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能体现鱼种群数量变化曲线是

时间:2024-09-20 16:28:33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文档大全 > :下图能体现鱼种群数量变化曲线是是由小学生作文网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下图能体现鱼种群数量变化曲线是的正文:

第一篇:《种群数量变化习题》

4.2种群数量变化习题

1.下列图中,表示种群在无环境阻力状况下增长的是 (

)

2.搁置一段时间的洗碗水,在其他条件都适宜的情况下,碗内微生物数量变化在开始

一段时间内最可能的是呈 ( )

A.“J”型曲线增长 B.“S”型曲线增长C.“J”型或“S”型曲线增长 D.无规律增长 3.下图表示野兔进入某草原后的种群增长情况,对该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B段兔群数量较少的原因是性别比例失调 B.BC段兔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C.CD段兔群的生存斗争在进一步加剧 D.DE段兔群的增长率几乎为0

4.有0.5 mL培养液的培养瓶中放入5只大草履虫,然后每隔一天统计一次大草履虫的

数量。经过反复实验,得出如图所示的结果,对这一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 ( ) A.大草履虫的生长呈现出“S”型增长

B.从大草履虫放入瓶内第一天起进入指数增长期 C.在第四天至第六天中,种群的出生率约等于死亡率 D.该瓶中大草履虫种群的K值约为400

5.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型 B.达到K值时种群增长速率为零 C.种群增长受自身密度的影响 D.种群的增长速率逐步降低 6.右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

化关系。在第10年时经调查该种群数量为200只,估算该种 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 ( ) A.100只 B.200只 C.300只 D.400只 7.2007年6月下旬,栖息在洞庭湖400多万亩湖区中的约

20亿只东方田鼠,随水位上涨部分内迁,所到之处,它们四

处打洞,啃食庄稼。地方政府组织群众展开一场“人鼠大战”。在灭鼠时,若杀死老鼠

总量的一半,过一段时间后,会发现 ( )

A.很快恢复到原来的数量 B.数量会继续下降

C.保持数量不变 D.数量先增加,然后快速下降 8.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正确的实验方法是 ( )

A.将适量的培养液进行高温处理,然后立即加入酵母菌

B.将盖玻片盖在计数室上后,从盖玻片边缘滴加酵母菌培养液 C.若取样的小方格中酵母菌过多,多选择邻近的一个小方格计数 D.对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只计数上下两条界线上的酵母菌

9.种群在理想和自然条件下分别表现出“J”型和“S”型增长。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 述正确的是 ( )

A.在种群“J”型增长模型(Nt

t=N0·λ)中,λ表示该种群的增长速率 B.在自然条件下,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即K值)是固定不变的 C.在鱼类养殖中,在接近K值时进行捕捞有利于该种群的可持续发展 D.在“S”型增长曲线中,种群密度不同时可能具有相同的种群增长速率 10.如图所示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种群数量不再发生变化 B.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 C.防治蝗灾应在害虫数量达到c点时进行 D.K值会因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11.假定当年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λ倍,如图表示λ值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示意

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0~a年,种群数量不变,其年龄组成为稳定型 B.a~c年,种群数量下降,其年龄组成是衰退型 C.b~d年,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呈“S”型曲线增长 D.d~e年,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呈“J”型曲线增长 12.如图表示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

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B.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N,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N/2

C.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t2时

1

D.在t1~t2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13.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种群数量的变化包括增长、波动、稳定和下降等

B.种群数量的变化主要是由迁入、迁出、出生和死亡引起的

C.在自然界中,种群的增长一般呈“J”型型曲线

(1)在乙图的坐标内画出该种群的增长率曲线。 D.在自然界中,种群的增长一般呈“S”型曲线

15.下列关于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2)在t1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为________型。

A.某种群迁入一个新环境后,在一定时期内出现“J”型增长

(3)自然状态下,在t2后,种群数量不再增加,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和________。

B.在自然界中,种群不可能按“J”型曲线无限增长

(4)若在t2时种群数量为N,为了保护这种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最大捕捞 C.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种群的增长方式呈“S”型曲线

D.在一定的时期内,某种群的增长先出现“S”型曲线 量,应使这种鱼的种群数量保持在________N水平,原因是 16.某海滩黄泥螺种群现存量约3 000吨。正常状况下,每年该种群最多可增加300吨,为充分利用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泥螺资源,又不影响可持续发展,理论上每年最多捕捞黄泥螺的量为(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3 000吨 B.1 650吨 C.1 500吨 D.不超过300吨

18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 25.在生态学中,生物种群的年龄结构有两个层次,即个体的年龄组成和组成个体的构件年龄。组成个..

体的构件年龄是单体生物所没有的。例如一年生苔草的分枝可以月龄画成椎体,如图是施肥对某种苔A、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曲线最终呈S型 B、达到K值时种群增长率为零

草的无性系构件月龄结构的影响。请回答:

C、种群增长受自身密度的影响 D、种群的增长速度逐步降低 19、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根据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应该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K/2水平,这是因为在这个水平上

A.种群数量稳定 B.种群增长率最大 C.种群数量最大 D.环境条件所允许的种群数量最大 20.以下有关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身边的美 ( ) A.对于在自然环境中的种群而言,K值总是固定不变的

B.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的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一定呈“J”型 C.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意味着新物种的形成 D.调查某种昆虫卵的密度、作物植株上蚜虫的密度可以采用样方法

21.下列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t

A.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为:Nt=N0λ B.一个物种引入新的地区后,一定呈“J”型增长 C.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要尽量降低其K值

D.一个呈“S”型增长的种群,数量在K/2左右时增长率最大

23

各月龄枝的百分比

(1)与对照组相比,施肥使苔草________的分枝成为优势。此现象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苔草的幼枝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它能吸引许多植食性动物,如五趾跳鼠。若在理想 状态下,对苔草施肥后,短时间内五趾跳鼠种群数量的增长将为________型增长,其年 龄组成类型最接近于________。

(3)五趾跳鼠是危害三北地区的主要害鼠之一,从环境容纳量的角度思考,提出两种有效 控制五趾跳鼠数量的具体措施: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 2.A 3.A 4.B 5.D 6.D 7.A 8.B 9.D 10.D

11.C 12.B 13/D 15. C 16. C 18D【解析】A项中由于空间和资源的限制,自然界中的多数生物种

群的数量增长都要达到最大值,因此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通常呈S型;对于S型曲线来说,种群在K/2时增长速率最大。然后种群的增长率随种群密度的上升而下降,,当达到环境所允许的最大值(K值)时,增长率降为0,所以B项的说法正确;种群数量的增加除受环境因素影响外,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加,种内斗争也会加剧,影响种群数量的增长,因

A.第13~25天,成虫数量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个体生长加快 B.第17~29天,成虫增长率上升、死亡率下降

C.第21~37天,成虫增长率的下降与种群密度的改变有关 D.第1~37天,成虫数量呈“J”型增长

24.某研究所对一个河流生态系统进行了几年的跟踪调查,图甲表示某种鱼迁入此生态

妈妈辛苦了

系统后的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

2

此C项说法也是正确的;种群数量的增长速度是先逐渐升高,当种群数量大于K/2时,种群增长速率开始降低。

19.B

20. 解析:K值即环境容纳量,是指一定环境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不同环境中同一 种群的K值一般是不同的,不同生物的K值往往也不同,所以K值是可以改变的。影 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有很多,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的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不 一定呈“J”型,如有天敌的限制等。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意 味着生物发生了进化,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答案:D

21. 解析:种群数量的变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一个物种 引入新的地区后,可能不适应变化的环境而被淘汰,也可能因环境优越、缺少天敌而呈“J” 型增长;对于呈“S”型增长的生物种群来说,增长率最大时,种群的数量在K/2左右。 答案:B

23. 解析:第13~25天,成虫数量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个体的繁殖加快,故A错。第17~ 29天,成虫数量增长逐渐缓慢,说明增长率下降,死亡率上升,故B错。第21~37天, 成虫数量逐渐增多,种群密度增大,导致生存斗争加剧,成虫增长率下降,故C正确。 第1~37天,成虫数量呈“S”型增长,故D错。 答案:C

25. 答案:(1)月龄较小 施肥有利于幼枝的发生 (2)“J” 增长型 (3)①养殖并释放五趾跳 鼠的天敌 ②减少五趾跳鼠的食物来源

24. 15.(1)如图 (2)增长 (3)资源有限,种内斗争加剧 捕

食者数量增多

(4)1/2 在这个水平上,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快

3

第二篇:《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二节—种群数量的变化(含答案解析)》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知识点一 构建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1.数学模型概念,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是为了某种目的 用字母、数字及其他数学符号建立起来的方程式以及图表、图像等数学表达式。

2.意义,数学模型是联系实际问题与数学规律的桥梁,具有解释、判断、预测等重要作用。

知识点二 种群数量的增长,1.种群的“J”型增长

(1)“J”型曲线:自然界确有类似细菌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形式,如果以时间为横坐标,种群数量为纵坐标画出曲线来表示,曲线则大致呈“J”型。

(2)“J”型增长的原因:食物充足、没有天敌、气候适宜等,这一理想条件只有在实验室或某物种最初进入一条件非常适宜的环境时才会出现。

(3)“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模型假设: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条件下,种群的数量以一定的倍数增长,第二年是第一年的λ倍。增长速率不随种群密度的变化而变化。,建立模型:,一年后该种群的数量应为:N1=N0λ,两年后该种群的数量应为:N2=N1×λ=N0λ,t年后该种群的数量应为:Nt=N0λ,N0:该种群的起始数量;t:时间;Nt:t年后种群数量;λ:增长的倍数。注:当种群数量不变;当

时,种群数量下降。

时,种群数量上升;当λ=1时,

2

t

2.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

(1)“S”型曲线出现的原因,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使生存斗争加剧,种群的增长速率下降。 (2)实例:高斯的实验。

(3)“S”型曲线: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的增长曲线,呈“S”型。 ①K值: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 a.不同物种在同一环境中K值不同。 b.当环境改变时生物的K值改变。

②K/2值:K值的一半,是种群数量增长最快点。

③增长速率:可以看出种群的增长速率在K/2时最大,K/2之前不断增加,在K/2之后逐渐减小,当达到K值时增长速率为0。

④K/2之前种群增长速率增加的原因:资源和空间充足。K/2 之后,由于种群数量的上升,资源和空间相对不足,种内和种间斗争加剧,使生物的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 (4)“S”型曲线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①在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上,一般将种群的数量控制在环境容纳量的一半,即K/2左右,此时种群增长最快,可提供的资源最多,还不影响资源的再生。

②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方面,如建立自然保护区等,从而提高生物的环境容纳量,是保护野生生物资源的最有效措施

描写场面的作文

③农林害虫的防治方面,降低农林害虫的环境容纳量是防治的根本。 3.“J”型曲线和“S”型曲线的比较,

知识点三 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

1.种群数量的变动,种群的“J”型增长和“S”型增长只代表两种典型情况,自然种群的数量经常处在变动之中,有的是不规则波动,有的是周期性波动,不利条件下还会使种群数量下降,甚至灭亡。

2.影响种群数量变动的

(1)决定因素: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2)间接因素:凡是影响出生率、死亡率的因素都会影响种群数量。例如: ①种群的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②生物因素a.种内关系:种群通过种内斗争调节种群密度。

b.种间关系:如天敌等。下图能体现鱼种群数量变化曲线是。

c.非生物因素:阳光、温度、风、雨等。

d.人为因素:人类对自然界种群的数量影响越来越大。

知识点四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1.原理,(1)酵母菌属兼性厌氧型微生物,有氧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无氧时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 (2)用液体培养基培养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受培养液的成分、空间、pH、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3)在理想环境中,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呈“J型”曲线;在有限的环境下,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呈“S型”曲线。

2.探究目的,初步学会酵母菌等微生物的计数及种群数量变化曲线的绘制。 3.探究步骤 (1)将10 mL无菌马铃薯培养液或肉汤培养液加入试管中;

(2)将酵母菌接种到试管中的培养液内混合均匀; (3)将试管在28℃条件下连续培养7天;

(4)每天取样计数酵母菌数量,采用抽样检测方法:将盖玻片放在计数板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到计数板上的方格内,显微观察计数一个方格内的菌种数,已知小方格的培养液厚度为0.1 mm,计算出培养液体积,换算出10 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总数;

(5)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将所得数值用曲线表示出来,分析实验结果,得出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 4.注意事项

(1)显微镜计数时,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只计数相邻两边及其顶角的酵母菌。(2)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少误差。

(3)记录结果最好用记录表。表格如下:,

少男少女

(4)(5)培养和记录过程要尊重事实,真实记录,不能主观臆造。 5.

表达和交流

(1)根据实验数据可得如图所示的增长曲线。 (2)增长曲线的总趋势是先上升再下降。

(3)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因素可能有养料、温度、pH及有害代谢废物等。

,

【例1】 如某一年生植物初始种群有10个个体,每个个体产生10粒可育种子,当年亲本死亡,若按此生育率计算,第五年该种群有多少个个体?,答案 105个,解析 根据公式Nt=N0λt和数学知识,求得该题λ=N1/N0=100/10=10,t=4(第五年该种群的个体数量就是第四年后该种群的个体数),故第五年该种群将有:N4=N0λ4=10×104=105个。

【例2】 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型 B.达到K值时种群增长速率为零 C.种群增长受自身密度的影响 D.种群的增长速率逐步降低

下图能体现鱼种群数量变化曲线是由小学生作文网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热门排行: 2016拜年词 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