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地形和气候特征 500字作文

时间:2024-09-21 01:25:33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字数作文 > 500字作文 > :新疆地形和气候特征是由小学生作文网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新疆地形和气候特征的正文:

第一篇:《新疆气候特点》

新疆气候特点

新疆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其气候特点是昼夜温差大,属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南疆干旱,光照长,少雨,年降水量仅20-100毫米,而北疆却达100-500毫米。 年平均气温南疆平原10C-13C,北疆平原低于10C。极端最高气温吐鲁番曾达48.9C,极端最低气温富蕴县境可可托海曾达-51.5C。南疆平原无霜期200-220天,北疆平原大多不到150天。 新疆气候的几个特点:

1.干燥

2.冬冷夏热

3.气温日较差大新疆地形和气候特征

4.日照丰富

新疆多样的气候类型,富有“神奇”感。新疆位居大陆中心,四周远离海洋,被高原高山环绕,属温带极端大陆性气候,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炎热干燥,春秋季短促而变化剧烈。但全疆南北地跨纬度约15度,地形高差大,南、北疆有暖、寒、温带之分,东西部有明显的干湿之别,同一地区因地形高差而具有鲜明的垂直气候特征,造成了新疆东西南北、山上山下自然景观的不同。新疆在干旱气候影响下,成为中国最干、最热、最冷、风沙最大、温差最大的地方之一,诸如“火州”吐鲁番的最热、东疆和南疆塔里木盆地的干旱、富蕴之寒、阿拉山口的风沙等

由于紧固件使用环境不同,选择试验点要求环境既严酷又具代表性,试验点要求日间温差要大,风沙、大风等灾害天气较为集中。下表为新疆各地区室外气象参数,试验地点可以依据此表来选取。

第二篇:《新疆的地形特点是什么》

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位置情况是怎样的? 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北边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全区面积166.49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面积的六分之一。周边与8个国家接壤,陆地边界线长5600公里,占中国陆地边境线总长度的四分之一,是中国边疆线最长、接壤国家最多的省区。国内与西藏、青海、甘肃省相邻。

2、新疆的地形特点是什么?

答:新疆的地形特点是山脉与盆地相间排列,由北向南构成“三山夹两盆”的地形格局。“三山”即北部的阿尔泰山、中部的天山和南部的昆仑山及喀喇昆仑山;“两盆”即北部的准噶尔盆地、南部的塔里木盆地。以天山山脉为中轴,把新疆分为北疆和南疆两个自然条件有明显差异的部分。以天山为界,北疆为温带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南疆为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年均气温,北疆为4℃-9℃,南疆7℃-14℃。

天山是亚洲最大的山系,东西长约2500公里,南北宽约250-300公里。天山最高峰为托木尔峰,海拔743505米。阿尔泰山因盛产黄金被称为金山,其主体在蒙古国境内呈西北至东南走向,约有400公里,海拔2000-3000米以上,最高峰是友谊峰,海拔4373米。昆仑山和喀喇昆仑山均起自帕米尔高原,并行逶迤向东,喀喇昆仑山入臧北与冈底斯山相连,昆仑山经新疆、西藏地界进入青海、四川。昆仑山在新

疆绵延1800公里,宽150公里,山脊大多海拔5000以上。 准噶尔盆地地处天山、阿勒泰山之间,面积18万平方公里。塔里木盆地在天山以南,是高原环抱的内陆盆地,仅东端与河西走廊相通。

3、 新疆的沙漠的分布情况如何?

答:准噶尔盆地中部为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面积4.5平 方公里,为中国第二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塔里木盆地中部,面积33平方公里,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沙漠。

4、有那些优势资源?

答:一是水土光热资源丰富,发展特色农牧业的优势突出,二是矿产、生物资源富集,种类全、储量大;三是旅游资源丰富多彩,极具特色。

5、 新疆的光热资源情况如何?

答:新疆是中国日照时间最多的省区之一,全年日照时 数达2600-3400小时,全年太阳能总辐射量每平方米为5000-6490兆焦耳,仅次于 青藏高原 。

6、新疆矿产资源优势有那些?新疆地形和气候特征新疆地形和气候特征

答:新疆的矿产资源丰富,品种齐全。据统计,全国已发现的168个矿产中,新疆有138个,占全国已发现矿种的82.14%。其中矿产储量占全国首位的有铍、钠硝石、白云母、蛭石、陶瓷土5种,居全国前五位的有煤、石油、天然气等27种。

7、新疆旅游资源有什么特点?

答:新疆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拥有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和绚丽多彩的人文景观。其特征表现在:总量大、类型全、层次高、组合优、功能多,有些旅游资源“中国之最”,乃至“世界之最”。按照《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的资源分类,新疆六大类型资源齐备,在68种基本类型中新疆至少拥有56种,占全国实体旅游资源总量的83%,居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之冠。自然景观有浩瀚的的沙漠、辽阔的草原,有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世界第二低地吐鲁番艾丁湖,有风光旖旎的高山湖泊和众多的气泉、温泉。人文景观方面有驰名世界的遗址、石窟、佛洞;有风格迥异的清真寺、喇嘛庙、佛庙;有古今各民族名人的墓地和纪念馆;有极富民族特色的民族文化、歌舞艺术、服饰艺术和独具特色的民族食品。

8、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哪年成立的?行政区是如何划分的?

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5年10月1日 成立。自治区下设地区、自治州和直辖市;地、州、市下设县、自治县、市和直辖区;县、市、区下设乡、民族乡和镇。除地区行政公署为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代表自治区人民政府行使权力外,自治州、直辖市和县、自治县、市、市辖区以及乡民族乡、镇等各级行政单位均设有人民代表大会和它的执行机关人民政府。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机关,除

行使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有关法律规定的职权外,同时依照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的权限行使自治权。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现辖5个自治州、7个地区、3个区辖市、9个地辖市、7个州辖市、62个县、6个自治县、11个市辖市857个乡镇。(未算新成立五家渠等三个市)

自治区首府设在乌鲁木齐市。

9、 新疆的生物资源有哪些?

答:新疆的生物资源极为丰富。温带农作物齐全,粮食 作物以小麦、玉米、水稻为主,经济作物有棉花、甜菜、啤酒花为主。新疆的棉花以其纤维长、色泽白、质量好而闻名,是中国最大的长绒棉生产基地,产量占中国长绒棉总产量的90%以上。新疆素有“瓜果之乡”的美誉,最有名的有无核葡萄、哈密瓜、无花果、巴旦木、核桃、香梨、石榴等。家畜以绵羊为主,新疆细毛羊、阿勒泰大尾羊、库车黑羔羊等文明于世,其他优秀品种还有伊犁马、塔城牛、双峰驼等。

10、新疆有多少个民族?

答:新疆共有55个民族,其中10个民族信仰伊斯兰教。2007年新疆总人口为2095万,其中,维吾尔人口为965万。除汉族外,其他民族所占比例达60.68%,信仰伊斯兰教者约占总人口的59.03%。

11、西域三十六国都分布在哪些地方?

答:战国至秦汉之际,新疆塔里木盆地周围及天山谷地,出

现了许多人群聚落,他们大多从事农业生产,也有的以畜牧渔猎维持生计.这类聚落当时大约有30余个,史书上笼统地称之为”西域三十六国”.西域三十六国的地理分布大致如下:地处昆仑山北鹿的有楼兰、且末、精绝(今)民丰)、拘弥(今策勒县北)、于阗(今和田)、皮山、莎车、西夜和子合(均在叶城县境)等,史书上称之为“南道诸国”;地处天山南麓有车师(今吐鲁番、吉木萨尔一带)、尉犁、焉耆、龟兹(今库车)、乌垒(今轮台)、姑墨(今阿克苏)疏勒(今喀什)。称“北国诸道”。除此之外,天山北麓还有东、西且弥,东、西蒲类,帕米尔高原一带则有休循、捐毒等。

12、秦汉时期新疆有哪些游牧民族?

答:先秦两汉之际,活跃在新疆的游牧部落大致包括羌、塞人、月氏、乌孙、姑师等。新疆地形和气候特征

姑师人的足迹早在公元前1000年的时候就已经出现在以吐鲁番为中心,远及乌鲁木齐、吉木萨尔、奇台的广大地区。

羌人主要生活在以若羌为中心的区域,昆仑山一带至今还有叫“阿羌”的地名,都是古代羌人的历史遗迹。

塞人、乌孙和大月氏人原来都生活在甘肃的河西、陇右一带。

13、为什么说西汉西域督护府的设立是西域纳入我国版图的标志?

第三篇:《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学反思5篇》

反思一: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学反思

新疆是我国西部开发的边疆省区之一,其自然环境的特点对人口、城市的分布和农业的发展有较大的影响,作为省级区域的案例,具有鲜明的代表性。

这节内容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描述新疆的自然环境的特征;第二部分描述新疆的绿洲农业;第三部分突出西部地区的能源和资源开发。这三部分之间具有关联性,并以递进的方式呈现,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主线贯穿始终。所以在教学中以“干旱气候“说明自然环境对人口、城市和交通分布及农业发展的影响,一定要突出水对本区域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制约影响。虽然新疆自然环境恶劣,但新疆人依靠他们的聪明才智和智慧不断适应和改造自然环境,不断改善和提高生存条件,特别是新疆人趋利避害开凿”坎儿井“为生产和生活提供水源的事实,其实就是对学生进行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很好的教学内容。所以在这一节的教学中,我以地形和海陆位置影响下的“气候”为铺垫,层层递进,由然到人文,让学生了解地理要素之间相互影响,从而培养学生提取、加工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也有令人不尽人意之处,比如有一部分学生缺少自主学习的动力,有些学生学习比较沉闷,对这部分学生疏于指导;地图在教学中的有效利用以及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等方面都有调提高和改进。

反思二:

本节课我们着重了解了新疆的自然地理特征,以及在独特环境特征影响下的人口、城市交通设施的分布特点。在讲述此内容时,很多学生因为仅仅只是在电视,书刊上对新疆有所了解,而很多学生没有真正到过新疆,所以不能对这些内容有直观的了解,教师教学时必须多利用图片,地图这些教具给学生以更直观的说明讲解。新疆的气候以干旱为突出特点,农业主要是绿洲农业,但新疆在自然环境比较恶劣的情况下,她却根据实际情况发展了特色鲜明的绿洲农业,使人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那么可以根据这一情况来联系到我们的家乡,看看她在农业的发展方面是走的怎样一条路子?同时新疆的环境比较恶劣,在讲述本课的时候,可以涉及到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等一些相关内容。我们应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人类与环境应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反思三:

在上 “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时, 讲到 “富有特色的绿洲农业”时,我认为应了解影响新疆绿洲农业发展的有利和不有利的地理因素,了解它们现在的经济状况和以后的发展。而在讲到 “潜力巨大的能源开发”时,这是重点,所以就应花多一些时间去讲,特别是图6.39和图6.40。在讲图6.40时,重点讲了“塔中油田”和“沙漠公路”,而且还举了卫星对这里的发现,但是我没有讲其他公路。在讲图6.40时,我觉得讲的很仔细,虽然这是活动练习,补充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内容,我觉得这很好。在上完课后,看一些图片,在看的过程中,我印象最深的是新疆的“疆”,记住新疆“三山夹两盆”的地形特点.

总的来说,老师果然是老师,备课的工作做得很好,可以从课后的活动练习和老师上课时亲身经历看出,而且老师上课时也很照顾一些成绩较差的同学。只有老师和学生互相合作,互相配合,这样才会获得双赢。

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学反思5篇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学反思5篇

反思四:

在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我们要让学生作学习活动的主角,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争辩,做出决策和选择,解决案例中的特定问题,进而从案例中获得某种经 历和感悟。上周我在第一镇中讲了一节《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通过自己上课和领导的点拨与评析,使我看到了一些成功之处,同时也发现 了一些不足。

成功之处:

1、课题的引入新颖。开始上课时,我播放了一段新疆的民族歌曲《大阪城的姑娘》,同时在大屏幕上播放反映新疆物产、自然景观、人情风俗的图片,让学生很自然的联想起新疆。这种做法,既营造了一种欢乐的学习气氛,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2、 充分利用课程资源,为学生的独立思考创造条件。我利用教学光盘中提供的教学图片(新疆的海陆位置图),我自己加入简单的动画,使新疆的气候成因很形象的展 现出来,为学生推理新疆气候的成因创设了情境,使学生能够联系已学过的地形知识、气候知识分析出新疆气候干旱的原因。

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学反思5篇文章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学反思5篇出自本文来自高考资源网面积情况,利用多媒体展示沙漠地区的景观图片,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学生很自然说出“感到热”或者“感到干旱”,这样就很自然的引出新疆的气候特点和形 成原因。

4、教学过程中尝试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并自己解决问题。在学习新疆的民族分布特点时,我利用多媒体出示新疆民族分布图,让学 生自己去观察,观察几分钟之后,我找几名学生把他们观察到的信息告诉大家。有的学生说在新疆生活的民族很多,是个多民族地区;有的学生说新疆的民族以维吾 尔族和汉族为主。原本到这里,我就可以进行下一个环节了,这时还有学生举手发言,这个学生说在新疆,除了维吾尔族和汉族,其他的民族主要分布在新疆

西部和 北部边缘。还有学生进一步补充,这样的分布是因为新疆的西部和北部与外国相邻。这些看法是我在备课时没有想到的,但这些学生的看法很有道理,我表扬了这些 学生。

5、设置了一些小活动,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新课教授完毕,在进行反馈练习的时候,我设计了一个名叫“比比看”的小活动,看看谁在 新疆境内找出的“中国之最”数量最多,并且准确。设计这个活动主要是为了考察学生对于新疆地理事物的掌握。学生对这个活动很感兴趣,积极性很高,取得比较 好的效果。

6、突出人文教育,培养学生人与环境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思想。

在学习绿洲知识的时候,学生了解到绿洲是新疆人赖以生存的主要地区。但绿洲面临着荒漠化的问题,于是我让学生献计献策,当地的人在生产和生活时该怎么做,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使学生明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当地的环境。人和环境要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不足之处:

1、板书布局简单,字迹不工整。上课过程中,我心里有些紧张,因此板书的书写未能和教学过程同步,在最后进行课堂小结时,才书写了板书,内容比较简单,字迹有些潦草。这个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认真改正。

2、有些问题自己提问和引导不到位,没有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出现学生回答问题不积极、冷场现象。

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学反思5篇教学反思

3、 整堂课,让学生自己思考、探讨问题的时间比较少,没有形成很热烈的课堂气氛。通过这堂课,我的感触是:教材提供的知识和教师个人的知识,已不能满足学生学 习知识的需要。教师要通过上网、看书、请教有经验的老教师等途径不断充实自己;教师要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要做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参与者、合作 者,以平等的身份和学生交流、讨论。作为一名年青的教师,我的教学之路还很长,我会竭尽所能做好本职工作,为祖国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反思五:

新疆是我国西部开发的边疆省区之一,其自然环境的特点对人口、城市的分布和农业的发展有较大的影响,作为省级区域的案例,具有鲜明大的代表性。

我 在第一课时中:(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山、荒漠绿洲教学时我注重了从自然地理角度罗列知识,因此知识的前后连贯性不够,知识的前后贯通不够,理应从自 然环境特点引入特色农业的发展更好。(2)本课时的创设意图主要体现在用歌曲“新疆好”作为教学引线。从授课伊始的歌曲引入,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再到查 找歌词熟悉新疆有代表性的地理事物。如涉及自然环境的“天山,戈壁、积雪……”;体现经济活动的“牧场,良田、稻花、牛羊、葡萄、煤铁金银……”。最后分 析歌词“天山南北牧场”“积雪灌农庄”来理解新疆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本课时主要学习内容是新疆的自然环境特征。课文标题“高山、荒漠、绿 洲”不仅突显了新疆的自然环境特征,而且隐含了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以及重要的人地关系思想。新疆独特的地理位置和高山环抱的地形特点,造成了新疆地区降水 稀少,气候干旱,从而使盆地内部形成了面积广大的沙漠。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水成为新疆宝贵的自然资源,高山冰雪融水汇集处的绿洲成为新疆人民生产生活的 重要场所,也使得新疆境内人口、城市、交通线的分布呈现环状分布的特征。教师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不仅要突显新疆的自然环境特征,更要引导学生分析自然要 素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学中要始终贯穿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主线。(4)案例教学是新教材区域地理学习的重要理念。从新疆人口城市的分布到整个西部干 旱地区人口城市分布规律的探讨,从绿洲荒漠化的现象扩展到我国荒漠化的现状,都是对教材的有力补充,也是新课程“用教材教”思想的有力体现。

第四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概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概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地处中国西北部,位于东经73°32′-96°23′,北纬34°25′-49°10′之间;东西最长达2015公里,南北最宽处约1600公里;东部与甘肃、青海相连,南部与西藏自治区毗邻。新疆是我国面积最大、国境线最长、交界邻国最多的省区。从东北到西南分别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接壤,西南部和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相邻,同邻国共有5400多公里的边界线,约占中国与邻国边境线总长度的1/4。

新疆深居亚欧大陆腹地,在历史上成为沟通东西方的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要冲,现在又成为从中国东海岸的连云港连接荷兰鹿特丹的铁路——横穿两大洲第二座“亚欧大陆桥”的必经之地。

[面 积]总面积为166万多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6。

[人 口]2015年底,总人口1876.19万人, 占全国总人口的1.47%。

[民 族]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地区,据1994年统计,新疆共有49个民族成分,其中人口超过50万的民族为:维吾尔族802万,汉族660万,哈萨克族127.08万,回族77.06万。

[行政区划]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解放后建立的第一个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省级民族自治地方。现在自治区直辖乌鲁木齐、克拉玛依、石河子3市,5个自治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昌吉回族自治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和伊犁哈萨克自治州)、8个地区(吐鲁番地区、哈密地区、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和田地区、伊犁地区、塔城地区、阿勒泰地区)、16个县级市、62个县、6个自治县、11个市辖区。

[首 府]乌鲁木齐市。

[主要城市]乌鲁木齐市、伊宁市、喀什市、克拉马依市、石河子市、奎屯市、库尔勒市、哈密市等。

自然条件

[地 形]新疆是典型的干旱地貌区,基本类型为山地和盆地,山地约占新疆总面积的42.67%,盆地占57.32%。地貌格局可概括为“三山夹两盆”,即高大的山脉与广阔的盆地相间排列,自北向南分别为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昆仑山。昆仑山脉最高的乔戈里峰海拔8611米,是世界第二高峰。天山把新疆分为南北两大部分,天山以南为南疆,天山以北为北疆。

[气 候]新疆光热资源丰富,气温年较差与日较差大,降水稀少,蒸发强烈、相对湿度低,夏季干热,冬季干冷,风大沙多,是典型的温带大陆型干旱气候。南北疆各有相差悬殊的盆地气候和一系列山地气候,多年平均气温南疆为10℃,北疆准噶尔盆地为5-7℃,阿勒泰、塔城地区为2.5-5℃。不同的气候特征与类型,影响和制约着其他自然资源的形成、分布和区域性特征。

[水 文]新疆河流水源的补给主要靠山地降水和三大山脉的积雪、冰川融水,共形成大小河流570多条,绝大部分为内陆河。塔里木河是中国最长的内陆河流。此外,流量较大的还有伊犁河、额尔齐斯河、玛纳斯河、乌伦古河、开都河等20多条,除额尔齐斯河注入北冰洋外,其余全部是内陆河。新疆的湖泊多为终点湖,面积变化大,位置也常迁移。罗布泊、玛纳斯湖已经干涸,艾比湖近于干涸。目前比较稳定的湖泊有100多个,多数为咸水湖,其中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有15个,较大的湖泊有博斯腾湖、乌伦古湖、巴里坤湖等。

资源状况

新疆地域辽阔,资源得天独厚,光、热、水、土、矿产、生物、旅游等资源丰富,是我国一个资源性省区。

[土地资源] 新疆土地资源丰富,类型多、人均占有量高。农林牧 可利用土地面积达6853万公顷,居全国首位。人均宜用地面积约4公顷,是全国人均占有量最多的省区。但新疆土地资源中宜用地比重低、质量差、结构不平衡,未利用土地面积共9862.03万公顷,占全区总面积的59.2%。

新疆土地开发利用率为40.8%,现有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域等七大类已利用土地共计67.87万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398.57万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总面积16.46万公顷,交通用地面积21.73万公顷。水域面积463.05万公顷,其中有可养殖水面33.33万公顷,已养殖水面7.9万公顷。

[气候资源] 新疆太阳辐射十分丰富,总量为5200-6200兆焦/(平方米·年),在全国主要农业区名列前茅;年日照时数居全国首位;年平均日照百分率变化在60%-80%之间,生长季节的4-9月,日照百分率大于全年平均值。但作物生长季节的积温不够稳定,对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都有很大的影响。新疆的光能利用率平均仅为0.6%。

降水地区分布不均匀,从年平均800毫米至几毫米,相差百倍以上,分布规律为北疆多于南疆,西部多于东部,山区多于平原,迎风坡多于背风坡,盆地谷地为少雨中心;年平均蒸发量北疆多在1500-2300毫米之间,南疆为2015-3000毫米,东疆为3000-4000*毫米。

新疆是多风地区,风能资源十分丰富,全疆年风能理论蕴藏量在3万亿千瓦时左右,具有蕴藏量丰富、地区分布极不均匀、时间变化显著的特点。目前全疆风电总装机容量已达6.77万千瓦。

新疆是气象灾害的频发区,主要灾害有干旱、干热风、冻害、霜冻、大风、寒潮、风沙、暴雨、冰雹、雪害等,以干热风、霜冻与大风危害最重。

[水资源] 新疆水资源年总径流量884亿立方米,地表水资源量为793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572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5321立方米,为全国平均量的两倍多。但因地处干旱,降水稀少,单位面积产水量只有4.8万立方米/平方公里,不足全国的1/5,水资源是十分紧缺的。

水资源实际变化比较平稳,径流量最丰年与最枯年之比仅为1.5,地下水也十分稳定,但大多数河流年内季节变化悬殊,洪旱灾害频繁;河流和地下水大多数水质较好,分布为北疆优于南疆,西部优于东部,山区优于平原。

新疆水能资源丰富,理论蕴藏量在1万千瓦以上的河流有340条,总蕴藏量为3355.45万千瓦,占全国的4.96%,可能开发的总装机容量为853.51万千瓦。

[森林资源] 新疆森林资源少,有林地面积小,公布不均,结构不合理。森林仅分布于气候凉爽、降水较多的山地中山带和平原的大河沿岸,北疆多于南疆,山地多于平原,针叶林多于阔叶林,且树种单纯。森林资源中有乔、灌木约140种左右;主要造林树种约57种左右,林地总面积约640.09万公顷,占全疆土地总面积的3.84%。全疆森林覆盖率为1.68%,是全国森林资源比较贫乏的省区之一。

[草地资源] 新疆牧草地总面积达到5160.24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0.90%。牧草地中天然草地约5139.25万公顷,改良草地和人工草地约20.99万公顷,山区草地面积占全疆草地面积的58%,可利用草地面积仅次于内蒙古、西藏,居全国第三位。在全国18个草地类型中新疆有11个,世界公认的优良牧草新疆几乎都有,草场质量较好,中等以上草地面积占全疆草地面积约65%,优良草地占可利用草地的38.4%。 新疆天然草场目前只有夏季牧场和夏秋牧场还有较大的载畜潜力,夏季牧场还有大约25%的草地资源未能发挥生产效益。

[野生动植物资源] 新疆高等植物种类共计129科、797属、3510种。其中药用植物20XX种,饲用植物930种,常见的有382种,野生花卉392种,乔灌木140多种。野生植物特有的种、属,几乎每科都有。

主要野生动物(野生脊椎动物)640种,其中两栖爬行类49种,鸟类394种,兽类135种,鱼类62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一级保护动物27种,二级80种,共计107种。新疆的野生动物特有种多,如大头鱼、新疆北鲵、新疆鬣晰、塔里木兔、普氏野马、野骆驼等,都是只产于新疆的种类。

[矿产资源] 到1997年,新疆已发现各类矿产138种,已探明储量的矿种68种,总潜在价值超过6万亿元。全区已探明的616个矿区中,规模属大型75个,中型169个,小型372个。在探明储量中居全国首位的有5种,居全国前十位的有41种。一些重要矿产质量较好,富矿比例较高,如煤、铬、蛭石、铁、铜、镍、膨润土、石灰石等,并拥有新疆软玉、钠硝石、皂石、水硝碱镁钒、蛋白石等一部分特色矿产。

新疆矿产种类多,配套程度高,资源量大,开发利用潜力很大。但地质勘查程度低,部分资源保护程度低。资源远景潜力大的矿产主要有煤、石油、天然气、石灰岩、铜、镍、黄金、铬、铅锌、铍、锂、石棉等。

[旅游资源] 新疆地域辽阔,地势高低相差悬殊达8765米,鲜明的地域差异与复杂的自然条件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沙漠戈壁、丘陵荒原、草原森林、冰川雪岭等各色旖旎风光,形成了著名的自然景观。另外,还有西域风情、丝绸之路、丝路奇葩、民族建筑等新疆独有的特色人文景观和历史遗迹。 1998年,全疆接待海外游客20.66万人次,创汇8246万美元,接待国内旅游人数约650万人次,回笼货币8亿元人民币。

经济建设

2015年是新世纪的开元之年,也是实施“十五”计划的第一年。全疆各族人民在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扩大内需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努力克服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缓、结构性矛盾突出、市场需求不旺和局部地区农作物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振奋精神,奋力拼搏,苦干实干,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为“十五”计划开了个好头。

综 合

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实现了全年宏观调控预期目标。初步测算,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485亿元,比上年增长8.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7亿元,增长2.8%;第二产业增加值640亿元,增长9.2%;第三产业增加值558亿元,增长10.0%。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9.3%、43.1%和37.6%,其中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下降1.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上升0.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上升1.7个百分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898元,增长5.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概况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概况

市场物价稳中趋涨。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4.0%。从分类消费品价格指数看,医疗保健服务、食品和交通类价格涨幅较大,是影响和带动消费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其中食品上涨4.3%,烟酒及其用品下降1.2%,衣着下降1.3%,家庭设备用品及其服务上涨0.2%,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上涨16.1%,交通和通讯上涨5.2%,娱乐教育文化用品服务上涨1.6%,居住上涨2.6%。在食品价格中,粮食下降0.9%,肉禽及其制品上涨13.6%,蛋类上涨7.6%,水产品上涨0.1%,鲜菜上涨8.6%。全年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上涨2.5%,房地产价格下降0.2%,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3.7%,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下降1.0%。

年末在岗职工247.45万人,比上年下降3.3%;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68.4万人,增长17.8%。拥有各类职业介绍机构222家,全年城镇安置就业人员30.5万人,通过实施再就业工程帮助5.09万名下岗职工再就业,再就业率达到38.8%。年末实有登记失业人数12.0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比上年上升0.3个百分点。

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是: 农村产业结构层次低,特别是农村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工业经济结构不合理,支柱产业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强,部分行业和部分企业生产经营仍比较困难;对外贸易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非国有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在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小,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明显;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农 业

农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94.75亿元,比上年增长4.5%。种植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主要农作物呈“三增、两减”趋势,即棉花、甜菜和特色瓜果园艺生产增加,粮食、油料减少。全年棉花种植面积112.97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1.6%;粮食种植面积141.58万公顷,下降3.6%;油料种植面积21.76万公顷,下降29.8%;甜菜种植面积8.54万公顷,增长53.3%;蔬菜种植面积12.59万公顷,下降1.4%。全年粮食(含薯类)产量808万吨,下降1.5%;棉花产量 157万吨,增长4.7%;油料产量42万吨,下降30.0%;甜菜产量446.45万吨,增长52.6%;瓜果产量311.11万吨,增长2.7%。畜牧业持续发展。年末牲畜存栏头数为4603.78万头(只),比上年增长1.7%;年内牲畜出栏达2633.83万头(只),增长7.2%;肉类总产量97万吨,增长7.8%;绵羊毛产量6.99万吨,增长4.8%;牛奶产量81.09万吨,增长11.8%;禽蛋产量20.37万吨,增长9.9%。全年水产品产量6.08万吨,增长1.2%。

乡镇企业稳定发展。乡镇企业完成增加值80.72亿元(不包括兵团、下同), 比上年增长8.2%;乡镇企业总产值331.60亿元,增长9.7%;完成营业收入337.75亿元,增长10.0%;上交税金10.89亿元,增长8.4%;实现利润21.14亿元,增长10.3%。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880.85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5%。其中农用排灌动力机械90.06万千瓦,增长8.1%;大中型拖拉机6.56万台,增长5.5%;小型拖拉机27.49万台,增长5.4%;化肥施用量(折纯)82.57万吨,增长4.3%;农村用电量25.47亿千瓦小时,增长4.2%。农田水利建设不断加强,年末有效灌溉面积达313.79万公顷,增长1.4%。

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继续增长。全部工业增加值450亿元,比上年增长8.0%,增幅比上年回落1个百分点。其中轻工业增加值71亿元,下降6.4%;重工业增加值379亿元,增长10.7%。

全年原油产量1946.8万吨,增长5.3%;原油加工量1013.34万吨,增长1.2%;天然气41.74亿立方米,增长17.9%。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增加投资,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带动了投资类工业品的较快增长。其中发电量增长7.8%,钢增长16.2%,钢材增长2.9%,水泥增长9.2%。全年纱产量29.24万吨,下降12.5 %;布产量2.34亿米,下降16.7%。此外,主要工业品中原煤增长0.4%,机制糖增长31.7%,变压器增长56.2%,十种有色金属增长1.6%,硫酸增长4.5%,纯碱增长14.2%,乙烯增长4.8%。但一部分工业品仍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木材下降63.4%,化肥下降3.3%。

产销衔接进一步好转。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9.01%,比上年上升1.03个百分点。其中轻工业产品销售率94.67%,上升0.66个百分点;重工业产品销售率99.92%,上升1.03个百分点。

经济效益有所回落。全年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43.28%,比上年下降1.84个百分点。其中总资产贡献率下降0.8个百分点,资产保值增值率下降2.01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上升0.71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减慢0.19次,成本费用利润率下降0.39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5386元/人。盈利企业盈利额111.53亿元,下降6.2%;亏损企业亏损额21.19亿元,下降25.5%;盈亏相抵后净盈利90.34亿元,下降0.2%。分行业看,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是实现盈利最多的行业,纺织业亏损较多,生产经营比较困难。

全区建筑业增加值189.5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其中四级以上建筑企业完成增加值82.9亿元,增长1.9%。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01.82亿元,比上年增长15.0%。主要特点:(1)中央投资增长快于地方。地方项目完成投资377.75亿元,增长11.1%;中央项目完成投资324.07亿元,增长19.8%。(2)基本建设投资基本平稳,更新改造投资力度加大,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势强劲。基本建设完成投资388.98亿元,下降1.%;更新改造完成投资108.57亿元,增长40.0%;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97.34亿元,增长69.5%。(3)分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及其他经济类型投资618.84亿元,增长14.1%;集体经济投资25.86亿元,增长13.4%;城乡居民个人投资57.12亿元,增长26.4%。(4)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分行业看,农林牧渔业投资40.63亿元,增长15.2%;石油工业投资134.5亿元,下降0.6%;纺织业投资8.39亿元,增长45.1%;煤炭工业投资1.81亿元,下降12.8%;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49.93亿元,增长15.6%;交通运输邮电业投资103.34亿元,增长33.5%。

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全区施工的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项目4471个,比上年增加147个;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3504个,增加238个;在建项目平均规模由上年的1039.91万元上升为1112.84万元。自治区计划安排的27个基本建设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69.64亿元,为年计划的92.7%。其中,泽普石化厂化肥厂扩建、乌鲁木齐机场扩建二期候机楼、塔城铁厂沟电厂扩建、新疆光缆干线波分复用系统扩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概况来自8.5%,增幅比上年加快0.7个百分点。主要特点:一是城市市场增长快于农村。城市消费品零售额256.58亿元,增长9.8%;农村消费品零售额149.77亿元,增长6.3%,城市比农村快3.5个百分点。二是餐饮业增长快于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零售额44.57亿元,增长16.7%;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66.38亿元,增长9.9%;农业生产者零售额52.28亿元,增长2.0%。

商业经济效益有所改善。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净额314.35亿元,比上年下降11.4%;利润总额3.18亿元,增长10.4%;毛利率9.97%,提高1.31个百分点。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概况文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概况出自709.63亿吨公里,增长7.4%,其中铁路399.10亿吨公里,增长12.4 %;公路275.90亿吨公里,增长1.1 %;民航0.63亿吨公里,下降35.5%;管道34亿吨公里,增长6.0%。完成旅客周转量309.50亿人公里,增长5.7%,其中铁路103.9亿人公里,增长6.7%;公路170.30亿人公里,增长7.7%;民航35.3亿人公里,下降5.1 %。

邮电通信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56亿元,比上年增长19.1%。

旅游事业不断发展。全年接待国内游客855万人次,增长12.8%;国内旅游收入71.8亿元,增长14.6%。接待国际旅游者27.3万人次,增长6.6%;其中港、澳、台同胞5.4万人次,增长14.0%;国际旅游外汇收入0.99亿美元,增长3.8%。

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增长较快。预计全口径财政收入164.4亿元,比上年增长17.7%(同口径,下同),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02亿元,同口径计算,增长18.9%。地方财政支出252亿元(含专项),同口径计算,增长9.2%。

金融保持平稳运行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972.55 亿元,比年初增加141.12亿元,同比少增加162.12亿元,主要是企业存款下降所致。年末企业存款余额691.74亿元,比年初减少7.92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994.00亿元,新增85.46亿元,同比多增加1.6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584.73亿元,比年初增加182.63亿元,同比多增加112.18亿元。

证券业继续发展。全区已有上市公司21家,总股本49.37亿股,比去年同期增加5.4亿股,增长12.3%。

保险事业发展较快。全区保费总收入34.16亿元,比上年增长21.3%;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4.17亿元,增长14.0%;人身险保费收入19.98亿元,增长27.1%。全区赔款、给付总额达11.81亿元,其中财产险赔款为7.43亿元,人身险赔给付达4.37亿元。

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区普通高等学校21所,本专科招生4.14万人,比上年增长35.0%;在校学生10.81万人,增长48.3%,其中少数民族学生4.75万人,占44.0%。全区研究生培养单位9个,招生827人,增长52.0%;在校学生1749人,增长46.2%,其中少数民族学生144人。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学生9.73万人,下降7.5%;职业中学在校学生4.77万人,下降7.0%。普通高中472所,招生9.35万人,增长21.9%;在校学生22.54万人,增长13.5%。

全区普通初中在校学生100.32万人,比上年增长7.4%;小学在校学生243.57万人,下降1.7%。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7.41%,上升0.38个百分点;小学学生辍学率由上年的0.55%下降到0.24%;小学毕业生升学率为95.68%,上升0.34个百分点。初中学龄儿童入学率82.02%,上升3.29个百分点;普通初中学生辍学率由上年的3.19%下降到2.88%;初中升高中升学率为34.56%,上升4.26百分点。

成人教育进一步发展。全区成人高等本、专科在校学生10.93万人,比上年增长18.6%;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学生2.86万人,下降17.4%;成人职业技术学校在校学生117.63万人,增长2.2%;成人初等学校在校学生15.91万人,增长11.9%。成人技术学校培训学员132.12万人,全年扫除青壮年文盲4.83万人。

科技事业不断进步。全区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6.9万人,比上年增长0.3%。从事科技活动人员1.7万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1.2万人。全年用于科技活动的经费支出为10.7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其中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3.1亿元,增长10.7%。国家和自治区重大科研项目顺利实施,全区已登记的重大科技成果285项,其中基础理论成果21项,应用技术成果257项,软科学成果7项。全年共受理专利1086项,授权专利755项。全年鉴定技术合同1313项,增长17.4%;合同金额8.24亿元,增长24.5%。

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区共有艺术表演团体88个,文化馆92个,公共图书馆81个,博物馆 24个,档案馆124个,已开放各类档案36.2万卷。中短波广播发射和转播台41座,一千瓦以上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60座。全区广播人口覆盖率91.27%,电视人口覆盖率90.93%。有线电视用户99.09万户,比上年增长1.7%。全区有各类电影放映单位98个,全年生产故事片2部,译制少数民族语故事片71部,新片发行116部。全年出版各种报纸2.95亿份,各类杂志1100万册,图书7550万册。

全区共有卫生机构7309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357个,卫生防疫、防治机构207个,妇幼保健机构75个;全区拥有病床7.09万张,其中医院、卫生院拥有床位6.6万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9.75万人,其中医生4.54万人,护师、护士3.1万人;在卫生技术人员中,少数民族卫生技术人员3.36万人,占总数的34.5%。乡镇卫生院761个,乡村医生和卫生员1.22万人,乡村有医疗点的村占总村数的85.9%。

全区运动健儿在国际比赛中共获得2个第一名、2个第二名、3个第三名。在全国正式比赛中获得7个第一名、15个第二名、6个第三名,其中,在全国第九届运动会中,新疆代表团共获得2枚金牌、5枚银牌、2枚铜牌。全区已有全国体育先进县19个,自治区体育先进县21个。

环境保护

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得到控制,工业污染有所减轻,生活污染的比重继续加大。全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有所削减,排放水平略有降低。其中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30.72万吨,比上年削减1.1%;烟尘排放量控制在19.23万吨,削减6.1%;工业粉尘排放量控制在10.96万吨,削减2.7%;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控制在96.34万吨,增加4.0%;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控制在20.73万吨,增加5.2%;每万元工业增加值主要污染物排放量64.3千克,比上年减少2.6千克。全区主要污染物中,生活污染物平均所占比例已接近50%,并呈上升趋势。

城市环境质量有所改善,重点城市冬季大气污染状况略有好转。全区城市大气环境质量总体有一定改善,空气质量为二级的天数占51.0%,三级占21.0%,五级占28.0%。乌鲁木齐市空气质量略有好转,空气质量为二级的天数占18.0%,比上年上升4.4个百分点;三级占52.0%,持平;五级占30.0%,下降4.5个百分点。全区有60.0%的城市区域环境噪声超标,增加14.5个百分点;各功能区噪声超标率白天增加6.6个百分点,夜间下降3.3个百分点。

全区已建成各类自然保护区26个,比上年增加3个,总面积20.42万平方公里,增加28.1%,约占自治区总面积的12.3%;建成生态示范区7个,增加2个,总面积11.06万平方公里,增加27.3%,约占自治区总面积的6.7%;烟尘控制区63个,面积344.8平方公里,增加17.9%;环境噪声达标区40个,面积268.1平方公里,增加38.6%;建成全区第一个生态功能保护区——塔里木河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

据2015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资料推算:全区年末总人口1876.19万人,比上年增加27.19万人,增长1.5%。分城乡看,城镇人口633.21万人,增加7.9万人,增长1.3%,城镇化率为33.75%;乡村人口1242.98万人,增加19.31万人,增长1.6%。全年人口出生率为16.82‰,死亡率为5.6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1.13‰。

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长,生活水平有所提高。据抽样调查推算,全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90元,比上年增长13.3%;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5060元,增长8.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710元,比上年增长5.7%;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350元,增长9.2%。城乡居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15.54平方米,增长1.8%;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18.04平方米,增长4.6%。全区在岗职工工资总额为262.32亿元,比上年增长11.9%;全年在岗职工平均货币工资10318元,增长18.4%,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3.8%。

社会保障和福利事业取得新进展。全区有127.45万职工参加了失业保险,比上年增长4.3%;有110万职工参加了养老保险,增长4.8%;有35.6万离退休人员参加了养老保险,增长4.7%;有115万职工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增长30.7%。城镇社会服务网络也有较大发展,已建立起各种城镇社区服务设施1428处,增长5.8%。全区已有21.9%的乡镇建立了农村社会保障网络。全区得到最低生活保障救济人数24.07万人,增长1.6倍;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11万人,增长1.4%。全区有各类社会福利院477个,床位8539张,收养人数8239人。全年社会销售福利彩票7000万元,增长43.9%;筹集社会福利资金1075万元,增长2.2倍;接受社会捐赠562.2万元,增长26.1%。

注:①公报中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及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指标绝对数 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乡镇企业增加值、总产值指标 绝对数和增长速度均按现价计算。工业经济效益指标统计口径为独立 核算国有工业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概况求职信

②本公报所列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出处: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

新疆求职指南的景点介绍

新疆旅游及旅游景点:

新疆旅游资源丰富多彩。自然景观奇特,气候生态多样,冰峰与火洲共存,瀚海与绿洲为邻,保持了粗犷自然的风貌。境内野生动植物1000多种,不乏奇树异草、珍禽异兽。已建立了23个自然保护区,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个。著名的自然风景有天池、喀纳斯湖、博斯腾湖、赛里木湖、巴音布鲁克草原等。新疆历史遗存众多,交河故城、高昌故城、楼兰遗址、克孜尔千佛洞等蜚声中外。新疆素有歌舞之乡的美誉,民族风情独具特色。

首府乌鲁木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 乌鲁木齐,似一块瑰丽的翡翠,镶嵌在中亚腹地。南边是巍巍的天山山脉,北边毗临广袤的准噶尔盆地,东边远处是巍峨的博格达冰峰和浩淼的盐湖,西边田畴如画,总面积12015平方公里。发源于天山一号冰川的乌鲁木齐河玉带似的纵贯市区,冉冉东来的钢铁大道 兰新铁路像一条巨龙,循入城西西山车站,与航空港 乌鲁木齐国际机场聚首,火车与飞机齐鸣,苍山共长天一色。乌鲁木齐是祖国西陲的明珠。

这里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寒暑变化剧烈,昼夜温差大,年均气温摄氏7.3度,年均降水量194毫米。春秋两季较短,冬夏两季较长,五月气温在10℃ 20℃,六至八月30℃左右,九月初到十月中旬,秋高气爽,瓜果飘香,十一月进入冬季,满城银装素裹,别有一番北国情趣。

乌鲁木齐是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解放前,城市面积不足10平方公里,没有几座破旧楼房。新疆和平解放后,尤其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乌鲁木齐城市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处生机勃勃,向现代化城市迅跑。如今高楼林立,高架路,立交桥相继建成使用。城市的交通、供水、供电、通讯、排污,生活与工作环境都有了惊人的发展。首府乌鲁木齐成为我国东联西出的桥头堡。

新疆求职生活文化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疆)地处中国西北边陲,亚欧大陆腹地,面积166.49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面积六分之一,陆地边境线5600公里,周边与八个国家接壤,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据2000年统计,新疆人口为1925万人,其中汉族以外的其他民族为1096.96万人。新疆现有47个民族成分,主要居住有维吾尔、汉、哈萨克、回、蒙古、柯尔克孜、锡伯、塔吉克、乌孜别克、满、达斡尔、塔塔尔、俄罗斯等民族,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和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从西汉(公元前206年 -公元24年)开始成为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多年来,新疆各民族人民团结协作,努力开拓,共同书写了开发、建设、保卫边疆的辉煌篇章,新疆的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新疆现有14个地、州、市,85个县(市),其中33个为边境县(市)。

新疆的文化:

新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新疆各族人民创造的新疆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新疆各族人民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作出了历史性的宝贵贡献。鉴于新疆的自然、历史、社会等诸种因素,新疆文化又具有自己独特的历史传统、表现特征和发展面貌。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地区,同时又是多宗教信仰地区,古丝绸之路的开通等使新疆文化呈现出多元化和开放、融合等特点。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新疆文化深受祖国内地文化的影响,形成丰富的内涵,同时,新疆文化又对祖国内地文化产生积极影响。新疆古代、近代和现代文化内容丰富多彩,民族特色浓郁,科学、艺术价值珍贵。

更多各地求职生活指南请关注应届毕业生求职指南

第五篇:《【必看】2016年中考地理知识点归纳》

距离中考还有两个多月,各初中均在进行最后的复习与冲刺。下面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了关于中考地理知识点归纳,欢迎参考学习,希望对大家备考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应届毕业生培训网!

(一)疆域和行政区划

1.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位置

我国的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我国的经纬度位置:我国领土南北跨越的纬度近50度,大部分在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我国东西跨越经度60度多,最东端的乌苏里江畔和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时差4小时多.

2.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辽阔的疆域

我国领土辽阔广大,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差不多同整个欧洲面积相等.我国领土的四端为:最东端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oE多),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附近(73oE),东西相距约5000千米,南端在曾母暗沙(4oN)、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53oN),南北相距约5500千米.

3.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疆界和邻国

我国陆上疆界两万多千米与我国相邻的国家有14个.东邻朝鲜,北面是俄罗斯、蒙古,西北和西南面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接界.南接越南、老挝、缅甸.

我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自北向南濒临的高考满分作文近海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我国的领海,是指从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的海域.渤海和琼州海峡为我国内海.沿海分布有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南海诸岛等5000多个大大小小的岛屿.同我国隔海相望的邻国有: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六个国家.

4.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行政区划

我国现在行政区基本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市、自治县、自治州)和乡(镇、民族乡)三级,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在历史上全国划分东北区、华北区、华东区、中南区、西南区和西北区6个大区.香港、澳门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中英两国政府于1984年12月签署有关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我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在香港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

我国同葡萄牙政府于1987年4月在北京共同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声明重申,澳门是中国领上.我国政府已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在我行使主权下的澳门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二)人口和民族

1.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截止2006年12月31日,我国约有13亿人口,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略强,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人口的分布是东南多,西北少.农村人口比重大,占57%,城镇人口比重小,只有43%.

2.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华侨与华人

我国的有3000多万华侨和华人分布世界各地.侨胞原籍以广东、福建两省最多,这两省许多地方一向以侨乡著称.

3.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提高人口素质

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因此,推行计划生育仍然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提高人口素质,仍然是加速实现四化的当务之急.

4.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全国共有56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人口的92%.其他55个民族人口较少,统称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有1600多万.人口在400万以上的还有满、回、苗、维吾尔、彝、土家、蒙古、藏族等汉族分布遍及全国,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等边疆地区.总之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

(三)地形

1、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我国的地形特征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种地形齐备,山区面积广大,约占全国面积的2/3;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三阶梯状分布.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为第一阶梯.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巫山一云贵高原东一线以西与第一阶梯之间为第二级阶梯,海拔在1000米一2000米之间,主要为高原和盆地.第二阶梯以东,海平回以上的陆面为第三级阶梯,海拔在500米以下,主要为丘陵和平原.

复杂多样的地形,形成了复杂多样的气候;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有利于湿润空气深人内陆,供给大量水汽;使大河滚滚乐流,沟通东西交通;大河由高一级阶梯流人低一级阶梯的地段,水流湍急,产生巨大的水能.

2.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主要山脉分布

东西走向的三列:由北而南为天山一阴山一燕山;昆仑山一秦岭;南岭.东北一西南走向的三列:从西而东为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巫山一雪峰山;长白山一武夷山;台湾山脉.

南北走向的2条:贺兰山;横断山.西北一东南走向的有2条:阿尔泰山、祁连山.在我国和尼泊尔交界处的喜马拉雅山脉主峰一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是世界最高峰.

3.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

四大高原的特点和分布: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我国最大、世界最高的大高原.其特点是高峻多山,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湖泊众多,草原辽阔,水源充足.内蒙古高原在我国北部,包括内蒙古大部和甘、宁、冀的一部分,海拔1000米左右,是我国第二大高原.其特点:地面开阔平坦,地势起伏不大;多草原和沙漠.黄土高原位于海拔为1000米一2000米.地面覆盖着疏松的黄土层,是世界上黄士布最阔、最深厚的地区;水上流失严重;千沟万壑.云贵高原岩溶地形广布;山岭起伏;崎岖不平.

四大盆地的分布及特点:四川盆地位于四川东部,因广布紫色砂页岩,有‘红色盆地"和"紫色盆地"之称,是我国地势最低的盆地:塔里木盆地位于新疆南部,呈环状分布,中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最大的沙漠,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柴达木盆地位于创省西北部,大部分为戈壁、沙漠,东部多沼泽、盐湖,是我国地势最高的典型的内陆高原盆.

三大平原的分布和特点:东北平原,地表以肥沃的黑土著称,海拔多在200米以下,周围面积最大的平原.华北平原地势低平,千里沃野,是我国第二大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长江中下游沿岸,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众多.

主要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等.

4.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主要地震带和火山分布区

我国是多地震的国家之一,主要分布地区:①东南部的台湾和福建沿海;②华北太行沿线和京津唐地区;③西南青藏高原和它边缘的四川人云南两省西部;④西北的新疆、甘肃、宁夏.

(四)气候

1.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气温和温度带

我国属季风性气候区,冬夏气温分布差异很大.气温分布特写变化的作文点为:冬季气温普遍偏低,南热北冷,南北温差大,超过50℃.主要原因在于: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获得太阳能量少;纬度影响:冬季盛行冬季风.夏季全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除青藏高原外),南北温差不大.主要原因在于: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获得热量多;夏季盛行夏季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上升到最高值;夏季太阳高度大,纬度越高,白昼时间越长,减缓了南北接受太阳光热的差异.冬季最冷的地方是漠河镇,夏季最热地地方是吐鲁番,重庆、武汉、南京号称我国"三大火炉".

无霜期和生长期:我国各地的无霜期,一般来说,由南向北、由沿海向内地逐渐缩短.

霜期长则作物的生长期也长.反之则短.

2.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降水和干湿地区

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具有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特点.

成因:我国东南临海,西北深入到亚欧大陆内部,使得我国的水分循环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弱.另一方面,能带来大量降水的夏季风,受重重山岭的阻挡和路途越来越远的制约,影响程度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小.

降水的季节变化我国各地降水量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全国大多数地方降水量集中在五月到十月.这个时期的降水量一般要占全年的80%.就南北不同地区来看,南方雨季开始早而结束晚,北方雨季开始晚而结束早.

成因:我国降水量的这种时间变化特征,是与季风因锋面移动产生的雨带推移现象分不开的.五月份,北上的暖湿气流与南下的冷空气在南岭一带相遇,雨带在此徘徊,华南雨季开始;六月份,雨带随锋面推移到长江流域,并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大约摆动一个月左,阴雨连绵,此时正值梅子黄熟时节,称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季节;七、八月份,雨带随锋面推进到华北、东北等地,我国北方降水量显著增加;九月份,北方冷空气势力增大,雨带随锋面迅速撤回到长江以南,加上有台风雨配合,此时华南雨水仍较多.

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分布极不均匀,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我国降水量最多的地方是台湾的火烧寮,最少的地方则是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

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根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我国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可划分为四类干湿地区:概况如下表:

3.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气候类型多种多样、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两大主要特征.季风气候的特征是:冬季吹偏北风,寒冷于燥;夏季吹偏南风,温暖湿润.

季风和季风的形成:季风是指随季节变化而变更风向的风.海陆差异是形成我国季风的主要原因.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习惯上把我国境内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季风区;把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的地区称非季风区.其界线大致是: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巴颜喀拉山一冈底斯山一线以东以南的地区为季风区.

4.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有位置、地形和季风.位置,指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地形,指地势高低和山脉走向的影响;季风,指冬季风和夏季风的影响.

5.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气候的优缺点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我国气候的主要优点是:复杂多样的气候,有利于多种植物和农作物的生长,为我国提供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我国季风气候区广大,雨热同期对农作物、树木、牧草的生长和成熟有利;夏季高温,扩大了喜温作物生长的北界,我国是水稻生长北界最北的国家.我国气候的主要缺点是:受季风强度的影响,各地降水的年际变化很大,易产生水早害;寒潮、霜冻和台风引起的灾害性天气,危害农作物的收成.

(五)河流与湖泊

1.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外流区和内流区

直接或间接流人海洋的河流叫外流河.外流河的流域称为外流区.不流人海洋,流人内陆湖泊或中途消失的河流叫内流河.内流河的流域称为内流区.

外流河及其水文特征: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南、北方外流河水文特征差别明显:南方外流河流量大,水位季节变化较小,汛期较长,含沙量小,无结冰期;北方除黑龙江等少数河流外,河水的流量小,水位季节变化规汛期较短,含沙量大.其原因是南方降水量大;雨季长,植物较茂盛,河流的泥沙含量少,冬季气温在0℃以上.北方正好相反.

主要内流河及其水文特征:我国内流河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叫流河.高山冰雪融水是内流河的主要水源,因而河流的水文特征与季节密切相关.

2.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长江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正源是沱沱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主峰格拉丹东西南侧,全长6300千米,流经青、川、渝、藏、滇、鄂、湘、赣、皖、苏、沪等门个省、市、自治区,注入东海.从格拉丹东雪峰至湖北宜昌为长江上游,峡谷多、水流急、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是其水文特征,闻名的长江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就位于长江上游;从宜昌到江西湖口为中游,这一段长江河道弯曲,湖泊多,支流多;从湖口以下到长江口为下游,这一段支流少,江阔水深,河段受海潮的影响,水位定时涨落.长江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东西航运大动脉,长江航线具有运量大.投资省、成本低等优点,长江水能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葛洲坝水利枢纽是长江上第一个大型水利枢纽,是目前我国发电能力最大的水电站;举世注目的三峡水利工程,1994年12月14日正式开工,到2009年建成将安装70万千瓦的发电机26台,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年发电量846亿千瓦时,比当前世界上最大的巴西伊泰普水电站还大40%.将原来只能通航到重庆的船只从1000吨提高到5000吨.使素有"黄金水道"之称的长江,在我国经济建设中更加发挥其重要作用.

3.黄河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发源于西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流经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豫、鲁等9个省、自治区,注入渤海,从巴颜喀拉山的北麓至内蒙古河口镇为上游,上源的青海段,河水清澈,水流缓慢;青海省东部的甘肃段,峡谷多,水变浑,水量增大;青铜峡以东的定蒙段,水流平稳,水量变少.从河口镇到河南盂津为中游,先后接纳了汾、渭等数十条支流,水深流急,含沙量大;孟津以下为下游,流经平原,河宽水缓,泥沙沉积成为"地上河".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黄河的上游和下游常有冰坝阻塞水流的凌汛现象,解放前几乎年年因凌讯决堤而泛滥成灾.治黄的关键是泥沙问题.

4.湖泊

我国的湖泊众多,天然湖泊有2000多个,主要的淡水湖有:江西的鄱阳湖、湖南的洞庭湖、江苏的太湖和洪泽湖、安徽的巢湖.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位于青海省的青海湖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湖泊,也是最大的咸水湖.位于西藏中部的纳木错是我国第二大咸水湖,也是我国最高的湖泊.

(六)海洋的利用

1.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邻近我国大陆的海洋

我国近海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以及台湾东侧的太平洋海区.其中,渤海是我国的内海.

2.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丰富的海洋资源

大陆架:又称"陆棚"或"大陆浅滩",是大陆向海洋延伸的浅海地带.大陆架浅海是海洋资源最富饶的部分,蕴藏着丰富的石油、煤、铁等矿藏,也是海洋生物资源极其丰富的地方.

我国近海渔场很多.东海素有天然鱼仓之称.舟山渔场是全国性的大渔场,北方的渤海海湾渔场以盛产对虾著称.

我国的海盐产量居世界首位.主要盐场有长芦盐场,莺歌海盐场,布袋盐场.

海底石油资源:我国海洋中矿产资源很丰富,石油、天然气是重要的海洋矿产.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蕴藏量以东海大陆架最佳,南海和渤海次之.

(七)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交通运输和旅游业

1.主要铁路干线

现在我国除西藏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铁路.南北干线主要有:京哈—京广、京沪线、焦枝一枝柳线、宝成一成昆线,和1996年9月1日通车的京九线.东西干线有京秦—京包—京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正在建设中的南疆铁路将使陇海——兰新线延长到我国最西部边疆城市喀什市,是我国通往中亚的重要通道.

2.主要海洋航线和港口

我国已有100多个万吨级的深水码头泊位.北方沿海线以大连、上海为中心包括通往秦皇岛、天津、青岛、烟台、连云港的许多航线.

香港是世界著名海港,台湾省的基隆和高雄都是我国的重要港口.

3.主要内河航线

长江航线、珠江航线、京杭运河航线、松花江航线等.

4.主要航空线

全国各大城市都有航班在来,民航可通往亚洲、欧洲、北美洲,大洋洲许多国家的重要城市.

5.主要公路线

全国县一级地区已全部通了汽车.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其中高速公路已建成的有:北京—天津—唐沽线、广州一深圳线、沈阳一大连线、厦门一福州线、上海一南京线、成都一重庆线、济南一青岛线等.

6.主要管道运输

管道运输主要用来输送石油和天然气.已建成和正建设中主要管道运输线有:大庆—大连、大连—秦皇岛—北京、任丘—北京、胜利油田—青岛等,全长400多千米.从陕北向北京和从新疆到上海输气的管道也正在加紧建设中.

7.我国主要的旅游资源

自然风光: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我国的自然旅游资源,以名山秀水、山水风光最为重要.如五岳名山(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四大佛教名山(五台山、九华山、普陀山、峨眉山)和景色奇绝的黄山、庐山、石林等;桂林山水、长江三峡等;杭州西湖美景、无锡太湖风光、海南三亚的天涯海角、云南的大理、丽江、西双版纳和台湾日月潭湖光山色等,都是闻名的旅游胜地.

2.人文旅游景观

(l)古代文化艺术宝藏:有六大古都(西安、洛阳、南京、开封、杭州、北京)、几十个历史文化名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北京的故宫和皇家陵园,西安的秦始皇兵马俑,南京明考陵、中山陵,苏州的园林建筑,承德的避暑山庄,洛阳的龙门石窟,敦煌石窟的壁画等,都举世闻名.

【必看】2016年中考地理知识点归纳【必看】2016年中考地理知识点归纳

(2)革命纪念地:著名革命纪念地有延安、遵义、井冈山等.

(3)民族风情和地方风俗: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我国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形成了风采各异、各有特色的风情习俗和民间节日.如汉族的春节、元宵节和端午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彝族的火把节等.

此外,我国著名的现代工程建筑,丰富多彩的地方土特产、工业品,神奇的中医和养生之道,名扬世界的中国菜等,对中外游客都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八)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东北三省

1.位置

东北区包括黑、吉、辽三省,位于我国东北部,与朝鲜和俄罗斯两国接壤,大部分处在中温带.

2.地形和气候山环水绕、平原辽阔的地形特征.气候特点是: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短促而温暖.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冬季大面积分布的积雪和冻土改变了全年水分的分配,保证了土壤有较好的墒情,有利于农业生产.但热量条件不足,早霜冷害影响农业收成.

3.重要的农林生产基地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春、冬小麦,杂粮,春小麦产量居全国第一位.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主要经济作物有:大豆、甜菜、亚麻,东北甜菜产量占全国的一半以上.辽东半岛是国内外著名的苹果产地.东北平原西部的防护林是我国目前最大的防护林,长达800千米,被誉为"绿色长城".东北山地有"东北林海"之称,森林资源丰富,是目前我国最大的森林采伐基地和世界著名的红松林区.林区出产的貂皮、鹿茸、人参素称东北"三宝".

4.丰富的石油、煤、铁资源东北是全国生产石油最多的地区.主要油田有大庆、吉林、辽河.大庆油田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原油供应基地.著名的大煤矿有抚顺、鸡西、鹤岗.闻名全国的铁矿有辽宁的鞍山和本溪.

5.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体系东北三省已基本形成了以钢铁、机械、石油、煤炭、化学等重工业为主的工业体系.

6.稠密的铁路网主要铁路干线有滨洲线、滨绥线、哈大线.沈阳是东北地区最大的城市.大连港是东北最大的海港.松花江是东北最主要的内河航线.现在已建成我国最长的沈阳至大连的高速公路.

(九)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黄河中下游五省二市

1.范围和位置

黄河中下游地区包括陕、晋、豫、鲁、冀、京、津五省二市,地处暧温带和中原枢纽位置.

2.地形以高原、平原为主

本区地形除北部的燕山和南部的秦岭、大别山外,主要有黄土高原和由海河平原、黄淮平原、鲁西北平原组成的华北平原及山东丘陵.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

3.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暖温带季风气候与农业生产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南北气候分界线.该区多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冬夏长,春秋短.农作物多为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对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是,热量充足,夏季高温多雨,水热同期,作物种类丰富;不利条件是,水分不足,降水集中,易产生洪涝旱碱灾害.降水集中在夏季的七、八两月,春季和初夏降水往往不足,所以春旱威胁农业生产是比较普遍的问题.

4.全国杂粮、小麦、棉花的重要产区

华北地区是杂粮、小麦、棉花的重要产区.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棉纺织工业发达,棉纺织工业中心有北京、天津、青岛、石家庄、邯郸、郑州、洛阳、西安、咸阳,主要沿京广和陇海铁路线分布.

5.丰富的煤炭、石油、海盐资源

开滦、大同、阳泉、平顶山、京西是全国著名的煤矿.山西省是我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素有"煤海"之称.华北平原和渤海海域的石油资源很丰富,重要的油田有:胜利、华北、中原.渤海海滩盐场很多,总称长芦盐区,海盐产量高,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是我国最大的盐场.

6.京津唐工业区

本工业区包括北京、天津、唐山、秦皇岛市和廊坊地区,是黄河中下游区重要的经济核心带,是全国的钢铁工业基地、石油化工和海洋化工基地、燃料动力基地、机械工业基地、无线电电子工业基地和轻纺工业基地.工业集中分布在京津二市.

7.以北京为中心的铁路运输网

以北京为起点的铁路线主要有京广线、京沪线、京包线、京哈线等.我国第一条重载单元双线电气化铁路——大秦线,被誉为中国铁路第一线.京九线的贯通,加强了首都与深圳、香港的联系,沟通南北物资交流的同时,也对沿途地区特别一些欠发展的革命老区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8.大城市和港口

北京是全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天津是我国沿海地区综合性的工业基地;天津港由天津、塘沽、新港三部分构成;西安是著名的古都;青岛是重要的海港;秦皇岛正在建设为现代化的煤炭出口港.

(十)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长江中下游六省一市

1.范围和位置

该区由湘、鄂、赣、皖、苏、浙、沪六省一市组成,大部分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和南岭以北地区,地处暖温带和亚热带,东临东海和黄海.

2.地形与重要农业区

本区以平原、低山丘陵为主.地势低平,河湖众多,河网密布,水热资源充足,号称"鱼米之乡",是我国稻米、棉花、油菜和蚕丝的重要产区.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渔场.

3.气候和土壤

四季分明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水热条件充足,生长期长,作物多一年两熟,有利于农业发展.但降雨不稳定;伏旱严重,对农业有影响.

梅雨和伏旱问题:梅雨不稳定,易产生旱涝问题.伏旱严重,抗旱任务重.

红壤是本区的土壤,铁、铝成分较多,属酸性土壤,有机质少,上质粘重,需要增施有机肥、补充熟石灰加以改良.

4.亚热带林业资源

该区是亚热带经济林和用材林的重要产区,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经济林以茶叶、油桐、油茶和柑桔为主;用材林以杉木、马尾松、毛竹为主.

5.淮河的治理

淮河解放前水患频繁,解放后人民政府在淮河上游修建了水库,大别山区的梅山水库、桐柏山区的南湾水库等已发挥了效益.位于安徽的愣史杭灌区是淮河流域著名水利工程之一.浙江有新安江水电站、湖南有拓溪水电站.

6.矿产和主要工业

江四德兴、安徽铜陵、湖北大冶产铜;江西大余产钨;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湖南锡矿山产锑;湖南水口山产铅锌.宝山、武汉、马鞍山是重要的钢铁基地.位于长江边上大型的宝山钢铁厂,是我国最大的钢铁基地.

7.水陆交通发达

本区交通运输的主要特色是,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发达的水陆交通占优势地位,南京、武汉、宜昌、长沙、南昌是重要的水陆交通中心.上海、连云港、南通、宁波、温州是这个地区几个重要港口,是通往华南以及世界各地的门户.

8.城市密集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全国城市最密集的地区之一.是全国最大的城市,河港与海港、综合性工业基地.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武汉是全国重要的钢铁、机械、化学、纺织、食品等生产基地,早有"九省通衢"之称.南京是历史名城.杭州是闻名的旅游城市.北仑港是宁波港的一部分,现已建成国第一座10万吨级的矿石转运码头.

(十一)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南部沿海四省一区和香港、澳门

1.范围和位置

南部沿海地区包括闽、台、粤、琼、桂和香港、澳门两地,北回归线横穿台湾和两广,是我国纬度最低,受海洋影响最大的地区.

2.地形

丘陵、山地广布,平原面积狭小.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广西境内广布喀斯特地形,桂林一带山奇、水秀、石美、洞异,一向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称.

3.气候和河流

本区属高温多雨、长夏无冬的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是我国热量和水分最丰富的地区.最大的河流珠江号称华南大动脉.

【必看】2016年中考地理知识点归纳文章【必看】2016年中考地理知识点归纳出自http://

第六篇:《初中地理笔记》

初中地理笔记

【初中地理】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主要内容

地球与地图

地球与地球仪

形状、大小、经纬网

地球的运动

自转、公转、四季、五带

地图

要素、图例、等高线

陆地与海洋

大洲与大洋

位置、分布、分界

海陆变迁

原因、板块运动及其影响

天气与气候

多变的天气

卫星云图、天气符号

气温及其分布

气温变化、分布

降水及其分布

降水变化、分布

世界的气候

气候类型、分布、影响因素

居民与聚落

人口与人种

人口增长、分布、问题,人种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语言和宗教的分布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乡村与城市,聚落与环境

发展与合作

发展与合作

国家面积、人口、分布、分类,联合国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1、地球的形状是一个球体。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图1.1p2)葡萄牙的航海家 麦哲伦 率领的船队首次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2、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 6371千米;最大周长 4万 千米;表面积 5.1亿平方千米。

3、地球的模型叫 地球仪 。人们用 颜色符号 和文字在地球仪上表示地球上的地理事物。

4、纬线和经线、纬度和经度

纬线

经线

形状特征

与地轴垂直,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连接南北极,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指示方向

东西

南北

长度

纬线圈有长有短,赤道 最长(4万千米),赤道向两极递减。

所有经线的长度都 等长

度数的起点线

赤道(南美厄瓜多尔基多市)

本初子午线(英国格林尼治)

度数的划分

以赤道向南向北各分90

以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180

代号

南纬(S)北纬(N

东经(E)西经(W

半球划分

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划分为南北半球

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将地球划分为东西半球

特殊线

赤道 南北回归线 南北极圈

本初子午线 20°W

160°E 180°经线

5、经纬网是地球仪或地图上由经线和纬线交织成的网,在军事、航海、航空、交通以及气象观测等方面有广泛用途。会用经纬网确定位置和判断方向。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1、自转和公转比较

自转

公转

方向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为逆时针)

自西向东(逆时针)

方向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为逆时针)

自西向东(逆时针)

旋转中心

地轴

太阳

周期

一天(24小时)

一年(365天左右)

产生现象及原因

昼夜更替、时间差异

[不透明球体,只能照亮一半,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东边比西边时间早,更早看到太阳]

四季、五带 [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且空间指向不变,因此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不同,形成四季和五带(纬度不同受热不同)]

2、二分二至日及四季(图1.19 p11

节气(北半球)

太阳直射点位置

日期

北半球季节

北半球月份

南半球季节

春分

赤道

3.21

345

夏至

北回归线

6.22

678

秋分

赤道

9.23

91011

冬至

南回归线

12.22

1212

3、五带(图1.20 p12

名称

分界线

有无太阳光的直射

有无极昼极夜

特点

热带

南、北回归线之间

终年炎热

北温带

北回归线、北极圈之间

四季分明

南温带

南回归线、南极圈之间

四季分明

北寒带

北极圈以内

终年寒冷

南寒带

南极圈以内

终年寒冷

第三节 地图

1、地图的三要素是 比例尺方向 和图例。(图1.22 p13

2、比例尺的三种表达方式 线段 式、 数字 式和文字式比例尺。

3、当地图的图幅大小相等时,比例尺越大,反映的内容越 (详、略),表示的范围越 (大、小)。

4、地图上辨别方向的方法:指向标、经纬网,如果前两者均没有,则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定方向。

5、一些常用的图例。(图1.24 p14

6、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有两种 海拔高度 和相对高度,把 海拔 高度相等的点用线连接起来叫 等高线 ,等高线的疏密状况可以反映地面的 高低起伏 或坡度的 大小 。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山地不同部位,等高线形态不同。(图1.29 p16

7、常见的地形图有三种,等高线地形图、 等深线 地形图、地形 剖面 图,能最直观反映地表起伏的是 地形剖面 图,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通常用 色表示海洋,用 绿 色表示平原,地形的基本类型有五种,分别是高原、平原、山地、盆地、丘陵。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的一块大陆,周围是一片海洋,后来分离漂移逐渐形成现在的样子。

3、板块运动学说认为:全球大致分为大板块,各大板块在不停的运动之中,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处。(图2.19 p37,活动p38

4、六大板块是: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

第三章 天气和气候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

1、 天气和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时间长短

变化情况

表示方法

天气

短时间

经常变化

阴晴、风、雨雪、温度

气候

多年天气平均

基本稳定

气温、降水

2、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陆地,色表示海洋,色表示云雨区,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云层厚的地方是阴雨区,无云表示天。

3、常用天气符号。(图3.4 p45 3.6 p46

4、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可以用污染指数来表示,清新的空气,污染指数,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浊的空气,污染指数大,对人体健康有害。空气质量的高低,一方面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如气压的高低和风力的大小;另一方面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二节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1、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值的平均数是日平均气温。气温的测量工具是温度计,测量气温时,要把温度计放在百叶箱里,离地面高度1.5米。通常情况一天观测次,8时、14时、20时、2时。(活动p50

2、气温的变化:(1)日变化,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最低我家的故事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因此会有气温日较差;(2)年变化,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北半球陆地最高气温是7月,最低气温是1月,海洋最高气温是8月,最低是2月。南半球与北半球刚好相反。因此会有气温年较差。

3、气温的分布: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1)纬度分布:从赤道(低纬)向两极(高纬)逐渐降低

2)海陆分布: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海洋气温,冬季相反。

3)地形分布:气温随海拔升高逐渐降低,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度。

第三节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1、降水的主要形式是降雨,还包括降雪冰雹等。根据单位时间内降雨量的多少,将降雨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不同等级。

2、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雨量器

3、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

4、降水的分布(图3.21 p56

1)受纬度位置因素的影响,赤道地区降水,两极地区降水

2)受海陆位置因素的影响,大陆内部降水,沿海地区降水

3)受地形因素的影响,迎风坡降水,背风坡降水

4)世界的雨极是乞拉朋齐,位于洲的印度。世界的干极是阿塔卡马沙漠沙漠,位于南美洲

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

1、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个地方的气候具有一定的特征,一般变化不大。

2、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图3.23 p58)江苏省南京市的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特征是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3、影响气候的因素:也就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是受地形因素的影响;海南岛终年如夏,降水较多,黑龙江省的北部冬季漫长,多冰雪,是受纬度位置因素的影响;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同纬度的北京气候比较湿润,是受海陆位置因素的影响。

4、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1)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如热带人穿衣,寒带人穿衣,温带人穿衣服多少要随季节变化;(2)对人类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如水稻种在方,小麦种在方;(3)气候异常还会带来灾害,如洪涝灾害和旱灾。(全球气候变暖,使得极地等地区冰雪融化,引起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可能会被淹没。原因是人类燃烧煤炭、石油等,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砍伐森林减少了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使得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而二氧化碳对大气又保温作用,因此气温会随之上升。)

第四章 居民和聚落

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

1、在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十分缓慢;18世纪以后,特别伤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大大加快。20063月,世界人口已达65亿。人口的增长速度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洲,最低的是洲。

2、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匀,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人口疏密程度可以用人口密度来表示。世界人口稠密地区主要在亚洲的部和南部、洲、北美洲的部,这些地方都是位于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自然条件优越。相反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如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以及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则是人口稀疏地区。(图4.5 p66

3、人口数量过多和人口增长过快会对社会、经济环境产生影响,如交通阻塞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饥饿贫困等,为了解决问题,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的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4、人口增长的同时,乡村人口向城市大规模迁移。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但城市人口的过度膨胀,会产生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住房困难等问题。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原因有: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好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等。

5、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人口政策。有些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和印度实行生育控制政策;有些发达国家,人口停止增长,甚至不断减少,会带来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等问题,如俄罗斯和日本,采取措施鼓励生育。

6、世界的三个主要人种是黄种人白种人和黑种人,他们的地位是平等的。欧洲、北美洲、大洋洲和非洲部、亚洲西部、印度北部主要是种人;亚洲和美洲黄种人较多;非洲中部、南部黑种人较多。(图4.10 p71,4.11 p72

第二节 语言和宗教

1、世界主要的六种语言是语、语、语、俄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也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使用人数最多的是语,使用范围最广的是语。(图4.13 p75

语言

主要分布地区

汉语

中国、东南亚

英语

欧洲西部、北美洲、亚洲南部等

西班牙语

西班牙、拉丁美洲除巴西以外的国家

俄语

俄罗斯、中亚、欧洲东部

法语

法国、非洲中部

阿拉伯语

中东、非洲北部

2、 世界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教。

1)基督教: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形成于亚洲西部,主要集中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

2)伊斯兰教:教徒称为穆斯林,产生于阿拉伯半岛,主要分布于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北部和东部。在中国又称回教或清真教;

3)佛教:创始于古印度,主要分布于亚洲东节约粮食作文部和东南部;

4)在中国多数人不信教,维吾尔族和回族多信伊斯兰教,藏族、蒙古族多信喇嘛教(佛教中的一派)。

3、认识各宗教代表性的建筑。(图4.15 p77

第三节 聚落

1、聚落不仅是人们的居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分为乡村和城市。目前全世界大约有一半的人住在城市,主要从事工业和服务业等。乡村分为村、村、村和林场。不同地方乡村差异很大,各地民居与环境密不可分。(图4.18 p79

2、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适于耕作;水源充足;交通便利;自然资源丰富。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3、世界各地自然环境差异很大,各民族的生活习俗、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等不同,聚落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建筑风格。(图4.21-25 p81

4、目前,全世界都在大力保护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民居,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见书的82页阅读材料。对北京四合院的保护和开发提出自己的建议。

第五章 发展与合作

1、目前,世界上有220个国家和地区,分布在除南极洲以外的六个大洲。其中30多个地区,是一些没有获得独立的殖民地和属地,如北美洲的格陵兰地区为欧洲国家丹麦的属地。

2、面积最大的是俄罗斯,有1707万平方千米;加拿大第二,中国第三,约有960万平方千米。从人口看国第一,印度第二,他们都是亚洲国家。(图5.1-2 p86

3、找出地跨两洲的国家,埃及(亚非)、土耳其(欧亚)、俄罗斯(欧亚)。记住国界和领土的(含义。(图5.3 p87

4、依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目前世界上有20多个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和大洋洲,包括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亚洲的日本等;发展中国家有150多个,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异。(图5.7 p90

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平等互利。

6、联合国: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1945年正式成立,总部设在美国纽约,基本宗旨为促进国家发展,维护世界和平。有六个主要机构:联合国大会、安全理事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秘书处和国际法院。安理会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机构,由中、美、俄、英、法5个常任理事国和10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世界其他重要的国际组织见92页阅读材料。

初中地理】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总结

知识框架:

主要内容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自然环境

地位、位置、地形、河流、亚洲之最、气候

人文环境

人口、民族、经济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日本

位置、火山地震、经济、文化

东南亚

位置、气候、河流和城市分布

印度

位置、地形、气候、粮食生产、城市

俄罗斯

位置、地形、气候、资源、交通、城市

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

中东

位置、石油、水、文化宗教

欧洲西部

地位、位置、地形、工业、畜牧业、气候、旅游资源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位置、气候、地形、经济、人口、粮食和环境

澳大利亚

位置、农牧业、矿业、城市

西半球的国家

美国

位置、地形、人口、工农业

巴西

位置、地形、人口、工农业、城市

极地地区

南极和北极

位置、特征和资源的比较

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 自然环境

1、地理位置:亚洲位于半球和半球,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西部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为界与欧洲相邻,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与洲相邻,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东北以白令海峡为界与北美洲相望。(图6.2 p2)亚洲的地理分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亚。(图6.4 p3

2、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注意不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南极洲和北冰洋)面积达4400万平方千米。

3、地形与河流:亚洲地势中部四周低,受地势影响,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图6.5 p4,结合图认真完成第5页的活动题)

4、亚洲之最:

1)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世界屋脊);(注: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世界最高大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2)世界陆地最高点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43米),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海拔-415米);

3)亚洲第一长河是长江,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湄公河,流经中国(澜沧江)、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发源于中国青海省,注入南海。(注: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多瑙河[欧洲],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尼罗河[非洲],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亚马孙河[南美洲]

4)亚洲面积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世界面积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

5)世界最大的湖泊:里海(咸水湖);最大的淡水湖:苏必利尔湖[北美];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湖泊:贝加尔湖[俄罗斯]

6)世界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

5、气候:亚洲地跨带、北温带、北寒带,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的影响,气候具有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和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亚洲部和部夏季的降水与夏季风的强弱有密切关系,受夏季风的影响而易发生旱涝灾害。(图6.9 6.10 p7 气候类型、主要国家气候分布,认真完成第8页活动题)

第二节 人文环境

1、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其中东亚东南亚南亚是人口稠密地区,世界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11个(2003年),亚洲有6个。分别是中国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日本印度尼西亚。人口最多的是亚洲,人口最少的是大洋洲(除南极洲外);人口增长率最高的是非洲,人口增长率最低的是欧洲。(图6.14 6.15 p10-11

2、人口增长对土地的压力。(活动p12

3、亚洲民族十分复杂,大大小小有1000个,其中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亚洲的三个人类文明的发祥地:黄河长江流域的华夏文明、印度河流域的印度文明、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的古巴比伦文明。共同特点是适宜的温带和热带气候,丰富的水源,肥沃的土地。(注:两河流域古代气候条件好)不同地区的民族,在建筑、服饰、音乐舞蹈、礼仪等方面的不同。(4、亚洲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绝大多数是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印度;发达国家较少,如日本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第一节 日本

1、日本是一个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自北向南依次为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最大的是本州岛。东临太平洋,西临日本海。面积37.7万平方千米,人口1.27亿(2003年)。

2、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最著名的火山是 富士山。地形以山地为主,最大的平原是关东平原。日本为岛国,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对渔业、造船业、海上运输和对外经济联系十分有利。(图7.2 p18,活动p19

3、日本的首都是东京,日本最大的港口城市是横滨。日本由于地域狭小资源贫乏,二战以后,经济高速发展,对工业原料和燃料的需求增多,加之国内供给不足,对外依赖很强。日本的经济特点是以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地区,这样有利于原料的进口和产品的出口,扬长补短。(工业分布的原因见活动p23

4、日本民族构成单一,大和民族占绝对优势。日本文化既有浓厚的大和民族的传统色彩,又有强烈的现代气息,是东西方文化兼容的典型

第二节 东南亚

1、东南亚在亚洲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马来群岛两部分,地处亚洲大洋洲太平洋 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图7.17-18 p26-27

2、东南亚最大的国家是印度尼西亚,唯一的内陆国是老挝。注意与中国接壤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3、气候类型主要包括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东南亚人口稠密,耕地较少,高温多雨,图6.17 p13, 活动p13)将水稻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湿热的气候条件,使得东南亚成为世界重要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之一。东南亚是世界上橡胶、油棕、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泰国越南缅甸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出口国,泰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橡胶生产国,马来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棕油生产国,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椰子生产国,菲律宾是世界上最大的蕉麻生产国和椰子出口国。(图7.22 p29 活动p30

3、中南半岛上山脉、大河多由北向南延伸,具有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各大河上游流经山区,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下游河岸两侧形成冲积平原及三角洲土壤肥沃、地形平坦、易于灌溉、交通便利,形成重要的农业区。中南半岛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河口三角洲。(图7.28 p31

城市

附近大河

所在国家

河内

红河(上游为元江)

越南

金边

湄公河(上游为澜沧江)

柬埔寨

万象

同上

老挝

曼谷

湄南河

泰国

仰光

伊洛瓦底江(上游为怒江)

缅甸

4、东南亚居民绝大多数为黄种人。世界华人、华侨最集中的地区是东南亚。如新加坡、印度尼西亚。东南亚的旅游胜地。(图7.30 p33

第三节 印度

1、印度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人口超过10亿,居世界第二位。

2、印度地形分为三部分: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是印度河恒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最大河流是恒河,印度河在巴基斯坦。注:看印度地形图7.34,找出印度所在经纬度、临海,地形的分布特点,主要邻国及方位,主要城市:新德里、加尔各答、孟买、海得拉巴、班加罗尔。

3、印度大部分地处带和亚热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终年高温,分明显的干湿两季。雨季(6-9月)盛行西南季风,旱季(10-次年5月)盛行东北季风。(活动p37)由于受季风的影响,年降水量极不稳定,水旱灾害频繁。为抵御水旱灾害,修筑水利工程,如北部恒河、印度河流域规模庞大的灌溉系统,南部的防旱贮水池。

4、20世纪60年代,印度实行了绿色革命,改进了粮食生产技术,粮食产量增长很快。 水稻小麦是印度主要粮食作物,对照图7.347.417.42,分析小麦和水稻的分布与地形和降水的关系。经济作物有棉花黄麻和甘蔗。印度的黄麻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棉花产量居世界第二位。

5、印度首都是新德里加尔各答是麻纺织工业中心和钢铁工业中心;孟买是棉纺织工业中心;班加罗尔是印度的硅谷

第四节 俄罗斯

1、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位于亚欧大陆北部,地跨亚、欧两大洲,领土大部分处于北温带,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候特征是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温暖

2、大部分地区地形比较平坦,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以山脉河流为界自西向东分别是东欧平原(乌拉尔山、乌拉尔河)西西伯利亚平原(叶尼塞河)中西伯利亚高原(勒拿河)东西伯利亚山地。对照俄罗斯地形图7.45,找出俄罗斯的经纬度位置,周边国家、大洋及海,各地形区的位置及分界。

3、俄罗斯资源种类齐全,储量丰富,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资源能够自给的大国之一。石油、天然气、煤、铁资源居世界前列,最大的煤矿是库兹巴斯煤矿,著名的油田有第二巴库油田秋明油田,最大的铁矿是库尔斯克铁矿。俄罗斯食品和纺织工业最发达的地区位于圣彼得堡附近,工业最发达的地区位于莫斯科附近。(图7.48 p44,阅读材料)

4、俄罗斯交通部门齐全,但交通运输线在欧洲部分和亚洲部分的分布不平衡。

1)以铁路运输和管道运输为主,欧洲部分铁路密集,形成以莫斯科为中心的放射状铁路网,洲部分铁路稀疏,有一条横贯亚欧大陆的铁路是西西伯利亚大铁路,被称为亚欧大陆桥。(第二条亚欧大陆桥起始点为中国连云港,终点为荷兰鹿特丹)

2伏尔加河是俄罗斯的母亲河,是欧洲第一长河,流量丰富,水流平稳,航运价值高,通过运河,伏尔加河可以五海通航(波罗的海、白海、里海、亚速海、黑海)。

5、莫斯科是俄罗斯首都,俄罗斯最大的城市,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有世界著名的克里姆林宫和场;第二大城市是位于波罗的海沿岸的圣彼得堡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是太平洋沿岸的港口城市;摩尔曼斯克是北冰洋沿岸的终年不冻港。

第八章 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

第一节 中东

1、中东位于亚洲西南部、非洲东北部。联系亚欧非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枢纽,是东西方交通要道,三洲五海(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之地,本区的霍尔木兹海峡和苏伊士运河在东西联系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对照中东地形图8.3,了解中东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主要国家、邻国,主要河流、运河、海峡、海洋。活动p52

2、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藏量最大、生产量和输出量最多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所产石油绝大部分通过海洋运往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主要产油国包括沙特、科威特、阿联酋、伊拉克等

3、完成活动p53,记住3条石油输出路线。

航线

经过的主要海洋、海峡和运河

到达的国家和地区

A

波斯湾

霍尔木兹海峡

阿拉伯海

亚丁湾、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

西欧各国

B

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

西欧、北美

C

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太平洋

日本

4、本区资源匮乏,气候为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燥,降水稀少,河流稀少,有大面积没有河流的沙漠地区。有关河流、湖泊水资源的分配和争夺是中东地区除石油以外的又一个焦点。(图8.7 p54)但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流经本区。

5、中东主要是白色人种。大多数人信仰伊斯兰教,伊斯兰教、犹太教、基督教都把耶路撒冷看作圣城,伊斯兰教还把麦加看作圣城。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犹太人集中分布于以色列,信仰犹太教,波斯人主要分布在伊朗,信仰伊斯兰教。文化上的差异也是导致中东不安定的重要原因之一。(阅读材料,活动p56了解)

第二节 欧洲西部

1、欧洲西部地区人口稠密,国家众多,是发达国家最集中的地区。本区形成一个区域性的国际组织叫做欧盟,目前有27个成员国,统一货币叫欧元。欧盟加强了欧洲国与国之间的政治和经济联系,并在世界经济领域和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活动题p58,读欧盟成员国之间密切联系图8.14,读欧盟国家分布图8.15

2、欧洲西部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目前也是世界上工业发达的地区之一。欧洲西部的工业以制造业为主,工业分布密集自英国向东到波兰境内,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到意大利,形成了世界上著名的工业密集区。

3、发达的畜牧业:本区地处中纬度大陆西岸(大西洋东岸,北冰洋岸,地中海岸),常年受西风影响,形成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多汁牧草,草场广布,本区的人们把牧草称为绿色金子荷兰丹麦是著名的乳畜大国。

4、读图8.23 p64,找出主要平原(西欧平原、波德平原、多瑙河下游平原)、河流(莱茵河、多瑙河)、山脉(阿尔卑斯山脉、比利牛斯山、亚平宁山脉、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岛屿(大不列颠岛)、半岛(南部自西向东依次为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北部有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海及海峡(黑海、土耳其海峡、爱琴海、亚得里亚海、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比斯开湾、英吉利海峡、北海、波罗的海)。欧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多瑙河

5、本区绝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北温带,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内陆及伊比利亚半岛内部为温带大陆气候,阿尔卑斯山脉为高原山地气候。(图8.22 p63

6、欧洲西部的自然条件多种多样,南部地中海沿岸的国家,夏季阳光明媚,海滨沙滩风景优美;北部有曲折、幽深的峡湾;中部阿尔卑斯山脉是登山和滑雪的好地方。读图8.24 p65,知道本区有哪些旅游资源。

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1、本区位于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大沙漠以南。有6亿多人,90%以上是黑种人,所以本区被称为黑非洲

2、赤道和南北回归线都穿过本区,非洲是世界上跨带面积最大的洲。读图6.12 p9,本区气候分布的特点: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中心,南北热带草原分布,热带草原气候分布最广。热带雨林气候特点:终年高温多雨;热带草原气候特点:终年高温,明显分为干湿两季。热带草原地区常常受到旱灾影响。

3、读图8.26 p67,区域经纬度位置,主要国家、河流、地形分布等。本区地形以高原为主,最著名的盆地刚果河盆地,有被称为地球伤痕的东非大裂谷,有世界最长的河流尼罗河,有非洲最高山乞力马扎罗山

4、由于殖民主义长期占领和掠夺,使本区有许多国家成为单一商品经济,即出口矿产、木材、畜产和热带经济作物为主的初级产品,进口机械、汽车等工业制成品。这种过分依赖一种或几种初级产品的模式不利于经济的长期发展,因此要努力发展民族工业,发展多样化的农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旅游业、水产业等其他产业。

5、非洲是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本地区更是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地区。这里农牧业生产落后,农产品产量很低,加之人口增长快,因此粮食供应不足是本区各国普遍遇到的问题。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对粮食和肉类的需求大,人们砍伐森林、开垦草原以扩大耕地面积,或在草原地区过度放牧,导致土地肥力下降,草原退化,加剧土地荒漠化,使生态环境逐步恶化。

第四节 澳大利亚

1、澳大利亚位于半球,南回归线横穿澳大利亚中部,澳大利亚主要位于五带中的热带南温带。最大的河流是墨累达令河。读图8.38 p75,了解澳大利亚的经纬度位置、地形。读图8.39 p76,了解澳大利亚的气候分布。

2、澳大利亚有许多特有的古老生物,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代表动物有袋鼠鸸鹋考拉鸭嘴兽等(前两种出现在澳大利亚的国徽上)。

3、澳大利亚农牧业发达,是世界上绵羊数量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因此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澳大利亚利用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发展农牧业,形成四个不同的农牧业区,读图8.37 p74。澳大利亚又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人口密度小,农场规模很大,农牧业生产机械化程度很高,并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主要农牧产品大部分供出口,除羊毛外,澳大利亚还是世界上重要的牛肉小麦的出口国。

4、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是世界矿产品的主要出口国之一,矿产品出口额在出口总额中占有很大比重,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20世纪年代以来,澳大利亚服务业已大大超过农牧业和工矿业,成为澳大利亚的主导产业。

4、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首都是堪培拉悉尼是全国最大的工业中心和港口城市,墨尔本市全国第二大城市。

第九章 西半球的国家

第一节 美国

1、美国位于西半球,美国本土有48个洲,位于北温带;两个海外洲,一个是位于寒带的 阿拉斯加洲,一个是位于热带的夏威夷洲。美国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临墨西哥湾,北部与加拿大接壤,南部与墨西哥接壤。

2、美国人口超过3亿。是一个移民国家,有白种人、黑种人和黄种人。华人华侨集中在旧金山纽约洛衫矶等城市。美国的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

3、读图9.49.5 p82,美国地形呈纵列分布,西部为多条平行山脉组成的科迪勒拉山系,绵延于南北美洲西部,为世界上最大的山系。中东部平原广阔,面积占全国总面积一半以上,耕地广大,约占世界耕地面积的10%。东部为阿拉巴契亚山脉。全国最大的河流是密西西比河,是世界第长河。五大湖(苏必利尔湖、密歇根湖、休伦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又是美加国界的一部分,其中密歇根湖完全属于美国。苏必利尔湖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各湖有水道相通,并通过圣劳伦斯河流入大西洋。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为美国灌溉、航运等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5、美国是世界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实现了机械化和专业化,效率高,产量大。阅读材料p83,读图9.9 p85,了解美国农业带的分布。

6、美国是世界上工业最发达的国家,主要工业区有东北部工业区、西部工业区、南部工业区。美国是世界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位于旧金山(圣弗朗西斯科)东南端的硅谷,是美国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著名产品为硅片。读图9.12 p86,了解美国的主要工业区和工业城市的分布。

7、美国是世界第一经济大国,也是世界上的资源消耗国和废物排放国。美国的首都是华盛顿,最大城市是纽约

第二节 巴西

1、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拉丁美洲因语言同属拉丁语而得名。读图9.18 p90,了解巴西的经纬度位置、地形、河流。世界最大的河流是亚马孙河,最大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面积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世界上占有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巴西

2、拉丁美洲的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他们创造了玛雅文明及独特的文化。种植业文明提供玉米马铃薯。巴西为葡萄牙殖民地,除巴西的整个拉美为西班牙殖民地。拉丁美洲很多黑白混血人种。

3、巴西的矿产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前列,主要分布于东南部,伊塔比拉露天铁矿石巴西最大的铁矿山;伊泰普水电站位于巴拉那河上,由巴西和巴拉圭合建,是仅次于长江三峡的规模第二大的水电站。

5、农业是巴西重要的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热带经济作物咖啡甘蔗柑橘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全世界都希望巴西保护的是森林资源(亚马孙河流域的大片热带雨林)。热带雨林的作用:调节全球气候,为全球提供新鲜空气;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保护土壤,防止水土流失;维护生物多样性;提供木材。但由于巴西开发雨林地区,兴建公路、伐木、采矿、开辟农牧场,造成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如森林遭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珍贵的野生动植物遭劫,使全球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6、巴西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首都是巴西利亚,圣保罗是巴西最大的城市和工业中心,也是世界特大城市之一。巴西把首都从沿海的里约热内卢迁至中部高原的巴西利亚,既有加强对内地的开发和管理的考虑,也有缩小城市规模,避免出现城市环境问题的考虑。

第十章 极地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

width=200>

北极地区

10.110.2 p100101

南极地区

纬度位置

南极圈(南纬66.5°)以南

北极圈(北纬66.5°)以北

海陆位置

中间是南极大陆,周围是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中间是北冰洋,周围是亚洲、欧洲、北美洲

特征

是地球最冷的地区,降水很少,风力很大,素有冰雪高原白色沙漠风库之称,冰山是南极大陆附近海面显著的自然景观。

比南极温暖湿润,但大部分地区也是终年冰封。降水量普遍高于南极,风力远不及南极。

自然资源

丰富的矿产,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沿岸无数的海洋生物,原始的自然环境是最为广阔的天然实验室。

石油、天然气、煤、铁,也在科学研究和考察方面有重要地位。

代表动物

企鹅

北极熊

科考站

长城站、中山站(18个国家140个)

【初中地理】八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知识框架:

中国地理概况

地理位置及疆域

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半球划分、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

国土及疆域

陆地和海洋国土、邻国

行政区划

省市简称、形状

人口与民族

人口概况

总量、分布、基本国策

民族概况

人数、分布特点

自然环境

地势与地形

三大阶梯、各种地形

气候复杂多样

气温差异:南北差异、温度带划分

降水差异:东西差异、对各方面的影响

气候类型、各类天气

河流与湖泊

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差别、黄河和长江概况

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概况

资源划分、我国资源情况

土地资源

分类、分布状况、利用状况

水资源

分布及利用状况

经济发展

逐渐完善的交通网

交通运输分布、铁路分布、运输方式的选择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农业分类、东西南北差异、问题

工业的分布与发展

工业及高新技术分布

1、我国位置的优越性:

半球划分:东半球、北半球

海陆位置: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

经纬位置: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最东端 东经135230秒 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交汇处

最西端 东经7340分 帕米尔高原乌兹别里山口(乌恰县)

最南端 北纬352分 南沙群岛曾母暗沙

最北端 北纬5333分 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漠河县)

2、我国国土辽阔:

陆地国土: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陆上邻国14个。

海洋国土:濒临的海洋有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主要岛屿有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南海诸岛。,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

渤海附近有我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东海有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南海鱼类产量和油气产量均是最大的。

图见教材4页。

3、行政区:

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图教材7

各省级行政区名称、简称、行政中心,表教材10页。

4、人口:

我国总人口为12.95亿(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以上,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基本国策: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质量。

我国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35人,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39人)的3倍多。

人口分布不均。以黑河腾冲为界,东部人口分布密集,西部人口分布稀疏。各省区面积与人口的比较,图教材14页。

5、民族:

我国有56个民族,汉族占92%。少数民族中壮族人数最多。人口在500万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

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云南省的少数民族数最多。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一些少数民族风情: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傣族族的泼水节、孔雀舞;藏族的集体舞、藏历年;朝鲜族的长鼓舞等。

6、地势和地形:

我国地形特点: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大。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西部以山地、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以平原和丘陵为主。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第一级阶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第二级阶梯(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第三级阶梯。

各阶梯概况,海拔、地形特征见教材222426页,主要看各阶梯都有哪些主要山脉(走向)、高原、盆地以及平原,以及相对位置。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征对我国的气候、河流、交通产生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上的湿润气流向我国内陆推进,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丰沛的降水。

2)对河流的影响:西高东低的地势,必然造成我国的大江大河自西向东奔流入海;河流在高一级阶梯向低一级阶梯流动时,落差大,产生巨大水能。

3)对交通的影响: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

四大高原:青藏高原: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是四大高原中唯一位于第一阶梯的,我国面积最大的高原,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内蒙古高原:高原地势平坦开阔,西北部多荒漠、戈壁、东部和中部多肥美草原;黄土高原: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水土流失严重,地表千沟万壑;云贵高原:高原大部分地区地形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喀斯特地貌显著。

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我国面积最大的内陆盆地,位于昆仑山与天山之间,其中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准噶尔盆地:我国第二大盆地,位于天山与阿尔泰山之间,纬度最高;柴达木盆地:被美誉为聚宝盆,位于巴颜喀拉山与祁连山之间,海拔最高,也是四大盆地唯一位于第一阶梯的;四川盆地:发展农业生产条件最优越,有紫色盆地之称,著名的成都平原位于盆地西部,农业发达,物产丰富,有天府之国之称。

三大平原:东北平原:黑土面积广大;华北平原:地势低平,地面坡度很小;长江中下游平原: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占陆地面积的33%,加上高原,两者占60%。山区常见自然灾害及其治理,见教材29页。山区在开发和保护方面应当注意的问题:山区地面较为崎岖,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的难度较大。在开发利用山区时,要特别注意生态环境建设,预防和避免山地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发生。

主要山脉走向:

东-西走向:天山山脉――阴山山脉;昆仑山脉――秦岭;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脉武夷山脉;台湾山脉

南-北走向:横断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祁连山脉

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7、南北气温差异:

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异很大。1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漠河镇与海口市1月平均气温相差接近50℃。冬季最冷地方为黑龙江的漠河镇。

夏季,除了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夏季最热的地方为新疆吐鲁番。

我国由北向南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另外还有高原气候区。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标是活动积温。温度带划分,见教材33页。

8、东西干湿差异:

年降水量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一个地方的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反映了该地气候的湿润程度。我国可以划分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和干旱地区。我国降水量和干湿地区,见教材3536页。干湿地区景观、建筑以及农业的差异,见教材3637页。

9、气候:

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我国大多数地区一年内的盛行风向随季节有显著变化,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

冬季风寒冷干燥,是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夏季风温暖潮湿,形成了我国的雨季。

除青藏高原外,习惯上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为界,把我国划分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见教材39页。主要是降水的差异,主要原因是海陆位置和地形。

我国的气候类型,主要包括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以及高原山地气候,见教材42页。

多特殊天气:主要有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多旱涝灾害。洪涝是我国发生频繁、损失严重的自然灾害。干旱是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气候灾害。

10、河流和湖泊:

内流河和内流区、外流河和外流区的分布,见教材44页。内流区占我国陆地面积的1/3,但水量仅占全国的5%;外流区占陆地面积的2/3,水量占全国的95%

内流区: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河水主要来自昆仑山、天山等高山冰雪融水。内流湖一般为咸水湖(青海湖)。

外流区:河水来源主要靠降水。有三大外流区

1)太平洋外流区

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深受季风气候的影响。以秦岭淮河为界,以南地区的河流流经湿润地区,水量丰富。以北地区的河流流经半湿润或半干旱地区。

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注入渤海。上游水能资源丰富,进行发电和灌溉(宁夏平原成为塞上江南以及河套平原)。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下游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水流减慢,泥沙堆积,河床升高—“地上河。流域水系,见教材48页。上游建设大型水库,中游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下游加固黄河大堤。黄河几字形与凌汛。

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注入东海。它是我国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有水能宝库黄金水道之称。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流域水系,见教材53页。各段的名称和支流。长江三峡(自西向东):瞿塘峡、巫峡、西陵峡。洪水灾害:降水集中,中上游生态环境破坏(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长江河道弯曲,中下游湖泊萎缩(围湖造地)使得其蓄洪能力下降。

怒江萨尔温江、澜沧江湄公河、元江红河。

京杭运河是世界上最长、开凿最早的人工河,自北向南经过京、津、冀、鲁、苏、浙,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南水北调东线。

中国五大淡水湖(按面积大小排列)鄱阳湖(赣)、洞庭湖(湘)、太湖(苏浙交界)、洪泽湖(苏)、巢湖(皖)。

2)北冰洋外流区(阿尔泰山额尔齐斯河)

3)印度洋外流区(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孟加拉湾)。

11、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的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以及海洋资源等。

可再生资源: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土地、森林、水和水能等)

非可再生资源:总是用一些就少一些的自然资源。(石油、矿产资源等)

对于可再生资源,如果利用合理,并且注意保护和培育,便能够实现永续利用;对于非可再生资源应该十分珍惜和节约使用。

我国的资源情况:总量丰富,人均不足。随人口的增长,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将会继续减少;资源利用不当、保护不力、管理不善,使得自然资源遭到不应有的破坏和浪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12、土地资源:

根据土地的用途和土地利用情况,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等。耕地、林地、草地为农业用地。建设用地为非农业用地。

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而且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但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小,而且各类土地所占比例不尽合理,主要是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人与耕地的矛盾突出。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见教材67页。

土地资源分布不均: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气候湿润的东部季风区,土地利用程度高。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及低缓的丘陵地区,林地主要分布在山地;草地主要分布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mm的西部内陆地区,土地利用程度低,未利用土地分布较广。牧业在西部内陆地区的农业生产中居主要地位。土地资源类型分布表见教材69页。

土地资源利用问题:属可再生资源,如利用不当,或遭到人为破坏,就会引起土地资源退化,生产能力下降,甚至完全丧失。我国土地利用中对土地的破坏有水土流失、乱占耕地和土地荒漠化。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措施:依法用地、规划用地;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开展保护土地、保护耕地、保护环境宣传活动;加大对农田基本建设和环境治理的投入;禁止乱占耕地等。

13、水资源:

地球上的水,97%是海洋水,而人类所需的淡水资源仅占全球水量的2.5%。而淡水资源中,绝大部分为两极和高山的冰川,其余大部分为深层地下水。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和浅层地下水,仅占全球淡水资源的0.3%

中国是一个贫水国家,我国的水资源总量少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位于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排名在第110位之后。缺水状况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

水资源时空分步不均:受季风气候的影响,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和地区分配很不均匀。从时间分配看,夏季我国降水集中,易造成洪涝灾害,冬春季则降水少,易造成干旱缺水;从空间分配看,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南方水资源占80%以上,北方仅占不到20%,特别是华北和西北地区,缺水最为严重。

兴建水库可以有效调控径流和水量的季节变化,比如三峡(长江)和小浪底(黄河),对防洪和水资源调配发挥重要作用,在洪水期蓄水,减缓下游洪水,在枯水期防水,增加下游水量,具有防洪、发电、灌溉及城市供水等综合效益。

跨流域调水是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匀的有效办法。如南水北调引水工程,对于缓解我国北方地区的严重缺水有重要作用。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把长江水系丰富的水资源,调到缺水严重的华北、西北地区。分东(扬州京杭运河津冀鲁)、中(丹江口京津冀)、西(雅砻江、金沙江黄河上游)三条线路。引栾入津,是将滦河水引入海河水系,缓解天津缺水状况;引黄济青,将黄河水调入青岛。

我国的水资源利用总体上看,一方面供应紧张,缺水状况仍在继续加重;另一方面利用率低,浪费惊人;此外水污染严重。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具体措施见教材81页。

14、交通:

现代交通运输指的是火车、汽车、船舶、飞机等工具的运输。

交通运输对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交通运输又比喻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铁路线、公路线、航线以及航空线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生命线。东部地区交通运输网络密度大,西部地区交通运输网络密度较小。我国的交通运输网见教材89页。其中注意哪些大城市所缺少的运输功能,也就是各城市属于哪种交通枢纽类型,比如是单一交通枢纽,还是铁路公路枢纽,还是铁路航空枢纽,还是多种综合枢纽。

我国高速公路始建于1984年,是上海嘉定。主要高速密集区为环渤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个地区。这些地区城市和人口集中,经济发达,资金雄厚,有修建高速公路的需求和物质需求。主要高速公路分布见90页。

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主要铁路干线分布见91页。掌握一些主要铁路线及铁路枢纽,各条铁路线起始点和终点各代表哪个城市。

南北向:京哈线、京九线、京广线、京沪线、哈大线、焦柳线、宝成成昆线、青藏线。

东西向:京包线包兰线、陇海兰新线(第二条亚欧大陆桥中国段)、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襄渝线。

主要铁路枢纽:北京、郑州(京广、陇海)、武汉(京广、襄渝、长江水运)、南昌(京九、浙赣)、徐州(京沪、陇海)、兰州(陇海、包兰、兰新)、宝鸡(宝成、陇海)、株洲(京广、浙赣、湘黔)。

选择交通方式要考虑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如速度、运费、运输量等,还要考虑出行目的、货物性质数量以及运输距离等因素。

15、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农业。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农业分为种植业、林业、畜牧业以及渔业。图见教材98页。

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主要是东部和西部、南方与北方的差异。东西部以400毫米年降水量线为界。图见教材100页。

东部主要是种植业、林业和渔业。东部湿润半湿润地区的平原地区以种植业为主;林业集中分布于东北和西南的天然林区,以及东南部的人工林区;东部沿海地区是海洋捕捞和海洋养殖的基地,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

西部地区以畜牧业为主,西部因为降水稀少,种植业只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绿洲。

四大牧区: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最大的牧区。主要畜牧品种:三河马、三河牛、滩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第二大牧、阿勒泰大尾羊、和田羊、伊犁马等;西藏自治区是我国最大的高寒草甸草原畜牧区,主要畜种有藏牦牛、藏绵羊、藏马等;青海是我国第四大牧区。

南北差异主要是降水和热量的差异。农作物包括粮食作物(水稻、小麦——南宜水稻北宜麦)、油料作物(长江油菜带、黄淮花生区两大生产区)、糖料作物(南种甘蔗北甜菜)、棉花(新疆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三大棉区)。

三大平原:东北平原种植小麦、玉米和大豆、以及甜菜,受气候条件限制,一年只种一季;华北平原种植小麦、玉米、棉花,还有花生和温带水果,大多两年三季或一年两季;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种植水稻、棉花、油菜和甘蔗,一年可收获两到三季。图见教材101页。

因地制宜:考虑自然条件(地形、土壤、降水等)和社会条件(与城市的距离、市场需求、农业技术装备以及农民文化水平等)。

挑战和对策:人口增加、耕地减少、水土流失、自然灾害和环境污染。适应国内、国际市场需求,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运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防止滥垦滥伐、超载放牧,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种草。

16、工业:

工业生产主要是从自然界取得自然资源,以及对原材料(矿产品、农产品)进行加工、再加工的过程。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国家经济自主、政治独立、国防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工业分布:特点为沿海、沿江、沿交通线。

京广、京沪、哈大等铁路沿线的工业基地;黄河流域是能源开发的重要工业带;长江沿线形成了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城市为中心的沿江经济发达地带;沿海地区集中了长江三角洲、辽中南、京津唐、珠江三角洲,以及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等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工业分布见教材110页。

高新技术产业是建立在新的科学技术基础上的新兴产业,北京的中关村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高新技术开发试验区。

高新技术产业是以电子和信息类产业为龙头的产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很高。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从业人员中科技人员所占的比重大;销售收入中,用于研究与开发的费用比例大;产品更新换代快。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布特点:多依附于大城市,呈现大分散,小集中。地理位置不同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具有不同的产业开发侧重点:沿海地区以智力资源和技术力量为依托,侧重科技园区型高新技术产业;沿边地区依靠国家的开放政策和沿边的地理优势,发展贸易导向型的产业;内地依靠优势资源和工业基础,多发展与军工有密切关系的产业。图见教材114页。

举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上海:优化调整了工业的产业结构。(上海工业的变化);北京:增长速度快,促进和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中关村对北京经济发展的贡献);互联网:互联网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网络购物、SOHO族、网络社区等)

补充知识:

1、说出下列地理现象存在差异的原因:

1)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特殊的鱼米之乡的景观得益于( 雨热同期的季风 )气候。

2)长江中下游地区与青藏高原处在大体相同的纬度上,但气候差别很大的原因是(地势(青藏高原海拔高))因素。

3)长江中下游地区与阿拉伯半岛大体相同的纬度上,气候差别很大的原因是受(海陆位置)和(夏季风)的影响。北京与乌鲁木齐纬度大致相当,但降水却有很大的差别。(海陆位置、夏季风)。

4)在不同的温度带内生长不同的果树;不同的温度带内熟制也不同;南北传统民居的建筑结构也不同。原因是(纬度因素、热量(温度))。

5)东西植被不同;东西农业类型不同,东部以耕作业为主,西部以畜牧业为主;东西部房屋屋顶的结构不同,东南部多斜顶房,西北部多平顶屋。(降水量不同)

2、气候复杂多样的影响:

1)使我国的农作物及各种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2)形成不同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

3)人们的饮食习惯也各有不同,如:四川、湖南等地冬季比较阴冷潮湿爱吃辣椒;南方人爱吃米饭,北方人爱吃面食。

4)人们的服饰也因为适应气候而多姿多彩,如:西藏的藏袍就是为了适应西藏日较差大的气候特征的(地形);

5)各地的建筑特点不同,北方的屋顶斜度较小,墙体较厚,南方的屋顶斜度较大(气温、降水)。

3、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以及治理的基本方案:

上游:草地退化、荒漠化严重;气候趋于干旱;植树种草。

中游:水土流失;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支流较多。黄土高原的土层舒松,植被破坏严重,一遇暴雨,大量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下游:地上河;黄河进入下游平原,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河水流速减慢,携带的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逐渐抬高;加固黄河大堤。

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总结

主要内容

中国的地理差异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区域划分种类、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地形、气候、植被、耕作制度、交通、民居、工业区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分界、地形、气候、植被、农牧业、自然特征、河流

认识省级区域

北京

地位、位置、气候、都市建设

香港和澳门

位置、制度、经济、比较

台湾省

位置、自然地理、资源、经济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地位、位置、地形、气候、农业、资源、能源

认识省内区域

珠江三角洲

地位、位置、经济

西双版纳

位置、地形、气候、旅游资源

认识跨省区域

黄土高原

地位、自然状况、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措施

长江沿江地带

位置、自然条件、纽带和辐射作用、生态环境

走向世界的中国

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在世界中求发展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一节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1、地理区域根据不同的需要,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型,如自然区域、经济区域、行政区域等,同一地理区域可能同时兼有多重身份。(图5.1 p2

2、同一类型的区域可以划分出不同尺度或不同级别的区域,如我国的行政区域基本上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市)、乡(镇)三级,我国的温度带可分为热带、亚热带和温带,而温带有可进一步划分为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活动p3

3、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的差异,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图5.4 p4

4、通过第5页活动,分析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与下列因素的联系:(1)季风区和非季风区、高山气候区;(2)气温和降水;(3)地形。

5、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划分的主导因素是夏季风影响程度,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划分的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青藏地区和其他地区划分的主导因素是地形

第二节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区别(图5.9-5.13 p7-9,阅读材料 p10

北方地区(秦岭淮河以北)

南方(秦岭淮河以北)

黄土高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白山脉以及小兴安岭地区

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

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植被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耕地

农作物

小麦、大豆、花生、甜菜

水稻,油菜,甘蔗

熟制

一年一熟两年三熟

一年两到三熟

传统交通方式

陆路运输为主

水运为主

民居

房屋坡度较,墙体较

房屋坡度较,墙体较

工业区

辽中南京津唐工业基地

长三角珠三角工业基地

其他

1月气温0度以下,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下,暖温带,半湿润区

1月气温0度以上,降水量

800毫米以上,湿润区

第三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差别(图5.14-5.24 p11-16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分界

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

地形

第二阶梯,以高原、盆地为主:内蒙古高原、天山山脉、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第一阶梯,以青藏高原为主,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世界屋脊,昆仑山脉、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柴达木盆地

气候

温带大陆气候

高山气候

自然

特征

干旱(注)

高寒

植被

自东向西: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许多山峰终年积雪、冰川广布

高山草甸

河流

多为内流河,我国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

长江、黄河、澜沧江等发源地;雅鲁藏布江

牧业

内蒙古温带草原牧场(三河马、三河牛;宁夏滩羊)新疆山地牧场(细毛羊)

青海和西藏高寒牧场

(牦牛、藏绵羊、藏山羊)

农业

(河水和高山冰雪融水)灌溉农业为主: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天山山麓;绿洲农业

河谷农业:藏南谷地(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青稞和小麦(注)

注:(活动 p1214

1)我国西北地区由于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加上山脉阻挡湿润气流深入,降水稀少,因此本区主要自然特征是干旱

2)雅鲁藏布江河谷是青稞和小麦的高产地区。原因:日照时间长,有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气温低,作物的生长期较长;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养分的积累。拉萨被称为日光城

第六章 认识省级区域

第一节 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

1、地位: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政治文化国际交往中心。

1人民大会堂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所在地,中南海是党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天安门广场是世界名城中最大的广场;(图6.2 p18

2)北京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古都之一,(蓟)是世界上最早的城市之一,金元明清各代先后在这里建都;(图6.5 p21

3)北京是全国高等学校最集中的地区,众多体育场馆、各类博物馆,集中了许多国家级文艺团体;(图6.4 p20

4)北京有无数名胜古迹:(八达岭)长城、明清故宫、颐和园、天坛、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等先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故宫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图6.6 p22

2、地理位置:(图6.3 p19

1)经纬度位置:(40°N116°E);

2)地理区域位置: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属华北地区);

3)地形区及行政区域位置:位于华北平原北部边缘,西北经河北省出居庸关进入内蒙古高原,东北经河北省出山海关进入东北平原,向东经天津达渤海,距渤海仅150千米,向南是物产丰富的黄淮海平原,向西经河北省出太行山进入黄土高原。

3、气候:

1)处于暖温带;

2)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夏长,春秋短,夏季高温湿润,冬季寒冷干旱。

4、建设现代化大都市:

1)北京市以旧城为中心,向四周扩展,兴建许多新区和卫星城;

2)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注意保持旧城基本格局和原有风貌,同时兴建地铁、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中华世纪坛以及一些高级旅游饭店和住宅小区等现代建筑;

3)为增强国际竞争力和服务功能,一方面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和建设中央商务区等重点功能区,以及由环路和放射路组成的城市快速交通和高速公路;另一方面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中关村是我国最早的高科技园区。

第二节 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

1、位置:香港和澳门位于祖国的东南端,分别位于珠江口东、西两侧,与广东省相邻,港澳地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2、制度:香港和澳门是我国的两个特别行政区,我国实行一国两制政策,祖国内地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3、经济:香港与祖国内地相连的铁路是京九线,香港最大的转口贸易伙伴是中国大陆。祖国内地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低廉,而香港拥有丰富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可以进行紧密的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图6.20 p31

香港(购物者的天堂、东方明珠)

澳门

位置

珠江口的东侧,临深圳经济特区

珠江口西侧,临珠海经济特区

领土组成

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及周围小岛

澳门半岛、氹(dang)仔岛、路环岛

经济

支柱

国际贸易中心、运输中心、金融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和旅游中心

博彩旅游业

回归

时间

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

199771回归

1987年中葡联合声明

19991220回归

扩展

用地

上天”——建设高层建筑

下海”——填海造地

(图6.13-15 p28-29

第三节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1、位置:台湾省包括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台弯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北临东海、南临南海、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北回归线穿过中南部。

2、台湾自然地理:台湾地形以山地为主,最高山是山,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最长河是浊水溪,最大湖是日月潭,气侯是热带亚热带季风气侯,温暖湿润。

3、资源:图(6.23-6.26 p35-36

1)台湾岛是美丽而富饶的宝岛,自然环境优越,森林、矿产和水产资源十分丰富,被誉为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

2)西部平原土地肥沃,盛产稻米、甘蔗、茶叶和热带、亚热带水果,有海上粮仓东方甜岛水果之乡之称;

3)森林面积广阔,有亚洲天然植物园森林之海的美誉,樟树世界闻名,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位;

4)旅游资源:我国东部最高峰玉山日月潭等;

5)台湾岛其他的美称:东南盐库(海上盐仓)

4、经济:

1出口导向型经济,出口产品以工业产品为主。有利因素有:大量受过教育和培训的劳工;海岛多港口;大量吸收外国资本;大力建设出口加工区。

2)台湾最大的城市和省会是台北,最大的海港是高雄港,台湾的城市分布在西部。

第四节 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地位和位置:新疆位于我国西北边陲,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邻国最的省区。省会是乌鲁木齐。是一个以维吾尔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图6.31 p40 活动p42

2、地形特征:地形特征是高山与盆地相间分布(三山夹两盆),它们自北向南依次是阿尔泰山脉准噶尔盆地、天山山脉塔里木盆地、昆仑山脉

3、气候特征:由于远离海洋,周围又有高大山脉环抱,来自海洋的气流不易到达,所以降水稀少,气候干旱,为温带大陆性气侯。这里有我国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4、富有特色的绿洲农业:

1)在盆地边缘的山前平原和部分沿河地区,分布着众多绿洲,是最主要的农业生产基地。

2)这里夏季高温、光照充分(热量充足和光照强烈有利于瓜果着色,如西红柿、石榴和枸杞),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适合多种农作物的种植。水源来自山区降水和冰雪融水;

3)修建引水渠、灌渠、尤其是著名的坎儿井引水工程;

4)小麦、玉米和高粱是主要农作物,基于新疆特有的光热条件,棉花(夏季炎热干燥的气候和稳定的灌溉水源使新疆成为我国优质棉花生产基地)、甜菜和多种瓜果成为新疆绿洲的特色农产品。新疆的人口城市集中分布在绿洲地区。(活动p43

5、能源、资源开发:

1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丰富,储量约占全国陆地总储量的三分之一。主要分布在沙漠广布的塔里木盆地。(图6.39 p46

2)西气东输工程:(图6.40 p47

路线:起点轮南——终点上海,经新、陇、宁、陕、晋、豫、皖、苏、沪

影响:西部地区资源优势变经济优势;迅速增加当地财政收入;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东部地区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短缺问题;由于天然气是清洁能源,所以西气东输可以改善东部环境;此外还会改善沿线地区因薪柴砍伐而带来的环境和生态压力。

第七章 认识省内区域

第一节 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

1、地位和位置: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江下游,紧邻港澳,与东南亚隔海相望,海陆交通便利,被称为祖国的南大门。位于第级阶梯,以平原为主。属于四大地理区域的南部地区。本区有两条南北大动脉京广线和京九线。(图7.1 p50

2、经济:

1)本区是一个包括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在内的多层次的开放体系。吸引了大量海外华人的投资,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

2)本区平原广阔,水网密布,自然条件优越,毗邻港澳和东南亚,是全国著名的侨乡。

320世纪80年代以来,本区利用其毗邻港澳的优越地理位置,就近接受港澳的产业扩散,引进大量外资,同时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经营管理理念。形成了外向型经济,外资主要来源于港澳地区,与他们的合作模式是前店后厂。这里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日用消费品生产出口基地之一。(图7.4 p52

第二节 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

1、西双版纳位于云南省境内,横断山脉最南端,与老挝、缅甸接壤,还以澜沧湄公河和与泰国、越南水路相连,位于北回归线侧,属于热带季风气侯,地形属于云贵高原,位于第级阶梯,位于南部地区。(图7.10 p57

2、丰富的旅游资源:

1)热带雨林景观(植物、动物):西双版纳是除海南省以外,我国原始热带雨林保存最为完整的地方。热带动物王国:亚洲象、绿孔雀、长尾猿、长嘴犀鸟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通过5859页的图7.117.12了解本区的动植物景观;

2)少数民族风情:本区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傣族、哈尼族、布朗族等13个少数民族。傣族的泼水节、佛教建筑群、竹楼、孔雀舞和象脚鼓舞、菠萝饭和竹筒饭;(图7.14 p60

3)旅游业: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傣族园、野象谷等一大批国家级旅游景区和多条州内、边境旅游精品线路。(图7.15 p61)西双版纳旅游业的作用、问题和对策见62-64

第八章 认识跨省区域

第一节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

1、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是世界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2、自然状况:

1)范围: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连秦岭,北抵长城。属于暖温带,半干旱区,位于第二级阶梯,四大地理区域的北方地区。位于河的中游地区。(图8.1 p66

2)黄土物质来源——“风成说占主导地位,黄土高原的黄土物质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地貌特征是千沟万壑,地面破碎,沟谷密度大,平地少,斜坡多,沟谷两侧常出现直立的陡崖。

3)其他:五岳中的华山位于本区,全国十大旅游胜地五台山位于本区,同时它还是全国最大的煤炭能源产地,其中山西省最多。

3、水土流失:(图8.4 p68

原因:(1)自然:黄土土质疏松的特性;降水集中在78月,多暴雨;

2)人为:地表裸露,缺少植被保护;人类活动使植被破坏。

危害:(1)带走地表肥沃土壤,使农作物产量下降;

2)使沟谷增多、扩大、加深,导致耕地面积减少;

3)向黄河下游输送泥沙,使下游形成地上河,给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困难。

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主要在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都位于第二级阶梯。(图8.8 p70,阅读材料p71

4、脆弱的生态环境:黄土高原地形破碎,气候较为干旱,不仅水土流失严重,而且多种自然灾害频发:旱灾、洪涝灾害、泥石流、滑坡和塌陷。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是旱涝灾害。所以这里的环境特别容易遭到破坏,而且破坏后不易恢复。本区的人地关系是恶性循环。(图8.10 p71

5、生态建设和环境改善:

1)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

2)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图8.15 p73

第二节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

1、地理位置:以长江为生命线的长江沿江地带东起上海,西至四川省的攀枝花。是一个典型的带状区域。

2、自然条件:(图8.17-8.18活动p75

1)地形以平原低山丘陵为主;

2)气侯是亚热带季风气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四季分明;

3)属于湿润地区,地理区域属于南部地区;

4)流经地形区自西向东依次是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5)受地形和气候的影响,河网稠密,湖泊众多,是我国地表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长江黄金水道横贯东西,水运便利,宜宾以下河段四季通航。

3、沿江地带的纽带和辐射作用:

1)以长江为轴线的沿江地带与贯穿南北的沿海经济带,以及西部资源富集地区,构成一个H型格局,是承东启西的纽带。西部可以借助江海联运,进入国际市场;沿江地带从东到西将上海、南京、武汉和重庆等商业中心连接起来,成为沟通东西部商贸的纽带;沿江地带是东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推进的通道;沿江地带是东部沿海技术和信息向中西部传递、转移的通道。(阅读材料、活动p78

2)沿江地带的城市:

① 依托便利的航运和丰富的水资源、其他资源及相应产业,形成四大城市密集区:上游是重庆、中游是武汉、下游是南京上海。各个城市都是区域的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对区域经济具有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上海龙头城市并是全国最大城市,位于长江入海口,是全国的最大港口,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重要的金融中心,重要的科技教育中心,最大的商业中心,拥有浦东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图8.27-8.28 p81

③ 中下游地区城镇分布密集,上游地区沿江城市较少。(图8.26 p80

3)沿江地带的工业:是我国高度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地带

① 四个工业基地,自上游到下游:以攀枝花六盘水为中心的钢铁、煤炭工业基地;以宜昌重庆为中心的电力、冶金工业基地;以武汉为中心的钢铁、轻纺工业基地;沪宁杭等城市组成的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图8.29 p82

② 两个工业走廊:上海宝山、安徽马鞍山、湖北武汉、重庆、四川攀枝花等钢铁工业基地构成的钢铁工业走廊;上海、南京、武汉汽车工业基地以及重庆汽车摩托车基地构成的汽车工业走廊

③ 长江沿江地带的相互协作:西电东送和产业转移。(活动p83

4、生态环境问题:

1)长江上游地区毁林开荒,陡坡垦殖,造成森林面积不断减少,水土流失日益严重。危害:土壤退化,土地肥力下降;河道淤塞导致通航能力下降;造成水库淤积,降低水库发电、灌溉和防洪效益;造成中下游江河、湖泊淤积,加剧洪水灾害。

2)长江中下游地区是长江流域洪涝灾害最集中、最严重、最频繁的地区。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是防洪

3)沿岸工农业迅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环境污染严重。酸雨区广布:西南酸雨区、华中酸雨区和华东酸雨区,其中华中酸雨区是全国最大、强度最高的酸雨区。(图8.33 p85)酸雨是大气污染的一种现象,会导致水体和土壤酸化,对植物和建筑物造成腐蚀性危害。

4)治理长江:上游植树种草,保持水土;上中游建水库,调节河流季节水量变化;下游退耕还湖,清理河道,增加蓄洪能力。

第九章 走向世界的中国

1、我国可持续发展:

1)国土辽阔和区域差异大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

2)不同区域,地理条件不同,发展方式也不同。

3)要充分利用有利的地理条件,对不利的地理条件进行合理改造,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

4)要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发挥各自优势,分工协作,互惠互利,是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

5三北防护林是指西北华北东北,是用来防止风沙、减缓沙漠化的。

2、世界中求发展:

1)中国式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人口众多,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较低,是我国又一基本国情。

2)要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加强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合作,引进资金和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努力开拓国际市场。

3)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是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中国于20011111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它的英文简称是WTO

新疆地形和气候特征由小学生作文网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排行: 2016拜年词 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