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障救灾措施的有效实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成立哪些广泛却转机构
文档大全 > :为了保障救灾措施的有效实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成立哪些广泛却转机构是由小学生作文网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为了保障救灾措施的有效实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成立哪些广泛却转机构的正文:
第一篇:《岳麓版历史必修2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题》
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个2分,共50分)
1.电影《列宁在1918》中有一个令人难忘的镜头:红军战士瓦西里在押送粮食回到首都彼得格勒后,自己却因饥饿而昏倒了。为改变这种缺粮状况,苏维埃政府( )
A.实行余粮征集制 B.征收固定粮食税、
C.推行农业集体化 D.大规模种植玉米
2.一部描写1919年苏俄人民抗击协约国和国内白匪的电影,有这样几组镜头,你认为不符合历史真实的是( ) ...
A.一位农民牵着几头羊到集市上去卖,与一位买主讨价还价
B.几乎所有的工厂都注明“苏维埃国有”字样
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C.老百姓的生活用品由政府定期发放,他们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D.成年人每周都自觉参加一天义务劳动
3.苏联早期领导人布哈林曾说:“我们过去以为可以一举消灭市场关系,而实际情况却表明,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苏俄(联)实行的哪一经济政策体现了这一思想(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经济体制 D.赫鲁晓夫改革
4.1921年苏俄暴动者指出“拥护苏维埃,但不要共产党人参加”的口号。一个红军战士在信中说:“不是富农的暴动,而是对正义的胜利丧失了任何希望的劳动农民的暴动。”导致农民“丧失希望”的原因是( )
A.农民对苏维埃政权的不满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C.新经济政策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D.斯大林农业集体化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5.1920年,列宁与一位老农的对话。列宁:有什么办法能唤起大家干活的兴趣呢?老农:为什么不采用我们庄稼人“早已习惯”,而且认为最合理公平的办法呢?这里的“办法”指的是( )
A.把土地分给农民 B.余粮征集制 C.固定的粮食
税 D.农业集体化
6.影响下图曲线变化的因素有( )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 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③新经济政策 ④斯大林经济体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2010·黄埭)1921年苏俄实行固定的粮食税,1933年美国
政府规定由政府收购剩余农产品。两者的相似之处是
A.消除了阶级矛盾 B.调整了工农关系
C.制约了农业发展 D.加强了宏观调控
8.1933年3月,罗斯福在就职演说时说:“叹交换手段难逃长河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败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这则材料从侧面反映了美国( )
A.经济危机从金融业开始 B.经济危机范围广,破坏性强
C.危机来势特别猛 D.危机持续时间特别长
9.面对经济大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政府)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者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这段话预示罗斯福政府将(
)
A.发动农业集体化运动 B.推行自由放任政策
C.推行企业国有化政策 D.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10.有人说,新政之前,企业主是老板,政府是“守夜人”;新政以来,企业主是大老
板,政府是“守夜人”兼二老板。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
A.政府直接参与企业管理 B.政府开始兴办企业
C.政府干预经济 D.企业国有化
11.罗斯福曾打比喻说:“1933年夏天,有位头戴丝绸帽子的老绅士在防波堤边上失足
落水,他不会游泳。一位朋友跑下防波堤,跳进水里,把他救上来,但丝绸帽子被浪冲走了。老绅士苏醒过来后,千恩万谢,夸奖他的朋友救了他的命。但是,三年后的今天,老绅士却因丢了帽子而斥责他的朋友。”对这段话的准确理解是( )
A.新政遭到资产阶级的激烈反对 B.新政损害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C.新政牺牲了资产阶级的部分利益 D.新政加剧了美国社会的矛盾
12.罗斯福说,工业复兴法是美国国会制定的“最具有深远意义”的法规。实施该法的
主要目的是( )
A.实现经济复兴 B.增加就业机会 C.国家干预经济 D.防止盲目竞争 13.20世纪三十年代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给富兰克林·罗斯福的信中说:“我们把您任
总统之日作为一个新的经济时代开端。”这里“新的经济时代”是指( )
A.自由放任经济的时代 B.国家干预经济的时代
C.福利国家发展的时代 D.发展“国营经济”的时代
14.1933年3月,罗斯福在总统就职典礼上发表演说:“美国人民不是束手无策。在此紧急
关头……他们选我出来实现他们的愿望”。为实现人民的愿望,罗斯福采取的措施是
A.紧持自由放任 B.实行计划经济 C.推行以工代赈 D.厉行专制独裁
1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苏联的)五年计划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尤
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这里的“模仿”主要是指( )
A.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推行
C.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 D.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
16.维多利亚是英国著名的女王,她从18岁起执掌政权,统治了英国整整63年(1837~
1901),并以自己的名字为时代命名,维多利亚时代是英国历史最为辉煌,最令人难忘的一个时代。下列哪项内容不符合这一时期的历史史实( ) ...
A.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B.日不落帝国的发展
C.世界工厂地位确立 D.福利国家的建成
17.20世纪初,占有40%左右的股票才能控制一个公司,但在当今发达国家只要掌握某
公司3%~5%的股票,就能获得对该公司的控制权。对于上述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是
A.资本家凭借政权操纵企业 B.资本社会化的趋向加强
C.工人掌握了企业的决策权 D.股份制的作用逐渐减弱
18.经过“经营者革命”出现了“新中间阶层”,其重要组成部分有( )
A.企业所有者 B.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
C.生产第一线的工人 D.政府官员
19.“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从根本上反映了( )
A.资本家在企业中地位的下降 B.反映了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和平过渡
C.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D.工人阶级地位的提高
20.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建立的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体系,就像一把双刃剑。对此,
下说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惠及低收入阶层 B.消除了社会矛盾C.造成了财政赤字 D.扩大了社会消费
21.从《1977年发达国家国有经济比重(%)表》中可以看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
A. D.发展基础工业 22.20世纪50年代,美国政府用于采购商品和支付劳务费用的总金额超过了国民生产总为了保障救灾措施的有效实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成立成长的味道作文哪些广泛却转机构。
值的1/5,并鼓励资本家按照政府的计划进行投资,这表明( )
A.政府加强了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 B.开始走上了计划经济的道路
C.美国的黄金储备减少,美元贬值加剧 D.经济进入“滞胀”阶段
23.(2010·淄博)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写道:“在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
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下列选项中属于“独特实验”的是
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施新经济政策
C.按照五年计划组织经济建设 D.推行赫鲁晓夫改革
24.据统计,1925年苏联的种植业与1913年对比的百分比是107%,农业生产总值对比
的百分比则是112%。这一成效的取得与某项经济政策的实施密不可分。这一政策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方针 D.赫鲁晓夫时期的农业政策
25.勃列日涅夫改革时期,在工业方面取得一定成就的主要原因是
五年级作文A.给企业调控部分工资的权利 B.将拖拉机卖给集体农庄
C.运用价值规律,扩大企业自主权 D.大力发展军事工业
二、非选择题(26题12分,27题12分,28题14分,29题12分,共50分)
26.(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他(指罗斯福)迅速制定了一系列有效的法规和政策。诸如,通过紧急银行法来整顿银行秩序;……签署农业调整法,以帮助恢复农产品价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为经济恢复注入资金。新政期间,美国还建立起养老和失业等方面的社会保障体系,整个美国就像经历了一场由总统推动的社会革命。在美国人记忆中,这是政府第一次如此广泛、如此深刻地影响了他们的生活。
——《大国崛起》解说词之十一
材料二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引自《苏联兴亡史》
(1)据材料一,概括罗斯福新政与工业和农业有关的主要内容。(4分)并指出罗斯福新政的实质。(2分)
(2)材料二中列宁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的?(2分)概括指出1921年前后苏俄农业政策的变化。(2分)
(3)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美为克服严重的国内危机,采取的措施对当今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借鉴意义?(2分)
28.(14分)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使人们进一步加深了对预防灾难的认识,而古今中外的政权十分重视救灾、减灾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了保障救灾措施的有效实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成立了一些官办救灾机构,并在救灾工作中发挥了最为重要的作用。……与官办救灾机构不同的是,民办救灾机构的钱粮等救助元素或房屋、土地等不动产主要来源于民间,或来源于国民的义务纳输,或来源于乡绅、商贾的捐助。……在救灾过程中,(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实施国家减灾工程,兴修水利以防御水灾旱灾造成的损失;二是增加国家或民间村社的粮食储备,以应不时之需。
——《中国传统救灾体系刍议》2006年第10期《新华文摘》
材料二 1844年英国议会通过一项法令,规定8至13岁的儿童每天工作6.5小时,外加3小时教育时间;13至19岁的青工和女工每天工作12小时。1847年5月,十小时工作日的提案在下院通过,6月8日“十小时法案”得到王室批准成为法令。
——《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材料三
材料四 二战后,发达国家在生产力提高的基础上,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走上了福利国家道路,但福利政策的长期实行导致巨额公共开支,国家不堪重担,社会成员劳动积极性下降,国家生产和国民收入增长缓慢。 ——《世界文明史》
(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救灾、减灾的主要特点。(2分)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在社会保障方面的突出特点是什么?(2分)
(3)据材料三指出,经济危机发生后,美国社会实施社会保障的具体做法。(2分)并指出田纳西等工程兴办的历史意义。(2分)
(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发达国家建立起比较完善社会福利制度的原因。(2分)
(5)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谈谈你对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认识。(4分)
第二篇:《高一历史试题》
高一历史《必修2》模块检测试卷
(本试卷总分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小题。每道题只有1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对古代中国经济形态的主要影响是导致( ) A.自然经济的产生 B.小农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C.商品经济的活跃 D.集体耕作方式的出现
2.下图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经济的基本形式,这种经济形式 ( )
A.黑奴贸易使英国商人获利丰厚 B.殖民者从非洲抢夺了大量劳动力 C.黑奴贸易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D.黑奴贸易具有血腥性 8.下列航海家的远航活动,按其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达·伽马 ②迪亚士到达好望角 ③哥伦布首航美洲 ④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A.①②③ B.②①③④ C.②③①④ D.③①②④ 9.瓦特制成的“万能蒸汽机”对工业革命的最大影响是( ) A.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 B.促进了英国重工业的发展
C.标志着英国工厂制度的确立 D.使机械化生产突破了自然条件的限制
10.全球因焚烧矿物质燃料而导致的二氧化碳未满十八岁禁排放量节节攀升,产生的温室效应必然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这种现象的出现起始于( )
A.经典力学体系的形成 B.蒸汽机的大量使用 C.发动机等发明的出现 D.人类对核能的利用
11.如果我们要上网搜索下列图片的信息,应键入的“关键词”是( )
①以家庭为单位组织生产 ②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满足自家生活所需、缴纳赋税 ③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全部自己生产 ④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中国的青铜器之多之重要,在世界上是少见的。古书说:“国之大事,在祀在戎。”从下面的几幅青铜器图片可以看出,当时我国的青铜器主要是( )
A. 早期殖民扩张 B.手工工场 C. 工业革命 D. 信息时代
12.19世纪中叶后,中国被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这对中国最主要的影响是( )
A. 清政府的统治土崩瓦解 B.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C. 农民和手工业者大量破产 D.清政府被迫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13.近代中国经济结构中,产生了一些新的经济因素,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A.洋务企业 外国企业 民族企业 B.民族企业 洋务企业 外国企业 C.外国企业 洋务企业 民族企业 D.外国企业 民族企业 洋务企业 14.1872年,华侨商人陈启源引进近代技术,在广东南海县创办继昌隆缫丝厂,“出丝精美,行销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以上内容可以印证( )为了保障救灾措施的有效实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成立哪些广泛却转机构。
A.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已经全面解体 B.洋务派通过兴办民用工业获取利润 C.欧风美雨促进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 D.中国的近代丝织业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15.从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派出四批留美幼童,其中绝大部分学成归国后在军政和实业部门就职,在政治上基本是清政府的拥护者。1905年前后留日学生近万名,其中公派生的相当部分转向革命或同情革命。出现此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科举考试制度的废除 B.清廷革新能力的丧失 C.国内武装起义的推动 D.中日甲午战争的影响
16.“对发展经济来讲,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都是不成功的。”究其共同原因是 ( )
A.没有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 B.严重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C.过分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D.远远落后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17.中共八大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因为( ). ①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②提出了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 ③提出尽快使中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的任务 ④提出“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②③
A.礼器和兵器 B.农具和酒具 C.礼器和酒具 D.兵器和农具 4.《唐律疏议》规定:“其坊正市令,非时开闭坊门者,处徙刑两年。”这表明唐朝时期( ) A.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严格维护坊市制 C.城市商品经济繁荣 D.允许郡县开设市场
5.明清时期(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在农耕文明轨道上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其中“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主要是指( )
A.民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 B.“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 C.江南出现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 D.白银逐步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6.《世界知识画报》2004年第一期的文章《一棵树和一座古城——马六甲掠影》中有一幅插图:马六甲河口矗立着一艘西欧人首次远航至此的巨大木船,尽管历经沧桑依然保存完好。结合所学知识推测这艘船最有可能属于哪个国家?( )
A.葡萄牙 B.西班牙 C.荷兰 D.英国
7.“英国人安东尼·培根
为了保障救灾措施的有效实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成立哪些广泛却转机构由小学生作文网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