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城党史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时间:2024-12-29 00:18:43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范文大全 > 心得体会 > :韩城党史心得体会是由小学生作文网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韩城党史心得体会的正文:

韩城党史心得体会(共10篇)

韩城党史心得体会(一)

党史心得怎么写

把党的发展史分成几个阶段,每阶段的主要内容和任务及意义,再对此写写自己的感受认识就行

韩城党史心得体会(二)

中华魂”主题教育活动征文,以“理想点亮人生”为主题,应结合实际,多角度、多侧面地表现主题
1 党史和党史人物传记等有关书籍的读后感;
2 写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感想;
3 写观看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的观后感;
4 写对集中体现我们党优良传统的“四种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的理解;
5 写自己在党的理想信念教育下成长进步的经历;
这5个要求中选一个为写作的对象.
写作要求:
1紧扣征文主题.无论选什么题材,写什么内容,都应紧扣“理想点亮人生
”这个主题
2理论联系实际.以记叙为主的文章,既要有事实的叙写,又要有理性的思考;以议论为主的文章,既要有鲜明的观点,充分的说理,又要有事实的论证.
3要学会破题,“理想点亮人生”是个总题目.写作时,一般不宜直接作为文章的题目,而应按话题作文的要求,根据自己所写文章的内容,
4要注意写作方法.记叙文要写自己熟悉的人、熟悉的事;要写小事,以小见大,写出真情实感;要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要注重细节描写;文章的结尾要画龙点睛地写出自己的感悟.议论文要有明确的中心
论点,要围绕中心论点进行论证,视角要小,内容要集中,论证要充分.
5征文的体裁以记叙文、议论文、散文、诗歌为主;记叙文、议论文、散文一1500字左右为宜,诗歌字数不限.

中华魂,民族魂
有一种精神,跨越千年的变迁沧桑仍不褪色;
有一种精神,蕴涵相异而同样至善至美的追求;
有一种精神,融入每一个站在同一片天空下的人的血液和呼吸;
有一种精神,代表每一个站在同一片土地上的人的信念和依托.
我的民族——中华民族;这种精神,中华儿女自豪地称为魂:中华魂,民族魂.
几千年前,华夏大地上.一位勇士振臂大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揭竿而起,敲响了腐败残暴的王朝的丧钟;
几千年后,华夏大地上.一位共产党人面对敌人高举的屠刀,泰然自若地大笑吟着“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正气之歌,从容就义.
他们都是中华民族的英雄,因为他们对自己的理想矢志不渝.理想是星星,为他们指明道路的同时,给予他们不韧不拔,不屈不挠的勇气.也许他不曾看见,旧的王朝在他的冲击下是多么脆弱渺小;也许他不曾看见,沾满碧血的刽子手是如何丑陋恐惧.但中华魂看见了,它默默记录着理想,刻在同胞心中.
几十个世纪前,华夏大地上.一位贤者独伫江畔,逆着狂风,回顾着祖国先前的繁荣昌盛,扼腕于祖国如今的凋敝衰落,携两行热泪,跃如汨罗江中.他投入江中的那一刹那,溅起的忠诚打乡村素描湿了祖国的土地;
几十个世纪后,华夏大地上.中华儿女紧握武器,顶着入侵者的炮火,义无返顾地往前冲,任凭邪恶的子弹在他们身体内肆虐.从他们伤口流出的忠诚染红了祖国的土地.
他们也是中华民族的英雄,因为他们对祖国的挚爱固若泰山.忠诚是月亮,在祖国大地一片漆黑的时候,它给祖国带来一丝光芒,一缕希望.可能他们是伴着遗憾长眠于祖国的怀抱,可能他们的生命换不来或换来了祖国的独立昌盛,但他们的忠诚,民族魂看见了,它默默记录着忠诚,留在同胞记忆中.
新世纪,华夏大地上.“人民的好公仆”焦裕禄冒着鹅毛大雪去探望老大爷,嘘寒问暖;“草原水神”李国安宁愿倒贴几十万,只为解决边疆人民的饮水问题;人民干部王瑛即使患病住院,却依然惦记着为贫困学生寄生活费;61位民工食物中毒,从北京到山西的救援,仅用了8个小时……
他们亦是中华民族的英雄,因为他们对人民的利益看得重于一切.“以人为本”是太阳,广撒温暖,包裹了每个百姓,时时为百姓抵御寒冷,驱散乌云.中华魂看见了,它默默记录着新时代的思想结晶——“以人为本”,并将其完美地融入身体.
当然,还有和谐,公平,创新等,它们是云朵,是微风,给人以熏陶,以活力,以激情.它们点缀着我们的社会,装饰着我们的生活.民族魂看见了,它默默记录着这些时代产物,丰富自己的内涵.
星星,月亮,太阳,云朵,微风构成了寥廓的苍穹.理想信念,忠诚爱国,以人为本,公平正义等组成了中华民族在新时代的价值取向——核心价值观.只要苍穹尚存,生命就不会消失;只要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没有被丢弃,中华民族定会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定会繁荣昌盛.这是作为中华儿女一员的骄傲和信心!
核心价值观,中华魂,民族魂!

韩城党史心得体会(三)

学党史颂党恩树美德的作文【韩城党史心得体会】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照亮现实,也照亮未来.学习党的历史,了解我们的过去才能看清前进的方向.如何学好党史、用好党史我觉得应该做到两个“牢记”和两个“必须”.
这两个牢记,一是牢记党的理想信念,始终不忘党的最终目标.理想信念简单地说就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对于我们共产党人,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为将来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这就是我们的理想信念.失去了,就不是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动力和理想源泉.我们党的历史之所以有着如此丰厚的底蕴,正是因为每一名共产党人都牢记党的理想信念,不畏流血、不畏牺牲,朝着它坚定不移的走下去 建党九十周年演讲稿--党史学习心得体会,更多原创请访问中国职业写作!
二是牢记党的历史经验.历史是一本严肃的教科书,我们的党史,正是一部描述中华民族走出劫难、挺起脊梁的鲜活教材.党 史记录着新中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一个又一个奇迹,这其中的经验和智慧无不凝结于党的历史.
学习党史,必须深刻领会,用心思考.不仅要入眼入耳,更要入脑入心.党的历史虽然只有90年,但党的每一次进步都来之不易,每一个决定都经过深思熟虑、冷静权衡.如果只学其法、不究其义,一味效仿而失去了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就很容易陷入迷惑不解的境地,寻求出路、解决问题就更无从谈起.
学习党史,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以学促用.理论联系实际是党留给我们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今天,我们学习党的历史就是为了吸取成功的经验,总结失败的教训.充分借鉴历史,解决好工作中的新问题、新矛盾.建党九十周年演讲稿--党史学习心得体会,更多原创请访问中国职业写作!
历史是过去传到将来的回声,是将来对过去的反映.学好党的历史,了解过去才能把握今天,把握今天才能创造明天.从革命前辈的手里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我们这代人要做好承上启下的历史任务,不断保持和发扬党的胜利成果.
党的历史像一条河流,曲折但是坚定地向着一个方向流动.穿行在90年的历史长河,点点滴滴都闪烁着耀眼的光辉.我要做这长河中的一滴水,任他洪水猛兽还是壁立千仞都无所畏惧、坚定不移!我会一直坚定不移的拥护党的领导.

韩城党史心得体会(四)

作文:学党史、感党恩、树信念.

学党史感党恩树信念
共产党在民不聊生、破败不堪的旧中国诞生,领导亿万中国人民建立起富强民主的新中国,到今天有了建设和发展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好局面,90年风雨历程充满艰辛与坎坷.我党历经战火洗礼和历史考验,其历史凝聚着无数革命党人的智慧和力量充分发挥党的历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对此我们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照亮现实,也照亮未来.学习党的历史,了解我们的过去才能看清前进的方向.如何学好党史、用好党史我觉得应该做到两个“牢记”和两个“必须”.
牢记党的理想信念,始终不忘党的最终目标.理想信念简单地说就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对于我们共产党人,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为将来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这就是我们的理想信念.失去了,就不是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我的老师是.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动力和理想源泉.我们党的历史之所以有着如此丰厚的底蕴,正是因为每一名共产党人都牢记党的理想信念,不畏流血、不畏牺牲,朝着它坚定不移的走下去 建党九十周年演讲稿--党史学习心得体会,更多原创请访问中国职业写作!
牢记党的历史经验.历史是一本严肃的教科书,我们的党史,正是一部描述中华民族走出劫难、挺起脊梁的鲜活教材.党 史记录着新中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一个又一个奇迹,这其中的经验和智慧无不凝结于党的历史.
历史是过去传到将来的回声,是将来对过去的反映.学好党的历史,了解过去才能把握今天,把握今天才能创造明天.从革命前辈的手里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我们这代人要做好承上启下的历史任务,不断保持和发扬党的胜利成果.
党的历史像一条河流,曲折但是坚定地向着一个方向流动.穿行在90年的历史长河,点点滴滴都闪烁着耀眼的光辉.我要做这长河中的一滴水,任他洪水猛兽还是壁立千仞都无所畏惧、坚定不移!我会一直坚定不移的拥护党的领导.

韩城党史心得体会(五)

“追寻红色足迹 永葆爱党情怀”为主题的体会文章 能不能告诉我具体大纲
“追寻红色足迹 永葆爱党情怀”为主题的体会文章 能不能告诉我具体大纲

追寻红色足迹 永葆爱党情怀 ———赴庾岭革命根据地考察活动纪实 摘要:7月26日--28日,我们以建党九十周年为契机,以“追寻红色足迹,永葆爱党情怀”为主题,我们组织当地大学生赴庾岭革命根据地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活动中,实践队员通过参观革命纪念馆,走访老红军、老党员,了解老一辈革命者在五指山的峥嵘岁月,深入学习党史、军史,认真领悟“庾岭精神”.穿越血与火的历史烟云,经历建设与改革的洗礼,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终于迎来了90岁的生日.为认真学习深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精神及胡锦涛总书记给北京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回信精神,7月26日,我们以建党九十周年为契机,以“追寻红色足迹,永葆爱党情怀”为主题,我们组织当地大学生赴庾岭革命根据地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活动中,实践队员通过参观革命纪念馆,走访老红军、老党员,了解老一辈革命者在庾岭的峥嵘岁月,深入学习党史、军史,认真领悟“庾岭精神”.为确保实践活动取得实效,按照“实践立德、学习增智”的要求,临行前,团队召开了成员碰头会,确定了学习考察的课题,明确了具体分工,对外出学习考察途中的各种问题进行预设和预想,力求通过此次学习考察,了解庾岭革命根据地斗争的历史地位;切身感受中国革命的艰辛历程,秉承中国共产党的优良革命传统,与时俱进,增强对新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理解,切实推动自身各项工作的开展.实地考察 亲身体会 在中国革命风云激荡的历程中,五指山根据地和冯白驹也和中国革命的历史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因此它成了人们向往的地方.队员们踏上这块红色土地,先后参观琼崖纵队司令部旧址毛贵村委会,李振亚、刘秋菊等烈士陵园地,切身感受到这片土地所承载的历史厚重.在琼崖革命23年武装斗争中,五指山革命根据地是最后的一个根据地,地跨白沙(包括现在的琼中、五指山)、保亭、乐东三县的五指山区,位于全岛中心,方圆一万多平方公里.五指山北部的毛阳镇毛贵村,曾是五指山革命根据地的大本营--琼崖区党委等机关的驻扎地,也被称为海南的“西柏坡”.2001年,经国家批准在原琼崖纵队司令部旧址毛贵村委会建五指山革命根据地纪念园.在学习考察的行程中,面对革命先烈的图片、历史遗物的时候,深有感触,震憾强烈.一名队员说:“我们今天虽然不再像井冈山斗争时期那样,每天吃红米饭、南瓜汤了,但光荣的五指山革命传统一天也不能忘”.在参观五指山革命博物馆时,队员们不愿放过博物馆里的每一个细节,边参观、边拍照、边做笔记的一幕成了当日馆里一道特殊的风景,另外有的队员还购买书籍、音像资料等.乘车返回途中,队员们唱起了《十送红军》、《我们共产党人》这两首红歌,表达了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心系老区、心系人民、心系百姓的情怀.行程圆满 成果丰硕 曾经有人说过:“一个没有光荣历史的民族,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一个可悲的民族;一个有了光荣历史、有了英雄的民族,而他们的后人不去学习他们民族的光荣历史和他们的英雄,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通过为期几天的学习考察,实践队员不仅重温了历史,更重要的是铸造了灵魂、锤炼了信念,坚定了为建设中原经济区努力奋斗的决心和信心.实践归来,队员们深刻领会到琼崖精神是冯白驹、王白伦、林李明等无产阶级革命家在琼崖武装斗争中培育的,由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精神瑰宝,这种精神不仅是我们在革命战争的年代里克敌制胜的强大思想武器,而且依然是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精神法宝,丢掉了这种精神,我们将变得迷茫,不知所措.

韩城党史心得体会(六)

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400字【韩城党史心得薛宝钗人物形象分析体会】

也许我们都是同时代的人,我们都生活在一个安定富裕的社会里,我们不懂得什么是战争,什么是苦难.从小党在我心中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每当英雄人物的出现我们总是很兴奋,似乎看到了曙光,看到了一股能带领我们走向胜利的曙光……
党在我心中是永不驻足的行者,在漫漫征途中上下求索.党从客观实际出发,清醒的认识到社会主义值得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制定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路线,集中体现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五大,从拨乱反正到改革开放,总是不停地在探索中发展,在改革中进步,一步一个脚印,逐步丰富和完善自我.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理论思想的提出,党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不断发展和创新革命理论,正是这伟大理论,指引中国跨上了波澜壮阔,宏伟壮丽的社会主义道路.
时代在前进,环境也在不断变化,人民的思想也在不断变化.但是,无论环境怎样变,条件怎样变,思想怎样变,党在我心中这点肯定不会变!虽然我不是一名共产党员,但是我始终以一个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鞭策自己,改善自己,不断提高我的人生观、价值观.我愿意积极投身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之中,在生动火热的改革建设中经受洗礼,接受锻炼,在党的哺育下茁壮成长.同时也更加坚定了只有早日加入共产党,将自己融入党的怀抱,在党的领导和指挥下,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理想和发挥自己的才干!学习使人智慧,知识使人强大,信念使人坚强,理想使人升华,无论我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我都不会退缩,因为党永远在我心中.

韩城党史心得体会(七)

预备党员个人总结 200字以内

预备党员自我总结
敬爱的党支部:
XXXX年XX月XX日我被党组织吸收为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到XXXX年XX月XX日预备期满,为了便于党组织对我的考察,现将自己上个季度的情况做如下总结:
在这半年中,我走出校门,步入工作岗位,作为人生的一大转折,面对新的环境,我感受到一种强大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首先,在思想政治方面,我不敢有丝毫的松懈.我通过对十六大报告和各种辅助材料的学习,明确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江泽民同志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立足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针对充满挑战和希望的21世纪,围绕把我们党建设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党这一根本问题,所做出的科学回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巨大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党史党章的学习,也加深了我对党的基本理论的认识,更使我对新时期党建理论的理解不断得到提高和深化.同时,新的工作环境带给我的更是一种严峻的考验,为了能够尽快适应新的环境,我在巩固在校期间所学习的理论知识的同时,不断的充实己,利用业余时间主动学习专业知识,技能,把理论联系到工作实践中.
作为一名从事煤炭行业的工作者,我始终注意与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把对共产主义的信念贯穿于整个工作生活中.我始终想着我所做的每一件事,事关党员的形象,时刻约束自己,没有丝毫马虎.我也在不断的思考着如何将自己的微薄力量得到充分的发挥.在实际工作中,我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严谨,细致,尽职尽则,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能做到团结协作,分工不分家,哪里需要,就主动配合,认真完成.半年来,我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着一些缺点和不足,比如在日常生活中,还应进一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要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争取早日在各个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
以上是我半年来的基本情况,应该说,这半年中,我认真学习,努力工作,政治思想觉悟有了很大的提高,个人综合素质有了全面的发展.当然,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和支部广大党员同志的热心帮助和老师们的耐心指导是分不开的.我将继续发扬下去,勤学苦练,使自己成为一名经受得起任何考验的真正的共产党员.
汇报人:XXX
XXXX年XX月XX日

韩城党史心得体会(八)

学党史 颂党恩 跟党走 600字的,急啊!

穿岁月峰头,伴历史云烟,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走过了80年的风雨征程.五四运动至今,一代代优秀青年为民族复兴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循火红足迹,经坎坷征程,一代代优秀青年紧跟共产党,始终站在时代的峰顶浪尖!青春不停步,“永远跟党走”!
“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我们是初升的太阳,用生命点燃未来.“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壮丽的事业,激励着我们继往开来.光荣啊,中国共青团!母亲用共产主义为我们命名,我们开创新的世界.”当我们戴着光芒四射的团徽,站在火红的团旗下,高唱我们自己的团歌,心中怎能不为之激动,怎能不为之骄傲,怎能不为之自豪!“爱国,爱党,爱人民,爱家乡”这个坚定的信念在我们脑海中回荡!
朋友们,还记得五年前我们的家乡是什么样子吗?几条破旧的马路,几座零落的楼房,这就可以概括我们章丘的全貌了.再看看现在吧!十多条主干道纵横交错贯穿东西南北,从荷花公园到百脉泉广场,从眼明泉搭桥到明珠小区,到处洋溢着现代化的气息,透露着春的绿意,焕发着勃勃的生机!在这幅美丽的画卷上处处点缀着青年活跃的身影,是他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保障着道路的畅通,保护着优美的环境,维护着社会的安定团结¨¨¨,在各行各业中,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共青团带领青年们在我们城市建设的宏伟蓝图上勾画出最为亮丽的色彩!
伴随着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德治国”方略的提出,党有号召,团有行动.为此,团市委提出“高举旗子,不变调子,喊响号子,建好班子,推动总体工作再上台子”的指导思路.在“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和“以德治市”的号召下,开展了“走白村、串千户、访民意、聚民心”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征文活动,使团的工作真正想青年之所想,急青年之所急,谋青年之所求,切实把广大青年吸引到团的旗帜下,团结在党的周围!
从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到以服务祖国需要为乐的王杰,从自学成材的张海迪到科技创新的秦文贵,从11名“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到我们身边的每一位青年星火科技带头人,他们在人民利益的大厦上添砖加瓦,他们以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为新时期广大青年实践“三个代表”“以德治市”树起了标杆!正是他们在党的旗帜的指引下,和千百条各战线上的青年模范一起,演绎了一幕幕惊天地、泣鬼神的青春活剧,谱写了一曲曲壮丽雄浑的青春赞歌!
改革开放以来,适应党的工作中心的转移,共青团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团结带领广大青年向科学技术进军!我市更是提出了建“工业强市”的战略目标,我市共青团把青年创新创效作为工作的总抓手,积极推行“青年创新创效意见卡”,争创“青年文明号”和争作“青年岗位能手”,号召全市广大青工开发新产品,创造新工艺、推广新技术、转化新成果“四个一”活动和小发明、小革新、小改造、小设计、小建仪“五个小”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青年群体性科技创新活动.仅去年一年就取得青年创新创效成果28项,其中海泰电缆集团公司团委委员时延芹主持的平行线革新项目和市人民医院青年医生张华发明的腭裂修补技术填补省级空白,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我市工业强市战略的实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经济大潮中,我们共青团之所以取得如此的成就,始终保持着青春和活力,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在党的旗帜的指引下前进!
20世纪中国的历史,写下了中国共青团和中国青年的光荣,21世纪期待我们创造新的青春辉煌.青年昭示着未来,江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80周年大会上向青年一代发出号召“全国各族青年,代表着我们祖国和民族的未来,代表着我们事业兴旺发达的希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事业需要你们去建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在你们手中实现.”党在召唤,时代在召唤,只要我们以“崇高的理想、创新的意识、无畏的勇气”发挥青年的智慧、风采和力量,就能乘风破浪、与时俱进!青年朋友们,让我们团结一致,永远跟党走!回

韩城党史心得体会(九)

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600字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一首《走进新时代》唱出了亿万儿女的心声.回首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历程—九十载风雨兼程,九十载辉煌伟业,党像一颗璀璨的明珠,点亮了夜空.中国走过了风风雨雨的90年,90年的时...

韩城党史心得体会(十)

关于古诗古韵的演讲稿,要求读完之后,对古诗古文有新的认识和体会,字数不限

第三、有事为证.
说几件事情看看毛泽东文化的底蕴是如何修炼和怎么转化的.
1、建国之初,进得城来,环境始为安定,条件大为改观,毛泽东沉湎于书法之中.有一个经典情节颇能说明他沉湎之深,他从大收藏家张伯驹处借来一个海内孤本,陆机的《平复帖》,说好借一个月,天天有空抓紧临帖,到了第29天,张伯驹竟然径直打电话给毛泽东,提醒毛说你借我那个贴还有最后一天的时间,等于是给毛一个通牒.毛泽东一听很生气,说不是还有一天嘛,你着什么急啊.
由此可见张伯驹和毛泽东都是性情中人,又都是较真的人.一个是你借了就得还,哪怕你是皇帝.一个是我借一个月就是一个月,决不食言,你29天催什么催?其实毛泽东五、六十年代和郭沫若过从甚密,多半也是诗词唱和、切磋书法.
2、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张贻九主编的《毛泽东评点圈阅的中国古典诗词》一书,附录了建国后的20多年中,毛泽东评点圈阅的1662首(篇)诗词曲的目录.远至上古的逸诗如《击壤歌》、《卿云歌》、《尧戒》等等,近至清末,中经周、秦、汉、晋、唐、宋、元、明,历代名家名作,多有涉及,还有许多一般诗人,甚至称不上诗人的诗作,如唐·杜秋娘的《金缕衣》、7岁女子的《送兄》、太上隐者的《答人》等等.足以见出毛泽东阅读视野之广阔,同时又不乏精读者.比如,毛在谢灵运的《登池上楼》这首诗的每句旁都画了曲线,每句末都画圈或双圈,并写下了100多字知人论诗的评语.
另外,圈阅之后是背诵.今天在中央党史档案馆里,保存毛泽东手书的古诗手迹一共是117首,其中书写了两千年以来58个大诗人的重要作品,包括屈原、李白、李贺、李商隐、苏东坡,辛弃疾等等.这些诗是在什么情况写下的呢?在毛的办公桌旁边有个大书案,工间休息时毛就到这里,作为调剂,拿起毛笔,信笔就写,既是练字,又是默诗.从屈原的《离骚》到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像600多个字以上的诗,在中国古典诗词中都算是大作品了.这时毛已是七十多岁高龄的老人,提起笔来就能默写这么多经典名篇,除了他非凡的记忆天赋,也足可见出他对诗词下的功夫之深.决非一般的雅好,业余的消遣,而是真正做到了烂熟于心、融会贯通.(41)
还有一湛江中考个小诗人的例子,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之际,有一天晚上,毛将中央政治研究室整理的《列宁反对第二国际机会主义的斗争》批给柯庆施,让印发华东局各同志,信手在最后一页写下清代诗人严遂成的《三垂冈》,并指出这是“咏后唐李克用和其儿子后唐庄宗李存勖的诗”——
“英雄立马起沙陀, 奈此朱梁跋扈何.
只手难扶唐社稷, 连城犹拥晋山河.
风云帐下奇儿在, 鼓角灯前老泪多.
萧飒三垂冈下路, 至今仍唱百年歌.”
当时毛是默写而成,事后工作人员查对,只错了三个字,第四句中的“犹”应为“且”,第七句中的“飒”应为“瑟”,“下”应为“畔”.是年,毛泽东70岁.(42)
再说81岁的毛泽东,此时已患严重的白内障,但是毛又须臾不可离开书本.怎么办呢?只有选一“侍读”.条件是口齿清晰,古文功底好,年纪适中,政治可靠.时任中央办公厅主任的汪东兴从北大中文系的老师里面选定一个名单,由张玉凤念给毛听,毛听后略作沉吟,说“那就让芦荻来试试吧.”芦荻,女,时年44岁,并非学界名流.毛为什么挑中她呢?因为毛泽东读过中国青年出版社1963年版的由人民大学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冯其庸等人选注的《历代文选》,其中《触詟说赵太后》、《别赋》、《滕王阁序》等篇为毛所喜爱,而这些篇目都为芦荻所选注,因此毛记住了芦荻,而此时芦荻又正巧调到了北大中文系,和毛有缘啊.芦荻第一次去见毛,卧床的毛握着芦荻的手问道:“会背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吗?”不等芦荻回答,便自己背开了: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沈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笑问:“你的名字是不是从这首诗里来的?”然后从刘禹锡说起,表示欣赏“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接着又背诵刘禹锡的《陋室铭》、《竹枝词》等等,进而又谈到三国的阮籍、北周的庾信.最后说:“该你讲了,就讲讲庾信的《枯树赋》吧!”芦荻毫无准备,就凭着记忆背,引起毛泽东兴味盎然,又谈起江淹的《别赋》及《触詟说赵太后》.兴奋异常,下床踱步,边踱步边吟诗,走了三圈.从夜里10点18分到凌晨1点,大夫劝阻不住,谈兴正浓的毛泽东又谈了两个小时.
当时对芦荻来说,古典诗词、先秦散文均可对付,毛点到哪里她背到哪里.但《二十四史》就越出了她的专业范围,碰到生僻古字不认识,就停住了,这时毛就催她“念啊,念下去啊.”芦荻只好如实相告,不认识字,要查字典.毛立即随口说出那个字,并大笑不已.芦荻窘迫之中万分惊讶.(43)
有这种惊讶的远不止芦荻一人.1975年7月21日,广安门医院眼科大夫唐由之为毛作了左眼白内障手术两小时后,唐轻轻走进毛卧室,毛听到脚步声问是谁,张玉凤说是唐由之大夫.毛便不禁吟道:
“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何期泪洒江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随后问道,“乃父是读书人吧?”并要来铅笔和便笺,摸索着将这首诗写在了六张纸上,并签名送给唐作纪念.(44)
我想问问,今天,我们包括北大在内的中文系年轻的高材生们,有没有几个人敢站起来说,《诗经》、《离骚》、先秦散文,唐诗宋词我随便背,有没有?我表示怀疑.
3、举3个例子,证明毛泽东创作态度之严谨.一是慎言.1959年9月7日,毛泽东致信胡乔木称,“诗两首(七律·《到韶山》《登庐山》),主题虽好,诗意无多,只有几句较好一些的,例如‘云横九派浮黄鹤’之类.诗难,不易写,经历者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不足为外人道也.”(45)1965年7月21日,毛泽东又致信陈毅称,“你叫我改诗,我不能改.因我对五言律从来没有学习过,也没有发表过一首五言律.你的大作,大气磅礴.只是在字面上(形式上)感觉与律诗稍有未合.因律诗要讲平仄,不讲平仄,即非律诗.我看你与此道,同我一样,还未入门.我偶尔写过几首七律,没有一首是我自己满意的.如同你会写自由诗一样,我则对于长短句的词学稍懂一点,剑英擅七律,董老擅五律,你要学律诗,可向他们请教.”(46)充分表明了谦虚谨慎的大家风范.
二是慎作.1965年5月,毛泽东重上井冈山,颇有感慨,酝酿新作.其间,邓颖超陪同毛泽东接见外国妇女代表团,悄悄向毛索诗,说你上了井冈山,必有大作.4个月之后,即1965年9月25日,毛泽东抄出《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等,送邓颖超一阅,并附言道:“自从你压迫我写诗以后,没有办法,只得从命,花了两夜未睡,写了两首词.改了几次,还未改好,现在送上请教.如有不妥,请予痛改为盼!”(47)附言中说,“你压迫我写诗”,即指邓颖超的索句,因此熬了几个夜,写出初稿,又改了几个月,仍不满意,但还是送给邓颖超们征求意见.因为当时在党内高层,对毛的诗词是先睹为快.但毛却从不苟作,慎之又慎.
三是慎改.前面我谈了最典型的《贺新郎·别友》,改了五十年,此处不赘.其实类似的例子还有不少.比如1962年12月26日,过69岁生日的毛泽东针对国际反华大合唱写下《七律·冬云》,中有“高天滚滚寒流泄”、“热肤挥雨洒江天”之句,反复推敲之后,最终改定为“高天滚滚寒流急”、“热风吹雨洒江天”.1963年1月8日,写下《满江红·和郭沫若》,原稿中有句云,“欲学鲲鹏无大翼,蚍蜉撼树谈何易”;“革命精神翻四海,工农踊跃抽长戟”;“千万事,从来急.”反复推敲之后,最终改定为“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多少事,从来急”.此中例子不胜枚举.而且毛泽东还喜欢将新作就教于各方高人.如前面所说两首七律,毛泽东就曾在1959年9月7日给胡乔木的同一封信中说,“诗两首,请你送给郭沫若同志一阅,看有什么毛病没有?加以笔削,视为至要.”13日又给胡乔木一信说,“沫若同志两信都读,给了我启发.两诗又改了一点字句,请再送陈沫若一观,请他再予审改,以其意见告我为盼.”(48)这两首七律,毛泽东是参考了郭沫若、臧克家、梅白等多人的意见,进行了多次修改才最终定稿发表.如此虚怀若谷、从谏如流,当然是越改越好,越改越精.
4、毛泽东旁征博引,纵横捭阖,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话风和文风.那时的毛有几个特点,一是能熬夜,这是长期形成的习惯,动辄三更半夜召集开会,一开一个通宵,搞得中央高层围绕他的作息时间转;二是好出行,动辄坐上专列出发,沿途召见省、地、县委书记,听汇报,作指示,不少重要观点和思想由此形成;三是善演讲,兴致所致,信马游疆,天马行空,议论风生.
比如1958年春天的成都会议,这是中共党史上一次重要的经济工作会议,开了二十天,毛泽东都乐此不疲,前后多次讲话.尤其是1958年3月22日,在他的第四次讲话中,倡导大家敢想敢做敢说,信口讲了这么一大段:
“孔子不是二三十岁就搞起来的,耶稣开始有什么学问,释迦牟尼十九岁创佛学,学问是后来慢慢学的.孙中山年轻时有什么学问?不过高中程度.马克思开始创立辩证唯物论,年纪也很轻.马开始著书的时候只有二十岁,写《共产党宣言》不过三十岁左右,学派已经形成.他所批判的都是当时的一些博学家,如李嘉图、亚当斯密、黑格尔等等,章太炎青年时代写的东西是比较生动活泼的,康有为亦如此,刘师培成名时不过二十岁,死时也才三十岁.王弼注《老子》时不过十几岁,死时才二十二岁.颜渊死时是三十三岁.青年人抓住一个真理就所向披靡,所以老年人是比不过他们的.梁启超青年时也是所向披靡.”(49)
这一段一讲,大家就有点懵了.会议期间,毛还选了一些有关四川的古诗词印发给大家,如李白的《蜀道难》,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王勃的《杜少府之任蜀州》等等.要大家读点诗词,长点知识.毛从古诗词谈到民歌,说:“印了一些诗,尽是老古董,搞点民歌好不好?每人发三五张纸,写写民歌,不能写的找人代写.限期十天收集,下次会议印一批出来.”这就有点以己之长比人之短,大家心里都发虚啊!虽然有几个人能写,但绝大多数中央委员是不会写诗的.毛还从民歌问题讲到中国诗歌发展的出路问题.认为中国诗的出路,第一条是民歌,第二条是古典.在这个基础上产生出新诗来.形式是民族的,内容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对立统一.(50)
毛的这一番宏论,可以说把所有的人都搞定了.随后,柯庆施、胡乔木、邓小平、薄一波、周恩来、彭德怀、刘少奇等先后发言,而且开始偏离了会议主题,纷纷赞扬毛泽东个人.以柯庆施的发言最为典型:“我们跟从毛泽东要达到盲从的程度,我们相信毛泽东要达到迷信的程度.”一时成为名言.会后不久,柯即进了政治局.
最近有资料披露,当时毛泽东曾经有一个动议,准备用柯庆施取代周恩来.因为1957年底,柯庆施在上海市委作了一个长篇报告,叫《乘风破浪,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上海》,文章为毛所激赏,1958年1月25日《人民日报》刊发了这篇全文三万多字长篇报告的第一、四部分.到1958年南宁会议的时候,毛拿出这张报纸,将周恩来的军说,恩来,你能写出这种文章来吗?周恩来说自己写不出来,然后给中央写了一个检讨书,有辞职的意思.毛让邓小平主持书记处研究,是不是用柯取代周.后来,以邓为首的书记处成员一致认为没有这个必要,这才没把周换掉.(51)
当时,除柯之外,其他中央核心领导成员大概作了这么一些表态——
“我们水平比毛主席差一大截,主席的作用不是当不当主席的问题,不是法律上名义上的问题,而是实际上的领袖;
毛主席有的东西我们可以学,有的不可学,像他那样丰富的历史知识、理论知识、革命经验、那么强的记忆力,这不是什么人都能学到的;
我们这些高级干部对毛主席只要做到三好,即:跟好,学好,做好.”
金冲及主编的《毛泽东传》里接下来是这么说的:“他们说这些话,态度都是诚恳和严肃的,对毛的信任和钦佩是发自内心的.”因为这是1958年春天,还没有整彭德怀,党内空气还是比较民主的.“党中央最重要的领导人如此集中地颂扬毛泽东个人,开了新中国的先河.”(52)
如果说,成都会议上毛泽东的讲话有所准备,那么,随后的例子更说明问题.成都会议一结束,毛泽东即乘船走三峡,由党内一支笔、时任《人民日报》的总编辑吴冷西陪同.几十年后,吴冷西还充满感佩地回忆道:
“江峡轮29日晚抵白帝城,已是夜色苍茫,但闻隐隐涛声.30日早饭后,江峡轮起航进入瞿塘峡,快到巫峡时,毛主席披着睡衣来到驾驶室,一面欣赏三峡风光,一面同船长和领航员谈及有关三峡的神话和传说,还接过望远镜从几个侧面观看神女峰,他对我们说,宋玉在《神女赋》中说‘夫何神女之姣丽兮,含阴阳之渥饰.被华藻之可好兮,若翡翠之奋翼.其象无双,其美无极.毛嫱鄣袂,不足程式.西施掩面,比之无色.’其实谁也没有见过神女,但宋玉的浪漫主义描绘,竟为后世骚人墨客无限的题材.直到快过完西陵峡,毛主席才回到舱内客厅,同田家英和我闲谈.他从田家英的同乡革命军中马前卒邹容谈起,纵论‘苏报案’中的章太炎章士钊等人,进而论及中国资产阶级民主派也曾经是生气勃勃,勇于革命的壮士.”(53)
信手拈来,纵论古今,这种领袖你能不服吗?西哲有云:知识就是力量.毛的力量如何?这其实就是一种文化霸权,文化征服和文化威慑.
因此才有《乌托邦祭》所记录的一幕.1959年庐山会议后期的一天,上午八点一刻,100多名中央委员本来是一路上聊着天往会场走,进门一看,主席台上正中已经坐了一个人,定睛一看,就是毛主席.于是,大家立马踮起脚来,轻轻地走进去,慢慢落座.全部落座以后,毛突然讲话了,说:“同志们,你们今天来得很早,但是我比你们来得更早,我现在还没吃早饭,我想就在这里吃点早饭,大家有没有意见?”
大家有点傻了,不知所措,从来没碰到过这种问题啊.突然有一个人鼓掌,于是大家都热烈鼓掌.等鼓完掌以后,毛又说话了:看来大家是没有意见.然后他对幕侧一招手,上菜.服务员鱼贯而出,把早点端了上来.然后,毛泽东坐在台上,喝着稀饭吃着馒头和100多个中央委员谈笑风生.你们想想,这是什么场景?(54)
什么叫君临天下?莫此为甚哪!我们看今天的电视剧《汉武大帝》、《康熙王朝》、《雍正王朝》极尽排场之能事,千方百计想突出帝王的所谓威严,但是跟毛泽东一比,都是小巫见大巫.毛是不严自威,视中央大员如无物,这就叫鹤立鸡群.我就想,假若再过若干年之后,我们可以如实地把这样的历史场景和细节拍成电视剧,让后人瞻仰一下,当年的毛泽东是何等气派,何等威风!
还有关于许世友的故事.前不久我读到杨成武的回忆录,谈1966年冬,他以代总长身份陪毛泽东视察上海,而毛交代他把许世友秘密弄到上海来.许世友时任南京军区司令,预感形势不妙,就跑到大别山下的一个军队农场去避风.当时,张春桥主持上海工作,准备揪斗许世友.但毛听到这个风声,就是要当着张春桥的面接见许世友,意在告诉张春桥,我是要保许世友的.
许世友也不知去上海干什么,心怀忐忑,心想去上海要出事.但进了客厅,一下看见了毛.抢步上前,跪在毛跟前,抱住毛的双腿,号啕大哭.你们想想,许世友也是一名悍将啊,一生杀人如麻.但是此刻见到毛泽东,就像幼儿园的小孩盼家长盼了好多天,终于来接他了.这对君臣又如父子.
1973年12月21号,已经八十岁的毛泽东接见中央军委会议人员,有一段话是对许世友说的:许世友同志,你现在看《红楼梦》吗?许说,看,自从上次主席批评我,我全看了一遍.毛说,要看五遍才有发言权呢.许说,没看那么多,刚看了一遍,一定坚持看下去.毛说,他那是把真事隐去,用假语村言写出来,所以有两个人,一名叫甄士隐,一名叫贾雨村.真事不能讲,就是政治斗争,吊膀子这些是掩盖它的.中国古代小说写得好的是这一部,最好的一部,创造了好多文学语言.你就只讲打仗.许说,主席讲的这个话,确实打中我的要害.毛说,你这个人以后搞点文学吧‘随陆无武,绛灌无文.’《汉书》里面有汉高祖和陆贾的传,那里边说的:‘常恨随陆无武,绛灌无文’看得懂吗?许说,大体可以.毛说,绛是说周勃,周勃厚重少文,你这个人也是,厚重少文.如果中国出了修正主义,大家要注意啊.许说,把它消灭,不怕,那有什么关系!毛说,不怕,你就做周勃嘛,你去读《红楼梦》吧.(55)
大家可以把这个例子和前面说王明的例子作个比较,毛对王明那样的雅人,就来粗的,把他说得狗屎都不如,对许世友这种粗人就来雅的,说要读五遍《红楼梦》才有发言权.许世友读一遍《红楼梦》,就读得一头雾水,读5遍就更搞不明白怎么回事了.所以说,毛是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第四,有史为证.
我这个“史”是什么意思?就是把毛的诗拿来和别人的诗宏观地概略地比较一下.怎么比?跟谁比?先纵比,跟中国历代帝王比.不是有350多个皇帝吗?就跟他们比比看.按说,一边是无产阶级革命领袖,一边是封建帝王,没有可比性.但是有一点是具有可比性的,那就是他们的工作岗位,都是一国之君,以一国之君来从事诗歌创作,他们都是业余诗人,这都是可比性.从何比起呢?
有一比是执政时间,在2000多年350多个皇帝中,在位50年以上的太平天子共六人,康熙61年,乾隆60年,周穆王58年,汉武帝54年……乾隆六十大寿的时候曾举行了一个“千叟宴”,有一个赴宴老翁自称141岁,亲身见证了大清的繁荣昌盛,引得龙颜大悦,乾隆当即为他出了个上联;“花甲重逢,更添三七岁月”,纪晓岚跟着出了个下联“古稀双庆,又加一度春秋”.扯得有点远了.毛泽东如果从遵义会议算起,也有41年,如果从建国算起,27年.执政时间不是最长的,但我们比的是诗词啊.
有史料可查的,帝王级的人物的著名诗文,最早的有刘邦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有项羽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姬虞姬奈若何?”但都只有孤篇传世,而且到底出自何人手笔也不可考.然后就是刘彻的《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 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 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 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 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还有那个魏武帝曹操,是个准帝王,前面已经说过了.然后就是一代词宗李后主,婉约派的大师,我觉得客观地说,就婉约风格而言,毛泽东是写不过李煜的.毛的《虞美人·枕上》明显受了李煜的影响.另有个宋徽宗,开创了“瘦金体”,可以说在书法上和毛打个平手,但人家宋徽宗画画得好啊,你们去看看收藏在故宫博物院里的《听琴图》、《芙蓉锦鸡图》,都堪称经典.他的工笔人物、工笔花鸟在中国绘画史上是有地位的,达到了大师级水平.但他的诗词不如毛泽东.李煜和赵佶可以说是中国历代帝王中最有艺术才华的两个人,赵比李略输文才,李比赵稍逊丹青.1100年,南唐李后主为宋太祖赵匡胤所俘,时隔不久,郁郁而终.200多年后,宋神宗仰慕李煜才华,在生赵佶之前,专门观赏李煜诗画,当夜梦见李煜来见……这个坊间传说意指宋徽宗乃李后主的转世投胎.这真是一对冤家孽子,有浪漫轻佻的才子情,无经天纬地的君王才.李、赵之后,附庸风雅、舞文弄墨的虽然不少,什么朱元璋、康、雍、乾,但基本都不入流.跟毛不是一个档次.李、赵虽然在单项上比毛胜出,但是有个根本的不可比性,就是李后主和宋徽宗都没有做好本职工作,都是亡国之君.所以综合比较,毛是冠军.这是一个比法.
还有一个比法,不跟皇帝比了,比比大诗人怎么样.就和李白比一首词,《忆秦娥》.据考证,《忆秦娥》词牌为李白所创,原词是: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这是一首好词,尤其最后八个字为王国维所激赏,认为“寥寥八字,遂关千古登临之口”.说的是不错.
我们再看看毛的《忆秦娥·娄山关》:“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显而易见,毛词夺胎于李词,韵脚一样,风格迥异,一为高古悲慨,一为豪迈沉雄.毛词最妙处也在后面八个字,据作者说,是在战争中积累了多年的景物观察,一到娄山关这种战争胜利和自然景物的突然遇合,就造成了他自以为颇为成功的这两句话.
如果大家有傍晚登高望远的经验,看群山如浪奔来,在夕阳的晖映下由黛青到钢蓝到绯红再到血红,景象何其壮观.然后再由此想到毛泽东缔造的人民军队血战无数,血染山河,从江西到遵义,雄关如铁,都已迈过,但“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即便如此,也还要杀出一条血路,勇往直前.情景交融,衬托出了这首词的格调之悲凉,气韵之慷慨,意境之阔大,画面之壮美,色彩之艳丽,它的情感、力度,我认为比李白有过之.不是说毛泽东的诗歌才华超过李白,而是毛的战争生命体验为李白所未有.这就造成他们的重要区别,李白是从旁观者的角度来发思古之幽情,而毛泽东是一个亲历战争的统帅,以笔蘸血,用生命在写诗.这也是他和中国历史上的绝大多数骚人墨客的最大区别.我们不能总体上说毛泽东的诗词达到了李白的水平,但就说这一首,尤其是这个结尾,是超过李白的.
这也是一种比较,我们点到为止.
前面说了纵比,下面我们来说横比.就是把毛和他同时代人、同事、同僚作比较.我党我军的元戎朱德、董必武、叶剑英、陈毅、周恩来等都有诗词传世,而且多数人的创作量都远远超过毛泽东.也有不少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比如周恩来的“大江歌罢棹头东,遂秘群科济世穷,十年面壁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朱德的“伫马太行侧,十月雪飞白.战士仍衣单,夜夜杀倭贼!”叶剑英的“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更有陈毅的《赣南游击词》:“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而毛的诗词就创作量而言不能算高产,目前胡乔木主编的权威版本和海外刘济昆的所谓全编都不过六十余首,我现在搜集到的约近100首,恐怕这就是全部了.但论艺术成就,毛诗比他的那些同志们恐怕要高出不止一个档次.至于书法,就更没有可比性了.
恰恰他们又非常具有可比性,一是他们处于同一时代,年龄相仿,文化背景相同.而且要说青少年时期读书的环境,这些人多是大户人家的子弟,学习条件都胜过毛泽东.二是他们青年投身革命,斗争经历和毛泽东相仿,区别只在于毛是第一责任人,力挽狂澜也罢,日理万机也罢,主要的功绩都归于毛泽东,这是无可争辩的.但大家的业余爱好都是诗词和书法,数十年不辍,临了一比,高下立现,不服不行啊!
所以,晚年毛泽东虽然犯了文革等重大错误,但并没有减损多少他的个人魅力.不少在文革中遭到冲击迫害甚至妻离子散的人物,时过境迁之后,不光没有怨恨之情,甚至仍然对他充满了崇敬和缅怀.最典型的是罗瑞卿,七年身陷囹圄,双腿残疾,1976年9月在毛泽东逝世之后,他悲痛不已,坐着轮椅冲破阻力,参加了毛的追悼大会,并拄着拐杖以惊人的毅力站立了一个多小时,表达了他对毛泽东最后的忠诚和景仰.(56)
综上所述,以毛泽东诗词为表征的巨大的文化底蕴形成了一种势能,转化成了他多方面的优势,使他总是胜出一筹,先声夺人,以至于他有意无意地把这种优势作为一种武器和谋略.这一点在他的晚年体现得尤为充分,比如讲话总是把一些生僻典故信手拈来,而且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使人一头雾水,即便是历史学家,也常常需要经过考证,才能找到出处、原意,然后再来揣度毛的本意和动机,造成一种“从来天意高难问”的玄妙感.从而使人们仰之弥高,惧之日甚.
能设为最佳答案吗

韩城党史心得体会由小学生作文网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排行: 2016拜年词 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