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上篇作者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请找一处加以赏析 写景作文
话题作文 > 写景作文 > :八声甘州,上篇作者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请找一处加以赏析是由小学生作文网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八声甘州,上篇作者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请找一处加以赏析的正文:
第一篇:《大学语文模拟题》
大学语文各项要求及评分标准
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二、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三、判断题:
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四、古文阅读:
回答问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五、作文:(40分)
大学语文专科起点本科
试卷(一)
(本试卷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先秦时期,代表儒家思想的语录体散文集是( A )
A.《论语》 B.《庄子》 C.《左传》 D.《战国策》
2. 先秦时期,一部想象丰富、词藻瑰丽、多采用寓言形式和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散文集是
( C )
A.《孟子》 B.《左传》 C.《庄子》 D.《战国策》
3.鲁迅发表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D )
A.《祝福》 B.《阿Q正传》 C.《风波》 D.《狂人日记》
4.《季氏将伐颛臾》一文中,孔子用“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来批驳冉有推
卸责任的辩解,用的论证方法是( A )
A.演绎法 B.归纳法 C.对比法 D.类比法
5.下列文章中,通篇以寓言形式说理的是( B )
A.《寡人之于国也》 B.《秋水》
C.《季氏将伐颛臾》 D.《李将军列传》
6.陶渊明《饮酒》(其五)中,最能体现其忘我心态的借景抒情诗句是( C )
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B.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D.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7.郁达夫《故都的秋》一文的中心线索是( A )
A.故都秋天“清”、“静”、“悲凉”
B.故都的秋“深沉、幽远、严厉、萧索”
C.故都的秋“色彩浓、回味永”
D.江南的秋色淡、味浅
8.《李将军列传》选自( C )
A.《左传》 B.《战国策》 C.《史记》 D.《汉书》
9.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的体裁是( D )
A.寓言故事 B.游记 C.记事散文 D.寓言性传记文
10.在《种树郭橐驼传》一文中,郭橐驼种树的基本原理是( A )
A.“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B.“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
C.“其本欲舒,其培欲平” D.“爱之太殷,忧之太勤”
11.《宝玉挨打》中着力刻画的一个封建正统势力的代表人物是(B )
A.贾母 B.贾政 C.王夫人 D.薛宝钗
12.鲁迅《风波》中的赵七爷是个( C )
A.恶霸地主形象 B.满清官吏形象
C.封建遗老形象 D.地痞流氓形象
13.《风波》所描写的事件背景是( B )
A.1911年辛亥革命 B.1919年五四运动
C.1917年张勋复辟 D.1937年抗战爆发
14.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是( C )
A.柳永 B.苏轼 C.李清照 D.辛弃疾
15.诗作雄浑悲壮的南宋伟大爱国诗人是(C )
A.苏轼 B.辛弃疾 C.陆游 D.李清照
珍惜时间名言16.有“秋思之祖”之称的元曲作家是(D )
A.白朴 B.马致远 C.王实甫 D.关汉卿
17.《梦游天姥吟留别》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是( C )
A.鄙视权贵,追求自由生活
B.揭露封建社会现实的黑暗
C.讴歌仙境的光明与美好
D.表明了热爱名山大川的人生态度
18.曹操《短歌行》的主旨是( A )
A.渴望招纳贤才,及时建功立业 B.感慨亲朋离散,孤苦无依
C.感叹年华易逝,饮酒为乐 D.表露人生苦短,忧从中来
19.柳永《八声甘州》抒写的主要内容是( D )
A.悲秋 B.仕途失意 C.思乡怀人 D.羁旅行役之苦
20.《春江花月夜》的作者是( D )
A.杜甫 B.孟浩然 C.韦应物 D.张若虚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五个选项中,把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21.下列各句中的“无”字作“毋”,即“不要”解的有( )
A.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B.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
C.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D.求,无乃尔是过与?
E.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22.下列各句中的“之”字作动词“到、往、达到”解的有( )
A.是谁之过与?。 B.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C.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 D.送盂浩然之广陵
E.大将军不听,令长史封书与广之莫府 。
23.下列各句中的“焉”字作“何”解,可以翻译为“哪里”的有( )
A.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B.焉足以知是且非邪
C.斯天下之民至焉
D.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E.制,岩邑也,虢叔死焉
24.下列各句中的“于”字,有比较意,可译作“比”的有( )
我的课余生活作文A.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成都社会保险查询B.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C.此非盂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八声甘州,上篇作者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请找一处加以赏析
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E.霜叶红于二月花。
25.下列各句中的“与”字作“给予”解的有( )
A.与尔三矢,尔其勿忘乃父之志 B.胡虏易与耳!
C.求,无乃尔是过与? D.欲与大叔,臣请事之。
E.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题后的括号内填写“√”或“×”
26.成语“祸起萧墙”出自《季氏将伐颛臾》。( )
27.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有巨大成就的诗人。( )
28.继屈原之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杜甫。( )
29.陶渊明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位山水诗人。( )
30.王维是盛唐田园山水诗派的代表作家。( )
31.唐宋八大家中,唐代的两位作家是韩愈和柳宗元。( )
32.在晚唐诗坛上,李贺与杜牧齐名,有“小李杜”之称。( )
33.宋代词坛上开创豪放一派的作家是欧阳修( )
34.李商隐的《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是一首著名的叙事诗。( )
35.《红楼梦》今传本120回,前80回的作者是曹雪芹。( )八声甘州,上篇作者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请找一处加以赏析
四、古文阅读:阅读苏轼的《前赤壁赋》,回答36~45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酣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
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沦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36.在散文发展史上有"韩柳欧苏"四大家之说,其中“苏”是指( )
A.苏秦 B.苏辙
C.苏轼 D.苏洵
37.苏轼《前赤壁赋》是一篇( )
A.骚体赋 B.骈赋 C.律赋 D.文赋
38.《前赤壁赋》所继承和发展了的赋体的传统表现手法是( )
A.铺张扬厉 B.夸饰 C.大力描述 D.主客问答
39.下列《前赤壁赋》的几组句子中,属于对偶句的有( )
A.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B.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C.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D.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E.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40.苏轼《前赤壁赋》中描写洞箫声:“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
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这里采用的修辞手法有( )
A.比喻 B.借代 C.对偶 D.夸张 E.排比
41.苏轼《前赤壁赋》“横槊赋诗”一句指称的人物是( )。
A.韩愈 B.苏辙 C.苏轼自己 D.曹操
42.“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中的“兴”可以翻译为:( )
A.起B.兴致 C.流行 D.发动
43.“举酒属客”中的“属”意为:( )
A.倾注,引申为劝酒 B.属于 C.归属 D.隶属
44.“凌万顷之茫然”中的“凌”意为:( )
A.冰 B.升高 C.侵犯 D.漂浮
45.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子之所共适”中的“适”意为:( )
A.适合 B.享受 C.恰好 D.舒服
五、作文: 60分。
题目:责任
要求:A.必须写成议论文;B.字数不能少于800字;C.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第二篇:《赏析八声甘州》
赏析八声甘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2014年高考作文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闲愁?
首先,要说明一下柳永作这首词的背景及解释这首词的大致意思。初入世竟因谱写俗曲歌词,遭致当权者挫辱而不得伸其志。他于是浪迹天涯,用词抒写羁旅之志和怀才不遇的痛苦愤懑。此词抒写羁旅悲秋,相思愁恨,大约作于游宦江浙时。上片写景。下片抒情。苏轼对其评价很高,说其间佳句“不减唐人高处”。译文如下: 面对着傍晚时的急雨从天空洒落在江面上,经过一番急雨的洗涤,秋天愈发的清冷。秋风渐渐地凄凉紧迫,山河冷清落寞,落日的余光照在楼上。到处是红花凋零绿叶稀落的衰败之景,渐渐地美好的景物衰残了。只有长江水呀,毫无声息的地向东流去。 不忍心登上高处遥望远方,眺望故乡,但是故乡是那么遥远,想要回家的念头无法收住。叹息许多年的漂泊不定,什吗事情将我痛苦的久留在他乡异地?想我的红颜知己定在小楼上长久张望,不知多少次错把远方的小船当做我乘舟归来。怎么知道我,也正倚着栏杆,如此这般的愁闷伤心。
上片用铺叙的手法,点出了时间,天气,环境,
寓情于景,
恋家乡之情。再看下片作者是如何抒发感情。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上片景物无一不令人触目伤心,故不忍登高。但作者却忍不住登高,因为他想望一望故乡,但望过之后却更加伤心,无法束住自己的思乡之情。直接抒发自己的思乡之苦,词人内心的情感极为复杂,因怀念故乡而登高临远但思乡又不能回乡,情感难寻慰藉,徒增无限惆怅。因此他既登高望乡却又怕登高。“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柳永在《戚氏》中写道“未名未禄,绮陌红楼,往往经岁迁延”,作者终年羁旅在外,且没有名禄加身,是因为外事牵绊不能回家,还是因为自己无颜回家?其中滋味,只有作者知道呀!“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此句为虚写,作者假象自己的红颜知己也登楼相望,盼自己归来。由单向思念写为双向思念,情感更深沉,从表达手法上显得文笔更曲折,引人玩味,设想佳人的盼归虚实相生、曲折委婉而又真实细致地表现了主人公旅途飘泊、失意苦闷的心情。作者下文会写到思人,其实在上片中早有暗示,残照即夕阳是常用来表示男女相思不相见的愁思的意象。“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闲愁?” 而“争知我”三字化实为虚,使思归之苦,怀人之情表达更为曲折动人。我也是正登楼远望,思念你呀。更加突出强调重复了相思之切。用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的手法将自己的思
乡怀人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这首词的艺术性极强,无论
在字词的雕琢还是在谋篇布局上都是佳作。大量的意象应用,词性灵活变换,修辞手法的妙用造就了这首完美之词。情感真实强烈,让人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真可谓“寄意红尘荃不察,柳郎以文名天下。”
且去浅酌低唱,何要浮名?一句话将柳永扫除仕途。也注定了他一生的羁旅漂泊,穷困潦倒。但柳永的“凡有井水引处,即能歌柳词”的文采不会被埋没,奉旨填词也会流芳千古。我们在欣赏其词时,也应学习他的品格。无论身处何境都应不懈拼搏,换种生活,不换的是态度,最终还会成功!千年修得金身在,万里可追浮云归。
第三篇:《学会鉴赏诗歌二答案》
了解常见题材诗歌的情感内涵
一、常见的古典诗歌题材
一般来说,按内容可以把诗歌分为:送别抒怀诗、羁旅思乡诗、思妇闺情诗、山水田园
诗、怀古咏史诗、咏物言志诗、边塞征战诗、即景抒怀诗、哲理诗等。
(一)欢聚离散皆是缘——送别诗
送别抒怀诗是古诗词中的一个大类。他们一般按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
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类诗歌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如柳永的《雨霖铃》。
这类诗歌在艺术手法上大多是采用触景生情、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也借助于想象、联想塑
造形象。送别诗常见的情感有:
1、依依不舍的留念。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
2、情深意长的勉励。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坦陈心志的告白。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二)何人不起故园情——思乡诗
①分析人们思乡缘由。
战乱频仍;山长水阔;久戍边关;宦游不归;漂泊在外; 贬官异地;雁归故乡; 逢年过节。
②了解常见思想情感。
羁旅愁思:孟浩然《宿建德江》;思念亲友: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征人思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八声甘州,上篇作者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请找一处加以赏析由小学生作文网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