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书不同,人不同~~读书也有了雅俗之别

时间:2024-12-26 13:40:45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单元作文 > :由于书不同,人不同~~读书也有了雅俗之别是由小学生作文网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由于书不同,人不同~~读书也有了雅俗之别的正文:

第一篇:《第三单元综合检测卷》

第三单元综合检测卷

总分120分

一、语言基础(27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拱桥(gōng) 彩虹(hóng) 高粱(liáng) 纨绔(kù) ....

B.恢复(huī) 不朽(xiǔ) 河堤(dī) 沏茶(qī) ....

C.强劲(jìng) 赡养(shàn) 蛊惑(gǔ) 煞风景(shà) ....

D.丘壑(hâ) 蔷薇(qiáng) 油漆(xī) 诘责(jiã) ....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桥墩 序幕 雕刻 就地取材

B.口吻 衬托 矫健 前瞻后顾

C.回廊 寂寞 芭蕉 别出新裁

D.殿试 肃穆 啜泣 迥然不同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删去后不影响句意的一句是( )(3分)

A.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

B.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

C.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

州桥。

D.《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

桥了。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

A.在文明社区建设过程中,要根据各社区的不同特点,因地制宜地搞好社会事务管理。 ....

B.记者发现银行收费缺乏统一标准,比如转账手续费几家银行间就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

C.这里四周重峦叠嶂,竹林遍野,峡谷溪流清澈见底,各种自然风光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

自然生态画卷。

D.由于书不同、人不同、读的目的和方式不同,读书也有了雅俗之别。 ....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

A.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

B.我国每天因室内空气污染死亡人数平均304人,相当于与全国每天因车祸死亡的人数一致。

C.不但我们要关注文化基础建设,而且还要关注传播文化的群体。

D.近年来,贵州始终坚守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经济社会发展。

6.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①当然,门是造了让人出进的。

②我们都知道,门和窗有不同的作用。

厉害了我的国演讲稿

③窗子和门的根本分别,决不仅仅是有没有人进来出去。

④窗子有时也可作为进出口用,譬如小偷就喜欢爬窗子。

⑤譬如从赏春一事来看:有了门,我们可以出去;有了窗,我们可以不必出去。

A. ②①④③⑤ B. ②⑤③①④ C. ③①⑤②④ D. ⑤③①④②

7.(2015四川宜宾市期末)

8.下列句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9.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3分)

A.《中国石拱桥》的作者茅以升,是中国桥梁学家、教育家。他主持修建了钱塘江公路铁路两用桥。

B.《桥之美》的作者吴冠中,中国现代画家,学贯中西的艺术大师,作品有《吴冠中画集》《吴冠中油画写生》等。

C.《苏州园林》的原题为“拙政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作者叶圣陶,作家、教育家、编辑家。他创作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被广为传译。

D.《说“屏”》的作者陈从周,古建筑园林专家。著有《说园》等。

二、阅读(37分)

(一)阅读下列文段,完成7~11题。(12分)

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到解放的时候,桥身有些残损了,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彻底整修,这座古桥又恢复了青春。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

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

(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刻着他的名字。

10.品读选文,概括中国石拱桥的主要特点。(3分)

11.选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3分)

12.选文是按照怎样的说明顺序来介绍赵州桥的?(2分)

13.“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句中加点词语....

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

14.选文在遣词炼字方面颇具功夫。用“ ”一词突出赵州桥在世界石拱桥史上的地位与成就;用“ ”一词表明赵州桥的悠久历史;用“ ”一词来介绍赵州桥施工技术的独具匠心;用“ ”一词赞颂设计者的不凡智慧,无一字不自然贴切,简明朴实而又妙趣横生。(2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18题。(10分)

庭 园

刘 墉

①西方的庭园常 ,东方的庭园常 。 草、似锦的繁花、【甲】 。 ③在那悠闲的庭园里,你可以看见曲折的长廊、团圆的月门、奇形的大湖石、青石板道和萧散的修篁、虬劲的松柏、【乙】 。

④西方人种花,喜欢花团锦簇,将那花坛点缀得华丽而整齐;西方人莳草,喜欢一色的碧丝,剪得如同地毯般均匀柔软。

⑤东方人赏花,喜欢疏影横斜的幽意,昨夜一枝开的含蓄,苔痕上阶绿的蕴藉,即使原能扶得挺直的枝干,也常任其歇斜错。 ...

⑥如果将这东西方的庭园,就表面上比较,西方的属于贵族的华丽,东方的则近于乡野的寒碜;但是就其间含蕴的境界相比,东方的仿佛无羁的雅士,西方却有着暴发户的浮奢和浅薄了。

⑦最重要的是:

⑧富丽的,常需要以争逐来换取,换来了财富、华贵与美丽的庭园;也换走了悠然宁静的情怀。于是喧闹的心境,只有那富丽的庭院能够憩息,而小憩之后,又得投入争逐。

⑨悠闲的庭园表现的是悠远和闲适,因为心远地自偏,所以能无争;闲里天地宽,所以能安适。于是在那悠闲的庭院里,不论是斜风细雨重门须闭,朗日和风石下堪息,落叶满阶红不扫的深秋,或宠柳娇花寒食近的早春,即使那断桥衰柳、破屋残花,也自有许多情趣。

⑩我爱东方的庭园,不是为那份幽深,而是为那份悠然;不是为了许多优美,而是为了几分闲适。

15.根据上下文,仿照示例用两个二字词语解说第五段中“斜、错”两个词。(2分) 示例:歇:随意 斜: 错:

16.请根据你的理解,在第一段的横线上各填一个二字词。(2分)

西方的庭园常 ,东方的庭园常 。

17.请从文中摘录三句最能表现东西方庭园不同的语句:(3分)

18. 说说你更喜欢哪一类庭园,为什么?(3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9~18题。(15分)

藏龙卧虎的里巷

安家正

①上海的“弄”,烟台叫里、叫巷,或者叫胡同,是最小的聚居单位。一般来说都不长,..

最长的坤山里才130米;也较窄,最窄的隆德里才.1.4米。

②小巷不乏逸闻,见证过小城昔日的闭塞。

③如今已成市中心的桃花街有一个“耳朵眼”,俗谚说:“不知耳朵眼,不是烟台人。”语出登莱青兵备道第二任道台潘蔚。道台大人偶发关注民生的善念,坐了轿深入民间,走到了狭窄的小巷里,却不料进退维谷。想前进,不可能,此路不通;想后退,太不吉利。他仰天长叹:“我算钻进耳朵眼里了。”这条无名小巷由此而得名,且声名鹊起。

④无独有偶,还有一条“耳道街”,在今天的中银大厦附近,五条无名小巷呈W状排列,街口都通三马路,因而得名耳道街,很形象。

⑤小巷联结着红色文化,南山路的思永里,一幢很不起眼的民宅竟是中共芝罘区委的机关驻地,当然是地下状态的,掩护在市民之中,鹰犬们嗅不出半点气息。烟台有22条死胡同,街口有硕大的“仁丹”广告,蓝底白字,异常醒目,即使在依稀的月色下也清晰可辨。原来这是地下工作者的“暗号”。抗日战争时,有了这种暗号,既可把敌酋诱入,又可防止自己被堵,堪称巧妙。

⑥与贫民区里那些拥塞不堪、脏乱差的小巷相比,二马路上的里巷,简直是天上地下。这里的东福里、铭新里,巷口是一个敞亮的大门,蔽以醒目的照壁,上书名家墨迹“紫气东来”,显示道家底蕴,巷内是整齐的甬道,排列整齐的“大宅门”,门前垂柳,门内名士。比方,铭新里住过连任商会会长的澹台玉田,他出身微贱,却以集资办瑞丰面粉公司济人危难,因而口碑高耸。烟台1934年设市,首任长官以“七品官”自吹,登门拜访被其拒绝:“我是一品老百姓,不见七品官!”

⑦又如东福里的安惠民,是芝罘“四大善人”之一,其妻辞世,乞丐列队致祭。在接待冯玉祥的宴会上,他以商会董事的身份面刺:“焕章(冯的字)兄,你是个小人。”(指冯被称为“倒戈将军”)弄得全场瞠目,传为佳话。

⑧再如白忍里,张桐人曾住在那里,那里有藏着许多孤本、善本的很大藏书楼。此人的《墨菊》在当今的香港书画市场上仍为抢手货。他首创在宴席之末,大家挥毫书画为乐,弄得许多缺少文化的达官非常尴尬。里巷中人,天生傲骨,体现了“绅商文化”特有的风采。由于书不同,人不同~~读书也有了雅俗之别

(选自《齐鲁晚报》)

19.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3分)

20.本文主要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试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4分)

21.为什么说里巷“藏龙卧虎”?(4分)

22.阅读第①段,分析第①段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4分)

三、综合性学习(6分)

23.

四、作文(50分)

24.(2015黑龙江绥化中考) 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文题一:请以“感谢生命中的美意”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文题二:汪国真说:“向上的路/总是坎坷又崎岖„„有人悲哀/有人欣喜/当我们跨越了一高山/就跨越了一个真实的自己。”

请以“跨越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如选文题二,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后作文。

(2)文章要有真情实感,主题要鲜明。

(3)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不得套写、抄袭。

(4)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字数在600字左右。

答案

1.B(A.“拱”读gǒng;C.“煞”读shā;D.“漆”读qī。)

2.C(新—心。)

3.C(A.“比较”一词删去后少了限定的程度;B.“几乎”一词删去后范围变大了,不符合实际;D.删去“有记载的”就变成无根据的猜测了。)

4.B(“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指稍微有一点差错,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并不是指差别大。) ..........

5.D(A.成分残缺,可在句末加上“的风格”,B.语义重复,去掉“相当于”或“一致”,C.

第二篇:《湖北省黄冈中学2015年春季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

湖北省黄冈中学2015年春季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化的雅俗与精粗

什么是雅文化?什么是俗文化?形而上是雅文化、形而下是俗文化?风花雪月是雅文化、柴米油盐是俗文化?是不是可以说:雅文化是书本文化,读书人的文化;俗文化则指非书本文化,不读书人的文化?我以为,雅俗之外,还有精粗之分。依照加工程度的粗细深浅,历史积累的多寡厚薄,而判为精文化与粗文化。

雅文化即等于精文化,俗文化即等于粗文化么?不。它们之间互有交叉的关系。 拿琴棋书画来说,这历来是文化的象征。

伯牙的《水仙操》,嵇康的《广陵散》,自然都是雅文化中的瑰宝。司马相如一曲,即使是阳春白雪,曲高和寡吧,毕竟打动了卓文君小姐的心,开后代无数“琴挑”之先河;后来人据此作《凤求凰》,大有俗文化的味道了,但因为本事中的司马相如是一代才子,雅人深致,此曲仍得算作学院派。既然如此,那《儒林外史》末回写当裁缝的荆元,弹起琴来,铿铿锵锵,声振林木,鸟雀们都栖息枝间窃听;弹了一会儿,忽作变徵之音,凄清宛转,令人凄然泪下。如此技艺,如此风格,恐怕也要归入雅文化之属,何况荆元还能写字,会作诗。至于其字其诗,是精是粗,另当别论。

古琴古筝,能演奏的和能欣赏的都愈来愈少了。两千年前它可能还是雅俗共赏,今天已成了不折不扣的雅文化。近百年来俗文化中也有琴,首推胡琴,京胡、板胡,是从戏曲的广场走向民间,一琴在手,足以抒情,或托清唱。除了京剧,南方的弹词、北方的京韵大鼓,颇有一些深入人心、传唱久远的曲目,算得上精文化的。俗不伤雅,是“提高指导下的普及”,例如“子弟书”唱词,没有点排律歌行的功底是写不出的,乃是俗文化中的精文化。

说到弈棋,一局相持,斧柯烂尽,这在历史上带着仙缘道气,“心似蛛丝游碧落,身如蜩甲化枯枝”,何等执著。“闻道长安似弈棋,谁人识得《桔中秘》”,又包含着哲学、数学,也有参透人生和政治的悟性。它的最高层次,既属雅文化,又是精文化。有高则有低,俗文化中也有份。马路边,路灯下,退休老人消闲解闷,画纸代枰,楚河汉界,也自出将入相,走马飞车,这是雅文化向俗文化的延伸,尽管棋艺难精,那聚精会神的情趣,观棋不语的境界,却都弥漫着文化的气氛,强似等而下之的呼卢喝雉、滥赌输赢的粗俗。

琴棋以外,特指的书画自然是雅文化。但在雅文化中就有着精粗之别。或匠气难除,或附庸风雅,够得上所谓“雅得那么俗”,甚至流于粗俗。倒是俗文化中,像杨柳青的年画,有童心的想象,有朴拙的笔趣,俗中透着雅,其中不乏精品;我宁取后者,不取前者。 一句话:雅文化中也有粗文化,俗文化中也有精文化。粗不见得不好,粗可以切磋琢磨而为精,加工不成的,才是粗粝、渣滓。俗也不见得不如雅,俗文化中的精品可与雅文化中的精品并列而无愧,胜过了雅文化中的粗次劣货。心有所感,论证不足,也只能叫“粗论”了,请从身边实际生活中多方印证之。

(选自《品读经典》,当代世界出版社,有删改)

1、下列各项理解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弈棋因为在历史上带着仙缘道气,又包含着哲学、数学,还有参透人生和政治的悟性,所以它可高可低,亦俗亦雅。

B.品评文化时,依照加工程度的粗细深浅,历史积累的多寡厚薄,人们相传的口碑优劣,可以将其分为精文化与粗文化。

C.书画本是雅文化,但有的匠气难除,有的附庸风雅、染尽俗气,其情趣、笔调比起一些民间的年画都远远不及。

D.《儒林外史》末回写当裁缝的荆元弹起琴来,技艺高超,风格清雅,可以归入雅文化之属,与其字其诗均属于精文化。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古琴古筝,虽然它可能曾经是雅俗共赏,但现在能演奏的和能欣赏的越来越少,不少名曲都成为雅文化中的瑰宝。

B.作者认为,司马相如打动了卓文君的心,开后代无数“琴挑”之先河,不失为风雅。而后来人据此所作的《凤求凰》,则完全流于俗套,毫无高雅可言。

C.文化没有完全绝对的精粗之别,有些粗文化通过切磋琢磨,也可以提升为精文化。

D.一些民间的戏曲,如南方的弹词、北方的京韵大鼓,有不少颇得人心、传唱久远,是俗文化中的精文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退休老人消闲解闷,画纸代枰,尽管棋艺难精,但那聚精会神的情趣、观棋不语的境界,却都弥漫着文化的气氛,也不尽为粗俗。

B.雅文化和俗文化之间没有高低之别,关键在于文化的精粗问题,不管什么文化只要是精的或者可以切磋而为精品,就是好的。

C.琴棋书画历来是文化的象征,既有雅俗之别,又有精粗之分。它们互有交叉,雅文化中有粗文化,俗文化中也有精文化。

D.化成铅字的书本文化,舞文弄墨的读书人的文化往往风雅别致;而一些民间形成的、村夫野老手口相传的文化大多粗俗不堪,无可取之处。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李如松,字子茂,成梁长子。以父荫为都指挥同知,充宁远伯勋卫。骁果敢战,少从父谙兵机。

万历十五年,以总兵官镇宣府。巡抚许守谦阅操,如松引坐与并。参政王学书却之,语不相下,几攘臂。巡按御史王之栋因劾如松骄横,并诋学书,帝为两夺其俸。

二十年,哱拜反宁夏,御史梅国桢荐如松大将才,其弟如梅、如樟并年少英杰,宜令讨贼。六月抵宁夏。如松以权任既重,不欲受总督制,事辄专行。兵科许弘纲等以为非制,帝乃下诏申饬。

先是,诸将董一奎、麻贵等数攻城不下。如松至,攻益力。如樟夜攀云梯上,不克。游击龚子敬提苗兵攻南关,如松乘势将登,亦不克,乃决策水攻。拜窘,遣养子克力盖往勾套寇,套寇以万余骑至张亮堡。如松力战,手斩士卒畏缩者,寇竟败去。水侵北关,城崩。如松等佯击北关诱贼,而潜以锐师袭南关;既克,拜自斩叛党刘东旸,乞贷死。

既灭拜族,录功,进都督。会朝鲜倭患棘,诏如松克期东征。如松新立功,气益骄,与经略宋应昌不相下。故事大帅初见督师甲胄庭谒出易冠带始加礼貌如松用监司谒督抚仪素服侧坐而已。十二月,如松至军,沈惟敬自倭归,言倭酋行长愿封。如松叱惟敬憸邪,欲斩之。参谋李应试曰:“藉惟敬绐倭封,而阴袭之,奇计也。”如松以为然。乃置惟敬于营,誓师渡江。

二十一年正月四日,师次肃宁馆。行长以为封使将至,遣牙将来迎,如松檄游击李宁生缚之。倭猝起格斗,仅获三人,余走还。行长大骇,复遣亲信来谒,如松慰遣之。六日,次

平壤。行长犹以为封使也,踔风月楼以待。抵平壤城,诸将逡巡未入,形大露,倭悉登陴拒守。

明旦,如松下令诸军攻围缺东面。以倭素易朝鲜军,令副将祖承训诡为其装,潜伏西南。如松亲提大军直抵城下,攻其东南。倭炮矢如雨,军少却。如松斩先退者以徇。倭方轻南面朝鲜军,承训等乃卸装露明甲。倭大惊,急分兵捍拒,如松已督军自小西门先登。火器并发,烟焰蔽空。吴惟忠中炮伤胸,犹奋呼督战。如松马毙于炮,易马驰,堕堑,跃而上,麾兵益进。将士无不一当百,遂克之。

二十五年冬,辽东总兵董一元罢,中旨特用如松。如松感帝知,气益奋。明年四月,土蛮寇犯辽东。如松率轻骑远出捣巢,中伏力战死。帝痛悼,令具衣冠归葬,赠少保、宁远伯,立祠,谥忠烈。

(选自《明史·李如松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如松以权任既重,不欲受总督制 既:已经

B.倭炮矢如雨,军少却 却:击退

C.拜自斩叛党刘东旸,乞贷死 贷:宽恕

D.二十一年正月四日,师次肃宁馆 次:驻扎

5、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故事/大帅初见/督师甲胄庭谒/出易冠带始加/礼貌如松用监司谒督/抚仪素服/侧坐而已

B.故事/大帅初见督师/甲胄庭谒/出易冠带/始加礼貌/如松用监司谒督抚仪/素服侧坐而已

C.故事/大帅初见督师/甲胄庭谒出易/冠带始加礼貌/如松用监司谒督/抚仪素服/侧坐而已

D.故事/大帅初见/督师甲胄庭谒/出易冠带/始加礼貌/如松用监司谒督抚仪/素服侧坐而已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朝鲜倭寇危害严重,刚消灭哱拜立功的李如松领命前往讨贼。战斗中坐骑中炮而死,李如松换马挥兵强攻,攻下平壤。

B.李如松虽智勇双全,功勋卓著,但他又并非一个与人为善之人,更谈不上知书达礼,相反,更多的是桀骜不驯,待人粗鲁。

C.为了报答皇帝对自己的知遇之恩,李如松主动请缨,要求率部征伐敌贼,奈何中对方埋伏,战死军中。皇帝甚为痛惜,赐誉建祠,深得恩遇。

D.李如松自幼跟随父亲熟悉兵法,骁勇果决。因为父亲的功劳的关系,担任都指挥同知一职,充任宁远伯的侍卫官。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巡按御史王之栋因劾如松骄横,并诋学书,帝为两夺其俸。(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倭素易朝鲜军,令副将祖承训诡为其装,潜伏西南。(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终南山

【唐】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8、诗人在前两联运用了多种手法描写终南山的景象,请列举两种并作简要分析。华夏公园(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有人认为这首诗的尾联与前三联并不统一相称,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第三篇:《【2012-2013学年八年级语文】期中试题(无答案)》

福建省建瓯市徐墩中学2012-201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无答案)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点缀(zhuì) 鳌头(áo)镂空(lǚ)休憩(qì) ....

B、匀称(châng)震悚(sǒng)提防(dī)琐屑(xiâ) ....

C、颓唐(tuí)愧怍(zuî)歼灭(qiān)击磬(qìng) ....

D、瑰宝(guī)丘壑(hâ)地窖(jiào)蹒跚(pán) ....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鞠躬 瓦砾 惧惮 因地制谊 B、狼藉 取缔 滞笨 穷困潦倒

C、嶙峋 驻足 荒谬 惟妙惟肖 D、轩榭 渴慕 杀戮 巧妙绝伦

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有误的一句是( )

A、和一年1.5万亿的利润相比,央企捐给社会的37.7亿只占到总利润的0.2%,实在是微不足道。 ....

B、遇到这样的意外情况,同行的人都不知所措,只有他一直低眉顺眼看着工程资料。 ....

C、信客要能忍受风尘苦旅的路途,信誉则是信客的命根子。 ....

D、由于书不同,人不同,读的目的和方式不同,读的结果和成效就有了不同,读书也有了雅俗之别。 ....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由于受阴雨天气的影响,使得部分地区的天文爱好者没能欣赏到“金星凌日”的奇观。

B、《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的实施,可以有效避免校车交通安全事故不再发生。

C、“网络造词”是当前经济发展时期的产物,但它能不能延续下去,还需要时间的检验。

D 、2012年元旦起,我国所有旅客列车基本上完全实行了实名制购票。

5、下面加点的词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延至其家(延长) B、无案牍之劳形(劳累) ..

C、诎右臂(通“屈”,弯曲) D、念无与为乐者(怀念) ..

6、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祥子18岁时到北平城拉人力车,经过三年苦干终于凑足了钱买了辆新车,结果连人带车被宪兵抓走当

壮兵,梦想第一次破灭。

B、祥子不小心碰坏了车子,摔了曹先生后,结果被扣了钱。

C 、祥子不拉刘四爷的车却能住在人和车厂的原因是祥子很勤劳,常帮刘四爷干活。

D、祥子用虎妞给的100元买了同院二强子的一辆车却因为虎妞难产死去,为了给她办丧事,祥子逼迫卖

掉了车,他的努力全白做了。

二、积累与运用

7、古诗文默写(10分,每条横线1分)

①、 晴空一鹤排云上, 。 (刘禹锡《秋词》)

②、谁道人生无再少? ! 。(苏轼《浣溪沙》)

③、 ,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④、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诗人杜甫在《望岳》中也有一句与这近似,它是

“ , ”。

⑤、情哀深处,万物同悲。杜甫的《春望》中的“ , 。”两句就是借花鸟来创此意境的。

⑥、《答谢中书书》一文中描写江南山水景物一日之美的句子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阳欲

颓, 。”

⑦、《陋室铭》一文中,写出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的语句:“ ”

8、综合性学习(4分)(每小题2分)

这是大学生毕业前的最后一堂实验课。教授拿出一个容器,注入一半清水,容器中的水呈现出常态。

然后,他把容器放入冰柜,0℃以下后常态水结成冰。最后,他又把成冰的容器放到点燃的酒精炉上,温

度上升,冰慢慢融化,沸腾,变成了水蒸气。实验结束了。教授问:“水去了哪儿?”教室里鸦雀无声。

“水升华到了辽阔的天空!”教授意味深长地说,“水的状态是由温度决定的,人生莫不如此!常态的

人生就像容器里的清水,倒入小溪流入江河湖海,可以拥有大地;炽热的人生就像水蒸气,不但拥有大地,

还会拥有蓝天;人生的温度如果在0℃以下,他的世界就只有巴掌那么大。”

①请用一句话概括上面材料的观点。(不超过15个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②教授的话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2分)

9、名著阅读。(3分)

在这个白光里,每一个颜色都刺目,每一个声响都难听,每一种气味都混合着由地上蒸发出来的腥臭。

街上仿佛已没了人,道路好像忽然加宽了许多,空旷而没有一点凉气,白花花的令人害怕。他不知怎么是

好了,低着头,拉着车,极慢的往前走,没有主意,没有目的,昏昏沉沉的,身上挂着一层粘汗,发着馊

臭的味儿。走了一会儿,脚心和鞋袜粘在一块,好像踩着块湿泥,非常的难过。本来不想再喝水,可是见

了井不由的又过去灌了一气,不为解渴,似乎专为享受井水那点凉气,由口腔到胃中,忽然凉了一下,身

上的毛孔猛的一个收缩,打个冷战,非常舒服。喝完,他连连的打嗝,水要往上漾!

①以上文段选自名著《 》,作者是 (2分)

②下面文字介绍的是该部名著中的另一个人物,请你写出“她”的名字。

她曾被一个军官抛弃过。后来她与他(即上面文段中的“他”)同住在一个四合院里,两人渐渐产生

了感情。最后,她因难以忍受苦难生活给她造成的屈辱而自杀了。

“她”的名字是: (1分)

三、阅读《三峡》,完成10---13题。(共11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

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由于书不同,人不同~~读书也有了雅俗之别

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0、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词(4分)

① 略无阙处 ( ) ② 乘奔御风( ) ③ 属引凄异( ) ④绝巘多生怪柏( )

11、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文:

12、请你找出从侧面渲染山峰高峻、江面狭窄的语句(1分)_________________

13、文末描写“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突出三峡的什么特点?(2分)

②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译文:

四、 阅读下文《淘米水的妙用》,完成14---17题(共8分)

①淘米水很不起眼,平时常被白白倒掉。可是你知道吗?它在生活中却有许多妙用。

② 淘米水是天然的去污剂。与一般的工业去污产品相比,淘米水不仅洗净力适中,而且无任何副作

用。比如,浅色衣服用淘米水浸泡一下,然后用肥皂洗涤,就会洁净如新;起霉斑的衣服,放入淘米水中

浸泡一夜,可退斑洗净。又如,面对一堆有油污的碗、碟、瓶子时,与洗洁精相比,淘米水是更好的选择。

淘米水经过加热后,其淀粉质变性,而变性淀粉具有良好的亲油性和亲水性,所以油污一旦遇到淘米水,

就会被淘米水中的淀粉吸附,从而脱离碗碟。

③淘米水是不花钱的化妆品。淘米水里含有淀粉质、维生素、蛋白质,这些营养物质可以对皮肤起到

保湿、抗老化、美白的作用。经常用淘米水洗手、洗脸,皮肤会变得光滑白皙。淘米水还具有护发、亮发

的功效。据说,傣族姑娘的一头秀发就是淘米水的佳作。傣族姑娘常用糯米的淘米水来护发。不过,她们

用的淘米水要存放半个月或一个月的时间才能使用。因为淘米水经过沉淀发酵以后,含有非常丰富的B族

维生素。B族维生素可以帮助头发的色素细胞生成黑色的色素颗粒。所以经常用淘米水洗头,可以营养头

发,使头发变得乌黑亮丽。如果你想保持美好的形象,又不使身体受到任何伤害,还想节省费用,那么淘

米水不失为一种首选的化妆品。

④淘米水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淘米水含有一定的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特别是头一两次淘...

米水含有钾且呈弱酸性,加入食盐入药后,具有清火、凉血、解毒的功效。用淘米水加食盐煮开后,外洗

或外擦皮肤,对皮肤有比较温 和的清洁作用,而且可以保持皮肤表面正常的酸碱度,抑制病原微生物的

生长,防止皮肤瘙痒,等等。

⑤此外,淘米水中含有蛋白质、淀粉质、维生素等丰富的营养物质,可用作上等饲料;淘米水中含有

氮、磷、钾等微量元素成分,可用作上好的肥料。

⑥淘米水有如此多的妙用,你还会白白倒掉吗?

14、请将选文所介绍的淘米水的妙用依次填入下面的横线上。(3分)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作饲料、肥料。

16、选文第④段中加着重号的词语可以去掉吗?请说出理由。____________(2 分) 15、傣族姑娘用来护发的淘米水,为什么要存放半个月或一个月的时间才使用?(1分)

17、请你从选文第②段中找出一种说明方法,且说说它在文中有何作用。(2分)

五、阅读下文《背影》,回答18--22题(12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

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

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

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

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

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

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

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

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儿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

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

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8、概括本段的内容。(2分)

19、文中对父亲的外貌描写是“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而“我”带的是父亲为

“我”所订做的“皮大衣”,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分)

20、句子的品析

①.“我赶紧拭干泪”和“我赶紧去搀他”两句中的“赶紧”表现出作者怎样的心理活动? ....

(2分)

②“(他)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

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些加点的字是对父......

亲的什么描写?有何作用? (2分)

21、选文说父亲“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写出了父亲怎样的心理? (2分)

22、“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和“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请你说说

两次流泪的原因是什么?(2分)

六、作文(40分)

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有很多难以忘怀的经历,例如难题探究、同伴合作、社会实践„„这些丰富的

经历,使我们有了对人生的体验和感悟,获得了成长。

请你以“我懂得了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画线部分补足;写记叙文;恰当使用多种表达方式;字数在600左右。

徐墩中学2012---2013学年八(上)语文期中测试答案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 ) 2、( ) 3、( ) 4、( ) 5、( ) 6、( )

二、积累与运用由于书不同,人不同~~读书也有了雅俗之别

7、古诗文默写(10分,每条横线1分)

① ② !

⑤ , ⑥

8、综合性学习(4分)(每小题2分)

① (2分)

② (2分)

9、名著阅读。(3分)

①文段选自名著《 》, 作者是 (2分)

②“她”的名字是: (1分)

三、阅读《三峡》,完成10---13题。(共11分)

10、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词(4分)

①( ) ②( ) ③( ) ④( )

11、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译文: (2分)

②译文: (2分)

12、 (1分) 13 (2分)

四、 阅读下文《淘米水的妙用》,完成14---17题(共8分)

1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饲料、肥料。(3分)

15、

(1分)

16、 (2分)

17、 (2分)

五、阅读下文《背影》,回答18--22题(12分)

18、 (2分)

19、 (2分) ③ ④ ,

20、句子的品析。

① (2分)

② (2分)

21、 安娜卡列尼娜小说 (2分)

22、

第四篇:《2016.6.27.读书的结果》

读书的结果

滕道明

凡事皆有过程,力求有结果,读书也一样。由于书不同、人不同、读的目的和方式不同,读的结果和成效就有了不同,读书也有了雅俗之别。

自愿与强迫。有人读书是被迫无奈,往往读得索然无趣,味同嚼蜡,而且越用功越觉苦楚。但是时间久了,这种读书的苦会慢慢变成生活的甜,觉出甜头之后,读书会自觉起来。相反,有人读书完全是出于主动,甚至到了饭可以不吃但书却非读不可的地步,但有的成了大儒,也有的成了腐儒。因此说,自愿和强迫都只是读书之因,因和果却未必有铁定的关联,它们可能殊途同归也可能大相径庭。 精致与粗糙。读书的情形千差万别。有人博览群书浅尝辄止,有人断章取义却自鸣得意,也有人读书细嚼慢咽,如切如磋,一字一词会推敲半天。有人自觉读了几本书便自命不凡,摆出清高的架子,与凡世格格不入起来;也有人书读得越多,悟得越透,越觉学海无涯,因此越谦虚谨慎。知识分子的大与小,大抵可以从对书的态度和自我认知的层面来略作区分。

聪明与愚笨。是因为聪明才读书,还是因为读书才聪明?书是开启智慧的钥匙,读书人有少年得志的,也有大器晚成的,但无一不跟读书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曾国藩天赋不高,小时候曾对一篇文章重

复读了很多遍,但总是没能背下来。碰巧当时家里来了贼,潜伏在屋檐下,希望等他睡觉之后捞点好处。可是等啊等啊,见他总是翻来覆去地背那篇文章,没有要睡觉的意思,贼人不禁大怒,跳出来说:“这样子还读什么书?”然后把那篇文章背诵一遍,扬长而去!可笑的是,聪明人终究只是做了盗贼,天分不高的曾国藩,却成了“中兴名臣”。

藏书与读书。有人藏书是为了读,也有人藏书是为了藏,久而久之书架满了脑袋空了。书的价值在于阅读,一旦被束之高阁,便如同神龛里的泥胎,成了供人景仰的工具。还有一种读书实质上也只能算作藏书,那就是死读书,把自己的脑袋变成电脑的内存,这样读书的人,满腹经纶却满脑糊涂,经天纬地却事事难成。而会读书的人,读得进去,又走得出来,在把书读薄的同时,也把思想读厚,然后厚积薄发,因此做起事来便能够事半功倍。由于书不同,人不同~~读书也有了雅俗之别

目的与结局。读书目的千差万别,有人为生计,有人为卖弄,有人把读书作为终南捷径。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潜,有不愿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李白。读书一旦变成趋炎附势的工具,便被亵渎了。同样是读书人,有人谦虚谨慎有人飞扬跋扈,有人大智若愚有人自作聪明。同样是读书人做官,有人“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也有人“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读书目的不同,结局自然殊异,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读书时怀的是什么样的目的,便会引导他走向什么样的人生。

第五篇:《读书的结果》

人民日报读书管见:读书的结果

滕道明

2012年04月10日00: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凡事皆有过程,力求有结果,读书也一样。由于书不同、人不同、读的目的和方式不同,读的结果和成效就有了不同,读书也有了雅俗之别。

自愿与强迫。有人读书是被迫无奈,往往读得索然无趣,味同嚼蜡,而且越用功越觉苦楚。但是时间久了,这种读书的苦会慢慢变成生活的甜,觉出甜头之后,读书会自觉起来。相反,有人读书完全是出于主动,甚至到了饭可以不吃但书却非读不可的地步,但有的成了大儒,也有的成了腐儒。因此说,自愿和强迫都只是读书之因,因和果却未必有铁定的关联,它们可能殊途同归也可能大相径庭。

精致与粗糙。读书的情形千差万别。有人博览群书浅尝辄止,有人断章取义却自鸣得意,也有人读书细嚼慢咽,如切如磋,一字一词会推敲半天。有人自觉读了几本书便自命不凡,摆出清高的架子,与凡世格格不入起来;也有人书读得越多,悟得越透,越觉学海无涯,因此越谦虚谨慎。知识分子的大与小,大抵可以从对书的态度和自我认知的层面来略作区分。

聪明与愚笨。是因为聪明才读书,还是因为读书才聪明?书是开启智慧的钥匙,读书人有少年得志的,也有大器晚成的,但无一不跟读书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曾国藩天赋不高,小时候曾对一篇文章重复读了很多遍,但总是没能背下来。碰巧当时家里来了贼,潜伏在屋檐下,希望等他睡觉之后捞点好处。可是等啊等啊,见他总是翻来覆去地背那篇文章,没有要睡觉的意思,贼人不禁大怒,跳出来说:“这样子还读什么书?”然后把那篇文章背诵一遍,扬长而去!可笑的是,聪明人终究只是做了盗贼,天分不高的曾国藩,却成了“中兴名臣”。

藏书与读书。有人藏书是为了读,也有人藏书是为了藏,久而久之书架满了脑袋空了。书的价值在于阅读,一旦被束之高阁,便如同神龛里的泥胎,成了供人景仰的工具。还有一种读书实质上也只能算作藏书,那就是死读书,把自己的脑袋变成电脑的内存,这样读书的人,满腹经纶却满脑糊涂,经天纬地却事事难成。而会读书的人,读得进去,又走得出来,在把书读薄的同时,也把思想读厚,然后厚积薄发,因此做起事来便能够事半功倍。

目的与结局。读书目的千差万别,有人为生计,有人为卖弄,有人把读书作为终南捷径。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潜,有不愿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李白。读书一旦变成趋炎附势的工具,便被亵渎了。同样是读书人,有人谦虚谨慎有人飞扬跋扈,有人大智若愚有人自作聪明。同样是读书人做官,有人“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也有人“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读书目的不同,结局自然殊异,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读书时怀的是什么样的目的,便会引导他走向什么样的人生。

1

第六篇:《2014年山东省日照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4年山东省日照市中考语文试题

(满分120, 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共12 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跻(jī)身 粗犷(guǎng) 呜咽(yān) 坦荡如砥 (dǐ)

B.隔阂(hé) 贮(zhù)蓄 伎俩(liǎng) 咬文嚼(jiáo)字

C.取缔(dì) 纤(xiān)细 赃(zōng)物 沤(ōu)心沥血

D.提(tí)防 骄奢(shē) 蹒(pán)跚 浮想联翩 (piāo)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时间都去哪儿了》在唱响我们心灵深处温存记忆的同时,也让我们思索应该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

B.学校对面三、四百米处一家网吧,有的学生考完试就来到这里“减压”,一些家长颇感担忧。

C.中国有句古话:“宁为太平犬,不做离乱人”。这是亲身经历了国破家亡的人的痛切之言。

D.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乌克兰暴发了近年来最严重的暴力冲突,基辅市中心宛如“战场”,这次冲突致使200多人受伤。

B.压岁钱,对孩子来说本是一种关爱,但现在有些孩子,不仅不存感恩之心,而且滋生挥霍之念。

C.这本书能直面现实,针砭时弊,批判建设同在,真知灼见频现,令人耳目一新。

D.央视蛇年春晚上,蔡明将一个退休老人的形象演得绘声绘色,博得大家一致好评。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我们要大力发展健康向上的农村文化,积极倡导资源节约型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B.长篇小说《小时代》,讲述了一个从小感情深厚,有着不同价值观的四位女生先后所经历的友情、爱情。

C.睡姿不当有损眼睛健康,特别是趴着睡觉会造成眼压过高,不仅可能诱发青光眼,严重的还会影响视力。

D.“蛟龙号”潜海成功,对促进我国海洋装备制造业发展,完善海洋科学研究和开发能力,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说“屏”

陈从周

①“屏”,我们一般都称“屏风”,这是很富有诗意的名词。记得童年与家人在庭院纳凉,母亲总要背诵唐人“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诗句,其情境真够令人销魂的了。后来每次读到诗词中咏屏的佳句,见到古画中的屏,便不禁心生向往之情。因为研究古代建筑,接触到这种似隔非隔、在空间中起着神秘作用的东西,更觉得它实在微妙。我们的先人,擅长在屏上做这种功能与美感相结合的文章,关键是在一个“巧”字上。怪不得直至今日,外国人还都齐声称道。

②屏可以分隔室内室外。过去的院子或天井中,为避免从门外直接望见厅室,必置一屏,上面有书有画,既起分隔作用,又是艺术点缀,而且可以挡风。而空间上还是流通的,如今称为“流动空间”。小时候厅上来了客人,就躲在屏后望一下。旧社会男女有别,双方不能见面,只得借助屏风了。古代的画中常见室内置屏,它与帷幕起着同一作用。在古时皇家的宫廷中,屏就用得更普遍了。

③从前女子的房中,一般都要有屏,屏者,障也,可以缓冲一下视线。《牡丹亭》“游园”一出中有“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一句,用锦屏人来代指闺中女郎。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因而在艺术上有雅俗之别,同时也显露了使用人不同的经济与文化水平。

④屏也有大小之分。从宫殿、厅堂、院子、天井,直到书斋、闺房,皆可置之,因为场合不同,自然因地制宜,大小由人了。近来我也注意到,屏在许多餐厅、宾馆中用得很普遍,可是总勾不起我的诗意,原因似乎是造型不够轻巧,色彩又觉伧俗,绘画尚少诗意。这是因为制作者和使用者没有认识到屏在建筑美中应起的作用,仅仅把它当作活动门板来用的缘故。其实,屏的设置,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才是。

⑤屏是真够吸引人的,“闲倚画屏”“抱膝看屏山”,也够得一些闲滋味,未始不能起一点文化休憩的作用。聪明的建筑师、家具师们,以你们的智慧,必能有超越前人的创作,诚如是,则我写这篇小文章,也就不为徒劳了。

5.根据第②段内容,下面给“屏”下的定义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屏是放在院子中避免从门外直接望见厅室的屏风。

B.屏是安置在院子中有实用性和艺术性的流动空间。

C.屏是能起分隔和挡风作用的绘有书画的流动空间。

D.屏是放在室内躲避来客,阻隔男女见面的帷幕。

6.文中多处引用古诗文,对其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引用唐人“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诗句,表达了作者幼时对屏无限地向往与喜爱之情。

B.第③段中引用《牡丹亭》中“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一句,说明古代女子长期待在闺中不能领略自然风光。

C.第⑤段引用“闲倚画屏”“抱膝看屏山”,点出“屏”的文化内涵,表达了作者希望人们更好地开发和使用屏风的愿望。

D.作者引用了许多古诗文,使文章内容丰满,富有诗情画意;使语言生动有趣,增强了说明文的文学色彩。

7.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说“这是很有诗意的名词”,“诗意”一词,写出了作者对屏风的美好感觉与印象。

B.第②段说“又是艺术点题”,“点题”一词准确地说明了屏风在居室中所起的衬托和装饰作用。

C.从建造材料和装饰的华丽程度看,屏风的种类很多,虽有雅俗之别,但所起的作用应该是大同小异的。

D.作者认为,现在许多银行、宾馆中用得很普遍的屏缺少诗意,是因为制作者和使用者没有艺术品位。

三、(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8-10题。

【甲】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唯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扶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上,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选自陈寿《隆中对》) 【乙】亮少有逸群之才,容貌甚伟,时人异焉。遭汉末扰乱,随叔父玄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解带写诚,厚相结纳。及魏武帝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而备失势众寡,无立锥之地。亮时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权既宿服仰备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万人以助备。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后备又西取益州。益州既定,以亮为军师将军。备称尊号,拜亮为丞相,录尚书事。

(选自陈寿《进〈诸葛亮集〉表》,有删改)

【注释】①魏武帝:曹操。②举州委质:氢整个荆州作为见面礼送给曹操。③吴会:吴国。

8.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利尽南海,东连吴会 尽:完全B.信义著于四海 著:闻名

C.身使孙权,求援吴会 身:亲自D.大破其军,乘胜克捷 破:打败 ③①②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曹操比于袁绍 躬耕于野,不求闻达B.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益州既定,以亮为军师将军

C.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刘琮举州委质,而备失势众寡D.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 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10.下列对两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中诸葛亮分析政治形势认为刘备不可与曹操较量,也不可谋取孙权。

B.甲文中诸葛亮除了分析政治、军事、地理因素外,还特别强调要爱民和用贤。

C.乙文中写诸葛亮“乃建奇策“,这里的奇策就是甲文中“外结好孙权,内此伏彼起政理”。

D.乙文中孙权因为一向心服刘备,又敬重诸葛亮的奇才和儒雅,所以派兵帮助刘备。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90分)

四、(共19分)

(一)阅读第Ⅰ卷中的文言文,完成11-12题。

11.将两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百姓孰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2)亮少有逸群之才,容貌甚伟,时人异焉。

12.请结合文章内容,比较甲乙两文刻画的诸葛亮形象的异同。(2分)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3-14题。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3.《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 ,尾联抒发了作者 的感情。(

14.古人写诗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之妙,试简要分析“山随平野尽”中“随”字的表达效果。(

(三)古诗文默写。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子曰: ,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2)问君何能尔? 。(陶渊明《饮酒》)

(3) ,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4)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 ,弓如霹雷弦惊,(辛弃疾《破阵子》)

(6)江山如此多娇, 。(毛泽东《沁园春·雪》)

五、(共8分) 2分) 3分)

16.根据要求,回答后面问题。

与中华文明共存共荣的古老汉字,具有独特的形式和经久不息的生命力。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使用键盘书写,人们手写汉字的能力越来越退化,针对汉字手写危机,2013年,央视强势推出了《汉字听写大会》电视节目,河南卫视的《汉字英雄》也相继热播。汉字书写的问题又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一股“汉字热”在中国悄然兴起。

(1) 汉字不仅字形优美,还意蕴丰富。请仿照实例,说说“舒”字的意蕴。(2分)

示例:“值”,“人”站得“直”,身价才高:告诉人们为人要正直。

舒:

(2)你认为,人们手写汉字的能力越来越退化的原因,除了上述材料中的 外,还有 。(2分)

(3)学校准备组织一次汉字书写大赛,请你为这次大赛拟写一幅宣传标语,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10个字。(2分)

六、(共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

菊事

丁立梅

①去年冬天,我把一盆开过花的菊,随手丢弃在屋旁,连同装它的瓦盆。

②屋旁有巴掌大的空地,没人理它,它便自作主张地在里面长婆婆纳,长狗尾巴草,长车前子,长蒲公英,还长荠菜。我挑过一回荠菜,满像那回事的,把一份野趣挑进篮子里。后来,这一小撮荠菜,被我切碎了,烙进糯米饼里。饼烙得点点金黄,配了糯米的糯白,配了荠菜的嫩绿,不用吃,光看看,就很享受了。咬一口,鲜透牙。很是感动了一回,有泥土的地方,总会生长着我的故乡。

③现在,这块地里,多出一大丛的菊来。是被我丢弃的那一盆。谁想到呢,它的花萎了,叶萎了,心竟是活的。它搂着这颗心,落地生根,不声不响地,勤勤勉勉地生长。最终,它不单自己活了下来,还子孙满堂的样子,——去冬不过一小瓦盆的花,今秋已繁衍成一大丛了。它让我想到柳暗花明,想到天无绝人之路,想到苦尽甘来,只要心没有死,总有出头之日的。

④风一场,雨一场,秋季翻过,已是冬了,它还没开够,朵朵灿烂。满世界的萧条,唯它,一簇新亮,是李商隐诗里的“融融冶冶黄”,是童年乡下屋檐下的那抹明黄,打老远就看得见。路过的人,有的站着远远瞅。有的看不过瘾,走近了细细瞧。一律的惊叹,好漂亮的花!它倒是沉得住气,面对众人的赞赏,不动声色,不慌不忙地,只管把好颜色往外掏。一瓣金黄,再一瓣,还是金黄。如历尽世事的女子,参透人生无常,倒让自己有了一份坚守,那就是,守住自己,守住心。所以,冷落也好,繁华亦罢,它都能安然相待,不急不躁。

第七篇:《“《论语》可以作为一本文学书看”阅读答案》

“《论语》可以作为一本文学书看”阅读答案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论语》可以作为一本文学书看,里面有故事,有对话,有文章,用种种形式表达思想。在以简、帛作书的时代里,书面语言不能不简短;这书又是传闻记录,往往残缺不全;又是传授门人弟子的内部读物,许多口头讲授的话都省略了;因此,书中意义常不明白。自从汉代以来,孔门弟子所传手册《鲁论》《齐论》等编订成一书,最后又经政府颁布,成为识了字就要读的经书之一。一直到本世纪初废除八股科举,不用这书作考试题目来源以后的三四十年,《论语》仍旧是读书人最熟悉的。这样一部圣人之书是高高在上的经典,和不识字的多数老百姓的民俗心态应该是离得远了吧?事实并不是这样。不但书中有两千多年前的民俗,而且它成为家喻户晓的书,一直进入笑话、谜语,“雅俗共赏”了。教孩子读《论语》是从前私塾的普遍任务。因为书中充满了“子曰”,教书先生便被戏称为开“子曰铺”的。书中坚持的“三年之丧”守孝,成为历时两千多年的丧葬礼俗。书中有些话如“不亦乐乎”“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欲罢不能”“割鸡焉用牛刀”等等,被引用于庄重的或不庄重的上下文里,所以许多不识字的也知道孔圣人的话而且心态相通。

《论语》中称呼人,除用官名和谥号以外,单称“子”的都被认为是指孔子。称“子”加姓的除孔子外,有曾子,即曾参,有子,也称有若,两处提冉子,别处仍称冉有。此外,门人都称其“字”(号),如子路、子贡、子夏、子张及颜渊等。对有些人直呼其名而不加称呼,那是不受重视甚至受轻视的。这些不同称呼区别亲疏、尊卑、贵贱,正符合中国从上到下历来的习惯:不同称号表示不同关系,对方的不同地位,错不得。

孔子、有子、曾子依据人的社会地位,把妇女和小人排除在外,构成一个关系网,排成一个符号系统。对每一个符号的要求算是那个符号的意义。符合要求就可以戴符号,否则不算,这就是“正名”。这系统中的层次是由低而高,由小而大,由家而国而天下。每层各单位都有尊卑上下,在上者高于其他任何个人。天子等于天下,君等于国,父等于家。同姓的家合成族。家族是一体,荣则俱荣,灭则同灭。全族是一个人,一个人是全族,这不是孔子发明的。秦对商鞅,楚国对伍子胥的父亲,都是灭族。以后还扩充到灭三族,灭九族,以致明朝永乐皇帝朱棣灭方孝孺的十族。最少的是灭满门,全家抄斩。上有罪,责 本文来自(摘编自金克木《轨内·轨外》)

1.下列关于《论语》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论语》是传闻记录,里面有故事、有文章,形式多样;但因为受简和帛的限制,加之口头语的省略,意义常不太明白。

B.汉代将《论语》作为经书,有了科举考试后,它一直充当考试题目的来源,故而只有读书人最熟悉它、认可它。

C.《论语》的有些内容被编入笑话、谜语,有些内容被引用于庄重或不庄重的文字中,它提倡的 “守孝”也成为礼俗。

D.《论语》中对人的不同称呼是有着区别亲疏、尊卑、贵贱作用的,它也正好符合中国民众历来的习惯心理。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论语》是高高在上的经典,但并没有远离普通老百姓的民俗心态,许多不识字的百姓也知道一些孔圣人的话。

第八篇:《阅读答案__阅读安伯托·艾柯》

阅读安伯托·艾柯

王艺超

近日中信出版社出版了安伯托·艾柯的三部重要作品:《误读》《带着鲑鱼去旅行》和

《开放的作品》。与艾柯在全球热销1 600万册的小说《玫瑰的名字》相比,《误读》《带着鲑 鱼去旅行》堪称他的奇思妙想文章大集结;两本小书以杂文的形式,将艾柯天马行空的性

情展现得淋漓尽致。而《开放的作品》是艾柯探讨西方现代艺术、文学的最重要著作,也

是文艺界划时代的一部先锋作品。

艾柯是谁?

安伯托·艾柯,享誉世界的符号学家、哲学家、历史学家、文学批评家、美学家和小说

家。艾柯的学术研究纵横古今,小说随笔睿智幽默,著作横跨多个领域,并在各领域都有

经典建树,是跨越雅俗的知名人物。

1 932年,艾柯诞生于意大利西北部的亚历山大,这个小山城有着不同于意大利其他

地区的文化氛围,更接近于法国式的冷静平淡而非意大利式的热情洋溢。艾柯不止一次

指出,正是这种环境塑造了他的气质:“对花言巧语的厌恶、从不过激、从不做夸大其词的

断言,”艾柯是后现代文学批评的奠基人之一,更是符号学领域的开拓者。1 971年,艾柯

在欧洲最古老的大学博洛尼亚大学创立了国际上第一个符号学讲席;4年后因发表符号

学权威论著《符号学原理》,成为博洛尼亚大学符号学讲座的终身教授,以符号学家的身

份声名远扬。有评论家说,阅读安伯托·艾柯,对我们的精神痼疾而言是一种解毒。艾

柯的写作范围无所不包,诸如足球、咖啡壶之类看似“无脑”的话题,在他笔下变得既有趣又深刻。他是一位真正百科全书式的全才,至今出版的各类著作已有140余种。

艾柯的“创作故事”

艾柯的创作生涯也许源自家族的馈赠。艾柯的父亲买不起书,一家人努力工作才能

勉强维持温饱。于是,艾柯的父亲就到街边的书报摊去,站在那儿看书。当报摊老板表

露出不耐烦的神色时,他就换一家报摊,继续读那本书的第二部分……艾柯的母亲谈吐

优雅,有高贵的意大利范儿。她很早就不上学了,但写作很有文采,朋友们都请她代笔写

信。艾柯回忆是从母亲那里继承了纯正的写作品位以及最初的文风。但对艾柯影响最

深的是他的祖父。祖父在退休后帮人装订图书,那些带有精美插图的戈蒂耶和大仲马创

阅读答案__阅读安伯托·艾柯阅读答案__阅读安伯托·艾柯

作的十九世纪流行小说——便是艾柯最早接触到的书籍。在祖父离世后,那些未装订完

的书都放进了一个大箱子,有一次,小艾柯在地窖里偶然打开了这个箱子,这如同打开了

一座珍贵的宝藏。

艾柯在少年时代开始画漫画、写小说。他自称是“完美主义者”,希望自己的“书”看

起来像已经印出来的一样,因此费尽心思编写扉页、摘要,还配了插图。这些工作对一个

孩子来说非常累人,但艾柯认为这段回忆非常值得留恋。与今天大众所熟知的小说家身

份不同,艾柯在48岁之前一直是世界知名学者,之后才开始写小说。但在他看来,自己

前半生的学术工作也在“创作故事”。1 978年,一个朋友建议艾柯写一个短篇侦探小说,

艾柯婉拒了,而一个关于1 9世纪修道士的长篇小说却在他脑海里展开。两年后,艾柯最

负盛名的小说《玫瑰的名字》面世。

艾柯的“阅读经验”

艾柯认为一本书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文本,但它在对多种解读开放时,告诉了我们某

种无法改变的东西。假设你正在读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你极其希望娜塔莎不要接

受可怜的无赖安德烈的求婚;你希望那个了不起的王子一般的安德烈不要死去,让他和

娜塔莎能白头偕老。如果你有一部超文本的或交互式的《战争与和平》,便可依你所愿重

阅读答案__阅读安伯托·艾柯文章阅读答案__阅读安伯托·艾柯出自

第九篇:《中学生古诗词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第一部分基础题(40分)

(一)选择(20分,每题1分)

1.屈原《国殇》用于祭奠()

A.楚国已故的国君B.为国捐躯的将士

C.未成年而死的人D.在他乡死去的人

2.陶渊明《饮酒》中,最富有哲理意味的诗句是()

A.飞鸟相与还B.心远地自偏C.结庐在人境D.悠然见南山

3.“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出自()的文章。

A.《庄子》B.《孟子》C.文天祥

4.以宋室南渡为界,词作的情感和风格呈现出两种不同面貌的作家是()

A.辛弃疾B.李清照C.柳永D.苏轼

5.杜甫《蜀相》“两朝开济老臣心”中“老臣”是指()

A.曹操B.李斯C.诸葛亮D.王安石

6.屈原《国殇》中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诗句是()

A.车错毂兮短兵接B.旌蔽日兮敌若云

C.矢交坠兮士争先D.凌余阵兮躐余行

7.赞美兄弟皆有才识的词语是()

A.难兄难弟B.人琴两亡C.阿大中郎D.三荆

8.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

A.慎于言B.慎于思C.慎于行

9.“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出自()。

A.《易经》B.《庄子》C.《老子》

10.《五柳先生传》中“不汲汲于富贵”的前一句是()。

A.不汲汲于贫贱B.不戚戚于贫贱C.不郁郁于贫贱

11.《牡丹亭》的作者是()。

A.关汉卿B.马致远C.汤显祖

12.“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出自()。

A.《滁州西涧》B.《山居秋暝》C.《春夜喜雨》

13.“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出自()的文章。

A.司马光B.魏征C.诸葛亮

14.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然后君子。”

A.文质相当B.文质兼备C文质彬彬

15.“己欲立而立人”的下句是()。

A.欲立人而立己13.己欲仁而仁人C.己欲达而达人

16.“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的下句是()。

A.师不必不如弟子B.师不必如于弟子C.师父不必贤于弟子

17.陆游词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写的是()。

A.菊花B.梅花C.兰花

18.苏轼《前赤壁赋》中说:“逝者如斯,而()也;盈虚者如彼,而()也。”

A.不舍昼夜未消长B.未尝往卒莫消长C.未逝莫消长

19.《陈情表》中“日薄西山,气息奄奄”的“薄”字意思是()。

A.单薄B.鄙薄C.迫近

20.《黄帝四经》中说:“审于行文武之道,则天下宾矣。”其中对“审”和“宾”二字的正确解释是()。

A.审查宾客B.审慎宾馆C.懂得服从

(二)填空(20分,每格1分)

21.盈盈一水间,______________。

22.余霞散成绮,______________。

2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24.______________,鸟鸣山更幽。

25.江畔何人初见月,______________。

26.千淘万漉虽辛苦,______________。

27.______________,得失寸心知。

28.______________,又岂在朝朝暮暮。

29.______________,只是朱颜改。

30.民为贵,_________,君为轻。

31.《琵琶行》中“江州司马青衫湿”的江州司马是指______________。

32.诸葛亮所写的《出师表》是上给______________的。

33.《焦仲卿妻》最早收入南朝陈时徐陵所编的____________,题作______________。

34.痴儿了却公家事,______________。落木千山天远大,______________。

35.蒹葭萋萋,白露未唏。所谓伊人,______________。

36.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於险远,______________。

37.能体现苏轼《石钟山记》观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综合题(70分)

(一)诗词阅读

阅读李清照的《醉花阴》,回答问题。(8分)

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①消金兽②。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38.解释

(1)瑞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金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39.“东篱”引用了陶渊明《饮酒》诗中的名句:—————…,—…—————(1分)

40.“暗香”是指________(花名)淡雅的香气。(1分)

41.“帘卷西风”是一句倒装,意即______________。(1分)

42.这首词写词人在重阳佳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孤寂愁绪。(1分)

43.据说李清照将这首词寄给在外做官的丈夫赵明诚后,赵明诚赞赏不已,自愧写词不如妻子,却又想要胜过她,于是杜门谢客,苦思冥想,三日三夜,作词五十首,并将李清照的这首词夹杂其中,请友人陆德夫评论。陆德夫细加玩味后说:“只三句绝佳。”你知道陆德夫说的是哪三句吗?请写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每格1分)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44.作者字__________,与__________并称大李杜。

45.“却看”意即______________“青春”指______________。

46.尾联“巴峡”与“巫峡”,“襄阳”与“洛阳”,既各自对偶,又前后对偶,形成工整的___________对;而用“即从”、“便下”绾合,两句紧连,一气贯注,形成活泼流走的_________对。

47.这首唐诗以______________为背景,抒发了诗人______________之情,所以后代诗论家都极为推崇此诗,赞其为老杜“生平第一首快诗也”。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回答问题。(10分)

<中吕>卖花生?怀古

张可久

关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

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48.元曲四大家是(4分)

49.首句“美人自刎乌江岸”隐含的典故是______________,作者以此写______________相争的历史。(2分)

50.诗人选取的三则历史材料,有无辜者的个人悲剧,有战火熊熊中众生的劫难,也有戍边无归的军人的遭遇,虽然角度不同,却揭示了一个共同主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51.整个作品在叙述史实的基础上______________,具有______________的情调,“长叹”中包含着______________的复杂感情。(3分)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一个语段,回答问题。(15分)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浚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52.庄子名__________战国时期__________国蒙人,大体与孟轲同时或稍后。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是__________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__________”。(4分)

53.《秋水》是《庄子?外篇》中最重要的一篇,它以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对话的形式,讨论了“______________”的问题。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出自这篇文章的。(5分)

54.庄子在《秋水》中以“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为论据,是为了论证()。(1分)

A.孔孟之道博大精深B.孔孟之道微不足道

C.人的认识是无限的D.人的认识是有限的

55.对庄子《秋水》的艺术特色判断错误的一项是:()(1分)

A.善于将抽象的哲理化为具体的形象

B.善于通过虚拟的寓言故事来说理

C.举出大量事实进行论证

D.运用对比的手法进行说理

56.河伯为什么会“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2分)

57.庄子描绘河水和大海两种景象,是为了说明什么道理?(2分)

阅读下面一个语段,回答问题。(12分)

郭进有材略,累有战功。尝刺邢州。今邢州城乃进所筑其厚六丈至今坚完铠仗精巧,以至封贮亦有法度。进于城北治第,既成,聚族人宾客落之,下至土木之工皆与,乃设诸工之席于东庑,群子之席于西庑。人或曰:“诸子安可与工徒齿?”进指诸工曰:“此造宅者。”指诸子曰:“此卖宅者,固宜坐造宅者下也。”进死未岁,果为他人所有。今资政殿学士陈彦升宅,乃进旧第东南一隅也。

58.本段选自《梦溪笔谈》,作者是______________。(1分)

59.解释:

郭进有材略,累有战功材略:______________累:______________(2分)

既成,聚族人宾客落之既:______________落:______________(2分)

60.划线句有几个分句?请为之断句。(将分句分别抄录于下,3分)

61.翻译“诸子安可与工徒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62.根据这个材料,请你为郭进写一句评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问题。(17分)

鲍叔荐管仲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63.本文所讲的这个故事可用成语——来概括;这个故事也可用典故“知音”来形容,“知音”讲的是________两人的故事,与这个典故相关的成语是______________。(4分)

6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1分)

A.选文围绕一个“知”字展开。第一段,写管仲对鲍叔这个人生知己的感激。

B.以排比句的形式列举大量而细微的事实说明鲍叔的知贤,语势充沛,说理有力。

C.在人物描写上属于正面描写。

D.原作全文虽然记录的是管仲和晏婴,不是鲍叔,但是无论是原作还是选文,所要表述的主题思想是“知人”。

E.众所周知,作者在为李陵辩护遭受腐刑,平生故交旧友竟然不为一言,知音何在?所以作者借管仲之口,表达强烈而鲜明的褒贬态度和渴望知遇明君的人生理想。

65.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1分)

A.鲍叔不以我为不肖不肖:不贤,此处是愚笨的意思

B.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羞:以……羞愧(羞耻)

C.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困:不得志。

D.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多:赞美,推崇

66.选出加点虚词用法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项()(1分)

A.分财利多自与B.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C.尝与鲍叔贾D.蹇叔之子与师

67.翻译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68.下面是关于鲍叔牙和管仲的介绍,读后你有什么感想,请简述之。(6分)

鲍叔牙(生卒年不详),又称鲍叔,春秋时齐国大夫,以知人著称。少时与管仲友善,曾一起经商。齐襄公乱政,鲍叔牙随公子小白出奔至莒国,管仲则随公子纠出奔鲁国。齐襄公被杀,纠和小白争夺君位,小白得胜即位,即齐桓公。桓公囚管仲,鲍叔牙知道管仲之贤,举荐管仲替代自己的职位,而自己则甘居于管仲之下,齐国因为管仲的治理而日渐强盛。

管仲(?~前645),名夷吾,字仲,谥号敬,故又称管敬仲,颖上(今属安徽)人,是春秋初齐国政治家、哲学家。早年经商,后侍奉齐国公子纠,助纠和公子小白争夺君位。事情失败,不死于主,宁可幽囚受辱。幸得鲍叔举荐,加上桓公冰释前嫌,荣任齐国卿相,主持政务,齐国大治,他被尊为“仲父”,使齐国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其思想言论,后人集编为《管子》一书传世。

简述:

附加题:(20分)

阅读《唐诗过后是宋词》,结合本文,就诗词的“雅与俗”谈一点你的看法。(不超过300字)

唐诗过后是宋词

葛兆光(节选)

最近几年,我看到一些写得相当不错的歌词,歌词里有不少意象很美也很有深意,你就是把歌名列出来也能感到这一点,星星点灯,照亮我的家门,冬季到台北来看雨,别在异乡哭泣,打不开的锁,锁住了一个未圆的梦,背心,感觉捉摸不定,没有道理可寻,读来好象比那些号称诗的诗更像诗。好象近来词的作者也腻歪了从胸口一喷就到嘴边的写法,除了找一些和过去不同的主题之外,还在想方设法变化词的风格,有的搀上一些古典诗词的句子,像《涛声依旧》借了《枫桥夜泊》,有的用上一些日常朴素的话语,像《小芳》就写得像白话,有的参考民歌的连章形式,像《弯弯的月亮》前几句就是辘轳体的变体,好象作者们也希望自己的词不要那么浅白没味……

当然,现在说流行歌曲取代诗歌还为时过早。宋词取代唐诗成为一代文学的标志,原因很多很多,归根结底一句话,就是宋代词比诗还写得好,写得新鲜写得贴心贴肝。那么流行歌曲自身有没有素质取代诗歌成为人们各种情愫的寄托与表现,它能不能提高自己的文化品味和艺术技巧使流行歌曲得到普遍的认可?

流行歌曲的歌曲流行,但流行的不一定就永垂不朽。要想桩子稳,就要根子深,根子是内功不是花拳绣腿。如果只是“宝贝对不起,不是不爱你”,“要不是有情郎和我分开,我的眼泪不会掉下来”,就会像老让一个人吃甜点最终也会腻一样,再爱吃甜的人也经不起这种过于殷勤的让菜,因为心灵世界并不是只为“甜心”而存在。歌词里要是总出现“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我拿青春赌明天”这类说通不通、似懂不懂的词而没有更含蓄自然的文字,传唱的人再多也只是一笔糊涂帐,充其量是歌曲的附庸而不像宋词最终由附庸蔚为大观。说实在的,宋词能够成为一代文学的形式,其实还是在文人参与创作之后,过去我们的文学史总是说民间创作对文学有多少多少启发,给文学注入了多少多少新鲜养分,这都不错,不过,在“下贱者最聪明”、“劳动人民最懂得文学”的观念中,只注意了“源”而忽略了“流”,任何一种文学样式,想要成为一个时代的文学标志,没有文化人的参与是不可能的,柳永也罢、晏殊也罢、欧阳修也罢、苏轼也罢,其实都是文化人,文化人的参与创作,意味着一种深邃的文化意识和高度的文化修养对文学样式的渗透和对文学品格的提升,就象把野生的杂花培育成可观赏的花卉和把原生的鲫鱼培育成五彩的金鱼一样。

文学需要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深沉的人文精神,没有这内涵和精神只能流于一般的情感宣泄和浅薄的心灵安慰,流行如果是指形式与语言,自然很好,通俗如果是指情感和内涵,那就很糟,没有对人生的真正体验,随你怎么从唐诗宋词那里贩来意象和词语也只是在花裤衩上打补钉,充其量是点缀,时时会露出那种俗气的底色,没有对语言的真正机智,随你怎么挖空心思乔獐作智也只是在玩狗熊掰棒子的把戏,说到底是矫情,听听就会听出那里面口是心非的虚假,文化品味说来是一个很虚的东西,但缺少它就是让人瞧着俗气,知识储备看上去是一种无关的因素,但没有它就是让人看着浅薄。

诗歌是越来越不景气了,这也难怪,一些故作深沉的和故弄玄虚的诗歌好象在那儿有意“自绝于人民”似的,在自我陶醉中划地为牢,那些除了他自己谁也看不懂的诗歌把那一点点有限的感情拧过来拧过去,痛苦得别扭,欢喜得蹊跷,意思九曲十八弯,上气不接下气地用生造的词语拼接了又撕碎,撕碎了又拼接;流行歌曲是越唱越热闹了,倒也必然,可相当多的歌词也好象是在那儿重复来重复去地唱老调,那些浅浅的笑靥和嗲嗲的娇嗔加上东拼西凑的词语仿佛要把一滴感情化开变成一大锅浓汤灌进听众的耳朵里,常常不知所云的歌词让不知就里的听众觉得深沉奥妙,让稍有知识的听众觉得莫名其妙。在这个既没有了唐诗又还没等到宋词的时代里,要想留住唐诗的时代,就要使诗歌有点儿亲切和自然,要想迎接宋词的时代,就要让流行歌曲多一些机智和内涵,随便怎么都行,只要有让人还能感动的东西,因为我们这个时代已经不太会被什么无关紧要的东西感动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复赛答案(C组)

第一部分基础题(40分)

(一)选择(20分,每题1分)

1.B2.B3.B4.B5.C6.B7.C8.C9.A10.B11.C12,A13.A14.C15.C16.C17.B18.B19.C20.C

(二)填空(20分,每格1分)

21.脉脉不得语22.澄江静如练2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24.蝉噪林逾静25.江月何年初照人26.吹尽狂沙始到金27.文章千古事23.两情若是久长时29.雕栏玉砌应犹在30.社稷次之31.白居易32.刘禅或刘阿斗,写皇帝亦可33.《玉台新咏》;《为焦仲卿妻作》34.快阁东西倚晚晴;澄江一道月分明。35.在水之湄36.而入之所罕至焉37.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第二部分综合题(70分)

38.(1)即龙脑,香料名。1分/(2)刻有兽形的铜香炉。1分39.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1分40.菊花1分41.西风吹卷门帘1分42.独守空闺,思念丈夫1分43.莫道不消跑出一片天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2分44.子美李白2分45.回头看春季2分46.地名流水2分47.安史之乱忽闻胜利消息之后的惊喜2分48.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4分49.霸王别姬或虞姬自刎楚汉2分50.战争给百姓带来的只是灾难困苦1分51.直抒胸臆沉郁悲凉忧国忧民而又无可奈何3分52.周;宋;道家;老庄(4分)53.河伯、海若;价值判断的无穷相对性;“望洋兴叹”“贻笑大方”(5分)54.D(1分)55.C(1分)56,因为河伯看到大海的无边无际,意识到自己的夜郎自大、狂妄无知。(2分)57.说明楼外有楼,天外有天,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永远不能骄傲自满,必须不断上进。(2分)58.沈括(1分)59.才能、谋略;多次;(2分)已经;参加(2分)60.三个分句今邢州缄乃进所筑其厚六丈至今坚完(3分)61.众儿子怎么可以跟工匠排列在一起(2分)62.郭进是一个既有才略又能谦和待下、不论资排辈的人。(2分)63.管鲍之

交钟子期、俞伯牙高山流水或流水高山(4分)64.C(1分)65.C困,此处意思是贫穷。(1分)66.C介词,“与、跟”等。ABD都是动词。A可译为“给予”,B可译为“结交、帮助”,D可译为“参与”“参加”。(1分)67我曾经多次做官多次被国君驱逐鲍叔推荐了管仲以后,自己却情愿做管仲的下属。(2分)68.(参考:可以谈“鲍叔的知贤荐贤让贤的品质”;也可以说明“人才只有遇到知己才有所作为”,等等)(2分)

第三部分附加题(20分)

(供参考:本文归根结底也是在探讨一个雅和俗的问题。什么是雅,什么是俗,表现在作诗遣词和意境上,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以雅言入词或用俗语入词,是两种不同的遣词方式和语言载体。雅者,经过润色、雅正、合乎规范之语也:俗者,大众、通俗、流行之语也。雅和俗应是作词的方法、手段,而不是效果、目的。一种健全的文化生态,既不是雅文化的一枝独秀,也不是俗文化的独行其是,而是两者的交相辉映,共存共荣。不论雅俗,都应有品位。雅与俗既相互碰撞又互渗统一的格局,不仅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力量,也往往能真实地勾勒出某一时期文化艺术发展的轨迹。概言之,从“俗”与“雅”互渗统一说开去;或从诗歌要“亲切和自然”及“机智和内涵”说开去。)

由于书不同,人不同~~读书也有了雅俗之别由小学生作文网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爱卫工作管理制度
下一篇:我看见作文

TAG标签:不同雅俗由于

热门排行: 2016拜年词 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