑非洲地区的民族民间音乐知识了解的比较少。要在一堂课内对非洲音乐的风格特点、表现形式、演奏乐器等有全面、准确的了解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我设计了以非洲音乐的节奏特点、鼓乐风格、宗教色彩三大部分内容为主线的教学思路。课堂中选择了三首有代表性的曲目,并尽可能采用音像资料。内容的设计涉及了鉴赏、体验、表现、创作、探究等教学领域,引导学生充分地感受和体验音乐。
三、说教学目标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初步了解非洲音乐的概况,体验非洲音乐中复杂多变的节奏特点,并了解鼓在非洲音乐中的重要地位。通过欣赏和体验,理解非洲音乐文化独特的魄力及神秘的宗教色彩,理解非洲音乐文化对世界音乐文化的影响。培养学生以正确的态度理解世界多元化音乐。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感受非洲音乐的节奏特点。
四、说教法与学法水浒传读后感600字
这节课的教学过程共包括了:听辨导入,欣赏与探讨,创编与表演,拓展与延伸四个部分组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法与学法的选择上尽可能的突显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根据本课教材的内容和高中学生的学习特点,我在课堂中设计了学生探究学习、师生交流,节奏模仿、鼓乐模拟、旋律模唱、音乐情境创编等教学活动,通过这些教学手法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积极思考与探究。课堂教学中的欣赏部分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音乐画面,营造音乐情境,使学生能通过更具体的音乐形象准确的感受和理解音乐。课堂教学中的音乐知识内容的学习方法,采用师生间相互交流合作、共同探究的形式深入知识主题,避免枯燥的音乐知识的灌输和讲解。本课还合理地设计了许多学生律动活动,如简单的非洲节奏模仿,非洲鼓乐的模拟,非洲歌唱形式的模唱等,这些学生活动的设计不仅仅让学生在知性理解的基础上,更加充分地体验了音乐,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课堂的生动性,活跃了课堂氛围。在本课的非洲音乐情境的创编与表演环节,把课堂的中心与重心再一次让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和探究的基础上,充分表达自己心目中所理解的非洲音乐。让学生把认知行为内化为基础技能实践活动。课堂最后设计了非洲音乐与世界音乐的拓展学习部分,学生通过欣赏、思考与讨论,理解每一种民族音乐都是世界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非洲音乐也是如此。从而使学生珍视人类文化遗产,共享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
五、说教学过程(略)
六、说反思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特别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所有音乐作品的欣赏、分析、创造都是为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并让学生以审美的眼光欣赏音乐作品。音乐还是一门实践性的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尤其在表现领域更体现了这一特点,长期以来,我们的高中音乐课堂在注重学生感官体验的同时,却忽略了对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的培养,我们一直认为活泼、律动的音乐课是小学和初中的音乐课特点,而高中音乐课堂应该是知性的,理性的。但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所表现出的热情与活跃,积极与投入改变了我的看法。我们高中音乐教师更应该在我们的音乐鉴赏课教学中,尽可能合理的设计学生的律动及创编活动,丰富我们的课堂氛围,同时也给学生足够的音乐发展和表现的空间。让我们的课堂不再单一和枯燥。
高中音乐课教案
课 题:非洲歌舞音乐
课 型: 欣赏课
教学理念:
高中音乐《非洲歌舞音乐》优秀说课稿模板高中音乐《非洲歌舞音乐》优秀说课稿模板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所有音乐作品的欣赏、分析、创造都是为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并让学生以审美的眼光欣赏音乐作品。本课的教学设计中,考虑了以下几方面:
1、高中音乐新课程是人文学科的重要领域,其目标之一便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在音乐教学中有机地融入人文化元素,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人文精神的思考、理解和追求。
2、音乐课堂教学应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充分参与音乐教学实践活动。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音乐学习的本身是创造。
3、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特别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如何合理的设计学生律动及创作活动,让鉴赏课不单一不枯燥,同时也给学生足够的音乐发展和表现的空间。
教学目标:
1、体验非洲音乐中复杂多变的节奏特点,了解鼓在非洲音乐中的重要地位。
2、通过欣赏和体验,理解非洲音乐文化独特的魄力及神秘的宗教色彩。
3、了解非洲音乐文化对世界音乐文化的影响。培养学生以正确的态度理解世界多元化音乐。
教具准备:鼓、课件、音响设备。
高中音乐《非洲歌舞音乐》优秀说课稿模板文章高中音乐《非洲歌舞音乐》优秀说课稿模板出自这段音乐中最主要的伴奏乐器中什么? (2)、认识非洲鼓:课件一:展示各种非洲鼓,了解非洲鼓的丰富的形状特点。 课件二:展示非洲鼓的各种演奏姿势和音响特点。非洲人持鼓的方式很多样,击鼓的手法也很多,从而奏出不同的音响和效果。 (3)完整欣赏《非洲赞歌》,学生任选一种敲鼓的动作与姿势跟随音乐的节奏模拟鼓声。 2、教师总结:鼓是非洲普遍流行的乐器,被称为非洲传统音乐之魂。鼓在非洲有多种多样的功能和用途。除了用于音乐外,有时还是民族、部落或宗教的象征,或者用来传递各种信息。在非洲,鼓既是音乐又是语言。鼓在非洲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是任何其他乐器无法比得上的。 设计意图: 通过听一听、看一看、动一动等教学环节的设计,让学生了解非洲鼓的特点及简单的演奏手法。同时使学生理解鼓在非洲音乐中的重要作用与地位。同时在非洲民族民间舞蹈中,学生还体验了非洲人民优美、古朴的舞姿;奇异的装扮和色彩,反复、呼应的吟唱方式。充分感受了非洲歌舞强烈的音乐震撼力。 高中音乐《非洲歌舞音乐》优秀说课稿模板教学反思 (二)、非洲音乐----节奏 1、欣赏非洲音乐《鼓舞》。引导学生跟随音乐体验节奏特点。 (1)、讨论:你能模仿出这段音乐中出现最多的几组节奏吗?。 (2)、请几位同学用鼓敲出音乐《鼓舞》的典型节奏。 (3)、教师总结非洲音乐的节奏特点及典型的节奏型。并以课件展示节奏型。 2、节奏模仿:学习几组典型的非洲音乐节奏。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模仿等体验活动,让学生能亲身体验非洲音乐复杂多变的节奏特点,认识和理解非洲音乐独特的魅力。 (三)、非洲音乐----神秘的宗教色彩 第四篇:《城市重组建设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1、世界环境日为每年几月几日?( D ) A.5月6日 B.3月21日 C.12月1日 D.6月5日 2、未按照河道采砂许可证规定的范围、作业方式进行采砂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利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 B )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河道采砂许可证。 A.三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 B.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 C.两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 D.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 3、1994年3月,中国政府批准的《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从具体国情出发,提出了中国( B )的总体战略、对策以及行动方案。 A. 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 B.可持续发展 C.生态保护 D.防治污染 4、浙江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2008年9月19日通过了( D ),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 A.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 B.浙
陆地水的主体由小学生作文网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