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笔算乘法教学反思 三年级作文

时间:2024-09-22 00:59:35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年级作文 > 三年级作文 > :三年级笔算乘法教学反思是由小学生作文网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三年级笔算乘法教学反思的正文:

第一篇:《三年级《笔算乘法》教学反思》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笔算乘法》教学反思

程艳丽 今天,我教学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下面就这节课谈谈我的感触:

感触一:注重学习过程,激发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来解决问题。

教学24x12=?时,我先让学生进行“估算”,再由学生进行“计算”。计算过程中有学生进行“口算”,有学生进行“笔算”,口算方法灵活,笔算合理规范,呈现出算法多样化的思维环境。在指导用竖式计算时,我采用:一让学生自己先体会计算过程,二说是怎样算的,三辩借助多媒体每一步是怎样得来的,为什么是这样?四小结计算方法,五练习,“五步曲”逐层深入。在整个计算活动过程中,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思考空间和时间,让其经历计算过程,允许并鼓励他们有不同算法,在学生独立思考解决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倾听同伴的解法,鼓励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使学生在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得到收获,并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感触二:准确捕捉了课堂生成问题,发挥了教师“传授与解惑”的指导作用。三年级笔算乘法教学反思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及时的改变教学思路,灵活的改变教学设计,如何充分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在这节课中也得到了体现。

在处理“第二个因数的个位与第一个因数惊心动魄的一幕乘的积时有进位应如何算”

这一难点时,先指导算理,让学生初步能够明白。然后引用学生最容易出错的地方 “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有进位又怎么办”这一问题展开后面的教学。我敏锐地捕捉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存在的实际问题,及时进行针对性的讲解。还以多媒体出示了两道检查错误的让学生去探究,进行算理的指导。通过比较与讲解,及时帮助了学习障碍,发挥了教师“传授与解惑指导作用”。

感触三:练习应有层次性和多样化。

学生初步掌握笔算的方法后,我用多媒体出示三道笔算题让学生在草稿纸上做,再由多媒体演示笔算过程。后面用多媒体出示了两道检查错误的笔算题,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点评然后进行练习巩固,练习的设计要注重多样性,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要注重练习的层次性,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练习是计算教学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学生对计算技能和算理的形成与消化、理解与掌握,往往是通过练习来检验,同时还能促使学生感悟、优化算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在练习设计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有层次的练习,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这样才能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同时注意“以趣引导”,使学生由“要我学”到“我要学”,再到“我乐学”。

感触四:教学中出现的不足

在让学生自己试做24x12=?过程中,没有一个学生会做,我脑子一片空白,不知怎么办才好,最后改变了备课思路,由小组合作学习变成启三年级笔算乘法教学反思

发式进行引导,效果还是不错的。但在总结笔算的方法时,应该加上小组讨论这一环节,会更好。三年级笔算乘法教学反思

对于计算教学,需要我们教师做到服务生活,以趣导入,算法多样,不拘一格,分层练习,形式多样。例如:最后我加了一道趣味数学题12x11,36x11通过计算发现其中的奥妙。这些只要我们都做生活的有心人,计算教学一定会更加精彩!

第二篇:《三年级上册《笔算乘法》教学反思》三年级笔算乘法教学反思

三年级上册《笔算乘法1》的教学反思

小兵张嘎观后感

执教人:宋 华

本节课中以书本中的情景为学习材料,简单呈现,直接入题,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曾一度迷失在热闹的情景教学中。轻易抛弃教材目的就在于让学生掌握学习的 主动权,节省时间以投入到有效学习中。传统教学“重结论,轻过程。”其实知识的内化必须是学生个体根据已有知识和经验针对问题主动加以分析和思考,然后产生迁移的过程。但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所以学生掌握的情况也不尽相同。在本章内容中知识点并不需要教师过多地指导,教师只要提供一个让学生畅所欲言的平台,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然后适时小结,其他的都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这主要体现在:1.竖式计算时允许从高位算起和从低位算起并存,等学生碰到实际问题时(进为),自己领悟哪一种计算顺序更简便。

2学习竖式计算的目的。解决问题是一个探索的过程,不是简单的用现成的模式解决问题的过程,多位数乘以一位数的计算数据简单,学生的结局是多样化的,而竖式使学生学习的一种新的计算方式。为了后续的学习除了要求书写规范,还要沟通他们与其他算法的相通处,这也是主题中彰显的重要教学思路。3本课主要是解决笔算过程中从哪一位乘起、怎么进位和竖式书写格式问题。现代教育更加重视“人的发展”,即让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通过教育活动,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本本节课我通过制作课件的展示,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

具体化。对完成教学目标奠定了好的基础。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作有效迁移,获得解决新问题的多种方法。在此基础上又引导学生对多种方法进行评价,然后选择合理的方法解决问题。教师力图通过教学活动向学生展现“活生生的”数学知识,而不是死的数学知识。4

新课标提出“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在探索笔算乘法的过程中,我先同学估一估,培养了学生的估算的能力。接着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计算想,学生积极地投入到交流讨论中,不少同学的口算能力很强,用口算的方法算出了机构,,在交流中学生充分体验了成功的喜悦。在此基础上,又引导学生试着用竖式解决这一问题,有了口算的基础,像大学生通过认真的思考与合作交流得出了笔算乘法的方法。从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到相互交流探索笔算方法,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在活动中学生经历了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得出的过程,体会了计算的用处,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第三篇:《三年级数学笔算乘法课后反思》

三年级数学笔算乘法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学习如何用竖式解决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题目。而我们正在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学生对此比较熟悉。

第一个问题就是学生接到老师的任务,进行试一试、小组交流、全班展示这一环节。由学生来解说竖式的过程转为老师讲解,学生来理解吸收。因为试课时学生不能很完整、很清楚的把计算过程说明白,学生也听不明白,越说越迷糊,所以老师通过巡视发现学生列竖式来引出这一课题,共同学习列竖式的方法,再让一名学生复述老师讲解竖式计算过程,学习效果明显。也不会把错误的方法先入为主,从而学生通过两次的学习,对竖式也有了简单的了解。这时,学生迫切希望做题来证明一下自己学到的本领,又把课堂气氛再次调动起来。

第二点做的不好的就是:让一个学生拿着他在算草本列出的竖式,通过展台让其它学生发现他的问题,并能给出及时的纠正。学生们发现了错误,而且还说得非常到位,但是我却没有让这个学生及时在他的本上纠正过来,给出正确的答案。只是匆忙让学生走下了讲台,多好的一个再学习机会,就这样溜走了。只能说明自己上课经验不足,处理教学环节不完善,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多锻炼自己

学生在动手练习过程中,课堂上发言的气氛也越来越浓厚,他们高高举手想让老师给一个表现的机会,有的学生激动的喊着“老师、老师我来”!但是在最后一个拓展思维的题目上“11乘两位数”时,学生正在演草本进行计算,而我还没有等学生计算出结果,就把结果打了出来,有点心急。没有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成功这种喜悦感,从而这点教学效果也没有出来。

这节课虽说没有什么大失误,比较顺利进行。但是从细节来看,存在不少问题。以上几点是自己感受最深、做的不很好的方面,。还有做的不好的地方,请各位领导、老师多给予指点,使自己在教学中进步更快!

任课教师:姬世德

第四篇:《口算乘法教学反思5篇》

篇一:口算乘法教学反思

计算教学是很枯燥的教学内容,但又是在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内容,计算能帮助人们解决问题,是小学生学习数学所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只有在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中才能真正体现出计算的作用。如何让估燥的内容让它更生动化、赋予它活力呢?如何才能让学经典作文素材生灵活地上好枯燥的计算课,构建积极有效和谐的课堂呢?教授了《口算乘法》后,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引导学生、启发学生、锻炼学生、激励学生,让它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充分思考,激发思维,快乐收获。

1、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思维空间,发挥空间

开展小学讨论,让每个学生有机会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给每个学生说的机会,课堂上,我尽量把同学们思维之花都引发出来,让他们大胆的想,尽量的说,让学生自己主动用不同的方法去求计算的结果,每兴上计算课的时候,同学们都迸发出不同的思维火花。例如在计算2×10时,我先让同学相互讨论算法,然后汇报,有的学生说:“2×10就是2个10,2个10就是20。”有的学生说:“2×10可以表示10个2,10个2就是20。”首先我肯定了他们的想法,他们以不同的角度,从“2×10”这个乘法算式的意义出发,寻找到了答案,但两种说法我截然不同却又有内在的联系,当学生能够在短短的时间里都想出来,让我不得不佩服学生的思维能力。还有人说:“因为2×9=18,所以2×10比它再多一个2就是20。”我马上表扬这个同学能够融会贯通,因为前面有一个铺垫就是2×9=18,他能够从旧知前后结合,联系比较,让老师不是不承认他是一个思维空间很广,很会学习的学生。在课堂上,我总会给学生很宽松的思考环境和空间,鼓励他们多想,多说,对说得好,想得透的同学给予肯定、表扬,所以 在课堂上会产生很多的思维之花。

2、给学生一个跳跃的机会,让学生在课堂中逐步掌握学习的方法,并有效地运用到以后的学习中去。

俗话说:“授之以免,不如授之以渔。”本节课的知识是很容易的事,但是在如何体现新理念,如何让学生真正掌握有用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呢?于是让学生学会口算方法,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思考得出 同类推的方法进行口算,这也是数学中的一种学习迁移方法,在最后的拓展练习中出理:用整十数与一位乘数是2400的算式有哪些?这个题目对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一般的学生只要能运用今天新学的知识列出算式就是一种进步,而优生不仅是要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还要运用一些简单的概率,就是让学生思考:怎样才能不遗漏也不重复,而且还要满足题目中的所有条件,开始学生只是想到了3×800=2400,4×600=2400,我反问学生:“3×800就是24个百,3×8=24是定的,那这个百能不能放在3这边呢?”经我一点拨,学生马上想到,可以,那就成了300×8=2400。同学样的方法,大家又想到了400×6=2400。学生马上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有效地运用到学习中去。

3、重视对学生的评价

在课堂上,对于做对的,做快的,回徐有创新理念的同学,应及时给予肯定,使学生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例如,在教学《口算乘法》时,同学们在读了68页主题图后,请同学们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有一个同学是这样提问的:“12个人玩激流勇进勇进6人每人每次要多少钱?”这个问题一提出来就是一个两位数乘一位数,当时我们还没有学这个内容,我问有没有同学能挑战解决这个问题,没有应声。后来提出这个问题的同学主动说:“我会解答。”我用怀疑又充满期待的目光看着他说:“好,你来说吧!”“12×6,2×6等于12,向十位进1,1×6等于6加1等于7,最后等于72。”我当时一听吃了一惊,这是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他能够不动笔,用心算而且把步骤说得这么清楚,我非常高兴,用赞赏的目光看着他说:“不错,你能真会超前学习!”一个肯定,一个简单的点评,让他非常高兴,他觉得老师不权肯定了他课堂上的表现,也肯定了他在课堂之外的努力。更加激发了他的学习积极性。

篇二:

“为什么30×10=300?”这是一个算理教学问题,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是已学过两位数乘一位数口算,如10×9,30×9。【口算乘法教学反思5篇】口算乘法教学反思5篇。因此教师在复习导入时,应从解决这些问题入手,通过变式让学生得到算式:10×10和30×10,从而揭示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口算》,再引导学生解决这一问题。当学生对于30×10=300就有一定的认知准备,他们会想到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来解决这一新知识,就会说:因为30×9=270,而30×10可以表示成9个30再加上1个30,即270加上30一共是300,所以30×10=300。这一教学策略,充分考虑了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通过“以旧迎新,促迁移”的方法来解决算理这一疑难问题。

课中发现,教师在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时,有很多学生想到“30×10”也可以用“30×5+30×5=300”得到结果,这也是一种解释算理的算法。教学中学生的思维往往出乎意料,并能有效解决问题。教师应树立一种观念,教学是平等的,学生是富有个性与创造力的个体。教师要相信学生,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自己获取新知识。这样,新课程倡导的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才能在教学中得到有效应用。教学相长,是永恒的教学原理,学会向学生学习的老师才是学生喜欢的老师。

篇三:

《口算乘法》是人教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的内容。这节课意在让学生通过交通工具的时速为信息提出数学有关的信息,从而引出两位数、三位数与一位相乘的算式。

在教学中,我以青青草原上的小羊要出游引入,这样很快唤起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注意力,使他们一开始便以一种愉快的情绪进入学习情境,为能主动探索新知打下了基础。把书中所述的交通工具融入到小羊出游所需工具选择的应用题中,以学生位主体,展开讨论,主动探索,以合作的方式总结出口算两位数、三位数与一位相乘的方法。学生学习兴趣很高,参与面较广。对于学生提出的种种计算方法尽可能的写在黑板上,并对他们所提出的方法加以肯定。在接下来的环节中,让小朋友们通过计算为自己喜欢的小羊争取青草,让小朋友们帮小羊们挑选一些礼物回去 本文来自高考资源网在练习时,发现大部分学生喜欢惯用列竖式的方式进行口算,我就采用让学生多说口算过程的方法进行强化训练,并逐步简练口算过程,争取让所有的同学都掌握口算方法。如:出示16×2= 让学生说出口算的三步骤1) 把16分成10和6。【口算乘法教学反思5篇】文章口算乘法教学反思5篇出自6×2=12 3)20+12=32。在学生熟练的基础上可以直接说出第三步。如:13×6 可以直接说出60+18=78 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逐步习惯并掌握口算的方法,为以后的教学做好了准备。

当然这节课存在着很大的不足,由于本人是第一年任教小学数学,对于数学语言方面有很大的欠缺,表达不够严密,在学生进行方法讨论后,对不同算法的算理得梳理不够明确,缺乏算法多样性与算法优化相统一的建设,教学过程中,语言欠感染力,对学生的表扬不够热情,在课中让学生团体讨论的机会太少,导致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篇四:

口算乘法是非常有用的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我们买东西算帐要用到它,在数学教学中乘法的估算和笔算都需要有口算的基础,它对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有的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已经接触了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的口算题,已经会用“先用乘法口诀计算再在积的末尾添0的方法”来进行计算了,但是却并不明白这样算的道理。那么,如何能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如何能在课堂上帮助学生沟通已有知识和数学结论之间的联系呢?我是这样来设计的:

一、 在生活情景中发现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

去游乐场玩是孩子们熟悉和喜欢的生活情景,进游乐场之前会遇到买票的问题。我设计了这样的谈话“进游乐场之前要先买票,有时我们和家里人一起去有时我们和小伙伴一起去,去的人数不同需要的钱数也不同,今天就看你能不能算好帐。”然后给学生提出要求,“看着这张价格表,你能提出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吗?”这样的谈话可以帮助学生沟通生活实际和数学问题的联系。在买票的过程中,由学

生自己提出数学问题使孩子们感觉到数学知识能为生活服务,并且很乐意解决这些问题。

二、 乘法意义的拓展。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学习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在两个层次上进行了乘法意义的拓展。一个层次是在列算式解决问题上的:原来的乘法算式因数都是一位数,现在拓展到了两位数。学生根据乘法的意义得出:求10个2是多少也可以用乘法来计算。老师接着追问那么求100个2,1000个2是多少呢?这让学生体会到无论是几个几相加都可以用乘法计算来解决。第二个拓展是乘法计算方法上的拓展。学生在9乘几的基础上计算出10乘几,再由10乘几推出几十、几百的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规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意识到了,乘法口诀表里没有的乘法算式,有的可以运用乘法的意义推算出得数,如3×10、5×10、9×10;有的算式通过转化也可以运用乘法口诀来进行计算,如:3×20、3×200、3×2000。

三、 运用位置值的知识明确算理。

这节课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小组交流探索出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算理。在沟通算理时是运用了位置值的意义来使学生明确算理的,教学时教师始终指明:20的2在十位上,表示2个十,2个十乘3得6个十,6个十就是60。明白了算理就可以把这类题目转化成表内乘法,计算出积后,再看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的方法来进行计算。上课时学生会说出各种各样的算法,老师就可以问问同学们:“你们是怎么想的,你这样算的道理是什么?”让学生充分运用已有的知识基础,先自己思考再通过老师的提问明确算理,激发学生以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运用知识的迁移自满和再创造建构数学知识。

在教学中,我还引导学生理解了为什么有的积中0的个数会比因数中0的个数要多,如: 200×5=1000﹑50×6=300,加深了学生对于口算乘法方法的理解,从而突破难点。通过练习,大部分同学能掌握计算的方法,但遗憾的是有几个学生对于添几个零老是出错,不是写多了就是写少了,当你问他时,他也知道,但是自己做就要出错了,总是粗心大意!因而让学生养成自我检查的习惯尤为重要﹗

篇五:

本节课是在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我注意以下两点:

一、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把计算教学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如果过多地强调口算技能、正确率的训练,简单、重复、机械的训练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口算乘法教学反思5篇】教学反思总之,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课堂效果较好。但也有不足之处:一是课堂时间把握的不够好,出现了前松后紧现象。二是讲解时个别语言不够精确。在以后教学中多向其他老师学习,总结经验教训,是自己的课堂上出高效、实效。

"

三年级笔算乘法教学反思由小学生作文网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排行: 2016拜年词 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