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一单元文言文人教版课文
单元作文 > :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一单元文言文人教版课文是由小学生作文网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一单元文言文人教版课文的正文:
篇一:《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必备古诗文》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声声慢(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者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廉颇蔺相如列传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望海潮(柳永)
东南形胜,江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摧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篇二:《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归纳》
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知识归纳《廉颇蔺相如列传》文言字词知识梳理一、通假字⑴ 可予不:
(不,通“否”。)⑵ 臣愿奉璧西入秦:(奉,通“捧”,双手捧着。)⑶ 拜送书于庭:(庭,
通“廷”,朝廷,接受朝拜和处理政务的地方。)⑷ 召有司案图:(案,通“按”,察看。)⑸ 秦
自缪公以来,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缪,通“穆”。)⑹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孰,通“熟”,
仔细。)⑺ 设九宾于廷(宾,通“傧”,接引宾客的人,傧相)⑻ 肉袒伏斧质(质,通“鑕”,
铁钻)⑼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邪,通“耶”,yé,语气词,吗)二、古今异义1.指
示:古义:指给人看(请指示王) ; 今义:上对下的说明2.约束:古义:遵守约定(未
尝有坚明约束者) ;今义:限制使不超出范围3.得罪:古义:得到惩处(赵岂敢留璧而得
罪于大王) ;今义:冒犯4.明年:古义:第二年(明年复攻赵); 今义:“今年”的下一
年5.前进:古义:上前进献(于是相如前进缶);今义:向前行进6.宣言:古义:扬言((廉
颇)宣言曰);今义:宣告,表示政府的公告7.鄙贱:古义:地位低下,见识浅薄(鄙贱之
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今义:卑鄙下贱8.以往古义:从这里到那里,指地点(指以往
十五都予赵);今义:表时间,从前,过去9.因而古义:趁此就„„;今义:表因果关系的
连词10.亲戚古义:内亲外戚,包括父母、兄弟、妻子和同族亲属等;今义:跟自己有婚姻
关系或血缘关系的家庭或成员11.所以古义:„„的原因;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12.美
人古义:妃嫔;今义:美貌女子13.布衣古义:平民;今义:用布做的衣服14.走古义:跑;
今义:行。15.去古义:离开;今义:跟“来”相对三、一词多义1.负① 秦贪,负其强(依
仗,凭借)②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起)③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
(违背)④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⑤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背着)2.使
① 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派)② 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出使)③ 乃使其从者
衣褐(让)④ 大王乃遣一介之使(使臣)3.引① 引赵使者蔺相如(引见,延请)② 左右
欲引相如去(拉)③ 相如引车避匿(牵,拉,引申为掉转)④ 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动,
拉开弓)4.幸① 而君幸赦臣(幸好,侥幸)② 而君幸于赵王(宠幸)③ 则幸得脱(侥幸)
5.以① 以勇气闻于诸侯(凭,凭借)②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用,拿 )③ 严大国之威以
修敬也( 来,连词,相当于“而” )④ 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用以,用来 )⑤ 吾
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么仇也( 因为 )6.徒① 徒见欺 (白白地)② 徒以口舌
为劳(只,只不过)7.于① 君幸于赵王(介词,被)② 故燕王欲结于君(连词,同)8.见
① 徒见欺(介词,被,受)② 大王见臣列观(动词,接见)9.因① 不如因而厚遇之(由
此,趁此)②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通过、经由)10.顾① 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回头)
② 顾吾念之(只不过)③ 顾野有麦场(《狼》)(四面看)④ 念父母,顾妻子(《报任安书》)
(顾惜,怜惜)⑤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反而)四、词类活用1.名词作状语① 而
相如庭斥之( 廷,在朝廷上 )② 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间,从小路 )③ 相如奉璧
西入秦(西,向西)④ 肉袒负荆(肉:把上身,作“袒”的状语)2.名词作动词① 舍相如
广成传舍(舍,安置住宿)② 左右欲刃相如(刃,用刀杀)③ 乃使从者衣褐,怀其璧(衣,
穿;怀,怀里藏着)④ 乃前曰(前,上前)⑤ 怒发上冲冠(上,向上竖起)⑥ 赵王鼓瑟(鼓,
弹奏)⑦ 臣乃敢上璧(上:献上)3.动词的使动用法① 归璧于赵(归,使„„归)② 秦
王恐其破璧(破,使„„破碎)③ 宁许以负秦曲(负,使„„承担)④ 毕礼而归之(毕,
使„„完毕;归,使„„回去)⑤ 臣舍人相如止之曰(止,使„„止;阻止)4.形容词的使
动用法完璧归赵(完,使„„完整)5.形容词的意动用法① 且庸人尚羞之(羞,以„„为
羞耻)② 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先,以„„为先;后,以„„为后)6.形容词作动词① 严
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严,形作动,尊敬)② 大王必欲急臣(急,逼迫)③ 秦王善为秦声(善,
擅长,善于)五、文言句式(一)判断句①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者,„„也)② 和
氏璧,天下共传宝也。(„„,„„也)③ 我为赵将(为,译为“是”)(二)倒装句1.状语
后置句① 拜送书于廷(于廷拜送书)② 君幸于赵王(君于赵王幸)③ 使不辱于诸侯(使不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一单元文言文人教版课文
于诸侯辱)2.宾语前置句何以知之(以何)3.定语后置句求人可使报秦者(求可使报秦之人)
(中心词+定语+者)(三)被动句① 而君幸于赵王(于,被)②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见,
被)(四)省略句① 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省略代词“之”)② 不如因(之)而
厚遇之。(省略代词“之”)③ 今君乃亡(于)赵走(于)燕。(省略介词“于”)④ 请奉盆
缶(于)秦王。(省略介词“于”,状语后置句,请于秦王奉盆缶)⑤ 遂与秦王会(于)渑池。
(省略介词“于”)(五)固定句式1.孰与 / 与„„孰:跟„„相比,哪一个(谁)更„„
例: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其 / 吾与徐公孰美 / 孰与君少长2.独„„哉:难道„„吗,表
反问例:独畏廉将军哉六、出自本文的成语完璧归赵 怒发冲冠 负荆请罪 刎颈
之交《苏武传》文言知识整理 一、通假字(1)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畔:通“叛”,
背叛。(2)与旃毛并咽之 旃:通“毡”,毛织品。(3)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去:
通“弆(jǔ)”,收藏。(4)空自苦亡人之地 亡:通“无”,没有。(5)信义安所见
乎 见:通“现”,显现。(6)法令亡常 亡:通“无”,没有。
(7)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亡:通“无”,没有。(8)武父子亡功德 亡:
通“无”,没有。(9)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 霑:通“沾”,沾湿;衿:通“襟”,衣襟。
决:通“诀”,诀别。(10)前以降及物故 以:通“已”,已经。(11)请毕今日之
马雚 马雚:通“欢”,欢聚(12)且单于信女 女,通“汝”,你二、
古今异义(1)汉亦留之以相当 古义:抵押。今义:正在(某时某地)。相当:古义:相抵
押;今义:两方面差不多,配得上或能够相抵;副词,表示程度高,但不到“很”的程度。
含有菊花的诗句(2)皆为陛下所成就 古义:提拔。今义:业绩。(3)我丈人行也。 古义:老人,长
辈。今义:岳父。(4)欲因此时降武。 古义:趁这时。今义:相当于所以。(5)独有女弟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一单元文言文人教版课文
二人 古义:妹妹。今义:姐姐(妹妹)和弟弟。(6)且陛下春秋高 古义:年纪。
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7)武等实在 古义:确实存在。今义:诚实、老实。
(8)位列将 位:古义,官位;今义,位置、地位 列:
古义,一般的,普通的;今义,排列(9)兄弟亲近 古义:亲近的侍臣;今义:靠
近(亲密地接近)(10)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 古义:临时充任;今义:虚假(11)
稍迁至栘中厩监 古义:渐渐;今义:稍微,些许(12)既至匈奴,置币遗
单于 遗,古义:送给;今义:丢失、落下币,古义:财物、礼物;今义:货币(13)
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古义:正当、适逢;今义:聚会、集合(14)虞常果引张
胜 古义:牵攀,招供;今义:牵引,引导 (15)如惠语以让单于 古
义:责备;今义:把方便或好处给别人;躲闪、避开三、词类活用 1.意动用法单于壮其节
壮: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壮。诚甘乐之 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2.使动用法(1)欲因此时降武 降:使动用法,使„„投降。(2)空以身膏草野 膏:
使动用法,使„„肥沃。(3)反欲斗两主 斗:使动用法,使„„争斗。(4)单于愈益
欲降之 降:使动用法,使„„投降。(5)何久自苦如此 苦:使动用法,使„„受苦。
(6)王必欲降武 降:使动用法,使„„投降。3.名词活用(1)天雨雪 雨:名词做动词,下。(2)羝乳乃得归 乳:名词做动词,生子。(3)杖汉节
牧羊 杖:名词做动词,拄着。(4)武能网纺缴,檠弓弩 网、檠 :名
词做动词,结网、用檠矫正弓弩。(5)惠等哭,舆归营 舆:名词做动词,抬,用
车子抬。(6)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上:名词做状语,向上。四、一词多义1.使(1)
数通使相窥观 使:使者。(2)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
汉者 第一个“使”:出使。(3)单于使使晓武 第一个“使”:派,
第二个“使”:使者。2.语(1)以状语武 语:告诉。(2)如惠语以让匈奴 语:说
的话。3.引(1)虞常果引张胜 引:招供。(2)引佩刀自刺 引:拔。4.食(1)绝
不饮食 食:给他吃的。(2)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食:吃。(3)廪食不至 食:粮食。(4)给其衣食 食:食物。5.发(1)方欲发使送武等 发:打
发。(2)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 发:发动。(3)恐前语发 发:被揭发。五、
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1)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2)非汉所望也。(3)汉天子,我丈
人行也。(二)倒装句(1)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定语后置句(中心词+定语+者),正常语序
“送留在汉匈奴”。(2)为降虏于蛮夷。 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于蛮夷为降虏”。(3)何
以汝为见。 宾语前置句和介宾倒置句,正常语序“以何见汝为”(4)子卿尚复谁为乎。
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子卿尚复为谁乎”。(5)何以复加。 介宾倒置句,正常语序
“以何复加”。(6)信义安所见乎? 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信义所见安乎”(三)被动句
(1)见犯乃死,重负国 (2)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全家被杀) (3)皆为陛下所成就
(4)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被活捉)《张衡传》文言知识整理一、文言知识归纳(一)通
假字1.员径八尺(员,通“圆”,圆周)2.形似酒尊(尊,通“樽”,酒器)3.一时收禽(禽,
通“擒”,捉拿,擒拿)(二)古今异义1.常从容淡静 (古义:言语举止适度得体。今义:
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2.举孝廉不行 (古义:不去 ( 应荐 ) 。今义:不可以。 )
3.公车特征拜郎中( 古义:特地征召。今义:事物的特点、征象、标志等。) (古义:指官职名称;今义:中医医生)4.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古义:篆,篆文。文,
通“纹”,花纹。今义:汉字的一种书体,如大篆、小篆等。 )5.覆盖周密无际 (古义:四
周严密。今义:周到细致。 )6.振声激扬 (古义:激越、传扬。此指清脆响亮。今义:激
动昂扬或激励使振作起来。)7.寻其方面( 古义:方向。今义:事情或事物的一面。 )8.
衡下车,治威严 (古义:官吏初到任。今义:从车上下来。 )9.上下肃然 (古义:整肃,
老实收敛的样子。今义:十分恭敬的样子,如:肃然起敬。 )10.中有都柱 (古义:大,音
dū。又如:军惊而坏都舍。今义:都市;或用作表范围的副词 ( 音dōu ) 。)11.不好交接
俗人(古义:结交;今义:移交和接替)(三)词类活用 1.时天下承平日久 (名词作状语,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一单元文言文人教版课文
当时。 )2.衡少善属文( 形容词作动词,擅长,善于。 ) 3.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形容
词作动词,擅长,善于。 )4.妙尽璇机之正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研究透了;形容词作名
词,正确的道理。 )5.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奇。 ) (四)
一词多义1公连辟公府不就 (名词,指三公。公府,三公的官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
将战 (名词,古代五等爵位 ( 公侯伯子男 ) 之一。此指鲁庄公。 )盖当蓼州周公之被逮 (名
词,对尊长或平辈人的尊称。 )便可白公姥 (名词,称丈夫的父亲。) 邪曲之害公也 (形
容词作名词,公正无私的人。) 公车特征拜郎中 (形容词,公家的。 )公然抱茅入竹去 (副
词,公开。) 公私之积,犹可哀痛(与私相对,属于国家的) 邪曲之害公也(公正、公正的
人) 残贼公行(公然、公开地) 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秦穆公) 脚著谢公屐(对
人的尊称) 2 辟 连辟公府不就(征召)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通“避”) 唇吻翕辟
(开,打开) 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开辟,开设) 辟邪说(排除,驳斥) 疆土之新辟者(开
垦) 3 征 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名词,证据,征验。)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动词,
表现。)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动词,出征。) 旁征博引 (动词,寻求,搜集。) 宫
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 动词,征收,征取。)公车特征拜郎中(征召) 挟天子以征四方
(征伐) 岁征民间(征收) 4 制 ①其牙机巧制(制作,构造) ②秦有余力而
制其弊(制服,控制) ③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指挥)④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
制(规模)5 精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形容词,精心。)以精铜铸成 (形容词,精纯。)食
不厌精,脍不厌细 (名词,本义是精舂过的上等白米。) 齐楚之精英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精粹的宝器。)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形容词,精锐。)三打白骨精 (名词,精怪。)殚
精竭虑(名词,精力,精神。) 6 施 傍行八道,施关发机 (动词,设置。) 仁义不施,攻
守之势异也 (动词,施行,实行。)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动词,施加,强加。)留待作遗
施,于今无会因( 动词作名词,给予、赠送的东西。)靡计不施,迄无济 (动词,使用。) 未报秦施( 动词作名词,恩惠。)何施之为( 动词,报答。 )
篇三:《高中语文必修4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必修四文言知识归纳
《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归纳
一、通假字:
1、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予”通“与”,给予。) 2、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质”通“锧”,砧板。) 3、可予不。(“不”通“否”,表疑问语气。)4、臣愿奉璧西入秦。(“奉”通“捧”,用双手托着。) 5、拜送书于庭。(“庭”通“廷”,朝廷,国君听政的朝堂。) 6、召有司案图。(“案”通“按”,审查、察看。) 7、设九宾礼于廷。(“宾”通“傧”,古代指接引宾客的人,也指赞礼的人。) 8、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缪”通“穆”。)
9、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孰”通“熟”,仔细。)
10.为一击缶。(“缶”通“缻”,盛酒浆的瓦器,秦人敲打盆缻作为唱歌时的节拍。)
二、一词多义:
1、于 ①君幸于赵王(介词,被) ②故燕王欲结于君(连词,同)
2、见 ①徒见欺(介词,被,受) ②大王见臣列观(动词,接见)
3、舍 ①舍相如广成传舍(名作动,安置住宿)②舍相如广成传舍(传舍:招待宾客的馆舍) ...
4、负
①秦贪,负其强(依仗,凭借)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起)
③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违背) 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 ⑤廉颇闻之,肉袒负荆(背着)
5、使
①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派) ②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出使)
③乃使其从者衣褐(让) ④大王乃遣一介之使(使臣)
6、引
①引赵使者蔺相如(引见,延请) ②左右或欲引相如去(拉)
③相如引车避匿(牵,拉;这里引申为调转) ④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拉引)
7、徒 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白白地) ②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只,只不过)
8、幸 ①大王亦幸赦臣(幸好,幸而) ②而君幸于赵王(被...宠幸) ③则幸得脱矣(侥幸)
9、以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凭) 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用,拿) ③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来,连词) ④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用来) ⑤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因为) ⑥传以示美人及左右(连词,译为“把”,后省略“之”)
10、顾
①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回头) ②顾吾念之(只是) ③顾野有麦场(《狼》)(四周看)
④念父母,顾妻子(《报任安书》)(顾惜,怜惜) ⑤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反而)
11、必 ①其势必不敢留君(一定,必然) ②王必无人(如果)
12、因
①相如因持璧却立(于是,就) 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通过) ③不如因而厚遇之(趁此,由此)
13、乃
①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竟然) ②乃前曰(于是,就) ③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才)
三、古今异义:
1、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亲戚:古义指父母兄弟。 今义指与自己有血缘或婚姻关系的人)
2、请指示王(指示:古义指给„„看。 今义指上对下指导、命令)
3、于是相如前进缶(前进:古义指上前进献。 今义指向前发展进步)
4、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宣言:古义指扬言,到处说。今义指国家、政党、团体或领导人对重大问题公开表态以进行宣传号召的文告)5、布衣之交(布衣:古义指平民。 今义指麻布衣服)
6、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约束:古义为名词,约定、契约。今义指限制使不越出范围。) 7、传以示美人(美人:姬妾。今义:美女) 8、明年复攻赵(明年:古义指第二年。今义指(将来的)明年) 9、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以往:古义从这里到那里。 今义指以前) 10、窃计欲亡走燕 (窃:古义私下里。 今义指偷东西 走:古义指逃走。 今义指走路) 11、不如因而厚遇之 (厚遇:古义好好招待。 今义优厚的待遇)
12、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得罪:古义:得到惩处。 今义:冒犯)
四、词类活用
a.名词作动词:
①舍相如广成传舍(舍,安置住宿) ②左右欲刃相如(刃,用刀杀) ③乃使从者衣褐(衣,穿) ④怀其璧(怀,怀揣着) ⑤蔺相如前曰(前,走上前) ⑥臣乃敢上璧(上,献上) ⑦于是相如前进缻(前:走上前) ⑧赵王鼓瑟(鼓:弹奏)
b.名词作状语:
①而相如庭斥之(庭:通“廷”,在朝堂上) ②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间,表示"至"的方式,从小路) ③奉璧西入秦(西,方位名词状语,向西) ④乃前曰(前,方位名词做状语,向前) ⑤怒发上冲冠(上:向上) ⑥卒廷见相如(廷:在朝堂上)
c.使动用法:
①完璧归赵(完,使„„完整) ②秦王恐其破璧(破,使„„破碎) ③宁许以负秦曲(负,使„„承担) ④毕礼而归之(毕,使„„完毕;归,使„„回去) ⑤以绝秦望(绝,使„„断绝) ⑥归璧与赵(归:使„„归) ⑦以勇气闻于诸侯(闻:使„„听闻)
d.意动用法:
①且庸人尚羞之(羞,以„„为羞耻) ②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先,以„„为先;后,以„„为后) ③吾羞,不忍为之下(羞:以„„为羞耻)
e.形容词作动词:
①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敬,尊重)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宽,宽容)
③大王必欲急臣(急,逼迫,使„„急)
f.形容词作名词:
①而绝秦赵之欢(欢,友好关系) ②宁许以负秦曲(曲,理亏之责)
g.动词作名词:
①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约束,盟约) ②为刎颈之交(交:动作名,朋友)
五、特殊句式:
a.判断句:(常见句型:„„者„„也,„„也)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翻译:廉颇,是赵国的良将。) ②和氏璧,天下共传宝也
③蔺相如者,赵人也 ④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⑤和氏璧,天下共传宝也
⑥何者?严大国之以修敬也 ⑦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幕君之高义也
⑧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⑨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b.被动句:
①而君幸于赵王(“于”字表被动) 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见”字表被动)
③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见„„于”表被动 ) ④使不辱于诸侯(“于”字表被动)
c.倒装句:
①宾语前置: 1、何以知之(以何知之) 2、君何以知燕王(君以何知燕王)
②定语后置: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求可使报秦者人)
③状语后置:
1、拜送书于庭(于庭拜送书) 2、以勇气闻于诸侯(以勇气于诸侯闻)
3、故燕王欲结于君(故燕王欲于君结) 4、臣头今与壁俱碎于柱矣( 臣头今与壁于柱俱碎矣)
5、设九宾于廷(于廷设九宾) 6、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于)境上(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于境上会)
7、会于西河外渑池(于西河外渑池会)8、君幸于赵王。(君于赵王幸)
9、得罪于大王(于大王得罪)
d.省略句
1、传(之)以(之)示美人及左右。 2、今君乃亡(于)赵走(于)燕。
3、秦王会(于)渑池。 4、因厚遇之,使(之)归赵
5、既归,赵王以(之)为贤大夫 6宁许(之)以负秦曲。
六、出自本文的成语:
价值连城 完璧归赵 :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渑池之会:形容一次危险的赴会。 怒发冲冠(guān):形容极端愤怒。 负荆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刎颈之交: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白璧微瑕:比喻很好的人或物有些小缺点,美中不足。
《苏武传》知识点
一、通假字:
1. 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畔:通“叛”,背叛。
2. 与旃毛并咽之 旃:通“毡”,毛织品。
3. 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去:通“弆(jǔ)”,收藏。
4. 空自苦亡人之地 亡:通“无”,没有。
5. 信义安所见乎 见:通“现”,显现。
6. 法令亡常 亡:通“无”,没有。
7. 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亡:通“无”,没有。
8. 武父子亡功德 亡:通“无”,没有。
9. 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沾:通“沾”,沾湿 衿:通“襟”,衣襟。决:通“诀”,诀别。
10. 前以降及物故 以:通“已”,已经。
11. 蹈其背以出血 蹈:通“掏”,叩,轻轻敲打
12. 毕今日之驩 驩:通“欢”。
13. 女为人臣子,不顾恩义 女:通“汝”,你 14.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 县:通“悬”,悬挂
二、古今异义:
1. 汉亦留之以相当。(相当: 古义:抵押。今义:差不多。)
2. 皆为陛下所成就 。(成就:古义:提拔。今义:业绩。)
3. 我丈人行也。(丈人:古义:老人,长辈。今义:岳父。)
4. 幸蒙其赏赐。(赏赐:古义:照顾。今义:奖赏物品。)
5. 欲因此时降武。(因此:古义:趁这时。今义:因为这个。)
6. 独有女弟二人。(女弟: 古义:妹妹。今义:姐姐(妹妹)和弟弟。)
7. 且陛下春秋高 。(春秋:古义:年纪。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8. 武等实在 。(实在:古义:确实存在。今义:诚实、老实。)
9. 稍迁至栘中厩监。(稍: 古义:渐渐。今义:稍微。)
10. 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遗: 古义:送给。今义:丢失、落下。)
11. 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会: 古义:适逢。今义:聚会、集合。)
12. 此必及我 。(及:古义:牵连 。今义:常作连词“和”用 )
13. 会论虞常。(论: 古义:判罪 。今义:常作议论 )
14. 以货物与常。(货物: 古义:财物。 今义:指供出售的物品)
15. 卧起操持。 (操持:古义:为操和持,两个词,“拿着“的意思 。今义:料理,办理/筹划 )
16. 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 (假:古义:临时充任。 今义:虚假)
17. 来时太夫人已不幸。(不幸:古义:对去世的委婉说法。今义:指灾祸)
18.明年,陵降,不敢求武。 (明年:古义:第二年 。今义:后一年。)
三、词类活用:
①意动用法:
单于壮其节(壮:以„„为壮。) 诚甘乐之 (乐:以„„为乐。)
②使动用法:
(1)欲因此时降武 (降:使„„投降。) (2)空以身膏草野 (膏:使„„肥沃。)
(3)反欲斗两主 (斗:使„„争斗。) (4)单于愈益欲降之 (降:使„„投降。)
(5)何久自苦如此 (苦:使„„受苦。) (6)王必欲降武 (降:,使„„投降。)
(7)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归:使„„归。) (8)屈节辱命 屈:(使„„屈身 辱:使„„受辱 。)
(9)别其官署常惠等 (别:使„„分开。)
③名词活用:
(1)天雨雪 (雨:名词做动词,下雨。)
(2)羝乳乃得归 (乳:名词做动词,生子。)
(3)杖汉节牧羊 (杖:名词做动词,拄着。)
(4)武能网纺缴,檠弓弩 (网、檠 :名词做动词,结网、用檠矫正弓弩。)
(5)惠等哭,舆归营 (舆:名词做动词,用车子。 )
(6)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上:名词做状语,向上。)
(7)绝不饮食( 饮食:名词做动词,给他吃的、喝的。)
四、一词多义:
①使:
(1)数通使相窥观 (使:使者。)
(2)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汉者 (第一个“使”:出使。)
(3)单于使使晓武 (第一个“使”:派,第二个“使”:使者。)
②引
(1)虞常果引张胜(引:招供。)
(2)引佩刀自刺(引:拔。)
③发
(1)方欲发使送武等 (发:打发。)
(2)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 (发:发动。)
(3)恐前语发 (发:被揭发。)
④乃
(1)见犯乃死,重负国 (乃:副词,才) (2)恐汉袭之,乃曰 (乃:副词,于是、就 )
五、特殊句式:
①倒装句:
(1)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送留在汉者匈奴使”。)
(2)为降虏于蛮夷。(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于蛮夷为降虏”。 )
(3)何以汝为见。(宾语前置句和介宾倒置句,正常语序“以何见汝为” )
(4)子卿尚复谁为乎。(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子卿尚复为谁乎”。)
(5)何以复加。(介宾倒置句,正常语序“以何复加”。)
(6)募士、斥候百余人俱。 (宾语前置句 ,正常语序“募百余人士、斥候俱” )
②判断句:
(1)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
(2)非汉所望也。
篇四:《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文言文字词解释精校版》
四册 廉颇蔺相如列传 知识点整理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用一定的礼节授予某种名.位或官职】为上卿【战国时最高的官阶】,以【凭借】勇气闻..【闻名、出名】于诸侯【状语后置】。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宦官头目】缪贤舍人【随侍身边的亲近属官的通称】。 ..... 2.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送给】.赵王书【信】,愿【希望】以【介词,用】十五城请易【交换】....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白白地】见【被】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答复、回复】秦者【定语后置“求可使报秦的人”】,未得。
3.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何以..【宾语前置“以何”】知之?”对曰:“臣尝【曾经】有罪,.窃【谦辞,私自、私下】计【打算】欲亡【逃跑】走燕,臣舍...人相如止【阻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语【告诉】..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宠幸】于【介词,引出动词的施动者】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竟然】亡赵走燕【省略句,亡于赵,走于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捆绑】君归赵矣。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侥幸】得【能够】脱【免】矣。’臣从...其计,大王亦幸【幸而】赦臣。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应该】可使。” .
4.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通假字“否”】?”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表假设,如果】赵不许,曲【理亏】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权衡、比较】之【这】二策,.宁【宁可】许以负【使动,使…担负、承担】秦曲。”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一定,实在】无人,臣愿奉..【双手捧着】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请允.许我】完【使动,使…完好无缺】璧归赵。”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名作状,向西】入秦。 .
5.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呈献、进献】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给…看】美人【古今异义词,指妃嫔】及...左右【古今异义,左右的人,侍从】,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
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名作动,走上前】曰:“璧有瑕【玉..
1
上的斑点、疵病】,请指示【古今异义,指出来给…看】王。”..王授【交、给】璧,相如因【趁机】持璧却【退】立,倚柱,...怒发上【名作状,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全都】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凭..借、倚仗】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百姓】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因...为】一璧之故逆【违背、触犯】强秦之欢【欢心】,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古人在祭祀或行大礼前,洁身净心,以示虔诚】..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国书】于庭【通假字“廷”】。何..者?严【形容词作动词,尊重】大国之威以修敬【整饰礼仪表...示尊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宫廷中高大华丽的楼台】,.礼节甚倨【傲慢】;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使动,使…着急,.逼迫】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7.相如持其璧睨【斜视】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道歉】,固【坚决】请,召有司【官吏的通称】案【通....“按”,审察、察看】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城】予赵。 .
8.相如度【揣度、估计】秦王特【只,不过】以诈详为【装....作】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判断句】,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古代外交上最隆重的礼节,由..傧者九人依次传呼接引宾客上殿】于廷,臣乃【才】敢上璧。”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动词,安排住宿】.相如广成传【招待宾客的馆舍】。 .
9.相如度秦王虽斋,决【必定】负【违背】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名作动,穿】褐【粗布衣服】,怀【名作动,怀..揣】其璧,从径道【便道,小路】亡【逃跑】,归璧于赵。 ..
10.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延请】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通“穆”】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坚决明确地】约束【古今异义,遵守约....定】者也。臣诚【的确、确实】恐见欺于【“见…于”表被动】王而负【辜负,对不起】赵,故令人持璧归,间【名作状,从.小路】至赵矣。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个】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凭借】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动词,.接近,这里是受、接受的意思】汤镬【古代的一种酷刑,用滚..水烹煮,镬,古代的一种大锅】,唯【句首语气词,表希望】.大王与群臣孰【通假字“熟”,仔细】计议之。” .
11.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发出无可奈何的声音】。左右或欲引【牵,拉】相如去【离开】,秦王因【于是】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由此,趁机】.而厚【优厚】遇【招待、款待】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介词,...因为】一璧之故欺秦邪!”卒【终于】廷【名作状,在朝廷上】..见相如,毕礼而归【使动,使…回去】之。 .
12.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使【出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大夫中最高的官阶,比卿低一级】。 ...
13.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14.其后秦伐赵,拔【攻下】石城。明年【古今异义,第...二年】,复攻赵,杀二万人。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状语后置】。赵王畏秦,欲毋【不要】行。.廉颇、蔺相如计曰:“王不行【古今异义,不出行】,示赵弱..且怯也。”赵王遂行,相如从。廉颇送至境,与王诀【告别】.曰:“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王许之,遂与秦王会渑池。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一单元文言文人教版课文
15.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乐.器,形状像秦】。”赵王鼓【名作动,弹奏】瑟。秦御史【战...国时的史官】前【名作动,走上前】书【动词,写】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擅长,长(cháng )于】为【演奏】秦声,请...【请允许我】奏【进献】盆缶【盛酒浆的瓦器】秦王,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趁机】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缶。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名作动,杀】相如,相如张目叱【呵斥】之,..左右皆靡【退却】。于是秦王不怿【高兴,喜悦】,为一击缶..【省略句,为(赵王)一击缶】。相如顾【回头】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缶”。秦之群臣曰:“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向人进酒或献礼】。”蔺相如亦曰:“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
16.秦王竟【完毕】酒,终不能加胜于赵。赵亦盛【多】..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17.既罢【结束】,归国,以【因为】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上,秦汉以前,以右为尊】。 .
18.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只】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向来,本来】..贱人【判断句】,吾羞【意动,感到羞耻】,不忍为之下。”宣言【古今异义,扬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
2
不肯与会【省略句,不肯与(之)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位次】。已而【过了些时候】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调转】车避匿【躲避;藏匿】。 ...
19.于是舍人相与【一齐,共同】谏曰:“臣【秦汉以前...表示谦卑的自称,对方不一定是君主】所以【表原因】去【离...开】亲戚【古今异义,内亲外戚,包括父母兄弟】而事君者,..徒【只不过】慕君之高义【高尚的品德】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很,极】甚【过分】,且【连...词,即使,表示假设兼让步】庸人尚羞【意动,以…为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不才】,请辞去。”蔺相如固【坚决】...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固定句式,与… 相比…哪..一个更】秦王?”曰:“不若【如,比得上】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名作状,在朝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愚劣,无能】,独【难道】畏廉将军哉?顾【只...是,不过】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只是】.以【因为】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
此者,以先【意动,以…为先】国家之急而后【意动,以…为..后】私仇也。”
20.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通过,经由】宾客【门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宽恕,宽容 .补充近义词:假,贷,宥】之【我】至此也。”
21.卒【最终】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
练习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 A B C D 2.下列句中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3.下列句中“之”的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4.下列各句加点的“以”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秦亦不以城予赵 ②以勇气闻于诸侯 ③宁许以负秦曲 ④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 ⑤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⑥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⑦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⑧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⑨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A.①/②⑤/③④⑧/⑥⑦⑨ B.①②⑤⑨/③④⑦/⑥⑧ C.①②⑥/③④⑦⑧/⑤⑨ D.①/②⑤/③④⑦⑧/⑥⑨ 5..指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含义完全相同的一组( ) A. \ \ B.\\\ C.\ \ D.\ 6 下列各项中,词类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②乃使其从者衣褐 ③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 ④且庸人尚羞之
⑤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⑥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⑦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 ⑧毕礼而归之 ⑨卒廷见相如 ⑩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A.①②④/⑤⑦⑨/⑥⑧/③⑩ B.①⑧/②③⑦/④⑩/⑤⑥⑨ C.①④⑨/②⑥⑦/③⑩/⑤⑧ D.①⑧/②⑥⑦/③⑤⑨/④⑩ 7.下列各句中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A.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B.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C.徒见欺 D.大王来何操 下列各项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B.而君幸于赵王
C.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D.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 8.课外阅读
蔺相如之完璧,人皆称之,予未敢以为信也。
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诈赵而胁其璧。是时言取璧者,情也,非欲以窥赵也。赵得其情则弗予,不得其情则予;得其情而畏之则予,得其情而弗畏之则弗予。此两言决耳,奈之何既畏而复挑其怒也?
且夫秦欲璧,赵弗予璧,两无所曲直也。入璧而秦弗予城,曲在秦。秦出城而璧归,曲在赵。欲使曲在秦,则莫如弃璧;畏弃璧,则莫如弗予。夫秦王既按图以予城,又设九宾,斋而受璧,其势不得不予城。璧入而城弗予,相如则前请曰:“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夫璧非赵璧乎?而十五城秦宝也。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弃
3
我如草芥也。大王弗予城,而绐赵璧,以一璧故而失信于天下,臣请就死于国,以明大王之失信。”秦王未必不返璧也。今奈何使舍人怀而逃之,而归直于秦?是时秦意未欲与赵绝耳。令秦王怒而僇相如于市,武安君十万众压邯郸,而责璧与信,一胜而相如族,再胜而璧终入秦矣。
吾故曰:“蔺相如之获全于璧也,天也。”若其劲渑池,柔廉颇,则愈出而愈妙于用。所以能完赵者,天固曲全之哉!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人皆称之( ) ②非欲以窥赵也( ) ③大王弗予城,而绐赵璧( )④令秦王怒而僇相如于市( ) 2.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1)夫秦王既按图以予城A.同手压住 B.止住 C.查看 D.依照
(2)而归直于秦A.职责 B.理 C.正直 D.一直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3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今 使 大 王 以 璧 故, 而 亡 其 十 五城,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五 城 之 子 弟,皆 厚 怨 大 王 以 弃 我 如 草 芥也 _
_
_
_
_
_
_
_
_ 。 所 以 能 完 赵 者, 天 固 曲 全 之 哉! ②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武传
1武字子卿。少以【因为】父任,兄弟并【一起】为【担...任】郎【官名,汉代专指皇帝的侍从官】。稍【渐渐】迁【升...迁,升迁】至栘中【厩名】厩(jiù)监【管事的官员,这里指.........管理马厩的官】。时汉连伐【征讨】胡【古代称北方和西方的..民族如匈奴等为胡,这里指匈奴。】,数【多次,屡次】通使...【互派使者】相窥观【窥探观察】。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他们】以【表目的,...来】相当【dàng抵押单于【匈奴.的最高首领乃【于是,就.尽【全部】归【使…归】汉使路充国等。武帝嘉【赞赏】其义....【宜,做事合乎情理】,乃【于是】遣武以【凭借……身份】持拿旄节,以竹为竿,上缀以牦牛尾,是使+定语+者因【趁机】厚赂【赠送礼物】单于,答【回报】其....【他的】常惠等募【招募】士【士卒】斥候【侦察兵】百余人俱【一同】【省略句,此处省略谓语“前往”】。既【…之后】至匈奴,.置【置办,备办】币【财物】遗(wèi)【馈赠】【更...否定判断句】 2方【正】欲发【打发】使【派】送武等,会【恰逢,正...赶上】缑(gōu)王与长(cháng)水虞常等谋反【省略句,省略“于”】判断句,标志“者,也”】,与昆邪王俱【一起】降汉,后随浞野侯没【陷没】胡..中。及【与,和】卫律所将【率领】降者,阴【暗中】相与【一.....六年级日记起】谋【密谋】劫【劫持】单于母阏氏(yānzhī)归【归附】汉。...会【恰逢,正赶上】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汉时,素【向来、平..素】与副张胜相知【相熟识,有交情】,私候【拜访】胜曰:...“闻汉天子甚怨【怨恨】卫律,常能为【替】汉伏弩【名作状,..用弓弩】射杀之【代词,他,指卫律】。吾母与弟在汉,幸【希..望】蒙【蒙受,得到】其【代词,皇帝的】赏赐。”张胜许【答...应】之,以【把】货物【财物】与【给】常。 ....
3后月余,单于出猎,独【只有】阏氏(yānzhī)、子弟在。.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起事】,其【其中的】一人夜亡【逃跑】,...告【告发】之。单于子弟发【派】兵与【省略句,此处省略“之”】..战。缑王等皆【都抓住】【意念被动句】。单于使卫律治【审理】其事【这件事】,...
4
张胜闻之,恐前【以前】语发【揭露,暴露】, 以【把】状....【情况】语(yù)【告诉】武。武曰:“事如此【像这样】,此....必及【牵连】被动句】, .重【更加】负【辜负,对不起】国。”欲自杀,胜、惠共【一...起】止之。虞常果引【牵攀,招供】张胜。单于怒,召诸贵人...【贵族】议,欲杀汉使者。左伊秩訾曰: “即【假使】谋【谋.杀语“处罚”)【宾语前置句、省略句】?宜【应该】皆降【使..动用法,使……投降】之。”
4单于使【派】卫律召【召唤】武受辞【受审讯】,武谓惠等:“屈【使动用法,使……受屈】节辱【使动用法,使……..受辱】命,虽【即使】生,何面目以归汉!” 引【拔出】佩刀..自刺。卫律惊,自抱持【抱住】武,驰【骑马跑】召医。【补...充主语,医生】凿地为【做】坎【坑】,置煴火【yūn,无焰....的火】,覆武其【代词,代煴火】上,蹈【踩】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惠等哭, 舆【名词作动词,抬,扛。补.充同义词:舁】归营。单于壮【意动用法,以……为壮】其节,.朝夕【名作状,早晚】遣人候问【问候】武,而【却】收系【逮.......捕监禁】张胜。
5武益【更加,逐渐】愈【痊愈】,单于使【派】使【使....者】晓【通知,告诉】武,会【共同】论【判罪】虞常,欲因....【趁】此时降【使动用法,使……投降】武。剑斩虞常已【表..示过去。】,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判处】死。.单于募降者赦【赦免】罪。”举【举起、拿起】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 “副有罪,当【理当】相坐【一个人犯了罪,...有关的人连同治罪,叫“连坐”或“相坐”】。”武曰:“本无谋【参加谋划】,又非亲属, .连坐?”复举剑拟【打算】【省略谓语“砍”】之【省略句】,武不动。 律曰:“苏君, 律前【先前】负【背叛】汉归【归...降】匈奴,幸【幸而】蒙【蒙受,得到】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满】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这样】。空【白白地】以【把】身膏【使动用法,使……滋...润肥美】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律曰: “君因【通过】.我降,【省略主语“我”】与君为兄弟【省略句】。今不听吾计,后虽【即使】欲复见我,尚【还】可得乎?”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顾及】恩义【恩德义理】, 畔【通“叛”,....背叛原民族以外的边远民族】【状语后置句】,何以汝为【句末语
宾语前置句】? 且【况且】单于信【信任】汝,..使决【决定】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使动用法,使…..争斗】两主,观祸败。若【你】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
6.律知武终不可胁,白【报告】单于。单于愈【越发】益欲..降【使他投降】之,乃幽【囚禁】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下】雪,武卧啮【嚼】雪与旃【同“毡”,毡毛】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迁移】武北海上无人处【省略句省略介词“于”】,使牧羝(dī),羝乳【作动词,生子】.乃得归。别【分别隔离】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通“弆(jǔ)”,收藏。】草实而食.之。杖【名词做动词,拄着。】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m.áo)尽落。积五六年,单于弟於靬王弋射海上。武能网【名词.做动词,结网】纺缴,檠【用檠矫正弓弩。】弓弩,於靬王爱.之,给【供给】其衣食。三岁余,王病,赐武马畜、服匿、穹.庐。王死后,人众徙去。其冬,丁令盗武牛羊,武复穷厄【陷..于困境】。
7.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第二年】,..陵降,不敢求【访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趁机】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一向关系...很好】,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白.白地】自苦亡【通“无”,没有。】人之地,信义安所见【通“现”,显现】乎?【宾语前置】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殿阶】,意念被动句】,.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孺卿从祠【祭祀】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逃走】,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来时太夫人已不幸【去世】,..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改嫁】矣。独有女弟....【妹妹】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古义:年纪】高,法令亡【通“无”,没有...】,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子卿尚复为谁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武曰:“武父子亡【通.“无”,没有】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古义:提拔】,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亲近之臣】,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
5
为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无所恨【遗憾】,.愿勿复再言!”
8陵与武饮数日,复曰:“子卿壹听陵言!”武曰:“自分【料想,断定】已死久矣!王必欲降【降:使动用法,使……..投降。】武,请毕今日之驩【通“欢”】,效【献出】死于前!”..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乎,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名.词做状语,向上】通于天!”因泣下霑【同“沾”】衿【衿:.通“襟”】,与武决【通“诀”,诀别】去。 .
9.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欺骗说】武死。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省略具【完全、详尽】自陈..道【陈述说明】。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
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使者大喜,如【按照】惠语.以让【责备】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道歉】汉使曰:“武..等实在。【古义:确实存在】” ..
10.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通“已”,已经】降及物故...【死亡】,凡【总共】随武还者九人。武以【在……的时候】..始元六年春至京师。武留匈奴凡【总共】十九岁,始以【在……..的时候】强壮出,及【等到】还,须发尽【全都】白。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 除:殿阶 B.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 过:过错 C.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 成就:栽培 D.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 让:责备 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 素:平时、一向 B.孺卿从祠河东后土 祠:名词,祠堂 C.信义安所见乎 安:疑问代词,哪里 D.自分已死久矣 分:动词,料想
3..下列各句中的加点字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空自苦亡人之地 B.法令亡常C.武父子亡功德 D.宦骑亡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 B.太夫人已不幸 C.D.
5.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大王来何操
A.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B.皆为陛下所成就 C.子卿尚复谁为乎 D. 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篇五:《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梳理(含答案)》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梳理(含答案)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梳理(含答案)新高考 四川人教必修四文言文知识梳理
柳永词两首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异日图将好景
今义:美好的景况 古义:________________
2.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义:不热闹;使受到冷淡的待遇
古义:________________
3.便纵有千种风情
今义:人的仪表举止;情怀,意趣;流露出来的男女相爱的感情(常含贬义)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1.乘
乘醉听箫鼓( )
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 )
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 )
2.归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
而皆背晋以归梁( )
后五年,吾妻来归( )
完璧归赵( )
若水之归海( )
三、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1.嬉嬉钓叟莲娃( )
2.都门帐饮无绪( )
3.异日图将好景( )
苏轼词两首
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
一尊还酹江月( )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千古风流人物
今义:轻浮放荡;有才学而不拘礼法
古义:________________
2.回首向来萧瑟处
今义:从来,一向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1.任
一蓑烟雨任平生( )
任重而道远( )
王甚任之( )
众怒难任( )
2.却
山头斜照却相迎( )
却匈奴七百余里( )
却之不恭( )
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1.大江东去( )
2.竹杖芒鞋轻胜马( )
辛弃疾词两首、李清照词两首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今义:一个挨一个地 古义:________________
2.刘郎才气
今义:有才华,表现于外的才能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望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
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 )
在丙寅三月之望( )
三、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1.赢得仓皇北顾( )
2.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
3.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
廉颇蔺相如列传
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
1.拜送书于庭( )
2.召有司案图( )
3.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
4.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
5.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 )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其势必不敢留君
今义:副词,根据形势推测必然会怎样
古义:________________
2.请指示王
今义: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说明处理某个问题的原则和方法 古义:________________
3.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今义:限制,使不超出范围 古义:________________
篇六:《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文言译文全套》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文言译文全套 教学园地
11-26 1955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文言译文全套
必修一(第一册)文言文翻译全集
必修二(第二册)文言文翻译全集
5、《诗经》两首
8、*诗三首
必修三(第三册)文言文翻译全集
6、杜甫诗三首
8、*李商隐诗两首
必修四(第四册)文言文翻译全集
5、柳永词两首
)
6、苏轼词两首
7、辛弃疾词两首
8、*李清照词两首
必修五(第五册)文言文翻译全集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文言译文全套
必修一·文言文译文全集
必修二·文言文译文全集
必修三·文言文译文全集
非攻(节选)/墨子
必修四·文言文译文全集
第五册·文言文译文全集(节选)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文言译文全套
第一册文言文译文全集
14《诗经》两首
17汉魏晋诗三首
18汉乐府两首
19南朝诗两首
第二册文言文译文全集
篇七:《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归纳》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归纳
《廉颇蔺相如列传》文言字词知识梳理
一、通假字
⑴ 可予不:(不,通“否”。)
⑵ 臣愿奉璧西入秦:(奉,通“捧”,双手捧着。)
⑶ 拜送书于庭:(庭,通“廷”,朝廷,接受朝拜和处理政务的地方。)
⑷ 召有司案图:(案,通“按”,察看。)
⑸ 秦自缪公以来,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缪,通“穆”。)
⑹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孰,通“熟”,仔细。)
⑺ 设九宾于廷(宾,通“傧”,接引宾客的人,傧相)
⑻ 肉袒伏斧质(质,通“鑕”,铁钻)
⑼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邪,通“耶”,yé,语气词,吗)
二、古今异义
1.指示:
古义:指给人看(请指示王) ; 今义:上对下的说明
2.约束:
古义:遵守约定(未尝有坚明约束者) ;今义:限制使不超出范围
3.得罪:
古义:得到惩处(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 ;今义:冒犯
4.明年:
古义:第二年(明年复攻赵); 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5.前进:
古义:上前进献(于是相如前进缶);今义:向前行进
6.宣言:
古义:扬言((廉颇)宣言曰);今义:宣告,表示政府的公告
7.鄙贱:
古义:地位低下,见识浅薄(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今义:卑鄙下贱
8.以往
古义:从这里到那里,指地点(指以往十五都予赵);今义:表时间,从前,过去
9.因而
古义:趁此就……;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10.亲戚
古义:内亲外戚,包括父母、兄弟、妻子和同族亲属等;今义:跟自己有婚姻关系或血缘关系的家庭或成员
11.所以
古义:……的原因;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12.美人
古义:妃嫔;今义:美貌女子
13.布衣
古义:平民;今义:用布做的衣服
14.走
古义:跑;今义:行。
15.去
古义:离开;今义:跟“来”相对
三、一词多义
1.负
① 秦贪,负其强(依仗,凭借)
②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起)
③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违背)
④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
⑤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背着)
2.使
① 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派)
② 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出使)
③ 乃使其从者衣褐(让)
④ 大王乃遣一介之使(使臣)
3.引
① 引赵使者蔺相如(引见,延请)
② 左右欲引相如去(拉)
③ 相如引车避匿(牵,拉,引申为掉转)
④ 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动,拉开弓)
4.幸
① 而君幸赦臣(幸好,侥幸)
② 而君幸于赵王(宠幸)
③ 则幸得脱(侥幸)
5.以
① 以勇气闻于诸侯(凭,凭借)
②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用,拿 )
③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来,连词,相当于“而” )
④ 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用以,用来 )
⑤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么仇也( 因为 )
6.徒
① 徒见欺 (白白地)
② 徒以口舌为劳(只,只不过)
7.于
① 君幸于赵王(介词,被)
② 故燕王欲结于君(连词,同)
8.见
① 徒见欺(介词,被,受)
② 大王见臣列观(动词,接见)
9.因
① 不如因而厚遇之(由此,趁此)
②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通过、经由)
10.顾
① 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回头)
② 顾吾念之(只不过)
③ 顾野有麦场(《狼》)(四面看)
④ 念父母,顾妻子(《报任安书》)(顾惜,怜惜)
⑤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反而)
四、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
① 而相如庭斥之( 廷,在朝廷上 )
② 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间,从小路 )
③ 相如奉璧西入秦(西,向西)
④ 肉袒负荆(肉:把上身,作“袒”的状语)
2.名词作动词
① 舍相如广成传舍(舍,安置住宿)
② 左右欲刃相如(刃,用刀杀)
③ 乃使从者衣褐,怀其璧(衣,穿;怀,怀里藏着)
④ 乃前曰(前,上前)
⑤ 怒发上冲冠(上,向上竖起)
⑥ 赵王鼓瑟(鼓,弹奏)
⑦ 臣乃敢上璧(上:献上)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归纳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归纳
3.动词的使动用法
① 归璧于赵(归,使……归)
② 秦王恐其破璧(破,使……破碎)
③ 宁许以负秦曲(负,使……承担)
④ 毕礼而归之(毕,使……完毕;归,使……回去)
⑤ 臣舍人相如止之曰(止,使……止;阻止)
4.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完璧归赵(完,使……完整)
5.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① 且庸人尚羞之(羞,以……为羞耻)
② 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先,以……为先;后,以……为后)
6.形容词作动词
①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严,形作动,尊敬)
② 大王必欲急臣(急,逼迫)
③ 秦王善为秦声(善,擅长,善于)
五、文言句式
(一)判断句
①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者,……也)
② 和氏璧,天下共传宝也。(……,……也)
③ 我为赵将(为,译为“是”)
(二)倒装句
1.状语后置句
① 拜送书于廷(于廷拜送书)
② 君幸于赵王(君于赵王幸)
③ 使不辱于诸侯(使不于诸侯辱)
2.宾语前置句
何以知之(以何)
3.定语后置句
求人可使报秦者(求可使报秦之人)(中心词+定语+者)
(三)被动句
① 而君幸于赵王(于,被)
②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见,被)
(四)省略句
① 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省略代词“之”)
② 不如因(之)而厚遇之。(省略代词“之”)
③ 今君乃亡(于)赵走(于)燕。(省略介词“于”)
④ 请奉盆缶(于)秦王。(省略介词“于”,状语后置句,请于秦王奉盆缶)
⑤ 遂与秦王会(于)渑池。(省略介词“于”)
(五)固定句式
1.孰与 / 与……孰:跟……相比,哪一个(谁)更……
例: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其 / 吾与徐公孰美 / 孰与君少长
2.独……哉:难道……吗,表反问
例:独畏廉将军哉
六、出自本文的成语
完璧归赵 怒发冲冠 负荆请罪 刎颈之交
《苏武传》文言知识整理
一、通假字
(1)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畔:通“叛”,背叛。
(2)与旃毛并咽之 旃:通“毡”,毛织品。
(3)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去:通“弆(jǔ)”,收藏。
(4)空自苦亡描写春天的优美句子人之地 亡:通“无”,没有。
(5)信义安所见乎 见:通“现”,显现。
(6)法令亡常 亡:通“无”,没有。
(7)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亡:通“无”,没有。
(8)武父子亡功德 亡:通“无”,没有。
(9)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 霑:通“沾”,沾湿;衿:通“襟”,衣襟。决:通“诀”,诀别。
(10)前以降及物故 以:通“已”,已经。
(11)请毕今日之马雚 马雚:通“欢”,欢聚
(12)且单于信女 女,通“汝”,你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归纳文章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归纳出自古义:提拔。今义:业绩。 (3)我丈人行也。 古义:老人,长辈。今义:岳父。 (4)欲因此时降武。 古义:趁这时。今义:相当于所以。 (5)独有女弟二人 古义:妹妹。今义:姐姐(妹妹)和弟弟。 (6)且陛下春秋高 古义:年纪。今义: 本文来自学优高考网end#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7)武等实在 古义:确实存在。今义:诚实、老实。 (8)位列将 位:古义,官位;今义,位置、地位 列:古义,一般的,普通的;今义,排列 (9)兄弟亲近 古义:亲近的侍臣;今义:靠近(亲密地接近) (10)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 古义:临时充任;今义:虚假 (11)稍迁至栘中厩监 古义:渐渐;今义:稍微,些许 (12)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 遗,古义:送给;今义:丢失、落下 币,古义:财物、礼物;今义:货币 (13)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古义:正当、适逢;今义:聚会、集合 (14)虞常果引张胜 古义:牵攀,招供;今义:牵引,引导 (15)如惠语以让单于 古义:责备;今义:把方便或好处给别人;躲闪、避开 三、词类活用 1.意动用法 单于壮其节 壮: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壮。 诚甘乐之 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2.使动用法 (1)欲因此时降武 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2)空以身膏草野 膏:使动用法,使……肥沃。 (3)反欲斗两主 斗:使动用法,使……争斗。 (4)单于愈益欲降之 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5)何久自苦如此 苦:使动用法,使……受苦。 (6)王必欲降武 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3.名词活用 (1)天雨雪 雨:名词做动词,下。 (2)羝乳乃得归 乳:名词做动词,生子。 (3)杖汉节牧羊 杖:名词做动词,拄着。 (4)武能网纺缴,檠弓弩 网、檠 :名词做动词,结网、用檠矫正弓弩。 (5)惠等哭,舆归营 舆:名词做动词,抬,用车子抬。 (6)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上:名词做状语,向上。 四、一词多义 1.使 (1)数通使相窥观 使:使者。 (2)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汉者 第一个“使”:出使。 (3)单于使使晓武 第一个“使”:派,第二个“使”:使者。 2.语 (1)以状语武 语:告诉。 (2)如惠语以让匈奴 语:说的话。 3.引 (1)虞常果引张胜 引:招供。 (2)引佩刀自刺 引:拔。 4.食 (1)绝不饮食 食:给他吃的。 (2)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食:吃。 (3)廪食不至 食:粮食。 (4)给其衣食 食:食物。 5.发 (1)方欲发使送武等 发:打发。 (2)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 发:发动。 (3)恐前语发 发:被揭发。 五、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1)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2)非汉所望也。(3)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二)倒装句 (1)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定语后置句(中心词+定语+者),正常语序“送留在汉匈奴”。 (2)为降虏于蛮夷。 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于蛮夷为降虏”。 (3)何以汝为见。 宾语前置句和介宾倒置句,正常语序“以何见汝为” (4)子卿尚复谁为乎。 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子卿尚复为谁乎”。 (5)何以复加。 介宾倒置句,正常语序“以何复加”。 (6)信义安所见乎? 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信义所见安乎” (三)被动句 (1)见犯乃死,重负国 (2)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全家被杀) (3)皆为陛下所成就 (4)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被活捉) 《张衡传》文言知识整理 一、文言知识归纳 (一)通假字 1.员径八尺(员,通“圆”,圆周) 2.形似酒尊(尊,通“樽”,酒器) 3.一时收禽(禽,通“擒”,捉拿,擒拿) (二)古今异义 1.常从容淡静 (古义:言语举止适度得体。今义: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2.举孝廉不行 (古义:不去 ( 应荐 ) 。今义:不可以。 ) 3.公车特征拜郎中( 古义:特地征召。今义:事物的特点、征象、标志等。) (古义:指官职名称;今义:中医医生) 4.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古义:篆,篆文。文,通“纹”,花纹。今义:汉字的一种书体,如大篆、小篆等。 ) 5.覆盖周密无际 (古义:四周严密。今义:周到细致。 ) 6.振声激扬 (古义:激越、传扬。此指清脆响亮。今义:激动昂扬或激励使振作起来。) 7.寻其方面( 古义:方向。今义:事情或事物的一面。 ) 8.衡下车,治威严 (古义:官吏初到任。今义:从车上下来。 ) 9.上下肃然 (古义:整肃,老实收敛的样子。今义:十分恭敬的样子,如:肃然起敬。 ) 10.中有都柱 (古义:大,音dū。又如:军惊而坏都舍。今义:都市;或用作表范围的副词 ( 音dōu ) 。) 11.不好交接俗人(古义:结交;今义:移交和接替) (三)词类活用 1.时天下承平日久 (名词作状语,当时。 ) 2.衡少善属文( 形容词作动词,擅长,善于。 ) 3.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形容词作动词,擅长,善于。 ) 4.妙尽璇机之正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研究透了;形容词作名词,正确的道理。 ) 5.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奇。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归纳默认分类 (四)一词多义 1公 连辟公府不就 (名词,指三公。公府,三公的官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 (名词,古代五等爵位 ( 公侯伯子男 ) 之一。此指鲁庄公。 ) 盖当蓼州周公之被逮 (名词,对尊长或平辈人的尊称。 ) 便可白公姥 (名词,称丈夫的父亲。) 邪曲之害公也 (形容词作名词,公正无私的人。) 公车特征拜郎中 (形容词,公家的。 ) 公然抱茅入竹去 (副词,公开。) 公私之积,犹可哀痛(与私相对,属于国家的) 邪曲之害公也(公正、公正的人) 残贼公行(公然、公开地) 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秦穆公) 脚著谢公屐(对人的尊称) 2 辟 连辟公府不就(征召) 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通“避”) 唇吻翕辟(开,打开) 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开辟,开设) 辟邪说(排除,驳斥) 疆土之新辟者(开垦) 3 征 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名词,证据,征验。)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动词,表现。)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动词,出征。) 旁征博引 (动词,寻求,搜集。) 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 动词,征收,征取。) 公车特征拜郎中(征召) 挟天子以征四方(征伐) 岁征民间(征收) 4 制 ①其牙机巧制(制作,构造) 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控制) ③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指挥) ④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规模) 5 精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形容词,精心。) 以精铜铸成 (形容词,精纯。)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名词,本义是精舂过的上等白米。) 齐楚之精英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精粹的宝器。)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形容词,精锐。) 三打白骨精 (名词,精怪。) 殚精竭虑(名词,精力,精神。) 6 施 傍行八道,施关发机 (动词,设置。) 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 (动词,施行,实行。)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动词,施加,强加。) 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 动词作名词,给予、赠送的东西。) 靡计不施,迄无济 (动词,使用。) 未报秦施( 动词作名词,恩惠。) 何施之为( 动词,报答。 ) 篇八:《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归纳》 文言文 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知识归纳 《寡人之于国也》文言知识归纳 一、通假字 1.直不百步耳(直,通“只”,不过。) 2.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也(颁,通“斑”,斑白。) 4.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通“途”,道路。) 二、古今异义词 ①寡人之于国也(寡人,古代国君称自己的谦词。今用于形影孤单的人。) ②河内凶(河,黄河,今泛指河流。凶,谷物收成不好,今常指人暴躁,心肠狠。) ③请以战喻(请,请允许我。今常用于对方。例如:“请坐”,让对方坐下;“请指导”,让对方做指导。) ④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可以,“可”是“可以”,“以”是凭借。今常连用,表示同意,认可。) ⑤弃甲曳兵而走(走,跑,这里指逃跑。今常指一般的行走。) ⑥或百步而后止(或,有的人,不定代词。今常用于选择复句中的选择词。。) ⑦斯天下之民至焉(斯,则,那么。今常用于代词,当“这”“此”讲,如“斯文”等。) ⑧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供养活着的人;今常用义是保养身体。) ⑨王无罪岁(无罪,不要归咎;今常用义是没有犯罪) 三、一词多义 1.数 ①愿令得补黑衣之数(《触龙说赵太后》) (名词,数目、数量) ②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寡人之于国也》)(数词,几、若干) ③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名词,命运) ④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副词,shuò,屡次) ⑤数罟不入洿池(《寡人之于国也》)(形容词,cù,密、细密) ⑥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赤壁之战》)(动词,shǔ,计算) 2.直 ①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爱莲说》)(形容词,与“曲”相对,不弯曲) ②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也》)(副词,仅、只) ③系向牛头充炭直(《卖炭翁》)(名词,通“值”,价值) ④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指南录>后序》)(副词,径直、直接) 3.发 ①百发百中(成语)(动词,发射) ②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动词,征发、派遣) ③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寡人之于国也》)(动词,打开粮仓,赈济灾民) ④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醉翁亭记》)(动词,花开) ⑤主人忘归客不发(《琵琶行》)(动词,出发) ⑥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以猝发(《五人墓碑记》)(动词,实施) ⑦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五人墓碑记》)(动词,发出、抒发) 4.兵 ①非我也,兵也(《寡人之于国也》)(名词,兵器) ②穷兵黩武(成语)(名词,战争) ③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名词,军队) ④草木皆兵(成语)(名词,士兵) 5.胜 ①驴不胜怒,蹄之(《黔之驴》)(动词,承受) ②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寡人之于国也》)(副词,尽) ③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形容词,胜利) ④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忆江南》)(动词,超过) ⑤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形容词,优美的) 6.于 ①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介词,比) ②寡人之于国也(介词,对) ③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介词,在) ④移其民于河东(介词,到) ⑤移其粟于河内(介词,从) ⑥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介词,与,和) 7.王 ①然而不王者(动词,为王,读“wàng”) ②梁惠王日(名词,君王,读“wáng”) 8.以 ①请以战喻(介词,用、拿) ②可以无饥矣(介词,凭借,此处的“可以”也可看作古今同义) ③以时入山林(介词,按) ④申之以孝悌之义(介词,把) 9.食 狗彘食(动词,吃)人食(名词,食物)而不知检 10.之 ①填然鼓之(音节助词,没有意义的衬字) ②王道之始也(结构助词,“的”) ③申之以孝悌之义(复指代词,代“孝悌之义”。或为兼词“于之”,向他们) ④寡人之于国也(结构助词,起舒缓语气的作用) ⑤无如寡人之用心者(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⑥鸡豚狗彘之畜(结构助词,提宾的标志。或作复指代词,指代“鸡豚狗彘”) 四、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动词 ①填然鼓之(鼓,名词用作动词,“敲起鼓”“击鼓”。一说,非活用,用本意) ②树之以桑(树,名词用作动词,“种植”) ③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衣,名词用作动词,“穿上”) ④王无罪岁(罪,名词用作动词,“归罪”) ⑤然而不王者(王,名词用作动词,“为王“称王”“统一天下”) 2.名词的为动用法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丧,名词的为动用法,“为……办丧事”) (二)动词的活用 1.动词当名词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生:活着的人;死:死去的人) 2.动词的使动用法 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移,使……迁移,使动用法) (三)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动词 谨庠序之教(谨,形容词作动词,“认真从事”“认真办好”) 五、古汉语句式 (一)判断句 ① 非我也,岁也(……也,表判断) 非我也,兵也。(……也,表判断) 是亦走也(……也,表判断)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也,表判断) ②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也,表判断) (二)倒装句 1.宾语前置句 ① 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应为“未有之也”) ② 鸡豚狗彘之畜(宾语前置,应为“畜鸡豚狗彘”) 2.介宾结构后置(状语后置句) ①移其粟于河内(“于河内”为介宾结构) ②树之以桑(“以桑”为介宾结构) ③顿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于道路”为介宾结构) ④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于刺人而杀之……”为介宾结构) ⑤申之以孝悌之义 (“以孝悌之义”为介宾结构 ) (三)省略句 可以无饥矣(“以”后省略宾语“之”,句意是:可以凭借它不受饥饿之苦了) 六、特殊结构(结合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二题作小结) 1.“或……或”(有的人……,有的人……)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有的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 2.“直……耳,是……也”(只是……罢了,这也是……啊)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只是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还是逃跑啊。 3.“是何异于……” (这跟……有什么不同呢)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这种状况和拿刀子刺人,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 《劝学》文言知识积累 一、通假字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归纳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归纳 1.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輮”通“煣”,用火烤使木弯曲,使……弯曲) 2.知明而行无过(“知”通“智”,智慧) 3.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禀赋) 4.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又”;“暴”通“曝”,晒) 二、古今异义 1. 博学古义: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今义:知识、学识的渊博。 2. 参 古义:验,检查。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今义:参加,参考。 3. 疾 古义:强。例:声非加疾也(这里指声音宏大);疾风知劲草。 今义:疾病,快。 4. 假 古义:凭借,借助。例:假舆马者。 今义:与“真”相对。 5. 金 古义:金属制的刀剑。例:金就砺则利。 今义:金银。 6. 爪牙古义:爪子和牙齿。例:蚓无爪牙之利。 今义:坏人的党羽、帮凶。 7. 用心古义:思想意识活动。例如:用心一也。 今义:读书用功或对某事肯动脑筋。 8. 用 古义:因为;今义:使用。如:用心一也 9. 跪 古义:脚或腿;今义:跪下。如:蟹六跪而二螯 10.寄托 古义:容身,托身;今义:把感情、理想、希望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如: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三、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状语 ①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作状,每天) ②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名作状,向上、向下) 2.名词作动词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名词用作动词,游水) (二)动词的活用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 (三)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① 其曲中规(曲:形作名,曲度,弧度) ②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高:形作名,高处) 2.形容词作动词 故木受绳则直(直:形容词作动词,变直) 3.形容词的使动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走得快) (四)数词作形容词(一说是数词作动词) 用心一也(一,数词作形容词,专一) 四、一词多义(结合完成练习二) 1. 绝 ①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口技》)( 停止) ②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桃花源记》)(隔绝) ③ 以为妙绝 (《口技》)(极点) ④ 佛印绝类弥勒 (《核舟记》)(非常) ⑤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劝学》)(横渡) ⑥ 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 (《屈原列传》)(断绝) 2. 强 本文来自学优高考网end# ①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杜甫《前出塞》)(有力的弓) ②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 (强健、强壮 ) ③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木兰诗》)(有余、略多) ④ 乃自强步,日三四里 (《触龙说赵太后》)(qiǎng,勉强) ⑤ 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 (《赤壁之战》)(强盛) 3. 假 ①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送东阳马生序》)(借、借用) ②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劝学》)(借助、利用) ③ 乃吾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假装) ④ 假有人焉,举我言复于我,亦必疑其诳 (假如、如果) 4. 望 ①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劝学》)(远看) ②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鸿门宴》 )(盼望、希望) ③ 先达德隆望尊 (《送东阳马生序》)( 声望 ) ④ 予犹记周公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五人墓碑记》)(农历十五日) 5. 闻 ①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劝学》)(听见) ② 博闻强志 (《屈原列传》 )(见闻、见识) 人教版高中语文成语小故事大全必修三文言文知识归纳文章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归纳出自初闻涕泪满衣裳 (《闻军官收河南河北》)( 听说 ) ④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邹忌讽齐王纳谏》)( 使上级听见 ) ⑤ 况草野之无闻者欤 (《五人墓碑记》)( 声望、声名 ) ⑥ 以勇气闻于诸侯 (《廉颇蔺相如列传》)( 闻名、出名) ⑦ 扫后更闻香 (《和张秀才落花有感》)(用鼻子嗅) 五、特殊句式(固定格式) (一)判断句 ①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② 用心一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③ 用心躁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二)倒装句 1.介词结构后置句(状语后置句) ①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②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定语后置句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三)被动句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被雕刻) (四)省略句 ① 輮以(之,省代词,它)为轮 ② 蟹(省谓语“有”)六跪而二螯 (五)固定用法 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例句: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过秦论》文言知识归纳 一、通假字 1.威振四海(振,通“震”,震动) 2.倔起阡陌之中(倔,通“崛”,突出,举起) 3.非抗于九国之师(抗,通“亢”,高,引申为强大) 4.孝公既没(没,通“殁”,死) 5.合从缔交(从,通“纵”,合纵,战国时期六国联合共同对付秦国的的策略) 6.赢粮而景从(景,通“影”,影子) 7.百有余年矣(有,通“又”,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 8.陈利兵而谁何(何,通“呵”,大声呵斥) 9.约从离衡(衡,通“横”,连横,战国时期秦国离间六国,各个击破的的策略) 10.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弊,通“敝”,弱点,毛病) 二、古今异义 1.国家 古义:指诸侯封地(诸侯国),大夫封地(家);今义:一个国家的整个区域(全国) 2.爱人 古义:爱护别人,体贴别人;今义:指丈夫或妻子,或指恋爱中的一方 3.以为 古义:把……作为,把……做成;今义:认为 4.山东 古义: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今义:指山东省 5.河 古义:黄河;今义:指一般河流 6.橹 古义:盾牌;今义:指外形似桨的一种用人力推进船的工具。 7.池 古义:护城河;今义:池塘 8.赢 古义:担负,背负;今义:胜或获得 9.以致 古义:用来招纳;今义:连词,用在下半句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 三、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状语 ①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席,像席子那样;包,像包裹那样;囊,像口袋那样) ②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云,像云那样;响,像回声那样;景,像影子一样) ③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南,向南;西,向西;东,向东;北,向北) ④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南,向南) ⑤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北,向北) ⑥ 内立法度,……外连横而斗诸侯。 (内,对内;外,对外) ⑦ 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瓮,用破瓮;绳,用绳子) 2.名词作动词 ① 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牖,当作窗户;枢,当作门轴) ②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帝王,称帝称王) ③ 外连横而斗诸侯(连横,采取连横的策略) ④ 履至尊而至六合(履,登上) ⑤ 将数百之众(将,带领) ⑥ 序八州而朝同列(序,招致,使……依次序排列) ⑦ 会盟而谋弱秦(盟:结盟) (二)动词的活用 1.动词作名词 追亡逐北(亡,逃跑的军队) 2.动词的使动用法 ① 外连横而斗诸侯 (斗,使……相斗) ② 伏尸百万,流血漂橹(漂,使……漂浮) ③ 吞二周而亡诸侯(亡,使……亡,灭亡) ④ 序八州而朝同列 (朝,使……朝拜) ⑤ 却匈奴七百余里(却,使……退却) ⑥ 约从离衡(离,使……离散) (三)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① 崤函之固 (固,险固的地势) ②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利,有利的形势) 2.形容词作动词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小,变小;弱,削弱) 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①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弱,使……弱,削弱) ②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愚,使……愚昧) ③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弯,使……弯) 四、一词多义 1.制 ①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齐桓晋文之事》 制作、缝制 ②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 《后汉书?张衡传》制造、制作 ③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压制、控制 ④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过秦论》制服 ⑤王寥、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过秦论》 统率、指挥 ⑥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养足以事父母《齐桓晋文之事》 规定、制定 ⑦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岳阳楼记》规模 2.亡 ①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逃跑、逃脱 ②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过秦论》 丢失、失去 ③燕虽小国而后亡 《六国论》灭亡、消亡 ④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 《赤壁之战》死亡 ⑤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过秦论》逃兵、逃亡的人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归纳阅读答案 ⑥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通“无”,没有 ⑦吞二周而亡诸侯 《过秦论》使动用法,使……灭亡 3.固 ①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过秦论》牢固、坚固(的地势) ②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孟子》巩固 ③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廉颇蔺相如列传》 坚持、坚决 ④且迁我如振落叶耳,而固吝者何《王忠肃公翱事》 一定、必 ⑤吾固知公子之还也 《信陵君窃符救赵》本来、原来 ⑥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既、已 ⑦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阿房宫赋》固执、顽固 ⑧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报任安书》 固然、诚然 4.利 ①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劝学》锐利、锋利 ②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劝学》快 ③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有利、条件好 ④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过秦论》有利的形势 ⑤有蒋士者,专其利三世矣 《捕蛇者说》利益、好处 ⑥商人重利轻别离 《琵琶行》利润 ⑦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孙子?谋攻》 胜利 ⑧火器利袭远,技击利巷战 《冯婉贞》有利于 5.遗 ①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候已困矣《过秦论》 丢失 ②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封神演义》丢失的东西 ③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师说》遗漏、忽略 ④此三者,吾遗恨也 《伶官传序》死去的人遗留下来的 ⑤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出师表》给予,赠送 6.度 ①宁信度,无自信也 《韩非子》尺码、尺度 ②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论积贮疏》 程度、限度 ③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过秦论》规章、制度 ④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荆轲刺秦王》风度、常态 ⑤一年一度秋风劲 《采桑子?重阳》次、回、量词 ⑥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 《扬州慢》谱写、创制 ⑦生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指南录)后序》 考虑、思虑 ⑧试使山东诸国与陈涉度长絜大 《过秦论》量、计算 ⑨理有未安,妄以臆度 《问说》推测、猜测 ⑩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通“渡”,过 五、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1.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者,表判断) 2.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也,表判断) 3.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也,表判断) (二)倒装句 1.介词结构后置句(状语后置句) ① 余威震于殊俗 ② 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 ③ 谪戌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④ 锄榎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 2.宾语前置句 ①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 ② 陈利兵而谁何 (三)被动句 ① 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②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四)省略句 ① 商君佐之,(秦孝公)内立法度(省主语) ② 以(之)为桂林、象郡(省介词宾语) ③ 聚之(于)咸阳(省介词) ④ 委命(于)下吏(省介词) 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一单元文言文人教版课文由小学生作文网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