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消费大国的文化隐忧 200字作文

时间:2025-01-13 20:25:01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字数作文 > 200字作文 > :奢侈品消费大国的文化隐忧是由小学生作文网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奢侈品消费大国的文化隐忧的正文:

第一篇:《传统文化对中国奢侈品消费行为的影响》

传统文化对中国奢侈品消费行为的影响

今年9月,慧聪邓白氏研究发布了一项关于中国大陆奢侈品消费研究的白皮书,白皮书显示,2009年我国奢侈品消费总额为770亿元人民币,约合114亿美元。中国高端人群的奢侈品购买力是日本人的1.5倍,是美国人的3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惹眼的奢侈品高成长市场。然而,中国市场的奢侈品消费行为动机与国际市场大为不同 ,其中传统文化因素对中国奢侈品消费行为产生重大影响。

奢侈品“Luxury”一词源于拉丁语中的“Luxus”,本意是“ 闪闪发光的东西”,后来引申为“超乎寻常的创造力”,再后来则演变为浪费、无节制、甚至放荡的意思。近代以后的西方把“奢侈品”用于描述“在各种商品生产和使用过程中,超出必要程度的费用支出及生活方式的某些方面”,剑桥高阶辞典把此解释为乐于拥有的非必需昂贵品,韦伯斯特辞典的解释则是能够增加人的愉悦和舒适感,但非必需。

在中国人的观念,奢侈总是和浪费挥霍联系在一起,具有明显的贬义色彩。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奢侈定义被彻底打破。“奢侈品”这一舶来词以一种奢华的、独特的、稀有的形象出现在国人面前,为极少数权贵、顶尖人士所拥有,因而拥有奢侈品成为判断人们富贵与否的标志。由于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人们购买此类奢侈品的消费动机相对于西方而言有其特殊性。

奢侈品在每一个不同的国家有其不同的社会功能,具体内容是由每一个国家深层的文化影响因素决定的。Vigneron,Franck and Lester w.Johnson(1999)在研究西方消费者奢侈品消费动机时,采用了自我取向相关的概念,将消费者分为两类:公众性自我知觉者和个我性自我知觉者,认为前者在购买奢侈品的消费动机时是;炫耀、领先、从众;后者则是为了自我的享乐和追求精致。在中国,由于受到儒家集体文化的影响,中国奢侈品消费者被普遍认为是公众性自我知觉者,消费动机包括;炫耀、从众、社交、身份象征。

一、炫耀动机

加拿大经济学家约翰·雷早在18世纪时就提出了“炫耀性消费“这一概念,认为人们购买奢侈品是为了满足虚荣心的需要,是一种超越他人的欲望,目的是为了占有他人不曾占有的东西。美国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凡勃伦用炫耀性消费一词来指人们用显著可见的证据证明自己有能力支付奢侈品的愿望。凡勃伦提出,人们要获得并保持尊荣,仅仅保有财富或权力是远远不够的,有了财富或权力还必须能够提供证明。炫耀性消费就是为财富或权力提供证明以获得并保持尊荣的消费活动。

通过研究发现,中国人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中,侧重于依赖性的自我,即在自我概念上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依赖关系,其行为是基于和他人之间的基本关系。在个人消费方面,关注与自己相关的人对自己购买行为的反应。因此,中国消费者在购买奢侈品时,更多的是外部的社会性需求而非内在的自我需求。最明显的表现在于,改革开放以后,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通过选购国外奢侈品来表明自己新的经济和社会地位。社会学家就曾分析,奢侈品消费是从匮乏社会向富裕社会过渡时期的一种特定社会心理的反映,当人们面临自己突然增加的财富时,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富贵的标志”,来满足财富增加后的一种心理释放。这是一种阶段性、自然性的心理需求。

二、从众动机

依赖性文化中的个人重视组织规范的法制性,倾向于用团体的标准来要求个人,以此判断一个人是否从属于该特定的群体。影星刘涛在结婚当日,迎亲车队中由于出现兰博基尼、法拉利、宾利等名牌轿车备受瞩目,其后,她在博客里提到车子是自己先生所在的车队提供的并非个人所有。据悉,这个车队本身就是一些喜欢跑车的人士自发组成,该车队入会要求颇高,会中成员非富即贵,即使刘涛本人否认夫家富裕这一说法,但是

公众还是从这一行为中推测出其不菲的身家。Wong&Ahuvia(1998)就认为消费品牌可以作为特定社会群体的标志,拥有特定的品牌可以帮助消费者增强自己所处群体中的成员识别。近来,一项关于顶级名牌跑车中国销售情况表明,中国大陆顶级名牌跑车的主要消费群体呈现年轻化倾向,即所谓的“富二代”已成为这类顶级消费品的主力军。对于已步入社会上层的中国消费者来说,购买和拥有某种奢侈品是自己所处的群体界定成员资格的一个重要标准和要求,这驱使他们去进行奢侈品购买和消费。

三、社交动机

在中国,很多奢侈品购买并不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而通常被人们作为礼物来满足所在团体的需要。送礼时中国消费者购买奢侈品的主要用途之一。Belk(1994)指出“在中国奢侈品被看作是最好的礼物”。Wong&Ahuvia(1998)也发现“礼物交换是东方人获取奢侈品的重要渠道之一。礼物可以用于向他人表达尊敬和尊重,也可以被用作一种人情资源,分配给别人,礼物作为人情和面子的载体,是建立和保持社会关系的重要纽带。另外要注意的是,Ger&Belk(1996)强调了购买奢侈品最为礼物送给家庭成员,用奢侈品包装自己的家人,以突出自己的家族财富和地位对处于东方儒家文化影响下的消费者的重要性。

四、身份象征

强大的社会等级制度是集体主义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中国儒家文化社会里,社会等级制度和观念不仅合理存在,而且被广泛认同。对于中国人来说,社会等级不仅意味着成就,而是以个人及其家庭、亲属乃至宗族地位的确定标志。劳力士(Rolex)、浪琴(Longines)等为代表的瑞士名表已成为男性消费者身份地位的象征,而卡地亚(cartier)、路易·威登(LV)这样的知名手袋则是女性消费者身份地位的象征。张梦霞(2005)认为,奢侈品消费行为更多地表现为一种象征性购买行为。中国消费者对奢侈品德偏好通常被看做是物质主义和地位消费的一种符号,中国的奢侈品消费会出现如此大幅度的增长,等级观念导致的物质主义和地位消费需求,是中国消费者购买奢侈品的深层动机倾向。奢侈品消费大国的文化隐忧

综上所述;在欧美市场经济持续不景气、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及社会阶层分化的大背景下,国际知名的奢侈品品牌纷纷在中国设立销售网点,进行长期投资,奢侈品消费在中国迅速增长与中国长期以来的儒家文化和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影响有关,中国的奢侈品消费模式与西方成熟市场有着很大的不同,首要表现为消费动机的差异性,但正如前文所说的,这是一种阶段性、自然的心理需求,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未来中国将会进入一个数目庞大的“人群集体奢侈”高档消费时代。

第二篇:《中国奢侈品消费现状探究》

中国奢侈品消费现状探究

学生姓名:高冰霞 吴园玲 李若弘 刘影

系 (部):经济管理系

年 级:

专 业:会计学

学 号:

20131333奢侈品消费大国的文化隐忧

20131759

高中命题作文

20131536 2013级 2班 20122250奢侈品消费大国的文化隐忧

摘要:奢侈品市场在国外已有很久的历史,自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奢侈品集团进驻中国,中国逐步进入奢侈品消费大国的行列。本文主要分析中国奢侈品市场的需求变化的趋势和特征,以及探讨中国奢侈品消费增加的原因及后果。

关键词:奢侈品 消费 消费者 市场特征

中国奢侈品消费现状探究

一、中国奢侈品市场的需求变化的趋势

要想研究中国奢侈品消费现状探究,首先我们应该了解什么是奢侈品。其实,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都会听见别人说 “那个人买的东西好贵啊,真是败家啊,经常都在买奢侈品”的话语。但是“贵”就真的一定是奢侈品吗?在写这篇论文以前我也有这样的错误的想法,那么奢侈品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呢,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专家给奢侈品定的含义吧!奢侈品在国际上被定义为“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的,具有独成长瞬间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又成为非生活必需品。在经济上讲,奢侈品指的是价值与品质关系比值最高的产品。从另外一个角度上看,奢侈品又是指无形价值与有形价值关系比值最高的产品。从商品学上讲,价格高并不意味着就是“奢侈品”,“奢侈品”的高价性也绝非是生产与使用过高过多的物质成本的积累与堆砌,而是在其背后有一个完美体系支撑和百年文化传承。所以,仅仅价格昂贵并不能认定一件商品就是奢侈品。虽然中国人自古就知道“一分价钱一分货”的道理。即使是以最昂贵的面料和最昂贵的手工等组合成最昂贵的制造成本,业内人士依然会直接告知你,奢侈品

的利润率是按照几倍于成本来计算的,而不是百分之几。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中国奢侈品市场的需求变化趋势及其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繁荣、活跃,奢侈品消费人群增长速度之快吸引了全世界奢侈品品牌的目光。2005年安永中国的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奢侈品占全球销售额的12%,中国成为世界第三大奢侈品消费国。2008年后,受经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传统奢侈品消费大国日本和北美奢侈品消费额剧降35%,而中国的奢侈品消费总额却递增了8%~10%,达到86亿美元。截至2009年末,中国奢侈品消费总额占全球27.5%,并且世界奢侈品协会正式公布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2013年数据显示,中国人的奢侈品消费已占世界比重的29%。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这一比重仍将不断攀升。奢侈品消费大国的文化隐忧

二、中国奢侈品市场的特征

“等我有了钱„„”几乎每个人都在心里装着一个或几个奢侈梦。刚刚富裕起来的中国需要“奢侈”一下,需要用某种标志性的东西彰显自己的财富与成功。欧洲人、日本人、中国香港人都经历过这个阶

段。奢侈是人的一种梦想,梦想产生需求。与欧洲成熟的奢侈品市场比较,目前中国的奢侈品市场有其特殊性。

1、奢侈品消费快速增长。近10年内中国的奢侈品消费迅速增长,2004年中国有1.75亿消费者有能力购买各种品牌的奢侈品,占总人口的13.5%。2005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奢侈品消费国,奢侈品年销售额已超过20亿美元,经常购买奢侈品的消费者在1000万-1300万人之间;世界奢侈品协会的最新报告显示,2008年中国奢侈品年消费总额达86亿美元,已超过美国,仅次于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作为一个经济处于长期发展,人均GDP1000多美元的国家,中国的奢侈品市场虽然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奢侈品消费却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

2、中国消费者对奢侈品品牌认知度不断提高。国际奢侈品牌在欧美市场不景气和人口低增长的压力下,纷纷加大在华投资的力度。据国际奢侈品协会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世界公认的顶级奢侈品品牌中已有超过8成进驻中国。国际奢侈品牌通过举办各种展会、发布会,开设精品店,宣传其品牌,中国消费者对奢侈品品牌认知度不断提高。

3、奢侈品消费人群年轻化,奢侈品消费的主力军是中产阶级。中国奢侈品消费者人数众多,构成复杂,但与欧美国家奢侈品市场不同的是,中国的奢侈品消费者呈现出明显的年轻化特征,且奢侈品消费的主力军是中产阶级。与西方发达国家中老年人才是奢侈品消费的主力有明显的不同。

4、奢侈品消费者的消费心态不成熟。奢侈品消费是一种享受超出社会平均价格水平的消费。中国的奢侈品消费人群中有一部分被称为“月光族”、“新贫族”,他们收入不算高,为享受消费奢侈品换来的虚荣,往往为购买价格水平难以承受的奢侈品而入不敷出,这是一种超越自身承受能力的奢侈品消费,它以牺牲未来的生活质量为代价。在消费心理上,虚荣大于品位。中国奢侈品市场显示出很强的虚荣消费,也就是炫耀性消费。有了财富或权力还不够,还必须用什么东西证明出来,炫耀出来,让别人知道,于是,奢侈品就成为最好的证明和说明。与欧洲相比,品位式的享受性消费比较少,奢侈主要是做出来给别人看的。

5、消费人群结构多元化。欧洲是以私人消费为主,我国奢侈品消费者由三大人群构成:第一种人是位高权重者,第二种人是富人阶层,第三种人是外企白领。另外,单位购物则是中国奢侈品市场的另外一大特色,许多公司购买奢侈品送给大客户、生意伙伴和政府官员。

6、在消费地点上,大多通过旅游实现。根据法国旅游局统计,中国旅游者在法国的平均消费金额远远超过欧美游客,目前全球顶级晃牌消费额中中同人占据了5%的比例,其中3%也是中国游客在海外购买的。

7、奢侈品消费以产品为主。中国的奢侈品消费主要集中在私人用品上,而在欧美国家,只要拥有最高的质量,最深厚的文化内沤和艺术性,个古老的灯具,听新年音乐会都可以成为奢侈品消费。

第三篇:《阅读答案__就在近两年,中国人对奢侈品的消费热情空前高涨》

就在近两年,中国人对奢侈品的消费热情空前高涨,原因很多。流动性过剩、人民币升值,境外采购变得相当划算;3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等等说法,也令中国人的国际地位在西方媒体及民众意识中大为提升,国“财大”则民“气粗”。于是路易·威登、香奈儿、爱马仕、卡地亚种种过去可远瞻而不可亵玩焉的物件,飞入寻常百姓家。奢侈品,仿佛正在向着“必需品”的角色转化,装点着中国人最看重的“面子”。

此举在欧洲受到热烈欢迎。欧盟贸易委员德·古赫特在接受采访时说:“在欧洲的很多奢侈品店,都能看到中国人的身影。这对欧洲经济有利,我们何乐而不为?”然而作为众多奢侈品的发源地,欧洲人是如何看待奢侈品呢?德·古赫特说:“这是一个小众的市场,只有少数人买得起。”

欧洲的小众趣味到了中国,竟成了大众流行,比这更有意思的是,“名牌纸袋”也随着奢侈品的行情一路看涨。买不起名牌包?没问题。拎一个印有名牌LOGO的纸袋一样能招来路人的羡慕嫉妒恨,以为你刚从某名牌店扫货归来。因此正版的名牌纸袋售价近百元也依然大行其道,哪怕其实际成本可能不足1元。“A货”名牌纸袋更是供不应求,看上去和正版没有任何区别,售价却只在几元到十几元不等。[来源:学科网ZXXK]

很多时候,中国人津津乐道的所谓“西方式的有钱人的生活”,只是他们自己的想象,再加上媒体的推波助澜。有些中国富人装修自己的别墅,拱门穹顶罗马柱,恨不得把古希腊神话从头到尾演一遍,殊不知真正有品位的设计师们,都将形如“达芬奇”风格的“欧式古典家具”称为“大金牙”,我认为这个比喻极为贴切。

6.下列关于“奢侈品”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近两年,随着流动性过剩、人民币升值等原因,境外采购变得相对容易起来,奢侈品在国内所引起的消费热情也空前高涨。

B.奢侈品在欧洲是一个小众的市场,只有少数人买得起,只有那些事业有成的政商领袖才会关注,普通大众并不会钟情于此。

阅读答案__就在近两年,中国人对奢侈品的消费热情空前高涨阅读答案__就在近两年,中国人对奢侈品的消费热情空前高涨

C.欧洲的奢侈品在中国渐渐成了大众的共同选择,甚至“名牌纸袋”也随着奢侈品的行情一路看涨。这种现象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中国人的“面子”问题。

D.更可悲的是,西方的奢侈品几乎没有一件是为中国人的设计的,比如万千年轻女性心仪的爱马仕Birkin包,在国外主要是中老年妇女专用,并不是针对中国人设计的。

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阅读答案__就在近两年,中国人对奢侈品的消费热情空前高涨来自alt="" />

第四篇:《党课学习资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与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背景

主编:郭建宁

撰写:王久高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一种价值观的提出和弘扬,一定与其所处时代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国际等方面的面临的复杂形势和挑战有关,与社会道德水平的滑坡和人们精神信仰上出现的焦虑、迷茫甚至缺失密不可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和提出,既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历史与现实发展的必然要求,又是应对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关键时期所面临的复杂形势与时代要求的需要。

1.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本质的需要

社会主义在其发展和演变的历程中,经历了由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的伟大转变。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起源于16世纪英国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一书,在19世纪30和40年代,发展到顶峰时期,其代表人物就是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空想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和社会理想,自其诞生就有着其自身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主要表现为追求没有私有制、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个个幸福、按需分配的理想社会。空想社会主义者,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及其价值性的基础上,阐释了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理想。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继承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逻辑方法,对人类社会历史和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指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从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未来社会将在打碎旧的国家机器、消灭私有制的基础上,消除阶级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和差别,极大地调动全体劳动者的积极性,使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实行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都形成和谐的关系。正如《共产党宣言》中所说的,“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更是明确指出,社会主义“这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游览的作文出版社1995年版,第758页。]“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身的主人——自由的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共青团申请书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60页。]。因此,科学社会主义,“无论从一种理论、运动还是一种制度来说,都意味着一种与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与他们的解放息息相关的根本价值”。[方爱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纲》,《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年第12期,第128页。]马克思、恩格斯在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理论体系中,将“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发展”作为终极价值追求的目标,并对实现这种目标的指导思想、制度保障、主要方式等作出了初步的论述和阐释。在这些论述和阐释中,尽管马克思、恩格斯没有明确论述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和价值观等问题,但他们的理论论述和阐释勾勒出了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和价值观的蓝图,如为绝大数人谋求利益、实现社会的公正与平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这就从根本上确立了社会主义价值本质不同于以往任何社会统治阶级的价值本质。列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并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一国实践成功结合起来,成为把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和价值性变成一定现实的开拓者,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制度。列宁在复杂而又艰辛的环境中,在汲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教训的基础上,对如何建设苏俄社会主义进行了探索,形成了注重商品经济与市场、建立新型民主制度、由人们自己管理社会、造就共产主义新人等思想,开启了落后国家坚持原则与价值原则、历史观与价值观统一的新思路。[方爱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纲》,《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年第12期,第133页。]列宁的继任者斯大林建立起来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确立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绝对指导地位,树立起全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苏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体现在公有制、有计划、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无产阶级专政、民主集中制、党的领导、集体主义、共产主义、国际主义等这些概念之中,对其它各社会主义国家的影响极大。

中国共产党是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思想建立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进程中,在总结实践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成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的第一次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诞生了新中国。在漫长而艰辛的革命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底蕴,形成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旗帜鲜明地将社会主义价值观作为主流的价值观,用以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并向广大民众宣传和普及。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开始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并通过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为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国确立的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人民民主专政为国体,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政体,彻底、全面地实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1956年开始,中国共产党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从经济、政治、文化、医疗卫生、教育等各方面掀起大规模建设社会主义的高潮,全面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在此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用社会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价值观激起全民族建设社会主义的高潮,并形成高度一致的核心价值体系和价值观。爱党爱国、为人民服务、公有制、计划经济、大集体、人民民主、无产阶级专政、阶级斗争、无私奉献、共产主义新人、斗私批修、反修反霸等成为此时期不同阶段的主体价值话语。显然,在“左”倾思想逐渐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此时期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体系曾带上了“左”的色彩和局限。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并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此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逐步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致力于中国的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伟业。纵观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为人民服务、民主、自由、文明、富强、共同富裕、公有制、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平等、公平、正义、法制、法治、德治、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创新、以人为本、和谐、人的全面发展等概念,凸显了此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基因。今天,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方兴未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现阶段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经典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有何联系与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当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价值本质有何不同?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必须要回答的重大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正是对这些重大问题的及时回应。

2.塑造国民积极、健康、科学的价值观的需要

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除了为其国民提供繁荣发达的经济基础之外,还要为国民树立和弘扬积极、健康、科学的价值观,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满足他们精神上的追求和享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综合国力和社会发展都取得了长足的

奢侈品消费大国的文化隐忧由小学生作文网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热门排行: 2016拜年词 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