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经典文化名人名言

时间:2024-12-26 23:17:28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名言 > :传承经典文化名人名言是由小学生作文网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传承经典文化名人名言的正文:

篇一:《诵读经典诗文 传承国学文化》

诵读经典诗文 传承国学文化--南圩镇中心小学校园

文化建设工作亮点

作者:马世原 来源:隆安教育信息网 发表:2010-09-29 10:15 我要评论

2003年底获得广西“绿色学校”称号的基础上,南小不断加大美化、绿化工作力度,几年的努力使校园干净整洁,果树成排,绿草如荫,鸟语花香,学校成了南小师生和谐共处的绿色家园。而美中不足的是缺少校园文化底蕴,如何进一步提高校园文化品位,成为摆在学校领导班子面前的一大课题。一年多来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以“诵读经典诗文”为突破口,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逐渐形成校园文化亮点。

一是创设人文环境。在校门口设置刻有“明德 励志 乐学 尚美”八字校训的校训书,在校园草坪上放置造型奇特的校训石,在校门口显眼处树起孔子铜像,在教学楼走廊外镶起校风、教风、学风,在校园内张贴大副《论语精选》《弟子规》《三字经》《仁义礼智信―儒家思想精髓》板报,在校门口和重要通道共制作12副永久性板报,在教室、走廊、楼梯口悬挂师生书画作品,各班、各宿舍设计“与圣贤同行”“荣誉殿堂”“温馨提示”“我们是一家人”等栏目。一张张板报、一副副教生书画作品、一句句名人名言、一条条警示标语在青草绿树红花的映衬下形成了“喜有绿茵伴书香”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是诵读经典诗文。学校组织骨干教师收集了具有代表性的诗文,分低、中、高年级三个版本,精心编印成《诵读经典诗文 传承中华文化》读本发放到各班,印制《弟子规》发放到各班,要求各班学生每天利用每节课的课前三分钟诵读。学校广播室每天下午2:05-2:10都播放《弟子规》《三字经》,周一专门播放《诵读经典诗文》栏目。学校还定期开展诵读经典诗文比赛,今年6月9日我校举行的“诵读经典诗文 争做少年君子”文艺晚会,以舞蹈、朗诵、独唱等形式演绎了《弟子规》《三字经》《明月几时有》《万世师表》等24个节目,吸引了全校师生、家长及社区群众近3000人观看。

三是利用网络交流。学校利用隆安教育论坛《菁菁校园》的《南圩小学》版块,发布《〈弟子规〉在南小》《不可不学的中国古典名句》《〈论语〉成语典故集锦》等主题,和广大师生在网上共同交流诵读古乌塔读后感典诗文的感受和收获。

四是活动成效喜人。

一是激发了学生对中华诗词的热爱,潜移默化地传播了祖国优秀文化。通过古典诗文的诵读,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有着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认识到热爱祖国,离不开祖国语言文字的传承和依托。所有这些,对学生的人格塑造、

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对学生良好道德观的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是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坚持诵读古诗文,使学生记诵能力不断增强,这对靠积累来提高的语文学习来说,无疑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少学生能将平日积累、背诵过的古诗文中的名句,恰当地运用到自己的言谈和习作中去,或说明事理,或抒情,为言谈和习作增添了不少光彩。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有了明显提升。

三是促进了学生良好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我国的经典诗文是中华传统美德和传统文化的精髓,流淌着人类丰富的情感,凝结着一代代人最宝贵的生命体验。它能引导学生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陶冶健康的审美情趣,丰富精神世界,有益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良好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马世原)

篇二:《高考作文经典素材:继承传承与创新 名言 艺术改革创新》

高考作文素材:继承与创新

写花的作文

思路:

文化是在不断的继承和创新中发展的

继承优良的传统

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

创新需要错过的风景对传统有所突破

创新是一个不断尝试的过程

创新需要勇气和智慧

继承不等于盲目守旧

创新是对传统的扬弃

名言: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泽民传承经典文化名人名言。

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皆是创造之人。——陶行知

踩着前人的脚印前进,最佳结果也只能是“亚军”。——李可染

推陈出新是我的无上诀窍。——莎士比亚

拙劣的艺术家永远戴着别人的眼睛。——罗丹

我创造,所以我生存。——罗曼·罗兰

正确的道路是这样,吸取你的前辈所做的一切,然后再往前走。——托尔斯泰

经典素材:

王安电脑的破产(不懂创新导致失败)传承经典文化名人名言。

王安公司在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曾称雄于个人电脑领域,被称为美国式成功创业的典范。进入80年代后期,个人电脑业迅速发展,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和“苹果电脑”公司相继推出了体积小且可以互相兼容的个人电脑,其价格只是王安电脑的1/3,而且可采用市场上的通用软件。而王安公司忽略了市场变化的情况,仍然坚持生产老产品而不创新,导致销路越来越窄,许多老客户也相继离去,到了1992年7月,作为公司继承人的王安博士的儿子不得不在法院申请破产保护的文件上签了字。

书法家的创新故事(艺术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

书法和其他艺术一样,贵在不断推陈出新,在学习与借鉴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创造出富有时代精神的新作品。晋代的王羲之,被誉为“书圣”。他学习书法时,不但刻苦认真,而且博采众长,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据说他起初向卫夫人学习书法,后来又借鉴秦汉以来众多的书法佳作,像秦代大书法家李斯,汉代大书法家蔡邕,三国大书法家钟繇,以及被称为“草圣”的张芝等许多名家作品,他都泛览博识,然后才独创出一种俊逸妍美的新书体。前人高度评价他的书法如“龙跃天门,虎卧凤阙”。他的代表作品《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楷书《乐毅论》则被誉为“千世楷法之祖”。

书法艺术从晋代至唐初一直是继承“二王”的传统,追求姿媚瘦硬的书风。盛唐的颜真卿,独树一帜,开创了浑厚雄强、刚劲肥壮的新书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颜体”。自唐以后,许多著名的书法家都从他那儿吸取过营养。据说他曾经跟张旭学习笔法并且向“二王”、褚遂良以及当时民间的书法作品多方面借鉴,才能承前启后,开创一代书风。

米芾是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年轻时学习书法很刻苦,他借了很多晋代和唐代名家真迹来临摹,当他把古人的真迹和自己临摹的作品一道归还原主时,连主人也分别不出真假来。别人对他说:“你写字太像古代的人,惟独没有自己的面貌,这样是不会有成就的,希望你要发挥自己的特长,不能食古不化。”他听后慢慢冲破古人的束缚,发扬自己的长处,到晚年终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每天半个对的想法(创新要勇于探索)传承经典文化名人名言。

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学金获得者杨振宁教授,在作报告评价他的导师,美国氢弹之父泰勒的成功时,有过一段耐人寻味的描述:泰勒几乎每天都有十个想法,其中有九个半是错的,但他不在乎。然而,他就凭着每天半个对的新思想的积累,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杨振宁说:“创新有两点:一是不要囿于前人的成就,二是不要怕犯错误,这两点都需要胆量。”

相声界的子承父业(传统艺术需要继承)

在中国的相声演员中,子承父业的有好几位。马三立出生在曲艺世家,祖父马诚方是有名的评书艺人,以擅说《水浒》著称;父亲马德禄是著名的“相声八德”之一,而且是相声名家恩绪的宠徒与门婿,马三立初中毕业后就子承父业说起相声,成为一代大师。而今他的二儿子马志明又子承父业,在马三立的口传身教下,学会了大量的传统相声段子,并在海内外演出中赢得好评。侯耀文继承了父亲相声艺术大师侯宝林先生的事业,2002年接任了中国铁路文工团的艺术指导和说唱团团长的职务。杨议继承了父亲杨少华的事业,并且和父亲一起,同台表演,成为一对有名的父子搭档。

不怕跟马车赛跑(对新生事物要有信心)

1814年,英国人斯蒂芬孙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蒸汽机车,新生的火车丑陋笨重,走得很慢,当时有人驾着一辆漂亮的马车跟它赛跑,火车落在了后面,而且由于没装弹簧,火车把路基都震坏了。然而,斯蒂芬孙并没因此而灰心,他坚信火车具有马车无法媲美的前途,不断改进机车。许多年过去了,马车仍按原来的速度转动着轮子,而火车却在飞速前进。今天,高速火车奔驰在铁轨上成为人类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

历史上的改革(国家只有改革创新才能发展)

管仲改革: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管仲为相。管仲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他打破井田制,提高土地利用率,以发展经济;整顿行政机构,分设官员管理各地;还改革军制,施行推举制度,重视人才选拔。这些措施,顺应社会发展趋势,使齐国在短短的几年内国富兵强,夺得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霸主地位。管仲的改革思想和措施,对后世起了积极的影响。

日本明治维新:19世纪中叶,日本的资产阶级和武士联合,进行了“倒幕”活动,胜利之后,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天皇专制政体。紧接着,明治天皇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废除封建领地,划分直属中央的政区,统一货币,鼓励工商,允许土地自由买卖,等等。这些改革措施虽并不彻底,但却是日本历史发展的一个转折点,日本的经济和国力渐渐强盛起来,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也免于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

彼得大帝改革:17世纪晚期,俄国还是个很落后闭塞的国家。彼得大帝即位以后,先到欧洲各先进国家考察,回国后就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他兴建城市彼得堡,使之成为通向大海的门户,面向西方的窗口;他积极发展工业,推动贸易;他改革行政体制和军制,建立了正规化军队,

为平民提供了上升的阶梯;他下令脱掉笨重的俄罗斯长袍,改穿轻便的匈牙利军装,等等。改革虽遭到了激烈的反对,但彼得大帝力排众议,采取强制的手段,使改革取得了成功,从而巩固了俄罗斯中央集权的统治,国力大大增强,成为欧洲强国。

转换一种哲学(科学理论创新需要哲学思维的创新)

在19世纪末,整个经典物理学——从牛顿的经典力学到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已经相当完善。科学家们认为辉煌的物理学大厦已经竣工,剩下的只有一些修修补补的小工作了。就连被公认的物理学权威开尔文勋爵也在当时的物理学年会上说:“未来的物理学真理,将不得不在小数点后的第六位去寻找了。”然而20世纪初,物理学的两大突破——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却打开了一个全新的领域。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了《论动体的电动力学》,第一次提出了相对论的理论。与众不同的是,在这篇文章中,爱因斯坦没有引用任何一篇前人的科学文献,而是完全按照他自己的哲学思想和科学思想创作的。爱因斯坦深受斯宾诺莎和马赫的哲学思想的影响,他自己也多次说过:“与其说我是个物理学家,还不如说我是个哲学家呢。”量子力学的领军人之一海森堡同时也是一位哲学家,并著有《物理与哲学》一书。威尔杜兰在《西洋哲学史话》序言中说到:“各种科学都始于哲学„„科学仅能传授知识,只有哲学才能给以智慧。”可以毫不夸张地说,20世纪物理学的突破,实际上是哲学的突破。 狭义相对论打破了古老哲学中的绝对时空观念。速度的变化(观察者的运动)使时间具备了伸缩性,所谓“现在”的概念并没有绝对性。1915 年,爱因斯坦完成了他的广义相对论,突破光速极限的时空弯曲甚至可能导致时光倒流,从理论上人们可以走向未来,也可以回到过去。 量子力学则打破了人们认为存在一个“客观”世界的观念,让科学重新变成了“形而上学”。西方科学就是建立在观测、归纳和验证的基础上的,如果第一环节都会因“测不准”(“不确定”)而人言人殊、见仁见智,后续的归纳和验证当然也就会彻底失去基础。

意林故事:

有想象力就有创新传承经典文化名人名言。

有一个六岁的小女孩,跟她的爷爷学画画,爷爷是全国知名的画家。小女孩画了一只漂亮的红兔子,一匹有翅膀的会飞的马,一个比母鸡还大的鸡蛋。爷爷批评她画得不真实,不该把兔子画成红色,不该让马长出翅膀,哪有比鸡还大的鸡蛋。小女孩不服气,因为那是她美好的想像。她的画参加国际比赛,结果获得大奖。

篇三:《国学传承文明经典浸润童心》

国学传承文明 经典浸润童心

广水市实验小学 刘先钊

我校自2010年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以来,至今已坚持近五年,五年的经典诵读实践,有困惑,更有执着,有艰辛,更有收获。现将我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点滴做法及体会简要汇报如下: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小学语文读本中已有部分经典诵读篇目,为什么还要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是复古,还是传承?是作秀,还是担当?是强调死记硬背,加重负担,还是重视感染熏陶,砥砺品行?我们的看法是:

1、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

“经典”是一个民族博大智慧,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结晶,透射着人文、哲学的光芒,其价值历久而弥新。在中国古代,靠着经典的浸润、滋养,名家辈出,光耀古今,反观“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的现代,由于没有雄厚的经典文化的底子,不仅大师级人物寥若晨星,甚至导致信仰的缺失,道德滑坡,人心不古,诚信难觅。

习近平指出,要解决当代社会发展所面临的贫富悬殊,社会诚信与道德伦理每况愈下等突出难题,需要现代人的智慧和力量,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今年9月9日,他在北师大参观“尊师重教,筑梦未来——庆祝第30个教师节主题展”时说,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

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日本作家加藤嘉一在《中国学生为什么没礼貌》一文中写道,日本小学一年级必须上道德课,课本素材几乎都是中国古代诸子百家思想,孔子、孟子、老子、韩非子、孙子等,仁、礼、忠、孝等都有,第一节课往往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今,孔我们的心近了 作文子学院在世界各国遍地开花,许多国家也兴起了汉语热,其中国学经典部分就是他们借鉴、学习、研究的重点。

2、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之计,语文为先,语文之计,经典为基。经典诵读不是功利性的短期目的,而是学生修养身心,开启智慧、净化心灵、陶治情操、坚韧意志的长期学习。它对于孩子人格发展有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不仅可以培养读书兴趣,扩大识字量,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学习力,提升语文能力和文化素养。古人云:“胸有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不同场合多次引用经典名句,言简意赅、语半功倍、风采尽现。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聪明和智慧取决于他13岁以前右脑潜能的开发,诵读经典是右脑潜能的保持和开发最安全,最有效的方法,在记忆的黄金时间日积月累进行经典诵读,无疑既节时高效又终生受益。

3、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是创办特色学校的需要

特色学校创建是一个容易流于形式的奋斗目标。以经典诵读作为抓手之一,简便易行。我校的特色创建以生命文化为主题,以“循生命之

道,塑精彩人生”为核心理念,主题活动以“四节”(读书节、体育节、科技节、艺术节)为载体,实践活动以“五走”(走进工厂、走进社区、走进自然、走进军营、走进农村)为依托,社团活动以办站办报办兴趣活动为目标。尤其是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为我校在湖北省语言文字示范学校创建、省校长协会年会、广水市迎接国家诗词楹联之乡复检、均衡教育迎国检等方面活动中添色不少。

二、精心组织,狠抓落实

1、营造氛围。一是利用文化长廊宣传经典。近50米长的文化墙全部展示经典诗词供学生吟诵欣赏。二是将学校弘义楼的主题文化定为经典。各楼道有经典唐诗宋词,名人轨事,名人名言,让学生随时置身经典之中。三是各班班级文化墙突出经典。定期更换,日积月新。四是利用红领巾广播站每天在课间播放经典。优美的旋律,让学生不知不觉中对经典耳熟能详,熟唱能诵。

2、开辟专栏。在学校网站开辟国学经典专栏,分年级将唐诗宋词元曲、《弟子规》、《三字经》、《论语》等经典视频版本建立资源库,既有朗诵又有动画,还有注释、赏析,既方便教师教学,又方便学生吟诵,还方便家长查阅督促辅导,一举多得。

3、编写教材。我们组织骨干教师分年级编写了国学校本教材,既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又兼顾同一年级、不同年级经典呈现方式的多样性,做到年级与年级不重复,教材与课本不重复,使在我校毕业的学生能在不经意间多积淀六本经典作品。

4、申报课题。2011年8月,我校正式申报《经典诵读与师生语文素养提升研究》省级课题,三年多的课题研究,一大批师生的语文素养得以提升,课题组成员刘玮老师执教的录像课《春晓》获省一等奖、全国二等奖,聂凡老师撰写的《经典诵读课题中期研究报告》获省一等奖,学校被评为湖北省“小学经典诵读研究”中期先进学校,李骁、程茹樊同学获“中华颂2011学生规范汉字书写”随州市一等奖、湖北省二等奖,付妤婕获“湖北省中华美德颂”主题教育读书征文评比二等奖。景会评、陈沛琪获随州市第四届编钟美育节优秀美术作品一等奖、省三等奖,朱昱林同学获随州市“中华魂理想点亮人生”主题教育读书活动征文一等奖,陈竹获“中华颂经典诵读比赛”随州市一等奖,张亮国囊括随州市三笔字书法作品大赛三个一等奖,另有二十多名师生在广水市各类与经典相关的演讲、论文比赛中获市级一等奖。

5、开展活动。我校每年都要举行教师朗读、演讲、论文、案例比赛,学生朗诵、演讲、讲故事、征文、手抄报比赛,特别是以班为单位的国学诵读比赛活动,师生们或写、或画、或跳、或演、或唱、或诵、或奏。各显神通,好戏连台,高潮不断,极大地激发了师生的国学兴趣。

6、确保时间。一是每天利用课前五分钟诵读经典;二是每周把周二下午第二节课确定为国学诵读课;三是每月进行一次国学诵读小结;四是每个假期布置专门诵读任务;五是每个学期开展一次国学诵读比赛活动,各个时间点全方位推进,确保诵读落到实处。

三、立足长远,不断创新

古诗词并非全是经典,经典也不是学生学习的全部。在强调课内经典诵读的基础上, 我们又适时强化课外阅读,让古代与现当代、国内与国外、校内与校外有机结合。今年四月,我们开展了读书节活动。制定了详实的方案,通过征文、演讲、朗诵、书签制作比赛,列各年级必读书目,尝试让学生在校内办图书跳蚤市场,每周安排学生到阅览室阅读等方式,广泛开展“小书虫”、“书香班级”、“书香家庭”评比活动。使学生时时处处体验阅读乐趣。下一步我们将办好校刊,对接知名网站,让更多的学生将阅读的体验感悟、收获变成铅字与他人分享。

虽然我们做了一些探索,但与经典诵读的标准相比,与领导的要求相比,与学生的需求、家长的期待相比,与兄弟学校的做法相比还有差距,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创新思路、真抓实干,努力打造书香校园,让更多的师生终生与经典为伴,与经典同行。

篇四:《【文化传承】中国古代名人名言大全》

1、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2、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文化传承】中国古代名人名言大全。

5、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7、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

8、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9、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10、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11、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汉·韩婴)

40、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

41、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曹操)

42、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曹丕)

43、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44、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45、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46、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47、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48、疑则勿用,用则不疑。(陈亮)

49、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运命论>)

50、-年之计在于春。-日之计在于晨。(<南阳萧绎>)

51、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荫。(陆机)

52、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刘义庆)

53、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54、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

55、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56、水可载舟,亦可以覆舟。(魏征)

57、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传承经典文化名人名言由小学生作文网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热门排行: 2016拜年词 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