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绿色的小麦的说说
说说 > :关于绿色的小麦的说说是由小学生作文网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关于绿色的小麦的说说的正文:
第一篇:《关于小麦的调查报告》
提纲
一、兵团小麦的生产情况
(1) 兵团粮食安全的需要
(2) 兵团近几年小麦生产发展情况
(3) 兵团各师小麦生产情况
二、兵团小麦生产生态区布局
(1) 春麦区
(2) 冬、春麦兼种区
(3) 冬麦区
(4) 兵团小麦优良品种推广情况
三、兵团小麦生产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1) 品种过多、区域布局不合理
(2) 作物施肥以经验施肥为主、化肥利用率低
(3) 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规程的制定工作滞后、技术到位率低
(4) 产业结构调整层次较低、方向不明确
四、兵团小麦今后的发展思路、目标及措施
(1) 发展思路
(2) 发展小麦的具体措施
关于小麦的调查报告
小麦是全世界分布范围最广、栽培面积最大、总产量最高、总贸易额最多的主要粮食作物。兵团小麦最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在小麦生产上,通过节关于绿色的小麦的说说
本增效技术,降低小麦生产成本,提高小麦和生产效益,促进兵团小麦生产由数
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实现小麦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促
进社会经济发展和增加农业生产效益与职工收入具有及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 兵团小麦的生产情况
(1)兵团粮食安全的需要
兵团总人口254万人,按“基本自给”的小麦小麦生产发展目标,以人
年均消费175kg推算,需要小麦44.45万t,在正常年景下至少需播种8.47万hm2
小麦才能产需平衡。因此,稳定面积,提高单产,增加总产,才能确保小麦的安
全有效供给。
(2)兵团近几年小麦生产发展情况
兵团主要粮食产区出现了2个突出问题;一是粮食大团、工业小团、财政穷
团;二是粮食比较效益低。为此,粮食生产团场加大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
大副调减粮食特别是小麦的面积,小麦面积从2001年的12.743万hm2,下降到
2007年的7.301万hm2。小麦产量从2001年的65.55万t,下降到2007年的45.5
万t,产量下降30.5%。小麦种植面积和生产量均出现大幅度的降低,但随着国
家补贴力度的加大和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2008年小麦种植面积达到11.75万
hm2,较2007年增副60.9%,预计产量达到73.1万t,较2007年增副60.6%,基
本恢复到2001年生产水平。
(3)兵团各师小麦生产情况
兵团小麦的生产主要分布在农四师、农六师、农八师、农九师。以2005年
为例,四个师面积分别为2.662万hm2、1.805万hm2、1.49万hm2、1.404万hm2,
占兵团小麦面积的64.9%;四个师总产分别为163315t、115233t、71018t、81820t,
二、 兵团各师小麦生产态去布局
(1)春麦区关于绿色的小麦的说说
兵团小麦主要分布在北疆的奇台恳区、昭苏垦区,准葛尔西部山地和东疆吐-哈盆地,南疆焉耆垦区等。主要包括:(1)阿勒泰-博乐-巴里坤春麦区:该区冬季严寒,极端最第气温在-40oC下的日≤0oC的日数在150d以上,冬小麦灾害严重,不宜种植冬小麦。除河谷、地势低洼处有轻微干热风危害外,一般无干热风,0~15oC之间的积温在900~1000oC,日照时间长,很适应春小麦生长;(2)吐鲁番-吐密盆地春麦区;(3)焉耆湓地春麦区:包括农二师的8个团场。本区气温和,≥0oC的积温3900~4000oC,0~15oC之间的积温1000oC左右;无霜期170多d;冬季气温较南疆稍低,无稳定积雪,冬小麦常遭到严重冻害,故不宜种植,夏季较温和,生长季节内降水少,但水源较丰富,是新疆春小麦产量较高的地区之一。
(2)冬、春麦兼种区
(1)伊犁河谷冬、春兼种区:弄四师各团场。本区气候温和,≥0oC2300~4000o积温C,≥10oC积温1340~3500oC;年降水200~500mm、是全疆平原地区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无霜期90`170d;冬季积雪稳定,一般没有冻害和干热风。因此,该地区水热、光条件对冬、春小麦较适宜,具有发展小麦的适宜生态条件、是新疆的重要粮食之一;(2)乌苏-石河-昌吉-奇台冬、春麦兼种区;(3)轮台—库尔勒—若羌—且末冬、春麦兼种区。
(3)冬麦区
主要分布在南疆,多集中在阿克苏、克孜勒苏、喀什、和田等四个地洲。
(1)阿克苏冬麦区:农一师各团场。该地区为山间盆地,谷地温凉,无霜期160~180d,一年一熟;夏季凉爽,≥20oC以上的高温天气很少,无干热风危害;冬季温度较高,冬麦越冬条件较好。平原地区较温暖,夏季炎热干旱。本区0-15oC之间的年积温乌什可达1457oC以外、其他地区都在900-1100oC之间;(2)喀什-和田冬麦区;兵团农三师和农十四师所属各农场。本区≥0oC积温4800~4900 C,0~15C之间的积温1200C以上;一般只有较轻的干热风和轻度冻害;无霜期210~240d,作物可一年两热;年降水30~65mm;冬季虽无稳定积雪,但由于极端最低气温多年平均在-20C ,所以对小麦越冬影响不大。
(4)兵团小麦优良品种推广情况
三 兵团小麦生产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1)品种过多,区域布局不合理
新疆全境被阿尔泰山、天山、准葛尔西部山地和昆仑山—阿尔金山等高大山体包围、分割、地形复杂,加之受纬度和大气环流的影响,农业地域差异明显。盲目追求新 高 优等品种,忽略区域生态特点,生产技术条件,品种类型和特性,未能发挥高产优质品种的增产潜力和品质优势。
(2)作物施肥以经验施肥为主,化肥利用率低
为了提高产量过分依赖化肥,不施或少施有机肥,重氮轻磷,重追肥,轻基肥,追肥时机不当或追肥过浅,导致肥料利用率低,增加成本投入。
(3)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规程的制定工作滞后,技术到位率低
各地制定了许多栽培技术规程,但随着高产优质新品种的种植,必须根据品种的特点及生态条件,制定适应不同地域的小麦优质高效,节本增效生产技术体系和抗逆减灾增效技术体系。
(4)产业结构调整层次较低,方向不明确
多数地区一提产业结构调整,就是压缩小麦生产,属于低层次的适应性调整。主要表现老人与海书籍在;一是品牌意识差,产品的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力不强;二是区域特色尚未真正形成,地区之间结构调整相似度大;三是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中的龙头企业扶持不够,龙头企业规模小技术落后,承受市场风险的能力差。
四 兵团小麦今后的发展思路,目标及措施
(1)发展思路
兵团小麦发展的总体思路;提高单产,稳定单产,总体稳定,局部调整,品种合理布局,调优去劣,主攻方向:重点加强优势专用专用小麦的种植推广,积极推进标准良田建设,大力推广优质专用小麦品种,推广精准农业技术,改善小麦品质,提高单产,提高小麦综合生产能力,发展目标:根据市场需求和加工要求,以小麦优质高产高效为目标,推广优质小麦节本增效高产栽培技术,至
2015年小麦种植面积达到10.67万hm2,总产达到70万t。
(2)发展小麦的具体措施
(1)建立小麦优势区域,突出发展南疆农一师沙井子垦区,农二师焉 垦区,北疆农四师新源垦区、昭苏垦区、霍城垦区,农五师温泉垦区,农六师奇台垦区,农八师石河子、安集海垦区和农九师塔额垦区;(2)调整品种布局,大力发展优质小麦。兵团生产的团场分布广,生态气候多样。具有高纬度、长日照、干燥、昼夜温差大,小麦收获期降雨少的特点,与世界优质小麦生产大国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有许多相似之处,有利于小麦蛋白质的积累。与内地省份比较,新疆具有发展优质小麦生产得天独气厚的气候条件,且水土资源丰富,农业开发潜力巨大;绿洲灌溉农业,持续稳产、高产,具备发展无污染绿色食品的重大优势,是建设国家级优质专用小麦生产的最理想的地区。因此,安照市场需求,对小麦的品种和品质结构进行合理调整,大力推广优质高产配套栽培技术,大力实施“专用品种、专用基地、专用包装、专用价格” 引导和促进优质小麦种植,以适应市场需求;(3)组装配套小麦优质高效生产技术体系,根据不同小麦类型的生育特点、生理指标和品质变化特点,建立小麦优质高效生产技术体系;(4)建立小麦优质节本增效技术体系。根据不同土囊水分状况、不同的灌溉定额和不同时期水分分布,开展最佳施肥时期和最佳经济施用量的研究,使小麦优质生产示范区灌溉水利用效率提高10%左右,化肥利用率提高10%-15%,实现小麦优质节本增效;(5)扶持小麦加工龙头企业,走产业化之路。重视品质改良和加工转化,不断延长农产品增值链。实行“公司+科研+示范区+农户”的经济运行模式,创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农业科技与经济建设相结合的生产、供销、加工一体化的管理机制。扶持一批小麦加工的龙头企业。实现“定单种植,合同收购“
第二篇:《小麦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关于绿色的小麦的说说
小麦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
小麦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认真贯彻“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植保方针,牢固树立“公共植保 绿色植保”理念,大力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加强农作物病虫草害预测预报,把握病虫草害防治的关键时期,农业防治、生态控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科学选配绿色环保型农药,应用新型施药机械组建植保专业服务队,加大统防统治工作力度,确保植保新技术普及到位率和防治效果。
小麦病虫草害绿色防控工作,主推6项技术,抓住5个关键时期:
1、小麦病虫草害绿色防控6项技术
1.1、加强植物检疫
颍东区植保站每年5月上旬对我区良种场、棉种场、牛场、猪场等良种繁殖基地进行产地检疫,未发现毒麦、腥黑穗病等检疫对象;我区境内的阜阳颍汇农资大市场是种子、农药批零集散地,区植保站派驻专人常年进行调运检疫,及时查扣、封存、处理有检疫对象的种子,有效控制了外来有害生物侵入我区。
1.2、推广抗(耐)病虫品种
通过2003年-2009年对小麦不同品种抗(耐)病虫性进行试验,适宜我区种植的小麦品种有:皖麦50、泛麦5号、新麦18、皖麦19等,其中较抗小麦纹枯病的品种有:皖麦50、泛麦5号等;抗小麦白粉病的品种有:新麦18、泛麦5号、皖麦50等,豫麦18较感小麦白粉病;抗小麦叶锈病的品种:皖麦19、新麦18、泛麦5号、皖麦50等,偃展4110、豫麦70和豫麦18较感小麦叶锈病;对小麦赤霉抗性:新麦18 抗性较好,泛麦5号抗性较差;对小麦吸浆虫的抗性,皖麦19表现较好,豫麦70、济麦20次之,烟农19、新麦18较差。
1.3、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技术
区植保站近年来大力推广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技术,有效降低了小麦苗期蚜虫的发生
程度,基本控制了小麦苗蚜为害,推迟了小麦纹枯病、小麦白粉病始见期,减轻了该病的病情;2003年-2009年试验结果表明: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技术,可使小麦纹枯病为害盛期病指下降5-11.3。
1.4、适期晚播,宽行机播,精量播种技术
适期晚播有效控制小麦纹枯病冬前发病程度,抑制翌年早春病情;宽行机播技术,减轻小麦多种病害发生程度,2005年-2007年区植保站分别在区棉种场、新华办事处杨庄村、正午镇田楼村进行小麦不同播幅试验,结果表明:6行/耧(行距24cm)播种小麦病害轻、产量高,目前我区50多万亩小麦已有30多万亩实行“改7为6”(宽行)播种技术;精量播种技术减轻了小麦病虫为害,节约了生产成本,2007-2008年度区植保站在正午镇田楼村进行小麦不同播量试验,亩播量分别为8kg、10 kg、12 kg、14 kg、16 kg,结果表明:亩播量12 kg小麦病害轻、产量高,在全区推广该项技术,每年可节约小麦种子160万kg,降低种子成本400万元左右。
1.5、精细田管,氮肥后移技术
加强小麦田间管理,冬前小麦视苗情追施偏心肥,亩施尿素3-5 kg,促弱控旺,旋耕麦田实行镇压,减轻麦苗冻害,实施人工除草或麦田化除,早春控制麦田无效分蘖,保证每亩有效穗40-45万,3月中下旬追施小麦拔节肥,亩施尿素8-10kg,促使小麦健壮生长,增强其抗病虫害能力。
1.6、生态控制、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技术
小麦病虫害绿色防控,在农业防治的基础上,推广生态控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技术。保护和利用麦田害虫的各种天敌,发挥天敌自然控害作用,同时每50亩麦田小路上设置一台频振式杀虫灯,诱杀麦田各种害虫,麦蚜设置黄板诱蚜,寄主范围较窄的小麦吸浆虫,实施小麦与双子叶植物、大蒜等轮作,显著减轻为害,大力推广生物农药,严控高毒农药麦田防病治虫,推荐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绿色环保型农药防治麦田病虫害,减
少化学农药使用量。
2、小麦病虫草害绿色防控5个关键时期
2.1、11月下旬-12月上旬 麦田杂草冬前化除。麦田杂草常年出土高峰期11月中下旬,11月下旬-12月上旬是防治麦田杂草最佳时期,此期杂草草龄小,抗药性差,小麦处于分蘖期,麦苗未封行,日平均气温5-8℃,适宜进行麦田化学除草,麦田化除适时、省药(环保)、省工、效果好,药剂可选用20%使它隆乳油、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或40%快灭灵等。
2.2、2月下旬-3月初 防治小麦纹枯病。小麦纹枯病是我区小麦常发性病害,近年一直发生较重,2004年-2006年连续3年我站进行小麦纹枯病防治适期试验,结果表明:2月下旬-3月初是防治小麦纹枯病的关键时期,宜在上午有露水时施药,尽量使药液能流到麦株基部,药剂以井冈霉素、爱苗、禾果利为好。
2.3、3月下旬-4月初 防治小麦蜘蛛。3月中下旬进行春季麦田追施拔节肥,使麦株生长健壮,增强麦株的抗逆性,改善麦田小气候,创造不利麦蜘蛛生存环境,3月下旬-4月初根据小麦蜘蛛发生程度,确定防治与否。3月下旬-4月初麦蜘蛛每市尺行长有虫500头或百株1000头时,可于傍晚喷施80%敌敌畏乳油1000-1500倍液或48%乐斯本乳油2000-3000倍液,也可于麦行间撒施80%敌敌畏或48%乐斯本毒土。
2.4、4月中下旬 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4月中下旬是小麦多种病虫害发生为害盛期,此期重点防治小麦穗蚜、小麦吸浆虫、小麦赤霉病、小麦白粉病,兼治小麦锈病和小麦其它病虫害,4月中下旬也是麦田主要害虫(穗蚜、吸浆虫)各种天敌盛发期,保护并充分利用各种天敌防治麦田害虫,在天敌不能控制害虫为害时,喷施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绿色环保型农药(如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或40%毒死蜱乳油加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等,若抽穗期间遇连阴雨,可用多菌灵胶悬剂喷雾,为增加小麦粒重,也可在药液中加混尿素、磷酸二氢钾等肥料),防治麦田病虫害,视病
虫情发生程度,隔7-10天再防治1次。
2.5、5月上中旬 麦田选种和除杂。5月上中旬,麦田各类杂草和杂麦的种子已接近成熟,此时除杂带出田外,可有效控制翌年麦田杂草的发生量,降低麦田杂草的发生为害。
2014年小麦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
根据全国农技中心组织有关专家分析预测,2014年小麦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预计发生面积9.8亿亩次,蚜虫重发区域广,纹枯病、白粉病、条锈病、吸浆虫、麦蜘蛛在部分地区偏重发生,赤霉病在长江中下游和黄淮麦区流行风险较高。为有效控制小麦病虫危害,将损失控制到最低限度,实现虫口夺粮,特制订本方案。关于绿色的小麦的说说
一、防控目标
重点防控小麦赤霉病、条锈病、纹枯病、白粉病、蚜虫、吸浆虫和麦蜘蛛等“四病三虫”,防治处置率90%以上,专业化统防统治比例30%以上,高产创建示范片专业化统防统治比例力争达100%,防治效果85%以上,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
二、防控策略
坚持突出重点、分区治理、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针对不同生态区域、小麦不同生育阶段的重点病虫,采取绿色防控与配套技术相结合,应急处置与持续治理相结合,专业化防治与群众联防相结合的防控策略,注重安全用药,保障小麦产量和品质安全。
三、防控措施
(一)分区防控重点
1.华北麦区以麦蚜、麦蜘蛛、吸浆虫、地下害虫、纹枯病、白粉病为主,兼顾条锈病和赤霉病。
2.黄淮麦区以麦蚜、赤霉病、吸浆虫、麦蜘蛛、地下害虫、纹枯病、白粉病为主,兼顾条锈病、叶枯病和粘虫。
3.长江中下游麦区以赤霉病、纹枯病、麦蚜为主,兼顾麦蜘蛛、粘虫、条锈病。
桂花的作文4.西北麦区以条锈病、麦蚜和吸浆虫为主,兼顾麦蜘蛛、麦茎蜂。
5.西南麦区以条锈病、白粉病、赤霉病为主,兼顾麦蚜、麦蜘蛛。
(二)主要技术措施
1.小麦赤霉病。在推广种植耐病品种、加强健身栽培的基础上,把握小麦抽穗扬花这一关键时期,主动用药预防,遏制病害流行。一是加强栽培管理,平衡施肥,增施磷、钾肥;控制中后期小麦群体数量,并做到田间沟渠通畅,创造不利于病害流行的环境。二是主动用药预防,长江中下游和黄淮等常年病害流行麦区,在小麦抽穗至扬花期遇有阴雨、露水和多雾天气且持续2天以上,应于小麦扬花初期主动喷药预防,要做到扬花一块防治一块;对高感品种,首次施药时间提前至破口抽穗期。药剂品种可选用氰烯菌酯、烯肟・多菌灵、戊唑醇、咪鲜胺、多菌灵等,要用足药量,施药后3~6小时内遇雨,雨后应及时补治。对多菌灵产生高水平抗性地区,应停止使用多菌灵等苯丙咪唑类药剂,以保证防治效果;如遇病害流行,第一次防治结束后,需隔5~7天防治第二次,确保控制流行危害。赤霉病偶发区,可结合其它病虫防治,在抽穗扬花期实行兼治。
2.小麦条锈病。实施分区防治。西南、汉水流域等主要冬繁区,封锁发病田块,打点保面,减少菌源外传。西南、西北常年早发区、重发区要前移防治关口,阻止菌源向黄淮和华北麦区扩散蔓延。西北冬麦区全面落实“带药侦查、打点保面”预防措施,将病情控制在萌芽状态,减轻晚熟冬麦及春麦区流行风险。黄淮春季流行区,落实“发现一点、防治一片”的预防措施,及时控制发病中心;当田间平均病叶率达到0.5~1%时,组织开展大面积应急防治,并且做到同类区域防治全覆盖。防治药剂可选用三唑酮、烯唑醇、戊唑醇、氟环唑、已唑醇、腈菌唑、丙环唑等。
3.小麦纹枯病。小麦返青至拔节初期,病株率达10%左右时,叶面喷雾防治。药剂可选用三唑酮、烯唑醇、氟环唑、井冈霉素等,隔7~10天喷药1次,黄淮和华北重发区需连喷
第三篇:《描写夏天麦田的句子 60句》
1:冬去春来,杨柳吐绿,温暖的春风吹绿了一望无际的麦田,吹皱了静静流淌的河水.甘美的春雨,像蛛丝一样轻,想针见一样细,像线一样长,冬去春来,杨柳吐绿,温暖的春风吹绿了一望无际的麦田,吹皱了静静流淌的河水.甘美的春雨,像蛛丝一样轻,想针见一样细,像线一样长,冬去春来,杨柳吐绿,温暖的春风吹绿了一望无际的麦田,吹皱了静静流淌的河水.甘美的春雨,像蛛丝一样轻,想针见一样细打屁股作文,像线一样长,像筛子筛过一样密密地向大地飞洒着。
2:金色的阳光从高空倾泻下来,像是给万物笼罩上了一层金纱。那层金纱从广阔的田野到澄澈的小溪,从喧闹的城镇到宁静的乡村,再从金色的麦田到了我最爱的橘林。
3:短暂的沉默后,沉重
关于绿色的小麦的说说由小学生作文网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