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仲永中考题及答案 中考作文
年级作文 > 中考作文 > :伤仲永中考题及答案是由小学生作文网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伤仲永中考题及答案的正文:
《伤仲永》2004-2011年中考真题文言文阅读题汇总
1(黄石市·2011)(二 )比较阅读。(14分)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材料,完成10-13题。
【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安石《伤仲永》)
【乙】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 )(2分)
A.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
B.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乡为身死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鱼我所欲也》)
C.或以钱币乞之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唐睢不辱使命》)
D.色愈恭,礼愈至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陈太丘与友期》)
11.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B.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爱莲说》)
C.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倡(《陈涉世家》)
D.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12.用“/”为甲文中画浪线句子断句。(断五处,不要求加标点。)(2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译文:
(2)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译文:
14.乙则材料中,因“家贫“和”嗜学“之间的矛盾,作者在求学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两个方面的困难?(各用两个字概括)(2分)
答:
15.两则材料都涉及到成才话题,从甲则材料来看,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送》文作者“虽愚,卒获有所闻”,终成为饱学之这士,这两则材料对的成才观有什么启发?(2分)
答: 写心情的句子 答案:10.C
11.B12.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 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13.(1)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作客。(2)等到他高兴了,则又去请教。
14.无书,幼时求学借书抄录之难;无师,成年求师叩问之难。从师求教的跋涉之难;衣食粗劣,生活简朴。
15.是没有继续学习。由这两篇文章看来,宋濂以他的亲自实践和体会告诉马生:学习必须勤奋刻苦,学习的内容和目的在今天已有很大的差别,但他所讲的道理对我们仍然具有启发和教育意义。作者那种不怕艰苦,勤奋好学,安于贫贱,不慕富贵的精神和对后学的热情关怀和谆谆教导的态度,诚实守信、尊师重教也都是值得肯定的。如果学习条件差,要勤勉治学,不怕吃苦;学习条件好,要珍惜优越的学习条件,努力学习。
2(济宁市·2011)
误会[甲]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乙] 戴安道就范宣学,视范所为:范读书亦读书,范抄书亦抄书。惟独好画,范以为无用,不宜劳思于此。戴乃画《南都赋图》,范看毕咨嗟,甚以为有益,始重画。
【注释】①戴安道就范宣学:戴安道和范宣均为我国晋代人名。 ②咨嗟:赞叹。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伤仲永中考题及答案。
①贤于材人远矣 贤:
②不宜老思于此 老思:
8.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得为众人而已耶?
②范看毕咨嗟,甚以为有益,始重画。
9.[甲]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天资非凡最终“泯然众人”的实例,说明了 ;[乙]文则直接写出了戴安道和范宣师生之间 的过程。(4分)
答案:(二)7.①胜过,超过 ②劳神,费心思(4分)8.①能够成为普通人就为止了吗?(意思是比普通人还要不如)②范宣看后,赞叹不已,认为大有益处,才开始重视画画。(4分)
9.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 虚心学习,相互切磋(4分)
3、2010广西省玉林市、防港市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8~10题
伤 仲 永 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8、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未尝识书具/尝射于家圃
B、并自为其名/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C、传一乡秀才观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从先人还家/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今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译文:金溪县百姓方仲永,祖祖辈辈以耕种为生。
B、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译文:从此,(大人)指着东西让他作诗,他立刻就能完成。
C、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译文:天天让仲永去拜访同县的人。
D、泯然众人矣
译文:跟普通人没什么区别了。
10、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题目《伤仲永》中的“伤”是“为„„感到悲伤”的意思,流露出作者对方仲永才华泯灭的悲伤之情。
B、“即书诗四句”、“邑人奇之”这些语句,充分表现了儿童时代的方仲永的神奇。
C、“父利其然也”“不使学”,方仲永父亲这种急近功利的行为,是他才能衰退直到泯灭的最主要原因。
D、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即使是天赋很高的人,如果不重视后天的学习,也会变得平庸。
11、下面《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与故事情节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3分)
A、宋 江——怒杀阎婆惜 B、诸葛亮——巧设空城计
C、孙悟空——智取红孩儿子 D、张 飞——大意失荆州
答案:8、A 9、C 10、A 11、D
4、呼和洁特市(09内蒙古)
阅读下文,完成9~12题。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 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 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 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 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节选自《伤仲永》)
9.下列句子的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B.余闻之/也久
C.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D.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世隶耕 ( ) (2)即书诗四句 ( )
(3)父异焉 ( ) (4)称前时之闻 ( )
11.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伤仲永中考题及答案。
译文:
(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译文:
12.后天的学习很重要。请你把方仲永的故事提炼成一个论据来论证这个论点。(2分) 答:
答案:9.D本题是对学生文言句子朗读节奏划分的考查,腻乎较容易的题目。在四个备选答案中:A项正确朗读节奏应为“其涛/以养父母收族为意”,8项正确朗读节奏应为“余
闻之也,久”,C项正确朗读节奏应为“即/书涛四句,并/自为其名”,D项朗读节奏划分正确。故正确答案选D)项。
簧正确划分朗读节奏,先要准确理解文甸的意思;然后,结食句子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及具体的语境加以分析,就能够进行正确划分。
10.(1)属于(2)书写 (3)感到诧异(认为奇怪) (4)相当(2分)
11.(1)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水题诗。(2分)
(2)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2分)
12.简述这个故事即可。如:自小天资聪明的仲永,因为没有后天的学习,不也同样落得“泯然众人矣”的下场吗? (2分)
5、襄樊市(09湖北省)
阅读文言文《伤仲永》,完成12-16题。(10分)伤仲永中考题及答案。
伤仲永
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贤于材人远矣
1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初极狭,才通人
B.未尝识书具 默而识之
C.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渔人甚异之
D.忽啼求之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14.将下面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2分)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15.课文内容理解填空。(2分)
本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天资非凡却“ ”,最终“泯然众人”的实例,说明 。
16.在课后“‘仲永泯然众人’谁之过”的讨论中,大家一致认为“‘仲永泯然众人’父之过”,请你结合文意,谈谈“父之过”的理由。(2分)
答案:
12.(1)文采和道理;(2)胜过、超过。 (2分)13.C (2分)
14.(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2分。“卒”“众人”“受于人”“不至”必须译正确,译错一处扣0.5分)
15.受于人者不至;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 (2分。每空1分)
16.因为仲永的父亲“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贪图钱财(贪图小利),目光短浅,而“不使学”,从而使方仲永失去后天学习的有利时机。(结合原文1分,说出理由1分,共2分)
6、2009·漳州市比较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9—13题。(17分)
【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丐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乙】板桥居士,姓郑氏,名燮,扬州兴化人。幼随其父学,无他师也。幼时殊无异人之处,少长,虽长大,貌寝①陋,人咸易之。然读书能自刻苦,自愤激,自竖立②,不苟同俗,深自屈曲委蛇③,由浅入深,由卑及高,由迩达远,以赴④古人之奥区⑤,以自畅其性情才力之所不尽。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不知非善记,乃善诵耳。板桥每读一书,必千百遍。舟中、马上、被底,或当食忘匕箸食具、羹匙和筷子,或对客不听其语,并自忘其所语,皆记书默诵也,书有弗记者乎?
快乐的星期五【注释】①寝:丑陋。 ②竖立:同“树立”,自竖立,指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③屈曲委蛇(yí):指书中曲折难尽的深意。④赴:探求。⑤奥区:奥妙的境界,指难攻的古代学术问题。
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4分)
(1)未尝识书具( ) (2)从先人还家( )
(3)少长,虽长大( ) (4)或对客不听其语( )
10.下面句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并自为其名 B.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有仙则名 日数千言不肯休
C.即书诗四句 D.还自扬州
板桥每读一书 并自忘其所语
11.翻译下面句子。(4分)
(1)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2)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不知非善记,乃善诵耳。
12.方仲永和郑板桥幼时在天资方面分别有什么特点?请从文中各找出一个依据。(4分)
13.结合【甲】【乙】两文内容,联系实际作文题目大全小学,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至少使用一句名言) (3分)
答案:
9.(1)曾经 (2)跟随 (3)但是 (4)有时
10.B11.(1)让他作诗,不能符合以前的好名声了。
(2)人们都说板桥读书善于记忆,不知道(他)不是善于记忆,是善于背诵罢了。
12.仲永特点:天资聪颖,是个神童。 依据: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板桥特点:资质平常。 依据:幼时殊无异人之处。
13.示例:“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郑板桥虽资质平常,但正是靠着自己勤奋刻苦的精神,终于取得成功。作为中学生,我们要像郑板桥那样,努力学习,使自己学有所成。
评分意见:第9题4分,每小题1分。
第10题2分。
第11题4分,每小题2分。
第12题4分。(特点2分,依据2分)
第13题3分。(名言1分,分析2分,言之有理即可)
第四篇:《伤仲永 阅读答案(2013广东佛山中考试题)》
伤仲永 阅读答案(2013广东佛山中考试题)
[宋] 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伤仲永 阅读答案(2013广东佛山中考试题)】伤仲永 阅读答案(2013广东佛山中考试题)。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伤仲永 阅读答案(2013广东佛山中考试题)】文章伤仲永 阅读答案(2013广东佛山中考试题)出自)。 A.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聚、团结) B. 稍稍宾客其父(客人) C. 泯然众人矣(常人) D.贤于材人远矣(胜过、超过) 2.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与“或以钱币乞之”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 )。 A.扶苏以数谏故 B.属予作文以记之 C.皆以美于徐公 D.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3.选出下列句子翻译正 本文来自) A.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父亲的做法是不同的,是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 B.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白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 C. 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问起仲永的情况) D.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就是该接受别人教育的时候,他没去啊) A.方仲永幼时天资过人,后来却因其父“不使学”反落为平庸无奇之辈。 B. 作者先后三次和方仲永见面,发现他的文才下降很快,一次不如一次。 C. 《伤仲永》借事说理,以方仲永的事例说明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 D. 《伤仲永》中,作者认为天资一般的人如不接受教育结果将更加糟糕。【伤仲永 阅读答案(2013广东佛山中考试题)】阅读答案) A.《伤仲永》详写了方仲永才能初露时的情形,略写了他后来的变化和结局。 B. 伤仲永中考题及答案由小学生作文网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