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在赏景时,流露出一种高尚的情怀 中考作文

时间:2024-12-26 11:31:25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年级作文 > 中考作文 > :作者在赏景时,流露出一种高尚的情怀是由小学生作文网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作者在赏景时,流露出一种高尚的情怀的正文:

第一篇:《备考2014年中考语文__中考语文模拟试卷1》

中考语文终极模拟试卷1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一) (二) (三) (四)

得分

一、积累运用 (共 24分)

1、阅读下列文段,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4分)

徜徉在语文天地中,你不仅会获得一种独特的经历和脱颖而出的机会,更能够体验到一次惬意而奇幻的文化之旅。让我们投入丰富的想象和激荡的热情,感受民族文化美妙而深邃的特质,在自己的学习园地里精耕细作,收获chà紫yān红。

惬( ) 邃 ( ) chà( ) yān(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2分)

A.真相必露 栩栩如生 畸形 携手

B.脍炙人口 神采奕奕 忏悔 炫耀

C.错落有致 稍纵既逝 讴歌 鉴定

D.穿流不息 潜移默化 斑斓 繁衍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2分)

A.他当了两年的局长却没干过一件实事,这次被免职,实在是众望所归。

B.他昨天不在场,对这件事的经过一窍不通,你们就不要再问啦。

C.我们要发展科学技术,就要研究和吸收国外一切有用的东西,决不能夜郎自大,固步自封。

D.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大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4、用诗文原句填空:(每小题1分,第⑨小题三处任选做关于热爱祖国的作文一处,2分,共10分) ①此中有真意, (陶渊明《饮酒》)

②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③ ,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

④烟笼寒水月笼沙, 。(杜牧《泊秦淮》)

⑤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⑥ ,白露未晞(《诗经两首》)

⑦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

⑧张红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经常觉得其他同学的许多想法对自己很有启发,这使她对孔子所说的 , 这句话体会更深了。

⑨歌颂和表现奉献精神的诗句有李商隐《无题》中的 , ;有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 , ;有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 , 。(任选做一处)

5、综合性学习(3分)

在班级举办的“走进名著”主题班会上,同学们纷纷畅谈名著阅读给他们带来的影响。一位同学说到社会上有不少“戏说”古典文学作品人物形象的现象,如《西游记》中的“白骨精”已被一改恶名,成了白领、骨干、精英的简称;而“猪八戒”则被狠狠地“春光灿烂”了一番。对此,有的同学欣赏,有的则斥之为“恶搞”。主持人邀请你上台发表自己的看法,你将怎么说?请把要说的话写在下面。

6、诗歌赏析(3分)

阅读杜甫的《春望》,回答下列问题

春 望 杜 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初中小说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①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1分)

A.诗人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妻子儿女安危的时刻牵挂。

B.颔联写诗人见花落泪,闻鸟惊心,都是为了表达他感时伤世的情怀。

赵涵

C.首联写望中所见:国都在沦陷后已经变得残破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春天降临到长安城,眼前却呈现出郁郁葱葱,欣欣向荣的景象。

D.尾联说诗人白发稀疏到“不胜簪”的地步,足见他衰老得很快,而这又完全是忧国、伤时、思家所致。

②“感时花溅泪”中的“溅”字用得特好,请结合全诗对这个字作简要赏析。(2分)

二、阅读理解 (46分)

(一)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7-11题。(10分)

〔甲〕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①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②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③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④此丰年之乐者,幸⑤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节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

注释:①掇:采摘。②刻露:刻削裸露。③本:描绘。④安:安享。⑤幸:有幸。

7、下面各句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1分)

山间之朝暮也 遂书以名其亭焉

修之来此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泉香而酒洌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乐其地僻而事简

8、先从甲文中找出作者描写春夏之景的语句,然后再从乙文中找出描写秋冬之景的语句。(4 分)

甲文: 春 夏

乙文: 秋冬:

由此可见,欧阳修写景的语言具有 的特点。

9、作者对四时之景深有感触的句子,甲文是“ ”;乙文是“ ”。(2分)

10、作者在赏景之时,流露出一种高尚的情怀,这种情怀可以用《丰乐亭记》 中的四个字来概括,那就是“ ” 。(1分)

11、翻译句子(任选一句)(2分)

①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②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2—16题。(13分)

寂寞丹青路作者在赏景时,流露出一种高尚的情怀。

小时侯,最恨的是毛笔,最怕的是父亲。

画画,对于童年的我来说,是一种最可怕的惩罚。当美术老师的父亲,年轻时,也做过一段画家梦,可是,瘫痪的祖母,多病的母亲,让他的梦碎了。于是,他便将他的圆梦之梦寄托在我的身上。一套《永乐宫壁图》,不知勾了多少遍;一本《吴昌硕画辑》,不知临了多少回。那时,最怕父亲说的一句话就是“临画去”。

直到今天,孩子们在童年该会的游戏,我一样也不会。因为那时,在我做完一天功课之后.能去做的也只有一件事,那就是“临画去”。

临着临着,画画已渐渐成为我生活中的一种习惯。父亲督促少了,自己用功勤了。 背着父亲,偷偷摸摸地参加了一次什么大赛。虽然缴了一笔很可观的参赛费,但那一等奖的证书拿到我手里的时候,那份疯狂啊!十几年的辛苦,终于没有辜负我。

当我目光炯炯地把证书送给父亲时,父亲的脸上,只在刹那间掠过一丝欣喜,然后,便是好一阵子沉默。好久之后,才叹了一口气,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也许是我错了,不该让你走这条路。” 我第一次看到父亲的满目苍凉。

当时的我,根本没有理解父亲的话,父亲也再没有和我谈过画,对于我的画也没有再评价一下。

那时,我真觉得自己在艺术上颇具天才,早晚必定成名。于是乎,在飘飘然中,五年的光阴转瞬即逝了。

唤醒我春秋之梦的,是梁畸先生。记得那次,在和平文化馆一次笔会之后,送梁老回家。路上梁老对我说:“画,其实也是道,是修身之道,也是寂寞之道,与名利毫无关系。在一般人眼里,只有名人字画才是字画。其实,名人和字画是两码事,为名而画失真情,无真情哪有真趣,无情无趣哪儿能叫画.你说呢?”

从那时起的十年里,我再也没有出过一次风头。我闭门读书,废寝忘食,竭海底两万里读后感500字尽心力去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临画去。

12、联系上下文,说说童年的“我”那时为什么“最怕父亲说的一句话就是‘临画去’”?(2分)

13、文章第二段中 “圆梦之梦”是什么意思?(2分)

答:

14、第九段中画线的句子“唤醒我春秋之梦的,是梁畸先生”,该怎样理解?(3分) 答:

15、当“我”获得大赛一等奖以后,为什么父亲的欣喜“只在刹那间掠过”,而后是“满目苍凉”?(4分)

答:

16、下面四个备选答案中最能准确表达这篇散文题目“寂寞丹青路”深刻含义的一项是( ) (2分)

A.从事绘画需要一个清静寂寞的外部环境,这样才能潜心钻研,取得成就。

B.“我”在学画的过程中始终是一个人苦苦钻研,没有人与“我”交流切磋,所以十分寂寞。

C.要想成为一个丹青高手,必须关起门来,一个人苦干。

D.学画画,跟从事一切艺术活动一样,要注重修身养性,积累功底,充实内心;要耐得住寂寞,不能为名利所困。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7—21 题。(10分)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动物以植物为食,人们已见惯不惊,不以为奇;而植物以捕食动物为生,有人恐怕还是第一次听说。

这些吃荤的植物大都生长在气温较高的沼泽地带。因为这种地方往往土质贫瘠,所以不

第二篇:《诗词赏析参考答案》

山东师大二附中 七 年级 语文 学案 学生姓名: 编制:初一备课组 审定:备课组长

周周练(三)古诗鉴赏专项(教师版)

“舟自横”三字,一说小舟处此清闲之地,闲而无用,表达诗人的不被重用的忧伤情怀;一说小舟处此激流之中,坦荡悠然,表达诗人的宽广胸怀;两种心情交织在一起,构成诗歌丰富的精神内涵。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表达了诗人闲适恬淡、悠闲自得的心境及剔除尘世烦扰而无所奢求的悠闲和宁静。

6.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背景】

这是一首山水诗名篇,也是韦应物的代表作之一。诗写于唐得宗建中二年(781年)诗人出任滁州刺史期间。唐滁州的治所即今安徽滁县,西涧在滁州城西郊外。韦应物先后做过“三卫郎”和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剌史。他深为中唐政治腐败而忧虑,也十分关心民生疾苦,但他无能为力。这首诗就委婉地表达了他的心情。 【大意】

我非常喜爱这河边生长的野草,是那样幽静而富有生趣;河岸上茂密树林的深处,不断传来黄鹂鸟的叫声,是那样婉转动听。因傍晚下了春雨,河面像潮水一样流得更急了;在那暮色苍茫的荒野渡口,已没有人渡河,只有小船独自横漂在河边上。 【主题】

这是写景诗的名篇,描写春游滁州西涧赏景和晚潮带雨的野渡所见。首二句写春景、爱幽草而轻黄鹂,以喻乐守节,而嫉高媚;后二句写带雨春潮之急,和水急舟横的景象,蕴含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之忧伤。全诗表达了诗人闲适恬淡、悠闲自得的心境及剔除尘世烦扰而无

7.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绝句中最晚的一篇,作于唐代宗大历五年(770年)。《明皇杂录》中记载:“开元中,乐工李龟年善歌,特承顾遇,于东都大起第宅。其后流落江南,每遇良辰胜景,为人歌数阕,座中闻之,莫不掩泣罢酒。杜甫尝赠诗(即指此诗)。”杜甫少年时代正是开元盛世,曾与李龟年相熟;四十年后国家已经衰败,两人穷途相遇,不胜今昔之感,就写下了这首深沉的诗。 【大意】

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没有想到,在这风景一派大好的江南;正是落花时节,能巧遇你这位老相熟。 【主题】

杜甫少年时才华卓著,常出入于岐王李范和秘书监崔涤的门庭,得以欣赏李龟年的歌唱艺术。诗的开首二句是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寄寓诗人对开元初年鼎盛的眷怀;后两句是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仅仅四句却概括了整个开元时期的时代沧桑,人生巨变。语极平淡,内涵却无限丰满。 【赏析】

开首两句“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是追忆昔日长安繁华时期的情谊。“岐王宅”“崔九堂”是开元时期京都长安的王侯第宅,是他们两人的相逢之地,“寻常见”“几度闻”写两人相会的频繁。后两句“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写今日相逢正是风光秀丽的江南已到了流水落花的时节。这“落花时节”包含不少内容,既是明叙相逢的季节,又暗喻唐帝国由盛入衰的局面,作为人生的岁月,两人又到了落花时节的暮年。这四字写得十分深沉含蓄。“又”字抒发了诗人抚今追昔,感时伤世之情。 【练习】

所奢求的悠闲和宁静。

【赏析】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这是清丽的色彩与动听的音乐交织成的幽雅景致。“独怜”是偏爱的意思,偏爱幽草,流露着诗人恬淡的胸怀。“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雨中渡口扁舟闲横的画面,蕴含着诗人对自己无所作为的忧伤,引人思索。诗人以情写景,借景述意,写自己喜爱和不喜爱的景物,说自己合意和不合意的情事,而胸襟恬淡,情怀忧伤,便自然地流露出来。 【练习】

1、诗人游滁州西涧所看到的景物有_幽草、山涧、黄鹂、深树、潮水、雨、野渡、舟_________ 2、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诗歌表现出来的景象。

我单单喜爱这涧边生长的野草,是那样幽静而富有生趣;河岸上茂密树林的深处,不断传来黄鹂鸟的叫声,是那样婉转动听。因傍晚下了春雨,河面像潮水一样流得更急了;在那暮色苍茫的荒野渡口,已没有人渡河,只有一只小船独自悠闲地横泊在水边,任凭潮来潮去。

3、在诗人笔下,幽草的寓意是什么?

生于偏僻之处而不甘堕落、坦然、安贫乐道的高尚气节。

4、人们历来称赞“野渡无人舟自横”中的“舟自横”三字,结合整首诗歌,请你也来品一品这三个字的妙处吧。

1、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对国运衰微的现实的无限感慨和自身身世飘零的深切感伤。 2、“落花时节”有什么特殊含义?

比喻国运衰微,人生落魄,盛时不再。(不只是写景。不仅点明暮春时令,而且隐喻着彼此飘零、社会动乱、民生凋敝等家国之情。)

3、对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一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C )。

山东师大二附中 七 年级 语文 学案 学生姓名: 编制:初一备课组 审定:备课组长作者在赏景时,流露出一种高尚的情怀。

A.诗的前两句中,“寻常见”“几度闻”,既写出李、杜交往之密、友谊之深,又从一个侧面表现“开元盛世”的繁华。

B.诗的最后一句中,“落花时节”比喻诗人和李龟年潦倒凄凉的处境和唐王朝国运的衰落。

C.诗的前两句叙事,后两句直抒胸臆,全诗运用映衬对照的手法来凸现主题。 D.全诗既流露出对“开元盛世”的留恋,又流露出“风景依旧,人事全非”的感慨。 4、赏析后两句诗的表现手法及思想感情。 表现手法:用江南美景反衬离乱世事和沉沦身世。

思想感情:抒发对时世之凋敝丧乱与人生凄凉飘零的感慨之情。作者在赏景时,流露出一种高尚的情怀。

幽深的竹林郁郁苍苍,灵澈上人所在的寺院就在竹林深处,天近傍晚,悠远的钟声隐隐传来,似乎在催促他赶紧回去吧。我目送灵澈上人离去的背影,只见他头戴斗笠,身披斜阳,独自向青山深处去了,只留下我呆呆的出神。

2、请你尝试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可以结合人物的身份、诗歌的环境等理解分析)。

虽怀才不遇却闲适、虽宦途失意却淡泊的情怀,也隐隐表露出诗人欲归隐的情绪。 3、体会一下“苍苍”“杳杳”的妙处。

“苍苍”二字写竹林寺所处之地的深邃. “杳杳”二字写竹林寺的深远。 “苍苍” “杳杳”四个叠字,极精练的描绘出一幅深远的青山寺庙图。 9.约客 赵师秀

8.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 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 青山独归远。

【背景】

灵澈上人是中唐时期一位著名诗僧,俗姓汤,字源澄,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出家的本寺就在会稽云门山云门寺。竹林寺在润州(今江苏镇江),是灵澈此次游方歇宿的寺院。刘长卿和灵澈相遇又离别于润州,大约在唐代宗大历四、五年间(769—770)。刘长卿自从上元二年(761)从贬谪南巴(今广东茂名南)归来,一直失意待官,心情郁闷。灵澈此时诗名未著,云游江南,心情也不大得意,在润州逗留后,将返回浙江。一个宦途失意客,一个方外归山僧,在出世入世的问题上,可以殊途同归,同有不遇的体验,共怀淡泊的胸襟。这首小诗表现的就是这样一种境界。它即景抒情,构思精致,语言精炼,素朴秀美,所以为中唐山水诗的名篇。 【大意】

遥望苍苍山林中的灵澈归宿处,远远传来寺院报时的钟响,时已黄昏,仿佛催促灵澈归山。灵澈戴着斗笠,披带夕阳余晖,独自向青山走去,越来越远。 【主题】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灵澈的深挚的情谊,也表现出灵澈归山的清寂的风度。送别往往黯然情伤,但这首送别诗却有一种闲淡的意境。 【赏析】

“青山”即应首句“苍苍竹林寺”,点出寺在山林。“独归

作者在赏景时,流露出一种高尚的情怀由小学生作文网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热门排行: 2016拜年词 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