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书记载苏南虽近洋场
文档大全 > :史书记载苏南虽近洋场是由小学生作文网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史书记载苏南虽近洋场的正文:
第一篇:《高三历史周末作业一(试卷)》
大丰高级中学高三历史周末作业一 2012.9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计40小题80分)
1.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 考虑世系。”从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转变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促使中国古代政治
A.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B.从人治走向法治
C.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D.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2.“民农则重(持重),重则少私义(议),少私义则公法立,力专一。„„民舍本而事末则 好智,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材料反映出作者
①倡导工商皆本 ②维护农民利益 ③主张重农抑商 ④维护社会稳定
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3.韩非子以法为本中的“法”与英国 《权利法案》中的“法”对君权的作用
A.完全一致 B.大同小异
C.正好相反 D.互为补充
4.右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
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A.为选拨士族子弟而设立 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
C.缩小了人才选拨的范围 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5.明朝张瀚称:“善为国者,令有无相济,农末适均,则百
工之事,皆足为农资,而不为农病。顾低昂轻重之权,在入主操之尔。”这段话反映的经济主张是
A.重农抑商 B.百工亦为本业 C.农工比重适当 D.农工任其消长
6.清乾隆年间苏州《吴县永禁官吏占用钱江(杭州)会馆碑》记载 :“商贾捐资,建设会馆, 所以便往还而通贸易,或存货于斯,或客栖于斯,诚为集商经营交易时不可缺之所”。下列说 法中错误的是:
A.该碑文反映出苏杭之间的商贸联系 B.会馆为商人出资建造的地方商业中心
C.会馆为旅居异乡的同乡商人所组建 D.会馆为同一地域商人活动的重要场所
7.明朝后期,在某些地区的某些行业中,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而居于主导地位,主要原因是
A.轻视工商业的意识有所淡化 B.明朝政府鼓励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C.国家对手工业者人身控制的放松 D.民营手工业更能适应经济捐款感谢语发展的潮流
8.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某种对外贸易“在下只是和民众小规模的商贩活动,在上只是政府借以表示中国文化传播之—种光荣礼节而已。”下列符合这一认识的经济活动是
A.汉朝的丝绸之路 B.宋朝的海上丝绸之路
C.明朝的朝贡贸易 D.晚清的中英鸦片贸易
9.洋务派要员在筹建轮船招商局时说:“伏查各国通商以来„„中国内江外海之利,几被洋 人占尽,且海防非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藉纾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 这表明洋务派兴办此类企业的主要目的是
A.抵御外侮求富求强 B. 扩大中外贸易交往
C.发展官督商办企业 D.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10.史书记载:“苏南虽近洋场,本属首当其冲之地,但直到光绪年间,时人记叙还提到纺织与耕种相济以谋营生的事实。”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A.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B、小农经济已完全破产
C、商品经济陷入困境 D、纺织品产量高、品种多
11.五四运动前,中国社会就孕育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的曙光,能印证这一说法的史实有
①新文化运动彻底批判封建文化,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
②资产阶级为捍卫民主共和制度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奋斗
③一战期间,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
④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史书记载苏南虽近洋场。
A.①②③ B.①④ C.①③④ D.①③
12.花鼓戏原是在农村流动演出的民间戏曲,某一时期,在城市风行,引起政府的查禁。不过 禁者自禁,演者仍演,尤其是在租界区,还开了不少新戏馆。据此推断“某一时期”是指
A.明朝后期 B.清朝前期 六一手抄报内容C.清末民初 D.文革时期
13.为迎接2011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某历史兴趣小组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同学们围绕“博物馆与记忆”的主题搜集到一组中国古代器物图片(见下图)。并制作了如下标签:①商代兽面乳灯纹鼎;②5000~4000年前良渚文化玉琮;③新石器时代磨制工具石斧;④战国曾侯乙编钟。上述标签与下组图片自左至右对应的顺序是
A.②①④③ B.③②①④ C.③①②④ D.④①②③
14.英国曼彻斯特的工厂主曾浪漫地想着:“如果每个中国人的衬衣下摆长一英寸,我们的工厂得忙上数十年!”然而鸦片战争10年后一个叫米契尔的英国人在中国看到的却是这样的情形:“在收获完毕后,农家所有的人手不分老少,都一起去梳棉、纺纱和织布。这个国家9/10的人都穿这种手织的衣料,其质地各不相同,从最粗的粗棉布到最细的本色布都有。生产者所用的成本简直只有原料的价值。”上述材料反映了
三国演义读后感50字①英国商人想用经济手段打开中国大门 ②传统的小农经济对工业品的顽强抵抗
③英国商人很难通过正常的贸易打开中国的市场 ④英国由此展开了罪恶的鸦片贸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5.1918年,孙中山在《建国方略·自序》中怀着无比痛苦的心情回顾以往的历史:“夫去满洲之专制,转生出无数强盗之专制,其为毒之烈,较前尤甚。于是国民愈不聊生矣!”这说明当时的中国
①中国两千多年的专制统治已经结束了 ②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发生变化 ③辛亥革命没有取得彻底的胜利 ④处于国民政府的黑暗统治之下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②③
16.《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1787年美国宪法”在中美两国法制建设史上都是具有里程碑意 义的文献,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
①都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 ②都体现了分权与制衡
③都规定实行总统制 ④都具有反专制的进步意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7.《全球通史》载:“ 后的几年中,西方大规模的、似乎不可抗拒的入侵使中国的生存似乎都受到威胁,结果,愈来愈多的中国领导人被迫得出这样的结论:重大的变革是生存所必不可少的,而且这种变革不能仅局限于军事和经济方面。”“ ”应是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戊戌变法 D、八国联军侵华
18.一位学者在他的著作里说:在20
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
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这一集体亮相”带来的重要影响是
A.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大大加深
C.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中国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是
A.《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 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C.《辛丑条约》和戊戌变法 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20.一位历史学家在回忆南京解放前夕的生活时称:“中央大学每月发薪水的那一天,可以说是最紧张的一天。各人在会计处拿到薪水,就得赶紧奔向新街口换成银元,立刻嘘嘘地赶到米市买米。”这反映了
A.纸币无法用于购买粮食 B.市场上粮食和食品奇缺
C.囤积银元和粮食现象普遍 D.银元币值较纸币稳定
21.下列表格是1872年~1894年、1895年~1913年中国境内近代工业统计资料,不能从表格中得出的结论是
A.商办企业规模小、资金少 B.商办企业发展迅速
C.民族工业在外资压迫下纷纷破产 D.外资工厂资本雄厚
2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与八大
①都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 ②都纠正了左倾错误
③都符合当时的国情 ④两个会议有一定的继承性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④
23.图6展现了四川人民“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这些创举直接得益于
图6
A.经济体制改革方针的确立 B.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
百般聊赖24.下列哪一思想反映了毛泽东思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进入了新阶段:
A.“‘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是共产党和割据地方的工农群众必须充分具备的一个重要的思想”
B.(应)建立的共和国,“它在政治上必须是新民主主义的,在经济上也必须是新民主主义的”
C.“对人民内部的民主方面和对反动派的专政方面,互相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
D.现在“就是还要适当地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
25.下列活动,与陈独秀无关的是
A.最早主张以民主和科学救中国 B.主张建设平易、新鲜的新文学
C.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 D.最早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
26.历史学习常常运用“比较”法,以强化对历史现象的本质认识。穿越历史时空,对我国
AB.①新中国成立前夕 ②正式确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③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C.①三大改造后 ②正式确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③“依法治国”方略写进宪法
D.①三大战役胜利前 ②规定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 ③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27. 《青藏高原》唱响全国:“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是谁留下千年的祈盼;难道说还有无言的歌,还是那久久不能忘怀的眷恋;„„呀啦索,那可是青藏高原?”下列哪些事件给西藏地区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①中共七大的召开 ②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③1965年西藏自治区的成立 ④改革开放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8.有这么一段描述:1959年六七月间,国务院秘书厅的干部在自由议论学习中,从生产关系 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看,认为进行(办)□□□□的条件根本不成熟,发展也太急太猛。 由于印刷问题,有几个字看不清楚,你认为“□□□□”应该是
A.三大改造 B.大跃进 C.人民公社 D.“一五”计划
29.斯塔夫里阿诺斯写道:“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 性而不是基于习俗。”对“理性”的正确理解是
A.罗马法完全摒弃了习惯法 B.罗马法形成了完备的法律体系
C.罗马法崇尚自由平等 D.罗马法与时俱进,为现实服务史书记载苏南虽近洋场。
30. 代议制又称议会制,是指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主权的制度,这种代表民意的机关就是议会。以下有关议会的正确叙述是
A. 英国“光荣革命”确立了议会制 B. 美国宪法规定总统向国会负责
C. 法国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举总统 D.德意志帝国议会掌握完整立法权
31.“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威尔逊带着他已宣布的战后和平计划出席了巴黎和会,但他带回美国的包括国联盟约在内的凡尔赛和约遭到了参议员否决,威尔逊试图建立‘战后国际新秩序’的努力以失败告终”。这说明在美国
①国会的权力高于总统 ②国会对于总统的行为有制约作用
③总统与外国缔结的条约需得到国会的批准方可生效
④总统没有权力与外国缔结条约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32. 杜勒斯在1958年说,“如果给予中国共产党政权这样的承认,那对于远东各非共产党国家的政府的生存几乎是致命的打击。„„那会使它们在远东威信和影响大大增加”。美国的这一对华政策破产的标志是
A.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 B.基辛格秘密访华
C.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D.《中美上海公报》的发表
33.“作为一种独立于美苏两国领导的军事条约组织的道德力量,强调最初在万隆会议上获得 赞成的和平共处原则”。上述材料评论的是
A.联合国的建立 B.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C.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D.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34. 西方“起初城市即是村庄,但不久就开始在工业、政治、建筑各方面显露出城市的特征。 城市必须设防自卫,须有市政厅作为市民行使政治权力的集会场所。城里还必须有教堂作为 礼拜的场所,既在精神上,也在建筑上耸峙于全城之上。”(《城市的性质》)这样的叙述能 否适用于说明中国城市的特征?
A.将“教堂”改为“佛寺或道观”,也能用于中国
B.将“教堂作为礼拜的场所”改为“宗庙作为祭祀的场所”,也能用于中国
C.对中国城市而言,几乎完全不适用
D.中国城市也是这样形成的,只是没有教堂
35.1995年,美国《时代周刊》的姊妹杂志《财富》曾预言,回归将令香港走向死亡,在香港回归十周年来临之际的2007年6月7日,《时代》周刊以25页的篇幅为13年前的预言道歉,承认香港在回归后比以前更有活力。香港之所以没有“死亡”,反而更有“活力”的主要原因是
A.香港回归后享有完全的自治权 B.香港长期坚持改革开放
C.“一国两制”的保障 D.港人的爱国爱港
36.狄德罗《百科全书》说:“自由是天赐的东西,每一个同类的个体,只要有理性,就享有 自由的权利„„不是国家属于君主,而是君主属于国家。”此言体现的主张有
①个人自由 ②权利平等 ③联邦共和 ④主权在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7.“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
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
越大,他的要求也就越得人心。那些在4月份似乎还是稀奇古怪
的口号,半年之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 “第二次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材料里的“战争”是指三年国内战争
C. “公众的不满”主要是对沙皇专制制度的不满 D. “稀奇古怪的口号”是指“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38. 1945年5月8日,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苏联人民举国欢庆。而当时担任美国驻苏参赞的凯南却对身边的记者说:“人民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A. 科技的竞争 B.第二次世界大战 C.冷战 D. 经济的战争
39. 20世纪80年代,日本流行一本名为《日本可以说不》的书,书中主张摆脱美国的控制,“日本可以说不”的最主要原因是
A.美国与日本的矛盾不端激化 B.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局面开始形成
C.日本得到了西欧国家强有力的支持 D.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
40. 下列文学艺术作品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的是
第二篇:《高一历史必修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下学期必修二期末测试题(历史)
姓名 学号成绩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是( )
①个体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②产品主要满足生活所需和交纳赋税 ③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全部自己生产 ④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我国古代犁耕进入完善阶段的标志出现在( )
A.春秋战国 B.秦汉 C.隋唐 D.明清 3. 史书记载:“苏南虽近洋场,本属首当其冲之地,但直到光绪年间,时人记叙还提到纺织与耕种相济以谋食营生的事实。”这反映了当时
A.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B.小农经济已完全破产 C.纺织品产量高、品种多 D.农产品种类多、销量大 4.东汉时期,我国在手工业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这主要表现在( )
①发明了水力鼓风冶铁工具 ②发明了灌钢法 ③烧制出成熟的青瓷 ④制造出珍贵的青花瓷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5.下列主张属于洋务派的应是( )
A.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B. “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 C. “以忠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 D. “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6.清朝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所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史书记载苏南虽近洋场由小学生作文网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