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弓问仁

时间:2024-09-22 21:33:56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文档大全 > :仲弓问仁是由小学生作文网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仲弓问仁的正文:

第一篇:《仲弓问仁。子曰》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仲弓就是冉雍,孔子认为他有帝王之器。冉雍向孔子请教“仁”的道理。孔子告诉他:“出门要恭敬礼貌,待人如同贵宾;领导群众要负起责任,如同承担大祭。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不要强加与别人。在国的层面没有怨言,在家的层面没有怨言。”仲弓诚恳地接受了老师的教诲,并且也要身体力行地去做。

冉雍,是孔子认为学生当中可以当大领袖的人物。儒家讲究“内修外用”孔子教颜回“克己复礼”符合内修,教仲弓待人之道重在外用。颜渊深得孔门真传,若遇盛世明君,必然能尽其宰辅之材。冉雍具备帝王之才,若生地其时,必然横空出世,担当天下重任。可惜这两位孔门高徒皆是生不逢时。

但是,不妨圣人后世的教诲。孔子对颜回说,内修心性要从感官上克制自己,做到格物致知。孔子对冉雍说,待人处世要尊重礼敬,不能看不起任何一个人;对百姓庄重肃穆如同祭祀祖先神灵;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像常人那样推给别人;多替他人、部下着想,这样人、事平和,才可达到无怨无尤的“仁行”境地。

这些教诲,在我们今天看来,至少开辟了后来学者明确“内修外用”的途径,启发了子思在《大学》中“格物致知诚心正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

(孔子讲学图)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冉雍是孔子的学生,有人说他“仁而不佞”。“仁”,就是仁慈有爱心,“不佞”就是口才不刷子李大好,说话不大动听,态度也不随和。孔子听说后,讲“焉用佞?”为什么要光耍嘴皮子呢?“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会讲话的人常常欢用嘴巴得罪别人或刻薄别人,有时言语伤害比杀人一刀还痛苦。所以“御人以口给”,用嘴巴和人家对抗常被人讨厌。于是他进一步说:“不知其仁,焉用佞?”假如一个人没有做到仁的修养,光是利嘴有什么用么?

冉雍出身于平民,但是孔子认为这个学生有帝王之才。大概是孔子太重视这个学生,以至于有人说冉雍这个人“仁而不佞”,孔子反驳说“焉用佞”。

[ 冉雍,字仲弓,少孔子二十九岁,“孔门十哲”之一。]仲弓问仁。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汉太宗

孔子想到偏远落后的地方去。有人说,那里太简陋了吧?孔子回答:“有君子居住的地方,难道会简陋么?“何陋之有?”这句话真是耳熟能详,让我们想起了唐代一位大诗人刘禹锡的《陋室铭》,这便是最好的注解。全文如下: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最后的一句话,就是落到到了孔子这里。在孔子的时代,九夷是东南方一带蛮夷之地,当时长江流域东南方省份还没开发,那里的人断发文身,非常落后。仲弓问仁。

大概孔子想去这些地域传播文化。但有担心那里的人野蛮落后。孔子说不怕落后,只要真修养的君子何时何地,都有自处的办法,那有什么关系!

我们知道,历来都是京城米贵、房贵,白居不易,这是唐代就有的典故。在拥挤的大城市里生存、就业的不易不言而喻,大致古今如一。仲弓问仁。

时代造就了一批“北漂”,趋之若鹜地挤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些一线的大城市。

问君从打何处而来,又要向哪里去呢?也许对有些人来说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追求发展的空间,就不得不走上这条道路,但值得不值得,最后结果如何?对此,我们无可厚非。但对很多人来说,非要到大城市才行么,真有这必要吗?

我们还得把话说回来,看看古人的观念,《中庸》上讲,“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这种看法显然是与现代人大相径庭的。仲弓问仁。

建国以后,一度因为城市就业的问题,最高领导人了发出“广阔天地,大有可为”的号召,一夜之间,两、三千万城市青年背负行囊去了农村安身落户。尽管,这四十几年来,种种的看法莫衷一是,但是时间最终会告诉人们定论。

如今,面对众多人口下依然严峻的就业压力,一度高贵大学生早已降低身份,不嫌弃到农村去做一名“村官”。所不同的是,原来大学生想回家当书记、村长容易,那简直还骇人听闻;现在还要经历层层选拔考试,甚至还越来难考了。

相比较与年年发热的国考、省考,成千上万与一的比率,那些甘愿从基层开始锻炼的年轻人是否就是低人一等呢?如果看看《论语》,想想孔子有样大的本事欲居九夷,我们何不可就地安身?退一步到二线三线甚至农村也未尝不可。

第二篇:《樊迟、仲弓问仁思考题》

樊迟、仲弓问人

思考练习题

1、简述孔子仁学思想的主要内涵。

2、从本文节选的内容,可以看出《论语》的语言具有哪些特色?

3、《论语》对今天的我们,是否还有学习、择取的价值?

附参考答案:

1、“仁”的思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从本文所辑录的内容来看,“仁”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彼此相爱的伦理关系——“爱人”。孔子将“仁”确定为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准则,并围绕“爱人”的内涵,构造了仁学的思想体系。

孔子的“仁”还包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这就是推己及人:别人与自己一样是人,因而应当像尊重自己一样尊重别人。所以“恕”其实也就是“爱人”之仁。

孔子从未给“仁”一个固定不变的定义,而是在不同场合,针对不同对象,结合具体事例谈论“仁”的具体表现形式。所以,只有对相关内容进行综合理解,才能全面了解与把握“仁”所具有的本质特性。

2、语句简洁,文辞闲雅,意蕴丰厚。

3、孔子思想包罗万象,博大精深,中国文化发展的所有丰富性特征都可以从孔子那里找到根源。《论语》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思想,内容十分广泛,涉及人类社会生活问题的各个方面,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过重大影响。

《论语》中虽有些许糟粕或消极之处,但它所反映出来的两千多年前的社会人生精论,富有哲理的名句箴言,是中华民族文明程度的历史展示。今天我们对自己的民族精神及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反思,这一民族文化的精粹,更值得人们重新认识和探索它的不朽价值。

补充介绍孔子的仁学思想

(一)归纳孔子的仁学思想的基本含义

孔子在社会动荡,“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从维护奴隶主统治阶级的统治利益出发,把春秋前期“仁”的思想加以取舍、提炼和综合,以“仁”和“礼”这两个哲学范畴作为支柱,构筑起儒家学说的思想体系。《吕氏春秋·不二》篇上说“孔子贵仁”,“仁”是孔子一生所追求的理想,也是他用来调和社会矛盾的一种主张,实现“仁”与“礼”的统一也正是构成儒家学说的政治思想、教育思想、人格理想等方面的理论基础。

1、“仁者爱人”与“忠恕”之道

“仁”和“礼”是孔子思想中具有纲领性意义的两个概念。孔子一身传承着殷、周两代“仁学”的思想与文化遗产,他以复兴周代的礼教和文化为己任。孔子生逢春秋末世的鲁国,鲁国原是周公的封地,深受周文化风气的影响,据说孔子小时候做游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史记·孔子世家》),摹仿大人作礼仪演习,长大后更是以“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来表明心迹,把复兴周文化作为自己学习的方向和从政的理想。

“仁”是儒家思想体系的世界观,是处理人与人之间一切关系的总原则,同时也是一种伦理道德规范。那何为“仁”呢?在孔子“仁”的思想体系中,“仁”的含义主要有六个层次,第一是“仁者人也”(《礼记·中庸》),既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是使整个

1

社会得以有序、正常运转的保证;第二是为人修身立业之道,即曾子所说的“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孔子把理想的人格分为君子、成人、仁者和圣人四类,希望“自天子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礼记·大学》),明确儒家修养的最高境界是要达到“内圣外王”,作为“圣人”,不仅要有高尚的仁德,而且要实践“治国平天下”的事业;第三是约束自己,恢复古制,复兴周礼,即“古也有志:‘克己复礼,仁也。’”(《左传·昭公十年》),这是孔子的政治理想;第四是规范人的道德品质和提倡完美的理想人格,即“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为仁矣。”(《论语·阳货》),“恭、宽、信、敏、惠”都是仁德的具体表现,是人格的内在规定,孔子要求君子要“正心”和“诚意”,不断地追求和完善人的德性,从而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第五是爱人,即“仁者爱人”(《礼记·中庸》),孔子的“爱人”主要有两种含义:一种是就人和物关系而言,人比物重要,在《论语·乡党》一章中就记载着孔子得知马厢起火后,问人而不问马的故事,这从中体现出孔子关心人的仁爱精神和他的重人道而轻天道的道德伦理思想;另一层意思是仁者爱的是人而非鬼神,孔子对一切不现实和虚无缥缈的问题主张采取不加深究的态度,《礼记·表记》中记载着孔子评论殷人与周人在对待鬼神的问题上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提出“事鬼神敬而远之”,以“礼治”为要务,做到“保民”、“敬德”。“爱人”是人性内在本质的发现,是施行“德政”的基础,也是儒家伦理思想的理论基础,体现出儒家朴素的人道原则;第六是兼济天下,即“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论语·子路》),儒家所追求的理想人格,以修身养性为本,此外还要推己及人、成己成物,讲“仁德”、行“仁政”、“济天下”,实现“外王”的最高政治理想。在政治主张上希望推行以“爱人”为核心的德政思想,正是孔子毕生所追求的政治抱负和人生目标,就象曾子说的:“任重而道远。仁为己任,不亦重呼?死而后己,不亦远呼?”(《论语·泰伯》)。总之,孔子的“仁学”观包涵有政治、教育、人伦、礼法等的内容,并由此构筑起儒家学说庞大体系的参天大厦。

“忠恕之道”是孔子为了实现“仁”而规范人们道德行为标准的另一个范畴,曾子就把儒家思想归纳到“忠恕”这两个字上:“夫子之道,忠恕而矣。”(《论语·里仁》)。那何为“忠恕”之道呢?“忠”是成就别人;首先是人与人的平等,其次是对君主的忠诚。“恕”是不把己之不愿强加于人,孔子曾以“一道而贯之”来概括“恕”,他说:“推己及人之谓恕”,这里包含有“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两层意思,孔子认为“恕”就是推己及人,己所厌恶不强加于他人,君子要“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只要能忠恕待人,才会有仁心,有“仁心”者才能以“忠恕”“爱人”,这是君子“可以终身行之者”(《论语·卫灵公》),子贡也说:“我不欲人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论语·公冶长》),可见,“忠恕”之道是推行“仁政”,实现“仁德”的重要手段,而要达到“仁”这一目的,关键是“克己”,要约束和克制自己的欲望,才能“达己成人”。由此可见,“忠恕”不仅是孔子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仁德”的重要方法。仲弓问仁。

2、“克己复礼”

2

孔子仁学思想的核心是“克己复礼”,“克”是指克制,“复”是指践行,“礼”是指合乎道德规范和社会秩序的一整套行为规范,这是孔子社会理想和政治主张的出发点:“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仁”首先是一种道德修养的境界,仁者追求心灵的安静,爱憎分明,无虑无惧。“仁”的获得是可以通过自身对知、情、意的修养来达到真、善、美的目的,故此孔子认为要实现“仁”,必须首先从我做起,这是有道君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起点;其次,“仁”是一种社会行为的规范,也是统治者治国之道,就如孟子所说的:“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孟子·公孙丑上》),这种治国安民的思想,为历代封建皇朝所延伸和利用,由此可见“仁”在孔子思想体系中的重要性。

孔子认为“仁”是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的基本原则,他一生中身体力行要恢复的正是周代的礼仪和社会关系。他说:“克己复礼为仁”,就是要求克制自己不正当的情感和欲望,使之符合“礼”的规定和要求。这个“礼”指的是周礼,其内容相当广泛,包含了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许多方面的内容,涵盖了典章制度、人文传统、风俗习惯、交往礼节、处世原则等方方面面的内容,“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正是孔子对自己和门下弟子的基本要求。孔子“克己复礼”的思想,是从维护西周奴隶主贵族阶级的利益出发,使人们的言行和行为都恰到好处,做到礼爱他人,安分守己,各尽本份,忠君爱国,从而来调和春秋时期由于“礼崩乐坏”所造成的“上下乱,贵溅争,长幼倍,贫富失”(《管子·五辅》)的尖锐社会矛盾,以期恢复周皇朝鼎盛时期的统治秩序。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复礼”,而仁德政治、贤人治国、和平变革、大同理想则是孔子“复礼”思想的四条支柱,孔子认为统治者要关心百姓、爱惜民力;重视教育、减轻刑罚;克制私欲、以身作则就能够得到百姓的爱戴和拥护,他提倡举贤任能,反对贵族血统论,认为只要德才兼备就能为官治民,他更多地从维护奴隶主统治的角度出发,强调“名分”,主张“不争”,希望能通过施行仁政,维护社会的相对稳定,在面临社会巨变的时候,极力主张使用不流血的变革来完成他所构筑的“大同社会”的理想。孔子的“复礼”思想,虽然带有很大的保守性、妥协性和软弱性,但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也还是有着一定的进步意义。

3、一切道德品质的总汇和完美的理想人格----仁、礼、义三者的辩证关系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主干的,中国传统的道德伦理观念是根植于儒家文化的伦理观的,道德又是调节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一切行为关系的准则和规范,社会价值观念的取向与社会道德观念的趋向会影响着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安定,需要有一种适应时代要求的、为社会成员所普遍遵守的伦理道德,而“仁”是孔子总括诸德的一种道德,是儒家伦理道德思想的核心,孔子曾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论语·述而》),这虽然是孔子的谦逊,但从中也可知道孔子对“仁”的追求,是一个定位很高的目标,而且为中国封建社会士大夫们所毕生追求的人生伦理道德修养的目标,所以说“仁”也是中国传统道德伦理道德观念的核心。孔子提倡完美、理想的人格,他认为这种人格就是“仁人”,他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国语·周语下》也说:“言人必及人”;“爱人能仁”,如果为人而不“仁”,那如何能

3

作文600字 泰州园博园

理解礼乐制度的本质内涵呢?如果不能理解其本质内涵,又如何讲得上能尊重其仪文形式呢?如果说“仁”是人之为人的本质规定的话,那么“礼”便是人在社会生活中实现其本质的唯一正确的方法和途径。可见“仁”是对“礼”的意蕴进行深入发掘的结果,而“礼”的价值也正由“仁”的发现而重新确立起来,“仁”是内容,“礼”是形式,“礼”的本质内涵是“仁”,“仁”是“礼”的内在根据,“仁”心外化而成“礼”,依“礼”而行而成“仁”,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恰成一辩证的统一关系,“仁”之作为潜在的德性和“礼”之作为外在的规范,各有其不可取代的地位和作用。孔子同时认为要达到“仁”的境界,就必须讲“义”,他认为“义”是通往“礼”的康庄大道,即所谓“仁而宜之之谓义”,正如孟子所说:“夫义,路也;礼,门也。惟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门。”(《孟子·万章下》),孔子还认为“恭而无礼而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论语·泰伯》),人若无“礼”,就难以成“仁”;人若无“义”,或“见义不为”则惘,(见《论语·为政》),“君子有勇而无义则乱,小人有勇而无义则盗。”(《论语·阳货》)。“仁”既然是个人内在的修养和感情的蘊藏,是由根之于心的内在的德性决定的,它就必须经过“礼”的规范才能实现成为完美的人格,“礼”是外在行为的约束规范,仁和礼是互为体用的,正如孔子说的:“人而不仁如礼何”(《论语·颜渊》)。在实践中,孔子强调要用“义”来规范人们行为本身的正确性与合理性,可见,守“礼”和行“义”是实现“仁”的必由之路。在孔子的心目中,“仁”显然超越“礼”而具有先决性的意义和价值。《论语·八佾》如下一段记载: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曰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矣”。孔子认为人必有真性情,然后才可以行礼,就象美女要先有迷人的笑容,动人的美貌,然后才可以施以脂粉,否则只会东施效蘋。由此可见,孔子是以“仁”为中心,“义”为根本,“礼”为目的,而这个“礼”必须是发乎“仁”且合乎“义”的,以此来保证“仁”的实施。

子张曾向孔子问仁,孔子回答说:“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为仁矣。”(《论语·阳货》),他把“恭、宽、信、敏、惠”看作是君子应有的美德,“恭”是谦逊有礼;“宽”是宽恕厚道;“信”是取信于人;“敏”是勤勉通达;“惠”是施恩布惠,并且认为“恭则不悔,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在孔子看来,仁德的修养和个人的品格是弘道行仁的基础,仁作为最高的美德,比之于生命更为重要,他十分强调个体对整体的道德义务,反映在对国家的态度上,就是忠君爱国;反映在民族意识上,就是维护民族团结和民族利益,坚守民族气节,因此,为了实现“仁”的目标,“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生以成仁。”(《论语·卫灵公》),要有为“仁”而敢于牺牲宝贵生命的舍生取义精神,可见“仁”又是一种仅次于“圣”的道德规范,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得到的,连孔子也说:“若圣与人,则吾岂敢?”(《论语·述而》),但这确实就是儒家所追求的理想人格和人生意义。孔子倡导通过“仁”的实践活动,理性地认知现实世界,在“修身、持家、治国、平天下”的宗旨下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从而获得精神上高尚的愉悦感受和心灵上的满足安慰,并以此来实现自我理想。

(二)孔子仁学思想的具体表现

4

1、孔子认为“仁”这种德性,就是“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自己要成功,首先就要帮助别人成功,这就是仁者“忠”的实践。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帮助是实践“仁”的行为基础,一言而蔽之就是要“爱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在这一前提下,孔子还提出行仁需以孝弟为先:“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则信,汎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可见“爱人”是行“仁政”、施“仁治”的第一要义。那如何才能达到“仁者”的境界呢?孔子认为:“君子学道则爱人”(《论语·阳货》),他反复强调学道、忧道、宏道,归根到底就是要“立人”、“达人”,既要求“成己”,也要求“成物”,一切皆以“仁”的标准和要求塑造自己,约束自己,发展自己,完善自己,做到“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宪问》),这样才能成为有道的“君子”,这就是孔子实施“爱人”的方式和步骤。孔子不仅仅强调君子要学道,也要求小人要学道,因为“小人学道则易使”(《论语·阳货》),他认为“民可使之,不可使知之。”(《论语·泰伯》)、“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以致其道。”(《论语·子张》),由此可见“君子”和“小人”是对立面,“君子”自然是指奴隶主贵族和士大夫,“小人”则包括了“民”和“百工”,是让“君子”统治(“使之”)的对象。在阶级社会中,超越阶级的爱是很难以存在的,孔子也并不是一个主张博爱的人,他所爱的只是代表西周奴隶主阶级普遍利益的国君、公侯,他所恶的是那些危害西周奴隶主贵族利益的新兴地主阶级,所以他说:“惟仁人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人》),好恶不分的人,在他的眼里是难以成为“仁人”的。相反,剥削阶级做不到的,到是一般低下层的劳动人民和统治阶级中一些较为杰出的人物却能够身体力行,并将孔子的仁学思想一代代地传播下去。

2、《论语·颜渊》篇第二章记载仲弓向孔子问仁,孔子答道:“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论语·卫灵公》),他要求统治者在施政时要如同接待贵宾似的严肃,向民众发号施令要如同承

仲弓问仁由小学生作文网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热门排行: 2016拜年词 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