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类文本阅读夏志清的文学江湖 抒情作文

时间:2024-12-26 16:01:18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话题作文 > 抒情作文 > :实用类文本阅读夏志清的文学江湖是由小学生作文网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夏志清的文学江湖的正文:

第一篇:《实用类文本阅读答题整理》

传记:真实性、文学性、通俗性。 种类:

自传:自己一生中的重要事件、生活经历、经验教训。

评传:描述传主生平、评论传主思想、生活和贡献。评传的对象是著名人物。

大传、小传、画传、回忆录。 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注:一般的表达方式有五种:1、叙述 2、描写 3、抒情 4、议论5、说明)

1、叙述(最主要):记述传主生平事迹、典型事例。(顺、倒、插、补)

2

主人生经历之后或者在传记的最后): 评价传主、表达赞美崇敬之情。

二轮P90(186)《钱钟书》1

3征):

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内心独白、思忆联想、动作暗示)、环境描写。

二轮P233(190)《贾平凹》1 细节描写、侧面描写。实用类文本阅读夏志清的文学江湖

4成鲜明对比。

5、对比映衬:通过写其他人物展现传主生活的真实环境,又从侧面对传主起着对比映衬的作用。

6、引用:引用诗词、引用故事、引用传主在书信或日记中的表白、引用别人的评价。一轮P238(283)

二轮P233(190)《贾平凹》2 一轮P240(285)《教授》2 二轮P92(188)《夏志清》2 二轮P234(190)《闻一多》4

新闻:真实性、客观性。

消息:标题(一轮P220(263)/P231(276)/P238(283))语、主体。

1、结构:“倒金字塔”结构。一轮P232(277)《梦碎雅典》、P235(280)《唐家山作证》

2、表达方式:叙述。 通讯:人物通讯、事件通讯。

1、 插叙、

补叙(纵式);一主题多

空间多事件(横式)。

一轮P241(286)

《“她”只能活七小时》3 一轮P232(277)《中国科学殿堂“最美”的女人》

二轮P93(189)《让

它飞起来》

2、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

3面描写、对比衬托、烘托渲染、引用、

期中

以小见大、借景抒情。

一轮P237(282)

2017中考作文题目

《成名:断臂钢琴师感动观众》

4、修辞手法:比喻、拟人。 特写:新闻片段。注重描写。

访谈:主要掌握访谈技巧。

科普文:科学性、趣味性。 表达方式:说明。

说明的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因果、层递、并列、主次、总分、分总、总分总、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由抽象到具体)

第二篇:《实用类文本阅读练习题--解析版》

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 一、(2012辽宁,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克罗齐的求索

事业成功的种子往往播撒在苦难的土壤之中,1883年,卡萨米而奥拉大地震夺去了贝尼代托·克罗齐的双亲和妹妹的生合,被埋在废墟下的他侥幸得救。当时他17岁,温馨的生活在暴虐的自然面前顷刻灰飞烟灭。这场灾难给青年时代的克罗齐造成了成大的心理创伤,也使他在人生之旅和学术之途上更为关注自我心灵的充实和人类社会的精神景观况。

1886年克罗齐辍学,开始自主学习和独立研究。他一度潜心于他的家乡那不勒斯以及欧洲的历史研究。期望能在喜欢的学术事业中求得情感觉的解脱。期间,他结合自已从未放弃的美学志趣,把历史与艺术联系起来进行思考。他发现,历史与艺术都以人为焦点,着力于表现独特而个别的事实,不关心抽象概念或一般法则。艺术不是世俗理解中的娱乐手段,它创造的是一个可能的事实;历史则提供实有的真实,表现为真实的发生过的一切。 1902年,克罗齐出版了影响深远的《美学》,为现代美学做出了开拓性贡献。中国美学家朱光潜在《文艺心理学》中对克罗齐的美学思想曾作过专章介绍。意大利哲学家金蒂雷赞赏克罗齐不仅发现了想象的规律,而且引入了心灵发展的概念。在共同的学术兴趣和理论探讨中,克罗齐和金蒂雷的友谊也由此得到发展。在《美学》中,克罗齐重点对过去时代的“错误的美学”尤其是“自然主义美学”和“叭理主义美学”进行批驳,肯定了“心灵性”和“非逻辑性”特点,把艺术和美学从对道德与理性的依附中解放出来。

然而,学术上的创获并未使克罗齐摆脱椎心的痛苦和深刻的孤独。在潜意识里,他渴望公从对他的工作有所关注。1903年他开始创办涉及文学,历史与哲学的文化刊物——《批评》。克罗齐在《自传》中曾说:“创办《批评》杂志标志着我的生活中一个新时期的开始。”他主要负责文学与历史,前期曾邀请金蒂雷负责哲学。在长达42年的办刊过程中,克罗齐渐渐达到了他所期待的理论家和实践者之间协调统一的理想。1920年6月至1921年7月,克罗齐担任意大利教育部长。发起了意大利现代史上著名的教育改革运动。

在进行社会活动的同时,克罗齐不断修正完善他发理论学说。他在一次交流活动中说:“正如每一个对自已所做事情感到要负责的人一样,我喜欢反复写过的并发表的那些东西喜欢经常回味和审查它们,以求看一看是否可以发现一些不妥之处,是否可以进一步加以展开„„ ‘人不是生来就什么都会的。’这就是说,他所懂得的事情中是慢慢才学会的;似乎还应当加上一句——“人也不是死后才会的”。因此,人往往要像几年那不勒斯的一位外科医生所做的那样,他也是我在参议院的一位同事,有一次做手术时他突然感到不舒服,觉得自己要死了,于是把手术刀交给一位同行,说‘请你来干下去’。”

克罗齐不仅勤奋钻研,而且注重研究方法。方法是抵达学术高原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在办刊前期,克罗齐完成了“心灵哲学”的系统阐发工作。在他看来,历史是人的创造,体现为人的活动,而人的活动要受心灵的支配,因此把握历史的关键在于把握心灵活动。哲学不过是历史学的方法论,追求美、真、益、善的心灵哲学,作为对心灵活动形式与规律的研究,其意义在于在创造历史和阐释历史提供方法论的依据。实用类文本阅读夏志清的文学江湖

在克罗齐心中,意大利民族始终具有美丽的形象。它从遥远的古罗马走来,创造过文英复兴的灿烂文化。但20世纪20年代,意大利的历史脚步踏上“迷途”。身外残酷的历史情境,克罗齐怀着对心灵自由和精神解放的执著坚守,坚持以著述和主编的刊物抵抗法西斯专制主义。1923年,金蒂雷加入了法西斯党。克罗齐以巨大的道义勇气,与宣扬积极主义理论的金蒂雷展开针锋相对的公开论战,彼此持续几十年的友谊宣告破裂。1925年,克罗齐发表了著名的《反法西斯知识分子宣言》,反对恐怖政策,并征集到数百名知识分子的签名。他的寓所在1926年几次遭到法西斯党徒的洗劫。944年4月,金蒂雷被击毙于佛罗伦萨街头。克罗齐闻讯,曾长久地倚在寓所的门框上,遥望北方深邃的蓝天„„

“我将死于工作。”这是晚年的克罗齐在他人问及自己健康状况时一句平静的回答。创造性的努力、自由的激情以及深刻的公民责任感,既是意大利民族性格的基本素质,亦折射出克罗齐的人格理想。

(摘自张敏《克罗齐美学论稿》,有删改)实用类文本阅读夏志清的文学江湖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 本文以凝练深沉的笔触,全方位展示了克罗齐独特的人生轨迹和思想行为,凸显了他的人格魅力和学术影响力。

B. 克罗齐把艺术对理性的依附中解放出来,而他对艺术的认识又有别于世俗的理解,他认为艺术不是用来娱乐的。

C. 本文则取了克罗齐的重要人生阶段,技术了这位20世纪前半期有重要影响的理论家兼社会活动家,以史带论,试论结合。

第 1 页 共 1 页

D. 文中“我将死于工作”这句话,充分体现了克罗齐终生的创造性努力,同时也流露出他对自己身体健康的漠不关心。

E. 克罗齐主张,历史与艺术都着力于表现普遍法则,都以人为焦点,历史与艺术的区分界限与真实和虚构。

【答案】(5分)答C给3分,答B给2分,答D给1分,答A、E不给分。

【解析】此题考查理解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A项,“全方位展示了克罗齐独特的人生轨迹和思想行为”错,传记只是描述了克罗齐人生的几个片段,尤其突出“卡萨米西奥拉大地震”对其人生的影响,着重介绍其在“美学”方面的贡献,突出其对“心灵自由和精神解放”的执着与坚守。D项,“对自己身体健康的莫不关系”表述不恰当,根据原文,“我将死于工作”这句话主要表现了克罗齐的基本素质,折射出他的人格理想。E项,根据原文第二段可知,历史与艺术都着力表现的是“独特而个别的事实”,且原文为艺术“创造的是一个可能的事实;历史则提供实有的真实”,而非选项中所说的“历史与艺术的区分界限在于真实和虚构。”

(2) 克罗齐是如何达到理论家和实践者之间协调统一的?请结合全文概述。(6分)

答案:克罗齐自主学习、独立研究,把自己的理论思考推到一个高峰,在诸多理论领域造诣很高,但理论创获并未使他停止追求。他渴望公众对他的工作有所关注,创办文化刊物《批评》,发起教育改革运动,参与抵抗法西斯等社会活动。在进行社会活动时,他不断修正完善理论学说,继续勤奋钻研,注重研究方法、从而达到理论家和实践者之间的协调统一。(概述理论成就,给2分;概述实践活动,给2分;解说理论与实践的协调统一,给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此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题目要求结合全文概述,考生要从全文的角度来分析得出答案。首先,梳理传记结构,概括各段内容;其次,应围绕“如何达到”来分析,需要体现出克罗齐“理论”与“实践”协调统一的过程;再次,应分别概述出理论贡献、实践探索及“理论家和实践者之间协调统一”。

(3) “人不是生来就什么都会的。气味”克罗齐在其后又加上一句:“人也不是死后才的”。如何理解克罗齐这一拓展的内涵?请结合原文简析。(6分)

【答案】克罗齐的拓展不仅强调人获取知识靠后天的学习,而且强调了这种学习的紧迫性,学习、追求要贯穿生命整个过程,体现了克罗齐勤勉探究、不断自我完善、积极进取的精神品质。文中克罗齐从青年开始自主学习,持之以恒,珍惜在世时光,提升生命质量,用自己的一生实现了对这句话的拓展。(答出拓展的内涵,给4分;结合原文分析,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解析】此题考查理解文章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能力。首先,要根据语境,体会这两句话在文中的具体含意,前者侧重强调后天学习的紧迫性与必要性,后者则突出克罗齐不断完善自我、积极进取的品质,学习和追求贯串了她生命的整个过程。然后,分析其是一声的实践实现了对这句话的拓展。

(4)克罗齐一生经历了大地震、社会动荡和战争带来的苦难,但最终大有成就。有人说:“苦难是人生的财富”。请结合原文和现实人生,谈谈你的看法。(8分)

【答案】观点一:认同这个说法。

苦难成就了克罗齐。青年时期经历的大地震给他带来了心理创伤,这推动他在人生之旅和学术之途上更为关注人类的心灵和精神;中年之后的克罗齐又因社会动荡和战争苦难进一步历练,更加成熟。

观点二:不认同这个说法。

苦难并非克罗齐想要的,而是现实迫使他不得不面对的。如果没有大地震和战争,在安宁和平的正常环境和社会生活中,思想深邃、有志于学术和社会活动的克罗齐,同样会大有作为。

观点三:辩证理解。

苦难本身不是人生财富,苦难通过心灵转化才能成为人生财富;此外苦难分自然、经济、政治、社会等多种情况,它们给人的影响不同,不能一概而论。(观点明确,给2分;论述合理,理由充分,给4分;联系实际,给2分。)

【解析】此题考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能力。解答此题应围绕“现实人生”这个基点,同时要敢于取舍,摒弃面面俱到。必须强调,观点应结合原文分析,切忌脱离文本,空谈“苦难”对人生的影响。

二、(2011新课标全国,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下笔不觉师造化

美味的

黄宾虹一生绘画艺术的大进展,多发生在他隐居的时期。这并不是纯粹的巧合,无需应酬杂务的宁静生活可以 第 2 页 共 2 页

让他深思内省,促使画作和自然风景、隐居生活进一步契合。池阳湖画风之变是一次突变,源自他对江湖水光天色的写生,也来自他蓄积已久的思考,还来自苦涩现实对他心灵的影响。其弟子王伯敏多年后还难忘他老师的教诲:“读书的人,要甘于寂寞。寂寞能安定,定则心静,静则心清,清则心明,明则明白一切事理。作画,墨是黑的,只要眼明心清,便能悟出知白守黑的道理,画便猛进。”

1929年的一件盛事是教育部在上海举办的第一届全国美术展览,南北国画家都参加。此时在上海美专任教的黄宾虹参加了展出工作,并发表了评介文章《美展国画谈》。文章提倡士大夫的逸品画格,以为不必求悦于人,人不知而不愠,才是真画者;还以为当时沪上流行的一种是细谨、工于涂泽的媚人习气,另一种是自矜才气、沦于放诞的欺人画风,以浮滑为潇洒、以轻软为秀润,真画者反不合时宜。他希望画者能坚持避俗趋雅的操守,力求华滋浑厚的画风,不要因一时俗世弃取而改变。

黄宾虹一向以为书画同源,所以称作画为“写画”。他以为上古时代书画不分,如伏羲画八卦,仓颉造字的一种主要方式就是象形,中国最早的文字中已有横线、纵线、弧线等线条形式;汉以后虽分书画,但仍是道归于一,三代以上笔法可从甲骨、古玉、铜器中求之。他在1929年编辑的《滨虹草堂古印谱》里曾谈到古印上的籀篆文字:点画的肥瘦方圆奇正各不同,有助于绘画笔法;而结构的疏密、参差离合、抑扬顿挫、回环往复,更可见章法布置之妙。所以,他作画时要置备金石拓本在案头。他由古玺印这种上古金石实物、临近原始的艺术形式中悟出笔法要旨,认识到书法、文字、金石、绘画都是同一来源,即来源于自然山水,从而找到回归造化之路。

黄宾虹常提到古代书法家从观察自然中有所领悟,如在雨后看车行泥沼,车轮在泥中转动犹如笔被纸墨所滞却仍圆转,不疾不徐、不粘不脱,由此笔法大进。他也常以自然山水之理来诠释自己的笔法,如“平”就是如风吹水动、一波三折;“圆”如行云流水、宛转自如,而石有棱角、树有桠杈,则是圆中有方;“变”则如石有阴阳向背、树有交互参差,山有起伏显晦、水有缓急动静。1922年他在给友人陈柱尊的信里说到,自己是以山水作字,而以字来作画。可见,他已将山水自然之理、《说文》六书之法、书法、画法相互打通。

现代画家以画为道抑或以画为艺,这种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上的对比,在黄宾虹和张大千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张大千一生充满传奇色彩,黄宾虹一生平静淡泊。张大千1925年在上海举办第一次个人画展,26岁就扬名南北,后又去北平办画展,被称为“南张北溥”,可谓名满天下;而黄宾虹虽较早就有“南黄北齐”之称,但他直至1943年才在上海举办第一次个人画展,这时他已经80岁了。

黄宾虹自来沪上就以鉴赏、鉴别真伪著称;而张大千仿作的石涛画,甚至瞒过了当时的大行家罗振玉、黄宾虹及其老师曾髯,可谓出神入化。还有对画与钱的关系,黄宾虹一生力避卖画,多以画赠友人知己。虽有润笔,与他的名气相比也很低,他一直严守传统士大夫不言阿堵的精神,过着清寂的学人生活;而张大千却有着对金钱的开通看法和潇洒追求,有过极高的润格,也卖商品画,出手阔绰。不同的人生态度最终体现在他们的画中,黄宾虹的画是典型的恪守传统的雅正的士夫画,张大千的画则有趋向民间、时尚的意趣。两人都是一代宗师,只是在境界上和被认可的领域不同而已。

(摘编自吴晶《画之大者——黄宾虹传》)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针对当时沪上流行的细谨、涂泽的媚人习气和自矜才气、沦于放诞的欺人画风,黄宾虹推崇细腻、轻软的逸品画格,倡导做“真画者”。

B.由于我国书法、文字、金石、绘画同源异流,道归于一,要研究中国书法、绘画的笔法意蕴,就只能从上古时期的甲骨、古玉、铜器人手。

C.书画家常能从观察自然中领悟到艺术的真谛,如由雨后看车行泥沼悟得笔法的疾徐粘脱,由石的阴阻向背、树的交互参差悟出笔法的变化。

D.张大千有着深厚的艺术修养,模仿的水平也极为高超,以至于他仿作的石涛画,甚至瞒过了当时的书画大行家罗振玉等人。

E.本文通过记述黄宾虹博采众长、学习绘画的艰苦历程,描写了他在中国绘画艺术上的理论创见与突出成就,为我们展示了一位艺术家的感人形象。

答案:C给3分,答D给2分,答B给1分;答A、E不给分。

解析:此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项,“推崇细腻、轻软的逸品画格”错误。黄宾虹提倡士大夫的逸品画格,以为不必求悦于人,人不知而不愠,才是真画者,力求华滋浑厚的画风;以浮滑为潇洒、以轻软为秀润是沪上流行 第 3 页 共 3 页

的画风。B项,原文说“三代以上笔法可从甲骨、古玉、铜器中求之,不是“只能从上古时期的甲骨、古玉、铜器人手”不确切。E项、本文没有记述黄宾虹博采众长、学习绘画的艰苦历程,没有描写黄宾虹的突出成就。

(2)黄宾虹一生绘画艺术的大进展,多发生在他的隐居时期。这是什么原因?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①减少应酬杂务,生活清净,便于深思内省和作画;②对江湖水光天色的写生使他的画风发生了突变;③安定生活使他眼明心清,能够悟出知白守黑的道理,画艺猛进。实用类文本阅读夏志清的文学江湖

解析:此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题难度不大,答题区间在第1自然段,此段第一句话领起全段内容,然后分三个层次分析黄宾虹隐居时期绘画艺术大进展的原因。只要将这三个层次的内容加以概括即可得出答案。

(3)黄宾虹作画时为什么要把金石拓本摆在案头?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①从金石文字的点画结构中,他受到绘画笔法与章法布置方面的启发;②从金石拓本认识到书画同源,悟出画艺回归造化的路径。

【解析】此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题的答题区间在文章的第3自然段。一般考生只从“点画的肥瘦方圆奇正各不同,有助于绘画笔法;而结构的疏密、参差离合、抑扬顿挫、回环往复,更可见章法布置不妙”中提炼答案,而忽视它“认识到书法、文字、金石、绘画都是同一来源,即来源于自然山水,从而找到回归造化之路”这一点。

(4)尽管黄宾虹和张大千都是一代宗师,但二人的人生态度、对金钱的看法以及艺道旨趣却大相径庭。这给你什么样的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答案:观点一:恪守传统,力求雅正甘于清寂淡泊,追寻艺术真谛。①与平静淡泊中求真务实的人生态度;②淡泊名利,不言阿堵,保持传统学人本色;③避俗趋雅,不为流俗所动,寻求华滋浑厚的画风。

观点二:创新与模仿并重,理想与时尚兼顾。①创造与仿作兼顾;②对金钱的开通看法和潇洒态度;③注重民间时尚意趣。

观点三:既恪守传统,又踊跃创新,在追求自己理想的过程中享受人生。①守正出新,继承与创新兼顾;②怀抱艺术理想,追求名山事业;③脚踏实地,享受人生。

【解析】此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解答探究性题目,应结合题干,联系全文来组织答案。回答黄宾虹与张大千两人的人生态度和对金钱的不同看法给你什么启示时,答案中一定要涉及人生态度和金钱的看法。

第 4 页 共 4 页

第三篇:《实用类文本阅读 较真的吕叔湘 叶兆言》

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⑷题

较真的吕叔湘

叶兆言

吕叔湘先生是丹阳人,不知道他在公众场合说不说普通话,几次见他和祖父聊天,腔调都接近苏州话。或许因为他曾在苏州生活,或许因为他治语言学,有很强的语言能力,我一直以为他是苏州人。

吕叔湘和俞平

实用类文本阅读夏志清的文学江湖由小学生作文网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热门排行: 2016拜年词 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