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成语和俗语意思是相近的 中考作文

时间:2024-12-26 02:19:04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年级作文 > 中考作文 > :有些成语和俗语意思是相近的是由小学生作文网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有些成语和俗语意思是相近的的正文:

第一篇:《成语俗语的运用》

成语俗语的运用

★《课程标准》及《考试说明》相关要求

1. 能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掌握词汇的语文知识。

2. 能根据需要,利用相关知识,综合运用语文能力,解决语文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一、中考例题 1.(10年中考)结合语境,在下列句子中的横线处填写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河北省涞源县东团堡乡中心小学副校长张胜利,当初是依靠“希望工程”的资助,才完成学业的。他懂得① ,从师范毕业后,他放弃留城机会,回乡任教,并用自己微薄的收入先后资助了300多名贫困学生,以行动回报社会。

②南非曾在2000年申办2006年足球“世界杯”,为此做了很多工作,满以为胜券在握,结果却以一票之差输给德国,可谓② 。然而南非人并未放弃,最终在2004年获得了2010年足球“世界杯”的承办权。

A.①句填“饮水思源” ②句填“行百里者半九十”

B.①句填“饮水思源” ②句填“功亏一篑”

C.①句填“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②句填“功亏一篑”

D.①句填“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②句填“行百里者半九十”

2.(12年中考)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或俗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以前的科幻电影中的许多设想,当时看起来是不可思议的,现在却不断变为现实。 ....

B.与他人交往时,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身临其境地为对方着想,不能只顾自己。 ....

C.常言道,独木不成林,一花难成春。一个人再能干,离开了集体也做不成大事。 .....

D.村民依靠当地的水库资源发展养殖业,走上致富路,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

3.(13年中考)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或俗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重庆合川区三汇天然石体,虽不及云南石林壮观奇绝,也不及湘西红石林古朴秀雅,却也形态万千,别具匠心。 ....

B.他出射于书画世家,自幼便随研究敦煌艺术的父亲出入莫高窟,耳濡目染,最终选择....

了用线条的色彩演绎人生。

C.玉不琢不成器,一个运动员天赋再好,如果没有教练的悉心心指导和严格训练,也难......

以超越自我,取得优异成绩。

D.柳敬亭拜说书艺人莫后光为师,虚心学习,说书技艺炉火纯青,成为扬州评话的一代

宗师,真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

4.(14年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题。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的发掘,可以追溯到上世纪20年代。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举世闻名的古人类遗址,2011年7月,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开始迁建。建成后的新馆,面积是旧馆的8倍。走进博物馆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巨大的雕塑,“北京人”右手持木棍,肩上扛着猎物,身体直立着行走, ① 地还原了“北京人”狩猎归来的场景。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用来收藏,保护和研究 ② 。

(2)根据语意,分别在横线①②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①栩栩如生 ②周口店遗址历年来的考古发掘物

B.①巧妙绝伦 ②周口店历年来的考古遗址发掘物

C.①巧妙绝伦 ②周口店遗址历年来的考古发掘物

D.①栩栩如生 ②周口店历年来的考古遗址发掘物

5.(14年中考)成语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它的来源十分丰富。下列各组成语,全都来源于历史故事的一项。( )

A.温故知新 杞人忧天 毛遂自荐 B.门庭若市 舍生取义 刻舟求剑

C. 守株待兔 完璧归赵 豁然开朗 D.闻鸡起舞 破釜沉舟 三顾茅庐

答案:1.C 2.B 3.A 4.A 5.D

二、中考题型分析

词语运用的考查强调词语语义和语境义的吻合,重在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与运用。10年考查语义相近的词语或俗语的细微差别,12年、13年都是考查词语在语境中的运用,考查难度降低。而14年,1题(2)小题,考查词语的运用,相对12、13年降低,但是首次将词语运用和句子衔接综合在一起考查,一个小题,两个考点,这也是14年在“积累运用”部分,首次将这两个考点一起考查,要引起大家的关注,其实检测的核心还是在考查学生阅读语段的能力。14年对于成语的考查,不仅仅局限于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一项能力,而是首次考查成语的出处,考查难度加大,而且14年是在两道题中考查词语题。所以说,重点词语、成语、俗语是中考的高频考点,一定要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

三、备考策略有些成语和俗语意思是相近的

1.抓住词语中的关键字,先理解其原始义,再试着揣摩它的比喻义或引申义。

2.对一些特殊的词语要分析其在感情色彩、试用范围、语义轻重等方面的特殊用法。

3.从初一开始就要重视积累课下注释的重点词,尤其是四字词语,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4.比较词义与语境义之间的异同。

5.成语不仅要了解意思,会使用,还要记住成语的出处。

6.关注意思相近的词语和俗语,能明确近义词的细微差别。

四、成语俗语运用知识梳理

(一)成语

成语是古代汉语词汇中特有的一种长期相沿习性用的固定短语。来自于古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故事,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具有意义的整体性。它结构紧密,一般不能任意变动词序,抽换或增减其中的成分,具有结构的凝固性。其形式以四字居多,也有一些三字和多字的,大多由四字组成。 2014年《考试说明》词语表部分成语

1.拔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

2.班门弄斧: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

【出处】唐·柳宗元《王氏伯仲唱和诗序》;

宋·欧阳修《与梅圣俞书》

3.不耻下问:不以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为耻。

【出处】《论语·公冶长》

4.唇亡齿寒: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觉得寒冷。比喻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出处】《左传·僖公五年》

5.得陇望蜀: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比喻贪得无厌。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岑彭传》

唐代·李白《古风之二三》

6.滴水穿石:水不断滴下,可以滴穿石头。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一定成功。

【出处】宋·罗大经《鹤林玉露》

1.居高临下:占据高处,俯视下面。形容处于有利地形。

【出处】《淮南子·原道训》

2.刻舟求剑: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出处】《吕氏春秋·慎大览·察今》·

3.滥竽充数: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是以次货充好货。

【出处】《韩非子·内储说上》

4.流连忘返:玩乐时留恋不愿离开。留恋得忘记了回去。

【出处】《孟子·梁惠王下》

5.破釜沉舟: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干到底。

【史记】《史记·项羽本纪》

6.气冲霄汉:形容大无畏的精神和气概。

【出处】《南齐书·高帝纪上》

14.三顾茅庐:指诚心诚意地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前出师表》

7.守株待兔: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

变通。·有些成语和俗语意思是相近的

【出处】《韩非子·五蠹(dù)》

8.完璧归赵: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9.四面楚歌: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有些成语和俗语意思是相近的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

10.杞人忧天:比喻不必要的忧虑。

【出处】《列子·天端》

11.亡羊补牢: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

止继续受损失。

【出处】《战国策·楚策》··

19.妄自菲薄:妄:胡乱的;菲薄:小看,轻视。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前出师表》

12.闻鸡起舞: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出处】《晋书·祖逖传》

13.悬梁刺股:形容学习刻苦。

【出处】《战国策·秦策一》

21.高屋建瓴:把瓶子里的水从高层屋顶上倾倒。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

【出处】《史记·高祖本纪》

22.世外桃源: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

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

【出处】陶渊明《桃花源记》

(二)俗语

俗语是汉语语汇里为群众所创造,并在群众口语中流传,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语言单位,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反映人民生活经验和愿望。

2014年《考试说明》20条俗语有些成语和俗语意思是相近的

1. 【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比喻做事各有各自的办法。

2. 【吃一堑,长一智】堑:壕沟,比喻挫折。经受一次挫折,就会增长一分智慧。

3. 【初生牛犊不怕虎】犊:小牛。刚出生的小牛不惧怕老虎。比喻青年人无所畏惧,敢闯

敢拼。

4. 【独木不成林】比喻个人力量有限,办不成大事。

5.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路途遥远才能知道马力气的大小,日子长了才能看出人心

的好坏。指时间可以检验一切。

6.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千里长的大堤,由于有一个小小的蚂蚁洞而崩溃。比喻小事不

注意会酿成大祸或造成严重的损失。溃:溃决。蚁穴:蚂蚁的洞穴。

7.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比喻人经过学习或教育之后可以得到提高。常用以比喻学生超过

老师。

8. 【书到用时方恨少】书:知识。方:才。恨:悔恨,后悔。知识等到需要的时候,才后

悔只懂得一点点。最后我们平时应当勤学好问,等到真正用到知识的时候,才不会手忙脚乱地去翻书。

9. 【行百里者半九十】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要认

真对待。

10.【玉不琢不成器】玉石不经雕琢,成不了器物。比喻人不经受教育、不学习就不能有成就。

11.【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比喻学问、成绩等达到了很高的程度以后仍继续努力。

1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比喻人或事物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

13.【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要知道报答,知恩报恩,受人一点恩惠,就要加倍报答。

14.【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大自然的广阔无边为鱼跃鸟飞提供了宽广的空间,可以引申为替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空间是多么重要,也可以理解为拥有自由是那么的可贵。

15.【磨刀不误砍柴工】磨刀花费时间,但不耽误砍柴。比喻事先充分做好准备,就能使工

第二篇:《第六节成语和俗语的辨析》

基础知识专题

第六节 成语和俗语的辨析

一、【考纲要求及命题剖析】

考纲要求:

能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掌握文字、词汇、语法、修辞、标点符号等语文知识。

命题剖析:

成语和俗语的考查,主要测查学生对成语和俗语的正确使用,这类试题的命题思路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在段落中辨析成语和俗语在语境中的使用

2、在句子中辨析成语和俗语在语境中的使用

3、分析成语的意思和重点字形的结合

4、成语或俗语的典故

二、【历年真题考点汇总】

三、【复习攻略宝典】

(一)学会解题

成语辨析应注意不可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望文生义。有些成语可以直接从字面去理解;而绝大部分成语需要透过字面意义去深刻地理解,如果对成语意义不加认真推敲,仅从字面去简单、肤浅地理解,就会造成望文生义的毛病。

2、断词取义。成语的意义具有完整性。如果只注意某些语素,而忽视其他语素,就会破坏整个成语的意义。

3、轻重失度。有些成语词义有轻重之别,切不可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

4、语义重复。如果不注意成语意义和整个句子语义的比照,就可能造成成语意义和句子语义的重复。

5、褒贬颠倒。成语往往含有不同的感情色彩,一般说来,褒词不能贬用,贬词不能褒用,否则会影响感情的正确表达 。

四、【精典例题】

1、根据成语分析,在横线处选填汉字正确的是

A. ________竽充数 分析:这个成语说的是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 比喻没本领的冒充有本领,以次充好。横线处应填“烂”。

B. 破 沉舟

分析:这个成语说的是项羽与秦军打仗,过河后砸锅沉船,表示与秦军决一死战的故事。后用来比喻下最大的决心,一拼到底。横线处应填“斧”。

C.闻鸡起________

分析:这个成语讲的是晋人祖逖立志为国效力,与刘琨互相勉励,半夜听到 鸡叫就起床练剑,刻苦练功。横线处应填“武”。 D.门 若市

分析:这个成语说的是邹忌讽谏齐王后,门前和院子里向齐王进谏的人很多,像市场一样。现在形容非常热闹。横线处应填“庭”。

【答案】此题考查了成语的书写和含义的辨析,可以结合书写判断出是错误的选项,正确答案为:D

(2014年北京市朝阳区模拟试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或俗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为了更加有效地治理雾霾,各地相关部门协同作战,又各自推出了不少举措,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

B.每当看到五星红旗在奥运赛场伴随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在场的中国观众都不谋而合地流下了热泪。 ....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携程“泄露门”警示从业人员,忽视细小安全隐.........

患,可能给互联网金融带来严重打击。

D. 50年来,中法历代领导人高瞻远瞩,坚持不懈地进行着超越集团对抗、....

求同存异、和平共处的探索和实践。

【答案】从词语使用的意思中,可以判断出不谋而合的使用是不合语境的,因此答案为:B (2014年北京市大兴区模拟试题)

五、【中考预测与复习策略】

可以把相近意思的成语和俗语加以细致区分,在试题中反复练习熟记,注意句子意思的细微差别。此题形式可能会结合具体语境来选择正确使用和理解。

六、【成语和俗语知识链】

(一)成语解释:

2014北京中考四字成语解释

1、安然无恙:恙,疾病,也指灾祸。安然,平安。平安无事,没有受到损害。

2、拔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3、跋山涉水:跋,在山上行走。涉,在水上经过、渡。形容走长路的辛苦。

4、百看不厌:厌,因过多而不喜欢。形容文章或书籍写得非常好,再看多少遍也不厌倦。

5、班门弄斧: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

6、搬弄是非:搬弄,挑拨。在别人背后传闲话、乱加议论,引起纠纷。

7、变本加厉:厉,厉害、猛烈。本,原来。原指比原来的更加发展,现在指比原来变得更加严重。

8、变幻莫测:测,推测。变幻,不规则的变化。变化又多又快,使人无法捉摸。

9、别具匠心:匠心,巧妙的心思。别,另外的。另有一种巧妙的心思,指在文

学和技艺方面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

10、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11、不可救药:药,用药治疗。指病情严重到无法医治的程度。比喻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12、不可思议:议,评说、议论。形容对事物的情况、发展变化或言论不可想象或难以理解。

13.不期而遇:事先没有约定而意外相遇。(“期”字在词中的解释为约定)

14、不屈不挠:屈,屈服。挠,弯曲,比喻屈服。指在压迫和困难面前不低头,不屈服。

15、不速之客:速,邀请。未经邀请而突然自来的客人。

16、不屑置辩:辩,辩论。屑,认为值得。认为不值得争辩。

17、不言而喻:言,说明解释。喻,明白了解。不用说明就能明白。

18、不谋而合:谋:商量;合:相符。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形容动作、想法一致。

19、不折不扣:没有折扣,表示完全、十足的意思。

20、层峦叠嶂:层峦:山连着山;迭障:许多高险的象屏障一样的山。形容山峰多而险峻。

21、畅所欲言:畅,尽情、痛快。欲,想要。把心里要说的话痛痛快快地全说出来。

22、车水马龙:水,像流水。龙,像游龙。车辆像流水,马连成游龙。形容车马往来不绝,非常繁华热闹。

23、称心如意:称,适合。如,适合。恰合心愿,心满意足。

24、承前启后:承,承接。启,开创。承接前人的,开创今后的。多用于学问、事业等。

25、惩恶扬善:惩治邪恶,鼓励从善。(注:“惩”的读音为chéng)

26、触景生情:触,触动。看到眼前的景象受到触动而激起某种情感。

27、重蹈覆辙:蹈:踏;覆:翻;辙:车轮辗过的痕迹。重新走上翻过车的老路。比喻不吸取教训,再走失败的老路。用于劝说、希望和警告的场合

28、春华秋实:华,同“花”。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文采和德行,也比喻

事物的因果关系。

29、唇亡齿寒: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密要相关。

30、当之无愧:当,承当、承受。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

31、道听途说:道,道路。途,道路。从道路上听来的,马上就在路上传播给别人。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32.得陇望蜀:陇:指甘肃一带;蜀:指四川一带。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比喻贪得无厌。

33、滴水穿石:穿,破、透。比喻力量虽小,只要坚持不懈,事情就能成功。

34、断壁残垣:壁,围墙。垣,墙。形容建筑物倒塌残废的现象。

35、耳濡目染:濡:(rú)沾湿;染:沾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指不知不觉地改变。

36、风调雨顺:调,调和。顺,适合、需要。指风雨适合农时,年景好。

37、峰回路转:回,曲折环绕。形容山峰、道路迂回曲折。

38、赴汤蹈火:赴,走向。汤,沸水。蹈,踩。即便是滚烫的水、炙热的火,也敢投入踩踏。比喻不避艰险,奋勇向前。

39、高屋建瓴:建:倒水,泼水;瓴:盛水的瓶子。把瓶子里的水从高层顶上倾倒。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

40、高瞻远瞩:站在高的地方看得远。形容眼光远大。

41、刚正不阿:阿,偏袒、迎合。刚强正直,不徇私,不屈服。形容能坚持原则,有骨气。

42、各得其所:所,处所。原指各人都得到自己所希望的东西。后指每个人或每一事物都得到适当的安置。

43、各行其是:行,做、办。是,对的。个人按照自己认为对的做。指思想不统

一、行动不一致。

44、根深蒂固:蒂,花或瓜果和枝茎相连的部分。固,坚固、牢固。比喻基础牢固,不可动摇。

45.功亏一篑:亏:亏欠。篑:盛土的筐子。比喻一件大事只差最后一点人力物力而不能成功(含惋惜意)。

46、骇人听闻:骇,惊吓,震惊。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第三篇:《含断字的常用成语及解释64个》

暗弱无断àn ruò wú duàn

成语解释:愚昧软弱,没有决断。

成语出处:《资治通鉴·卷九十一·晋元帝太兴三年》:“(司马保)好读书而暗弱无断,故及于难”。

残编断简cán biān duàn jiǎn

成语解释:指残缺不全的书籍。

成语出处:北周·庚信《谢滕王集序启》:“某本乏财用,无多作述……至如残编落简,并入尘埃;赤轴青箱,多从灰烬。

例  句:那军警执着火炬,照耀如同白昼,忽到这处,忽到那处,目光灼灼,东张西望,最注意的是片红只字,残编断简。(《民国演义》第五十回)

愁肠寸断chóu cháng cùn duàn

成语解释:愁肠:忧思萦绕的心肠。愁得肠子都断成一段段的。形容忧愁到了极点。

成语出处:晋·傅玄《云歌》:“青山徘徊,为我愁肠。” 唐·张鷟《游仙窟》:“泪脸千行,愁肠寸断,端坐横琴,涕血流襟。”

抽刀断水chōu dāo duàn shuǐ

成语解释:抽刀:拔出刀来。水:流水。抽出刀来要斩断流水。比喻无济于事,反会加速事态的发展。

成语出处: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当机立断dāng jī lì duàn

成语解释:当机:抓住时机。在紧要时刻立即做出决断。

成语出处:汉·陈琳《答东阿王笺》:“秉青萍干将之器,拂钟无声,应机立断。”

例  句:哥哥,国姓爷就在城下,你应该当机立断。(郭沫若《郑成功》第七章)

独断独行dú duàn dú xíng

成语解释:行事专断,不考虑别人的意见。形容作风不民主。

例  句:你在他手下办事,只可以独断独行;倘若都要请教过他再做,那是一百年也不会成功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二回)

独断专行dú duàn zhuān xíng

成语解释:行事专断,不考虑别人的意见。形容作风不民主。

例  句:他平时不讲民主,做事情常常是独断专行。

断壁残璋duàn bì cán zhāng

成语解释:壁:圆形扁平中间有孔的玉器;璋:象半个圭的玉器。残缺不全的璋壁。比喻虽然残缺仍然是很珍贵的东西。

成语出处:宋·孙觌《李茂嘉寄茶》:“蛮珍分到谪仙家,断壁残璋裹绛纱。”

断井颓垣duàn jǐng tuí yuán

成语解释:井:指井栏;垣:短墙。断了的井栏,倒塌的短墙。形容庭院破败的景象。

成语出处:明·汤显祖《牡丹亭》第十出:“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断烂朝报duàn làn cháo bào

成语解释:断烂:形容陈腐杂乱;朝报:古代传抄皇帝诏令和官员奏章之类的文件。指陈旧、残缺,没有参考价值的历史记载。

成语出处:《宋史·王安石传》:“黜《春秋》之书,不使列于学官,至戏目为断烂朝报。”

例  句:真令人莫名其妙。无怪朱子疑心他不可解,王安石蔑视他为断烂朝报,要束诸高阁了。(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十四回)

漂蓬断梗piāo péng duàn gěng

成语解释:比喻生活不安定,到处漂泊。

识文断字shí wén duàn zì

成语解释:识字。指有一点文化知识。

断发文身duàn fà wén shēn

成语解释:剪短头发,身上刺着花纹。是古代某些民族的风俗。

成语出处:《左传·哀公七年》:“大伯端委以治周礼,仲雍嗣之,断发文身,祼以为饰,岂礼也哉。”《礼记·王制》:“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

例  句:太伯仲雍,王德之仁。行施百世,断发文身。(汉·曹操《善哉行》诗)

优游不断yōu yóu bù duàn

成语解释:指处世迟疑,没有决断。

成语出处:《汉书·元帝纪赞》:“牵制文义,优游不断。”

断梗飘蓬duàn gěng piāo péng

成语解释:梗:植物的枝茎;蓬:蓬蒿,遇风常吹折离根,飞转不已。如同折断的枝茎,飘飞的蓬蒿一般。形容人东奔西走,生活不固定。

例  句:一个世家千金小姐,弄得一生伶仃孤苦,有如断梗飘蓬,生死存亡,竟难预定。(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二回)

断织劝学duàn zhī quàn xué

成语解释:原指东汉时乐羊子妻借切断织机上的线,来讽喻丈夫不可中途废学。后比喻劝勉学习。

成语出处:《后汉书:乐羊子妻传》载:“远寻师,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今若断斯织也,则损失成功,……,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

断还归宗duàn huán guī zōng

成语解释:指出嫁或被卖的女子由官府判决归还母家。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二卷:“如今认定我是你失去的妹子,我认定你是哥哥,两口同声当官去告理,一定断还归宗。”

思断义绝ēn duàn yì jué

成语解释:感情破裂。多指夫妻离异。

成语出处:元·马致远《任风子》第三折:“咱两个思断义绝,花残月缺,再谁恋锦帐罗帏。”

断简残编duàn jiǎn cán biān

成语解释:简:古代用来写字的竹片;编:穿简的细长皮条。指残缺不全的书籍。

成语出处:北周·庚信《谢滕王集序启》:“某本乏财用,无多作述……至如残编落简,并入尘埃;赤轴青箱,多从灰烬。

例  句:断简残编中虽有一二歌诀,亦不祥其说。(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五回)

好谋善断hào móu shàn duàn

成语解释:形容人能不断思考,并善于判断。

成语出处:晋·陆机《辨亡论》上:“畴咨俊茂,好谋善断。”

接连不断jiē lián bù duàn

成语解释:一个接着一个而不间断。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三回:“陈设兵卫,自王宫起,直至光家之门,街衢皆满,接连不断。”

例  句:只见人烟辏集,作买作卖,接连不断。(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一回)

含断字的常用成语及解释64个含断字的常用成语及解释64个

决断如流jué duàn rú liú

成语解释:决策、断事犹如流水。形容决策迅速、顺畅。

成语出处:《周书·裴汉传》:“汉善尺牍,尤便簿领,理识明赡,决断如流。”

断墨残楮duàn mò cán chǔ

成语解释:指残缺不全的典籍。

成语出处:明·王世贞《题俞紫芝急救章》:“子中独能寻考遗则于断墨残楮,遂与仲温并驱。”

断长续短duàn chāng xù duǎn

成语解释:续:接、补。截断长的来补短的。比喻取别人的长处,来补自己的短处。

成语出处:《荀子·礼论》:“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敬爱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者也。”

清官能断家务事qīng guān nán duàn jiā wù shì

成语解释:俗语。表示家族纠纷情况复杂,外人没法断定谁是谁非。

断无此理duàn wú cǐ lǐ

成语解释:断:绝对,一定。绝对没有这样的道理。

例  句:一个少年妇女,独自在外,又无同伴,靠卖诗文过日子,恐怕世上断无此理。(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一回)

断线风筝duàn xiàn fēng zhēng

成语解释:象放上天断了线的风筝一样。比喻一去不回来的人或东西。

例  句:去了多时,约摸四更天气,却似石沉沧海,断线风筝,不见回来。(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二十一)

雄鸡断尾xióng jī duàn wěi

成语解释:断尾:断去尾巴。本指雄鸡因怕做祭祀的牺牲而自残其身。后比喻人怕被杀而自尽。

成语出处:《左传·昭公二十二年》:“宾孟适郊,见雄鸡自断其尾。问之,侍者曰:‘自惮其牺也。’”

断袖之癖duàn xiù zhī pǐ

成语解释:指男子搞同性恋的丑恶行径。

成语出处:《汉书·董贤传》:“常与上卧起。尝昼寝,偏藉上袖,上欲起,贤未觉,不欲动贤,乃断袖而起。”

断根绝种duàn gēn jué zhǒng

成语解释:断绝后代,即断子绝孙。

成语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八十一卷:“真人甲乙,上帝已徵,身佩玉符丹文金章,列名元图,三欲已忘,元始符命,斩灭尸形,断根绝种,勿得飞扬。”

断章取义duàn zhāng qǔ yì

成语解释:断:截断;章:音乐一曲为一章。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引用与原意不符。

成语出处:《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

例  句:宋人攻击王介甫,说他将明妃写成一个不忠君不爱国的人,其实是断章取义,故入人罪。(朱自清《清华的一日》)

断章摘句duàn zhāng zhāi jù

成语解释:裁断章节,取缀成文。亦有割裂全文,取其所需之意。

成语出处:唐·李商隐《唐容州经略使〈元结文集〉后序》:“其疾怒急击,快利劲果,出行万里,不见其敌;高歌酣颜,入饮于朝,断章摘句,如振如生。”

断鹤续凫duàn hè xù fú

成语解释:断:截断;续:接;凫:野鸭。截断鹤的长腿去接续野鸭的短腿。比喻行事违反自然规律。

成语出处:《庄子·骈拇》:“长者不为有余,短者不为不足,。是故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

例  句:断鹤续凫,娇作者妄;移花接木,创始者奇。(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陆判》)

断织之诫duàn zhī zhī jiè

成语解释:孟子的母亲用割断织布机上的纱,使机上的纱不能成布的损失来告诫中途放弃学业的儿子。后用这个故事告诫中途辍学的人。

成语出处:汉·刘向《列女传·母仪传》:“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学,若吾断斯织也。’”

含断字的常用成语及解释64个文章含断字的常用成语及解释64个出自zhù zé lín

成语解释:孟母为了教育孟子不要中途荒废学业,用被割断的纱不成布来做比喻;孟母三迁居处,选择良好的环境,来影响孟子的成长。

成语出处:汉·刘向《列女传·母仪传》:“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学,若吾断斯织也。’”

多谋善断duō móu shàn duàn

成语解释:很有智谋,又善于判断。

成语出处:晋·陆机《辨亡论》:“而加之笃敬,申之以节俭,畴谘峻茂,好谋善断。”

断齑画粥duàn jī huà zhōu

成语解释:断:切断;齑:酱菜或腌菜之类。指食物粗简微薄。形容贫苦力学。

成语出处:宋·释文莹《湘山野录》:“范仲淹少贫,读书长白山僧舍,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两块,断齑数十茎啖之,如此者三年。”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èr rén tóng xīn,qí lì duàn jīn

成语解释:比喻只要两个人一条心,就能发挥很大的力量。

成语出处:《周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分钗断带fēn chāi duàn dài

成语解释:钗分开,带断了。比喻夫妻的离别。

成语出处:南朝·梁·陆罩《闺怨》诗:“自怜断带日,偏恨分钗时。”

肝肠寸断gān cháng cùn duàn

成语解释:比喻伤心到极点。

成语出处:《战国策·燕策三》:“吾要且死,子肠亦且寸绝。”

例  句:一时想起碑中记中薄命之话,再看看书香、秀英诸人前车之鉴,不由不毛骨悚然,肝肠寸断。(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九回)

断壁颓垣duàn bì tuí yuán

成语解释:颓垣:倒了的矮墙。坍塌的墙壁,残毁的矮墙。形容残败的景象。

例  句:走到也是园滨文述农门首,抬头一看,只见断壁颓垣,荒凉满目,看那光景是被火烧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零八回)

衡阳雁断héng yáng yàn duàn

成语解释:衡山南峰有回雁峰,相传雁来去以此为界。比喻音信不通。

成语出处:唐·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诗:“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断决如流duàn jué rú liú

成语解释:如流 :像流水一样多而迅速。决断事务多而快。

成语出处:《周书·李彦传》:“彦在尚书十有五载,,属军国草创,庶务殷繁,留心省阅,未尝懈怠,断决如流,略无疑滞。”

九回肠断jiǔ huí cháng duàn

成语解释:形容痛苦、忧虑、愁闷已经到了极点。

成语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忘。”

断编残简duàn biān cán jiǎn

成语解释:编:穿简的细长皮条;简:古代用来写字的竹片。指残缺不全的书籍文章。

成语出处:宋·黄庭坚《读书呈几复》:“身入群经作蠹鱼,断编残简伴闲居。”

泪干肠断lèi gān cháng duàn

成语解释:形容伤心到极点。

路断人稀lù duàn rén xī

成语解释:路被隔断,行人稀少。形容某种灾害严重,以致路无行人。

成语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九:“一向恁么去,路绝人稀。”

藕断丝连ǒu duàn sī lián

成语解释:藕已折断,但还有许多丝连接着未断开。比喻没有彻底断绝关系。多指男女之间情思难断。

成语出处:唐·孟郊《去妇》诗:“妾心藕中丝,虽断犹相连。”

例  句:算了吧,你也不必看得过于眼紧,反正他们是藕断丝连的。(欧阳山《三家巷》二二)

断手续玉duān shóu xù yù

成语解释:断:砍下;续:接上。砍下手来再接上一块玉。比喻得不偿失。

成语出处:《韩非子·用人》:“不察私门之内,轻虑重事,厚德迫祸,是断手而续以玉也,故世有易身之祸。”

琴断朱弦qín duàn zhū xián

成语解释:比喻妇女死掉丈夫。

断头将军duàn tóu jiāng jūn

成语解释:比喻坚决抵抗,宁死不屈的将领。

成语出处:《三国志·蜀书·张飞传》:“卿等无状,侵夺我州,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有降将军也。”

绳锯木断shéng jù mù duàn

成语解释:用绳当锯子,也能把木头锯断。比喻力量虽小,只要坚持下去,事情就能成功。

成语出处: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断脰决腹duàn dòu jué fù

成语解释:脰:颈;决:破。杀掉头,剖开腹。形容惨烈的死难。

成语出处:《战国策·楚策一》:“有断脰决腹,壹瞑而万世不视,不知所益,以忧社稷者。”

投鞭断流tóu biān duàn liú

成语解释:把所有的马鞭投到江里,就能截断水流。比喻人马众多,兵力强大。

成语出处:《晋书·苻坚载记》:“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

例  句:人民解放军以投鞭断流之势跨跃长江天险。

望断白云wàng duàn bái yún

成语解释:形容想念父母。

含断字的常用成语及解释64个成语-成语解释-成语出处-中小学课本同步成语解释-古今成语解释

成语出处:《新唐书·狄仁杰传》:“亲在河阳,仁杰在太行山,反顾,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舍其下。’瞻怅久之,云移乃得去。”

无肠可断wú cháng kě duàn

成语解释:比喻悲痛之极。

成语出处:宋·石孝祥《愁倚阑》词:“衰草低衬斜阳。斜阳外,水冷云黄。借使有肠也须断,况无肠。”

断线偶戏duàn xiàn ǒu xì

成语解释:像断了线的木偶,不能动弹。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六:“犹如断线偶戏,手足掸软,连话都无了。”

言语道断yán yǔ dào duàn

成语解释:原为佛家语,指意义深奥微妙,无法用言辞表达。后指不能通过交谈、谈判的方法解决问题。

成语出处:《缨珞经》:“言语道断,心行所灭。”

例  句:三月十八日段政府惨杀徒手请愿的市民和学生的事,本已言语道断,只使我们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鲁迅《华盖集续编·“死地”》)

一刀两断yī dāo liǎng duàn

成语解释:一刀斩为两段。比喻坚决断绝关系。

成语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二:“一刀两段,未称宗师。”《朱子语类》卷四十四:“观此可见克己者是从根源上一刀两断,便斩绝了,更不复萌。”

优柔寡断yōu róu guǎ duàn

成语解释:优柔:犹豫不决;寡:少。指做事犹豫,缺乏决断。

成语出处:《韩非子·亡征》:“缓心而无成,柔茹而寡断,好恶无决,而无所定立者,可亡也。”

例  句:他做什么事都没有主见,是一个优柔寡断的人。

断雁孤鸿duàn yàn gū hóng

成语解释:鸿:鸿雁。离了群的孤独大雁。比喻孤身独处,多指未成婚的男子。

成语出处:明·张凤翼《红拂记·杨公完偶》:“徐生,你一向断雁孤鸿,可曾寻偶否?”

源源不断yuán yuán bù duàn

成语解释:形容接连不断。

成语出处:《孟子·万章上》:“欲常常而见之,故源源而来。”

例  句:夜间,官军打通了由智亭山通往龙驹寨的大道,所以从天亮起就有军粮源源不断地从龙驹寨向西运送。(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三章)

断垣残壁duàn yuán cán bì

成语解释:形容房屋倒塌残破的景象。

例  句:一片焦土和断垣残壁。一股股浓烟,火舌直往天上冒。(老舍《鼓书艺人》九)

当断不断dāng duàn bù duàn

成语解释:指应该决断的时候不能决断。

成语出处:《史记·齐悼惠王世空》:“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例  句:段失之太刚,黎又失之太柔,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八十一回)

第四篇:《带无字的成语及解释有哪些》

暗弱无断àn ruò wú duàn

成语解释:愚昧软弱,没有决断。

成语出处:《资治通鉴·卷九十一·晋元帝太兴三年》:“(司马保)好读书而暗弱无断,故及于难”。

奥妙无穷ào miào wú qióng

成语解释:奥:深奥。指其中不易为人所知而奇妙有趣之处极多。

暗淡无光àn dàn wú guāng

成语解释:暗淡:不明亮,昏暗。形容失去光彩。

例  句:太阳过了,整个天空又显得暗淡无光,北风在头项上呼呼地嚎叫着。(欧阳山《苦斗》五八)

安然无恙ān rán wú yàng

成语解释:恙:病。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现泛指事物平安未遭损害。

成语出处:《战国策·齐策》:“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

例  句:只求处士每岁元旦,作一朱幡,上图日月五星之文,立于苑东,吾辈则安然无恙矣。(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四卷)

暗无天日àn wú tiān rì

成语解释:形容在反动势力统治下社会的黑暗。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老龙船户》:“剖腹沉石,惨冤已甚,而木雕之有司,绝不少关痛痒,岂特粤东之暗无天日哉!”

例  句:上自王后,下至弄臣,骇得凝结着的神色也应声活动起来,似乎感到暗无天日的悲哀。(鲁迅《故事新编·铸剑》)

安然无事ān rán wú shì

成语解释:犹言平安无事。

成语出处:《野叟曝言》第三十二回:“四嫂不来聒噪,耳根清净,倒也安然无事,除非把你两家合成一家,我一个人就好照顾了。”

例  句:要得安然无事,除非把你两家合成一家,我一个人儿就好照顾了。(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九回)

懊悔无及ào huǐ wú jí

成语解释:后悔已来不及了。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八回;“令人往探之,果是虚营,只插着数十面旌旗,兵已去了二日也。曹真懊悔无及。”

畅通无阻chàng tōng wú zǔ

成语解释:毫无阻碍地通行或通过。

例  句:铲除这两方面的祸根,才能使党在团结全党同志和团结全国人民的伟大事业中畅行无阻。(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

车无退表chē wú tuì biǎo

成语解释:兵车无后退的标志。引申为军队决不退却。

成语出处:《国语·晋语上》:“张侯御曰:‘三军之心在此车也,其耳目在于旗鼓。车无退表,鼓无退声。’”

例  句:面对强敌的威胁,三军将士庄严得向军旗宣誓:“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尊严,我全军将士车无退表,严阵以待。”

没齿无怨mò chǐ wú yuàn

成语解释:比喻永无怨言。

成语出处:《论语·宪问》:“夺伯氏骈邑三百,饭疏食,没齿无怨言。”

百无聊赖bǎi wú liáo lài

成语解释:聊赖:依赖。精神上无所寄托,感到什么都没意思。

成语出处:汉·蔡琰《悲愤》诗:“为复强视息,虽生何聊赖。”

例  句:在百无聊赖中,随手抓过一本书来,科学也好,文学也好,横竖什么都一样。(鲁迅《彷徨·伤逝》)

百无一能bǎi wú yī néng

成语解释:什么都不会做。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三十二回:“宋江道:‘我自百无一能,虽有忠心,不能得进步。’”

语言无味yǔ yán wú wèi

成语解释:指说的话枯燥无味或庸俗无聊。

成语出处:唐·韩愈《送穷文》:“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语言无味者,皆子之志也。其名曰智穷。”

例  句:我在这里不大高兴的原因,首先是在周围多是语言无味的人物,令我觉得无卿。(鲁迅《两地书》)

把玩无厌bǎ wán wǔ yàn

成语解释:拿着赏玩,不觉厌倦。

成语出处:汉·陈琳《为曹洪与世子书》:“得九月二十日书读之,喜笑把玩无厌。”

例  句:这件艺术品刻工精细,花草山石,无不玲珑,真是令人把玩无厌。

百无一用bǎi wú yī yòng

成语解释:百样之中无一有用的。形容毫无用处。

成语出处:清·黄景仁《杂感》:“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布帆无恙bù fán wú yàng

成语解释:比喻旅途平安。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地名破冢,真破冢而出,行人安稳,布帆无恙。”

暴露无遗bào lù wú yí

成语解释:暴露:显露,显现;遗:遗漏。全都暴露出来。

例  句:美帝国主义的对华政策已原形毕露,蒋介石政府的卖国外交亦暴露无遗。(周恩来《评马歇尔离华声明》)

榜上无名bǎng shàng wú míng

成语解释:张贴的名单上没有名字。泛指落选。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十七卷:“谁知三场得意,榜上无名。自五岁进场,到今二十一岁,三科不中。”

例  句:这话令兄也说过,若榜上无名,大家莫想他回来。(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四十二回)

无奇不有wú qí bù yǒu

成语解释:什么奇怪的事物都有。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回:“上海地方,无奇不有,倘能在那里多盘桓些日子,新闻还多着呢。”

例  句:海底世界无奇不有,光是已知的动物就有三万多种。

卑之无甚高论bēi zhī wú shèn gāo lùn

成语解释:表示只就浅易的说,没有什么过高难行的意见。

成语出处:《汉书·张释之传》:“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文帝曰:‘卑之,无甚高论,令今可行也。’”

百无禁忌bǎi wú jìn jì

成语解释:百:所有的,不论什么;禁忌:忌讳。什么都不忌讳。

成语出处:清·范寅《越谚·名物·风俗》“百无禁忌,诸邪回避。”

例  句:他豪爽耿直,说话办事直来直去,百无禁忌。

变化无常biàn huà wú cháng

成语解释:无常:没有常态。指事物经常变化,没有规律性。

成语出处:《庄子·天下》:“忽漠无形,变化无常。”

例  句:近来天气变化无常,一会儿晴空万里,一会儿又大雨倾盆。

变化无穷biàn huà wú qióng

成语解释:形容不断变化,没有止境。

成语出处:战国楚·宋玉《高唐赋》:“须臾之间,变化无穷。”

例  句:事物的发展虽然变化无穷,俚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大公无私dà gōng wú sī

成语解释:指办事公正,没有私心。现多指从集体利益出发,毫无个人打算。

成语出处:汉·马融《忠经·天地神明》:“忠者中也,至公无私。”

例  句:要把你的志向拿定,而且要抱着一个光明磊落、大公无私的心怀。(郭沫若《屈原》第一幕)

殆无虚日dài wú xū rì

成语解释:殆:几乎;虚:空。几乎没有一天空着。形容几乎天天如此。

成语出处:宋·周密《武林旧事·大礼》:“先自前一月来,次第按试习仪,殆无虚日。”

例  句:旋吴之后,文宴过从,殆无虚日。(清·夏敬渠《野叟曝言·序》)

淡而无味dàn ér wú wèi

成语解释:淡:薄,与“浓”相对。菜肴因盐少而没有味道。亦泛指清淡无味。亦形容说话、写文章内容平淡,无趣味。

例  句:庶民因其淡而无味,不及米谷之香,吃者甚少。(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二回)

当之无愧dāng zhī wú kuì

成语解释:无愧:毫无愧色。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无须感到惭愧。

例  句:尊翁一生,清慎勤三字,可当之无愧。(高阳《清宫外史》上册)

独此一家,别无分店dú cǐ yī jiā,bié wú fēn diàn

成语解释:原是一些店铺招揽生意的用语,向顾客表明他没分店,只能在他这一家店里买到某种商品。泛指某种事物只有他那儿有,别处都没有。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zhī wú bù yán,yán wú bù jìn

成语解释:知道的就说,要说就毫无保留。

成语出处:宋·苏洵《衡论·远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百人誉之不加密,百人毁之不加疏。”

例  句:他非常直爽,别人对向他请教,他总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百无一是bǎi wú yī shì

成语解释:干一百件事,也没有做对一件。形容全都做错了,一无是处。

例  句:此人做事百无一是,如若重用应当三思而后行。

不识之无bù shí zhī wú

成语解释:连“之”字、“无”字都不认识。形容人不识字,文化水平很低。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与元九书》:“仆始生六七月时,乳母抱弄于书屏下,有指‘无’字、‘之’字示仆者,仆虽口未能言,心已默识。”

反面无情fǎn miàn wú qíng

成语解释:形容翻脸不认人。

成语出处:清·洪昇《长生殿》第三十四出:“唉,安禄山,安禄山,你受了唐天子那样大恩,尚且兴兵反叛,休怪俺李猪儿今日反面无情也。”

不学无术bù xué wú shù

成语解释:学:学问;术:技能。原指没有学问因而没有办法。现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成语出处:《汉书·霍光传赞》:“然光不学亡术,暗于大理。”

例  句:都说他的人是个好的,只可惜了一件,是犯了“不学无术”四个字的毛病。(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六回)

卑鄙无耻bēi bǐ wú chǐ

成语解释:形容品质恶劣,不顾羞耻。

例  句:一些势力小人卑鄙无耻,惯会兴风作浪,挑拔离间。

才气无双cái qì wú shuāng

成语解释:英勇的气慨,天下没有第二个人。

成语出处:《史记·李将军列传》:“典属国公孙昆邪为上泣曰:‘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

例  句:世事几如人意,儒冠还负身谋。叹天生李广,才气无双,不得封侯。(宋·苏泂《雨中花》词)

苦海无边kǔ hǎi wú biān

成语解释:原为佛家语,形容深重无比的苦难。常和“回头是岸”连用。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度翠柳》第一折:“世俗人没来由,争长竞短,你死我活。有呵吃些个,有呵穿些个。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查无实据chá wú shí jù

成语解释:查究起来,没有确实的根据或证据。

暴虐无道bào nüè wú dào

成语解释:残暴狠毒,丧尽道义。

成语出处:《晋书·桓彝传》:“遂肆意酒色,暴虐无道,多所残害。”

例  句:秦始皇暴虐无道激怒人民,故有陈涉等揭竿而起,最终推翻了秦王朝。

朝里无人莫做官cháo lǐ wú rén mò zuò guān

成语解释:旧时俗语。意思是,没有靠山,事办不成。

例  句:俗语说的好:“朝里无人莫做官。”所以才有撒任的这件事。(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十四回))

白璧无瑕bái bì wú xiá

成语解释:洁白的美玉上面没有一点小斑。比喻人或事物完美无缺。

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三:“问:‘不曾博览空王教略,借玄机试道看。’师曰:‘白璧无瑕,卞和刖足。’”

例  句:人不可能十全十美,白璧无瑕。

告贷无门gào dài wú mén

成语解释:告贷:向别人借钱。想借钱但没有地主借。指生活陷入困境。

成语出处:明·瞿式耜《表急公绅士疏》:“各勋之索米索饷,刻不可迟,称贷无门,征催莫济。”

贵贱无常guì jiàn wú cháng

成语解释:人的身份地位并不是永恒不变的。

成语出处:宋·王楙《野客丛书·鹖冠子》:“《前汉·艺文志》有《鹖冠子》一篇,今所行四卷十五篇。如所谓‘中流失般,一壶千金’、‘贵贱无常,物使之然’皆出于是。”

辩才无碍biàn cái wú ài

成语解释:碍:滞碍。本是佛教用语,指菩萨为人说法,义理通达,言辞流利,后泛指口才好,能辩论。

成语出处:《华严经》“若能知法永不灭,则得辩才无障碍;若能辩才无障碍,则能开演无边法。”

例  句:这可见韵高的辩才无碍,说得顽石点头了。(清·曾朴《孽海花》第十三回)

国无宁日guó wú níng rì

成语解释:宁:安宁。国家没有太平的时候。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一回:“宋大国也,起倾国兵,盛气而来……吾国无宁日矣。”

春秋无义战chūn qiū wú yì zhàn

成语解释:春秋时代没有正义的战争。也泛指非正义战争。

成语出处:《孟子·尽心下》:“孟子曰:‘春秋无义战。’”

例  句:古人说:“春秋无义战。”于今帝国主义则更加无义战,只有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阶级有义战。(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纯正无邪chún zhèng wú xié

成语解释:邪:不正当。纯洁真挚,没有一点邪念。

无缘无故wú yuán wú gù

成语解释:没有一点原因。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四回:“好好儿的,从那里说起!无缘无故白受了一场气!”

例  句:他的力量,力气,一向使他自尊自傲,可是在过去的这些日子,无缘无故的他受尽了委曲与困苦。(老舍《骆驼祥子》三)

此地无银三百两cǐ dì wú yín sān bǎi liǎng

成语解释:比喻想要隐瞒掩饰,结果反而暴露。

成语出处:民间故事:有人把银子埋藏地下,上面留字写道:“此地无银三百两”。邻人阿二偷走了银子,也留字写道:“隔壁阿二不曾偷”。

胸无点墨xiōng wú diǎn mò

成语解释:肚子里没有一点墨水。指人没有文化。

成语出处:清·淮阴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上:“某家本殷实,父母以独子故,甚爱之,读书十年,胸无点墨。”

例  句:你别看他每天滔滔不绝的,实际是个胸无点墨的人。

变幻无常biàn huàn wú cháng

成语解释:指事物经常变化,没有规律性。

成语出处:《庄子·天下》:“忽漠无形,变化无常。”

例  句:唐古拉山天气变幻无常,往往大晴天里忽然刮起了风雪。

殆无孑遗dài wú jié yí

成语解释:殆:几乎;孑遗:剩余。几乎没有一点余剩。

成语出处:晋·周祗《与刘裕书谏伐蜀》:“然益土荒残,野无青草,成都之内,殆无孑遗。”

例  句:至已丑为西兵所败,故境内残灭,殆无孑遗。(清·归庄《黄孝子传》)

互通有无hù tōng yǒu wú

成语解释:通:往来。拿出自己多余的东西给对方主,与之进行交换,以得到自己所缺少的东西。

成语出处:唐·韩愈《原道》:“为之贾,以通其有无。”

弹无虚发dàn wú xū fā

成语解释:null

例  句:弓弦响处,那弹子如雨点一般打将出去,真是“弹无虚发”,每发一弹,岸上即倒一人。(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六回)

别无长物bié wú cháng wù

成语解释:长物:多余的东西。除一身之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原指生活俭朴。现形容贫穷。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

例  句:他们除双手外,别无长物,其经济地位和产业工人相似。(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当世无双dāng shì wú shuāng

成语解释:当代独一无二,首屈一指。

成语出处:汉·桓宽《盐铁论·褒贤》:“东方朔自称辨略,消坚释石,当世无双。”

有气无力yǒu qì wú lì

成语解释:形容说话声音微弱,作事精神不振。也形容体弱无力。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吴衙内邻舟赴约》:“正不知舱中另有个替吃饭的,还饿得有气无力哩。”

例  句:“糙米五块,谷三块。”米行里的先生有气无力地回答他们。(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

有一无二yǒu yī wú èr

成语解释:指事物独特,极难得。

百无一失bǎi wú yī shī

成语解释:形容有充分把握,绝对不会出差错。

成语出处:汉·王充《论衡·须颂》:“从门应庭,听堂室之言,什而失九,如升堂窥室,百不失一。”

例  句:这项任务很重要,不仅要完成,还要做到百无一失。

独一无二dú yī wú èr

成语解释:没有相同的或没有可以相比的。

例  句:赢了钱,便大把的赏人;输了钱,无论上千上万,从不兴皱眉头:真要算得独一无二的好赌品了。(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一回)

断无此理duàn wú cǐ lǐ

成语解释:断:绝对,一定。绝对没有这样的道理。

例  句:一个少年妇女,独自在外,又无同伴,靠卖诗文过日子,恐怕世上断无此理。(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一回)

计无所施jì wú suǒ shī

成语解释:计:计策;施:施展。再也没有可施展的计谋了。

成语出处:宋·李昉《太平广记》:“因为田承嗣所縻,曾因讨叛,飞矢中肩。左右与之拔箭,而镞留于骨……曹进痛楚,计无所施。”

法海无边fǎ hǎi wú biān

成语解释:佛教中比喻佛法广大如大海,无边无际。

法力无边fǎ lì wú biān

成语解释:法力:佛教中指佛法的力量;后泛指神奇超人的力量。佛法的力量没有边际。比喻力量极大而不可估量。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八仙过海》第三折:“小圣我法力无边,通天达地,指山山崩,指水水跑。”

翻复无常fān fù wú cháng

成语解释:变化无常,说变就变。

成语出处:南朝·梁·吴均《行路难》:“当年翻复无常定,薄命为女何必粗。”

反复无常fǎn fù wú cháng

成语解释:无常:变化不定。形容常常变化,一会儿是这样,一会儿又是那样,变动不定。

成语出处:南朝·梁·费昶《行路难》诗:“当年翻复无常定。”

例  句:叫我怎么能赦你这反复无常的罪呢!(清·曾朴《孽海花》第十七回)

无肠可断wú cháng kě duàn

成语解释:比喻悲痛之极。

成语出处:宋·石孝祥《愁倚阑》词:“衰草低衬斜阳。斜阳外,水冷云黄。借使有肠也须断,况无肠。”

无敌于天下wú dí yú tiān xià

成语解释:天下都没有对手。形容力量强大无比。

成语出处:《孟子·公孙丑上》:“无敌于天下者,天吏也。”

无的放矢wú dì fàng shǐ

成语解释:的:靶心;矢:箭。没有目标乱射箭。比喻说话做事没有明确目的,或不切合实际。

例  句:不是有的放矢,而是无的放矢。(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

福寿无疆fú shòu wú jiāng

成语解释:疆:极限,止境。福分与年寿都无止境。是祝颂之辞。

成语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六十九卷:“至诚君子,得而宝之,即福寿无疆。”

福无双至fú wú shuāng zhì

成语解释:指幸运的事不会接连到来。

成语出处:汉·刘向《说苑·权谋》:“此所谓福不重至,祸必重来者也。”

例  句:宋江听罢,扯定两个公人说道:“却是苦也!正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明·施耐庵《水浒会传》第三十七回)

无关大局wú guān dà jú

成语解释:即整个局势没有关系或没有影响。比喻并不要紧。

无关痛痒wú guān tòng yǎng

成语解释:痛痒:比喻疾苦或紧要的事。指与自身利害没有关系或无足轻重。

成语出处:《朱子语类》卷一0一:“那不关痛痒底是不仁。”

例  句:政府当初虽只不理那些招人头痛的教员,后来竟不理到无关痛痒的官吏。(鲁迅《呐喊·端午节》)

口说无凭kǒu shuō wú píng

成语解释:单凭口说,不足为据。

成语出处:元·乔梦符《扬州梦》第四折:“你不合打凤牢龙,翻云覆雨,陷人坑井。咱两个口说无凭。”

例  句:你说的这些事,口说无凭,我无法相信。

盖世无双gài shì wú shuāng

成语解释:盖:压倒,超过。才能或武艺当代第一,没有人能比得上。

成语出处:《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

例  句:这么大的钻石,真是盖世无双。

来去无踪lái qù wú zōng

成语解释:踪:脚印。来时去时都看不见踪影。形容出没极为迅速或隐秘。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八十一回:“拿着一条不短不长的金箍棒,来无影,去无踪。”

例  句:他岂不又有枝添叶儿,必说这妖怪青脸红发,来去无踪。(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六十一回)

攻其无备gōng qí wú bèi

成语解释:其:代词,指敌人。趁敌人还没有防备时进攻。

成语出处:《孙子·计篇》:“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攻无不克gōng wú bù kè

成语解释:克:攻下。没有攻占不下来的。形容力量无比强大。

成语出处:《战国策·秦策二》:“是知秦战未尝不胜,攻未尝不取,所当未尝不破也。”

例  句:中国人民解放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所向披靡。

寥寥无几liáo liáo wú jǐ

成语解释:非常稀少,没有几个。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一回:“连做诗赋的也寥寥无几。”

功德无量gōng dé wú liàng

成语解释:世界各地:功业和德行;无量:无法计算。旧时指功劳恩德非常大。现多用来称赞做了好事。

成语出处:《汉书·丙吉传》:“所以拥全神灵,成育圣躬,功德已无量矣。”

例  句:现在先生既然得到原文,我的希望是给他们彻底的修改一下,虽然牺牲太大,然而功德无量。(《鲁迅书信集·致孟十还》)

无理取闹wú lǐ qǔ nào

成语解释:毫无理由地跟人吵闹。指故意捣乱。

成语出处:唐·韩愈《答柳州食虾蟆》诗:“鸣声相呼和,无理只取闹。周公所不堪,洒灰垂典教。”

例  句:对那些无理取闹的人,我们决不应该迁就。

无米之炊wú mǐ zhī chuī

成语解释:炊:做饭。比喻缺少必要条件无法办成的事。

成语出处: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三:“晏景初尚书,请僧住院,僧辞以穷陋不可为。景初曰:‘高才固易耳。’僧曰:‘巧妇安能作无面汤饼乎?’”

例  句:无米之炊,是人力所做不到的。(鲁迅《两地书》八三)

孤立无援gū lì wú yuán

成语解释:只有一个人或一方面的力量,得不到外力援助。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回:“庄公既碍姜氏之面,又度公孙滑孤立无援,不能有为。”

例  句:在被强敌围困、孤立无援的情况下,这位将军仍然沉着、镇定。

古井无波gǔ jǐng wú bō

成语解释:古井:枯井。比喻内心恬静,情感不为外界事物所动。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赠元稹》诗:“无波古井水,有节秋竹竿。”

称家有无chèn jiā yǒu wú

成语解释:称:适合,相符。与家庭经济情况相符。指办理婚、丧等事不可过奢或过俭。

成语出处:《礼记·檀弓上》:“子游问丧具,夫子曰:‘称家之有亡(无)。’”

例  句:乃遗书喻其子曰:“尔当营治丧具,称家有无。”(明·赵弼《新繁胡大尹传》)

无事不登三宝殿wú shì bù dēng sān bǎo diàn

成语解释:比喻没事不上门。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锋塔》:“白娘子道:‘无事不登三宝殿,去做什么?’”

出没无常chū mò wú cháng

成语解释:忽而出现,忽而隐没,没有一定,使人无法捉摸。

成语出处:宋·王十朋《论广海二寇札子》:“海寇出没无常,尤为濒海州县之患。”

例  句:又西北平行者一里,下眺岭西深坠而下,而杳不可见;岭东屏峙而上,而出没无常。(明·徐宏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

贵贱无二guì jiàn wú èer

成语解释:对高贵和卑贱的人态度一样。

成语出处:周·吕尚《金匮》:“敬遇宾客,贵贱无二。”

出言无状chū yán wú zhuàng

成语解释:说话放肆,没有礼貌。

国无二君guó wú èr jūn

成语解释:一个国家不能有两个皇帝。

成语出处:《礼记·丧服四制》:“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国无二君,家无二尊。”

无所畏惧wú suǒ wèi jù

成语解释:畏惧:害怕。什么也不怕。形容非常勇敢。

例  句:为了达到建设新中国的目的,对于什么困难我们共产党人也是无所畏惧。(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海内无双hǎi nèi wú shuāng

成语解释:海内:四海之内,旧指中国,现亦指世界各地。四海之内独一无二。

成语出处:汉·东方朔《答客难一首》:“好学乐道之效明白甚矣,自以为智能海内无双,则可谓博闻。”

例  句:论富贵京都为上,数繁华海内无双,风流人物貌堂堂。(元·胡用和《粉蝶儿·题金陵景》)

汗颜无地hàn yán wú dì

成语解释:汗颜:脸上出汗。形容极其羞愧,无地自容。

成语出处:唐·韩愈《朝归》诗:“服章岂不好,不与德相对,顾影听其声,赪颜汁渐背。”

例  句:这在我们做中国人的说来虽觉汗颜无地,但却是事实。(邹韬奋《经历·新闻检查》)

无盐不解淡wú yán bù jiě dàn

成语解释:比喻不下本钱就办不成事。

毫无逊色háo wú xùn sè

成语解释:表示比得上,丝毫不差。

杞宋无征qǐ sòng wú zhēng

成语解释:指资料不足,不能证明。

成语出处:《论语·八佾》:“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

慈明无双cí míng wú shuāng

成语解释:赞扬兄弟或平辈中之最负声望者。

成语出处:《后汉书·荀爽传》:“爽字慈明,一名谞。幼而好学,年十二,能通《春秋》、《论语》。……颍川为之语曰:‘荀氏八龙,慈明无双。’”

何患无辞hé huàn wú cí

成语解释:何患:哪怕;辞:言辞。哪里用得着担心没有话说呢?常与“欲加之罪”连用,表示坏人诬陷好人时,无端捏造罪名,还说得振振有词。

成语出处:《左传·僖公十年》:“不有废也,君何以兴?欲加之罪,其无辞乎?”

纤悉无遗xiān xī wú yí

成语解释:纤悉:细微详尽;遗:遗漏。一点都没有遗漏。

成语出处:宋·李光《论王子献等札子》:“蒲鱼荷芡之利,皆日计月课,纤悉无遗,遂致泊旁之人,无所衣食。”

横蛮无理hèng mán wú lǐ

成语解释:态度粗暴,不讲道理。

大而无当dà ér wú dàng

成语解释:当:底。虽然大,却无底。原指大得无边际。后多用作表示大得不切合实际、不合用。

成语出处:《庄子·逍遥游》:“肩吾问于连叔曰:‘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返,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

例  句:订计划要切合实际,不要大而无当。

群龙无首qún lóng wú shǒu

成语解释:一群龙没有领头的。比喻没有领头的,无法统一行动。

成语出处:《易·乾》:“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例  句:可是群龙无首,成不了大气候。(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三十一章)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rén fēi shèng xián,shú néng wú guò

成语解释:旧时指一般人犯错误是难免的。

成语出处:《左传·宣公二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后会无期hòu huì wú qī

成语解释:以后何时相会还没有一定的日期。

成语出处:北朝·魏衒之《洛阳伽蓝记·大统寺》:“老翁送元宝出,云:‘后会难期。’以为凄恨,别甚殷勤。”

日下无双rì xià wú shuāng

成语解释:京城无人可比。比喻才能出众。

成语出处:《梁书·伏挺传》:“父友人乐安任深相叹异,常曰:‘此子日下无双。’”

后继无人hòu jì wú rén

成语解释:继:继承。没有后人来继承前人的事业。

例  句:任何一个学科都不可后继无人。

别来无恙bié lái wú yàng

成语解释:恙:病。分别以来一直都很好吗?常用作别后通信或重逢时的问候语。

成语出处:《元曲选·冻苏秦》:“岂知你故人名望,也不问别来无恙。”

例  句:(蒋)干曰:“公瑾别来无恙?”(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

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shàng wú piàn wǎ,xià wú lì zhuī zhī dì

成语解释:形容一无所有,贫困到了极点。

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上无片瓦,下无卓锥,学人向什么处立?”

身无长处shēn wú cháng chù

成语解释:除一身之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原指生活俭朴。现形容贫穷。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王恭)对曰:‘ 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

荒淫无耻huāng yín wú chǐ

成语解释:荒唐淫乱,不知羞耻。形容生活糜烂。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一十九回:“公荒淫无道,废贤失败,理宜诛戮。”

例  句:这些官老爷挥霍民脂民膏,荒淫无耻。

荒淫无度huāng yín wú dù

成语解释:荒:荒唐;淫:淫乱;度:限度。形容征逐酒色,生活糜烂。

成语出处:汉·杨恽《报孙会宗书》:“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是日也,拂衣而喜,奋袖低昂,顿足起舞,诚淫荒无度,不知其不可也。”

例  句:由于荒淫无度,乡长的身体越来越加坏了,随常都在闹病,于是他的太太硬把她的愤怒转注在所有的流娼身上。(沙汀《一个秋天的晚上》)

勇而无谋yǒng ér wú móu

成语解释:谋:计谋。虽然勇敢,但没有智谋。

成语出处:唐·陆贽《论两河及淮西利害状》:“(王)武俊蕃种,有勇无谋。”

例  句:吕布,豺狼也,勇而无谋,轻于去就,宜早图之。(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六回)

寿元无量shòu yuán wú liàng

成语解释:寿元:寿命;无量:没有限度。祝人长寿的颂辞。

成语出处:元·吴昌龄《东坡梦》第四折:“爇龙涎一炷透苍穹,祝吾生寿元无量。”

悔之无及huǐ zhī wú jí

成语解释:后悔也来不及了。

成语出处:《左传·哀公六年》:“既成谋矣,何及其未作也,先诸?作而后悔,亦无及也。”

例  句:倘一有拒捕之名,弄假成真,百口难诉,悔之无及矣。(《古今小说》第三十九卷)

束手无策shù shǒu wú cè

成语解释:策:办法。遇到问题,就象手被捆住一样,一点办法也没有。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宋季三朝政要》:“(秦)桧死而逆亮(金主完颜亮)南牧,孰不束手无策。”

例  句:梅飏仁正在束手无策的时候,听了师爷的话说甚是中听,立刻照办。(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五回)

水米无交shuǐ mǐ wú jiāo

成语解释:指没有吃过别人一点东西。比喻为官清廉,不妄取民物。也比喻双方毫无往来。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谢天香》第四折:“老夫在此为理三年,治百姓水米无交,于天香秋毫不染。”

例  句:兄弟在这巴县水米无交,就算是有事,也只好自己去做的了。(清·吴趼人《糊涂世界》卷十一)

有眼无珠yǒu yǎn wú zhū

成语解释:珠:眼珠。没长眼珠子。用来责骂人瞎了眼,看不见某人或某事物的伟大或重要。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一折:“常言道,贤者自贤,愚者自愚,就似那薰莸般各别难同处,怎比你有眼却无珠。”

例  句:师父,弟子有眼无珠,不认得师父的尊容,多有冲撞,万望恕罪。(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二回)

祸福无常huò fú wú cháng

成语解释:指祸与福没有固定不变的常规。

成语出处:明·孙梅锡《琴心记·长门望月》:“祸福无常,忧喜难定,圣上一日心悔,娘娘便荣还,何苦悲凄。”

秉公无私bǐng gōng wú sī

成语解释:秉公:主持公道。指做事公道不掺杂私念。

例  句:故特请诸公到此三曹对案,以明天地鬼神,秉公无私,但有报应轻生远近之别耳。(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七十三回)

战无不胜zhàn wú bù shèng

成语解释:形容强大无比,可以战胜一切。也比喻办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成语出处:《战国策·齐策二》:“战无不胜而不知止者,身且死,爵且后归,犹为蛇足也。”

例  句:自先王以来,楚兵战无不胜。(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九回)

伯道无儿bó dào wú ér

成语解释:伯道:邓伯道。旧时对他人无子的叹息。

成语出处:《晋书·邓攸传》:“天道无知,使邓伯道无儿。”

例  句:中郎有女能传业,伯道无儿可保家。(唐·韩愈《游西林寺题萧二兄郎中旧堂》)

贪得无厌tān dé wú yàn

成语解释:厌:满足。贪心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

成语出处:《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贪婪无厌,忿类无期。”

例  句:他贪得无厌的性子,随着年岁的增长,更加残忍了。(梁斌《红旗谱》八)

座无虚席zuò wú xū xí

成语解释:虚:空。座位没有空着的。形容出席的人很多。

成语出处:《晋书·王浑传》:“时吴人新附,颇怀畏惧。浑抚循羁旅,虚怀绥纳,座无空席,门不停宾,于是江东之士莫不悦附。”

天无二日tiān wú èr rì

成语解释:日:太阳,比喻君王。天上没有两个太阳。旧喻一国不能同时有两个国君。比喻凡事应统于一,不能两大并存。

成语出处:《礼记·曾子问》:“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家无二主,尊无二上。”

例  句:天无二日,我岂有二主哉!(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二十三回)

天下无敌tiān xià wú dí

成语解释:普天之下,没有敌手。形容战无不胜,没有对手。

成语出处:《孟子·离娄上》:“夫国君好仁,天下无敌。”

例  句:某闻许都曹操,扫荡中原,吕布、二袁皆为所灭,近又破马超,天下无敌矣。(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

家无儋石jiā wú dàn shí

成语解释:十斗为一石,两石为一儋。形容家里没有存粮。比喻家境困难。

成语出处:《汉书·扬雄传上》:“家产不过十金,乏无儋石之储,晏如也。”

例  句:今年五月卒于官所,家无儋石。(宋·苏轼《乞赙赠刘景孙》)

家无二主jiā wú èr zhǔ

成语解释:指一家之内,不可以有两个主人,否则会发生争吵,不得安静。

成语出处:《礼记·坊记》:“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家无二主,尊无二上。”

徒劳无功tú láo wú gōng

成语解释:白白付出劳动而没有成效。

成语出处:《庄子·天运》:“推舟于陆也,劳而无功。”《管子·形势》:“与不可,强不能,告不知,谓之劳而无功。”

例  句:博洛兴师动众,旷费时日,徒劳无功。(华而实《汉衣冠》七)

教无常师jiào wú cháng shī

成语解释:受教不必有固定的老师。

成语出处:《书·咸有一德》:“德无常师,主善为师。”

嗟悔无及jiē huǐ wú jí

成语解释:叹息和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成语出处:《尚书·盘庚上》:“汝悔身何及。”

例  句:否则,因循坐误,责有攸归;全国丧亡,嗟悔无及。(毛泽东《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

借贷无门jiè dài wú mén

成语解释:借贷:借钱。没有地方借钱。

金瓯无缺jīn ōu wú quē

成语解释:金瓯:盛酒器,比喻国土。比喻国土完整。

成语出处:《南史·朱异传》:“我国家犹若金瓯,无一伤缺。”

例  句:但各州之地,俱半错卫屯,半沦苗孽,似非当时金瓯无缺矣。(明·徐宏祖《徐霞客游记·黔游日记》)

无边风月wú biān fēng yuè

成语解释:无边:无限;岁月:风和月亮,泛指景色。原指北宋哲学家周敦颐死后影响深广。后形容无限的美好风景。

成语出处:宋·朱熹《六先生画像赞·濂溪先生》:“风月无边,庭草交翠。”

例  句:元·白挺《西湖赋》:“春雨为观,香月为邻,水竹院落,无边风月,见天下地心以志之。”

紧行无好步jǐn xíng wú hǎo bù

成语解释:走得太急步子就迈不稳。比喻过于仓促,事情就做不好。

无肠公子wú cháng gōng zǐ

成语解释:指螃蟹。

成语出处:晋·葛洪《抱朴子·登涉》:“称无肠公子者,蟹也。”

无出其右wú chū qí yòu

成语解释:出:超出;右:上,古代以右为尊。没有能超过他的。

成语出处:《史记·田叔列传》:“上尽召见,与语,汉廷臣毋能出其右者。”《汉书·高帝纪下》:“贤赵臣田叔、孟舒等十人,如见与语,汉庭臣无能出其右者。”

例  句:此二方专治一切肿毒,初起者速服速消,已溃者亦能败毒收口,大约古人痈疽各方,无出其右了。(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十回)

分身无术fēn shēn wú shù

成语解释:分身:分出精力照顾其他方面。没有一身同时兼顾几个方面的法术。

风雨无阻fēng yǔ wú zǔ

成语解释:不受刮风下雨的阻碍。指预先约好的事情,一定按期进行。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七回:“宝钗说道:‘一月只要两次就够了。拟定日期,风雨无阻。’”

例  句:明天进行足球比赛,风雨无阻。

举世无双jǔ shì wú shuāng

成语解释: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

成语出处:汉·东方朔《答客难》:“自以为智能,海内无双。”

例  句:这么大的钻石,真是举世无双。

举无遗策jǔ wú yí cè

成语解释:举:提出;策:计谋、办法。提出的计谋没有失算的。形容足智多谋。

成语出处:《淮南子·主术训》:“万举而无遗策矣。”

例  句:盖举无遗策,而天下皆知其不可当也。(宋·陈亮《邓禹》)

聚敛无厌jù liǎn wú yàn

成语解释:聚敛:搜刮,盘剥。厌:饱,满足。尽力收刮钱财,永远也不满足。形容非常贪婪。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规箴》:“王夷甫妇郭泰宁女,才拙而性刚,聚敛无厌,干豫人事,夷甫患之而不能禁。”

绝世无双jué shì wú shuāng

成语解释:绝世:冠绝当代。无双:独一无二。姿才超众,天下无与伦比。

成语出处:明·吾丘瑞《远甓记·师阃宾贤》:“英姿绝世无双,用之将帅,必能扶弱鼎于安澜。”

无佛处称尊wú fó chù chēng zūn

成语解释:在没有能手的地方逞强。

成语出处:宋·黄庭坚《跋东坡书寒食诗》:“应笑我于无佛处称尊也。”

无根无蒂wú gēn wú dì

成语解释:蒂:花或瓜果与枝茎相连的部分。比喻没有依靠,没有牵累。

成语出处:汉·班固《答宾戏》:“徒乐枕经藉书,纡体衡门,上无所蒂,下无所根。”

俯仰无愧fǔ yǎng wú kuì

成语解释:比喻没有做亏心事,并不感到惭愧。

成语出处:《孟子·尽心上》:“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人。”

刻画无盐kè huà wú yán

成语解释:无盐:传说中的古代丑女。精细地描摹丑女无盐。比喻以丑比美,引喻比拟得不恰当。

成语出处:《晋书·周凯传》:“何乃刻画无盐,唐突西施也。”

例  句:仿数珠儿,刻画无盐唐突。(宋·陈亮《桂香枝》词)

覆巢无完卵fù cháo wú wán luǎn

成语解释:覆:翻倒。翻倒的鸟窝里不会有完好的卵。比喻灭门大祸,无一幸免。又比喻整体毁灭,个体也不能幸存。

成语出处:《战国策·赵策四》:“臣闻之:有覆巢毁卵而凤皇不翔,刳胎焚夭碢骐驎不至。”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

空口无凭kōng kǒu wú píng

成语解释:单凭嘴说而没有什么作为凭据。只要用实物来证明。

例  句:你说的这些事,空口无凭,我无法相信。

覆亡无日fù wáng wú rì

成语解释:马上就会灭亡,已经没有可以推延的时间了。

例  句:四夷交侵,覆亡无日,非维新变旧,不能自强。(《清史稿·康有为传》)

无计可施wú jì kě shī

成语解释:计:策略、办法;施:施展。没有办法可用。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回:“王允日:‘贼臣董卓,将欲篡位,朝中文武,无计可施。’”

例  句:每个干部如果都能做到清正廉洁,行贿者也就无计可施了。

无家可归wú jiā kě guī

成语解释:没有家可回。指流离失所。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寺僧见了他无了根蒂,渐渐怠慢,不肯相留。要回故乡,已此无家可归。”

无坚不摧wú jiān bù cuī

成语解释:形容力量非常强大,没有什么坚固的东西不能摧毁。

成语出处:《旧唐书·孔巢文传》:“(田)悦酒酣,自其骑之艺,拳勇之略,因曰:‘若蒙见用,无坚不摧。’”

例  句:其神勇艰苦的精神,充分显示了共产主义运动顽强的生命力,表现了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无坚不摧的战斗力量。(刘伯承《回顾长征》)

高枕无忧gāo zhěn wú yōu

成语解释:垫高枕头睡觉,无忧无虑。比喻思想麻痹,丧失警惕。

成语出处:《战国策·魏策一》:“事秦,则楚韩必不敢动,无楚韩之患,则大王高枕而卧,国必无忧矣。”

例  句:孔明已死,我等皆高枕无忧矣。(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四回)

无精打采wú jīng dǎ cǎi

成语解释:采:兴致。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五回:“小红待要过去,又不敢过去,只得悄悄向潇湘馆,取了喷壶而回,无精打采,自向房内躺着。”

例  句:这时候贾大少爷见人家的条子都已到齐,瞧着眼热,自己一个人坐在那里,甚觉无精打采。(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四回)

老大无成lǎo dà wú chéng

成语解释:老大:年老。年纪已老,无所成就。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回:“既不能显亲扬名,又不能兴邦定业,碌碌人世,殊愧老大无成。”

老朽无能lǎo xiǔ wú néng

成语解释:老朽:衰老陈腐。形容人衰老不能做什么事情。

成语出处:郑愚《潭州大沩山同庆寺大圆禅师碑铭序》:“以耽沈之利欲,役老朽之筋骸。”

例  句:我们这一辈子的人都是老朽无能了,“英雄出少年”,倒是……可以做一番事业。(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回)

两小无猜liǎng xiǎo wú cāi

成语解释:男女小时候在一起玩耍,没有猜疑。

成语出处:唐·李白《长干行》诗:“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例  句:翁有女,小字江城,与生同甲,时皆八、九岁,两小无猜,日共嬉戏。(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江城》)

聊胜于无liáo shèng yú wú

成语解释:聊:略微。比没有要好一点。

成语出处:晋·陶潜《和刘柴桑》诗:“弱女虽非男,慰情聊胜无。”

例  句:既念欲俟全书卒业,始公诸世,恐更阅数年,杀青无日,不如限以报章,用白鞭策,得寸得尺,聊胜于无。(清·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绪言

攻无不取,战无不胜gōng wú bù qǔ,zhàn wú bù shèng

成语解释:没有攻占不下来的。形容力量无比强大。

成语出处:《战国策·秦策二》:“是知秦战未尝不胜,攻未尝不取,所当未尝不破也。”

例  句:中国人民解放军攻无不取,战无不胜,所向披靡。

流水无情liú shuǐ wú qíng

成语解释:流水一去不复返,毫无情意。比喻时光消逝,无意停留。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过元家履信宅》:“落花不语空辞树,流水无情自入地。”

例  句:落花有意,翻成就无意姻缘;流水无情,倒做了有情夫妇。(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七十八回)

六亲无靠liù qīn wú kào

成语解释:形容很孤独,没有亲属可依靠。

六神无主liù shén wú zhǔ

成语解释:六神:道家认为人的心、肺、肝、肾、脾、胆各有神灵主宰,称为六神。形容惊慌着急,没了主意,不知如何才好。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卢太学诗酒傲王侯》:“吓得知县已是六神无主,不有甚心肠去吃酒。”

例  句:那里我这个人六神无主,失张失智的。(朱自清《笑的历史·笑的历史》)

公平无私gōng píng wú sī

成语解释:办事公平,没有私心。

带无字的成语及解释有哪些带无字的成语及解释有哪些

成语出处:《战国策·秦策》:“法令至行,公平无私。”

碌碌无为lù lù wú wéi

成语解释:平平庸庸,无所作为。

成语出处:《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公等録録(碌碌),所谓因人成事者也。”

碌碌无闻lù lù wú wén

成语解释:碌碌:平庸的样子。形容人平平庸庸,没有名望。

成语出处:宋·秦观《李状元墓铭》:“君以诸生崛兴,名动海内,其视碌碌无闻而殁者,亦可以无憾。”

无能为役wú néng wéi yì

成语解释:役:役使。简直连供给他们役使都不配。自谦才干远不能和别人相比。

成语出处:《左传·成公二年》:“此城濮之赋也。有先君之明与先大夫之肃,故捷。克于先大夫,无能为役。”

无偏无党wú piān wú dǎng

成语解释:偏:不公正;党:偏私。形容处事公正,没有偏向。

成语出处:《书·洪范》:“无偏无党,王道荡荡。”

例  句:无偏无党,无反无侧,以会天下于有极而已。(宋·陈亮《廷对》)

无情无义wú qíng wú yì

成语解释:没有一点情义。形容冷酷无情。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二回:“好!宝玉,我今日才知道你是个无情无义的人了!”

无拳无勇wú quán wú yǒng

成语解释:拳:力气,力量。没有武力,也没有勇气。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巧言》:“彼何人斯,居河之麋;无拳无勇,职为乱阶。”

例  句:我又无拳无勇,真没有法,在手头的只有笔墨,能写这封信一类的不得要领的东西而已。(鲁迅《两地书》八)

无伤大体wú shāng dà tǐ

成语解释:伤:伤害;大体:指事物的主要方面。对于事物的主要方面没有什么妨害。

例  句:而那向上的精神还是始终一贯,不见得弛懈,自然,偶而也免不了有些很想勒转马头的,可是这也无伤大体。(鲁迅《华盖集·我观北大》)

茫无头绪máng wú tóu xù

成语解释:茫:不清楚,纷乱。一点儿头绪也没有。形容事情摸不着边,不知从哪里入手。

例  句:本驻使与贵总长磋商,已经数次,迁延至一月有余,仍然是茫无头绪,莫非轻视敝国不成?(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四十二回)

门无杂宾mén wú zá bīn

成语解释:家中没有闲杂的人来作客。形容交友谨慎。

成语出处:晋·陶潜《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门无杂宾,尝会神情独得,便超然命驾,径之龙山;顾景酣宴,造夕乃归。”

例  句:唐赵大夫崇,凝重清介,门无杂宾。(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三)

规求无度guī qiú wú dù

成语解释:规求:贪求;度:限度。一味贪求,没有限度。形容贪得无厌。

成语出处:《左传·昭公二十六年》:“侵欲无厌,规求无度。”

无私有弊wú sī yǒu bì

成语解释:私:私心;弊:欺骗、蒙混的事情。因处在嫌疑之地,虽然没有私弊,但容易被人猜疑。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活地狱》第二十六回:“可是这个风声出去,人家一定说是无私无弊,况且以后,你们头儿们捉到了人,都来照顾小店里,小店还能开得下去么?”

无思无虑wú sī wú lǜ

成语解释:没有什么可放在心上的。形容胸襟开阔,也形容无所用心。

成语出处:《周易·系辞下》:“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庄子·天地》:“德人者,居无思,行无虑,不藏是非美恶。”

无所不可wú suǒ bù kě

成语解释:没有什么不可的。

默默无闻mò mò wú wén

成语解释:无声无息,没人知道。指没有什么名声。

成语出处:《晋书·祖纳传》:“仆虽无无,非志不立,故疾没世而无闻焉。”

例  句:现在不知道他怎样,久没有听到消息了,那默默无闻的原因,或者就因为中国人还没有死完的缘故吧。(鲁迅《华盖集·并非闲话(二)》)

无所不用其极wú suǒ bù yòng qí jí

成语解释:极:穷尽。原意是无处不用尽心力。现指做坏事时任何极端的手段都使出来。

成语出处:《礼记·大学》:“《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例  句:日本侵略军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所不用其极。

国士无双guó shì wú shuāng

成语解释:国士:国中杰出的人物。指一国独一无二的人才。

成语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

例  句:似臣呵,常人有数;论此人,国士无双。(元·宫大用《范张鸡黍》第四折)

没没无闻mò mò wú wén

成语解释:无声无息,没人知道。指没有什么名声。

成语出处:《晋书·祖纳传》:“仆虽无无,非志不立,故疾没世而无闻焉。”

例  句:你我要是见的到此,虽不能和大帅一般威震四海,也不致没没无闻了。(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三三回)

目无全牛mù wú quán niú

成语解释:全牛:整个一头牛。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

成语出处:《庄子·养生说》:“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无所适从wú suǒ shì cóng

成语解释:适:归向;从:跟从。不知听从哪一个好。指不知怎么办才好。

成语出处:《左传·僖公五年》:“一国三公,吾谁适从。”宋·姚宽《西溪从语》卷上:“源殊派异,无所适从。”

例  句:某书应读某音,敝处未得高明指教,往往读错,以致后学无所适从。(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六回)

春梦无痕chūn mèng wú hén

成语解释:比喻世事变幻,如春夜的梦境一样容易消逝,不留一点痕迹。

成语出处:宋·苏轼《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诗:“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盘游无度pán yóu wú dù

成语解释:盘游:游乐;度:限度。耽于游乐,没有限度。

成语出处:《尚书·五子之歌》:“乃盘游无度,畋于有洛之表,十旬弗反。”

无往不利wú wǎng bù lì

成语解释:所到之处,没有不顺利的。指处处行得通,办得好。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回:“贫道今日幸把些尘垢全都拭净,此后是皓月当空,一无渣滓,诸位才女定是无往不利。”

匹夫无罪pǐ fū wú zuì

成语解释:匹夫:古指平民中的男子,后泛指一般人。一般人是没有罪过的。

成语出处:《左传·桓公十年》:“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无为而治wú wéi ér zhì

成语解释:无为:无所作为;治:治理。自己无所作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原指舜当政的时候,沿袭尧的主张,不做丝毫改变。后泛指以德化民。

成语出处:《论语·卫灵公》:“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

贫无立锥之地pín wú lì zhuī zhī dì

成语解释:穷得连可以插下锥子那样小的地方都没有。形容穷困之极。

成语出处:汉·韩婴《韩诗外传》卷四:“十子者,不能亲也,无置锥之地,而王公不能与争名,则是圣人之未得志者也。”《汉书·食货志》:“富者田连仟佰,贫者亡(无)立锥之地。”

平白无故píng bái wú gù

成语解释:平白:凭空;故:缘故。指无缘无故。

例  句:眼看平白无故被他们拿去。不,这等于是他们砸明火、路劫!(梁斌《红旗谱》三十二)

平淡无奇píng dàn wú qí

成语解释:奇:特殊的。指事物或诗文平平常常,没有吸引人的地方。

例  句:江西境内的风物,太平淡无奇了,这儿和长江沿岸所见到的别无二致。(郭沫若《涂家埠》八)

其乐无穷qí lè wú qióng

成语解释:其中的乐趣没有穷尽。指朝廷某一工作,感到乐在其中。

例  句:这里条件很艰苦,但跟困难做斗争,其乐无穷。

无庸讳言wú yōng huì yán

成语解释:没有什么不可以直说的。指可以坦率地说。

例  句:无庸讳言,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还存在着种种歪风邪气。

无庸赘述wú yōng zhuì shù

成语解释:用不着多说。

例  句:这个道理简单明了,无庸赘述。

千仞无枝qiān rèn wú zhī

成语解释:比喻人品正直。

成语出处:《水经注·汶水》:“松枞高千仞而无枝,非忧王室之无柱也。”

河汉无极hé hàn wú jí

成语解释:河汉:银河;极:尽头,边际。银河广阔,无边无际。比喻言论荒诞不经,难以置信。亦比喻恩泽广大,使人难以报答。

成语出处:《庄子·逍遥游》:“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返,吾惊怖其言,犹河汉无极。”

羌无故实qiāng wú gù shí

成语解释:指不用典故或没有出处。

成语出处:南朝梁·钟嵘《诗口序》:“‘清晨登陇首’,羌无故实;‘明月照积雪’,讵出经史?”

强将手下无弱兵qiáng jiàng shǒu xià wú ruò bīng

成语解释:英勇的将领部下没有软弱无能的士兵。比喻好的领导能带出一支好的队伍。

成语出处:宋·苏轼《题连公壁》:“俗语去:‘强将手下无弱兵。’真可信。”

五色无主wǔ sè wú zhǔ

成语解释:五色:指人脸上的神采;无主:无法主宰。形容恐惧而神色不定。

成语出处:《淮南子·精神训》:“禹在省方,济于江,黄龙负舟,舟中无人,五色无主。”汉·刘向《新序·杂事》:“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

横行无忌héng xíng wú jì

成语解释:形容反动势力猖狂活动,为所欲为。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三回:“横行无忌,朝廷无人敢言。”

相去无几xiāng qù wú jǐ

成语解释:去:距离;无几:没有多少。指二者距离不远或差别不大。

清净无为qīng jìng wú wéi

成语解释:道家语。指一切听其自然,人力不必强为。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赵太祖千里送京娘》:“出家人清净无为,红尘不染。”

胸无城府xiōng wú chéng fǔ

成语解释:城府:城市和官署,比喻难于揣测的深远用心。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诚,心口如一。

成语出处:《宋史·傅尧俞传》:“尧俞厚重言寡,遇人不设城府,人自不忍欺。”

秋毫无犯qiū háo wú fàn

成语解释:秋毫:鸟兽秋天新换的绒毛,比喻极细微的东西;犯:侵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成语出处:《史记·项羽本纪》:“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后汉书·岑彭传》:“持军整齐,秋毫无犯。”

例  句:老夫一生公廉正直,与人秋毫无犯。(元·岳伯川《铁拐李》第二折)

全无心肝quán wú xīn gān

成语解释:比喻不知羞耻。

成语出处:《南史·陈后主纪》:“叔宝全无心肝。”

例  句:观其孜孜憨笑,似全无心肝者。(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婴宁》)

后福无量hòu fú wú liàng

成语解释:量:限度,限量。将来的幸福无穷。

成语出处:《后汉书·左雄传》:“白璧不可为,容容多后福。”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rén ér wú xìn,bù zhī qí kě

成语解释:信:信用;其:那;可:可以,行。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能行。指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

成语出处:《论语·为政》:“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例  句: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一回)

后悔无及hòu huǐ wú jí

成语解释: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成语出处:《左传·哀公六年》:“既成谋矣,何及其未作也,先诸?作而后悔,亦无及也。”

例  句:挨了半日,只听他说了一句“后悔无及”,早已气断身亡。(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七回)

言无二价yán wú èr jià

成语解释:货物的价钱说一不二。

成语出处:《后汉书·逸民传·韩康》:“常采药名山,卖于长安市,口不二价,三十余年。”

忍无可忍rěn wú kě rěn

成语解释:再也忍受不下去了。

成语出处:清·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十四回:“果然那些学生忍无可忍,闹出全班散学的事来了。”

例  句:他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终于出手还击。

日无暇晷rì wú xiá guǐ

成语解释:形容没有一点空闲的时候。

遥遥无期yáo yáo wú qī

成语解释:形容时间还远得很,不知道哪一天。

例  句:这件事我不能遥遥无期地等下去,希望能尽快给以解决。

如入无人之境rú rù wú rén zhī jìng

成语解释:境:地方。象到了没有人的地方。比喻打仗节节胜利,没有遇到抵抗。

成语出处:宋·欧阳修《再论置兵御贼札子》:“及一旦王伦张海等相继而起,入州入县,如入无人之境。”

例  句:一辆汽车飞驰在又宽又平的高速公路上,真是如入无人之境。

野无遗贤yě wú yí xián

成语解释:有才能的人都受到任用。指任人唯贤,人尽其才。

成语出处:《书·大禹漠》:“野无遗贤,万邦咸宁。”

一事无成yī shì wú chéng

成语解释:连一样事情也没有做成。指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形容毫无成就。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除夜寄微之》诗:“鬓毛不觉白毵毵,一事无成百不堪。”

例  句:员乃投镜于地,痛哭曰:“一事无成,双鬓已斑,天乎,天乎!”(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二回)

一往无前yī wǎng wú qián

成语解释:一直往前,无所阻挡。形容勇猛无畏地前进。

例  句: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shàng wú piàn wǎ,xià wú chā zhēn zhī dì

成语解释:头顶上没有一片瓦,肢底下没有插针的地方。形容一无所有,贫困到了极点。

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上无片瓦,下无卓锥,学人向什么处立?”

例  句:贫农们不怕失掉什么。他们中间有很多人,确实是“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他们有什么不进农会?(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荒诞无稽huāng dàn wú jī

成语解释:稽:考查。十分荒唐,不可凭信。

成语出处:清·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三回:“那个神字,原是野蛮世界拿出来哄著愚人的话,如今科学大明,这些荒诞无稽的谬说,那里还能立足呢?”

例  句:对于这种荒诞无稽的传闻,大家都不可相信。

少小无猜shào xiǎo wú cāi

成语解释:猜:猜疑。指男女幼小时一起玩耍,天真无邪,不避嫌疑。

成语出处:唐·李白《长干行》诗:“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例  句:我俩本是少小无猜,虽然装作新娘和新郎的模样,实还不知新娘和新郎有什么关系。(蒋光慈《鸭绿江上》)

荒无人烟huāng wú rén yān

成语解释:人烟:指住户、居民,因有炊烟的地方就有人居住。形容地方偏僻荒凉,见不到人家。

例  句:部队指战员忍饥受寒,翻越高达四千二百多米荒无人烟的大山。(穆欣《南线巡回·解放西昌之战》)

师出无名shī chū wú míng

成语解释:师:军队;名:名义,引伸为理由。出兵没有正当理由。也引申为做某事没有正当理由。

成语出处:《礼记·檀弓下》:“君王计敝邑之罪,又矜而赦之,师与有无名乎?”《汉书·高帝纪》:“兵出无名,事故不成。”

例  句:且劳民伤财,穷兵默武,师出无名,皆非盛世所宜有者也。(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回)

史无前例shǐ wú qián lì

成语解释: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事。指前所未有。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shì shàng wú nán shì,zhǐ pà yǒu xīn rén

成语解释:指只要肯下决心去做,任何困难都能克服。

例  句:教师常用“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句俗语来鼓励我们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视若无睹shì ruò wú dǔ

成语解释:睹:看见。虽然看见了,却象没有看见一样。指对眼前事物莫不关心。

成语出处:唐·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是以有力者遇之,熟视之若无睹也。”

例  句:对敌人采用的反动的新原则视若无睹。(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永世无穷yǒng shì wú qióng

成语解释:永世:永远。永远没有穷尽。

成语出处:《尚书·微子之命》:“作宾于王家,与国咸休,永世无穷。”

永永无穷yǒng shì wú qióng

成语解释:永永:永远。永远没有穷尽。

成语出处:《汉书·景帝纪》:“然后祖宗之功德,施于万世,永永无穷。”

手足无措shǒu zú wú cuò

成语解释:措:安放。手脚不知放到哪儿好。形容举动慌张,或无法应付。

成语出处:《论语·子路》:“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例  句:正忧疑不定,忽报宋兵到了,惊得手足无措。(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十二回)

回味无穷huí wèi wú qióng

成语解释:回味:指吃过东西以后的余味。比喻回想某一事物,越想越觉得有意思。

成语出处:宋·王禹偁《橄榄》诗:“良久有回味,始觉甘如饴。”

例  句:这篇文章含义深刻,使人回味无穷。

熟视无睹shú shì wú dǔ

成语解释:熟视:经常看到,看惯;无睹:没有看见。看惯了就象没看见一样。也指看到某种现象,但不关心,只当没有看见。

成语出处:晋·刘伶《酒德颂》:“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泰山之形。”唐·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是以有力者遇之,熟视之若无睹也。”

例  句:对于损坏公物的现象,我们决不能熟视无睹。

有教无类yǒu jiào wú lèi

成语解释:类:类别。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

成语出处:《论语·卫灵公》:“子曰:‘有教无类。’”

例  句:他的教书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就是“有教无类”。(朱自清《经典常谈·诸子第十》)

有口无心yǒu kǒu wú xīn

成语解释:嘴上说了,心里可没那样想。指不是有心说的。

成语出处:清·张南庄《何典·序》:“总属有口无心,安用设身处地。”

例  句:大爷快别动气,咱是个有口无心的人,不会说话。(清·李宝嘉《活地狱》第二回)

昏聩无能hūn kuì wú néng

成语解释:昏:眼睛看不清楚;聩:耳朵听不清楚。眼花耳聋,没有能力。比喻头脑糊涂,没有能力,分不清是非。

水火无情shuǐ huǒ wú qíng

成语解释:指水和火是不讲情面的,如疏忽大意,容易造成灾祸。

成语出处:元·杨梓《豫让吞炭》第二折:“俺城中把金鼓鸣,正是外合里应,教智伯才知水火无情。”

例  句:水火无情,我们都应该提高防范意识。

昏庸无道hūn yōng wú dào

成语解释:糊涂平庸,凶狠残暴,不讲道义,多用指糊涂无能且残暴凶狠的帝王。

水清无鱼shuǐ qīng wú yú

成语解释:水太清,鱼就存不住身,对人要求太苛刻,就没有人能当他的伙伴。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就不能团结人。

成语出处:《汉书·东方朔传》:“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水至清则无鱼shuǐ zhì qīng wú yú

成语解释:水太清,鱼就存不住身,对人要求太苛刻,就没有人能当他的伙伴。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就不能团结人。

成语出处:《汉书·东方朔传》:“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yǒu zé gǎi zhī,wú zé jiā miǎn

成语解释:则:就;加:加以。对别人给自己指出的缺点错误,如果有,就改正,如果没有,就用来勉励自己。

成语出处:《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宋·朱熹《集注》:“曾子以此三者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其自治诚切如此,可谓得为学之本矣。”

例  句:根据同学们所提的意见和批评,检查自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死而无悔sǐ ér wú huǐ

成语解释:就是死了也不懊悔。形容态度坚决。

成语出处:《论语·述而》:“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死无对证sǐ wú duì zhèng

成语解释:对证:核实。当事人已死,无法核对事实。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抱妆盒》第三折:“那厮死了,可不好了,你做的个死无对证。”

死无葬身之地sǐ wú zàng shēn zhī dì

成语解释:死了没有地方埋葬。形容惨死或严厉的惩罚。

成语出处:明·王世贞《鸣凤记·写本》:“相公坚执如此,夫妇死无葬身之地矣!”

杂乱无章zá luàn wú zhāng

成语解释:章:条理。乱七八糟,没有条理。

成语出处:唐·韩愈《送孟东野序》:“其为言也,杂乱而无章。”

例  句:救火车开不进狭窄的弄。水桶拿不出许多。往来取水只是杂乱无章的一阵胡闹。(叶圣陶《一桶水》)

即鹿无虞jí lù wú yú

成语解释:原意是进山打鹿,没有熟悉地形和鹿性的虞官帮助,那是白费气力。后比喻做事如条件不成熟就草率行事,必定劳而无功。

成语出处:《周易·屯》:“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

索然无味suǒ rán wú wèi

成语解释:索然:没有意味、没有兴趣的样子。形容事物枯燥无味(多指文章)。

例  句:我情愿做一回“文剪公”,因为事情和文章都有意思,太删节了怕会索然无味。(鲁迅《且介亭杂文附集·“立此存照”(三)》)

知无不言zhī wú bù yán

成语解释:凡是知道的没有不说的。

成语出处:宋·苏洵《衡论·远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百人誉之不加密,百人毁之不加疏。”

例  句:他非常直爽,别人对向他请教,他总是知无不言。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tàpòtiě xié wú mìchù,dé lái quán bù fèi gōngfu

成语解释:比喻急需的东西费了很大的力气找不到,却在无意中得到了。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金满将大门闭了,两个促膝细谈。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例  句: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二八)

诛求无厌zhū qiú wú yàn

成语解释:诛求:需索。指勒索诈取没完没了。

成语出处:《左传·襄公三十一年》:“经敝邑褊小,介于大国,诛求无时,是以不敢宁居。”

贪贿无艺tān huì wú yì

成语解释:贿:财物;艺:标准、准则,引伸为法度、限度。贪求财物没有限度。指反动的统治阶级无限制地搜刮民财。

成语出处:《国语·晋语八》:“及桓子,骄泰奢侈,贪欲无艺,略则行志,假贷居贿,宜及于难。”

例  句:彼辈不注意敌人而以对内为能事,杀人如麻,贪贿无艺,实谣言之大本营,奸邪之制造所。(毛泽东《向国民党的十点要求》)

走投无路zǒu tóu wú lù

成语解释:投:投奔。无路可走,已到绝境。比喻处境极困难,找不到出路。

成语出处:元·杨显之《潇湘雨》第三折:“淋的我走投无路,知他这沙门岛是何处鄷都?”

例  句:她真是走投无路了,只好来求老主人。(鲁迅《彷徨·祝福》)

天低吴楚,眼空无物tiān dī wú chǔ,yǎn kōng wú wù

成语解释:吴楚:泛指长江中下游。原指登上南京城,一眼望去,越远越觉得天下垂,除见苍天之外,空无所有。现也比喻一无所见。

成语出处:元·萨都刺《念奴娇·登石头城》词:“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

计无所出jì wú suǒ chū

成语解释:计:计策,办法。想不出什么办法。

成语出处:《三国志·吴志·孙破虏吴夫人传》裴松之注引《会稽典录》:“策功曹魏腾,以迕意见遣,将杀之,士大夫忧恐,计无所出。”

例  句:众人计无所出,只得走转来,把卢生光景说了一遍。(明·冯梦龙《初刻拍案惊奇》卷五)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tiān xià běn wú shì,yōng rén zì rǎo zhī

成语解释:指本来没有事,自己瞎着急或自找麻烦。

成语出处:《新唐书·陆象先传》:“天下本无事,庸人扰之为烦耳。”

顿口无言dùn kǒu wú yán

成语解释:张口结舌,说不出话。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一百四回:“王庆被范全说得顿口无言。”

例  句:他的一席话,使在场的人个个顿口无言。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tiān xià wú nán shì,zhǐ pà yǒu xīn rén

成语解释:指只要有志向,有毅力,没有什么办不到的事情。

天下无双tiān xià wú shuāng

成语解释:天下找不出第二个。形容出类拔萃,独一无二。

成语出处:《史记·信陵君列传》:“始吾闻夫人弟公子天下无双。”

例  句:夜半,有女子可年十五六,姿颜服饰,天下无双。(鲁迅《古小说钩沉·列异传》)

天衣无缝tiān yī wú fèng

成语解释:神话传说,仙女的衣服没有衣缝。比喻事物周密完善,找不出什么毛病。

成语出处:前蜀·牛峤《灵怪录·郭翰》:“徐视其衣并无缝,翰问之,曰:‘天衣本非针线为也。’”

例  句:这篇文章立意明确,论述周到、深刻,真可谓天衣无缝。

恬淡无为tián dàn wú wéi

成语解释:心境清静自适而无所营求。

成语出处:《庄子·刻意》:“夫恬惔寂漠,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

铁面无私tiě miàn wú sī

成语解释:形容公正严明,不怕权势,不讲情面。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五回:“我想必得你去做个‘监社御史’,铁面无私才好。”

将门无犬子jiàng mén wú quǎn zǐ

成语解释:将门:将、相的家庭。比喻父辈有才能,子孙也不会有庸才俗辈。

徒劳无益tú láo wú yì

成语解释:白费劲,没有一点用处。

成语出处:清·林则徐《查勘矿厂情形试行开采折》:“倘实系硐产全枯,徒劳无益,则名是实非之厂。”

例  句:做事要讲效益,徒劳无益的事不要去做。

完美无缺wán měi wú quē

成语解释:完善美好,没有缺点。

例  句: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完美无缺的东西。

完美无疵wán měi wú cī

成语解释:完善美好,没有缺点。

例  句: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完美无疵的东西。

带无字的成语及解释有哪些文章带无字的成语及解释有哪些出自lài wú shēng

成语解释: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

成语出处: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诗:“万赖此俱寂,唯闻钟磬音。”

例  句:一更之后,万籁无声。(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三折)

万寿无疆wàn shòu wú jiāng

成语解释:疆:界限。万年长寿,永远生存。用于祝人长寿。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天保》:“君曰卜尔,万寿无疆。”

例  句:陛下已过大难,定然万寿无疆。(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三十七回)

万无一失wàn wú yī shī

成语解释:失:差错。指非常有把握,绝对不会出差错。

成语出处:《史记·淮队侯列传》:“以此参之,万不失一。”汉·枚乘《七发》:“孔老览观,孟子持筹而算之,万不失一。”

例  句:郑成功安慰她,只要仙霞岭守得住,延平万无一失!(华而实《汉衣冠》二)

慰情胜无wèi qíng shèng wú

成语解释:作为自我宽慰的话。

文人无行wén rén wú xíng

成语解释:喜欢玩弄文字的人,品行常常不端正。

例  句:决不能让文人无行的现象继续存在。

问心无愧wèn xīn wú kuì

成语解释:问心:问问自己。扪心自问,毫无愧色。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二回:“就是将来外面有点风声,好在这钱不是老爷自己得的,自可以问心无愧。”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jīn wú zú chì,rén wú wán rén

成语解释:足赤:足金,纯金。没有纯而又纯的金子。比喻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也比喻不能要求一个人没有一点缺点错误。

成语出处:宋·戴复古《寄兴》:“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备,妾愿老君家。”

无病呻吟wú bìng shēn yīn

成语解释:呻吟:病痛时的低哼。没病瞎哼哼。比喻没有值得忧伤的事情而叹息感慨。也比喻文艺作品没有真实感情,装腔作势。

成语出处:宋·辛弃疾《临江仙》词:“百年光景百年心,更欢须叹息,无病也呻吟。”

例  句:后来的叹老嗟卑也正是无病呻吟。(朱自清《论书生的酸气》)

无病自炙wú bìng zì jiǔ

成语解释:灸:灼,多指中医用艾叶等灼烧身体某一部分的医疗方法。比喻自找苦吃或自寻烦脑。

成语出处:《庄子·盗跖》:“柳下季曰:‘跖得无逆汝意若前乎?’孔子曰:‘然,丘所谓无病而自炙也。’”

不无小补bù wú xiǎo bǔ

成语解释:补:补助,补益。多少有一点益处或多少有一点帮助。

成语出处:宋·朱熹《〈尚书〉一·纲领》:“诸家虽或浅近,要亦不无小补,但在详择之耳。”

例  句:穷得当卖全无,虽只区区四金,倒也不无小补。(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八回)

进退无门jìn tuì wú mén

成语解释:前进无路,后退无门。形容处境十分困难,进退两难,无处容身。

成语出处:宋·朱熹《答刘季章》:“吾道不幸遽失,此人馀子纷纷,才有毛发利害,便章皇失措,进退无门,亦何足为轩轾耶。”

无耻之尤wú chǐ zhī yóu

成语解释:尤:突出的。最无耻的。形容无耻到了极点。

例  句:至于替魏忠贤建立生祠,更被人们认为是“无耻之尤”(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八章)

酒后无德jiǔ hòu wú dé

成语解释:指醉酒之后胡言乱语或行为出路。

成语出处:我当着你大奶奶、姑娘们替你赔个不是,担待我~罢!

无適无莫wú dí wú mò

成语解释:適:厚;莫:薄。对人没有什么亲疏厚薄。

成语出处:《论语·里仁》:“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適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后汉书·刘梁传》:“是以君子之于事也,无適无莫,必考之以义焉。”

举目无亲jǔ mù wú qīn

成语解释:抬起眼睛,看不见一个亲人。比喻单身在外,人地生疏。

成语出处:唐·薛调《刘无双传》:“四海之广,举目无亲戚,未知托身之所。”

例  句:他到得京里,是举目无亲的,自然留他住下。(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六回)

无地自容wú dì zì róng

成语解释:没有地方可以让自己容身。形容非常羞愧。

成语出处:《三国志·魏志·管宁传》:“夙宵战怖,无地自厝。”

例  句:大娘搜捉以出。女乃指福唾骂,福渐汗无地自容。(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仇大娘》)

举世无敌jǔ shì wú dí

成语解释:世界上没有能胜得过的。

例  句:他们认为是“异常强大”的,“举世无敌”的。(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无冬无夏wú dōng wú xià

成语解释:无论冬天还是夏天。指一年四季从不间断。

成语出处:《诗经·陈风·宛丘》:“无冬无夏,值其鹭羽。”

例  句:爱情本来是无日无夜,无冬无夏的,但萧涧秋好象没有爱情。(柔石《二月》五)

无动于衷wú dòng yú zhōng

成语解释:衷:内心。心里一点儿也没有触动。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三回:“以至顶到如今,偏偏碰着这位制军是不轻容易见客的,他见也好,不见也好,便也漠然无动于中了。”

例  句:面对集体财产遭到大火的威胁,我们怎么能无动于衷呢?

无动于中wú dòng yú zhōng

成语解释:心里一点儿也没有触动。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三回:“以至顶到如今,偏偏碰着这位制军是不轻容易见客的,他见也好,不见也好,便也漠然无动于中了。”

例  句:面对集体财产遭到大火的威胁,我们怎么能无动于中呢?

无独有偶wú dú yǒu ǒu

成语解释:独:一个;偶:一双。不只一个,竟然还有配对的。表示两事或两人十分相似。

例  句:先生与这位老夫子,可称无独有偶。(刘半农《奉答王敬轩先生》)

无恶不作wú è bù zuò

成语解释:没有哪件坏事不干的。指干尽了坏事。

成语出处:清·郑燮《范县署中寄舍弟墨书》五:“宋自绍兴以来,主和议,增岁币,送尊号,处卑朝,括民膏,戮大将,无恶不作,无陋不为。”

例  句: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时,在北京杀人放火,无恶不作。

无法无天wú fǎ wú tiān

成语解释:旧指不顾国法和天理,任意干坏事。现多形容违法乱纪,不受管束。

例  句:你在家不读书也罢了,怎么又做出这无法无天的事来。(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三回)

无风不起浪wú fēng bù qǐ làng

成语解释:比喻事情发生,总有个原因。

无风起浪wú fēng qǐ làng

成语解释:比喻平白无故地生出事来。有故意制造事端的意思。

成语出处:唐·希运《黄檗断际禅师宛陵录》:“达摩西来,无风起浪;世尊拈花,一场败缺。”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六:“洋澜左蠡,无风浪起。”

无风三尺浪wú fēng sān chǐ làng

成语解释:比喻无缘无故也会生出事来。

绝无仅有jué wú jǐn yǒu

成语解释:只有一个,再没有别的。形容非常少有。

成语出处:宋·苏轼《上皇帝书》:“改过不吝,从善如流,此尧舜禹汤之所勉强而力行,秦汉以来之所绝无而仅有。”

例  句:新的一辈继他们的父亲或者母亲之后成为作家的,可以说绝无仅有。(秦牧《两代人》)

无根而固wú gēn ér gù

成语解释:固:牢固。没有根柢却能牢固。比喻有共同的思想感情作基础。

成语出处:《管子·戒》:“管仲复于桓公曰:‘无翼而飞者,声也;无根而固者,情也。’”

君命无二jūn mìng wú èr

成语解释:指君主的命令不可更改。形容君命有绝对的权威性。

成语出处:《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君命无二,古之制也。”

无功受禄wú gōng shòu lù

成语解释:禄:旧时官吏的薪俸。没有功劳而得到报酬。

成语出处:《诗·魏风·伐檀序》:“在位贪鄙,无功而受禄,君子不得进仕尔。”

例  句:依我看来,这银子虽非是你设心谋得来的,也不是你辛苦挣来的,只怕无功受禄,反受其殃。(明·冯梦龙《古今小说》卷二)

可有可无kě yǒu kě wú

成语解释:可以有,也可以没有。指有没有都无关紧要。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回:“因此把一切都看成浊物,可有可无。”

例  句:她活了五十年,第一次感觉到自己还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茹志娟《如愿》)

无关大体wú guān dà tǐ

成语解释:比喻没有多大关系。

例  句:虽然偶有些“耳食之言,又大抵是无关大体的;要是错了,即使月久年深,也决不惜追加订正。(鲁迅《华盖集续编·不是信》)

无关宏旨wú guān hóng zhǐ

成语解释:宏:大;旨:意义,目的。和主要意思没有关系。指意义不大或关系不大。

例  句:《大乘缘起说》者,无过考证之文,不关宏旨。(章炳麟《答梦庵》)

无关紧要wú guān jǐn yào

成语解释:紧要:急切的,重要的。不重要,不会影响大局。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七回:“可见字音一道,乃读书人不可忽略的。大贤学问渊博,故视为无关紧要;我们后学,却是不可少的。”

空洞无物kōng dòng wú wù

成语解释:空空洞洞,没有什么内容。多指言谈、文章极其空泛。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此中空洞无物,然容卿辈数百人。”

例  句:出了口吻、技巧和声调之外,八股文里是空洞无物的。(朱自清《经典常谈·文第十三》)

无官一身轻wú guān yī shēn qīng

成语解释:不做官了,感到一身轻松。封建官僚官以后常用这句话来自我安慰。现也泛指卸去责任后一时感到轻松。

成语出处:宋·苏轼《贺子由生第四孙》诗:“无官一身轻,有子万事足。”

例  句:交卸之后,又在长沙住了些时。常言道“无官一身轻”,刘蕃台此时却有此等光景。(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七回)

无何有之乡wú hé yǒu zhī xiāng

成语解释:无何有:即无有。原指什么都没有的地方,后指虚幻的境界。

成语出处:《庄子·逍遥游》:“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

无毁无誉wú huǐ wú yù

成语解释:既无毁谤,也无称誉。形容很平常。

成语出处:《庄子·山木》:“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

例  句:将以乡党自好,无毁无誉者为完人乎?则趼人怒目翕张,不屑为也。(鲁迅《小说旧闻钞·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无机可乘wú jī kě chéng

成语解释:没有空子可钻。

无稽之谈wú jī zhī tán

成语解释:无稽:无法考查。没有根据的说法。

成语出处:《尚书·大禹漠》:“无稽之言勿听。”

例  句:既无其说,是为无稽之谈。(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七回)

枯燥无味kū zào wú wèi

成语解释:枯燥:单调。形容单调,没有趣味。

例  句:因此,群众就不欢迎他们枯燥无味的宣传,我们也不需要这样憋脚的不中用的宣传家。(毛泽东《反对党八股》)

无济于事wú jì yú shì

成语解释:济:补益,帮助。对事情没有什么帮助或益处。比喻不解决问题。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二回:“如今远水救不得近火,就是我们再帮点忙,至多再凑了几百银子,也无济于事。”

例  句:遇事需当机立断,任何犹豫和怯懦都是无济于事的。

惨无人道cǎn wú rén dào

成语解释:惨:狠毒,残暴。残酷狠毒到极点,如野兽一样。

例  句:将妃、主等人,一一剖心致祭,惨无人道。(蔡东藩《唐史演义》第五十二回)

无价之宝wú jià zhī bǎo

成语解释:无法估价的宝物。指极珍贵的东西。

成语出处:唐·鱼玄机《赠邻女》诗:“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

例  句:我这珠衣是无价之宝哩。(元·王实甫《丽春堂》第二折)

悃愊无华kǔn bì wú huá

成语解释:悃愊:至诚;华:浮夸。至诚而不虚浮。形容真心实意,毫不虚假。

成语出处:《后汉书·章帝纪》:“安静之吏,悃愊无华。”

无间是非wú jiàn shì fēi

成语解释:指不分别是非。

无噍类矣wú jiào lèi yǐ

成语解释:比喻没有一个人生存。

成语出处:《汉书·高帝纪》:“尝攻襄城,襄城无噍类,所过无不残灭。”

无尽无休wú jìn wú xiū

成语解释:没完没了(含有厌恶的意思)。

劳而无功láo ér wú gōng

成语解释:花费了力气,却没有收到成效。

成语出处:《管子·形势篇》:“与不可,强不能,告不知,谓之劳而无功。”

例  句:不注意科学,一味地蛮干,结果必定是劳而无功。

无胫而行wú jìng ér xíng

成语解释:胫:小腿。没有腿而能行走。比喻事物用不着推行,能迅速传播。

成语出处:汉·孔融《论盛孝章书》:“珠玉无胫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

无旧无新wú jiù wú xīn

成语解释:不分是旧交还是新交。

成语出处:《尚书大传》卷二上:“各安其宅,各田其田,毋故毋新。”

无咎无誉wú jiù wú yù

成语解释:咎:过失;誉:称扬、赞美。既没有错误,也没有功绩。比喻工作表现一般。

成语出处:《易·坤》:“括囊,无咎无誉,盖言谨也。”《后汉书·邓张徐张胡列传赞》:“邓张作傅,无咎无誉。”

无拘无束wú jū wú shù

成语解释:拘、束:限制、约束。形容自由自在,没有牵挂。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回:“逐日家无拘无束,自在逍遥此一长生之美。”

例  句:他放开缰绳,任由枣红马无拘无束和驰骋。

无可比拟wú kě bǐ nì

成语解释:比拟:比较。没有可以相比的。

例  句:这是一个绝大的变化,这是自有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以来无可比拟的大变化。(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无可非议wú kě fēi yì

成语解释:非议:责备,批评。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表示做得妥当。

例  句:你们的盛情是可感的,动机是无可非议的。(欧阳山《三家巷》三一)

无可厚非wú kě hòu fēi

成语解释:厚:深重;非:非议,否定。不能过分责备。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

成语出处:《汉书·王莽传中》:“莽怒,免英官。后颇觉悟,曰:‘英亦未可厚非。’”

例  句:作者的动机无可厚非,但客观效果则不尽符合作者的动机。(茅盾《一九六0年短篇小说漫评》)

无可讳言wú kě huì yán

成语解释:讳言:不敢说或不愿说。没有什么不可以直说的。指可以坦率地说。

例  句:事实俱在,无可讳言。(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三十五回)

无可救药wú kě jiù yào

成语解释:药:治疗。病已重到无法用药医治的程度。比喻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成语出处:《诗经·大雅·板》:“匪我言耄,尔用忧谑。多将熇熇,不可救药。”

无可奈何wú kě nài hé

成语解释:奈何:如何,怎么办。指感到没有办法,只有这样了。

成语出处:《战国策·燕策三》:“太子闻之,弛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史记·周本纪》:“祸成矣,载可奈何。”

例  句:大哥同杨太守来拿我,实是一毫不知,既被他连累,也无可奈何了。(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三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wú kě nài hé huā luò qù

成语解释:对春花的凋落感到没有办法。形容留恋春景而又无法挽留的心情。后来泛指怀念已经消逝了的事物的惆怅心情。

成语出处:宋·晏殊《浣溪沙》词:“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无可无不可wú kě wú bù kě

成语解释:表示怎样办都行,没有一定的主见。

成语出处:《论语·微子》:“我则异于是,是无可无不可。”

例  句:薛姨妈是个无可无不可的人,倒还易说。(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七回)

无可争辩wú kě zhēng biàn

成语解释:没有什么可争辨的。表示确实无疑。

成语出处:清·陈澧《东塾读书记》卷十六:“太社不立于京都,当安所立。尤无可置辩矣。”

例  句:我们应该用无可争辩的道理说服人,而不是装腔作势,借以吓人。

无可置辩wú kě zhì biàn

成语解释:置辩:辩论,申辩(用于否定)。没有什么可以争辩的。表示确凿无疑。

成语出处:清·陈澧《东塾读书记》卷十六:“太社不立于京都,当安所立。尤无可置辩矣。”

例  句:我们应该用无可置辩的道理说服人,而不是装腔作势,借以吓人。

无可置疑wú kě zhì yí

成语解释:事实明显或理由充足,没有什么可以怀疑的。

无孔不入wú kǒng bù rù

成语解释:孔:小洞。比喻有空子就钻。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五回:“况且上海办捐的人,钻头觅缝,无孔不入。”

例  句:帝国主义对其殖民地的经济掠夺是无孔不入的。

无愧衾影wú kuì qīn yǐng

成语解释:表示没有做亏心事。

成语出处:《宋史·蔡元定传》:“刎行不愧影,独寝不愧衾。”

碌碌无能lù lù wú néng

成语解释:碌碌:平庸、无能的。平平庸庸,没有能力。

成语出处:《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公等録録(碌碌),所谓因人成事者也。”

无论如何wú lùn rú hé

成语解释:不管怎样。

公正无私gōng zhèng wú sī

成语解释:办事公正,没有私心。

成语出处:《淮南子·修务训》:“若夫尧眉八彩,九窍通洞,而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荀子·赋》:“公正无私,见谓从横。”

无名小卒wú míng xiǎo zú

成语解释:卒:古时指士兵。不出名的小兵。比喻没有名望或地位的人。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只见城内一将飞马引军而出,大喝:‘魏延无名小卒,安敢造乱!’”

无名英雄wú míng yīng xióng

成语解释:姓名不被人知道的英雄人物。也指埋头苦干的人。

例  句:他做了好事从不留名,甘当无名英雄。

无能为力wú néng wéi lì

成语解释:不能施展力量。指使不上劲或没有能力去做好某件事情、解决某个问题。

成语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四:“此罪至重,微我难解脱,即释迦牟尼亦无能为力也。”

例  句:使兵饷顿竭,忠臣流涕顿足而叹,无能为力,惟有一死以报国,不亦大可哀乎?(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卷八·史阁部书》)

略识之无lüè shí zhī wú

成语解释:之、无:指最简单的字。形容识字不多。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与元九书》:“仆始生六七月时,乳母抱弄于书屏下。有指‘无’字、‘之’字示仆者,仆虽口未能言,心已默识。后有问此二字者,虽百十其试,而指之不差。”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bù qiú yǒu gōng,dàn qiú wú guò

成语解释:不要求立功,只希望没有错误。

例  句:总而言之,一句话,现在的情形,我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晚清文学丛钞·中国现在记》第二回)

落花无言luò huā wú yán

成语解释:原来比喻诗的风格典雅。后比喻经受失败而无怨忿。

成语出处:唐·司空图《诗品·典雅》:“眠琴绿阴,上有飞瀑。落花无言,人淡如菊。”

无巧不成书wú qiǎo bù chéng shū

成语解释:比喻事情十分凑巧。

例  句:真是无巧不成书,说曹操,曹操就到。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luò huā yǒu yì,liú shuǐ wú qíng

成语解释:比喻这一方面有情,那一方面无意(多指男女恋爱)。

成语出处:《续传灯录·温州龙翔竹庵士珪禅师》:“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情恋落花。”

无穷无尽wú qióng wú jìn

成语解释:穷:完。没有止境,没有限度。

成语出处:宋·晏殊《踏莎行》:“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

例  句:那西天路无穷无尽,几时能到得!(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回)

蛮横无理mán hèng wú lǐ

成语解释:态度粗暴,不讲道理。

无人问津wú rén wèn jīn

成语解释:问津:询问渡口。比喻没有人来探问、尝试或购买。

成语出处:晋·陶潜《桃花源记》:“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例  句:这部传记小说,虽然摆在书架上,却根本无人问津。

漫无边际màn wú biān jì

成语解释:形容非常广阔,一眼望不到边。也指谈话或写文章没有中心,离题很远。

无伤大雅wú shāng dà yǎ

成语解释:大雅:《诗经》的组成部分之一,这里指雅正、文雅大方。指虽有影响但对主要方面没有妨害。

例  句:就是甜味,也各具特色,有些是蜜糖般甜,有些是在甜中略带一点轻微的,“无伤大雅”和酸味。(秦牧《“果王”的美号》)

无声无臭wú shēng wú xiù

成语解释:臭:气味。没有声音,没有气味。比喻没有名声,不被人知道。

成语出处:《诗经·大雅·文王》:“上天之载,无声无臭。”

例  句:我还要去找找经理,我请他答应在报上公布出来。我就怕他们蒙住搞,无声无臭就把你干了。(沙汀《老烟的故事》)

无声无息wú shēng wú xī

成语解释:没有声音,没有气味。比喻没有名声,不被人知道。

成语出处:《诗经·大雅·文王》:“上天之载,无声无臭。”

无师自通wú shī zì tōng

成语解释:没有老师的传授就能通晓。

成语出处:唐·贾岛《送贺兰上人》诗:“无师禅自解,有格句堪誇。”

无时无刻wú shí wú kè

成语解释:时时刻刻。表示毫不间断。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六:“自是行忘止,食忘餐,却象掉下了一件什么东西的,无时无刻不在心上。”

例  句:半个月来,她老是偷偷地看着剑波,她的心无时无刻不在恋着剑波,就好象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空气一样。(曲波《林海雪原》九)

扪心无愧mén xīn wú kuì

成语解释:扪:摸;愧:惭愧。摸着胸口自问,毫无惭愧之处。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和梦游春诗》:“扪心无愧畏,腾口有谤讟。”

无事生非wú shì shēng fēi

成语解释:无缘无故找岔子,存心制造麻烦。

例  句:有不安本分的强盗,有无事生非的强盗。(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八回)

蒙昧无知méng mèi wú zhī

成语解释:蒙昧:知识未开。没有知识,不明事理。指糊涂不懂事理。

例  句:那些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当宗教教条看待的人,就是这种蒙昧无知的人。(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

无丝有线wú sī yǒu xiàn

成语解释:比喻尽管没有那样的事,但仍避不开嫌疑。

面无人色miàn wú rén sè

成语解释:脸色没有一点血色。形容恐惧到极点或非常虚弱。

成语出处:《汉书·李广传》:“广为匈奴所败,吏士皆无人色,广意气自若。”

例  句:不过一钟茶的时候,那马兵押着车子已到。吴举人抢到面前,见他三人面无人色。(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四回)

无所不包wú suǒ bù bāo

成语解释:没有什么不被包括。形容包含的东西非常多。

成语出处:清·无名氏《杜诗言志》卷一:“‘荡胸’句,言其量之无所不包。”

例  句:写总结要突出重点,不要面面俱到,无所不包。

名下无虚míng xià wú xū

成语解释:原意是名气大的人一定有真才实学。后比喻名不虚传。

成语出处:《陈书·姚察传》:“沛国刘臻,窃于公馆访《汉书》疑事十余条,并为剖析,皆有经据。臻谓所亲曰:‘名下定无荆轲刺秦王读后感虚士。’”

例  句:今得幸遇,真是名下无虚。(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二回)

无所不能wú suǒ bù néng

成语解释:没有什么不能做的。指样样能做。

成语出处: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二十一:“近岁迎紫姑者极多,大率多能文章歌诗,有极工者,予屡见之,多自称蓬莱谪仙,医卜无所不能,棋与国手为敌。”

例  句:从小风流俊雅,无所不能。(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三)

无所不通wú suǒ bù tōng

成语解释:通:通晓。没有什么不通晓。形容知道的东西很多。

成语出处:《孝经·感应》:“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

例  句:便是三教九流的说话,无所不通,无所不晓。(元·吴昌龄《东坡梦》第一折)

无所不为wú suǒ bù wéi

成语解释:没有不干的事情。指什么坏事都干。

成语出处:《三国志·吴书·张温传》:“揆其奸心,无所不为。”

例  句:今专务游荡,无所不为,老夫所以忧耳。(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八回)

默默无言mò mò wú yán

成语解释:不声不响,闭口无言。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连环计》第二折:“忧的我神思竭,默默无言;愁的我魂胆丧,兢兢打战。”

无所不有wú suǒ bù yǒu

成语解释:什么都有(多指不好的事物)。

成语出处:唐·李朝威《柳毅传》:“始见台阁相向,门户千万,奇草珍木,无所不有。”

例  句:此录二十卷,天上天下,方内方外,无所不有。(明·毛晋《酉阳杂俎后识》)

无所不在wú suǒ bù zài

成语解释:到处都存在,到处都有。

例  句:真理是无所不在的。

无所不至wú suǒ bù zhì

成语解释:至:到。指没有不到的地方。也指什么坏事都做绝了。

成语出处:《论语·阳货》:“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例  句:夜间絮絮叨叨,你问我答,凡街坊秽亵之谈,无所不至。(明·冯梦龙《古今小说》卷一)

无所措手足wú suǒ cuò shǒu zú

成语解释:手脚没有地方放。形容没有办法,不知如何是好。

成语出处:《论语·子路》:“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无所顾忌wú suǒ gù jì

成语解释:顾:顾虑;忌:忌惮。没有什么顾虑、畏惧。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一回:“当初原为遮人耳目起见,不得不如此;等到后来张太太把抵押的凭据禀了上头存了案,他却无所顾忌了。”

无所回避wú suǒ huí bì

成语解释:回避:避忌。没有什么避忌或讳言的。

成语出处:《后汉书·蔡茂传》:“茂辄纠案,无所回避。”

例  句:欲以立懦夫,定民志,故辞多瓷肆,无所回避,然得无恶其不文耶?(章炳麟《革命军序》)

无所忌惮wú suǒ jì dàn

成语解释:惮:怕。毫无顾忌,任意妄为。

成语出处:《南史·齐本纪下》:“自江祏、始安王遥光等诛后,无所忌惮,日夜于后堂戏马,鼓噪为乐。”

例  句:以其至刚蔑视于事而无所忌惮也。(《二程全书·伊川易传三》)

目无余子mù wú yú zǐ

成语解释:余子:其他的人。眼里没有旁人。形容自高自大,目中无人。

成语出处:《后汉书·祢衡传》:“唯善鲁国孔融及弘农杨修。常称曰:‘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余子碌碌,莫足数也。’”

例  句:听他口气,已是目无余子。(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八回)

无所事事wú suǒ shì shì

成语解释:事事:前一“事”为动词,做;后一“事”为名词,事情。闲着什么事都不干。

例  句:上承总统指挥,下受委员成议,镇(整)日间无所事事,反象似赘瘤一般。(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五回)

目中无人mù zhōng wú rén

成语解释:眼里没有别人。形容骄傲自大,看不起人。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十六回:“赵奢子赵括,自少喜谈兵法,家传《六韬》、《三略》之书,一览而尽;尝与父奢论兵,指天画地,目中无人,虽奢亦不能难也。”

无所用心wú suǒ yòng xīn

成语解释:没有地方用他的心。指不动脑筋,什么事情都不关心。

成语出处:《论语·阳货》:“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例  句:至于那些下民,他们有的是榆叶和海苔,他们“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就是并不劳心,原只要吃这些就够。(鲁迅《故事新编·理水》)

无所作为wú suǒ zuò wéi

成语解释:作为:作出成绩。没有做出任何成绩。指工作中安于现状,缺乏创造性。

例  句:停止的论点,悲观的论点,无所作为和骄傲自满的论点,都是错误的。

无头告示wú tóu gào shì

成语解释:用意不明的文告。也指缺乏主要内容的官样文章。

旁若无人páng ruò wú rén

成语解释:身旁好象没有人。形容态度傲慢,不把别人放在眼里。

成语出处:《史记·刺客列传》:“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柯和而歌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

例  句:陈太尉初下船时,昂昂然,旁若无人,坐在中间。(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七十五回)

无往不胜wú wǎng bù shèng

成语解释:无论到哪儿都胜利。指到各处都行得通,办得好。

无妄之灾wú wàng zhī zāi

成语解释:无妄:意想不到的。指平白无故受到的灾祸或损害。

成语出处:《周易·无妄》:“六三,无妄之灾。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灾。”

例  句:能解百冤之结,能消无妄之灾。(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二回)

无微不至wú wēi bù zhì

成语解释:微:微细;至:到。没有一处细微的地方不照顾到。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

成语出处:宋·魏了翁《辞免督视军马乞以参赞军事从丞相行奏札》:“臣窃念主忧臣辱,义不得辞,跼蹐受命,退而差辟官吏、条列事目、调遣将士,凡所以为速发之计者,靡微不周。”

例  句:还是在剑波十八岁的时候,要到战斗部队去,姐姐对这将要离开自己的弟弟,照顾得无微不至。(曲波《林海雪原》一)

片瓦无存piàn wǎ wú cún

成语解释:一块瓦都没有了。形容房屋全部毁坏。

无隙可乘wú xì kě chéng

成语解释:隙:空子、机会;乘:利用。没有空子可钻。

成语出处:《宋书·律历志下》:“臣其历七曜,咸始上元,无隙可乘。”

例  句:每羡暹罗繁富之国,要来吞并,只是无隙可乘。(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三十五回)

无懈可击wú xiè kě jī

成语解释:懈:松懈,引伸为漏洞、破绽。没有一点弱点可以让人攻击。形容十分严密,找不到一点漏洞。

成语出处:《孙子·计》:“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曹操注:“击其懈怠,出其空虚。”

例  句:前后不过四五个钟头。却也办得细密周到,无懈可击。(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二二回)

无言可对wú yán kě duì

成语解释:对:对答,回答。没有话来回答。

成语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四:“师曰:‘这老和尚被我一问直得无言可对。’”

毫无二致háo wú èr zhì

成语解释:二致:两样。丝毫没有什么两样。指完全一样。

例  句:那时候的文体的变革和近代的文学革命,由文言文改为白话文的,实在是毫无二致。(郭沫若《屈原研究》)

无一不知wú yī bù zhī

成语解释:没有什么不知道的。形容知识丰富。

成语出处:《云笈七签》卷四九引《五符经》:“知一者,无一之不知也。不知一者,无一能知也。一者,至贵无偶之号也。”

无依无靠wú yī wú kào

成语解释:形容孤苦无依。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五:“天啊!只道与你一竹竿到底,白头相守,那里说起半路上就抛撇了,遗下许多儿女,无依无靠。”

无以复加wú yǐ fù jiā

成语解释:不可能再增加。指程度达到了极点。

成语出处:《左传·文公十七年》:“今大国曰:‘尔未逞吾志。’敝邑有亡,无以加焉。”《汉书·王莽传下》:“且令万世之后无以复加也。”

例  句:其便捷之法,殆无以复加。(清·王韬《瀛壖杂志》)

无翼而飞wú yì ér fēi

成语解释:翼:翅膀。没有翅膀却飞走了。比喻事物很快地传播开来。

成语出处:《管子·戒》:“无翼而飞者声也。”《战国策·秦策三》:“众口所移,毋翼而飞。”

例  句:足足的一百六十块钱就那样无翼而飞了。(郭沫若《革命春秋·创造十年》)

无影无踪wú yǐng wú zōng

成语解释:踪:踪迹。没有一点踪影。形容完全消失,不知去向。

成语出处:元·吴昌龄《东坡梦》第三折:“你那里挨挨桚桚,闪闪藏藏,无影无踪。”

例  句:那贾芸早说了几个“不用费事”,去的无影无踪了。(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四回)

其味无穷qí wèi wú qióng

成语解释:形容含义深刻,使人回味不尽。

无庸置疑wú yōng zhì yí

成语解释:事实明显或理由充足,没有什么可以怀疑的。

毫无疑义háo wú yí yì

成语解释:一点也没有可以怀疑的地方。表示完全明确肯定。

无忧无虑wú yōu wú lǜ

成语解释:没有一点忧愁和顾虑。

成语出处:元·郑廷玉《忍字记》第二折:“我做了个草庵中无忧无虑的僧家。”

无尤无怨wú yóu wú yuàn

成语解释:尤:怨恨。毫无怨恨。

例  句:他的态度是随便饮酒,乞食,高兴的时候就谈论和作文章,无尤无怨。(鲁迅《而已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无与伦比wú yǔ lún bǐ

成语解释:伦比:类比,匹敌。指事物非常完美,没有能跟它相比的。

成语出处:唐·韩愈《论佛骨表》:“数千百年以来,未有伦比。”

例  句:在这段时间里,他受到祖国人民无与伦比的最热情的接待。(魏巍《东方·归来》)

前无古人qián wú gǔ rén

成语解释:指以前的人从来没有做过的。也指空前的。

成语出处: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例  句:二者皆句语雄峻,前无古人。(宋·洪迈《容斋四笔》卷二)

无源之水,无本之木wú yuán zhī shuǐ,wú běn zhī mù

成语解释:源:水源;本:树根。没有源头的水,没有根的树。比喻没有基础的事物。

成语出处:《左传·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犹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

例  句:理性的东西所以靠得住,正是由于它来源于感性,否则理性的东西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毛泽东《实践论》)

无怨无德wú yuàn wú dé

成语解释:既没有怨恨,也没有恩德。指彼此间没有恩怨关系。

成语出处:《左传·成公三年》:“无怨无德,不知所报。”

无遮大会wú zhē dà huì

成语解释:无遮:没有遮拦,指不分贵贱、僧俗、智愚、善恶,平等看待。佛家语,原指布施僧俗的大会。后也用作其它的泛称。

成语出处:《梁书·武帝本纪》:“舆驾幸同泰寺,设四部无遮大会。”

无中生有wú zhōng shēng yǒu

成语解释:道家认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把没有的说成有。比喻毫无事实,凭空捏造。

成语出处:《老子》:“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例  句:子息从来天数,原非人力能为。最是无中生有,堪令耳目新奇。(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八)

无足轻重wú zú qīng zhòng

成语解释:没有它并不轻些,有它也并不重些。指无关紧要。

例  句:这次清算对蒋殿人来说真可谓牛身失毛,无足轻重。(冯德英《迎春花》第四章)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qiǎo fù nán wéi wú mǐ zhī chuī

成语解释:即使是聪明能干的妇女,没米也做不出饭来。比喻做事缺少必要条件,很难做成。

成语出处: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三:“晏景初尚书,请僧住院,僧辞以穷陋不可为。景初曰:‘高才固易耳。’僧曰:‘巧妇安能作无面汤饼乎?’”

喜怒无常xǐ nù wú cháng

成语解释:一会儿高兴,一会儿生气。形容态度多变。

成语出处:《吕氏春秋· 诬徒》:“喜怒无处,言谈日易。”

例  句:宝玉和黛玉是从小儿一处长大的,他兄妹间多有不避嫌疑之处,嘲笑不忌,喜怒无常。(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七回)

亲密无间qīn mì wú jiàn

成语解释:间:缝隙。关系亲密,没有隔阂。形容十分亲密,没有任何隔阂。

成语出处:《汉书·萧望之传赞》:“萧望之历位将相,藉师傅之恩,可谓亲昵亡间。及至谋泄隙开,谗邪构之,卒为便嬖宦竖所图,哀哉!”

例  句:老东山和未过门的儿媳妇,父女般的谈着,似乎他们之间,过去没有发生什么纠纷不不愉快,从来就是亲密无间。(冯德英《迎春花》十九章)

相安无事xiāng ān wú shì

成语解释:相:互相;安:安稳。指彼此相处没有什么争执或冲突,还过得去。

成语出处:宋·邓牧《伯牙琴·吏道》:“古者君民间相安无事者,固不得无吏,而为员不多。”

例  句:难民母子相安无事地在史太太家里住了两天两夜。(郭沫若《金刚坡下》)

衾影无惭qīn yǐng wú cán

成语解释:衾:被子。指行为光明,问心无愧。

成语出处:南朝齐·刘昼《新论·慎独》:“故身恒居善,则内无忧虑,外无畏惧,独立不愧影,独寝不愧衾。”《宋史·蔡元定传》:“贻书训诸子曰:‘独行不愧影,独寝不愧衾,勿以吾得罪故遂懈。’”

心无二用xīn wú èr yòng

成语解释:指做事要专心,注意力必须集中。

成语出处:汉·桓谭《新论·专学》:“使左手画方,右手画圆,令一时俱成,虽执规矩之心,回剟劂之手,而不能成者,由心不两用,则手不并运也。”

例  句:自古道心无二用。(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五)

心中无数xīn zhōng wú shù

成语解释:指对情况了解不清楚,心里没有底

例  句:周后心中无数,说:“象这样小事,你自己斟酌去办,用不着向我请旨。”(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一章)

行若无事xíng ruò wú shì

成语解释:行:行动,办事;若:好象。指人在紧急关头,态度镇定,毫不慌乱。有时也指对坏人坏事听之任之,满不在乎。

成语出处:《孟子·离娄下》:“禹之行水也,行其所无事也。”

穷极无聊qióng jí wú liáo

成语解释:穷极:极端;无聊:无所依托。原指光景穷困,精神无所寄托。现也形容无事可做,非常无聊。

成语出处:宋·费昶《思公子》诗:“虞卿亦何命,穷极若无聊。”

例  句:却被一个穷极无聊的刘浩三,一个乡愚无知的余知化,提倡实业;工商两途,大受影响。(清·姬文《市声》第三十六回)

胸无大志xiōng wú dà zhì

成语解释:心里没有远大志向。

例  句:至于回、革等人,实系凡庸之辈,胸无大志,三年来观望风色,动摇不前。(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六章)

厚颜无耻hòu yán wú chǐ

成语解释:颜:脸面。指人脸皮厚,不知羞耻。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巧言》:“巧言如簧,颜之厚矣。”南朝·齐·孔稚圭《北山移文》:“岂可使芳杜厚颜,薜荔蒙耻。”

胸无宿物xiōng wú sù wù

成语解释:宿:过夜。胸中没有过夜的东西。比喻心地坦率,没有成见。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庾赤玉胸中无宿物。”

例  句:毕为人坦直,胸无宿物,微泄之。(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狐梦》)

胸中无数xiōng zhōng wú shù

成语解释:指对情况了解不清楚,心里没有底。

例  句:一切都是胸中无“数”,结果就不能不犯错误。(毛泽东《党委会的工作方法》)

虚无缥缈xū wú piāo miǎo

成语解释:虚无:空虚;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的样子。形容空虚渺茫。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长恨歌》:“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例  句:这都是虚无缥缈的事,那里有甚么神仙鬼怪!我却向来不信这个。(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十五回)

学无止境xué wú zhǐ jìng

成语解释:指学业上是没有尽头的,应奋进不息。

成语出处:清·刘开《问说》:“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

鸦雀无声yā què wú shēng

成语解释: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静。

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四:“公曰:‘鸦去无声,又何言闻?’”宋·苏轼《绝句三首》:“天风吹雨入阑干,乌鹊无声夜向阑。”

例  句:直等到大众去净之后,静悄悄的鸦雀无声。(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三回)

鸦雀无闻yā què wú wén

成语解释: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静。

成语出处:宋·苏轼《绝句三首》:“天风吹雨入阑干,乌鹊无声夜向阑。”

例  句:仔细再听,外面鸦雀无闻,不但并无炮声,连报喜的也不见了。(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十六回)

带无字的成语及解释有哪些默认分类

哑口无言yǎ kǒu wú yán

成语解释:哑口:象哑巴一样。象哑巴一样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的样子。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八:“‘他也有儿子,少不也要娶媳妇。看三朝可肯放回家去?闻得亲母是个知礼之人,亏他怎样说了出来?’一番言语,说得张六嫂哑口无言。”

例  句:他的一席话,使在场的人个个哑口无言。

湮没无闻yān mò wú wén

成语解释:湮:埋没;无闻:没有知道。名声被埋没,没人知道。

成语出处:《晋书·羊祜传》:“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

例  句:高才博识,俱有可录,岁月弥久,湮没无闻,遂传其本末,吊以乐章。(元·钟嗣成《录鬼簿序》)

言而无信yán ér wú xìn

成语解释:说话不算数,没有信用。

成语出处:《谷梁传·僖公二十二年》:“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为言?”

例  句:老孙若不与你,恐人说我言而无信。(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一回)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rén wú yuǎn lǜ,bì yǒu jìn yōu

成语解释:虑:考虑;忧:忧愁。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出现眼前的忧患。表示看事做事应该有远大的眼光,周密的考虑。

成语出处:《论语·卫灵公》:“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yán zhě wú zuì,wén zhě zú jiè

成语解释: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也是无罪的。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

成语出处:《诗经·周南·关雎·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例  句:对待批评的态度,应该是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yán zhī wú wén,xíng ér bù yuǎn

成语解释:文章没有文采,就不能流传很远。

成语出处:《左传·襄公二十年》:“仲尼曰:‘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而无文,行而不远。’”

言之无物yán zhī wú wù

成语解释:指文章或言论空空洞洞,没有实际内容。

例  句: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演说,是必须停止的。(毛泽东《反对党八股》)

掩其无备yǎn qí wú bèi

成语解释:掩:掩袭;备:防备。称乘敌方毫无防备时进行突袭。

成语出处:《孙子·计篇》:“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例  句:若经城勿攻,西入长安,掩其无备,天子虽还,失其襟带。(《旧唐书·李密传》)

眼内无珠yǎn nèi wú zhū

成语解释:比喻不识货或看不出好坏。

后患无穷hòu huàn wú qióng

成语解释:以后的祸害没有个完。

例  句:纵容破坏植被、滥砍乱伐,是后患无穷的事。

杳无音信yǎo wú yīn xìn

成语解释:音信:消息,回信。没有一点消息。

成语出处:宋·黄孝迈《咏水仙》词:“惊鸿去后,轻抛素袜,杳无音信。”

例  句:孔明一去东吴,杳无音信。(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

野调无腔yě diào wú qiāng

成语解释:形容言行放肆,没有礼貌。

野马无缰yě mǎ wú jiāng

成语解释:没有拴上缰绳的野马。比喻任意行动,没有约束。

若无其事ruò wú qí shì

成语解释:象没有那回事一样。形容遇事沉着镇定或不把事情放在心上。

例  句:王柬芝若无其事地闩上门,又叫她点着灯,他那双眼睛四处巡视着。(冯德英《苦菜花》第三章)

一览无余yī lǎi wú yú

成语解释:览:看;余:剩余。一眼看去,所有的景物全看见了。形容建筑物的结构没有曲折变化,或诗文内容平淡,没有回味。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江左地促,不如中国,若使阡陌条畅,则一览而尽,故纡余委曲,若不可测。”

例  句:水中岸上都光光的;亏得湖里有五个洲子点缀着,不然便一览无余了。(朱自清《南京》)

三纸无驴sān zhǐ wú lǘ

成语解释:形容写文章废话连篇,不得要领。

成语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邺下谚曰:‘博士买驴,书券三纸,未有驴字。’”

一手独拍,虽疾无声yī shǒu dú pāi,suī jí wú shēng

成语解释:疾:急速,猛烈。比喻一个人或单方面的力量难以办事。

成语出处:《韩非子·功名》:“人主之患在莫之应,故曰:一手独拍,虽疾无声。”

上天无路,入地无门shàng tiān wú lù,rù dì wú mén

成语解释:形容无路可走的窘迫处境。

成语出处:宋·释悟明《联灯会要》卷二十八:“进前则触途成滞,退后即噎气填胸,直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例  句:大家的心境都已经达到绝望的程度了,真个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对着那浩浩的赣江,竟想喊出两声蹩脚的秦腔了。(郭沫若《南昌之一夜》)

一望无际yī wàng wú jì

成语解释:际:边。一眼望不到边。形容非常辽阔。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四回:“一望无际,似有千里之遥。”

一无长物yī wú cháng wù

成语解释:一无:全无;长物:多余的东西。除一身之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原指生活俭朴。现形容贫穷。

成语出处:《晋书·王恭传》:“吾平生无长物。”

例  句:吾倒替筱亭做了一句“绿毛乌龟玛瑙泉”。倒是自己一无长物怎好?(清·曾朴《孽海花》第二十回)

一无可取yī wú kě qǔ

成语解释:没有一点儿可以肯定的地方。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卢太学诗酒傲王侯》:“心中大怒道:‘原来这俗物,一无可取,都只管来缠帐,几乎错认了。”

例  句:他虽然有许多缺点,但并不是一无可取,他也有许多长处值得大家学习。

一无是处yī wú shì chù

成语解释:是:对,正确。没有一点儿对的或好的地方。

成语出处:明·张岱《与胡季望》:“是犹三家村子,使之治山珍海错,烹饪燔炙,一无是处。明眼观之,只发一粲。”

例  句:我们看问题要全面、要一分为二,不要因为人家有缺点,就认为人家一无是处。

一无所长yī wú suǒ cháng

成语解释:没有一点儿专长。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十回:“那日记当中,提到他那位叶妹夫,便说他年轻而纨裤习气太重,除应酬外,乃一无所长,又性根未定,喜怒无常云云。”

一无所得yī wú suǒ dé

成语解释:什么也没有得到。形容毫无收获。

成语出处: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八:“然日势既暮,寿儿且寄院中止宿,颢亦怀疑,因命寿儿怀袖,一无所得,颢不得已遂躬自操觚。”

例  句:但现在寻起来,一无所得,想必是十七那夜统统烧掉了,那里我还没有知道被捕的也有白莽。(鲁迅《南腔北调集·为了忘却的记念》)

一无所能yī wú suǒ néng

成语解释:什么能耐也没有。

一无所取yī wú suǒ qǔ

成语解释:原指一点都没拿。后也形容什么都未得到。

成语出处:《三国志·魏志·钟会传》裴松之注:“会前后赐钱帛数百万计,悉送供公家之用,一无所取。”

例  句:可笑一班小人,奉承权贵,费千金盛设,十分丑态,一无所取,徒传笑柄。(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十四出)

一无所有yī wú suǒ yǒu

成语解释:什么也没有。指钱财,也指成绩、知识。

成语出处:《敦煌变文集·庐山远公话》:“如水中之月,空里之风,万法皆无,一无所有。”

例  句:如今凤姐儿一无所有,贾琏外头债务满身。(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六回)

一无所知yī wú suǒ zhī

成语解释:什么也不知道。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十五:“小学生望后便倒,扶起,良久方醒。问之一无所知。”

例  句:对于世界历史,他一无所知。

遗害无穷yí hài wú qióng

成语解释:留下无穷的祸患。

疑事无功yí shì wú gōng

成语解释:工作信心不足,就不会有效果。

疑行无成yí xíng wú chéng

成语解释:疑:怀疑,犹豫。行动犹豫疑虑,就不能成功。

成语出处:《商君书·更法》:“臣闻之,疑行无成,疑事无功。”

贻害无穷yí hài wú qióng

成语解释:留下无穷的祸患。

例  句:除恶务尽,否则贻害无穷。

义无反顾yì wú fǎn gù

成语解释:义:道义;反顾:向后看。从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不能犹豫回顾。

成语出处: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触白刃,冒流矢,义不反顾,计不旋踵。”

例  句:朱成功身受大明的厚恩,只有一死图报,义无反顾。(华而实《汉衣冠》二)

英雄无用武之地yīng xióng wú yòng wǔ zhī dì

成语解释:比喻有才能却没地方或机会施展。

成语出处:《资治通鉴·汉纪·献帝建安十三年》:“英雄无用武之地,故豫州遁逃至此。”

例  句:齐先生之所以英雄无用武之地,岂不是当时腐败的社会所造成的吗?(沙叶新《陈毅市长》)

应变无方yìng biàn wú fāng

成语解释:随机应变,不墨守成规。

成语出处:《史万岁传》:“临阵对敌,应变无方,号为良将。”

例  句:他在生意场上应变无方,不拘一格,所以左右逢源,发展得很快。

手无寸铁shǒu wú cùn tiě

成语解释:寸:形容细微短小;铁:指武器。手里没有任何武器。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九回:“郭淮引兵赶来;见维手无寸铁,乃骤马挺枪追之。”

挥霍无度huī huò wú dù

成语解释:挥霍:摇手称挥,反手称攉,意即动作敏捷,引伸为用钱没有节制;无度:没有限度。指滥用金钱,没有节制。

例  句:尤其许多骄奢淫逸的官僚军阀,富户买办,成天为自己挥霍无度。(冯玉祥《我的生活》第二十五章)

手无缚鸡之力shǒu wú fù jī zhī lì

成语解释:连捆绑鸡的力气都没有。形容身体弱、力气小。

成语出处:元·《赚蒯通》第一折:“那韩信手无缚鸡之力。”

游骑无归yóu jì wú guī

成语解释:游骑:离队的骑兵。离队的骑兵,无处可归。比喻离了根本,得不到归宿。

成语出处:宋《二程遗书·遗书七》:“只务观物理,汛然正如游骑无所归也。”

例  句:文公分致知格物为先知,诚意正心为后行,故有游骑无归之虑。(明·黄宗羲《明儒学案》卷十二引王畿《答吴悟斋》)

有备无患yǒu bèi wú huàn

成语解释:患:祸患,灾难。事先有准备,就可以避免祸患。

成语出处:《尚书·说命中》:“惟事事,乃其有备,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例  句:季斯预戒汶上百姓,修堤盖屋。不三日,果然天降大雨,汶水泛滥,鲁民有备无患。(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八回)

有才无命yǒu cái wú mìng

成语解释:有才能但遭遇不好。指不得志。

成语出处:唐·杜甫《寄狄明府博济》诗:“比看书父四十人,有才无命百寮底。”

有过之而无不及yǒu guò zhī ér wú bù jí

成语解释:过:超过;及:赶上。相比之下,只有超过而不会不如。

例  句:自古以来,做官越做越富,教书越教越穷。到了中华民国,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二十七章)

有过之,无不及yǒu guò zhī,wú bù jí

成语解释:过:超过;及:赶上。相比之下,只有超过而不会不如。

有己无人yǒu jǐ wú rén

成语解释:自私自利,只顾自己,不顾别人。

有加无已yǒu jiā wǔ yǐ

成语解释:已:停止。不停地增加或事态发展越来越厉害。

成语出处:《左传·昭公七年》:“并走群望,有加而无瘳。”宋·陈亮《复杜伯高书》:“然而左右独以为不然,时以书相劳问,意有加而无已。”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shǔ zhōng wú dà jiàng,liào huà zuò xiān fēng

成语解释:比喻办事缺乏好手,让能力一般的人出来负责。

有进无退yǒu jìn wú tuì

成语解释:只有前进,没有后退。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六十一回:“军中无戏言!吾二人当亲冒矢石,昼夜攻之,有进无退。”

例  句:左右横排断后刀,有进无退退则杀。(清·黄遵宪《冯将军歌》)

兵无常势bīng wú cháng shì

成语解释:常:不变;势:形势。用兵无一成不变的形势。用以说明办事要因时、因地制宜,具体问题要用具体办法去解决。

成语出处:《孙子·虚实》:“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有名无实yǒu míng wú shí

成语解释:光有空名,实际上并不是那样。

成语出处:《庄子·则阳》:“有名有实,是物之居;无名无实,在物之虚。”《国语·晋语八》:“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无以从二三子,吾是以忧,子贺我何故?”

例  句:多数政治,在将来或有做到的日子,但现在却是有名无实的。(清·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第三回)

水火无交shuǐ huǒ wú jiāo

成语解释:没有财物牵涉。形容为官清正廉洁。

成语出处:《隋书·循吏传·赵轨》:“别驾在官,水火不与百姓交,是以不敢以壶酒相送。”

有始无终yǒu shǐ wú zhōng

成语解释:有开始没有结尾。指做事不做到底。

成语出处:《晋书·刘聪载记》:“小人有始无终,不能如贯高之流也。”

例  句:我们做事情不要有始无终,半途而废。

有恃无恐yǒu shì wú kǒng

成语解释:恃:倚仗,依靠;恐:害怕。因为有所依杖而毫不害怕,或毫无顾忌。

成语出处:《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室如悬罄,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

例  句:我们实在还有一个更正大的理由使自己有恃而无恐。(闻一多《演讲录·民盟的性质与作风》)

有死无二yǒu sǐ wú èr

成语解释:表示意志坚定,虽死不变。

成语出处:《左传·僖公十五年》:“必报德,有死无二。”

有损无益yǒu sǔn wú yì

成语解释:损:减少,损失;益:增加,益处。只有减少,没有增加。也指只有损害,没有益处。

成语出处:清·霁园主人《夜谭随录·赣子》:“今日二瓶,明日三瓶,有益无损也。多沽伤费,多饮伤身,有损无益也。”

有天无日yǒu tiān wú rì

成语解释:比喻社会非常黑暗,没有公道。

成语出处: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二折:“元来个梁山泊有天无日。”

有头无尾yǒu tóu wú wěi

成语解释:有开头没有收尾。指没有把事情做完。

成语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五:“曰:‘有头无尾时如何?’师曰:‘吐得黄金堪作什么?’”《朱子语类》:“若是有头无尾底人,便是忠也不久。”

例  句:倘若不幸而至于有头无尾,你又有颁布者什么说?(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四五回)

浑然无知hún rán wú zhī

成语解释:形容糊里糊涂,什么都不知道。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九十九回:“那贼浑然不知,不言不语。”

荡然无存dàng rán wú cún

成语解释:形容东西完全失去,一点没有留下。

有勇无谋yǒu yǒng wú móu

成语解释:只有勇气,没有计谋。指做事或打仗只是猛打猛冲,缺乏计划,不讲策略。

成语出处:唐·陆贽《论两河及淮西利害状》:“(王)武俊蕃种,有勇无谋。”

例  句:毕丰有勇无谋,极贪酒色,不恤下人,喽罗尽皆离心。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五回)

硕大无朋shuò dà wú péng

成语解释:硕:大;朋:比。大得没有可以与之相比的。形容极大。

成语出处:《诗经·唐风·椒聊》:“椒聊之实,蕃衍盈升。彼其之子,硕大无朋。”

例  句:这只南瓜重达200余斤,真是硕大无朋。

愚昧无知yú mèi wú zhī

成语解释:形容又愚笨又没有知识。

例  句:想到这些,不禁令人憬然于天下本无神秘的事物,神秘只是欺骗或者愚昧无知的代名词而已。(秦牧《天坛幻想录》)

余味无穷yú wèi wú qióng

成语解释:形容美妙的诗文、歌曲或可口的食物耐人回味。

语无伦次yǔ wú lún cì

成语解释:伦次:条理。话讲得乱七八糟,毫无次序。

成语出处: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七引《诗眼》:“古人律诗,亦是一片文章,语或似无伦次,而意若贯珠。”

例  句:他语无伦次地向周围的人诉说自己的遭遇。

祸福无门huò fú wú mén

成语解释:无门:没有定数。指灾祸和幸福不是注定的,都是人们自己造成的。

成语出处:《左传·襄公二十三年》:“祸福无门,唯人所召。”

例  句:至于自强之道,求其在我,祸福无门,唯人自招,群策群力,庶有成功。(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四十四回)

与世无争yú shì wú zhēng

成语解释:不跟社会上的人发生争执。这是一种消极的回避矛盾的处世态度。

例  句:他总是持着与世无争的态度。

玉卮无当yù zhī wú dàng

成语解释:卮:古代盛酒的器皿;当:底。玉杯没有底。后比喻事物华丽而不合实用。

成语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为人主而漏其君臣之语,譬犹玉卮之无当。”

例  句:不涉笔,则通篇之文如玉卮无当,玉盘缺角。(清·恽敬《答伊扬州书三》)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yù jiā zhī zuì,hé huàn wú cí

成语解释:欲:要;患:忧愁,担心;辞:言辞,指借口。要想加罪于人,不愁找不到罪名。指随心所欲地诬陷人。

成语出处:《左传·僖公十年》:“不有废也,君何以兴?欲加之罪,其无辞乎?”

例  句:“可是,老徐,李自成没有什么罪名,咱们收拾了他,对别人怎么说呀?”“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七章)

肆无忌惮sì wú jì dàn

成语解释:肆:放肆;忌:顾忌;惮:害怕。非常放肆,一点没有顾忌。

成语出处:《礼记·中庸》:“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例  句:她们都是横冲直撞,真真是肆无忌惮。(郭沫若《黄河与扬子江对话》)

责无旁贷zé wú páng dài

成语解释:贷:推卸。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

例  句:农民向国家交售征购粮是责无旁贷的任务。

算无遗策suàn wú yí cè

成语解释:算:计划;遗策:失算。形容策划精密准确,从来没有失算。

成语出处:三国魏·曹植《王仲宣诔》:“算无遗策,画无失理。”《南史·梁简文帝纪论》:“自谓安若太山,算无遗策。”

正直无私zhèng zhí wú sī

成语解释:为人做事很正直,没有任何私心。

成语出处:《左传·庄公三十二年》:“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孔颖达疏:“襄七年传曰:‘正直为正,正曲为直。’言正者能自正,直者能正人曲,而壹者言其一心不二也。”

例  句:朝内官员皆惧秦桧,无处与岳元帅伸冤,那阴间神道,正直无私,必有报应。”(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六十九回)

只轮无反zhī lún wú fǎn

成语解释:连战车的一只轮子都未能返回。比喻全军覆没。

成语出处:《公羊传·僖公三十三年》:“然而晋人与姜戎要之殽而击之,匹马只轮无反者。”

例  句:今日不是某夸口自荐,若用某为将,必使齐兵只轮不返。(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十六回)

寂若无人jì ruò wú rén

成语解释:寂:寂静。寂静得就像没有人一样。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笺本·德行下》:“傅茂远泊然静处,不妄交游民,袁司徒第经其户,辄叹曰:‘经其户寂若无人,披其帷,其人斯在。岂得非名贤。’”

所向无敌suǒ xiàng wú dí

成语解释:敌:抵挡。力量所指向的地方,谁也抵挡不住。形容力量强大,无往不胜。

成语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心书》:“善将者因天之时,就地之势,依人之利,则所向无敌,所击者万全矣。”《三国志·吴书·周瑜传》注引《江表传》:“士风劲勇,所向无敌。”

例  句:我自起兵以来,所向无敌。(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十五回)

只此一家,别无分店zhǐ cǐ yī jiā,bié wú fēn diàn

成语解释:原是一些店铺招揽生意的用语,向顾客表明他没分店,只能在他这一家店里买到某种商品。泛指某种事物只有他那儿有,别处都没有。

至高无上zhì gāo wú shàng

成语解释:至:最。高到顶点,再也没有更高的了。

成语出处:《淮南子·缪称训》:“道至高无上,至深无下,平乎准,直乎绳,圆乎规,方乎矩。”汉·许慎《说文解字·一部》:“天,颠也。至高无上,从一大。”

例  句:只要能把国家从水深火热里救出来,他就是至高无上的英雄。(梁斌《红旗谱》四十二)

至人无梦zhì rén wú mèng

成语解释:至人:指思想道德等方面达到最高境界的人。品德高尚的人,不会做想入非非的梦。

成语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五十九回:“自古至人无梦,梦境忽来,未必无兆。”

计出无聊jì chū wú liáo

成语解释:主意出于无可奈何。

成语出处:《史记·吴王濞列传》:“上复责问吴使者,使者对曰:‘……今王始诈病,及觉,见责急,愈益闭,恐上诛之,计乃无聊。唯上弃之,而与更始。’”

诛求无已zhū qiú wú yǐ

成语解释:诛求:需索;已:停止。指勒索诈取没完没了。

成语出处:《左传·襄公三十一年》:“经敝邑褊小,介于大国,诛求无时,是以不敢宁居。”

例  句:另外的错误观点,就是不顾人民困难,只顾政府和军队的需要,竭泽而渔,诛求无已。(毛泽东《抗日时期的经济问题和财政问题》)

走伏无地zǒu fú wú dì

成语解释:比喻没有藏匿容身的地方。

成语出处:《三国志·魏书·钟会传》:“蹊路断绝,走伏无地。”

计无付之jì wú fǔ zhī

成语解释:再没有别的办法可想,不得不这样。

成语出处:《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夫婢妾贱人感慨而自杀者,非能勇也,其计画无复之耳。”

体无完肤tǐ wú wán fū

成语解释:全身的皮肤没有一块好的。形容遍体都是伤。也比喻理由全部被驳倒,或被批评、责骂得很厉害。

成语出处:《三国志·魏书·邓艾传》“子忠与艾俱死”裴松之注引《世语》:“师纂亦与艾俱死……死之日体无完皮。”

例  句:他就静悄悄地看下去,看到把各种责难都驳斥得体无完肤之后,他又低声念起来。

安忍无亲ān rěn wú qīn

成语解释:安心于做残忍的事情,因而无所谓亲人。

成语出处:《左传·隐公四年》:“夫州吁阻兵而安忍。阻兵无众,安忍无亲。众叛亲离,难以济矣。”

例  句:李世绩之安忍无亲也,置父于窦建德之刃下而不恤。(《读通鉴论·唐高宗》)

第五篇:《描写路或与路有关的成语有哪些?》

鞍马劳顿ān mǎ láo dùn

成语解释:骑马赶路过久,劳累疲困。形容旅途劳累。

成语出处:元·杨显之《潇湘雨》第四折:“兴儿,我一路上鞍马劳顿,我权且歇息。”

例  句:恐王侄一路远来,鞍马劳顿,故令王侄回营安歇。(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四二回)

挨风缉缝āi fēng jī fèng

成语解释:比喻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找门路。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七:“但有一二分才貌的,那一个不挨风缉缝,央媒说合。”

背水一战bèi shuǐ yī zhàn

成语解释:背水:背向水,表示没有退路。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

成语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说,汉将军韩信率军攻赵,穿出井陉口,命令将士背靠大河摆开阵势,与敌人交战。韩信以前临大敌,后无退路的的处境来坚定将士拼死求胜的决心,结果大破赵军。

例  句:我军下定了背水一战的决心,终于杀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

行百里者半九十xíng bǎi lǐ zhě bàn jiǔ shí

成语解释: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要认真对待。

成语出处:《战国策·秦策五》:“诗云:‘行百里者半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也。”

不到黄河心不死bù dào huáng hé xīn bù sǐ

成语解释:比喻不达目的不罢休。也比喻不到实在无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

例  句:这种人不到黄河心不死。现在我们横竖总不落好,索性给他一个一不做二不休。(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七回)

不远千里bù yuǎn qiān lǐ

成语解释:不以千里为远。形容不怕路途遥远。

成语出处:《孟子·梁惠王上》:“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背道而驰bèi dào ér chí

成语解释:背:背向;道:道路;驰:奔跑。朝相反的方向跑去。比喻彼此的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

成语出处:唐·柳宗元《〈杨评事文集〉后序》:“其余各探一隅,相与背驰于道者,其去弥远。”

例  句:道学先生于是乎从而禁之,虽然很象背道而驰,其实倒是心心相印。(鲁迅《坟·从胡须说到牙齿》)

壶浆塞道hú jiāng sāi dào

成语解释:壶浆:以壶盛着酒浆;塞道:挤满道路。形容群众欢迎自己所拥护的军队的场面。

成语出处:《周书·于翼传》:“襄城民庶等喜复见翼,并壶浆塞道。”

霸王别姬bà wáng bié jī

成语解释:形容英雄末路的悲壮情景。

成语出处:《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霸王项羽在和刘邦夺封建统治权的战争中,最后兵败,自知大势已去,在突围前夕,不得不和虞姬决别。

东摇西摆dōng yáo xī bǎi

成语解释:形容走路不稳。比喻容易动摇、不坚定。

避让贤路bì ràng xián lù

成语解释:避让:辞职的谦词;贤路:贤才仕进路。辞官退隐,让有才能的出来做事。

成语出处:《史记·万石张叔列传》:“愿归丞相侯印,乞骸骨归,避贤者路。”

船多不碍路chuán duō bù ài lù

成语解释:比喻各走各的路,彼此不妨碍。

鸣锣开道míng luó kāi dào

成语解释:封建时代官吏出门时,前面开路的人敲锣喝令行人让路。比喻为某种事物的出现,制造声势,开辟道路。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糊涂世界》卷六:“时而作一得意想,便仿佛坐在四人大轿里,鸣锣开道的去接印一般。”

倍日并行bèi rì bìng xíng

成语解释:日夜赶路。

成语出处:《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

蹈人旧辙dǎo rén jiù zhé

成语解释:辙:车迹,指道路。走别人走过的路。指因循旧说,无主见地人云亦云。

成语出处:宋·朱弁《曲洧旧闻》第七卷:“秉笔之士所用故实,,有淹贯所不究者,有蹈前人旧辙而不讨论所以来者,譬侏儒观戏,人笑亦笑。”

山长水远shān cháng shuǐ yuǎn

成语解释:比喻道路遥远艰险。

成语出处:唐·许浑《将为南行陪尚书崔公宴海榴堂》诗:“谩夸书剑无好处,水远山长步步愁。”

道而不径dào ér bù jìng

成语解释:道:走路。径:小路。走路要走大路而不走小路,以免遇到危险。

成语出处:《吕氏春秋·孝行览》:“故舟而不游,道而不径,能全支体以守宗庙,可谓孝矣。”

跋山涉水bá shān shè shuǐ

成语解释:跋山:翻过山岭;涉水,用脚趟着水渡过大河。翻山越岭,趟水过河。形容走远路的艰苦。

成语出处:《诗经·鄘风·载驰》:“大夫跋涉,我心则忧。”《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跋山涉水,蒙犯霜露。”

例  句:同样的青春,同样的年龄,有人跋山涉水,为改变祖国一穷二白的面貌而感到莫大的幸福。(魏巍《路标》)

草行露宿cǎo xíng lù sù

成语解释:走在野草里,睡在露天下。形容走远路的人艰苦和匆忙的情形。

成语出处:《晋书·谢玄传》:“闻内生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十七八。”

例  句: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豺狼当道chái láng dāng dào

成语解释:当道:横在道路中间。比喻坏人当权。

成语出处:《汉书·孙宝传》:“豺狼横道,不宜复问狐狸。”

例  句:男子汉非不以功名为念,那堪豺狼当道,不如只在家中侍奉尊堂兄弟。(元·宫大用《范张鸡黍》第一折)

羊肠鸟道yáng cháng niǎo dào

成语解释:形容山路狭窄,曲折而险峻。

成语出处:唐玄宗《早登太行山中言志》诗:“火龙明鸟道,铁骑绕羊肠。”

例  句:千崖万壑供野宿,羊肠鸟道笑津迷。(陈毅《乐安宜黄道中闻捷》)

长途跋涉cháng tú bá shè

成语解释:跋涉:翻山越岭、趟水过河。指远距离的翻山渡水。形容路途遥远,行路辛苦。

例  句:岳夫人道:“……怎敢劳姐长途跋涉,决难从命。”(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六十六回)

顿开茅塞dùn kāi máo sè

成语解释:顿:立刻;茅塞:喻人思路闭塞或不懂事。比喻思想忽然开窍,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

成语出处:《孟子·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例  句:只不过短短十多分钟的谈话,可是他好象使林道静顿开茅塞似的,忽然知道了好多事情。(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六章)

承前启后chéng qián qǐ hòu

成语解释:承:承接;启:开创。承接前面的,开创后来的。指继承前人事业,为后人开辟道路。

成语出处:明·朱国祯《涌幢小品·曾有菴赠文》:“公承前草创,启后规模,此之功德,垂之永久。”

例  句:至于青年之急待攻击,实较老年为尤甚,因为他们是承前启后的桥梁,国家的绝续,全在他们肩上的。(鲁迅《两地书》一一)

重蹈覆辙chóng dǎo fù zhé

成语解释:蹈:踏;覆:翻;辙:车轮辗过的痕迹。重新走上翻过车的老路。比喻不吸取教训,再走失败的老路。

成语出处:《后汉书·窦武传》:“今不想前事之失,复循覆车之轨。”

例  句:要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迷途知返mí tú zhī fǎn

成语解释:迷了路知道回来。比喻发觉自己犯了错误,知道改正。

成语出处:《三国志·魏志·袁术传》:“以身试祸,岂不痛哉!若迷而知反,尚可以免。”

例  句:夫迷途知返,往哲是也。(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

飞蛾投火fēi é tóu huǒ

成语解释: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成语出处:《梁书·到溉传》:“如飞蛾之赴火,岂焚身之可吝。”

例  句:不然进入他家,如飞蛾投火一般,坑你上不上,下不下,那时悔之晚矣。(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十七回)

大相径庭dà xiāng jìng tíng

成语解释:径:小路;庭:院子;径庭:悬殊,偏激。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

成语出处:《庄子·逍遥游》:“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

例  句:虽然结果一样,其“因”却大相径庭。(鲁迅《集外集拾遗·田园思想》)

大摇大摆dà yáo dà bǎi

成语解释:走路时身子摇摇摆摆。形容自以为了不起的傲慢神态。

例  句:次日早晨,大摇大摆出堂,将回子发落了。(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回)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qiān lǐ zhī xíng,shǐ yú zú xià

成语解释:走一千里路,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的成功,是从小到大逐渐积累起来的。

成语出处:《老子》第六十四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例  句: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明·赵弼《两教辨》)

改辕易辙gǎi yuán yì zhé

成语解释:辕:车辕;辙:车走过的痕迹,借指道路。改变车辕的方向,走新的路。比喻改变原来的态度和做法。

成语出处: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张秦》:“其初改辕易辙,如枯弦敝轸,虽成声而跌宕不满人耳;少焉遂使师旷忘味,钟期改容也。”

不远万里bù yuǎn wàn lǐ

成语解释:不以万里为远。形容不怕路途遥远。

成语出处:《孟子·梁惠王上》:“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曲径通幽qū jìng tōng yōu

成语解释:曲:弯曲;径:小路;幽:指深远僻静之处。弯曲的小路,通到幽深僻静的地方。

成语出处:唐·常建《题破册寺后禅院》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例  句:曲径通幽处,园林无俗情。(清·俞樾《曲园楹联》)

步履蹒跚bù lǚ pán shān

成语解释:蹒跚:走路一瘸一拐的样子。形容走路腿脚不方便,歪歪倒倒的样了。

成语出处:唐·皮日休《上真观》:“天禄行蹒跚。”

道不同不相为谋dào bù tóng bù xiāng wéi móu

成语解释:走着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谋划。比喻意见或志趣不同的人就无法共事。

成语出处:《论语·卫灵公》:“道不同,不相为谋。”

例  句:我非不知银行之可以发财也,其如“道不同不相为谋”何。(鲁迅《两地书·六六》)

生财之道shēng cái zhī dào

成语解释:发财的门路。

水尽鹅飞shuǐ jìn é fēi

成语解释:比喻恩情断绝,各走各的路。也比喻精光,一点儿也不剩。

才短思涩cái duǎn sī sè

成语解释:才:才识。短:短浅。涩:迟钝。见识短浅,思路迟钝。指写作能力差。

成语出处:宋·楼钥《攻媿集·雷雨应诏封事》:“适当书诏填委之时,才短思涩,目不暇给。”

道殣相望dào jìn xiāng wàng

成语解释:殣:饿死。道路上饿死的人到处都是。

成语出处:《左传·昭公二年》:“宫室兹侈,道殣相望。” 汉·刘向《新序·善谋下》:“相攻击十年,兵凋民劳,百姓空虚,道殣想望,槥车相属,寇盗满山,天下摇动。”

继往开来jì wǎng kāi lái

成语解释:继承前人的事业,开辟未来的道路。

成语出处:明·王守仁《传习录·三》:“文公(韩愈)精神气魄大,是他早年合下便要继往开来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一回:“将来昌明圣教,继往开来,舍我其谁?”

例  句:将来昌明圣教,继往开来,舍我其谁?(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一回)

问道于盲wèn dào yú máng

成语解释:向瞎子问路。比喻向什么也不懂的人请教,不解决问题。

成语出处:唐·韩愈《答陈生书》:“足下求速化之术,不于其人,乃以访愈,是所谓借听于聋,求道于盲。”

例  句:比往来南北,颇承友朋推一日之长,问道于盲。(清·顾炎武《与友人论学书》)

晓行夜宿xiǎo xíng yè sù

成语解释:晓:天明。一早起来赶路,到夜里才住宿下来。形容旅途奔波劳苦。

成语出处:元·郑廷玉《楚昭公》第一折:“但愿你晓行晚宿无辞惮。”

例  句:庄昭光从水路过了黄河,雇了一辆车,晓行夜宿,一路来到山东地方。(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四回)

道远知骥,世伪知贤dào yuǎn zhī jì, shì wěi zhī xián

成语解释:骥:良马。路途遥远才可以辨别良马,世间的虚伪狡诈才能鉴别贤才。比喻经过长久的磨练,才能看出人的优劣。

成语出处:三国·魏·曹植《矫志》“道远知骥,世伪知贤。”

筚路蓝缕bì lù lán lǚ

成语解释: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驾着简陋的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苦。

成语出处:《左传·宣公十二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例  句:筚路蓝缕,孙公既开其先;发扬光大,我公宜善其后。(蔡东藩、许廑父第九回《民国通俗演义》)

斗折蛇行dǒu zhé shé xíng

成语解释:斗折:像北斗星的排列一样曲折。像北斗星一样弯曲,像蛇一样曲折行进。形容道路曲折蜿蜒。

成语出处:唐·柳宗元《永州八记·小石潭记》:“漂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酒后无德jiǔ hòu wú dé

成语解释:指醉酒之后胡言乱语或行为出路。

成语出处:我当着你大奶奶、姑娘们替你赔个不是,担待我~罢!

杜绝言路dù jué yán lù

成语解释:杜绝:断绝,阻塞;言路:进言之路。堵塞和断绝一切进言之路,指不纳谏言。

成语出处:《后汉书·袁绍传》:“操欲迷夺时明,杜绝言路。”

趾高气扬zhǐ gāo qì yáng

成语解释:趾高:走路时脚抬得很高;气扬:意气扬扬。走路时脚抬得很高,神气十足。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

成语出处:《左传·桓公十三年》:“举趾高,心不固矣。”《史记·管晏列传》:“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例  句:但是那种趾高气扬的神情总嫌有些不够大方罢。(闻一多《复古的空气》)

筑室道谋zhù shì dào móu

成语解释:筑:建造;室:房屋;道谋:与过路的人商量。比喻做事自己没有主见,缺乏计划,一会儿听这个,一会儿听那个,终于一事无成。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小旻》:“如彼筑室于道谋,是用不渍于成。”

例  句:这宗事,若教门生们议将来,只成筑室道谋,不如老师断以己见。(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五回)

走投无路zǒu tóu wú lù

成语解释:投:投奔。无路可走,已到绝境。比喻处境极困难,找不到出路。

成语出处:元·杨显之《潇湘雨》第三折:“淋的我走投无路,知他这沙门岛是何处鄷都?”

例  句:她真是走投无路了,只好来求老主人。(鲁迅《彷徨·祝福》)

坐以待毙zuò yǐ dài bì

成语解释:坐着等死。形容在极端困难中,不积极想办法找出路。

成语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

例  句: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人民大众不会坐以待毙。

路柳墙花lù liǔ qiáng huā

成语解释:路边的柳,墙旁的花。比喻行为放荡的女子。也指妓女。

翻山越岭fān shān yuè lǐng

成语解释:翻越不少山头。形容走山路的艰苦。

方便之门fāng biàn zhī mén

成语解释:原是佛教指引人入教的门径,后指给人方便的门路。

成语出处:唐·王勃《广州宝庄严寺舍利塔碑》:“维摩见柄,盖申方便之门;道安谢归,思远朝廷之事。”

例  句:他为官清廉,从不为自己或家人开方便之门。

飞蛾赴火fēi é fù huǒ

成语解释: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成语出处:《梁书·到溉传》:“如飞蛾之赴火,岂焚身之可吝。”

鸣锣喝道míng luó hè dào

成语解释:封建时代官吏出门时,前面开路的人敲锣喝令行人让路。比喻为某种事物的出现,制造声势,开辟道路。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糊涂世界》卷六:“时而作一得意想,便仿佛坐在四人大轿里,鸣锣开道的去接印一般。”

分道扬镳fēn dào yáng biāo

成语解释:分路而行。比喻目标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

成语出处:《魏书·河间公齐传》:“洛阳我之丰沛,自应分路扬镳。自今以后,可分路而行。”

例  句:我们彼此之间感情不和,早已分道扬镳了。

分路扬镳fēn lù yáng biāo

成语解释:扬镳:指驱马前进。分路而行。比喻目标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

成语出处:《魏书·河间公齐传》:“洛阳我之丰沛,自应分路扬镳。自今以后,可分路而行。”

例  句:我们彼此之间感情不和,早已分路扬镳了。

峰回路转fēng huí lù zhuǎn

成语解释:峰峦重叠环绕,山路蜿蜒曲折。形容山水名胜路径曲折复杂。

成语出处:宋·欧阳修《欧阳文忠公集·三九·醉翁亭记》:“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让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风尘仆仆fēng chén pú pú

成语解释:风尘:指行旅,含有辛苦之意;仆仆:行路劳累的样子。形容旅途奔波,忙碌劳累。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痛史》第八回:“三人拣了一家客店住下,一路上风尘仆仆,到了此时,不免早些歇息。”

弃邪归正qì xié guī zhèng

成语解释:不再干坏事,走上正路。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九十一回:“将军弃邪归正,与宋某等同替国家出力,朝廷自当重用。”

戴月披星dài yuè pī xīng

成语解释:身披星星,头顶月亮。形容早出晚归,辛勤劳动,或日夜赶路,旅途辛苦。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冤家债主》第一的:“这大的孩儿披星戴月,早起晚眠。”

例  句:真是个迎风冒雪,戴月披星。(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四回)

改邪归正gǎi xié guī zhèng

成语解释:邪:不正当、不正派;归:回到。从邪路上回到正路上来,不再做坏事。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九十一回:“将军弃邪归正,与宋某等同替国家出力,朝廷自当重用。”

例  句:这才叫改邪归正,惩创善心。(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四回)

清宫除道qīng gōng chú dào

成语解释:清、除:洒水扫除;宫:古代房屋的通称。打扫房屋和道路。指准备迎接贵宾到来。

成语出处:《战国策·秦策一》:“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

例  句:吏民歌吟思汉久矣,故更始举尊号而天下响应,三辅清宫除道以迎之。(《后汉书·邳彤传》)

穷寇勿追qióng kòu wù zhuī

成语解释:不追无路可走的敌人,以免敌人情急反扑,造成自己的损失。也比喻不可逼人太甚。

成语出处:《孙子·军争》:“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高歌猛进gāo gē měng jìn

成语解释:高声歌唱,勇猛前进。形容在前进的道路上,充满乐观精神。

例  句:中国的体育健儿正再接再厉,高歌猛进。

穷途之哭qióng tú zhī kū

成语解释:本意是因车无路可行而悲伤,后也指处于困境所发的绝望的哀伤。

成语出处:《晋书·阮籍传》:“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痛哭而返。”唐王勃《滕王阁序》:“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高视阔步gāo shì kuò bù

成语解释:眼睛向上看,迈大步走路。形容气慨不凡或态度傲慢。

成语出处:《隋书·卢思道传》:“俄而抵掌扬眉,高视阔步。”

例  句:那黑猫是不能久在矮墙上高视阔步的了,我决定的想。于是又不由的一瞥那藏在书箱里的一瓶青酸钾。(鲁迅《呐喊·兔和猫》)

各奔前程gè bèn qián chéng

成语解释:奔:投向,奔往;前程:前途。各走各的路。比喻各人按不同的志向,寻找自己的前途。

例  句:三爷,年月不对了,我们应当各奔前程!(老舍《四世同堂》三十四)

狗急跳墙gǒu jí tiào qiáng

成语解释:比喻坏人在走投无路时豁出去,不顾一切地捣乱。

成语出处:《敦煌变文集·燕子赋》:“人急烧香,狗急蓦墙。”

例  句:今儿我听了他的短儿,“人急造反,狗急跳墙”,不但生事,而且我还没趣。(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二回)

描写路或与路有关的成语有哪些?描写路或与路有关的成语有哪些?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shān yīn dào shàng,yìng jiē bù xiá

成语解释:山阴道:在会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风景优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胜看。后用下句比喻来往的人多,应接不过来。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应发,使人应接不暇。”

例  句:这使我们在阅读的时候,有“山阴道上,应接不暇”的感受。(秦牧《摔坏小提琴的故事》)

关山阻隔guān shān zǔ gé

成语解释:关隘山岭阻挡隔绝。形容路途艰难,往来不易。

成语出处:元·郑德辉《伷梅香》第一折:“不争他回家去呵,路途艰难,关山阴隔,这亲事几时得就。”

关山迢递guān shān tiáo dì

成语解释:关:关隘;迢递:遥远的样子。指路途遥远。

成语出处:明·王世桢《鸣凤记》第八出:“贤弟!无限别情,不胜凄怆,关山迢递,后会难期。”

广开言路guǎng kāi yán lù

成语解释:言路:进言的道路。指尽量给下面创造发表意见的条件。

成语出处:《后汉书·来历传》:“朝廷广开言事之路,故且一切假贷。”

例  句:从穆宗崩逝,两宫太后再度垂帘,广开言路,谏劝的奏折,很少留中。(高阳《清宫外史》上册)

视为畏途shì wéi wèi tú

成语解释:畏途:可怕的道路。看成可怕的、危险的道路。也比喻看成困难的、可怕的事情。

成语出处:《庄子·达生》:“夫畏涂者,十杀一人,则父子兄弟相戒也。”

例  句:近来刑部,因批驳严,参罚重,缙绅中视为畏途。(明·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九回)

道尽涂殚dào jìn tú dān

成语解释:涂:通“途”;殚:尽。到了无路可走的境地。比喻穷途没路,末日来临。

成语出处:《晋书·嵇康传》:“自卜已审,若道尽涂殚则已耳,足下无事冤之令转于沟壑也。”

行号巷哭háng háo xiàng kū

成语解释:行:路;号:大声哭叫。道路上和大街小巷里的人都在哭泣。形容人们极度悲哀。

成语出处:晋·刘琨《劝进表》:“苟在食土之毛,含气之类,莫不叩心绝气,行号巷哭。”

道尽途穷dào jìn tú qióng

成语解释:道、途:路。走到路的尽头。形容无路可走,面临末日。

成语出处:《晋书·嵇康传》:“自卜已审,若道尽涂殚则已耳,足下无事冤之令转于沟壑也。”

例  句:国学国学,新学家既“薄为不足道”,国学家又道而不能亨,你真要道尽途穷了!(鲁迅《热风·“以震其艰深”》)

慌不择路huāng bù zé lù

成语解释:势急心慌,顾不上选择道路。

成语出处:元·施惠《幽闺记·山寒巡逻》:“陀满兴福来到此间,所谓慌不择路,饥不择食,只得结集亡命,哨聚山森。”

例  句:饥不择食,寒不择衣,慌不择路,贫不择妻。(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三回)

退让贤路tuì ràng xián lù

成语解释:退让:辞职的谦词;贤路:贤才仕进路。辞官退隐,让有才能的出来做事。

成语出处:《史记·万石张叔列传》:“愿归丞相侯印,乞骸骨归,避贤者路。”

万水千山wàn shuǐ qiān shān

成语解释:万道河,千重山。形容路途艰难遥远。

成语出处:唐·张乔《寄维阳故人》诗:“离别河边绾柳条,千山万水玉人遥。”

例  句:万水千山路,孤舟几月程。(唐·贾岛《送耿处士》诗)

道路以目dào lù yǐ mù

成语解释:在路上遇到不敢交谈,只是以目示意。形容人民对残暴统治的憎恨和恐惧。

成语出处:《国语·周语上》:“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例  句:此后要防的是“道路以目”了,我们等待着遮眼文学吧。(鲁迅《伪自由书·止哭文学》)

道听途说dào tīng tú shuō

成语解释:道、途:路。路上听来的、路上传播的话。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成语出处:《论语·阳货》:“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汉书·艺文志》:“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

例  句:妹子道听途说,不知是否?尚求指示。(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三回)

驾轻就熟jià qīng jiù shú

成语解释:驾轻车,走熟路。比喻对某事有经验,很熟悉,做起来容易。

成语出处:唐·韩愈《关石处士序》:“若驷马驾轻车,就熟路,而王良、造父为之先后也。”

例  句:到了场期日迫,只得把功令所有条件略为照顾,以求风檐寸晷,有驾轻就熟之乐。(《歧路灯》第一0二回)

必由之路bì yóu zhī lù

成语解释:由:经由。必定要经过的道路。泛指事物必须遵循的规律或做事必须遵守的法则。

成语出处:《孟子·告子上》:“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宋·朱熹注:“义者行事之宜,谓人之路,则可以见其为出入往来必由之路,而不可须臾舍矣。”

例  句:那山离此有六十里远,正是西方必由之路,却有八百里火焰,四周围寸草不生。(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十九回)

艰难险阻jiān nán xiǎn zǔ

成语解释: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危险和障碍。

成语出处:《左传·僖公二十八年》:“险阻艰难备尝之矣。”

例  句:南极考察队的队员们,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终于完成了考察任务。

见豕负涂jiàn shǐ fù tú

成语解释:看见猪趴在路上。比喻肮脏污秽。

成语出处:《易·暌》:“上九,暌孤,见豕负涂。”

修桥补路xiū qiáo bǔ lù

成语解释:修建桥梁,补好道路。旧喻热心公益,解囊行善。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看钱奴》第一折:“我贾仁也会斋僧布施,盖寺建塔,修桥补路,惜孤念寡,敬老怜贫。”

长亭短亭cháng tíng duǎn tíng

成语解释:古时设在路旁的亭舍,常用为饯别处。也指旅程遥远。

成语出处:唐·李白《菩萨蛮》词:“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进退无门jìn tuì wú mén

成语解释:前进无路,后退无门。形容处境十分困难,进退两难,无处容身。

成语出处:宋·朱熹《答刘季章》:“吾道不幸遽失,此人馀子纷纷,才有毛发利害,便章皇失措,进退无门,亦何足为轩轾耶。”

一步一鬼yī bù yī guǐ

成语解释:走一步路就好象碰到一个鬼。形容遇事多疑。

成语出处:汉·王充《论衡·订鬼》:“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昼日则鬼见,暮卧则梦闻。”

例  句:俗有一步一鬼之语,却本之《论衡》(清·王应奎《柳南随笔·俗语有本》)

一路福星yī lù fú xīng

成语解释:路:本为宋代的行政区域名,后指道路;福星:岁星。原指一个行政区域为民谋福的好长官。后用作祝人旅途平安的客套话。

成语出处:宋·秦观《鲜于子骏行状》:“福星往矣,安得百子骏布在天下乎!”宋·戴翼《贺陈待制启》:“福星一路之歌谣,生佛万家之灯火。”

例  句:《四友斋从说》:“宋鲜于侁,人谓之一路福星。”(清·翟灏《通俗编·祝诵一路福星》)

荆棘载途jīng jí zài tú

成语解释:满路都是荆棘。比喻环境困难,障碍很多。

成语出处:《左传·襄公十四年》:“乃祖吾离被苫盖,蒙荆棘,以来归我先君。”孔颖达疏:“言无道路可从,冒榛薮也,说其穷困之极也。”

例  句:清·周茂兰《追和采芝歌》:“山有芝也,亦可采也。荆棘载途,何可扫也?”

蝇附骥尾而致千里yíng fù jì wěi ér zhì qiān lǐ

成语解释:苍蝇因附在千里马的尾巴上而跑了千里的路程。普通人因沾了贤人的光而名声大振。

成语出处:《史记·伯夷列传》:“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

举步生风jǔ bù shēng fēng

成语解释:形容走路特别快或办事干净利索。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相见了,便觉得分外高兴,说话处,脾胃多燥,行事时,举步生风,是这二种人与他说得活着。”

云程发轫yún chéng fā rèn

成语解释:云程:青云万里的路程;发轫:启车行进,比喻事业的开端。旧时祝人前程远大的颂辞。

成语出处:战国楚·屈原《离骚》:“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

绝路逢生jué lù féng shēng

成语解释:形容在最危险的时候得到生路。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桂员外途穷忏悔》:“常言‘吉人天相,绝处逢生。’”

赭衣塞路zhě yī sàī lù

成语解释:穿囚服的人挤满了道路。形容罪犯很多。

成语出处:《汉书·刑法志》:“而奸邪并生,赭衣塞路。”

例  句:昔商俗未移,民散久矣,婴网陷辟,日夜相寻,若悉加正法,则赭衣塞路。(《梁书·武帝纪中》)

擿埴索涂zhì zhí suǒ tú

成语解释:擿埴:敲地;索:探求;涂:道路。指盲人用杖点地探求道路。比喻暗中摸索,事不易成。

成语出处:汉·扬雄《法言·修身》:“擿埴索涂,冥行而已矣。”

跬步千里kuǐ bù qiān lǐ

成语解释:走一千里路,是半步半步积累起来的。比喻学习应该有恒,不要半途而废。

成语出处:《荀子·劝学》:“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自掘坟墓zì jué fén mù

成语解释:掘:挖。自己的所作所为就象在替自己挖掘坟墓一样。比喻自寻死路。

鹅行鸭步é xíng yā bù

成语解释:步:走。象鹅和鸭子那样的走路。比喻步行缓慢。

例  句:你两个闲常在镇里抬轿时,只是鹅行鸭步,如今却怎地这等走得快?(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三十二回)

饿殍满道è piǎo mǎn dào

成语解释:殍:饿死的人。满路都是因饥饿而死的人的尸体。形容饥荒灾祸严重,人民大量死于饥寒的惨状。

成语出处:汉·仲长统《昌言·损益篇》:“坐视战士之蔬菜,立望饿殍之满道,如之何为君行此政也。”

路断人稀lù duàn rén xī

成语解释:路被隔断,行人稀少。形容某种灾害严重,以致路无行人。

成语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九:“一向恁么去,路绝人稀。”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lù jiàn bù píng,bá dāo xiāng zhù

成语解释:在路上遇见欺负人的事情,就挺身而出帮助受害的一方。旧时为人们所称道的一种侠义行为。

成语出处:宋·释道元《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二:“师曰:‘路见不平,所以按剑。’”

例  句:这个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则是误伤人命。(元·杨显之《酷寒亭》楔子)

幡然改途fān rán gǎi tú

成语解释:幡:通“翻”;幡然:很快而彻底;途:途径。指迅速地完全改变原来的道路。

成语出处:《孟子·万章上》:“汤三使往聘之,既而幡然改途曰:‘与我处畎亩之中,由是以乐尧舜之道。’”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lù yáo zhī mǎ lì,rì jiǔ jiàn rén xīn

成语解释:路途遥远才能知道马的力气大小,日子长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争报恩》第一折:“则愿得姐姐长命富贵,若有些儿好歹,我少不得报答姐姐之恩,可不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例  句:但是“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在长期和残酷的战争中,游击战争将表现其很大的威力,实在是非同小可的事业。(毛泽东《论持久战》)

马前卒mǎ qián zú

成语解释:旧时在马前吆喝开路的兵卒差役。现在比喻为人奔走效力的人。

成语出处:唐·韩愈《符读书城南》诗:“一为马前卒,鞭背生虫蛆。”

茅塞顿开máo sè dùn kāi

成语解释:茅塞:喻人思路闭塞或不懂事;顿:立刻。原来心里好象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形容思想忽然开窍,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

成语出处:《孟子·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

班荆道故bān jīng dào gù

成语解释:班:铺开;道:叙说。用荆铺在地上坐在上面谈说过去的事情。形容老朋友在路上碰到了,坐下来谈谈别后的情况。

成语出处:《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伍举奔郑,将遂奔晋。声子将如晋,遇之于郑郊,班荆相与食,而言复故。”

例  句:一次邂逅相逢,一次班荆道故,竟使一位艺术殉道者在冥冥里忽闻天籁,于混沌中顿悟禅机。”(李存葆《伏虎草堂主人》)

描写路或与路有关的成语有哪些?文章描写路或与路有关的成语有哪些?出自50px; line-height: 25px; font-size: 18px; font-weight: 800; position: relative;">冥行擿埴míng xíng zhì zhí

成语解释:冥:昏暗;冥行:夜间行路;擿:点;埴:地。夜间摸黑走路,如同盲人拿着手杖点地而行。比喻研求学问,不识门径,暗中探索。

成语出处:汉·扬雄《法言·修身》:“擿埴索涂,冥行而已矣。”

明珠暗投míng zhū àn tóu

成语解释:原意是明亮的珍珠,暗里投在路上,使人看了都很惊奇。比喻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视。也比喻好东西落入不识货人的手里。

成语出处:《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臣闻明月之珠,夜光的璧,以暗投于道路,人无不按剑相眄者。何则?无因而至前也。”

例  句:又在扬州商家见有虞山客携送黄杨翠柏各一盆,惜乎明珠暗投。(清·沈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不敢问津bù gǎn wèn jīn

成语解释:问津:询问渡口,问路。指高贵的、深奥的事物不敢过问或尝试。

成语出处:《论语·微子》:“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唐·宋子问《明河篇》:“明河可望不可亲,愿得乘槎一问津。”

寸步难行cùn bù nán xíng

成语解释:形容走路困难。也比喻处境艰难。

成语出处:唐·杜甫《九日寄岑参》:“出门复入门,雨脚但如旧。所向泥活活,思君令人瘦……寸步曲江头,难为一相就。”

例  句:美娘赤了脚,寸步难行。(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

末路之难mò lù zhī nán

成语解释:末路:最后的一段路程。走最后一段路程是艰难的。比喻越到最后,工作越艰巨。也比喻保持晚节不易。

成语出处:《战国策·秦策五》:“‘行百里路,半于九十’,此言末路之难。”

例  句:既髦,犹患末路之难。(《宋史·赵蕃传》)

鸟穷则啄niǎo qióng zé zhuó

成语解释:鸟陷于绝境就要反啄。比喻人走投无路就会冒险。

成语出处:《荀子·哀公》:“鸟穷则啄,兽穷则攫。”

驽马十驾nú mǎ shí jià

成语解释:原意是骏马一天的路程,驽马虽慢,但努力不懈,走十天也可以到达。比喻智力低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追上资质高的人。

成语出处:《荀子·劝学》:“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鹏程万里péng chéng wàn lǐ

成语解释:相传鹏鸟能飞万里路程。比喻前程远大。

成语出处:《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例  句:俺也曾蠹简三冬依雪聚,怕不的鹏程万里信风扶。(元·无名氏《渔樵记》第一折)

披荆斩棘pī jīng zhǎn jí

成语解释:劈开丛生多刺的野生植物。比喻在创业过程中或前进道路上清除障碍,克服重重困难。

成语出处:《后汉书·冯异传》:“为吾披荆棘,定关中。”

例  句:这却正见出他是在开辟着一条新的道路;而那披荆斩棘,也正是一个斗士的工作。(朱自清《闻一多先生怎样走着中国文学的道路》)

仆仆风尘pú pú fēng chén

成语解释:仆仆:行路劳累的样子;风尘:指行旅,含有辛苦之意。形容奔波忙碌,旅途劳累。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痛史》第八回:“三人拣了一家客店住下,一路上风尘仆仆,到了此时,不免早些歇息。”

七高八低qī gāo bā dī

成语解释:形容道路不平坦。

成语出处:清·曾朴《孽海花》第二十三回:“独自一个,在这七高八低的小路上,一脚绊一脚的望前走去。”

歧路亡羊qí lù wáng yáng

成语解释:歧路:岔路;亡:丢失。因岔路太多无法追寻而丢失了羊。比喻事物复杂多变,没有正确的方向就会误入歧途。

成语出处:《列子·说符》:“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

弃旧图新qì jiù tú xīn

成语解释:抛弃旧的,谋求新的。多指由坏的转向好的,离开错误的道路走向正确的道路。

例  句:出岔子不可救药者外,不是采取排斥态度,而是采取规劝态度,使之翻然改进,弃旧图新。(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

负重致远fù zhòng zhì yuǎn

成语解释:负:背着;致:送到。背着重东西走远路。比喻能够负担艰巨任务。

成语出处:《三国志·蜀书·庞统传》:“陆子可谓驽马有逸足之力,顾子可谓驽牛能负重致远也。”

千里迢迢qiān lǐ tiáo tiáo

成语解释:迢迢:遥远。形容路途遥远。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古今小说·范巨卿鸡黍死生交》:“辞亲别弟到山阳,千里迢迢客梦长。岂为友朋轻骨肉,只因信义迫中肠。”

例  句:李少荃要讲和,曾国荃只主战,派了唐景崧,千里迢迢来把将军见。(清·曾朴《孽海花》第六回)

赴险如夷fù xiǎn rú yí

成语解释:赴:投身进去;险:危险;如:像;夷:平坦。走向危险的道路,看作像平坦的大道。形容不避艰险。

成语出处:《魏书·于什门等传论》:“史臣曰:‘于什门等或临危不挠,视死如归;或赴险如夷,惟义所在。’”

千山万水qiān shān wàn shuǐ

成语解释:万道河,千重山。形容路途艰难遥远。

成语出处:唐·张乔《寄维阳故人》诗:“离别河边绾柳条,千山万水玉人遥。”

前呼后拥qián hū hòu yōng

成语解释:前面有人吆喝开路,后面有人围着保护。旧时形容官员出行,随从的人很多。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赚蒯通》第二折:“想为官的前呼后拥,衣轻乘肥,有多少荣耀!”

例  句:放学了,同学们前呼后拥地走出了校园。

禽困覆车qín kùn fù chē

成语解释:禽兽被围捕急了,也会把人的车子撞翻。比喻人在走投无路时就会冒险。

成语出处:《史记·甘茂列传》:“韩公仲使苏代谓向寿曰:‘禽困覆车。’”

蹈其覆辙dǎo qì fù zhé

成语解释:蹈:踩;覆:颠倒;辙:车迹,指道路。重走别人翻车的路。比喻不接受教训,重犯别人犯过的错误。

轻车熟路qīng chē shú lù

成语解释:赶着装载很轻的车子走熟悉的路。比喻事情又熟悉又容易。

成语出处:唐·韩愈《送石处士序》:“若驷马驾轻车就熟路,而王良、造父为之先后也。”

例  句:逸气轩眉宇,似王良轻车熟路,骅骝欲舞。(宋·辛弃疾《贺新郎》词)

高步云衢gāo bù yún qú

成语解释:步:行走;衢:大路;云衢:云中大路,比喻显位。原指官居显位。后也指科举登第。

成语出处:《晋书·郤诜传论》:“郤诜工韫价州里,褎然应召,对扬天问,高步云衢,求之前哲,亦足称矣。”

穷鼠啮狸qióng shǔ niè lí

成语解释:啮:咬;狸:狸猫。无路可逃的老鼠也会咬猫。比喻受人欺压,虽然敌不过,也会拼死抵抗。

成语出处:汉·桓宽《盐铁论·诏圣》:“死不再生,穷鼠啮狸。”

穷途末路qióng tú mò lù

成语解释:形容到了无路可走的地步。

蹈袭覆辙dǎo xí fù zhé

成语解释:重新走上翻过车的老路。比喻不吸取教训,再走失败的老路。

成语出处:《宋史·米芾传》:“芾为文奇险,不蹈袭前人轧辙。”

高山景行gāo shān jǐng xíng

成语解释:高山:比喻道德崇高;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指值得效法的崇高德行。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车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例  句:虽德非君子,义无诗人,高山景行,私所仰慕。(三国·魏·曹丕《与钟大理书》)

人穷智短rén qióng zhì duǎn

成语解释:穷:困厄;短:短小。指人一到无路可走的时候,思想迟钝,办法也就不多了。

成语出处:宋·庄季裕《鸡肋编》卷下引陈无己诗:“人穷令智短。”惟白《建中靖国续灯录》:“人贫智短,马瘦毛长。”

任重道远rèn zhòng dào yuǎn

成语解释:任:负担;道:路途。担子很重,路很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成语出处:《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例  句:人民教师肩负着培养祖国建设接班人的重担,任重道远。

日暮途穷rì mù tú qióng

成语解释:暮:傍晚;途:路。天已晚了,路已走到了尽头。比喻处境十分困难,到了末日。也形容穷困到极点。

成语出处:《史记·伍子胥列传》:“吾日暮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唐·杜甫《投赠哥舒开府翰二十韵》:“几年春草歇,今日暮途穷。”

例  句:匪徒们真是日暮途穷,矛盾百出。(曲波《林海雪原》二十九)

日暮途远rì mù tú yuǎn

成语解释:暮:傍晚;途:路。天已晚了,路已走到了尽头。比喻处境十分困难,到了末日。也形容穷困到极点。

成语出处:《史记·伍子胥列传》:“吾日暮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北周·庾信《哀江南赋》:“日暮途远,人间何世。”

三人行,必有我师sān rén xíng,bì yǒu wǒ shī

成语解释: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成语出处:《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道不拾遗dào bù shí yí

成语解释:遗:失物。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拾走。形容社会风气好。

成语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国无盗贼,道不拾遗。”《战国策·秦策一》:“道不拾遗,民不妄取。”

例  句:人人称赞道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社会风气。

山穷水尽shān qióng shuǐ jìn

成语解释:山和水都到了尽头。比喻无路可走陷入绝境。

成语出处:宋·陆游《游山西村》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例  句:你们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毛泽东《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

拐弯抹角guǎi wān mò jiǎo

成语解释:沿着弯弯曲曲的路走。比喻说话绕弯,不直截了当。

例  句:他说话总是直来直去,从不拐弯抹角。

上树拔梯shàng shù bá tī

成语解释:拔:抽掉。诱人上树,抽掉梯子。比喻引诱人上前而断绝他的退路。也比喻别人。

成语出处:宋·晓莹《罗湖野录》卷一:“此事黄龙兴化亦当作助道之缘,共出一臂,莫送人上树拔却梯也。”

上天无路,入地无门shàng tiān wú lù,rù dì wú mén

成语解释:形容无路可走的窘迫处境。

成语出处:宋·释悟明《联灯会要》卷二十八:“进前则触途成滞,退后即噎气填胸,直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例  句:大家的心境都已经达到绝望的程度了,真个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对着那浩浩的赣江,竟想喊出两声蹩脚的秦腔了。(郭沫若《南昌之一夜》)

舍近求远shě jìn qiú yuǎn

成语解释:舍去近处的,追求远处的。形容做事走弯路。

成语出处:《孟子·离娄上》:“道在迩而求诸远。”《后汉书·臧宫传》:“舍近谋远者,劳而无功;舍远谋近者,逸而有终。”

例  句:可见咱们天天是舍近求远。现有这样诗人在此,却天天去纸上谈兵。(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六回)

步人后尘bù rén hòu chén

成语解释:后尘:走路或行车时后面扬起的尘土。指跟在人家后面走。比喻追随模仿,学人家的样子,没有创造性。

成语出处:唐·杜甫《戏为六绝句》诗:“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

例  句:有科学上,我们要勇于走自己的路,绝不可步人后尘。

识途老马shí tú lǎo mǎ

成语解释:老马认识路。比喻对某种事物十分熟悉的人。

成语出处:《韩非子·说林上》:“管仲、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例  句:你也不用发忧,还有你老子是“识途老马”,慢慢地来指拨你罢!(茅盾《子夜》四)

十字路口shí zì lù kǒu

成语解释:两条道路交叉的地方。比喻处在对重大事情需要决定怎样选择的境地。

视同路人shì tóng lù rén

成语解释:路人:过路人,指素不相识的人。看做路上遇到的陌生人。指与亲人或熟人非常疏远。

归师勿掩,穷寇勿追guī shī wù yǎn, qóng kòu wù zhuī

成语解释:掩:乘人不备进行袭击。不能袭击撤退的军队,也不能追杀走投无路的敌人。指特定情况下要防止敌人拼死反击,以免不测的牺牲。

成语出处:《孙子·军事》:“归师勿遏,师必阙,穷寇勿追。”

束马悬车shù mǎ xuán chē

成语解释:束马:把马蹄包起,防止马滑倒;悬车:把车子钩牢,以防脱落。把马脚裹起来,把车吊上山去。形容走山路的艰险情况。

成语出处:《管子·封禅》:“束马悬车,上卑耳之山。”

邯郸学步hán dān xué bù

成语解释: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学步:学习走路。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成语出处:《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例  句:写作文不能照搬例文,那样会像邯郸学步一样,是写不出好文章来的。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sī mǎ zhāo zhī xīn,lù rén jiē zhī

成语解释:路人:路上的人,指所有的人。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成语出处:《三国志·魏书·高贵乡公传》斐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四通八达sì tōng bā dá

成语解释:四面八方都有路可通。形容交通极便利。也形容通向各方。

成语出处:《子华子·晏子问党》:“其途之所出,四通而八达,游士之所凑也。”

例  句:滑台四通八达,非帝王之所居。(《晋书·慕容德载记》)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táo lǐ bù yán,xià zì chéng xī

成语解释:。原意是桃树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实,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走成了一条小路。比喻人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

成语出处:《史记·李将军列传》:“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

天台路迷tiān tái lù mí

成语解释:天台:山名,在今浙江省天台县北。原指误入仙境而迷途。后用以形容前途茫茫,无路可走。

成语出处:《太平御览》卷九六七引《幽冥录》:“剡县刘晟,阮肇共入天台山取谷皮,迷不得返。”

挺而走险tǐng ér zǒu xiǎn

成语解释:指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采取冒险行动。

成语出处:《左传·文公十七年》:“铤而走险,急何能择?”

例  句:不要把他逼上绝路,否则他会挺而走险的。

铤而走险tǐng ér zǒu xiǎn

成语解释:铤:急走的样子;走险:奔赴险处。指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采取冒险行动。

成语出处:《左传·文公十七年》:“小国之事大国也,德则其人也,不德则其鹿也,铤而走险,急何能择?”

例  句:碰了荒年,也少不了这班人,不然,闹出那铤而走险的,更是不得了了。(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五回)

同归殊途tóng guī shū tú

成语解释:归:归宿;殊:不同;途:道路。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成语出处:《易·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

例  句:一道题,往往有几种解法,但同归殊途,答案只能有一个。

回船转舵huí chuán zhǎn duò

成语解释:行船遇事的回原路。比喻掉转话头,缓和僵局。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七:“那尤辰领借颜俊家本钱,平日奉承他的,见他有咈然不悦之意,即忙回船转舵道:‘大官人莫要性急,且请坐下,细细商议。’”

万里长征wàn lǐ cháng zhēng

成语解释:征:远行。上万里路的远行。形容极摇远的征程。

成语出处:唐·王昌龄《出塞》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例  句: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

回头是岸huí tóu shì àn

成语解释:佛家语,指有罪的人只要回心转意,痛改前非,就能登上“彼岸”,获得超度。后比喻做坏事的人,只要决心悔改,就有出路。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度翠柳》第一折:“世俗人没来由,争长竞短,你死我活。有呵吃些个,有呵穿些个。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例  句:只要他们认破迷津,那便回头是岸。(郭沫若《南冠草》第一幕)

网开一面wǎng kāi yī miàn

成语解释:把捕禽的网撤去三面,只留一面。比喻采取宽大态度,给人一条出路。

成语出处:《史记·殷本纪》:“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汤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

例  句:插翅难飞,体上天好生之德,网开一面,谕令尔等速速投降,免遭杀戮。(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二章)

网开三面wǎng kāi sān miàn

成语解释:把捕禽的网撤去三面。比喻采取宽大态度,给人一条出路。

成语出处:《史记·殷本纪》:“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汤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

委肉虎蹊wěi ròu hǔ xī

成语解释:委:抛弃;蹊:小路。把肉丢在饿虎经过的路上。比喻处境危险,灾祸即将到来。

成语出处:《战国策·燕策三》:“是以委肉当饿虎之蹊,祸必不振矣。”

假途灭虢jiǎ tú miè guó

成语解释:泛指用借路的名义而灭亡这个国家。

成语出处:《左传·僖公二年》:“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虢。”

例  句:此乃“假途灭虢”之计也。虚名收川,实限荆州。(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六回)

误入歧途wù rù qí tú

成语解释:误:受惑;歧途:错误的道路。由于受煽惑而走上了错误的道路。

例  句:然被告等皆年幼无知,误入歧途,不无可悯。(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写于深夜里》)

狭路相逢xiá lù xiāng féng

成语解释:在很窄的路上相遇,没有地方可让。后多用来指仇人相见,彼此都不肯轻易放过。

成语出处:汉·乐府诗《相逢行》:“相逢狭路间,道隘不容车。”

例  句:狭路相逢这恶人,如何是好。(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七十二回)

萧郎陌路xiāo láng mò lù

成语解释:萧郎:旧时泛指女子所爱恋的男子;陌路:过路人。比喻女子对原来爱恋的男子视若路人,不愿或不能接近。

成语出处:唐·崔郊《赠婢诗》:“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兼程前进jiān chéng qián jìn

成语解释:加快步伐,一天走两天的路程。

成语出处:《三国志·贾逵传》:“乃兼道进军,多设旗鼓为疑兵。”

邪门歪道xié mén wāi dào

成语解释:指不正当的门路、手段或不正经的事情。

道远日暮dào yuàn rì mù

成语解释:暮:太阳落山。道路很遥远,而且太阳西沉了。比喻还有很多事要做,可时间不多了。

成语出处:《吴子·料敌》:“六曰:道远日暮,士众劳惧,倦而未食,解甲而息。”

行不得也哥哥xíng bù dé yě gē gē

成语解释:鹧鸪叫声的拟意,表示行路艰难。

成语出处:明·丘濬《禽言》诗:“行不得也哥哥,十八滩头乱石多。东去入闽南入广,溪流湍驶岭嵯峨,行不得也哥哥。”

行不由径xíng bù yóu jìng

成语解释:径:小路,引伸为邪路。从来不走邪路。比喻行动正大光明。

描写路或与路有关的成语有哪些?成语-成语解释-成语出处-中小学课本同步成语解释-古今成语解释

成语出处:《论语·雍也》:“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行远自迩xíng yuǎn zì ěr

成语解释:自:从;迩:近。走远路必须要从最近的一步走起。比喻做事情都得由浅入深,一步步前进。

成语出处:《礼记·中庸》:“君子之道,辟(譬)如行远必自迩,辟(譬)如登高必自卑。”

例  句:行远自迩,学习要先打好基础,然后再逐步加深。

矫邪归正jiǎo xié guī zhèng

成语解释:矫邪:纠正邪恶、邪念。归正:归于正路。改正错误,走上正道。

成语出处:《晋书·吕光等载记论》:“向使矫邪归正,革伪为忠,……则燕秦之地可定,桓文之功可立。”

学步邯郸xué bù hán dān

成语解释:学步:学习走路。比喻机械地模仿,不但学不互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原有的本事也丢掉。

成语出处:《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例  句:写作文不能照搬例文,那样会像学步邯郸一样,是写不出好文章来的。

进身之阶jìn shēn zhī jiē

成语解释:阶:台阶。使身体能够上升的阶梯。旧指借以提拔升迁的门路。

成语出处:元·胡祗遹釚《紫山大全集·礼论》:“殊不察自即位以来,所闻之言无大利害,适足以为口舌者进身之阶,虚失待大臣之体,渎上下之分。”

羊肠小道yáng cháng xiǎo dào

成语解释:曲折而极窄的路(多指山路)。

成语出处:唐玄宗《早登太行山中言志》诗:“火龙明鸟道,铁骑绕羊肠。”

例  句:前面弯弯曲曲,尽是羊肠小道,岔路甚多,甚难分辨。(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四十九回)

阳关大道yáng guān dà dào

成语解释:原指古代经过阳关通向西域的大道,后泛指宽阔的长路,也比喻光明的前途。

成语出处:唐·王维《送刘司直赴安西》诗:“绝域阳关道,胡沙与塞尘。”

例  句:他们已经跳过了可怕的阶级分化的历史道路,走上社会主义的阳关大道了。(秦牧《原始公社的影子》)

衣食住行yī shí zhù xíng

成语解释:泛指穿衣、吃饭、住房、行路等生活上的基本需要。

荆棘丛生jīng jí cóng shēng

成语解释:荆棘:荆条蒺藜。丛:聚集成堆。荆蔓蒺藜成群地生长出来。比喻前进道路阻碍很大,困难极多。

一改故辙yī gǎi gù zhé

成语解释:彻底改变走惯了的老路。指坚决走上新路。

荆棘塞途jīng jí sè tú

成语解释:满路都是荆棘。比喻环境困难,障碍很多。

成语出处:《左传·襄公十四年》:“乃祖吾离被苫盖,蒙荆棘,以来归我先君。”孔颖达疏:“言无道路可从,冒榛薮也,说其穷困之极也。”

例  句:问什么荆棘塞途的老路,寻什么乌烟瘴气的鸟导师!(鲁迅《华盖集·导师》)

衣锦夜行yì jǐn yè xíng

成语解释: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夜里穿着锦绣衣服走路。比喻不能在人前显示荣华富贵。

成语出处:《史记·项羽本纪传》:“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

鹰犬塞途yīng quǎn sāi tú

成语解释:鹰犬:打猎时追捕禽兽的鹰和猎犬,比喻爪牙;塞:堵塞;途:道路。坏人的爪牙塞满道路。

例  句:这是后来和现在的话,当时可不然,鹰犬塞途,干儿当道,魏忠贤不是活着就配享了孔庙么?(鲁迅《伪自由书·文章与题目》)

鹰视狼步yīng shì láng bù

成语解释:象鹰那样看东西,象狼那样走路。形容为人阴险狠毒。

成语出处: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夫越王为人,长颈鸟喙,鹰视狼步,可以共患难,而不可共处乐,可与履危,不可与安。”

独辟蹊径dú pì xī jìng

成语解释:自己开辟一条路。比喻独创一种风格或新的方法。

成语出处:清·叶燮《原诗·外篇上》:“抹倒体裁,声调、气象、格力诸说,独辟蹊径。”

冤家路窄yuān jiā lù zhǎi

成语解释:仇敌相逢在窄路上。指仇人或不愿意见面的人偏偏相遇。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真是冤家路窄,今日一命讨了一命。”

例  句:却不防冤家路窄,倒被阳伯偷看了去。(清·曾朴《孽海花》第二十二回)

远走高飞yuǎn zǒu gāo fēi

成语解释:指象野兽远远跑掉,象鸟儿远远飞走。比喻人跑到很远的地方去。多指摆脱困境去寻找出路。

成语出处:《后汉书·卓茂传》:“汝独不欲修之,宁能高飞远走,不在人间邪?”

例  句:孙行者!好男子不可远走高飞!快向前与我交战三合。(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五回)

怨声载道yuàn shēng zài dào

成语解释:载:充满。怨恨的声音充满道路。形容人民群众普遍强烈不满。

成语出处:《诗比·大雅·生民》:“实覃实訏,厥声载路。”《后汉书·李固传》:“开门受赂,署用非次,天下纷然,怨声满道。”

例  句:凡有些余利的,一概入了官中,那时里外怨声载道,岂不失了你们这样人家的大体?(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六回)

绝处逢生jué chù féng shēng

成语解释:形容在最危险的时候得到生路。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钱大尹知勘绯衣梦·正名》:“李庆安绝处幸逢生。”

例  句:常言“吉人天相,绝处逢生。”(明·冯梦龙《警世通言·桂员外途穷忏悔》)

砸锅卖铁zá guō mài tiě

成语解释:砸了锅去卖废铁。表示穷极无聊,不留后路。也比喻把所的都拿出来了。

例  句:欠你的账,即使砸锅卖铁我也要给你还上。

朝发夕至zhāo fā xī zhì

成语解释:早上出发晚上就能到达。形容路程不远或交通方便。

成语出处: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注水》:“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唐·韩愈《祭鳄鱼文》:“以生以食,鳄鱼朝发而夕至也。”

例  句:防边防海,转运枪炮,朝发夕至。(高阳《清宫外史》上册)

长袖善舞cháng xiù shàn wǔ

成语解释:袖子长,有利于起舞。原指有所依靠,事情就容易成功。后形容有财势会耍手腕的人,善于钻营,会走门路。

成语出处:《韩非子·五蠹》:“长袖善舞,多钱善贾。”

例  句:李春山长袖善舞,当时的一班名公巨卿,甚至连醇王都被他巴结上了。(高阳《清宫外史》上册)

康庄大道kāng zhuāng dà dào

成语解释:宽阔平坦,四通八达的大路。比喻美好的前途。

成语出处:《尔雅·释宫》:“四达谓之衢,五达谓之康,六达谓之庄。”

例  句:我梦里所到的地方,竟是一片康庄大道,马来车往,络绎不绝。(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六十回)

置之死地而后生zhì zhī sǐ dì ér hòu shēng

成语解释:原指作战把军队布置在无法退却、只有战死的境地,兵士就会奋勇前进,杀敌取胜。后比喻事先断绝退路,就能下决心,取得成功。

成语出处:《孙子·九地》:“投之亡地而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枯树生花kū shù shēng huā

成语解释:枯树开起花来。比喻在绝境中又找到了生路。

成语出处:《三国志·魏志·刘廙传》:“臣罪应倾宗,祸应覆族……起烟于寒灰之上,生华于已枯之木。”

终南捷径zhōng nán jié jìng

成语解释:指求名利的最近便是门路。也比喻达到目的的便捷途径。

成语出处:《新唐书·卢藏用传》记载:卢藏用想入朝作官,隐居在京城长安附近的终南山,借此得到很大的名声,终于达到了作官的目的。

例  句:借此认识了几位当道,又结交了几家富贾豪商,自以为终南捷径,即在此小小酒馆之中,因此十分高兴。(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四十四回

多歧亡羊duō qí wáng yáng

成语解释:因岔路太多无法追寻而丢失了羊。比喻事物复杂多变,没有正确的方向就会误入歧途。也比喻学习的方面多了就不容易精深。

成语出处:《列子·说符》:“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

例  句:然尝闻之,大道以多歧亡羊。(明·马中锡《中山狼传》)

转弯抹角zhuǎn wān mò jiǎo

成语解释:抹角:挨着墙角绕走。沿着弯弯曲曲的路走。比喻说话绕弯,不直截了当。

成语出处:元·秦简夫《东堂老》:“转弯抹角,可早来到李家门前。”

例  句:他说话总是直来直去,从不转弯抹角。

老马识途lǎo mǎ shí tú

成语解释:老马认识路。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

成语出处:《韩非子·说林上》:“管仲、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自取灭亡zì qǔ miè wáng

成语解释:所作所为把自己引上绝路。

成语出处:《阴符经》卷下:“沉水入火,自取灭亡。”

例  句:倭兵犯顺,自取灭亡。(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三十五回)

里程碑lǐ chéng bēi

成语解释:路旁标志里数的碑。比喻在历史进程中可作为标志的重大事件。

钻头觅缝zuān tóu mì fèng

成语解释:比喻到处寻找门路。

例  句:一到南京,便钻头觅缝的寻觅事情。(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回)

路不拾遗lù bù shí yí

成语解释:遗:失物。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捡走。形容社会风气好。

成语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国无盗贼,道不拾遗。”

例  句: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四方瞻仰,称为西方圣人。(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十一回)

作舍道边zuò shě dào biān

成语解释:在路旁筑室,和过路人商量。比喻各有各的说法,事情没法做成功。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小旻》:“如彼筑室于道谋,是用不溃于成。”《后汉书·曹褒传》:“谚言作舍道边,三年不成。”

八字打开bā zì dǎ kāi

成语解释:象“八”字那样,撇、捺向两边分开。原意是放着正路不走,却走歪门邪道。也形容门路很宽。

成语出处:宋·朱熹《与刘子澄书》:“圣贤已是八字打开了,但人自不领会,却向外狂走耳。”

例  句:这事已八字打开,请大家多提建议。

第六篇:《带一字的成语及解释例句有哪些》

安于一隅ān yù yī yù

成语解释:隅:角落。安心在某一个角落。形容苟安一角,不求进取。

成语出处:宋·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二书》:“臣恭惟皇帝陛下厉志复仇,不肯即安于一隅,是有功于社稷也。”

百闻不如一见bǎi wén bù rú yī jiàn

成语解释:闻:听见。听得再多,也不如亲眼见到一次。

成语出处:《汉书·赵充国传》:“百闻不如一见,兵难遥度,臣愿驰至金城,图上方略。”

例  句:从前画师所绘的狮子形,统是全身有毛,我观现在这狮子并不是这么样子,所以百闻不如一见。(《慈禧太后演义》第三十六回)

百不失一bǎi bù shī yī

成语解释:一百次中无一次失误。表示射箭或打枪命中率高,或做事有充分把握。

成语出处:汉·王充《论衡·须颂》:“从门应庭,听堂室之言,什而失九,如升堂窥室,百不失一。”

例  句:他把算子一动,便晓得这人姓名,穷通寿夭,百不失一。(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七)

并为一谈bìng wéi yī tán

成语解释: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当作同样的事物谈论。

成语出处:唐·韩愈《平淮西碑》:“万口和附,并为一谈。”

不管三七二十一bù guǎn sān qī èr shí yī

成语解释:不顾一切,不问是非情由。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十二:“若三日没有银时,老身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公子不公子,一顿孤拐,打那光棍出去。”

不可一世bù kě yī shì

成语解释:一世:一时。认为当代的人都不行。形容目空一切、狂妄自大到了极点。

成语出处:宋·罗大经《鹤林玉露补遗》卷一五:“荆公少年,不可一世。”

例  句:盖兴会飙举,不可一世矣。(柳亚子《燕子龛遗诗序》)

背城借一bèi chéng jiè yī

成语解释:背:背向;借:凭借;一:一战。在自己城下和敌人决一死战。多指决定存亡的最后一战。

成语出处:《左传·成公二年》:“请收合余烬,背城借一。”

例  句:合家细弱,依栖于此,屡被封家女子,横见摧残,今欲背城借一,烦君属檄草耳。(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绛妃》)

百无一能bǎi wú yī néng

成语解释:什么都不会做。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三十二回:“宋江道:‘我自百无一能,虽有忠心,不能得进步。’”

高人一等gāo rén yī děng

成语解释:高过一般人。

成语出处:《礼记·檀弓上》:“献子加于人一等矣。”

例  句:他常常自以为高人一等,实际上很平庸。

傲睨一世ào nì yī shì

成语解释:睨:斜视。高傲地旁观,对当代的一切都不看在眼里。形容傲慢自负,目空一切。

成语出处:《宋史·沈辽传》:“辽字睿达,幼挺拔不群,长而好学尚友,傲睨一世。”宋·高斯得《耻堂存稿·留赵给事奏札》:“但其再来,遂负虚骄之气,傲睨一世,自以人莫能及。”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bǎi chǐ gān tóu,gèng jìn yī bù

成语解释:佛家语,比喻道行、造诣虽深,仍需修炼提高。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满足,还要进一步努力。

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师示一偈曰:‘百丈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例  句:故聊复言之,恐或可以少助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之势也。(宋·朱熹《答巩仲至书》)

百星不如一月bǎi xīng bù rú yī yuè

成语解释:一百颗星星发出的亮光不如一个月亮发出的光明亮。比喻量多不如质优。

成语出处:《淮南子·说林训》:“百星之明,不如一月之光;十牖之开,不如一户之明。”

不堪一击bù kān yī jī

成语解释:不堪:经不起。形容力量薄弱,经不起一击。也形容论点不严密,经不起反驳。

例  句:这篇文章论点不严密,不堪一击。

背城一战bèi chéng yī zhàn

成语解释:背:背向。在自己城下和敌人决一死战。多指决定存亡的最后一战。

成语出处:《左传·成公二年》:“请收合余烬,背城借一。”

例  句:他皱着眉头问道:“可是我们怎么背城一战呢?”(茅盾《子夜》十八)

一尘不染yī chén bù rǎn

成语解释:原指佛教徒修行时,排除物欲,保持心地洁净。现泛指丝毫不受坏习惯,坏风气的影响。也用来形容非常清洁、干净。

成语出处:唐·释道世《法苑珠林》:“若菩萨在乾土山中经行,土不著足,随岚风来,吹破土山,令散为尘,乃至一尘不著佛身。”宋·张耒《腊月小雪后圃梅开》:“一尘不染香到骨,姑射仙人风露身。”

例  句:特别是夏季,绿树红楼,一尘不染。(臧克家《老舍永在》)

彼一时,此一时bǐ yī shí,cǐ yī shí

成语解释:那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表示时间不同,情况有了变化。

成语出处:《孟子·公孙丑下》:“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

例  句:彼一时,此一时。他如今在天上,我得收拾门下,免死沟壑,便为万幸了,还敢妄言甚么。(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

毕其功于一役bì qí gōng yú yī yì

成语解释:把应该分成几步做的事一次做完。

例  句: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两个性质不同的革命过程,不能毕其功于一役。

不值一钱bù zhí yī qián

成语解释:比喻毫无价值。

成语出处:《史记·魏其安侯列传》:“生平毁程不识不直一钱。”

例  句:此两公俱以直臣起家致大位,晚途遭诟,不值一钱,宪体至是扫地矣。(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御史大夫被论》)

别具一格bié jù yī gé

成语解释:别:另外。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

成语出处:清·吕留良《与施愚山书》:“咏见赠诗,风力又别具一格。”

例  句:这个画家的人物画拙中见巧,别具一格。

百不一存bǎi bù yī cún

成语解释:一百个里面没有留下一个。表示丧失殆尽。

成语出处:《南史·蔡廓传附蔡兴宗》:“时士庶危惧,衣冠咸欲远徙,后皆流离外难,百不一存。”

更进一竿gèng jìn yī gān

成语解释:更:再,又;竿:竹竿。又前进了一步。

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师示一偈曰:‘百丈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一鳞半甲yī lín bàn jiǎ

成语解释:原指龙在最贵的项链云中,东露一鳞,西露半爪,看不到它的全貌。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

成语出处:唐·高仲武《中兴闲气集·苏涣》:“三年中作变律诗九首,上广州李帅,其文意长于讽刺,亦有陈拾遗一鳞半甲。”

说一不二shuō yī bù èr

成语解释:说怎么样就怎么样。形容说话算数。

成语出处:清·张春帆《宦海》第四回:“这个时候的邵孝廉,就是个小小的制台一般,说一是一,说二是二,庄制军没有一回驳过他的。”

例  句:穷苦人们起来,在村里说一不二!(梁斌《红旗谱》十八)

百无一用bǎi wú yī yòng

成语解释:百样之中无一有用的。形容毫无用处。

成语出处:清·黄景仁《杂感》:“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bù jīng yī shì,bù zhǎng yī zhì

成语解释:智:智慧,见识。不经历一件事情,就不能增长对那件事情的见识。

例  句:俗语说:“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我如今知道了,你又该来支问着我了!(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回)

不拘一格bù jū yī gé

成语解释:拘:限制;格:规格,方式。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一个格局。

成语出处:清·龚自珍《己亥杂诗》:“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例  句:不但体裁,风格,题材,表现手法可以鼓励勇于创新,甚至连主题,也可以是不拘一格的。(秦牧《“果王”的美号》)

一生一世yī shēng yī shì

成语解释:一辈子。

不敢越雷池一步bù gǎn yuè léi chí yī bù

成语解释:越:跨过;雷池:湖名,在安徽省望江县南。原指不要越过雷池。后比喻不敢超越一定的范围和界限。

成语出处:晋·庾亮《报温峤书》:“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

例  句:是用来批评那些已经学习了很多却“不敢越雷池一步”、在艺术手法上陈陈相因的人们的。(秦牧《独创一格》)

不名一钱bù míng yī qián

成语解释:名:占有。一个钱也没有。形容极其贫穷。

成语出处:《史记·佞幸列传》:“竟不得名一钱,寄死人家。”汉·王充《论衡·骨相》:“通有盗铸钱之罪,景帝考验,通亡,寄死人家,不名一钱。”

例  句:他自己是不名一钱的,如何去得,惟有向亲朋借贷。(清·黄小配《大马扁》第一回)

不能赞一辞bù néng zàn yī cí

成语解释:赞:赞助;赞一辞:添一句话。提不出一点意见。形容文章非常完美。

成语出处:《史记·孔子世家》:“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

例  句:然文字之学,早已一切还给章先生,略无私蓄,所以甚服此书之浩瀚,而不能赞一辞。(《鲁迅书信集·致台静农》)

决一胜负jué yī shèng fù

成语解释:决:决定;胜负:胜败。进行决战,判定胜败。

例  句:……若不听我良言,只是与你决一胜负。(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四十七回)

君子一言,快马一鞭jūn zǐ yī yán,kuài mǎ yī biān

成语解释:比喻一言为定,决不翻诲。

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六:“快马一鞭,快人一言。有事何不出头来,无事各自珍重。”

不一而足bù yī ér zú

成语解释:足:充足。指同类的事物不只一个而是很多,无法列举齐全。

成语出处:《公羊传·文公九年》:“始有大夫,则何以不氏?许夷狄者,不一而足也。”

例  句:两边摆地摊,售卖农家器具及乡下日用物件的,不一而足。(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十一回)

不以一眚掩大德bù yǐ yī shěng yǎn dà dé

成语解释:以:因;眚:过失,错误;掩:遮蔽,遮盖;德:德行。不因为一个人有个别的错误而抹杀他的大功绩。

成语出处:《左传·僖公三十年》:“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不易一字bù yì yī zì

成语解释:不更动一个字。形容文章写得又快又好。

不赞一词bù zàn yī cí

成语解释:一句话也不说。

成语出处:《史记·孔子世家》:“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

例  句:我大抵任他自言自语,不赞一词,他独自发完议论,也就算了。(鲁迅《呐喊·头发的故事》)

不值一顾bù zhí yī gù

成语解释:顾:看。不值得一看。形容瞧不起某事物。

成语出处:明·方孝儒《送龚彦佐序》:“夫禄之以天下而系马千驷,常人思以其身易之而不可得,而伊尹不屑一顾视焉。”

例  句:相反地,被认为是软弱的表现,不值一顾。(毛泽东《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善于时局的声明》)

一干人犯yī gān rén fàn

成语解释:指罪犯和有关的人。

棋高一着,缚手缚脚qí gāo yī zhāo,fù shǒu fù jiǎo

成语解释:本指棋艺,后比喻技术高人一头,对方就无法施展本领。

沧海一粟cāng hǎi yī sù

成语解释:粟:谷子,即小米。大海里的一粒谷子。比喻非常渺小。

成语出处:宋·苏轼《前赤壁赋》:“寄蜉蝣天天地,渺苍海之一粟。”

例  句:我本人只是沧海一粟,渺小得很。真正伟大的是中国人民,是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钱学森《在授奖仪式上的讲话》)

猖獗一时chāng jué yī shí

成语解释:猖獗:凶猛而放肆。形容坏人或反动势力一时间显得特别凶猛放肆。

百无一失bǎi wú yī shī

成语解释:形容有充分把握,绝对不会出差错。

成语出处:汉·王充《论衡·须颂》:“从门应庭,听堂室之言,什而失九,如升堂窥室,百不失一。”

例  句:这项任务很重要,不仅要完成,还要做到百无一失。

一举两得yī jǔ liǎng dé

成语解释:做一件事得到两方面的好处。

成语出处:《晋书·束皙传》:“赐其十年炎复,以慰重迁之情,一举两得,外实内宽。”

例  句:一则免楚之患,二则激晋之来,岂非一举两得?(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六十一回)

惩一儆百chéng yī jǐng bǎi

成语解释:惩:惩罚;警:警戒。处死一个人,借以警戒许多人。

成语出处:《汉书·尹翁归传》:“其有所取也,以一警百,吏民皆服,恐惧改行自新。”

例  句:兄弟今天定要惩一儆百,让众人当面看看,好叫他们有个怕惧。(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六回)

吃一堑,长一智chī yī qiàn,zhǎng yī zhì

成语解释:堑:壕沟,比喻困难、挫折。受一次挫折,增长一分见识。

挂一漏万guà yī lòu wàn

成语解释:挂:钩取,这里指说到,提到;漏:遗漏。形容说得不全,遗漏很多。

成语出处:唐·韩愈《南山》诗:“团辞试提挈,挂一念万漏。”

例  句:我的汇报难免挂一漏万,请大家补充。

一脉相承yī mài xiāng chéng

成语解释:从同一血统、派别世代相承流传下来。批某种思想、行为或学说之间有继承关系。

例  句:如果我们再知道他们是好到如之问《祭杨盈川文》所说的那程度,我们便更能了然于王、杨与沈、宋所以是一脉相承之故。(闻一多《四杰》)

一命呜呼yī mìng wū hū

成语解释:呜呼:叹词,古代祭文末多有此词,后即以此为死亡的代称。指人死亡。

例  句:汤峻岩说:“杀两个叫花子开张!这两个叫花子就是这样一命呜呼了。(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吹皱一池春水chuī zhòu yī chí chūn shuǐ

成语解释:原形容风儿吹指水面,波浪涟漪。后作为与你有何相干或多管闲事的歇后语。

成语出处:南唐·冯延巳《谒金门》词:“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春风一度chūn fēng yī dù

成语解释:度:次,回。比喻领略一番美妙的生活情趣。亦借指男女合欢。

成语出处:元·王实甫《四丞相高会丽春堂》第三折:“老夫为官,不如在此闲居也……到今日身无所如,想天公也有安排我处,可不道吕望严陵自千古,这便算的我春风一度。”

例  句:春风一度,即别东西,何劳审究,岂将留名字作贞坊耶?(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荷花三娘子》)

春宵一刻chūn xiāo yī kè

成语解释:欢娱难忘的美好时刻。

成语出处:宋·苏轼《春夜》:“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一切众生yī qiè zhòng shēng

成语解释:佛教指人类和一切生物。

成语出处:《妙法莲花经·譬喻品》:“一切众生皆是吾子。”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wén wǔ zhī dào,yī zhāng yī chí

成语解释:文、武:指周文王和周武王。意思是宽严相结合,是文王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现用来比喻生活的松紧和工作的劳逸要合理安排。

成语出处:《礼记·杂记下》:“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例  句:古人说:“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现在“弛”一下,同志们会清醒起来。(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

一日千里yī rì qiān lǐ

成语解释:原形容马跑得很快。后比喻进展极快。

成语出处:《庄子·秋水》:“骐、骥、骅、骝,一日而驰千里。”《史记·刺客列传》:“臣闻骐骥盛壮之时,—日而驰千里;至其衰老;驾马先之。”

例  句:由于负责干部的艰苦奋斗,业务更一日千里,异常发达,不到一年,全国分店已达五十余处。(邹韬奋《患难余生记·进步文化的遭难》)

打成一片dǎ chéng yī piàn

成语解释:形容感情融洽,成为一体。

成语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五:“老僧四十年方打成一片。”

例  句:扬弃知识阶级的绅士身分,提高大众的鉴赏水准,这样打成一片,平民化,大众化。(朱自清《论通俗化》)

百里挑一bǎi lǐ tiāo yī

成语解释:一百个当中就挑出这一个来。形容人才出众。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姑爷年纪略大几岁,并没有娶过的,况且人物儿长的是百里挑一的。”

例  句:对报名参军的人挑选很严格,可以说是百里挑一。

一视同仁yī shì tóng rén

成语解释:原指圣人对百姓一样看待,同施仁爱。后多表示对人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成语出处:唐·韩愈《原人》:“是故圣人一视同仁,笃近而举远。”

例  句:警察却不怕自行车,更不怕洋车和三轮儿。他们对洋车和三轮儿倒是一视同仁,一个不顺眼就拳脚一齐来。(朱自清《回来杂记》)

倒打一耙dào dǎ yī pá

成语解释:《西游记》故事:猪八戒以钉耙为武器,常用回身倒打一耙的绝技战胜对手。自己做错了,不仅拒绝别人的指摘,反而指摘对方。

例  句:看来,他们上上下下都串通好了,而且要倒打一耙。

登高一呼dēng gāo yī hū

成语解释:比喻有影响的人物发出倡议。

例  句:一省之内,惟彼独尊,自然是登高一呼,众山响应。(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回)

丁一卯二dīng yī mǎo èr

成语解释:丁:通“钉”,这里指榫头;卯:器物上接榫头的孔眼。丁卯合位,一丝不差。形容确实、牢靠。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抱妆盒》第三折:“要说个丁一卯二,不许你差三错四。”

丁一确二dīng yī què èr

成语解释:明明白白,确确实实。

成语出处:《朱子语类·易三》:“修辞便立诚,如今人持择言语,丁一确二,一字是一字,一句是一句,便是立诚。”

例  句:知县见他丁一确二说着,有些信将起来道:“果有这等事!不要冤屈了平人。”(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五)

举国一致jǔ guó yī zhì

成语解释:全国上下,团结一致。

例  句:所有问题的中心点还是中国全体人民团结起来,树立举国一致的抗日阵线。(毛泽东《论持久战》)

举一废百jǔ yī fèi bǎi

成语解释:举:提出;废:弃。提出一点,废弃许多。指认识片面。

成语出处:《孟子·尽心上》:“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

不识一丁bù shí yī dīng

成语解释:形容一个字也不认识。

成语出处:《旧唐书·张弘靖传》:“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弓,不如识一丁字。”

例  句:而云古无类书,此真一丁不识之无知妄作也矣。(清·平步青《霞外捃屑》卷七)

背水一战bèi shuǐ yī zhàn

成语解释:背水:背向水,表示没有退路。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

成语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说,汉将军韩信率军攻赵,穿出井陉口,命令将士背靠大河摆开阵势,与敌人交战。韩信以前临大敌,后无退路的的处境来坚定将士拼死求胜的决心,结果大破赵军。

例  句:我军下定了背水一战的决心,终于杀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

不屑一顾bù xiè yī gù

成语解释:不屑:不值得,不愿意;顾:看。认为不值得一看。形容极端轻视。

成语出处:明·方孝儒《送龚彦佐序》:“夫禄之以天下而系马千驷,常人思以其身易之而不可得,而伊尹不屑一顾视焉。”

例  句:我的眼光是一直线,只看前面的,两旁和后方,悍都然不屑一顾了。(清·曾朴《孽海花》第二十八回)

一筹莫展yī chóu mò zhǎn

成语解释:筹:筹划、计谋;展:施展。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

成语出处:《宋史·蔡幼学传》:“其极至于九重深拱而群臣尽废,多士盈庭而一筹不吐。”

例  句:平时学习不认真,不求甚解,到用时就会感到知识贫乏,一筹莫展。

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yī zhāo quán zài shǒu,biàn bǎ lìng lái xíng

成语解释:一旦掌了权,就发号施令,指手画脚。

成语出处:明·顾大典《青衫记·承璀受阃》:“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 ,大小三军,听吾命令。”

一之谓甚yī zhī wèi shèn

成语解释:甚:过分。做了一次,已经过分。比喻错误不能重犯。

成语出处:《左传·僖公五年》:“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谓甚,其可再乎?”

独一无二dú yī wú èr

成语解释:没有相同的或没有可以相比的。

例  句:赢了钱,便大把的赏人;输了钱,无论上千上万,从不兴皱眉头:真要算得独一无二的好赌品了。(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一回)

多此一举duō cǐ yī jǔ

成语解释:指多余的,没有必要的举动。

例  句:问起北京人来,只知道《三侠五义》,而南方人却只见有曲园老人的改本,此老实在可谓多此一举。(《鲁迅书信集·致胡适》)

以一知万yǐ yī zhī wàn

成语解释:从了解一点到推知其他许多事物。

成语出处:《荀子·非相》:“以近知远,以一知万,以微知明,此之谓也。”

例  句:正确的学习方法是举一反三,以一知万。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yùn yòng zhī miào,cún hū yī xīn

成语解释:意思是摆好阵势以后出战,这是打仗的常规,但运用的巧妙灵活,全在于善于思考。指高超的指挥作战的艺术。

成语出处:《宋史·岳飞传》记载,岳飞对宗泽说:“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例  句:古人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这个“妙”,我们叫做灵活性,这是聪明的指挥员的出产品。(毛泽东《论持久战》)

莫衷一是mò zhōng yī shì

成语解释:不能决定哪个是对的。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痛史》第三回:“诸将或言固守待援,或言决一死战,或言到临安求救。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例  句:人们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罚一劝百fá yī quàn bǎi

成语解释:处罚一个人以惩戒众人。

成语出处:唐·韩愈《谁氏子》:“罚一劝百政之经,不从而诛不晚耳。”李汉注引《中说》:“牡如晦问政,子曰:‘赏一以劝百,罚一以惩众。’”

例  句:臣知已事不诤,然异时或有此比,要须有司论报,罚一劝百,孰不甘心。(宋·欧阳修《新唐书》)

反戈一击fǎn gē yī jī

成语解释:掉转武器向自己原来所属的阵营进行攻击。

成语出处:《尚书·武成》:“前徙倒戈,攻于后以北。”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七回:“吾与杨将军反戈击之。但看火起为号,温侯以兵相应可也。”

例  句:又因为从旧垒中来,情形看得较为分明,反戈一击,易制强敌的死命。(鲁迅《坟·写在〈坟〉后面》)

一佛出世,二佛涅槃yī fó chū shì,èr fó niè pán

成语解释:佛家称生为“出世”,死为“涅槃”。指死去活来。

尊严作文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三十九回:“打得宋江一佛出世,二佛涅槃,皮开肉绽,鲜血淋漓。”

一概而论yī gài ér lùn

成语解释:一概:同一标准,一律。指处理事情或问题不分性质,不加区别,用同一标准来对待或处理。

成语出处:《楚辞·九章·怀沙》:“同糅玉石兮,一而相量。”唐·刘知几《史通·叙事》:“而作者安可以方古,一概而论得失?”

例  句:我们对具体问题要做具体分析,决不能一概而论。

步调一致bù diào yī zhì

成语解释:步调:行进的步伐。比喻行动和谐一致。

例  句:两小小组配合默契,步调一致,任务完成得很好。

浮一大白fú yī dà bái

成语解释:浮:违反酒令被罚饮酒;白:罚酒用的酒杯。原指罚饮一大杯酒。后指满饮一大杯酒。

成语出处:汉·刘向《说苑·善说》:“魏文侯与大夫饮酒,使公乘不仁为觞政,曰:‘饮不釂者,浮以大白。’”

例  句:得此喜信,胜听挞音,当浮一大白。(清·曾朴《孽海花》第二十四回)

一哄而散yī hōng ér sàn

成语解释:哄:吵闹。形容聚在一起的人一下子吵吵嚷嚷地走散了。

成语出处: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壬戌科罢选吉士》第十卷:“御笔硃书四大字,曰:‘今年且罢。’于是一哄而散。”

例  句:白凤、阿男早收拾好钱文,向众人道谢,看的就一哄而散了。(清·吴趼人《情变》第六回)

一挥而成yī huī ér chéng

成语解释:挥:挥笔;成:成功。一动笔就写成了。形容写字、写文章、画画快。

成语出处:宋·蔡□《铁围山丛谈》:“公乃徐徐调笔而操之,顾谓客子:‘欲何字耶?’恶客即拱而答:‘某愿作龟山字尔。’公乃大笑,因一挥而成。”

例  句:时理宗在位久,政理浸怠,天祥以法天不息为对,其言万余,不为稿,一挥而成。帝亲拔为第一。(《宋史·文天祥传》)

一技之长yī jì zhī cháng

成语解释:技:技能,本领;长:擅长、长处。指有某种技能或特长。

成语出处:清·郑燮《郑板桥集·家书·淮安舟中寄舍弟墨》:“愚兄平生漫骂无礼,然人有一才一技之长,一行一言之美,未尝不啧啧称道。”

例  句:风琴棋书画,医卜星相,如有一技之长者,前来进谒,莫不优礼以待。(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十四回)

千篇一律qiān piān yī lǜ

成语解释:一千篇文章都一个样。指文章公式化。也比喻办事按一个格式,非常机械。

成语出处: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中:“张公虽复千篇,犹一体耳。”宋·苏轼《答王庠书》:“今程试文字,千人一律,考官亦厌之。”

例  句:她又开始说起千篇一律的恳求的话语来了。(沙汀《磁力》)

高人一筹gāo rén yī chóu

成语解释:高人:比一般人高;筹:筹码。比一般人高出一个筹码。指胜过别人。

成语出处:明·归有光《震川集·别集·七·与沈敬甫七首》:“圹志、子建云亦似。但千古哭声未尝不同,何论前世有屈原,贾生耶?以发吾之愤愤而已!钦甫云:更似高人一筹也。”

劝百讽一quàn bǎi fěng yī

成语解释:形容规讽正道的言辞远远及不上劝诱奢靡的言辞。意在使人警戒,但结果却适得其反。

成语出处:《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扬雄以为靡丽之赋,劝百而讽一,犹驰骋郑卫之声,曲终而奏雅,不已亏乎?”

各执一词gè zhí yī cí

成语解释:执:坚持。各人坚持各人的说法。形容意见不一致。

例  句:辩论会上,双方各执一词,争执不下。

成一家言chěng yī jiān yán

成语解释:指学问自成体系可派别。

成语出处:《新唐书·韩愈传》:“每言文章自汉司马相如、太史公、刘向、扬雄后,作者不世出,故愈深探本元,卓然树立,成一家言。”

更上一层楼gèng shàng yī céng lóu

成语解释:原意是要想看得更远,就要登得更高。后比喻使已取得的成绩再提高一步。

成语出处:唐·王之涣《登鹳雀楼》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例  句:形势发展了,我们的工作也应该更上一层楼。

一口三舌yī kǒu sān shé

成语解释:比喻唠叨、话多。

成语出处:汉·焦延寿《易林》卷十:“一口三舌,相妨无益。”

三位一体sān wèi yī tǐ

成语解释:基督教把圣父、圣子、圣灵称为三位一体。常用来比喻三个人、三件事或三个方面联成的一个紧密不可分的整体。

一雷二闪yī léi èr shǎn

成语解释:形容躲避迅速。

尺蚓穿堤,能漂一邑chǐ yǐn chuān dī,néng piāo yī yì

成语解释:蚯蚓虽小,但它把堤岸穿透了,就能把整个城市淹没。比喻不注意小的事故,就会引起大祸。

成语出处:北齐·刘昼《刘子新论·慎隙》:“尺吲穿堤,能漂一邑;寸烟汇穴,致毁千室。”

百无一是bǎi wú yī shì

成语解释:干一百件事,也没有做对一件。形容全都做错了,一无是处。

例  句:此人做事百无一是,如若重用应当三思而后行。

冠绝一时guàn jué yī shí

成语解释:冠绝:遥遥领先,位居第一。形容在某一时期内超出同辈,首屈一指。

成语出处:《晋书·刘聪载记》:“十王习击刺,猿臂善射,弯弓三百斤,膂力骁捷,冠绝一时。”

例  句:凝古辞学精敏,义理该通,凡数千言,冠绝一时,天下仰风。(五代·五王保《唐摭言》卷十)

传诵一时chuán sòng yī shí

成语解释:诵:称诵、传述。在某一个时期内,人们到处传述。

例  句:这故事颇为传诵一时……不过其中是带一点反对革命的意味的。(鲁迅《洋服的没落》)

沆瀣一气hàng xiè yī qì

成语解释:沆瀣:指唐时的崔沆、崔瀣。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

成语出处:宋·钱易《南部新书·戊集》:“又乾符二年,崔沆放崔瀣,谭者称座主门生,沆瀣一气。”

例  句:皓东的敏锐活泼,和胜佛的豪迈灵警,两雄相遇,尤其沆瀣一气。(清·曾朴《孽海花》第十四回)

尝鼎一脔cháng dǐng yī luán

成语解释:鼎:古代炊具,三足两耳;脔:切成块的肉。尝鼎里一片肉,就可以知道整个鼎里的肉味。

成语出处:《吕氏春秋·察今》:“尝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

例  句:那上等的,自有一班王孙公子去问津,那下等的,也有那些逐臭之夫,垂涎着尝鼎一脔。(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

宿弊一清sù bì yī qīng

成语解释:多年的弊病一下就肃清了。

虎生三子,必有一彪hǔ shēng sān zì,bì yǒu yī biāo

成语解释:比喻众多子女之中,一定有一个超群出众的人。

成语出处:《癸辛杂识》:“谚云:‘虎生三子,必有一彪。’”

划一不二huà yī bù èr

成语解释:指按照定价卖出,不打折扣。形容做事刻板。

成语出处:《汉书·曹参传》:“萧何为法,讲若画一。”

例  句:于是文章也就不能划一不二,可说之处说一点,不能说之处便罢休。(鲁迅《南腔北调集·题记》)

一片焦土yī piàn jiāo tǔ

成语解释:形容遭遇火灾(或战火),房屋全部被衩焚毁的景象。

天字第一号tiān zì dì yī hào

成语解释:天:天字是《千字文》首句“天地玄黄”的第一个字。指第一或第一类中的第一号。比喻最高的、最大的或最强的。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八:“那女眷且是生得美貌,打听来是这客人的爱妾,日日雇了天字一号的太湖船,摆了盛酒,吹弹歌唱俱备,携了此妾下湖。”

通同一气tōng tóng yī yì

成语解释:串通在一起。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一十回:“况且打死的贼是周瑞的干儿子,必是他们~的。”

回眸一笑huí móu yī xiào

成语解释:眸:眼珠。转动眼珠,嫣然一笑。常用以形容女子妩媚的表情。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例  句:有绿衫女子,时乘墙缺窥之,或偶避人,亦必回眸一笑,若与目成。(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一》)

万死一生wàn sǐ yī shēng

成语解释:死的可能极大,活的希望极小。比喻冒生命危险。

成语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夫人臣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赴公家之难,斯已奇矣。”宋·陆游《晚泊》诗:“身游万死一生地,路入千峰百嶂中。”

例  句:有当时一个遗民,于万死一生之中,逃出性命,做了一本《扬州十日记》,叙述杀戮之惨。(清·陈天华《狮子吼》第二回)

一犬吠形,百犬吠声yī quǎn fèi xíng,bǎi quǎn fèi shēng

成语解释:吠:狗叫;形:影子。一只狗看到影子叫起来,很多狗也跟着乱叫。比喻不了解事情真相,随声附和。

成语出处:汉·王符《潜夫论·贤难》:“谚云:‘一犬吠形,百犬吠声’。”

从一而终cóng yī ér zhōng

成语解释:丈夫死了不再嫁人,这时旧时束缚妇女的封建礼教。

成语出处:《周易·恒》:“曰妇人贞洁,从一而终也。”

例  句:同一个人,怎的女子就该从一而终,男子便许大妻大妾?(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七回)

浑然一体hún rán yī tǐ

成语解释:浑然:混同在一起的样子。融合成一个整体,不可分割。也形容文章绘画,布置匀整,结构谨严。

成语出处:《二程遗书》卷二上:“学者须先识仁。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

例  句:这幅山水画气势雄壮,结构紧凑,浑然一体。

聪明一世cōng míng yī shì

成语解释:表示一个人一辈子聪明。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滕大尹鬼断家私》:“若我断不出此事,枉自聪明一世。每日退堂,便将画图展玩,千思万想。”

一日之长yī rì zhī zhǎng

成语解释:年龄大或资格老的自谦说法。

成语出处:《论语·先进》:“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烜赫一时xuǎn hè yī shí

成语解释:烜赫:声势很盛。在一个时期内名声威势很盛。

成语出处:宋·王安石《上杜学士书》:“虽将相大臣,气势烜赫,上所尊宠……一有罪过,纠诘按治。”

例  句:然而,七百年前,它却的的确确曾经是欧亚大陆烜赫一时的中心。(秦牧《访蒙古古都遗迹》)

济济一堂jǐ jǐ yī táng

成语解释: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成语出处:《书·大禹谟》:“济济有众。”

例  句:摄影中济济一堂的满是儿童。(朱自清《“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

言行一致yán xíng yī zhì

成语解释:说的和做的完全一个样。

例  句:我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事实具在,我虽死不移。(郭沫若《屈原》第四幕)

一时半刻yī shí bàn kè

成语解释:指很短的时间。

加人一等jiā rén yī děng

成语解释:加:超过。超过别人一等。比喻学问才能超过一般人。也指争强好胜。

成语出处:《礼记·檀弓上》:“献子加于人一等矣。”

例  句:你这见解,一定加人一等,这等玄妙高超法,我两个怎能帮助你得来(《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回)

一败涂地yī bài tú dì

成语解释:形容失败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成语出处:《史记·高祖本纪》:“天下方扰,诸侯并起,今置将不善,壹败涂地。”

一斑窥豹yī bān kuī bào

成语解释: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江天一色jiāng tiān yī sè

成语解释:形容江面宽阔,水天相接。

成语出处: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一棒一条痕yī bàng yī tiáo hén

成语解释:比喻做事扎实。

成语出处:《朱子语类》:“大概圣人做事,如所谓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直是恁地。”

鹪鹩一枝jiāo liáo yī zhī

成语解释:鹪鹩做窝,只占用一根树枝。比喻一个安身之处或一个工作位置。

成语出处:《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孑然一身jié rán yī shēn

成语解释:孤孤单单一个人。

成语出处:《三国志·吴书·陆瑁传》:“若实孑然,无所凭赖,其畏怖远迸,或难卒灭。”

例  句:只是公子孑然一身,又没盘缠,怎能够装载回去。(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二十七)

一碗水端平yī wǎn shuǐ duān píng

成语解释:比喻处理事情公正,不偏袒任何一方。

九牛一毛jiǔ niú yī máo

成语解释:九条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大数量中极微小的数量,微不足道。

成语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

例  句:九牛一毫莫自夸,骄傲自满必翻车。(陈毅《感事书怀·七古·手莫伸》诗)

九死一生jiǔ sǐ yī shēng

成语解释:形容经历很大危险而幸存。也形容处在生死关头,情况十分危急。

成语出处:战国楚·屈原《离骚》:“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刘良注:“虽九死无一生,未足悔恨。”

例  句:您哥哥剑洞枪林快厮杀,九死一生不当个耍。(元·王仲文《救孝子》第一折)

定于一尊dìng yú yī zūn

成语解释:尊:指具有最高权威的人。旧指思想、学术、道德等以一个最有权威的人做唯一的标准。

成语出处:《史记·秦始皇本纪》:“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之所建立。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

一不压众,百不随一yī bù yā zhòng,bǎi bù suí yī

成语解释:少数敌不过多数。

一误再误yī wù zài wù

成语解释:一次又一次的失误。形容屡被耽误或屡犯错误。

成语出处:《宋史·魏王廷美传》:“太宗尝以传国之意访之赵普。普曰:‘太祖已误,陛下岂容再误邪?’”

例  句:徒以误解民治真精神,且过恃自己之武力,一误再误,而卒自陷于穷途。(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二五回)

决一雌雄jué yī cí xióng

成语解释:雌雄:比喻高低、胜负。指较量一下胜败高低。

成语出处:《史记·项羽本纪》:“天下匈奴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

一差二错yī chà èr cuò

成语解释:可能发生的意外或差错。

决一死战jué yī sǐ zhàn

成语解释:对敌人拼死决战。

独霸一方dú bà yī fāng

成语解释:霸占一个地方(多指坏人)。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古今小说·临安里钱婆留发迹》:“钱王生于乱世,独霸一方,做了十四州之主。”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yī yè zhàng mù,bù jiàn tài shān

成语解释:蔽:遮。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体。

成语出处:《鹖冠子·天则》:“一叶蔽目,不见太山;两豆塞耳,不闻雷霆。”

例  句:你们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仅仅因为一些小的失误就全盘否定我们所取得的成就。

独步一时dú bù yī shí

成语解释:形容非常突出,一个时期内没有人能比得上。

成语出处:《晋书·陆喜传》:“文藻宏丽,独步当时;言论慷慨,冠乎终古。”《宣和画谱》卷十一:“论者谓熙独步一时,虽年老落笔益壮,如随其年貌焉。”

一应俱全yī yīng jù quán

成语解释:一应:一切;俱:都。一切齐全,应有尽有。

例  句:厨房里的各种调味作料,一应俱全。

独此一家,别无分店dú cǐ yī jiā,bié wú fēn diàn

成语解释:原是一些店铺招揽生意的用语,向顾客表明他没分店,只能在他这一家店里买到某种商品。泛指某种事物只有他那儿有,别处都没有。

一元复始yī yuán fù shǐ

成语解释:指新的一年的开始。并常以下句“万象更新”合成春联。

成语出处:《公羊传·隐公元年》:“元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yī zhāo bù shèn,mǎn pán jiē shū

成语解释:原指下棋时关键的一步棋走得不当,整盘棋就输了。比喻某一个对全局具有决定意义的问题处理不当,结果导致整个失败。

灵机一动líng jī yī dòng

成语解释:急忙中转了一下念头(多指临时想出了一个办法)。

例  句:他灵机一动,撒了一个谎。(周立波《暴风骤雨》十一)

一锤子买卖yī chuí zi mǎi mài

成语解释:只做一次生意。多指价钱贵,货色次,服务态度不好,顾客不愿再来打交道。

略见一斑lüè jiàn yī bān

成语解释:比喻从看到的一部分可以推知全体。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例  句:诸如此类,虽未得其皮毛,也就略见一斑了。(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八回)

略胜一筹lüè shèng yī chóu

成语解释:筹:筹码,古代用以计数的工具,多用竹子制成。比较起来,稍微好一些。

例  句:这时,只要不是下等签,他就会感到一些满足,何况这比“中下”还略胜一筹。(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九章)

一代风流yī dài fēng liú

成语解释:指创立风尚、为当时景仰的人物。

成语出处:宋·陈师道《后山诗注·丞相温公挽词》:“一代风流尽,三师礼数崇。”

罗掘一空luó jué yī kōng

成语解释:罗:用网捕鸟;掘:指挖掘老鼠洞找粮食。用尽一切办法,搜括财物殚尽。

例  句:是时宁城已罗掘一空,急切不得巨款,没奈何任他所为。(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三十回)

眉毛胡子一把抓méi máo hú zi yī bǎ zhuā

成语解释:俗语。比喻做事不分轻重缓急。

耳目一新ěr mù yī xīn

成语解释:耳目:指见闻。听到的、看到的跟以前完全不同,使人感到新鲜。

例  句:如今一上船,便觉得另是一番风味,耳目一新。(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二回)

一得之愚yī dé zhī yú

成语解释:指自己对某件事的一点看法。

成语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二虎相斗,必有一伤èr hǔ xiāng dòu, bì yǒu yī shāng

成语解释:两只凶恶的老虎争斗起来,其中必有一只受伤。比喻敌对双方实力都很强,激烈斗争的结果,必有一方吃亏。

成语出处:明·烟霞散人《斩鬼传》第四回:“这叫做二虎相斗,必有一伤,待他伤了一个,便容易了。”

知一万毕zhī yī wàn bì

成语解释:指理解本质,万事尽通。

成语出处:《庄子·天地》:“通于一而万事毕。”

中河失舟,一壶千金zhōng hé shī zhō,yī hú qiān jīn

成语解释:比喻东西虽然轻微,用得到的时候便十分珍贵。

成语出处:《遏冠子·学问》:“中河失船,一壶千金,贵贱无常,时使物然。”

目空一切mù kōng yī qiè

成语解释: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形容极端骄傲自大。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二回:“但他恃著自己学问,目空一切,每每把人不放在眼内。”

一方之任yī fāng zhī rèn

成语解释:负一方面责任的职务。

成语出处:《汉书·终军传》:“不足以亢一方之任,窃不胜愤懑。”

偶一为之ǒu yī wéi zhī

成语解释:指平常很少这样做,偶尔才做一次。

成语出处:宋·欧阳修《纵囚论》:“若夫纵而来归而赦之,可偶一为之尔。”

一分为二yī fēn wéi èr

成语解释:哲学用语,指事物作为矛盾的统一体,都包含着相互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通常指全面看待人或事物,看到积极方面,也看到消极方面。

平地一声雷píng dì yī shēng léi

成语解释:比喻突然发生的重大变动。也比喻名声或地位突然升高。

成语出处:五代·前蜀·韦庄《喜迁莺》:“凤衔金榜出门来,平地一声雷。”

例  句:虽然是运不齐,他可也志不灰。只等待桃花浪暖蛰龙飞,平地一声雷。(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三折)

一改故辙yī gǎi gù zhé

成语解释:彻底改变走惯了的老路。指坚决走上新路。

风行一时fēng xíng yī shī

成语解释:风行:象刮风一样流行。形容事物在一个时期内非常盛行。

成语出处: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回:“不是弟妄下雌黄,只怕唐兄印行的《不息斋稿》,虽然风行一时,决不能望《五丁阁稿》的项背哩!”

一个萝卜一个坑yī gè luó bo yī gè kēng

成语解释:比喻一个人有一个位置,没有多余。也形容做事踏实。

一鼓作气yī gǔ zuò qì

成语解释: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勇气。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成语出处:《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例  句:初听这话,还是一鼓作气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八回)

铅刀一割qiān dāo yī gē

成语解释:铅刀虽不锋利,偶尔用得得当,也能割断东西。比喻才能平常的人有时也能有点用处。多作请求任用的谦词。

成语出处:《后汉书·班超传》:“况臣奉大汉之威,而无铅刀一割之用呼?”

牵一发而动全身qiān yī fà ér dòng quán shēn

成语解释:比喻动极小的部分就会影响全局。

成语出处:清·龚自珍《自春徂秋偶有所感触》诗:“一发不可牵,牵之动全身。”

千部一腔,千人一面qiān bù yī qiāng,qiān rén yī miàn

成语解释:比喻都是老一套,没有变化(多指创作)。

千金一掷qiān jīn yī zhì

成语解释:形容生活奢侈,用钱没有节制。

成语出处:唐·李白《寄王明府》诗:“莫惜连船沽美酒,千金一掷买春芳。”

一狐之腋yī hú zhī yè

成语解释:腋:指狐狸腋下的皮毛。一只狐狸腋下的皮毛。比喻珍贵的东西。

成语出处:《史记·赵世家》:“吾闻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

例  句:百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三回)

千里一曲qiān lǐ yī qǔ

成语解释:比喻举止随便,不拘小节。

成语出处:《公羊传·文公十二年》:“曷为以水地?河曲疏矣,河千里而一曲也。”

千里姻缘一线牵qiān lǐ yīn yuán yī xiàn qiān

成语解释:指婚姻是由月下老人暗中用一红线牵连而成。

成语出处:唐·李复言《续玄怪录·定婚店》

一己之私yī jǐ zhī sī

成语解释:指个人的私心、私利。

成语出处:宋·李格非《书洛阳名园记后》:“放乎一己之私,自为之而忘天下之治,忽欲退享此得乎?”

例  句:上则扰乱政治,下则摇惑民心,皆由腐败官僚有意编造,以快一己之私。(章炳麟《致报界俱进会书》)

一家之计yī jiā zhī jì

成语解释:指一夫一妻的家庭。

高出一筹gāo chū yī chóu

成语解释:筹:筹码。比别人高出一个筹码。指比别人高明一些。

例  句:孙文慨然道:“公系我国的政治家,一切设施,比文等高出一筹,文亦不必参议。”(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五回)

千载一时qiān zǎi yī shí

成语解释:一千年才有这么一个时机。形容机会极其难得。

成语出处:晋·王羲之《与会稽王笺》:“遇千载一时之运,顾智力屈于当年。”

例  句:圣天子赫然有意千载一时之治,删弃文法,捐除科条,裁损吏议,亲总其大纲大纪,以进退一世。(清·龚自珍《明良论》)

青山一发qīng shān yī fà

成语解释:青山远望,其轮廓仅如发丝一样。形容极其遥远。也借指中原。

成语出处:宋·苏轼《澄迈驿通潮阁》诗之二:“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

全国一盘棋quán guó yī pán qí

成语解释:指全国各部门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全面安排,互相协作。

别树一帜bié shù yī zhì

成语解释:树:立;帜:旗帜。比喻另创一家或另创局面。

成语出处: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三:“元、白在唐朝所以能独树一帜者,正为其不袭盛唐窠臼也。”

例  句:Gastev是主张善用时间,别树一帜的,本集只收了一幅。(鲁迅《集外集拾遗·〈新俄画选〉小引》)

一介书生yī jiè shū shēng

成语解释:一介:一个。旧时读书人的自称或对普通读书人的雅称。

成语出处:唐·王勃《秋日登洪州滕王阁饯别序》:“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例  句:读书人又称书生。这固然是个可以骄傲的名字,如说“一介书生”、“书生本色”,都含有清高的意思。(朱自清《论书生的酸气》)

人手一册rén shǒu yī cè

成语解释:人人拿着一本(书)。多形容书的读者多。

一举手之劳yī jǔ shǒu zhī láo

成语解释:比喻不费力,只是一抬手那样。

一蹶不振yī jué bù zhèn

成语解释:蹶:栽跟头;振:振作。一跌倒就再也爬不起来。比喻遭受一次挫折以后就再也振作不起来。

成语出处:汉·刘向《说苑·说丛》:“一噎之故,绝谷不食,一蹶之故,却足不行。”

例  句:可惜,到了这二十世纪的中叶,说什么也一蹶不振了。(梁斌《红旗谱》四十二)

一客不烦二主yī kè bù fán èr zhǔ

成语解释:一个人全部承担,或由一个人始终成全其事。

一孔之见yī kǒng zhī jiàn

成语解释:从一个小窟窿里所看到的。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

成语出处:汉·桓宽《盐铁论·相刺》:“持规而非矩,执准而非绳,通一孔,晓一理,而不知权衡。”

例  句:以上所说是我个人的一孔之见,仅供大家参考。

容膝之安,一肉之味róng xī zhī ān,yī ròu zhī wèi

成语解释:形容生活条件并不好。

成语出处:《列女传·贤明》:“今以容膝之安,一肉之味,而怀楚国之忧,其可乎?”

如出一口rú chū yī kǒu

成语解释:象从一张嘴里说出来的。形容许多人说法一样。

成语出处:《韩非子·内储说下》:“州侯相荆,贵而主断,荆王疑之,因问左右,左右对曰‘无有’,如出一口也。”

例  句:杀伤疾患,十室九空。百姓怨嗟,如出一口。(唐·韩愈《黄家贼事宜状》)

如出一辙rú chū yī zhé

成语解释:辙:车轮碾轧的痕迹。好象出自同一个车辙。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

成语出处:宋·洪迈《容斋随笔》卷十一:“此四人之过,如出一辙。”

例  句:遥远相隔的民族有着这样如出一辙的民族传说。(秦牧《宣扬友爱的民族传说》)

功亏一篑gōng kuī yī kuì

成语解释:亏:欠缺;篑:盛土的筐子。堆九仞高的山,只缺一筐土而不能完成。比喻作事情只差最后一点没能完成。

成语出处:《尚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例  句:倘朝廷内外不和,动辄掣肘,必将使剿贼大事,功亏一篑。(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二章)

杀一儆百shā yī jǐng bǎi

成语解释:儆:警告。处死一个人,借以警戒许多人。

成语出处:《汉书·尹翁归传》:“其有所取也,以一警百,吏民皆服,恐惧改行自新。”

例  句:如果遇到抗拒,就杀一儆百。(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四章)

苟安一隅gǒu ān yī yú

成语解释:苟安:暂且偷生;一隅:一个角落。指一个小地方。暂且在一个小地方偷安。指统治者对外来侵略不进行抵抗。占据一个小地方以偷安。

例  句:方今奸臣弄权,专主和议;朝廷听信奸言,希图苟安一隅,无用兵之志。(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五十九回)

上下一心shàng xià yī xīn

成语解释:上上下下一条心。

成语出处:《淮南子·诠言训》:“上下一心,君臣同志。”

孤注一掷gū zhù yī zhì

成语解释:把所有的钱一次押上去,决一输赢。比喻在危急时用尽所有力量作最后一次冒险。

成语出处:《宋史·寇准传》:“博者输钱欲尽,乃罄所有出之,谓之孤注。”《晋书·何无忌传》:“刘毅家无担石之储,樗蒲一掷百万。”

例  句:无如他被全台的公愤逼迫得没有回旋余地,只好挺身而出,作孤注一掷了。(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十二回)

稍逊一筹shāo xùn yī chóu

成语解释:比较起来,稍微差一点。

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shě dé yī shēn guǎ,gǎn bǎ huáng dì lā xià mǎ

成语解释:比喻再难的事,拼着一死也敢干下去。

成语出处:《红楼梦》第六十八回:“拚着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盛极一时shèng jí yī shí

成语解释:形容一时特别兴盛或流行。

成语出处:清·方东树《刘悌堂诗集序》:“刘氏名弗耀于远,而其说盛行一时。”

例  句:侨胞亦知崇拜本国至圣,保存东方文明,故能发扬光大,盛极一时也。(鲁迅《三闲集·述香港恭祝圣诞》)

一路顺风yī lù shùn fēng

成语解释:旅途平安(多用于祝人)。

例  句:我们这次出门旅行真是一路顺风,沿途一点儿也没有耽误。

一马当先yī mǎ dāng xiān

成语解释:原指作战时策马冲锋在前。形容领先。也比喻工作走在群众前面,积极带头。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十六回:“即便勒兵列阵,一马当先,驰下山来,犹如天崩地塌之势。”

例  句:李自成看见敌人增加了援军,士气复振,就赶快把人马整顿一下,由他一马当先,继续猛冲猛攻。(姚雪垠《李自成》)

桂林一枝guì lín yī zhī

成语解释:桂花林中的一枝花。原为晋时郤诜的自谦语。后称誉人才学出众。

成语出处:《晋书·郤诜传》:“累迁雍州刺史。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首屈一指shǒu qū yī zhǐ

成语解释:首:首先。扳指头计算,首先弯下大拇指,表示第一。指居第一位。引申为最好的。

例  句:此校确系美国之首屈一指,我毕业于此后,纵欲继续研究,在此邦亦无处可去也。(闻一多《家书——给父母亲》)

数一数二shǔ yī shǔ èr

成语解释:不算第一也算第二。形容突出。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九回:“这门亲原是老亲,且又和我们是同在户部挂名行商,也是数一数二的大门户。”

例  句:他的学习成绩在班里是数一数二的。

水天一色shuǐ tiān yī sè

成语解释:水光与天色相浑。形容水天相接的辽阔景象。

成语出处:唐·王勃《滕王阁诗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例  句:那洞庭湖真个波涛万顷,水天一色。(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四十九回)

串通一气chuàn tōng yī qì

成语解释:相互勾结,一个鼻孔出气。

例  句:他们和赌馆的人虽然串通一气,惟恐怕他们冒冒失失的放枪拒敌……(清·张春帆《宦海》第二回)

一目了然yī mù liǎo rán

成语解释:目:看;了然:清楚,明白。一眼就看得很清楚。

成语出处:明·张岱《皇华考序》:“可见按图索籍,三溪道路,一目了然。”

例  句:却说这中堂正对着那个围场,四扇大窗洞开,场上的事,一目了然。(清·曾朴《孽海花》第十九回)

哄动一时hōng dòng yī shí

成语解释:在一个时期内惊动很多人。

例  句:这哄动一时的事件,经过了一通空论,已经渐渐冷落了。(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论人言可畏》)

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yī nián bèi shé yǎo,shí nián pà jǐng shéng

成语解释: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过苦头,以后一碰到类似的事情就害怕。

一念之差yī niàn zhī chā

成语解释:念:念头、主意;差:错误。一个念头的差错(造成严重后果)。

成语出处:宋·曾慥《类说》卷四十七引《遁斋闲览》:“一念之误,乃至于此。”

例  句:世间孽子、孤臣、义夫、节妇,其贤不肖往往只在一念之差。(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回)

一诺千金yī nuò qiān jīn

成语解释:诺:许诺。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成语出处:《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例  句:夫人而诚一诺千金,更无食言也者。(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二折金圣叹批)

一盘散沙yī pán sǎn shā

成语解释:比喻力量分散,没有组织起来。

带一字的成语及解释例句有哪些带一字的成语及解释例句有哪些

例  句:一盘散沙的军队是打不了胜仗的。

一片冰心yī piàn bīng xīn

成语解释:冰心:清洁的心。形容性情淡泊,不求名利。

成语出处: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诗:“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欢聚一堂huān jù yī táng

成语解释:欢乐愉快地聚集在一起。

天下一家tiān xià yī jiā

成语解释:视天下人为一家,和睦相处。也指全国统一。

成语出处:《礼记·礼运》:“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

例  句:天下一家,共享太平,几何乖漓浇薄之世,其不一旦变而为公平正直之世也。(太平天国·洪秀全《原道醒世训》)

一抔黄土yī póu huáng tǔ

成语解释:一抔:一捧。一捧黄土。借指坟墓。现多比喻不多的土地或没落、渺小的反动势力。

成语出处:《史记·张释之列传》:“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抔土,陛下何以加其法乎?”

铁板一块tiě bǎn yī kuài

成语解释:比喻结合紧密,不可分裂。也比喻牢固不变。

一钱不落虚空地yī qián bù luò xū kōng dì

成语解释:比喻丝毫不浪费。

同出一辙tóng chū yī zhé

成语解释:两种言论或行为完全一样。

同功一体tóng gōng yī tǐ

成语解释:指功绩和地位相同。

成语出处:《史记·黥布列传》:“往年杀彭越,前年杀韩信,此三人者,同功一体之人也,自疑祸及身,故反耳。”

例  句:郑父与克,同功一体之人,克诛,郑父安得不惧。(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二十九回)

万口一谈wàn kǒu yī tán

成语解释:千千万万人说同样的话。比喻意见一致。

成语出处:《宋史·胡铨传》:“今内而百官,外而军民,万口一谈,皆欲食伦之肉。”

毁誉不一huǐ yù bù yī

成语解释:毁誉:诋毁和称赞;不一:不一样,不一致。有人说好,有人说坏,说法不一。

例  句:外臣毁誉不一,俱着各自据实奏闻。(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十七回)

万无一失wàn wú yī shī

成语解释:失:差错。指非常有把握,绝对不会出差错。

成语出处:《史记·淮队侯列传》:“以此参之,万不失一。”汉·枚乘《七发》:“孔老览观,孟子持筹而算之,万不失一。”

例  句:郑成功安慰她,只要仙霞岭守得住,延平万无一失!(华而实《汉衣冠》二)

万众一心wàn zhòng yī xīn

成语解释:千万人一条心。形容团结一致。

成语出处:《后汉书·朱擕传》:“万人一心,犹不可当,况十万乎!”

例  句:万众一心,同声呼吁,力抗汉奸,唤醒政府。(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0八回)

网开一面wǎng kāi yī miàn

成语解释:把捕禽的网撤去三面,只留一面。比喻采取宽大态度,给人一条出路。

成语出处:《史记·殷本纪》:“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汤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

例  句:插翅难飞,体上天好生之德,网开一面,谕令尔等速速投降,免遭杀戮。(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二章)

一人有庆yī rén yǒu qìng

成语解释:常用为歌颂帝王德政之词。

成语出处:《尚书·吕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其宁惟永。”

闻一知二wén yī zhī èr

成语解释:听到一点就能理解很多。形容善于类推。

成语出处:《论语·公冶长》:“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闻一知十wén yī zhī shí

成语解释:听到一点就能理解很多。形容善于类推。

成语出处:《论语·公冶长》:“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混然一体hún rán yī tǐ

成语解释:混然:混同在一起的样子。融合成一个整体,不可分割。也形容文章绘画,布置匀整,结构谨严。

成语出处:《二程遗书》卷二上:“学者须先识仁。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

例  句:这幅山水画气势雄壮,结构紧凑,混然一体。

无一不知wú yī bù zhī

成语解释:没有什么不知道的。形容知识丰富。

成语出处:《云笈七签》卷四九引《五符经》:“知一者,无一之不知也。不知一者,无一能知也。一者,至贵无偶之号也。”

心口如一xīn kǒu rú yī

成语解释:心里想的和嘴里说的一样。形容诚实直爽。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十五回:“紫芝妹妹嘴虽厉害,好在心口如一,直截了当,倒是一个极爽快的。”

例  句:心口如一,不说假话,这是做人起码应具有的品质。

心有灵犀一点通xīn yǒu líng xī yī diǎn tōng

成语解释:比喻恋爱着的男女双方心心相印。现多比喻比方对彼此的心思都能心领神会。

成语出处:唐·李商隐《无题》诗:“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例  句:大师们的艺术手法,常常是“心有灵犀一点通”的。(秦牧《叠句的魅力》)

虚晃一枪xiù huàng yī qiāng

成语解释:形容佯作进攻,以便退却。

成语出处: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三回:“栾廷玉抵当不住,虚晃一枪,败阵而走。”

一觞一咏yī shāng yī yǒng

成语解释:觞:古代盛酒器,借指饮酒;咏:吟诗。旧指文人喝酒吟诗的聚会。

成语出处:晋·王羲之《兰亭集序》:“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嫣然一笑yān rán yī xiào

成语解释:嫣然:笑得很美的样子(指女性)。形容女子笑得很美。

成语出处:战国楚·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

例  句:都只在嫣然一笑中,偷把幽情送。(元·无名氏《梧桐叶》第四折)

一身两头yī shēn liǎng tóu

成语解释:一个人同时有两个主张。比喻无所适从。

成语出处:汉·焦延寿《易林》卷八:“一身两头,近适二家,乱不可治。”

一身是胆yī shēn shì dǎn

成语解释:形容胆量大,无所畏惧。

成语出处:《三国志·蜀书·赵云传》注引《云别传》:“先主明旦自来,至云营围视昨战处。曰:‘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季布一诺jì bù yī nuò

成语解释:季布:人名,很讲信用,从不食言。季布的承诺。比喻极有信用,不食言。

成语出处:《史记·季布栾列传》:“曹丘至,即揖季布曰:‘楚人谚曰:“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足下何以得此声于梁楚之间哉?’”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dào gāo yī chǐ,mó gāo yī zhàng

成语解释:原意是宗教家告诫修行的人要警惕外界的诱惑。后比喻取得一定成就以后往往面临新的更大的困难。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十回:“道高一尺魔高丈,性乱情昏错认家。可恨法身无坐位,当时行动念头差。”

例  句: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他,吴荪甫,以及他的同志孙吉人他们,都是企业界身经百战的宿将,难道就怕了什么?(茅盾《子夜》十)

季路一言jì lù yī yán

成语解释:比喻信用极好。

成语出处:《左传·哀公十四年》:“千乘之国,不信其盟,而信子之言,子何辱焉?”

例  句:此事君亲见之,惟季路一言,无他言也。(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李伯言》)

摇身一变yáo shēn yī biàn

成语解释:旧时神怪小说中描写有神通的人能用法术一晃身子就改变自己本来的模样。现用来形容人不讲道义原则,一下子来个大改变。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回:“悟空捻着诀,念动咒语,摇身一变,就变做一稞(棵)松树。”

例  句:就这样铁路总公司的第七次的股东大会摇身一变变成了川汉铁路的“保路同志会”。(郭沫若《反正前后》)

一把死拿yī bǎ sǐ ná

成语解释:比喻因循守旧,不肯变通。

例  句:祥子没说什么,等高妈走了,对自己点了点头,似乎是承认自己的一把死拿值得佩服,心中怪高兴的。(老舍《骆驼祥子》八)

一败如水yī bài rú shuǐ

成语解释:形容军队打了大败仗,象水泼到地上那样不可收拾。

一手一足yī shǒu yī zú

成语解释:一个人的手足。指单薄的力量。

成语出处:《礼记·表记》:“后稷天下之为烈也,岂一手一足哉?”

一树百获yī shù bǎi huò

成语解释:树:种植。种一次收获一百次。比喻培植人才能长期获益。

成语出处:《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

一丝半粟yī sī bàn sù

成语解释:比喻极微小的东西。

一板三眼yī bǎn sān yǎn

成语解释:板、眼:戏曲音乐的节拍。比喻言语、行动有条理或合规矩。有时也比喻做事死板,不懂得灵活掌握。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糊涂世界》卷六:“老弟你看,如今的时势,就是孔圣人活过来,一板三眼的去做,也不过是个书呆子罢了。”

例  句:他说起话来总是慢条斯理,一板三眼,十分清楚。

一丝两气yī sī liǎng qì

成语解释:形容人呼吸微弱,将要断气的样子。

一岁九迁yī suì jiǔ qiān

成语解释:岁:年;迁:官职升迁。一年之内升迁九次。比喻官职升得极快。

成语出处:《南史·到撝传》:“上又数游撝家,怀其旧德,至是一岁三迁。”唐·韩愈《上张仆射书》:“虽日受千金之赐,一岁九迁其官,感恩则有之矣;将以称于天下曰知己,知己则未也。”

教一识百jiāo yī shí bǎi

成语解释:形容具有特殊的才能、智慧。

成语出处:汉·刘向《列女传·母仪》:“文王生而明圣,太任教之,以一而识百。”

一本万利yī běn wàn lì

成语解释:本钱小,利润大。

成语出处:清·姬文《市声》第二十六回:“这回破釜沉舟,远行一趟,却指望收它个一本万利哩。”

例  句:旧时代的商人有一句生意经:“一本万利”。就是说,出最小的资本,追求最大的利润。(郭小川《一本万利》)

一弹指顷yī tán zhǐ qǐng

成语解释:手指一弹的时间。比喻时间极短暂。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禽虫十二章》诗:“何异浮生临老日,一弹指顷报恩仇。”

一天星斗yī tiān xīng dǒu

成语解释:比喻事情多而杂乱。

成语出处:唐·杜牧《华清宫三十韵》:“雷霆驰号令,星斗焕文章。”

一笔勾销yī bǐ gōu xiāo

成语解释:把账一笔抹掉。比喻把一切全部取消。

成语出处:宋·朱熹《五朝名臣言行录》卷七:“公取班簿,视不才监司,每见一人姓名,一笔勾之。”

例  句:如有班部监司,不才官吏,一笔勾销,永不叙用。(元·无名氏《延安府》第二折)

一笔抹煞yī bǐ mǒ shā

成语解释:抹煞:勾销。画一笔,全部抹掉。比喻轻率地把成绩、优点全部否定。

成语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十一回:“所以天降奇灾,北拳南革,要将历代圣贤一笔抹煞,此也是自然之理,不足为奇的事。”

例  句:我们对每一个人都应该一分为二,不能因为他犯了错误,就一笔抹煞他的优点。

一退六二五yī tuī liù èr wǔ

成语解释:原是珠算斤两法口诀。比喻推卸干净。

一往无前yī wǎng wú qián

成语解释:一直往前,无所阻挡。形容勇猛无畏地前进。

例  句: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一表人才yī biǎo rén cái

成语解释:表:指外貌。形容人容貌俊秀端正。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望江亭》第一折:“夫人,放着你这一表人物,怕没有中意的丈夫?”

例  句:太子波前妃生子名夫差,年已二十六岁矣,生得昂藏英伟,一表人才。(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九回)

一问三不知yī wèn sān bù zhī

成语解释:不管怎样问,总说不知道。

例  句:一连问了几个问题,他都答不出,老师对他这种一问三不知的学习态度很生气。

一无长物yī wú cháng wù

成语解释:一无:全无;长物:多余的东西。除一身之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原指生活俭朴。现形容贫穷。

成语出处:《晋书·王恭传》:“吾平生无长物。”

例  句:吾倒替筱亭做了一句“绿毛乌龟玛瑙泉”。倒是自己一无长物怎好?(清·曾朴《孽海花》第二十回)

一波三折yī bō sān zhé

成语解释:原指写字的笔法曲折多变。现比喻文章的结构起伏曲折。也比喻事情进行中意外的变化很多。

成语出处:晋·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每作一波,常三过折笔。”《宣和书谱·太上内景神经》卷五:“然其一波三折笔之势,亦自不苟。”

一无所得yī wú suǒ dé

成语解释:什么也没有得到。形容毫无收获。

成语出处: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八:“然日势既暮,寿儿且寄院中止宿,颢亦怀疑,因命寿儿怀袖,一无所得,颢不得已遂躬自操觚。”

例  句:但现在寻起来,一无所得,想必是十七那夜统统烧掉了,那里我还没有知道被捕的也有白莽。(鲁迅《南腔北调集·为了忘却的记念》)

一不扭众yī bù niǔ zhòng

成语解释:一个人难违反众人的意见。

一无所知yī wú suǒ zhī

成语解释:什么也不知道。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十五:“小学生望后便倒,扶起,良久方醒。问之一无所知。”

例  句:对于世界历史,他一无所知。

一不做,二不休yī bū zuò,èr bù xiū

成语解释:原意是要么不做,做了就索兴做到底。指事情既然做了开头,就索兴做到底。

成语出处:唐·赵元一《奉天录》卷四:“光晟临死言曰:‘传语后人,第一莫作,第二莫休。’”

例  句:到这地步,一不做,二不休,我是打算拼一拼了。(茅盾《子夜》七)

洞察一切dòng chá yī qiè

成语解释:对一切观察得很清楚。

例  句:他是一位能够洞察一切的政治家。

一步一个脚印yī bù yī gè jiǎo yìn

成语解释:比喻做事踏实。

一笑置之yī xiào zhì zhī

成语解释:笑一笑,就把它放在一边了。表示不当回事。

成语出处:宋·杨万里《观水叹》诗:“出处未可必,一笑姑置之。” 宋·陆游《书梦》诗:“一笑俱置之,浮生故多难。”

例  句:漕台见他如此说法,晓得他牛性发作,也只好一笑置之。(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六回)

一草一木yī cǎo yī mù

成语解释:比喻极微小的东西。

成语出处:《后汉书·应劭传》:“春一草枯则为灾,秋一木华亦为异。”

例  句:不许惊动,如有犯僖氏一草一木者斩首!(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十九回)

一心一计yī xīn yī jì

成语解释:一心一意。

成语出处:《三国志·魏志·杜恕传》:“免为庶人,徙章武郡,是岁嘉平元年。”裴松之注引《杜氏新书》:“故推一心,任一意,直而行之耳。”

一星半点yī xīng bàn diǎn

成语解释:形容极少。

例  句:她是个干净利索的人,家里让她收拾得连一星半点的灰尘都没有。

一薰一莸yī xūn yī yóu

成语解释:薰:香草,比喻善类;莸:臭草,比喻恶物。薰莸混在一起,只闻到臭闻不到香。比喻善常被恶所掩盖。

成语出处:《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莸,十年尚犹有臭。”

例  句:一薰一莸,十年尚犹有臭。今天好算的香臭会花粪宴了。(清·姬文《市声》第十七回)

一场春梦yī chǎng chūn mèng

成语解释:比喻过去的一切转眼成空。也比喻不切实际的想法落了空。

成语出处:五代前蜀·韦縠《才调集·张泌〈寄人〉诗》:“倚柱寻思倍惆怅,一场春梦不分明。”宋·赵令持《侯鲭录》卷七:“有老妇年七十,谓坡曰:‘内翰昔日富贵,一场春梦。’”

例  句:当日来时是何等样精力强壮,那知如今老迈龙钟,如同一场春梦。(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九回)

一言难尽yī yán nán jìn

成语解释:形容事情曲折复杂,不是一句话能说清楚的(用在不好的事)。

成语出处:元·李直夫《虎头牌》第一折:“我一言难尽,来探望你这歹孩儿索是远路风尘。”

例  句:说起这件事,真是一言难尽,等有时间我们再详谈。

一言一行yī yán yī xíng

成语解释:每句话,每个行动。

成语出处:清·冯景《今世说序》:“则夫一言一行,传其人之神,何以异是。”

可发一噱kě fā yī jué

成语解释:真引人发笑。

一朝天子一朝臣yī cháo tiān zǐ yī cháo chén

成语解释:指一个人上台,下面的工作人员就另外换一批。

成语出处:元·金仁杰《追韩信》第三折:“咱王是一朝天子一朝臣。”

窥豹一斑kuī bào yī bān

成语解释: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

成语出处:《世说新语·方正》:“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例  句:有的人孤陋寡闻,窥豹一斑,却喜欢夸夸其谈,炫耀自己。

一吟一咏yī yīn yī yǒng

成语解释:指吟诗作赋。

成语出处:《晋书·孙绰传》:“高情远致,弟子早已伏膺;然一吟一咏,许将北面矣。”

一成一旅yī chéng yī lǚ

成语解释:成:古时以方圆十里为一成;旅:古时以兵士五百人为一旅。形容地窄人少,力量单薄。

成语出处:《左传·哀公元年》:“有田一成,有众一旅,能布其德,而兆其谋,以收夏众,抚其官职。”

例  句:同川之甚,千钧系发,复得诸弟与松岑诸君,尽力持护,一成一旅,芽蘖在兹。(章炳麟《致柳亚庐书》)

一尺水十丈波yī chǐ shuǐ shí zhàng bō

成语解释:比喻说话夸张,不真实。

成语出处:唐·孟郊《君子勿郁郁士有谤毁 者作诗以赠之》之一:“须知一尺水,日夜增高波。”

聊备一格liáo bèi yī gé

成语解释:姑且算是具备这一格式。表示暂且有以充数的意思。

一语破的yī yǔ pò dì

成语解释:的:箭靶的中心。一句话就说中要害。

例  句:倒是“忠孝不能两全”真正一语破的了。(闻一多《家庭主义与民族主义》)

聊胜一筹liáo shèng yī chóu

成语解释:略微高出一点儿。

一传十,十传百yī chuán shí,shí chuán bǎi

成语解释:原指疾病传染,后形容消息传播极快。

成语出处:宋·陶彀《清异录·丧葬》:“一传十,十传百,展转无穷,故号义闰。”

一串骊珠yī chuàn lí zhū

成语解释:骊珠:一种珍贵的珠,传说出自骊龙颔下。比喻歌声宛转就象成串的骊珠一样。

成语出处:明·陶宗仪《辍耕录》:“有字多声少,有声少字多,所谓一串骊珠也。”

一朝之忿yī zhāo zhī fèn

成语解释:朝:早晨;忿:气忿。一时的气忿。

成语出处:《论语·颜渊》:“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例  句:小人一朝之忿,曾身之不遑恤,非其性之尽也。(《二程全书·粹言二》)

一床两好yī chuáng liǎng hǎo

成语解释:比喻夫妇两人情投意合。

一枕黄梁yī zhěn huáng liáng

成语解释:原比喻人生虚幻。后比喻不能实现的梦想。

成语出处:唐·李泌《枕中记》:“卢生欠伸而寤,见方偃于邸中,顾吕翁在旁,主人蒸黄梁尚未熟,触类如故,蹶然而兴曰:岂其梦寐耶?”

例  句:他规划的远景不过是一枕黄梁罢了。

一知半解yī zhī bàn jiě

成语解释: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也不透彻。

成语出处: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辨》:“有透彻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

例  句:我也只得一知半解,不懂什么。(清·颐琐《黄绣球》第八回)

一纸空文yī zhǐ kōng wén

成语解释:只是写在纸上没有兑现或不能兑现的东西。

例  句:活佛喇嘛毫无见识,一任外人播弄,徒凭袁总统一纸空文,岂即肯拱手听命,就此安静么?(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十回)

一掷百万yī zhì bǎi wàn

成语解释:指用钱满不在乎,一花就是一大笔。

成语出处:《晋书·何无忌传》:“刘毅家无儋石之储,樗蒱一掷百万。”

例  句:到那赌,刘毅一掷百万,是顷刻间可以破家的。(明·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七回)

一寸丹心yī cùn dān xīn

成语解释:丹心:赤心,忠贞的心。一片赤诚的心。

成语出处:唐·杜甫《郑附马池台喜遇郑广文同饮》诗:“白发千茎雪,丹心一寸灰。”

例  句:向来百炼今绕指,一寸丹心白日明。(宋·杨万里《新徐广东常平之节感恩书怀》诗)

一寸光阴一寸金yī cùn guāng yīn yī cùn jīn

成语解释:比喻时间十分富贵。

一搭两用yī dā liǎng yòng

成语解释:一样东西当两样用。

略逊一筹lüè xùn yī chóu

成语解释:逊:次、差;筹:算筹。比较起来,稍微差一点。

一字一珠yī zì yī zhū

成语解释:一个字就象一颗珍珠。形容歌声婉转圆润。也比喻文章优美,辞藻华丽。

成语出处:唐·薛能《赠歌者》诗:“一字新声一颗珠,啭喉疑是击珊瑚。”

例  句:这样文字,连我看一两遍也不能解,直至三遍之后,才晓得是天地间之至文,真乃一字一珠。(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

一座皆惊yī zuò jiē jīng

成语解释:在座的人都感到惊奇。

成语出处:《三国志·魏志·王粲传》:“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尽惊。”

例  句:顷之,长史诸贤来清言,客主有不通处,张乃遥于末坐判之,言约旨远,足畅彼我之怀,一座皆惊。(明·李贽《初潭集·君臣六》)

以一持万yǐ yī chí wàn

成语解释:持:把握。形容抓住关键,可以控制全局。

成语出处:《荀子·儒效》:“法先王,统礼义,一制度,以浅持博,以古持今,以一持万。”

一刀两断yī dāo liǎng duàn

成语解释:一刀斩为两段。比喻坚决断绝关系。

成语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二:“一刀两段,未称宗师。”《朱子语类》卷四十四:“观此可见克己者是从根源上一刀两断,便斩绝了,更不复萌。”

眉头一皱,计上心来méi tóu yī zhòu,jì shàng xīn lái

成语解释:形容略一思考,猛然想出了一个主意。

成语出处: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二折:“韩厥为何自刎了,必然走了赵氏孤儿,怎生是好?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例  句:《三国演义》上所谓“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我们普通说话所谓“让我想一想”,就是人在脑子中运用概念以作判断和推理的工夫。(毛泽东《实践论》

一得之功yī dé zhī gōng

成语解释:一得:一点心得,一点收获;功:成绩。一点微小的成绩。

一得之见yī dé zhī jiàn

成语解释:见:见解。谦虚的说法,指自己对某个问题的见解。

成语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例  句:本书所谈的,不过是自己在学习和写作过程中的一得之见,不一定很正确。(秦牧《艺海拾贝·新版前记》)

有一无二yǒu yī wú èr

成语解释:指事物独特,极难得。

又弱一个yòu ruò yī gè

成语解释:弱:丧失,减少。又少了一个。表示哀悼人去世。

成语出处:《左传·昭公三年》:“二惠竞爽犹可,又弱一个焉,姜其危哉!”

名震一时míng zhèn yī shí

成语解释:名声震动当时社会。

成语出处:《新唐书·刘晏传》:“号神童,名震一时。”

振臂一呼zhèn bì yī hū

成语解释:振:挥动。挥动手臂呼喊(多用在号召)。

成语出处:汉·李陵《答苏武书》:“然陵振臂一呼,创病皆起。”

例  句:此话甚有道理。目前百姓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朝不保夕,只要有人振臂一呼,谁不揭竿而起。(姚雪垠《李自成》)

知其一,不知其二zhī qí yī,bù zhī qí èr

成语解释:知道事物的一方面,不知道还有另一方面。形容对事物的了解不全面。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其它。”

例  句: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如今路多险峻,我挑着重担,着实难走。(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七回)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zhǐ zhī qí shān,bù zhī qí èr

成语解释:只知道事物的一方面,而不知道它的另一方面。

成语出处:《庄子·天地》:“识其一,不知其二;治其内,而不治其外。”

例  句:八戒道:“哥哥,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七回)

二一添作五èr yī tiān zuò wǔ

成语解释:本是珠算除法的一句口诀,是二分之一等于零点五的意思。比喻双方平分。

例  句:我们一言为定,不管赚多赚少,二一添作五。

一发破的yī fā pò dì

成语解释:发:射出;的:箭靶的中心。一箭就射中箭靶中心。比喻一下子就击中目标或一句话就击中要害。

成语出处:《晋书·王济传》:“恺亦自恃其能,令济先射,一发破的。”

自成一家zì chéng yī jiā

成语解释:指在某一方面的学问或技术有独到的见解或独特的做法,能自成体系。

成语出处:《北史·祖莹传》:“作文须自出机杼,成一家风骨。”

例  句:乃公之文章,则自成一家,足以千秋不朽。(清·无名氏《杜诗言志》卷十二)

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zuò yī rì hé shàng zhuàng yī tiān zhōng

成语解释:俗语。比喻遇事敷衍,得过且过。

例  句:人活着要有理想,有作为,切不可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

一反常态yī fǎn cháng tài

成语解释:完全改变了平时的态度。

例  句:他平时总是有说有笑,今天却一反常态,默不作声。

一饭千金yī fàn qiān jīn

成语解释: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成语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又:“信至国,如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例  句:马周道:“壁上诗句犹在,一饭千金岂可忘也。”(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五)

捏一把汗niē yī bǎ hàn

成语解释:因担心而手上出汗。形容非常紧张的心情。

一飞冲天yī fēi chōng tiān

成语解释:鸟儿展翅一飞,直冲云霄。比喻平时没有特殊表现,一下做出了惊人的成绩。

成语出处:《韩非子·喻老》:“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史记·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一风吹yī fēng chuī

成语解释:比喻完全勾销(多指决定、结论等)。

风靡一时fēng mǐ yī shí

成语解释:风靡:草木随风倒下,引伸为很风行。形容事物在一个时期里极其盛行,象风吹倒草木一样。

例  句:《牡丹亭》的故事曾经那么风靡一时,赚了不少人的热泪,就是一个例证。(秦牧《幻想的彩翼》)

睥睨一切pì nì yī qiè

成语解释:形容非常高傲,看不起任何人。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yī fū dāng guān,wàn fū mò kāi

成语解释:意思是山势又高又险,一个人把着关口,一万个人也打不进来。形容地势十分险要。

成语出处:《淮南子·兵略训》:“一人守隘,而千人弗敢过也。”晋·左思《蜀都赋》:“一人守隘,万夫莫向。”

例  句: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唐·李白《蜀道难》诗)

一傅众咻yī fù zhòng xiū

成语解释:傅:教导;咻:喧闹。一个人教导,众人吵闹干扰。比喻不能有什么成就。

成语出处:《孟子·滕文公下》:“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齐也,不可得矣。”

例  句:古人有言,一傅众咻,终归无效。(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九十八回)

表里如一biǎo lǐ rú yī

成语解释:表:外表;里:内心。表面和内心象一个东西。形容言行和思想完全一致。

成语出处:《朱子全书·论语》:“行之以忠者,是事事要着实,故某集注云:‘以忠,则表里如一。’”

例  句:我言行一致,表里如一。(郭沫若《屈原》第四幕)

破题儿第一遭pò tí ér dì yī zāo

成语解释:比喻第一次做某件事。

一干二净yī gān èr jìng

成语解释:形容十分彻底,一点儿也不剩。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回:“他是‘一毛不拔’,我们是‘无毛不拔’,把他拔的一干二净,看他如何。”

例  句:从前学过的一点天文学知识,长期不用,早忘得一干二净。

漆黑一团qī hēi yī tuán

成语解释:形容一片黑暗,没有一点光明。也形容对事情一无所知。

例  句:不论是近百年的和古代的中国史,在许多党员的心目中还是漆黑一团。(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

一个巴掌拍不响yī gè bā zhǎng pāi bù xiǎng

成语解释:比喻事情不会是单方面引起的。

七次量衣一次裁qī cì liáng yī yī cì cái

成语解释:比喻事先的调查研究工作做得十分充足。

一股脑儿yī gǔ nǎo er

成语解释:通通。

讽一劝百fěng yī quàn bǎi

成语解释:讽:用委婉含蓄的言语批评、指责;劝:劝告,劝戒。委婉含蓄地批评、指责一个,使大家都受到教育。

成语出处:《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扬雄以为靡丽之赋,劝百而讽一,犹驰骋郑卫之声,曲终而奏雅,不已亏乎?”

例  句:然讽一劝百,势不自反。(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杂文》)

一官半职yī guān bàn zhí

成语解释:泛指官职。

成语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四折:“都则为一官半职,阻隔千山万水。”

一轨同风yī guǐ tóng fēng

成语解释:车轨相同,风俗一致。比喻国家统一。

成语出处:《晋书·苻坚载记上》:“一轨九州,同风天下。”

一棍子打死yī gùn zi dǎ sǐ

成语解释:比喻认为没有丝毫可取之处而全盘否定。

一国三公yī guó sān gōng

成语解释:公:古代诸侯国君的通称。一个国家有三个主持政事的人。比喻事权不统一,使人不知道听谁的话好。

成语出处:《左传·僖公五年》:“一国三公,吾谁适从?”

例  句:武夫当道势汹汹,一国三公谁适从。(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七十四回)

带一字的成语及解释例句有哪些文章带一字的成语及解释例句有哪些出自hán rú cǐ

成语解释:一:竟然;寒:贫寒。竟然穷困到这样的地步。形容贫困潦倒到极点。

成语出处:《史记·范睢蔡泽列传》:“须贾意哀之,留与坐饮食,曰:‘范叔一寒如此哉!’乃取一绨袍以赐之。”

例  句:赖是同乡复同味,一寒如此遽春还。(元·方回《次韵许大初见赠》诗)

付之一炬fù zhī yī jù

成语解释:付:给;之:它;炬:火把。一把火给烧了。

成语出处:唐·杜牧《阿房宫赋》:“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例  句: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使许多有价值的文物付之一炬,对中国人民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

一呼百诺yī hū bǎi nuò

成语解释:一人呼唤,百人应答。形容有钱有势,仆从很多。

成语出处:汉·韩婴《韩诗外传》第五卷:“当前快意,一呼再诺者,人隶也。”

例  句:罗公独坐当中,一呼百诺,掌着生杀之权。(清·孔尚任《桃花扇·哭主》第十三回)

一呼百应yī hū bǎi yìng

成语解释:一个人呼喊,马上有很多人响应。

成语出处:汉·韩婴《韩诗外传》第五卷:“当前快意,一呼再诺者,人隶也。”

例  句:农会会员漫山遍野,梭镖短棍一呼百应,土匪无处藏踪。(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一壶千金yī hú qiān jīn

成语解释:壶:通“瓠”,瓠瓜,中空,能浮在水面。比喻东西虽然轻微,用得到的时候便十分珍贵。

成语出处:《遏冠子·学问》:“中河失船,一壶千金,贵贱无常,时使物然。”

千钧一发qiān jūn yī fà

成语解释:比喻情况万分危急。

成语出处:《汉书·枚乘传》:“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上悬无极之高,下垂不测之渊,虽甚愚之人,犹知哀其将绝也。”唐·韩愈《与孟尚书书》:“其危如一发引千钧。”

例  句:正在千钧一发的时刻,一位不知名的解放军战士奋不顾身跳进冰冷的河水中,救起了落水儿童。

一簧两舌yī huáng liǎng shé

成语解释:比喻胡言乱语。

成语出处:汉·焦延寿《易林》卷十三:“一簧两舌,妄言谄语。”

付之一叹fù zhī yī tàn

成语解释:叹一口气。多指对不满意的某件事表示无可奈何。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前日之事,我也不计较长短,付之一叹罢了。”

一挥而就yī huī ér jiù

成语解释:挥:挥笔;就:成功。一动笔就写成了。形容写字、写文章、画画快。

成语出处:宋·孙觌《鸿庆居士文集·翰林莫公内外制序》第三十卷:“一昔召公独草六制,宰相吴敏因是以危公,公解衣据案,一挥而就。”

例  句:度尚令邯郸淳作文镌碑以记其事。时邯郸淳年方十三岁,文不加点,一挥而就,立石墓侧,时人奇之。(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一回)

一麾出守yī huī chū shǒu

成语解释:原指阮咸受排挤,而出为始平太守。后指京官出任地方官。

成语出处:南朝·宋·颜延之《五君咏》:“屡荐不入官,一麾乃出守。”

例  句:五载司刑,一麾出守。(清·钱谦益《河南按察司副使岳骏声授中宪大夫制》)

付之一笑fù zhī yī xiào

成语解释:用笑一笑来回答。比喻不计较,不当一回事。

成语出处: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四:“乃知朝士妄想,自古已然,可付一笑。”

例  句:康有为两人去后,袁世凯犹是付之一笑,觉他们举动都不必理他。(清·黄小配《大马扁》第十二回)

千虑一得qiān lǜ yī dé

成语解释:即使愚笨的人,在很多次考虑中也总会有些可取的地方。多用来表示自谦。

成语出处:《晏子春秋·杂下十八》:“婴闻之:圣人千虑,必有一失; 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例  句:寄虽疾侵耄及,言无足采,千虑一得,请陈愚算。(《南史·虞寄传》)

一家眷属yī jiā juàn shǔ

成语解释:眷属:家属,亲属。比喻出于同一流派。

例  句:《孔庙》、《曹全》是一家眷属,皆以风神逸宕胜。(清·康有为《广艺双楫·本汉》)

千虑一失qiān lǜ yī shī

成语解释:失:错误。指聪明人的考虑,也会有不周到的地方。

成语出处:《晏子春秋·杂下十八》:“婴闻之:圣人千虑,必有一失; 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一家之言yī jiā zhī yán

成语解释:指有独特见解自成体系的论著。

成语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汉·班固《典引》:“司马迁著书成一家之言。”

一见倾心yī jiàn qīng xīn

成语解释:倾心:爱慕。初次见面就十分爱幕。

一见如故yī jiàn rú gù

成语解释:故:老朋友。初次见面就象老朋友一样合得来。

成语出处:《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见子产,如旧相识。”宋·张洎《贾氏谭录》:“李邺侯(泌)为相日,吴人顾况西游长安,邺侯一见如故。”

例  句:他们俩一见如故,谈得很投机。

一见如旧yī jiàn rú jiù

成语解释:初次见面就情投意合,如同老朋友一样。

成语出处:《新唐书·房玄龄传》:“太宗以敦煌公徇渭北,策杖上谒军门,一见如旧。”

例  句:我与他虽从未谋面,但我们一见如旧,无话不谈。

一见钟情yī jiàn zhōng qíng

成语解释:钟:集中;钟情:爱情专注。旧指男女之间一见面就产生爱情。

一箭上垛yī jiàn shàng duò

成语解释:比喻说话做事一次就成功。

一箭双雕yī jiàn shuāng diāo

成语解释:原指射箭技术高超,一箭射中两只雕。后比喻做一件事达到两个目的。

成语出处:《北史·长孙晟传》:“尝有二雕飞而争肉,因以箭两只与晟,请射取之。晟驰往,遇雕相攫,遂一发双贯焉。”

例  句:因为凤珠也是十六岁的人了,胡统领早存了个得陇望蜀的心思,想慢慢施展他一箭双雕的手段。(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二回)

一箭之地yī jiàn zhī dì

成语解释:相当于一箭射程的距离。比喻相距不远。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九十回:“宋江上得马来,前行的众头领,已去了一箭之地,见宋江和贯忠说话,都勒马伺候。”

一箭之遥yī jiàn zhī yáo

成语解释:相当于一箭射程的距离。比喻相距不远。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九十回:“宋江上得马来,前行的众头领,已去了一箭之地,见宋江和贯忠说话,都勒马伺候。”

一浆十饼yī jiāng shí bǐng

成语解释:一碗浆,十个饼。比喻小恩小惠。

成语出处:《新唐书·李正己传》:“公初不示诸将腹心,而今委以兵,此皆嗜利者,朝廷以一浆十饼诱之,去矣。”

一介不取yī jiè bù qǔ

成语解释:一介:一粒芥菜子,形容微小。一点儿小东西也不拿。形容廉洁、守法,不是自己应该得到的一点都不要。

成语出处:《孟子·万章上》:“其非义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

例  句:丈夫心地光明,一介不取。(明·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十一回)

人己一视rén jǐ yī shì

成语解释:待别人象待自己一样。比喻待人没有私心。

成语出处: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二:“此正无意于我,人己一视之道,实贤人君子之盛德。”

一举成名yī jǔ chéng míng

成语解释:原指一旦中了科举就扬名天下。后指一下子就出了名。

成语出处:《战国策·秦策》:“然则是一举而伯王之名可成也。” 唐·韩愈《唐故国子司业窦公墓志铭》:“公一举成名而东,遇其党必曰:‘非我之才,维吾舅之私。’”。”

例  句: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金·刘祁《归潜志》卷七)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bīng dòng sān chǐ,fēi yī rì zhī hán

成语解释:比喻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酝酿的。

例  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大局坏到如此,也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错。(高阳《胭脂井》)

一举千里yī jǔ qiān lǐ

成语解释:一飞就是一千里。比喻前程远大。

成语出处:《史记·留侯世家》:“鸿鹄高飞,一举千里。”

人一己百rén yī jǐ bǎi

成语解释:别人一次就做好或学会的,自己做一百次,学一百次。比喻以百倍的努力赶上别人。

成语出处:《礼记·中庸》:“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通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一举一动yī jǔ yī dòng

成语解释:指人的每一个动作。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十四回:“可见古人一举一动,莫不令人归于正道,就是游戏之中,也都寓著劝世之意。”

例  句:她的一举一动都象个多年的媳妇,麻利,老到,还带着点自得的劲儿。(老舍《骆驼祥子》十五)

日长一线rì cháng yī xiàn

成语解释:指冬至以后白昼渐长。

成语出处:唐·杜甫《至日遣兴奉寄北省旧阁老两院故人》诗:“何人却忆穷愁日,日日愁随一线长。”

一决雌雄yī jué cí xióng

成语解释:雌雄:比喻胜负、高下。决一胜负,比个高下。

成语出处:《史记·项羽本纪》:“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

例  句:吾自历战数十场,不意今日狼狈至此!此天丧吾也!汝等各回本州,誓与曹贼一决雌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

日复一日rì fù yī rì

成语解释:复:再,又。过了一天又一天。比喻日子久,时间长。也形容光阴白白地过去。

成语出处:《后汉书·光武帝纪》:“天下重器,常恐不任,日复一日,安敢远期十岁乎?”

例  句: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生涯几何,宁堪此弃掷哉?(清·无名氏《杜诗言志》卷一)

一刻千金yī kè qiān jīn

成语解释:一刻时光,价值千金。形容时间非常宝贵。

成语出处:宋·苏轼《春夜》诗:“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例  句:他连鼻烟也不嗅了,看一看钟,六点还差十多分,他不能延误一刻千金的光阴。(茅盾《子夜》十)

日甚一日rì shèn yī rì

成语解释:一天比一天厉害。

一口两匙yī kǒu liǎng chí

成语解释:比喻贪多。

成语出处:宋·范成大《丙午新正书怀》诗:“口不两匙休足谷,身能几屐莫言钱。”

攻其一点,不及其余gōng qí yī diǎn,bù jí qí yú

成语解释:对于人或事不从全面看,只是抓住一点就攻击。多指有偏见的批评。

一口吸尽西江水yī kǒu xī jìn xī jiāng shuǐ

成语解释:原是一气呵成、贯通万法的意思。后比喻过于性急,想一下子就达到目的。

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

一口咬定yī kǒu yǎo dìng

成语解释:一口咬住不放。比喻坚持一个廉洁,再不改口。

成语出处:清·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十回:“先把住持僧慧修,严行审讯,问他将李国斌藏在何处,慧修一口咬定不认得李国斌。”

例  句:老山东摇摇头,一口咬定:“不用看,我心里有数!我家的秤老辈用的,十四两顶新秤一斤,错不了。”(冯德英《迎春花》第十一章)

一块石头落地yī kuài shí tóu luò dì

成语解释:比喻放了心,再没有顾虑。

一匡天下yī kuāng tiān xià

成语解释:匡:纠正;天下:原指周天子统治所及的地方,即整个中国。纠正混乱局势,使天下安定下来。

成语出处:《论语·宪问》:“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祍矣。”

一夔已足yī kuí yǐ zú

成语解释:夔:古贤臣名,为舜时的典乐官。夔一人已足制乐。指只要是真正的人才,有一个就足够了。

成语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下》:“不也,夔非一足也,……一而足也。”《吕氏春秋·察传》:“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故唯圣人为能和,乐之本也。楚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

例  句:昔尧作《大章》,一夔已足。(《后汉书·曹褒传》)

一馈十起yī kuì shí qǐ

成语解释:馈:以食物送人,这里指吃饭。吃一顿饭要起来十次。形容事务繁忙。

成语出处:《淮南子·汜论训》:“当此之时,一馈而十起,一沐而三捉发,以劳天下之民。”

一来二去yī lái èr qù

成语解释:指一回又一回,经过一段时间。表示逐渐的意思。

一览无余yī lǎi wú yú

成语解释:览:看;余:剩余。一眼看去,所有的景物全看见了。形容建筑物的结构没有曲折变化,或诗文内容平淡,没有回味。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江左地促,不如中国,若使阡陌条畅,则一览而尽,故纡余委曲,若不可测。”

例  句:水中岸上都光光的;亏得湖里有五个洲子点缀着,不然便一览无余了。(朱自清《南京》)

一劳永逸yī láo yǒng yì

成语解释:逸:安逸。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可以不再费力了。

成语出处:汉·班固《封燕然山铭》:“兹可谓一劳而久逸,暂费而永无宁者也。”

例  句:“一劳永逸”的话,有是有的,而“~”的事却极少。(鲁迅《花边文学·再论重译》)

赏一劝百shǎng yī quàn bǎi

成语解释:奖励一个人的先进事迹而鼓励好多人。

成语出处:《文中子·立命》:“赏一以劝百,罚一以惩众。”

一力承当yī lì chéng dāng

成语解释:独自负责。

一了百当yī liǎo bǎi dàng

成语解释:指办事妥当、彻底。

成语出处:明·张居正《答山东巡抚何来山》:“清丈事实百年旷举,宜及仆在位,务为一了百当,若但草草了事,可惜此时,徒为虚文耳。”

一了百了yī liǎo bǎi liǎo

成语解释:了:了结,解决。把一件主要的事情了结以后,其余有关的事情也跟着了结。

成语出处:《朱子语类》卷八:“有资质甚高者,一了一切了,即不须节节用工也。”

例  句:非但扣押,依我之见,立刻把他杀了,一了百了。(曹禺《王昭君》第三幕)

稍胜一筹shāo shèng yī chóu

成语解释:筹:筹码,古代用以计数的工具,多用竹子制成。比较起来,稍微好一些。

例  句:废物利用又何尝不是“消磨生命”之术,但也许比“纵酒”稍胜一筹罢。(鲁迅《两地书》二五)

一鳞半爪yī lín bàn zhǎo

成语解释:原指龙在云中,东露一鳞,西露半爪,看不到它的全貌。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

成语出处:唐·高仲武《中兴闲气集·苏涣》:“三年中作变律诗九首,上广州李帅,其文意长于讽刺,亦有陈拾遗一鳞半甲。”

例  句:身后著作,年久多散佚,余遍为蒐罗,仅得诗三帙,丛残不具首尾,于诸集殆不过一鳞半爪耳。(清·叶廷琯《鸥波渔话·莪洲公诗》)

一鳞一爪yī lín yī zhǎo

成语解释:原指龙在云中,东露一鳞,西露半爪,看不到它的全貌。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

成语出处:唐·高仲武《中兴闲气集·苏涣》:“三年中作变律诗九首,上广州李帅,其文意长于讽刺,亦有陈拾遗一鳞半甲。”

例  句:批评陶诗,用的正是现在的语言,一鳞一爪,虽然不是全韵,表现着陶诗给予现代的我们的影像。(朱自清《日常生活的诗》)

一溜烟yī liú yān

成语解释:形容跑得很快。

一龙一蛇yī lóng yī shé

成语解释:比喻人的处藏或出或处,或显或隐,随着情况的不同而变更。

成语出处:《管子·枢言》:“一龙一蛇,一日五化之谓周。”《后汉书·冯衍传》:“一龙一蛇,与道翱翔,与时变化,夫岂守一节哉?”

一龙一猪yī lóng yī zhū

成语解释:一是龙,一是猪。比喻同时的两个人,高下判别极大。

成语出处:唐·韩愈《符读书城南》诗:“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少长聚嬉戏,不殊同队鱼。三十骨骼成,乃一龙一猪。”

一路福星yī lù fú xīng

成语解释:路:本为宋代的行政区域名,后指道路;福星:岁星。原指一个行政区域为民谋福的好长官。后用作祝人旅途平安的客套话。

成语出处:宋·秦观《鲜于子骏行状》:“福星往矣,安得百子骏布在天下乎!”宋·戴翼《贺陈待制启》:“福星一路之歌谣,生佛万家之灯火。”

例  句:《四友斋从说》:“宋鲜于侁,人谓之一路福星。”(清·翟灏《通俗编·祝诵一路福星》)

一路平安yī lù píng ān

成语解释:指旅途中没出任何事故。也用作对出门人的祝福语。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古今小说》卷十九:“一路平安,行了一月有余,来到旧日泊船之处。”

十日一水,五日一石shí rì yī shuǐ,wǔ rì yī shí

成语解释:比喻作画构思精密,不轻易下笔。

成语出处:唐·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迹。”

一落千丈yī luò qiān zhàng

成语解释:原指琴声陡然降落。后用来形容声誉、地位或经济状况急剧下降。

成语出处:唐·韩愈《听颖师弹琴》诗:“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例  句:所以喜奎一嫁,转瞬坤伶声势,一落千丈,伶界牛耳,又让男伶夺去。(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二六回)

十死一生shí sǐ yī shēng

成语解释:形容生命非常危险。

成语出处:《汉书·孝宣许皇后传》:“妇人免乳大故,十死一生。”

一马平川yī mǎ píng chuān

成语解释:平川:地势平坦的地方。能够纵马疾驰的一片广阔平地。指广阔的平原。

例  句:这里一马平川,连座小山也没有。

始终如一shǐ zhōng rú yī

成语解释:始:开始;终:结束。自始自终一个样子。指能坚持,不间断。

成语出处:《荀子·议兵》:“虑必先事而申之以敬,慎终如始,终始如一,夫是之谓大吉。”

例  句:吾观关胜义气凛然,始终如一,军师不必多疑。(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七回)

一脉相传yī mài xiāng chuán

成语解释:一脉:一个血统。从同一血统、派别世代相承流传下来。批某种思想、行为或学说之间有继承关系。

例  句:北京的流言报,是从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章士钊“整顿学风”以还,一脉相传,历来如此的。(鲁迅《华盖集续编·无花的蔷薇之三》)

一毛不拔yī máo bù bá

成语解释:一根汗毛也不肯拔。原指杨朱的极端为我主义。后形容为人非常吝啬自私。

成语出处:《孟子·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例  句:沈姑娘,你也太拿老了!叫我们管山吃山,管水吃水,都象你这一毛不拔,我们喝西北风。(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一回)

一面如旧yī miàn rú jiù

成语解释:初次见面就象老朋友一样。

成语出处:《晋书·张华传》:“见华一面如旧,钦华德范,如师资之礼焉。”

一面之词yī miàn zhī cí

成语解释:争执的双方中一方所说的话。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五回:“今日若听此一面之词,杨仪等必投魏矣。”

例  句:在这件事情上,我们不能只听一面之词,必须全面了解情况,然后再做处理。

一面之交yī miàn zhī jiāo

成语解释:只见过一面的交情。比喻交情很浅。

成语出处:汉·崔寔《本论》:“且观世人之相论也,徒以一面之交,定臧否之决。”

例  句:咱们总算有一面之交,在兵营里你伺候过我;再说咱们又都是街面上的人,所以我担着好大的处分来给你送个信。(老舍《骆驼祥子》十一)

一瞑不视yī míng bù shì

成语解释:瞑:闭眼。闭上眼睛,不再睁开。指死亡。也指逃避现实。也可形容不怕牺牲。

成语出处:《战国策·楚策一》:“有断头绝腹,一瞑而万世不视,不知所益,以忧社稷者。”

例  句:一瞑不视,亦已矣。(章炳麟《马良请速开国会》)

一鸣惊人yī míng jīng rén

成语解释:鸣:鸟叫。一叫就使人震惊。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

成语出处:《韩非子·喻老》:“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史记·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例  句:一鸣惊人,实在是出乎意外。(郭沫若《革命春秋·创造十年续篇》)

合而为一hé ér wéi yī

成语解释:把散乱的事物合在一起。

成语出处:《史记·春申君列传》:“臣为王虑,莫若善楚。秦楚合而为一以临韩,韩必敛手。”

例  句:学者能集众长合而为一,若易牙以五味调和,则为全味矣。(明·谢榛《四溟诗话》第三卷)

一模一样yī mó yī yàng

成语解释:样子完全相同。

成语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十四回:“今日抬头一看,却见他黄着脸、秃着头,就和前日梦里揪他的师姑一模一样,不觉就懊恼起来。”

例  句:这两件衣服从颜色到款式虽然一模一样,但质量却有很大差别。

说一是一,说二是二shuō yī shì yī,shuō èr shì èr

成语解释:说怎样就怎样,不能更改。

成语出处:清·张春帆《宦海》第四回:“这个时候的邵孝廉,就是个小小的制台一般,说一是一,说二是二,庄制军没有一回驳过他的。”

一目十行yī mù shí háng

成语解释:看书时同时可以看十行。形容看书非常快。

成语出处:《梁书·简文帝纪》:“读书十行俱下。”宋·刘克庄《杂记六言五首》诗:“五更三点待漏,一目十行读书。”

例  句:那三官双名景隆,字顺卿,年方一十七岁,生得眉目清新,丰姿俊雅,读书一目十行,举笔即便成文。(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二十四)

一木难支yī mù nán zhī

成语解释:大楼将要倒塌,不是一根木头能够支撑得住的。比喻一个人的力量单薄,维持不住全局。

成语出处:隋·王通《文中子·事君》:“大厦将颠,非一木所支也。”

例  句:他觉得自己在朝中孤掌难鸣,真是“一木难支大厦之将倾”。(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三章)

一年半载yī nián bàn zǎi

成语解释:一年半年。泛指一段时间。

成语出处:元·杨梓《敬德不服老》:“将军你且耐心到那里,不过一年半载,俺众将每必然保奏将军回来。”

例  句:若小弟侥幸,这回去就得个肥美地方,到任一年半载,那时带几百银子来帮衬他,倒不值甚么。(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回)

太仓一粟tài cāng yī sù

成语解释:太仓:古代设在京城中的大谷仓。大粮仓里的一粒谷子。比喻极大的数量中一个非常小的数目。

成语出处:《庄子·秋水》:“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太仓乎?”

一年之计在于春yī nián zhī jì zài yú chūn

成语解释:要在一年(或一天)开始时多做并做好工作,为全年(或全天)的工作打好基础。

成语出处:南朝梁·萧统《纂要》:“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昙花一现tán huā yī xiàn

成语解释:昙花:即优昙钵花,开放时间很短。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出现了一下,很快就消失。

成语出处:《妙法莲华经·方便品》:“佛告舍利佛,如是妙法,诸佛如来,时乃说之,如优昙钵花,时一现耳。”

例  句:这种盛况,只是昙花一现。

一牛九锁yī niú jiǔ suǒ

成语解释:比喻无法解脱。

成语出处:汉·焦延寿《易林》卷十:“一牛九锁,更相牵挛,案明如市,不得东西,请谳得报,日中被刑。”

堂上一呼,阶下百诺táng shàng yī hū,jiē xià bǎi nuò

成语解释:诺:答应。堂上一声呼唤,阶下齐声答应。多形容旧时豪门权贵威势烜赫,侍从和奉承的人很多。

成语出处:《吕氏春秋·过理》:“宋王大悦,饮酒室中。有呼万岁者,堂上尽应;堂上已应,堂下尽应。门外庭中闻之,莫敢不应。”

例  句:堂上一呼,阶下百诺。(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二折)

一拍即合yī pāi jí hé

成语解释:拍:乐曲的段落,也称打拍子。一打拍子就合于乐曲的节奏。比喻困情意相投或有利害关系,一下子就说到一起或结合在一起。

例  句:两个人一个要买,一个要卖,一拍即合,很快成交。

天各一方tiān gè yī fāng

成语解释:指各在天底下的一个地方。形容相隔极远,见面困难。

成语出处:汉·苏武《古诗四首》:“良友远离别,各在天一方。”

例  句:先生此去,天各一方,未知相会却在何日。(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

一喷一醒yī pēn yī xǐng

成语解释:原指斗鸡用水喷,使之清醒后再斗。后比喻推动督促。

成语出处:唐·韩愈《斗鸡联句》:“一喷一醒然,再接再厉乃。”

天下第一tiān xià dì yī

成语解释:形容没有人能比得上。

成语出处:《后汉书·胡广传》:“试以章奏,安帝以广为天下第一。”

一片宫商yī piàn gōng shāng

成语解释:宫、商:都是古代五音之一。一片和谐的音乐声。形容文辞如乐声一样优美、悦耳。

成语出处: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七:“韦八座岫谓朝贤曰:‘此赋乃一片宫商也。’”

天下乌鸦一般黑tiān xià wū yā yī bān hēi

成语解释:比喻不管哪个地方的剥削者压迫者都是一样的坏。

一片汪洋yī piàn wāng yáng

成语解释:形容水面辽阔,水势浩大。

一贫如洗yī pín rú xǐ

成语解释:穷得象用水洗过似的,什么都没有。形容十分贫穷。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窦娥冤》楔子:“小生一贫如洗,流落在这楚州居住。”

例  句:当时父亲赤手空拳出来做官,家里一贫如洗。(邹韬奋《我的母亲》)

一颦一笑yī pín yī xiào

成语解释:颦:皱眉。指忧和喜的表情。

成语出处:《韩非子·内储说左上》:“吾闻明主之爱,一颦一笑,颦有为颦,而笑有为笑。”

例  句:金门玉堂临水居,一颦一笑千万余。(南朝梁·萧统《龙笛曲》)

焕然一新huàn rán yī xīn

成语解释:焕然:鲜明光亮的样子。改变旧面貌,出现崭新的气象。

成语出处: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论鉴识收藏购求阅玩》:“其有晋宋名迹,焕然如新,已历数百年,纸素彩色未甚败。”

例  句:依中国法度,造作旗帜大纛,焕然一新。(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十一回)

一曝十寒yī pù shí hán

成语解释:曝:晒。原意是说,虽然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可能生长。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

成语出处:《孟子·告子上》:“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例  句:他们跑出英文教室,说的听的依然是中国话。这只是‘一曝十寒’的办法罢了,对于理解的功夫完全抛荒。(叶圣陶《英文教授》)

一气呵成yī qì hē chéng

成语解释:一口气做成。形容文章结构紧凑,文气连贯。也比喻做一件事安排紧凑,迅速不间断地完成。

成语出处:明·胡应麟《诗薮·近体中》:“若‘风急天高’,则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而实一意贯串,一气呵成。”

例  句:北曲之介白者每折不过数言,即抹去宾白而止阅填词,亦皆一气呵成,无有断续。(清·李渔《闲情偶寄·宾白第四》)

一谦四益yī qiān sì yì

成语解释:谦虚能使人得到好些益处。

成语出处:《周易·谦》:“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汉书·艺文志》:“一谦而四益,此其所长也。”

黄梁一梦huáng liáng yī mèng

成语解释:黄米饭尚未蒸熟,一场好梦已经做醒。原比喻人生虚幻。后比喻不能实现的梦想。

成语出处:唐·李泌《枕中记》:“卢生欠伸而寤,见方偃于邸中,顾吕翁在旁,主人蒸黄梁尚未熟,触类如故,蹶然而兴曰:岂其梦寐耶?”

例  句:得遇正阳子师父点化,黄梁一梦遂成仙道。(元·范子安《竹叶舟》第一折)

一钱不值yī qián bù zhí

成语解释:一个铜钱都不值。比喻毫无价值。

成语出处:《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夫无所发怒,乃骂临汝侯曰:‘生平毁程不识不直一钱,今日长者为寿,乃效女儿咕嗫耳语。”

例  句:其中更生出无数谣言,添了无数假话,竟把个瞿耐庵说得一钱不值,恨不得早叫这个瘟官离任才好。(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回)

一钱如命yī qián rú mìng

成语解释:一个钱看得象性命那样重。比喻极端吝啬。

一窍不通yī qiào bù tōng

成语解释:窍:洞,指心窍。没有一窍是贯通的。比喻一点儿也不懂。

成语出处:《吕氏春秋·过理》:“杀比干而视其心,不适也。孔子闻之曰:‘其窍通,则比干不死矣。’”高诱注:“纣性不仁,心不通,安于为恶,杀比干,故孔子言其一窍通则比干不见杀也。”

例  句:虽然他是一窍不通的浑虫,可是双桥镇上并无“镇长”之流的官儿,他也还明白。(茅盾《子夜》六)

此一时,彼一时cǐ yī shí,bǐ yī shí

成语解释:此:这;彼:那。那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表示时间不同,情况有了变化。

成语出处:《孟子·公孙丑下》:“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

例  句:此一时,彼一时。他如今在天上,我得收拾门下,免死沟壑,便为万幸了,还敢妄言甚么。(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

一琴一鹤yī qín yī hè

成语解释:原指宋朝赵抃去四川做官,随身携带的东西仅有一张琴和一只鹤。形容行装简少,也比喻为官清廉。

成语出处: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九:“赵阅道为成都转运史,出行部内,唯携一琴一鹤,坐则看鹤鼓琴。”《宋史·赵抃传》:“帝曰:‘闻卿匹马入蜀,以一琴一鹤自随;为政简易,亦称是乎!’”

例  句:你把那行装整顿,无过是一琴一鹤紧随身。(元·无名氏《冯玉兰夜月泣江舟》第一折)

一清二白yī qīng èr bái

成语解释:比喻清楚、明白。

例  句:他的历史一清二白,没有任何污点。

一清如水yī qīng rú shuǐ

成语解释:形容为官廉洁,不贪污、不受贿。也形容十分清洁。

一穷二白yī qióng èr bái

成语解释:穷:指物质基础差;白:指文化和科学落后。比喻基础差,底子薄。

例  句:对于书法,我刚刚学起,基础很差,几乎是一穷二白。

一丘一壑yī qiū yī hè

成语解释:丘:土山;壑:山沟。原指隐者所居之地。后多用以指寄情山水。

成语出处:《汉书·叙传上》:“渔钓于一壑,则万物不奸其志;栖迟于一丘,则天下不易其乐。”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端委庙堂,使百官准则,臣不如亮;一丘一壑,自谓过之。”

例  句:兄以一丘一壑过之,且筑圹于侧,与山缔生死盟。(明·徐宏祖《题小香山梅花堂诗序》)

一丘之貉yī qiū zhī hè

成语解释:丘:土山;貉:一种形似狐狸的野兽。一个土山里的貉。比喻彼此同是丑类,没有什么差别。

成语出处:《汉书·杨恽传》:“若秦时但任小臣,诛杀忠良,竟以灭亡,令亲任大臣,即至今耳,古与今如一丘之貉。”

例  句:否塞晦盲,真若一丘之貉。(严复《救亡决论》)

一去不复返yī qù bù fù fǎn

成语解释:一去就不再回来了。

成语出处:《史记·刺客列传》:“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例  句: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唐·崔颢《黄鹤楼》诗)

毁于一旦huǐ yú yī dàn

成语解释:于:在;一旦:一天。在一天的功夫全被毁掉。多指长期劳动的成果一下子被毁掉。

成语出处:《后汉书·窦融传》:“百年累之,一朝毁之。”

例 人言啧啧 句:百余年辛苦经营的圆明园,毁于一旦,更是令人椎心泣血的莫大恨事。(高阳《清宫外史》下册)

一人传虚,万人传实yī rén chuán xū,shí rén chuán shí

成语解释:虚:不确实,指无中生有的事。本来没有的事,传的人多了,就信以为真。

成语出处:汉·王符《潜夫论·贤难》:“一人传虚,万人传实。”

例  句:问:“如何是东禅家风?”师曰:“一人传虚,万人传实。”(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一)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yī rén dé dào,jī quǎn shēng tiān

成语解释:一个人得道面仙,全家连鸡、狗也都随之升天。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系的人也都跟着得势。

成语出处:汉·王充《论衡·道虚》:“淮南王学道,招会天下有道之人,倾一国之尊,下道术之士,是以道术之士并会淮南,奇方异术,莫不争出。王遂得道,举家升天,畜产皆仙,犬吠于天上,鸡鸣于云中。”

一人善射,百夫决拾yī rén shàn shè,bǎi fū jué shí

成语解释:古谚语,意思是为将者善战,其士卒亦必勇敢无前。比喻凡事为首者倡导于前,则其众必起而效之。

荟萃一堂huì cuì yī táng

成语解释:荟萃:草木繁茂,引申为杰出人物或精美东西的聚集;一堂:指在一个厅堂里。形容难逢的盛会。

一人之交yī rén zhī jiāo

成语解释:亲密得象一个人。形容交情深。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yī rén zhī xià,wàn rén zhī shàng

成语解释:多指地位崇高权势显赫的大臣。

成语出处:《六韬》:“屈一人下,伸万人上,惟圣人能行之。”

一仍旧贯yī réng jiù guàn

成语解释:一:都,全;仍:因袭,依照;贯:习惯的办法。执照老规矩办事,没有丝毫改变。

成语出处:《论语·先进》:“鲁人为长府,闵子骞曰:‘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

例  句:其谱一仍旧贯,并未变动。(鲁迅《且介亭杂文·不知肉味和不知水味》)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yī rì bù jiàn,rú gé sān qiū

成语解释:一天不见,就好象过了三年。形容思念的心情非常迫切。

成语出处:《诗经·王风·采葛》:“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一日九迁yī rì jiǔ qiān

成语解释:九:形容多次;迁:升职。一日之内多次升迁。比喻官职升得极快。

成语出处:汉·焦延寿《易林》卷九:“安上宜官,一日九迁,升擢超等,牧养常山。”

无官一身轻wú guān yī shēn qīng

成语解释:不做官了,感到一身轻松。封建官僚官以后常用这句话来自我安慰。现也泛指卸去责任后一时感到轻松。

成语出处:宋·苏轼《贺子由生第四孙》诗:“无官一身轻,有子万事足。”

例  句:交卸之后,又在长沙住了些时。常言道“无官一身轻”,刘蕃台此时却有此等光景。(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七回)

一日三秋yī rì sān qiū

成语解释:三秋:三个季度。意思是一天不见面,就象过了三个季度。比喻分别时间虽短,却觉得很长。形容思念殷切。

成语出处:《诗经·王风·采莲》:“彼采葛兮,一是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一日三省yī rì sān xǐng

成语解释:每天多次地自我反省。

成语出处:《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一日万机yī rì wàn jī

成语解释:一天要处理成千上万件事(用在国家领导人)。

成语出处:《尚书·皋陶漠》:“兢兢业业,一日二日万几。”

一日万里yī rì wàn lǐ

成语解释:比喻行动非常迅速。

成语出处:唐·苏鄂《杜阳杂编》卷中:“且安天下用将帅,如造大舟以越沧海,其功则多,其成则大,一日万里,无所不屈。”

一日之长yī rì zhī cháng

成语解释:表示判断或处理事情有相当能力。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论王霸之余策,览倚仗之要害,吾似有一日之长。”

例  句:这《孩儿塔》的出世并非要和现在一般的诗人争一日之长,是有别一种意义在。(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白莽作〈孩儿塔序〉》)

混为一谈hùn wéi yī tán

成语解释: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当作同样的事物谈论。

成语出处:唐·韩愈《平淮西碑》:“万口和附,并为一谈。”

例  句:可见“言志”跟“缘情”到底两样,是不能混为一谈的。(朱自清《诗言志辩·诗言志(三)》)

一日之雅yī rì zhī yǎ

成语解释:雅:交往。指短暂的交往。指交情不深。

成语出处:《汉书·谷永传》:“永奏书谢凤曰:‘永斗筲之材,质薄学朽,无一日之雅,左右之介。’”

一如既往yī rú jì wǎng

成语解释:指态度没有变化,完全象从前一样。

一扫而空yī sǎo ér kōng

成语解释:一下子便扫除干净。比喻彻底清除。

例  句:你们所设想的美国的仁义首选,已被艾奇逊一扫而空。(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

机杼一家jī zhù yī jiā

成语解释:指文章能独立经营,自成一家。

成语出处:《魏书·祖莹传》:“文章须自出机杼,成一家风骨,何能共人生活焉?”

一蛇两头yī shé liǎng tóu

成语解释:比喻阴险凶恶的人。

成语出处:唐·韩愈《永贞行》诗:“一蛇两头见未曾,怪鸟鸣唤令人憎。”

一身都是胆yī shēn dōu shì dǎn

成语解释:极言胆大勇敢。

成语出处:《三国志·蜀志·赵云传》裴松之注引《云别传》:“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例  句:曾在当阳长坂,与曹操大战三日三夜,百万军中抱得后主回还。曹操称我子龙一身都是胆,信不虚也。(元·无名氏《隔江斗智》第二折)

一身而二任yī shēn ér èr rèn

成语解释:一个人承担两种任务。

成语出处:《汉书·王吉传》:“诸侯骨肉莫亲大王,大王于属则子也,于位则臣也,一身而二任之责加焉。”

例  句:一身而二任焉,虽圣者不可得也。(唐·韩愈《圬者王承福传》)

言行不一yán xíng bù yī

成语解释: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另外一套。

例  句:为人处世要言行一致,不可言行不一。

一身两役yī shēn liǎng yì

成语解释:一个人做两件事。

成语出处:《梁书·张充传》:“一身两役,无乃劳乎?”

当头一棒dāng tóu yī bàng

成语解释:迎头一棍子。比喻受到严重警告或突然的打击。

成语出处:《五灯会元·黄檗运禅师法嗣·临济义玄禅师》:“上堂,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亦竖拂子,僧便喝,师亦喝。僧拟议,师便打。”

例  句:孔子好象受了当头一棒,亡魂失魄地坐着,恰如一段呆木头。(鲁迅《故事新编·出头》

一身五心yī shēn wǔ xīn

成语解释:比喻杂念很多。

成语出处:汉·焦延寿《易林》卷一:“三人异趋,反复迷惑。一身五心,乱无所得。”

奄奄一息yǎn yǎn yī xī

成语解释:奄奄:呼吸微弱的样子。只剩下一口气。形容临近死亡。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十七回:“惠王亲往问疾,见痤病势已重,奄奄一息。”

例  句:他已被打得体无完肤,奄奄一息了。

一失足成千古恨yī shī zú chéng qiān gǔ hèn

成语解释:比喻一旦犯下严重错误或堕落,就成为终身的憾事。

成语出处:明·杨仪《明良记》:“唐解元寅既废弃,诗云:‘一失足成千古笑,再回头是百年人。’”

例  句:我深知这局棋关系重大,绝不能到最后出问题,一失足成千古恨啊!(陈祖德《超越自我》)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yǎng bīng qiān rì,yòng bīng yī shí

成语解释:平时供养、训练军队,以便到关键时刻用兵打仗。指平时积畜力量,在必要时一下用出来。

成语出处:《南史·陈暄传》:“兵可千日而不用,不可一日而不备。”

例  句:这意思很明白: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大敌压境,你们不说打仗,反到逃跑,好,留下枪支,交给我们,看我们的吧。(孙犁《光荣》)

一石二鸟yī shí èr niǎo

成语解释:扔一颗石子打到两只鸟。比喻做一件事情得到两样好处。

养军千日,用在一时yǎng jūn qiān rì,yòng zài yī shí

成语解释:平时供养、训练军队,以便到关键时刻用兵打仗。指平时积畜力量,在必要时一下用出来。

成语出处:《南史·陈暄传》:“兵可千日而不用,不可一日而不备。”

例  句:养军千日,用在一时,到了关键时刻,我们应该拿出全部力量来拼搏。

一事无成yī shì wú chéng

成语解释:连一样事情也没有做成。指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形容毫无成就。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除夜寄微之》诗:“鬓毛不觉白毵毵,一事无成百不堪。”

例  句:员乃投镜于地,痛哭曰:“一事无成,双鬓已斑,天乎,天乎!”(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二回)

一室生春yī shì shēng chūn

成语解释:整个房间里充满了愉快欢乐的气氛。

一世龙门yī shì lóng mén

成语解释:一世:一代;龙门:后汉时李膺有重名,后起的文人有登门拜访的,称之登龙门。称文人所崇仰的人物。

成语出处:《世说新语·德行》:“李元礼风格秀整,高自标持,欲以天下名教是非为己任,后进之士,有升其堂者,皆以为登龙门。”《晋书·王衍传》:“朝野翕然,谓之‘一世龙门’矣。”

一世之雄yī shì zhī xióng

成语解释:雄:英雄豪杰。一个时代的英雄人物。

成语出处:《宋书·武帝纪》:“刘讳足为一世之雄。”宋·苏轼《前赤壁赋》:“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一手包办yī shǒu bāo bàn

成语解释:指一人独揽,不让别人插手。

一手独拍,虽疾无声yī shǒu dú pāi,suī jí wú shēng

成语解释:疾:急速,猛烈。比喻一个人或单方面的力量难以办事。

成语出处:《韩非子·功名》:“人主之患在莫之应,故曰:一手独拍,虽疾无声。”

一手托天yī shǒu tuō tiān

成语解释:比喻无法办到的事。

价增一顾jià zēng yī gù

成语解释:原意是卖不出去的好马,被伯乐看中了,就增加了十倍的价钱。比喻本来默默无闻,遇到赏识的人而抬高了身价。

成语出处:《战国策·燕策二》:“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马价十倍。”

一手遮天yī shǒu zhē tiān

成语解释:一只手把天遮住。形容依仗权势,玩弄手段,蒙蔽群众。

成语出处:唐·曹邺《读李斯传》诗:“难将一人手,掩得天下目。”

一般见识yī bān jiàn shí

成语解释:平常的见识。表示不要跟知识低、修养差的人争论,说“不要跟他一般见识。”

一双两好yī shuāng liǎng hǎo

成语解释:比喻夫妇美好相称。

成语出处:宋·曾糙《高斋漫录》记载:夫成郎中相貌丑陋,岳母很厌恶他。新婚之夜,成写了一首诗:“一床两好世间无,好女如何得好夫?高卷珠帘明点烛,试教菩萨看麻胡。”

剑头一吷jiàn tóu yī xuè

成语解释:剑头:指剑环头小孔;吷:象声词,形容声音微小。比喻言论无足轻重。

成语出处:《庄子·则阳》:“夫吹筦也,犹有嗃也;吹剑首者,吷而已矣。尧舜,人之所誉也;道尧舜于戴晋人之前,譬犹一吷也。”

例  句:榻上双痕凛然在,剑头一吷何须角。(宋·苏轼《再游径山》诗)

一丝不苟yī sī bù gǒu

成语解释:苟:苟且,马虎。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成语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上司访知,见世叔一丝不苟,升迁就在指日。”

例  句:我们在学习上,应有一丝不苟的精神。

一丝不挂yī sī bù guà

成语解释:原是佛教用来比喻人没有一丝牵挂。后指人裸体。

成语出处:《楞严经》:“一丝不挂,竿木随身。”

例  句:放闸老兵殊耐冷,一丝不挂下冰滩。(宋·杨万里《清晓洪泽放闸》诗)

一丝不紊yī sī bù wěn

成语解释:一点儿也不乱。形容极有条理。

一板一眼yī bǎn yīn yǎn

成语解释:比喻言语、行动有条理或合规矩。有时也比喻做事死板,不懂得灵活掌握。

例  句:他办事因循守旧,一板一眼,从不敢越雷池一步。

一丝一毫yī sī yī háo

成语解释:丝、毫:十丝为一毫,十毫为一厘。一点点儿,极小或极少。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四:“任凭尊意应济多少,一丝一毫尽算是尊赐罢了。”

例  句:对于精密零件的加工,不允许有一丝一毫的误差。

一瓣心香yī bàn xīn xiāng

成语解释:心香:旧时称中心虔诚,就能感通佛道,同焚香一样。比喻十分真诚的心意(用在祝愿)。

成语出处:唐·韩偓《仙山》诗:“一柱一香洞府开,偃松皱涩半莓苔。”

例  句:编者谨掬一瓣心香,吁请海内文豪,从兹多谈风月,少发牢骚,庶作者编者,两蒙其休。(鲁迅《伪自由书·后记》引《申报》副刊《自由谈》

一索得男yī suǒ dé nán

成语解释:旧时指头胎生子。

成语出处:《易·说卦》:“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

一塌刮子yī tā guā zi

成语解释:总共加在一起。

一塌糊涂yī tā hú tú

成语解释:形容混乱或败坏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

例  句:新开设的中学,更是一塌糊涂,笑话百出。(郭沫若《革命春秋·学生时代》)

一榻横陈yī tà héng chén

成语解释:形容人在床上横躺着。

成语出处:唐·李商隐《北齐》诗之一:“小莲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

一潭死水yī tán sǐ shuǐ

成语解释:潭:深水坑。一池子死水。比喻停滞不前的沉闷局面。

一本正经yī běn zhèng jīng

成语解释:原指一部合乎道德规范的经典。后用以形容态度庄重严肃,郑重其事。有时含讽刺意味。

成语出处:晋·葛洪《抱朴子·百家》:“正经为道义之渊海,子书为增深之川流。”

例  句:他说话从来都是一本正经,不苟言笑。

一体同心yī tǐ tóng xīn

成语解释:一体:一个整体;同心:齐心。比喻关系密切,共同一心。

成语出处:《仪礼·丧服》:“父子一体也,夫妻一体也,昆弟一体也。”《周易·系辞上》:“二人凡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一鼻孔出气yī bí kǒng chū qì

成语解释:同一个鼻孔出气。比喻立场、观点、主张完全一致。

一统天下yī tǒng tiān xià

成语解释:天下:指全国。原指统一的国家,现多指某一地区或某一机构不贯彻上级意图而形成的独立王国。也泛指为少数人所霸占的某一领域。

成语出处:《公羊传·成公十五年》:“王者欲一乎天下。”又,《隐公元年》:“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

例  句: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回)

一团和气yī tuán hé qì

成语解释:本指态度和霭可亲。现也指互相之间只讲和气,不讲原则。

成语出处:宋·朱熹《伊洛渊源录》卷三引《上蔡语录》:“明道终日坐,如泥塑人,然接人浑是一团和气。”

例  句:王头领待人接物,一团和气,如何心地倒恁窄狭?(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九回)

一团漆黑yī tuán qī hēi

成语解释:形容一片黑暗,没有一点光明。也形容对事情一无所知。

例  句:窗外一团漆黑,什么也看不清。

一推两搡yī tuī liǎng sǎng

成语解释:形容一再推托。

九九归一jiǔ jiǔ guī yī

成语解释:绕了不少圈子,最后又还了原。

一臂之力yī bì zhī lì

成语解释:臂:胳膊。指一部分力量或不大的力量。表示从旁帮一点忙。

成语出处:元·李寿卿《伍员吹箫》第三折:“若得此人助我一臂之力,愁甚冤仇不报。”

例  句:望孔明助一臂之力,同破曹贼。(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四回)

一往情深yī wǎng qíng shēn

成语解释:指对人或对事物顷注了很深的感情,向往而不能克制。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桓子野每闻清歌。辄唤奈何!谢公闻之曰:‘子野可谓一往有深情。’”

例  句: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清·纳兰性德《蝶恋花·出塞》词)

一表非凡yī biǎo fēi fán

成语解释:表:外貌;凡:平凡。形容人容貌俊秀又有精神。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鸳鸯被》第一折:“天生的一表非俗,匹配得你过。”

例  句:适才有东土大唐差来拜佛取经的一个和尚,倒换关文,却一表非凡。(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八十八回)

一网打尽yī wǎng dǎ jìn

成语解释:比喻一个不漏地全部抓住或彻底肃清。

成语出处:宋·魏泰《东轩笔录》卷四:“聊为相公一网打尽。”

例  句:人民也会想到:使汉奸合法化的,自己就是汉奸,人民的决心是要一网打尽的。(闻一多《谨防汉奸合法化》)

一望无际yī wàng wú jì

成语解释:际:边。一眼望不到边。形容非常辽阔。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四回:“一望无际,似有千里之遥。”

一文不名yī wén bù míng

成语解释:一个钱都没有。

一秉至公yī bǐng zhì gōng

成语解释:秉:掌握、主持;至:极、最。办事一切都出于公心。形容大公无私。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六十回:“然而平中丞却不以此为轻重,委差委缺,仍旧是一秉至公。”

一窝蜂yī wō fēng

成语解释:一个蜂巢里的蜂一下子都飞出来了。形容许多人乱哄哄地同时说话或行动。

一病不起yī bìng bù qǐ

成语解释:得病后病情一天天恶化,终至死亡。

一无可取yī wú kě qǔ

成语解释:没有一点儿可以肯定的地方。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卢太学诗酒傲王侯》:“心中大怒道:‘原来这俗物,一无可取,都只管来缠帐,几乎错认了。”

例  句:他虽然有许多缺点,但并不是一无可取,他也有许多长处值得大家学习。

一无是处yī wú shì chù

成语解释:是:对,正确。没有一点儿对的或好的地方。

成语出处:明·张岱《与胡季望》:“是犹三家村子,使之治山珍海错,烹饪燔炙,一无是处。明眼观之,只发一粲。”

例  句:我们看问题要全面、要一分为二,不要因为人家有缺点,就认为人家一无是处。

一无所长yī wú suǒ cháng

成语解释:没有一点儿专长。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十回:“那日记当中,提到他那位叶妹夫,便说他年轻而纨裤习气太重,除应酬外,乃一无所长,又性根未定,喜怒无常云云。”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yī bō wèi píng,yī bō yòu qǐ

成语解释:一个浪头尚未平复,另一个浪头又掀起了。比喻事情进行波折很多,一个问题还没有解决,另一个问题又发生了。

成语出处:唐·刘禹锡《浪淘沙》词:“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生。”宋·姜夔《白石道人诗说》:“波澜开阖,如在江湖中,一波未平,一波已作。”

例  句:这个故事的情节曲折生动,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层层推进,引人入胜。

一无所能yī wú suǒ néng

成语解释:什么能耐也没有。

一无所取yī wú suǒ qǔ

成语解释:原指一点都没拿。后也形容什么都未得到。

成语出处:《三国志·魏志·钟会传》裴松之注:“会前后赐钱帛数百万计,悉送供公家之用,一无所取。”

例  句:可笑一班小人,奉承权贵,费千金盛设,十分丑态,一无所取,徒传笑柄。(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十四出)

带一字的成语及解释例句有哪些默认分类

一无所有yī wú suǒ yǒu

成语解释:什么也没有。指钱财,也指成绩、知识。

成语出处:《敦煌变文集·庐山远公话》:“如水中之月,空里之风,万法皆无,一无所有。”

例  句:如今凤姐儿一无所有,贾琏外头债务满身。(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六回)

举一反三jǔ yī fǎn sān

成语解释:反:类推。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

成语出处:《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例  句:我是凭着一卷《诗韵》学说话,倒可以有“举一反三”的效验。(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四回)

一五一十yī wú yī shí

成语解释:五、十:计数单位。五个十个地将数目点清。比喻叙述从头到尾,源源本本,没有遗漏。也形容查点数目。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十五回:“这妇人听了这话,也不回言,却踅过来,一五一十,都对王婆和西门庆说了。”

例  句:他把事情发生的经过一五一十地向大家讲了一遍。

一物不知yī wù bù zhī

成语解释:对某一事物有所不知。比喻知识尚有欠缺。

成语出处:汉·扬雄《法言·君子》:“圣人之于天下,耻一物之不知。”

例  句:论起“一物不知,儒者之耻”的道理,这是正当办法。(清·曾朴《孽海花》第二回)

一物降一物yī wù xiáng yī wù

成语解释:指有一种事物,就会有另一种事物来制服它。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此一时,彼一时,大不同也。常言道‘一物降一物’哩!”

例  句:世界上的事情,总是一物降一物,有一个东西进攻,也有一个东西降他。(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一步登天yī bù dēng tiān

成语解释:登:上。一步跨上青天。比喻一下子就达到很高的境界或程度。有时也用来比喻人突然得志,爬上高位。

成语出处:清·徐珂《清稗类钞·三十四》:“巡检作巡抚,一步登天,监生当监临,斯文扫地。”

例  句:知识要通过学习逐渐积累,想一步登天是不可能的。

一息尚存yī xī shàng cún

成语解释:息:呼吸,气息;尚:还。还有一口气。指生命的最后阶段。

成语出处:《论语·泰伯》:“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朱熹注:“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可谓远矣。”

例  句:我下定决心,象陈毅同志病中表现的那样,一息尚存,努力不懈!(张茜《陈毅诗词选集·序言》)

一相情愿yī xiāng qíng yuàn

成语解释:一相:也作“一厢”,一方面。指只是单方面的愿望,没有考虑对方是否同意,或客观条件是否具备。

一笑千金yī xiào qiān jīn

成语解释:美女一笑,价值千金。形容美人一笑很难得。

成语出处:汉·崔骃《七依》:“回顾百万,一笑千金。”

例  句:借得山东烟水寨,来买凤城春色。翠袖围香,绛绡笼雪,一笑千金值。(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七十二回)

一步一鬼yī bù yī guǐ

成语解释:走一步路就好象碰到一个鬼。形容遇事多疑。

成语出处:汉·王充《论衡·订鬼》:“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昼日则鬼见,暮卧则梦闻。”

例  句:俗有一步一鬼之语,却本之《论衡》(清·王应奎《柳南随笔·俗语有本》)

一蟹不如一蟹yī xiè bù rú yī xiè

成语解释:比喻一个不如一个,越来越差。

成语出处:宋·苏轼《艾子杂说》:“艾子行于海上,初见蝤蛑,继见螃蟹及彭越,形皆相似而体愈小,因叹曰:‘何一蟹不如一蟹也?’”

例  句:以其嗜蟹,自蝤蛑至蟛蚏,凡罗列十余种。谷笑曰:“真所谓一蟹不如一蟹也。”(清·翟灏《通俗编·禽鱼》引《圣宋掇遗》)

一泻千里yī xiè qiān lǐ

成语解释:泻:水往下直注。形容江河奔流直下,流得又快又远。也比喻文笔或乐曲气势奔放。也形容价格猛跌不止。

成语出处:唐·李白《赠从弟宣州长史昭》诗:“长川豁中流,千里泻吴会。”宋·陈亮《与辛幼安殿撰书》:“大江在河,一泻千里。”

例  句:方希直如奔流滔滔,一泻千里,而潆洄滉瀁之状颇少。(明·王世贞《文评》)

一心一德yī xīn yī dé

成语解释:大家一条心,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努力。

成语出处:《书·泰誓中》:“乃一德一心,立定厥功,惟克永世。”

斗南一人dǒu nán yī rén

成语解释:斗南:北斗星以南。指天下,海内。指天下绝无仅有的人才。形容品德或才识独一无二。

成语出处:《新唐书·狄仁杰传》:“狄公之贤,北斗之南,一人而已。”

一心一意yī xīn yī yì

成语解释:只有一个心眼儿,没有别的考虑。

成语出处:《三国志·魏志·杜恕传》:“免为庶人,徙章武郡,是岁嘉平元年。”裴松之注引《杜氏新书》:“故推一心,任一意,直而行之耳。”

例  句:所以彭官保便一心一意的料理防守事宜,庄制军便~料理军需器械。(清·张春帆《宦海》第四回)

一长两短yī cháng liǎng duǎn

成语解释:指意外的灾祸或事故。

一行作吏yī xíng zuò lì

成语解释:一经做了官。

成语出处: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游山泽,观鱼鸟,心甚乐之。一行作吏,此事便废。”

例  句:夫人犹诃遣之。耿曰:“今一行作吏,何得复尔?”(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云梦公主》)

一长一短yī cháng yī duǎn

成语解释:形容说话絮叨。

一言半语yī yán bàn yǔ

成语解释:指很少的一两句话。

成语出处:《史记·魏公子列传》:“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

例  句:为一言半语,受千辛万苦。(元·尚仲贤《柳毅传书》第一折)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yī yán jì chū,sì mǎ nán zhuī

成语解释: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马拉的车也难追上。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

成语出处:《论语·颜渊》:“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 《邓析子·转辞》:“一言而非,驷马不能追;一言而急,驷马不能及。”

例  句: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岂有翻悔之理!(元·李寿卿《伍员吹箫》第三折)

一言九鼎yī yán jiǔ dǐng

成语解释: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相传为夏禹所铸。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

成语出处:《史记·平原君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

例  句:你若是专家或者要人,一言九鼎,那自当别论。(朱自清《很好》)

一倡百和yī chàng bǎi hè

成语解释:和:呼应,附和。一人首倡,百人附和。形容附和的人极多。

成语出处:清·江藩《汉学师承记·惠周惕》:“郢书燕说,一倡百和。”

例  句:有年老者,以为财神变相,亟以香烛净茶祝而送之,一倡百和,比户皆然,喧闹半时。(清·淮阴百一居士《壶天录》)

一言为定yī yán wéi dìng

成语解释:一句话说定了,不再更改。比喻说话算数,决不翻悔。

成语出处: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二折:“程婴,我一言已定,你再不必多疑了。”

例  句:你我一言为定。只是我信不过二弟,你是萍踪浪迹,倘然去了不来,岂不误了人家一辈子的大事?(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六回)

一唱三叹yī chàng sān tàn

成语解释:一个人领头唱,三个人和着唱。原指音乐和歌唱简单而质朴。后转用来形容诗婉转而含义深刻。

成语出处:《礼记·乐记》:“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一唱而三叹,有遗音者矣。”《荀子·礼论》:“清庙之歌,一倡而三叹也。”

一言以蔽之yī yán yǐ bì zhī

成语解释:蔽:遮,引伸为概括。用一句话来概括。

成语出处:《论语·为政》:“《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例  句:老师讲的这些话,一言以蔽之,就是让我们端正学习态度,刻苦学习。

一唱一和yī chàng yī hè

成语解释:一个先唱,一个随声应和。原形容两人感情相通。现也比喻二人互相配合,互相呼应。

成语出处:《诗经·郑风·萚兮》:“叔兮伯兮,倡予和女。”

例  句:自此一唱一和,渐渐情熟,往来不绝。(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十四)

一叶知秋yī yè zhī qiū

成语解释: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成语出处:《淮南子·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宋·唐庚《文录》引唐人诗:“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

一衣带水yī yī dài shuǐ

成语解释:一条衣带那样狭窄的水。指虽有江河湖海相隔,但距离不远,不足以成为交往的阻碍。

成语出处:《南史·陈后主纪》:“我为百姓父母,岂可一衣带水不拯之乎?”

例  句:香港地方,同中国大陆相离,仅仅隔一衣带水。(鲁迅《而已集·略谈香港》)

一以当十yī yǐ dāng shí

成语解释:当:相当。一个人抵挡十个人。形容军队英勇善战。

成语出处:《战国策·齐策一》:“一而当十,十而当百,百而当千。”《史记·项羽本纪》:“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

一以贯之yī yǐ guàn zhī

成语解释:贯:贯穿。用一个根本性的事理贯通事情的始末或全部的道理。

成语出处:《论语·里仁》:“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例  句:据谷超豪等人回忆,凡遇应当参加的讨论会,苏先生向来是风雨无阻,几十年间一以贯之。(刘征泰《苏步青》)

一意孤行yī yì gū xíng

成语解释:指不接受别人的劝告,顽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

成语出处:《史记·酷吏列传》:“公卿相造请禹,禹终不报谢,务在绝知友宾客之请,孤立行一意而已。”

例  句:皇上和杨文弱、高起潜虽有意与虏议和,但迫于臣民清议,尚不敢公然一意孤行,与虏订城下之盟。(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三章)

一成不变yī chéng bù biàn

成语解释:成:制定,形成。一经形成,不再改变。

成语出处:《礼记·王制》:“一成而不可变,故君子尽心焉。”

例  句:事物都是在发展的,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

一饮一啄yī yǐn yī zhuó

成语解释:饮:喝水;啄:鸟类吃食。原指鸟类要吃就吃,想喝就喝,生活自由自在。后也指人的饮食。

成语出处:《庄子·养生主》:“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神虽王,不善也。”

例  句:是臣不负前期,变作妖魔,占了名山,掇他到洞府,与他配了一十三年夫妻。一饮一啄,莫非前定。(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一回)

利出一孔lì chū yī kǒng

成语解释:给予利禄赏赐只有一条途径,那是从事耕战。

成语出处:《管子·国蓄》:“利出于一孔者,其国无敌。”《商君书·弱民》:“利出一孔,则国多物。”

一拥而上yī yōng ér shàng

成语解释:形容周围的人同时向一个目标猛挤过去。

一隅三反yī yú sān fǎn

成语解释:从一件事物的情况、道理类推而知道许多事物的情况、道理。

成语出处:《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一隅之地yī yú zhī dì

成语解释:隅:角落。形容地域狭小。

成语出处:《南史·王弘传论》:“晋自中原沸腾,介居江左,以一隅之地,抗衡上国。”

一隅之见yī yú zhī jiàn

成语解释:见:见解。偏于一方面的见解。

成语出处:《论语·述尔》:“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例  句:人但各以其一隅之见 ,认定以为道止如此。(明·王守仁《语录一》)

一语道破yī yǔ dào pò

成语解释:道:说;破:揭穿。一句话就说穿了。

一触即发yī chù jí fā

成语解释:触:碰;即:就。原指把箭扣在弦上,拉开弓等着射出去。比喻事态发展到了十分紧张的阶段,稍一触动就立即会爆发。

例  句:共产党主张成立联合政府,就为罅内战。现在蒋介石拒绝了这个主张,致使内战有一触即发之势。(毛泽东《评蒋介石发言人的谈话》)

一元大武yī yuán dà wǔ

成语解释:指古时祭祀用的牛。

成语出处:《礼记·曲礼下》:“凡祭宗庙之礼,牛曰一元大武。”

一触即溃yī chù jí kuì

成语解释:指军队士气涣散,跟敌人一接触就崩溃。

例  句:我军已兵临城下,敌人军心涣散,一触即溃。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yī zé yǐ xǐ,yī zé yǐ jù

成语解释:一方面高兴,一方面又害怕。

成语出处:《论语·里仁》:“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一张一弛yī zhāng yī chí

成语解释:意思是宽严相结合,是文王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现用来比喻生活的松紧和工作的劳逸要合理安排。

成语出处:《礼记·杂记下》:“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例  句:学习和工作应该有节奏,一张一弛,有劳有逸,这样才能提高效率。

麟凤一毛lín fèng yī máo

成语解释:比喻好东西无论巨细都搜罗进来了。

成语出处:唐·张怀谨《书议》:“麟凤一毛,龟龙片甲,亦无所不录。。”

独当一面dú dāng yī miàn

成语解释:单独负责一个方面的工作。

成语出处:《史记·留侯世家》:“而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

例  句:将来可以独当一面,只嫌功名心重些。(清·曾朴《孽海花》第四回)

一朝一夕yī zhāo yī xī

成语解释:朝:早晨;夕:晚上。一个早晨或一个晚上。形容很短的时间。

成语出处:《周易·坤》:“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

例  句:即如今日中倭之构难,究所由来,夫岂一朝一夕之故也哉!(清·严复《论世变之亟》)

一床锦被遮盖yī chuáng jǐn bèi zhē gài

成语解释:比喻请求别人通融、庇护。

一针见血yī zhēn jiàn xiě

成语解释:比喻说话直截了当,切中要害。

例  句:这不是把我们的毛病讲得一针见血么?不错,党八股中中国有,外国也有,可见是通病。(毛泽东《反对党八股》)

一针一线yī zhēn yī xiàn

成语解释:比喻极微小的东西。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四回:“要想搜我的丫头,这不可能!我原比众人歹毒,凡丫头所有的东西,我都知道,都在我这里间收着:一针一线,他们也没得收藏。”

一枕槐安yī zhěn huái ān

成语解释:泛指梦境。也比喻一场空欢喜。

成语出处:唐·李泌《枕中记》:“卢生欠伸而寤,见方偃于邸中,顾吕翁在旁,主人蒸黄梁尚未熟,触类如故,蹶然而兴曰:岂其梦寐耶?”

一锤定音yī chuí dìng yīn

成语解释:比喻做事干脆,说了算数。

独树一帜dú shù yī zhì

成语解释:树:立;帜:旗帜。单独树起一面旗帜。比喻独特新奇,自成一家。

成语出处: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三:“元、白在唐朝所以能独树一帜者,正为其不袭盛唐窠臼也。”

例  句:苏轼也擅长书法,他取法颜真卿,但能独树一帜,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代四大家。

略高一筹lüè gāo yī chóu

成语解释:筹:筹码,记数用具。略微超过一个码。形容双方比较,稍强一些。

例  句:小生所以忝出君上者,以起处数语,略高一筹耳。(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辛十四娘》)

一枝之栖yī zhī zhī qī

成语解释:栖:鸟停留在树上。泛指一个工作位置。

成语出处:《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

一辞莫赞yī cí mò zàn

成语解释:赞:赞美。没有一句妥贴的赞美话能表达。形容诗文写得极好。

成语出处:《史记·孔子世家》:“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

一致百虑yī zhì bǎi lǜ

成语解释:一致:趋向相同;百虑:各种考虑。趋向虽然相同,却有各种考虑。儒家指虑虽种种,理归于一。

成语出处:《周易·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

一蹴而就yī cù ér jiù

成语解释:蹴:踏;就:成功。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成语出处:宋·苏洵《上田枢密书》:“天下之学者,孰不欲一蹴而造圣人之域。”

例  句:从前所受,皆为大略,一蹴而就于繁赜,毋乃不可!(清·吴趼人《痛史·原叙》)

一掷千金yī zhì qiān jīn

成语解释:指用钱满不在乎,一花就是一大笔。

成语出处:唐·吴象之《少年行》:“一掷千金浑是胆,家无四壁不知贫。”

例  句:他仅用几句话,就把那种奢侈豪华,一掷千金的情景描绘出来了。

一柱擎天yī zhù qíng tiān

成语解释:擎:托起。一根柱托住天。比喻人能担当天下重任。

成语出处:唐·张固《独秀山》诗:“会得乾坤融结意,擎天一柱在南州。”《唐·大诏令集·赐陈敬瑄铁券文》:“卿五山镇地,一柱擎天;气压乾坤,量含宇宙。”

一字褒贬yī zì bāo biǎn

成语解释:褒:赞扬,夸奖;贬:给予不好的评价。一个字的褒扬或贬斥。泛指记事论人,用字措辞严谨有分寸。

成语出处:晋·杜预《左传序》:“春秋虽以一字为褒贬,然皆须数句以成言。”

一字不苟yī zì bù gǒu

成语解释:形容写文章不随便下笔,每一个字都要斟酌。

一字不易yī zì bù g

成语解释:文字精醇,一个字也不能更改。也用于指抄袭者一字不改地照抄别人的文章。

成语出处:《新唐书·文艺传中·孙逖》:“开元间,苏颋、齐澣、苏晋、贾曾、韩休、许景先及狄典诏诰,为代言最;而逖尤精密,张九龄视其草,欲易一字,卒不能也。”

一字长蛇阵yī zì cháng shé zhèn

成语解释:排列成一长条的阵势。形容排列成一长条的人或物。

一字连城yī zì lián chéng

成语解释:极言文辞的精妙。

成语出处:《魏书·彭城王勰传》:“黄门侍郎崔光读暮春群臣应诏诗。至勰诗,高祖仍为之改一字……勰曰:‘臣闻《诗》三百,一言可蔽。今陛下赐刊一字,足以价等连城。’”

一字千金yī zì qiān jīn

成语解释:增损一字,赏予千金。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成语出处:《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例  句: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上)

一字一板yī zì yī bǎn

成语解释:形容说话从容清楚。

一代楷模yī dài kǎi mó

成语解释:一个时代的模范人物。

成语出处:《旧唐书·李靖传》:“朕今非直成公雅志,欲以公为一代楷模。”

一字之师yī zì zhī shī

成语解释:改正一个字的老师。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师”或“一字之师”。

成语出处:宋·计有功《唐诗纪事》:“郑谷改僧齐己《早梅》诗:‘数枝开’作‘一枝开’。齐己下拜,人以谷为一字师。”

一代谈宗yī dài tán zōng

成语解释:谈宗:善于言谈,为世人所尊崇。指当代清谈大师。

成语出处:《晋书·潘京传》:“君天才过人,恨不学耳!若学,必为一代谈宗。”

以求一逞yǐ qiú yī chěng

成语解释:指企图达到不正当的目的。

一箪一瓢yī dān yī piáo

成语解释: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成语出处:《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以一当十yǐ yī dāng shí

成语解释:当:相当。一个人抵挡十个人。形容军队英勇善战。

成语出处:《战国策·齐策一》:“一而当十,十而当百,百而当千。”《史记·项羽本纪》:“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

以一奉百yǐ yī fèng bǎi

成语解释:奉:供养。用一个人生产的物品供养一百个人。指生产的人少,消费的人多。

成语出处:汉·王符《潜夫论·浮侈》:“今察洛阳资末业者,什于农夫;虚伪游手,什于末业。是则一夫耕,百人食之;一妇桑,百人衣之;以一奉百,孰能供之?”

以一警百yǐ yī jǐng bǎi

成语解释:惩罚一个人来警戒其他的人。

成语出处:《汉书·尹翁归传》:“其有所取也,以一警百,吏民皆服,恐惧改行自新。”

一刀切yī dāo qiē

成语解释:比喻用划一的办法处理情况或性质不同的事物。

亿兆一心yì zhào yī xīn

成语解释:全国人民一条心。

盈盈一水yíng yíng yī shuǐ

成语解释:比喻相隔不远。

成语出处:《古诗十九首》之十:“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有一搭没一搭yǒu yī dā méi yī dā

成语解释:表示故意找话说。也表示可有可无,无足轻重。

有一利必有一弊yǒu yī lì bì yǒu yī bì

成语解释:在这一方面有好处,在另一方面就会有坏处。

有一得一yǒu yī dé yī

成语解释:不加也不减,有多少是多少。

面目一新miàn mù yī xīn

成语解释:样子完全改变,有了崭新的面貌。

例  句:房间经过修饰,窗明几净,给人以面目一新的感觉。

有朝一日yǒu zhāo yī rì

成语解释:将来有那么一天。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博望烧屯》第一折:“有朝一日,我出矛庐指点世人迷,凭着我剑挥星斗,我志逐风雷。”

一德一心yī dé yī xīn

成语解释:德:心意。大家一条心,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努力。

成语出处:《尚书·泰誓中》:“乃一德一心,立定厥功,惟克永世。”

例  句:总要我们平民一德一心,这却什么事情做不来!(清·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二回)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yú zhě qiān lǜ,bì yǒu yī dé

成语解释:平凡的人在许多次考虑中,也会有一次是正确的。

成语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一丁不识yī dīng bù shí

成语解释:形容一个字也不认识。

成语出处:《旧唐书·张弘靖传》:“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弓,不如识一丁字。”

例  句:而云古无类书,此真一丁不识之无知妄作也矣。(清·平步青《霞外捃屑》卷七)

在此一举zài cǐ yī jǔ

成语解释:在:在于,决定于;举:举动,行动。指事情的成败就决定于这一次的行动。

成语出处:《史记·项羽本纪》:“国家安危,在此一举。”

例  句:擒拿杨么,在此一举。(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五十三回)

一定不易yī dìng bù yì

成语解释:易:改变。原指一定下来就不变更,后形容事理正确,不可改变。

成语出处:《淮南子·主术训》:“今夫权衡规矩,一定而不易,不为秦楚变节,不为胡越改容。”

例  句:然究竟半个明的,半个暗的,是一定不易的道理。(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十回)

抹一鼻子灰mǒ yī bí zi huī

成语解释:比喻本想巴结讨好,结果反倒碰个钉子,落得很没趣。

一定之规yī dìng zhī guī

成语解释:比喻已经决定了的办法。

只此一家,别无分店zhǐ cǐ yī jiā,bié wú fēn diàn

成语解释:原是一些店铺招揽生意的用语,向顾客表明他没分店,只能在他这一家店里买到某种商品。泛指某种事物只有他那儿有,别处都没有。

一动不如一静yī dòng bù rú yī jìng

成语解释:没有把握或无益的事,还是不做为好。比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成语出处:宋·张端义《贵耳集》卷上:“孝守幸天竺及灵隐,有僧辉相随。见飞来峰,问辉曰:‘既是飞来,如何不飞去?’对曰:‘一动不如一静。’”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zhì zhě qiān lǜ,bì yǒu yī shī

成语解释:不管多聪明的人,在很多次的考虑中,也一定会出现个别错误。

成语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例  句:再聪明的人,也不应该骄傲,因为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一而再,再而三yī ér zài,zài ér sān

成语解释:再:第二次。一次又一次。

成语出处:《尚书·多方》:“至于再,至于三。”《荡寇志》一○九回:“那厮必然再用此法,一而再,再而三,我其危矣。”

例  句:我之所以生气,是因为你一而再,再而三地犯同样的错误。

众口一词zhòng kǒu yī cí

成语解释:所有的人都说同样的话。

成语出处:宋·欧阳修《论议濮安懿王典礼札子》:“众口一辞(词),纷然不正。”

例  句:适才仇老所言姻事,众口一词,此美事也,有何不可?(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四)

侏儒一节zhū rǔ yī jié

成语解释:比喻能体现事物全貌的局部。

成语出处:汉·桓谭《新论·道赋》引谚语:“侏儒见一节,而长短可知。”

专心一志zhuān xīn yī zhì

成语解释:形容一心一意,集中精力。

成语出处:《荀子·性恶》:“今使途之人服术为学,专心一志,思索熟察,加日悬久,积善而不息,则通于神明,参于天地矣。”

例  句:教室里,同学们正在专心一志地学习。

一发千钧yī fà qiān jūn

成语解释:发:头发;钧:古代的重量单位,合三十斤。危险得好象千钧重量吊在一根头发上。比喻情况万分危急。

成语出处:《汉书·枚乘传》:“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上悬无极之高,下垂不测之渊,虽甚愚之人,犹知哀其将绝也。”唐·韩愈《与孟尚书书》:“其危如一发引千钧。”

例  句:际兹一发千钧,全国国民宜各立所志,各尽所能,各抒己见。(鲁迅《二心集·沉滓的泛起》)

罪加一等zuì jiā yī děng

成语解释:指对罪犯加重处罚。

成语出处: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五回:“你为着吃烟,这才犯法,我们来拿你,倒来吃你的烟,本官知道,办起来罪加一等。”

一帆风顺yī fán fēng shùn

成语解释:船挂着满帆顺风行驶。比喻非常顺利,没有任何阻碍。

成语出处:唐·孟郊《送崔爽之湖南》:“定知一日帆,使得千里风。”

例  句:栉霜沐露多劳顿,喜借得一帆风顺。(清·李渔《怜香伴·蹴居》)

南柯一梦nán kē yī mèng

成语解释:形容一场大梦,或比喻一场空欢喜。

成语出处: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

例  句:看荣华眨眼般疾,更疾如南柯一梦。(元·郑廷玉《金凤钗》楔子)

八字没一撇bā zì méi yī piě

成语解释:比喻事情还没有眉目。

成语出处:《通俗常言疏证》卷三: “《通俗编》:‘朱子《与刘子澄书》:圣贤已是八字打开了,人不自领会。’按今有‘八字不见两撇’之谚,似又因于此。凡事无端绪者,谓之八字不曾见两撇。”

例  句:我们是来保卫延安的,八字没一撇,延安就能放弃?(杜鹏程《保卫延安》)

有些成语和俗语意思是相近的由小学生作文网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排行: 2016拜年词 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