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我们党治国理政理念不断发展 党团
范文大全 > 党团 >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我们党治国理政理念不断发展是由小学生作文网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我们党治国理政理念不断发展的正文:
篇一:《2015届高三第三次月考政治试题》
黔西县凤凰中学2015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
学校 年级 班 姓名 考号 ---------------------------------------------------密--------------------------------------------封----------------------------------------------线-----------------------------------------------
政治试卷
命题人:邓述碧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准确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
2.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按要求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第Ⅰ卷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贵广高铁将于12月底开通,届时贵阳到广州只需4小时30分。贵广高铁的开通对贵阳飞广州、桂林等地的机票产生重大冲击。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贵阳到广州机票的价格将由A点移到A'点,下图中能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是(P为需求曲线,S为供给曲线)
价格 价格价格
需求量
A B C D
13.2014年10月30日,联想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杨元庆宣布在展开收购10个月后,联想终于将摩托罗拉移动通信业务收入囊中,联想也随即成为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厂商。这一举措体现了
①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 ②企业经营战略的转变
③企业盈利水平的提升 ④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提高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①②
14.2014年12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联合国家税务总局再发通知上调成品油等部分产品消费税。这是继11月29日今年首次上调成品油税后半月内再次上调。这一举措是 ①国家运用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②国家财政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③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 ④引导消费者转变生活方式,绿色消费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15.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该《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比较完善的能源安全保障体系,能源自给能力保持在85%左右。《行动计划》提出了节约优先、立足国内、绿色低碳和创新驱动四大战略计划,为我国能源战略的实施指明了方向。该《行动计划》的目标和内容体现了 ①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
②我国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③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④政府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支持新兴战略性产业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6.2014年9月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毫不动摇
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要与时俱进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需要加强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联系。”这是因为
①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②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③人大代表有提案权和质询权 ④人大代表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17.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坚决贯彻党中央关于新疆工作的大政方针,以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为基础,以促进民族团结、遏制宗教极端思想蔓延等为重点,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努力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的社会主义新疆”。这体现了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②我国认真贯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民族繁荣是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④坚持民族团结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原则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18.APEC峰会于2014年11月5日—11日在北京召开。此次峰会的主题为“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围绕“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创新发展,推动经济改革与增长”、“加强全方位基础设施与互联互通建设”三项重点议题展开讨论。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亚太经合组织是政府间的综合性国际组织 ②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③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④当今世界多极化格局已形成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②
19.作为国家级表演艺术中心,国家大剧院始终坚持“让艺术改变生活”的核心价值理念,努力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最大平台、文化创意产业的最大基地。每年举办的 “五月音乐节”“大剧院舞蹈节”“中国交响乐之春演出季”„„有力的推动了中国民族艺术的发展。在全国各地的艺术精品源源不断向北京汇聚的同时,国家大剧院成立7年来累计举办各类演出5980场、接待中外观众1260余万人次,文化磁场效应充分彰显。这体现出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②文化传播通过一定的媒介实现 ③我国日益增强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④中华文化所具有的包容性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20.2014年2月西非开始爆发大规模的埃博拉病毒疫情。针对日益蔓延的疫情,各国纷纷投入到预防控制的研究中。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11月26日宣布,其联合英国制药企业葛兰素史克研发的埃博拉疫苗已初步通过人体测试,已有120名志愿者参与临床实验,数据比较安全。这表明
①发挥意识的目的性,突破条件创造联系 ②真理具有客观性和绝对性
③人的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④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1.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美联储宣布执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刺激经济。2014年10月30日,美联储宣布将从11月起正式停止延续6年之久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10月31日,日本央行则宣布进一步放宽货币政策,将基础货币年供应量从70万亿增加至80万亿日元。这体现的辩证法哲理是
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 ③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④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22.近年来,伴随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非法删帖、发帖中伤、泄露隐私等利用信息网络侵权行为频发,个人信息保护迫在眉睫。2014年10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关于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这表明 ①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②人们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相对独立性 ③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④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A.②③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23.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10月17日的全国社会扶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扶贫开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人类减贫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质变做好准备 ②尊重规律的客观性,自觉做到按规律办事 ③抓住事物发展中的主要矛盾 ④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第Ⅱ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题——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2题——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38.(2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材料二 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传统的封建“人治”思想的影响,我们党在治国方略的选择上经历过一些曲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总结“文化大革命”中法制被严重破坏的惨痛教训,清醒地认识到加强法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战略方针。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推进,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1997年,党的十五大最终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完成了我们党执政治国理念的一次深刻而重大的转变。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要求,2014年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目标,从法律体系向法治体系的迈进,标志着我们党治国理政理念的又一次重大飞跃和治国理政方式的重大转变。国际社会认为中国共产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将使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使中国老百姓从中受益,中国未来的发展也将更加健康有序。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我们怎样为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发挥作用。(13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认识论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我党治国理政理念不断转变的认识。(11分)
39.(28分)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正式颁布,有关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制度、体系、产业和投资等领域的工作将随之全面启动。2014年是中国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开局年。
材料一 《规划》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新型城镇化建设将会成为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同时也会成为撬动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也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制定实施《规划》,努力走出一条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材料二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徐宪平表示,新型城镇化建设要强调文化传承,彰显城市的特色和个性。要根据不同城市的自然历史文化的禀赋,体现差异性,倡导多样性,防止千城一面。要注重在旧城改造中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注重在新城新区建设中注入传统文化元素,发展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特貌、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建设历史文化底蕴厚重、时代特色鲜明的人文城市。
材料三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的城镇化取得了显著成就,也积累了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现在城镇化发展正处于一个重要关口,必须走出一条新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之一表现为加快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把提高人的幸福指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城镇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全体居民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 (1)结合材料一,说明国家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经济学依据。(15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如何加强文化建设。
(9分)
(3)材料三体现了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的哪些观点。(4分)
黔西县凤凰中学2015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试卷
政治参考答案
(1)(13分)
①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中国数学家的小故事②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我国的立法机关,应加强立法工作,科学民主立法,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同时,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保证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③行政机关要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这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
④公民应自觉履行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建议:答对一点得4分,任答对其中3点得满分13分) (2)(11分)
①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认识也要不断发展。我党治国理政理念的不断转变正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而发展的。(2分)
②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的标准。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需要,推动我们党依法治国理念的一次次的飞跃与发展。(3分)
③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会促进事物的发展。我们党依法治国理念的不断发展和提高,将有利于促进我国未来的健康有序发展,使老百姓受益。(3分)
④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我们党对依法治国理念的认识是逐步深化和发展的。(3分)
39.(28分) (1)(15分)
①新型城镇化建设努力走出一条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3分)
②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新型城镇化建设形成的需求,有利于拉动消费,扩大内需。(3分)
③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利于扩大就业,增加收入,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3分)
④新型城镇化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3分)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我们党治国理政理念不断发展
⑤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增强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3分) (2)(9分)
①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注重旧城改造中的文化遗产保护,建设有历史记忆有厚重文化底蕴的新城镇。(3分)
②文化具有多样性,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城市的自然历史文化的禀赋,体现差异性,倡导多样性,防止千城一面。(3分)
篇二:《贵州省黔西县凤凰中学2015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政治试题》
黔西县凤凰中学2015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
学校 年级 班 姓名 考号 ---------------------------------------------------密--------------------------------------------封----------------------------------------------线-----------------------------------------------
政治试卷
命题人:邓述碧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准确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
2.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按要求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第Ⅰ卷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贵广高铁将于12月底开通,届时贵阳到广州只需4小时30分。贵广高铁的开通对贵阳飞广州、桂林等地的机票产生重大冲击。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贵阳到广州机票的价格将由A点移到A'点,下图中能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是(P为需求曲线,S为供给曲线)
价格 价格价格
需求量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我们党治国理政理念不断发展
A B C D
13.2014年10月30日,联想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杨元庆宣布在展开收购10个月后,联想终于将摩托罗拉移动通信业务收入囊中,联想也随即成为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厂商。这一举措体现了
①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 ②企业经营战略的转变
③企业盈利水平的提升 ④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提高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①②
14.2014年12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联合国家税务总局再发通知上调成品油等部分产品消费税。这是继11月29日今年首次上调成品油税后半月内再次上调。这一举措是 ①国家运用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②国家财政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③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 ④引导消费者转变生活方式,绿色消费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心得体会范文大全15.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该《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比较完善的能源安全保障体系,能源自给能力保持在85%左右。《行动计划》提出了节约优先、立足国内、绿色低碳和创新驱动四大战略计划,为我国能源战略的实施指明了方向。该《行动计划》的目标和内容体现了 ①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
②我国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③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④政府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支持新兴战略性产业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6.2014年9月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毫不动摇
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要与时俱进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需要加强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联系。”这是因为
①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②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③人大代表有提案权和质询权 ④人大代表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17.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坚决贯彻党中央关于新疆工作的大政方针,以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为基础,以促进民族团结、遏制宗教极端思想蔓延等为重点,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努力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的社会主义新疆”。这体现了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②我国认真贯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民族繁荣是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④坚持民族团结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原则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18.APEC峰会于2014年11月5日—11日在北京召开。此次峰会的主题为“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围绕“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创新发展,推动经济改革与增长”、“加强全方位基础设施与互联互通建设”三项重点议题展开讨论。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亚太经合组织是政府间的综合性国际组织 ②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③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④当今世界多极化格局已形成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②
19.作为国家级表演艺术中心,国家大剧院始终坚持“让艺术改变生活”的核心价值理念,努力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最大平台、文化创意产业的最大基地。每年举办的 “五月音乐节”“大剧院舞蹈节”“中国交响乐之春演出季”„„有力的推动了中国民族艺术的发展。在全国各地的艺术精品源源不断向北京汇聚的同时,国家大剧院成立7年来累计举办各类演出5980场、接待中外观众1260余万人次,文化磁场效应充分彰显。这体现出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②文化传播通过一定的媒介实现 ③我国日益增强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④中华文化所具有的包容性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20.2014年2月西非开始爆发大规模的埃博拉病毒疫情。针对日益蔓延的疫情,各国纷纷投入到预防控制的研究中。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11月26日宣布,其联合英国制药企业葛兰素史克研发的埃博拉疫苗已初步通过人体测试,已有120名志愿者参与临床实验,数据比较安全。这表明
①发挥意识的目的性,突破条件创造联系 ②真理具有客观性和绝对性
③人的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④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1.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美联储宣布执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刺激经济。2014年10月30日,美联储宣布将从11月起正式停止延续6年之久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10月31日,日本央行则宣布进一步放宽货币政策,将基础货币年供应量从70万亿增加至80万亿日元。这体现的辩证法哲理是
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 ③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④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22.近年来,伴随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非法删帖、发帖中伤、泄露隐私等利用信息网络侵权行为频发,个人信息保护迫在眉睫。2014年10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关于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这表明 ①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②人们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相对独立性 ③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④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A.②③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23.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10月17日的全国社会扶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扶贫开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人类减贫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质变做好准备 ②尊重规律的客观性,自觉做到按规律办事 ③抓住事物发展中的主要矛盾 ④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第Ⅱ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题——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2题——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38.(2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材料二 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传统的封建“人治”思想的影响,我们党在治国方略的选择上经历过一些曲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总结“文化大革命”中法制被严重破坏的惨痛教训,清醒地认识到加强法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战略方针。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推进,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1997年,党的十五大最终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完成了我们党执政治国理念的一次深刻而重大的转变。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要求,2014年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目标,从法律体系向法治体系的迈进,标志着我们党治国理政理念的又一次重大飞跃和治国理政方式的重大转变。国际社会认为中国共产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将使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使中国老百姓从中受益,中国未来的发展也将更加健康有序。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我们怎样为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发挥作用。(13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认识论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我党治国理政理念不断转变的认识。(11分)
39.(28分)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正式颁布,有关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制度、体系、产业和投资等领域的工作将随之全面启动。2014年是中国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开局年。
材料一 《规划》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新型城镇化建设将会成为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同时也会成为撬动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也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制定实施《规划》,努力走出一条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材料二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徐宪平表示,新型城镇化建设要强调文化传承,彰显城市的特色和个性。要根据不同城市的自然历史文化的禀赋,体现差异性,倡导多样性,防止千城一面。要注重在旧城改造中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注重在新城新区建设中注入传统文化元素,发展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特貌、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建设历史文化底蕴厚重、时代特色鲜明的人文城市。
材料三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的城镇化取得了显著成就,也积累了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现在城镇化发展正处于一个重要关口,必须走出一条新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之一表现为加快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把提高人的幸福指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城镇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全体居民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 (1)结合材料一,说明国家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经济学依据。(15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如何加强文化建设。
(9分)
(3)材料三体现了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的哪些观点。(4分)
黔西县凤凰中学2015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试卷
政治参考答案
(1)(13分)
①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②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我国的立法机关,应加强立法工作,科学民主立法,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同时,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保证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③行政机关要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这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
④公民应自觉履行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建议:答对一点得4分,任答对其中3点得满分13分) (2)(11分)
①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认识也要不断发展。我党治国理政理念的不断转变正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而发展的。(2分)
②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的标准。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需要,推动我们党依法治国理念的一次次的飞跃与发展。(3分)
③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会促进事物的发展。我们党依法治国理念的不断发展和提高,将有利于促进我国未来的健康有序发展,使老百姓受益。(3分)
④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我们党对依法治国理念的认识是逐步深化和发展的。(3分)
39.(28分) (1)(15分)
①新型城镇化建设努力走出一条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3分)
②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新型城镇化建设形成的需求,有利于拉动消费,扩大内需。(3分)
③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利于扩大就业,增加收入,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3分)
④新型城镇化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3分)
⑤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增强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3分) (2)(9分)
①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注重旧城改造中的文化遗产保护,建设有历史记忆有厚重文化底蕴的新城镇。(3分)
②文化具有多样性,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城市的自然历史文化的禀赋,体现差异性,倡导多样性,防止千城一面。(3分)
篇三:《贵州省七校联盟201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1月)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
贵州省七校联盟201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试卷
12.贵广高铁将于12月底开通,届时贵阳到广州只需4小时30分。贵广高铁的开通对贵阳
飞广州、桂林等地的机票产生重大冲击。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贵阳到广州机票的价
格将由A点移到A'点,下图中能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是(P为需求曲线,S为供给曲线)
价格 价格价格
需求量
A B C D
13.2014年10月30日,联想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杨元庆宣布在展开收购10个月后,联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我们党治国理政理念不断发展
想终于将摩托罗拉移动通信业务收入囊中,联想也随即成为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厂商。这一
举措体现了
①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 ②企业经营战略的转变
③企业盈利水平的提升 ④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提高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①②
14.2014年12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联合国家税务总局再发通知上调成品油等部分
产品消费税。这是继11月29日今年首次上调成品油税后半月内再次上调。这一举措是
①国家运用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②国家财政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③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 ④引导消费者转变生活方式,绿色消费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15.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该《行动计划》提出
到2020年基本形成比较完善的能源安全保障体系,能源自给能力保持在85%左右。《行动计划》
提出了节约优先、立足国内、绿色低碳和创新驱动四大战略计划,为我国能源战略的实施指
明了方向。该《行动计划》的目标和内容体现了
①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
②我国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③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④政府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支持新兴战略性产业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6.2014年9月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毫不动
摇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要与时俱进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需要加强人大代表和人
民群众的联系。”这是因为
①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②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③人大代表有提案权和质询权
④人大代表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17.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
要讲话强调“坚决贯彻党中央关于新疆工作的大政方针,以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为基础,以
促进民族团结、遏制宗教极端思想蔓延等为重点,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努
力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的社会主义新疆”。这体现了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②我国认真贯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民族繁荣是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④坚持民族团结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原则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18.APEC峰会于2014年11月5日—11日在北京召开。此次峰会的主题为“共建面向未来的
亚太伙伴关系”,围绕“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创新发展,推动经济改革与增长”、“加
强全方位基础设施与互联互通建设”三项重点议题展开讨论。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亚太经合组织是政府间的综合性国际组织
②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③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④当今世界多极化格局已形成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②
19.作为国家级表演艺术中心,国家大剧院始终坚持“让艺术改变生活”的核心价值理念,努
力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最大平台、文化创意产业的最大基地。每年举办的 “五月音乐节”“大
剧院舞蹈节”“中国交响乐之春演出季”„„有力的推动了中国民族艺术的发展。在全国各地
的艺术精品源源不断向北京汇聚的同时,国家大剧院成立7年来累计举办各类演出5980场、
接待中外观众1260余万人次,文化磁场效应充分彰显。这体现出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②文化传播通过一定的媒介实现
③我国日益增强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④中华文化所具有的包容性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20.2014年2月西非开始爆发大规模的埃博拉病毒疫情。针对日益蔓延的疫情,各国纷纷投入
到预防控制的研究中。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11月26日宣布,其联合英国制药企业葛兰素史
克研发的埃博拉疫苗已初步通过人体测试,已有120名志愿者参与临床实验,数据比较安全。
这表明
①发挥意识的目的性,突破条件创造联系
②真理具有客观性和绝对性
③人的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④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1.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美联储宣布执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刺激经济。2014年10月
30日,美联储宣布将从11月起正式停止延续6年之久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10月31日,日
本央行则宣布进一步放宽货币政策,将基础货币年供应量从70万亿增加至80万亿日元。这
体现的辩证法哲理是
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
③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④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22.近年来,伴随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非法删帖、发帖中伤、泄露隐私等利用信息网络侵
权行为频发,个人信息保护迫在眉睫。2014年10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关于利用信息
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这表明
①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我们党治国理政理念不断发展
②人们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相对独立性
③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④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A.②③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23.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10月17日的全国社会扶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改革开放以
来,我国扶贫开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人类减贫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这给我们的哲
学启示是
①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质变做好准备 ②尊重规律的客观性,自觉做到按规律办事
③抓住事物发展中的主要矛盾 ④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第Ⅱ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题——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
必须作答。第42题——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38.(2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
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
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
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
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材料二 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传统的封建“人治”思想的影响,我们党在治国方略的选
择上经历过一些曲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总结“文化大革命”中法制被严重破坏的惨痛教
训,清醒地认识到加强法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
制的战略方针。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推进,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的确立,1997年,党的十五大最终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
完成了我们党执政治国理念的一次深刻而重大的转变。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
革的任务要求,2014年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目标,从法律体系
向法治体系的迈进,标志着我们党治国理政理念的又一次重大飞跃和治国理政方式的重大转
变。国际社会认为中国共产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将使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使中国老百姓从
中受益,中国未来的发展也将更加健康有序。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我们怎样为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
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发挥作用。(13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认识论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我党治国理政理念不断转变的认识。(11
分)
39.(28分)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正式颁布,有关新型城镇化建设
的制度、体系、产业和投资等领域的工作将随之全面启动。2014年是中国全面推进新型城镇
化建设的开局年。
材料一 《规划》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
规划。新型城镇化建设将会成为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同时也会成为撬动内需
的最大潜力所在,也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制定实施《规划》,努力走出一条以人为本、
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对全面建成小康社
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材料二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徐宪平表示,新型城镇化建设要强调文化传承,彰显城市的
特色和个性。要根据不同城市的自然历史文化的禀赋,体现差异性,倡导多样性,防止千城一面。要注重在旧城改造中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注重在新城新区建设中注入传统文化元素,发展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特貌、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建设历史文化底蕴厚重、时代特色鲜明的人文城市。
材料三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的城镇化取得了显著成就,也积累了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现在城镇化发展正处于一个重要关口,必须走出一条新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之一表现为加快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把提高人的幸福指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城镇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全体居民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
(1)结合材料一,说明国家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经济学依据。(15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如何加强文化建设。
(9分)
(3)材料三体现了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的哪些观点。(4分)
秘密★考试结束前 【考试时间:1月 4日8:30—11:00 】
贵州省七校联盟201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试卷
文科参考答案
政治
(1)(13分)
①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
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②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我国的立法机关,应加强立法工作,科学民主立法,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同时,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保证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③行政机关要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这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
④公民应自觉履行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建议:答对一点得4分,任答对其中3点得满分13分)
(2)(11分)
①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认识也要不断发展。我党治国理政理念的不断转变正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而发展的。(2分)
②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的标准。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需要,推动我们党依法治国理念的一次次的飞跃与发展。(3分)
③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会促进事物的发展。我们党依法治国理念的不断发展和提高,将有利于促进我国未来的健康有序发展,使老百姓受益。(3分)
④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我们党对依法治国理念的认识是逐步深化和发展的。(3分)
39.(28分)
(1)(15分)
①新型城镇化建设努力走出一条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3分)
②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新型城镇化建设形成的需求,有利于拉动消费,扩大内需。(3分)
③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利于扩大就业,增加收入,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3分)
④新型城镇化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3分)
⑤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增强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3分)
(2)(9分)
①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注重旧城改造中的文化遗产保护,建设有历史记忆有厚重文化底蕴的新城镇。(3分)
②文化具有多样性,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城市的自然历史文化的禀赋,体现差异性,倡导多样性,防止千城一面。(3分) ③传统文化具有稳定性和继承性,要立足实践,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既要注重在新城新区建设中注入传统文化元素,又要结合时代特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注入鲜明的时代特色。(3分)
(3)(4分)
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国家全面推出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出的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2分)
②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体现了党和政府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献身人民事业、维护人民利益作为自己的最高价值追求。(2分)
篇四:《2015年高考政治热点》
热点预测2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我们怎样为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发挥作用。(12分)
①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②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我国的立法机关,应加强立法工作,科学民主立法,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同时,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保证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③行政机关要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这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
④公民应自觉履行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材料二 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传统的封建“人治”思想的影响,我们党在治国方略的选择上经历过一些曲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总结“文化大革命”中法制被严重破坏的惨痛教训,清醒地认识到加强法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战略方针。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推进,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1997年,党的十五大最终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完成了我们党执政治国理念的一次深刻而重大的转变。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要求,2014年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目标,从法律体系向法治体系的迈进,标志着我们党治国理政理念的又一次重大飞跃和治国理政方式的重大转变。国际社会认为中国共产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将使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使中国老百姓从中受益,中国未来的发展也将更加健康有序。
(2)结合材料二,运用认识论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我党治国理政理念不断转变的认识。(11分)
①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认识也要不断发展。我党治国理政理念的不断转变正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而发展的。(2分)
②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的标准。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需要,推动我们党依法治国理念的一次次的飞跃与发展。(3分)
③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会促进事物的发展。我们党依法治国理念的不断发展和提高,将有利于促进我国未来的健康有序发展,使老百姓
受益。(3分)
④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我们党对依法治国理念的认识是逐步深化和发展的。
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正式颁布,有关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制度、体系、产业和投资等领域的工作将随之全面启动。2014年是中国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开局年。
材料一 《规划》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新型城镇化建设将会成为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同时也会成为撬动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也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制定实施《规划》,努力走出一条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1)结合材料一,说明国家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经济学依据。(14分) ①新型城镇化建设努力走出一条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3分) ②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新型城镇化建设形成的需求,有利于拉动消费,扩大内需。(3分)
③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利于扩大就业,增加收入,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3分)
④新型城镇化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3分)
⑤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增强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3分)
材料三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的城镇化取得了显著成就,也积累了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现在城镇化发展正处于一个重要关口,必须走出一条新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之一表现为加快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把提高人的幸福指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城镇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全体居民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
(3)材料三体现了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的哪些观点。(4分)
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国家全面推出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出的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2分)
②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体现了党和政府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献身人民事业、维护人民利益作为自己的最高价值追求。(2分)
材料一:
2014年 11月15日,二十国集团2014年峰会于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召开,推动经济增长、促进结构改革和加强风险防范成为这次峰会的三大目标。峰会通过了《布里斯班行动计划》,计划在未来5年通过基础设施投资和增加自由贸易,提高全球GDP达2万多亿美元。峰会就经济增长、基础设施投资、贸易自由化、税收和金融监管,以及能源安全等一系列议题达成了共识。相比包含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和加拿大的七国集团(G7)首脑会议,G20的成员
国涵盖的范围更广,涉及到中国、印度、南非、韩国、墨西哥、印尼等新兴经济体。这个占据世界人口2/3的国家集团贡献全球GDP总量的85%,以及世界贸易总额的3/4。
(2)请结合材料二,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应该如何对待G20的发展?(8分)
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交往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共同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G20的成员国涵盖的范围更广,成员国在推动经济增长、促进结构改革和加强风险防范等方面存在共同的利益。G20成功召开有利于各国在维护本国发展利益的同时力求互利共赢,为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3分)
②国家间存在共同利益,也存在利益的差别和对立。G20的召开,为成员国对话磋商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3分)
③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是当今世界的必然趋势。G20这个国家集团的经济贡献表明G20在全球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G20的成功召开,将有利于诸多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维护自身利益,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创造更多的发展机遇、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3分)
④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国际社会中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同时尊重其它国家的正当利益。G20的成功召开,有利于我国发展与其他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平等磋商,共谋发展。(3分)
材料二:
面对全球经济危机,G20在政策协调、危机救助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随着危机缓和,不同国家存在的问题出现分化,G20也面临更多挑战。2014年9月4日,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发布报告指出,目前G20机制面临着治理体系、治理能力和地缘政治三大挑战,应推动G20机制化。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综合研究室主任陈道富表示, “中国的诚意以及开放、包容、合作的态度,在和而不同的前提下推动亚太地区经济合作”。他相信G20会与时俱进,进一步适应当前国际经济形势,而中国则会在G20首脑峰会上为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争取发言权,并继续为区域合作做出贡献。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中国家财政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相关知识,分析建设“一带一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12分)
①有利于发挥财政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们生活的作用。国家对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条件。(2分)
②有利于发挥财政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国家对基础设施的投入,促进了城乡、区域均衡发展。(3分)
③有利于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协调区域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推动区域内经济的转型升级。(3分)
④有利于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促进城乡均衡发展。(2分)
(备注:若答“有利于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可酌情给2分,但总分不得超过10分)
材料二:
历史上,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就是我国同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
一二一运动东非、欧洲经贸和文化交流的大通道。“一带一路”是对古丝绸之路的传承和提升,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打破原有点状、块状的区域发展模式,更强调相互间的互联互通、产业承接与转移,加快我国经济转型升级。
(2)有人认为“一带一路”是根据人类主观意愿建立的新的联系。结合材料二运用“实践及其特点”和“联系的客观性”的知识,简要评析此观点。(8分) ①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借助“一带一路”,加强区域合作,是人们有目的、有意识的交往活动,这一活动中人们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所以此观点有其合理性。(2分)
②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国与国之间、区域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上述观点否定了联系的客观性。(2分)
③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一带一路”属于人为事物的联系,同样是客观的。(2分)
④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通过“一带一路”,我国与沿线国家合作更加紧密,这种联系体现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但不能因此否定联系的客观性。(2分)
材料三: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契合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开启了新的机遇之窗,是国际合作的新平台。“一带一路”战略在平等的文化认同框架下谈合作,是国家的战略性决策,体现的是和平、交流、理解、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秉承开放包容的丝路精神,不限国别范围,不搞封闭排外机制,不以控制他国经济命脉、改变他国政治制度为目的,有意愿的国家和经济体均可参与。通过“一带一路”,世界将见识到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气度和胸襟。
(3)根据材料三,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谈谈在“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上应该持有的合理态度。(12分)
①应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3分)
②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3分)
③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3分)在“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中要坚持求同存异,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坚持兼收并蓄,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
④应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让中华优秀文化得以通过“一带一路”走向世界。(3分)
篇五:《2015届高三强化训练五》
2015届高三一模前强化训练(五)
24.贵广高铁将于12月底开通,届时贵阳到广州只需4小时30分。贵广高铁的开通对贵阳飞广州、桂林等地的机票产生重大冲击。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贵阳到广州机票的价格将由A点移到A'点,下图中能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是(P为需求曲线,S为供给曲线)
价格
价格 价格 需求量
A B C D 需求量 25.2014年10月30日,联想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杨元庆宣布在展开收购10个月后,联想终于将摩托罗拉移动通信业务收入囊中,联想也随即成为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厂商。这一举措体现了
①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 ②企业经营战略的转变
③企业盈利水平的提升
④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提高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①②
26.2014年12月12
日,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联合国家税务总局再发通知上调成品油等部分产品消费税。这是继11月29日今年首次上调成品油税后半月内再次上调。这一举措是 ①国家运用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②国家财政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③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 ④引导消费者转变生活方式,绿色消费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27.被人们亲切地称之为“指尖.L的政民对话”的微信,逐渐成为政府与群众沟通交流的新平台。政务微信的开通( )
①为公民求助、投诉提供了便捷的渠道 ②表明政府的服务意识在增强 ③调动了群众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 ④扩大了政府社会管理的范围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8.以下是关于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出台实施的全过程。你认为最合理的是 ①征求意见形成草案 ②十八届三中全会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导 ③代表审议人大决定 ④政府部署贯彻实施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②→①→③→④ D. ③→④→①→②
29.国家主席习近平2014年8月22日访问蒙古国。习近平指出,这次访问时间虽然不长,但感到十分亲切,有一种走亲访友的感觉。欢迎周边领邦搭中国崛起的“便车与快车”,双方一致决定将两国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并就各领域合作达成许多重要协议和共识。这表明
①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②我国坚持睦邻、富邻、安邻的周边外交政策
③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④中蒙两国关系是战略同盟关系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0.潮汕菜是中国海洋饮食文化的代表。潮汕地区靠海、地气温湿、地少人多的环境,形成了潮汕菜原汁原味、清纯鲜美、做工精细、色香味形名俱佳的特点。这说明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B.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
C.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D.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31.在革命年代,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是爱国;今天在和平年代,爱国则要求我们把“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铭记心中,立足本职,努力工作,努力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这表明 ①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②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③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④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具体要求不同
A.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32.《中国国家安全研究报告(2014)》指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通过广播、出版、影视文学、教育等多种途径强行向世界推行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对中国的生活方式、文化思潮等构成了严重威胁。对此现象,我们应该
A.努力改造和抵制外来腐朽文化 B.全面肯定和继承传统文化的价值
C.发挥传统文化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D.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33.加拿大著名插画家罗博·冈萨维斯创作的画作,以巧用渐变、制造视觉上的幻境为人们喜爱。他的每一幅作品,都是利用透视上的奇妙变化,给人以视觉上的惊喜。在他的笔下,海浪可以变成雪山或天空,高楼大厦可以化作修道院的廊柱„„近与远,真与幻,醒与梦,在一个画框中融为一体,让人无法分辨究竟哪里是真实的,哪里又不过是一种因为画面渐变而产生的错觉。可以说,罗博以想象力为砖瓦,为人们搭建了一个个有趣而迷人的新世界。这表明艺术创作
①是创作者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②是意识能动改造世界的具体形式 ③是把艺术观念转变为现实艺术作品的根本途径 ④是按照创作者的意图改造对象世界的观念活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4.土豆和西红柿根本不是一个世界的,但它们走到了一起。因为土豆变成了薯条,西红柿变成了番茄酱,它俩变成了绝配。感情亦是如此,没有天生就合适的两个人,只有两颗彼此包容和理解的心懂得欣赏与珍惜,才能看得到长久!这段生活感悟告诉我们的哲学道理主要是:
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②同一矛盾的两个方面各有其特点
③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依存和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④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 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35.2014年是建国65周年。中国梦幻般的发展屡屡震撼世界。据预测,中国极有可能在2030年前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锻炼我们的大国气质,应该
①登高望远,发展观点看问题,这是作为大国的基本要求
②宁静致远,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保持一颗平常心
③海纳百川,善于求同存异,拥有开放包容胸怀
④刚不可久,柔不可守,把握社会历史发展趋势,彰显决心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36.(2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D.②④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材料二 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传统的封建“人治”思想的影响,我们党在治国方略的选
择上经历过一些曲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总结“文化大革命”中法制被严重破坏的惨痛教训,清醒地认识到加强法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战略方针。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推进,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1997年,党的十五大最终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完成了我们党执政治国理念的一次深刻而重大的转变。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要求,2014年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目标,从法律体系向法治体系的迈进,标志着我们党治国理政理念的又一次重大飞跃和治国理政方式的重大转变。国际社会认为中国共产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将使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使中国老百姓从中受益,中国未来的发展也将更加健康有序。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我们怎样为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发挥作用。(13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认识论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我党治国理政理念不断转变的认识。(11分)
37.(28分)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正式颁布,有关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制度、体系、产业和投资等领域的工作将随之全面启动。2014年是中国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开局年。
材料一 《规划》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新型城镇化建设将会成为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同时也会成为撬动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也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制定实施《规划》,努力走出一条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材料二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徐宪平表示,新型城镇化建设要强调文化传承,彰显城市的特色和个性。要根据不同城市的自然历史文化的禀赋,体现差异性,倡导多样性,防止千城一面。要注重在旧城改造中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注重在新城新区建设中注入传统文化元素,发展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特貌、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建设历史文化底蕴厚重、时代特色鲜明的人文城市。
材料三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的城镇化取得了显著成就,也积累了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现在城镇化发展正处于一个重要关口,必须走出一条新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之一表现为加快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把提高人的幸福指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城镇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全体居民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
(1)结合材料一,说明国家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经济学依据。(15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如何加强文化建
设。(9分)
(3)材料三体现了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的哪些观点。(4分)
36.(24分)
(1)(13分)
①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②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我国的立法机关,应加强立法工作,科学民主立法,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同时,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保证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③行政机关要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这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
④公民应自觉履行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建议:答对一点得4分,任答对其中3点得满分13分)
(2)(11分)
①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认识也要不断发展。我党治国理政理念的不断转变正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而发展的。(2分)
②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的标准。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需要,推动我们党依法治国理念的一次次的飞跃与发展。(3分)
③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会促进事物的发展。我们党依法治国理念的不断发展和提高,将有利于促进我国未来的健康有序发展,使老百姓受益。(3分)
④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我们党对依法治国理念的认识是逐步深化和发展的。(3分)
37.(28分)
(1)(15分)
①新型城镇化建设努力走出一条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3分)
②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新型城镇化建设形成的需求,有利于拉动消费,扩大内需。(3分)
③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利于扩大就业,增加收入,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3分)
④新型城镇化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3分)
⑤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增强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3分)
(2)(9分)
①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注重旧城改造中的文化遗产保护,建设有历史记忆有厚重文化底蕴的新城镇。(3分)
②文化具有多样性,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城市的自然历史文化的禀赋,体现差异性,倡导多样性,防止千城一面。(3分)
③传统文化具有稳定性和继承性,要立足实践,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既要注重在新城新区建设中注入传统文化元素,又要结合时代特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注入鲜明的时代特色。(3分)
(3)(4分)
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国家全面推出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出的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2分)
②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体现了党和政府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献身人民事业、维护人民利益作为自己的最高价值追求。(2分)
篇六:《贵州省黔西县凤凰中学2015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政治试题》
黔西县凤凰中学2015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
学校 年级 班 姓名 考号 ---------------------------------------------------密--------------------------------------------封----------------------------------------------线-----------------------------------------------
政治试卷
命题人:邓述碧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准确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
2.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按要求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第Ⅰ卷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贵广高铁将于12月底开通,届时贵阳到广州只需4小时30分。贵广高铁的开通对贵阳飞广州、桂林等地的机票产生重大冲击。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贵阳到广州机票的价格将由A点移到A'点,下图中能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是(P为需求曲线,S为供给曲线)
价格 价格价格
需求量
A B C D
13.2014年10月30日,联想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杨元庆宣布在展开收购10个月后,联想终于将摩托罗拉移动通信业务收入囊中,联想也随即成为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厂商。这一举措体现了
①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 ②企业经营战略的转变
③企业盈利水平的提升 ④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提高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①②
14.2014年12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联合国家税务总局再发通知上调成品油等部分产品消费税。这是继11月29日今年首次上调成品油税后半月内再次上调。这一举措是 ①国家运用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②国家财政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③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 ④引导消费者转变生活方式,绿色消费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15.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该《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比较完善的能源安全保障体系,能源自给能力保持在85%左右。《行动计划》提出了节约优先、立足国内、绿色低碳和创新驱动四大战略计划,为我国能源战略的实施指明了方向。该《行动计划》的目标和内容体现了 ①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
②我国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③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④政府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支持新兴战略性产业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6.2014年9月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毫不动摇
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要与时俱进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需要加强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联系。”这是因为
①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②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③人大代表有提案权和质询权 ④人大代表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17.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坚决贯彻党中央关于新疆工作的大政方针,以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为基础,以促进民族团结、遏制宗教极端思想蔓延等为重点,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努力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的社会主义新疆”。这体现了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②我国认真贯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民族繁荣是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④坚持民族团结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原则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18.APEC峰会于2014年11月5日—11日在北京召开。此次峰会的主题为“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围绕“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创新发展,推动经济改革与增长”、“加强全方位基础设施与互联互通建设”三项重点议题展开讨论。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亚太经合组织是政府间的综合性国际组织 ②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③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④当今世界多极化格局已形成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②
19.作为国家级表演艺术中心,国家大剧院始终坚持“让艺术改变生活”的核心价值理念,努力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最大平台、文化创意产业的最大基地。每年举办的 “五月音乐节”“大剧院舞蹈节”“中国交响乐之春演出季”„„有力的推动了中国民族艺术的发展。在全国各地的艺术精品源源不断向北京汇聚的同时,国家大剧院成立7年来累计举办各类演出5980场、接待中外观众1260余万人次,文化磁场效应充分彰显。这体现出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②文化传播通过一定的媒介实现 ③我国日益增强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④中华文化所具有的包容性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20.2014年2月西非开始爆发大规模的埃博拉病毒疫情。针对日益蔓延的疫情,各国纷纷投入到预防控制的研究中。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11月26日宣布,其联合英国制药企业葛兰素史克研发的埃博拉疫苗已初步通过人体测试,已有120名志愿者参与临床实验,数据比较安全。这表明
①发挥意识的目的性,突破条件创造联系 ②真理具有客观性和绝对性
③人的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④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1.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美联储宣布执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刺激经济。2014年10月30日,美联储宣布将从11月起正式停止延续6年之久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10月31日,日本央行则宣布进一步放宽货币政策,将基础货币年供应量从70万亿增加至80万亿日元。这体现的辩证法哲理是
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 ③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④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22.近年来,伴随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非法删帖、发帖中伤、泄露隐私等利用信息网络侵权行为频发,个人信息保护迫在眉睫。2014年10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关于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这表明 ①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②人们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相对独立性 ③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④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A.②③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23.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10月17日的全国社会扶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扶贫开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人类减贫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质变做好准备 ②尊重规律的客观性,自觉做到按规律办事 ③抓住事物发展中的主要矛盾 ④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第Ⅱ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题——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2题——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38.(2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笮融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材料二 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传统的封建“人治”思想的影响,我们党在治国方略的选择上经历过一些曲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总结“文化大革命”中法制被严重破坏的惨痛教训,清醒地认识到加强法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战略方针。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推进,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1997年,党的十五大最终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完成了我们党执政治国理念的一次深刻而重大的转变。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要求,2014年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目标,从法律体系向法治体系的迈进,标志着我们党治国理政理念的又一次重大飞跃和治国理政方式的重大转变。国际社会认为中国共产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将使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使中国老百姓从中受益,中国未来的发展也将更加健康有序。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我们怎样为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发挥作用。(13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认识论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我党治国理政理念不断转变的认识。(11分)
39.(28分)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正式颁布,有关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制度、体系、产业和投资等领域的工作将随之全面启动。2014年是中国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开局年。
材料一 《规划》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新型城镇化建设将会成为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同时也会成为撬动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也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制定实施《规划》,努力走出一条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材料二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徐宪平表示,新型城镇化建设要强调文化传承,彰显城市的特色和个性。要根据不同城市的自然历史文化的禀赋,体现差异性,倡导多样性,防止千城一面。要注重在旧城改造中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注重在新城新区建设中注入传统文化元素,发展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特貌、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建设历史文化底蕴厚重、时代特色鲜明的人文城市。
材料三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的城镇化取得了显著成就,也积累了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现在城镇化发展正处于一个重要关口,必须走出一条新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之一表现为加快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把提高人的幸福指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城镇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全体居民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 (1)结合材料一,说明国家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经济学依据。(15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如何加强文化建设。
(9分)
(3)材料三体现了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的哪些观点。(4分)
黔西县凤凰中学2015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试卷
政治参考答案
(1)(13分)
①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②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我国的立法机关,应加强立法工作,科学民主立法,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同时,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保证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③行政机关要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这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
④公民应自觉履行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建议:答对一点得4分,任答对其中3点得满分13分) (2)(11分)
①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认识也要不断发展。我党治国理政理念的不断转变正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而发展的。(2分)
②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的标准。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需要,推动我们党依法治国理念的一次次的飞跃与发展。(3分)
③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会促进事物的发展。我们党依法治国理念的不断发展和提高,将有利于促进我国未来的健康有序发展,使老百姓受益。(3分)
④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我们党对依法治国理念的认识是逐步深化和发展的。(3分)
39.(28分) (1)(15分)
①新型城镇化建设努力走出一条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3分)
②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新型城镇化建设形成的需求,有利于拉动消费,扩大内需。(3分)
③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利于扩大就业,增加收入,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3分)
④新型城镇化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3分)
⑤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增强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3分) (2)(9分)
①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注重旧城改造中的文化遗产保护,建设有历史记忆有厚重文化底蕴的新城镇。(3分)
②文化具有多样性,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城市的自然历史文化的禀赋,体现差异性,倡导多样性,防止千城一面。(3分)
篇七:《学习辅导材料 “四个全面”: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总要求》
学习辅导材料 “四个全面”: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总要求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书记 彭清华
来源:人民日报
“四个全面”: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总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去年12月,习近平同志在江苏调研考察时强调,“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四个全面”的提出,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勾勒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标志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总体思路的日臻完善。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同志“四个全面”重要思想的丰富内涵,对我们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创新实践的科学总结
理论来源于实践、发展于实践、丰富于实践。回顾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创新实践,“四个全面”贯穿其中、渐次铺开,主题突出、方向明确。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稳步推进。十八大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发出了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时代号召。十八大以来,围绕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中央紧抓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加大统筹城乡、统筹区域发展力度,着力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更加注重提高发展的质量效益,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应对速度换挡、结构调整、动力转换新挑战,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坚持区间调控、定向调控、预调微调,精准发力,综合施策,全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稳中提质的良好态势。
全面深化改革磅礴起势。十八大后,习近平同志第一次到地方调研就选择在改革开放中得风气之先的广东,强调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表明了中央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的坚强决心。在湖北调研考察时,习近平同志再次强调,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攻克体制机制上的顽瘴痼疾,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习近平同志进一步阐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和若干重大问题。此后,习近平同志连续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一个个重大改革方案相继出台,一项项具有标志性、关键性、引领性作用的重点改革举措陆续推出。新一轮改革大潮磅礴起势、强力推进,改革红利惠及亿万人民,深刻影响经济社会各个领域。
全面依法治国迈出坚实步伐。强调法治,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一个突出特点。十八大以来,中央围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积极稳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立法,全面推开涉法涉诉信访改革,建立国家司法救助制度,着力解决影响司法公正的深层次问题,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2012年12月,习近平同志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强调,要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出全面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我国社会治理必将发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
全面从严治党令出行随。管党治党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同志掷地有声地提出,“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的责任,就是同全党同志一道,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十八大后,中央以作风建设开局,以壮士断腕、刮骨疗毒的勇气向“四风”问题开刀,作风建设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查处腐败案件的力度前所未有。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习近平同志对新形势下坚持从严治党提出八个方面的要求,对全面从严治党作出重要部署。作风建设和反腐败的新成效,极大提振了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信心,凝聚起推动改革发展稳定的强大正能量。
“四个全面”是对党治国理政方略的继承完善和发展创新。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目标更明确、要求更严格、信心更充足。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我国在短短30多年时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法律是治国之重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依法执政确定为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稳步推进。从严治党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管党、治党一以贯之的基本方针和重要原则,无论革命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我们党始终把从严治党摆在突出位置。可以说,“四个全面”是对党治国理政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既与我们党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治军之道一脉相承,又经过系统整合和集成创新,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实践要求,充分体现了习近平同志对治国理政方略系统深邃的全局思考,鲜明表达了党中央在新时期 本文来自 “四个全面”是有机联系、相互贯通的顶层设计。深化改革、依法治国、从严治党三者共同支撑全面小康社会实现进程,同时三者紧密相关。国家发展、重大改革必须于法有据,整个改革过程都要发挥法治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深化改革贯穿依法治国的全过程,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从严治党既要体现深化改革的要求,又必须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无论全面深化改革还是全面依法治国,都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必须贯彻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四个全面”环环相扣、相互促进,是执政目标、执政理念、执政方式和执政党自身建设的有机统一,必将指引党和国家以更加开放自信的姿态、更加坚定有力的步伐,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披荆斩棘、大步前行。 “四个全面”深刻反映时代发展趋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和世界各国的共同追求,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和时代潮流,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依托,从严治党是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规律。“四个全面”顺应历史潮流、紧扣时代脉搏,围绕如何发展、如何改革、如何治国、如何管党,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历史与现实的交集、国内与国际的联系上,深刻阐明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筹伟大事业与伟大工程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提升到新的高度,是党治国理政方略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四个全面”集中回应人民群众的关切期待。当前,发展不够充分、发展方式粗放、发展水平不高仍然是突出问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新期待存在很大差距,适应新常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重而道远。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既要冲破体制机制障碍,又要打破利益固化藩篱,面临的困难、阻力和挑战前所未有。同时,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以权压法、权钱交易、徇私枉法等问题仍然严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脱离群众的问题仍然突出,贪污腐化的毒瘤和土壤远未根除。这些问题既是社会焦点、群众痛点,也是治国理政的重点和难点。习近平同志在2015年新年贺词中指出,要把人民的期待变成我们的行动,把人民的希望变成生活的现实。“四个全面”顺应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呼声,集中反映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治国理政、造福于民的总体要求。 以“四个全面”开创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新局面 作为边疆民族地区,广西推进“四个全面”的任务更重、压力更大。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四个全面”的部署要求,努力开创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新局面。 以科学理念指导发展,奋力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不足仍然是广西的最大短板,加快发展是壮乡人民的强烈期盼。广西在工业化中期就进入新常态,发展面临更多困难和压力。我们既要保持平常心、更要增强进取心,既要守住“稳”的底线、更要力争“进”的势头,着力抓好发展第一要务,深入实施北部湾经济区和西江经济带“双核驱动”战略,扎实做好沿海、沿江、沿边三篇大文章,统筹“三驾马车”协调拉动,推动“四化”融合发展,切实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努力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各族人民群众。 以更大力度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问题意识、攻坚意识,加强对改革的组织领导,完善改革推进机制,抓好改革任务统筹协调,真刀真枪推进改革。紧紧围绕优化政务环境和营商环境、加快北部湾经济区同城化步伐、建设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等关系广西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紧紧围绕破解群众办事难、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民间投资“玻璃门”等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推出一批社会影响面大、群众热切期盼、既解决当前问题又有利于长远制度安排的改革举措,以改革红利增强发展动力,以改革突破推动开放升级。 以更务实举措全面推进法治建设,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突出重点、改革创新,全面推进法治建设,努力提高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牢牢把握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积极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突出抓好产业发展、生态保护、市场环境和改善民生等重点领域立法。突出抓好严格执法,着力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完善全方位执法监督制约机制,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坚守公正司法防线,支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强化司法管理监督,打造素质好作风实的过硬法治工作队伍,严惩司法腐败,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加强法治宣传,培育法治文化,弘扬法治精神,引导干部群众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 以更坚决态度全面从严治党,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坚决履行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认真贯彻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落实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和“一岗双责”。巩固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持之以恒整治“四风”。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完善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坚持思想教育从严、干部管理从严、作风要求从严、组织建设从严、制度执行从严,让干部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加大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力度,抓好带头人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以全面从严治党的新突破新成效,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提供坚强保证。 篇八:《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心得体会》 我爱水 张秀亚 我爱水。多少年来,生活的戏剧虽几易市景,但我总喜欢滨水而居,为了在梦中可以听到那清淡的柔声,明晨启扉,更可见到那一片照眼的清光。一湾澄明的流水,静静地向前滑流着,滑流着,把我的思念与忧虑都带走了,最后只将我留在岸边,悄然独立,盈耳只有那净琼微响,向我诉说一个无终结的故事。 我最喜爱的那片水,该是故都城北的什刹海了。那如一块青玉的平静流水,曾做了我四年的伴侣。 什刹海正位于我母校的后门,度过一道筑在溪水上的石桥,再一转弯,便会听见那愉快的水声,伴着水滨青翠的树色在欢迎来访者了。送着清晨无课,我总是拿了一本诗集,在水边倘佯,那时候,正是充满了诗意与幻梦的年纪,水边有时是“自在飞花轻似梦”的诗境,有时是“无边丝雨细如愁”的凄凉境界,还有什么更适于少年的心灵流连徘徊?我常是将书放在身边,双足垂到水面,叫水上的白云,将我带到又温暖又惆怅的幻梦里。我曾有一首小诗,其中两段是: 我曾持一卷诗一朵花来到你身旁, 在柳荫里静听那捆捆的水响。 诗,遗忘了;花,失落了, 而今再寻不到那流走的时先。 你曾几番入梦,同水上一片斜阳, 还有长堤上卖书老人的深色衣裳。 我曾一叠叠买去他的古书, 却憾恨着买不去他那暮年的悲伤。 诗中“你”的称谓,即是指什刹海,这首诗里,实在交织着无限的怀念和怅惘。 什刹海的可爱处,在于它的“变”,在于它的“常”,晴阴风雨,春去夏来,水边的景色不同,而它那最高度的关与宜人处,却永远蕴藏在那一片源脱水雾,以及激伦清光里,引人系恋。 当冬天撤去了那皎白的冰雪之幕,在水面薄冰上试步的乐趣享不到了,但一片温柔的春意,却把整个什刹海的灵魂浸透了。不知何处传来一声声鹧鸪的啼唤,像是那么遥远,又像是那么逼近,听来似是不分明,然而却又是那般动听,直扣人的心门。再过几天,水边的杨柳出了浅浅的绿痕,水堤上的泥土渐软了,而几场雨后,水已平了堤,时时刻刻似乎要涨溢出来,却又似被一道神秘的边界拘拦住了。一直在那里溶溶漾漾,如同一个殷勤的主人的手,将酒杯斟得太满了,使每一个来游者,都想一尝过葡萄色的琼浆,而低吟:“呵,你新鲜的湖水,陶醉了我的心灵。” 放假的日子,水边那块大石,便是我露天的座位了,水声轻柔,水光明媚,教给我无穷尽的智慧,将已逝去的,正在进行的,将要发生的一切,缓缓地告诉了我。我就这样坐着,听着,想着,直到夕阳将辉煌的火炬投入水中,将对岸人家的窗子也照亮了,我才将水色水光摄录心坎,带了回去。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心得体会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心得体会 最可爱的还有那水边新秋,北方的秋天本来是悄悄地来,比春天来得更幽俏,有一天,你一凝眸,不免惊讶水的颜色成了,堤边水位低了,水寥花的颜色更深了一些,而荷 叶已有一丝憔悴之态。那么,秋意便是满了什刹海了,渐渐地,水过桥头,有个老人在卖荷叶粥了,水面上,更有一些年轻的女孩子赤足在采鲜藕,什刹海在荷叶的摇曳中已另有一种感伤的情调,但当星光落在水面时,你已可依稀听到诗神环佩。 岛上乡居,流水绕墙,每天望着这碗蜒而去的山溪,我更怀念起什刹海了…… 14.“这首诗里,实在交织着无限的怀念和怅惘”,这里“怅惘”的含义是什么?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中描述了什刹海四季变化的景色,请加以简要概括,并说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答案__ 我爱水 张秀亚来自 篇九:《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国家安全的重要论述心得体会》 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国家安全的重要论述心得体会(1) 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和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前提。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我国国家安全问题,作出了许多重要论述。他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概念,强调要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形势变化新特点新趋势,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他进一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习近平同志关于国家安全问题的新概括新论断新思想,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回应了人民重大关切,对于应对我国国内外安全挑战、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充分认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大意义 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以整体的、全面的、联系的、系统的观点来思考和把握国家安全问题。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实践运用,是深刻总结我们党维护国家安全的历史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安全稳定面临的新形势新特点得出的科学结论,是我国国家安全理念的重大创新。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经验总结。国家安全问题是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的重大问题,坚持从总体上思考和把握国家安全是我们党的宝贵经验。毛泽东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指出,中国必须建立强大的国防军,必须建立强大的经济力量,这是两件大事。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强调,中国要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必不可少的条件是安定的国内环境与和平的国际环境。江泽民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提出建立以“互信、互利、平等、合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胡锦涛强调,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国家安全形势发展变化,牢固树立综合安全观念。可见,习近平同志提出的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对我们党关于国家安全理念的继承和发展,是对我们党治国理政经验的深刻总结。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国家安全环境新变化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正处于由大向强发展的关键时期,一些西方国家不愿看到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与其完全不同的社会主义中国赶上和超过他们,不断加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力度,加紧策划“颜色革命”,千方百计进行战略遏制和围堵;我国周边领土主权争端、大国地缘竞争、军事安全较量、民族宗教矛盾等问题更加凸显,在家门口生乱生战的可能性增大;各种敌对势力遥相呼应,暴力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三股势力”有所抬头,不断向内陆地区滋生蔓延,范围不断扩大;我国长期形成的外向型经济还没有根本改变,高度依赖国际市场,对外贸易顺差过大,经济摩擦日益增多;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生态安全状况极不乐观;我国能源消耗较多,相当一部分需要进口,对外依赖度不断加深,能源安全风险加大;我国是世界上在建核电机组最多的国家,而且周边几个国家都拥有核技术或核生产能力,核威胁阴云重重;我国是一个网络大国,面临的境外网络攻击和威胁十分严重,已成为黑客攻击的最大受害国;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改革攻坚期和矛盾凸显期,群体性事件频发多发,影响着社会稳定和谐,等等。国家安全形势出现的新特点新趋势,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努力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以确保整个安全机构能够协调高效运转。 准确把握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基本内容 习近平同志强调,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基本内容,是理解把握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依据。 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人民安全为宗旨是唯物史观的必然要求,是党的性质宗旨的重要体现。中国共产党是始终代表广大人民利益的无产阶级政党,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维护国家安全的根本目的,就在于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障人民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以人民安全为宗旨,就要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真正夯实国家安全的群众基础。 以政治安全为根本。政治安全是指国家领土主权、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等免受各种侵袭、干扰、威胁和危害的状态。政治的核心是国家政权,政治安全直接涉及国家政权的稳固。因此,政治安全在国家安全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和最高层次,具有根本性的战略意义。我国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安全不仅包括领土完整、主权独立,而且包括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不被动摇,其中最关键的是确保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绝对巩固。以政治安全为根本,就要把政治安全、政权安全放在首要位置,高度敏锐、高度自觉加以维护,为国家安全提供根本政治保证。 以经济安全为基础。冷战结束后,随着世界范围的竞争从军事实力转向以经济实力和高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不断上升。经济全球化加速全球贸易、投资和金融自由化,各国之间经济依存度加深,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问题可能很快演变为世界范围的经济风险。肇始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对国际经济的巨大冲击,就是明显一例。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不仅要保障我国自身的经济制度安全、国民经济安全、金融体系安全、国家能源资源安全等,而且要对可能的外部经济冲击有应对之策,确保国家经济发展不受侵害,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高国家经济实力,为国家安全提供坚实物质基础。 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军事安全直接关系到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是其他安全的重要保证。虽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维护国家安全的手段和选择增多了,但军事手段始终是维护国家安全,有效遏制、抵御外来侵略和颠覆的保底手段。文化安全是确保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独立和尊严的重要精神支撑。随着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凸显,尤其信息社会多元文化相互激荡、相互交融,维护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社会安全直接影响着人们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涉及到国家安全稳定。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就要注意研究这些方面面临的大量新情况新问题,遵循不同领域的特点规律,建立完善强基固本、化险为夷的各项对策措施,构筑起国家安全的重要屏障。 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当今世界日益成为一个“地球村”,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脱离别的国家而存在和发展,各国之间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联系。国家安全不是孤立的、零和的、绝对的,任何一个国家的安全都不可能置身于国际大环境影响之外,国际环境的变化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变量。现在,我国与外部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联系日益紧密,很多安全问题越来越具有世界性,越来越离不开国际大环境。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就要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在注重维护本国安全利益的同时,注重维护国际安全,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以有力措施积极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我们要顺应时代发展,自觉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采取有力措施,切实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保障。 树立系统辩证、统筹兼顾的国家安全理念。坚持和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首先必须牢固树立系统辩证、统筹兼顾的国家安全理念,运用系统思维、辩证思维、底线思维统揽国家安全的全局,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尤其要注意克服只重视个人或局部利益而忽视国家安全,只重视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环境,只重视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发展等短视行为,不断深化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自觉,切实做好国家安全各项工作。 健全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体制。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建立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体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目的就是要更好适应我国国家安全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加强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统筹协调涉及国家安全的重大事项和重要工作。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就要加强顶层设计,进一步建立健全国家安全体制机制,有效整合各方面力量,协调各方面资源,实现各地区各部门各层级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勇于负责、敢于担当,下好国家安全战略“一盘棋”,努力形成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的强大合力。 提高综合治理、有效应对的国家安全能力。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最终要落实到提高维护国家安全能力上。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增强自己的综合实力。经济实力是最基础的实力,必须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使我国社会生产力不断向更高水平迈进。科技实力是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强有力支撑,必须大力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科学技术跨越式发展,加快把知识和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国家武装力量是维护国家安全与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必须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不断提高我军能打仗、打胜仗的能力。人民群众是国家安全的智慧和力量来源,必须加强对人民群众的国家安全教育,提高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形成全体人民自觉维护国家安全的生动局面。 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国家安全的重要论述心得体会(2) 社会稳定、国泰民安既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也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就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深刻阐述了新形势下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明确了新形势下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公安机关作为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肩负着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神圣使命。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各级公安机关必须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关于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论述精神,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切实履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捍卫者的职责使命。
在战略定位上。明确指出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只有社会稳定,改革发展才能不断推进,只有改革发展不断推进,社会稳定才能具有坚实基础;强调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保持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在工作布局上。明确提出要坚持把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中来谋划,统筹考虑国际国内、内政外交、网上网下、维权维稳等各方面因素,统筹做好维护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信息安全等各方面工作,对外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对内坚决维护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
在根本目标上。 本文来自 在方针原则上。明确提出要着眼于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增强社会发展活力,紧紧围绕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全面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集中体现了对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规律特点的新认识 习近平同志关于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论述,高屋建瓴、总揽全局,内容丰富、内涵深刻,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标志着我们党对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规律特点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充分体现了深邃的战略眼光。紧紧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从维护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高度出发,全面审视我国发展面临的各种风险和挑战,通盘谋划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工作,加强顶层设计,创新工作思路,极大地拓宽了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工作视野。 充分体现了科学的辩证方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观察研判形势,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处理问题,更加注重社会和谐、动态稳定,更加注重源头治理、标本兼治,更加注重整合资源、多元共治,明确要求既要增强政治定力、保持清醒头脑,以不变应万变,又要科学判断形势、提高谋略水平,以万变应不变;既要立足当前、直面问题,确保社会大局稳定,又要着眼长远、综合施策,促进国家长治久安。 充分体现了强烈的法治意识。明确提出建设法治中国,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强调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努力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识、规范发展行为、促进矛盾化解、保障社会和谐。 充分体现了鲜明的群众观点。明确要求牢固树立人民是真正英雄的历史观、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价值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观,继承和发扬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夯实维护稳定工作的群众基础,把维护稳定工作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 充分体现了清醒的底线思维。始终把工作基点放在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权上,突出强调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凡事从最坏处准备、从最好结果去努力,居安思危、未雨绸缪,见微知著、提早应对,不断提高工作的前瞻性、预见性、针对性,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全力做好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各项工作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论述精神,关键是要将其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各级公安机关一定要坚持以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为重,以最广大人民利益为念,高举旗帜、牢记使命,勇于担当、忠诚履职,全力做好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各项工作,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切实增强政权意识,矢志不渝做国家政权的捍卫者。政治安全、政权安全,事关党的执政地位,事关国家核心利益。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坚定不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保证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打下的红色江山不改变颜色,保证我们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习近平同志强调,在关系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国家发展道路、政治体制模式等重大原则问题上,决不能头脑不清醒,决不能东摇西摆、含含糊糊。公安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公安工作是巩固国家政权的重要工作。各级公安机关要牢固树立国家安全观,始终把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政权安全置于首要位置,坚持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以实际行动坚决捍卫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决捍卫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坚决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切实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善于从战略上把握大势、研判形势,善于从政治上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坚决抵制西方反华势力的意识形态渗透,依法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的捣乱破坏活动,确保政治安全和政权安全。高举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旗帜,大力加强反分裂斗争,严厉打击暴力恐怖活动,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坚持依法管网、以人管网、技术管网相结合,健全完善网络综合防控体系,加强和改进网络安全管理,严厉打击网络造谣诽谤、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确保网络安全和网上良好秩序。 积极创新治理理念,矢志不渝做平安中国的建设者。平安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是改革发展的前提。习近平同志指出,真正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还是要靠制度,靠我们在国家治理上的高超能力;要更加注重治理能力建设,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水平。习近平同志强调,要把人民群众对平安中国建设的要求作为努力方向,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着力建设平安中国。公安机关是维护稳定的专门力量,在推进平安中国建设中起着主力军作用。各级公安机关要积极适应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要求,主动顺应人民群众对社会平安稳定的新期待,创新社会治理理念,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努力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上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确保社会大局持续稳定,确保人民群众安全感稳步提升。坚持打防结合、整体防控,积极构建动态化信息化条件下打防管控一体化运作的社会治安防控网络,依法打击各种严重刑事犯罪活动,及时整治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治安问题。坚持整合资源、完善机制,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更加注重专群结合、依靠群众,更加注重夯实基础、整合力量,全面深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坚持关口前移、源头治理,健全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和火灾、道路交通等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重大突发事件和公共安全事故的发生。 牢固确立法治思维,矢志不渝做公平正义的维护者。法治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障。习近平同志指出,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要切实保障公民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依法公正对待人民群众的诉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坚守防止冤假错案底线,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和司法权威。公安机关具有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职能,是国家重要的执法机关,是建设法治中国的重要力量。各级公安机关要牢牢把握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对公安执法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积极适应人民群众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新期待,把公安法治建设置于重中之重的位置,深入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不断提升公安机关公信力。牢固确立法治思维,教育引导广大民警树立严格依法履行职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观念,严格依照法定权限、时限和程序履行职责、行使权力,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处理复杂情况、解决疑难问题,善于借助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善于依靠法律手段加强社会治理、维护治安秩序。健全完善执法制度,进一步细化刑事执法程序,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健全错案防范、纠正、责任追究机制,确保执法权力正确行使;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权,防止执法权力被滥用。全面加强执法监督,紧紧围绕容易产生执法问题的关键岗位、关键环节,深入开展执法检查,坚决整治执法不严格、不公正、不规范和执法不作为、不勇为、乱作为等突出问题;充分借助信息化手段,努力实现对执法活动的全程、实时监督;加大警务公开力度,在遵守国家秘密和警务工作秘密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公开执法依据、执法程序、执法进度、执法结果,努力以群众看得见的方式实现公平正义。 忠实践行群众路线,矢志不渝做群众权益的保障者。一切为了群众、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我们党的根本立场。习近平同志指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把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透。坚持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是公安机关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各级公安机关要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作为衡量和检验公安工作的根本标准,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切实站稳群众立场,自觉践行群众路线,全力维护群众权益,永远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打牢执法为民的思想基础,深入开展“为何从警、如何做警、为谁用警”大讨论活动,使广大民警切实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一“总开关”问题,切实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一根本问题。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健全完善民意导向的警务工作机制,坚持从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从群众不满意的事情改起,努力把工作做到老百姓心坎上。切实提高做群众工作的本领,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新思路,不断创造沟通组织发动群众的新办法,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平安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努力为公安工作赢得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着力打造过硬队伍,矢志不渝做公安事业的奋斗者。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一流的班子才能带出一流的队伍,只有一流的队伍才能创造一流的业绩。习近平同志指出,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要求相比,我们的本领有适应的一面、也有不适应的一面,适应的一面正在下降、不适应的一面正在上升,全党同志都要有本领不够的危机感,都要努力增强本领,都要一刻不停地增强本领。习近平同志强调,领导干部要有天下为公的宽阔胸襟,树立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言必信、行必果,勇作为、敢担当,逢山开路、遇河架桥,不断交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答卷。公安队伍是一支拥有200多万人的纪律部队,如何管理好、建设好这支队伍,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各级公安机关要紧紧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坚持政治建警、素质强警、从严治警、从优待警,全面加强公安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过硬队伍。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真正把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铭刻在灵魂中、熔铸在血脉里,坚定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增强政治定力,严守政治纪律,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不移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大力加强能力素质建设,坚持把教育训练作为提升队伍能力素质的根本途径,积极推行“轮训轮值、战训合一”模式,全面强化实战技能培训,不断提升广大民警的专业素养和实战本领。大力加强纪律作风建设,在认真落实从优待警各项措施的同时,进一步加大从严治警力度,严格执行“五条禁令”、“五个严禁”等纪律规定,集中整治纪律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着力形成干警清正、队伍清廉、政治清明的清风正气。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我们党治国理政理念不断发展由小学生作文网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