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上提出要改进什么?实施人才重点工程计划 党团
范文大全 > 党团 > :陕西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上提出要改进什么?实施人才重点工程计划是由小学生作文网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陕西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上提出要改进什么?实施人才重点工程计划的正文:
陕西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上提出要改进什么?实施人才重点工程计划(共10篇)
陕西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上提出要改进什么?实施人才重点工程计划(一)
贵州省是什么时间实施新课程标准的? 省教育厅关于印发《贵州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
2010-07-09
各市(州、地)教育局:
按照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总体部署,结合我省实际,经省政府同意,我省将从2010年秋季起,在全省普通高中高一年级全面启动课程改革实验.为积极稳妥地做好实验工作,完成实验任务,达到实验目标,促进我省普通高中教育健康和谐发展,为培养和造就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具备较高素质劳动者及专门人才打下良好基础,我厅组织制定了《贵州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实施方案(试行)》(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现将《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各地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贵州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实施方案(试行)
二00九年十一月二十日
附件:
贵州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实施方案
(试行)
根据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的总体部署,按照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2005]6号)的精神和要求,为做好实验工作,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我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立足贵州省实际,学习借鉴国内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先行实验省(市、区)的有益经验,积极探索,稳步推进,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促进基础教育全面协调持续发展.
二、目标任务
(一)全面实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大力推进教育创新,努力构建符合国家课程改革要求、具有贵州特色、充满活力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
(二)研究探索在我省不同地区、不同类型普通高中学校实施新课程的有效途径,通过课程改革,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建设;为国家进一步修订完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提供经验.
(三)提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课程管理及课程建设能力,形成开发和共享课程资源的机制;建立与普通高中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
(四)建立健全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全面提高普通高中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教学方式的改革,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五)促进高中学生转变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实现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培养目标.
(六)建立符合新课程要求和我省实际的评价与考试制度,探索建立与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相配套的高等院校招生考试录取制度.
(七)推进全省高中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快普通高中教育发展步伐,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发挥普通高中教育在整个基础教育中的带动和引领作用,为培养和造就适应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打下良好基础.
三、基本原则
(一)积极进取与实事求是相统一的原则.充分认识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必要性、紧迫性和重要意义,克服畏难情绪;客观分析、积极应对课程改革实验中必然出现的各种问题、困难和挑战;正确处理改革目标与现实可行性之问的关系,在实践中积极主动、创造性地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不断取得实验的经验和成果.
(二)目标达成与循序渐进相统一的原则.普通高中课程在培养目标、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考试与评价制度等诸多方面要达到的改革目标,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跳而就,需要坚持不懈地探索、实践和完善,循序渐进地实现改革目标,完成改革任务性.
(三)整体推进与分类指导相统一的原则.全省普通高中要同时全面进入课程改革实验鉴于普通高中学校在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方面存在的差异,要在整体推进的前提下,区分不同地区、不同学校进行分类指导和要求,因地制宜地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
(四)政府统筹与群策群力相统一的原则.普通高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是各级政府的职责.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向政府汇报,在政府的统筹领导下,通过制度建设和广泛宣传,形成学校、社会和家长群策群力、共同参与、通力合作推进课程改革的工作机制.
四、保障措施
为保证我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顺利实施,需要在组织领导、政策支持、经费投入、制度建设、师资培训、专业指导、舆论宣传等方面做好准备并提供有力保障.
(一)统一领导,加强指导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体现国家意志,实验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影响面大、社会关注度高,必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专业指导.
1、成立实验工作领导小组
成立“贵州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对全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进行决策和部署,在经费投入、政策支持、制度建设、师资培训、舆论宣传等方面提供保障,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监控.全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中的重大事项由领导小组研究决定(领导小组名单另文下发).
各市(州、地)、县(市、区、特区)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切实加强对本地区实验工作的领导和管理,负责实验工作在本地区的推进.
2、组建专家指导组
组建“贵州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专家指导组”.专家指导组成员主要由有关高校、各级教育科研和教研机构的专家以及学校的学科教师代表组成,在省实验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进行改革买验工作的专业研究,为行政决策提供咨询服务,为全省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提供专业指导和业务支持.专家指导组要切实跟踪实验工作,加强专业指导,总结实验工作经验,收集、整理、反馈信息,为各地和学校提供切实可行的帮助和指导(专家指导组名单另又下发).
3、其他指导举措
(1)省、市(州、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课程改革实验样本校,通过样本校实验工作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辐射和指导全局.
(2)省、市(州、地)、县(市、区、特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各普通高中学校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实验工作的网络平台,收集信息,听取意见,把握进程,介绍动态,咨询答疑,形成畅通的沟通渠道,同时利用网络推介教学经验,丰富课程资源,指导课程改革工作.
(3)各普通高中学校要成立课程改革指导委员会,统筹负责学校新课程的规划、实施、管理与评估等工作.学校课程改革指导委员会下设学科组,各学科组提出本学科课程的开设方案,报学校课程改革指导委员会审定后实施.
(二)经费保证,政策倾斜
省、市(州、地)、县(市、区、特区)要设立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专项经费,主要用于改善学校办学条件、课程资源开发、行政管理人员和教师培训、教育教学科研、监控与评价、评优示范、交流研讨、总结经验等各项工作,确保课程改革顺利实施.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主动地商财政、人事、编制等有关部门,争取经费支持.根据课程改革的需要核定或调整普通高中学校的人员编制,按规定配齐、配足教师,达到新课程教育教学的要求.
(三)专题研究,区域推进
结合我省实际情况,确定不同阶段实验工作的重点课题,通过专题研究促进重点和难点问题的逐步解决,推进实验工作.加强市(州、地)、县(市、区、特区)之间和学校之间的合作研究和资源共享,发挥示范性普通高中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实验工作的区域整体推进.
(四)建设队伍,提高水平
通过制度创新,采取多种措施,不断加强普通高中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加强城镇高中与农村高中之间、示范性高中与一般高中之间的教育教学合作,建立教师定期交流和课程资源共享制度.
(五)监控评估,专项督导
建立对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监控与评价机制和专项督导制度,制定我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评估标准及评估方案.省、市(州、地)、县(市、区、特区)教育行政部门要组织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的专项调研和阶段评估,监控课程改革实验的进展情况,及时解决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及时反馈情况,总结经验,以进一步明确改进思路和措施,推动实验工作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各级政府教育督导部门要把对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督导作为重要内容纳入督导工作范围,推动课程改革顺利实施.
(六)优化环境,正确导向
采用多种形式,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对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宣传,不断优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社会环境,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及时征求和听取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以及社会各界刘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意见和建议,认真研究,及时反馈,将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吸纳到实验工作当中;主动通报工作情况,争取社会各界对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形成社会各界关心、理解和支持实验工作的良好氛围
五、重点工作
(一)组织学习培训
市(州、地)、县(市、区、特区)教育行政部门和普通高中学校要坚持“全员培训”、“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组织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教研人员、全体高中校长和教师接受普通高中新课程培训.
培训工作要充分利用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省教师远程培训项目”进行.
培训工作要注重实效,做好“四个结合”,即:通识培训与学科培训相结合、理念更新与课例分析相结合、专家讲座与教师示范教学相结合、集中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通过多层次、多形式、多样化的培训,使受训者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深刻领会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精神实质,按照新课程理念创造性地进行学校管理和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领导小组根据课程改革进程的需要,负责组织相关人员的一级培训.各市(州、地)实验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二级培训.各普通高中学校组织开展校本培训.
(二)创新管理制度
省制定定出台有关课程设置与管理的指导意贝,并在全省范围内督促和指导实施.市(州、地)及县(市、区、特区)做好对本地区普通高中学校的督促和指导工作.学校按照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制定具体的课程方案和课程计划,组织实施新课程.学校在按照课程方案要求开设必修课程的同时,要结合实际制定开设选修课程的计划,创造条件开好各类选修课程;要积极创造条件,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开设好技术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切实加强技术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实施、考核、评价及学生校外活动的管理.
建立学生选课指导制度.学校要成立选课指导机构,编制学生选课指导手册,帮助和引导学生选课.选课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学生选择课程的权利,注意防止教师和家长包办代替.学校要充分发挥现有教师、场地、设备等教育资源的效益,积极探索建立适应模块化教学特点、行政班与教学班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认真研究解决学生选课给学校常规管理带来的新问题.
建立学生学分管理制度.学校要根据课程方案的要求确定学生获取各类学分的办法和制度,遵循客观、公正、透明的原则,严格学分认定的标准和程序,规范操作过程,使学分管理体现学生学业发展过程,成为促进学生学业发展的有效手段.
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制度.加强学校教研组织建设,建立健全支持新课程的咨询和指导体系,组织和引导教师研究解决实施新课程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使新课程的实施过程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
(三)改革课堂教学
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实效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积极进行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既要继承传统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合理内核,又要切实推进教师教学万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究知识,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的组织管理方式、教学内容呈现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四)加强课程资源建设
根据教育部有关新课程实验教材选用的规定和要求,结合我省实际,选择确定我省使用的各学科实验教材.
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探索建立普通高中之间、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之间资源共享制度,积极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学院、大学及科研院所建立教学合作关系.利用各方面的师资、设备和场所进行相关课程的教学.
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阅览室、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场地和设施设备,以及报刊、杂志、电子音像教材、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等多样性课程资源,积极开发利用学校所在地区的工厂、农村、部队、社区、高校和科研院所等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源,为新课程实施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支撑.
充分利用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课程资源,建立省、地、县三级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资源网.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等共同开发课程资源.
充分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非物质又化遗产”等社会教育资源.
(五)推进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
全面实行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按照目标多元、方式多样、过程结果并重的原则,建立综合性的、动态的学生成长记录手册,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发挥评价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
推进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的改革,制定与课程改革相配套的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方案和高中学业水平监控与测试方案,充分体现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要求与方向,合理设置考试科目,严格按照学科课程标准和省提出的课程安排指导意见确定考试范围,既要全面、公正地评价学生的高中学业成绩水平,又要有利于高等院校选拔新生,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由省统一组织实施.
在建立学生学分管理制度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模块考核办法,建工公正有效的模块考核制度,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效果,既要保证获得学分的真实可信,又要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进一步建立自我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的学校评价机制,引导学校围绕办学理念、发展规划、学校管理、课程实施、教师队伍建设、学生发展、办学条件等方面进行经常性、制度性的自我评价.
六、分类要求
我省普通高中学校在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根据分类指导的原则,学校在保证开设各学科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全部必修模块,满足学生获得116个必修学分的基础上,选修模块开设的比例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确定.但所有学校至少要开30%以上的选修I模块,满足学生3年中在选修I中获得22个以上学分,在选修Ⅱ中获得6个以上学分.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至少要开设70%以上的选修I模块,满足学生3年中在选修I中获得28个以上学分,在选修Ⅱ中获得8个以上学分.在选修模块的选择上,省将提出指导性意见,供各地学校进行课程设置时参考.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学校课程设置的监控,重点帮扶条件较为薄弱的学校.所有学校都应通过实验,促进自身发展,逐年提高选修模块开设的比例,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他相关实施意见、方案等,另行制定下发.
陕西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上提出要改进什么?实施人才重点工程计划(二)
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 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
1、中国第一颗卫星飞上天后,虽然星上的乐音装置和短波发射机仅持续工作了28天,但其意义与影响直达今天.如果说,第一次打上天的也不过是个能发出声响的173公斤重的铁疙瘩,是一种有去无回的“抛”东西,而随后的返回式卫星乃至今天的神舟飞船,却是既能在太空自主变轨游动,又能按时、准确并安全地操控回家的.更重要的是,通过第一颗卫星的研制与发射,培养锻炼了一大批人才,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技术储备.
“大家往天上看看吧”
1964年,原子弹爆炸成功,火箭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人造卫星的一些新技术课题获得了许多重要成果,东风导弹基地经过多次发射试验的考验,也打下了一个比较扎实的基础.
1965年1月8日,钱学森正式向国家提出报告,建议早日制订卫星的研究计划并列入国家任务.1965年10月,中国科学院召开了人造卫星总体方案论证会,确定第一颗卫星为科学探索性质的试验卫星,并要比苏联和美国的第一颗卫星先进.卫星入轨后,要“抓得住,测得准,报得及时”,使全世界人民都能“看得见,听得到”.
“看得见”,是卫星研制中的第一个难题.浩瀚的宇宙茫茫无际,让人们在地球上用肉眼看到这颗直径只有一米的物体,谈何容易!承担这项任务的北京机电研究设计所,在已经“靠边站”的史日耀等人的努力下,决定在末级火箭上加一个“观测裙”,以提高亮度.经过反复论证和无数次的地面模拟试验,终于取得了成功.
“听得到”,本来就不易做到,更何况还是用连续信号传送《东方红》乐曲,而不是像苏美那样只是发出一种“哔扑哔扑”的声音.这个难题费尽千般周折,最终也被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的刘承熙和他的同事们解决了.人造卫星本体的麻烦暂时少了下来,发射卫星用的运载火箭“长征一号”却出了问题.1966年9月,许多专家受到批判和抄家,科研工作无法正常进行.1967年7月,周恩来总理连续4次召集有关人员,对热衷于闹派性的人进行了耐心说服和严厉批评.
“大家往天上看看吧,那里星光灿烂,但还没有一颗是我们中国的.”周总理说,“我们再这样闹下去,是闹不上去的.”
“一定不能让导弹飞到国外去”
“东方红一号”卫星正式实施发射前,必须对新改进的中远程导弹进行飞行试验.这种导弹将作为运载火箭的一、二级发射卫星.
“这一次射程很远,必须控制住,一定不能让导弹飞到国外去.”周总理反复叮咛.
11月16日下午6时,首枚中远程运载火箭准时点火起飞,在导弹飞行到18秒时,突然间,在火箭一级关机点附近,速度曲线不再上升,图板上,落点预示板上的笔也只是停留在原地抖动.
在以往多次发射任务中,只要弹头一进入落区上空,落区的观测人员凭肉眼也能立即发现目标,只要弹头一着地,几分钟之内就能把落点位置找出来.这一次,过了40多分钟了,竟还没有一个人发现目标……是飞出国了,还是飞偏到另外什么地方,或者中途掉了下来?这枚火箭的射程达5000公里,最坏的情况是飞出国境,因为这时中苏关系剑拔弩张,一触即发.
周总理从北京接连打来三次电话,询问火箭到底掉在什么地方了.“你们抓紧时间把火箭落点搞出来.不要太紧张,万一真打到国外了,我也已经做好了去莫斯科说明情况的准备.请务必找到这枚火箭.”
火箭自毁在新疆境内
第二天凌晨4点半,技术人员何荣成和其他三个人赶到了机场,登上一架伊尔—14飞机寻找导弹残骸.他估计,这枚火箭是在一级关机点出了故障,落在离发射阵地大约680公里的地方,没有飞出国境.
飞机飞到了新疆境内的预定区域.从舷窗上看下去,11月的戈壁滩上,一丛一丛的骆驼刺已经枯黄,干涸的水坑泛出白碱,显出一片星星点点的黑色与白色.要从4000米高空分辨出火箭残骸是十分困难的.
头两天的搜索毫无结果,何荣成的心里不由打起鼓来.第三天,飞机降低了高度,飞了半天,突然,女飞行员叫了起来:“呀,前边有一堆东西,你看是不是火箭残骸?”
终于看清了,是火箭残骸,还能看到火箭的一、二级没有分离,全掉在一个沙丘的旁边.
事后查明,火箭飞行失败是由于一个程序配电器发生了故障,二级未能点火而自毁坠落.
两个多月后,1970年1月30日,基地组织第二发中远程火箭的飞行试验,获得了成功.使中国多级火箭技术取得了研制和试验方面的突破.
“绝不能带任何一个疑点上天”
1970年4月1日,载着两颗“东方红一号”卫星和一枚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的专列,一路上戒备森严,在高度保密的状态下,悄然运抵酒泉卫星发射场.
2日下午,周总理走进人民大会堂,和其他领导人一起听取卫星和运载火箭情况的专门汇报.
“这是我们第一次发射人造卫星,意义很大.不仅要把卫星送入轨道,还要对我国卫星飞经各国首都上空的时间,如乌干达、赞比亚、也门、坦桑尼亚、毛里塔尼亚等国家作好预报,鼓舞第三世界人民.”
发射场最担心的问题是卫星能否准确入轨,入轨后能否及时预报卫星的运行轨道,并且不能让外国先于中国作出预报,这对测控系统是一次重大考验.当时最突出的问题是通信线路,限于条件,从发射场区到各观测台站的指挥通信和数据传输,主要是靠明线来完成.为了防止出现人为破坏和自然中断等现象,中央专委要求总参谋部组织有关省、市、自治区数十万民兵,一字排开,日夜护线.
4月中旬,准备工作基本就绪.14日晚7时,周总理等国家领导人在人民大会堂召集会议,听取从发射基地专程赴京的钱学森等人的汇报.
说到火箭中发现松香、钳子等多余物时,周总理汇报,口气严厉:“那怎么行?这些东西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嘛!好比医生动手术时病人的伤口不能留脏东西一样,产品中也不应有这些东西.这个不能原谅!”
4月20日,周总理再次打来电话,“绝不能带任何一个疑点上天.”
太空中一颗会唱歌的星
4月24日上午,运载火箭一、二级推进剂加注完毕.20时整,发射阵地零号指挥员杨桓下达了“一小时准备”的口令.这时,发射场上空的云层还很厚,将直接影响光学跟踪测量,几个光测站焦虑不安,指挥部也着急起来.
基地司令李福泽不时抬头望着天空,命人立即找来气象处的人,脸色也像乌云一般阴沉:“怎么样?还有一个小时,这云能退走吗?”
“没问题,云层很快就会过去.我们随时都在观察.”气象处的彭凤绍肯定地回答道.“这可是你说的!”李福泽黑着脸,说出来的话令彭凤绍心惊肉跳,“到时候如果云还没有过去,我要你自己上天去把它们赶走.”
这时地下控制室里的操作人员却向李福泽报告了另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在对卫星和运载火箭进行最后检查时,发现卫星应答机对地面触发信号失去反应.这将会影响卫星跟踪测量的精度和预报的准确性.
紧急研究后,李福泽立即向中央专委报告,建议推迟发射.21时整,技术人员经过分析检查,找到了故障点,原来是地面触发信号源性能下降,功率太低,造成触发不良.
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发射时刻终于到了.在地下指挥控制室指挥发射的是基地第一试验部部长吕诚华感到事关重大,在进入“30分钟准备”程序时,将发射指挥权从一部副团长杨桓手中接了过来.
当倒数计时器上出现了“0”时,一声“点火”口令,操纵员胡世祥迅即按下了点火按钮.霎时,大地震撼,在山崩海啸般的轰鸣声中,运载火箭喷吐着桔红色的火舌,离开发射台,徐徐升上天空,渐渐在视野中消失了.
5分钟后,卫星进入南方入轨测区,湘西站首先发现目标,接着,南宁、昆明、海南站也相继发现并跟踪上了卫星.当星箭分离时,各站几乎同时向基地控制计算中心报告:“星箭分离,卫星入轨!”
卫星刚刚飞出南方测区,基地控制计算中心就计算出了卫星的初轨根数并上报了北京.基地设在湘西、海南的测量站也很快将接收录制的“东方红”乐音信号磁带,由专机送往北京,供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全世界广播.
“东方红一号”卫星绕地球运行一圈后,再次进入中国西部上空.基地喀什站当即捕获目标,并将轨道参数传送到基地,经计算,向北京报出了卫星飞经中国及世界244个城市上空的时间和飞行方位.
4月25日,一夜未睡的周恩来离京参加“三国四方”会议.他神采飞扬,在会上说:“为了庆祝这次会议的成功,我给你们带来了中国人民的一个礼物,这就是,昨天中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2、人造地球卫星是衡量一个国家空间技术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在世界上还只有少数几个技术先进的国家拥有自己的人造地球卫星时,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在西昌卫星城发射成功.
1970年4月26日《人民日报》发布新闻公报,向中国及世界报道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的消息.公报公布的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技术参数是:卫星运行轨道,距地球最近点是439公里,最远点2384公里,轨道平面和地球赤道平面的夹角为68.5度,绕地球一周114分钟;卫星重173公斤,用20.009兆周的频率,播送《东方红》乐曲.
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4月24日进入轨道以后,运行情况良好,各种仪器工作正常.人造地球卫星上的短波无线电发讯机,循环播送《东方红》乐曲和遥测讯号,乐曲声音清晰嘹亮.每分钟循环一次,首先以40秒的时间连续播送两次《东方红》乐曲,间隔5秒钟后,播发遥测信号10秒钟,又间隔5秒钟,进入另一个循环.人造地球卫星上的遥测仪器不断地发回各种数据.现在,这颗人造地球卫星正在围绕地球继续正常运行.
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在中国和世界各地均能看到.这颗卫星飞经中国各地的时间(北京时间)是,北京:4月25日10时26分,20时29分,26日11时11分;上海:4月25日10时23分,20时31分,26日9时11分;香港:4月25日10时25分,26日11时4分;台北:4月25日10时20分,20时32分,4月26日9时9分……
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飞经世界各地的时间(北京时间)是,纽约:4月25日23时46分,26日22时34分;伦敦;4月 25日 18时7分,20时4分,26日 18时51分;莫斯科:4月 25日 16时 15分,18时 13分,4月 26日 0时11分,17时;东京:4月26日9时14分;开罗:4月25日16时4分,26日2时13分,14时55分……
与世界相比,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有显著特点.世界上,苏联1956年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后,美国、法国、日本等国相继发射了自己的人造地球卫星、但是,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在重量上,超过了苏、美、法、日四国卫星的总和.
在研制速度上,从成功爆炸原子弹到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美国花了12年半,苏联花了8年.中国1964年10月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到现在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仅用了5年半的时间.中国的研制速度,比苏、美都快.
在技术上,中国的这颗人造地球卫星实现了安全可靠,准确入轨,及时预报的要求,首次发射一举成功.
陕西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上提出要改进什么?实施人才重点工程计划(三)
为什么要用经济地理的理论指导规划,经济地理的优势是什么?内容提要:本文使用新经济地理学的分析框架讨论了经济地理和经济政策等因素对工业集聚的影响,并利用1987-2001年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导致中国地区工业集聚的因素.我们的主要发现是:(1)经济开放促进了工业集聚,而经济开放又与地理和历史的因素有关;(2)市场容量、城市化、基础设施的改善和政府作用的弱化也有利于工业集聚;(3)沿海地区具有工业集聚的地理优势.我们的研究为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提供了来自于中国的证据,同时也发现,除了经济地理的作用以外,政策也是导致工业集聚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工业集聚;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经济政策
一、引言
中国的改革开放遵循着渐次推进的模式,在地区发展的过程中,中国政府希望沿海地区能够先发展起来,然后能够带动内地的发展.但是,这种基于“新古典增长经济学”收敛假说(Barro and Xala-i-Martin ,1995)的良好愿望至今没有完全实现——尽管改革开放使得全国各地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但地区间的差距却始终处在不断扩大的过程之中.中国的经验并不是独一无二的,事实上很多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在经济开放之后均出现了地区间差距持续扩大的现象,而一个更为基本的事实是,这些国家都出现了工业生产的集聚,这些现象对新古典的增长理论提出了挑战.最近十多年兴起的新经济地理学在解释工业集聚和地区间差距方面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一理论认为,地理位置和历史优势是集聚的起始条件,规模报酬递增和正反馈效应导致了集聚的自我强化,使得优势地区保持领先.[①]
尽管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进展迅速,但相应的实证研究却比较滞后.既有的研究将焦点集中在了检验新经济地理因素对工业集聚的作用,但却忽视了经济政策的作用,而政策因素在增长理论和区域经济理论的实证检验中已被证明是非常重要的.与既有的文献相比,本研究主要做了两件事情.首先,我们从理论上讨论了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和经济政策三大类因素对于工业集聚的影响,并且尝试说明,这些因素是可以放在同一个理论框架中进行分析的.其次,我们运用中国的省级面板数据检验了三大类因素对于工业集聚的影响.之所以将研究的重点集中于工业,是因为:(1)工业是推动其他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工业发展水平的地区差距是地区间差距最为重要的表现(范剑勇和朱国林,2002);(2)从新经济地理学的角度来讲,工业可以在地区间转移,故集聚效应最显著.
我们的研究对文献构成了以下几点发展.第一,我们使用来自中国国内的数据为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提供了证据,来自一国内部的数据可以较好地避免跨国数据的样本异质性和数据不可比性.中国曾经经历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转型两个历史时期,政府政策曾经支持经济活动和基础建设的空间分散化;而改革以后的政策则倾向于优先将经济活动向沿海地区集中.同时,中国广袤的国土、多样的自然条件、巨大的区域间差距等都为相关的实证研究提供了足够的多样性.第二,通过为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和经济政策对工业集聚的影响提供证据,我们发展了有关中国工业集聚的实证研究.将我们的研究与既有的文献作些比较将有助于说明本研究的意义.Fujita and Hu (2001)使用GDP 和工业产值数据描述了1985-1994年中国的地区差距问题,他们发现这个时期地区差距的扩大部分是由于中国实施了倾向于沿海地区的经济政策,更是这个时期的全球化和经济市场化的结果.Kim and Knaap (2001)关注的是中国1952-1985年地区经济发展政策和地区差距问题,他们发现,经济向沿海地区的集中早在中国政府采取地区非平衡增长政策之前就已经出现,其中的原因包括沿海地区在地理上容易与外界交流以及基础设施网络密度高,等等.以上两篇文献尽管已经讨论了经济集聚的影响因素,但是并没有使用计量分析方法给出不同因素的作用的估计.D émurger(2001)在有关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中考虑了经济地理的因素,发现地理位置和基础设施禀赋显著影响各个省间的增长差异,同时,通讯有减少封闭的作用从而对增长产生正面的影响,但这项研究并不是以工业集聚为研究对象的.Gao (2003)证实了外国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对于地区工业增长的积极作用,同时也指出,直接验证国际贸易与工业的地区分布之间的关系是下一步的研究方向,而这恰恰是本文的关注焦点之一.在最近的一篇文献中,Wen(2004)使用第二和第三次工业普查数据研究了中国制造业的集中,发现改革以来的工业集聚支持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但是,由于非常强调新经济地理的因素,这篇文章没有研究经济政策和传统的经济地理因素对工业集聚的影响.
本文的结构如下:第二部分是对中国工业集聚的特征性事实的总结;第三部分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分析了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和经济政策对于工业集聚的综合影响;第四部分提出计量模型,并对数据和变量的含义进行解释;第五部分报告了实证研究的结果;最后我们在第六部分提出了研究的政策含义.
二、中国的地区工业集聚:特征性事实
由于对自然条件的依赖程度相对较低,工业生产容易产生集聚;同时,加上规模经济效应和前后向联系的正反馈作用,往往导致工业生产在空间上向一些某方面具有优势条件的地区集中.观察中国工业的地区分布可以发现,改革开放以后,工业集聚的现象变得逐渐显著,地区工业GDP 占全国工业GDP 的比重在省与省之间差异日益扩大.1987年工业改革之初,各省之间工业GDP 在全国所占份额的变异系数是0.026,2001年这一指标上升到0.030.
图1和图2分别绘制了1978和2001年中国各地区的工业GDP 份额分布[②],从中我们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这20余年间工业集聚的过程.在1978年的图中,工业的地理分布仍然具有一定的分散化现象,具体表现在:(1)东部沿海地区和中部很多省份的工业份额较低,没有超过4%;(2)东北三省的工业重要性非常明显,特别是辽宁一枝独秀,工业份额超过8%;(3)甘肃和陕西这两个西部省份的工业份额超过了2%,还没有表现出与其他地区之间的巨大差距;(4)三大直辖市尽管面积较小,但工业份额并不低.相比之下,到了2001年,中国的地区工业布局已经发生了非常重大的变化,与1978年的工业布局特征相对照,不难发现,中国的工业集聚趋势非常明显,具体表现在:(1)东部沿海地区工业份额有显著的上升,其中广东、江苏和山东三省工业比重分别达到11.20%、10.11%和9.69%,浙江的工业份额达到了7.35%,福建的工业份额也有所上升;(2)东北三省的工业地位明显下降,辽宁的工业比重已经下降到5.18%,黑龙江和吉林的工业份额分别下降到4.18%和1.72%;(3)西部省份的工业份额总体上有所下降,仅四川(含重庆)的工业份额有所上升;(4)三大直辖市的工业份额明显下降,上海的工业份额为5.02%,北京和天津的工业份额均已低于2%.总地来说,工业集聚的趋势还表现在,1978年工业份额超过8%的仅有上海和辽宁,而工业份额低于2%的省份有11个.到了2001年,工业份额超过8%的省份变成了3个,而工业份额低于2%的省份增加到16个.
不难发现,改革开放以来的工业集聚主要发生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在环渤海地区,虽然辽宁的工业份额有所下降,但山东的工业份额却明显上升.[③]从我们计算的工业GDP 份额排名中可以看到,尽管排名前四位的省份有所变化,但是前四位的省份全都属于上述三大地区.在这三大地区中,同样存在工业比重的变化.作为仅仅有一个省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由于依托香港工业的转移,同时凭借香港的自由贸易港优势,再加上改革开放的政策支持,所以工业增长强劲.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门类齐全,轻重工业发达,是中国最大的加工制造业基地,历史上其纺织、服装、机械、电子、钢铁、汽车、石化等制造业在全国就占有重要地位.Wen (2004)计算了1995年25个工业行业中占最高和第二高份额的省市区,长江三角洲的江浙沪大约达到总数的一半.2001年,长江三角洲三省市实现制造业GDP25456.01亿元,占全国制造业GDP 的30.23%,远高于环渤海地区(24.41%)和珠江三角洲地区(15.37%).
三、工业集聚: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和经济政策的作用
在传统的经济地理理论里,工业集聚的主要原因是不同区域之间经济地理因素的差异,例如,自然资源丰富的地方以及大港口附近通常会成为工业集聚的中心地区.在中国,由于自然条件比较好而导致的工业集聚的例子也是存在的,例如,中国的东部省份之所以逐步成为工业集聚的中心,其不可比拟的优势就是距离大的港口比较近,而辽宁和山西则是依靠自然资源成为工业中心的典型例子.
但是,传统的经济地理学不能解释两个重要的经济现象:第一,一些在纯自然条件方面并不一定非常有优势的地方却成为了工业集聚的中心;第二,两个在自然条件方面非常相近的地方却可能在工业集聚方面有非常不同的表现.例如,与周围省份(特别是福建)相比,浙江的自然条件并没有特别的优势,浙江并不属于资源丰富的省份,港口优势也并不明显,但是,浙江的工业集聚趋势却比福建明显得多.广东和广西是另一对例子,这两个省份的纯自然条件也非常相近,但是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二十多年里,广东已经成了非常重要的工业中心,广西却仍然是经济比较落后的省份,两者的差异显然不是自然条件可以解释的.
超越简单的经济地理因素寻找工业集聚的原因促成了新经济地理学的崛起,而对新经济地理学产生直接影响的就是1970年代末开始兴起的新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引入了收益递增假定,强调规模经济在国际贸易模式中的决定作用.收益递增假说在贸易理论里获得成功应用之后,紧接着就对经济地理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新贸易理论的代表人物Krugman 也同时成为了新经济地理学中的代表人物之一.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抓住了导致工业集聚的最为本质的经济力量——收益递增,其核心思想是,即使两个地区在自然条件方面非常接近,也可能由于一些偶然的因素(例如历史事件)导致产业开始在其中一个地方集聚,由于经济力量的收益递增作用,在地区间交易成本没有大到足以分割市场的条件下,就可能导致工业的集聚.在新经济地理学中,以下被认为是影响工业集聚的重要因素:(1)一个地区企业的数量.企业的数量多,新进入企业就容易得到原材料的供给,同时他们生产的产品也更容易在当地销售,所以工业会在企业数量多的地方集聚.(2)一个地区的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水平高,新进入企业就容易招聘到所需要的人才,同时,高的人力资本意味着R&D 的成本低,企业容易获得创新收益.(3)消费者的购买力.如果一个地区消费者的购买力强,那么对于消费品的需求就会多,会导致本地消费品价格的上升,吸引企业进入这一市场.同时企业在本地的集聚也导致了工资的上升,消费者的购买力进一步提高,从而产生地区工业发展的良性循环.(4)交通运输条件.根据Krugman (1991)的模型,我们知道新经济地理学将交通费用视为影响工业集聚的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只要交通费用不至于高到成为地区间贸易的天然障碍,那么由于工业集聚产生的收益就仍然可能超过由于骈文代表作地区间贸易产生的成本损耗,集聚就会产生,并且在收益递增的作用下自我加强.
需要指出的是,新经济地理学的产生并没有否定一些传统的经济地理因素的影响,事实上,一些地理因素的影响在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中变成了间接的影响,甚至我们可以把两个地区间的经济地理的差异也看作一种偶然因素,这种纯经济地理因素可以导致初始的工业集聚,然后再通过新经济地理因素的收益递增影响而对工业集聚产生作用.
新经济地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同样也引发了一系列的实证研究,来检验经济地理和新经济地理因素对于工业集聚的影响.但是,这些实证研究却相对比较忽视经济政策的作用(例如Wen ,2004).当然,这并不是说经济地理学完全忽视了经济政策对于工业集聚的影响,确切地说,在新经济地理学中,由于非常强调如历史事件之类的偶然因素在收益递增机制的作用下对工业集聚的影响,经济政策的变化对某个具体的地区而言,就可以被视为导致其工业集聚的偶然事件.例如,经济的开放可能会导致工业在靠近国际市场的地区集聚.再如,教育和基础设施投资可以加强一个地方的人力资本和基础设施,政府放松对于经济的干预可以减少交易成本.在世界范围内,经济政策变化改变工业布局的例子并不罕见,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经济开放政策对于工业集聚的影响.例如,在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实施以后,墨西哥的工业就逐渐向与美国交界的地区集中,而墨西哥城周围的重要性则相对有所下降(Rodríguez-Pose 等,2003).
经济政策对工业集聚的影响既可能是通过经济地理的因素起间接作用的,也可能是直接对工业集聚产生作用.在中国,经济政策的调整显然也是导致地区间工业布局变化的重要因素.例如,在珠江三角洲实施的经济开放政策是导致这一地区工业集聚的重要原因,而这又是因为这里距离香港这个港口、金融和贸易中心以及大市场非常近.这时,经济开放这一经济政策就通过经济地理和新经济地理的因素对工业集聚产生了作用,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为什么改革以后广东和广西在工业集聚方面的表现出现了巨大的差异.但是,经济政策并不总是通过经济地理或新经济地理的中间变量来对工业集聚的产生作用的,一些经济政策对于工业集聚具有直接的影响,而且经济政策并不是可以任意调整的,一项政策一旦实施,就也有自己的自增强作用.经济政策直接导致工业集聚的例子在中国也是存在的,例如,浙江的工业集聚在一定程度上与这个省的市场化改革进行得较为彻底有关.由于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浙江省的民营经济比较活跃,而这又反过来促使政府进行一步采取市场化、放松管制和保护民营经济的政策,从而进一步加强工业的集聚.
一、经济地理因素
我们在这里考虑了两个经济地理的因素:沿海地区哑变量(coast )和直辖市哑变量(city).绝大多数研究中国地区差异的文献都使用了沿海或内地的虚拟变量,由于无论是地理和历史条件还是改革开放后的政策倾向都有利于沿海地区工业的发展,而中部和西部的差异则并不特别显著,因此,我们预期沿海地区的虚拟变量对于工业向沿海集聚有正的影响.三大直辖市[④]的经济功能与一般的省区相比有明显的不同,它们更多地承担着政治中心、航运中心或者服务业中心的功能,大都市经济的特殊性在一定程度上会排挤它们作为制造业中心的功能,所以我们估计这一变量的影响是负的.
二、新经济地理因素
以Henderson (1974),Fujita(1988)和Krugman (1991)为先驱的新经济地理学,引入了规模报酬递增和正反馈效应,从而挑战了新古典的传统[⑤].Henderson 一方面强调了企业前后向关联导致的产业外部性使企业集聚在其他企业周围,另一方面强调了企业集聚在人力资本丰富的地区所得到的知识外部性;而Krugman 通过垄断竞争模型强调了企业集聚在消费者市场附近得到的需求联系,Fujita(1988)通过存在不可贸易商品的模型,得到了同样的证明.为了检验这三种不同的包含收益递增的因素,我们构造了以下指标:(1)地区企业数量比重(firm)衡量产业外部性;(2)地区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与各年全国均值之比(edu )代理人力资本的相对优势,由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地区教育数据不完全,我们使用了万广华等人(Wan ,Lu and Chen,2004)估计的地区人均受教育年限数据;(3)地区消费者需求,我们使用了人均GDP 的对数值与各年全国均值之比(pergdp)来度量一个地区消费者的相对购买力;[⑥](4)Wen (2004)使用了城市数指标来度量城市的发展,但是这很难衡量各个城市本身的发展状况,因此,我们采用了陆铭和陈钊(2004)的方法,用非农人口比重与全国均值之比(urban )来代理城市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并取其与各年全国均值之比作为一个地区的相对城市化水平;(5)邮电通信和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因此也有利于工业集聚,为了证实这一点,我们引入了运输仓储邮电通信产出占GDP 百分比来度量信息化对工业化的支持,并且取其与各年全国均值作为各地相对的信息化指标(com ),同时,我们用地区的公路里程占全国的比重(road)来代理相对的交通运输条件.[⑦]
三、经济政策因素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转轨的经济来说,政策的差异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成为决定地区差异的重要因素.Kanbur and Zhang(2005)回顾了政策因素对于中国50年地区差异的影响,Démurger等(2002)也强调了改革以来的经济政策对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在本文中,我们主要考察了两个方面的政策因素:(1)对外开放度.对外开放是经济改革以来最为重要的经济政策,接下来我们将要考察的非国有化进程和政府退出经济活动的进程在一定程度上都与对外开放的进程有关.和既有的文献的通常指标一致,我们用出口占GDP 比重和进出口总额占GDP 比重与相应的全国均值之比(export和trade )来度量相对的经济开放程度.我们预期对外开放对工业集聚有正的作用.(2)政府对于经济活动的参与度.中国经济改革的起点是政府全面参与经济活动的计划经济,在这一体制下,资源的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率均受到负面影响,因此,政府退出经济活动将有利于工业的集聚.在经济增长文献中,通过用扣除教育和国防经费的政府支出占GDP 的比重来度量政府消费所起的作用.在我们的数据中没有省一级的国防开支统计,而教育支出被包括在科教文卫支出这个大类中,由于这个大类的性质与教育支出都是类似的,因此,我们就用扣除这一类支出以后的政府支出在GDP 中的比重与全国均值之比(gov )来度量相对的政府对于经济的参与程度,并预期这一变量的符号为负.[⑧]
必须说明的是,政策的调整从来就不可能在政策颁布的一夜之间完成,从而导致改革在时间上的循序渐进和空间上的进展差异,而我们使用的政策指标所具有的面板结构恰恰能够反映各类政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但是,这类政策指标仍然可能是某些未观察到的真正的政策变量作用的结果,而不是政策本身.为了克服此类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造成的估计偏误,对于我们特别关注的开放指标,我们使用了工具变量来检验其是不是具有显著的内生性问题.正如我们在前文中所说的那样,之所以将关注的焦点特别集中于经济开放政策的效果,是因为这一政策是中国经济改革以来最为重要的政策,也标志着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由赶超型向比较优势型的转变.而政府退出经济活动和经济的非国有化进程也与经济的开放进程紧密相关.另一个值得一提的原因是,在国际上,经济全球化与地区间收入差距的影响正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Wan ,Lu and Chen,2004),而从经济开放的角度来看工业的集聚也能为这一问题提供一些相关的证据.我们使用的经济开放的工具变量包括了各个地区在1978年经济仍未实施开放政策时的开放度指标(1978年的出口与GDP 之比export78,或者1978年的出口与GDP 之比trade78),以及各地到香港和上海两个主要港口的距离中较近的一个(port),[⑨]这两个工具变量分别反映了历史和地理因素对于开放的影响,实际上也反映了历史和地理因素对于工业集聚的间接影响.其中,使用各地到香港和上海两个港口的距离是因为这两大港口是中国最大的港口,其吞吐量明显高于排名在其后的其他港口,可以作为开放度的有效的工具变量(Wei and Wu,2001).
五、实证研究结果的报告
计量分析的结果见表2.方程(1)是包含了全部变量的随机效应模型,其中,我们用export作为开放度的指标.Hausman 检验结果显示,不能拒绝随机效应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方程2)的系数没有系统性差异的假说.同时,当我们使用export78和port作为export的工具变量估计包含工具变量的随机效应模型(方程(3),IV-RE )时,Hausman 检验结果显示开放度指标并未显著地存在内生性偏误.方程(4)在基本模型的基础上去掉了不显著的变量edu ,并没有改变模型的基本估计结果,Hausman 检验仍然支持随机效应模型,并且开放指标并未显著地存在内生问题.方程(5)在基本模型的基础上用进出口和GDP 之比(trade )替换export作为开放度指标,结果显示,Hausman 检验仍然支持随机效应模型.有趣的是,当我们用trade78和port作为trade 的工具变量的时候,port在控制了模型其他变量之后与trade 不显著相关,这说明到港口的距离虽然对一个地区的出口有显著的影响,但是却对以进出口总额作为指标的开放度没有显著的影响,也就是说,进口并不显著地受到一个地区与大港口之间的距离的影响.
通过表2中报告的几个结果,以及相应的检验,我们可以确认,方程(1)所得到的结果是稳定的,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讨论实证研究的发现.总地来说,无论是经济地理因素、经济政策因素还是新经济地理因素中的变量,都对产业集聚具有很好的解释力.这就说明地区的工业发展和集聚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的过程,如果忽略了其中的一些方面,都可能影响实证结果的可信度.具体来看,我们可以依次将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和经济政策的各种因素的作用总结如下:
1、经济地理因素的作用.我们发现,沿海地区更接近国际市场的地理优势的确有利于工业集聚.而直辖市作为城市经济,已经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其经济职能正在发生变化,因此,直辖市的工业份额在控制了其他因素后相对更低.
2、新经济地理因素的作用.我们研究的一个重要的发现,就是为新经济地理学提供了来自中国的证据.在我们的实证结果中,由一个地区企业数衡量的产业外部性和地区消费者购买力对于工业集聚的前后向联系作用均显著为正.我们发现地区的人力资本相对水平对工业集聚有着不显著的正影响,之所以人力资本的因素作用不显著,可能是因为中国的工业化进程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对于人力资本的要求还不高.一个地区城市化水平和在道路和通讯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对地区的工业集聚具有显著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我们的一系列新经济地理指标是一个地区与全国平均水平的相对数,因此其系数之间是相互可比的.从结果来看,显然,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场的购买力对于工业集聚的积极作用最大.
3、经济政策的作用.我们发现,对外开放对于工业集聚有着显著的正影响,这显示出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策略对于工业集聚的推动作用.有趣的是,我们在使用工具变量的估计结果中还发现,历史和地理的因素对于地区的开放程度有着显著的影响,计划经济时期开放程度高的地区和距离大港口较近的地区在我们的数据考察期间仍然有较高的开放度.同时,我们也发现,到大港口的距离对于以进出口占GDP 比例为指标的开放度并没有显著的解释力.综合起来看,可能是因为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的历史还不够长,所以才导致改革开放前的历史因素仍然在起作用,而地理因素的作用却主要对出口产生影响.[⑩]我们所考察的另一个重要的政策变量是政府对于经济活动的参与程度,正如我们所预期的那样,政府对于经济活动的参与程度越高,越是不利于地区工业的集聚.
新经济地理所强调的各种经济力量的正反馈作用和收益递增性长期以来被主流经济学家忽略.近年来由于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的兴起,使得更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些因素对于工业集聚现象的解释.本文的检验同样也证实了这些经济规律的作用.从各国的工业经济格局状况来看,工业在少数地区集聚,从而形成规模效应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由于地区间差距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各地区工业发展的不平衡导致的,因此一些影响地区工业集聚的因素也间接地对地区间发展差距产生显著的影响.如果政府希望通过缓解地区间的工业发展差距来控制地区间发展差距的话,本文的结论也可提供一些政策参考.在地区工业集聚的各种因素中,经济地理和新经济地理因素具有收益递增作用,这是顺应经济规律的,也是很难通过政策加以调整的,其中,政府可以做的只能是通过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建设来推动地区工业的发展.在政策方面,可以比较确定的是,经济开放是导致地区工业集聚的重要因素,而政府对于经济活动的退出也可能加快地区工业的集聚.如果工业化进程较慢的地区可以更快地推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仍然可能减缓地区间工业发展差距扩大的步伐,甚至缩小地区间工业发展的差距.
对于思考中国地区间差距的问题提供了一些启示.由于地理和新经济地理因素的作用,以及工业发展中的规模经济和收益递增效应,工业集聚和地区间差距是工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实现并不是要扭转由经济力量的收益递增性导致的工业集聚,而是应该通过深化经济改革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落后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地区间的协调发展不是各个地区没有差别的发展,而是在一种错落有致、公正并有效率的竞争下的发展.
陕西省读书笔记300第十三次党代会上提出要改进什么?实施人才重点工程计划(四)
面对全球气候变化,我们应采取的措施和方针是什么我国的对策(借鉴一下):
国务院同意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以下简称《国家方案》,内容如下:
一、充分认识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气候变化所导致的气温增高、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频发等,对自
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环境产生了严重影响.气候变化问题已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
注,成为当今人类社会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低、气
候条件差、生态环境脆弱,是最易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国家之一,同时我国正处
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应对气候变化形势严峻,任务艰巨.应对气候变化,事关我
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国家的根本利益.各地区、各部
门要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充
分认识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积极措施,主动迎接挑战.
二、明确实施《国家方案》的总体要求
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国家方案》确定的应对气候变化的指导思想、原则和
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考虑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国际与国内、当
前与长远,把应对气候变化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
好型社会和创新型国家结合起来,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地区规划,
努力控制和减缓温室气体排放,不断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为改善全球气候做出新的贡献.
三、落实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措施
全面落实国务院确定的各项节能降耗措施,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推动科技进步
、加强依法管理、完善激励政策和动员全民参与,大力推进节能降耗.逐步改善能
源结构,大力发展水电、风电、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和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
,积极推动核电建设.继续推进植树造林工作,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资源保
护等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发展煤层气产业,最
大限度地减少煤炭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浪费和甲烷排放,加强农村沼气建设和城市垃
圾填埋气回收利用.继续贯彻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防止低生育水平反弹,严格
控制人口增长.
四、增强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生产布局,选育抗逆品种,治理草原退化和
土地荒漠化.加强对森林资源和其他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合理开发和优化配置水
资源,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大节水力度,建设大江大河防洪工程体系,提高
农田抗旱标准.加强海洋和海岸带生态系统监测能力、海洋灾害应急能力建设,建
设沿海防护林体系,提高沿海地区抵御海洋灾害的能力.加强对各类极端天气与气
候事件的监测、预警、预报,及时发布信息,科学防范和应对极端天气与气候灾害
及其衍生灾害.
五、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的作用
加大对气候变化相关科技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投入力度,加快减缓和适应气候变
化领域重大技术的研发、示范和推广.加强气候观测系统建设,开发全球气候变化
监测预测预警技术、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和气候变化适应技术等,提高应对气候变化
和履行国际公约的能力.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战略和方案研究,为制定政策
和对外谈判提供支撑.加强气候变化科技领域的人才培养,建立高素质、高水平的
人才队伍.
六、健全体制机制
完善产业政策、财税政策、信贷政策和投资政策,充分发挥价格杠杆的作用,
形成有利于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体制机制,并根据工作需要,适当增加应对气候变
化工作的财政投入.完善有利于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相关法规,依法推进应对气
候变化工作.加强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宣传普及气候变化知识和我国在应
对气候变化方面采取的措施,提高公众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科学认识,动员全社会参
与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国家方案》的实施.
七、加强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对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领导,国务院决定成立国家应对气候变
化领导小组,温家宝总理任组长,曾培炎副总理、唐家璇国务委员任副组长.领导
小组将研究确定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战略、方针和对策,协调解决应对气候变
化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办事机构设在发展改革委.国务院有关
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应对气候变化的合力.地方各级人民政
府要加强对本地区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组织领导,抓紧制定本地区应对气候变化的
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
全人类的对策:
1、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各个国家要肩负起积极应对全球变暖、保护世界生态环境的重任
2、各工业化国家要积极开展“节能减排”,调整产业结构,应用新能源;发展中国家应该淘汰或改进落后产业、产能,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3、加大科研支持力度,鼓励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等开发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以应对能源资源日益枯竭而带来的发展问题.发达国家在这方面要增加投资,并努力促进研究成果的转化.
4、发达国家要切实承担起应负的责任,像美国必须改变传统的高消费、高能耗的生产生活方式,积极节约资源能源,并帮助不发达国家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
5、各国要开展全民环保教育,促使社会各界形成“爱我地球、保护生态”的良好意愿,并将这种意愿付诸行动.
陕西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上提出要改进什么?实施人才重点工程计划(五)
盖茨特征指的是什么 世界上最强大的软件公司里,处处渗透着比尔·盖茨独具特征的领导艺术.
作为全球最成功的公司之一,微软公司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为全世界数以亿计的用户提供了无数杰出的软件产品.2005财政年度,微软公司创造了165亿美元利润,在派发330亿美元的股息后,仍然拥有350亿美元的现金储备.我认为,微软不断成功的原因主要有四点,即专注的技术、领导艺术、人才管理和公司文化,在这几个决定微软公司成长命运的竞争力之中,处处体现和渗透着创始人比尔·盖茨的领导艺术.
技术信徒
要重视技术,公司就必须要有一个最高的技术决策者.现在,微软公司的这个决策者就是比尔·盖茨,微软的“首席架构师”.设立这个特殊职位是因为,无论在微软还是在其他公司,首席执行官根本没有时间管技术,而很多所谓的“首席技术官”却都是没有实权的科学家,决定不了技术发展方向.
作为首席架构师,比尔·盖茨的工作是制定公司的长期技术路线图,并确认公司每一个行政部门的科研计划是互补而不是重叠的.因此,他要求公司的每一个产品和技术部门都向他做技术汇报,这些汇报大多是“头脑风暴”式的讨论会议.做这样的汇报,除了可以得到比尔·盖茨的回馈之外,每个项目团队还可以在准备过程中受益匪浅.因为,项目团队为了准备回答比尔可能问到的各种问题,必须在报告前彻底调研市场、技术、竞争对手等信息,也因此避免了闭门造车的风险.
另外,比尔·盖茨每年都会抽两段时间,用“闭关”的方式独自思考问题,这被称为比尔·盖茨的“思考周”.在“思考周”之前,盖茨会要求各部门精英在他们个人的专长领域给他提供大量阅读材料和技术建议.在“思考周”里,盖茨通常的工作方式是埋头阅读经过筛选的材料和技术建议,记下自己的想法,静静思考,最终做出一些对公司技术战略有较大影响的重要决定.
资源效率
比尔·盖茨还成立了“卓越工程”部门,负责确认公司的研发机制是有活力的,开发过程是最有效率的,开发出的软件是安全可靠的,并避免不同部门之间的重叠开发.这个部门具有管理公司工程流程的实权,这样才能带领整个公司走在软件业的前端.
比尔的另一项工作是协调公司软件的投资,并避免七大商业部门的重叠投资.他会深入了解每一项重要技术,把开发任务交给某一个部门,并要求该部门把另外六个部门当作重要客户,同时也要求其他六个部门不要重叠投资.例如,虽然七个部门都需要语音技术,但是比尔却该技术的开发任务交给了我的部门.这样的安排让我不用担心公司内部的竞争,而且,我所在团队里的员工也会因为自己的产品能影响到其他各部门的产品而更有成就感.
比尔·盖茨还要负责决定全公司七大商业部门在各个研发方向上的技术资源分配情况.大多数公司可能会把最多的资源分配在最赚钱的部门里.但微软并不是这样做的.例如,微软公司负责Office产品研发的部门人数并不很多,相反,服务器和工具部门却拥有最多的技术员工.这主要是因为,微软在后台服务领域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以尽快开发出领先于IBM、Sun等竞争对手的重量级产品.微软公司在移动产品部门投入大量资源,也是因为比尔·盖茨看好移动通信领域的巨大市场前景.因为微软公司内的七大商业部门并不是完全独立的,比尔·盖茨就可以根据自己对技术方向的判断,把有限的资源调配给最具有发展潜力或竞争最激烈的技术领域.
自由人文
微软公司最重要的领导和大师Jim Allchin目前在微软公司负责平台产品研发.当年,比尔·盖茨想请他加入微软的时候,通过朋友多次联系他,Jim Allchin都置之不理.后来,经过比尔再三邀请,Jim终于答应来面试.结果,Jim一见到比尔就直接了当地说,微软的软件是世界最烂的,实在不懂比尔请他来做什么.比尔·盖茨不但不介意,反而对他说,正是因为微软的软件存在各种缺陷,微软才需要你这样的人才.比尔·盖茨的虚怀若谷感动了Jim Allchin,终于把他请到了微软公司.
微软公司今天的价值观主要包括:诚实和守信;公开交流,尊重他人,与他人共同进步;勇于面对重大挑战;对客户、合作伙伴和技术充满激情;信守对客户、投资人、合作伙伴和雇员的承诺,对结果负责;善于自我批评和自我改进、永不自满等.但是最能体现微软公司文化精髓的,还是比尔·盖茨的一句话:“每天清晨当你醒来时,都会为技术进步及其为人类生活带来的发展和改进而激动不已.”
微软公司是我见过的公司里,最没有官僚作风的.公司放权给每一个人主导自己的工作.公司没有“打卡”的制度,每个人上下班的时间基本上由自己决定.公司支持人人平等,资深人员基本上没有“特权”,依然要自己回电子邮件,自己倒咖啡,自己找停车位,每个人的办公室基本上都一样大.
公司主张施行“开门政策”,也就是说,任何人可以找任何人谈任何话题,当然任何人也都可以发电子邮件给任何人.一次,有一个新的员工开车上班时撞了比尔·盖茨停着的新车.她吓得问老板怎么办,老板说“你发一封电子邮件道歉就是了.”她发出电子邮件后,在一小时之内,比尔不但回信告诉她,别担心,只要没伤到人就好,还对她加入公司表示欢迎.
比尔·盖茨鼓励员工畅所欲言,对公司的发展、存在的问题,甚至上司的缺点,毫无保留地提出批评、建议或提案.他说:“如果人人都能提出建议,就说明人人都在关心公司,公司才会有前途.”微软开发了满意度调查软件,每年至少做一次员工满意度调查,让员工以匿名的方式对公司、领导、老板等各方面作回馈.其中有选择题(例如:“我对我的副总裁有信心.以下选一:非常同意、同意、无意见、不同意、非常不同意),也有问答题(例如:你对公司战略有什么建议).每个经理都会得到多方面的回馈和客观的打分.比尔、史蒂夫、其他高层领导和人事室都会仔细地研究每个组和经理的结果,计划如何改进.
1995年,当比尔·盖茨宣布不涉足Internet三年级作文200字领域产品的时候,很多员工提出了反对意见.其中,有几位员工直接发信给比尔说,你这是一个错误的决定.当比尔·盖茨发现有许多他尊敬的人持反对的意见时,又花了更多的时间与这些员工见面,最后写出了《互联网浪潮》这篇文章,承认了自己的过错,扭转了公司的发展方向.同时,他把许多优秀的员工世间最美的情郎调到Internet部门,并取消或削减了许多产品,以便把资源调入Internet部门.那些批评比尔·盖茨的人不但没有受处分,而且得到重用,今天都成了公司重要部门的领导.
如今,中国的软件公司越来越希望融入世界市场之中,我希望中国的软件公司可以从微软公司的成功经验中汲取营养,并创造出真正属于自己的优秀公司文化和管理模式,实现最大的商业价值.(作者为微软公司全球副总裁)
陕西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上提出要改进什么?实施人才重点工程计划(六)
1又4分之1:x=1.5:3又5分之1(过程以及答案,谢谢) 一项工程,已经开工18天,还剩整个过程的64%没有完成,这项工程原计划多少天完成(过程以及答案,谢谢)
1又4分之1:x=1.5:3又5分之1
5/4:x=3/2:16/5
5/4:x=3/2*5/16
5/4:x=15/32
x=5/4*32/15
x=8/3
18÷(1-64%)=50天.
陕西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上提出要改进什么?实施人才重点工程计划(七)
一件工程,计划5天完成,实际提前一天完成,工效提高了()一件工程,计划5天完成,实际提前一天完成,工效提高了(25%)
陕西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上提出要改进什么?实施人才重点工程计划(八)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陕西南部地区图 材料二:引汉济渭工程是陕西省政府于2008年10月04日前规划的、预计在2015年全部建成的调水工程。引汉济渭工程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穿越秦岭屏障,工程供水范围为西安、宝鸡、成阳、渭南等沿渭大中城市,主要解决城市生活、工业生产用水问题。每年可从汉江向渭河调水15亿立方米,将有效缓解渭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引汉济渭需要开凿出64.9公里长,直径为7米的秦岭隧道,因隧洞过长、过深的特点无法改变,同国内外已建、在建和拟建的隧道相比,在难度上均有超越之处。另外,隧道因过深过长的特点,施工期间如何通风成为该工程的制约性问题;而秦岭地质环境复杂,岩石种类繁多,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岩爆、突然涌水、围岩失稳、围岩大变形、热害等问题;在施工运输和排水保障上,成本较高,对工程进度和安全性的影响大,其复杂程度超过其他隧道工程。 (1)描述图中城市分布特征及分析原因。(6分) (2)分析并比较图中河流汉江和渭河的水文差异。(8分) (3)评价图中引汉济渭工程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6分) |
(1)沿河流分布(2分);地势平坦开阔,气候适宜,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工农业发达。(4分) (2)汉江纬度低,且受秦岭阻挡,位于冬季风的背风坡,冬季气温高于0°C,而渭河冬季气温低于0°C,所以汉江无结冰期,渭河有结冰期;(4分)受秦岭影响汉江位于夏季风迎风坡,渭河位于背风坡,所以汉江径流量大,渭河径流量小。(4分) (3)合理。(2分)可调水量大,供水范围大,可有效缓解渭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4分)或不合理。(2分)引水线路通过秦岭要开凿过深过长隧道,地质条件复杂,工程量大,成本高。(4分) |
|
陕西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上提出要改进什么?实施人才重点工程计划(九)
某工程,原计划由52人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或后来决定从开工之日起采用新技术,工作效率提高50%,现只派40人去工作,结果比原计划提前6天完成,则采用新技术后完成这项工作的天数为多少天?【陕西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上提出要改进什么?实施人才重点工程计划】原来52人,X天完成,总的工作量为52X
40人+新技术,X-6天完成的量为40*(X-6)*1.5,(*1.5表示每人的效率提高50%,比如原来每人每天挖1方土提高50%就挖1.5方)
52X=40*1.5*(X-6)
X=45(原计划)
X-6=39(实际40人)
搞半天才看到好多人解过了!
陕西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上提出要改进什么?实施人才重点工程计划(十)
一项工程原计划5个月完成,实际4个月完成,工作效率提高了( )%.原计划的工作效率是1/5,实际的工作效率是1/4,工作效率提高了多少?补充完整就是实际比计划的工作效率提高了多少?
列式为(1/4-1/5)除以1/5=1/4=25%
陕西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上提出要改进什么?实施人才重点工程计划由小学生作文网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