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范文大全 > 心得体会 >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是由小学生作文网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的正文: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共6篇)
道德与法治八致爱歌词年级下册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一)
《弟子规》分别八个部分的 600字心得体会!感激不尽!8个部分 分别是:总序、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好像是这么分的吧,反正老师说 要弟子规八部分 600字的心得体会) 现在急用啊!
我们来继续讨论《弟子规》,今天我们主要是谈《弟子规》的玄义部分,就是等于我自己对弟子规学习的一种心得报告.我采用的是《华严经》的十门开启这种套路来解释弟子规,目的可以说是以自己短浅的一点见地,希望证明弟子规确实有《华严》的架势.证明老法师所说的弟子规与《华严》是不二,它是学习《华严》,入佛道的根基.这是学者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蕅益大师在《弥陀经要解》里头都说,「横看成岭,侧看成峰」,你怎么看弟子规,各人有各人的心得体会.我希望今天从《华严》的角度,用学佛者这种角度来学习,希望能够给真正想要这一生修行的人提供一点参考. 我们来看《华严》十门开启,第六,藏教所摄.这里其实是讲一般经典属于三藏之一,三藏通常是指经、律、论,经是指佛的圣言量,他直接讲出来的,这为经.律是指生活轨范,佛所制定的戒律,都是佛弟子应该遵守的这些行为规范.论就是一些祖师大德读经,有的一些心得、体会写的论著.经律论通常是做为分别一个佛经或者是佛论,它所用的大致的一种分法.《弟子规》在这种经论中,应该所处什么地位?所谓藏教所摄,就是指它在经论当中处在什么样的地位.当然《弟子规》不属于佛经,不可以把它归为佛教里头的经律论.但是它如果说跟经律论有相通、类似之处,可以说把《弟子规》归为律这方面.因为所谓律就是佛所制定的生活轨范,《弟子规》也是圣人给我们制定的生活轨范,我们应该遵守的.要知道佛制定戒律,他是让修行人通过戒律的修持,能够回归圣人的、佛的这种自性.所以戒律,如果一个证入佛性的人,他自然就会做出来,那就是戒律.没有证入佛性的人,他用这种戒律来修学,他也能够证入佛性.同理可知,《弟子规》也是这样的,「弟子规,圣人训」,圣人的训导,是圣人他的生活轨范.所以通过修持《弟子规》,也能有一天成为圣人. 在判教方面,贤首大师他是一位历史上著名的《华严》学者,他通常判有五教,所谓小、始、终、顿、圆,这五教我们就不在这里展开.实际上这五教就是佛所讲的这些经典,可以按照这五个方面来区分,小,最初的方面叫小乘,小乘的这些经教.最后是圆教,像《华严》、《法华》是属于圆教,就是一生圆成佛道,《无量寿经》、《阿弥陀经》也是属于圆教.如果说把《弟子规》放在五教当中来看,实际上它是五教的基础.最初的小乘,小乘的目标是了脱生死,证阿罗汉,必须要以弟子规做为基础轨范,因为一个阿罗汉他一定把弟子规都做好,做圆满了.最后的圆教等觉菩萨,马上就成佛的了,他也是把弟子规做得圆圆满满的,百分之百落实.通过修学《弟子规》做为修学佛道的入门,那是非常重要.所以《弟子规》在经教里面什么地位?它属于这五教的基础.它所讲的这些生活事理也是通这五教,既是基础又通这五教,可见得入佛门是必修课程. 下面是部类差别,第七个方面,部类就是指这部《弟子规》,有没有跟它同部的、相类似的这些经典.老法师讲经里常常提到,这一生希望真实求生净土,这一生能圆成佛道的,必须儒释道三家的基础都奠定好,这基础德行.儒家的基础德行在《弟子规》里面,道家的基础德行在《太上感应篇》里面,佛家的基础德行是《十善业道》.如果说在儒释道三家里找相似、同类的,《太上感应篇》和《十善业道经》跟《弟子规》属于同类的,都是讲我们基础德行的.当然《弟子规》是基础中的基础,根本中的根本,你《弟子规》做到了,然后再进升到《太上感应篇》.《弟子规》讲的是伦理道德教育,《太上感应篇》是因果教育,《十善业道经》让我们成就圆满的善行.这是悟入心性的基础,成佛的基础,所以同类的教材我们都要认真学习. 当我们讲完《弟子规》以后,末学在这里香港会继续下一部,就会讲《太上感应篇》,一起学习.老法师让我用粤语来讲《太上感应篇》和《十善业道经》,把老法师讲过的复讲,对于末学是个非常好的学习机会.《弟子规》我刚刚用粤语(广东话)讲过一次,因为很多同修说听不懂,除了香港本地的同修以外,很多大陆的同修他们也很希望听《弟子规》的讨论,所以末学就再用国语来讲一遍.这三门都是我们的基础德行科目,都是要去认真学习的. 在儒家的经典里面,跟《弟子规》可以说是同部类的,可以看陈弘谋先生,这是清朝的一名官员,他编了一部《五种遗规》.《五种遗规》它五个方面,第一部讲的是「养正遗规」,第二是「训俗遗规」,第三是「教女遗规」,第四、第五是讲做官的人如何来修持自己.第一部「养正遗规」,就是《弟子规》的详细解释,其中有「朱子童蒙须知」、「朱子论定程董学则」、真西山的「教子斋规」、陈北溪的「小学诗礼」、方正学的「幼仪杂箴」,这些都是非常好的童蒙养正的教材.童蒙养正不仅是教小孩,更重要的我们现在大人都没做到,现在要补习.这些都属于部类差别. 看十门开启的第八个方面,是传会讲释.其实《华严经》的十门开启讲的是「译会校释」,译就是翻译,会就会集,校是校正,释是解释、注释.这是因为经典是古印度传过来的,它有翻译,要讲这些因缘.《弟子规》是我们中国本有的,这些家庭教育、伦礼道德教育的基础课程,所以我就改了一个字,叫传,不叫译,不是翻译来的,是我们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训.传是谁传?从《论语》当中,我们看到是孔子他的训示,所以是孔子的薪传,它是圣人的训导.会集方面,具体是由清朝李毓秀先生会集,贾存仁改编、重订《弟子规》.师父上人净空老法师,就把《弟子规》列入我们学佛人,净宗学人的基础修学科目.他把整部《弟子规》,这三百六十句进行分段,大分当然这七则,孝、弟、谨、信、爱众、亲仁,然后学文,七大类.七大类分成一百一十三个细则,讲了一百一十三桩事情,老法师又从中挑选了七十句做为精要,让我们重点学习.所以他有一部叫《弟子规节要》,七十句,都是我们可以做为学习很好的材料. 在讲解、讲释方面,我们蔡礼旭老师在此地,香港佛陀教育协会,讲了一个「如何做一个真正如法的好人」幸福人生讲座,把《弟子规》里的精神进行了详细的讲解,讲了四十小时.在澳洲净宗学院也讲「弟子规与佛法修学」,也讲了四十小时,当然在澳洲净宗学院他讲的是结合佛法来谈,在此地香港讲的是对一般人,着重在对一般社会大众所讲.还有杨淑芬老师早几年曾经在澳洲净宗学院也讲过《弟子规》.还有在台湾国立成功大学的张有恒教授,他为《弟子规》做了一部详细的批注,题目叫做《幸福人新疆之旅生之经营》.他在自己序文里面写到,他是会集了杨老师、蔡老师讲的《弟子规》,以及自己的学习心得.这些都是非常好的教材,值得我们认真学习或参考. 下来第九个方面,就是总释名题,就是解释名题.这篇文章名题就三个字,「弟子规」,顾名思义,「规」就是规矩,「弟子」是孔子要求他的学生这么一个规矩,弟子就是学生.谁的学生?狭义上讲,这是孔门弟子,跟孔子学习圣贤之道的这些学生,他们应该遵守的.所以,有很多人说弟子规是给小孩学的,那是比较偏颇.弟子规事实上原本是孔子要求自己的学生、自己的门人要做到的,孔子的弟子都不是小孩,都是大人.他们要做到,「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是孔子要求的.广义上来讲,弟子规是一切圣贤之道必须学的基础课程,想要学习圣贤之道,必须遵守规矩,所谓无规矩就不成方圆.我们说学佛,也是要学圣贤之道,佛是大圣,菩萨是大贤,要成佛、成菩萨也得要从弟子规开始学起.从弟子规这个名字来看,是所有希望这一生能够成就优良品德,修德立业的人,想要作佛、作菩萨,成圣成贤的人,必须都要学习的规范,所以非常重要. 下来十门开启最后一方面,就是正释文义.也就是说当我们谈完这部宝典的教起因缘、体性、宗趣、方便力用,以及它在教典里面的地位,还有在教典里面有些什么同类、同部的.还有传会讲释,谁讲过的,谁注释的,还有名题,统统讲完以后才讲经文,最后一部分事实上就是开始讲经文了.我们前面这九大方面,等于是把《弟子规》所含的义理、格局,整个大概跟大家已经介绍完毕.有了这些概念,我们就来学习《弟子规》的正文,学习正文首先要懂得,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这是非常重要的宝典.所以我们的玄义部分,着重的就是点出学习弟子规的重要性. 现在我们来正式学习《弟子规》的正文,《弟子规》总共分七大段,讲的是七桩事情,前面讲的是「总叙」,后面有个「结劝」,总共有九个部分.「总叙」就有点像佛经的序分,中间的这七大段,孝、弟、谨、信、爱众、亲仁、学文,这七大部分犹如经的正宗分.最后「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这是结劝,最后结束了,劝导大家学习圣贤,这部分犹如一个佛经的流通分.所以经开三分,你看《弟子规》都有.中间讲的七个部分,总共讲了一百一十三则,我们会认真的每句每句的学习.先看「总叙」部分,第一章「总序」: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这是出自于《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孔子教导弟子的这些科目.《论语》是孔子的言行,它所记载的都是孔子这位至圣先师每日的生活行持.你看弟子规它是『圣人训』,是孔子这位圣人对我们的训导.所以「弟子规」不是规定我们必须得做,那是什么?它是圣言量,圣人从自性中流出来的教诲,他所流出来的教诲,也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性德.它不是外面给我们加上来的,是我们本有的,是圣人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证得的,然后他把它说出来.所以佛在经里面,《金刚经》里经常提到「如来无有法可说」,如来就是佛,他没有说什么法.为什么他明明说了四十九年法,他说没有说法?这是因为他所说的都是我们本来具有的,他没有给我们再加一个新的法,所以他无有说法.弟子规也是这样,圣人虽然是说了弟子规,可是也是我们本来具有的,它不是给我们外加的.有了这样的一种理念,学习弟子规我们应该有信心,这里面每条我们都能做到,本有的,当然能做到. 本有的性德无量无边,要说起来可是尽无量劫也说不尽.但是圣人他用归纳的方法,归纳了七条,『首孝弟,次谨信』,第一是孝,孝是弟子规圣人之训的根本.孔子在《孝经》当中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它是一切德行的根本,它是所有圣人教育起点,弟子规就得先说孝.孝是一种观念,什么观念?父母跟我一体,所谓「父子有亲」这个观念,有了这种孝的观念,他自然就能做出孝行来.当然孝要扩而展之,不仅是父母跟儿女一体,老师,老师古人讲「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老师跟我也是一体.佛经里面讲,「一切男人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一切众生都是我的父母一样看待,那就是一切众生与我一体.你这样看来说,整个宇宙当中所有一切众生与我一体,你有这种观念,这就是普贤菩萨,普贤菩萨就是这么看待人.他视一切众生犹如自己父母,他供养众生如同供养诸佛如来,所以修普贤行就能成佛道.老法师曾经说,整个佛法的修学就是孝道的落实,就是有这个道理.既是涵盖圆满的佛道,但是又是一切德行的根本,教学又得从这里开始教起,所以孝就非常重要.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二)
论语八则里有关学习方法的句子《论语十则》中关于学习方法的有三则,列举如下:
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学而》)
译文:孔子说:“学习知识并且时常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的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和我一起讨论问题,不也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知道)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本段理第1句话讲的是学习方法.对于知识,“学”只是一个认识过程,“习”是一个巩固的过程,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必须“学”与“习”统一起来.第2句话讲的是学习乐趣.志同道合的人来往可以增进友谊,并且可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第3句话讲的是为人态度.“人不知”,后面省略了宾语“之”,可译为“我”或“自己”.
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yǐ) .”(《为政》)
译文: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从而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借这点做别人的老师了.”
本段理解;在能力范围以内,尽量广泛阅览典籍,反复思考其中的涵义,对已经听闻的知识,也要定期复习,期能有心得、有领悟;并且也要尽力吸收新知;如此则进可以开拓人类知识的领域,退也可以为先贤的智能赋予时代的意义.
三: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xǐng)也.”(《里仁》)
译文:孔子说:“看见德才兼备的人就想着向他看齐;看见德才不兼备的人就要反省自己,看看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毛病.
本段理要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虚心学习,以人为鉴,取长补短.
至于《论语八则》,不知是哪个教材版本所用,并未听说过.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三)
《思想道德修养及法律基础》课程论述题,如何认识我国宪法的特点和原则? 一、关于教材知识结构的介绍.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学科共有8章内容,为了便于学习和记忆,学生可以将8章内容划分为二大体系学习:
第1大体系(第1章——5章,思想道德修养部分)
这部分主要涉及到思想道德修养知识,如:理想信念;社会主义特色的理论体系;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人生观、人生价值等,希望同学们熟练掌握.
第2大体系(第6章——8章,法律基础知识部分)
这部分主要涉及到国家基本法律和基本制度,如:宪法;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我的国体、政体;依法治国方略;我国的实体法、程序法等,通过学习希望同学们熟悉法律知识.
二、关于老师授课方法和要求
第一,首次课必须向学生介绍教材知识体系.
主要内容:教材总体系、各章节知识体系、学习方法、学习要求、考试题型、应试技巧、评分标准和分值比例.
第二,具体讲解教材内容并穿插案例和试题.
主要内容:仔细讲解各章节知识点,要求学生从内容上整体把握,逐步建立自己的“知识树”,每节课结束前用15分钟左右时间回顾当次讲课内容并出试题测试.
第三,讲课后进行模拟试题和历年真题练习.
主要内容:采用课堂出题,练习模拟试题,分析历年考试真题的方法,让熟悉考试题型和应试技巧.
三、关于学习方法和学习要求
(一)学好这门课程的五点方法:
1、教材要熟读,整体把握很重要
2、有空常看书,重点要点记心中
3、书本想看薄,归纳记忆是关键
4、试题多练习,考试时候不发愁
5、知识要系统,建立自己知识树
(二)学好这门课程的三项要求:
1.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不要搞投机取巧
2.知识积累须循序渐进,不要搞考前突击
3.按时上课仔细听讲,重点要点做好记录
四、关于考试题型和评分标准
序号
题型
题量及分值比例
合计分数
合计
一
单选题
l一30题,共30个,每小题1分
共30分
100分
二
多选题
31一40题,共10个,每小题2分
共20分
三
简答题
41—45题,共5个,每小题6分
共30分
四
论述题
46—47题,共2个,每小题10分
共20分
五、关于各章知识体系和要点
第一章 坚定科学的理想信念
一.理想信念及其作用(P12-20)
1.什么是理想信念(P12-14)
2.理想信念的3个基本特点(P14-15)
3.理想信念的4大基本类型(P15-17)
4.为什么说人生需要理想信念(P18-19)
二.科学的理想信念(P20-27)
1、马克思主义信仰或理想信念具有的4个特点(P20-21)
2、为什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共同的理想信念(P22-25)
3、论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P27-28)
三.确立和践行科学的理想信念(P28-34)
1、大学生在确立自己的理想信念时,应该注意的3个方面(P29-P30)
2、如何把理想信念化为追求的行动(P30-32)
3、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追求理想过程中的2大问题(P32-33)
第二章 倾注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
一.爱国主义是宝贵的精神财富(P36-44)
1、什么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的4点科学内涵(P36-38)
2、爱国主义的4点优良传统(P39-41)
3、试论述爱国主义的3项历史作用(P41-P43)
二.明确爱国主义的时代要求(P44-52)
1、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什么?(P44-47)
2、新时期爱国主义的意义是什么?(P44-47)
3、新时期爱国主义的5项基本特征(P47-51)
4、做新时期忠诚坚定爱国者的3项基本要求(P52-58)
第三章 科学把握人生的方向和道路
一.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P59-65)
1、人为什么活着?人应该怎样活着?怎样的人生更有意义?(P59)
2、什么是人生?什么是人生观? (P59-60)
3、人生目的及其在人生观中的3点核心地位(P61)
4、为什么要用¡°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指引人生方向?(P63-64)
二.培养正确的人生态度(P65-68)
1、什么是人生态度?如何培养正确的人生态度(P65-68)
2、人生态度与人生观(P65-66)
3、用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对待人生境遇(P66-P68)
三.创造有价值的人生(P69-76)
1、什么是人的价值?什么是人生价值?(P69)
2、人生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2点关系(P71-72)
3、如何理解在创造社会价值中实现自我价值(P73-P76)
四.协调人生道路上若干关系(P76-84)
1、如何协调人与自然的3点关系(P76-78)
2、自我生理与心理的4点关系(P78-80)
3、如何处理个人与他人的2点关系(P80-82)
4、遵循成功交往的4项基本原则(P80-81)
5、掌握成功交往的3种方法(P81-82)
6、如何处理个人与社会的3点关系(P82-83)
第四章 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一.道德及其发展(P85-95)
1.道德的起源(P85-88)
2.道德的2点本质(P88-90)
3.道德的2项功能和5项作用(P90-93)
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现实要求(P95-104)
1、为什么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P96-97)
2、如何理解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P97-98)
3、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6点主要内容(P99-103)
4、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原则和重点是什么?(P104-111)
三.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原则和重点(P104-111)
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P104-106)
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集体主义为原则(P107-109)
3、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诚实守信为重点(P110-111)
四.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P112-116)
1、荣辱和荣辱观的含义(P112)
2、谁提出了社会主义荣辱观?在什么时间提出?内容是什么?(P113)
3、社会主义荣辱观的3点重要意义(P113)
4、社会主义荣辱观的8项科学内涵(P113-117)
5、为什么要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P117-118)
第五章 遵守道德规范 涵养良好品质
一.公民基本道德规范(P120-121)
1、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5大主要内容(P120-121)
爱国守法 明礼诚信 团结友善 勤俭自强 敬业奉献
2、提出和倡导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3大意义(P121)
二.遵守社会公德(P121-130)
1、社会公共生活的4个特点(P122-123)
2、什么是公共秩序?公共秩序有哪些?(P123-124)
3、什么是社会公德?社会公德的3个特点和6项主要内容(P124-128)
4、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3点意义(P128-129)
三.遵守职业道德(P131-140)
1、什么是职业道德?职业道德的3个特点和5项基本要求(P133-137)
2、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4点重要意义(P138-139)
3、如何才能培养职业道德素质(P139)
四.遵守家庭道德(P140-153)
1、珍惜人生的爱情(P141-147)
2、爱情的本质是什么?(P141)
3、爱情的4个基本特征 (P142)
4、恋爱的3项道德要求(P143)
5、家庭美德的5项内容(P148-150)
6、加强家庭美德建设的2大意义(P150-153)
五.培养良好的个人品德(P153-163)
1、个人品德的5点含义(P154)
2、个人品德的9项基本要求(P155-156)
3、个人品德的形成(P156-158)
4、个人品德形成的2点意义(P159)
5、什么是道德修养?(P160)
6、道德修养3个途径和8点方法(P160-163)
第六章 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一.依法治国基本方略(P165-171)
1、是谁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P165)
2、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4项重要意义(P166)
3、什么是依法治国?依法治国的3项基本要求是什么?(P166-168)
4、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与依德治国的3大关系是什么?(P168-169)
5、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3大关系是什么?(P169-171)
二.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P171-177)
1、法治与法制的区别(P171-172)
2、什么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P172)
3、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6项本质要求(P173-174)
4、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5大内涵(P174-176)
5、为什么要自觉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P177-178)
6、培养法律思维的3种方式(P179-181)
7、增强国家安全意识(P181-183)
第七章 学好法学基础理论
一.法学基本知识(P184-193)
1、法的概念和2项作用(P184-187).
2、法的4个基本构成要素(P187).
3、法律规范在结构上的3个要素(P188).
4、法数学作文律规范的2大种类(P188-189)
5、什么是法律关系的概念?法律关系的4个基本特征(P189-190)
6、法律关系的构成(P190-192)
7、什么是法律事实?(P192-193)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和体系(P193-198)
1、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3大本质(P193-195)
2、什么是法的渊源?(P195)
3、我国法的渊源3个特点(P195).
4、我国法的渊源,共有7项(P195-197)
5、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律的2大体系(P197-198)
三.法律运行(P199-207)
法律制定 法律实施 法律遵守 法律监督
1、什么是法律运行?法律运行包括哪些内容?(P199)
2、我国的立法机关及其权限(P199-200)
3、全国人大的立法程序有哪些?(P200)
4、国务院的立法程序有哪几个步骤?(P201)
5、法律文件完善的4种形式(P201-202).
6、什么是法律适用?法律适用的3个特点(P202-203)
7、什么是法律执行?法律执行的3个特点(P203)
8、什么是法律遵守?法律遵守包括哪些?(P204-206)
9、合法行为的认定(P204)
10、违法行为的4个构成要件(P204)
11、法律责任的3个特点(P205)
12、什么是法律制裁?法律制裁的4个特点(P205-206)
13、我国法律制裁的3种主要形式(P206)
14、什么是法律监督?我国目前法律监督的2大体系(P207-208)
15、国家监督有哪些?社会监督有哪些?(P207-208)
第八章 熟悉我国基本法律制度
一.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P209-221)
1、宪法的3个特征和5个基本原则(P209-211).
2、我国的国家制度(P211-214).
3、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P214-216)
4、我国公民的7项基本权利和6项基本义务(P217-219).
5、我国的国家机构(P219-221)
二.我国的实体法律制度(P221-245)
1、行政法律制度
2、经济法律制度
3、民商法律制度
4、知识产权法律制度
5、刑事法律制度
三.我国的程序法律制度(P221-245)
1、行政诉讼法律制度
2、民事诉讼法律制度
3、刑事诉讼法律制度
4、仲裁和调解法律制度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四)
新人教版语文书46页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和其它的是什么意思【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学而》) 孔子说:"学习之后,时常地去复习,不也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重点字词解释: (1)子:先生,指孔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2)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3)时习:时常地复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4)说:通假字,音yuè,实意“悦”的古体字,愉快的意思. (5)朋:是指志同道合的人. (6)乐: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缺少宾语.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8)愠:拼音:yùn,生气,发怒. (9)君子: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补充词解释: 而:连词.(可译为并且) 亦(yì):同样、也是. 乎: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可译“吗”. 自:从. 知:了解. 本段理 第1句话讲的是学习方法.对于知识,“学”只是一个认识过程,“习”是一个巩固的过程,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必须“学”与“习”统一起来. 第2句话讲的是学习乐趣.志同道合的人来访可以增进友谊,并且可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第3句话讲的是为人态度.“人不知”,后面省略了宾语“之”,可译为“我”或“自己”
编辑本段第二则:为人处事
曾子曰:“吾(wú)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wèi)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 (《学而》) 曾子像
曾参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 ?跟朋友交往是不是守信呢? 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 " 重点字词解释: (1)曾子:曾子姓曾名参(shēn)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前436年,春秋战国间鲁国南武城(现在山东费县人),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鄫国贵族的后代.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 (2)三省(xǐng):多次反省.注:三省有几种解释:一是多次检查;二是从多个方面检查.其实,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前加上数字,表示动作频率多,不必认定为三次. 三:泛指多次. 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 (3)忠:旧注曰:尽己之谓忠.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 (4)信:旧注曰:信者,诚也.以诚实之谓信.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相互守信,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意思是:真诚、诚实 (5)传不习:传(动词用做名词),旧注曰:“受之于师谓之传.老师传授给自己的.习,与“学而时习之”的“习”字一样,指温习、实习、演习等. 补充词解释: 吾:我. 日:每天. 三:多次. 省:检查,反省. 为:替. 谋:办事,出主意. 忠:忠诚.
编辑本段第三则:学习方法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孔子说:“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从中获得新的见解与体会,凭借这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重点字词解释: 注:本章的“温故而知新”有两解.一为“温故才知新”:温习已闻之事,并且由其中获得新的领悟;二为“温故及知新”:一方面要温习典章故事,另一方面又努力撷取新的知识. 我以为合并这两种解法,也许更为完整:在能力范围以内,尽量广泛阅览典籍,反复思考其中的涵义,对已经听闻的知识,也要定期复习,期能有心得、有领悟;并且也要尽力吸收新知;如此则进可以开拓人类知识的领域,退也可以为先贤的智能赋予时代的意义.像这样融会新旧、贯通古今方可称是“温故而知新”. 也有学者以为作“温故及知新”解不太合适,因为按字面上解释,仅做到吸收古今知识而未有领悟心得,只像是知识的买卖者,不足以为师.所以我们就来看看“师”的意义.在论语中师字一共见于14章,其中意义与今日的老师相近者. 故:旧的知识(形容词用作名词). 而:连词,表顺承,就. 知:领悟. 可:可以. 以:凭借. 为:作为. 另外词解释: 温故知新(成语): 请注意不是温故而知新 【解释】:温:温习;故:旧的.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出自】:《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汉·班固《东都赋》:“温故知新已难,而知德者鲜矣.” 【示例】:~是学习上的重要方法.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用于学习、工作或其他
编辑本段第四则:学习与思考关系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对思想有害.” 重点字词解释: 而:连词,表示转折. 则:连词,相当于“就”、“便”. 罔(wǎng):通“惘”,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殆(dài):这里指有害.本意:危险. 本段理解 读书学习,“学”与“思”缺一不可.“学”是“思”的基础,“思”要在“学”中进行,两者不能偏废.
编辑本段第五则:学习态度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为政》) 孔子说:“仲由,教导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1、诲女知之乎! 教给你对待知或不知的正确态度吧!(杨伯峻《论语译注》) 2、诲女知之乎! 我告诉你什么叫求知吧!(李泽厚《论语今读》) 3、诲女知之乎! 我教你怎么算知道吧!(钱穆《论语新解》) 4、诲,女知之乎? 教育(教诲),你知道吗?(南怀谨《论语别裁》) 5、诲女,知之乎? 我教导你的知识,你都知道了吗?(徐志刚《论语通译》) 6、诲女,知之乎? 7、诲女知之乎! (我)教给你的,(你)懂得了吗!(薛金星《中学生教材全解》) 8、让我来教教你吧,你可懂得这个道理?(杨润根《发现论语》) 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重点字词解释: 女(rǔ):通“汝”人称代词,你 知(zhì):通”智〃本字指“是知(智zhì)也”:通“智”聪明,智慧. 之:代孔子教的东西 诲:教,传授. 乎:语音助词. 由:仲由字(子路)(前542~前480)春秋时期鲁国卞(今山东泗水县泉林镇卞桥村)人,孔子得意门生,以政事见称. 本段理孔子说这段话意思是言行要谨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要有诚实的态度、谦虚的态度,不要不懂装懂.
编辑本段第六则:学习态度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 孔子说:“看见贤人(德才兼备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缺点.” 重点字词解释: 思:希望,想着. 省:指反省有没有相同的毛病. 齐:相同 贤:德才兼备的人 焉:语气词
编辑本段第七则:学习态度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要选择他们的长处
来学习,如果看到他们的短处自己也有,就要帮助改正自己与他们一样的习惯." 词解释: 必有我师焉:其中必定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焉,相当于“于之”,即“在其中”的意思. 三:泛指多 焉:兼词“于之”,在那里. 之:字指择其善者而从之:代善者 之:字指其不善者而改之:代不善者
编辑本段第八则:怎样做人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 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责任很重,路途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停止,这不也是很遥远吗?” 词语解释: 弘毅:胸怀宽广,意志坚强 :刚强,勇毅 仁:指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已:结束
编辑本段第九则:怎样做人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 孔子说:"直到每年中最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bǎi)是最后落叶的."
编辑本段第十则:怎样做人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子贡问道:"有没有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呢? ”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字吧!自己不喜欢的言行,不要强行加于别人身上.” 重点字词解释: 一言:一个字. 行:奉行. 其恕乎:其:大概,也许.恕: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欲:喜欢,想.想要(做的事). 施:施加. 其:大概 评析本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自己不愿意的事情的不要施加给别人.它在今天的社会道德修养方面有积极意义,已成为警世格言.
编辑本段各则注解
第一则是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启发人们热爱学习,加强自律. 第二则是学习方法,讲知识的继承和创新. 第三则是学习方法,强调复习对知识的必要性. 第四则是学习态度,强调学习要和思考相结合,阐明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 第五则是学习态度,通过对话论述了聪敏好学、虚心求教的可贵. 第六则是学习方法,学习态度、思想修养.强调随时都该反省自己. 第七则是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同时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 第八则是个人修养,强调怀有抱负就该有坚毅的意志. 第九则是个人修养,强调要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 第十则是个人修养,强调要学会换位思考. 总共三类: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个人修养. 《十则》,是从《论语》中节选的有关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及修身做人的十条语录.这十则语录都是格言警句,每一则都表达了精深的道理,不仅内容丰富,一直一直爱而且文字也颇具特色,句式整齐,音调和谐,读起来相当流畅,富有感染力.【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五)
小学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我们的衣食哪里来》一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规定的能力、知识、情感价值观目标,结合教材内容和五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确定如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与农业的关系,了解其他各行各业都离不开农业.技能目标:通过资料的收集,提高学生观察生活并进行初步分析的能力.情感目标:了解农业对我们生活的重要作用,懂得珍惜农产品、尊重劳动者.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体会农业对生活的重要作用.教学难点:了解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与农业的关系,知道其他各行各业都离不开农业.教学安排本课的教学一课时完成.课前教师收集相关教学资料;学生通过调查、访问等方式,了解当地的饮食及食物构成特点和与农业密切相关的其他行业.教法、学法根据本课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课前引导学生分小组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当地饮食及食物构成、特点及我们本上饶与农业密切相关的其他行业.课堂上我将采用学生小组汇报、交流方式为主,教师展示图片、等教学方法为辅,在教学中不断创造条件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学流程 课堂教学结构决定着一堂课中教与学的活动顺序,学生能否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参与活动,能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都与教学结构有关.因此,我从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现状出发,拟定了以下的教学框架:第一环节 链接生活 活动导入 首先我让同学们看一些日常用品,引导学生思考哪些东西来源于农业,然后让学生动手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农产品.由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用品入手,在教材和学生之间搭建好桥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为下一环节的教学做好铺垫.第二环节 交流互动 探究农业“日常生活中看农业”这一主题我先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他们收集的资料,接着讨论:日常生活中的物品(衣食住行)与农作物的对应关系.当学生交流时,我及时补充.然后再引导学生比较自己之前对农业的理解和查阅、交流资料后对农业的理解有什么差别,进而引导学生自己领悟农业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关系.“各行各业离不开农业”这一主题部分,我首先让学生就课前收集的相关资料进行讨论交流,说说农产品和具体行业的关系.如果学生交流时存在困难,我将出示预备的一组学生比较熟悉的农产品和行业图片给学生观看,以便更好落实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其他行业与农业的关系.教师以学习者的身份参与交流,努力形成师与生、生与生的多边互动,构建高效、立体的信息传输渠道,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第三板块 达成共识 感情升华课堂不是预设的,而是生成的.在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中,我将这些交流、探索不断引向深入,不断丰富学生的感知.在学生有较丰富的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大家探讨.从而得出结论: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不仅日常生活与农业密切相关,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各行各业都离不开农业.接着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感谢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们,感谢他们用艰辛的劳动为我们创造了美好的生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和“自主建构”.基于这种认识,我在本课教学的尾声,给出一个开放式的话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们,落实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珍惜农产品、尊重劳动者的思想感情.板书设计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已经走入课堂,但是板书在教学中仍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本课的教学实际及板书准确、凝炼的原则,我将板书设计如下:主题一:我们的衣食哪里来↓ 各行→ 农业 ← 各业 ↑ 住 行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六)
求一份8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政治)第一单元的卷子必须有选择,选择必须有圈题.
还要有大题,必须是情景题
要根据所学内容来出题
这个单元是围绕孝敬父母和尊敬老师的
题目必须有正确的答案
谢谢!~~``
哇唔、
要有答案啊、
宋道口中学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一单元目标检测4
第一单元
一、认真比较、精挑细选、四里挑一(每小题有四个备选答案,请选出其中最符合题意的一个,把它的字母代号,填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1.在中华文化中,“家”的概念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贯古今,通未来,渗透到中华文化各个层面。“家”字在甲骨文中,是房屋里养着一头猪的形象。儿童启蒙教育读本《三字经》中说:“养不教,父之过。” 歌曲《我想有个家》中唱道:“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华丽的地方/在我疲倦的时候/我会想到它/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在我受惊吓的时候/我才不会害怕……”
以上这些,体现了家庭的哪些功能( )
①物质生产功能 ②人口生产功能 ③消费功能 ④抚养和赡养功能 ⑤教育功能 ⑥休息娱乐功能
A.①③⑤⑥ B、①②④⑤ C、①④⑤⑥ D、②③④⑥
2、根据我国法律,下列家庭成员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已经不存在的是( )
A、父母与成年子女 B、和养父母已经确立合法收养关系的子女与亲生父母
C、离异父母和随对方生活的子女 D、共同生活的继父母与继子女
3、小钰的爸爸是一位大货车司机,有一次她见爸爸出车回来心事重重,偶尔听到爸爸和妈妈的对话,才知道爸爸开车撞伤人逃逸了。这时他的正确做法应该是( )
A、立即向公安机关举报爸爸的违法行为 B、帮爸爸隐瞒事实真相
C、劝说爸爸去投案自首,劝说不成再举报 D、只当没听到,大人之间的事与自己无关
4、由上题的案例可见,孝敬父母需要( )
A、遵守当代的法律和道德 B、帮助父母隐瞒缺点和过失
C、在一切方面维护父母的利益 D、事事顺从父母
5、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对这孟子在这里表达的意思是( )
A、我年老后也像别人一样老,我年幼时与别人一样不懂事
B、从我家的老人知道别的老人,从我家的孩子知道别的孩子
C、用对待自己父母、子女的爱心,去爱世界上其他的老人,孩子
D、把爱心先给自己家的老人、孩子,然后才能爱其他的老人、孩子
在学校组织的“孝敬父母”的系列活动中,学校提对父母感恩的要求,学生对父母的养育之恩要 “感知、感动、感激、感谢”。据此回答6至10题。
6、下面四位同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感恩是一种美德,需要从对身边的人感恩开始
B、长大后孝敬父母就行了,现在不用感恩
C、如果父母对我不好,我就不必对父母感恩
D、父母教育和抚养我们是法定的义务,不需要感恩
7、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我们( )
①懂得父母赋予生命之恩、抚养教育之恩 ②从生活细节中体会父母对我们的关心和爱护③关心父母、理解父母 ④以实际行动报答父母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8、下列同学的话中,体现了对父母的理解、关心的有( )
①“我的妈妈需要我好好学习,成绩好了就是最好的报答,现在不需要我做什么别的事。”②“抚养我是父母的责任,我喜欢的、我需要的东西就应该给我买。” ③“我知道父母想跟我聊聊,可是我学习实在太忙了,哪的时间闲聊啊?”④“放学后我应该尽快回家,晚了会让爸爸、妈妈担心的。”
A、①②③④ B、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9、在同学们收集到一些有关孝敬父母的名言,你认为在当代仍有积极意义的是( )
①“百善孝为先。”②“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③“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④“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⑤“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⑥“父母之年,不可以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①②④⑤⑥ D、②③④⑤
10、活动中,同学们提出了一些感谢父母的方式,其中我们中学生不能提倡的是( )
A、给父母洗一次脚 B、帮父母做家务
C、给父母买一份珍贵的礼品 D、在生活中照顾父母
11、进入青春期以后,随着身体的迅速发育,在心理方面也会成长。下面体现了我们在心理方面的成长的是( )
①对父母事事依赖、顺从 ②有了自己的思想,开始独立行事 ③渴望父母像对待大人那样对待我们,甚至挑战父母的权威 ④更加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2、在身心的成长过程中也有烦恼,与父母之间的“代沟”就是一大烦恼。下面现象中,体现了两代之间的“代沟”的是( )
A、父亲喜欢下棋,我喜欢篮球
B、每天出门前妈妈总是没完没了地嘱咐,这让我心烦
C、父母对我期待太高,让我去实现他们的夙愿
D、父母只会工作、挣钱,不懂享受生活,对周杰伦、S.H.E、CS、街舞、NBA一无所知
13、对于“代沟”认识正确的是( )
①年龄的差距是产生代沟的根本原因 ②其实质是反映在年龄背后的多重代际差异,如生活态度、价值观念、兴趣爱好、行为方式等 ③代沟是最深最宽的沟,无法跨越的④差异产生美丽,彼此接纳越过代沟欣赏对方,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4、对于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认识正确的是( )
A、父母不能尊重子女的独立意识 B、子女观点片面、偏激,不能理解父母的关爱
C、青春期和更年期闹战争,什么道理也讲不清
D、父母和子女双方都有责任,缺乏平等沟通
15、在家庭中,我们与父母之间发生矛盾时,首先需要( )
A、讲清自己的理由,明辨是非曲直 B、冷静下来,心来气和地与家长商量
C、坚持自己的想法,实现自己的目的 D、放弃自己的要求,躲开家长
16、与父母进行有效沟通,是明辨是非,寻求最佳结果的过程。进行有效沟通的基本要领是( )
①彼此了解是前提 ②尊重理解是关键 ③换位思考上是理解父母的有效方法 ④沟通的结果的求同存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
17、生活中,能够从容面对各种事件,从中品味美好生活,感受到幸福的人,是懂得生活艺术的人。从这个角度讲,与父母交往的艺术有( )
①赞赏父母,交往起来无烦恼 ②认真聆听,交往起来免误会 ③帮助父母,交往起来无障碍 ④对错输赢不必太计较
A、 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8、在下列家庭交往实例中,对聆听艺术运用正确的是( )
A、要帮妈妈做饭,妈妈:“好好学习去吧,这里我自己做就行了。”——妈妈喜欢我帮忙,但更看重我将来的发展
B、从网吧回家,爸爸:“你还回家干什么?!死在外边算了!”——爸爸不要我了
C、吃晚饭时,妈妈:“你除了吃还有什么优点?看人家小琦,又懂事,成绩又好。”——妈妈更希望小琦做自己的孩子
D、家长会后,爸爸:“考这点儿分,还有什么脸见人?!”——我不知羞耻
19、在家庭交往中,不与父母争输赢高低,不计较父母的过失,目的在于维护家庭中更重要的东西。这些更重要的是( )
①幸福 ②快乐 ③和谐 ④亲情 ⑤父母的面子 ⑥父母的权威 ⑦互相关爱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⑦ C、②④⑤⑥⑦ D、②③⑤⑥
二、认真比较、抓住重点、简要回答:
20、下面两段材料分别描述了父母之爱,请阅读后结合所学内容回答问题:
材料一:那时候只有过年时,生产队才分给家里几条鱼,通常是留给客人吃的;客人走后,您也舍不得吃,而当我也不夹鱼吃的时候,您却大吼一声:“狗东西!怎么不吃鱼?有毒啊?”话音未落,您已经夹了几块鱼到我的碗里了,然后又是一声吼:“滚远点去吃!”我很珍惜这不易吃到的鱼块,一直将它们留到吃完最后一碗饭。我多想再次在您的呵斥声中吃到您夹给我的菜!哪怕是一根腌萝卜,我也会捧着碗幸福地“滚”到一个角落里,在您威严的目光中慢慢地品味。
材料二:有网友设计了一则标题为“诚征母亲———春天的化身”的“寻人启事”:寻求一位女性,能煮饭、能缝纫、会护理、会补习功课、早起晚睡、永远忍耐、忘掉自己,每日工作至少十八小时,必要时要二十四小时不眠不休。每周工作七日、无娱乐、终身不得辞职……必要时牺牲自己的生命。
⑴你从哪些生活细节中感受到了父母亲人对你的爱?
⑵根据你的感受,父母之爱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21、近年来,一些西方的“洋节日”迅速在我国登陆。许多青少年热衷于与同学、朋友一起过“圣诞节”、“情人节”等节日,然而对“母亲节”(美国, 加拿大等国的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父亲节”(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感恩节”(美国是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加拿大是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一)这样的节日却热情不足。如果你在这样的节日里,将对父母说些什么感恩的话?用什么行动表达你的感恩?
22、“果壳是母亲留给孩子最后的保护,然而每一粒种籽都要冲破这层保护才能成长。”
下面这封求助信恰好反映了这样的问题,请你结合教材观点,替“欣欣姐姐”写一封回信。
欣欣姐姐:
我是一个好学生,我出生在一个幸福的家庭,爸爸妈妈对我百般关爱,我当然也是标准的好孩子。可现在我长大了,但爸爸妈妈对我的关爱还是和以前一样。我不知什么时候心里生出了点叛逆,当爸爸妈妈对我过分关爱时,我心底的叛逆便不知不觉跑出来了,我真想冲出爸爸妈妈为我建造的温室自由飞翔,但我也觉得对不起爸爸妈妈对我的关爱。我很矛盾,请帮帮我。
叛逆的好孩子童童
23、有同学在“中少论坛”向网友求助:“我的父母很唠叨,有时候为了一点小事就唠唠叨叨个没完,真不知该怎么办才好?”下面是一些网友的答复,请参考他们的意见,结合教材观点,提出你的建议。
语心愿:不想听时,说自己要学习。想听么,就听听呗!
郭强强:言听计从,久而久之他们就不唠叨了。
坏蚂蚁:如果他们说得太多的话,就到外面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吧!
心境:你可以用事实证明你已经长大,不用他们那么操心了。多和他们沟通。
空间记忆:妈妈的唠叨自然是为了你好啊!
65奶茶:许多孤儿想听父母的“唠叨”还没机会呢,所以能听见父母的唠叨还是挺幸福的。青苹果丫丫:如果你不同意他们的观点,就装作在听,心里反对好了。但决不能对着父母大喊大叫,这样会伤他们的心,就算哄哄他们也好。
你的建议:
三、能言善辨,论事说理,请你辨析。
24、有人认为家长使子女生活幸福就值得子女尊敬,若家长使子女生活条件太苦就不值得子女尊敬。
四、探究实践、请你参与
25、下面是课本中选用的两个故事:
在美国某城市,有一个醉汉躺在街头,警察把他扶起来,一看是当地的一位富翁。当警察说让我送你回家时,富翁说:“家?我没有家。”警察指着远处的别墅说:“那不是你的家吗?” 富翁说:“那是我的房子。”
某国内战期间,有一个中年男子与家人离散,几十个亲人丧生。后来,他打听到5岁的小女儿还活着,几经周折,冒死找到自己的亲生骨肉。悲喜交集的他紧紧地搂着女儿,泪流满面地说:“我又有家了。”
⑴采访身份、年龄、生活经历不同的5个人,了解他们对“家是什么”的看法。
代号 性别 年龄 身份 对“家”的认识
甲
乙
丙
丁
戊
⑵你认为“家”的含义是什么?
⑶在家的含义中,什么是最重要的?为什么?
26、在某市中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就初中学生与父母沟通情况的对388名初中学生进行了调查,部分数据统计如下:
所占比例(%)
男 女
不太喜欢与父母沟通 64 42.3
与父母沟通有障碍 48.7 37.2
主动与父母沟通 45.2 49
不会把自己的秘密告诉父母 81.8 83.3
请结合所学知识和自己的生活经验回答下列问题:
⑴这个调查反映了什么现实情况?
⑵根据你的分析,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哪些?
⑶怎样改善与父母的沟通情况,请你和几位同学共同想出一些沟通技巧,写在下面。
⑷请试验上述沟通技巧,效果如何?通过与父母的沟通,认识到与父母沟通有什么意义?
2005年秋八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单元单元检测
参考答案
一、选择。
1、C, 2、B、3,B 4、A,5、C,6、A、7、D,8、B,9、C,10、C,11、B,12、D,13、B,14、D,15、B,16、C,17、D,18、A,19、B
二、简答:
20、⑴根据自己的生活观察回答。略。⑵可参照教材第9页,略。
21、略。
22、符合情理,不违背教材的观点即可。例文如下:
童童:
青春期的孩子有点叛逆是正常的,那是自我意识萌发的表现。爸爸妈妈的百般关爱也是正常的,哪位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呢?怎么办?让父母看到童童的成长,最简单的办法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和父母好好谈谈,把他们建造的“温室”的“门窗”都打开,好让童童接触到外面的世界……继续做个好孩子吧,要感激父母给予的爱;总有一天你会从父母的“温室”中飞出去的,因为那时候你的翅膀已经长硬了!
欣欣姐姐
23、只要本着理解、尊重的原则,建议的内容有利于家庭和谐即可。具体内容略。
三、辨析
24、(略)
四、探究实践:
25、⑴略。⑵回答自己观点。⑶家的含义中最重要的是亲人、亲情。因为家,是我们情感的栖息地,是我们物质生活的后盾,还是我们娱乐的天地、天然学校和今后发展的大本营。有亲人、亲情才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否则家的上述意义都无法实现。
26、⑴反映了初中学生与父母存在沟通不畅的问题。⑵主要原因有父母和子女间相互不了解、缺乏沟通技巧、不能理解对方的真实用意等。⑶略。⑷效果略。与父母沟通的意义主要有:①增进双方的感情,②学习父母的经验,③促进互相理解,④促使家庭和谐等。
要一篇1000字的议论文 学习思想道德与法律的体会要一篇1000字的议论文 学习思想道德与法律的体会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在这个社会中,有许多行为规范约束着我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由小学生作文网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