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女亲情的诗

时间:2024-11-13 18:59:33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诗词 > :父女亲情的诗是由小学生作文网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父女亲情的诗的正文:

第一篇:《《诗经》里的主要亲情诗集锦》

亲情诗集锦

一、父母子女

《邶风·凯风》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甚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母生幼子,幼而育之,其劬劳甚矣;子女不能回报,自责之甚。)

《小雅·蓼莪》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瓶之罄矣,维罍之耻。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南山烈烈,飘风发发。民莫不穀,我独何害!南山律律,飘风弗弗。民莫不穀,我独不卒! (父母之恩深似海,自己常年行役在外,未能尽孝,返回家中,父母已逝,家里野草丛生……)

《豳风·鸱鸮》

鸱鸮鸱鸮,既取我子,无毁我室。恩斯勤斯,鬻子之闵斯。

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今女下民,或敢侮予?

予手拮据,予所捋荼。予所蓄租,予口卒瘏,曰予未有室家。

予羽谯谯,予尾翛翛,予室翘翘。风雨所漂摇,予维音哓哓!

《唐风·鸨羽》

肃肃鸨羽,集于苞栩。王事靡盬,不能蓺稷黍。父母何怙?悠悠苍天,曷其有所? 肃肃鸨翼,集于苞棘。王事靡盬,不能蓺黍稷。父母何食?悠悠苍天,曷其有极? 肃肃鸨行,集于苞桑,王事靡盬,不能蓺稻梁。父母何尝?悠悠苍天,曷其有常? (儿子因服役不能奉养父母的痛苦。)

《小雅·四牡》

四牡騑騑,周道倭迟。岂不怀归?王事靡盬,我心伤悲。

四牡騑騑,啴啴骆马。岂不怀归?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翩翩者鵻,载飞载下,集于苞栩。王事靡盬,不遑将父。

翩翩者鵻,载飞载止,集于苞杞。王事靡盬,不遑将母。

驾彼四骆,载骤骎骎。岂不怀归?是用作歌,将母来谂。

(在外为官的儿子思念父母而不能相见的苦闷。)

二、夫妇

《王风·君子阳阳》

君子阳阳,左执簧,右招我《由房》。其乐只且!

君子陶陶,左执翿,右招我《由房》。其乐只且!

(夫妻双双同歌共舞,和睦爱敬。)

《郑风·女曰鸡鸣》

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子兴视夜,明星有烂。将翱将翔,弋凫与雁。

弋言加之,与子宜之。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 (新婚夫妻家庭生活短剧;夫妇间的温馨爱恋。)

《卫风·伯兮》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執殳,為王前驅。自伯之東,首如飛蓬。豈無膏沐,誰適為容?其雨其雨,杲杲出日。願言思伯,甘心首疾!焉得谖草?言樹之背。願言思伯,使我心痗。

《君子于役》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日落黄昏,倚门而望,夫君行役,还未还家。)

《邶风·绿衣》

绿兮衣兮,绿衣黄裹。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心之忧矣,曷维其亡!

绿兮丝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无訧兮!

絺兮绤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对亡妻的深切思念。)

三、兄弟

《唐风·杕杜》

有杕之杜,其叶湑湑。独行踽踽,岂无他人?不如我同父。嗟行之人,胡不比焉?人无兄弟,胡不佽焉?

有杕之杜,其叶菁菁。独行睘睘,岂无他人?不如我同姓。嗟行之人,胡不比焉?人无兄弟,胡不佽焉?

(流浪异乡,无兄弟帮助的孤单和哀伤。)

《王风·葛藟》

绵绵葛藟,在河之浒。终远兄弟,谓他人父。谓他人父,亦莫我顾!

绵绵葛爰,在河之藟。终远兄弟,谓他人母。谓他人母,亦莫我有!

绵绵葛藟,在河之漘。终远兄弟,谓他人昆。谓他人昆,亦莫我闻!

(世衰民散,有去其乡里家族而流离失所者,自叹自己既已远离兄弟,而谓他人为己父,但

彼亦不顾我。)

《邶风·燕燕》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之子于归,远于将之。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仲氏任只,其心塞渊。终温且惠,淑慎其身。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卫君作为兄长涕泣送别远嫁的妹妹。)

《大雅·行苇》

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方苞方体,维叶泥泥。

戚戚兄弟,莫远具尔。或肆之筵,或授之几。

肆筵设席,授几有缉御。或献或酢,洗爵奠斝。

醓醢以荐,或燔或炙。嘉肴脾臄,或歌或咢。

敦弓既坚,四鍭既钧,舍矢既均,序宾以贤。

敦弓既句,既挟四鍭。四鍭如树,序宾以不侮。

曾孙维主,酒醴维醹,酌以大斗,以祈黄耇。

黄耇台背,以引以翼。寿考维祺,以介景福。

(周天子宴飨族人,以丛生茂盛的芦苇起兴,引入此次宴飨的对象“戚戚兄弟”,以宴飨礼仪的隆重来歌咏兄弟之情。)

《小雅·常棣》

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死丧之威,兄弟孔怀。原隰裒矣,兄弟求矣。

脊令在原,兄弟急难。每有良朋,况也永叹。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每有良朋,烝也无戎。

丧乱既平,既安且宁。虽有兄弟,不如友生?

傧尔笾豆,饮酒之饫。兄弟既具,和乐且孺。

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湛。

宜尔室家,乐尔妻帑。是究是图,亶其然乎?

(以棠棣华则覆萼、萼则承华喻兄弟间之自然亲情;棠棣花盛开之明艳兴起兄弟之和睦,极写兄弟欢宴,敦睦劝和,张扬兄弟之情以巩固宗族。)

四、思念家乡、回家之喜

《周南·葛覃》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濩,为絺为绤,服之无斁。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薄污我私,薄浣我衣。害浣害否,归宁父母。

(出嫁女子回娘家前的喜悦。)

五、涉及人伦亲情

《邶风·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第二篇:《诗中亲情》

诗中亲情

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2.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诗》)

3.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木兰辞》)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5.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

6.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张籍:《秋思》)

7.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8.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9.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杜牧:《归家》)

目送 龙应台

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九月初,家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树篱,钩到过路行人的头发。

很多很多的孩子,在操场上等候上课的第一声铃响。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妈妈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他们是幼儿园的毕业生,但是他们还不知道一个定律: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

铃声一响,顿时人影错杂,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那么多穿梭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在一百个婴儿同时哭声大作时,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华安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

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

十六岁,他到美国做交换生一年。我送他到机场。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

他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终于轮到他,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忽不见。 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

现在他二十一岁,上的大学,正好是我教课的大学。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有时他在对街等候公

交车,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交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影。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父女亲情的诗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诗经》

1、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2、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联璧》

3、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渭城曲》

4、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5、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回乡偶书》

6、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劝孝歌》

7、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对联》

8、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李清照《菩萨蛮》

9、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劝孝歌》

10、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格言集锦》

11、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元宵节资料

12、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

13、悲莫悲兮生别离。——屈原《九歌·少司命》

14、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5、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16、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

17、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

18、慈母爱子,非为报也。——汉〗刘安

15、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16、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漫书五首>>

17、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劝孝歌》

18、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

19、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0、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儿语》

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

----罗曼罗兰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女亲情的诗

——孟郊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高尔基

世界上有一种最动听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

--但丁

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

--雨果

妈妈你在哪儿,哪儿就是最快乐的地方

--英国

世界上一切其他都是假的,空的,唯有母亲才是真的,永恒的,不灭的

--印度

亲情,人类永恒的话题

亲情,人间最美的情感。

亲情是一根古老的藤,承载着对岁月的眷恋

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罗曼罗兰)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妈妈你在哪儿,哪儿就是最快乐的地方(英国)

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 (雨果)

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

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 ——武则天

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 ----罗曼

舒适,是一个家庭的自我标榜。 ——英语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颗星星永远闪亮,那便是亲情。

时间可以让人丢失一切,可是亲情是割舍不去的。即使有一天,亲人离去,但他们的爱却永远留在子女灵魂的最深处. ---高尔基

不要让亲情在熙熙攘攘的现代社会变革中越来越脆弱

孝为百行首,诗书不胜录。富贵与贫贱,俱可追芳躅。若不尽孝道,何以分人畜?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汉乐府民歌<<箜篌谣>>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诗经.卫风.木瓜>>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子不知父母恩。 —— 谚语

从小不知老娘亲,育儿才知报娘恩。 —— 谚语

要知父母恩,怀里抱儿孙。 —— 谚语

1、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萨克雷

2、一间茅屋何所值?父母之乡去不得。——唐代诗人王建

3、我们有谁看到从别人处所受的恩惠有比子女从父母处所受的恩惠更多呢?——色诺芬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5、谁拒绝父母对自己的训导,谁就首先失去了做人的机会。——哈吉·阿布巴卡·伊芒

6、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7、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8、母亲在家事事顺。——阿尔科特

9、母子之情是世界上最神圣的情感。——大仲马

10、女人固然是脆弱的,母亲却是坚强的。——法国

11、亲情名言不养儿不知父母恩。——比沏

12、亲人帮亲人,无亲来帮愁煞人。——英国谚语

13、人们听到的最美的声音来自母亲,来自家乡,来自天堂。——威·布朗

14、人最终总要离开母亲。——贺拉斯

15、母亲的心灵是子女的课堂。——比彻

16、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马迁《史记》

17、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武则天

18、骨肉之间,多一分浑厚,便多留一分亲情,是非上不必太明。——黄宗羲

19、孩子是母亲的生命之锚。——萦福克勒斯

20、还有什么比父母心中蕴藏着的情感更为神圣的呢?父母的心,是最仁慈的法官,是最贴心的朋友,是爱的太阳,它的光焰照耀温暖着凝聚在我们心灵深处的意向!——马克思

21、回到父母身旁,看着儿时的照片,更觉得往事如昔,光阴似箭。但愿我们能多花时间陪陪最爱的亲人。——陈雨黎

22、激情,友情,亲情我们之间无所不有,却唯独没有爱情。——张爱玲

23、家庭的基础无疑是父母对其新生儿女具有特殊的情感。——罗素

24、妈妈你在哪儿,哪儿就是最快乐的地方。——英国

25、没有比巴格达城更美丽,没有比母亲更可信赖。——伊拉克谚语

26、没有父母的爱培养出来的人,往往是有缺陷的人。——马卡连柯

27、没有母亲,何谓家庭?——艾·霍桑

28、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英国

29、母爱只有做母亲的才知道。——沃·蒙塔古

30、母亲的低语总是甜蜜的。——英国

31、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孔子

32、父母和子女,是彼此赠与的最佳礼物。——维斯冠

33、凡为父母的,莫不爱其子。——陈宏谋

34、儿女抱在身,方知父母恩。——老挝

35、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唐代文学家韩愈

36、暗中时滴思亲泪,只恐思儿泪更多。——倪瑞璿

天生林艺

37、爱情,亲情,友情,我都有了,马上就要迸发激情了。——金志文

38、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孝经》(感恩) 1.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那里,怎能不甜?(雨果)

2.家庭应该是爱、欢乐和笑的殿堂。(木村久一《早期教育和天才》)

3.温和的语言,是善良人家庭中决不可缺少的。(印度《摩奴法典》)

第三篇:《浓浓亲情,30年父女合影戳泪点》

【作文猜想一】浓浓亲情,30年父女合影戳泪点 一、作文素材 近日,一个叫大萌子的网友将自己与父亲的30张照片放到网上,这30张照片是一个北京姑娘从1岁到30岁和爸爸的合影,每张照片都有那一年的故事,触动心灵!儿女们茁壮成长,父母们日渐老去。有谁知道这些照片背后会有多少辛酸坎坷? 从1岁的“小米豆”,到30岁的“大萌子”,北京女孩赵萌萌的身边,总有父母亲的陪伴,他们用相机记录了30年健康快乐的生活。 2012年6月17日父亲节赵萌萌将她和父亲每一年的合照上传网络,8月22日一大早,赵萌萌登录微博后,有关自己的千余条评论和转发着实把她吓了一跳,而被上万网友大量关注的,是她发的一组照片——“我和爸爸30年的合影”。时光变迁下的父女情感动上万网友。 30张照片,把悄悄溜走的时光拉了回来,也在不经意间叩中了大家的心弦。网友们受到启发,纷纷在网上晒出自己和父母的合照,表达对他们的爱意和感激。微博女王姚晨、何炅、柳岩等名人也转发了这组照片。 大萌子原名赵萌萌,是个北京姑娘,在一家网站的销售策略中心工作,她在博客中说,这个微博是在2012年父亲节时发的,作为在父母的养育与疼爱中长大的孩子,某天不经意间发现爸妈老了,想起来眼泪哗哗流,但是确实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现实。她表示,从没想过这条小微博会在不经意间叩中大家的心弦,引起这么多共鸣。大萌子将此事告诉父母后,“萌爸”、“萌妈”特意去注册了微博,认真看网友的留言。“萌爸”还念叨女儿知道感恩,高兴得一晚上没睡好。 二、构思点拨 马年春晚,在演员演唱《时间都去哪儿了》歌曲的时候,电视屏幕上播放一对父女在30年中留下的合影,瞬间开启了人们感情记忆的闸门,引发人们对往事的回忆。北京女孩赵萌萌的身边,总有父亲的身影相伴,女孩从1岁到30岁和父亲的合影一一展现,每张照片都是一段美好记忆,触动心灵。女孩茁壮成长,父亲渐渐老去。时光如水,岁月如梭,此情此景,令人感慨,使人动容。 这首由陈曦作词,董冬冬作曲的《时间都去哪儿了》起初是电视剧《老牛家的战争》的片尾曲,也是冯小刚导演的重磅贺岁喜剧《私人定制》中的插曲。《时间都去哪儿了》,以朴实细腻的真情触动着每位观众的心,直戳泪点,引发泪飚,成为最深情震撼的插曲。舒缓的旋律,贴心的歌词诉说着岁月流转中的种种故事,“门前老树长新芽,院里枯木又开花,半生存了好多话,藏进了满头白发。”平实的语句,将人生故事娓娓道来,“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生儿养女一辈子,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句句歌词直戳心扉,将父母的爱表达的朴实感人,与《私人订制》中宋丹丹所饰演角色的心理、经历不谋而合,观众深受感触。 30年光阴,30年父女亲情,击中了人们脆弱的心灵,重新唤起人们对情感的记忆。让人感叹时光的流逝,感动父爱的伟大,感谢亲情的陪伴,感恩家人的付出。伴随着一日千里的现代化进程,人们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为了生活,忙忙碌碌,日夜奔波。相见甚少,亲情缺失。在这个时候,30年父女合影照片,如同一股清新空气,扑入人们心田。一幅幅普通照片,在人们眼中成了珍贵的合影,留藏久远。看到这些旧照片,人们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回忆自己年少时无忧无虑的生活,反思现在年老体衰的父母晚年需要赡养。家庭亲情日渐淡薄,感情的纽带正变得薄弱,并且正逐渐成为一种社会问题。当前,无论大家庭,还是小家庭,都急需抚慰亲情,慰藉心灵。 正如网友“青卿子衿Q”所说的,一年mark(记录)30次容易,30年每年记得mark其实挺难得;平凡简单的事情因坚持和累积在岁月的催化下变得珍贵且动人。生命中有许多感动,但当这30份沉甸甸的感动叠在一起时,真叫人泪流满面。同学们,回家挽着爸妈,多合几张影吧。多年后,你会感谢这份财富。 身边的感动,永不停息的亲情;孝心无价,细水长流的幸福;爱的表达„

第四篇:《关于父亲的诗)》

我亲爱的父啊

多年不见您的女儿

对您是何等的牵挂

日思夜想地盼着见您那

这一天终于等来了

今日重逢您老泪纵横

女儿更心潮汹涌

家人团聚乐融融

讲不净的家乡事

说不完的相思苦父女亲情的诗

诉不尽的父女情

老兄弟相见格外激动

姐妹相倾话难尽

件件往事荡心胸

我亲爱的父啊

您的后半生那样的孤苦伶仃 为了儿女

二十八年

您独守母亲在你心中那盏不灭的灯 您那布满皱纹的脸上

写尽了人生的沧桑

您那蹒跚的步履

走尽了人生艰苦的路

您那辛劳的一生

点点滴滴都铭刻在儿女心中 让女儿为您洗洗脚吧

洗去您的疲惫和辛苦

洗出您的快乐和幸福

您是那样的伟大

您是那样的慈爱

您是那样的坚强

您是那样的直朴

您像泰山一样

永远在我心中矗立

我要永远永远为您祝福

我要永远永远把您歌颂父女亲情的诗

父亲

被风雨垒起的岁月

刻在父亲的额角上

深深地勾勒出智慧与人生

落花意已去

父亲的风采不再依然

逝去的痕迹盖满了遍地枯叶 萋萋芳草早已销声匿迹

岁月

何故如此匆匆呢

记得那一个黄昏

父亲携着我的小手去看夕阳 染着红霞天空

好像父亲期望着我的一个梦想

我心虚地不敢直视父亲期盼的双眸 浩瀚的云彩

好像父亲对我的那深深的爱 我幸福的想哭了

年轻时的父亲

总是对我说:我是大树,你是小树 现在 长大了的小树想对父亲说: 你永远是我的大树

向父亲致敬

爸爸

一生受尽劳累

您的信念只有一个

为儿女谋幸福

正是在您的耕耘下

家庭和谐美满

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

也许

世上只有妈妈好

没有多少人在呼吁了

因为

不可否认地

爸爸对家庭的付出

并不比妈妈少

现实社会中

爸爸是家庭的经济收入来源 他在默默地支撑着整个家

毫无怨言

在天下爸爸的心目中

没有什么

比依赖他的家更加重要

所以

作为父亲

他注定了

要为家庭成员的安逸 幸福生活 一生操劳

多么可敬而伟大的父亲

世界上没有一种爱

比父爱更无私

父亲节到了

向我们的父亲表达真挚的爱意吧

父亲

朦胧时候

父亲

是一座大山

坐在他肩头

总能看的很远、很远

懂事时

父亲

是一棵倔强的弯松

这才发现

我的分量是这样重、这样重

而现在

难忘的一课作文

父亲啊

你是一首深沉的诗

儿子默默的读

泪轻轻的流

父亲

蔚蓝一片久远的天

一片幽绿神秘的山

宁静深沉的广阔大地

生机勃勃的芸芸众生

人与自然多么和谐的契机

田中的埂是优美的五线谱

随风飘舞的五谷是跳荡的音符 九曲绵延的山路是这天地之弦 是父亲们轻盈的步划将它拨动 弹出的竟是生活的绝唱

汗水奔流在岁月开凿的运河 激荡着开拓的浪花

突起的青筋是力量筑成的长城 愚公移山的精神从这里延伸

月光滋润着这宁静的夜晚 房前流水带走了所有的疲惫 我触摸的了鼾声中的祥和 还感觉了镜中白发的光芒

父亲

被风雨垒起的岁月

刻在父亲的额角上

深深地勾勒出智慧与人生

落花意已去

父亲的风采不再依然

逝去的痕迹盖满了遍地枯叶 萋萋芳草早已销声匿迹

岁月

何故如此匆匆呢

记得那一个黄昏

父亲携着我的小手去看夕阳 染着红霞天空

好像父亲期望着我的一个梦想

我心虚地不敢直视父亲期盼的双眸 浩瀚的云彩

好像父亲对我的那深深的爱 我幸福的想哭了

年轻时的父亲

总是对我说:我是大树,你是小树 现在 长大了的小树想对父亲说: 你永远是我的大树

父 亲

手抚城市的栏杆

伫望家乡

飘香的泥土

想起千山之外行于泥土之上的父亲

那时 我的父亲

行走如风

变换着各种锄禾的姿势

与农具一起

靠近泥土

钟情泥土

亲吻着我们

滚过三月神采飞扬的田野

在那些日子里

我不太丰茂的诗歌

在田野里生长

一节一节

越过父亲的头顶

站成父亲的样子

是父亲对我多年的心愿

远离家乡许多年了

一个驼背的身影

历历在目

手握闪亮的镰刀

站在九月

站在九月金黄的田垄上

祝福

第五篇:《描写孩子的古诗和解析》

描写孩子的古诗和解析

溪居即事

唐代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这首小诗描绘了春日渔村溪边的趣事。篱外不知谁家的小船,忘了系缆绳,被悠悠的春风吹进了钓鱼湾。正在水边垂钓的小童,不知实情,误以为有客相访,便急忙放下手中鱼竿,慌忙跑向家门报信,想打开柴门相迎,忙乱中却把门关上了。诗人把小童的一系列动作写入诗中,显得平易自然,却又栩栩如生,形象地描绘出了乡村儿童好客的天性。 宿新市徐公店

宋代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枝头花落末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杨万里也是写儿童天真可爱的高手,诗人先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春末夏初的画面。接着从画面里跃出一个“急走追黄蝶”的儿童。那黄蝶被追急了,一下子隐没在菜花里。诗到这里就完了,但我们可以想见,那飞奔的儿童怎样一下子站住,又在菜花地里东张西望的神态。 稚子弄冰

宋代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采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瓈碎地声。

这首诗写冬天孩子们的一场嘻戏:一块大冰被穿上彩线,当作锣来敲打,声音倒也清越嘹亮。忽然冰锣敲碎碎落地,发出打破玻瓈的声音。诗写得清新明快,稚子的嘻乐与失望,宛然在目。

桑茶坑道中

宋代杨万里

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这是个雨后晴天,日头光灿灿的,微风清爽爽的,地面上的雨水已经蒸发得无踪无影,小溪里的流水却涨满河槽。溪水穿过碧绿的原野,奔向无处;夹岸丛生着繁茂的野草,盛开着绚

丽的野花。堤岸旁的柳阴里,一位小牧童躺在草地上,睡梦正酣;那头老牛,却只管埋头吃自己的青草,越吃越远,直吃到柳林西面去了枣没有人担心老牛逃走,它和小牧童是形影不离的老伙伴儿。

闲居初夏午睡起

宋代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此诗描写梅子成熟、芭蕉荫浓的初夏风光和儿童扑捉柳花的场景,表现了清闲恬淡、天真无邪的情趣。“留酸软齿牙”句写啖梅传神;“分绿”句形容蕉叶的浓荫,暗示反光、投影作用;“捉柳花”句写儿童专心戏嬉之状,跃然在目。诗句显示了诗人化工肖物的本领。 与小女

唐韦庄

见人初解语呕哑,

不肯归眠恋小车.

一夜娇啼缘底事,

为嫌衣少缕金华。

这是诗人写给自己小女儿的诗,她才听懂大人讲话,就咿咿呀呀地说个不停。因为爱玩小车就不肯去睡觉;因为衣服上少绣了朵金线花,整个晚上哭闹着不肯歇。一个活泼任性的小女孩儿就活灵活现地出现在了我们的面前,我们仿佛看到一位年轻的父亲带着充满怜爱的眼神看着自己的孩子,内心充满了无比的喜悦,那种父女亲情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初为人父的兴奋和激动。

第六篇:《亲情之美》

亲情是什么?亲情是关爱,是永恒,世上的一切一切,都美不过亲情,真的,起码我这么认为。

在校五天的时间,不长不短,星期五的校门口依然拥挤着许多接孩子的家长。每次妈妈来,总会献给我一个拥抱,来表示她对我的思念。每次爸爸来,总是先结果我受伤的衣服包。 回到家里,依旧是那清香的味道飘满整个房间。坐在写字台前拿着笔写着令人苦恼的作业,在我眼角有些模糊的斜上方,总有一个小小得果盘静静的躺在那里,这是他*的心意,在学累了写累的时候,就伸手拿一个小小的樱桃吃,那些樱桃的味道总是甜的,上面还有着妈妈手上的清香的味道,记得小时候每次上学,妈妈都会在我的书包里放一个苹果或者是一个橘子,一年四季,天天如此。

上了中学以后,在我的包里,还是会有一些水果,其实学校里有,这个妈妈也知道。但是也许她希望我吃到家里的水果,也好体验那份爱。爸爸也许不会这样做,每次回到家里,他不会像妈妈那样问寒问暖的,他会一边看我的作业本一边听我一周学习的情况,晚霞的余光照在他头上,把原来略白的头发染成了红色,记得小的时候,爸爸坐在床我站在他的面前背诵壁画上的古诗,爸爸总是一幅严肃的表情,说实话我有点怕他,在他的面前不管做什么事,手里总会捏一把汗,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已经忘记那些古诗了,当我在语文课本上再遇到他的时候,已经不能记起那些让我背诵过的古诗了。

现在也许是我长大了,我对爸爸的那份怕,和爸爸对我的那份严肃,已经慢慢的淡化了。现在每逢过节时,爸爸总面带微笑是拉着我的手,大步子的和我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说实话,他笑的样子比他严肃的样子好看多了。妈妈则是跟在后面,微笑着看着这对父女。

第七篇:《关于亲情的句子50字》

1.简简单单,亲情只是一个由几根树枝搭起的小巢。但我更小,可以一下子轻快地钻进去,里面有一碗水,凉凉的,甜甜的,滋润我干渴的灵魂;里面有一袋鼓鼓的,香香的,填饱我无止尽的欲望;里面有一张床,软软的,暖暖的,抚慰我莫名的忧伤;里面还有一盆花,一幅画,一首诗,缀着些叮咛,嵌着些嘱托……这就是亲情,一个小小的巢,使我不断地长大。

2.相聚,总感到格外短暂,分别却不想说再见。今别在此相逢何日?望着年逾古稀的姨妈们,蹒跚的步履,满头的银发,不知道这样的相聚还能否重演?自然界无情的规律,谁人可以躲得过!酸楚与不舍浸泡着我脆弱的情感,屡屡惆怅在心头弥漫。山城重庆,一座座山峰蜿蜒连绵,如血脉相连的亲情绵延不断;长江之水川流不息,犹如那血浓于水的亲情一脉相承。

3.“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亲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岁月,载走了多少精彩的瞬间,远逝了多少人间风情,沉积的唯有深深的思念和落寞的叹怜。今夜凄清的月色,更徒增了几许伤悲,几丝凄凉,为此,一丝惆怅的情愫瞬间溢满心间,轻轻地低吟起一首“中庭月光满夜露湿桂花”的凄清委婉的心灵之歌。

4.亲情是一株永不凋谢的玫瑰,在人生漫长的旅途中,为你送去温馨和美丽。亲情是一缕明媚灿烂的阳光,在人生艰难的攀登中,为你送来光明和温暖。亲情是一处安谧宁静的港湾,在人生坎坷的际遇中,为你提供关爱和呵护。亲情是一眼汩汩流淌的清泉,在你干渴难耐之时,给你带来清凉和舒爽。

5.爸爸,我多么想告诉你,无论你怎样,我都不会嫌弃你,茁壮成长的小树怎么会嫌弃老态龙钟的大树呢?无论在何时何地,你永远都是我的好爸爸。 即使你有一双残疾的腿,但正是那双腿,让我的同龄人,体会到更深一层的父爱,父爱无价!我多么想站在人群中喊一声:“爸爸!”

6.永远的母亲,永远的爱,却没有永远的时间让我们享用,其实我们不能自私地为此而惋惜,更应该因此而庆幸,庆幸伟大的母爱又强有弱也有无力的时候,这样,就能让我们及时地发现母亲的四季,发现母亲的阴晴圆缺,否则真到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那一天,我们流再多的泪也只是悔恨,没有一滴是为感激而流的。

7.亲爱的妈妈,您知道吗?在您的养育下,我成为了一个坚强、自信、宽容和善良的人。在这个世界上,除了亲人、朋友,还有一些人会想念我,那就是我的学生们。不仅仅因为我是他们的老师,我培育了他们,更因为我给了他们无私的爱和帮助,他们因为我而改变了自己的人生。所以,妈妈,您应该为我感到骄傲和自豪,因为您的女儿被那么多人需要着。我喜欢教师的工作,我喜欢在讲台上那种神采飞扬的感觉,它让我感觉自己的年轻,它让我感觉到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尽管生活的风雨是那么多,尽管前面的路并不明晰,但是,亲爱的妈妈,请您相信:您的爱是永远鼓舞我前进的动力!

8.讲给爸爸的事儿 大提琴像一条河,左岸是我无法忘却的回忆,右岸是我值得紧握的花样年华,中间飞快流淌过的是我年年岁岁淡淡的感伤…… 曾几何时,我们父女之间就有了隔膜,你不愿和我讲话,在大街上甚至不敢喊我一声,每当我身边挤满了同学,你就像是一个陌路与我擦肩而过却面无表情,但我仍能体会到你对我深沉的爱和眼里那化不开的片片温柔。

第八篇:《描写儿女情深、父女情深好诗好词好句》

我亲爱的女儿,

今天是你的生日,

先祝你生日快乐,

身体健康,

学习进步!

十五年前的一个初冬的早晨,

旭日刚刚升起的时刻,

你带着雨露,

带着划破苍穹的几声啼哭,

降临在这个美丽的世界上。

从此,

这个世界上多了一份清香与温馨,

多了一份期待与梦想。

你像一朵等待开放的花蕾,

尽情蕴藏着阳光的灵气,

月亮的光华,

也许会在哪一个不被人注意的早晨,

你会将花儿绽放,

绽放成清晨里温馨的气息,

绽放成一个迷人笑靥,

感动着风儿,

感动着这世界。

你是一个美丽的精灵,

你有着绚丽耀眼的梦想,

你将天真和纯洁播撒在,

这个有风有雨的世界上,

微笑是你绽放的美丽,

歌声是你播种的希望。

你用微笑轻撩风的珠帘,

你用歌声叩响雨的心房,

你的微笑是温暖的阳光,

让花儿沐浴太阳的神韵;

你的歌声是温馨的风,

让蝶舞翩跹流连的时光。

你如花,

花似你;

你如阳光,

阳光思念着你的的摸样。

你是爸爸妈妈心中升起的太阳,

寄托着我们那份沉甸甸的希望,

如寂寞看花开,

似冬天盼朝霞一样。

你的乖巧听话让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

你的活泼好动让我们感到若沐春风,

你有一颗小巧玲珑善解人意的心,

让我们欣慰,

你是一只风铃,

系在我们心灵的扉页,

在风铃清音的深处,

是你小小的身影,

是我们心灵的期盼时刻期冀的地方。

描写儿女情深、父女情深好诗好词好句描写儿女情深、父女情深好诗好词好句

你是爸爸眼里的一池深水,

我希望读到你心灵的深邃,

我愿做你成长路上的一缕阳光,

温暖你的路,

伴你快乐成长,

时时刻刻。

你是妈妈眼里的一朵百合花,

她在秋风细雨摇曳的深处守护着你,

担心你那洁白的花朵,

会遭遇风的摧残,

细雨的拍打,

我喜欢轻轻地抚摸你的额头,

那是我对你深深的爱的呵护的,

我不愿你那娇嫩的花朵,

受到太多的伤害。

你是夜晚那一轮挂在天际的月亮,

你用光华凝视夜的宁静与安详,

我守候在你的世界里,

只为守候你那一轮皎洁月光。

我幸福的把你放在心口上,

感受着你的默默成长,

我的心是为你而跳动的,

我的亲情是为你而 描写儿女情深、父女情深好诗好词好句来自

第九篇:《亲情文章3篇;又至母亲节--梁继璋写给儿子的一封信--陪孩子长大》

又至母亲节

,我恍然若失。

昨天,昨夜,窗外有微微的风,树下有沥沥的雨,当是在为我的母亲缓缓弹奏温柔而悠长的安眠曲。

细细算来,母亲离开这个世界已经有两百五十二天了。躺倒数月的坚强的母亲,终于还是去了那个地方,从此远离病魔,毫无痛苦。母亲是否有遗憾?按照她的说法,她是去了天堂,到了极乐世界。然留下父亲一个人,时常呆呆地深深地想念,想念他们风雨六十三载的相濡以沫和相敬如宾,想念共同经受苦难却矢志不渝,想念超过一甲子并不平顺和富裕的共同生活。母亲的遗容被父亲挂在床头,特殊的日子,就郑重摆在堂屋正当门的桌子中间,我们回家第一眼就看得见。也许母亲热了,所以微风吹拂;想必母亲渴了,一场初夏的雨落下。

天明前,风渐息,雨已住。那就早早回家陪陪老父亲。母亲泉下有知,以为也是在陪她,她仍会微笑,欣慰地说,你们都长大了。她不用担心,家里的一切,父亲会向她娓娓诉说。

父亲的小型脚蹬三轮车是他行路的工具,类似一副拐杖。父亲因多年种菜买菜养家,拉着架子车走了太多的路,吃了太多的苦,留下了老寒腿的病,虽不太重却偶有发作。父亲一个人的跟班儿,也是他如今平时的伴儿,那条小体型憨憨的黄狗,平时总跟在父亲三轮车的后面或左右。它不怎么爱大叫,甚至很少听到它叫声,更没有过狂叫和吓人,温顺的就像这初夏的暖风。见到我们回家,这黄狗有时有些含羞躲在一边,有时也围着我们转,嗅我们的裤腿舔我们的脚尖。如今父亲有条件享用更好的营养和食品,但父亲坚持一个人做饭,父亲只能吃些煮的烂烂的容易消化的面食和菜蔬。这狗儿就容易得便宜,能吃到好多好的东西,长得肥肥的,就更温顺可人。

父亲的小马扎儿,总是与车随行。望见父亲时,他就坐在离家不远新修的文公庙的南墙下说话,阳光暖暖的,小黄狗卧在他身边,一旁停着那辆枣红色的三轮车,这景象看来很闲适。我们都不止一次劝慰父亲,希望他想得开,不孤独在家,常出来转转,常和前后街的几个老人说说话,了解一下当下的社风民情,适当凑一下热闹,便心情轻松,能把身体养得好好的。父亲还真的不错,应是参悟了人生,身体好像比伺候母亲时强多了。父亲反倒安慰我们,说你娘也算高寿,一辈子积德行善,走得安好放心,这就是修来的是福,说做好你们自己的事,我会很好的。

父亲老远就看见我们,并不答话,旁边的人也指给他看,意思是说你们家的人来看你了。父亲慢慢收起马扎儿,朝大家微微一笑,算是打招呼要离开,然后慢慢推车开始回家。我们就慢慢跟在后面走,问父亲还需要什么。他像自说自话: 需要什么呢?什么都有。

楼房渐渐成了农村建筑的主流,而且高度不断攀升,水泥地面也坚硬地遮盖了院落里的黄土,很少照得下来阳光。我家老屋依然在,院落底色陈旧,院里还种了几种青菜,两侧老树枝繁叶茂,这才是情怀里老家独有的气息。老房子虽有破损,早几年修缮后还算坚固,父亲说他正适合住这样的房子,一切都熟悉,样样接地气,有农家的味道。我想最要紧的是,这里留有母亲的味道,那些家具物品的摆放,多是保留了母亲生前的形式。这老房子的骨架里,就砌有母亲和泥父亲拖出来的土坯。几十年过去了,那时我还小,不怎么记忆得清晰,曾经只知道玩泥巴时的快乐,不知道他们的汗水和辛苦。

我们开始张罗做饭,父亲从床头墙上摘下母亲的遗像,轻轻地擦拭着毫无灰尘的玻璃和框架,然后郑重地将它摆放在正当门的桌子上,搬把椅子坐在门边。我们要打开电视和碟机给父亲放戏,父亲摆摆手,说今天不听戏了,说那些唱词他都能背出来。

我们疑惑。

父亲说: 我不老,还不糊涂,电视里都说了,知道今天是母亲节。虽然是洋节日,但这节日特别好,你们也正好回来看看你娘,我今天是傍了你娘的福了。

我说: 爹,你知道还有父亲节吗?

父亲茫然。

然后,他慢慢说: 要是有的话,也请你娘一起过。

梁继璋写给儿子的一封信

写给儿子的一封信

下辈子,无论爱与不爱,都不会再见。

香港电台知名主持人,这封信很快流传于各大网站,很多父亲看过之后感触很深,不只给儿子,其实适合所有人看。

==========================

我儿:写这备忘录给你,基于三个原则:

人生祸福无常,谁也不知可以活多久,有些事情还是早一点说好。

我是你的父亲,我不跟你说,没有人会跟你说。

这备忘录里载的,都是我经过惨痛失败得回来的体验,可以为你的成长省回不少冤枉路。

以下,便是你在人生中要好好记住的事:

对你不好的人,你不要太介怀,在你一生中,没有人有义务要对你好,除了我和你妈妈。至于那些对你好的人,你除了要珍惜、感恩外,也请多防备一点,因为,每个人做每件事,总有一个原因,他对你好,未必真的是因为喜欢你,请你必须搞清楚,而不必太快将对方看作真朋友。

没有人是不可代替,没有东西是必须拥有。看透了这一点,将来你身边的人不再要你,或许失去了世间上最爱的一切时,也应该明白,这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生命是短暂的,今日你还在浪费着生命,明日会发觉生命已远离你了。因此,愈早珍惜生命,你享受生命的日子也愈多,与其盼望长寿,倒不如早点享受。

世界上并没有最爱这回事,爱情只是一种霎时的感觉,而这感觉绝对会随时日、心境而改变。如果你的所谓最爱离开你,请耐心地等候一下,让时日慢慢冲洗,让心灵慢慢沉淀,你的苦就会慢慢淡化。不要过分憧憬爱情的美,不要过分夸大失恋的悲。

虽然很多有成就的人士都没有受过很多教育,但并不等于不用功读书,就一定可以成功。你学到的知识,就是你拥有的武器。人,可以白手兴家,但不可以手无寸铁,谨记!

我不会要求你供养我下半辈子,同样地我也不会供养你的下半辈子,当你长大到可以独立的时候,我的责任已经完结。以後,你要坐巴士还是Benz(宾士),吃鱼翅还是粉丝,都要自己负责。

你可以要求自己守信,但不能要求别人守信;你可以要求自己对人好,但不能期待人家对你好。你怎样对人,并不代表人家就会怎样对你,如果看不透这一点,你只会徒添不必要的烦恼。

我买了十多二十年六合彩,还是一穷二白,连三奖也没有中,这证明人要发达,还是要努力工作才可以,世界上并没有免费午餐。

亲人只有一次的缘分,无论这辈子我和你会相处多久,也请好好珍惜共聚的时光,下辈子,无论爱与不爱,都不会再见。

陪孩子长大

作者及作品简介

李子勋是一位心理医生。这本书适合家有孩子的人士阅读学习。孩子的年龄从出生一直到长大成人。

一共四章,36讲,都是从家长来信中选出来做解答的。

第一章:温暖的港湾

1.亲情浓于血

2.靠爱心包容

3.关注闪光点

4.改译他的行为

5.快乐疗法

6.无条件的爱

7. 批评也是亲密

第二章:空间无价

1.重视他的需要

2.男女有别

3.放开手来爱

4.引导孩子的欲望

5.教导社会原则

6.保持适当距离

7. 鼓励孩子交朋友

8.孤独是金

9.学会说爱

第三章:成长的烦恼

1. 重视孩子的需要

2.创造独立的空间

3.无条件的接纳

4.帮孩子建构乐园

5.欣赏重于一切

6.成长始于崇拜

7.关爱的力量

8.换一种视角看早恋

9.吵架也是因为爱

第四章:成长成人

1.担忧也需要委婉

2.奖励的力量

3.拓宽成功之路

4.逆境中成长

5.培养孩子的金钱观

6.给孩子成长的机会

7.成长也需要创伤

8.给孩子时间

9.说话也要学

10.成长需要经验

11责任也是权利

〖作者简介〗

李子勋,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中日友好医院专职心理医生,首届中德高级心理治疗师培训项目学员,心理协会北京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委员会成员。 央视《心理访谈》、北京电视台《心理时间》特邀心理专家之一,《父母必读》、《女友》、《时尚健康》等健康与时尚杂志的专栏作家。

第一章

温暖的港湾

培养亲密依恋

幼儿期心理发展任务

依恋是由儿童与母亲的共生关系引发的,心理学理论认为孩子在刚生下来的头两个月,处在原型自恋状态,类似一种自闭,对外部世界浑然不知。这个时候的婴儿相当于生活在伊甸园,享受着欲求与满足。是母亲的爱抚、温暖、怀抱和哺乳,让孩子从自体依恋转向客体依恋,开始感知外部世界,感知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感知身体的边界。如果母亲性格强硬,动作粗糙,情绪不好,对孩子管理疏忽(让孩子处于饥、渴、冷、湿等不安状态),或不愿亲自陪伴孩子,把孩子寄养别处,甚至虐待孩子,那么孩子就可能很难与人形成良好的依恋,心理发展延续甚至出现自闭倾向。有很多不能形成依恋的孩子,在成长中慢慢出现边缘型人格障碍或自恋型人格障碍等。孩子在出生后的第一年很重要,母亲的接纳、喜欢、拥抱、躯体抚慰和精神关注,将促进孩子与母亲形成信任、安全、温暖的关系,这样的依恋关系能让孩子变得健康、活泼、开朗、自信和自尊。

很多母亲会担心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因为自己初产没有经验,工作繁忙,住房条件不理想,而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其实心理学低估了婴幼儿的心理能力,我们忘记了存在本能这个东西,绝大多数婴幼儿都有主动与环境适应的能力。在没有语言的时候,他努力用笑、眼睛的追随、手舞足蹈、哭来表达内心趋向,讨好并控制母亲或照料他的人。母亲或养育他的人不要挫败孩子这样的努力,给予必要的回应可以鼓励并激发孩子努力发展与人的交流和建立亲密关系。如果孩子在两岁前,母亲由于种种原因,如外出、产后抑郁、让保姆或奶奶全权喂养,没有与孩子形成好的依恋该怎么办呢?孩子在前两年已经出现一些心理发展问题又该怎么办呢?不要担心,只要孩子五岁前回到父母身边,一切就都来得及。儿童的发展其实并不像精神分析说的那样是一种时间性、顺序性很强的线形发展,我觉得儿童的心理发展很多是齐头并进、并存不悖的。儿童的心理发展也可以看成一种心理欲求,这种欲求的满足可以因为环境而延迟或阶段性潜抑,只要母亲给予孩子无条件的接纳、欣赏,并适当地增加与孩子的躯体接触、温暖地拥抱、轻柔地抚慰、细心地照料,孩子仍旧可以重新获得与母亲的依恋。唯一不同的是,这种依恋可能会维持得比普通孩子更长一些。

与父母形成深层依恋的孩子有以下特征:

人际关系中,开朗活泼,有自信和自尊,懂得爱别人,能与人 共情 ,没有暴力倾向,善良,宽容,知道自我的边界,不对别人过度要求。

能正确解读父母教育自己的信息,打得也骂得,孩子不会忌恨父母,一般也不会让父母太伤心。依恋不够的孩子打不得也骂不得,因为父母这样做会激发孩子内心深处对父母的不信任。

当孩子回家,回到母亲身旁需要和母亲重建依恋的时候,母亲最好不要做的事:

对孩子身上的某些行为、特征、习惯不满意,忙着纠正孩子,让孩子感觉很糟糕,没有安全感。很长一段时间里不要批评孩子,如果什么事非说不可,也要这样说: 孩子你这样做很不错啊,不过,妈妈还有一种方法,你想不想试试?

急于向孩子或让孩子表达亲密感,结果遭到孩子拒绝,引发大人的挫败和孩子的焦虑害怕。

拒绝原来曾与孩子形成依恋的人(如老人、阿姨),嫉妒孩子对那个人太好,让孩子在客体关系发展中产生混乱的感觉。

扔掉孩子随身携带的旧手帕、毛绒玩具、漫画书,给他买更好的。其实,这些东西对孩子内心平静很重要,是一种对父母依恋的替代品,要暂时保留,耐心地等待孩子自己失去兴趣。

父母要用一种平和、坚定、温暖的心去引导孩子,孩子会慢慢地完全投入父母的怀抱,完成儿童时期的心理发展任务 依恋。

陪孩子长大(李子勋亲子关系36讲)2

1.亲情浓于血

单身母亲的烦恼

我的宝宝现在一岁零八个月,在她十个月时,我和她父亲分居了。虽然这是一场让我痛苦的婚姻,但我的女儿却给了我很大的安慰,她还不到两岁已经显得特别懂事、聪明,一个人抚养女儿,辛苦自不用说,但我最担心的是单亲生活给她的性格或心理的发育带来阴影。前几天,我们一起看婴儿画报,里面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三口之家,我问她哪个是宝宝,她一次就指对了,又问她哪个是妈妈,她也是一次就指对了,问到哪个是爸爸,她就是不指图中的爸爸,这让我别提有多心疼了。还有,前些日子,她见我叫我的爸爸,她也叫 爸爸 ,我纠正她: 你应该叫姥爷 。我原来的想法是等宝宝长到十八岁以后再慢慢告诉她亲生父亲是什么样,我想这样做也许能把对孩子的伤害降到最低。可是现在我有了疑惑。

我的问题是:

1.是现在就慢慢告诉她,还是等她问我 为什么我没有爸爸 时再对她讲?

2.是对她讲真话,还是编一个美丽的谎言?

我是个单身妈妈,我女儿现在一岁九个月,她见到小朋友的爸爸就发愣,她也会用疑问句说出 爸爸? 这个词。虽然她说不清,但我明白她的意思,她想问为什么她少了个爸爸。

而我看到动画片或儿歌里讲爸爸的地方也发愣(连婴儿画报上都有爸爸的内容!)。因为我还没想好怎么同女儿说,她爸爸又不愿意回来看她。在街上也会有人对她说: 哎呀!多可爱的宝宝!你爸爸呢?

我急需帮助,因为我越来越焦虑,我不希望女儿受到太大伤害,当然我明白她肯定会受到伤害。但我确实应付不来,我甚至希望女儿不再长大,希望老师能提供一些帮助。

单亲家庭并不一定会给孩子的心理发展带来影响,事实上,某些单亲家庭的孩子发展得比普通双亲家庭的还要好。当然,单亲家庭的孩子要发展好需要一些条件。一是带孩子的母亲必须是成熟的人,个性独立、开朗、快乐,并且乐于关照自己的孩子。二是母亲要有良好的社会身份与不错的经济收入,住房要宽一些,这样容易形成孩子与母亲各自的空间。三是孩子生长的环境,如社区、幼儿园、小学等不歧视单亲家庭的孩子。四是离婚的父母彼此宽容、认同,没有相互的怨恨、冷漠与隔绝,双方在孩子面前要维持一种亲情。五是有一个彼此和睦的、扩大的亲友系统,如孩子喜欢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舅舅、姨、叔叔等,他们都共同来关注孩子的成长。六是离家的父亲要保持与孩子的接触,并承担抚养与教育的责任,让孩子知道自己有父亲。如果上面的六点都具备,孩子的心理发展就不会出现问题,如果缺少其中的一两项,基本上是可以缓冲的,出问题也不会出大问题。如果缺少两项以上,未来就很难预测。

其实,单亲也有单亲的优势。首先在教育上更具有一致性,母亲容易轻松地贯彻自己的养育思想,没有旁人来干扰。不用考虑丈夫,母亲对孩子的关爱会更多,可以促使孩子更容易地形成与人的依恋关系,孩子爱与被爱的能力得到发展,自我认同得到发展,会觉得自己很重要。更重要的是,稍大一些的孩子有机会反过来关心母亲,甚至照料母亲,替代父亲的功能。这样可以帮助孩子更独立,提升社会能力与助人能力。还有,孩子与母亲容易形成清晰的信息交流,不必摇摆在父母之间。

单亲的不利因素主要在孩子五岁的时候,不容易与母亲完成依恋分离,性格发展可能滞后。原因往往是母亲对孩子的依恋太多,无意识地阻碍了孩子对外部世界的兴趣,这可以用扩大的亲友系统来缓冲,让孩子与爷爷、姥姥、舅舅、阿姨等建立亲情关系,防止母亲的情感占据孩子的全部身心。如果男孩没有父亲的引导,在性别发展上可能会不够男性化,或者,孩子用过度补偿来弥补家庭的男性角色,显得过于男子气。其实,社会、学校对男性角色的认同可以帮助孩子实现性别意识的健康成长。当孩子与母亲发生情绪冲突时(生活在一个屋檐下难以避免),缺乏家庭内部的缓冲人,母亲可以凭借良好的个性帮助母子渡过难关。当然,还有社会歧视的问题。许多公众信息过于强化单亲子女的教育困境,不恰当地夸大单亲的危害,使孩子内心留下阴影,结果造成更多的单亲孩子陷入混乱,因此改变公众信息导向可以让单亲孩子的成长更为顺利。

上面案例里的女孩很小就离开了父亲,没有与父亲的亲密感,在孩子心中父亲只是个象征,也许更像是个玩具。和蔼地、自然地告诉孩子父母离婚的事,不会给孩子形成太大的心理伤害,当然孩子可能有些缺失感,每个孩子都希望拥有更多的东西。在告知孩子离婚事实的同时,要给孩子适当的保证,说自己非常地爱她,不会离开她,一定会照料好她等等。讲故事、做游戏,通过隐喻的方式来让孩子易于接受父母分离是心理学常用的方法。

孩子五岁以后才离婚的家庭,是否告诉孩子要复杂一些,因为孩子的内心已经有父亲的存在。这时候不要着急,让孩子慢慢接受父亲不再回家的事实,给孩子内心的缓冲时间。开始的时候可以给予一些模糊信息,不要一下切断孩子内心的期待。用孩子不能理解的话直白地告知,常常会带有母亲的情绪,可能孩子并没有明白发生了什么,却因母亲的情绪感觉害怕,从此不敢提到父亲。这个时候孩子需要对父亲的幻想,鼓励孩子维持正面的、良好的父亲形象很重要,因为这个时期孩子的心理发展需要父亲的形象。尤其不要让孩子觉得父亲是被母亲赶出家门的,否则可能给孩子埋下母亲怨恨父亲的种子。由于父亲的缺席,孩子很可能表现得更依恋母亲,行为会更乖一些,更听话和懂事一些,这是假象,不要沾沾自喜。孩子害怕再失去母亲,不得不过多的讨好母亲,放弃了自己年龄应该有的兴趣和个性发展。很多母亲希望对孩子更好来补偿孩子,却使孩子更多地失去自我空间,结果更糟。离婚的父亲要保持与五岁至九岁孩子的密切接触,让孩子感觉他实际上并没有失去什么,只是父母不再生活在一起而已。

十岁以上的孩子想隐瞒是隐瞒不了的,孩子比谁都精。事实上这个时期的孩子对父母的离婚会有自己的成见,会偏向一边而把愤怒投向另一边,主动地卷入父母的离婚之中。父母最好彼此补台,不要让孩子觉得是因为他才离婚的,不要让孩子产生抑郁、自卑、敌意、逆反等情绪。心理医生不太认同美丽的谎言,谎言对五岁的孩子也许有效,对十岁以上的孩子就会适得其反,孩子会觉得被欺骗。坦诚的告知是可取的,不过母亲不能流露悲伤情绪或对前夫的愤怒,这样的告知会给孩子内心带来阴影。母亲要先修补好自己的创伤,等自己可以平静的接受离婚时,再告诉孩子会更安全一些。

李子勋支招:如何把离婚告诉孩子

坦诚平和的态度,重要的不是说什么,而是用什么情绪在说。

不彼此抱怨,让孩子感觉离婚后的父母更开心幸福,自己也更被关心。事实上这点很难做到,中国主流文化对离婚仍然是否定的。所以,这点上不要说得过火,要用行动让孩子感觉到。

不要让孩子卷入离婚事件,比如说离婚是因为他太淘气,或父亲觉得母亲没有教好他,等等,这样的话会给孩子内心留下永久的伤痛,甚至无法再信任亲人。

另外,如果母亲还年轻,努力寻找合适的对象再婚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孩子很小的时候比较容易接纳新来者,七八岁以后就困难一些,十二岁以后基本不情愿融入新结合的家庭。让一个青春期后的孩子接受继父或继母是件很费脑筋的事。母亲应该争取在孩子五岁前把自己嫁出去,这样更能重获一个温馨家庭,孩子接受起来要容易许多。我想提醒单身母亲:孩子不是你生活的全部,只是你爱与职责的一部分,你的职责还有很多。你首先要继续完成自己,善待自己,不要放弃追求幸福的机会,越是这样孩子的心理发展越好,因为母亲对生活的态度就是孩子成年后对生活的态度。

陪孩子长大(李子勋亲子关系36讲)3

2.靠爱心包容

爱听表扬的儿子

星期天,我带着两岁的儿子去玩滑梯。只有我们两个人的时候,他玩得好好的。后来,有一位奶奶从这里经过,他就坐在滑梯的最高处不动了,扭过头去看着她。当老奶奶也注意到他的时候,他立刻 噌 地一下就滑下来了,老奶奶就表扬他: 这小家伙真棒呀! 他特别高兴,冲着老奶奶呵呵地笑。

以后每一次坐滑梯,他都会观察旁边有没有别人在场,如果有的话,他就赖在那里不下来,一定要等别人注意到他的时候才滑下来,然后笑着等着别人的表扬。起初,他能很好地和别人交流,得到别人的称赞我也很开心。可是,后来我发现他越来越在意别人的目光。从楼道里出来,和叔叔阿姨打招呼,他也是那样呵呵地笑,可是这种笑我感觉好像不是发自内心的。倘若对方没有注意到他,他会显得特别失望。

从孩子刚刚会交流起,孩子每次有什么新的进步,我都有意识地表扬他、鼓励他,希望他能在这种表扬与鼓励当中增长本事。可是现在他的做法是不是太不自然了?一方面我担心这样在意别人的表扬会对他的成长不利,觉得是不是因为我对他的表扬太多了才造成今天这个局面;另一方面他得不到表扬时的那种失望,也让我这个当妈的心里挺不是滋味。

我想大多数情况下是这位母亲忘记了自己的存在。很难说,孩子在意别人的目光是否是她无意识的多次鼓励与强化的结果。或者她曾经起劲地赞许了这样的行为,而现在又为这样的行为担心。从另一个角度讲,孩子冲别人微笑或期待别人的关注,精神指向还是站在旁边的父母,当父母故意走开的时候,多数的孩子不再对别人感兴趣,这个时候的沮丧实际上是他的行为没有得到父母及时肯定的结果。

当然,孩子的内心是非常复杂的,不像许多儿童学者自认为的那样简单。我们对孩子内心世界的了解非常少,却自以为懂得的非常多。原因是我们处在强势,经常不自觉地以自己的思维方式来理解孩子,逼迫孩子放弃天赋中的能力,努力学习如何与成人相处,学习成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可笑的是,我们把这个过程称为教育。也许孩子凭直觉知道如果不这样或那样,他就不能与母亲很好相处。他的很多自发行为与兴趣既有自己的坚持,又需要母亲的及时肯定。他把母亲当作资源,学习成人的行为规则,并以此在成人的世界里生存。

如果我们假定孩子对陌生人的赞许需求是即兴的,那么母亲对孩子关注别人的反应,以及这些反应让母亲内心不是滋味就值得分析。假定孩子完全不是母亲理解的那个样子,那么母亲的一切心理反应就只是她自己的,前者是对孩子需要别人关注的一种嫉妒,后者是母亲对孩子不能吸引别人关注的一种失落。她把这些情绪不假思索地投射给了孩子,并通过行为与语言来强化,最终让孩子被迫认同。这是一个糟糕的建构过程,挫败了孩子对这个世界旺盛的好奇心,使孩子失去对自己的信任。比较合适的做法是要承认我们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当孩子坐在上面等待别人关注时,自己走开,看看会发生什么。当孩子在别人赞许下飞快地滑下,故意装着没有看见的样子,看看又会发生什么。其实,孩子的兴奋点可能有阶段性,面对这个无穷复杂的大世界,孩子的兴奋点会很快地游移。

从儿童发展心理学来看,孩子两岁前由感觉主导,二至四岁由感觉与直觉混合主导。这个阶段的孩子与他人接触时,往往采用类似于与母亲接触的方式,因为当他关注母亲的表情并与之互动时,他曾得到许多他想得到的东西。一般说来,四岁以前的孩子是比较乖的,陌生的叔叔阿姨让他唱歌或跳舞,得到母亲的首肯后,大多可以来一段激情表演。五岁以后就没有那么听话了,孩子已经具有判断能力与经验,知道他不干也不会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谈到孩子的笑,我想说大人的笑又有多少是真正为了取悦自己而不是取悦他人和环境的呢?孩子的笑一样多少有些工具性,因为哭与笑是他可以熟练驾驭的信息技术,他就是这样来操控父母的。为什么母亲觉得孩子的笑不一样呢?因为心境不一样。母亲觉得孩子对自己的笑是真心的,因为彼此相依相爱,对别人的笑是勉强的,因为对方是陌生人。我以为,孩子对陌生叔叔阿姨的笑,在本质上,与对母亲的笑没有很大的不同,他只有这样的交流技术,更多交流方式还有待时间与经验去解决。

读这封信,我更加感觉用成人的心态去解读孩子内心是件非常糟糕的事,因为这样总是能发现问题,也总是感觉到教育的重任,父母失去了平和的心境,孩子也失去了自由快乐成长的空间。父母的眼睛在建构孩子的问题,以为在教化甚至拯救孩子的时候,其实,可怜的孩子可能会慢慢地失去创造的能力,变得听话与平庸。对五岁以前的孩子来说,任何看似问题的行为对他的成长都非常重要,制止他的一些奇思妙想或古怪行为,可能会令孩子的心身发展不顺利。

3.关注闪光点

儿子总爱讨好人

我是一个四岁九个月男孩的妈妈,有个关于孩子性格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我的孩子没有主见,总是看大人的脸色行事,为了讨好别人而委屈自己。坦白地说,我的性格也是如此,很在乎别人的看法,孩子的性格有遗传的因素。因为深深地体会到这种性格带来的痛苦,所以想要我的孩子改变这种性格。在日常生活中尽量听取孩子的意见,比如讲故事时让他自己选择故事书;买东西时让他挑选,按他的意见买;吃东西、做游戏、出去玩时都征求他的意见,只要能做到就按他的要求去做。可我发现还是不能改变,他总是说: 妈妈喜欢我就喜欢 你说怎么着就怎么着 。效果不尽如人意。我觉得他这个年龄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想请你们帮忙,告诉我应该怎样做才能改变孩子这样的性格。需要说明的是:孩子的父亲性格暴躁,不仅对孩子,即使对我也是经常用命令的口气说话,有时威胁孩子 如果你不怎么怎么样,我就不带你去哪里玩 。是不是他的性格、说话方式也对孩子的性格有影响?我也劝过他,但收效甚微。我知道仅凭我一个人的力量帮助孩子改变性格很难,请你指点迷津!

孩子是什么个性本身并不给孩子带来痛苦,带来痛苦的是父母对不同性格赋予的观念。快五岁的孩子正是开始学习判断、识别环境和自我行为的年龄,从发展的眼光看,孩子喜欢看父母或大人的脸色,听从父母做决定是天经地义的。这位母亲的烦恼来自于把自己对个性的评价投注到跟孩子的关系中,在孩子身上寻找那些自己不接受的东西,担心孩子会有自己不喜欢的某些个性特征。往往是这样,越担心的事情越可能成为现实,因为担心本身可能存在一种心理驱动力,并缓慢地变成真实。其实,正是这位母亲过度的关注,并试图纠正孩子的行为强化了孩子类似的心理特征,孩子在一种标签下生活,就会用自我求证的方式发展出糟糕的个性来。

成人关注孩子的眼睛,就像在黑屋子里用一支微弱的蜡烛去照,只能看见被我们的关注所照亮的东西,这些东西并不是孩子的全部。相反,由于这样的照亮会让孩子对自己的感觉被修正、歪曲,他会被自己为父母照亮的部分所制约,变得不自由起来。本来性格应该随着成长而变化流动,被关照着就会不自由了,固化了,结果孩子就被这样 建构 了。其实,我们转个角度,用关注去照亮另一面,孩子很快就会忘掉他是这样的,而变得那样,变得对孩子的成长更有益。

如果父母希望孩子自己决定,可以换一种方式来强化孩子,经常夸奖孩子喜欢作决定,并且孩子一旦作决定,总是很快地接受和赞同,并分享快乐,慢慢地,孩子就会喜欢作决定了。这里有两个原则:

(1)不要评论孩子所作决定的好坏,先夸奖他作决定的行为;

(2)孩子的决定可能错误时,母亲不要马上纠正,要等一等,问问孩子还有别的方法吗。

有时候也可以让孩子体验失败,提高他对决定的判断力,鼓励他作新的更好的决定。母亲可能会说, 孩子从不作决定我怎么可以表扬他呢? 不,孩子说 妈妈喜欢我就喜欢 就是在作决定,这是一个 狡猾 的决定,是不用承担责任、不会遭致批评的决定。对这位母亲来说,如果你觉得孩子没有作决定,可能是你被孩子蒙骗了。小孩子无处不在作决定,只是你不觉得那是决定而已。

我个人认为更深的问题是人的观念,由于我们的文化认同某些性格特征,父母就期望自己的孩子养成那样的个性。个性的形成有很多的理论,如果选择基因性格论,而不选择社会性格论,那么在自然状态下一棵梨树很难结出苹果来。当然,我们会想到嫁接,嫁接虽然可以结出与苹果类似的东西,但也不叫苹果,而是苹果梨。一个孩子的心理、性格是否发展健康,并不在于是什么样,而在于对自己个性的接纳程度,接纳程度决定着孩子对自己的满意度。从你的行为看,不管动机是多么的想对孩子好,行为的结果是制造孩子对自己的不接纳、不喜欢。孩子由此产生的自我冲突有可能在他整个一生都余恨绵绵,有时还伴随一种深层的自我缺陷感。

其实很多孩子对社会的不适应是文化造成的,我们过于强调一种文化观念,而忽视我们需要与更多的文化观念并存。心理学看来,在一个社会人群中,需要不同个性的人有机构成一个整体,即使牵制也是互补。如果大家个性都高度一致,社会不仅单调而且疯狂。看看 文化大革命 ,看看德国二战前的社会,就可以理解。我们的社会需要不同性格的人,正如机器上需要不同的零件,每种性格对社会都是重要的。遗憾的是,我们的主流社会是否对每种个性都有积极的认同?是否提供了适合不同个性的孩子生长的社会环境呢?

当一个社会不能理性对待不同个性的时候,父母为孩子担心,想让孩子东施效颦是可以理解和同情的。不过,聪明的父母知道不喜欢孩子的天赋个性,等于逆水行船,喜欢孩子的天赋个性是顺水推舟。接受并喜欢孩子的个性可以帮助孩子完成自我认同并积极上进,最终比主流文化认同的完美个性者更杰出与成功。我们看到,没有哪个高智商、高度成功者、统治者是特别外向、开朗、热情的;相反,主导社会生活、文化、政治的那一群人大多都是内敛、沉稳、复杂的。我们要正确解读主流文化对孩子个性与行为的要求,让孩子在集体生活中学习适用的行为与言语的交往技术,而不是片面的期望孩子改变自己的性格。父母积极认同孩子的个性,同时又帮助孩子学习生活中的社交技能,这样的教育可以让孩子避免陷入对自己的否定,他的内心会协调、平和得多。

4.改译他的行为

孩子知错不改

我儿子现在五岁多,在幼儿园中班,他活泼好动,自尊心强,因为淘气、做事不计后果,大人总爱说他。说轻了,他不理;说重了,他马上会哭着说: 妈妈,我以后再也不这样了。 可过后他还做同样的事,说同样的话。我能感觉到他很想做个好孩子,很在乎别人对他的评价,特别在乎我对他的态度,经常问我: 妈,你爱不爱我? 我是不是好孩子? 犯了错误不让说,只要一说他的缺点,就表现得很不耐烦,或者干脆说妈妈不爱他。他还会表述内心的矛盾,说: 我心里有两个人,一个让我做这件事,一个又不让我做这件事。

幼儿园规定不让把小朋友捐的书带回家看,他就偷偷地放在内衣里带回家,对我说是他的好朋友送的。第二天我才知道,他的那位好朋友那天根本就没去。道理给他讲了不少,他也明白这样做不对。可过了几天,又把这本书放在内衣里带回了家,还说是那位小朋友送的。在家里喜欢上了他哥的东西也总是掖掖藏藏的。因为经常给他讲这样做不对,有一次,他问我: 妈妈,我长大了会不会变成小偷? 对于他的这些表现,我也常常反省自己,到底是孩子的问题还是我的问题呢?孩子这样我真的好担心,他这样知错不改,我该怎么办?

五岁的孩子处在价值自我评价阶段,他们想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如果父母、老师让孩子做好孩子不做坏孩子,那么孩子就会迫切地想知道自己到底属于好孩子还是坏孩子。三到五岁是自我意识的萌芽阶段,孩子喜欢想象自己属于哪一类的孩子,但他们并没有判断的标准与能力。他们不能抽象地判断未曾做过的事是好还是坏,必须尝试着做,并通过父母、老师、同伴的语言评价去获得判断。不让五岁的孩子犯一些被大人看起来是明显的错误是不现实的,因为这个年龄的孩子基本上都在错误中成长。可以想象,五岁孩子的心在这两种评价中起落跌宕,有时自豪有时挫败。这样的心境会一直延续到学龄期,在那里他们可以获得一些行为指南。

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比别的孩子更聪明懂事一些,很多家长试图提前让孩子知道更多的正确行为方式,并天真地以为孩子被告知以后就应该记得。遗憾的是,这个时候孩子的记忆更多是指向父母的情绪,很少关注父母的言语,更少关注父母的价值标准。所以,孩子读出母亲的表情,知道自己这一次又错了,至于为什么是错,心里还是糊涂。五岁孩子的思维是发散的,当父母用对与错这种二律背反的观念去引导他时,他的思维方式慢慢地会变得狭隘,以为世界就是两极分化的,不是对就是错,以后除了对错他不再能感知其他的东西。他内心的快乐、创造力、幻想与兴趣被压制,同时外部世界的丰富性、色彩和内涵也变得单调简单。为了成为好孩子,快乐和兴趣变得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一定要正确。

这种单调的价值判断系统,会限制孩子的思维发展,直到青春反叛期到来。如果很多信息告诉他世界并非如此简单清晰,处在正确与错误之间的边缘地带过分地大,他就会处在长久的困惑中。在青春期他可以通过反向的情绪、行为来修正孩提时期被大人种下的谬误,重新整合自己的价值系统。常常是青春期前越规矩的孩子,青春期折腾越厉害,因为过于极端的信息要整合必然要伴随强烈的情绪。很有幽默意味的是,父母给予孩子价值观方面的教育越多,孩子成年后越可能出现反叛,尽管是一种充满内心挣扎的反叛。为什么会这样?心理学的解释可能是,孩子在成长中有一种背离父母的倾向,要独立,要通过否定父母的形象来摆脱内心对父母的依恋。而父母教导的价值观与父母的形象密不可分,教导孩子时容易像泼洗澡水一样把孩子好的价值观也给泼出去。

像这个母亲面对孩子拿书回家的事,为了避免教育的困境,最好的办法是改译孩子的行为,可以说: 老师是不允许把书拿回家看的(不是想占有,而是想继续阅读),你要把书还回去,明天在幼儿园里接着读。 母亲可以收起书,在第二天上幼儿园的时候托付孩子把书带着,并微笑着让孩子在自己面前把书交还给老师,给予及时的表扬,并说放学后妈妈要听孩子讲书中的故事,看他是否把这本书看完了。

处理孩子的破坏行为或出错,只有两个原则。一是要孩子自己承担责任:让他把书交还老师。二是帮助孩子从错误中获益:仔细阅读这本拿来的书并回家给父母讲述。要实现这两个目的,有两种方法。一是避免说孩子错了,更不能说 偷 这个字眼。因为这样的词极容易引发孩子的焦虑,感觉妈妈不喜欢自己。要说 不怎么好 ,或 这样不太好 ,可以隐含一种委婉的责备。当然,首先还要把他的行为导向一个良好的动机,而非一种糟糕的动机,使他好的意愿被强化。二是要在孩子改变的过程中给予及时的鼓励与表扬,让孩子觉得虽然自己干了件不太好的事,妈妈仍旧是爱自己的。本篇求助中,我没有读到母亲是如何纠正孩子行为的,只看到简单的批评和担忧,如果孩子用不当行为获取别人的书,父母虽然批评,却容许他继续拥有这本书,结果是非常糟糕的,这才是我们真正需要担心的!

5.快乐疗法

儿子动手能力差

我有一件麻烦事要请教您。我儿子六岁多,贪玩好动,在学前班学习。老师常反映他的动手能力差,折纸、画画都比同学们慢。尤其是写拼音,做算术题就更慢了。别的同学一节课写两篇,可他连玩带磨才写几行。无论老师怎么惩罚、吓唬,都无济于事。

老师说他有多动症,对他束手无策。可我观察他不像,他性格和顺,从不因拔尖和同学们打架。他爱看书,识字量大,经常在班上替老师给同学们念故事书。并且每天都自觉地看半个多小时的书。老师教的拼音和算术题,他都会,可就是不爱动手写,多写一点,他就不想写了。我也采取过奖励的办法,甚至是打骂,都收效甚微。大道理他都明白,就是不愿写,好像是对写字没兴趣,嫌累。他小时候的爬行时间并不短。而且,我也从未像别的家长那样限制过他玩土,玩石子。问题究竟出在哪儿呢?

这样下去,一年级还能不能上?请您帮我分析一下,他像是写字方面有障碍吗?该采取什么方法引导、训练他呢?

对一个六岁孩子的行为作任何评论都还早,家长千万不要想方设法地给这样的孩子贴标签。我们必须看到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有很大的差别,同一个孩子在心智的各个层面,如思维、想象、运算、语言、动作、肌体反应、感觉、情绪等方面的发展也会有不同。这个个案里的孩子语言能力、运算能力、阅读识字能力都比较好,但运动协调或手的精细动作能力稍差,其实也是一种平衡,大脑机能把兴趣集中在其他方面,这一部分的脑功能发展就相应减慢。当然,这只是一种假设。其实,同样的差异在动物中也能很自然地看到,电影《导盲犬可鲁》中,一窝五只小狗也都各有各的行为特征。

客观地说,手的精细动作能力与肌体的运动能力与智力一样,同样是重要的智力活动。哲学家康德说过: 手是外部的大脑。 对婴幼儿来说感觉运动是智力的起源,孩子的活动、游戏、语言可以促进孩子思维的发展,增进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从大脑神经结构来看,手的神经分布占大脑皮层近三分之一的区域,所以手的运动能力,尤其是精细活动能力可以促进这部分大脑皮层的发展,从而带动大脑思维能力、抽象能力、判断与运算能力、情感情绪等能力的发展。通常的情况是,手的运动机能高的孩子智力水平也高,当然不排除少数孩子高度发展智力而使运动机能发展迟钝的例子。

儿童手的活动,如写字,主要依靠小肌肉的精细操作,它的发展对儿童的心理智力发展可能产生巨大影响。在上学以前,家长并没有过于强调规范动作,上学后老师却要求许多规范动作,如起立、举手、姿势、列队、跑步和书写等。大多数孩子需要慢慢积攒运动经验。儿童手部精细活动的初步发展应该是七岁以后,这个个案的孩子才六岁,有些慢是可以理解的,不要心急。可以用一些训练来补偿对大脑发育的刺激,如用筷子把豌豆(或小珠子)从一个盘子里夹到另一个盘子里,折纸,画画,拼图游戏,搭积木,弹钢琴,穿珠子,甚至打电脑游戏,都可以促进手的精细活动能力提高,不一定表现在读书与书写上。

在写字方面,从家长的信可以看到,孩子在其他方面得到父母的认可与表扬比较多,在写字方面得到的批评比较多。如果是这样,对孩子写字能力的发展是不利的。要想让孩子对写字感兴趣,就要想办法让写字与快乐的体验结合起来。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特点来建构这样的联系,比如把他书写的句子贴在显眼的地方,父母天天装着欣赏,让孩子觉得自己写的东西很重要。不要反复在写字上挫败他,使他产生畏难情绪,否则这样下去,孩子的个性也会遭受打压,结果得不偿失。作为老师,也不能对学龄前和一二年级的孩子在学习方面的适应能力作轻率的褒贬,这样可能无形中伤害孩子心身平衡发展的热情。科学的方法是等待和协助,根据儿童心身发展理论,在适合的年龄范围发展适合这个年龄段的事,让六岁孩子写很多东西,还要求写得工整可能是对孩子心身能力的一种忽视。

在心理技术方面,可以采用 代币疗法 。比如,孩子写完一篇字,给他的盒子里装上一颗棋子,等棋子凑够十粒,就答应他一个要求。这样就可以把写字与孩子获益联系在一起,让孩子觉得写字是很有意思的事,比教育他说写字对将来有多重要更实际。

6.无条件的爱

没主意的女儿

我六岁的女儿没主意,缺乏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比如:(1)口中有痰,问我怎么办?我说吐吧。她又问:吐在哪儿?生活中很简单的问题都要问大人。(2)与小朋友玩,其中一个男孩不让她和另一个孩子玩,女儿听了就玩不好了,她陷入思索中,一脸茫然,最后跑过来问我: 那我跟谁玩呀? (3)一个小朋友给女儿几张卡,另一个小朋友也得到同样多的卡片,但他还找我女儿要。他说完就走了,可女儿却很认真地陷入了茫然,不知怎么好。过会儿她问我: 妈妈,这张卡我该给谁呀? 我说: 你喜欢就自己留着,愿意送人,给谁都行。 她还是很茫然,非让我说出具体给哪个人。看她这样,我又着急又心疼,就提醒她:要卡的小孩子早走了。这句话似乎是一把钥匙,终于把她的心锁打开了,又快乐地玩儿去了。

通过以上几件事,我发现,当别的孩子对女儿提出要求时,女儿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为什么她会这样?是不是我的原因?我一直反思自己对她的教育是不是有问题。记得这个孩子生下来之后,我出现过失眠、紧张和一定程度的焦虑,身体也弱,常得病。不健康的身心使我情绪不好,怕她生病,管教孩子很严格。现在,我已经放松对孩子的规定了,虽然我知道只有自己是健康快乐的,才能把这份快乐带给孩子,但我不知道该怎么去引导教育孩子的问题。

不知道这位母亲意识到没有,她说 我已经放松对孩子的规定了 ,在我看来,这样的说法还不成立。读她的信,我感觉她只是在意识层面这样想,在下意识层面其实并没有多大的变化,还是原来那个有些焦虑、喜欢苛求的母亲。

她的内心在管与不管上还充满了冲突,所以孩子每出现一个不是她预期的行为,都可以激发她的焦虑,并由此引发她内心的挫败与沮丧。她对过去的事耿耿于怀,尽管在自责,但从描述中还能读出隐含的抱怨与愤怒。她没有整理好自己,只是试图压抑自己的情绪而已,所以,当孩子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时,她自己就不行了。

一位母亲怎样才能走出过去养育孩子的困境呢?首先需要换一种思维,把过去种种的不快看作是一种有趣的实践。如果这样想,当母亲真是一桩伟大而艰难的事业。现在好歹总算让孩子健康地长到六岁,你可以让自己轻松一些,给孩子更多的自由,因为自己已经不那么脆弱了,可以试着去触摸这个世界了。母亲可以跟在孩子的后面,而不再拉着她往前走。当孩子有疑问时,能好奇地问孩子:这口痰你想吐哪儿呢?妈妈觉得有三种方法:吐到果皮箱里;吐到手纸里包起来,有了垃圾箱再扔;实在不行,咽下去未尝不可。或者问她:宝贝,你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吗?

这位母亲的焦虑还来自于对孩子的内疚。客观上说,内疚可以引发对自己的分析,并改善与孩子的关系,选择更宽松的教育方式。但内疚也有明显的坏处,就是让母亲失去原则,因为内疚会干扰判断,破坏基本的原则,在管理孩子的时候无意识地显现出摇摆和含混,更不利于孩子的心身发展。她需要处理好对孩子的内疚,可以这样想: 女人并不都是天生的母亲,我和孩子共同成长,她慢慢成为健康聪明的好孩子,我慢慢成为温暖快乐的好母亲。 不必割裂现在与过去的关系,过去是现在让她变成好母亲的必由之路。还有一种想法也可以帮助她减少母亲的内疚: 我过去管孩子还是不错的,不过,现在我有了更好的方法来和孩子相处。 不把两种亲子教育方式看成是对立的,把它们看作是并存的甚至是互补的,更能获得亲子教育中的自由感觉。

我很同意她最后的话, 我知道只有自己是健康快乐的,才能把这份快乐带给孩子 。好好想想上面的话,也许她的心情可以真正轻松一些。当然,我还觉得,她对家人孩子苛求,首先是对自己苛求,所以也要对自己好一点,每天都做点让自己开心快乐的事。当善待自己的时候,才能真正善待家人和孩子。

现在说说孩子。六岁的孩子正处在对外部世界高度的兴趣和高度的害怕之中,出现任何 反常 行为都是可以理解的。如果孩子想关注蜜蜂,妈妈说蜜蜂会用刺蜇人,并不能抑制他要走近观察的欲望。当蜜蜂被惊扰猛地飞起,孩子可能会 哇 地一声吓哭了。母亲不能说 不让你去你非去,这不,吓着了吧 。其实孩子不是被蜜蜂本身吓着了,而是因为母亲的暗示,是对暗示的联想在蜜蜂飞起的时候吓哭了孩子。

我们再来谈这位母亲的三个问题,其实我读到的只是母亲的内心解释,显然不是孩子的。如果你的观察是对的,仅从现象分析,那我倒觉得这个孩子喜欢思考,执著地要弄清每个问题,是思想主导而不是行为主导的孩子,至少不会没头没脑地傻玩。退一步想,就算你的解释是对的,那么我们要考虑考虑行为的惯性,母亲的内心变了,希望孩子可以更加自主一些,可是孩子还不知道呢,她还在用过去有效的互动方式来与母亲接触。如果你突然改变了方式,孩子反倒会非常茫然,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结果反而不好。孩子即使理解了母亲的新要求,她要适应也还有一段时间,你必须允许孩子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可能会有矛盾的行为意向。

如何处理呢?母亲要保持高度的兴趣,看看自己怎样利用聪明才智来引导孩子获得更为开朗活泼的行为模式。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无知,让孩子期望立即从你那儿得到正确方法的欲望被延迟,母亲要参与式地与孩子讨论。下面的话是可以多说的: 孩子,你想怎么做呢? (让孩子学会选择); 这样做对你来说没什么,但我是不敢这样做的,别人会批评妈妈! (让孩子明白孩子还是有某些特权,孩子与成人的规则不同); 哦,那是佳佳的想法,不是你的,你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做的。 (让孩子尊重自己的决定); 牛牛的要求你想满足他就给他吧!你不想给他就别搭理他! (帮助孩子建立人际边界)

7.批评也是亲密

爱发脾气的儿子

我的儿子五岁了,非常爱发脾气,当他发脾气时,我总想给他一巴掌,然后把他关在房间里。可这样做没有什么用处,而且我还会产生犯罪感,不知道该怎么办。

五岁的孩子正好是需要发脾气的时候。不仅如此,在体验安全、快乐、满足、友情、信赖、亲密与依恋的同时,他还需要体验愤怒、敌意、悲伤、抑郁、挫败、不诚实、破坏、执拗、疼痛、饥渴、寒冷等情绪。五岁孩子正面临情绪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最初阶段。而一个人的情绪能力恰好是他个性、情商、情爱能力发展的温床。这个阶段父母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帮助孩子的情绪成长,比如让孩子对自己的情绪有识别,帮助孩子选择合适的情绪表达方式,促进孩子自我疏导与管理各种情绪的能力。最终帮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可以自如的在合适的地点、合适的时间表达合适的情绪。

亲情文章3篇;又至母亲节--梁继璋写给儿子的一封信--陪孩子长大亲情文章3篇;又至母亲节--梁继璋写给儿子的一封信--陪孩子长大

妈妈想惩罚孩子,可能是自己头脑里认为无端发脾气是一个坏习惯,或不制止它孩子会越来越糟糕,其实这是想当然。孩子乱发脾气是他不知道该如何表达他的情绪,当他发脾气时,感觉对父母牵制比较大,于是他就接着这样干,并乐此不疲。孩子这样的情绪现象是有心理学意义的,五岁孩子正处在与父母的依恋分离期,一方面他要随心所欲、自行其是,不愿意再受父母管辖,一方面他又想继续依赖父母,恐惧父母离开自己。这是一种双向冲突,孩子出现情绪不稳,发脾气意味着一种对父母的关系控制。

对策是告诉孩子发脾气是一种生气,一种愤怒情绪的暴露,还有告诉他生气的时候内心是很难过的,一点都不好受。这个过程是识别。静静的,甚至可以微笑着看他发一会儿脾气,最多两三分钟情绪就会结束。情绪的结束往往会让孩子感觉疲惫,告诉他发脾气可以不那么久,妈妈听你嚷一句就知道你要什么了,生气太过人就没有精神了。这个过程是鼓励情绪节制。然后告诉他生气的原因是什么?愿望没有满足:如想要什么东西却未能如愿;遭受一种限制:比如必须按时起床吃饭;失去了某种快乐:喜欢的电视节目停播,没人陪他玩或大人只顾自己的事;遭受挫败:搭积木失败等。让孩子把发脾气和可能的原因结合起来,这个过程叫 联偶 ,对孩子说哪些情况下发脾气是可以的,哪些情况发脾气也没有用。尤其要跟孩子说在某些情况下,如果不发脾气,好好跟妈妈说,你的愿望更容易实现,这个过程是 选择 。最后,妈妈要模仿情绪给孩子看,如何合适的表达愤怒,这个过程叫 管理 。

对乱发脾气的孩子,这样做还不够,乱发脾气的孩子一定是习惯了通过发脾气来获益的,所以当孩子发脾气时,妈妈就走开,干自己的事。等孩子发完了装着什么都没有发生,更不要批评他。因为在某些时候,批评也是一种亲密获益。而孩子态度和蔼地要求什么,妈妈立即满足,哪怕要求稍有些过分,为了抑制他的脾气也要满足,让孩子觉得好好说话更能实现理想,这个过程叫 消退 。

家庭塑造人

说到双亲对孩子的教育,我就想起一个故事叫 临江之麋 。讲一只小鹿从小与几只小狗作伴,在它看来狗是一种友善的动物。长大以后,主人带它重返森林,回归自然。不久,它遇到几只猎狗,儿时的记忆让它自然地把狗看成是朋友,结果惨遭厄运。

记得小时候,我的邻居娶了一位二十岁的漂亮媳妇,行为乖巧,深得大伙喜欢。但她有个怪癖:极其怕猫,怕到望猫即逃的地步。住宅院里,本有两户人家养了猫,一黄一黑,习惯了邀欢取宠,游手好闲。看到那女子避猫时那种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慌乱样,邻居们甚觉好笑,常装猫叫来逗趣她。一晚纳凉,大家围坐一起,天南海北谈兴正浓,突然 喵呜 一声,那只黑猫从天而降,正好掉在这女子的头上,只听一声惊叫人便倒了。肇事者这才明白玩笑开过了头,急忙将这女子送往医院,守了两天两夜她才从歇斯底里的状态下复原。从此,人们逗她的胆子已不再有,两只骄傲的猫也被主人送往他乡退避三舍,以免再生事端。同院的人都很好奇,不明白为什么她那么怕猫,后来才知这女子的母亲有洁癖,厌恶一切小动物,从小就经常危言耸听来恐吓她。若干年后,女士虽不再怕猫,但她的儿子长到十二岁连刚出壳的小鸡都不敢碰,那种对小动物的恐惧,与其母亲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可以想见,女士也用她的母亲曾经用过的恐吓方法,来教育儿子,对待儿子。恐吓也许是家长教育孩子最经常使用、也是最无赖的杀手锏。使用不当,孩子心灵深处就会留下难以消除的恐惧体验。

家庭塑造人的力量,远大于人们的想象。家庭教育可能包含一些传统、习俗的东西,也有一些家庭规则。这些规则反映双亲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我有一个朋友,她出身于一个开明的知识分子家庭,崇尚自由、平等与博爱。她的丈夫却是东北人的后代,夫权意识明显。他们在大学相识、相爱。恋爱时节,两人尚能平心相容、克己相待。结婚后,角色变了,儿时耳濡目染的陈规陋习在尘封多年之后,似乎顺理成章地来了个借尸还魂,就像潘多拉盒子里的魔鬼,一个一个争先恐后地跑了出来。家庭优先权之争给这段原本美满的婚姻画了个句号。

家庭 两个字,在中国人乃至全世界华人的心目中都是至高无上的,这似乎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精神和文化沉积,一种荣格笔下的集体无意识。但家庭常常也在伤害人,可以不夸张地说,一个人的品行问题、心理问题、社会适应问题主要植根于家庭教育,而非社会之责。例如,喜欢把爱作为砝码来使孩子臣服就范,孩子就学不会怎么去爱和被爱;不能变换角色平等地和孩子相处,孩子就无法学到怎么与社会相处;以为批评和大棒就能给孩子一个好品质,恰恰给予孩子的是精神和肉体都备受折磨的自卑和自贬。溺爱与苛求是教育孩子最可怕的两个极端,但遗憾的是这两个极端常相伴而行。教育孩子之难,难在双亲自己是否人格完整,是否乐于宽容与变通。要把孩子教育好,首先父母自身必须成为一个好的模范,不然,上行下效、承先启后,受苦的永远是下一代。

陪孩子长大(李子勋亲子关系36讲)4

第二章 空间无价

有舍才有得

少儿期心理发展任务

少年阶段,孩子要完成的心理任务有很多,首先是与父母完成亲密分离,这种分离代表孩子从俄狄浦斯情结中出来,欣赏并喜欢父亲,接纳家庭的权利,并与父母形成稳定的情感交流与言语交流模式。同时,孩子还要学习家庭的规则,并愿意按照父母引导的成长方式去发展自己。如果父母按照两种模式来教导孩子,孩子也会学会用摇摆的应答方式来面对不同的家长。

然后,孩子开始尝试从外界(邻居、学校、社会)去寻找亲密感,并试图用一种家庭似的感觉去获得安全感。孩子已经形成早期的自我感,自我感的建立是在孩子开始对自己身体感兴趣,形成身体边界感的时候。心与身是相对应的,身是心的所依,心是身的所属。孩子照镜子正是一种自我认同的开始。

这个阶段有三个最重要的任务:

(1)自我情绪的识别,体验与管理。孩子在五岁以后已经对自己的情绪变化好奇,家长要引导孩子阅读自己的情绪类型。告诉孩子这是快乐,这是愤怒,这是敌意,这是委屈,这是伤心。鼓励孩子体验这样的情绪,并鼓励孩子与父母分享情绪的感觉。家长要告诉孩子,情绪本身是没有好与坏之分的,情绪是受身体内部心理与生理共同影响产生的。但情绪需要管理,比如如何适当地释放或表达自己的情绪,如何选择环境、情绪释放的程度和时间,让孩子了解男女之间在情绪类型、情绪方式上有哪些不同。不要让孩子压抑情绪,或因为家长不喜欢某种情绪方式,如哭、撕扯东西、吵闹、拒绝、怒目圆睁,就不管孩子感受如何,大加呵斥。先告诉孩子,我知道你很 (情绪识别),也知道你内心很 (情绪体验),不过,你可以用 (情绪表达方式)来告诉我你感觉到 (情绪),并且我已经知道你想 (情绪目的),那么,为什么你还要这样无休止地 (情绪时间)呢?这样的话,就可以让孩子在一次情绪爆发中学到很多。不要让孩子误认为什么情绪是不好的,要让孩子知道,什么样的情绪发泄方式是不好的。

(2)自卑与自尊、自信与不自信。这个阶段孩子的另一个重要心理任务就是社会化,社会化过程中孩子会因为社会认同的不足,竞争意识的受挫,羞耻心的产生,学习不顺利等引发自信危机。突然感觉不那么相信自己了,自我怀疑了,有些孩子的心理可能会暂时 退化 到幼年时期,更多的依恋父母,想从父母那儿重新获取自信的资源,和自我完美感。家长要及时鼓励孩子,给予孩子坚定的信任,并把社会化过程中的受挫看成是普普通通的事,减低孩子的焦虑。家长要努力帮助孩子寻找,建立一种个人优势,如体育、艺术、写字、阅读,不管哪一个方面,孩子觉得他是最棒的,这样的感觉就会让孩子获得必要的自信与自尊。最糟糕的做法就是夸大孩子的缺点,或因为孩子学习不够好而全盘否定孩子。这样会给孩子在建构自信自尊的心路历程上增加沉重的负担。鼓励孩子勤奋学习、喜欢自己、接纳社会是很重要的。

(3)性别意识与自体性。在这个阶段要帮助孩子形成性别意识,心理学认为这个时期的孩子处在性心理发展的潜伏期。其实,更多的资料显示,孩子在这一时期一直或多或少伴有自体性爱,通过抚摸自己的身体来缓解社会化过程中的焦虑。他们对异性没有感觉,却在同性伙伴的交往中感觉兴奋与快乐,并激发友情与亲密感。家长要告诉男女孩子各自的行为规范以及自我保护的意识。

8.重视他的需要

女儿很自私

一天,上小学一年级的女儿放学回来,对我说: 妈妈,我给你留了一件礼物。 我问: 是什么礼物呀? 是一块糖果。 我听了挺高兴,忙感谢女儿。谁知女儿接着说道: 妈妈,这是老师发给我们的。一共发了两块糖果,一块大的,一块小的。我本来都想留给你,可我看着那块大糖果特别想吃。我忍了一下,又忍了一下,最后还是没忍住。现在就剩下那块小的了。

虽然没忍住,但不管怎样,不还是有块小的吗?我摸摸女儿的小脸,回应道: 没关系,只要女儿想着妈妈就挺好。谢谢你的礼物!

女儿看我没说什么批评的话,一下子放松了下来,接下来的话就更让人哭笑不得了: 妈妈,那块小糖果我不爱吃,因为我觉得它可能太硬了,我怕吃了会把牙硌疼!

其实,以前也有过这种情况,女儿会说: 妈妈,这块点心我吃不了了,留给你吃吧。

我有些奇怪,其实从女儿很小的时候,我就教她分享的道理,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看到别人家的孩子什么事都先想着妈妈,我总是很羡慕。可女儿却总是把自己照顾得挺好之后再想到我,这让我多多少少有点伤心。

请问,我该怎么对待这种情况?

我们都曾被父母告知 孔融让梨 的故事,也把这样的故事告诉过自己的孩子。但我们听这样的故事和把这样的故事告诉孩子的时候,骨子里并不真的那么情愿,只是觉得应该如此,而不是真心如此。东方的文化追求一种 大我 的概念,不那么强调自我。所以,我们做任何事都要事先想一想这样做应该不应该,不鼓励仅仅考虑自己的意愿、兴趣,想怎么做就怎么做。通常认为自己想怎么做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别人期待我们怎么做。

其实按照这位母亲的担忧,我们会陷入一种难堪的情景。因为母亲绝不会真想吃孩子喜爱的糖果,只是希望听到孩子符合道德但违背意愿的声音,这其实是虚伪的声音。我们通常鼓励孩子说一些虚假甜蜜的话来取悦自己,最后获得一个机会对孩子说: 宝贝,妈妈不吃你的,妈妈只是想知道你有这样的心意。 孩子得到的感觉是不管自己是否情愿,这样的话一定要表达。更为悖论的情况是,我们教育孩子要把自己的东西无私的分给别人的同时,又告诫孩子绝不能向别人要,或者随意接受别人的东西。我也有个女儿,在她小的时候,我也曾遇到这样尴尬的场景,邻家的孩子来玩,要玩她的洋娃娃,她不肯,那孩子就哭。我问她儿歌里是怎么说的,她非常流利地说: 排排坐,分果果,大的给别人,小的给自己 我说好东西是要和别人分享的,她回答说: 好孩子不会要别人的东西。 邻家孩子只好哭着回家了。

我们的某些文化教育违背了孩子的天性,孩子的天性是不能用善恶来判断的。我个人觉得,首先要帮助孩子珍视自己,觉得自己很重要,而不是教育孩子别人比自己宝贵,别人的需要比自己的需要更重要。一个不珍爱自己的人绝不会去珍爱别人,一个不认为自己重要的人也不会认为其他的生命很重要。我们对孩子的许多教育完全建立在大人假设的世界观里,以为我们用无私的心(实际上我们自己也从来没有真正无私过)来塑造孩子,孩子就会有良好的自我道德。其实,很多说法看起来很美,真正这样做的话,不仅伤害自己,也伤害这个社会。我在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的《成长在线》做节目,其中有个个案很有代表性。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孩子,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每天给自己定下任务要收集多少旧电池,以此来帮助环境免受旧电池的污染。她的成绩斐然,被学校、社会多次当作典范。慢慢地,她欲罢不能,给自己定的任务越来越重,结果学习生活都受到很大影响,内心也很焦虑,最后连吃饭和睡觉都出问题了。她的父母也受到此事的影响,知道这样干下去孩子身心会崩溃,但却不知道怎么来说服她回到一个五年级孩子应该有的自然状态。我对这个孩子说: 如果我们有能力,我们要承担大一点的社会责任,为社会奉献更多的爱心,为此我们感觉很愉悦。如果我们能力很小,那么我们就承担小一点的责任,为此我们也很愉悦。如果我们能力很差,坦然地接受社会与他人的关心照顾,我们也可以是幸福和愉悦的。只有这样,社会才是一个和谐的社会。 我们的文化也告诉我们, 能者安邦兴国,无能者独善其身 ,两者对于这个社会都是同等重要的。

帮助别人首先要看自己有多大的能力,我们都鼓励孩子去爱别人,在没有完成对自己的关爱时,对别人的爱就是无源之水。假想我们内心有一只盛满爱的杯子,给别人的爱是杯子中自然溢出的水,那是真爱,是真正的对他人的关怀与帮助。如果自己不珍爱自己,杯子里盛的爱就会很少,在自己对爱与被关注还很饥渴的状态下,倒空自己的杯子去爱他人,这是假爱,是需要回馈的爱,是一种希望获取更多爱的虚伪的爱。一个不顾自己的利益,把自己整得惨兮兮的人,其实是社会的负担,因为任何理想的社会都期待每个人能得到必要的舒适与满足。

对这个母亲来说,你对孩子的担忧是你内心存在对文化观念的一种困扰,这个困扰不是孩子的,是你自己的。你能做的就是充满好奇心去等待,孩子爱母亲的心是真诚的,不能容纳虚伪,你也不能鼓励孩子去虚伪!

9.男女有别

和孩子同浴的夫妇

都说孩子的性观念要从小教育。可是尺度该怎样把握呢?我有个朋友,他们夫妇一直和孩子同浴。孩子如今已经六岁。他们觉得这是非常好且健康的性教育方式。我却很困惑,不知道会对孩子产生什么影响?

我们常常会说 如果婴儿刚生下来,看见人可以自由的在天上飞,她不会有任何惊讶。如果你看见,就不能不惊讶 。这里有个朴素的道理就是有关性观念是如何构成的。如果小孩子从小就跟父母同浴,对孩子的心身不会有什么影响,她会在这个过程中了解到儿童与成人、男人与女人身体结构的不同,并视这些差异是自然而然的。长大后她不会惊讶为什么男孩子会长的不同,也不会产生弗洛伊德所说的 ***嫉妒 。孩子五岁前看男女情爱、性交、怀孕、分娩的过程,让他了解生命是如何诞生的,他虽然好奇,内心却会很平静。十岁后看就会夹杂着害羞、冲动、紧张感,内心就乱乱的。原因很简单,五岁前接触过的大多数信息会忘掉,会潜抑下来。青春后期再接触类似信息,是一种被唤醒,或一种心理反刍的过程,孩子的内心早已经有了认同,引发的窘迫、混乱就少了许多。

但我并不主张一个七岁的孩子还可以和父母同浴,原因也很简单,五岁以后的记忆都是可以被孩子记住的。五岁的孩子面临与父母心理分离的重要阶段,既要解决恋父恋母情结,又要形成基本的性别意识。和异性孩子同浴破坏孩子正常的性别意识发展过程,干扰孩子与双亲的心理分离。以为同浴可以帮助孩子发展性别意识是非常幼稚的,孩子的性别意识不只是身体性别,更重要是心理性别。虽然五岁到十一岁的孩子处在性意识的潜伏期,对亲密、身体、异性不感兴趣,而把兴趣投注到外部世界与学习,但也需要一个相对单一的环境。和孩子同浴是一种心理缠绕,会妨碍孩子自然的社会化过程,也是典型的家庭无性状态,没有男女间的忌讳与界线,很难帮助孩子形成正常的性别心态和合适的性别行为。

很明显,这对父母的做法很不妥,如果说十岁以前,袒露时不回避异性孩子,与异性孩子同眠同浴还情有可原的话,那么十岁以后这样做就有点罪不可恕了。原因是十岁后的孩子已经有了性冲突与性意识,这样做会激发孩子的亲密(乱伦)焦虑,败坏孩子的心灵。孩子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通过愤怒、破坏来压抑自己对父母的亲密需求,发展许多非行、学习障碍,用社会化焦虑来替代亲密焦虑;二是通过幼稚化来潜抑对父母的亲密需求,性心理重新回到潜伏期,甚至发展躯体的病态,通过疾病合理化与父母的亲密行为。

10.放开手来爱

我的孩子不愿上学

我的孩子今年八岁,上一年级。孩子觉得学校离家近,主动不要我接送,我很高兴。可过了一个月,孩子突然对我说: 妈妈,你中午接我吧。 我好奇地问: 中午你一回家就要吃饭,如果接你,会耽误做饭时间的。 孩子回答: 中午回家,我先做作业,你做好饭我再吃。 我觉得孩子很懂事,就答应了他。这样过了两天班主任对我说: 你的孩子上课时总哭,问他原因,他说 想妈妈,怕妈妈不在家 。

这使我想起了前些日子发生的一件事 那是一个星期六的上午,我要去买菜,找不到孩子,在窗口喊了几声没回应,到楼下找了几圈也没找着,便直接去买菜了。过一会儿,一位邻居看到了我家孩子,她刚才听到喊声,知道我在找孩子。便对孩子说: 你妈让你回家呢! 孩子听了赶紧跑回家,却扑了个空,于是号啕大哭,从家门口一直哭到大门外,在一个常去的店内找到我后,还一直在哭。我哄了好一会儿才好。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事情变得越来越糟,不仅要接送,平时也要我在校门口守着,他要一下课就能看到我。上课铃响了,他却磨磨蹭蹭地不主动进教室,要我把他送到教室门口,再纠缠一会儿,还要老师叫几遍才进去。后来,我被缠得没法,只有请孩子的姥姥姥爷来帮忙照看。

现在尽管大人跟着,孩子每天能按时上下学,可学习成绩根本不如以前,做作业心烦意乱,明知错了也不乐意改。上学期还是优等生,这学期最多也只是个中等生而已。眼看一个聪明健康的孩子变成了这个样子,我的内心很沉重。希望李老师能帮助我这个无助的母亲。

这封信 切下 了生活的一个片段,给人们看到的是家庭与孩子间存在的一个问题。其实,这个问题只是亲子互动在某个时刻的具体反应,它由既往的关系中演绎而来,也会随着关系的发展淡化而去。问题是父母要等待多久,孩子才能放弃缠绕走出依恋。

这封信给我们的信息并不多,许多家庭内部的关系和互动规律我们只能靠假设,当然,假设常常是不可靠的。让我们思索的有以下几个问题:

(1)信中没有父亲的影子,也看不出孩子的性别。如果是八岁的男孩,最能帮助孩子放弃对母亲缠绕的人就是父亲。男孩在五岁左右的时候,要解决母子关系中的纠结,才能利于男孩的性心理和社会心理发展。如果一个八岁的男孩还和母亲纠缠不清,出现不愿上学等情形,是非常自然的事。对五岁以后的男孩,不管父亲有多忙,都需要挤出时间插入母子之间,把引导孩子长大的责任接过来。

(2)从孩子的行为看,我们很容易得出结论:孩子缺少安全感,害怕失去亲人,需要时时刻刻关注到亲情的存在。不过且慢,我们还看不出这种依恋是孩子的需要还是母亲的需要。有的父母总是把内心的焦虑投射给孩子,从孩子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无意识地强化了孩子的依恋行为。有可能是母亲对孩子依恋情况的过度关注使孩子深深陷入对亲情的不安之中,孩子的问题只是母亲的 症状 之一。当然,这样的假设也是有危险的,如果母亲的确需要把内心的不安投射出来,孩子的问题实际上就在 医治 母亲,一旦孩子的行为得到纠正,母亲的心病也能得到痊愈(比如获得价值感、成就感或其他一些正面情绪,从而找到自我位置)。如果是这样,心理专家的过早介入会把家庭搞得更乱。

(3)信中看到最多的是母亲与孩子的互动,母亲似乎在逐渐地放弃 原则 ,迁就孩子,甚至不惜让孩子的姥姥和姥爷卷入进来。在孩子发展的每一个阶段,本能的趋力总是有两个相反的流向:一是对新鲜事物的探索,寻求变化;二是对熟悉事物的保守,反抗变化。两种力量同时产生并保持一种发展的均衡速率。所以,孩子上幼儿园哭,上小学哭,看不到父母哭和在离开父母后在幼儿园开开心心地闹,在小学校自由自在地玩等情况是同时并存的。不要以为孩子的哭意味着没有父母他就不痛快。很多时候,虽然孩子纠缠亲人,但是等亲人想尽千方百计离开后,孩子转脸就笑逐颜开,把父母忘到爪哇国里。临床经验告诉我,孩子在与亲人的关系中体会到两组矛盾的信息:爱与苛求;关心与冷淡。他无法识别哪一种信息更真实,因此发展一种极致的行为来确保爱与关心就是很普通的事。男孩子的这种特征与母亲的情绪不稳定或者存在癔症性人格有关。

李子勋支招:帮助孩子适应学校生活

一年级是孩子开始走出家庭、探索社会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家长与孩子都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首先是孩

子要学习新的学校规则,交新朋友,同时理解学习的重要性并培养学习的兴趣,还要在学校里获得他人的认同和成就感。家长则要修正家庭规则,把孩子的学习纳入日常的时间安排,并尽可能多地在学习上欣赏、奖励、鼓励孩子,让他在学习中体会到比玩更大的快乐。对孩子缠绕、哭等类似对亲人控制的行为,父母可以给予理解但不要支持,不要改变规则,遇到孩子反抗时可以温柔地坚持。利用孩子偶尔表现出来的例外(主动上学或做某件事),给予明确的共情、夸赞和物质奖励,帮助他培养好的行为。从幼儿园的儿童转化为一名小学生,在心理层面会有一些冲击,出现这样那样的不适应应该是预料中的事。建议父母保持平常心,把孩子的行为看成是他心性发展的一种自我磨合,父母坦诚、信赖、温暖的态度,可以支撑孩子稳步向前。

陪孩子长大(李子勋亲子关系36讲)5

11.引导孩子的欲望

偷钱的孩子

我是一位二年级男孩的母亲。最近有件事让我非常烦恼,儿子偷拿我的钱,而且不是第一次。那是在去年的一天,我发现钱包里的四十元零钱不见了,开始担心是不是儿子偷拿了,心里七上八下的。等儿子放学后,我直接问他: 你拿妈妈钱去买什么了? 他愣了一下,诚惶诚恐地说: 买了一盘游戏光盘,分了十元给小朋友了,买了点吃的,还剩了五元。 果然是他!怎么办?要不要揍他?我努力使自己冷静下来: 这是小偷的行为,你知道吗? 接着跟他讲了些 小偷针,大偷金 之类的道理、典故。

后来我每星期给他五元零钱。其实在这之前他就有些零钱,是他自己赚的,每洗一次碗一元钱。后来上小学,有功课了,时间上感觉没那么充裕,就没怎么洗。结果出现偷拿钱。前天中午,我在房间午睡,听到有硬币掉地上的声音,我心一沉,难道儿子又在偷拿我的钱?我悄悄走出去,看到他正躲在冰箱后面,手里拿着我的钱包。我很生气: 你怎么能这样?! 一个下午我都在想该怎么办,他再拿钱是不是我也有责任?难道是钱包放在他随手能拿到的地方,他难以抵制这种诱惑?后来没有揍他,只罚他洗一星期的碗。他爸说我这样也不对,这么轻易就放过他,以后有可能还会犯。我想知道,我到底做得对不对?该不该多给他零花钱?给多少是适当的?

一个还不满十岁的孩子开始喜欢钱,并且用一些幼稚的办法来拥有钱,对父母来说,既是一件让人担心的事,也是一件让人可以高兴的事。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一个孩子能否比别的孩子成长得更快和更好,关键要看他对外部世界是否产生欲望,有没有物欲或占有欲,欲望是一个人成长的原动力。父母可以和孩子讨论通过何种方式去拥有他喜欢的东西,钱只是实现欲望的工具和桥梁,不要就钱的问题纠缠不清。十二岁以下的孩子,一般没有管理金钱的能力,每周一两块钱的零花钱就可以了。如果他需要什么东西,父母应该给他机会让他说出愿望,并共同来讨论哪些愿望是可以马上实现的,哪些愿望需要等一等。或者,哪些需要父母可以无条件满足,哪些需要父母要跟他谈条件。比如,孩子说他喜欢某个游戏软件,朋友都有,他也想拥有,这得需要几十元钱,父母可能会因为游戏影响学习而简单地对孩子说 NO! ,这样做会使孩子通过正常途径满足自己的努力落空,甚至心理受挫。孩子偷偷拿父母的钱,内心也会承受很大的道德冲突,若不是因为想得到什么东西的欲望很强,一般也不会轻易涉险。从根源上看,常常目睹父母大手大脚花钱的孩子,对金钱的欲望会大一些,因为他知道花钱可以买来快乐。节俭的家庭,孩子更知道钱的重要性,也轻易不敢乱花钱。从方法上看,父母随意放置钱会让孩子时时刻刻面临内心的冲动,可能会养成孩子乱拿钱的行为。如果父母善于管理金钱,孩子的非分之想也自然会得以收敛。

如果孩子拿的钱数目不大,我个人觉得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只是孩子缺少正确的金钱观念,利用这件事告诉孩子如何通过正确的途径得到钱就可以了。不过,对十二岁以下的孩子,最好跳过钱这个问题直接问他需要什么,可以由父母帮助他实现愿望。如果孩子需要电脑游戏软件,要跟他讨论那是些什么样的软件,适不适合他的年龄,如果不适合,是否可以找到替代的软件。当然,如果不是暴力的,什么样的软件问题都不大。决定帮助他的话还要和孩子讨论如何分配自己的时间,不能因为玩游戏而耽误了学习。如果游戏软件的价格较贵,要讨论孩子应该分担的责任,比如在一定时限里减少孩子的零花钱等等。偷拿家里的钱是每个孩子都会犯的错,作为孩子的父母,首先要减低这件事的重要性,不要说那些 小偷针,大偷金 之类无限上纲的话,更不要提 偷 这个字。十二岁以下的孩子心理都很脆弱,会以为自己不是好人,形成创伤体验。现在的独生子女,普遍都以为家里的就可以是自己的。十二岁以上的孩子,可以帮助他学习对钱的管理,给他稍微多一些的零花钱,要求他建立一个账目,时不时看看,然后夸奖几句。如果这样管理的效果不错,孩子不乱花钱,可以奖励他更多的钱,让他在钱的管理上有成就感。如果乱花钱,就克扣一些零花钱,让他觉得这样做得不偿失,他就会改变做法。

母亲的问题是陷入一种文化冲突,把孩子的行为等同于大人的行为。因为大人们内心害怕 偷 这样的字眼,孩子的行为激发了成人的焦虑。这位母亲,先不要忙着处理孩子的行为,等自己内心的焦虑平息以后,再采取合适的措施。我建议今后每周给孩子一个时间,让他说出自己有什么购买愿望,讨论哪些愿望可以很快得到满足,哪些愿望需要等待,哪些愿望必须具有孩子改变自己的先决条件(当然是让他稍作努力就能达到的)。这样,孩子就可以通过正当方式拥有自己的物质愿望,也会懒得再去冒偷拿的风险。

12.教导社会原则

敏感的女儿

我女儿是个三年级的小学生。在家庭以外的环境里,她是一个懂事、聪明的孩子,老人们都称她是 小人精 。可在家里,她常常发脾气、坐立不安,有点凡事都不顺心的感觉。当她心情好时,说出来的话让你心里甜滋滋的,可一旦发起狠来,都有掐死你的心。对于这种心态,我真不知该怎么教育她。

还有,她时时都在观察我的表情,总让我笑。不管什么情况下,我没了笑容,她就要说: 妈妈又不笑了。 当我勉强地笑时,她也能感觉我的不开心,总是问: 妈妈为什么跟别人说话都笑眯眯的,跟我说话就不笑。 这给我很大压力。我是一个四十多岁的妈妈,生活的压力很重,感觉有些喘不过气来,女儿偏偏又是一个随时都需要妈妈的人。不管写作业还是玩,总希望我同她一起做,比她快了不行,慢了也不行,让她没新鲜感还不行。因此,我很烦,也很着急。今年春天,给女儿做了一个心理测验,她属于敏感型的孩子。我应该怎么对待她。

对十岁左右的孩子来说,学会在家与在外可以不一样,是一种心理成长。学校里,老师是绝对权威,孩子必须学习规则,学习与人交往的技术,学习人际沟通交流的方法。所以孩子对邻居、对周围的人用的是学校里学习的社会原则。家里则不同,没有固化的权威,孩子不必被强迫必须要怎样,她有选择行为或情绪的权力。而且现在都是独生子女,他们还能分享某些父母的权力,心性会表现得更自由。

一般在关系良好的家里,孩子会有比较多的安全感,这也是她表现得随心所欲、不愿约束自己内心的原因。关系不好的家庭,孩子可能会呈现一种虚假的懂事,因为她要分担家庭里面的忧郁与烦恼。有的孩子为了让父母的冲突减少,会逼迫自己快速成长,以便于部分地替代父母在家庭里面的功能,这样的孩子看起来很美,其实内心痛苦之极。

我想对这个母亲说,十岁的孩子还有一种情绪的 镜像作用 ,越关心谁,喜欢谁,心性脾气就越像谁。你觉得孩子 常常发脾气,坐立不安,有点凡事都不顺心的感觉。当她心情好时,说出来的话让你心里甜滋滋的;可一旦发起狠来,都有掐死你的心 ,也许正是孩子对你的感觉。读读孩子的话 妈妈,为什么跟别人说话都笑眯眯的,可跟我说话就不笑 ,你就会明白,你觉察到的孩子身上的东西,也正是你自身的。你很烦、很急躁与孩子无关,与你的情绪特点有关。如果真要孩子在家里变得懂事、温和,你必须做一些表率。

可以利用父亲的介入来弥补你自己个性里的不足。在你的信中我读不到来自父亲的信息。如果父亲长期不在身边,或已经分离出家庭,那么你需要与女儿拉开一些亲密距离,很多事不要替女儿做主,不妨用更多的信任、欣赏、认同去处理两人间的分歧。

要关注女儿正面情绪的那个部分,及时与她分享,减少关注她的负面情绪。如果看到孩子无端的发脾气,可以装作没看见,不对这样的信息作回应,让孩子慢慢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这样的处理,更容易让孩子从负性情绪中获得经验和自我管理情绪的技术。如果看到孩子的坏情绪马上就希望能帮她克服或解决,结果不但会强化这些情绪,孩子也不能从中获益。

如果你的工作忙,心情不好,一定要先给孩子一个信息: 宝贝,别担心,妈妈有点不高兴,但不是你的错,是与 有关。 孩子需要这样清晰的信息,因为孩子可能天真的以为妈妈的一切不高兴都是自己引起的,如果自己表现好,妈妈就是快乐的。对于敏感的孩子,母亲还要说 你能关心妈妈,让我的情绪好多了 ,这样的信息也很重要,孩子可以从母亲处理情绪的过程中获得表达情绪、管理情绪的经验。

13.保持适当距离

缠着母亲的儿子

有一个母亲打电话说到自己比较苦恼的一个问题:儿子该上初三了,还是跟妈妈依恋得非常紧密。以前自己没觉得有什么,可是最近听了广播节目之后心里开始恐慌,觉得儿子对自己总是什么事情都说,晚上散步的时候一定要跟妈妈一起去,有的时候甚至班里哪个女孩给他写了信,对他有好感,甚至对某个女生的评价,全部都要告诉妈妈。妈妈开始焦虑:担心儿子是不是有什么俄狄浦斯情结;儿子现在这么大了对母亲很依恋是不是会很过分;不知道自己究竟能够做一些什么。她在电话当中还提到自己的爱人有时候也很生气,说这儿子总是长不大一样,是怎么回事呢。他们想知道,夫妻之间究竟能够做一些什么,才能让儿子长大起来。

回答这样的问题首先要降低母亲的焦虑,因为母亲的焦虑会无形中夸大或修正心理医生回答问题时的含意。先让她松弛下来,保持一种平常的心态,听回答时自我的东西就不会强行地介入。很多问题是被关注出来的,母亲听一个广播出了状况,现在也是在听解答,需要给她不一样的声音。

客观地说,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遗留一点恋母情结,这是幼年在内心深层留下的经验痕迹。人们在成年的生活中寻求舒适、柔软、放松,都是在重温躺在母亲怀抱里的感觉。生活中的艺术、沙发、席梦思、沙滩、温泉、风景区、游泳、穿衣等,都能激发一种寻找温暖怀抱的冲动,让人们的潜意识联想到母亲怀抱的一切事物,也被文化标定为美好的事物。所以在处理恋母情结时要小心,避免破坏孩子永久的美感和对美的追求。

首先我觉得这个问题本身不是问题,是这位母亲听了广播节目,才觉得儿子缠着自己是问题。而且在这种前提下,我也希望她暂时不要把自己的问题看成是问题,因为每一个孩子长大的过程是不一样的。当然,有些上初中的男孩会对妈妈出现一些排斥,想跟爸爸接近,有一些话愿意跟爸爸说,有一些活动要让爸爸参加,爸爸干什么,他就干什么。但并不是说一定要这样才好,其实心理学家在研究家庭的时候,并不认为家庭一定要怎么样才是好的。比如说在这个家庭里面,孩子跟妈妈比较亲近,什么都跟妈妈讲,如果这并不引起一些客观问题的话,比如孩子的社会适应问题,学习问题和爸爸的关系问题等,通常就不会认为孩子有俄狄浦斯情结。因为俄狄浦斯情结的特征有强烈的排它性,表现为控制母亲、拒绝父亲。

一般来讲,男孩子十二岁就要开始接受社会的认同了,如果他上了初三还总是缠着母亲,是不是说明比较晚熟呢?不是的,这不一定是孩子的问题。

我们评价一个现象的时候,很容易被卷入现成的模式。比如,对于这个缠着妈妈的儿子来说,表面上看依恋妈妈就是孩子的问题,其实事实不一定是这样。在这个家庭里,孩子和妈妈形成了情感结盟,经常互相分享情感,远远超过了妻子与丈夫、儿子与父亲之间的分享,这样的现象,在心理学来说,可能有双方的甚至三方的原因。比如儿子缠着母亲,可能就是因为妈妈的鼓励,孩子从小就感觉到母亲需要和人分享情绪与观点,学会了与母亲共情的技术,无意识地觉得这样跟妈妈相处会比较好,无意识地讨好妈妈,或者表达对妈妈的关心。孩子小时候起就靠分享体验跟妈妈相处,以便获得认同和支持,妈妈也因此表扬他、鼓励他,甚至由此更喜欢他。慢慢地,这样的交流就会形成一种惯性,一直延续到孩子很大的时候。但只要母子彼此喜欢,能从中获益,而且并不排斥他人,就不代表孩子有俄狄浦斯情节。

现在我们来谈谈,怎样让孩子像一个男孩。首先妈妈要有回避的态度,比如说在和孩子交流的时候,听到孩子说到某些事情,可以说: STOP,等一等,这个问题你要跟爸爸讨论,不要跟妈妈讨论。 或者在孩子换衣服等涉及性别隐私的时候,尤其是换内裤、上厕所、洗澡时,妈妈要主动回避。回避给孩子带来很多信息,比如 长大了,妈妈不能像过去那样对我了。妈妈不能在床上跟我搂在一块儿了 ,这样的信息会很自然地让孩子去选择和妈妈间的言行。这种选择是自然发生的,不是孩子有什么弱点,而是因为家庭已经不需要孩子有小时候那样亲密的行为。如果爸爸和妈妈没有意识到孩子需要自我的空间或自我隐私的东西,现在就可以提醒自己。

同时,这也有爸爸的原因,如果爸爸很忙,他会希望孩子和妈妈依恋,因为孩子一旦跟妈妈依恋,找爸爸就少了,爸爸的责任也少了,爸爸就可以安心去工作,挣钱,干事业。但是任何日常发生的事物都有惯性或催眠性,孩子在慢慢长大的过程中,可能意识不到自己长大了,所以那个时候,关键是要提醒,而不是批评,不要骂孩子,也不要说孩子有恋母情结的问题,那会让孩子非常困惑,把他搞得很慌乱,他不知道昨天还是对的东西,今天怎么就错了,他会很失落。这时候,父母要告诉孩子,过去的方式父母是很喜欢的,现在关系需要有一些变化,父母很喜欢这样的变化,孩子也会喜欢的。当然,有时候孩子要思考,想想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有一些孩子还会反抗,要跟爸爸妈妈纠缠一下,试试能不能回到变化以前。妈妈要温柔地坚持,要是信息达到了,孩子的变化就会出来。大部分孩子尽管嘴上反对,甚至还会变本加厉,增加对妈妈的依恋,内心却会变得轻松起来。很难说孩子的依恋行为不是为了迎合母亲,以为母亲需要才做的,现在当然就可以释然了。关键是信息要传达出来,孩子意识到了,就会慢慢朝独立方面发展。

其实,很多孩子与妈妈间的依恋的延长是有意义的。社会过于强调学习,忽视了孩子如何建立社会情感与独立的经验,孩子就需要与父母有更多的情感联结。当然,依恋父母会带来孩子心理发展偏幼稚的副产品,比如现在普遍认为孩子大多偏幼稚,但是幼稚并不是都不好。适当的幼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护孩子,减少社会中的应激事件。比如说很多孩子由于单纯幼稚不敢去早恋,不敢去干坏事,不敢抽烟,不敢打架,因为他觉得那些事情是长大做的,现在没长大,做了会让父母难过伤心,这样的幼稚就有一种自我保护色彩。犯罪心理学认为与父母有成熟依恋关系的孩子长大后很少犯侵害罪,原因是依恋会让他获得与他人共情的能力,心会软,做不了残忍的事。

14.鼓励孩子交朋友

在家庭中,父亲究竟该做一些什么呢?如果父亲恰好工作一直非常忙碌,现在看儿子跟妈妈粘得很紧,也希望儿子能够跟自己亲近一些,无奈就是没有时间。这时就可以鼓励孩子,与同年龄的男生多交往。社会是很大的缓冲系统,不管家庭是否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如果孩子是面向社会的,是愿意在社会上交朋友的,他就会得到补偿,也会得到修整,会通过同龄孩子的行为来修整自己的行为。尽管男孩心中没有父亲的形象,但是如果他能够在社会上结交到其他的男孩或者男老师,或者去崇拜一些男性的形象,照样可以成长得很男性化。

对男孩子的引导,父亲是非常重要的因素,父亲不管多忙,哪怕是国家的主席、总理,也应该至少一周有一个半天来陪孩子玩,是玩,而不是教育他。这半天完全由孩子来支配,把爸爸交到孩子手里,孩子让爸爸干什么就干什么,由此来补偿孩子对父亲的需求,这个方法的效果很不错。可能会有一些父亲,的的确确每周也抽出时间了,但却是在教育孩子,其实在这个时候他应该把自己交给孩子。

有一些孩子由于被爸爸妈妈保护得很多,本身社会交往就非常少,到了青春期,甚至是十七八岁的时候,让他去结交一些同性的朋友,他仍旧会觉得很难适应。虽然很难适应,但还是要适应,走路再难也得走,不能退。社会适应不是退回家庭就能解决的,必须要面对,要社会化,要社会化就要接触社会的人,这是不可调和的,除非一辈子在家里面躲着。

要是遇到孩子交朋友比较困难的情况,就要给他鼓励,要不停地说, 你看那孩子不错,很像你,你们之间一定很 。有些时候家长要学会帮助孩子,把同学邀请到家里来或者支持孩子到别的家庭去串门。中国社会不是很讲究家庭聚会,西方社会孩子的交友很丰富,可以课外交友,也可以开Party,组织家庭聚会。文化也是可以学习的,现在的文化都在交融,我们也主张孩子和一些同龄的孩子交往,跟同龄孩子交往会学到很多的东西包括家庭无法给予他的东西。现在是独生子女比较多,突出的问题是缺乏兄弟姐妹的情感,但这个情感在孩子的发展中非常重要,所以父母可以鼓励他从社会上同龄孩子那里获得兄弟姐妹的情感。

从父母方面来讲,从孩子两岁开始就要鼓励他尊重、喜欢别的小朋友。家长应该知道,对一个孩子来说,人际交往是很重要的,除非他是科学家,像陈景润这样,不需要什么太多的交往,只要专心科学就行了。但实际上,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必须学会普通人的生活技术,和人交往就是很重要的技术,从小就要开始培养。如果孩子初三还不能和别的孩子交往,家长也不要太着急,偶尔提醒提醒就可以。往往是这样,越想交朋友,越交不上朋友,顺其自然反而可以交到很多朋友。当然,交朋友并不是学校生活中最重要的事。

就这个家庭来说,母亲要让孩子意识到,他这个年龄应该把一些情感、兴趣投向于家庭外部的人。把这个信息传达到就行,并不一定要疏远孩子。如果爸爸妈妈疏远了孩子,孩子仍然可以和爸爸妈妈保持亲密的话,那也是可以接受的。亲密的经验是学习获得社会情感的前提,孩子首先要能跟爸爸妈妈建立亲密关系,才可能学会跟别人亲密,这很重要。

李子勋支招:如何处理孩子和父母分离的焦虑

俄狄浦斯情结是精神分析语言,指孩子在五岁前后一段为了对抗与母亲的分离焦虑而激发的依恋母亲的情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恋母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必然阶段,如果孩子在五岁前和母亲形成稳定安全的关系,恋母期伴随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感知方式会慢慢因为心身成长,被对外部世界的兴趣取代,开始社会化过程,恋母的心理趋向也慢慢地潜抑,并在成长中转化为爱的动力,形成与人达成深层亲密的能力。如果妈妈忙着工作,忽视了孩子,或个性比较冷,不怎么喜欢孩子,不能给孩子及时的照料,甚至虐待孩子,孩子就不容易与母亲形成稳定温暖的关系,恋母阶段的心理成长

也就无法完成。孩子会因此在潜意识里去寻求补偿,甚至过度补偿。比如总是渴望母爱,不愿离开母亲,害怕不被母亲接纳,对母亲的话过度认同等。

也有孩子用控制母亲的方式来表达恋母情结。为了让母亲变成自己需要的样子,做一些非理性的行为,用各种办法纠缠母亲。母亲不愿意满足他的需求时,就仇视母亲。也会有这样的情况,母亲过度依恋孩子,强化和鼓励孩子与母亲保持密不可分的关系,无意识地控制、压抑、挫败孩子自立的能力,让孩子离开母亲就不行。这样的孩子成年以后,甚至结婚生子后还会需要妈妈参与自己的生活。这种情况的恋母不是纯粹心理学的恋母,而是混杂着对母亲的依赖和服从,内心可能有冲突与痛苦。

在上面的案例里,儿子与母亲间的亲情更像姐弟间的感情,是一种彼此依恋。依恋是典型的恋母方式,是孩子与母亲的习惯性关系,这种关系并不妨碍孩子的社会生活。所以我并不认为这个家庭存在恋母情结的状况。而且这个问题是妈妈听广播后提出来的,就更有可能是她对广播信息的误解。

15.孤独是金

陷入困境的男孩

我从小就生活在单亲家庭,心灵孤单、寂寞,很少有人爱我,我总是在心灵最深处抱怨为什么会来到这个世界上。伤心的时候,总会躲到角落里哭,从来不愿意让别人看到。

一直以来,我都是一个家庭服务员的角色,爸爸身体非常不好,年老体衰,家务都是我做。爸爸又找不到好的工作,我们家的经济越来越拮据,总是面临雪上加霜的窘迫。在懂得了这样的处境之后,我拼命地学习,但忧愁总是缠绕着我,学习也总不好,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都一样烦恼。在家里,当我向父亲要钱的时候,父亲总是唠叨我这不好,那不好,说我乱买东西,骂我骂得翻天覆地,还说我是无用的人,我的心就像插下了一根铁棒,感觉非常沮丧。我经常会怨恨父亲,因为他给我留下了很消极的影响,可我还是深深地爱着他,总是为他着想,但这种感情从来都是隐蔽的。在初中遇到学习的挫折,我总是想要默默的去奋斗,但成绩一直在下降。我并不害怕别人不重视我,我害怕的是会对不起父亲。

我该怎么办呢?在学校里我不喜欢跟同学交往,有时候能够开朗起来,但有时候又非常压抑,我是不是有毛病呢?我在伤心的时候没有人关心我,我恨透了自己这样的生活绝境,我不知道在这样的现状当中,是能够交朋友呢,还是能够把学习成绩提上去?

对这个男孩而言,很多困难要看我们怎么对待,如果把它看成挑战、锻炼、经验,就能够培养生活的能力,面临的困境也就不是困境。也可以把困难看成很大的障碍,比如爸爸的身体不好,挣不了更多的钱,生活境遇不好,就会让自己失去自信与自尊,万般烦恼、焦虑。

解决困境关键在于态度,认为问题是什么,它就会为我们显现什么。事实上,很少有小时候非常顺利的成功人士,他们回忆早年时,都会对曾经经历的苦痛困难表示感谢。没有那段让人困窘的日子,也不会学到坚强和坚韧,那是不良境遇送给人的很好的心理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看看那些知名的科学家、哲学家、政治家,他们年轻时往往都经历过痛苦,没有父爱、饥饿、流离失所、亲人分隔等。痛苦常常使人觉醒,给人以力量,也让人知道奋斗。因为人的欲求有一种张力,当欲求被满足时,人往往比较松弛,没有进取心。这就是为什么富裕的家庭不要全方位满足孩子的物欲,而要让孩子处在欲求不满中,促使他为自己奋斗的原因。欲求不满的孩子会思考自己要做什么,能做什么,未来要成为什么人。如果从小生活顺利,就很少会思考这些有意义的问题,这种思考正是对成长的激励。

这个孩子正处在困境中,但没有看到困难中蕴含的积极意义。如果只被困难的消极意义控制,孩子就会因此自暴自弃,放任自流,比如不好好学习,放弃责任,想怎么生活就怎么生活,还以为那才是摆脱困难和痛苦的方法。如果孩子知难而进,越是环境艰苦,越管理好自己,过更有效率的生活,那么他将能够利用困境激励自己,一步一步实现人生的目标。关键要看孩子自己如何对困境的意义做选择。

亲情文章3篇;又至母亲节--梁继璋写给儿子的一封信--陪孩子长大文章亲情文章3篇;又至母亲节--梁继璋写给儿子的一封信--陪孩子长大出自不要说爸爸错了,不要在是非上跟爸爸争吵。孩子如果想让父母改变态度,关键要直接把感受说出来,比如 爸爸你这样说我,我特别难受 ,让爸爸知道孩子的感受。如果爸爸是爱孩子的,下次发火就会有所收敛,因为人都有共情能力。

很多家长骂孩子的时候,是因为看到孩子没表情、没反应、无所谓,所以就一句话比一句话重,越来越厉害,直到孩子发脾气了他才收口。但如果孩子一开始就跟爸爸说, 我很痛苦,我不快乐,我觉得你不理解我 ,架就不会吵下去,因为这种说法不是批评。相反,孩子要是说爸爸说错了,爸爸就会强调, 我说错了吗,你上次干什么事情是不是也这样呢,你那次也是什么什么样的 ,争吵就会继续。所以孩子一定要把感受说出来,让父亲能够体会到,这样父亲才会慢慢学会跟孩子说出有分寸的话。

李子勋支招:将单亲的伤害降到最小

生活在单亲家庭,孩子的人格发展或心理建构会不会出现问题?如何避免?

很多专家认为,单亲家庭的孩子由于家庭结构不完整,长大后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说这个案例里的男孩,缺少母爱的关怀,今后在和女性的关系或者情感方面就可能出现一些麻烦。但是,这种可能并不一定会发生,因为社会是一个资源系统。比如说,这个孩子没有妈妈,但是他有女老师,有像家长似的女邻居,他可以通过这些资源补偿情感,而且父亲在没有妻子的时候还有代替母亲的功能,可以缝缝补补,给孩子做饭。所以不能绝对地说单亲家庭的孩子一定会受到伤害和负面影响。当然有些孩子会受到影响,但是大部分孩子,仍然会正常、健康地发展。客观地说,这个男孩在没有母亲的环境中长大,父亲多病,他的性格可能会变得像女孩一样多愁善感,原因是两个太男子气的人是难以共同生活的。人的性格具有一种社会性或环境性,这是互动的需要。我们在前面个案里的男孩的信中也能感觉到这样的比较细腻的婉转惆怅。但这并不一定会影响到他以后的幸福。

在欧洲和美国,很多单亲家庭的孩子非常幸福,没有出现被大家认同的 单亲问题 。我们的文化喜欢给任何事物下定义,尤其是新事物。事实上,单亲家庭作为家庭的新形式,并没有真正的问题,只是文化假定了没有父亲或母亲的孩子长大心理会有缺陷。由于文化压力,很多单亲的孩子变得不正常。

那么,什么样的单亲家庭容易给孩子带来心理困境?如果单亲一直处在婚姻的抱怨里,离婚以后心并没有离,还在

不停抱怨离开家庭的那个人,比如逼迫孩子去仇恨他的亲人,这种情况下孩子会受到心理创伤。如果一个亲人离开以后,家庭还是接纳他的,宽容的,而且鼓励孩子和离开的亲人继续交往,协助对方尽养育孩子的责任,对孩子的伤害就会很小,甚至没有伤害。

16.学会说爱

排行老二的苦恼

我生长在农村,上面有姐姐,下面有弟弟,我是老二。都说老二的位置会非常特殊,可我小的时候没有觉得,因为我跟弟弟的年龄差距很大,一开始我就是最小的,父母最宠我。

后来姐姐参加工作了,我也大了,又有了弟弟,家里最受宠的就变成弟弟了,同时姐姐也很优秀,她成绩非常好,还嫁了非常如意的老公,生活方面都不用让父母操心。好像到最后我成了家里最头疼的问题,他们总是说我不上进,不好好学习,各方面的能力都不行。但是,弟弟的一切缺点他们都可以容忍,还总希望我能够像姐姐一样优秀。

我既觉得压力很大,又觉得不受关心,有时我也觉得自己的这种矛盾心情很奇怪,既然父母要求我这么多,就说明他们很关心我,可是为什么我又经常觉得受到了冷落呢?我希望李老师能够帮我解开这个结。

传统文化中农村的家庭会分家,有几个兄弟分几个家,女儿不分财产,实际上写这封信的男孩在家庭里是长子的角色。从心理学来讲,长子承接了家庭最重要的责任,要给弟弟做表率,尽可能快地成长,替家庭分担压力,这是家庭对长子的要求,所以这个孩子感觉爸爸妈妈对他的要求很多,希望他像姐姐,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对于农村家庭来说,重要的是希望男孩发展好。他们认为女孩发展再好,也要嫁出去,终归是别人家的人,男孩子是自家的,以后送终养老都是男孩的责任,所以对他要求很严格,也很苛刻。

如果孩子总是感觉父母偏心,父母就要告诉他, 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在家庭里面,因为有了你,家庭渡过了很多难关;因为爸爸妈妈把一些负性的情绪都投射给你,让你的哥哥弟弟过得很好;因为有了你做一些捣蛋的事情,释放了家庭的负性情绪,家庭基本上就能够使社会带给它的压力被化解;爸爸妈妈把很多关注投射在你的身上,我们对社会施加的痛苦就会减少,家庭也变得比较稳定、团结 。

其实,批评是团结的表现,家庭真正的隔离是冷漠,你是谁我不知道,你回来和不回来都一样,你怎么干我也不知道,那才是糟糕的家庭。如果一个家庭经常互相批评指责,经常争吵,我们说那是 纠结 ,就是太亲密了,太近了,高度地寻求一致性,导致互相的伤害,大家应该拉开距离。如果家庭因为孩子而纠结在一块,共同团结,就能渡过难关。所以作为孩子,要想到,尽管小时候觉得爸爸妈妈对自己不好,但是自己确实真正帮助了家庭。假如孩子改变了认知,他的感觉就能产生变化,也会不那么痛苦,甚至还能反过来重新接纳父母。

其实这个男孩要知道,如果爸爸妈妈会直接表达爱,批评就能减少,批评是一种不能自如表达爱的补偿形式。对父母来说,爱的表达并不是简单的说 我爱你 ,或者我经常搂搂抱抱你那么简单。这里面既有家庭文化传承的问题,也有父母心理能力的问题,愿意坦诚地与人分享爱的心境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态度。爱孩子就要直接表达出来,不要 迂回 ,要学会经常欣赏孩子,让他觉得自己重要,受关注,很棒,很优秀,被认同接纳,这些是爱的正面表达方式。批评、指责、打骂、严厉教育、苛求,是爱的负面表达方式。孩子的成长需要正面的心理营养和养料。有些家长当着孩子面不愿意表扬孩子,比如孩子考了98分,家长会说你怎么不得满分,实际上内心可能觉得孩子很棒,考了98分,全班第一,但就是不愿意把心里话当着孩子说出来,他们认为如果这样说孩子就会骄傲。其实这是误解,孩子需要和父母共情,一起分享快乐会给孩子带来新的动力,让他继续考98、99分,甚至100分,父母想方设法能让孩子骄傲两天也是非常重要的技术。

每个家庭都有分配 派遣 ,每个孩子都代表了一个家庭角色。多子女家庭有各种家庭功能,就像家里面搬椅子,大哥坐了,小弟坐了,你就不得不坐中间那把椅子。那把椅子不是太舒服,不像大哥那把椅子那么厚实,也不像弟弟那把那么软,你的位置可能不那么好,但这就是你在家庭的位置,有些时候你就必须来承担这个责任,帮助家庭实现团结统一。

写信的这个孩子位置是老二,但他承担的角色是老大,他既承受了老大的压力,又有老二的无奈。姐姐很优秀,大家又认为他是长子,应该更出色,压力和无奈带来的双重压迫导致他很烦恼。对老三来说,位置更有优势。家庭里面有两个很特殊的位置,一个是正面表扬的位置,另一个就是负面受处罚的位置,孩子常常都要争取第一个位置逃避第二个位置。老三比最小的孩子懂事,有时候可以逃避,起码他可以不成为一个有问题的人。很多多子女家庭都会有一个孩子主动变成 问题 孩子,让家庭积攒的负性情绪有出口。一旦有人扮演头疼的角色,其他孩子就安静下来,如果找不到的话,同胞的竞争就会一直存在。

如果家庭里有两个孩子,他们会分担两个角色,但他们的角色不是固化的,而是循环的。有个例子,一对双胞胎,一直以来家长都喜欢小一点的,实际上他只小半个小时,但是他长得比较乖,哥哥就大半个小时,但显得成熟一点。不过哥哥一直都觉得爸爸妈妈偏爱弟弟,弟弟学习比哥哥好,各方面都比哥哥优秀,哥哥就经常烦恼,他越烦恼学习越差,越赶不上弟弟,结果家长就越把正性情绪给弟弟,把负性的情绪给哥哥。弟弟老是依偎在爸爸妈妈身边,讨好爸爸妈妈,哥哥躲在旁边,他觉得要亲密的话,爸爸妈妈会不理睬他。有一次,哥哥做运动的时候不小心摔断了腿,因为受伤成为了弱者,爸爸妈妈的态度开始产生变化。他伤了腿要休息三个月,整天在床上,爸爸妈妈关心他、照顾他,给他买喜欢的游戏盘、带子、书,对弟弟就说 你一边去 , 你学习去 , 你别来凑热闹 ,哥哥却可以看书,看电视,享受了几个月兴奋的日子,得到了从来没有的丰富的关爱,弟弟则被排开了。哥哥享受到了父母的关爱,开始变得好起来,情绪好了,学习也改善了,成了班上的尖子生。但弟弟却烦恼了,跑来看心理医生,他觉得父母太偏爱哥哥了。其实,两兄弟之间常常会形成这种冲突,虽然爸爸妈妈是想一碗水端平,照顾弱一点的孩子,但有时他们恐怕是端不平的。

其实父母有很多爱心,但是习惯把爱给弱一点的孩子。比如,孩子小时候,爸爸妈妈抱着孩子就像捧着宝一样,但孩子慢慢长大后家长就有些看不惯孩子了,为什么?因为孩子在拒绝,想用自已的方式生活。家长内心认为他有很多爱要给孩子,孩子不应该拒绝,如果拒绝,就是对家长的爱的挫败。为什么有些家长爱动物爱得把动物当成了宝宝?因为动物不能拒绝你给它的爱,无论你用什么样的方式爱它,它都是开心地接受着。但是孩子不一样,孩子慢慢长大后,会产生自我意识,形成自我观点,他会拒绝,爸爸妈妈的爱就会无法自由地释放。爸爸妈妈不敢再去摸摸孩子的头,因为担心孩子会生气,但是爸爸妈妈又渴望去抚摸他,怎么办呢?爸爸妈妈会转而指责孩子,把爱隐藏在教育中,教育是孩子不能拒绝的。父母不能在表面上执行爱的语言,就会用批评的语言传递关心,说 你看你这儿要改 , 你那儿不对 。其实这些批评都是爱,只是因为得不到很好的表达才换了种形式。东方文化的羞耻感很强,很节制,不像在西方,孩子跟爸爸妈妈拥抱、亲吻都很自然。心理医生在诊室里常常让孩子和爸爸妈妈拥抱,但很少有家庭能够自觉地做到这一点。即使家长能够和孩子抱一抱,孩子很多时候也都是僵硬的,爸爸妈妈更难,这是亲密交流的问题。当然,这个问题跟文化有关系,文化倡导爱的含蓄表达,爸爸妈妈说 我多爱你,我多喜欢你 时,好多孩子就会不自在。

心理知识:家庭星座理论

心理动力学派的美国学者阿德勒谈到过 家庭星座 的概念。他说多子女家庭常常有 星座 的情况,长子承担家庭的什么任务,老二承担家庭的什么任务,老三什么任务,最小的承担什么任务,每个人在家庭里面分担的家庭功能都是客观的,有些时候不用仔细思考,自然会形成排列。

他说长子常常是家庭 正性情绪 的投射者,家庭会很关注长子,他帮助弟弟妹妹,家长就会表扬他,家长还会从小培养他的管理能力,教他持家。所以长子在发展过程中承

受的压力比较大,但是发展比较快。老二呢,没有老三的时候,老二会享受到短暂的幸福时光,他最小,家庭会把关爱都给他。但这时家庭有可能也会把负性的情绪给他,相对老大而言,会更关注老二是否淘气、不懂事、不成熟,虽然和哥哥相比弟弟肯定会更淘气些,但是爸爸妈妈总会把这些事情夸大。所以老二常常会承受一些负性心情,老大则常常承受一些正性情绪, 你看你哥哥多好,帮家里怎么样怎么样 。当老三出来的时候,老二就处在了两不挨的情景之中,爸爸妈妈的关爱被投射到弟弟那里去了,他常常跟弟弟竞争关爱,和哥哥竞争表扬。老二在任何一个家庭里面,常常都会成为一个很有意思的人,要么发展得非常好,因为小时候就有强烈的竞争意识,不用承担家庭的很多责任,更有空间发展自我;要么非常叛逆,会走和家庭期待相反的路。很多家庭的老二常常考上大学,或者能够到城市里面工作,老大就踏踏实实在农村里干活。

阿德勒还认为,家庭总会把功能分担到四个或者五个孩子身上,老大不能担当表率时,比如他不爱学习、淘气、贪玩,家庭会迅速把期待放到老二身上,放弃老大,那时老二就成了老大,开始承受家庭正面的情绪和伴随的压力。同样,家庭还要选择 替罪羊 ,在四个或五个孩子里找一个较差的,把所有捣蛋的事情都归结到他头上,这个角色会由老三或老四承担,常常不是最小的一个,如果最小的一个的确很淘气,也可能是他。

亲情是把双刃剑

第二章 空间无价小结

亲情就像母亲的裙带,在我们小的时候,给我们亲密依恋、安全与归属感。随着成长,孩子们渐渐有了自我意识,有了自己独特的情绪体验,对生活与行为方式也有了自己的选择。当孩子把眼光投向外部世界,步履维艰地走向社会的时候,寻求与他人丰富的友情,认同新的生活模式或精神榜样,看起来要比亲情更重要一些。其实,亲情依然留存在人类意识的下层,像心灵的摇篮,抚慰着孩子们疲惫的心。亲情是孩子们心理发展的原动力,有三个最重要的自我要素在亲情的呵护下形成:依恋体验,产生爱和被爱的能力;客体关系,获得依赖与独立,并拥有信任他人的能力;自我认同,协调自卑与自尊,创造与发展的能力。

有些时候,亲情也会给我们带来烦恼。 妈妈的裙带 太短,亲子之间易于形成 纠结 ,孩子与父母的脚步常常绊在一起,甚至摔倒,让孩子觉得自己是亲情的包袱。孩子面对未来踌躇满志的时候,过于牢固的裙带会限制孩子的社会化发展,让孩子们觉得亲情似乎在控制他。另一些时候,孩子们会把在外部世界体验到的不安、挫败、恐惧、敌意投射给父母,以为一切都是亲情惹的祸。其实,孩子们不知道,对亲情的愤怒是在磨砺自己的情绪能力,学习识别、体验、释放与管理这些情绪,人才能变得成熟。看看自然界,看看小老虎与兄弟姐妹、父母之间的打斗,你就知道那小家伙在锻炼自己求生的本领。

不管父母对孩子多么厉害,内心都被爱所驱使,恨也是爱的同义词。爱孩子爱得过分,把孩子纳入自我范畴,忘了彼此的边界,以为孩子的问题就是自己的问题,内心一刻也不能安宁,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好的父母能够妥善利用亲情这根裙带,该放长的时候放长,该松开的时候松开,容许孩子去创造他自己崭新的未来。不过,让孩子离开自己,并不是一件很轻松的事,孩子与父母双方都要体验那种分离的痛苦。由于害怕这种痛苦,亲情会无意识地创造出隔离与误解,以此来对抗依恋与关系的纠结。彼此对关系的愤怒越来越明显,冲突升级,分离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我们不得不承认,许多内部的冲突都有非常的意义,关系依恋越厉害的家庭,孩子与父母的冲突也越激烈,不然分离永远不能实现,孩子也永远长不大。这里,我们要感激亲情的伟大,不管遭受到多少来自孩子的误解,当孩子需要的时候,亲情总是那么义无反顾。

再来说说孩子们的事,孩子的许多问题是成长的问题,他们在每个阶段都可能会犯一些与年龄相关的错误。不过,父母要记住:犯错是孩子的权利!亲情有一个自然的倾向,就是父母不能容忍孩子犯错误,以为犯错误的孩子不是好孩子。其实,敢于犯错的孩子是很有希望的孩子,只能适应成功不能适应挫折的孩子,反倒是没有出息的。亲情还有另外一个倾向,就是父母以为孩子一定要严加管理,不教不成方圆。其实孩子就像一棵小树,给他时间和空间,他自然会抽枝拔节,变为国家的栋梁。等待孩子长大是每一对父母都必须认真面对的事情。当然,我们也观察到有些亲情存在着伤害,孩子们在亲情互动中伤痕累累。其实,很多早年来自亲情的心理创伤,其根源还是自己,心结总是通过自己慢慢地赋予意义来形成。由此,我们把成长的烦恼归罪于父母,逃避本该属于自己的责任。

如何来解释父母给予孩子的压力、不信任与否定是很重要的。首先,孩子要理解父母的动机;其次,要知道否定的情绪只是亲情中一个小小的部分,亲情涵盖着最坚贞、最伟大、最不离不弃的全部人类情感,不要因为一棵树而失去一片森林。有时候,孩子们会依恋双亲中的一个,排斥另外一个,以为一个对自己好,另一个对自己不好。其实,两种类型的关系都是很重要的,一个溺爱孩子,另一个就会变得苛求,这是均衡的要素。我们该感谢的不是那个喜欢溺爱孩子的人,而要感谢那个敢于苛求的人,因为在亲情中他同样失去很多的东西,比如共情、依恋需求、正面感激、积极情绪等。

亲情永远是孩子成长的动力。尽管在一些时候,亲子间的互动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矛盾,但父母只要保持平和之心,再叛逆的孩子也会在亲情的抚慰下回归。同样,孩子们只要保持对父母的尊重之心,亲情间再激烈的冲突也会化于无形。但愿亲情随着时间慢慢沉积在孩子们的内心,沉积下的都是金子,仿佛丰富明亮的矿脉,开掘不竭,让孩子们的心灵永远承载着人类伟大亲情的滋养,并且闪耀着人性的熠熠光辉。

第三章 成长的烦恼

理解万岁

青春期的变化与家长的技术

社会工作者、心理工作者、医生和研究青少年的专家,都会谈到 青春期 的概念,一般会把孩子从少年到成年这个阶段定位为 青春期 。现在孩子成熟都比较早,青春期会从十一岁半到十四五岁,女孩比男孩早一点,有近半年到一年的差别。提出青春期的概念,是为了在青少年教育上起作用,但实际上,过多的关注青春期,反而使青春期的问题变得明显,因为人的视觉有一种创造力,关注什么,什么就变得明显,容易被扩大。在50年或60年以前,没有提青春期的概念,国际上也没有谈到青春期,但很多青少年都在健康成长。现在有了这个概念,医生、青少年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便开始对青春期的孩子作研究,总结出了很多问题。

研究认为,青春期的孩子常有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逆反,孩子和爸爸妈妈之间的关系会突然恶化,过去非常依恋,跟爸爸妈妈都很亲密,现在爸爸妈妈碰他的头不行,进他的房间不行,碰他的东西也不行,他开始为自己的权力较劲。这样的孩子在社会上常常有攻击性,有敌意,带有批判性,看什么都不惯,都觉得不好,不完美。实际上,这样的孩子有完美主义的内心追求,只不过是以否定一切的方式来表现的。

第二个问题是双向性,青春期的孩子藐视权威,又盲目崇拜,两个倾向同时存在。比如说,很多追星族都是青春期或者青春后期的孩子,他们内心藐视权威,否定一切,又盲目崇拜;他们有时有极端的道德感,喜欢谴责,有时又极端无视道德,会做一些违背公众道德的事;他们勤奋,同时又懒惰,遵守纪律,又破坏纪律。在遵守纪律和破坏纪律里都找到快乐,在盲目崇拜和否定权威里都能享受到快乐。其实,孩子的成长动力正隐藏在这种双向性的矛盾中,不管破坏还是创造,孩子都充满激情,这是快乐的动力。

第三个问题是追求神秘主义,有的孩子会神神怪怪的,喜欢看侦探片、鬼片,嘴里会谈迷信,包括宗教、十字架,甚至有些孩子会把两个笔捆成十字架,做祷告。追求神秘主义的背后是对世界好奇,从书本和父母教导中看到的世界太过乏味,孩子通过追求神秘来自娱自乐。当然,其中也存在很多自我暗示的、夸大自我的、获得超能力的、成为权威人物的青春期梦想。

因此,心理学一般认为青春期更好的说法叫 过渡期 ,过渡期是流动的概念,它表示孩子正在走过一个阶段,处在过渡的过程中,而不是已经形成了结果,它有时间性,不是永远的,更不是定型的。

家长如何面对青春期的孩子

技术一,要表现出适当的无知。

孩子十岁前,妈妈扮演的是一个无所不能的角色,是孩子强有力的后盾,给孩子安全感很重要。孩子十二岁青春期来了以后,这样就不行了,孩子十五岁后如果还表现出无所不能,什么都懂,孩子都要听我的,就极其糟糕。首先要把自己从权威的角色上放下来,应该说: 妈妈不太知道你们现在想什么,要做什么,你需要妈妈什么样的帮助,详细告诉妈妈好不好?

青春期的孩子要建立自己的权威、尊严,往往尝试着攻击家庭的成员。我们要做一个选择,既然孩子不再想当孩子了,自己就要慢慢从家长的角色中引退,在某些家庭,父母也可以来扮演孩子。青春期孩子的价值观有些看起来是很荒诞,但是要倾听他、尊重他,孩子就会逐渐变成大人,他慢慢会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不应该干什么。如果家长采取查书包、偷听电话、偷看日记等方法,结果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孩子为了讨好父母继续扮演孩子的角色,产生了心理学上称为 退行 的现象,放弃成长的权利,变得幼稚化。这样的孩子即使能考上清华北大,也是生活中的弱者,只能当一个普通的人。为什么?因为他放弃了成长的权利,他的情商差。另一种是孩子选择反抗,因为他觉得如果我不能挫败父母,我就长不大。很多孩子逃学不是因为不喜欢学习而是为了反抗父母,父母希望他好好学习,他就不好好学习,看父母怎么办。因为他知道只有这样才能挫败父母,父母可以替代他做决定,但无法替代他学习。当然,并不是孩子有意识这样想,而是他不上学引发父母改变了权威的角色,愿意开始倾听并满足孩子一些心理需求的现象,引发了孩子从这个事件的象征意义中得出上面的判断,大约有10%的孩子会这样做。

技术二,对孩子好奇、保持兴趣。

兴趣是什么?兴趣是对孩子欣赏的态度,不管孩子做什么,都要让他感觉到你对他有兴趣。如果在一个部门当领导,对大家保持兴趣、好奇,就会是受欢迎的领导,如果满脸都是价值判断、好恶,别人跟你在一起就会觉得不舒服。父母要把价值深藏起来,给孩子一个彼此冲突、矛盾、多样的价值混乱时期,不要忙着帮孩子找到所谓正确的道路,那样可能适得其反,孩子失去自我的判断力与鉴别力,不能形成自我的 亲情文章3篇;又至母亲节--梁继璋写给儿子的一封信--陪孩子长大来自宝贝,妈妈好笨啊,这种事情都不会,你能不能教教妈妈? 孩子肯定会特别高兴,当你慢慢地表示出对游戏感兴趣的时候,孩子也许就会慢慢失去对游戏的兴趣。原因是孩子玩游戏的潜在意义是在有限的环境里寻找与父母分离的空间,如果母亲也要玩,孩子的兴趣就会大减,当然严重依恋游戏的孩子除外。

我遇到过一个咨询者,他女儿是哈韩族,家里摆满了韩国的东西,韩国影星的照片贴得到处都是,女儿染着黄头发,吃韩餐,学韩语。一有韩国歌星演唱会,女儿旷课也要去听。父亲是一个公司的部门经理,非常着急,问我怎么办。我就向他建议,你也装着是哈韩族,也把韩国明星照片贴在卧室里,也放韩国歌星的歌,也装着学韩语。结果他女儿就把韩国明星照片收起来了,头发又变成黑色的了,为什么?因为孩子需要和爸爸妈妈有区别,他一放韩国歌星的歌,女儿就特烦, 怎么又放韩国的歌啊?! 知道为什么?孩子其实是在表现逆反情绪,爸爸不让我哈韩,我偏喜欢,看你怎么办。这表示她在长大,有了全新的自我,如果我们不压制她,反而认同她,她逆反的动力就会终止。

技术四,不管孩子提出什么不合理的、荒谬的要求,决不能马上驳斥他。

对孩子提出的不恰当的要求,要说: 你的想法不错,很有意思啊,不过我能问一下你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能告诉我你进一步的计划是什么吗?你能告诉爸爸妈妈能帮你做些什么吗? 这样的提问可以帮助孩子澄清自己的想法,如果你拒绝他,他反而会坚持。当你坐下来听他计划的时候,他就会发现自己什么计划都没有,需要的只是爸爸妈妈认同、接受他的想法,不一定要实施。如果这时驳斥他,他反倒一定要实施。家长可以先说 yes(是的) ,时机成熟的时候再说 maybe(也许) ,尽量不说 no(不行) 。很多青春期的孩子会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过分的要求,其实真正的目的不是要实现要求,而是要看爸爸妈妈的反应,是不是真的在意他,尊重他。

17.重视孩子的需要

爸爸妈妈不爱我

我是河北农村的,性格比较内向,生活完全控制在父母手里(我家是君主制度)。也许是因为性格的缘故,我显得很沉默,不爱说话,所有的悲伤与快乐都是一个人独自承受。

很小的时候我就令所有的人不喜欢,长辈们对我失望到极点,经常无缘无故或是为一点很小的事情让我爱尽屈辱、嘲笑和讥讽。这一点让我心痛无比。我的自尊心很强,最怕的是父母一次次的辱骂我,所以经常夜里独自流泪,痛哭失声,他们不理解我让我非常痛心。这个倒也算不得什么,可是今天他们开始狠狠地指责我的性格,经常因一件小事就拿我的性格不好、不适应社会来强迫我,如果我不高兴他们就说都是在教育我,为我好。他们总拿我和别的女孩相比,当然对比的主要是开朗的、会说话的,总说我怎么怎么不行,他们为有我这样一个性格的女儿经常觉得苦不堪言,甚至会说因为造孽才生下我。他们要求我活泼开朗,爱说爱笑,社会交方面也要拿得出去。

其实我不是那种软弱的人,我只是什么都很信赖别人,没有主见,但是我总觉得世界上再没有谁比我更失败了。面对父母的这种爱,他们所给予我的评价,我觉得非常无助,经常做噩梦,请老师帮一帮我!

从这封信可以看出,这个家庭的亲子关系比较纠结,孩子太在意爸爸妈妈的看法,爸爸妈妈太卷入孩子的行为。实际上,一个发展比较好的家庭,每个人都有独自的个性,并不那么追求一致,但发展不好的家庭因为都缺乏独立的个性,就会高度追求一致性,要求大家都一样,彼此没有界限才会让人感觉亲密。这个家庭的父母希望彼此一样,大家都纠结在一块儿,不要有区别,不要有差异。所以孩子表现内向爸爸妈妈就不认同,觉得孩子应该开朗些好,殊不知越希望孩子外向,就越对孩子内向行为敏感。其实孩子在某一年龄,内向和外向是同时存在的,父母关注内向,孩子的内向就被稳定地发展了。父母内向,感觉内向不好,对孩子的内向就更敏感,结果会把问题搞得很复杂。而且,这样的问题可能还在于父母,他们不知道每个人都会慢慢地选择自己怎么生活,以什么方式来生活,父母的介入干扰了孩子的自然成长,影响孩子对自己的接纳,并削弱了孩子作决定的心理能力。

父母对孩子的个性作评价要非常小心,心理学认为亲子关系中存在一种双重束缚。什么叫双重束缚呢?比如爸爸妈妈批评孩子不开朗,会导致孩子更不开朗,由于孩子更不开朗,父母就更批评她。所以孩子怎么做都不行,如果努力地表现开朗那一面,爸爸妈妈又会说他不够或者认为他并不是真正的开朗。父母不明白,正是他们过多的要求,才使孩子变得不开朗和内向。在这样的批评中,父母觉得是为了孩子好,孩子却感觉被伤害,在观念上是为孩子好,在心理层面却挫伤孩子,就像是一种悖论。这就是亲子教育的陷阱,这样的陷阱是掩藏着的,看起来没有什么,实际上孩子时时刻刻能体会到挫败。

很多学者强调要夸孩子,但不能胡夸,让孩子觉得夸奖不那么 值钱 。夸奖孩子是一个心理技术,夸奖不只是语言的夸奖,更多的是表现出美好的态度 爸爸妈妈对孩子的认同态度,比如信任,对他充满着兴趣,而且对孩子的存在感到幸福。如果父母喜欢说 不管你怎么样,只要你健康快乐的活着,我们就觉得很满足 ,孩子就会无意识地想让父母满足,会有事没事也喜滋滋的,凡事都愿意往好的方面想。父母喜欢说 孩子你必须好好学习 ,虽然是表达关心和督促,态度上却让孩子读到 如果你不好好学习,爸爸妈妈就不喜欢你 ,那么,学习在本身的意义之外,有了更多的意义与压力,孩子对学习厌烦就会是早晚的事。父母无条件地接纳孩子,不管他聪明也好,愚笨也罢,都无条件接纳,孩子就会按照天赋的能力顺利发展,甚至会比别的孩子更有创造力和自我感。即使是一个非常聪明,非常能干的孩子,如果父母总是有条件,有选择地接纳,孩子就需要把自己割裂,分出什么是好的,父母喜欢的,什么是坏的,不被喜欢的。他要花出精力来处理,就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成长与学习。那么,是不是可以老夸孩子?不!孩子不能无条件地夸,夸也会夸出毛病来。夸什么往往也意味着在否定孩子另外的什么。所以,接纳、欣赏孩子比语言的夸要好,夸是寻求孩子与父母价值观念的一致,接纳、欣赏可以存在双方的价值差异。语言上的表达会给孩子误解与错觉,接纳他、信任他的态度是不容易被曲解的。

信中这个孩子说了很多父母如何不喜欢自己,其实有一个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父母总想按照自己心中的样子去塑造她,实际上是父母太喜欢她而失去了理智。其实,爸爸妈妈拼命地批评她,从内心来说是焦急,他们觉得孩子内向不符合社会要求和人际原则,担心孩子的竞争力会比较弱,实际是在担心孩子,只是爱得过度了。他们无意识地想替代孩子去生活,希望孩子像自己这样,或者像他们心中想象的那样去生活,而忽视了孩子自身的权利。从动机来讲是非常好的,是爱孩子。女儿一定要觉察到爸爸妈妈不是讨厌她,不喜欢她,恰恰是太喜欢她才会变得焦躁不安,没有办法。

这个女孩真正的问题是过度认同父母,试图让父母满足,忽视了自己的需要,也忽视了自己的能力。现在来抱怨父母是缺少对自己的觉察,其实只是她一直在让权,让父母对自己的介入太多,现在她又把全部的责任推给父母。心理医生可能会引导她意识到要摆脱困境,需要重建一种观念系统,看到自己个性中的优势,并把这封信看成自我觉察与分析,与过去告别,重新发展和评价自己。

有些时候,孩子可以在父母亲面前表现得更加主动一些,让爸爸妈妈的担心减弱,给他们传递与以往不一样的信息,表现出认为爸爸妈妈说的有意义、有价值的态度。比如,主动和爸爸妈妈交谈,谈自己的想法,或者表现出有些事情必须由自己来决断,让父母听从自己的安排,让爸爸妈妈看到孩子是可以信赖的。信中谈到爸爸妈妈越批评她,她就越弱,这是一种让权,她放弃了自我的决策能力,转而依赖父母,以为这样会好,结果却更糟。她表面上一直在服从,内心却在不满、痛苦,结果是更有压力、更弱、更内向、更不能作决定。她什么都让爸爸妈妈来决定,什么都不说,等爸爸妈妈说了她才动。这种做法看起来是顺从父母,实际上却让自己与父母卷入一种循环关系,越来越糟糕。结果爸爸妈妈还认为自己预见对了,孩子真的被她的内向给害了,甚至为了帮助她再加一把劲,反而火上浇油。其实孩子不是被内向害了,而是被父母执著的观念害了。

18.创造独立空间

男孩和继母的冲突

有一个男孩在节目组下班的时候打来电话,他说我的问题不是跟亲生父母的关系,而是跟继母的关系。他说自己的亲生母亲由于生病过早地就离开了他,爸爸其实很爱他,继母没有出现的时候,也没有觉得自己缺失太多,爸爸既当爸爸又当妈妈,很多需要都可以满足他,爸爸是一个工作能力很强的人,事业不错,他觉得挺幸福的。可是爸爸肯定不能一直这样,后来有一个非常年轻的女性出现在爸爸的生活里,爸爸就跟他说,我可不可以再婚?男孩说,当时我非常开明,我说爸爸也要有自己的幸福,没有关系,可以。我很痛快,爸爸于是很感激我。我原以为跟这个陌生的女人相处挺简单,但是没有想到,这个很年轻的女性以前没有做过妈妈,进入到我的家庭之后,甚至还有一些孩子脾气,所以和我之间发生了很多冲突。比如说有的时候,可能餐桌上有一盘两个人都喜欢吃的菜,就会出现一些挺尴尬的局面。爸爸就像带着两个孩子,这个儿子一方面就觉得这个女性怎么可以这么像小孩?因为她毕竟是自己的长辈。另外一方面就觉得爸爸太累了,太辛苦了,凭什么要找这样的女性?爸爸好像不但没有减轻负担,反而更加累了。

除此之外,这个男孩还说,跟继母相处的确不太容易,不是简单地以心换心就能够相处好。他说他曾经做过很多努力去接近继母,关心她,尊敬她,但得到的结果并不好。他说是不是继母的人格有问题?个性有问题?还是和继母相处的确是一门学问呢?

我们知道,一个家庭里面住的都是有血缘关系的亲密的人。相对而言,继父、继母则像家庭的一个闯入者,是陌生人。不管是继父还是继母,首先会使家庭的亲密关系发生变化。本来在母亲离开后,爸爸和儿子慢慢会建立一种亲密核心,维系家庭内部的稳定。继母来了以后,爸爸和儿子就得分开一些,总得有一个空间让继母进来。孩子因此必须放弃一些权利,他要意识到继母来了以后生活是会变化的,假如他希望继母来了不变化,还像过去跟爸爸那样好,这个想法显然不成熟。实际上,一旦继母来了以后,这个孩子就应该退出来,让爸爸和继母有足够的空间来过他们的爱情生活。

电话里讲到继母比这个男孩大不了多少,她跟男孩的爸爸在一起,容易在男孩心中引起混乱。十七岁的男孩正处于内心很复杂的时期,性的好奇与冲动常常会被激发。一方面他要维系对母亲的尊重,不会那么快地接受继母;另一方面需要感觉安全,压抑对继母的好感。这些都是伦理焦虑,为了平息这些焦虑,与继母保持边界就很重要。对继母的不喜欢,攻击或贬低,都可以获得边界感。

加上继母跟男孩差不多是同龄人,男孩要叫她阿姨,这也会引起男孩的愤怒。继母作为妻子来讲,会跟男孩的爸爸开玩笑,疯、闹、撒娇、调情等等,本身是夫妻间的正常行为,但在男孩看起来则不正常。如果是爸爸和自己的妈妈这样闹,他也许能接受,但是跟另外的女性,他会觉得很不舒服。这是角色混乱,男孩不容易把继母看成长辈,他的内心就会分裂成两面 接受或否认,这样他的视觉就会受内心影响,特别在意继母的行为。假如继母的行为不像长辈,那么她作为长辈的角色就更加不能建立起来,混乱就会继续。因此男孩对继母很挑剔,把愤怒投给她,看到她很多缺点,都非常自然。通过攻击来表达态度,设立边界,男孩就会重新找回自己的角色。

继母走进家庭后,父亲应该和她有独自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他和继母的情感生活不会受到儿子的影响,也不会被儿子感觉到。同时儿子也要有空间,可以不受继母存在的干扰。父亲要把握好这两个空间,不能让它们过多交融在一块儿,交融会有象征意义,即家庭中的两个男人需要娶一个女人回家,父亲需要爱与性,儿子需要照顾关心。父亲要学会在跟这两个人同时交往的时候,设立边界,不要在孩子面前跟太太打情骂俏。当然继母也要学会有孩子在的时候,要像成年人一样生活,继母要矜持、庄重一些,避免让男孩受诱惑,产生反感。当然,在他们夫妻自己的空间里,想怎么疯怎么闹都可以。孩子与父亲和继母在一起的时候,也要摆出小辈的身份。单独和继母在一起时,要有分寸与节制,不要希望继母来讨好自己,也不要去讨好她,平等对待就可以。单独跟爸爸在一起时则还可以像哥们儿一样很亲密,这样的话这个家庭就容易和谐。

父亲要做到这些是需要精力和时间的。实际上在很多家庭里,父亲在工作、挣钱,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因此娶来一个太太放到家里,儿子只能和继母作伴,他们不是做朋友就是做敌人。但是做朋友会有伦理问题,比如说,十七八岁的男孩有性意识了,而继母常常是一个年轻、漂亮、有情感的女性,他跟继母太近会不太好。因为他跟继母很近,就会产生焦虑,担心自己会不会产生坏念头、坏想法,尽管这些想法是很自然的,但作为一个没有经验的男孩会有罪恶感,害怕这些本能意识。同样,继母也要考虑这样的禁忌,实际上这是一种乱伦禁忌。一般来说如果男孩大了,就不会鼓励他和年轻继母有特别亲近的关系,而是应该保持距离。

大概在半年前,节目组还接到过女孩的来信,也是类似的问题,说和继母相处不好。她说,开始,表面上两个人处得都挺好,继母愿意对她好,她也愿意对继母好,可是后来她就发现继母总是在邻居面前说她坏话,有时还会在父亲面前说自己如何不好。她听到后觉得继母很虚伪,从前对她好都是假的,那以后两个人就很难再相处了。

其实女孩和继母的关系和男孩的不一样,女孩的爸爸带来另一个女孩,家庭关系更加混乱。为什么?由于这里没有伦理的禁忌,竞争和控制父亲会更加白热化。同样,父亲对女孩的情感和对继母的情感有时也很难分清楚。有时,父亲也是因为分不清对女儿的感情,才匆匆地娶个女人回家。继母来了竞争自然开始,基本上没有协同的地方。如果两个女人年龄差距大还好平衡,差距不大的话,父亲自己有时也会混乱,仿佛两个都是女儿。有些时候他会不清楚对妻子的爱和对女儿的亲密感。因此有时父亲会对女儿很厉害,这并不是不爱女儿,而是要澄清自己。

对女儿来讲,天生和妈妈有对父亲控制的竞争,妈妈要是离开了,她失去了对手,继母会成为新对手。对男孩来讲,和继母的关系会与女孩稍稍不同,男孩都渴望女性的温暖,希望得到女性的照料,这种渴望会比对父爱的渴望高得多。所以,如果继母像妈妈,男孩很容易和她搞好关系。

一般来说,男孩容易和继母搞好关系,尤其是继母主动接近他的时候。男孩都比较宽容,容易接纳,除非继母完全无视他,在父亲面前撒娇,或者干一些孩子气的事情,男孩才会瞧不起她,会因为瞧不起而不愿意接受她。如果继母的行为很大方、得体,对男孩关心也很得当,既不过分,也不疏远,那么男孩就比较容易和继母相处。尤其是继母关心照料孩子的生活,比如帮他做饭、买衣服,点点滴滴的很多方面都照顾到,男孩就容易和她很亲。女孩就不容易和继母相处好,因为女孩自己可以照顾自己。很多女孩小时候跟妈妈的关系不好,就是因为妈妈管得过多,所以反感妈妈。女孩从小就会管理自己,继母来了以后,对她并没有很大的帮助。从文化角度来看,女性的内心和男性也不一样,虽然表面上看女性是弱者,但实际上心理学家研究后发现,女性其实是强者,她的内心就是一个家。

但不能因此就说女孩和继父的关系一定容易相处,为什么呢?因为继父带有危险性。每一个有性觉醒的女孩,在有性意识的时候,任何男人对她而言都有危险性。一个陌生男人走进她的家,本身的危险就非常高,女孩为了使危险等级降低,常常对继父产生攻击性的欲望。比如,对自己说 我讨厌这个人 ,内心就能安定下来,会觉得不那么危险,也会认为继父不会对自己有什么影响。尤其是青春后期的女孩,十六七岁到十八岁,还没有完全形成成熟的性意识的时候,和继父的关系容易出现混乱。如果她和继父太亲密了,也会产生伦理焦虑,减低焦虑的心理策略就是把继父当作敌人。

跳出这个家庭,从普通意义说,父亲也不能够希望继母爱自家的孩子像亲身的孩子一样。尽管很多道学家都认为,继母应该比对亲生孩子还要好地对待过继来的孩子。但站在人性立场上,这是不太可能做到的。事实上,自己生的孩子和别人生的孩子,内心感觉肯定不一样,所以不能够强调继母一定要对孩子好到像他爸爸一样,这样做其实对继母不公平。

李子勋支招:如何与继父继母相处

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在跟继父继母相处的时候,需要注意些什么呢?第一,尊重。要尊重这个人,接纳他(她)的身份。第二,善待。除了竞争之外还要学会关心他(她)。第三,最重要的一点,要学会有距离。因为毕竟不是亲生父母,应该保持距离。保持距离是为了减轻内心焦虑,和继父或继母过度紧密会使问题出现更大的麻烦,保持一定的距离很重要。总之,善待他(她),关心他(她),知道分寸,明白他们和亲生父母不一样。

对孩子来讲,心里难免会失落,没有陌生人的时候,跟自己亲生父母的关系很密切,继父继母来了,好像有一部分

爱就失落掉了,这是必然的。建议孩子在父亲或母亲再婚以后,学习放弃一些权利,更加独立自主,更懂事,替自己的亲人争争面子。在继父继母面前有礼有节,父亲或母亲一定很高兴,很感激。当他们在一块儿有些显得亲密的时候,就找个合适的理由回到自己的房间。肯定要有一段时间感到失落,普通的孩子一般要经过三到六个月,自己就处理好了,新的家庭生活也变得自由和满足。如果三到六个月以后仍然不能解决问题,就需要跟自己的亲人谈一谈,看看怎样来解决。孩子也可以逐渐寻找社会情感,学习过积极的自我管理的生活,把亲人托付给继父继母,加快自己的社会化。

实际上,单亲家庭有一个 纠结 的危险,如果只有爸爸或者只有妈妈,害怕失去亲人就会牢牢地控制亲人。孩子会放弃很多东西来讨好亲人,这种纠结会使他完全失去社会化的动力,不愿意和人交朋友,总是回家看爸爸回来了没有,妈妈回来了没有。父亲或母亲重新结婚,则可以破坏这样的纠结,帮助孩子成长,让孩子知道自己是独立的,最终还是要和爸爸、妈妈分开,单独生活。来了新的家庭成员以后, 纠结 自然松开,对孩子是好事。

19.无条件地接纳

我在伯父家长大

我是一个人前活泼、人后流泪的女孩,在家里是老大。因为我不是男孩,所以才几个月大的时候,父母为了生男孩,让奶奶带着我到处躲,结果后边几个也都是女孩,后来为了保住父亲的工作,他们把我送到了伯父家,这样我就一直喊着伯父爸爸,喊伯母妈妈。

伯父有两个孩子,一男一女,而我就成了第三个孩子,他们非常宠我、疼我、珍惜我,以至于养成我现在很霸道的性格。在那里我生活了六年,可以说这六年是我人生最开心、最难忘的时光。七岁的时候我回到了亲生父母的家里,他们告诉我这才是你的爸爸妈妈时,天真幼稚的我,说什么都不愿意叫他们爸爸妈妈,不过,我还是得生活在他们身边。在六年级时,我告诉他们想回到伯父家,但是被他们说服了,又不情愿地留在了他们家里。后来有好几次我想偷偷回去,都被他们阻止了。最严重的一次是在去年,我又说出了这种想法,结果挨了一巴掌,还被踹了一脚。但是当时我非常坚持,气得他们要跟我脱离关系,那时我想无论怎么样,都一定要正视自己的感觉,就算伯父不要我,我也一定要脱离他们。我以此相逼,最后他们才将我送到了伯父家。虽然说现在回到伯父家了,但是我仍然非常痛苦,因为伯父每天都劝我,让我回去,所以我现在整天都哭。

我想问一问李老师,像我这种情况的孩子多吗?我该怎么面对自己内心情感的冲突呢?

其实,她的亲生父母应该能理解,这个孩子生下后几个月就离开了他们,她的整个成长过程都是和伯父伯母在一起,自然会和伯父伯母建立非常亲密的关系。

孩子在两岁或者五岁以前,和谁接触,就最容易和谁形成亲密依恋,这个亲密依恋在自然界有一种 印刻 作用。比如,经常看到电视中有这样的镜头,一只小鸭子或一只小鸡,它孵出来,睁开眼睛看到是人,就会把人当妈妈,会跟人走,闻人的气味,跟着人就像跟着妈妈一样。孩子在两岁以前也会有心理印刻的效应,一些孩子一岁前就请保姆,被保姆天天带着,以后他会离不开保姆,保姆走了孩子就变得很沉闷,很痛苦,甚至没有活的欲望。

这个女孩的伯父伯母一直带着她到六七岁,陪她度过了心理发展的最重要时期,她所有的亲密依恋和她所形成的情感对象,都指向伯父伯母。突然让她转到父母亲身边,任何人都不容易做到,除非她没心没肺。她和爸爸妈妈建立感情,像跟陌生人建立感情一样,只能在以后的生活里慢慢培养。随着她一天一天慢慢长大,明事理了,会懂得尽管在伯父伯母家长大,但是爸爸妈妈一直爱着她,思念着她,也给她抚养费。现在回到爸爸妈妈身边,爸爸妈妈对她很好,这时候她慢慢会把一些情感投到父母身上。但伯父伯母依然是她心里的父母。在关键时刻,痛苦的时候,第一反应还是伯父伯母。孩子小时候不在爸爸妈妈身边长大,要真正和爸爸妈妈产生亲密会在十六岁以后,度过逆反期,爸爸妈妈仍然温柔坚定的爱她,她会慢慢表现出一些深层次的亲密与依恋。

孩子在六到十二岁这个阶段,相对来说心理发展是比较安定的,没有很大的起落。六岁以前很多东西都已经完成了,包括决定他终身的个性、行为色彩、情感模式、亲密需求等。七岁以后,即便她和亲身父母发展一点情感,那种亲情并不深刻。爸爸妈妈要认同孩子,必须明白孩子有困难,不能要求孩子在身边就一定要依恋自己,就要跟自己亲密。要学会等待,最好的等待就是让孩子慢慢地度过心理认同期,等他慢慢把父母亲认同为自己的父母。

比如说,写信的这个女孩首先要和伯父伯母产生距离,虽然现实距离已经产生了,女孩走开了,但心理方面还要接受分离。伯父伯母不能像以前那样关心她,她内心会很困难,也许还会不停打电话联系,无意识地想保持亲密感。要应对类似的情况,爸爸妈妈首先要接纳孩子对伯父伯母的感情,甚至鼓励孩子去那个城市看望伯父伯母,放假的时候给她机会,让她满足亲密的需求。他们要明白孩子见伯父伯母不等于不爱亲生父母,见伯父伯母是因为她有亲密需求,这个亲密需求决定她内心的完整与安全感,周期性地回到伯父伯母身边黏一阵子,内心可以得到满足。如果父母完全拒绝她跟伯父家来往,封锁伯父家的消息,反而会使孩子不安,她会慌乱,不能踏踏实实地,有可能每一天都过得不好。爸爸妈妈一方面鼓励孩子和伯父伯母保持亲密,另一方面还要扮演好爸爸好妈妈的角色,给她很多关爱,尤其是要无条件地接纳她。这样,孩子的情感就会慢慢重建与回归。真正的回归有一个前提:孩子没有与父母产生隔阂。如果她回到家的这段时间跟爸爸妈妈不亲近,爸爸妈妈就伤害她,比如像刚才说的爸爸妈妈踢她打她,再想回归就会很难。孩子的内心永远会有孤独感。

有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个案,有个妈妈因为 文化大革命 必须到山西劳动,就把孩子寄养在姥姥家,孩子当时还不满一岁,在姥姥家一直待到十三岁,要读中学才回到爸爸妈妈身边。爸爸妈妈在山西劳动时还生了一个女儿,妹妹从生下来跟爸爸妈妈一直没有分开,和父母特别黏糊,感情非常好。姐姐十三岁回到北京读初中,感觉跟他们三个人不是一家人,自己像个外人,从来不叫爸爸妈妈,一直到她二十五岁结婚都没有叫过。女儿在外面说 妈 说得很自然,一见了面, 妈 字就吐不出来,莫名其妙地内心特别紧张,非常焦虑。每到放假她就跑去看姥姥,叫姥姥叫得很亲,一直到姥姥去世。

这个个案中的那位妈妈后来对两个孩子非常平等,给妹妹买什么就给姐姐买什么,而且还更关注姐姐。否则姐姐永远会觉得不平等,认为爸爸妈妈就是爱妹妹,不爱她。

写这封信的女孩处在 双向情感 里,当她回到伯父伯母身边,会想亲生父母,觉得这样做对亲生父母有点残忍。回到亲生父母身边,又觉得对伯父伯母不公平,没有报答养育的恩情,孩子内心希望对两方面都好。如果她真的回到伯父伯母身边,也不一定还会那么安定,因为她已经知道真相,不可能像过去那么坦诚与简单。孩子在把亲密感分给爸爸妈妈和伯父伯母的过程中,会有摇摆,一会儿会这样,一会儿会那样,父母得允许她摇摆,给她支持。实际上,这个女孩并不是完全排斥父母的,她只是需要时间。她现在摇摆在两对亲人之间,但这种现象不会永远持续,她会慢慢选择主导,在那个地方待下来。一方面,会保留对伯父伯母的情感,关心他们,报答他们。另一方面,她会稳定,和自己的爸爸妈妈结成亲子关系。父母一定要让孩子自己去完成这个过程,不要着急,也不要沮丧,往往越想努力改善关系,孩子回归的时间越延长。换一个角度想,有两对父母在疼爱自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如果这种幸福感建立起来,女孩就可以接受自己的情感变化,学着把两边的父母都当亲人,人生也会变得更加丰富。

李子勋支招:给孩子一个安全的港湾

孩子在心理发展过程中是从亲密关系里获得安全感的,如果小时候知道被爸爸妈妈遗弃,或者因为工作等原因被放在另外一个亲人甚至陌生人那儿,在他慢慢懂事的时候,就会有自我挫败感。孩子会对亲近关系不信任,不信任爸爸妈妈,埋怨爸爸妈妈不能够保护他,把他扔给陌生人或者年老的亲人。这种感觉是对亲密关系的怀疑与否定。一个孩子缺

乏与亲人的依恋,成年后对亲密关系可能就会没有足够的自信。安全感的形成是通过与父母的依恋关系得到的,如果得不到,就会对亲情不信任。不信任亲人,会泛化到与社会保持距离,不让人靠近自己,或在较亲近的关系中感觉紧张,甚至出现社交的恐惧。

当然,成长的选择是多种的,尽管早年生活可能会给孩子带来亲密需求发展的弱点,但是人总是有选择的,每一个人都是自由的,早年的生活并不能决定孩子未来的一生。童年只是给孩子一个基础,就跟小学是中学的基础一样,但是小学学习不好不意味着中学就学习不好。所以如果孩子五岁以前没有建立起来亲密感,或者安全感不够,在他以后的成长过程中还可以慢慢重获安全感,青春期,青春后期还有成年期,每一个阶段孩子都会面临重要的选择。孩子觉得以前对爸爸妈妈亲密感不够,就会更多地投情,更多地关心父母,内心就不再茫然了。慢慢地,他会发现在社会中跟朋友的关系也不那么焦虑了。在心理治疗中,许多与家人处理不好关系的根子,就在与父母的关系上,处理好与父母的关系,会发现与家庭的关系也好了起来。

时间是很重要的,父母要有耐心,给孩子稳定的关怀、更多的关心,和无条件的接纳。时间可以帮助孩子觉察、感悟,并做新的选择。

20.帮孩子建构乐园

迷上游戏的儿子

我的孩子从小就对学习无所谓,如果在班里考得不太好,我们说他 你怎么考得这么差呢 ,孩子会说 还有比我更差的 ,好像没有什么上进心。现在孩子已经上初三了,但是最近在同伴鼓动下,开始迷上玩电脑,整天泡网吧,我们非常着急。后来他父亲害怕孩子由于总泡网吧会结识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就在家里给他买了一台电脑,这样孩子就不去网吧了。但是慢慢发展到孩子的生活全是电脑,整天在电脑上玩各种网络游戏,通过网络游戏结识了一大帮网友,手机、QQ号总是不停的需要用家里的电话去充钱。他父亲觉得 这怎么可以,你上网已经很花钱了,而且费精力,现在又结识这么多没有见面的QQ上的朋友,花着大量的钱,又不挣钱,最关键的,这是不务正业 。于是他父亲非常生气,找孩子谈话: 你玩是可以的,为什么没有时间观念?! 父亲还说: 我最瞧不起的就是一个不能够管理自己的人,你应该知道现在该做什么。 但是令父亲没有想到的是,这次谈话以后,儿子变得不搭理父亲了,好像交流也不是很多,而且还开始装模作样了。父母钥匙一响,儿子就把电脑关了装作学习,父亲一走,儿子又把电脑打开玩。我们非常生气:难道我们的儿子天生就不是一个爱学习的孩子?为什么他对学习是这样的态度?

我经常在诊室碰到孩子玩游戏的情况。一个初三的孩子,玩游戏肯定入迷,因为游戏里有快乐体验、冒险体验、恐惧体验和很多愉快体验,现在的网络游戏做得美轮美奂,让人身临其境,格斗、冒险、T作战、战略、竞技等游戏都让人着迷。孩子在游戏里可以幻想自己是英雄,是一个世界与命运的控制者,这正符合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的非现实狂想。人都是从自我中心发展来的,尽管十四五岁已经知道世界不是唯自己存在的,但内心仍顽固地存在一种梦想,认为自己对世界是最重要的。游戏让孩子重温孩提时代的梦,出现一种虚幻的自我求证,证明了自己的强大和做统帅的能力,不要说孩子。在模拟世界里面驰骋疆场,杀死敌人,做从来没有做过的事,做生活中不敢做和不敢想的事,连我也一样会对游戏着迷。

现在很多国家,不仅是中国,包括日本、美国都在讨论游戏的问题,担心游戏会毁掉一代孩子,希望像电影一样对游戏进行分级。游戏都是大人做出来的,是一种大人的神话,游戏中隐含的文化观念也是适合大人的。但是,对大人是一杯美酒的东西,也许对一个未成年孩子就是毒药。而且,每一个孩子长大都需要和环境结合,需要和同龄的孩子来往,需要在社会上或者到现实生活中体验各种东西,比如说到农村看看庄稼,或者跟小鸟和动物玩等等,但目前的游戏可以完全把孩子控制在电脑面前,使他失去很多社会实践,与现实社会的接触越来越少,他的生活越来越超然,他会觉得周围的人跟他没关系,只有游戏里面的人物才跟他有关系,他完全生活在虚拟世界里。

现在很多青年教育的学者也在谈游戏的问题,他们有几种观点,一种是对一些孩子说 不 ,不让玩游戏。另外一种观点认为,游戏是开发孩子智力,滋润心声的,游戏可以补偿孩子情绪,比如说孩子在生活中没有快乐,游戏会给他快乐,让生活很有意思。孩子有愤怒与攻击性,游戏帮助他释放这些情绪。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游戏就是一个社会,在游戏里照样可以培养人际交往能力,提高智力等等。其实,最重要的是,游戏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游戏规则不同,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价值系统发展。现实世界是法律与道德系统,游戏是强者与资源(装备、生命值)体系,取胜的方式不一样。

游戏的确有它的双面性。现在都市里自然环境很少,在这样一个社会里,游戏不仅弥补了部分社会功能,而且还开辟了新的规则,孩子可以在不完全符合主流道德的游戏里面为所欲为。很多西方学者认为电脑道德能破坏现代人的道德水准,会让现代人以自我为中心,在道德意识方面出现问题。此外,游戏还给孩子带来了现实感问题,现在很多孩子相信信息,他不相信看到的、听到的,但相信电脑里或电视里出现的。孩子的思维和电脑一样,他宁可相信游戏里面的东西,相信电脑里面看到的而不相信生活中发现的。所以我们必须提醒孩子: 虚拟游戏虽然快乐,但它在很多方面都会妨碍你,削减你的能力,分散你的精力,使你变成一个不现实的人,变成价值观念有些混乱的人。

怎么对待迷上游迷的孩子?具体来看信里提到的这个孩子,游戏成了主导他生活的快乐,他的父母可以考虑如何用别的快乐代替孩子玩游戏得到的快乐,让孩子拥有多种快乐。孩子除了游戏以外还有其他欲望,比如说运动、打球、和孩子们玩、和爸爸妈妈交谈、学习成绩成为班上前三名等,这些快乐都是孩子需要得到的快乐,关键要看我们怎么鼓励。如果孩子本身不快乐,游戏给他的快乐太多,就容易使他上瘾,但如果孩子本身是一个快乐的人,游戏就不可能把他拴住,因为他的兴趣太多了,他会觉得游戏打多了,好多事干不完,他还有很多其他的欲望。

想让孩子不完全沉醉在游戏里,有三个方面要考虑。首先,要重新帮孩子建构更多兴趣。比如阅读、音乐、艺术,以及交往的快乐,可以跟邻居下下棋,打打牌,这也能增加快乐。第二,要增加孩子某方面的优越感,我们要带着孩子找到他的优越感。有的孩子在生活中一塌糊涂,谁都瞧不起他,但游戏里棒得很,他就只能从这里得到优越感。优越感是孩子成长必需的情绪,孩子需要觉得自己还行,父母就要帮他建构自己还行的感觉。因此,家长在生活中要找到孩子的优点,培养他的优点,让他感觉到自己在这方面比谁都强,一旦孩子形成了优越感,就不会那么强烈地需要游戏补偿情绪。第三,从建构开始就要树立规则。比如说,玩游戏可以,但要有时间概念,周末两个小时,爸爸不仅允许你玩,而且帮你玩,跟你一块儿玩,给你买好的游戏资料,但是过了这个时间,就不能玩,不能开电脑,不能上网。在规定时间里可以和孩子讨论,跟他谈判: 儿子你究竟要上几个小时网,你现在是初三,马上面临中考,要满足你几个小时? 他说五个小时,好,我们按他五个小时,就这么安排,定下来这么监督,并要和他讲: 如果你不能实现,在某个星期破坏规则,本身应该玩五个小时却玩了八个小时,那么连续两周都不能碰电脑一次。 父母可以通过给电脑上锁来约束孩子,孩子开机时必须有父母提供的密码。

强制执行时,如何避免孩子在心理排斥父母呢?要管理孩子的话就需要通过和孩子谈判得到他的认同,而不是不听孩子的说法和想法去强迫他。比如说,孩子需要多长时间,能不能遵守,如果遵守这些时间怎么安排,是每天的下午还是晚上,需要几个小时。谈判好了以后,父亲和孩子达成协定,父母要对孩子说 你要这样达成你就要这样去执行 。实际上,这是锻炼孩子练习自我管理,自我管理就是从小事情开始,如果他能够管理得很好,爸爸妈妈可以允许他一周玩五个小时电话,或者上五个小时网,这样就会达成交流。如果父母说 No ,完全拒绝孩子玩游戏,他就会偷着玩,结果反而不好,倒不如跟他谈判。

李子勋支招:远离虚拟世界

以上这些都是电脑网络给我们带来的问题,但这个问题是不是一定会妨碍孩子的社会发展?实际上,我也不敢说游戏的广泛发展给孩子带来的利多还是弊多。首先我们对人类还不甚了解,游戏的确在改变人的情绪与思维方式,这种改变是否存在一种更大的意义?是否在创建一种新的、适合高科技的、适合于一种更广阔的深达宇宙的思维方式呢?游戏与现实间的差别正在变小,不是现实变了,而是人对现实的感觉变了,人的感觉在主导现实的存在。什么是现实?被人感觉到的东西算不算现实?如果算,游戏世界是否也是现实世界?我们已经意识到,电脑改变了人,网络也在改变人,游戏同样也在改变人,现代人一代一代思维方式都很不一样,我不知道这里面是否也有电脑、网络、游戏这些成分在促进。

尽管有上面的疑虑,我还是要告诉孩子:游戏世界毕竟是虚拟世界,我们可以在虚拟世界以自己为中心,或者做一些平时在生活中做不到的事情,但我们一定要弄清楚,人生活在两个世界里面,一个是内心世界,另一个是现实世界。游戏只在精神世界里是有价值的,是取悦我们的,带给我们快乐,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动力,从那儿学到要成为一个重要的人。但是,我们还活在另外一个世界,即现实世界。现实世界不以个人为中心,以整体为中心;现实世界有自己的规

则,有自己的秩序;在这里你必须有责任,获得和付出成比例;这样的世界是客观的,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你玩游戏的时候是高手、玩家,周围人都喜欢你,但那只是在精神领域里,你在内心世界里是一个高手,如果要在现实社会里也做高手,就必须服从现实的规则和现实的秩序,做一个被主流文化所认同的人。

21.欣赏重于一切

女儿爱美

最近发现女儿有一个问题,以前都是我给她买衣服,但在她进入初中二年级以后,突然自己提出想穿什么什么样的衣服,而且总是说 同学们也有这样的服饰,所以我也要穿 。她每天早晨起来,待在洗漱间里半天都不出来,一开始我们很担心,以为她在里面是不是有什么事,后来有一次当我们推开门的时候,发现她一直在镜子前面对着镜子微笑,做各种表情,给自己梳各种各样的发型。早上上学的时间非常紧张,她在镜子前面还这么浪费时间,我非常生气,当时就训了她。可是并没有奏效,一个月以后,她在书房里看书,我推门进去给她送牛奶,发现她正对着镜子咧着嘴笑,不知道她在干什么。

我非常担心,是不是女孩子进入青春期都会这样?我做些什么能让她把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而不是自己的形象上呢?

照镜子有很强的心理学意义,是寻求主体(心)与客体(身)的对应。一个孩子接纳自己是从接纳自己身体外形、面部特征开始的。对着镜子笑,扮可爱的人是成功地接纳自己或正在努力接纳自己的人。对镜子愁眉苦脸或拒绝照镜子的人,同样是拒绝自己和不接纳自己。照镜子的象征意义是找自己,想知道 我是谁 ,这是一种重要的自我意义觉醒。这个女孩从镜子里找自己可爱的样子,是在喜欢和接纳自己。有时候,年轻女孩开始照镜子也代表性意识的觉醒,意识到自己需要一些美的东西。这个妈妈谈到孩子总是摆出各种姿势、发型、微笑,还对着镜子笑,其实对着镜子笑就是对着自己笑,这需要一定的勇气。我们看到很多人不敢对着镜子笑,那是他是不喜欢自己,不敢认同自己,甚至有人不敢照镜子,因为他看到镜子里面的自己会很难过。太爱照镜子的人多多少少都有一点自恋,自恋是青少年必需的东西,每个孩子都是从自恋发展到去爱别人。如果她爱照镜子,就说明她喜欢自己,这也是一件好事。

这位母亲把照镜子和学习对立起来了,其实这是两件事,尽管在时间上它们可能有冲突,但就事情本身而言并没有矛盾。喜欢自己的人会更追求完美,学习上也要求比别人强。不喜欢自己的人破罐子破摔、不好好学习的可能性会更大。这位母亲看到自己的女儿这样做,一是考虑该给她买漂亮的衣服,考虑她的形象,二是自己也要学着真正开始欣赏女儿,嘴上说出来对女儿的喜欢。父母是孩子的镜子,父母喜欢女儿,女儿就不会太依靠镜子找自我好感。因此,要让她知道不一定照镜子,通过别人的眼睛也能够看到自己的完美。

学习有两种,一种是理性的逻辑思维,一种是感性的形象思维,两种思维都好的人才可能是优秀学生,如果只有一种思维好,就有可能成为书呆子。一个女孩,十三四岁到十五岁的时候,会发展她对自我的想象,对社会的幻想,对人际的敏感,实际上就是在发展她的心理能力,并不值得大惊小怪。

在孩子没照镜子以前,家长的语言和眼睛就是镜子,家长应该很好地使用这面镜子,经常把孩子的优点投射出来,缺点隐藏起来。多提孩子的优点,他的优点就会被放大,孩子知道他有很多优点的话,会变得很优秀。如果总夸奖他是一个好孩子,他的行为就越来越偏向于好孩子,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被标定为坏孩子,他的行为就越来越偏向于坏孩子,这是语言的雕塑功能。实际上这个妈妈应该感到高兴,女孩做作业时,对着镜子笑一笑,取悦自己,可以达成对紧张的缓冲。家长需要跟孩子讲的就是要协调好时间,比如说早上起来,梳妆的时候对着镜子笑一笑,睡觉以前照一照,平时在她的房间里不要放镜子,尤其是不要在书桌上放镜子。因为镜子有很多神秘体验,很容易把孩子的眼睛抓过去,与其预防,不如把镜子拿走。但可以在客厅里放一面大镜子,让孩子能够观察到自己的举止、面容和微笑。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常常拿着放大镜找孩子的缺点,希望孩子把缺点都屏蔽掉,变得越来越好。这种情况从表面上看是家长为孩子着想,实际上家长是在 剥削孩子 。为什么叫 剥削孩子 呢?因为家长在利用孩子发泄自己内心的情绪,包括他们的社会压力、人际压力、对自己的不满意、对事业的不满意。如果家长的很多愤怒没有安全的途径去发泄,那就只能在孩子身上找发泄点,通过孩子所谓的 缺点 把自己的愤怒发泄出来。那是家长需要依赖孩子,而不是孩子需要家长的帮助。

如果家长用成熟的眼睛来看孩子,孩子会是幼稚的,总有很多问题,就像拿大树和小树比,总觉得小树长得不直或者长的位置不对。其实,孩子从幼稚到成熟总有一个过程,不可能天生就很成熟或者很完美。而且每个孩子有每个孩子的特点,家长不能用这个孩子和那个孩子比较,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我国对小孩的教育总是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但欧美国家从孩子小时候起就鼓励他们骄傲,一定要让孩子觉得自己很棒。前一段时间,我的哥哥带着他的孩子从加拿大回来,小孩来到我家唱的儿歌是 我比你棒,我跑的比你快,做事比你好 我听了之后感觉文化的差异太大了,国内一定不会这样唱,不会说 我比你好 ,只能说 你比我好 ,都是大的东西送给别人,小的留给自己。所以我觉得,从孩子小时候起就要鼓励他们信任自己,喜欢自己,认为自己很棒,这会使孩子更容易度过日后的心理困境,不容易发展成自我矛盾、自我冲突的人格。

家长一定要让孩子从小到大都明白他的优点在哪儿,长处在哪儿,让他明白,不管他怎么表现家长都喜欢他,爱他,他是爸爸妈妈的骄傲。至于他有缺点也好,有弱点也好,学习不努力也好,只是某个时间段,某个年龄的问题,不是一辈子的问题。在批评孩子的时候,要学会具体到某一件事情,比如说孩子做了一件错事或者跟别人吵架了,一定不要用 总是 你就是这样 你从来就怎么怎么 这么绝对的词去评价他,否则会带有全盘否定的意味,意味着 你从来不是一个好东西 。家长要说 孩子,你是一个好孩子,好孩子不能老做这样的事 。强调他是一个好孩子,在这个定义下批评他,他会比较容易接受。家长也可以说: 我知道你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你在学习上有没有证明自己的能力哦? 孩子听起来就不会引发逆反,心理上也不容易受到挫伤。如果家长用全面否定的话 你从来都不好好学习 ,或 你根本就不是学习的料 ,就容易挫败孩子在学习上的努力。

心理知识:镜子的秘密

心理学一直把照镜子看成是人类体验自我的重要时刻,连猩猩照镜子都会出现很惊讶的样子,因为它看到自己了。人类在照镜子时产生的内心体验尤其重要,他能通过照镜子发现自我。虽然空谈自我时并不知道自我在哪,但如果通过镜子看到自己的形体,以后对自我的想象就是以自己的形象为代表的,自我人格的发展也以身体为边界。心理医生在治疗当事人时,如果当事人不能够认同自我,比如认为自己不聪明、不可爱,挑剔自己眼睛小了、个子矮了,脸不是瓜子形等,医生处理当事人的这些自我愤怒时,可以鼓励他去照镜子,学习对镜子微笑。但这样的孩子常常不会对镜子笑,他看镜子的时候满脸阴沉,眼里充满挑剔的目光,他讨厌自己。这时候就要让他走到镜子面前,试着露出微笑来看自己。

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很弱,如果家长经常用语言来挫伤他,就等于在灵魂上伤害他,灵魂就像杯子一样要盛满爱,盛满关心,盛满信赖。家长在孩子小时候老是拿话去伤害他,就等于给孩子心灵的杯子戳了一个洞,杯子永远盛不满,

孩子的心永远饥渴,没有自我满足,他的生活也就会永远焦躁不安。家长最好在孩子小的时候保护他,尤其是对待青春期的孩子,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还很弱,很希望父母能够在语言上注意到他们的感觉,少提他们的缺点,少说过头的话,尽可能多地表扬他们的优点和好品质。其实给自己一个微笑,就是在讨好自己,安抚自己。上面个案里的女孩天天对着镜子微笑,应该是一个自我认同不错的可爱的孩子。

22.成长始于崇拜

追星的孩子

有一个特别苦恼的母亲,她说最近自己的女儿出现了一种让她觉得简直是得了精神病的情况:孩子疯狂地迷恋上了外国的偶像明星,受到韩流、日本文化的冲击,喜欢穿大肥裤子,耳朵上扎了四五个耳朵眼。妈妈非常担心,说现在这个孩子好像审美观也出现了问题,而且每次电视上出现这些明星的画面,女孩就在家里尖叫,有时整天张嘴闭嘴都是明星,好像如果不说明星,跟妈妈就没有话讲。女孩在日记里也写上自己如何喜欢某个偶像,如何痴迷。妈妈觉得这个孩子就像 半疯 一样,不知道是不是该带她看一看心理医生。虽然孩子处在青春期的时候,追星或者崇拜偶像,都是必经的阶段,但是这个母亲认为她的孩子表现得太过分,甚至不正常。

一般来说,青少年的行为不是自我节制,而是比较随意。对一个孩子来说,追星表现出朝社会发展情感的倾向,即社会化倾向。在青少年发展过程中,把崇拜的对象从父母身上移开很重要。假设孩子总是崇拜父母或者认为父母是他的权威,那这个孩子就永远不能长大,他会在父母的关怀下变得弱小。孩子到了十三四岁的时候,一般会对父母的权威进行挑战,要进行挑战,就必然有一个力量支撑他,不管这个力量是什么。当然,过去可能是雷锋,那么现在可能就是影、视、歌等领域的一些偶像,这些偶像实际上是社会的公众人物,代表了主流文化或社会标榜的某种东西。比如说 韩流 和日本的一些音乐或者艺术,它们代表了时尚的发展潮流。追星从本质来讲并没有什么,当然我们也的确看到很多青年人过度追星,不吃不喝,半夜就去排队,甚至逃学去追星。但是发生这种情况也并不奇怪,青少年的行为本身就有随意的特点,有时可能会过火一点或者超常规一点,这都很正常。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会慢慢地加以自我调整。

自我调整需要孩子自己来完成,要经过一个阶段。作为家长可能希望孩子一夜之间就成熟,看见摸索着前进的孩子心里着急,就进行干涉,以为这样会好些。可是要小心拔苗助长,好心做坏事。如果家长试图加强管理,使孩子回到过去的样子,看起来好像是做了正确的事情,实际上可能会帮倒忙。从心理学视觉看,家长潜在的欲望是要把孩子管住,控制住,害怕孩子自己做选择,希望什么都是父母替孩子选择。这样可能挫败孩子自己选择的欲望,因为孩子所有的新行为、新选择都是对生活的试探、对成长的体验。如果家长不停地挫败孩子的决定或者欲望,孩子最后就会放弃对社会的探索,产生对父母的心理依赖。甚至上完大学、研究生,仍然要问爸爸 我应该穿什么衣服 ,问妈妈 我怎么和朋友相处 。青少年在十五六岁时有很强的欲望,要接触很多事情,要冒险,去尝试没有尝试过的生活。这些欲望本质来说是好的,尽管这些欲望可能代表了一种非主流的现象,或者是一种在是非观念看来不那么正确的东西,但从心理学来讲,这些都非常有意义,对孩子来说也非常重要。

如果孩子追星,父母首先要认同他,告诉他爸爸妈妈在这个年龄一样会崇拜一些人,只是那个时候社会上比较活跃的人和现在不一样,那时比较崇拜英雄或自我献身帮助别人的人。现在媒体大部分以影星、歌星为代表人物,孩子追星很自然,这个时候孩子如果狂热的崇拜雷锋反倒是不正常,这是时代不同造成的差别,不是孩子境界不高。所以家长要学会方法,先认同,然后再提出问题。比如对孩子周六去看演出会给予支持和资助,但回家后可以建议他把兴奋收敛起来,安心学习。允许孩子买一点歌星CD,选个时间同孩子一起分享,但要求他学习的时候不能听。让孩子感觉到父母理解和认同他的选择,自己只要注意方法和分寸就可以。

家长也可以引导孩子明白,追星是一种个人爱好、个人意愿,在学校的环境里,必须遵守学校的规则。如果孩子在学校里表现得不错,遵守纪律,头发一直剪得短短的,也不擦口红、不戴耳环。那么,在一个特定的追星场所,比如个人演唱会或摇滚晚会上,穿得很前卫,言行很疯狂,就可以允许。这正代表孩子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既能表现另类,又不失身份。这样的孩子很清醒自己在做什么,家长不用担心。

同样,家长应该看一看在现场惊叫、尖叫、高声喊叫的孩子,他们都是十五六岁。更大的孩子较少会发出这样的尖叫声,大学生、研究生或已经工作的人,尽管他们曾经追星,但是过了二十岁以后就不会再那么做了,他们开始崇拜自己,觉得自己才是值得珍惜或爱戴的人。过了疯狂的追星年龄以后,每个孩子都会沉静下来,做一些和现实生活相匹配的事情。父母想到这一点就可以放心,即便孩子现在有点误入迷途,也是有时间性的,他不会永远这样。这种疯狂的超越自我内心控制或者超过父母管理的感觉,会给孩子成长带来很强的动力,他觉得活着很快乐,非常幸福,是一种享受。这样的感受对孩子发展很重要,一个孩子发展得好还是不好,就是看他从生活中得到的快乐是多还是少。如果他总是得不到快乐,成长的意愿就会变得很弱,如果他随时都有快乐和自我满足,就会觉得活着很好,会努力活得更好。所以,家长要明白两点,一是追星有时间性,二是追星的体验对孩子的成长很重要。

有家长说反对孩子追星是担心孩子不肯吃苦,害怕他以后养成爱逃避的性格。实际上,追星是生活的精神层面,每个人都有精神追求,现实社会不管多苦多累,只要精神是愉悦的,就能承受苦难。有些人能够吃很大的苦,就是因为他的精神非常坚定,他自信、乐观、能够感觉到幸福,这个时候再苦再累都觉得没什么。

父母可以引导孩子把追星向精神发展而不是向躯体发展 高声尖叫,让孩子明白可以在这个过程中追求体验式的快乐,通过想象和歌星接近来做自我认同。过去我们学雷锋就是一种自我认同,自己要当雷锋,追星也是这样,孩子要成为公众人物,成为榜样,成为大家喜欢的人。由于喜欢这个歌星,孩子就认为自己和歌星是一类的人,所以要跟他们一样的穿着,一样的打扮,一样地去生活。家长可以告诉他每一个歌星的成功都很艰苦,他们要经过很多的磨难才能唱出来,不是一下就能成功的,需要一年一年地唱,一年一年地练,最后才被认同,所以家长可以靠引导孩子学习明星对成功的执著来鼓舞他们的奋斗精神。

23.关爱的力量

女儿 早恋

我有一个非常乖巧的女儿,今年上高二,快要上高三了,学习成绩一直都不错,形象各方面也不错,是一个很让人骄傲的小千金。可是我非常苦恼,她现在开始谈恋爱了,好像是跟一个高年级的男生,我觉得非常受不了。因为高二对于女孩子很关键,如果学习落下来了,高三怎么办呢?找女儿谈话时,女儿有一些非常激烈的言行,比如我说 你这样做将来耽误了学习 ,女儿就说 你怎么知道一定耽误我的学习呢,他一直在帮我啊,如果说真的耽误了,也不需要你来替我承担 。但是我们做父母的非常焦虑,女儿的成绩确实是在下降,真的不像女儿所说的那样在帮她学习,她从以前班里的前三名现在几乎要下降到倒数了,而且这个时间持续了一两个月了。我本想让她顺其自然,现在发现自己不去干预的话,问题更糟,于是开始把女儿锁在家里不让她上课,但是这样没有起到好的作用,反而母女之间的冲突越来越大,家庭的气氛非常不愉快。像我这样的父母是不是很多啊?我究竟能做一些什么呢?我现在都快发疯了!

首先要搞清楚,是妈妈知道女儿交男朋友,干预女儿造成女儿学习下降呢,还是女儿恋爱引起的学习下降?是女儿学习不好了,寻找原因发现她谈恋爱了,还是父母担心她谈恋爱学习会下降?女儿学习下滑,心境不好去寻找男朋友,还是学习很好,交了男朋友就变糟了?当然,还有一个可能性就是女儿交友与学习下滑没有关联性,只是凑巧发生在同时。这些可能性都同时存在,要看父母愿意选择哪个可能性来解释。选择不同的解释会引发不同的干预行为,怎么来判断解释是否正确呢?只能看干预是否有效。

现在很多孩子都在 早恋 ,好像成熟得越来越早。当然 早恋 这个词并不科学,是一种观念的建构。没有办法说清楚什么是 早恋 ,早到多少算早。从心理社会发展来看,青春期过后的孩子恋爱是心性成长的必然过程。说早恋不好是指早恋可能妨碍学习,早恋可能把握不住界限,引起伤害。如果是前者,那么是社会高度发展孩子的学习能力,忽视了孩子其他发展的错。如果是后者,父母、老师为什么不去教导孩子如何健康的恋爱呢?

有个母亲来找我,说十七岁的儿子把女同学带回家,关上门不让自己进去。事后她做了很多事情来制止这样的事发生。比如找女孩的家长,告知老师把他们分开,和丈夫一起责骂孩子并要他书写保证。可是她恰恰没有做最重要的事:告诉孩子两个人在一起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做了可能会有什么后果。告诉儿子:聪明的孩子要如何管理自己的情感,如何让双方在彼此喜欢中获得学习的动力,如何在两人关系中去促进自己心理成长、成熟。

谁都不敢说孩子不应该发展对异性的喜欢,但一般女孩子喜欢男生了,被发现了,家里常常会全部卷入,主要是担心女孩不会自我保护。男孩还好一点,有的父母会觉得男孩子交女朋友没有什么,不会吃亏,只要学习不受影响,乐得睁只眼闭只眼。其实,就学习来说,常常是男孩受到的影响大。男孩会琢磨怎么去约女孩,女孩则被动一些,心思花的少。当然,如果遇到不爱学习的,爱学习的那一方受干扰较大。

家庭一旦卷入孩子的交友,势必会造成孩子在学习上分心,因为他要花心思过父母这一关。对孩子比较依恋的父母,控制孩子要多一些,所以干预就变得很强,这样肯定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家庭关系宽松的,遇到这样的事,父母比较开明,会给予孩子必要的提醒,孩子的学习虽受交友影响,但不会再增加父母的影响。当然,开明家庭的孩子早恋也不会走极端,不会轻易就做出什么事来。依恋纠结的家庭,孩子为了摆脱亲密纠结,或者缺乏关爱的家庭,孩子为了获得亲密交朋友,反倒容易越界。过早卷入早恋的孩子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家庭情感不和。比如说男孩跟妈妈的关系不好,他渴望女性的温暖,容易喜欢上一个姐姐式的、主动关心的女孩,这就是一种补偿。有补偿要求的孩子有较强的情感欲望,想得到越多越好,会不停地促使两人的恋爱关系往前走。女孩如果没有稳定的亲情,父母不喜欢她,或者父母婚姻冲突,她得不到稳定的安全感,或家庭分裂,爸妈闹离婚,女孩渴望有父爱式的东西,就会喜欢比较成熟、稳定、坚定的男孩。母亲太强大了,总是控制女儿,她 早恋 时会喜欢逆反、胆大、比较异类的男孩,把不敢反叛的情绪通过男友间接表达出来。因为她无意识的想挫败母亲,妈妈不要她干什么,她就干什么,她希望妈妈认输,让妈妈不得不求她,说 女儿,妈妈求你,你不要 。当然,这样的代价有些大。

生活在良好的家庭情感中,女孩即便喜欢上别人,也不会走极端,不会过早与人形成依恋。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十八岁以前,女孩子的初恋多少有些针对父亲,父亲如果给女儿足够的情感,女孩会形成一种情感体验的模式,碰到男孩做过分的事,内心就会有天然的反感。另一方面,与父亲的交往经验也让女孩和男孩交往的时候心理很踏实。如果父女一直是对抗的,女孩在与男生的交往中会过度寻求补偿,对那个男生要求就多,控制的欲望也很强,因而自己付出也很多,越界就很难避免。所以,非理性的、冲动的、不能自我控制的早恋危险因素,实际上掩藏在家庭关系中。

24.换一种视角看 早恋

其实, 早恋 是中国人创造出来的,西方人或欧洲人从来不知道这个词,也就没有创造这样一个词来压制孩子。

心理学认为儿童都有性欲,儿童都要完成自己的性欲才能长大,这是他的快感,他有正常快感的获得方法,不管是对身体的愉悦,还是对精神的愉悦,人活着有快乐才会活下来,不然的话他活着就没有动力了。所以,我们并不认为一个十六到十八岁的女孩、男孩喜欢上异性就不好。这在西方是被倡导的,甚至很多书上会提倡青梅竹马的交往,让孩子从小就跟异性交往,因为从小跟异性交往,他的很多情绪情感会得到补偿。

当男孩还是儿童时,与异性玩乐的欲望,跟和同性一样大;到了少年阶段,他就要跟男孩子竞争,和异性在一块儿,别人玩什么他就要玩什么,女孩子玩的男孩子也玩;到了十六七岁,则会对异性产生朦胧的好感,带有快乐的、密切的甚至性色彩的情感,需要跟异性完成。如果男孩是这样发展起来的,就不会做出什么事,他会按照年龄来完成那些属于性趋向发展的任务。女孩的性趋向发展则是这样的:在两岁时意识到自己是个女孩;到十五岁时开始朝向女孩的兴趣、穿着、打扮发展;到十七岁,基本上要有女孩的整体风格,包括装饰、修饰要有女孩的行为、语言色彩,基本上对男生的喜好就产生了,比如喜欢什么样的男孩,不喜欢什么样的男孩,她要完成这些任务。但是如果假设一个女孩从小不和男孩在一起,在幼儿园就受爸爸妈妈保护,不让跟男生交往,社会也不提供这种机会,甚至家长和亲人会说 女孩不要跟男孩玩 ,这就容易伤害她。到她十七八岁的时候,突然产生和异性交往的欲望的时候,会觉得很糟糕,会有羞耻感。很多孩子其实并没有开始做什么,只是喜欢某个异性,就觉得这样很不对,担心影响学习,结果学习真地被影响了,精神状态也很糟糕,这是一个心理自我建构的过程。客观的说,看到自己的孩子喜欢男生的时候,暗地里应该感到高兴,因为孩子的性别发展是成功的,没有出现问题。如果女孩子十八岁还讨厌男生,不跟男生来往,甚至穿着像男孩一样,剪短头发,搞不清楚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父母才应该担心。

从中国的社会环境来讲,站在现实角度判断,我们不能像西方社会那样鼓励孩子早熟,或者有意的暗示孩子去做那样的事情。东方文化讲究传统、教育,所以家长不鼓励孩子这样做,但是发现孩子有这样苗头的时候也不要横加指责,可以说: 女儿你开始喜欢男生了,爸爸妈妈很高兴,但是我们还不太清楚你是怎么来处理这种情感的? 这些都可以和孩子交流,如果家长首先是接纳的态度,女儿就愿意跟父母说,孩子总是依赖爸爸妈妈的,他们愿意跟爸爸妈妈讲。比如,女儿说男孩约我到哪儿去,爸爸妈妈可以说 这个地方可能不太合适,我们还不太了解男生的家长 ,也可以跟她说, 你们现在最主要的是学习,就在学校交往,离开学校后可以各自回家 (学校有老师管着)。这样的交往适合中学生,在学校大家比较默契,我需要什么你帮我,而且彼此说说话,互相安慰,有一点亲密感,等于增加了上学的动力。总之,可以跟孩子讨论,但是不要制止她、把她关在家里、让她保证。有些家庭让孩子写保证,保证不跟男孩子来往,会激发孩子的愤怒,她一愤怒行为就容易失控,结果反而更糟。

如果女孩受到爸爸妈妈的创伤,也许就会找男孩来补偿,她说家庭怎么怎么她,男孩子内疚,就对女孩更好,关系反倒被促进了,结果一些家长担心的事情就会发生。所以,家长在处理这类问题的时候,如果女儿真的出现这样的情况,一定要用爱把她拉回来。家长要是让孩子觉得在管制她,反而会害了孩子,早恋很可能从本身还比较理智的状态变成不理智,变成和父母的对抗,成了战争,不仅孩子会爱的过头,学习也肯定会垮下来。

女儿喜欢一个男孩,如果爸爸妈妈觉得这个喜欢是对的,可以提醒她, 喜欢这个男孩,是可以的,但是,我们未来还有很多不可知的东西,比如考上什么大学,这个男孩能不能考上,还有男孩考上大学是不是和你一样,大学四年,男孩子接触很多女生 ,等等。家长要向女孩灌输情感是对的,喜欢他也非常好,但是喜欢不代表未来,喜欢只是现在对这个男孩很认同,跟他有亲密感,不能代表未来;谁也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变化,谁都不能保证谁,也许你会变化,你到了那儿去会觉得很多男生比这个男生优秀。可能性很多,家长只要告诉孩子可能性就够了,而不要说恋爱一定会影响学习,恋爱是坏的事情,是糟糕的事情。如果家长这样告诉孩子,势必会引起冲突,她的内心会两难,产生分裂性的痛苦。或者觉得跟爸爸妈妈的关系变糟了,爸爸妈妈突然变成恶魔了,原来都是很好的,对她百依百顺,现在突然厉害起来,板着脸,孩子会出现焦虑,这种焦虑能使她的学习垮下来。

要提醒高中的孩子,这个时候学习是第一位的。父母要觉察到孩子是青春荷尔蒙引发的对异性的好感,这并不是坏事情。同样还要知道这个年龄的孩子容易产生的一些冲突性的、体验式的、情绪化行为。即便犯了什么错也要原谅他。父母要理解自己年轻的时候,也是从这个年纪开始关注异性。真正的问题是家长把孩子的情绪活动或者情感活动和他的学习活动对立起来了,认为孩子只要有任何学习以外的思想或者爱好,可能都是影响学习的。事实上,学习活动对一个十四五岁的孩子来说的确是重要的生活内容,但不是全部,孩子要成长,发展的技能有很多,不管是行为上的技能、知识上的技能,还是情绪体验方面的技能,都需要发展。因为 成长 概念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一个孩子要成长起来,是全方位的,他的情绪或者他的喜好都必须要成长,这些成长不仅不影响学习,反而可以促进学习。也就是说,一个孩子各方面成长都好的话,他的学习自然会成长的好,而且学习的成长和其他的思维活动或秘密活动的成长并不矛盾,那是一个很好的互补。

有些家长喜欢看孩子的日记,会因为看了日记里的某些情感活动而替孩子担心。其实,如果只是在日记里面记一些东西,并没有因为情绪或情感使他无法去学校,或者无法学习下去。父母不要认为这两件事情是对立的,因为对立的思维是一种简单思维,很多事情并不是互相抵消或互相限制的。对立的事物中其实都存在着和谐,一种并存的和谐。

亲情文章3篇;又至母亲节--梁继璋写给儿子的一封信--陪孩子长大爱情语录_幸福语录_爱情有关的句子

父母发现孩子有情绪或者情感活动的话,可以从几个方面认识这件事。第一,要重新评价对孩子的前期印象,过去认为孩子在这方面像白纸一样,现在要重新定位。孩子开始有这方面意识了,这标志孩子在成长。第二,父母要意识到孩子有这样的情感活动,但孩子没有经验,要考虑他需不需要指导,要想怎么使孩子愿意和我交谈这一类的事情,或者我怎么诱导他跟我谈一些关于情感成长的事,把我的经验和我的担忧告诉他。父母要寻找机会促成一次交流,在孩子比较盲目没有经验的情况下,给予指导。第三,指导方式不是强行的而是朋友式的,或者是旁观者建议的方式。比如说,父亲和儿子交谈时,可以说, 我在十五岁的时候,曾经喜欢一个女孩,这个事情肯定还很痛苦 ,可以讲自己的故事。让孩子对情感发展形成前期预警的能力,他要知道对女生的好感会随着年龄成长慢慢淡化。如果孩子可以把恋爱看成生命中比较愉快的回忆,就会慢慢把自己的投入、精力、心情做合理安排。因为他知道依照爸爸的经验,小时候喜欢三个女孩都是单相思,没一个有结果,他慢慢就会评价自己情感的重要性。

最好不要偷看孩子的日记、看孩子的日记可能会发现好多你不了解孩子的、陌生的甚至备感担心的一面。很多家长偷偷拿来孩子的日记,咨询心理专家,因为就像擦油灯擦出一个巨人,家长不知道如何再把它收回去。

首先,青少年的心理体验非常直接,也非常真实。孩子成长以后开始形成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总需要客体来作投射,比如说他把日记上锁或者把自己的抽屉上锁,就表示这和爸爸妈妈没关系,尽管他的身体和他的生活仍然和爸爸妈妈接触很频繁,但他需要保留自我,这是他成长的需求。如果一个孩子到了十四五岁还没有这样的需求,我们认为他是自我意识延迟。父母要保护孩子这样的表现,当他们产生自我感觉的时候,父母应该感到欣慰和高兴。第二,父母不要轻易地翻孩子日记。青少年在日记里的话都是深层的东西,深层的东西不是理性事件,如果父母以价值判断它,会对青少年表现在日记里的自由自在的思维接受不了,过于担心。其实,青少年没有社会化以前的思维活动完全是比较感性的,比较自我中心的思维过程,或者叫 情绪体验 。这种情绪体验只是和这个阶段相伴随的东西,比如说十五六岁很狂妄,藐视权威,也可能盲目崇拜权威,肯定很不成熟,但他们写在日记里只是在做释放,把思想写下来。父母如果不能够理解这个关系的话,最好不要看。

父母必须要知道,想知道孩子在想什么,其实是在依赖孩子,需要通过偷窥孩子的内心来满足自己对孩子的不确定感。如果父母需要孩子所有的行为都符合他们的愿望和期待,孩子的压力就太大。毕竟,孩子和父母成长的环境不一样,时代变了,经济状态、生存状态都变了,不能让孩子的成长完全符合父母成长的模式,必须给孩子更大的空间。关键是,父母要明白,孩子慢慢长大的时候自然会跟自己不一样。

发现父母偷看自己的日记,孩子也要理解。父母从动机上是要保护孩子,不是要伤害孩子,或故意侵害孩子的权益。父母对孩子的爱常有一种全方位融入,仿佛是在替代孩子生活。但如果把孩子看成或内化成自己,就不允许有一些不符合自己欲望的东西在孩子内心出现。一旦发现,就处心积虑地希望帮孩子消除掉。对孩子的这种爱有明显双向性,一方面保护孩子使孩子不犯错误,或者不犯大错误,一看到小的苗头就把它扼杀了,尽管不好但实际上也有保护作用。另一方面却破坏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影响彼此的信任感,得不偿失。父母为了对孩子心理健康发展做前期干预,对孩子的行为做一些判断,偶尔看看日记也无妨,但千万不要把日记里的事情当真。

早恋有时也是一种资源,不少有早恋倾向的孩子学习很好,两个人互相鼓励、促进。后来都考上好大学。为什么会这样?因为紧张的学习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孩子总需要寻找某种发泄情绪的方式,比如上网、游戏、运动、交友等。游戏和上网容易让孩子上瘾,所以不是好的选择,如果交朋友交得节制,应该是不错的选择。往往孩子都这样,父母怎么纠正某个习惯都无效,朋友稍加指出,立即就改了。交朋友是孩子走向社会认同、心理社会化的重要阶段,交男女朋友,同样也是孩子性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十六岁以上的孩子,从心理发展需要看,应当鼓励孩子交异性朋友。危险在于不能交坏朋友。孩子如果交了一个和睦家庭的孩子、学习好的孩子,早恋学习并没有影响,有时还会是促进。但如果孩子交了社会上的朋友、不爱学习的朋友,无一例外,学习都变得退步起来。早恋交什么样的朋友比早恋本身更值得家长关注。

家长如果发现孩子早恋了,不要忙着去制止,先观察孩子一两周的学习状况,再决定是否要进行干预。如果决定要干预,父母要商量一下,必要时演一种双簧戏也是可以的。父母可以故意去欣赏孩子的选择,说: 有眼光,那是很不错的女孩啊!你要珍惜她哟!要好好学习让她保持对你的欣赏哦! 这是一种资源趋向,凡事先看到好处,故意夸大好处来引发孩子从 早恋 中获益。对女孩,父母也可以说: 那男孩看起来比我们的女儿聪明哟,要追上我们这样骄傲的小公主,不耍点聪明肯定是不可以的。 激发女儿对男孩的幼稚敏感,从 早恋 的混乱中清醒(那个时候的男孩都比女孩幼稚)。把早恋当一种积极的事情来暗示,效果也是让孩子利用早恋的情感来获得学习进步和心理健康发展的资源。

如果我们觉得孩子产生了早恋情感,学习一定要垮下来,这个先占的观念往往会毁了亲子间的交流,也干扰了孩子的内心秩序,自然会危及学习。当然,每个早恋开始的时候,孩子学习都会出现波动,往什么方向引导就是父母要承担的责任。有时候,父母想当然地把成人的恋爱与孩子的 早恋 画等号,以为孩子会整天想着性事。其实,孩子的早恋很像是自我认同,是挣脱自恋(喜欢不同性格的人),或寻找自恋(喜欢相同性格的人)的心理游戏,性欲的成分很少。一般初中生的早恋是过家家,小孩子的玩意儿,不爱也不恋。高中的孩子早恋是寻找学习压力的缓冲、青春期反叛、自爱体验的混合物,实质是把对同性接触的依恋经验转移到异性接触中,只恋不爱。家长要不断的淡化孩子早恋中爱的意味,增加友谊或情谊的味道。

先认同孩子,孩子的防御就减轻,家长更容易观察到孩子的变化,也能及时给予干预,干预技术有三种。

第一,可以建议女孩把对方带家里来,记住家长要把对方当孩子的同性朋友那样来接待,欣赏他,不要怪怪的。往往家长与那个孩子认识,并关系良好,那个孩子就会产生一种道德责任,不敢做过分的事,也怕破坏自己在对方家长心目中的印象。如果你家是男孩,最好不要用这个办法。因为孩子的女朋友得到你们的喜欢,她对男孩的自我保护意识会放松,往往在这样的关系里是靠女孩的自我保护意识才能使关系不发展太快。

第二,女孩子的父亲要对女儿更好,更多陪女儿,形成一种关系竞争。女儿往往更容易接受父亲给予她的情感,也适合这个年龄孩子的心理需求(有时,心理学认为这样做会妨碍孩子恋爱心理成长,但为了孩子考大学的短期利益也只能如此)。母亲要照机会为女儿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站在女儿的利益上,不要强调观点。要告诉女孩儿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能做,哪些地方不能去,当发生什么重要的行为时,如何停止不会伤害彼此的友谊。男孩的父亲要教导孩子有责任,加强孩子对事情后果的预见,以及什么事是绝对不能做的。

第三,西方的父母会给孩子避孕的教育,父亲甚至在男孩约会前为他准备避孕套。这样的做法多少有些默许和鼓励。在东方文化下,这样做是不可取的。因为东方文化对性还看得很重,这样的文化定式会给孩子的性带来很大的心理冲突和压力。但女孩的母亲却一定要告诉女孩这些知识,因为医院里少女怀孕流产的事实在太多。很大的原因就是家长的拒绝,使孩子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责任在家长,孩子不懂,家长懂,但家长却把孩子推出去了。

心理学的常用技术,通常会淡化恋爱的重要性,装作会算命的样子开玩笑地说: 哎呀!你命中注定这一生会有五次恋爱的,真正的那次恋爱是在二十五岁呀。 这是一种暗示技术,让孩子被早恋限制了的感觉扩展到未来,女孩想到这次恋爱并不是她爱情的全部,就会重新去考虑自己当前的利益。如果她觉得这个男孩就是她的一辈子,就容易甘愿付出更多。

除此之外,也会常常改译孩子恋爱的真实意义,说 你对那个女孩的喜欢是为了挫败你的母亲 ,或者 为了完成你与母亲的亲密分离 ,或者说 你得不到母亲的关注在寻求社会补偿 ,等等。这些说法会冲淡孩子爱的意识,打压他的性意识成长,让他重新审视,把关注放在母亲身上。这都是心理干扰技术。当然,这样做可能会违背心理学关于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原理,不过考虑到当事人重要的利益 学习,心理理论是微不足道的。

心理医生对不同的情景会有不同的心理策略,束手无策的父母可以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25.吵架也是因为爱

总挨爸爸批的女儿

我现在高三了,脾气很倔,有点孩子气,平时待人很好,但是一旦急了,总会不带脏字尖刻讽刺爸爸,而且通常都是和我爸爸对着互相讽刺。也不知道为什么,无论我做什么,他都不满意,我得到了 良 他让我得 优 ,我得了 优 他埋怨我没得满分,我得了满分他又说 题太简单了,谁都会做 。我从小就在他的讽刺下长大,变得性情有点古怪,他表扬我的时候,我怎么觉得比骂我还难听呢?他讽刺我我就讽刺他,于是家里总像唱大戏似的,热闹极了。有时候我心情不好就懒得跟他吵,自己闷在屋里,他不求饶我就不理他,久了我都习惯了。

妈妈一出差我就住到别人家,免得吵起来没人劝,可是现在高三了回家晚,我只好住在自己家里。今天妈妈出国了,大概半个月左右才能回来,我强颜欢笑送走妈妈,自己在房间里大哭了一场。也不知道为什么,舍不得对我一直都很好的妈妈吗?我不知道。我很害怕这样会影响学习,可是我不知道该怎么办。爸爸有时想跟我谈谈,可是我一跟他说话,不知不觉就又吵起来了,是谁起的头我们都不知道。前几天我发烧了,爸爸除了讽刺我不会照顾自己之外,一点也不关心我的身体状况。我很难过,都三天没上学了,很烦,请您救救我!

这个女孩的信,大多数人看完了会认为她跟爸爸好像是冤家,总合不来。但我看这封信的感觉却不一样,我觉得她很爱她的爸爸,她的很多哭、伤心、烦恼都是指向爸爸的,而不是指向妈妈。她是在爱爸爸,只是不知道怎么爱,女儿从性格上一定和父亲很像,她跟父亲是一类人,父亲的缺点也是她的缺点。不喜欢爸爸,也意味着她不喜欢自己,所以当一个扮演缓冲调和的母亲离开时,她痛苦得不知所措。

从这样的家庭环境可以看出,妈妈显然是扮演着大人的角色,爸爸和女儿却是在扮演平等的角色,像两个孩子。妈妈常常是和事佬,带有决定性的因素,支撑家庭关系,孩子和爸爸在两头,实际上三个人构成了一种平衡。通常情况下,家庭里很多积攒的情绪是通过父女间的讽刺或者爆发战争来释放的,而妈妈始终表现出一种情绪稳定的样子。这个模式要考虑跟妈妈的个性有关系,也许妈妈是一个不怎么暴露自己的人,比较沉默,一般情况下很少情绪表达,所以孩子和爸爸就不得不偏向情绪非常外露的一面,使家庭情绪得到舒展。看这封信,女儿所有的词都在谈爸爸,谈妈妈的只有两句,而且还说她不知道哭是为了妈妈离开哭,还是为了别人。实际上尽管这个孩子表面看起来和爸爸不和,但她对爸爸的关注要远比对妈妈的多,她只是关心妈妈但很少付出关注,对爸爸却很关注。另外,她在信中提到妈妈经常出差,但没有提到爸爸工作很忙碌、不管她,或者像妈妈一样长期离开她、不在身边。她和爸爸经常住在一起,关系更紧密一些,所以矛盾就更多一些。在中国文化里,打骂都是一种亲密,只有亲密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才会有吵架或打架的行为发生,在陌生人面前或者半生不熟的人面前,大家都是彼此有礼貌的、尊重的,但在亲密的人面前,觉得可以放任一些,可以互相讥诮,可以嘲弄,或者可以有身体接触。

现在分析她跟爸爸的矛盾,他们之间的互动性是怎么形成的。可以看到双方都有需求,孩子想攻击父亲,攻击父亲的潜意识语言就是想跟爸爸接近,不是想把爸爸推开,真正的推开是不理睬,不在乎爸爸说什么。实际上,她的潜意识就是想和爸爸接近,希望跟爸爸再近一些。但她可能有另外一个伦理冲突,十七岁了,她要把爸爸推开,内心喜欢爸爸需要通过攻击爸爸来保持亲密距离。常常我们无意识地做一些事情,比如说有些时候会莫名其妙地喜欢攻击一个人,但是仔细分析发现实际上是喜欢他才攻击他,这在心理学里有一个语言叫做 反向作用 。什么是反向作用?意识到自己在喜欢,但理智告诉自己不能喜欢,无意识就来掩藏这样的喜欢,往往过度表现出非常讨厌的样子。内心有一个态度即心理倾向,担心被别人看出来,那怎么办呢?就故意否定这种态度。比如说自己喜欢权力,所以对权威敏感,无意识的会用一些很糟糕的语言去攻击那些权威的人,让别人看起来是个讨厌权威的人,骨子里却是喜欢、渴望。通过攻击别人把自己内心澄清,来压抑某种心理倾向,就是反向作用。

这个女儿对爸爸的情感就有反向作用。由于妈妈经常在外出差,她有 替母 倾向,觉得她在代替妈妈关心着爸爸。所以在家庭里面常常会形成假象,好像女儿和爸爸才是夫妻,因为夫妻之间经常争吵,但是父母跟子女是不经常争吵的。这里说的不是那种亲密的夫妻,而是指关系意义上的夫妻。在这个家庭里,更多体现家庭关系的是爸爸和女儿,他们两个会为一些家庭事务争论,分享体验,缓冲情绪,释放愤怒等。这种关系会形成 压力 ,对一个十五岁以下的孩子没有什么,对一个有性觉醒的十七岁的孩子,无意识的她就要 撇清 关系,不喜欢父亲是一种自我的心理防御。同样的,父亲对她的讥讽,很难说不是刻意地破坏亲密感,保持关系距离。其实,在这个家庭里,女儿与父亲在关系上的纠结,对家庭关系有重要的平衡作用,争吵也是一种纠结,它是依恋纠结的另一面。所以,争吵讽刺的背后,其实是彼此的喜欢,女儿知道这一点会好受一些。

从另一种角度看,信中说爸爸似乎很奇怪,总在考试得分上反复讽刺女儿,但这封信不是爸爸写的,只能代表女儿的内心世界。女儿认为爸爸在讽刺她,也许走进这个家庭会听到爸爸的话并不是讽刺,爸爸或许是调侃的口气跟她说话,但女儿内心敏感,不允许父亲有一点点坏评价,不管父亲说什么她听起来都像是讽刺她。所以不能通过一个女孩对爸爸的感觉来分析爸爸,这是不中立的。假定她爸爸真的是喜欢讽刺她,那么,可能爸爸和女儿习惯了用这样的方式来交流。我们只知道这个女儿内心建构了一个真实:爸爸是有毛病的,爸爸不关心她,但是,一个十七岁的女儿还在报怨爸爸不关心她,真正问题应该是在女儿自己身上,是对父亲的依恋不能满足所致。

比如她信中提到一件事,说自己发烧了,爸爸还讽刺她说, 你看你这么大的人,连照顾自己都不会 。事实上,这句话不一定是讽刺,说你自己都不会照顾自己,听起来更像是埋怨,是心疼的感觉。假如一个同事发烧了,我们不会说这些话,不会说 你那么大了还不会自己照顾自己 ,因为那样听起来关系很紧密,只能说 你好好休息,快去医院看病 。爸爸对女儿说,十七岁都不会照顾自己,让自己受凉、发烧,可以理解成关心、担忧或埋怨,怎么讲都不会是讽刺。为什么女儿觉得爸爸讽刺她呢?是因为女儿在内心建构了一个形象:爸爸总是瞧不起她,或者爸爸总是看到她的缺点,不喜欢她。这个内心的概念定式影响了女儿的知觉体验,影响了女儿对父亲语言行为的内心解释。我觉得走进这个家庭,可以感觉到爸爸内心对女儿非常喜欢,但是他无法表达。因为女儿总是防御,爸爸会觉得一般的话这个女儿都听不见,只有用比较尖锐的的话来刺激女儿,才能够使她感受到并获益。

怎么来改善呢?女儿和爸爸形成既相互冲突又彼此依赖的关系,这是纠结,首先就要打开纠结。女儿应该减少对爸爸的抱怨,学会管理自我,同时还要学会关心爸爸和妈妈,不要把心态摆在孩子的位置,而要摆在成人的位置。如果她永远觉得自己是孩子,爸爸应该来照顾她,就会有很多不满,会认为爸爸没有照顾自己。但是如果她认为自己十七岁是一个大人了,要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不仅要照顾自己还要照顾好家庭,就不会再期望从爸爸那里得到很多,对爸爸的抱怨也会减少。

也有这样的可能,女儿改变了,爸爸仍然要讥讽她,仍然找女儿的茬,挑起争吵的话,那说明父亲需要争吵。父亲为什么需要争吵?可能父亲内心需要释放一些情绪,比如对母亲经常不在家的愤怒,不愿意对妻子发泄(潜在担心影响夫妻关系,或因为家庭的经济重担靠妻子),转而让女儿来承担。还有一种可能,父亲在外受压制,内心渴望权力,回到家就对女儿滥用教育权。在这些情况下,父亲其实是弱者,他的心理压力、情绪需要女儿来承担,女儿要意识到家庭需要她来承担缓冲系统的角色。

其实事情的关键是母亲。如果女孩从小和妈妈分离比较多,没有形成安全的亲密依赖,妈妈应该补偿女儿的亲密需求。表面看,这个个案中的女儿很依赖妈妈,但事实上,她对妈妈关注并不多,起码在这封信上对妈妈关注不多,所以她就习惯了妈妈缺席。那么,在孩子小时候,妈妈缺席会有什么影响呢?如果孩子在两岁到五岁之间,或者五岁到十二岁之间,母亲缺席,会影响孩子亲密依赖的发展,孩子在亲密的关系里面容易没有安全感。小时候妈妈没有怀抱她,喂她奶,哄过她,照顾过她的起居等等,孩子就会难以形成亲密关系中的安全感,跟亲密的人容易产生隔阂,不能融洽。比如这个女孩,也许小时候跟妈妈的关系比较疏远,她不得不从爸爸那得到亲密感,但男人不容易建立与小孩的亲密,他很粗心,于是就有孩子的抱怨。不能从爸爸那儿得到自己需要的亲密依恋,孩子就会挫败、敏感,慢慢固化对父亲的愤怒,长大以后,会无意识地觉得父亲不喜欢她。

心理知识:争吵的意义

看了这个案例,是不是可以说小时候和父母关系有问题的孩子在成年以后,跟别人建立亲密关系也会出现问题?

从潜意识层面来说,这对父女的战争是有意义的。父女两个人太近,太喜欢,就会激发一种伦理焦虑,这是内心禁忌。如果两个人关系不那么好,尽管身体很紧密,但心里的自由会大得多。女孩长大后,与丈夫之间的关系可能会重演儿时的父女关系,当然这也取决于她找了一个什么样的丈夫。如果他们的关系过于紧密,可以用争吵、讽刺来松开纠结,婚姻关系也会轻松一些。

不过,也不能完全用小时候的情况来判断孩子的未来。实际上,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有很多机会改变自己,重新做抉择。孩子长大以后往往会慢慢接受父母,父母从前为孩子种植的一些观念,尽管遭受过孩子的反感、抗拒,却容易在孩子内心生根、发芽、开花,很多孩子都会选择与父母相似的生活态度。所以不能说小时候和爸爸妈妈的关系不好就会导致他们一辈子不能和解。也许,小时候被爸爸妈妈打,到了十二岁的时候还会恨父母,但到大学的时候可能就会觉得曾经挨打挺温暖的,因为那是父母在爱自己。

第四章:长大成人

很多父母对孩子焦急,不是因为孩子犯了错误,而是他们认为孩子犯了一个错就永远都会是这样。父母把问题无限度地延迟了,他们不知道孩子在青春期的时候,对真实世界的感觉和成年人不一样,成年人对真实的感觉是物理性的,也就是实实在在的,看得见摸得到的才是真实,而孩子的真实则可能是感觉到的。比如说,孩子觉得有人不喜欢他,但那个人可能并不认识他,但是孩子感觉到那个人不友善,他觉得这就是真实,会产生反应。但是,成年人不会有这种想法,他们知道那个人都不认识我,不会有什么不利。孩子却没有这种能力,所以,孩子的真实和成年人的真实不一样,他的真实比较软,不都是实实在在、摸得着看得见的。孩子的真实是感觉的真实,他们有很多的体验是成年人不能理解或者觉得幼稚的。成年人会不理解孩子们的感性,产生 他们怎么会这样想,怎么能这样做 的疑问。

青春期的孩子要长大,就必然带有成长的力量,成长的力量表达的方式不一样,愤怒也算一种。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到大没有体验过愤怒,他第一次体验到愤怒,就是成长。说明他有新的情绪了,情绪体验都是经验,比如说幸福、快乐、痛苦、悲伤,这些都是原始情绪。所谓原始情绪就是和人内心深层有关的东西,一旦孩子体验到,并且能把握这种情绪,比如说他有悲伤,然后他能够处理悲伤,他和悲伤能够协调,他能够一边悲伤的时候,一边做他该做的事情,就是成熟。但孩子刚开始体验愤怒的时候,还没有经验,容易被愤怒控制。

孩子在体验愤怒或悲伤的时候,很多家长都会恐惧,害怕孩子不高兴,认为孩子愤怒是自己做得不好。家长习惯把孩子的问题投射在自己身上,没有想过人类的成长不一样。人们看起来一样,比如说,大多数人平和地长大成人,但还有一些人是靠斗争来长大的,他的成长伴随着攻击性。社会认为应该和谐、忍让,忍让和克己是美德。事实上,人群里总有分化,有一部分人是主流,比较符合文化标定,同时,必然还会有另外一部分人做反文化标定的事情。两部分都很重要,如果没有人做非主流文化的东西,那么主流就不能够被固化下来,因为主流需要被强调。怎样强调?这就要依靠非主流。比如,班上有好孩子和坏孩子,学习好的孩子,客观上依赖了学习不好的孩子。因为班级必然会分化出几个非常好的孩子、一大群中间的、偏上的和几个比较糟糕的孩子,看起来是这几个比较糟糕的孩子有问题,实际上不是。在一个群体里,力量自然会分化的,需要孩子承担不同的角色,当然这和孩子的个性有关联,但并非全部如此。有人充当坏孩子角色的时候,整个系统即这个班级是非常稳定、平衡的。在这样一个平衡的系统里,老师可以夸奖好孩子,批评坏孩子,鼓励中间一大群人积极向上。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好孩子,面对这种情况,家长应该有双重态度,内心认同主流文化标定,同时要考虑到孩子的利益。让孩子自由成长,家长的麻烦会很多,孩子要闯很多 祸 ,家长由于爱孩子,不可能鼓励孩子成为刺头,就会非常焦虑孩子过我的小路于调皮。其实,如果家长在教导孩子的时候,内心不那么焦虑,对孩子的行为有部分认同,教育反而更容易成功。家长应该知道,孩子在这个年龄可能会犯什么错误,犯这些错误可能是必要的,尊重孩子的个别性。当然,不能绝对地谈这些现象,也可能我的孩子在这个年龄需要犯这些错误才能够长大,邻家的孩子不需要犯这个错误也能长大,人是不一样的。但是,家长内心有了认同以后,在帮助孩子摆脱困境,找到更有效的适应社会的方式的时候,就能比较客观,不会教育过当,去 扼杀 孩子。 扼杀 这两个字很可怕, 扼杀 的前提是不能再犯,但是如果不能再犯,对孩子就是很大的压力,孩子要随时地控制自己,如果孩子把精力用在对抗自己的欲望方面,在社会上的竞争力量就会被减弱。

事实上,好多家长并不教育孩子,过去在农村,一家七八个,根本教育不过来,但是他们的孩子成长得很好,而独生子女受的教育比多子女要多得多,但是恰恰成长得不好。过去总是分析,独生子女是不是溺爱,其实有一些不是溺爱,而是关心太多,也就是教育太多,管理太多。只有一个孩子,父母会不能容忍他出错,有很多子女,老大不好,老二还可以好,内心有平衡,就不会要求他们必须成功。事实上,如果父母的很多欲望要让孩子完成,会带来很不好的后果。其实,对孩子的爱,有些年龄要爱的很好,比如说五岁前要拼命爱他,怎么爱都不过火,天天抱着都可以,但是他慢慢长大以后,就要把他放开了,让他自由成长。

26.担忧也需要委婉

高三的压力

我今年十八岁,正在上高三。每天压力非常大,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里都让我觉得很累,我觉得爸妈一点都不理解我,他们总以为我没努力学习,没有紧迫感,总用他们的思维管我。我对此烦死了,可又都是我的父母,没有办法说,只能忍着。有时忍不住说两句,他们就说我大了,不服管了,等他们老了,还养不养活他们呀之类的话。我觉得莫名其妙,怎么会牵涉上这个呢,难道我为自己解释一下就是不孝顺吗?我真不明白他们怎么想的。还有,他们总拿别的孩子跟我比较,我最讨厌他们这样了,难道贬低自己的孩子是他们的光荣吗?我真的搞不懂。

其实我的学习还算可以,用不着这样夸张,让我都不愿意回家了,一回家就觉得脚步很沉重,甚至想离家出走。事实上我还是很爱父母的,只是受不了他们的唠叨,你能理解吗?我该怎么对待我的父母呢?请帮帮我吧,我真有些受不了了。好了,先写到这吧,高三生活节奏很快,分分秒秒都很珍贵,我得学习了。

女孩的烦恼是成长的烦恼。高三的孩子在学校压力已经够大了,当然希望在家庭里面得到减压而不是增压,父母没有搞清楚这个关系。如果家里继续给他们压力的话,他们的生活等于没有一点点轻快放松的时候,不利于情绪的自我调节。孩子面临高考的时候,更需要家庭提供宽松的环境、支持和认同,给他们正面的情绪体验,比如说夸奖、表扬、赞扬,尤其是欢乐融融的家庭气氛,平衡学校里面紧张的氛围。

当然,从整体的青少年心理来看,学习动力不像成年人那么强,目的性、自觉性也不强,父母需要担心,也有督促的责任,但要看到孩子在成长,这些问题只是成长过程中的问题。大部分孩子在十六岁到十八岁的时候有很多的兴趣,交友、艺术、看书,不仅仅是学课本知识,还有很多的欲望,欲望也很分散。家长的督促可能会使他克制自己的欲望,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习上。可以提醒孩子,处在高考的状态不能像平时那样过于松散,人过于松散后,突然要完全紧凑起来学习,需要一个较长的适应过程。所以我们主张高三的孩子不能完全放松,应该有一点点的紧张性,要保持一种张力,这很重要。如果完全的放松,在家里面整天看电视,或者整天看小说,打游戏,看起来好像是为了减轻紧张的学习压力,但实际上可能会让自己的智力状态或者心身状态出现变化,不再适应高强度或快节奏的学习。家长适当的督促是可以的,但这种督促应该是正面体验的,带给他积极观念的督促,让孩子听到有愉悦感。不是一种谴责的、批评的,而是一种关心的、提醒的或者是 共情 的方法。比如孩子想玩游戏,妈妈可以说, 如果我是你也会想玩一玩,但妈妈知道这个时候玩游戏也是紧张的,闭闭眼,躺一躺也许更好 。这样的话孩子会觉得父母在为他考虑,父母了解他的紧张和疲劳,清楚他渴望放松的欲望。

常常会有考生父母抱怨, 不知道是孩子在学习呢还是我在学习 ,自己比孩子还着急。一般来说,家长对孩子的信任是从小慢慢建构的,这是双方面的力量,不是家长一个人的力量。比如说孩子做很多事情的时候,并没有体现他的自觉性、计划性和责任心,始终没有给家长足够的信心,家长就不敢撒手,觉得如果撒手的话,孩子就考不上大学了,对孩子的不信任、不放心就慢慢形成了。到高三的时候,看起来爸爸妈妈对他不信任是不应该的,因为高考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应该信任他,让他有一个空间自己管理好自己。但是从连续的时间来看,如果孩子一直没有给家长足够的信任感,家长在关键时刻必然不敢放手,甚至还会再加一把劲,这是关系的惯性所致。

孩子必须要思考自己为什么让爸爸妈妈那么提心吊胆。如果主动表现出自觉性、自我管理性,爸爸妈妈对他的信任是否会增强。比如跟妈妈说: 我周末回来要休息半个小时,这半个小时我做什么你不要管我,过了这半个小时我会非常认真的学习。 或者说: 在学校上了八节课,我回来要放松一下,可能要唱一唱,闹一闹,你们不要担心,过会儿我会安心地学习。 如果说到做到了,父母对他的管理自然就减少。所以信息是双方面的,对这个女孩来说,首先应该表现出自我管理的色彩来,把她管理的方式告诉爸爸妈妈,并让父母看到有效。如果每次孩子回来放松,必须爸爸妈妈催得不行了才去学习,那么催、唠叨就会被固化下来,只能一直听着爸爸妈妈的埋怨。

这个女孩还面临一个问题,她反诘父母的时候,父母总是把问题上纲到孝顺,这就把一个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中国传统文化是以 孝 为先的,孝道与不孝道的冲突在每个人内心都很强。父母谈到孝顺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传统问题,就是孩子应该依从爸爸妈妈,尊重爸爸妈妈,或者说不能对父母不敬,不能对父母不从,不管他们对与不对,这是传统观念。现在这一代被传统文化约束得少了,主张对父母也要分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更多地会接受社会主流文化价值观引导的生活,不仅仅听父母的。但孝顺毕竟也是一个道德观,虽不那么在意,仍怕人言。这个孩子的爸爸妈妈利用它来作杀手锏,挫败孩子合理的要求。这样的话,父母就可以把不合理的事情通过这种推论变得合理化。

父母可能想当然的以为 从小看老,小时候你都敢对我都不敬,老了对我会更不敬 。实际上,这是没有可比性的,孩子是否孝顺主要是看父母这方,父母对自己父母的态度决定了孩子对他们的态度。高三的孩子需要家庭的安慰,需要家庭在这个特殊的时间段里给他一个强有力的支持,他在学校已经筋疲力尽了,回到家里面最希望耳根子清静些。父母只考虑自己的担忧和焦虑,不管孩子是不是需要,都拼命地说孩子,自己倒是舒服了,孩子却很难受,岂不是南辕北辙?尤其对学习不顺利的孩子,关键时刻家长完全不能批评,宁肯自己内心焦虑,也一定要给孩子强有力的支持,对他信任,给他动力,让他觉得自己还不错,这样他才能够跟得上学习。

到了高三面临高考的时候,不管老师、家长、孩子,他们眼中看到的都是学习。丰富的世界已经变得黯淡和狭窄了,所以孩子在学习上得到认同感、成就感就很重要。十七八岁的孩子需要两个重要的心理体验:一是自我认同,觉得自己不错,当然也包括自控力、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综合起来他觉得自己不错,能够认同自己;第二就是成就感,别人觉得他不错,老师、同学、家长觉得他不错。两个心理体验对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讲是必需的,如果没有,像这个女孩,得不到自我认同和他人认同,就会很痛苦,想逃离现实,实际上她只想和现实离得远一点,并不是真正想走开。基本上所有的人都有逃离现实的幻想,因为人的精神层面和现实总有一定的距离,每个人内心想象或思维的东西在现实中能不能去做,能不能去实现,常常会有很大的差异,这就是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的差异。内心世界相对自由,现实中还得按照现实的原则生活。

对这个孩子的父母来说,要客观评价孩子在学校的位置。自己孩子在努力,别人的孩子也在努力,孩子可能在这样的一个团队里,她的位置就在这儿,如果爸爸妈妈总是挫败她,利用她的位置嘲笑她或讽刺她,就会把她搞得很惨,父母应该想别的办法来补偿孩子对认同感和成就感的需要。可以把视觉从孩子的位置拿开,比如移到学习的主动性上,移到她生活中的主动性上,移到个人爱好啊、艺术啊,或者个人的一些能力方面,孩子对人对社会的热爱方面。尽可能去寻找可以认同孩子的地方,让孩子感觉到爸爸妈妈很爱她,很喜欢她,一看到她就特别愉快。这样的话,孩子会慢慢从别人眼睛里看到自己可爱,也相信自己尽管学习不尽如人意,但总体来讲是不错的,这样她才会有继续投入学习的热情。

父母要意识到,对一个可爱的孩子来说,学习只是一部分而已,尽管这个部分现在很重要、很关键,但就整个生命来讲它还只是一个很小的部分。如果孩子感觉到不管他的学习怎么样,他都是一个可爱的、健康的、完美的孩子,他就得到了成长的动力,最终会成长为一个有用的人。孩子自我认同不能实现,家长不想办法来补偿他的心理需要,反而进一步剥削他,利用他的弱点来实现作为父母的权力,孩子就容易自相矛盾,会在自己内心分离成两个面,互相打仗,这边是 我不学了,破罐子破摔 ,那边是 不行,我听父母的,努力提高学习 。这两个思想老斗争,精力被消耗了,学习效果自然没有内心没有干扰的孩子好。

一个孩子本身在学习上很受挫败的时候,特别渴望得到家长的理解、帮助、支持、鼓励,唯一不需要的是批评。他已经把自己骂死了,这个时候家长还要趁火打劫,结果会使孩子雪上加霜,引发他在学习上面的创伤体验。当然有的孩子 响鼓要用重锤,越打越响 ,但大部分的孩子都很弱,需要父母支持。家长不妨对孩子说, 我们觉得你是有能力的,你可以改善一下学习的方法,或者调整学习时间,一定还能上去 ,那么孩子就会充满新的期望、动力和信心。

即便家长要把担忧说出来,也要等孩子自己度过了考试的沮丧期。孩子因为考的成绩不好或者排名不好,会有一个很沮丧的过程,起码要三天以后,家长在那时候把自己的担心委婉地说出来,孩子才有可能接受。因为到那时,孩子的情绪已经调整好了,对批评不再会是对立、反抗的。如果家长在孩子很懊恼的时候批评他,就很容易让孩子产生反感。反抗的结果会让孩子形成 你越说我就越不干 的想法,反倒不好。

学习是孩子的事,不是家长的事,尽管在东方文化里家长特别替孩子着想,在学习上也是这样,总是认为孩子就要做到这样那样,但心理学并不认同家长这样是对的。从功利色彩来看,家长是对的,他通过逼迫孩子,终于让孩子学习上进了,好像是在帮助孩子,但这种帮助只是一个短时的利益。因为这种帮助是通过挫败孩子或者使孩子失去自我管理能力来获得的,孩子必须放弃自己管理自己的机会或者空间来服从家长的安排,才能得到成绩的增高,这样的成绩提高是一个假象,不见得是真正的获益。从实用主义来讲,父母眼睛看到的就是孩子分数提高了五分,或者排名提高了一位,看起来好像是有效的,但是把时间拉长来看,也许失去的比得到的多。

比如说,孩子小时候贪玩,不管理自己,不想学习,他自己摸索着学会了自我管理,之后他会主动需要学习,想学习。如果在这个阶段,家长一直支持他,夸奖他,赞扬他,认可孩子在学习上的快速进步,那么,孩子就会自然发展到符合并超越他智商和能力的位置,成为杰出的人。如果家长在孩子小时候揠苗助长,替代性的剥夺孩子很多方面的能力,孩子就不太可能成长为参天大树,反而永远都会是一棵柔弱的小树,需要父母的荫庇和滋养。

27.奖励的力量

厌学的孩子

我现在是一名职业高中的学生,开学以后就要进入高三了,可是过了这个暑假我就不想继续以后的学习生涯了。

我心里很乱,我的选择对不对呢?我已经没主意了。上初中的时候,学习成绩还不错,但是上了高中,学习老是跟不上。于是心理防线崩溃了,开始厌学,不管在平时学习还是在大型考试上,老是紧张不起来,好像一切都跟我没关系。前不久,我把自己的想法跟父母谈了,他们非常生气,硬是逼着让我上学,爸爸还跟我讲他的老故事,一直讲到深夜。可是他说的话我一句也听不进去,从这以后我产生了更加抵触的情绪。现在我想问一问李老师,我不想上学了,我的选择对吗?如果说非要继续上学,为什么我就是不想学呢?

我想对这个男孩说:不管你怎么厌学,在你这个年龄,你的社会角色就是学生,这是国家法律规定的。不管你在街上闲逛,在家里傻待着,想学也好,不想学也好,你的身份都是学生。既然是学生,就要有学生的生活,至于学习好还是不好,这是其次的,重要的是保持学生的身份和学习的行为。高中是普及教育,甚至在很多发达国家,大学教育都是普及教育,所以我比较支持你爸爸妈妈的要求。

临床上见到不上学的孩子,总有一些特殊的理由,实际上没有一个理由可以不上学,这是一种对自己的放弃。有的孩子内心产生了对学习的抵抗,有的孩子只是对父母愤怒,通过放弃读书来挫败他们。有时是有意识的,有时是潜意识的。这个孩子在信上谈他的学习一直不成功,他总是学习不好,所以无法为学习兴奋,一谈到学习他的整个大脑皮层都是压抑的,甚至有现实隔离感。觉得自己好像跟学习分离了,为什么分离?是因为他在学习这个行为上没有得到奖励。

从行为学派的行为知识来讲,一个孩子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得到奖励就会继续做下去,还会不停地想做同样的事情。如果他学习好还是不好都能得到心理上的支持,老师总找机会表扬他,认为他尽管在班上学习不好,但对班级非常重要,孩子也会慢慢投入班集体。一旦他投入到班集体中,愿意融入了,就必然会在学习上努力,他要为班集体争光,学习也慢慢好起来。快乐是人发展的动力,要让他体会到快乐,事情才会做下去。这个孩子学习方面得到的快乐太少,对他来说,学习是很痛苦的事情。如果成年人每天去上班总挨老板骂,再高的薪酬也会撒手不干,因为他不快乐。作为孩子,没有对环境的选择权,不可以轻易更换老师,更换同学,更换学校,更不可能更换父母,于是只能不去上学,或不回家。

父母要更换自己,因为要解决孩子的厌学只能先改变自己的态度。先想想孩子厌学是否是因为和父母关系不好,是否是对自己强权的愤怒。实际上,孩子不上学的时候,家庭的权力会发生扭转,很强势的父母可能会变得虚弱起来。父母什么都可以替代,唯独替代不了学习。这种时候,不少家长会哀求孩子说: 我求求你,你就去上学吧! 希望这类父母知道,要帮助孩子回到学校,就要改变和孩子的关系。

有时,学校也会有不讲理的时候,当孩子抱怨老师、学校的时候,父母不要忙着压制自己的孩子,以为这样做就可以让孩子改变对老师和学校的态度。其实,很多孩子只是抱怨而已,见到老师还是毕恭毕敬的。家长应先跟孩子共情,装着问孩子 要不要爸妈为你伸张正义 ,孩子都会说 爸妈你们不要管 。哪个孩子都不希望父母无事在学校出现,这是自尊心使然。但父母这样说,孩子就觉得父母是理解他的,他对学校的气就消了一大半,转过来会想起学校的好。遇到一根筋的孩子,父母就要在认同他的同时,为他分析行为的利弊,让孩子自己选择。个别孩子闹意见不去学校,帮他请个假,让他泄气的行为合理化,这样他回到学校后学习的道路就平坦多了。

引导这个个案中的孩子有两个办法。一是引导他对某一知识感兴趣,比如对数学或文学。孩子到某一个年龄的时候都是文学青年,对诗歌、文学特别来劲,这就是学习的动力。让孩子希望发展自己,感觉知识就是力量,相信掌握了足够的知识就会变成强人,帮助孩子愿意学习。二是培养孩子的欲望系统,这很重要,欲望往往是成长和学习的动力。比如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将来要做什么,在社会上扮演什么角色。要让他明白,并不是成绩好才会是有用的人,每个人都是重要的,独一无二的,被社会需要的,这样他才会顶住挫折,努力发展自己。社会是多样化的,有很多可能性和机会,关键看发展。让孩子找到自己比别人强的地方,让他有成就感,一旦有这样的感觉他就可以补偿自信心,内心就能平衡,发展就不会停滞,也不会逃避学校、放弃学习。

28.拓宽成功之路

有一些父母抱怨,孩子对自己的要求很低,认为上大学没用,当个小老板就行了。其实我们不能说这样的孩子就不好,这和不想学习的孩子是有区别的。比如说,孩子要成为一个小商店的老板,以后想做大老板,这说明他急切地想成功,证明自己。孩子可能认为读高中、大学、研究生、博士生,出来都老了,只想像比尔、盖茨一样自己创业,不明白为什么爸爸妈妈不能认同。这一方面与父母用普遍性在思考,而拒绝特殊性,或不相信奇迹,不信任孩子有关,另一方面还和社会文化有关。自科举制度以来,大家都觉得跳龙门、中状元才是光耀门第的事情,认为每一个孩子都必须走读大学、进大企业这一条路,另外的路都是不成功的。

一个多样化的社会提供了很多成功的可能性,不仅仅是读书。在美国和欧洲,很多孩子并不是先上大学的,有的上了大学,也会工作、生活,慢慢地去修学分,最长的在北欧一些国家可以修十年才拿大学文凭,但是这十年他都在工作,或者自己成立公司,体会生活。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国际化,一个成熟的社会必然要倡导多元成长的方式,并不一定非要鼓励每一个孩子都一定要考上名牌大学,一定要去哈佛才是有出息。这种传统文化给青少年带来的压力太大,杜绝了孩子的其他选择,给了父母比较狭窄的视觉。家长可能有家长的理由,如果孩子没有学到足够的知识,将来就只能给别人打工,怎么在社会上立足呢?事实上,孩子追求知识的路是永远没有止境的。一个十六岁或十八岁的孩子开始打工创业,也许二十岁会去读大学,读夜大,甚至出国深造,都有可能,他在生活中遇到困难,自然会回过头来想真正需要的应该是知识。

社会技能不见得是在学校里面学到的,很多技术工种甚至包括艺术都是社会传承的。文化多样性决定了家长要打开视觉,衡量孩子能力的关键是看他是在逃避还是在发展,有的孩子高中毕业以后不想马上上大学,而想投入现实生活去奋斗,他觉得自己充满了无限的力量,有的孩子只想躲在家里面玩游戏,不想去工作,不想去学习。家长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孩子想工作,要知道他究竟为什么要工作,是不是特别在意自己的权力。家长可以用间接的方法告诉他: 其实你还是在逃避,只是利用了工作作借口。 如果孩子真有成长的计划,内心有成长的模板,家长应该跟他讨论,有多大的可能成功,如果要成功的话,还需要做什么?指导孩子认识到他现在想成功的可能性太小,还要读完大学才行。这种方法给了孩子自己选择的机会,对孩子来说就和一刀切的拒绝完全不一样了,孩子也更容易接受。孩子想马上成功,成为重要的人,常常是欲速则不达,因为他的基础不够,储蓄太少,能力太差,他的理想难以实现。家长要帮助孩子来完善他的计划,帮他少走弯路。

孩子在学校有三个基本功能,一是学习,增长知识。不管爱不爱学,或多或少总是会学到一些东西,尤其是文字和算术,总不能一个东西都不会写,一张报纸也不能读。第二就是学会与人交往,学校是同龄孩子聚集的地方,起码要学习和同龄孩子的交往,并通过模仿学习到父母没有教给自己的更多的品质。待在家里不能锻炼交往能力,过早与社会接触更不利于心身成长。学校还有第三个功能,不仅仅传授知识,还能教导做人的道理。学校会教导孩子成为有道德感的、正直的、对国家有用、符合主流文化价值体系的人,这是为了孩子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父母不管多么全能,也不能替代上述三个功能。

29.逆境中成长

父母闹离婚怎么办

我现在高三,再过九个月就要高考了,不过家里的气氛实在是糟糕透顶。因为爸爸爱喝酒,每次喝完酒,不是半夜回来,就是回到家里撒酒疯,要么就干脆不回来。他撒酒疯的时候,让我们做这个,做那个,在家里大喊大叫,弄得人心惊胆战的,心里不能平静。为此爸妈也经常吵架,这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有很多年了。

最近事情似乎变得更严重了,爸爸妈妈之间好像出现了第三者,可能也有一段时间了吧,可能是从爸爸耍酒风开始的。不久前因为家里有两个孩子,我和妹妹,我明年要上大学,妹妹要上高中,所以妈妈就决定开一个商店好赚钱供养我们,为此向银行贷了一笔款。刚开始营业不久,就有了第三者,现在离婚的话,在贷款的财产分割方面有一定的复杂性,再说即使离了婚,爸爸也会整天到妈妈开的铺子里闹,把客人赶走,这样一来,妈妈就很难照顾我们两个。再加上爸爸不肯离婚,又不能控制自己,还不愿意待在家,由此引发的种种矛盾,每天就以内战的形式在家里开打,要么就是两人分居不说话,要么就是大吵大闹。我在这样的环境当中只能忍着等事态平息,不过平息一阵子又会开始。

作为女儿,我非常希望他们能继续在一起生活。但是处于高三的我,这样下去就没有一点学习的情绪和自信了,所以我想让他们分开,离婚算了,因为他们之间的信任已经打碎了,打碎的信任是怎么也挽回不了的。不过因为面子,我也迟迟犹豫着没有对他们说,我不知道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说服他们分开才是最好的。

这个家庭的确出现了非常严重的问题,父母闹离婚,孩子又面临高考,还有一个妹妹要考高中,孩子觉得很困惑。事实上,为什么这个问题要由孩子来解决呢?这不是她的事情,这是父母的事情。她马上要高考,妹妹要中考,这两个孩子不应该卷入夫妻的战争。她应该把自己的位置搞好,自己只是一个孩子,不能够替代这个家庭去作决定。比如说她在信的后面说,她要怎么来劝他们分开最好,这件事情是不能做的。为什么不能做?如果劝爸爸妈妈离婚了,孩子一生都会有阴影,会觉得因为自己爸爸妈妈才结束了婚姻。

表面上看,孩子在高三学习压力大,家里太闹了,希望能平静一些,总觉得父母之间好像没有办法挽回了。但这只是孩子的观点,对一个十八岁的孩子来讲,他认为婚姻应该是完美、没有争斗、平衡的。但实际上,所有的婚姻都是现实的,都会有争吵、有冲突、有矛盾,婚姻有些时候,本身就是在矛盾中存在的。孩子不能认同现在的婚姻,和自己的年龄有关系,这个年龄的人认为一切都应该完美。实际上,不管是家里出现第三者,还是爸爸酗酒,这些问题可能很多家庭都存在,是不是一定要破裂,一定要离婚?这是大人的事,不是孩子的事,也不是孩子应该考虑的问题。如果她担心爸爸妈妈离婚,想做一些事情让父母和好,可以通过努力学习和优秀的表现来让父母感觉虽然婚姻不快乐,但他们养育的孩子是很棒的,给父母的婚姻增加好的感觉。

在婚姻里,没有客观的标准说怎样好,怎样不好。另外,作为男人或女人,如果自身个性有问题,嫁给谁或者娶了谁,婚姻都会有问题,很难说是对方不适合你,还是你本身的个性不适合婚姻。谈到酗酒,这个女孩说,爸爸酗酒造成了家庭矛盾,实际上,爸爸酗酒的原因也是很难说清楚的,他为什么要用酗酒来面对母亲?为什么只有酗酒以后才大吵大闹,难道是清醒的时候无法去面对妈妈?其实,很多问题都是父母间的问题,孩子并不能真正地理解爸爸酗酒的痛苦。

当然也有一种情况,就是父亲有依赖性的人格,或过于自卑,必须通过酗酒来让自己感觉到快乐。很多有社交恐惧的人都会通过酗酒来让自己觉得社交并不可怕,只有喝酒才可以和人交往。但更多的人是因为个性怯懦,要通过喝酒来让自己变得强大。比如说信上提到的父亲每次喝了酒以后,就对妈妈喊叫,或者对孩子们喊叫。我们要考虑到可能平时这个父亲当得很窝囊,不像父亲,酒只是他的一个武器,让他的人格发生变化,变得不那么压抑。不能说所有的问题一定都是从爸爸酗酒开始的,分析一个家庭要想到很多方面。尽管在信里面妈妈没有表现出问题来,一切都很好,对孩子有责任,对家庭有责任,但很难说妈妈的个性是不是存在着让男人无法适应她的东西。从这封信上不能看到更多的东西,只是从孩子的视角看到家里的冲突,必须深入到家庭才可能发现更多的信息。所以既然那么多问题搞不清楚,就不能够鼓励孩子去促进父母离婚。

其实协调父母的关系并不是孩子的责任,孩子必须完成自己的首要任务。一个人在一个时间段里,会有一个当下的任务,这个孩子目前的任务就是准备高考。这个时候她应该有 屏蔽 ,爸爸妈妈吵得厉害,她可以多在学校学习,晚上晚些回家,躲过父母吵架的高峰期。一般吵架的高峰期都是在傍晚,傍晚人都比较焦虑、紧张,一天的劳累要释放。过了傍晚,十点回到家里,基本上父母累了,也不吵了。现在很多高中都提供自习,这个女孩应该尽量利用一些客观环境来摆脱家庭环境的干扰,这才是她要做的事情,甚至可以住校,或者借住在亲戚家里,因为爸爸老是喝醉酒,喝醉酒的人会缺乏尊严、理性,搞出很麻烦的事来,孩子可以采取回避的方法,高考完了再说。

看得出来,这个女孩很善良,她很爱爸爸妈妈,虽然她说支持离婚,实际上是希望爸爸妈妈和好。她前面说了, 我是希望爸爸妈妈和好,但是他们吵成这个样子,只有离婚而已 。对这个女孩而言,现在要看清楚自己在家庭里面的位置和自己要担当的责任,而不是去决定爸爸妈妈能不能幸福。如果想让爸爸妈妈有幸福感的话,唯一要做的就是自己考上好大学,让周围的人羡慕,使爸爸妈妈获得补偿, 尽管婚姻不好,但是我们的孩子不错 ,这样的话,才能让爸爸妈妈从困境中走出来。如果卷入爸爸妈妈的争斗里面,比如说,支持离婚等于是站在妈妈的立场上,爸爸会更孤独,喝的酒更多,酒风撒的也会更多。如果她站在爸爸的立场上,势必会跟妈妈作对。如果她来到我的诊室,我会让她首先离开矛盾,不要卷入,卷入的结果是使问题复杂,不是使问题简单。这是父母两个人的矛盾,跟周围人没有关系,最简单的矛盾最好解决,如果卷入的人太多,就会很难解决。如果这个女儿说离婚很好,解决问题时父母就会考虑女儿的感觉,这样就把问题复杂化了。

从这个家庭来看,妈妈给她的情感是够的,妈妈还是关心她的,只是被爸爸纠缠得关心不上而已。这个家庭也有很多积极的东西,应该说,对这个女孩而言,要获得真心的情感并不困难,她应该把这个家庭的矛盾 打包 ,不要替代父母去思考婚姻的问题,而应把矛盾暂时打包,搁在自己内心的一个地方,做一些利于疏解家庭矛盾的事。比如说,努力地学习,照顾妹妹,分担家庭的压力,尤其是管理妹妹。妹妹要中考,可以带着妹妹一块儿自习,或者帮妹妹解决晚饭,尽可能地分担一些家庭的责任,使父母的冲突减少。事实上家庭冲突都是由小事引起的,比如说孩子没有吃上饭,可能就是父母吵架的根源。所以说孩子也应该做这样的努力,尽量让自己多一点时间分担家庭责任,好好学习,管理妹妹,这样对矛盾的解决才是有好处的,如果孩子自己表现不错,父母就比较容易接受婚姻。

李子勋支招:躲开家庭矛盾

青春期的孩子,遇到父亲酗酒、家庭有第三者的问题,会不会影响以后的生活?

当然会的,一个酗酒的家庭对孩子的个性成长会有很大的伤害,因为酗酒的人是一个低自尊的人,父亲没有尊严,会做一些孩子觉得很丢脸的事。喝醉酒躺在街上,骂人,衣冠不整,孩子小时候会觉得这是家庭的耻辱,内心会有困境,他无法欣赏父亲。如果无法欣赏父亲,他以后就无法对权威认同,有时候在管理方面也会出现问题,要经过很长时间的修复。

关于家庭矛盾的问题,对孩子来讲,最好把对父母问题的思索放在一边。要对自己讲, 这不是我现在应该思索的

问题,现在应该管理好自己,让自己全力以赴地投入到我的主要任务当中,那也是帮家庭分担责任 。其实我们都希望每个人的成长过程顺利,如果在这个过程中遇到的挑战比较多,就要把挑战看成是激励自己的力量,把困难看成是力量而不是阻碍,会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在遇到困境的时候,把困境看成是阻碍,就会真的受到影响。但如果喜欢接受挑战,比如说遇到父母吵架就离开,把时间利用起来,到学校去学习,得到更多学习的机会,就能把挑战变成机会,更容易获得成功。

父女亲情的诗由小学生作文网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排行: 2016拜年词 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