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守与激进是中国近代思想历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 高二作文

时间:2024-12-27 04:24:26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年级作文 > 高二作文 > :保守与激进是中国近代思想历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是由小学生作文网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收束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保守与激进是中国近代思想历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正文:

第一篇:《华师一附中高二年级历史训练节选10》

华师一附中高二年级历史训练节选(十一)

1.(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面两幅图片为同一时期的美术作品

图一 图二

材料二 “灵魂得救只需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繁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

——《路德选集》

材料三 在(宗教改革)不长的时间后,1581年7月,新教缔造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国——荷兰共和国,紧跟其后的英国清教徒(基督新教中加尔文主义者)在1649年将查理一世推上了断头台,成立了共和国,1688年经过光荣革命,迎来了新教国王,实行了“君主立宪”的宪政体系。„„1620年为反抗宗教压迫而逃往北美的清教徒,在大洋彼岸建立了自己的家园。1776年,缔造了一个„„美利坚合众国。

意大利从文艺复兴开始一直四分五裂,在1870年才成为一个统一的王国。1946年才成立民主共和国。法国在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后,却出现了一个混乱不堪、草菅人命、革命恐怖和专政暴力为特征、令文明世界非常尴尬的法国大革命,在法国大革命期间出现了革命专制、君主立宪、恐怖统治、自由共和等多种政体,最后以拿破仑的军事独裁、帝制告终。1848年建立了短暂的第二共和国,1870年才建立了比较成熟的第三共和国。

——摘编自曼德:《中国需要的不是文艺复兴而是宗教改革精神》 材料四 启蒙运动时期体现出一个显著的特征: 人们热切地从各个层面来审视宗教信仰。虽然基督教在很多方面受到抨击, 抨击者本身却潜心研究宗教信仰和神学一直在探讨的问题„„人们考察宗教信仰的基础, 运用启蒙运动的基本方法和观念来求得答案。宗教批判者和宗教学者充分运用理性、比较分析和历史研究的方法„„确实, 18世纪下半叶, 法国启蒙运动开启了使法国社会世俗化和非基督教化的运动, 但他们对待宗教的态度只是启蒙人士所持的多种宗教观中的一种。启蒙运动的一个特点是强烈地要求实行宗教宽容。

——摘编自彼得·赖尔等编《启蒙运动百科全书》

(1)概述材料一中两幅作品的共同特点。(4分)

(2)材料一、二所反映的思想本质上有何相似之处?两则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

件之间有何内在联系?(4分)

(3)材料三的作者是分别如何评价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对此,你有何看法?(8分)

(4)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启蒙运动在打破宗教神学束缚上所起的作用。(4分)

2.(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黄宗羲(1610—1695),其父黄尊素系东林党人,因弹劾魏忠贤受酷刑而死。黄宗羲在青年时期积极参加反对阉官的斗争,中年又出生入死地进行抗清的武装斗争。在他的主要著作《明夷待访录》中,开篇便指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他主张建立一种开明的君主政体,即设置掌实权的宰相或政府首脑,与天子共议朝政。他认为天下之治乱系于法之存亡。他反对残苛的非常之法,主张贤人本着宽简之法尽量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社会公平,即古代所谓的贤人政治。该书通过抨击家天下的专制君主制度,向世人传递了光芒四射的民主精神,这在当时黑暗无比的社会环境下是难能可贵的。

材料二 孟德斯鸠(1689—1755),出身贵族世家。1716年,孟德斯鸠继承了其伯父在波尔多议会议长的职务。其著作《论法的精神》完成于1748年,在该书中,他鲜明地表达了对英国君主立宪资本主义形式的欣赏和认可。他认为,在专制政体下,君主任意生杀豪夺,为所欲为,反复无常;人民无任何规则可遵循,所以,专制政体的原则只能是恐怖。他主张法治,反对人治,他认为是法律保障了公民的权利和自由,强调法律作为人类理性的体现,是一个国家进行社会治理的基础。该书被称为继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之后又一部对人类法律文化影响深远的百科全书式著作,书中阐述的理论和原则对后世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上材料摘编自李芳《黄宗羲和孟德斯鸠政治法律思想的比较》等

(1)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黄宗羲和孟德斯鸠政治法律思想主张的异同。(10分)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黄宗羲和盂德斯鸠政治法律思想在当时对本国产生的不同影响,(4分)并分析产生不同影响的主要原因。(6分)

3.(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保守与激进”是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它开始受到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并引起过很多争论。有人认为,中国近代思想史上,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始终都存在着“保守”与“激进”两种思想势力,二者长期处于矛盾对立状态,相互激荡。但也有人认为,“激进”与“保守”,其社会功能并非截然相反,往往具有不少相似性,与西方近现代史上的激进与保守不同,中国近代史上的激进与保守都从属或服务于中国的现代化运动,只是各自选择的方向和道路有所不同。还有人认为,“保守”与“激进”是相对而言的,随着时代变迁二者之间会发生转化,即前一时期的激进者,后一时期或许又成了保守者,反之亦然。 ——摘编自《第三届中国近代思想史国际学术研讨会成果综述》 评析材料中关于“保守与激进”的观点。(12分)

4.(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义。如其心心圣人之心,行圣人之行,以孝悌忠信为德,以尊主庇民为政,虽朝运汽轮,夕驰铁路,无害为圣人之徒也。 ——张之洞《劝学篇》 材料二 西人立国„„驯至富强,亦具有体用。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欲!

—郑观应《盛世危言》

材料三 君权日益尊,民权日益衰,为中国致弱之根源——君权与民权合,则情易通,议法与行法分,则事易就,二者斯强矣。

——梁启超《饮冰室文集》

材料四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二指出,洋务派与早期维新派的“体”、“用”观有何不同?(6分)

(2) 材料三映了近代中国哪个派别的观点?他们提出了什么救国方案?(3分)

(3) 依据上述材料,试说明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4分)保守与激进是中国近代思想历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

5.(2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夫儒者以六艺为法,六艺经传以千万数,累世不能通其学„„若夫列君臣父子之礼,序夫妇长幼之别,虽百家弗能易也。

墨者亦尚尧舜道„„要曰强本节用,则人给家足之道也。此墨子之所长,虽百长弗能废也。

法家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则亲亲尊尊之恩绝矣。„„故曰“严而少恩”。若尊主卑臣,明分职不得相逾越,虽百家弗能改也。

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知。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势,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故能为万物主。

──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 材料二: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某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班固《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材料四: 2011年1月11日,经国务院批准,高9.5米、重10吨的孔子青铜像屹立在天安门广场东侧、中国国家博物馆北门的广场上。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构建和谐社会、弘扬以孔子思想为核心的中国国学文化、复兴中华的重大精神体现。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据材料一,司马迁认为儒、墨、法、道各家之长分别是什么?(8分)

(2)据材料二,概括董仲舒的主张,并提出该主张对后世的影响。(4分)

(3)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材料三中李贽、康有为与陈独秀对儒家思想的基本观点。(6分)

(4)近些年来儒家思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孔子和儒家思想(4分)

6.近代中国学校教育的变迁也是中国思想文化逐步走向近代化的时代缩影和历史见证。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同文馆于同治元年(1862年)成立.馆学最初只有英文、法文„„同文馆是成立了,但招不到学生,因为风气未开,无人肯入,大家以为学了洋文,便是降了外国。” ——齐如山《齐如山回忆录》 材料二 京师大学堂筹办于戊戌新政时期,是我国最早的国立大学。《京师大学堂章程》规定其办学方针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西并用,观其会道”,宗旨是“广育人才,讲求时务”。还规定:“中国圣经垂训以伦常道德为先„„所有学堂人等„„有明倡异说干犯国宪及与名教纲常孔孟相违背者查有实据轻者斥退重者究办。”保守与激进是中国近代思想历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

第二篇:《广东省东莞市南开实验学校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南开实验学校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文科历史

2015.11

本试卷共4页,32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2B铅笔在“考生号”处填涂考生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所在的学校以及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题组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收卷时只交答题卷。

第Ⅰ卷

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汉武帝“独尊儒术”、李贽批判孔子、康有为尊孔子为改革先师、袁世凯“尊孔复古” 、新文化运动中“打倒孔家店” 、“文革”中的“批林批孔”、当前的“孔子热”,这些现象既是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反映,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孔子的命运。以下各项中,能够用来解释孔子“命运”的比较合理的观点是

A.“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B.“历史就是过去的人和事”

C.“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D.“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2.“每个人都必须把自己的一切权利转让给全体,没有人可以例外;同时人人都应当获得同等的权利。”材料着重论述了保守与激进是中国近代思想历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

A.人民主权说 B.天赋人权说 C.社会契约论 D.人生而平等

3.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写道: “在一个有法律的社会里,自由仅仅是一个人能够做他应该做的事情„„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在此,孟德斯鸠旨在说明

A.自由与他人关系的社会性 B.自由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权利

C.自由与法律的内在联系 D.自由是民主的前提基础

4.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说:“盖自唐宋以,士之竞于科目者,已非一朝一夕之事。一旦废之,彼其才力无所用,而一于词曲发之。„„适杂剧之新体出,遂多从事于此„„充其才力,而使元剧之作,遂为千古独绝之文字。”这一材料实质上揭示了

A.科举考试在元代的式微 B.文化发展与时代变迁的关系

C.戏曲产生的社会根源 D.元杂剧空前绝后的历史地位

5.顾炎武认为:“知封建之所以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敝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有圣人起,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材料表明其主张是

A.反对封建君主专制 B.郡县制避免了分封制的弊端

C.应重新恢复分封制 D.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6.清代学者黄百家反思中国传统科学理论时写道:“若太极,若阴阳„„可任人之诬捏,吾不敢致问,以无所证对也。”可见,他认为中国传统科学理论

A.没有完整体系,支离破碎 B.具有模糊性,无法证伪

C.专制束缚严重,缺乏学术自由 D.过分崇拜权威,不敢超越

7.西晋傅咸说:“夫其何物,厥美可珍。廉方有则,体洁性贞。含章蕴藻,实好斯文。取彼之弊,以为此新。”与此相关的发明是

A.造纸术 B.印刷术 C.棉纺织品 D.火药

8.“国”字在书法里面有41种写法,而且是汉字中写法较多的一个字。下图中“国”字被广泛使用最晚的是

9.南宋画家马远、夏圭往往把景物放在画面一侧,被后世称为“马一角”“夏半边”,有人联系他们生活的时代称这类画作的意境为“残山剩水”。以下诗句中与这类画作创作背景相同的是

A.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 B.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C.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D.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10.文德尔班在《哲学史教程》说:“在古希腊民主政治确立以前,古希腊人认为自己的一切都是既定的,神授的,也是最好的,以服从法律为最高职责。他们只知道服从命令,而不问命令从何而来,命令是否正当。在智者学派以前,无一人曾想到过检验一下法律,问一问法律自称的合法权利究竟基于什么。”这说明智者学派

A.质疑希腊法律存在的必要性 B.促进了希腊人自我意识的觉醒

C.阻碍了希腊的民主发展进程 D.推动神学思想逐逐渐走向衰落

11.“极端的自由导致极端的奴役”,这是柏拉图批判雅典民主制的核心理念。此话体现了柏拉图的政治观点是

A.民主城邦里应限制公民自由 B.城邦不应该实行民主制

C.直接民主存在体制危机 D.自由是导致国家衰败的主要原因

12.近代有人向政府上书建言:“诏天下,同时断发,与民更始。令百官易服而朝,其小民一听其便。”此上书应在

A.鸦片战争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民国初年 D.新文化运动中

13.叶德辉(1885年中举人,1892年成进士授吏部主事)曾对某一人物进行批判:“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这里的“某一人物”应是

A.严复 B.康有为 C.谭嗣同 D.孙中山

14.陈独秀说:“孔子不言神怪,是近于科学的;孔子的礼教,是反民主的。人们把不言神怪的孔子打入冷宫,把建立礼教的孔子尊为万世师表。” 上述引文旨在

A.强调科学与民主是人类社会进步之动力 B.全面肯定孔子非宗教迷信的科学态度

C.反对把孔子与民主和科学完全对立起来 D.说明孔子之道是反民主的封建伦理纲常

15.彼得•盖伊在《启蒙运动》中认为:“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刻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这说明文艺复兴保守与激进是中国近代思想历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

A.完全没有摆脱神学的束缚 B.用理性批判宗教神学体系

C.以宗教形式表现人文精神 D.继续倡导天主教的价值观

16.十六世纪初,一位欧洲学者写了《骑士手册》,谈到研究《圣经》的方法:“《圣经》里包含着耶稣的教义,没有人为掺染。·····”又说:国的我“《骑士手册》是要纠正一些人的错误,他们把宗教说成是由清规、戒律和外在的宗教仪式组成,他们完全空落落的意思不懂崇敬的真正本质。”这位学者的观点反映了当时的那种思潮?

A.人文主义 B.理性主义 C.自由主义 D.现代主义

17.“‘宗教改革’一词像‘文艺复兴’一词一样容易使人产生误解„„„„表面上看,宗教改革可以理解为对教会某些弊病的反应„„„„这些弊病很容易激怒人们,但它们只是新教

徒进行宗教改革的借口,而不是根源。”下列表述与材料主题意思相符的是

A.宗教改革是采取宗教异端的形式进行的 B.宗教改革一词没有准确地揭示运动实质

C.宗教改革是因为教会出售赎罪券而引发 D.宗教改革没有对天主教进行彻底的改革

18.“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引诱。”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统一思想”使其它学说遭到禁止 B.“一种书”是指儒家经典四书五经

C.“统一思想”巩固了汉朝中央集权 D.“利禄”是指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员

19.宋明理学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

A.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 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C.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

保守与激进是中国近代思想历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自含龙的成语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小学生作文网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热门排行: 2016拜年词 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