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交的诗句 200字作文

时间:2025-01-13 22:03:30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字数作文 > 200字作文 > :绝交的诗句是由小学生作文网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绝交的诗句的正文:

篇一:《绝交的诗意》

绝交的诗意

2005年5月13日 14:35

绝交是个耐人寻味的举动,它必得满足的一个条件恰恰春浴跟它的结果构成了反对。千金易得,知音难期。朋友该是人世间最能给人安慰和温暖的东西之一吧,何以先“交”而后“绝”之?不用说,那原因一定很复杂,其情感也势必很激烈,而绝交的诗意也正在于此。

2014年思想汇报

古人耿直,乃好绝交。《论语》里说:“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易》也称:“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可见先秦时代对友谊的好处已经颇有会心,尽管最爱研究君子和小人分野的孔子还是时常有“道不同不相为谋”的感叹,但总的来说还不失为“温柔敦厚”。到了汉代,绝交的举动也随着人的中学生内在自我的日益觉醒而火药味渐浓。这一时期断交的故事颇不少,但把绝交当成天大的事写进文章且青史留名的,东汉的朱穆要算第一人。品行很方正的朱穆,有感于一个叫刘伯宗的朋友“一阔脸就变”的丑行乃愤而与之绝交。他写了一封绝交信历数刘伯宗阳奉阴违的事实,还附了一首绝交诗云:“北山有鸱,不洁其翼。飞不正向,寝不定息。饥则木揽,饱则泥伏。饕餮贪,臭腐是食。填肠满嗉,嗜欲无极。长鸣呼凤,谓凤无德。凤之所趣,与子异域。永从此诀,各自努力!”诗中朱穆自比为高洁之凤,斥刘伯宗为恶俗之鸱,骂得好不痛快!事实证明,朱穆果然开了一时风气。蔡邕在《正交论》里有“疾浅薄而携贰者有之,恶朋党而绝交者有之”的话,说的正是当时的盛况。后来南朝梁代的刘孝标甚至还写过一篇《广绝交论》为朱穆隔代声援。

这其间,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管宁割席”了。因为朋友华歆在锄地时发现一片金子并将其掷出去(说明他眼里还是有金子),又在同席读书时被窗外车马经过的喧闹声所吸引而“废书出看”(说明他不甘寂寞),管宁就把好好的一张席子一刀两断,说:“子非吾友也。”在这则绝交故事中,有一个在场的道具——席子,还有一个不在场的利刃——剪子或者刀。正是这一点使管宁的绝交行为在其绝决性上超越了朱穆,撇开管宁在今天肯定交不到朋友的推断不论,那把看不清形制的刀具躲在历史的暗处闪闪发光,的确晃得我们这些稀里糊涂的现代人睁不开眼。

有一段日子,我一直迷恋着那些绝交的故事。我常常想到另一个更为经典的案例,故事的主人公嵇康甚至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在中国历史上的旷世奇文《与山巨源绝交书》里,魏晋之际最“酷”的美男子嵇康显得有些小题大作。读过这封绝交信的人难免都会犯嘀咕:老朋友山涛推荐的官儿你可以不做,可也犯不着“绝交”啊?绝交就绝交吧,干嘛又把人骂个狗血喷头?其实,想不通就对了。因为“刚肠疾恶”的嵇康不过借力打力,通过痛骂山涛表明坚决不与司马氏合作的政治立场而已。这封信最终成为把嵇康推向断头台的引线之一。众所周知,行刑前,嵇康顾视日影,弹奏了一曲《广陵散》,遂成千古绝唱。可在这唯

美的死亡之前发生的“托孤”事件却未引起充分的注意。嵇康没有把他八岁的儿子嵇绍托付给当时在场的哥哥嵇喜,却出人意料地交给了山涛,还对儿子说:“有山巨源在,汝不孤矣。”这不能不让千年后的我们大跌眼镜,在嵇康心里,所谓“绝交”的对象并非山涛,而是心怀鬼胎又杀红了眼的司马氏。正是在这一刻,死亡的诗意和绝交的诗意才令人心动地交织在一起。

对于今人来说,绝交不仅洋溢着童年的天真,甚至还有些残忍的奢侈。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干嘛那么认真!可你得承认,古人的顶真中的确散发着更多的人的气息。古之绝交者往往外表似儒而骨子里近道。朱穆写过儒学气很浓的《崇厚论》,可里面却有“德性失然后贵仁义,是以仁义起道德迁,礼法兴而淳朴散。故道德以仁义为薄,淳朴以礼法为贼也”这样放肆的话,可见他所说的“厚”其实紧贴着“道”。这和嵇康高喊的“越名教而任自然”、“非汤武而薄周孔”并无二致。礼失求诸野,道不同则不得不诉诸“绝交”。绝交其实是一种表态,它主要不是宣布和某个个体的分道扬镳,而是为在世俗与人海中奋力区别出自我而发出的一声近乎绝望的呐喊。现代人绝交行为的减少不是出于理性的成熟,而是少了一些执著和操守,多了许多得过且过的私心杂念。

我的绝交故事主要集中在童年,但二十多岁时也和朋友写过绝交信。关于此点我只想说,绝交的滋味是很苦的,尽管里面多少残留着一些古典的诗意。

选稿:一凡 来源:文汇报 作者:留白

篇二:《古诗词鉴赏《君子绝交,怨而不怒:《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赏析》》

君子绝交,怨而不怒:《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赏析

摘 要:本文通过结合相关史实,介绍,分析了《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作者纳

兰性德的生平和诗文的风格特点,同时,对《木》诗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从字句的意义和作者的写作意图等方面解释了诗文,对于提高我们古典诗词鉴赏的水平,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纳兰容若 典故 绝交词

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心人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也许我们对这首诗不熟悉,但是这首诗里的前两句想必人尽皆知吧,“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这是很多年轻人喜欢用来描写爱情的句子,那么对于这首诗中的情感和作者纳兰容若我们又了解多少呢?

一、关于纳兰容若

历代文学,大都说唐诗、宋词,然至于清代词人,在当今能够名世的也只有一个了,那就是本诗的作者,纳兰容若。纳兰容若的词风,可谓南唐后主李煜的传人,直抒胸臆,独发灵性。王国维有评:“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初入中原未染汉人习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要想更加深刻的理解纳兰容若的词风以及本诗,那就得对纳兰容若的身世做一次寻根。

纳兰容若,原名纳兰成德,后来为避东宫太子之讳,改为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其祖于清初入关,战功彪炳,其父明珠,是康熙朝权倾一时的首辅之臣,也正是他给了容若这个家中长男以人见人羡的贵公子的出身和精英级的满、汉两种传统的教育。这种天生的富贵造就了纳兰容若一副贵公子的气质与风骨,所以,容若的词也带有了这种“贵族气”。诗歌,就其精神意义来讲,是高贵的,它需要高贵的声音和高贵的情怀,在这层意义上,纳兰容若非常符合贵族的标准。王国维的那句话说纳兰词之所以高妙绝伦,正因为“未染汉人习气”,其实王国维的话应该这样理解:纳兰容若兼具了汉文化的深厚修养和满人的质朴天真,正是质胜文则史,文胜质则野,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容若天资聪颖,博通经史,工书法,擅丹青,又精骑射,十七为诸生,十八举乡试,二十二岁殿试赐进士出身,后晋升一等侍卫,常伴康熙出巡边塞,三十一岁时因寒疾而死。就其生平看来他也几乎拥有了世间的一切,然而容若就是一个情深不寿的典型,仅仅活到三十一岁,他的死就像钱塘苏小小给人的感觉一样,说不清的惆怅。

二、《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赏析

快乐和感动往往来自于不求甚解,这是一件无可厚非的事。

比如一句我们经常用以自励的话:“言必信,行必果”,我们觉得这才是君子气概,但在《论语》里,原文还是有下半句的:“言必信,行必果,小人哉”,如果再往下看:“抑亦可以为次矣”,这就是说:这种言必信,行必果的人虽然都是不怎么样的小人,但也不算太糟糕,也凑合算了吧。

现在,这首容若最著名的《木兰花令》也有相似的情况在。

“人生若只如初见”,我们如果只读这最感人肺腑的头一句,必然以为这是一首情诗,也必然会把这一句抄录在心里,作为一则亘古而永恒的爱情箴言。容若这句词的魅力在于:他直指人心地写出了一种爱情世界里的普世情怀。尽管他的本意未必如此。

词题“拟古决绝词”,首先点名了这首词是“拟古”,也就是说,作者要模拟古诗的风格和题材写一首。容若这回拟古拟的“决绝词”便可见于《宋书-乐志》所引的《白头吟》:“晴如山上云,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意思是:我的心明明白白、透透亮亮,听说你现在脚踩两只船,所以我来跟你一刀两断。——注意这个这个主题:“绝交”。这可不是什么缠绵悱恻的爱情,而是毅然决然的分手。

那么,容若突然也来这么一首《拟古决绝词》是要与哪位女子决绝呢? 我们需要再看一首诗: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明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这是唐代张籍的一首名诗,全诗是一个女子对一个男子表白的口吻:你知道我是有丈夫的,但是你还送我一双明珠。我对你的情谊非常感动,便把明珠系在了我的衣服上。但是,我家并不是小户人家,我丈夫也不是贩夫走卒,我虽然知道你对我好,但我誓死要与丈夫同生死。明珠还给你好了,只恨我们认识的太晚。——末句“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千古传为名句,但是、这首诗,通篇男女之情,实际却和男女之情毫无关系。

这首诗的题目是《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当时,藩镇李师道四处笼人,渐成与中央政府形成分庭抗礼之势,张籍也是个名人,也在李师道的笼络之列,于是,张籍便写了这首诗作为对李师道的婉拒,借节妇的口吻表白心迹:您的好意我心领了,但我这辈子是跟定中央政府了——这便是诗词字《离骚》以来的一个重要传统:以男女之情寄托别样情怀。

所以,容若的这首“人生若只如初见”未必就是在写男女之情事的。 这首诗,看似明白如话,实则用典绵密。“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秋风画扇,引自汉成帝时,班班婕妤受到冷落,凄凉境下以团扇自喻,写下了一首《怨歌行》:

新裂齐纨素,皎洁如白雪。

裁成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扇子材质精良,“出入君怀袖”自是形影不离,但秋天总会到的,等秋风一起,扇子再好也被扔在一边。——这就是秋风画扇的典之所出。“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是说人与人之间,若始终如初见时那么美好,就如同团扇始终都如初夏时刚刚拿在手里的那一刻就好了。

下面两句“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心人易变”,也是用典,出处就在谢朓的《同王主簿怨情》:

掖庭聘绝国,长门失欢宴。

相逢永荼蘼,辞宠悲团扇。

花丛乱数蝶,风帘人双燕。

徒使春带赊,坐惜红颜变。

平生一顾重,宿昔千金贱。

故人心尚永,故心人不见。

谢朓这首诗,也是借闺怨来抒怀的,其中还用到“悲团扇”的典故,正是前面提过的班婕妤的故事。这首诗最后两句“故人心尚永,故心人不见”正是容若“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一语之所本。大略是说你这位故人轻易地就变了心,反而说我变的太快了。

下片继续用典,“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这是唐明皇和杨贵妃的故事。长恨歌中有诗“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这个长生殿就在骊山华清宫,这便是“骊山语罢清宵半”的来源。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这里的“薄幸锦衣郎”说的还是唐明皇,“比翼连枝当日愿”则是唐明皇和杨贵妃在长生殿约誓时说的“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做连理枝”。容若的意思应该是:虽然故人变了心,往日难再,但好歹过去我们也是有过一段交情的——以过去的山盟海誓对比现在的故人变心,似有痛楚,似有责备。

但我们始终无法说清楚容若的这首词到底是真有本事,还是泛泛而谈。

也许这是他一位故友的绝交词,也许只是泛泛而论的交友之道。但以容若为词独抒灵性的主张,前者更容易让人相信些。

这首词,若作情事解,则看似写的浅白直露;若依词题解,实则如同容若性格一般,温婉含蓄,怨而不怒,正是“君子绝交,不出恶声”的士人之风。——这样一番解释下来,也许破坏了一些人原来心中的哪一点爱情美感,但是不要紧,前面讲过人们一直有“断章取义,为我所用”的传统,我们继承并发扬好了。

篇三:《绝交教学设计》

《绝交》教学设计

三年组 怀跃萍

教材简析

《绝交》是快乐读书屋中的一篇课文,写了两个孩子绝交的经过和绝交后的心理变化。整首诗的语言生活气息浓郁、儿童特点突出,读起来清新流畅,如同面对面地倾心交流。

设计理念

本设计突出“以生为本”的指导思想,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学会读书,学会说话;既发展语言,又健全人格。

教学目标:1.自主阅读,读懂课文,懂得珍惜同学之间的友谊。

2.认识课文中的10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朗读课文,体会诗中主人公内心情感的变化。

教学准备:生字卡、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字导入:出示:“绝”字,同学们黑板上这个字你们认识吗?谁能用这个字组词呢?并说说这个字电子表在词中的意思?

(生,自主探究回答,可说各种词,如:绝句、绝种、灭绝都可以,只要能导出绝交),并引导出近义词绝交,也可以理解为断交。

2.课件演示:教室里,两个小男孩正在学习,但都有点心不在焉。一小男孩斜着

眼睛偷偷地看同桌,同桌也正垂着眼睛悄悄地看他,四目相对,他俩又慌乱地把脸转开,不知所措。是呀,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快乐读书屋”去探个究竟吧!(板书课题)

(课始,将诗文中刻画最细腻、最生动的画面呈现给学生,不仅是为了吸引学生,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较快地进入文本情境,更主要的是激起学生对文本故事的探究欲望,引发阅读期待。)

二、自主学习,感知内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把课文中的生字圈画出来,通过查字典或请教他人,再多读几遍认识它。

2.把课文读给同桌听,相互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3.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学生在反复朗读实践中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并在读中与汉字反复见面,达到在记中落实识字任务的目的。)

三、朗读课文,读中感悟

(一)绝交的原因。

1.他俩为什么绝交?(吵架了,闹翻了脸„„)

2.请你体会一下第1小节所写的情境,读读这一小节。(指名读)

(扣住课题,联系生活体会绝交时的心情,把自己的体会用朗读表现出来。)

(二)绝交后的行为。

这对昔日的好朋友吵完架后,除了互不说话,看看他俩还做了些什么?

1.默读课文1~4小节,并用笔画出这对昔日的朋友现在是怎么做的。

2.同桌相互交流。

3.指名汇报。

4.出示课件“还东西”“画线”“叫前后同学传递信息”“挑毛病”等画面。学生边观看边配词(诵读相应的诗句)。

5.指导朗读1~4小节。

(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先整体感知再具体感悟,先想象画面再呈现画面,结合文本练习表达,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

(三)绝交后的心理感受与变化。

1.体会他们先前的友谊。

2.指名读第5、6小节。

想想从前的友谊,面对现在的尴尬,此时此刻他们会怎么想呢,指名说说。

3.是呀,孩子们,正像你们所说的,他们俩此时也很怀念从前的生活、从前的友谊,这两个孩子也渴望重归于好。指名读、齐读最后一小节。

(顺着课文情节的发展,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主人公心情的变化,在文本的情境中体会“同桌”对“言归于好”的那份渴盼。)

四、巩固识字

1.检查生字认读情况。(小组互相检查识字或由教师用卡片抽查,做识字游戏。)

2.把生字词送回课文中,再次自由读课文。

3.课外摘抄:摘抄有关“交友”“友情”的名言警句或谚语,读一读,背一背,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共同评赏。

例如:

(1)朋友之间应该记住恩惠,忘记怨恨(记人之善,忘人之过)。

(2)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3)树直用处多,人直朋友多。

五.课外练笔:写一写“同桌,我想对你说”或“XX,我想对你说”。

篇四:《历代诗词选》

目录

先秦 ....................................... 1

周南 关雎 ............................................................. 1

周南 桃夭 ............................................................. 1

周南 芣苡 ............................................................. 1

周南 汉广 ............................................................. 1

召南 野有死麇 ..................................................... 1

召南 摽有梅 ......................................................... 1

邶风 静女 ............................................................. 1

邶风 谷风 ............................................................. 1

邶风 击鼓 ............................................................. 2

邶风 燕燕 ............................................................. 2

鄘风 桑中 ............................................................. 2

鄘风 柏舟 ......................

绝交的诗句由小学生作文网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热门排行: 2016拜年词 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