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文化基因,加强国学教育阅读

时间:2025-01-13 07:17:26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诗词 > :传承文化基因,加强国学教育阅读是由小学生作文网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传承文化基因,加强国学教育阅读的正文:

第一篇:《在国学教育氛围中传承古诗文经典》

在国学教育氛围中传承古诗文经典

作者:丛日艳

来源:《今日教育》2014年第11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意存高远。传承古诗文经典,不能局限于语文课堂,而应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高度,营造国学教育的整体氛围,从而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以科研课题为切入点,引领古诗文教育探索之路

我参与了教育部“十二五”规划课题“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实践研究”,尝试着把国学教育引入班级,开始经典诵读古诗词。古诗词教育实验绝不是简单的照搬照抄或者一味追求复古,而是返本开新。在课题研究中,研究了什么样的国学内容进入班级?古诗词教育教学目标如何制定?国学教育课堂应该遵循哪些特点?能否建立有效的国学课堂教学模式?选择什么样的古诗词进行教学能够兼顾考试制度以及育人要求等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

结合校本课程体系,奠定国学教育基础

学校遵循“经典积累润泽人文素养、经典养德塑造健全人格”两条主线开发了国学校本课程。我以国学校本课程为蓝本,结合初中生的年龄特点、知识结构,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精选唐诗、宋词、《诗经》 《老子》《孝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弟子规》等文化典籍中的名句,按早诵经典、午吟经典、课前名言、美文欣赏四部分设计。经典诵读秉承“熟读成诵、不求甚解、日积月累、厚积薄发”的理念,在班级推行“33711”诵读方法。即每天进行早诵、午吟、晚温习3个10分钟;每天读单方面经典内容;7天更换一次内容;一个月复习一次,一个学期进行一次考评。我只引导学生多读,不进行讲解,学生在听读、跟读、指读、齐读、师范读、师生共读等形式的诵读中熟读成诵。“自古读书皆吟诵”,在抑扬顿挫的平仄变化中,学生体验的是古诗词的声律气韵之美,感受的是诗词丰富的内涵和情感,激发了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多途径实施国学教育,确保教育实效

国学素养的提高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要不断探索和创新国学教育的内容与形式,立足多元化途径育人,把良好的习惯培养融入到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之中去。

(一)与常规管理结合

对照《中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结合《弟子规》的内容,开展以践行“《弟子规》,养成良好习惯”的学生德育常规学习综合实践活动,将《弟子规》内化为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行动指南和行为准则。

(二)与主题教育活动相结合

利用法定节假日、传统节日、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开展感恩教育、励志教育、文明礼仪教育、责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让中华民族“忠、孝、仁、爱、礼、义、廉、耻”的传统美德,逐渐融入学生的生活。通过举办“诗歌朗诵、才艺展示、文艺演出、手抄报展”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的心灵得到浸润、熏陶。传承文化基因,加强国学教育阅读。

(三)与特色活动相结合

1.书香校园活动:学校建设“以读书长知识,以读书树理想,以读书促养成”的书香校园。开展了快乐读书“五个一”活动,每节课前进行一分钟格言背诵,每周一节读书课,每月一次“好书推荐”,每学期一次读书交流。学生通过诵经典、写经典、画经典、说经典、悟经典,增强国学教育实效性,形成“人人读经典,处处见经典”的诵读环境。

2.艺术社团活动:本着“课内抓基础、课外求发展”的原则,根据学生的特长、兴趣爱好,打破年级和班级的界限,开设了象棋、围棋中学作文大全、舞蹈、书法、剪纸、京剧、国画等学生社团,学生自主选择,自愿参加。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或运筹帷幄,或载歌载舞,或挥毫泼墨。尽情发展特长,彰显个性。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我们应该把古诗词教育甚至国学教育与新课程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把“孝悌、忠信、仁爱”等传统优良文化精髓融汇到教育中,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文化养料。

作者单位:辽宁省北票市第四中学

第二篇:《诵读经典 传承国学》

诵读经典 传承国学

——《山东省青少年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传承文化基因,加强国学教育阅读。

周五上午我和同学们观看了“国学小名士” 《山东省青少年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这次大赛让我真正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选手们的表现更引得我们掌声不断。

第一关“我爱记诗词”,本环节有两轮,首先是请各位选手轮流说出带有风或雨的诗句,不能重复。这些大哥哥大姐姐们反应迅速,对答如流,几乎是不假思索地说出答案,十几轮下来才决出胜者。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2号选手孙荣忆,这位大姐姐在5秒倒计时的紧急时刻沉着、冷静想出了诗句,使比赛继续进行并最终获得本轮胜利。第二轮是说出带有江或湖的诗句,选手们对答如流表现出色,被狗追最终还是孙荣忆赢得了本关第一名。我挺佩服她的沉着冷静,不慌不忙就把诗句背了出来。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平日里她要下多少功夫才会有此刻的精彩表现呀!我觉得自己和她相比逊色的多了,以后可得多读古诗词了。

第二关,“名家对对碰”。由选手自由选择不同分值的题目进行回答,这些题目大多是我不会的,我感觉这些大哥哥大姐姐懂的知识真多呀。

第三关,“美德大考验”。通过就餐考验她们谦让的美德:

餐桌上有六个人,但每次上的食物数量只有五个,看看他们六个人怎样分食。还考验她们和长辈一起进餐时的礼貌用语等,她们表现的都特别棒,我是羡慕不已。

观看比赛中,我感觉到了自己的不足,当别人背诵十句时,自己只能背诵一两句。看到哥哥姐姐们互相谦让,我更是自叹不如。所以,在以后的古诗学习道路上,我会努力使自己在传承国学、知行合一方面“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诵读经典 传承国学

——《山东省青少年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

三年级辅导

学校:莱芜市雪野旅游区抬头小学

年级:四年级

姓名:陈志远

电话:6592345

指导教师:陈叶红

第三篇:《诵读国学经典 传承中华文化》

诵读国学经典 传承中华文化传承文化基因,加强国学教育阅读。

——成都高新实验小学国学经典诵读工作总结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和心灵家园。国学经典诵读是中华文化的集中体现,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诵读国学经典,品悟中华文化,传承民族精神,涵养民族修为,承继民族智慧,造就具有中华气韵和民族气质的现代中国人,是我们每一个教育者的神圣使命。

我们深知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其目的是不仅让孩子记住一些名篇佳作,更重要的是寻根,寻民族精神的根,寻现代文明之根,寻学校育人思想之根„„在熟读国学经典过程中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加厚孩子的人文底蕴。我们学校根据成都市教育局、高新区社会事业局教育处的精神,把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积极地开展。我们转变观念,让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回归教育本质,以育人和提高师生修养、提升改造社会能力为宗旨。我们把国学经典诵读作为学科建设、文化培育的重要途径和抓手,作为提高学生道德情操、文明习惯的重要工程,做了一些具体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统一思想

我们成立了国学诵读活动工作的领导小组,由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任组长,教导主任、语文教研组组长、年级备课组长为组员。制定《高新实验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在方案中,既有学校的总目标,又有各年级的分目标。对于各年级经典诵读的内容,我们依据市局的总体要求,根据我校的实际,作了相应的规定。制定相应的措施:保证每一个语文教师积极参与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引领学生开展诵读活动;保证每一个班有专用的国学诵读时间;保证保证每一个传承文化基因,加强国学教育阅读。

学生有诵读读本;保证每学期开展一至二次国学经典诵读展示活动。学校对各班级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给予督促、评估,并列入学期考核。

二、课程渗透

为了让经典真正植入孩子们的生命,成为影响孩子一生的文化血脉,我校把经典文化作为学校建设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通过德育课程和语文课程进行文化浸润。在德育课程中,主要通过朝会、德育课对学生进行养成(礼仪)教育、环境教育和心理教育,关注学生生命成长环境,通过德育课程、班级个性化评价、主题班队会等途径,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健康、和谐的成长氛围,实现学生、教师、学校的和谐发展。抓好两个阵地。这两个阵地是指校内和校外。校内导读,校外助读,以学校诵读为本,校外诵读为辅。校外,是指家庭和社区。让经典诵读走进家庭,走进社区。校内外结合,学校、家庭联动。

本期,我们将国学经典诵读引进课堂,引入学生学习生活。一至六年级开设专门的国学经典诵读课,依据成都市国学经典诵读读本开展活动。本期,我们为全校全一年级到六年级的学生征订了由川师大、市教科所、教育局联合编写的《国学经典》课本,虽然国家只给单册学生配套了相应的教材,但是,我们双册的学生由教师将低、中、高年段的教材进行了组合翻印,发给了每一个学生,保障学生有本可读,有书可念。同时,结合我们过去编写的校本经典古诗诵读读本开展活动。并且开学初,在没有诵读读本出版前,我们就为每一个语文老师定了由华夏出版社才出版的“中华传统文化蒙学经典小学生诵读选本”《国学启蒙》书。我们还利用选修课,开设专门的国学诵读课程,依据学生自愿的原则参加,现有国学诵读班4个,一百多人参加。

三、融入教学

国学诵读不是孤立存在,而是与语文教学同步,与学生生活联系。语文学科主要通过课前三分钟的经典诵读、课堂教学的适时链接、课外阅读的有效拓展,

营建孩子们与经典对话的环境,随时随处感受经典的魅力。同时,还把经典诵读与语文教学评价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评价来激励孩子们积累祖国文化的精髓,提升孩子们的文化素养。

我们还规定语文教师将《小学生必背古诗七十首》纳如教学。语文教师在备课时,从单元主题入手,寻找相关的国学经典内容,进行有主题,有目的,有序列的诵读。而在经典诵读的实施策略上,我们依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作了如下要求:着眼“熏陶”,注重“感悟”即以激发兴趣、内化行为、陶冶情操为目标。虽提倡探究但不求甚解,只求朗朗上口,熟读成诵、耳熟能详。要承认个体差异,不求好心切,不求程度整齐划一。教师在操作中只有鼓励,没有责备。宁静勿燥、宁简勿繁。引导学生学习要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循序渐进、以点带面。

坚持三条原则。既重形式又重过程。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全程参与,在背诵古诗文的过程中提高素质,发展能力。既速度又求效果。开展古诗文诵读,我们要求三年级以上的学生每周背诵一首古诗,做到厚积薄发。既求数量又求质量。正确处理背诵与理解的关系,根据不同年级每学期规定一定量的背诵篇目,但不把背诵古诗转变成学生新的负担。要让学生轻松地背,愉快地记,提高学习经典的质量。

四、活动推进

为了让经典文化真正浸润到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内化为孩子们的日常行为,我校主要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来温润推进。09年春季开展了“诵经典、庆六一”的校园艺术节,每个年级把孩子平时的诵读积累,进行艺术的整合和编排,分别体现了各具特色的文化主题和文化内涵。一年级是以《时间的脚步》为主题,让孩子们从经典中感受时间的匆匆;二年级把《增广贤文》与《三字经》中的经典进行整合,让学生从经典中感受学习的乐趣;三年级以《一年之计在于春》为主题,让学生在经典中感受童年的快乐;四年级以《论语》的经典语段为主题,让

学生从经典中汲取精华,从先贤的身上获取力量;五年级是以强国为主题,让孩子们走进爱国英雄,树立强国之心,爱国之情。六年级整合了《弟子规》、《论语》和《明贤集》经典语段,展示了孩子们对经典文化的丰厚积淀。经典的诵读内容、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充分体现了经典文化的艺术性和趣味性。本期,我校各个年级又根据年段特点,和学生的诵读内容,开展了有趣、有效的国学竞赛活动。一年级选取了配套教材中的精短语段,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二年级以国学经典为内容,开展了铅笔书法比赛;三年级也是以国学配套教材为蓝本,开展了经典故事演讲比赛;四年级以《论语》为主要内容,开展了“经典伴我行”的比赛活动;五年级是以《成都市国学诵读读本》为蓝本,开展经典诵读比赛活动;六年级开展了《诵千古美文,扬中华传统》的诵读比赛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国学的热情,为形成学生良好的习惯、健全的人格、和谐的个性起到了促进作用。传承文化基因,加强国学教育阅读。

学校自开展国学经典诵读以来,师生风貌发生可很大的变化,语文学科建设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学习着,实践着,收获着,快乐着,我们有这样的体会:

一、有效地促进了学校教学工作的发展。诵读国学经典活动的开展,不但拓宽了语文教学的时空,而且推动了学校德育工作、校园美化等各项工作的开展,也促进了良好的校风、学风、班风的形成,有效地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诵读活动实现了育人和学校“三风”建设的结合,使教师的思想观念得到转变,师生的“精、气、神”得到提升,使学生的行为习惯进一步规范,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进一步得到提高。传承文化基因,加强国学教育阅读。

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国学经典,不仅语言精炼优美,而且意蕴深刻,是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好材料。首先,国学诵读对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情操,陶冶高尚情趣的起到了积极健康的作用。其次,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对经典一遍遍地诵读,每一遍都是一个感知过程。在反复诵读中,诵读

的水平在步步提高,诵读者的理解、体会也在层层加深。“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学生在朗读水平大面积提高的同时,形成了良好的语感,对语言的感知和理解能力也大大提高。然后,是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学生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不但提高文学修养,而且开阔了视野,知识面不断扩大。最后,促进了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俗语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厚积薄发”。只有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才能“厚积薄发”,“下笔如有神”。诵读可以使学生积累大量的妙词佳句,他们的语言“材料库”在诵读中不断地丰富,而且在诵读中也学习到一些表达方法。从学生的一篇篇习作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天天在进步。

教然后之不足,我们在学习与实践中,面临一些问题:

一、教材自由度过大,不好把握。《成都市国学经典诵读读本》小学阶段共有三本,每本适用两个年级,内容偏少,相应的教学参考资料还没有到位。教师在使用上,感觉自由度大,目标不好掌握。

二、教师的国学功底不够深厚,亟需提高。经典是文化的精粹,是人类文明的积淀,历经岁月河流的淘洗依旧光彩夺目,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而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都有必要的教学任务,有限的时间制约了教师的阅读量,影响了教师的阅读水平。怎样通过培训,通过观摩学习,提升教师的水平,是推进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质量的关键。

三、关注国学经典诵读的方法。既然国学经典诵读已经作为课程,作为学生学习的必要内容,那么相应的教学研究、教学探讨就应该伴随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加强国学经典诵读的指导,方法的提炼,经验的交流,以便更好、更有效的开展活动。

一期的时间匆匆而过,我们在岁月回望中积淀着、丰富着、成长着。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化,这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肩负的历史重任,也是我们小

第四篇:《国学经典诵读演讲稿3篇》

国学经典诵读演讲稿一:国学经典诵读演讲稿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正是在这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诵读国学经典致辞。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从琴棋书画到礼乐射御,从孝悌忠信到精忠报国,我们无不感受到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文化基因,在我们的血液里留下了中华民族的烙樱中华民族厚德载物,自强不息,世世代代仁人志士的薪火相传使我们的民族生生不息,巍然屹立于世界之林。

九隆实验小学从办学开始设立“国学经典诵读”课,我们立足乡村语文教学实际,结合我校精细化管理的办学理念和实践,积极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到目前已经初见成效。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通过诵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长远地默默地变化其气质。在吟诵中继承和发扬中华精典文化的精髓,使得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具体实践中,我们把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我校以“国学经典诵读”为切入口进行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与经典同行,与圣人为伍”的校园文化氛围,培育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育人环境。校园本来就是文化传承的地方,国学经典所承载的中华文化精髓和民族精神的核心正是我们需要弘扬和发展的。

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是促进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我国教育中对于国学经典的传承显得比较苍白,有些经典对于老师来说也比较陌生。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达到教学相长,提升教师对国学经典的认识和理解水平,从而提高教师思想道德修养,补充教师精神文化食粮,进一步培养广大教师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最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语文素养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矗随着师生语文素养的发展,教学质量也会相应的提升。【国学经典诵读演讲稿3篇】国学经典诵读演讲稿3篇

在进行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中,我校成立了以校长挂帅的国学经典诵读活动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明确职责,细化分工。从诵读教材的选择到诵读目标的制定,从实施方案的酝酿到课程的落实检查都有专人负责。

在国学经典诵读的内容上,我们主张教学内容的多元化,在诵读好必读书目的同时要结合班级实际情况为学生选择恰当的书目,没有教材的可以让孩子们在诵读的时候自行抄写并积累成册。主要选择了《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内容。在学校的教学实际中,我们的国学经典诵读不能停留在“诵读”的层次上,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国学经典的深刻内涵,从内而外地受到先贤圣人的影响,通过国学经典诵读能够通圣人礼,知天下事,并且从行动中表现出来。通过经典诵读使我们的学生能够从言语举止,行为习惯、内在修养、内在气质上都能够上层次。

在活动的落实上,我们通过学校统一课时安排和班级课时安排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坚持天天吟诵,上课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恰当的诵读量,从而保证了学生的诵读事件和诵读量。

我们相信,只要我们站在国家文化建设的战略的高度,站在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和-谐发展的高度来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熔古铸今,就会使我们的广大青少年得到美好的文化滋养,重整中国人内在的理想、良知和秩序,创造一个海晏河清、祥和安乐的社会。

最后预祝今天的汇演圆满成功!

谢谢!

国学经典诵读演讲稿二:国学经典诵读领导演讲稿(663字)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经典浸润童 本文来自高考资源网

第五篇:《中华文化的传承作文》

一:传承中华文化,发扬中华美德(1455醒来作文600字字)

中国传统文化,最具魅力的莫过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经过几千年的延续和发展,形成了我泱泱大国的民族精神,并倍受世界各民族的推崇。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具有不朽的地位,有着光辉的作用。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人们正确对待人与人,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善于区别真、善、美与假、丑、恶,并能作出正确评价与判断;培养爱科学、爱劳动、守纪律、有礼貌、诚实、勇敢、尊师敬长、孝敬父母、团结友爱、助人为乐、勤劳节俭、见义勇为等优良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的埃及,虽然历史比中国早一些,但先后被波斯、罗马、阿拉伯帝国所征服,其文化也被阿拉伯文化所代替;古代印度,其本民族历史的文字记载早已丧失殆尽;古巴比伦,作为一个国家的名称早已在历史上消失,其文化也被中断。人类文明的四大发源地,有三个都先后衰落了,或者分裂成许多国家,唯独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发展绵延不断,经久不衰,世代相袭,至今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延续力,这是什么道理?原因方方面面,但其中有一个重要的根由,就是中国不仅有着共同祖先遗传下来的血统,而且有着共同的优秀文化和美德传统。就是这血统与传统,繁衍、培育、造就了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就是这两统影响着、凝聚着人口众多的中国社会的稳定运行,维系了社会和谐;就是这两统的凝聚性与延续性,使中华民族祖德与祖魂代代相传。

传统美德教育是前人经过五千多年不断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结果。

我国是有几千年文明历史的古国,刻苦耐劳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劳动创造了世界,劳动创造了人类。古往今来,涌现出多少勤劳向上的名人,成为世人学习的楷模。

但据调查,现在的中小学生,爱劳动、有较好劳动习惯的约占1/3,另外的2/3是不爱劳动或不太爱劳动的。有些孩子,懒得铺床叠被,懒得洗袜子、洗手绢,懒得收拾书包、收拾桌子,甚至于懒得洗脸、洗脚,连喝水也懒得自己倒。过去的公子哥儿、娇小姐什么样,他们也差不多了。

事实上,家长重视对孩子从小培养热爱劳动品质的并不多。 现在,我国几千万个独生子女

传承文化基因,加强国学教育阅读由小学生作文网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热门排行: 2016拜年词 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