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一书写道:同治、光绪年间的政治领袖 书信作文
话题作文 > 书信作文 >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一书写道:同治、光绪年间的政治领袖是由小学生作文网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一书写道:同治、光绪年间的政治领袖的正文:
篇一:《题目7ffc920ef12d2af90242e607》
一、整体解读
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
我的朋友作文500字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
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
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篇二:《2016高考历史二轮模拟题汇编——晚清二》
晚清二
政治
1.(2016衡阳八中)梁启超在《辛丑条约》签订后所作的《中国四十年来大事记》中指出:“若夫吾人积愤于国耻,痛恨庚子和议,而以怨毒集于李之一身,其事同非无因,然苟易地以恩,当夫乙未(1895年)二三月,庚子八九月之交,使以论者处李鸿章之地位,则其所措置果能有以优胜于李乎!以此为罪,毋亦旁观笑骂派之徒快其舌而已。”以下不符合梁启超意思的是A
A.李鸿章在与列强交涉的过程中立场软弱,存在卖国行为
B.与李鸿章相关的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责任主要在于清政府
C.攻击李鸿章的人,只不过是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上激于义愤,“徒快其口舌而已”
D.在处理不平等条约、维护国家主权的问题上,攻击者未必能比李鸿章做得更好
2(2016 皖南八校)自我介绍作文甲午中日战争“以清政府惨败而告结束。于是,(中国)近代化的新陈代谢过程骤然加快。洋务运动结束了,维新运动早产了。”材料中的“加快”主要体现在B
A.开始引进西方的工业文明B.开始了制度变革的尝试
C.提出学习西式民主的主张D.改变了落后的军事观念
3(2016湖师附月考)端方在担任两江总督期间曾密奏清廷今日欲杜绝乱源,惟有解散乱党,欲解散乱党,则唯有于政治上导以新希望,而于种族上杜其所借口。„„夫所谓于政治上导希望者,则奴才等前此所谓宣布国是定十五年实行立宪是已。”这表明C
A.“乱党”的目标是建立君主立宪制 B.满族贵族将放弃君主专制统治
C.民主革命客观上迫使清廷预备立宪 D.民主革命是近代中国动乱的根源
4.(2016衡阳八中)“超国民待遇”原指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在对外企来华投资给予的一种优惠政策的说法。其实,这种待遇在近代中国就已经出现。史学界认为:近代不平等条约体系的形成,对列强而言,则是在中国国土上取得了超国民待遇。据此解读,下列条款中外国取得“超国民待遇”典型的表现是D
A.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B.在沿海沿江增开南京等十处通商口岸
那一刻作文C.划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由各国驻兵保护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开设工厂
5.(2016衡水四调)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一书中写道:“同治、光绪年间的政治领袖如曾、左、李及恭亲王、文祥诸人原想一面避战,一面竭力以图自强。不幸,时人不许他们,对自强事业则多方掣肘,对邦交则好轻举妄动,结果就是误国。”对上述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 B )
A.政治领袖们的自强运动大大推动了思想的解放 B.误国突出表现为中国在中日甲午战争中的战败
C.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是政治领袖们避战的结果 D.时人多方掣肘是导致自强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
6.(2016湖北三校)“在此以后,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上述变化主要是由于B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马关条约》的签订C.《北京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
7.(2016衡水四调)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中说:“吾党做劝告开明工夫,未必不为彼党间接发生助力。彼党做预备革命军工夫,亦未必不为吾党间接发生助力,此所谓相反而实相成。”材料表明( D )
A.中国近代政党政治的形成 B.两党分工明确并各司其职
C.两党为共同利益实现联合 D.实现民权是两者共同目标
8.(2016西安一中)面对《马关条约》的赔款,日本外交大臣井上馨直言:“在这笔赔款之前,日本财政部门根本料想不到会有好几亿日元的收入,(以前日本)全部收入只有8千万日元,所以,想到现在有3亿5千万日元滚滚而来,无论政府或私人都顿觉无比的富裕。”这一赔款B
A.改变了日本财政拮据的现状 B.有利于加速日本资本的积累
C.使日本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 D.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9. (2016哈师大附中)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的“第二次反思”付诸政治实践开始于C
A.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B.中法战争后C.甲午中日战争后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10.(2016西安一中)义和团运动时期,御史赵炳麟在一份奏折中写道:“今外夷怨毒人民已深,切骨刺心,一旦思逞,
歼其公时,败其战兵,势得而气锐自道(光)、咸(丰)数十年来,未有如今朝之痛快者也。”这表明义和团运动A
A.迎合了多数民众的社会心理 B.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美梦
C.较大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D.继承了太平天国的反封建精神
11.(2016西安一中) “义和团运动无疑比洋务派、改良派表现了更多的反侵略勇气,但破产小农和手工业者归复自然经济的强烈愿望又使他们的眼界无法越出所处的时代"这句话表明了义和团运动的双重特征是B
A. “灭洋”与“扶清” B.爱国与保守 C.反帝与反封建 D.正义与非正义
12.(2016西安一中)张謇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2月24日《日记》记载“得汪州牧(南通知州汪树堂)函犊,南皮(署理两江总督张之洞)奏派总办通海团练”同年7月6日《日记》记载“亥正,接南皮撤防公赎。”下列相关说法.不准确的是B
A.张謇有效法曾国藩的经历而成就大事的念头
B.张謇总办通海团练为中枢机构委托办理
C.其目的用以防御可能出现的日本海军对长江下游的侵犯
D.通海团练因甲午战争落败签订《马关条约》,而偃旗息鼓
13.(2016唐山模拟) 1895年孙中山发动广州起义,“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咒诅谩骂之声不
绝于耳”;1900年10月孙中山又领导发动了惠州起义,“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息,恨其事之不成矣”。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B
A.三民主义逐渐为民众所接受 B.清政府在政治上不断趋于反动
C.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秩序在中国完全确立
14.(2016湖师大附中)1895年l月14日《申报》上说:“从来治国之道,有因有革。盖道无往而不复,法历久而必变”此言论(C)
A、代表了洋务派认知状况 B、说明国人从酣睡中猛醒
C、主张仿效日本进行变革 D、对瓜分狂潮保持警惕心
15.(2016玉溪一中)太平天国运动期间,部分地方督抚获得就地练兵筹款之权;八国联军侵华期间,出现了“东
南互保”局面。这些现象共同说明D
A.近代中国国家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B.中央已经失去了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C.地方不再受中央政府的节制 D.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逐渐减弱
16.(2016临川一中)1898年戊戌变法中皇帝下诏废八股改试策论,后遭慈禧太后否决。1901年慈禧太后迫于形势,不得不下诏改革科举。然而点滴改革无济于事,慈禧太后于1905年被迫宣布废除科举制,自此,在我国实行长达1300年之久的科举制度终结了。导致慈禧太后态度发生变化的根本因素是C
A.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客观效果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C.科举制无法继续维护腐朽封建统治 D.科举制违背了近代化发展主流
17.(2016衡水万卷)1899年美国照会英、德、俄、法、意、日等国,提出在中国实行商业机会均等的主张,1900
年又补充了保持中国领土和行政权力完整的条款。上述政策( )C
A.导致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B.使清政府改变了对义和团的态度
C.扩大了美国在中国的权益 D.推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8.(2016河南省测)晚清冯桂芬主张设立船炮局并聘洋人为师,“招内地善运思者从受其法„„工成与夷制无辨者,
赏给举人,一体会试;出夷制之上者,赏给进士,一体殿试”。这反映出D
A.科举制度顺应时代发展要求 B.天朝上国理念阻碍社会进步
C.西方列强侵略引发制度变革 D.工业文明冲击促进观念革新
19.(2016江西八校)1894年《申报》写到:以我堂堂天朝幅员之广大,人民之多,财赋之厚,兵卒之精,十倍于
尔。尔乃不自量力,轻启兵端是不明乎大小之势矣„„我正宜乘机惩戒日本,规覆琉球,乃可一劳永逸。该认识( )B
A.正确分析了这场战争爆发时的形势 B.反映了中国舆论界盲目自大的心态
C.高度肯定了洋务运动的作用 D.有利于坚定抗日信心
20.(2016长沙一中)一位宪法史专家评价某个历史文献说:“它既对以前至高无上的皇帝权力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制约,
又对公民的基本权利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确认,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相互分工的理念。”这里的“它”指的是A
A.《钦定宪法大纲》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华民国宪法》
21.(2016东北三校)1907年荷兰议会通过《归化法》,规定自1908年起,所有出生于爪哇的华侨,不问其现居该地
或已返回中国,均为荷兰国民。针对荷兰的《归化法》清政府于1909年颁布了《大清国籍条例》,规定:凡父、母为中国人者均属中国国籍。这一举措表明B
A.传统宗法观念成为立法的重要依据 B.清政府的近代法制观念逐步增强
C.中国近代民族国家观念的逐渐形成 D.清政府注重维护天朝上国的尊严
22.(2016湖北重点联考)1905年《东方杂志》的一篇社论中提到“今日立宪之声,洋洋遍全国矣。上自勋戚大臣,下逮校舍学子,靡不日立宪立宪,一唱百和,异口同声”。这说明(A)
A.晚清社会不同阶层认识到政治变革的重用性 B.立宪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民主革命运动成为强大的社会风潮 D.维新思潮开始演变为一场政治运动
经济
1.(2016银川一中)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口商品分类比重(%)(图8):A
图8
分析图表能够说明中国近代
A.传统的手工业逐步解体 B.出口产品结构渐趋合理
C.外贸出口总量逐年萎缩 D.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艰难
2.(2016湖师附月考)晚清上海的报刊上,曾展开过一场有关于俭与奢问题的讨论。其中,有人认为“裕国足民之道,不在乎斤斤讲求崇尚节俭,盖自有其道也。此道若得,则上下皆富矣,何至有患贫之时?区区节俭又何足道哉?”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应该是B
A节俭传统不利于国货的销售B.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需求
C.传统观念受到洋务思想冲击 D.西式生活方式传人的影响
3.(2016哈六月考)19世纪末,张之洞任湖广总督,在武汉地区兴实业、办教育、练新军、劝农桑。1890年创建
两湖书院(黄兴毕业于此),1896年开始编练湖北新军。这表明张之洞D
A.支持孙中山革命运动 B.赞同维新变法运动
C.顽固手段维护清统治 D.顺应潮流推行政策
4.(2016湖北稳派)迈斯基所著的《蒙古人民共和国史》中记载,据俄国海关统计,1891年至1908年期间,由俄
罗斯输出到蒙古的货物总值增加了百分之二十二,而同期由蒙古输入俄罗斯的货物总值却增加了百分之五百六十六。对此状况合理的解释是A
A.近代中国经济竞争力有一定提升 B.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工业化进程缓慢
C.中国内地市场为英美两国所占领 D.当时俄国社会矛盾尖锐,阻碍其对外贸易
5.(2016安徽第一卷)1896年至1911年间,中国新建铁路9002余
公里,其资本构成见右图。它表明( )C
A.中国近代交通得到全面发展
B.铁路运输的私有化开始出现
C.清政府在铁路修筑中起主导作用
D.外国资本威胁着中国的交通安全
6.(2016湖北稳派)19世纪后半期,大运河沿线城市,如扬州、清江浦、
临清等逐渐衰落,上海、汉口等城市发展迅速。这反映出当时中国B
A.经济重心地位的转移 B.经济现代化发展不均
C.半殖民地秩序的确立 D.内战影响了经济发展
7.(2016衡阳八中)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懿旨”。6月26日,浙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
张之洞等于列强驻上海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中外商民人民产业为主”。以下哪种对东南互保事件的评价更符合当今史学观点C
A.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最终酿成北洋军阀割据的局面
B.列强在华势力空前膨胀,清廷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C.张之洞等人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境安民,为国家保存势力的作用
D.地方势力从此不再听从中央调配
8.(2016哈六月考)1922年,北京、上海的报纸举办“成功人物民意测验”,投票选举全国“最景仰人物”,70岁的张謇得票最高。这表明B
A.新文化运动深入人心 B.发展资本主义成为时代潮流
C.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D.民族资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9.(2016洛阳统考)有资料统计表明,上海江南制造总局“在前清光绪、宣统年间通常用五、六千人„„这般工人的
籍贯多半是广东、宁波、湖北、安徽、天津等处。”甲午战后的上海,“劳工的出身地极不统一”,来自全国各地,致使“工人伙多,有用之不竭之势。”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
A.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C.近代上海社会经济的发展 D.中国城乡经济发展的严重失衡
文化
1.(2016哈师大附中) “盖上下交则为泰,不交则为否。天生民而立之君,君犹舟也,民犹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伊古以来,盛衰治乱之机总此矣。况今日中原大局,列国通商势难拒绝,则不得不律之以公法。欲公法之足恃,必先立议院,达民情,而后能张国威,御外侮。” 持有这一思想观点的人应是C
A.荀子 B.李鸿章 C.郑观应 D.陈独秀
2.(2016陕师附)近代思想家王韬在《弢园文录外编》(1882年出版)中指出“君为主,则必尧、舜之君在上,而
后可久安长治;民为主,则法制多纷更,心志难专一,究其极,不无流弊。惟有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犹有中国三代以上之遗意焉”。这段话反映出B
A.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已经突破了“器物”的限制
C.以进化论思想作为理论武器 D.借助法家思想宣传变法理论
3.(2016长郡月考)甲午战后,朝臣和士大夫纷纷上折条陈反对议和。翰林院侍读奎华等一百五十五人联名上书认为“日本提出的赔款、割地的各条款是‘五洲所未有之奇闻,三千年所无之变局’,如照此签约,后果必然是‘法人窥粤,英人窥滇,俄人西窥新疆,东窥三省(奉天、吉林、黑龙江),四夷入侵,各示所欲”’。材料表明这些朝臣和士大夫们D
A.“天朝上国”观念受到严重冲击 B.认为法英俄是继日后侵华的主要敌人
C.强烈要求变法图强 D.对当时中外时局的认识比较清醒
4.(2016陕师大附中)梁启超说:“吾以为„„能行宪政,则无论为君主为共和,皆可也。不能行宪政,则无论为君主为共和,皆不可也。盖关于真诚的作文以政体之变迁,其现象常为进化的,而国体之变更,其现象常为革命的,谓革命可以求国利民福,吾未之前闻。”由上述材料所见梁启超的政治观点是C
A.坚决支持君主立宪 B.反对革命,反对民主共和
C.倡导宪法政治,追求民主自由 D.认为国体变迁比政体变迁更重要
5.(2016西安一中) “作为这场革命指导理论的康有为政治思想也是以儒家教义为主导的封建文化中的一部分,只不过这一部分孕育了一定程度上的反叛精神”。“反叛精神”主要表现在D
A.否定君主制 B.将维新思想付诸实践C.借助儒学宣扬革命理论 D.要求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6.(2016山西联考)张之洞在1898年发表的《劝学篇》中认为:“西学”为“西政、西艺、西史”等社会科学,“西
艺非要,西政为要。”这说明此时张之洞 C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一书写道:同治、光绪年间的政治领袖由小学生作文网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