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路初晴颔联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时间:2024-12-25 14:31:25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诗词 > :塞路初晴颔联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是由小学生作文网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塞路初晴颔联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的正文:

第一篇:《四川省雅安市天全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4周周练试题》

天全中学2015—2016学年下期高二第4周周考

语 文 试 题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田园乐 王 维

桃红复含宿雨,

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

莺啼山客犹眠。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2)在诗中,作者写景用了哪些表现手法?(5分)

二、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客中初夏 司马光

四月晴和雨乍晴,

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

惟有葵花向日倾。

(1) 分析这首诗的景物表现手法。(5分)

(2) 谈谈对最后一句诗的思想感情的理解。(5分)

三、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蜀先主庙 刘禹锡

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①。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③。

1

注:①五铢钱:汉武帝元狩五年铸行的一种钱币。后来王莽将它罢废,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又恢复。②典出《汉晋春秋》:“司马文王(昭)与禅宴,为之作故蜀伎。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

1、联系注释思考,作者在尾联使用的典故有什么含义?(5分)

答:

2、全诗先写蜀之盛,后写蜀之衰,在鲜明的对比中总结了什么历史教训?(5分)

答:

四、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子规 吴融

举国繁花委逝川,羽毛飘荡一年年。他山叫处花成血,旧苑春来草似烟。

雨暗不离浓绿树,月斜长吊欲明天。湘江日暮声凄切,愁杀行人归去船。

1、诗歌咏物托意,反复渲染子规鸣啼的衰声,写出作者怎么一种思想感情?(5分)

答:

2、颔联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说明之。(5分)

答:

五、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望江南·超然台①作 苏 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针。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②后,酒醒却咨嗟。休时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趋年华。

注:①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②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

从词中的“咨嗟”、“休对”、“且将”这些词语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答:

2

六、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塞下曲 唐?王昌龄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①。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②。

从来幽并客③,皆共黄沙老。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④。

【注释】①萧关:古关名,在今宁夏固原县东南。②黄芦草:枯黄的芦苇。③幽并:幽,幽州,治所在今北京市;并,并州,治所在今山西太原市。《隋书?地理志》云:“自古言勇侠者,皆推幽并。”④矜夸:骄矜夸耀。紫骝:骏马名。

1、首联写景的作用是什么?(5分)

答:

2、颈联和尾联作者运用什么手法?其目的是什么?(5分)

答:

七、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明天我们毕业送人归东 温庭筠

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何当重见日,尊酒慰离颜。

[注]首联“戍”字,名词,堡楼。颔联“汉阳渡”系长江渡口(旧址属今武汉市),由此向西北千里,南岸有“郢门山”。

清朝有位文学批评家称这首诗的首联“起调最高”;其意思是,起笔便显露了不凡的格调。请参考这一评价,写出你对首联(“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的理解和评价。(5分)

答:

八、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5分)

答:

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5分)

3塞路初晴颔联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答:

九、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中的。“青山”和“绿水”分别指什么?(5分)

答: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形容景物,绝妙千古。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什么?它蕴涵着怎样的理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答:

十、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引水行① 李群玉

一条寒玉走秋泉,引出深萝洞口烟。

十里暗流声不断,行人头上过潺湲。

注:①南方山区用长竹筒节节相连,把泉水从高山洞口引到需要灌溉或饮用的地方。塞路初晴颔联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1、首句中的“寒玉”可否改成“碧玉”? (5分)

答:

2、三四句描写精确但是并不乏味。试分析诗歌生动的情趣。(5分)

答:

天全中学2015—2016学年下期高二第4周周考

4

语文答案

一[解析](1)第一首诗歌表达了作者对春光的怜爱。第二首描绘了一幅花红柳绿的静谧的山村景色图,表达了诗人闲居乡间的悠闲逸致。

(2)渲染色彩,用桃红柳绿来写春景,给人艳丽感;视听结合;以声衬静,莺啼清脆,但山客仍沉眠未醒,显示出环境之清静。

二【解析】(1)这首诗,抓住能体现初夏景色的典型景物来描写,既有远景南山、近景葵花,又有虚景柳絮、实景葵花,前后相互衬托,烘托出一种恬静的情调。

(2)作者把君主比喻成太阳,以葵花向日倾的特性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忠贞不渝的情志。塞路初晴颔联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三【解析】1.写刘禅不惜祖业,只求享乐而毫无廉耻,进一步揭示蜀国败亡的原因。2.人才得失是大业成败的关键,善于择相使刘备开创大业,短于教子却葬送了基业。

四【解析】子规,杜鹃写的别称。这也是古人写诗时常用的典故。蜀国国王杜宇,号望亭,失国身死,化为杜鹃,悲啼不已,故李高隐有名:“望常春心托杜鹃”。本诗中的“行人”,可视为自指。答案:1、反映作者漂泊异乡、仕途失意的愁绪。2、以春草葱茏于宫苑,杜鹃啼血于异乡,反衬、映照鲜明,突出杜鹃鸟孤身飘荡、衰告无门的悲惨命运。

五【解析】登超然台望见的景色,引起了作者的乡思,但他无法回家,因此只能在酒醒之后苦涩地“咨嗟”不已,无奈地说:“休对”老朋友说什么乡思之愁,“且将”心火煮新茶聊以自慰吧!因此题中所列的“咨嗟”、“休对”、“且将”都是直抒胸臆的词,表达了了作者无奈、苦涩的心情。

六【解说】王昌龄(?——756),字少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开元末为江宁县(今江苏南京)丞,后贬为龙标县(今湖南黔阳西南)尉,世称“王江宁”或“王龙标”,其诗多写边塞军旅、宫怨闺情,风格清刚俊爽,婉丽明快。《塞下曲》共有四首,此为第一首,前四句描写边塞景物,后四句,既肯定了“幽并客” 戍边的艰苦精神,又批判了“游侠儿”只以骏马矜夸的莽撞。

【解析】1、点明时令及边塞的具体地点,渲染边塞的荒凉冷落。)2、对比;赞扬戍边战士驻守边塞不畏艰苦的精神,批判游侠儿只以骏马矜夸。)

七【解析】送友人东归,但见荒废的古堡,凋零的黄叶。这本是充满别愁离绪的场景。殊料,友人心志高远,既不悲秋也不伤离别,于是诗人便以“浩然离故关”奏响了昂扬的主旋律。起笔写深秋送别,却意气洋洋,确实格调不凡,正所谓“起调最高”。

八【解析】“岁岁、朝朝”表达了对戍边生活的不满。①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②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怨气候酷寒,怨景色单调。 九【解析】1、“青山”指北固山。“绿水”指长江。2、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表达了作者乐观、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思念故乡的情怀。 5

第二篇:《边塞诗》

第三节 边塞诗

【边塞诗概述】

自秦汉以来,北方的少数民族进入中原边境掳掠人口、抢劫财物的行为就一直没有停歇,史称“边患”。边塞诗就是一种以历代的边塞防卫为前提和背景,集中表现边塞各类题材内容的诗歌。边塞诗的源头可以追溯到《诗经》时代,其内容围绕着“战争”、“行役”与“怀乡”展开。其主旋律是爱国精神,洋溢着豪迈的气概与必胜的信念。但也不乏悲凉感伤情怀的流露。所以如果将《诗经》时代视为边塞诗的滥觞期,那么秦汉则是其发展定型期、魏晋是过渡期,唐朝是成熟、巅峰期。宋明虽有低谷,但是清朝又出现边塞诗的新气象。以唐朝为例,这一时期涌现出了诸多边塞诗写作圣手,例如王昌龄、高适、岑参、李益、李颀等等。其原因就是国家的拓边主义政策有效地激发、唤醒了唐代士人的开拓外疆的抱负,而边塞诗就成为这种情感的产物。在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边塞诗中的浓郁的汉代情结。例如出现了“以汉代唐”的情况,但凡是唐朝的事物,都冠以“汉”字,即汉将、汉兵、汉月、汉关等。同时,汉代英雄,诸如卫青、霍去病、班高中命题作文超、马援等人也经常出现于文人的笔下。

【知识点】

1.与战争相关联的器物:干戈、旗鼓、战车、号角、狼烟、烽火、辕门。

2.与战争相关联的地点:玉门、阴山、黑山、瀚海、凉州、黄河、长城。

3.与战争相关联的人物:可汗、吐谷浑、胡人、单于。

《家》读后感

4.边塞诗中常见的乐器:鼓角、琵琶、胡琴、羌笛、胡笳、芦管。

5.边塞诗中常见的标题:《从军行》、《凉州词》、《出塞》、《征人怨》、《关山月》。 所以判断一首诗是否是边塞诗,只要抓题目、抓注释、抓意象即可,其中抓意象最为牢靠。

【品味寄托】

关于边塞诗的情感寄托,我们可以从三个维度进行切入,思考。

第一、环境描写角度。理解边塞诗中常见的意象,通过对典型意象的把握,挖掘典型意象所构建的意境氛围,进而有效体察边塞的地域特征、诗人的情感内涵。例如,如果参与者是以积极的心态来审视边塞自然风物的话,那么其笔下的“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岑参笔下对火山、雪海等描写,雪海描写如《白雪歌送打篮球的动作描写片段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如果参与者是以消极的心态来观照边塞自然风物的话,即无法忍受狂风、暴雪、炽热等极端恶劣天气条件,那么边的刻画,一触即发。例如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五)》:“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第一句描写浩瀚的沙漠,呼啸的狂风,漫天的尘土,黯淡的阳光,衬托出战事的紧张艰苦。 而第二句是红旗半卷不仅是因为急行军的需要,同时也是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现出来。

第二、戍边战士角度。如果戍边战士是以积极地心态来看待从军边塞的话,士人的另一种人生抉择。杨炯《从军行》言: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在这种情感的推动下,士人有着虽死犹荣、视死如归的气质,例如王维的《少年行》“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那么诗中多为此种情感的流露)例如王昌龄的《从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 如果是以消极的心态来审视边塞生活的话,戍边战士显然是充满了厌战情是戍边战士无法长期忍受的。其次是战争破坏了人们正常和平的、温馨的家庭生活。例如李白《子夜吴歌》“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闻笛》“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第三、旁观者的角度。如果是保家卫国的正义之战,或者因为国家的衰落而引发的,那么旁观者表露的是:穷兵黩武、昏庸腐朽。例如杜甫《兵车行》“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另外,例如范仲淹 《渔家傲》“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陆游《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高考真题汇编】

(2012年湖南卷)

度破讷沙①(其二)

李益

破讷沙头雁正飞,䴙鹈泉②上战初归。

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

【注】①破讷沙,沙漠名。②䴙鹈泉:泉水名。

1.从题材来看,这首诗属于____________诗

2.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

(2010年安徽卷)

岁暮①

(唐)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

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问题: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2010年新课标)

雨雪曲

江总①

雨雪隔榆溪②,从军度陇西③。

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

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注】 ①江总(518-590):南朝陈文学家,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历仕梁、陈、隋三朝。 ②榆溪:指边塞。 ③陇西:在今甘肃东部。

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末句中的“别路”是什么意思?

2.诗人把“旗彩坏”、“鼓声低”分别接在“天寒”、“地暗”之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首诗表现了戍卒什么样的情感?

(2009年全国卷2)

军城早秋

严武[注]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2007年山东卷)

出 关①

徐兰

凭山俯海古边州,旆②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

[注]①关,指居庸关。②旆(pèi),旌旗。

1.诗的前两句,有版本作“将军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与本诗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种?请简要说明理由。

2.“马后桃花

塞路初晴颔联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由小学生作文网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热门排行: 2016拜年词 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