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和湖心亭看雪 看图作文
话题作文 > 看图作文 > :三峡和湖心亭看雪是由小学生作文网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三峡和湖心亭看雪的正文:
第一篇:《《三峡 》与《湖心亭看雪》比较阅读》
《三峡》与《湖心亭看雪》比较阅读
枣阳三中九年级语文备课组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
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
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我是大自然的一员作文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峡》
【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
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
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
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
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湖心亭看雪》
一、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
1 2 3
成都黄龙溪古镇4 5
6、夏水襄陵:上 7、沿溯阻绝: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 ...8、不以疾也: 快 9、奔:这里指飞奔的马 .
10、素湍:白色的急流 11、回清倒影:回旋的清波 ....12、绝巘:极高的山峰。 13、飞漱期间:急流冲荡。 .....14、 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高,草盛。
15、晴初霜旦:下霜的早晨。 ..16、属引凄异:接连不断。属(zhǔ):动词,连接。引:延长。 ..
17、是日更定:指初更以后,晚上八点左右. ..
18、挐:通“桡”,撑(船)。 19、拥毳衣炉火:用毛皮制成的衣服。 ..
20
样子。 21、上下一白:全白。 ..
22、焉得更有此人:焉得:哪能。更:还。 ...23、余强饮三大白: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这里指酒杯 .
24 25、
26
二、辨析一词多义。
1、下面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D )
A、良.多趣味 此皆良.实
B、飞漱其间. 又何间.焉
C、余.拏一小舟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换座位D、上下一.白 长烟一.空
2.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C ) 。
A . 大雪三.日 猿鸣三.声
B . 是.日更定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
C . 飞溯其间. 其间.千二百里
D . 是日更.定 更.有痴似相公者
3.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C) 。
A . 人鸟声俱绝. 绝.巘多生怪柏
B .上下一白. 三大白.而别
C.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更.又痴似相公者
D. 自.非亭午夜分 自.三峡七百里
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 。
A .虽乘奔.御风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B. 其.间千二百里 其.真无马耶
C.虽.乘奔御风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D.春冬之.时 食之.不能尽
三、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没有中断的地方。 。
2.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
3.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4.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5.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
6.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趣味无穷。
7.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常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接连不断,非常凄凉怪异。
8、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空旷的山谷里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
9.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10.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一片冰花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11.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湖上(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
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1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
四、课文内容理解。
1、甲乙两文内容异同:《三峡》主要是从 、 两个方面写三
峡的自然景观,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相结合的方法,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表达作者对三峡景色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而《湖心亭看雪》主要写雪后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写景采用白描的手法,突出冰花弥漫,水天一色的特点,表达的是作者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淡淡的愁绪。二者感情略有不同,但都表现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2、甲乙两文语言文字各有特点, 《湖心亭看雪》语言简练自然,不事雕琢。在写景方式上的不同:甲文写景采用大笔点染的手法,乙文采用白描手法。
3、甲乙两文内容比较:幽秀丽的景色,抒发作者对三峡景色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湖心亭看雪》以清新淡雅的笔墨,写了雪后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抒发作者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淡淡的愁绪。
4、同样写景但甲乙两文材料安排不同:抓取三峡最有特点的时间——夏天,春冬,晴初霜旦,写出了三峡的奔 放 美、清 悠 美和凄 婉 美。《湖心亭看雪》作为游记,写景、叙事、抒情结合一体。叙事是行文的线索,笔墨俭省,交待了作者的游踪。写景是游记的表现重点,景中含情,湖心亭巧遇是叙事,但重在抒情。
5、《三峡》渲染三峡秋季的萧瑟气氛。《湖心亭看雪》中舟子的话属于侧面烘托,以舟子的俗衬托作者的痴,作用:引用舟子的话包含对“痴”字的称赞,同时以天涯遇知音的愉悦化解了心中的淡淡愁绪。
五、简答题。
1、甲、乙两文中的画线句,都是从什么角度写景的?这两处景物描写各有什么作用?
答:甲文、乙文都是从听觉方面写景的。甲文画线句描写三峡秋天的凄
清,渲染了一种凄异的气氛,使人感到无限的悲凉。乙文画线句描写出雪后西湖万籁俱寂的景象,使人感到冰天雪地的森然寒意,表现出作者孤寂(或孤傲)的情怀。
2、划出甲、乙两文写景的句子,体会它们的语言特点。
答:《三峡》写景句子:春冬之景:“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秋景:“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作者写景,采用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法,春冬之景,着“素”“绿”“清”
“影”数字,写秋季的景色,着“寒”“素”“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湖心亭看雪》写景句子:“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作者写景采用白描抓住景物的突出特征,颇有韵味。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传达出景物
的形与神。
第二篇:《三峡到湖心亭看雪复习》
【文学常识】
《三峡》选自《水经注疏》。三峡,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间。作者郦道元(466或472—527),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
【重点字词】
1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
2三峡和湖心亭看雪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5或王命急宣
4、虽乘奔御风不以疾。5、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67
8、飞漱其间。漱:冲荡。
9、清荣峻茂:10、哀转久绝
11、属引凄异。12
【翻译】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翻译: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 2.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翻译: 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 3、自非亭午夜分不见羲月。翻译4、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翻译: 5、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翻译阻断了。 6、素湍绿潭,回清倒。翻译:子。 7
8、清荣峻茂,良多趣味。翻译:9片清凉和寂静。
10、常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翻译:
11、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消失。
【理解探究】
《三峡》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激发人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
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2、第一段中三峡的山具有怎样的特点? 连绵不断,遮天蔽日
3、“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这一句表现了三峡怎样的特点? 山的“连”“高”“窄”。
4、 第一段作者采用了什么写法表现三峡的特点?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5、 三峡的夏水有何特点?
(1)水涨(襄陵,沿溯阻绝)(2)流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写“朝发白帝,暮到江陵”的作用是什么?这是什么写法?你由此想到了李白的哪首诗? 作用:烘托夏天的水涨流急。写法:侧面描写。想到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9、 第四段写什么季节的景色?作者是从哪一角度写景的?表现了景物什么特点? 秋季。听觉。表现了幽静、寂寥、凄异的特点。
10、 “渔者歌”有什么作用?
说明猿声凄凉、悲哀,从侧面渲染了秋天萧瑟、肃杀的气氛。也暗含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11、 作者为什么先写夏水?又为什么先写山,后写水?
作者是为江水作注,重点是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先写“夏水”。为写水势,先写山势,这既能揭示水急的原因,又能使急流和峻岭相互映衬,能形成一幅险峻壮奇的图画。
12、分别概括三峡夏、春冬、秋景物的美点。夏:奔放美 春冬:清幽美 秋:凄婉美 13 、第一段和后三段是什么关系? 总分关系。。
【文学常识】
《记承天寺夜游》选自《东坡志林》。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作者是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豪放词派代表。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世称“三苏”,都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之中。
【重点字词】
1、解衣欲睡 ,月色入户 解:除去,脱。
2、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念:考虑,想到。 遂:于是 。 至:到。
3、相与步于中庭。三峡和湖心亭看雪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5、亭下如积水空明。空明: 6、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翻译句子】
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 翻译:想到没有和我一起分享快乐的人,于是来到了承天寺。
2
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翻译:澈,水中藻、荇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 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地方没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
【理解探究】
1、 这篇小品文通过写“月”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通过写“闲”,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将“月”“闲”融为一体,深沈含蓄,精美传神。
2.“积水空明,藻荇交横”分别比喻什么?表现了景物什么特点?
“积水空明”比喻月光。表现了月光的皎洁、透明。“藻荇交横”比喻竹子和松柏的影子。
3.“何处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表达了作者怎样微妙复杂的感情? 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欢喜、漫步的悠闲、寻求解脱的旷达„„各种难言之情尽在其中。
【文学常识】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号华阳隐居。南朝梁时人,人称“山中宰相”。 【重点字词】
1、答谢中书书 书:书信
2.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交辉:交相辉映 坠落。
3.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四时:四季 俱:全,都。
4.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歇:消散
5.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颓:坠落。沉鳞:潜在水中的鱼 竞跃:争相跳跃。竞,争着。
6.自康乐以来, 自:从
7.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与(yù):参与,这里指欣赏其:代词:这,这种
【翻译句子】 1.两岸石壁,五色交辉。翻译: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2.青林翠竹,四时俱备。翻译:青葱的树林,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三峡和湖心亭看雪
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翻译;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 4.夕日欲颓,沉鳞竞跃。翻译;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5.实是欲界之仙都。翻译:这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劳动最光荣作文6.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翻译: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理解探究】
1.作者描写景物有什么特点
观察角度:由仰而俯; 景物状态:由静而动; 时间交代:由朝而夕。
2.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的对偶句是什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3.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的对偶句是什么?
4.“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5.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什么?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重点字词】
1、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之;助词,的。 观:景象。
2、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望:农历十五
3、方其远出海门 4、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5、震撼激射吞天沃日 6、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
7、倏而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
8、随波而逝
9、皆披发文身
10、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盛万仞中 忽隐忽现
11、如履平地
12、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13、江干上下十余里间
14、珠翠罗绮溢目
三峡和湖心亭看雪由小学生作文网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