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时间:2024-09-20 18:54:42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文档大全 > :下图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是由小学生作文网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下图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的正文:

第一篇:《专题61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

专题61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

高考命题潜规则解密61: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

规则验证:2012年安徽理综第21题、2012年全国理综第23题、

命题规律: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重点考查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难度中等。

【典例分析】

典例1.(10分)(2012年安徽理综第21题)图1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砂和砂桶的总质量为m,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为M。实验中用砂和砂桶总重力的大小作为细线对小车拉力的大小。

(1) 实验中,为了使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先调节长

木板上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接下来还需要进行的一项

操作是

A. 将长木板水平放置,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给打点

时器通电,调节m的大小,使小车在砂和砂桶的牵引下运动,从打出的纸

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B. 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

带,撤去砂和砂桶,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轻推小车,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

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C. 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撤去纸带以及砂和砂桶,轻推小车,

大学军训

观察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2)实验中要进行质量m和M的选取,以下最合理的一组是

A. M=20 g,m=10g、15 g、20g、25 g、30 g、40 g

B. M =200 g, m=20 g、40 g、60g、80 g、100 g、120 g

C. M =400 g, m=10 g、15 g、20g、25 g、30 g、40 g

D. M =400 g, m=20 g、40 g、60g、80 g、100 g、120 g

(3)图2 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A、B、C、D、E、F、G为7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量出相邻的计数点之

sDE=5.49 cm、sEF=5.91 间的距离分别为sAB=4.22 cm、sBC=4.65 cm、sCD=5.08 cm、

cm、sFG=6.34 cm 。已知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 Hz,,则小车的加速度a= m/s2 (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高分作文

典例2.(2012年全国理综第23题)图1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示

意图。图中打点计时器的电源为50Hz的交流电源,打点的时间间隔用Δt表示。在小车质量未知的情况下,某同学设计了一种方法用来研究“在外力一定的条件下,物体的加速度与其质量间的关系”。

(1)完成下列实验步骤中的填空:

①平衡小车所受的阻力:小吊盘中不放物块,调整木板右端的高度,用手轻拨小车,直到打点计时器打出一系列________的点。

②按住小车,在小吊盘中放入适当质量的物块,在小车中放入砝码。

③打开打点计时器电源,释放小车,获得带有点迹的纸带,在纸带上标出小车中砝码的质量m。

④按住小车,改变小车中砝码的质量,重复步骤③。

⑤在每条纸带上清晰的部分,每5个间隔标注一个计数点。测量相邻计数点的间距s1,s2,„。求出与不同m相对应的加速度a。

11⑥以砝码的质量m为横坐标,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做出--m关系图线。若aa

1加速度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成反比,则与m处应成_________关系(填“线a

性”或“非线性”)。

(2)完成下列填空:

(ⅰ)本实验中,为了保证在改变小车中砝码的质量时,小车所受的拉力近似不变,小吊盘和盘中物块的质量之和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

(ⅱ)设纸带上三个相邻计数点的间距为s1、s2、s3。a可用s1、s3和Δt表示为a=__________。图2为用米尺测量某一纸带上的s1、s3的情况,由图可读出s1=__________mm,s3=__________mm。由此求得加速度的大小a=__________m/s2。

(ⅲ)图3为所得实验图线的示意图。设图中直线的斜率为k,在纵轴上的截距为b,若牛顿定律成立,则小车受到的拉力为___________,小车的质量为___________。

【考点定位】考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

典例3:(2010山东理综)某同学设计了如图3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弹簧秤固定在一合适的木板上,桌面的右边缘固定一支表面光滑的铅笔代替定滑轮,细绳的两端分别与弹簧秤的挂钩和矿泉水瓶连接。在桌面上画出两条平行线MN、PQ,并测出间距d。开始时将木板置于MN处,现缓慢向瓶中加水,直到木板开始运动为止,记下弹簧秤的示数F0,以此表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再将木板放回原处并按住,继续向瓶中加水后,记下弹簧秤的示数F1。然后释放木板,并用秒表记下木板运动到PQ处的时间t。

①木板的加速度可以用d、t表示为a= ;为零减小测量加速度的偶然误差可以采用的办法是(一种即可) 。

②改变瓶中水的质量重复实验,确定加速度a与弹簧秤示数F1的关系。下列图象能表示该同学实验结果的是 。下图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③用加水的方法改变拉力的大小与挂钩码的方法相比,它的优点是 a.

b.

c.

我的同学作文

d. 可以改变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可以更方便地获取多组实验数据 可以比较精确地测出摩擦力的大小 可以获得更大的加速度以提高实验精度

第二篇:《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有答案)》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1. (10分)“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在平衡小车与桌面之间摩擦力的过程中,打出了一条纸袋如图乙所示。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量出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该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平衡摩擦力后,将5个相同的砝码都放在小车上.挂上砝码盘,然后每次从小车上取一个砝码添加到砝码盘中,测量小车的加速度。小车的加速度a与砝码盘中砝码总重力F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2

请根据实验数据作出a-F的关系图像.下图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3)根据提供的试验数据作出的a-F图线,请说明图像不过原点主要原因。 答案: (1) 0.16 (0.15也算对) ;(2)(见图);(3)未计入砝码盘的重力。

2

解析:(1)处理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所打出的纸带,求解加速度用公式xat,关键弄清

公式中各个量的物理意义,x为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t为连需相等的时间间隔,如果每5个点取一个点,则连续两点的时间间隔为t=0.1s,x(3.68-3.52)102m,带入可得加速度a=0.16m/s。也可以使用最后一段和第二段的位移差求解,得加速度

2

a=0.15m/s2.

这就是我作文600字

(2)根据图中的数据,合理的设计横纵坐标的刻度值,使图线倾斜程度太小也不能太大,以与水平方向夹角45°左右为宜。由此确定F的范围从0设置到1N较合适,而a则从0到3m/s较合适。设好刻度,根据数据确定个点的位置,将个点用一条直线连起来,延长交与坐标轴某一点。如图所示。

(3)处理图象问题要注意图线的斜率、交点、拐点、面积等意义,能正确理解这些量的意义则很多问题将会迎刃而解。与纵坐标相交而

不过原点,该交点说明当不挂砝码时,小车仍由加速度,即绳对小车仍有拉力,从此拉力的来源考虑很容易得到答案,是因为砝码盘的重力,而在(2)问的图表中只给出了砝码的总重力,而没有考虑砝码盘的重力。

2.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探究小车的加速度a与小车所受拉力F及质量m关系的实验,图(a)为实验装置简图.(所用交变电流的频率为50Hz)

2

(1)图(b)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实验数据如图,图中相邻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根据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保持砂和砂桶质量不变,改变小车质量m,分别得到小车加速度a与质量m及对应的数据如下表:

2

1

,m

请在方格坐标纸中画出a

11图线,并从图线求出小车加速度a与质量倒数

mm

之间的关系式是 .

(3)保持小车质量不变,改变砂和砂桶质量,一位同学根据实验数据

作出了加速度a随拉力F的变化图线如图所示。该图线不通过原点,其主要原因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1)0.510 (2)略 (3)没有平衡摩擦力

3. 在探究牛顿第二定律实验中,得到以下数据:物体质量不变时,加速度a与物体所受合力F的对应数据如表1;物体所受合力不变时,加速度a和物体质量的倒数1/M的对应数据如表2。

表1 表2

(1)分别画出a ~F图象和a~1/M图象。

(2)由a ~F图象得到的结论是 ; 由a ~1/M图象得到的结论是 答案:(1)如图所示下图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2)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所受的合力成正比 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4. 为了探究受到空气阻力时,物体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某同学采用了“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时,平衡小车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后,在小车上安装一薄板,以增大空气对小车运动的阻力。

(1)往砝码盘中加入一小砝码,在释放小车 (选填“之前”或“之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

(2)从纸带上选取若干计数点进行测量,得出各计数点的时间t与速度v的数据如下表:

请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小车的v-t图像。

(3)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该同学认为:随着运动速度的增加,小车所受的空气阻力将变大,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请根据v-t图象简要阐述理由。 答案:

5. 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并在其上取了A、B、C、D、E、F等6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点,本图中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接的是220V、50Hz的交变电流.他把一把毫米刻度尺放在纸带上,其零刻度和计数点A对齐.(下述第(1)、(2)、(3)小题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由以上数据计算打点计时器在打C点时,物体的即时速度vC是______m/s; (2)计算该物体的加速度a为________m/s;

2

第三篇:《实验四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1.(2011·高考浙江卷)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时,已提供了小车、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纸带、带小盘的细线、刻度尺、天平、导线.为了完成实验,还须从下图中选取实验器材,其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漏选或全选得零分);并分别写出所选器材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为测量小车的加速度,需记录小车运动的位置和时间,这可利用打点计时器和纸带完成.所以,实验中应有打点计时器.实验中需要改变小车的质量,这可通过在小车上添加钩码来实现,所以实验中应有钩码.实验中还需要改变小车所受拉力的大小,这可通过改变盘中的砝码的数目来改变,所以实验中应有砝码.

学生电源为电磁打点计时器提供交流电源;电磁打点计时器(电火花计时器)记录小车运动的位置和时间;钩码用以改变小车的质量;砝码用以改变小车受到的拉力的大小,还可用于测量小车的质量.

答案:学生电源、电磁打点计时器、钩码、砝码(或电火花计时器、钩码、砝码) 见解析

2.(2012·高考大纲全国卷)图甲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图中打点计时器的电源为50 Hz的交流电源,打点的时间间隔用Δt表示.在小车质量未知的情况下,某同学设计了一种方法用来探究“在外力一定的条件下,物体的加速度与其质量间的关系”.

(1)完成下列实验步骤中的填空:

①平衡小车所受的阻力:小吊盘中不放物块,调整木板右端的高度,用手轻拨小车,直到打点计时器打出一系列________的点.

②按住小车,在小吊盘中放入适当质量的物块,在小车中放入砝码.

③打开打点计时器电源,释放小车,获得带有点迹的纸带,在纸带上标出小车中砝码的质量m.

④按住小车,改变小车中砝码的质量,重复步骤③.

⑤在每条纸带上点迹清晰的部分,每5个间隔标注一个计数点.测量相邻计数点的间距s1、s2、„„求出与不同m相对应的加速度a.

11⑥以砝码的质量m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作出-m关系图线.若加速度与aa

1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成反比,则与m应成________(选填“线性”或“非线性”)关系. a

(2)完成下列填空:

①本实验中,为了保证在改变小车中砝码的质量时,小车所受的拉力近似不变,小吊盘和盘中物块的质量之和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设纸带上三个相邻计数点的间距为s1、s2和s3.a可用s1、s3和Δt表示为a=________.图乙为用米尺测量某一纸带上的s1、s3的情况,由图可读出s1=__________________mm,s3=________mm,由此求得加速度的大小a=________m/s. 2

③图丙为所得实验图线的示意图.设图中直线的斜率为k,在纵轴上的截距为b,若牛顿定律成立,则小车受到的拉力为________,小车的质量为________.

答案:(1)①间距相等 ⑥线性

(2)①小吊盘和盘中物块的质量之和远小于小车和砝码的质量 ②

1b47.1 1.14 s3-s12 24.3 2(5Δt)kk

3.(2012·高考安徽卷)图1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砂和砂桶的总质量为m,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为M.实验中用砂和砂桶总重力

的大小作为细线对小车拉力的大小.

(1)实验中,为了使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

力,先调节长木板一端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接下

下图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由小学生作文网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热门排行: 2016拜年词 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