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近代以来,中学与西学 高二作文

时间:2024-09-21 18:35:22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年级作文 > 高二作文 > :进入近代以来,中学与西学是由小学生作文网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进入近代以来,中学与西学的正文:

篇一:《第一次月考试卷》

汕头市新溪一中2014年高二第一次月考试卷(历史)

第一卷 选择题(共48分)

一、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每小题四个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中叶的欧洲,革命与改革此起彼伏,但成功后的欧洲各国并没有出现自由、民主、平等、博爱,依然私欲横流。不能反映这一特点的文化现象是( )。

A.拜伦、雪莱的浪漫主义诗歌

B.巴尔扎克的批判现实主义巨著

C.格里菲斯——现代电影之父,对电影技术的重大改进

D.托尔斯泰的“我们时代最伟大的史诗”——《战争与和平》

2、恩格斯说:“除了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这种当时占主导地位的文学流派是( )。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现代主义 D.古典主义

3、18世纪末19世纪初兴起的浪漫主义文学,有一个著名的口号“回到中世纪”。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

A.反映了浪漫主义作家对宗教信仰的坚守

B.表现了对中世纪时古典主义文学的向往

C.体现了对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失望

D.意味着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出现精神危机

4、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把神奇和怪诞的人物和情节,以及各种超自然的现象插入到反映现实的叙事和描写中,既有离奇幻想的意境,又有现实主义的情节和场面。2012年10月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品,融合了民问故事、历史和当代社会。”下列对莫言作品典型特征的描述,最贴切的是( )。

A.重在对社会的写实和对生活的再现 B.以“魔幻”手法开辟小说创作蹊径

C.借助“怪诞”手法深刻表现现实 D.以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人物

5、右图是毕沙罗的《瓦赞村口》,在画中充满阳光、空气,清

新、明净、温暖的乡村生活气息。体现这种以光和色彩作为认

识世界的中心的画派是( )

A.现代主义 B.现实主义

C.印象主义 D.浪漫主义

6、某画家目睹一桩抢劫案,根据该画家提供的嫌疑人肖像画,

有警察判断嫌犯是一位妙龄少女,有警察认为是一位耄耋老头,

甚至有警察认为是一台洗衣机。据此,你认为该画家的绘画风格是( )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印象派 D.现代主义

7、20世纪50年代,埃及总统纳赛尔说:“我们的人民大多数还是文盲,但政治上的文盲人数却比20年前少得多。„„收音机改变了一切。„„人们在最偏远的乡村也能得知各地所发生的一切,领导人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统治国家。”材料认为科技成果的普及推动了

A.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B.文化教育水平的提升

C.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D.新自由主义思潮的流行

8、观察右图,你认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抵抗派“师夷长技以制夷”

B.清末“新政”

C.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

D.洋务派“中体西用”

9、戊戌变法期间,湖南《湘报》发表了《醒世歌》:

“若把地球来参详,中国并不在中央,地球本来是浑

圆物,谁是中央谁四旁。”这首诗歌表达的主要思想

是( )。

A.提倡维新变法 B.提倡国人虚心向两方学习

C.主张世界各国和平相处 D.劝导国人放弃天朝观念

10、“革命”一词的古义是变革天命,即顺应天命改朝换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赋予“革命”以现代意义,其含义是( )

A.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恢复汉人的统治

B.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实现民主平等,消除贫富不均

C.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近代美国式的社会

D.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近代法国式的社会

11、由于保守拒变的自缚式心理定势,构成强大的社会压力,也箝制着先进知识分子的变革探索,致使他们处于两难的选择:既要因应时代,又要因循传统;既要因应世界潮流,又要顾及中国社会。下列史实完全突破了这一特征的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2、某班同学在学校网站上做了一个有关毛泽东的网页。如果在“毛泽东思想研究”栏目下再增加一个相关链接,则链接项“②”里应该是( )

A.新三民主义 B.新民主主义理论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题22分,14小题30分,共52分。

13、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23分)

材料一 《南京条约》签字仪式

材料二 江南制造总局

材料三 康有为及孙中山的尝试

材料四

(1)根据材料一,请结合史实说明近代以来中国主要面临着什么状况。(2分)

(2)根据材料二、三、四,归纳中国社会各阶层所采取的应对措施。(12分)

(3)如何解释和评价材料二所反映的救国主张?(4分)

(4)材料二、三、四所代表的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救国主张有着怎么样的继承和发展的关系?请作简要说明。(4分)

14、进入近代以来,中学与西学、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和斗争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30分)

问题一 从“夷务”到“洋务”

传统文化认为“中国”是“天朝上国”,周围各国如“夷”,即未开化的野人,必须向中国臣服。资本主义列强刚刚闯进中国时,中国沿用了“夷”的称呼,如“英夷”“法夷”等。推而广之,凡是和外国事务有关的交涉,也统统称为“夷务”。19世纪60年代起,“天朝”与“夷”的对称变为“中国”与“西洋各国”“泰西各国”的对称,“夷务”也就演变为“洋务”。

(1)依据材料分析,清政府的世界意识和外交理念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 (2分)

问题二 从“淫巧”到“长技”

鸦片战争以前,人们对西方的科学技术多半投以鄙视的目光,当时一般人视之为“奇技淫巧”,皆“耻言西学,有谈者则诋为汉奸,不齿士类”。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先是一些有识之士提出“尽转外国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随之掀起了学习西学、翻译西书的浪潮。

(2)结合相关知识,分析促使人们对西学的态度由排斥到接受的各种因素。(9分)

问题三 从“臣民”到“国民”

19世纪的报刊、揭帖中,对民众多以“臣民”“子民”相称。进入20世纪,“国民”“权力”话语逐渐取代了“臣民”“子民”话语。

(3)结合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20年的重大历史事件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9分)

(4)从社会转型的角度指出上述变化反映的近代前期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2分)全球史观认为,自19世纪中期开始,中国与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指出以上三方面变化与“世界潮流”的关系。(6分)

篇二:《必修三综合练习三》

高二期末复习必修三综合练习三

命题人:孔艳梅 2014.1.15

一、选择题:

1.在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轨的过程中,清政府陨落了。但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清政府也不断地进行自

我拯救,力求跟上工业文明的脚步。下列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海禁政策的实施表明清政府自我拯救的决心 B.洋务运动的开展说明清政府完成了自我拯救

C.维新变法运动使自我拯救深入到制度的层面 D.护国运动加速了清政府自我拯救的步伐

2.历史学家陈旭麓指出:“新民主主义思想和理论以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接续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未竞的

事业,又以无产阶级的领导取代资产阶级的领导,表现了新旧革命的嬗变,同时,它赋予资产阶级性质的

民主革命以社会主义的未来前途。”材料表明新民主主义革命( )

①革命目标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一致 ②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

③革命性质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④未来前途是社会主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产生于清末的新知识分子群也是如此,他们不是其他哪一个阶级经济利益的代表,而是民族精神

和社会良心的承载者。以他们为社会基础的民主革命派发起和领导辛亥革命,不是受到哪个阶级的利益驱

使,而是为了救国救民,为了使中国摆脱民族危机和社会苦难„„”材料主要强调了“新知识分子”

A.作为一个群体形成于清末 B.承载了更多的社会责任和民族精神

C.作为独立的社会阶层第一次登上历史舞台 D.成为推翻清政府的主力

4.1912年清帝宣布退位时,南京临时政府公布的《关于大清皇帝辞位之后优待之条件》中写有清帝退位后

尊号不变,民国政府待以外国君主之礼;清帝退位后暂居宫禁,侍卫人等照常留用;但1924年冯玉祥利用

武力强行将清帝溥仪赶出了故宫。对此事件胡适认为这是“欺人之弱,乘人之丧”,“是民国史上的一件最

不名誉的事”,还亲赴醇亲王府向溥仪表示慰问,声称这“是东方的野蛮”。关于胡适这一态度不能说明( )

A.胡适坚持契约精神 B.胡适反封建精神不够彻底

C.胡适深受英美文化熏陶 D.对国人思想启蒙的路还很长

5.1880年前后,康有为游历香港、上海等地后认为:“览西人宫室之瑰丽,道路之整洁,巡捕之严密,乃始

知西人治国有法度,不得以古旧之夷狄视之。”上述史料表明

A.先进的中国人正式提出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主张 B.西方文明程度高,中国必须“师夷长技以制夷”

C.感受近代都市文明,康有为思想发生转变 D.近代中国人开始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醒来

6.“故自昔惟意大利亚足以纲纪西洋,自意大里(意大利)裂为数国,教虽存而富强不竞,于是佛郎机(法兰

西)、英吉利代兴。而英吉利尤炽,不务行教而专行贾,且佐行贾以行兵,兵贾相资,遂雄岛夷。”这段材

料表明魏源的观点是( )

A.重视商业 B.重视宗教的作用 C.重视军事实力 D.重视向西方学习技术

7.龚自珍在担任礼部主客司主事时曾说:“我朝藩服分二类,其朝贡之事……自朝鲜至琉球,贡有额有期,

朝有期。西洋诸国,贡无定额,无定期。”龚自珍的表述,反映了当时的士大夫( )

A.天下观念开始受到西洋诸国的冲击 B.逐渐看清西洋诸国来华朝贡的实质

C.对西洋诸国不定期来朝贡心存不满 D.仍满足于“天下一统”的政治理想 8.监察御史张盛藻为反对1867年同文馆决定招收科甲正途人员学习算学而上奏说:“朝廷必用科甲正途

者,为其读孔孟之书,学尧舜之道,明体达用,规模宏远也,何必令其学为机巧,专明制造洋枪之理乎?”

奏折一上立即遭到上谕的批驳。恭亲王(注: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的说法则有效地削弱反对的声浪,这主

要“归功”于他鲜明地提出( )

A.“西术之借根,实本于中术之天元,彼西土目为东来法

B.学习“一艺之末”,将致“数年之后,不尽驱中国之众咸归于夷不止。”

C.“气节”才是“自强之道”,而不是轮船和枪炮

D.“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庶政尽举,民心知戴。”从材料中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

A.变法缺乏理论基础 B.变法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变法鼓舞了清军士气 D.维新派没有认识到变法的复杂性

10.1911年11月,严复在致英国《泰晤士报》记者莫理循的信中,指责“推翻满清帝制的革命党人选择共

和国体是草率的,缺乏某些常识”,“根据文明演进的规律,最好的办法是拥有一种较高形式的政府,即保

留君主制,以适当的宪法条款加以约束”。这反映出严复( )

①反对在中国实行共和政体 ②赞同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 ③与革命党人分属不同的阶级 ④思想符合当

时历史发展潮流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②

11.下列言论属于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是( )

A.“今君人者释其刑德而使臣用之,则君反制于臣也” B.“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

C.“未有君臣,已先有君臣之理” D.“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

12.1901年1月29日,清廷以光绪皇帝名义发布变法谕旨称:“世有万古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治法,

深念近数十年积弊相仍,因循粉饰,以致酿成大衅。现在议和,一切政事尤须切实整顿,以期渐致富强。”

这表明( )

A.清政府决心从根本上改革现行的政治制度 B.清政府认识到了“变法”的重要性

C.清政府学习西方仍然停留在器物的层面 D.清政府决定放弃纲常伦理

13.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中说:“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

为伦理问题。”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国人最先引进的是西方学术思想 B.国人觉醒的主要障碍是传统伦理 C.国人引进西方政治制度是成功的 D.国人最后觉悟要引进马克思主义

14.鲁迅先生在《〈呐喊〉自序》中写道:“他们正办《新青年》,然而那时仿佛不特没有人来赞同,并且也

还没有人来反对,我想,他们(或)许是感到寂寞了……”这反映出新文化运动的一个局限性是( )

A.没有找到救国救民的正确道路和方向 B.急功近利,试图仅靠文化运动改造社会

C.脱离群众,运动仅限于知识分子范围 D.在思想方法上犯了形式主义的错误

15.“20世纪初一些进步报刊作者的署名:卢梭之徒、卢梭魂、亚卢(亚洲卢梭)、平等阁主人、竞平、人权、

民友……”这则材料反映出20世纪初中国思想文化界( )

A.民主共和思想传播 B.“西学东渐”,崇洋媚外 C.卢梭的思想占主导 D.君主立宪思想占主导

16.世界文学史上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三个文学流派的共同点是( )

①都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②在创作形式上追求完善和谐 ③都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反

映 ④注重细节描写,剖析社会问题的本质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

17.一位学者自述:因为爱看地方戏曲,才对民间传说有大概的领略;又因为社会上流行思想革命,我才大

胆提出打破传统学说的见解;也因为征集歌谣的缘故,而注意到许多风俗材料。影响这位学者行为的最可

能是( )

A.鸦片战争前的程朱理学 B.晚清时期的“中体西用”学说

C.民国初年的新文化运动 D.“文革”时期的破旧立新说

18.“大凡受过教育的中国人尽管可能听不懂彼此的方言,却能阅读同

样的书籍„„如果他们使用的是字母文字,中国恐怕早就分裂为像意

大利、法国、西班牙、葡萄牙那样的许多国家了。”这说明

A.使用字母文字是欧洲分裂成许多国家的主要原因

B.汉字有双重特性:实用性和艺术性

C.统一文字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19.美籍华人学者张馨保在《林钦差与鸦片战争》一文中指出:“在所有19世纪的中国政治家中,林则徐的形象和影响都超过了其他人。……比曾国藩、李鸿章早二、三代人的时间,林则徐就已提倡和发动了向„蛮夷'学习的自强运动。”这一评述体现的史学观点是( )

A.革命史观 B.社会史观 C.全球史观 D.近代化史观

20.一位传教士将他描述为“一个彻头彻尾的中国人”。对他来说,“没有一个国家比得上中国,没有人比得上中国人,也没有宗教比得上儒家。虽然他创办了许多的现代化事业,但他从不提倡改变中国的政治制度和道德教化”。这位传教士所描述的“他”应该是( )

A.林则徐 B.洪秀全 C.张之洞 D.郑观应

21.1846年,美国传教士约翰逊在福州台江吉祥山创办福音精舍,以学习《圣经》为主,兼修国文和自然科学(“格致”课)。这是福建省开办最早的新式普通中学教育。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洋务运动推动了福建教育的近代化 B.近代教育是西方文明传播的产物

C.我国的思想文化近代化历程萌发于福州 D.新式学校取代私塾教育已成为当时社会主流

22..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臣读各国史,至法国革命之际,君民争祸之剧,未尝不掩卷而流涕也。流血遍国中,巴黎百日而伏尸百二十九万,变革三次,君主再复,而绵祸八十年”。这说明康有为对革命的态度是

( )

A.赞成革命,为革命流血是值得的 B.赞成革命,法国的革命道路是正确的

C.反对革命,革命会造成悲惨的后果 D.反对革命,革命不利于实行民主共和

23.9世纪中期以前,西方的科学家认为宇宙中有一种物质是弥漫在世界上,无所不在的。受其影响,19世纪90年代,谭嗣同撰写了《仁学》,把仁作为世界的本质,说仁统万物,仁统宇宙,仁就是世界的本体。由此可见,维新派思想的突出特点是( )

A.照搬西方思想学说 B.传统文化与西方思想相融合

C.固守儒家传统思想 D.全面接纳西方自然科学成果

二、非选择题:

24.中国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简述孔子在教育方面的重要成就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8分)

材料二 熹平四年,东汉灵帝令蔡邕(官拜郎中)等以隶书书写《易》、《书》、《诗》、《仪礼》、《春秋》、《公羊传》和《论语》,刻于碑石上,作为官方教材,立于太学,史称“熹平石经”。

(2)根据材料二,概括汉代教育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代教育的发展对当时社会的作用。(6分) 材料三 中法战争后,康有为为了宣传其维新变法思想和培养变法人才,于1891年租借“邱氏书院”作为讲学堂,创办了万木草堂。草堂的命名,含有培植万木、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的意思。万木草堂主要讲授中国数千年来学术源流、历史政治沿革得失,旁及西方国家历史、政治,也注重体育和音乐。在弟子们的帮助下,康有为编著《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

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万木草堂在培养人才方面的特色以及作用。(5分)进入近代以来,中学与西学

25.(20分)进入近代以来,中学与西学、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和斗争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问题一 从“夷务”到“洋务”

传统文化认为“中国”是“天朝上国”,周围各国如“夷”,即未开化的野人,必须向中国臣服。资本主义列强刚刚闯进中国时,中国沿用了“夷”的称呼,如“英夷”“法夷”等。推而广之,凡是和外国事务有关的交涉,也统统称为“夷务”。19世纪60年代起,“天朝”与“夷”的对称变为“中国”与“西洋各国”“泰西各国”的对称,“夷务”也就演变为“洋务”。

(1)依据材料分析,清政府的世界意识和外交理念发生了什么变化。(4分)

问题二 从“淫巧”到“长技”

鸦片战争以前,人们对西方的科学技术多半投以鄙视的目光,当时一般人视之为“奇技淫巧”,皆“耻言西学,有谈者则诋为汉奸,不齿士类”。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先是一些有识之士提出“尽转外国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随之掀起了学习西学、翻译西书的浪潮。

(2)结合相关知识,分析促使人们对西学的态度由排斥到接受的各种因素。(6分)

问题三 从“臣民”到“国民”

19世纪的报刊、揭帖中,对民众多以“臣民”“子民”相称。进入20世纪,“国民”“权力”话语逐渐取代了“臣民”“子民”话语。

(3)结合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20年的重大历史事件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4分)

(4)从社会转型的角度指出上述变化反映的近代前期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全球史观认为,自19世纪中期开始,中国与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指出三方面变化与“世界潮流”的关系。(6分)

26.(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末清初,以西方传教士为媒介,还进行了具有深远意义的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天主教耶稣会士的来华传教,是以西方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为背景的。……来华较早并影响较大的是意大利人利玛窦(1552年—1610年)。德意志人汤若望(1591年—1666年)、比利时人南怀仁(1623年—1688年)等,也较著名。……耶稣会士在传教的同时,除了向中国朝廷和士大夫进献一些新奇工艺品外,也介绍了某些科学知识。利玛窦带来的《万国坤舆图》,第一次向中国人展示了世界五大洲的面目。

——《世界史·近代史》(上卷)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中国兴起的什么潮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股潮流兴起的国际背景。(6分)

材料二 200多年前,欧洲兴起中国文化热,那时在宗教的欧洲,人的心灵是神的奴隶,然而,中国儒家文化中的无神论和理性主义,让欧洲人看到了一个不信仰上帝的国度,人民有着积极向上和快乐的心灵。这促进了理性主义哲学的思考。儒家文化中君为轻,民为重,民心决定政权的思想,成为民主思想的源头。当时的欧洲,国家主要由皇权和贵族统治,平民没有受教育的权利,更没有参与政治的权利,欧洲人对中国通过公开考试在平民中选拔官员的科举制度,极为推崇。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中国文化中可供欧洲人借鉴的元素。并进一步分析200年前欧洲中国文化热的意义。(6分)

材料三 一般来说,“五四”以前中国知识分子的“格义”方式主要是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分析、吸取西方文化,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模式去套用西方近世文化;“五四”以后,人们的主要倾向则是借用西方文化的观点评析、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用西方文化的模式去解释中国传统文化。前者实质上从旧文化的立场批评或赞赏新文化,后者则用新文化批评或赞赏旧文化。

——欧阳哲生《严复评传》

(3)请各举一例分别评述材料三提到的“五四”以前和“五四”以后出现的文化倾向。综合上述材料,反映了中国社会怎样的变迁趋势?(8分)

高二期末复习必修三综合练习三参考答案

1.C解析:A 是自我封闭和保护,与题干要求不符。B洋务运动失败,故不能说完成。D发生时清政府已经被推翻。故符合题意的只有C.

2.C解析:根据所学,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同点:所处的社会性质相同,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具有同样的革命任务:反帝反封建;革命性质相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不同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领导阶级无产阶级;指导思想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有广泛的群众基础;革命前途经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革命结果革命成功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据此本题选C项,只有第③项“革命性质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说法错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革命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3.B 解析:从题目所给的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而是民族精神和社会良心的承载者”,“而是为了救国救民,为了使中国摆脱民族危机和社会苦难”,可知主要在强调“新知识分子”承载了更多的社会责任和民族精神

4.B解析:A项正确,胡适认为对清帝的礼遇体现在南京临时政府公布的《关于大清皇帝辞位之后优待之条件》中,是当时双方协商的条件,冯玉祥的做法违背了该条件,即不符合契约平等的精神;B项错误,遵从条件说明双方的互守信用,与反封建无关;C项正确,英美文化强调信用的遵守,胡适的态度说明其深受英美文化的影响;D项正确,不受信用说明国人对启蒙运动中卢梭主张的社会契约、人民主权等思想没有深切理解。因此B项符合题意。

5.C解析:据材料本题反映了康有为在游历香港和上海等地后,对近代城市文明赞叹不已,“乃始知西人治国有法度,不得以古旧之夷狄视之”思想上产生了巨大转变。A项中近代最早提出学习西方政治制度主张的是王韬、郑观应等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与康有为这一史料不符合。B项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等地主阶级抵抗派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也与题意不符。D项鸦片战争使近代中国人开始苏醒。据此本题选C项。

6.A [解析] 理解材料,从“不务行教而专行贾,且佐行贾以行兵”,主要叙述了从意大利到法兰西再到英吉利等国,主要是发展商业达到强国的目的,故A项符合材料含义。B、C、D三项未在材料中体现出来。

7.D [解析] 本题考查对鸦片战争前中国国内思想界状况的理解。据“朝贡”等信息可知,龚自珍作为地主阶级士大夫,对外面世界形势变化一无所知,仍做着“天朝大国”的迷梦,故答案为D项。A、B、C三项与材料无关。

8.A [解析] A项的观点意在说明 “西学”其实就是“中学”, 学习科技并非是学习西方。B、C、D三项都是顽固派的观点,反对学习西方先进科技,A项符合题意。

9.D [解析] 解答材料可知,康有为的上书认为只要皇帝一声令下,颁布变法诏令,马上就能全国响应,庶政尽举,民心知戴,从后面变法的情况可知康有为太过于理想化,没有认识到变法的复杂性。答案选择D项。

10.D [解析] 从材料“革命党人选择共和国体是草率的,缺乏某些常识”“最好的办法是拥有一种较高形式的政府,即保留君主制”可以判断出严复反对在中国实行共和政体,赞同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③与革命党人分属不同的阶级是不正确的,因为严复与革命党人同属于资产阶级。在当时戊戌变法失败的情况下,继续谈君主立宪是不符合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的,④错误。进入近代以来,中学与西学

11.D [解析] 本题的解题关键是准确理解各选项中文言文的真实含义。A项极力倡导法治,属于战国法家(韩非子)的思想;B项提倡“君权神授”,是西汉董仲舒的主张;C项把儒家的传统思想“三纲五常”宣扬成先验存在的道德规范,即天理,可见是程朱理学(朱熹)的主张;D项反对君主专制,属于维新派(严复《辟韩篇》)的主张。

12.B [解析] 解答本题注意解读题干材料和分析选项。 A项中“根本”明显不正确;从材料看,清朝政府对“近数十年积弊”不满,希望整顿“政事”,可知C项错误;从材料中“世有万古不易之常经”可知D项不正确;材料反映了当时清政府希望通过“变法”以改变现状的情景,故选B项。

13.B [解析] 在陈独秀看来,中国人先是学习西方“学术”,结果“相形见绌”,后学西方“政治”,结果“保

篇三:《漳州一中2013届高三上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013届高三(上)历史期末能力测试卷

2013年2月3日

第Ⅰ卷 选择题部分 48分

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

1. 李大钊指出:“世界一切现象,无能逃于理法支配者。人事界的现象,亦不能无特种的理

法,惟俟史家去发现它,确定它了。”李大钊认为史学研究重在

A.寻找社会规律 B.构建伦理道德 C.整理史实资料 D.探索革命道路

2. 史家指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

民族之形成,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这应是指

A.商周时期 B. 秦汉时期 C.魏晋时期 D. 隋唐时期

3. 顾炎武《日知录》指出∶唐代州县政府,修筑的城郭必皆宽广,街道必皆正直,官署也

多基址弘敞。而宋代以后,州县政府所修筑的城郭、街道和官署,则相对简陋,且有越来越

简陋的趋势。对这一现象的理解,正确的是

A.唐代国力强盛,宋代经济衰弱 B.唐代建筑技术高超,后代难以超越

C.宋代以后财政集权中央,地方经费困窘 D.宋代打破坊市界限,疏于维修城郭街道

4. 学者指出:宋元以来,闽浙沿海出现一些经济繁荣的大城巿,如泉州,但是,到了明清

时期,这些大城巿陷入停滞,甚至倒退的状态;然而,同一时期的沿海地区却出现了一些规

模不大的城巿。关于这个现象,较为合理的解释是

A.受到日本崛起的影响,沿海城巿的商业机能被日本吸收

B.受到西班牙殖民菲律宾影响,海上贸易机能萎缩的结果

C.受到阿拉伯人垄断南洋贸易的影响,商业功能被其取代

D.受到朝廷对外政策的影响,正式通商被走私贸易所取代

5.佛山《梁氏家谱》中记载:“明宣德四年,祖庙门前明堂狭隘,又多建铸造炉房,堪舆家

言,玄武神前不宜火炎,慧(梁文慧)遂与里人霍佛山浼炉户他迁。”由此可见当时佛山

①居民仍有宗法观念 ②铸造业兴盛 ③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④居民重视风水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6.“欧洲从希腊继承了什么?继承了关于人和社会的某种概念的动力线。”这里所说的“关

于人和社会的某种概念的动力线”是指古希腊的

A.法治基础上的民主运作方式 B.人文主义和民主政治运作机制

C.轮番而治的管理模式 D.集体管理的新形式

7.15世纪时焚蒂冈一个图书管理员说:“过去稀有而索价上百金币的书籍,现在只要二十金

币,不论古今,罕有人类发明之重要堪与媲美。”这里说的“发明”是指

A.造纸技术 B.雕版印刷 C.活字印刷 D.装订书籍

8.某史学家说,新航路开辟以来,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体系,既促进着全球的联系,又造成

了“全球分裂”。这里“全球分裂”指的是进入近代以来,中学与西学

A.西班牙葡萄牙在全球争夺殖民霸权 B.欧美与亚非拉国家之间的鸿沟扩大

C.美苏争夺世界霸权格局形成 D.欧洲形成了两个政治军事集团

9.《世界文明史》写道:“牛顿革命的影响远远超出了自然科学的范畴,事实上极大地改变

了整个欧洲思想界的精神气候。”文中“整个欧洲思想界”主要指的是

A.文艺复兴的兴起 B.宗教改革的进行 C.启蒙运动的兴起 D.相对论的提出

10.下表是欧美18—19世纪大事年表(部分)。以下对该表的解读,不符合

历史实际的是 A.社会主义运动是这时期历史发展主题 B.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条件尚不具备

C.资本主义尚处在不断上升和发展时期 D.工人运动客观推动资本主义制度完善

11.德国“是一个奇妙的国家,它要么拷问世界,要么拷打世界。当它用思想来考问世界时,

它是伟大的;当它用战争来拷打世界时,便有了上个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德国“拷问世

界”的史实是

①《纯粹理论批判》出版 ②《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 ③创立科学社会主义思想 ④创作《第九交响曲》 ⑤提出《九十五条论纲》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12.朱维铮在《重读中国近代史》中有这样的叙述:“(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

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对比,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这一观点

最有可能用来描述近代中国的

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13.1913年底,张謇出任农商总长,一上任就提出了施政纲领,大力推行经济改革。下列不.

属于他的改革措施的是 ..

A.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制定经济法规完善经济秩序

C.改革不合理的税收制度 D.奖励和补助民营企业

入团申请书1000字

14.中西文化论战观点异彩纷呈。以后中国历史的发展历程证明下列论点相对客观的是

A.杜亚泉:“(中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

B.李大钊:“竭力以受西洋文明之长,济吾静止文明之穷”

C.《新青年》:“所谓新者就是外来之西洋文化,所谓旧者就是中国固有之文化”

D.陈独秀:“欧洲输入之文化,与吾华固有之文化,其根本性质极端相反”

15.近年披露的《蒋介石日记》记录了他访苏时的所见:“一、儿童教育周密;二、工人皆

施军队教育;三、小工厂租给私人。”据此推断,蒋介石访苏的时间和目的最有可能是

A.1918年,代表国民党参加十月革命胜利一周年庆典

B.1919年,五四运动后赴苏俄学习救国思想

C.1923年,受孙中山委派寻求苏联对中国革命的帮助

D.1940年,寻求苏联对中国反法西斯战争的援助

16.1933年初,《申报》刊登“永安堂”的广告词:“国难紧急中,我们需要的是民族英雄;

天气严寒日,我们需要的是虎标良药。”并附上蔡廷锴将军的题辞:“永安堂主人胡文虎君,

热心救国,仁术济人。„„此次本军在沪抗日,胡君援助最力,急难同仇,令人感奋。书此

以留纪念。”于是“永安堂”的产品卖得火热极了。这则广告作为史料不能用于研究 ..

A.近代民族企业 B.实业救国思想 C.近代大众传媒的发展 D.八年抗战

17.民国三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的《中华时报》以显著的版位刊登了一则新闻:“华北铁路

大遭破坏,保垣北境激战又起。”这条新闻的相关背景是

A.国民党组织太原会战 B.八路军组织百团大战

C.解放军进行战略反攻 D.国共进行战略决战

18.“马歇尔计划要求欧洲打破支离破碎的单个市场,1948年,英、法等16个国家成立了

欧洲经济合作组织,负责分配和使用美国提供的援助。在这种合作的气氛下,1950年西欧

国家成立了欧洲支付同盟。”这说明马歇尔计划

A.促进了关贸总协定的成立 B.加快了欧洲的复兴

C.是美国冷战政策的具体表现 D.对战后西欧的一体化进程起到了推动作用

19.下表是美国、欧共体和日本的国民经济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例表 (单位:亿美无)

对数据变化的分析,不正确

的是 A.从欧、日经济的发展威胁了美国的霸主地位

B.世界的经济格局呈现出美、日、欧三足鼎立之势

C.这种经济格局的出现,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

D.美国经济的滞胀局面折射了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失灵

20.赫鲁晓夫担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以后,提出“使集体农庄庄员从物质利益上关心公有经

济发展的原则”,规定从1958年7月起取消集体农庄向国家义务交售粮食、油料、马铃薯、蔬

菜、肉、蛋、羊毛的制度,实行统一的农产品收购办法。这些规定的实质是

A.部分承认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 B.废除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

C.巩固农村公有制经济主导地位 D.恢复农民的产品支配自主权

A.颁布时间 B.制定机构 C.特点 D.评价

22. 图一是1960《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10周年纪念邮票,图二是2011年7月发

行的《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订10周年纪念封(局部)。从两个条约名称上的变化,可

以看出

图一 图二

A.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B.由军事合作扩展到经济合作

C.两国关系从不平等到平等 D.中苏(俄)同盟关系的破裂

23.在某中学的“上海乡土史”课程上,老师要求学生按指定

材料(见右表)确定一研究主题。以下切合材料的主题是

A.上海工业化一瞥

B.改革开放在上海

C.上海,中国现代化的缩影

D.上海,红色的摇篮

24.国际制度、国际组织、国际规则和国际法在国际事务中

的重要性自冷战结束后明显增加。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全关于雾的作文球化时代各国相互依赖趋势加强 B.多极化时代国家利益之争淡化

C.谈判协调基本代替了战争对抗 D.各国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逐步趋同

第Ⅱ卷 非选择题部分 52分

本卷共3题,第25题16分,第26题18分,第27题18分,请注意精细化答题。主观题

答案请写在答题卷指定范围内,并保证卷面整洁。

25.进入近代以来,中学与西学、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和斗争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问题一 从“夷务”到“洋务”

传统文化认为“中国”是“天朝上国”,周围各国如“夷”,即未开化的野人,必须向中国臣服。资本主义列强刚刚闯进中国时,中国沿用了“夷”的称呼,如“英夷”、“法夷”等。推而广之,凡是和外国事务有关的交涉,也统统称为“夷务”。19世纪60年代起,“天朝”与“夷”的对称变为“中国”与“西洋各国”“泰西各国”的对称,“夷务”也就演变为“洋务”。

(1)依据材料分析,清政府的世界意识和外交理念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

问题二 从“淫巧”到“长技”

鸦片战争以前,人们对西方的科学技术多半投以鄙视的目光,当时一般人视之为“奇技淫巧”,皆“耻言西学,有谈者则诋为汉奸,不齿士类。”19世纪40~60年代,先是一些有识之士提出“尽转外国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随之掀起了学习西学、翻译西书的浪潮。

(2)结合相关知识,分析促使人们对西学的态度由排斥到接受的各种因素。(3分)

问题三 从“臣民”到“国民”

19世纪的报刊、揭帖中,对民众多以“臣民”“子民”相称。进入20世纪,“国民”“权力”话语逐渐取代了“臣民”“子民”话语。

(3)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前20年的重大历史事件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6分)

(4)从社会转型的角度指出上述变化反映的近代前期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2分)全球史观认为,自19世纪中期开始,中国与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指出上述三方面变化与“世界潮流”的关系。(3分)

26.(18分)世界市场的建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对世界各个国家与地区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世纪中期至17世纪中期,美洲生产的白银30000吨;日本生产的白银8000吨;两者合计38000吨;最终流入中国的白银7000或10000吨。因此在那一百年间,中国通过“丝—银”贸易获得了世界白银产量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洋货入中国,则输半税;土货出外洋,则加重征。资本纵相若,而市价则不相同。洋货

篇四:《日照市二轮考试历史试题》

9﹒西周各级贵族所封城邑大小和数量都有等级限制。据《左传》记载推断,天子之城约为今10.4平方千米,诸侯国都约3.2平方千米,卿大夫都邑约为1平方千米。但考古发掘表明东周列国的国都中,最大的燕下都约为32平方千米,最小的秦都雍城也达10.5平方千米。城市的数目也从由近百个增加到八九百。城市数量增多和规模扩大表明 ①周朝统治疆域扩大 ②王室衰微礼乐崩坏 ③社会经济得到发展 ④专门商业城市兴起

A.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10﹒儒家思想在世界上影响巨大。以下是某外国人对儒家学说的解读,依据你的知识判断,

其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A.其道德体系主要关注人际关系问题 B.国家机构要为社会大多数人谋福祉

C.只有虔诚和道德高尚之人才可获救 D.为维护群体利益可以牺牲个人利益

11﹒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家提出:“上帝面前人人平等。”这突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

A.尊崇上帝的伟大 B.摆脱宗教的束缚

C.宣扬民主的思想 D.反对教会的权威

12﹒右图为在江西省发现的一处书写

在墙上的革命标语。该标语能够

为研究哪一时期的革命斗争提供

原始资料?

A.北伐战争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13﹒上世纪50年代末~70 年代中期,中共认为,世界大战的危险依然存在,甚至认为世界

大战迫在眉睫。“我们要作好充分准备,准备他们大打,准备他们早打,准备他们打常规战争,也准备他们打核大战。”70年代末中共认为世界战争可以推迟,80年代中又进一步作出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判断。依据相关背景知识分析,导致中共对国际形势的判断发生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中共指导思想发生了改变 B.中国与西方国家关系改善

C.中国的综合国力显著提高 D.世界形势由动荡走向缓和

14﹒1958年, 围绕西方驻军在西柏林的去留问题,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爆发了第二次

柏林危机。双方针锋相对,宣布战争动员,进行军事演习,甚至扬言使用核武器,摆出了一幅鱼死网破的架势。双方的最真实目的是

A.显示各自阵营的团结 B.准备可能爆发的战争

C.遏制欧洲国家的联合 D.获得政治外交的主动

15.布雷顿森林体系虽然瓦解了,但到目前为止,美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中的

地位并无多少变化,仍占主导地位。这表明

A.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没有改变 B.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发生逆转

C.国际关系多极化趋势受到挫折 D.国际金融体系未体现各国实力

16﹒1949~2009年,60年的新中国历史,浓缩了世界几百年之变。而作为社会管理者和发

展推手的官员群体,其形象的变化,既折射了时代的巨变,也是社会发展的风向标。以下准确体现2000年以来官员时代形象的评价标准是

A.百折不挠 坚定信仰 艰苦朴素 B. 鞠躬尽瘁 艰苦创业 无私奉献

C.创新多元 专业化背景 国际视野 D. 锐意进取 勇于开拓 打开局面

27.进入近代以来,中学与西学、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和斗争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历

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问题一 从“夷务”到“洋务”

传统文化认为“中国”是“天朝上国”,周围各国如“夷”,即未开化的野人,必须向中国臣服。资本主义列强刚刚闯进中国时,中国沿用了“夷”的称呼,如“英夷”、“法夷”等。推而广之,凡是和外国事务有关的交涉,也统统称为“夷务”。19世纪60年代起,“天朝”与“夷”的对称变为“中国”与“西洋各国”“泰西各国”的对称,“夷务”也就演变为“洋务”。

(1)依据材料分析,清政府的世界意识和外交理念发生了什么变化?(4分)

问题二 从“淫巧”到“长技”

鸦片战争以前,人们对西方的科学技术多半投以鄙视的目光,当时一般人视之为“奇技淫巧”,皆“耻言西学,有谈者则诋为汉奸,不齿士类。”19世纪40~60年代,先是一些有识之士提出“尽转外国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随之掀起了学习西学、翻译西书的浪潮。

(2)结合相关知识,分析促使人们对西学的态度由排斥到接受的各种因素。(6分)

问题三 从“臣民”到“国民”

19世纪的报刊、揭帖中,对民众多以“臣民”“子民”相称。进入20世纪,“国民”“权力”话语逐渐取代了“臣民”“子民”话语。

(3)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前20年的重大历史事件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7分)

(4)从社会转型的角度指出上述变化反映的近代前期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2分)全球史观认为,自19世纪中期开始,中国与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指出三方面变化与“世界潮流”的关系。(6分)

29.(3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五年”为单位进行国家建设的“五年计划”模式,起源于前苏联。1929年4月联共(布)十六大制定通过了1928~1932年国民经济计划,标志着五年计划的诞生。1952~1953年,中国编制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从工业总产值增长98.3%、手工业增长60.9%、大型工矿项目施工694个到具体的各种产品产量增加多少等都有规定。“当时中央政府管2万个硬指标,计划就是法律,硬得很。”中央党校教授沈宝祥回忆。

(1)归纳材料,指出“五年计划”模式的特点。新中国成立之后,这一模式即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6分)

材料二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和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与前面十个“五水浒传读后感600字年”明显不同,第十一个“五年”中“计划”让位于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的“规划”。

(2)权威专家解读,计划变规划,虽“一字之差”,却是耐人寻味的变化。这一“变化”的含义是什么?试结合相关知识,简要分析这一变化的必然性。(5分)

31.(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魏)尚书于果曰:“自先帝以来,久居于此,百姓安之;一旦南迁,众情不乐。”(孝文)帝曰:“今代在恒山之北,九州之外,非帝王之都也。”“王者以四海为家,或南或北,何常之有!朕之远祖,世居北荒。平文皇帝始都东木根山。……道武皇帝迁于平城。朕幸属胜残之运,而独不得迁乎!”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三十九

材料二 “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孝文帝为主张迁都的理由。与于果所说的“先帝”相比,孝文帝心目中的“王者”有什么新的内涵?(6分)

(2)孝文帝提到了“道武皇帝”,康有为说起了“先王”,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谈谈你对两位改革家提倡“托古”这一历史现象的认识。(4分)

9.B 城市规模和数量的变化反映了分封制和宗法制被破坏和经济发展(尤其增加幅度很大)。疆域扩大是分封制的积极影响,专门商业城市的出现也与东周无关。

10.C 前三项都是对儒家思想的通俗解读,对应了倡导爱、重人伦,仁政思想,重民观念,强调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压抑人性等内容。儒学没有宗教中的救赎思想。

11.D 宗教改革不反上帝而反教会,倡导的是上帝面前的平等。

12.B 从江西、进攻苏区、红军等信息中就可以分析出。

13.A 60、70年代的左的错误在对国际形势的认识中也有鲜明的体现。其它三项的内容都与70年代末无关。

14.D冷战时期的特征是及争夺又妥协,每次危机都以政治、外交途径解决,二者之间没有直接的军事冲突,因此称为冷战。

15.A 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发言权大小靠的是实力。

16.C 官员评价标准反映的是时代发展的方向。2000年市场经济基本建立后,改革开放进程向纵深发展,对官员的思想、知识、意识的要求提高。其它三相对应的是战争年代、1949~1978、1978~2000.

27. 解析 三方面的变化体现了鸦片战争以后,在中国逐渐转入世界市场的大背景下,中国人的思想意识、科学意识和政治意识发生的变化。回答问题时要认识这些变化的含义,并依据重大历史事件分析变化的必然性,要坚持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和全球史观。语言表述上要把握时代特征,史论结合,逻辑严谨。

(1)统治者抛弃“天朝上国”意识,学习西方,逐渐形成国家平等(近代国家)的世界意识和平等对外交往的理念。(4分)

(2)两次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先进中国人学习西方,开眼看世界;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科技;西学东渐。(6分)

(3)戊戌变法传播了启蒙思想,促进了思想解放;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政体,确立了共和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宣传民主与科学,进一步促进了思想解放。(7分)

(4)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近代化)。(2分)从“夷务”到“洋务”反映了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中外联系的加强;从“淫巧”到“长技”反映了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从“臣民”到“国民”体现出世界政治民主化对中国的影响。(6分)

29. 解析 建国以来的五年计划模式鲜明的体现了计划经济的特点、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回答(1)问注意阅读材料,归纳特点;注意依据建国之初的时代特征分析原因。

回答(2)问的原因要思考两个层次的问题,一是为什么不在“计划”,即抛弃旧模式;二是为什么选择“规划”,这是与什么历史要素相适应。

爱国宣言

(1)特点:经济指标具体细致,具有指令性。原因:苏联模式是唯一成熟的社会主义模式;中苏同属社会主义阵营,政治上接近;苏联对中国的援助等。(6分)

(2)变化: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必然性: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开始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5分)

31. 解析 回答(1)问的理由,通过阅读材料即可,注意题干提示,比较简单。要在理解材料中“ 王者以四海为家,或南或北,何常之有”的信息的基础上认识孝文帝改革(迁都)的目的,回答“王者的内涵”。(2)问要理解“托孤”的含义。托古之作是假借古人的名义写成的文章。历史上有很多政治家为了施展政治抱负,著书立说。但是他们的主张在当时阻力很大,人们相信祖先制定的法则,所以反对改革。于是,那些改革家们便假借古人名义,阐发自己的主张。如此,这些主张便很容易得到当代人的认可。

(1)理由:平城地处中原之外,作为帝王的都城不合适;北魏有迁都的先例。(4分)内涵:统治中原,表达了接受汉族先进文化的愿望。(2分)

(2)分析:其目的都是为了排除反对者的阻力,为改革寻求依据,显示了改革者的政治策略,康有为“托古改制”也反映了维新派力量的软弱。(4分)

篇五:《必修三历史月考试卷》

大亚湾一中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二历史试卷

命题人:陈劭婉 2014年12月 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一、选择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48分。 1.小明在刚结束的月考中考砸了。爸爸暴跳如雷,说要“家法伺候”。妈妈赶紧说:“我们要好好教育孩子,使他进步”。爷爷慢吞吞地说:“这次考差了不全是坏事,知道差在哪儿,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嘛!”其中爷爷的言论与我国古代哪一学派的主张最接近( )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2.周杰伦创作的“中国风”歌曲:“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忙不迭,千年碑易拓却难拓你的美„„”。你唱到他的这首歌时会想到以下哪位书法家( ) A.张旭 B.颜真卿 C.柳公权 D.王羲之

3.时人曾对当时的某一著述作如此评论: “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欲制夷患,比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据此推断该书最有可能

4.胡适在其1918年创作的《归国杂感》里写道:“不过二十年前,那些老先生们„„出了死力去驳康有为„„我们今日也痛骂康有为,但二十年前骂康有为太新,今日骂康有为太旧。”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康有为

A.托古改制,实行君主立宪 B.学习西方,全盘西化 C.变革制度,实行民主共和 D.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 5.陈独秀认为,“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若是决计守旧,一切都应该采用中国的老法子”“若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因为新旧两种法子,好像水火冰炭,断断不有相容”。下列说法中最符合题意的是:

A.陈独秀倡导使用新法 B.陈独秀提倡民主与科学 C.陈独秀未能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 D.陈独秀认为新法优于旧法 6.学者傅斯年在1920年曾指出:“从(1919年)五月四日以后,中国算有了社会了。中

国人从发明世界以后,这一觉悟是一串的:第一层是国力的觉悟;第二层是政治的觉

悟;现在是文化的觉悟,将来是社会的觉悟。”这里对“国力的觉悟”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新文化运动传播西方民主思想 B.维新运动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C.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D.十月革命后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 7.李大钊在《庶民的胜利》中写到:“须知这种潮流,是只能迎,不可抗拒的。我们应准备怎样适应这个潮流,不可抵抗这个潮流”。这种潮流是指( )

A.新文化运动 B.民族解放运动 C.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无产阶级革命 8.孙中山先生从青年时代就关心植树造林,大力提倡“植树以收利,蓄木以为薪”。这一理想贯彻于他一生的言行中。在他逝世后,人们秉承他的遗志,拟订每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日)为植树节,一改过去以清明节为植树节的制度。孙中山关心植树造林主要体现了

A.民本思想 B.民族主义思想 C.民权主义思想 D.民生主义思想 9.“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词中赞扬的领导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和“改革开放富起来”的领导人分别是 A.毛泽东、周恩来 B.毛泽东、邓小平 C.邓小平、江泽民 D.江泽民、胡锦涛 10.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都:①体现鲜明的时代特征 ②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 ③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变 ④都对中国的革命或建设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 1924年,孙中山指出:“革命以来迭次发生乱事,均因各国援助一派武人,逞其野心所致。故非排除扰乱中国之外国势力,中国之统一和平乃绝不可能。”材料中孙中山关于中国国情的认识对其晚年革命主张的主要影响是

A.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B.提出反对民族压迫主张

C.提出节制资本主张 D.颁布了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12. 如图,某班同学在学校网站上做了一个有关毛泽东的网页,如果在“毛泽东思想研究”栏目下再增加一个相关链接,则链接项“X”里应该是

A.新三民主义 B.新民主主义理论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3.郭廷以在《近代中国史纲》这样写到:“主张改制的人,往往引证中国历史及孔子之言,以破中国不能维新之说。„„谓经书系孔子假古人言论,按自己的想法写成,证明孔子亦是一位维新派。„„” 材料中“证明孔子亦是一位维新派”的思想家是谁? A.李鸿章 B.曾国藩 C康有为 D.孙中山

14. “儒学的三次话语转向,即儒学在汉代经学中完成的政治转向、在宋明理学中所完

成的形而上学转向„„”材料中的“政治转向”是指

A.意在规劝皇帝实行仁政 B.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 C.认为天理是万物的本原 D.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15.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与这

首诗的观点最相符的是

A. 天人感应 B. 心外无理 C. 格物致知 D. 经世致用

16.明末清初的黄梨洲、顾亭林、王船山之所以被称为进步思想家,主要是因为他们:( )

①反对君主专制独裁,主张“人民为主”②主张“工商皆本”,强调经世致用

③主张推翻帝制,建立人民主权的国家 ④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总清算,创建了新的思想体系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 D. ①②③④

17.有学者认为:宋代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庶民成为推动城市大众文化的主流,出现一种新型文化——“庶民文化”。下列不属于“庶民文化”范畴的是 A.风俗画 B.明清小说 C.宋词 D.心学 18.洋务思潮、维新思潮和共和思潮的兴衰反映了中国近代前期的历史发展主流。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前期历史发展主流的表述,最为确切的是( )

A.推翻清朝统治,发展资本主义 B.争取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

C. 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中国社会近代化 D. 建立民主共和制度,清除外国侵略势力 19.下列关于近代中国社会思潮兴起的先后顺序表述准确的是( ) ①“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得以下逮” ②“中华民国与中华帝国不同„„民国是以四万万人为主”

③“吾人对于俄罗斯今日之事变,惟有翘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 ④“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A.③①②④ B.②①③④ C.①②④③ D.①②③④ 20.下列有关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组合,正确的是( )

①《焚书》——主张民主共和 ②《孔子改制考》——主张君主立宪制 ③《敬告青年》——倡导民主和科学 ④《庶民的胜利》——传播马克思主义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1.毛泽东指出:“只有这种三民主义,才是新时期的革命的三民主义,中国共产党才称之为中国今日之必须,才宣布愿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新时期的革命的三民主义”的突出特点是( )

A.明确提出推翻军阀统治 B.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

C.体现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D.提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 22.“中国的革命,当前第一件事便是把中国从俄国的羁轭下解放出来,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这条“相反的道路”的起点是( )

A.创建井冈山根据地 B.南昌起义 C.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D.八七会议

23.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都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基础上继承与发展起来的。以下各项中属于对马列主义发展的是( )

①“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②武装斗争 ③改革开放政策 ④“一国两制”理论 A. 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4.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其中写下的“诗篇”是指( )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南方谈话 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二、非选择题(52分)

25.进入近代以来,中学与西学、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和斗争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5分)

问题一 从“夷务”到“洋务”

传统文化认为“中国”是“天朝上国”,周围各国如“夷”,即未开化的野人,必须向中国臣服。资本主义列强刚刚闯进中国时,中国沿用了“夷”的称呼,如“英夷”、“法夷”等。推而广之,凡是和外国事务有关的交涉,也统统称为“夷务”。19世纪60年代起,“天朝”与“夷”的对称变为“中国”与“西洋各国”“泰西各国”的对称,“夷务”也就演变为“洋务”。

(1)依据材料分析,清政府对西方的认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

问题二 从“淫巧”到“长技”

鸦片战争以前,人们对西方的科学技术多半投以鄙视的目光,当时一般人视之为“奇技淫巧”,皆“耻言西学,有谈者则诋为汉奸,不齿士类。”19世纪40~60年代,先是一些有识之士提出“尽转外国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随之掀起了学习西学、翻译西书的浪潮。

(2)结合相关知识,分析促使人们对西学的态度由排斥到接受的原因。(9分)进入近代以来,中学与西学

问题三 从“臣民”到“国民”

19世纪的报刊、揭帖中,对民众多以“臣民”“子民”相称。进入20世纪,“国民”“权力”话语逐渐取代了“臣民”“子民”话语。

(3)为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的思想主张有何不同?(8分)

(4)上述变化对推动当时中国社会的发展有何影响?(4分)

26.哲人们认为,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27分) 材料一 孙中山手书

图1 图2

材料二 全国都堆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烧成烈火。„„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及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颠远看东方正是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之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三

1982年,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 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 请回答:

(1)材料一图l孙中山所写的“世界潮流”指的是什么?(2分)依据材料一图2指出,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了什么重要思想?(2分)这一思想的提出和发展对中国革命运动的发展有什么历史作用?(4分)

(2)材料二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2分)在井冈山时期、延安时期毛泽东先后提出哪

两大理论?(4分)

(3)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什么重要理论?(3分)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内在的一致性是什么?它们分别指导中国发生了怎样的历史性巨变?(6分)

(4)综合以上三则材料,概括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理论成果的共同特点。(4分)

篇六:《高三历史精讲精练题十》

高三历史精讲精练题(十)

1.历史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某一历史知识时引用了下面的诗句作补充:“她的步履轻盈/她 的姿态优美/很象飘飘欲仙的天使/她的声音象仙乐一般优雅/委婉、清脆。”老师讲解的历史知识应该是

A.古希腊神话 B.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

C.宗教改革 D.浪漫主义文学

2.《汉书·董仲舒传》中有“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等记载,由此可知董仲舒的思想

A.强调“春秋大一统”

C.趋向“三教合一”

3.右图为外国在华纱厂拥有纱锭数示意图,

相关数据表明

A.列强资本输出卷土重来

B.中国民族工业濒于破产

C.中国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D.列强操纵中国经济命脉

4.民国十九年,国民政府颁布特令,宣布“自1月1日起,凡侨居中国之外国人民,现时享有领事裁判权者,应一律遵守中国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依法颁布之法令规章。”该段文告颁布于

A.五四运动期间 B.国民大革命期间 B.糅合了多学派思想 D.背离了先秦传统儒学

C.北伐战争结束后 D.全面抗战爆发后

5.费城会议召开前,华盛顿说:“事实已经告诉我们,如果没有强制力量的干预,哪怕是为人们的利益而设计的最好的制度,也难以得到很好的采纳和执行。”这表明他主张

A.维护邦联制 B.加强中央权力 C.巩固联邦制 D.保障各州的权利

6.在苏联,1928年1公担稞麦可分别交换35米印花布、75公斤砂糖,到1952年分别交换1.5米印花布、0.9公斤砂糖;1953年,谷物的义务交售价格为成本的10%。牛肉价格为成本的50%,猪肉价格为成本的6%。这段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的苏联

A.农副产品质量差、价格低 B.农业集体化发展迅速,产品过剩,价格下滑

C.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够完善 D.工业化牺牲了农民的利益

7. 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中规定,各种民事诉讼,即使是再小的事由,也由法庭处理;

债务人如在规定的期限还不出债款,债权人可以将其出卖为奴或杀掉;死者的丧衣

以三件为限,出丧时妇女不得无节制地嚎哭。上述这些规定说明当时在罗马

A.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取得重大胜利

C.罗马人热衷于通过诉讼获取利益 B.社会生活中的伦理道德色彩浓郁 D.人们的日常生活由法律规范和调整

8. 陈旭麓先生说:“人们多注意1840年的划时代含义,实际上 1860年同样是一个重要

的年份,即社会观念的新陈代谢来说,它比1840年具有更加明显的标界意义。”下列史实在更加明显的界标影响下出现的是

A.使苦难深重的广大农民阶级陷入了更为困苦的深渊。

B.李鸿章认为处于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就应创数千年未有之奇业。

C.以俄国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

D.慈禧下诏变法,取外国之长、去中国之短,实行新政。

9.(3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的海上探索活动)其目的在于通过朝贡关系的确立证明中原王朝的 合法性。而朝贡贸易也并非以利润为导向,而是以政治关糸为基础的,依照“薄来厚往”的原则进行,基本上可以说是经济利益单向输出,„„而不是建立殖民统治。只有当王朝处于上升期或鼎盛时,其经济足够强大且文明相对发达时,朝贡体系才能运转良好。„„在禁海政策的影响下,中国海洋活动发展逐渐偏离了正常轨道。海洋观的落后使中国对于海洋的认识始终没有达到西方近代海权的高度。

——摘编自刘小军《关于中国当代海权的若干思考》 材料二

——摘编自约瑟夫·奈《处于十字路口的美国巨人》、

辛向阳《霸权崛起与挑战国家范式分析》

材料三 在战后初期,美国处于海上单极独霸的地位,随着苏联海军力量的发展和苏联对美国海洋霸权挑战的出现,美国独霸海洋的局面开始消失,„„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苏联则以发展军事力量来补救其经济和财政上的弱点,拼命争夺世界霸权。苏联经济已蜕变成战争经济,军工生产占工业生产的60%。

——李亚敏《海洋秩序在国际秩序变迁中的地位与作用》 材料四 对于当下的中国而言,对于海权与国家崛起关系的认识,尤其要摆脱那种强调大国崛起离不开海权支撑,而忽视海权背后一系列复杂社会因素的简单化思维。„„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发展军力是为达成国家的战略目的,而不是为了满足海上强国梦。

——唐世平《塑造中国理想的安全环境>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海洋活动的缺陷,并分析其经济、文化根源。(10分)

(2)对比材料一,材料二中英国海洋活动的目的有何不同?结合材料二,分析英国海上崛起对近代中国产生的主要影响。(10分)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美苏海上争霸格局的演变,并从苏联方面分析其最终结果的原因。(12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当今中国海权问题的认识。(4分)

10.(20分)进入近代以来,中学与西学、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和斗争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问题一 从“夷务”到“洋务”

传统文化认为“中国”是“天朝上国”,周围各国如“夷”,即未开化的野人,必须向中国臣服。资本主义列强刚刚闯进中国时,中国沿用了“夷”的称呼,如“英夷”“法夷”等。推而广之,凡是和外国事务有关的交涉,也统统称为“夷务”。19世纪60年代起,“天朝”与“夷”的对称变为“中国”与“西洋各国”“泰西各国”的对称,“夷务”也就演变为“洋务”。

(1)依据材料分析,清政府的世界意识和外交理念发生了什么变化。(4分)

问题二 从“淫巧”到“长技”

鸦片战争以前,人们对西方的科学技术多半投以鄙视的目光,当时一般人视之为“奇技淫巧”,皆“耻言西学,有谈者则诋为汉奸,不齿士类”。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先是一些有识之士提出“尽转外国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随之掀起了学习西学、翻译西书的浪潮。

(2)结合相关知识,分析促使人们对西学的态度由排斥到接受的各种因素。(6分)

问题三 从“臣民”到“国民”

19世纪的报刊、揭帖中,对民众多以“臣民”“子民”相称。进入20世纪,“国民”“权力”话语逐渐取代了“臣民”“子民”话语。

(3)结合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20年的重大历史事件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4分)

(4)从社会转型的角度指出上述变化反映的近代前期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全球史观认为,自19世纪中期开始,中国与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指出三方面变化与“世界潮流”的关系。(6分)

高三历史精讲精练题(十)参考答案

1-8BBACBDDB

9.(1)缺陷:以政治目的为主,忽视经济利益;实行海禁政策,限制了中国的正常海洋 活动;海洋观念落后,没有充分重视和利用海洋。(6分)

经济:农耕经济(自然经济):文化:儒家思想(重义轻利)。(4分)

(2)目的:殖民争霸;重视资本原始积累(获取经济利益);控制海权。(4分,答其 中两点即可)

影响:通过海上侵略中国,强迫签订不平等条约,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改变:将中国卷入世界市场,瓦解中国的自然经济;客观上传播西方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使中国工业化启动:使中国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6分,答其中三点即可)

(3)演变:二战后初期美国独霸海上,后逐渐形成美苏争夺海洋的格局,最后苏联解体,美国获胜。(6分)

原因: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过度发展军事,与美国争霸,使经济发展更加失衡;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6分)

(4)认识:海权与国家崛起紧密关联(重视海权):发展海权应不以争霸为目的;海权 并非是大国崛起的唯一条件(应经济、科技、军事、文化等多方并举)。(4分,答其中两点即可)

10. (1)统治者抛弃“天朝上国”意识,学习西方,逐渐形成国家平等(近代国家)的世界意识和平等对外交往的理念。

(2)两次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先进中国人学习西方,开眼看世界;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科技;西学东渐。

(3)戊戌变法传播了启蒙思想,促进了思想解放;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政体,确立了共和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宣传民主与科学,进一步促进了思想解放。

(4)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近代化)。从“夷务”到“洋务”反映了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中外联系的加强;从“淫巧”到“长技”反映了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从“臣民”到“国民”体现出世界政治民主化对中国的影响。

篇七:《公务员必备历史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材料分析题

1、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天下贪官,甚于强盗,衙门污吏,何异虎狼”,“富贵者纵恶不究,贫贱者有冤莫伸”,“民之财尽矣,民之苦极矣!我等仁人义士,触目伤心,能不将各府、州、县之贼官狼吏尽行除灭,救民于水火之中也!”

——天地会所张贴的《万大洪告示》

材料二:“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生产所得,“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圣库”,“凡麦、豆、芝麻、布帛、鸡、犬各物及锟钱亦然。”“所有婚娶弥月喜事,俱用国库,但有限式,不得多用一钱。”鳏寡孤独废疾者“皆国库以养”。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者多分,人寡者寡分,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材料三:在政治方面,主张“禁朋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并学习西方,制订法律、制度。在经济方面,主张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政、银行等事业,奖励科技发明和机器制造,尤其是提出“准富者请人雇工”,对穷人“宜令作工,以受所值”,这就把向西方的学习,从生产力的领域扩展到生产关系的领域,即开始提倡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了。在思想文化方面,建议设立新闻官、新闻馆,破除陈规陋俗,提倡兴办学校、医院和社会福利事业。在外交方面,主张同外国平等交往,自由通商,“与番人并雄”,但严禁鸦片输入。对于外国人,强调“准其为国献策,不得毁谤国法”。

(1)造成材料一的社会背景是什么?并造成了怎样的结果?

答:背景:①清政府为了支付赔款拼命搜刮百姓;②鸦片贸易泛滥,白银大量外流,导致银贵钱贱;③土地兼并加剧,地租剥削率日高。结果:使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群众走上反抗斗争道路。

(2)材料二出自哪部纲领?何时颁发,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天朝田亩制度》,1853,①把土地平均分给农民;②建立基层政权组织“两”;③设立“圣库”制度。

(3)材料三出自何处?有何积极意义?

答:出自《资政新篇》,意义:它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反映了太平天国某些领导人在后期试图通过向外国学习来寻求出路的一种努力,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崛起和发展。

2、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东南贼氛蔓延,果能购买外国炮,剿贼必能得力。”购买外国枪炮作为“今日救时第一要务。”

——曾国藩《曾文正公全集.奏稿》卷14,第11页。

筹建之始……(左宗棠)明确指出:“自海上用兵以来,泰西各国,火轮兵船直达天津,藩篱竟同虚设,星驰飙举,无足当之。……欲防海之害而收其利,非整理水师不可;欲整理水师,非设局监造轮船不可。”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福州船政局》

材料二:“鸿章窃以为天下事穷则变,变则通。中国士大夫沉浸于章句小楷之积习,武夫悍卒又多粗蠢而不加细心,以致所用非所学,所学非所用。……鸿章以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欲觅制器之器与制器之人,则或专设一科取士。士终身悬以富贵功名之鹄,则业可成、艺可精,而才亦可集。”

——李鸿章给总理衙门的信(同治三年,1864年)

材料三:窃臣国藩上年在天津办理洋务,前任江苏巡抚丁日昌奉旨来津会办,屡与臣商榷,拟选聪颖幼童,送赴泰西各国书院学习军政、船政、步算、制造诸学,约计十余年业成而归,使西人擅长之技中国皆能谙悉,然后可以渐图自强……。

——《同治十年七月十九日大学士两江总督曾国藩等奏》

根据材料,请回答:

(1)以上材料哪些层面揭示了洋务运动兴起的原因?其指导思想是什么?

答:洋务运动的主要目的在于平乱、御辱。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首先是为了购买和制造洋枪洋炮以镇压农民起义,同时也有借此加强海防、边防,并乘机发展本集团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的意图。对洋务派指导思想最先做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冯桂芬,他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这个思想后来被进一步概括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2)根据材料三回答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有:①兴办近代企业,包括军用工业,民用企业,如1865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轮船招商局。②建立新式海陆军,如北洋、南洋、福建水师。③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如京师同文馆,培养翻译人才。

材料1

1910年,上海人陆士谔在幻想小说《新中国》里记载了一个神奇的梦,梦中主人公随时光穿梭,看到“万国博览会”在上海浦东举行,为方便市民参观,上海滩建成了浦东大铁桥和越江隧道,还造了地铁,工厂中的机器有鬼斧神工之妙,租界的治外法权已经收回,汉语成了世界通用的流行语言……最后梦中人一跤跌醒,却言道:“休说是梦,到那时,真有这景象也未可知。”

1920年,孙中山先生完成《建国方略》一书,书中提出了修建三峡水利、建设高原铁路系统等宏伟设想,构想了工厂遍地、机器轰鸣、高楼大厦矗立城乡、火车轮船繁忙往返的现代化景象,描绘了“万众一心,急起直追,以我五千年文明优秀之民族,应世界之潮流,而建设一政治最修明、人民最安乐之国家”的愿景。

1935年,方志敏在《可爱的中国》中写道:“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到那时候,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苦,智慧将代替了愚昧,友爱将代替了仇杀,生之快乐将代替了死之悲哀,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凄凉的荒地!这时,我们民族就可以无愧色的立在人类的面前,而生育我们的母亲,也会最美丽地装饰起来,与世界上各位母亲平等的携手了。”“这么光荣的一天,决不在辽远的将来,而在很近的将来。”摘编自《经济日报》(2012年12月12日)、《方志敏文集》

材料2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在十九世纪末列强割占领土、设立租借地、划定势力范围示意图前,在鸦片战争期间虎门的大炮前,在反映辛亥革命的文物和照片前,在《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前,在《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等反映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文物和照片前,在李大钊狱中亲笔自述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前,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照片前,习近平不时停下脚步,认真观看,仔细询问和了解有关情况,在参观过程中,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提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中华民族的今天,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经过鸦片战争以来170多年的持续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的前景,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息、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摘编自《人民日报》(2012年11月30日)

问:

(1)为什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复兴的目标”?

答: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解放,成为中国人民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为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千辛万苦的探索和不屈不挠的斗争。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不甘屈服的中国人民进行了一次次抗争,都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为什么说“现在,我们比历史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答: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无数仁人志士奋起抗争,但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第一,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第三,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这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贫穷落后的中国变成了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国家。面向新世纪,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继续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必将最终实现。

多选题

1甲午战争前西方列强迫使中国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

#《南京条约》 #《中法新约》

2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是

#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3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在历次反侵略战争中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社会制度腐败#经济技术落后

4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分别与法国和美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

#《黄埔条约》 #《望厦条约》

5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近代中国进行经济掠夺的主要手段有

#控制中国通商口岸 #剥夺中国关税自主权

#对华倾销商品和资本输出 #操纵中国经济命脉

6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为抗击英国侵略者以身殉国的清朝爱国将领有

#海龄 #陈化成 #关天培

7 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其主要内容有

#割让台湾、澎湖 #允许日本在中国设厂租借旅顺、大连

#向日本支付赔款、赎辽费、威海卫日军守备费共计白银2亿3150万两

8中国早期工人阶级产生于

#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开办的企业 #洋务派官僚开办的军工企业

#洋务派官僚开办的民用企业 #本国民族资本企业

9《南京条约》规定开放5个沿海港口为通商口岸,除广州、上海、福州外,还有

#宁波 #厦门

10帝国主义没能实现瓜分中国的原因有

#帝国主义内部的矛盾 #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

11 19世纪90年代,资产阶级维新派与封建守旧派论战的主要问题是

#要不要变法 #要不要实行君主立宪 #要不要废科举和兴西学

12 19世纪90年代,康有为发表的宣传变法维新主张的著作有

#《新学伪经考》 #《孔子改制考》

13 19世纪70年代后,洋务派创办的官督商办企业有

#轮船招商局 #开平矿务局

#天津电报局 #上海机器织布局

14 20 1853年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先后颁布的重要文件有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

15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举办的洋务事业主要有

#兴办近代工业 #建立新式海陆军

#创办新式学堂和派遣留学生

16《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有

#“准富者请人雇工”#兴办学校、医院和福利事业

#设新闻官、设“暗柜”,用以监督官员

17洋务派兴办民用企业的主要方式有

#官督商办 #官商合办 #官办

18下列学会由维新派创办的是

#南学会 #强学会 #保国会

19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体现为

#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

#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在改革社会风气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20关于《资政新篇》评价不正确的是

#具有封建主义色彩和反侵略性质 #绝大部分措施得到实施

#对于维护国家主权独立和民族尊严有积极意义

21太平天国后期,洪秀全破格提拔的人才是

#陈玉成 #李秀成

22洋务派创办的新式学堂主要有

#翻译学堂 #工艺学堂 #军事学堂

23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进行的重大战事包括

#北伐 #西征 #天京城外破围战

24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

#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缺乏对外国列强的清醒认识

25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奕?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26到19世纪90年代,洋务派建成的新式海军包括

#福建水师#广东水师#南洋水师 #北洋水师

27下列选项关于《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正确的是

#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 #未能冲破传统自然经济体制

#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的纲领文件

28下列刊物由维新派创办的是

#《时务报》#《国闻报》

29清末新政的主要内容有

#改革官制、整顿吏治 #改革兵制,训练新军

#改革学制,提倡新学 #奖励工商,兴办实业

30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焦点问题有

#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要不要社会革命

#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31 1902年至1911年,在我国发生的爱国运动主要有

#抵制美货运动#收回利权运动

#拒俄运动 #保路运动

32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骨干力量是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33三民主义的内容包括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34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性主要是

#没有提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没有充分发动和依靠民众

#没有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及其领导核心

35在第一次护法运动中排挤孙中山,迫其离粤的西南军阀是

#陆荣廷 #唐继尧

36 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制定的革命纲领是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37兴中会的革命纲领包括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38 1911年,直接参与领导武昌起义的革命组织是

#共进会 #文学社

39 20世纪初年,陈天华发表的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著作是

#《警世钟》 #《猛回头》

40 1913年,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二次革命的导火线是

#宋教仁被刺杀 #袁世凯与日本签订“善后大借款”合同

41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的三大政策是

#联俄 #联共 #扶助农工

42李大钊发表的讴歌俄国十月革命的文章有

#《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Bolshevism的胜利》

43 1919年6月3日后,五四运动发生的重要转变是

#中心从北京转到上海#主力从学生转为工人

44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有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主张文学革命

45 1920年8月成立的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主要成员有

#陈独秀 #李汉俊 #李达

46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和意义体现在

#是一次彻底反帝反封建的运动 #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是一场真正的群众性运动

47北伐战争作战的目标有

#吴佩孚 #孙传芳 #张作霖

48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在1927年发动的武装起义是

#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 #广州起义

49国民党建立了庞大的全国性特务系统,其主要的特务机关有

#军统 #中统

50 1928年至1930年间,毛泽东撰写的有关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重要著作有

#《井冈山的斗争》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

51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创建的农村根据地有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

52 1928至1929年间,毛泽东主持制定的土地革命文件有

#《井冈山土地法》#《兴国土地法》

53 1935年10月,在陕北吴起镇胜利会师的红军部队有

#中央红军陕甘支队 #红十五军团

54 1936年10月,在甘肃会宁、静宁胜利会师的红军主力是

#红一方面军 #红二方面军 #红四方面军

55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是

#保存并锤炼了中国革命的骨干力量

#播撒了革命火种,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粉碎了国民党“围剿”红军、消灭革命力量的企图

#把革命大本营转移到西北,为迎接抗日救亡新高潮准备了条件

56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派到东北领导抗日斗争的共产党员有

#罗登贤#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

57卢沟桥事变后,在北平南苑战斗中为国捐躯的国民党爱国将领是

#佟麟阁 #赵登禹

58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总方针是

#发展进步势力 #争取中间势力 #孤立顽固势力

59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主要体现在

#制定了正确的战略和策略#积极倡导、促成并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最大限度地动员全国军民共同抗战 #科学阐明了抗日战争的规律和进程

60 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制造的侵华事件有

#九一八事变 #华北事变 #卢沟桥事变

61 1933年11月,在福州发动抗日反蒋事变的国民党将领和爱国人士包括

#蔡廷锴 #蒋光鼐 #李济深#陈铭枢

62在抗战时期八路军进行的著名战役、战斗有

#平型关战役 #百团大战 #夜袭阳明堡飞机场战斗

63在全面抗战时期,毛泽东撰写的系统阐释新民主主义理论的重要著作有

#《〈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

64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的主要内容包括

#关于新 本文来自高考资源网#关于新中国的基本民族政策

#关于新中国的经济工作方针 #关于新中国的外交工作原则

65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指出,构成人民民主专政主要联盟的阶级是

#工人阶级 #农民阶级

66在抗日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的重大战役有

#淞沪会战#忻口会战 #徐州会战 #武汉会战

67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是

#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加强共产党的自身建设

68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主要内容有

#规定了全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

#指出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在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问题上,提出了“两个务必”的要求

69 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的战略决战有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70 1945年8月,中共中央在《对目前时局的宣言》中明确提出的口号是

#和平 #民主 #团结

71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在国民党统治区爆发的爱国学生运动有

#一二·一运动 #一二·三○运动#五·二○运动

72 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协议主要有

#政府组织#国民大会#和平建国纲领 #宪法草案

73抗战胜利后,出现的建国方案有

#民族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 #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

#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

74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的政治经济危机日益加深的原因是

#国民党实行反人民的内战政策#国民党从多方面加剧了对广大人民的疯狂掠夺

#国民党把接受变成了“劫收”,大发胜利财,从而使更多的民众期望破灭

75解放战争时期,各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的团结合作主要表现在

#与共产党一起反对国民党的内战、独裁政策,为和平民主而共同努力

#拒绝参加国民党一手包办的“国民大会”,反对国民党炮制的“宪法”

#积极参加和支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民主运动

#同中国共产党一起为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新中国而共同奋斗

单选题

1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2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性质开始变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中国封建社会产生过诸多“盛世”,出现在清代的是#康乾盛世

4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在文化上的主要特点是以 #儒家思想为核心

5 19世纪初,大肆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国家是 #英国

6在1860年洗劫和烧毁圆明园的外国侵略者是 #英法联军

7规定中国割让九龙半岛南端和昂船洲,“归英属香港界内”的条约是 #《北京条约》

8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美国迫使清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是 #《望厦条约》

9 1895年签订的将中国领土台湾割让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马关条约》

10 1899年11月,强租广州湾,把云南、两广划为势力范围的国家是 #法国

11 19世纪末,在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国家是#美国

12基督教在中国设立的最大出版机构广学会发行的报刊是#《万国公报》

13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反侵略斗争失败的最根本原因是#社会制度腐败

14对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先作出完整表述的人是 #冯桂芬

15 1841年战死虎门的广东水师提督是#关天培

16 1839年,林则徐组织翻译英国人慕瑞的《地理大全》,编成了 #《四洲志》

17鸦片战争后,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是#魏源

18 1895年,在《救亡决论》一文中响亮地喊出“救亡”口号的是 #严复

19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是小农经济,其主要特征是

#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20割去中国西北44万多平方公里领土的不平等条约是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21 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长期担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掌握中国海关大权达40余年之久

的外国人是#赫德

22日本在甲午战争后迫使清政府签订了 #《马关条约》

23严复1898年翻译出版的《天演论》所宣传的思想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24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在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

25 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的纲领性文件是 #《天朝田亩制度》

26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是 #《资政新篇》

27 19世纪60年代,清朝统治集团中倡导洋务的首领人物是 #奕?

28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是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29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规模较大的近代军事工业是 #江南制造总局

30太平天国后期,洪仁玕提出的改革与建设方案是 #《资政新篇》

31太平天国由盛到衰的转折点是 #天京事变

32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建立的新式海军的主力是 #北洋水师

33 1898年,为对抗维新变法而发表《劝学篇》的洋务派官僚是 #张之洞

34戊戌维新时期,维新派在上海创办的影响较大的报刊是#《时务报》

35天京事变后,率部出走的太平天国领导成员是 #石达开

36清政府于1861年设立的总理洋务的中央机关是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37张之洞在《劝学篇》中提出的思想主张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38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的时间是 #1851年1月

39 19世纪90年代,梁启超宣传变法维新主张的著作是#《变法通义》

40洋务运动时期最早创办的翻译学堂是 #同文馆

41近代中国派遣第一批留学生是在 #洋务运动时期

42天京被湘军攻破,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失败是在 #1864年

43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爆发的标志是 #金田起义44标志着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

舞台的运动是 #戊戌维新运动

45康有为在戊戌维新时期撰写的宣传变法维新主张的理论著作是 #《新学伪经考》

46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的资产阶级革命组织是 #兴中会

47 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后发行的机关报是. #《民报》

48 1911年夏,湖北、湖南、广东和四川爆发的民众斗争运动是#保路运动

49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 #辛亥革命

50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51武昌起义胜利后被推举为湖北军政府都督的是 #黎元洪

52在1911年兴起的保路运动中,规模最大、斗争最激烈的省份是#四川

53阐述在中国进行民主革命的正义性和必要性,号召人民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共和国”的资

产阶级革命思想著作是 #《革命军》

54为反对袁世凯刺杀宋教仁和“善后大借款”,孙中山在1913年领导发动#二次革命

55 1911年4月,资产阶级革命派在黄兴带领下举行的起义是 #广州起义

56 1914年7月,孙中山在东京正式成立的革命党派是 #中华革命党

57在护国运动中,反对袁世凯称帝、宣布云南独立的将领是 #蔡锷

58清朝政府宣布实行“新政”的时间是 #1901年

59 1911年10月,标志辛亥革命达到高潮的起义是 #武昌起义

60袁世凯窃夺辛亥革命成果后,于1914年5月炮制了#《中华民国约法》

61 20世纪初,在民主革命思想传播中发表《警世钟》的是 #陈天华

62 1911年5月,清政府成立责任内阁,这个内阁被讥为 #皇族内阁

63蔡元培担任会长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 #光复会

64 1917年6月,率领“辫子军”北上,拥清废帝溥仪复辟的前清官僚是 #张勋

65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是 #民族资产阶级

66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进入到一个新阶段的标志是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67 20世纪初,在民主革命思想传播中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的是 #章炳麟

68 1905年11月,登载孙中山论述三民主义学说的报刊是 #《民报》

69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标志是 #五四运动

70受俄国十月革命影响,在中国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李大钊

71 1920年8月,陈独秀领导建立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是 #上海共产主义小组

72 1920年10月,李大钊发起成立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是 #北京共产主义小组

7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第一个高潮的起点是 #香港海员罢工

74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 #提倡民主和科学

75 1918年5月,鲁迅发表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是 #《狂人日记》

76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第一个农民协会是在 #浙江省萧山县

77 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制造了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的 #四一二政变

78引发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79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中国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80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81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是 #中共二大

82 1919年,李大钊发表的系统介绍马克思学说的文章是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83 1927年,汪精卫在武汉制造的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的事变是 #七一五政变

84中共一大确定的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85中共二大提出了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政党从没有采用过的革命方法是#群众路线

86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是 #五四运动

87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最初地点是#上海

88 1926年3月,蒋介石制造了打击共产党员和工农革命力量的#中山舰事件

89 1925年国民政府将所辖各部队统一改编为 #国民革命军

90 1919年,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的是 #李大钊

91 1923年2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罢工斗争是 #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92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后,全国范围大革命风暴兴起的标志是#北伐战争

93国民党在全国的统治建立后,官僚资本的垄断活动首先和主要是#从金融业方面开始的

94五四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后,运动的新特点是#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95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和大革命的失败的事件是 #“七一五分共”

96国民党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性质是 #封建的买办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97 1928年12月,在东北宣布“改易旗帜”、归顺南京国民政府的是 #张学良

98 1927年,中共八七会议确定的总方针是 #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

99领导南昌起义的前敌委员会书记是 #周恩来

100中国共产党开创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井冈山根据地

101 1930年1月,毛泽东进一步阐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文长》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02 1930年5月,毛泽东撰写的关于坚持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的著作是#《反对本本主义》

103将“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土地”的土地法规是

#《兴国土地法》

104 1931年11月,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的是 #毛泽东

105 1930年6月至1930年9月,中国共产党内出现的主要错误倾向是#“左”倾冒险主义

106 1931年1月至1935年1月,中国共产党内出现的主要错误倾向是#“左”倾教条主义

107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主要特征是 #教条主义

108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在党内斗争和组织问题上推行的方针是

#“残酷斗争、无情打击”

109把毛泽东排除在中央根据地红军领导地位之外的会议是#中共苏区中央局全体会议

110 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失败后,率先开始战略转移的是

#红一方面军

111 1935年1月,中国共产党在红军长征途中召开了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遵义会议

112遵义会议后接替博古担任中共中央总负责人的是 #张闻天

113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结束长征并同红十五军团胜利会师于 #陕北吴起镇

114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的胜利会师地是

#甘肃会宁、静宁将台堡

115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帝国主义对国民党政府的政策转变为

#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军事打击和政治诱降并重

116抗战时期文化界提出的文艺创作的三大目标是 #“抗战、团结、民主”

117中国共产党制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的会议是 #洛川会议

118“一二.九”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 #日本制造华北“自治”运动,加紧侵略华北

119 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召开的确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会议是#瓦窑堡会议

120标志着国民党由片面抗战逐步转为消极抗战的会议是 #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

121 1944年9月,在国民参政会上提出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召开各党派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

府主张的中共参政员是 #林伯渠

122 1938年3月,国民党军队在抗日战争正面战场取得胜利的战役是#台儿庄战役

123 1940年,在枣宜会战中以身殉国的国民党爱国将领是#张自忠

124 1937年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中国抗战处于#战略防御阶段

125根据国共两党协定,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担任总指挥的是 #朱德

126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的事件是 #一二九运动

127 1941年3月,在大后方抗日民主运动中诞生的民主党派是 #中国民主政团同盟

128 1945年出席联合国制宪会议的中国代表团中,解放区的代表是#董必武

129中华民族进入全民族抗战是在 #卢沟桥事变后

130 1938年5至6月间,毛泽东系统阐述抗日战争的特点、前途和发展规律的重要讲演是

#《论持久战》

131在抗日战争中为国捐躯的八路军副参谋长是 #左权

13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顽固势力是指 #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抗日派

133 1945年8月,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的是 #毛泽东

134 1937年,出任新四军军长的是 #叶挺

135 1937年,在淞沪会战中率领“八百壮士”孤守上海四行仓库的爱国将领是#谢晋元

136 1939年1月,国民党制定“防共、限共、溶共、反共”方针的会议是#五届五中全会

137 1932年,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策划建立的傀儡政权是 #伪“满洲国”

138 1933年,冯玉祥在张家口领导成立的抗日武装力量是 #察哈尔抗日同盟军

139 1945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对目前时局的宣言》中明确提出的口号是

#和平、民主、团结

140 1947年,在国统区爆发的大规模爱国学生运动是 #“反饥饿、反内战”运动

141 1947年10月,被国民党当局宣布为“非法团体”并勒令取缔的民主党派是

#中国民主同盟

142 1947年,台湾人民举行了反对国民党黑暗统治的 #二二八起义

143 1945年8月至10月,国共双方就和平建国问题举行的谈判是#重庆谈判

144中国人民解放军在1948年9月12日发起的重大战役是#辽沈战役

145 1948年1月,在香港正式成立的中国民主党派是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146解放战争时期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挺进大别山的领导人是 #刘伯承、邓小平

147 1949年6月,毛泽东系统论述中共建国主张的著作是 #《论人民民主专政》

148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指出,人民民主专政的主要基础是

#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联盟

149中国民主建国成立于 #1945年12月

150 1946年,中共决定将减租减息政策改为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政策性文件是

#《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

151 1947年6月,晋冀鲁豫野战军挺进中原,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

152为配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陈赓、谢富治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一部 #挺进豫西

153 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担任淮海战役总前委书记的是 #邓小平

154关于中国各民主党派形成时的社会基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他们所联系和代表的是相对固定的单一阶级是阶级联盟性质的政党

155《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新中国经济工作的政策是

#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

156标志着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这个历史任务的基本完成的是

#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成立

157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必须和首先进行的是 #思想建设

158中国共产党指出,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的关键是 #坚持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权

159 1948年中国共产党在“五一口号”中提出的口号是

#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160 1947年5月在中国共产党的指导下成立的民族自治区是 #内蒙古自治区

进入近代以来,中学与西学由小学生作文网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排行: 2016拜年词 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