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犯错的说说
说说 > :一些犯错的说说是由小学生作文网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一些犯错的说说的正文:
第一篇:《给学生犯错的机会》
给学生犯错的机会
浅谈班主任如何转化“问题学生”
山东省莱州市实验小学 李许芳
“问题学生”通常是指那些在学习、行为、思想、心理等方面表现出不良倾向、困难
或不适应现象的学生,转化问题学生,是班主任一项重要工作。
心理学家经过调查研究认为,教师对“问题学生”通常采取以下措施:
把“问题学生”安排在远离教师的角落。
课堂上很少注意他们,对他们面带微笑,或叫他们回答问题。
当他们回答正确时,很少给予表扬
„„
以上这些微妙差异,都会使“问题学生”敏感地感到不公平,从而降低他们学习动机,
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
作为班主任要抛弃以上的错误作法,平时要留心观察问题学生的行为表现,深入研究他
们的心理及思想,用爱心、鼓励和宽容纠正他们的行为,使他们健康成长。
笔者仅以以下几个方面谈点个人肤浅的认识:
一、给孩子一些温暖,用爱心溶化孩子冰冷的心灵
无意中看到这样一则寓言:寒风和太阳打赌,看谁能让行人先脱掉外衣。寒风使出浑身
的力气,拼命地吹呀吹,可是风越大,行人把衣服裹的越紧;轮到太阳时,它不慌不忙地洒
着阳光,暖洋洋的照着行人,行人感到热了,于是脱掉了外衣。
教育也是如此,严厉换来的可能是敬而远之,苛刻换来的可能是冷漠敌视,没有爱的教
育不是真正的教育,教师一个关切的眼神,一个会心的微笑,一次小小的表扬,都会触动这
些孩子的心灵,点燃他们的希望之火。
我班中有个叫陈志龙的男孩,刚开学时,我就发现了他的“与众不同”,上课时随便说
话,顶撞老师,不参加集体活动,安排他做值日不见人影。我试着与他交流,他表现的很冷
漠。经过调查发现,陈志龙其实是一个非常聪明、敏感的孩子,但他父亲脾气暴躁,动辄对
他打骂,养成了他叛逆、我行我素的性格。看到这些,我非常同情他,从此,对他特别留意,
上课时经常请他回答问题,无论回答的对否,总是微笑面对他,鼓励他表达自己的见解,增一些犯错的说说
强他的自信心;课后经常找他谈心,了解他的思想、生活、学习中的一些问题。一次他生病
住院了,我发动班里的同学给他制作慰问卡片,并代表全班同学送给他,安慰并鼓励他早日
回到同学们中间。读着同学们的留言,陈志龙流泪了„„陈志龙渐渐地变了,变得懂事了,
班里的工作抢着做,在为得白血病的沙建新同学捐款活动中,陈志龙第一个带头捐出自己口
袋中所有的零用钱,看到这种情景,我很受感动,同时也感到欣慰,当众大大的表扬他是个
有爱心的学生。
二、给孩子一些鼓励,为迷途的孩子点亮一盏明灯
“问题学生”对别人缺乏信任,对自己也缺乏信心,许多时候,他们会觉得我就样,改
不了了。所以要给予问题学生鼓励和期待。鼓励他们取得的每个细小的成功,期待他们会做
得更好,就为孩子点亮了心灵的灯盏。
在教育过程中,对问题学生所做出的努力,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都要给予诚恳的鼓励,
并对他寄予厚望。心理学家研究证明,夸奖的话常被人无意中记在心上,即使不能够从理性
上加以解释,仍然具有支持鼓舞的力量。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给我们这样的启示:外来的对
教育主体的期望,可以转化成一股巨大的你只是看上去很努力动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育主体对目标的追求
和实现。因此,在问题学生转化过程中,鼓励与期待起建设作用,而惩罚、埋怨起破坏作用。
刘鹏因参与打架被学校通报,我找到他说:“人都有犯错误的时候,关键是犯了错以后
怎样改正。我知道你有时候自己管不住自己,但只要你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努力改正,
我们大家都相信你会成为一个好学生。”并且告诉他,在我的眼里,他有许多优点,如做事
用心、认真,为人真诚,等礼貌等。刘鹏听后表示他一定会改正缺点,请老师放心。后来,
刘鹏被大家选为小组长,在他的带领下,他们小组每次卫生评比都是级部第一,年终他被评
为优秀团员。
三、给孩子一些宽容,让他们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成长
问题学生在改正错误过程中,不是一次、两次就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俗话说:心急吃不
到热豆腐。一些有了坏习惯的学生,在改进错误中常常会出现反复,所以要学会宽容,给他
们足够的时间。著名的历史学家欧文说过:宽容精神是一切事物中最伟大的。
请看下面的案例:
某生又迟到了,A老师亲切的说:“快请进,上位坐好,下课找我说明原因,希望下次
你能早点到。”B老师怒目而视:“怎么又迟到了,我看你是屡教不改了!”
很显然,不同的教师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育人效果截然不同。A老师的教育方法显然
是可取的,符合素质教育。B老师的做法,严重摧残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成长,应摒弃。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走弯路,如果恨铁不成钢,一味的苛责和急功近利的矫正,
不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那么给孩子犯错的机会!让我们手持爱的灯盏,用心灵的灯光为
之引路;给孩子犯错的机会!让我们的鼓励,为他们的每次进步喝彩;给孩子犯错的机会!
让我们的宽容,使孩子们在一次次跌倒后又一次次的站起来。
给孩子一些犯错误的机会
导言:教育孩子要达到下列效果——让他做事,
让他在做事中明白责任;让他受苦,让他在受苦中懂得珍惜;让
他失败,让他在失败中获得对失败的免疫;让他流泪,让他在流
泪中体会泪水铸造的坚强。
最近在读《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收获颇多。作者李希贵到美国哥
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做访问学者,他以一个中国中小学教育专家的思维和敏锐,
把在36天中感受到的东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中小学教育理念和方法的相似和
不同记录下来,让我们吸收到很多西方先进的教育营养。这本书主要是为中小学
教育工作者写的,作为学生家长,也可以从中吸收很多对家庭教育有益的东西。
我的收获之一是:给孩子一些犯错误的机会。
作者向哥大的教育研究生播放带去的国内教学录像,从国内的课堂教学评价
标准来看,这些教学录像自然是精品。教师在课堂上教学组织严密、启发学生准
确、内容道出流畅、学生接受得快。可这样的教学哥大的研究生不认同,一位研
究生直言:这样的课堂学生没法犯错误,因为老师不给学生犯错误的机会。她认
为,学生只有在课堂里不断地犯错误,才能不断地发现问题。
一个人要真正掌握一样知识或一种技能,就必须犯一点错误。
对这种教育理念,作者认为是我们中国大陆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忽视的。在
我们的课堂上,教师是处处设防,以尽可能避免学生犯错误,我们的教材也是“好
心”地避免学生在学习时思维走弯路,在许多留给学生的作业中都引导学生怎么
想,怎么解题。作者认为,学校本身就应当成为允许学生犯错误的地方,校园里
不让孩子出错,他们只好留到社会上犯错误了。
这使我很受启发,我认为,给学生一些犯错误的机会的教育意义主要有两方
面,一是锻炼他的学习研究能力,即哥大那位研究生所注重的。学生在遇到问题
时大脑会调动以往学过的知识和掌握的经验来尝试解决眼前的问题,这是重要的
思维锻炼过程,尝试失败了思维能力也是得到了锻炼。在学生思维的过程中,教
师“好心地”暗示、引导,表面看来让学生少走了弯路,实际上是剥夺了学生独
力思考的机会,这对学生学习研究能力的提高显然是不利的。
给学生一些犯错误的机会的另一方面教育意义是提高学生自身对社会的适
烈士陵园观后感应能力和负面影响的免疫力。这是本书作者所强调的。对成长中的学生来讲,社
会是非常复杂的,各种各样的诱惑也非常多,他只有亲历这些复杂才能学会如何
应对这些复杂,很多时候只有亲自吃一堑,才能长一智。
这种教育理念对家庭教育也同样适用。回想几年来对女儿的教育,这方面是
忽略了。很多时候想让女儿多掌握些知识,就直接告诉她方法和结论,很少考虑
让女儿自己去寻找方法;尤其在生活经验方面,更是急切地想把自己几十年的经
验、体会尽量往女儿头脑里塞,希望直接化成女儿的生活经验和能力。我这样做
的结果也是不给女儿犯错误的机会,也是在无形中扼制女儿学习能力、生活能力
的提高。
现在女儿的学习成绩很好,但这成绩不代表她的学习能力也同样
强,因为这其中有我们当父母的劳动,如果我们不时时关心她的学习、不经常给
予指导,她的学习成绩还会这样好吗?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那个更重要?同样,
不让孩子接触社会上的事情、只让孩子不受外界干扰地静心学习和让孩子适当了
解社会的光怪陆离、了解其中的道道和可能的危害,那种方法对孩子的成长更有
利?答案是清楚的。
所以我决定今后要调整对女儿的教育方法。在学习上,不但要重视知识的传
授量,更要重视让女儿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多让她思考;要多放手,尽量
让她自己处理自己的学习;还可以在一段时间内“不管”她的学习,看她能否掉
队;掉队了,让她体会学习落后的滋味。
在生活中,也要适当减少对她的照顾。天气要下雨了,她外出
时可有意“忘记”提醒带伞,让她挨次雨浇、或看她如何应对。可以“放心地”
给她钱让她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如受骗了,让她尝尝受骗的滋味。等等。总之,
在家长的可控范围内,让孩子有更多的自主,来锻炼她的学习研究能力,来提高
她的社会适用能力。
作者还引用了一首小诗,我感到也非常好——“让他做事,让他在做事中明
白责任;让他受苦,让他在受苦中懂得珍惜;让他失败,让他在失败中获得对失
败的免疫;让他流泪,让他在流泪中体会泪水铸造的坚强;甚至可以让他受伤,
让他学会体悟舔舐着伤口匍匐前行的伟大与悲壮„„”
第二篇:《错题》
心理学家盖耶认为:“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成效的学习时刻。”错误是正确的先导,错误是通向成功的阶梯,学生犯错的过程应看作是一种尝试和创新的过程。做错题目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错误中找到原因,一错再错。作为教师,我们要能重视错题,透过错题发现知识的盲点,使学生在不断纠错的过程中得到提升和发展,从而真正实节日习俗作文现“减负增效”。
一、收集错题类型,分析错误原因。
第一类问题——遗憾之错。就是分明会做,反而做错了的题。它包括“审题之错”、“计算之错”、“抄写之错”、“表达之错”等。
例如:在计算中把“5”写成“8” ,“0.39”写成“0.93” ,“+”写成“÷”等。
分析:产生这种错误是“感知不正确”所造成的。小学生在计算时,首先是通过感觉器官来感知数,符号或数的符号组成的算式,即看题,读题审题。小学生感知事物不仔细、不全面,比较笼统、模糊,只能感知客体的个别部分,而且感知的目的性较低,他们一般还不会独立地给自己提出感知任务,即使对于教师提出的任务也不能很好地排除干拢,集中感知事物。这就造成小学生的计算时,由于受到算题本身的影响,常常会感知不全面,不精细,造成抄错数字或漏写数字等。如把 54 写45;把×写成+;有时抄题时,抄了这一题的前半部,下题的后半部,首尾不符。有时由于观察不具体,只看到大致轮廓,遗漏了某些细节而导致错误。
再如:简便计算时76×0.84+76×0.26=76×(0.84+0.26)=76×1=76
分析:这种错误是强信息干扰所产生的。强信息在大脑中留下的印象深刻,当遇到与强信息相似的外来信息时原有的强信息痕迹便被激活,干扰正常的思维活动。如:76×0.84+76×0.26这类题在提取公有因数后,其余两数相加一般是1或10,这是一个强信息,受其干扰,就出现了上述错误。又如:25×4=100是一个强信息,很多同学在计算24×5时受到干扰而产生24×5=100的错误。尤其在特殊数据的刺激下,想简便凑整的强成分掩盖了运算顺序在头脑中的概念,引起错觉。如:在计算348-348÷4时,易出现这样的错误:348-348÷4 =0。
第二类问题——似非之错。理解的不够透彻,应用得不够自如;回答不严密、不完整;第一遍做对了,一改反而改错了,或第一遍做错了,后来又改对了;一道题做到一半做不下去了等等。
例如:超市原有水果180吨,又运来一批后,现在有水果300吨。下面谁说的话是正确的?
小红:运来的水果比原来水果的 多30吨。
小兰:运来的水果占现在水果的 。
小华:原来的水果比现在水果的 少70吨。
小明:原来的水果比运来水果的 。一些犯错的说说
分析:此题是对学生在分数应用题部分掌握情况的综合考察,在“总水果”、“原来水果”和“运来水 果”三个相互区别又相互有数量联系的概念下,还有“谁比谁的几分之几多多少?”和“谁比谁的几分之想象作文500字几少多少?”这两个知识点的考察。对于小学生来说,信息量是比较大的,错题的学生基本都是由于分析不清楚数量关系而陷入了迷魂阵。
再如:在( )里填上“千克”或“克”。
一包大米重5( ),一瓶牛奶重500( ),一只香蕉重150( ),一只母鸡重2( )。
分析:物品轻重不能靠眼睛观察,要用秤称一称, 学生未清晰地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对克和千克的实际“大小”未形成较鲜明的表象,因此学生不能合适地选择应用这两个质量单位。
第三类问题——无为之错。由于不会,因而答错了或猜的,或者根本没有答。这是无思路、不理解,更谈不 上应用的问题。
二、在产生错误的状况后,我作出一定的研究总结:
㈠、安排“改错课” ,让学生改错。
几节新授课后,在练习课中安排一节专门以改错类型的课,以巩固、运用新知识为主要任务,目的是及 时针对学生作业中输出的错误信息,集中分析订正,使学生准确掌握新知识,并在改错中化知识为能力。1、创设情境,学生独立改错。设计灵活多变的练习形式,让学生独立判断、分析错误原因并改错。且利用多样的练习形式吸引住学生,保证教学效果。2、集体讨论,师生交叉反馈。学生独立练习后,就组织学生集体或分组讨论改错题的“症状”,相当于“会诊”。找准错误,分清原因,充分发挥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叉反馈作用。3、引以为戒,总结防错措施。“改错”不能仅满足于学生分清了错误原因,改正了错误,还要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找出预防再出同类错误的方法,达到预防效果,教育学生对这些错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安排“改错课”的好处是:可使学生在宽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错误订正,更有利于他们克服思维障碍。同时,改错训练也是巩固知识的有效手段,可以保证学生正确地掌握知识,还可以培一些犯错的说说
养学生的自觉性,克服受暗示性和独断性。此种练习重在让学生分析错误原因,既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和计算能力。
㈡、有效利用错误资源,列错纠错。
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数学认知结构形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把教材知识结构转成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而他在数学作业中的错误,正体现着其认知结构中的一种不合理。正是
一些犯错的说说由小学生作文网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