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证明ATP是直接能源物质 说明文

时间:2024-09-23 09:36:41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话题作文 > 说明文 > :为了证明ATP是直接能源物质是由小学生作文网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为了证明ATP是直接能源物质的正文:

第一篇:《直接能源物质ATP简案及学案》

课题: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ATP

上海财经大学附属中学 刘奕 2011.10.31

一、教学说明:

1.教材分析:本课题内容出现在《生命科学》高中第一册的第三章生命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换中,教学大纲中作为B级要求。ATP作为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在能量代谢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而且在知识的建构上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纵观教材第二章生命的物质基础中介绍了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糖类,最好的贮存能量的物质——脂肪,第三章生命的结构基础中介绍了主动运输、蛋白质合成等生理活动需要能量的帮助,此谓“承前”。接下来就要学习到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这其中我们不仅仅要了解物质代谢的来龙去脉,更需要理解伴随着的能量变化究竟对于整个生物界有什么重要的意义,此谓“启后”。 ATP是种能量的载体物质,概念抽象是教学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往往学习完,许多学生仅仅留下了“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ATP是细胞的能量‘通用货币’。”的抽象概念。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去理解ATP在生命活动中的意义,正是本课题的最基本设计思路。

2.学情分析:在整个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考虑到学生在高二刚接触学习生命科学一个多月,在课堂上还很难运用生物学的专业术语阐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且每个班级的听课学习习惯也很不一样,所以采取“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方式,因此在备课准备上尽自己所能设计不同难度梯度的问题,以便教师能在课堂上随机应变、因材施教地灵活指导学习。

3.设计思路:本课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和指导性教学策略,教师从“结构与功能”、“供求场所”、“供给量与需求量”三个方面给出思辨性问题,启发学生。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方式建构知识。学生可以积极地把信息与他们自己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对信息的处理过程主动深入,以便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这种教学策略允许学生自主地设计、实践和改善他们的学习策略,从而可以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升。同时可以激发起学生对学习任务和学习过程、学习策略的积极性,培养学习兴趣。老师在课堂上的问题启发引导同时又可以避免学生先前已具有的知识和学习策略的广度不够,可能导致认知超载或情绪低落。

本节课我所期望体现的教学特点是:以学生为教学中心,教师扮演学习动机和兴趣的激发者、学科知识辅导者的角色。期望达到的目标是:课堂中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参与度和积极性更高,知识的迁移性增强,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分享、交流和练习高级思维。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 知道ATP分子结构特点与其在能量代谢中的功能相适应。 b) 理解ATP是生物体各种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

c) 理解ATP和ADP之间相互转化及其在细胞内能量代谢中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

a) 关注前后章节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运用类比、归纳的方法构建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 学生在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探索、发现、推理、合作、分享的乐趣。 b) 学生通过分析解决细胞内“释放能量”与“利用能量”空间矛盾,“现存量”与“供给量”间矛盾,

“稳定储能”与“灵活用能”间矛盾,体悟生命体“巧然天成”和“高效有序”。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

ATP的结构特点与其在能量代谢中的功能相适应。

ATP与ADP之间的相互转化及其在细胞内能量代谢中的意义。 2. 难点:

ATP和ADP之间的相互转化及其在细胞内能量代谢中的意义。 四、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应用:SMART白板课件

五、教学手段:课堂讨论、指导读书、问题启发、概念类比 六、教学过程:

七、作业与评价

“在新疑问板块中任选一个问题进行简要说明”,题目自拟,100字左右,写在学案上。

学案: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ATP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一、 写出ATP化学结构简式

二、 ATP与ADP的相互转换

三、 小组讨论

关于中秋节的作文

四、 小结反馈 五、 新的疑问

第二篇:《浙江省杭州市萧山二中、三中、五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二中、三中、五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共50分;1-30小题,每小题1分;31-40小题,每小题1分;每题均只有一个最佳选项.)

1.(1分)根据下表相关信息,同质量的油脂和糖类在氧化分解时会出现差异的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物质 各元素比例 氧化分解时

C O

释放能量 产生的水为了证明ATP是直接能源物质。

脂肪 75% 13%

多 X

糖类 44% 50%

少 Y

A. 油脂和糖类中的H的比例分别是12%和6%

B. 相同质量条件下,油脂比糖类在氧化分解时耗氧量多

C. 糖类中的O的比例高,因此氧化分解时产生的水为X<Y

D. 油脂中H的比例较高,所以释放的能量较多

2.(1分)水是生命之源,下面是有关水与生命活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丙酮酸彻底氧化分解生成CO2的过程需有水的参与

B. 水是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共同的代谢终产物

C. 标记需氧呼吸消耗的氧气中的氧可在水中检测到

D. ATP转化成ADP的过程需要水

3.(1分)下列有关糖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核酸的组成成分中有单糖

汶川大地震作文

B. 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C. 淀粉和糖元是人体内的贮能物质

D. 葡萄糖是细胞内最重要的能源物质

4.(1

分)如图是有关蛋白质分子的简要概念图,对图示的分析正确的是()

A. ①过程有水生成 B. 肯定含有S元素

C. 多肽中b的数目等于c的数目 D. d表示氨基酸种类的多样性

耗氧量较多 较较少 较

5.(1分)最近媒体报道的“地沟油”事件,引起了公众的关注.“地沟油”的主要成分是油脂,但还含有许多致病、致癌的毒性物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地沟油”的主要成分的组成元素一定是C、H、O、N

B. “地沟油”的主要成分是生物体内的主要能源物质

小楼一夜听春雨

C. “地沟油”的主要成分遇苏丹Ⅲ染液可能呈现橙黄色

D. “地沟油”的主要成分可使生物体致病

6.(1分)如图是某真核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糖蛋白主要分布在④的内外表面

B. ⑤、⑦具有双层膜结构

C. ②与细胞分裂过程有关为了证明ATP是直接能源物质。

D. ⑥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和转运

7.(1分)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性激素主要是由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

B. 囊泡可以由内质网向高尔基体转运

C. 膜蛋白的形成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有关

D. 内质网既参与物质合成,也参与物质运输

8.(1分)如图表示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①、②、③表示细胞器,a、b、c表示某些过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①、②、③分别是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B. 该过程可以说明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

C. a表示脱水缩合过程,b、c表示蛋白质的加工及运输过程

D. 图解中的过程在原核细胞中也可以进行

9.(1分)玉米根尖细胞中不含有的细胞器()

A. B.

C.

D.

10.(1分)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真核细胞的内层核膜常与内质网膜相连

B. 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核主要由核膜、核仁和染色质构成

C. 真核细胞的核膜上有核孔,核糖核酸、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通过细胞核

D. 原核细胞的拟核除没有核膜外,其他方面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没有差别

11.(1分)磷脂是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这与磷脂分子的头部亲水、尾部疏水的性质有关.某研究小组发现植物种子细胞以小油滴的方式存油,每个小油滴都由磷脂膜包被着,该膜最可能的结构是()

A. 由单层磷脂分子构成,磷脂的头部向着油滴内

B. 由单层磷脂分子构成,磷脂的尾部向着油滴内

C. 由两层磷脂分子构成,结构与细胞膜完全相同

D. 由两层磷脂分子构成,两层磷脂的头部相对

12.(1分)如图所示:甲图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象.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A. ①比②的放大倍数大,③比④放大倍数小

B. 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应选用③,同时提升镜筒

C. 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调节顺序: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标本→转动细准焦螺旋

D. 若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甲图中的组合一般是②③⑤

13.(1分)下列关于原核生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部分原核生物细胞虽无线粒体,但能进行有氧呼吸

B. 蓝藻无叶绿体,但能进行光合作用

C. 水稻是真核生物,有线粒体,所以只能进行有氧呼吸

D. 乳酸菌虽无核膜、核仁,但有DNA而无染色质

14.(1分)变形虫可以吞噬整个细菌,这一事实说明了()

A. 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B. 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 细胞膜具有全透性 D. 细胞膜具有保护性

15.(1分)如图X、Y、Z是细胞中的三种化合物,X为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最重要的能源物质,Y、Z是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如果X被人的红细胞吸收,不需要消耗ATP

B. 性激素可优先通过细胞膜扩散到细胞内部与Y有关

C. 细胞膜会被蛋白酶分解,说明组成细胞膜的物质中有Z

D. 构成细胞膜的Y可以运动,而Z是静止的

16.(1分)如图甲、乙分别表示甲、乙两种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图甲可表示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

B. 图乙表示细胞通过主动转运吸收物质乙

C. 去除细胞膜中的蛋白质对物质甲、乙的运输均有影响

D. 甲、乙两种物质均为细胞代谢所需的营养物质

17.(1分)下列反应属于放能反应的是()

A. 葡萄糖+O2→CO2+H2O B. CO2+H2O→葡萄糖+O2

C. ADP+Pi→ATP D. 葡萄糖+果糖→蔗糖为了证明ATP是直接能源物质。

叶文玲

18.(1分)为了证明ATP是直接能源物质,某同学选择一小条新鲜的蛙腓肠肌作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必须待肌肉本身ATP消耗后再进行

B. 可滴加葡萄糖溶液作为对照实验

C. 先滴加ATP溶液后滴加葡萄糖溶液

D.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保持肌肉的生理状态

19.(1分)甲、乙分别为物质进出细胞的坐标图和模式图,丙图表示一种生物膜的亚显微结构,其中a和b为两种物质的运输方式,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图甲的物质运输方式不能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为了证明ATP是直接能源物质。

B. 婴幼儿肠道吸收乳汁中的免疫球蛋白可用图乙中的跨膜运输方式表示

C. 不同物种的细胞中①、②的种类相同,而③的种类可能不同

D. 若图丙示为小肠上皮细胞膜,则b可代表葡萄糖,由载体蛋白搬运进入细胞内

20.(1分)下列与酶有关的实验的设计思路正确的是()

A. 利用淀粉、淀粉酶、本尼迪特试剂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B. 利用淀粉、蔗糖酶、淀粉酶和碘液验证酶的专一性

C. 利用pH为5、7、9的缓冲液、胃蛋白酶和蛋清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D. 利用肝脏研磨液、过氧化氢和蒸馏水探究酶催化的高效性

21.(1分)某同学在研究化合物P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时,得到如图所示的实验结果.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在一定范围内,底物浓度影响着酶促反应速率

B. 曲线①作为实验对照

C. P对该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

D. 若反应温度不断升高,则a点将持续上移

22.(1分)将不同植物的三个未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置于同一蔗糖溶液中,形态不再变化后的细胞图象如图.则有关各细胞液浓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①实验前B<A<C ②实验前B>A>C

③实验后B≥A=C ④实验后B>A>C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②④

23.(1分)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过程中氧原子的来龙去脉,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光合作用的产物O2中的O全部来自原料中的H2O

B. 光合作用的产物C6H12O6中的O全部来自原料中的CO2

C. 有氧呼吸的产物H2O中的O全部来自原料中的O2

D. 有氧呼吸的产物CO2中的O全部来自原料中的C6H12O6

24.(1分)下列有关氨基酸或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为了证明ATP是直接能源物质由小学生作文网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排行: 2016拜年词 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