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送别诗的成长历程现代文阅读
文档大全 > :古代送别诗的成长历程现代文阅读是由小学生作文网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古代送别诗的成长历程现代文阅读的正文:
古代送别诗的成长历程现代文阅读一
《诗歌鉴赏和现代文阅读答题要点》
诗歌鉴赏简答题
■第一种类型:分析意象类(意象即诗中描写的人、景、物)
常式问:这首诗歌营造了哪些意象?
变式问: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或: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如果你想更多了解高考最新动态,敬请关注“高考直通车QQ空间”微信号80796072,每日为您推送最新高考资讯。
注意诗歌中有固定含义的意象:
芭蕉 常常与孤独忧愁、离情别绪相连,凄凉之意;
班马 班马为离群之马,后送别诗多用此抒发惜别之情;
暴雨 象征热情或残酷,荡污秽的力量;
抱柱 比喻坚守信约;
冰雪 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足球比赛作文草 ①表现生生不息和希望 ②表现荒凉、偏僻③象征地位、身份的卑微;
草木 以草木繁盛凡尘凄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蝉 以蝉比品行高洁;
长亭 陆上的送别之情;
尺素 指代书信;
船 漂泊、无拘无束,自由旷达;
春风 表现希望、旷达、欢娱、得意;
丁香 指愁思或爱恋情结;
东篱 高雅,洁身自好;
杜鹃 哀怨、凄恻、思归或冤魂悲鸣表;
芳草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
飞鸟 空远;
浮云 表现游子漂泊、飘零;
孤灯 孤苦、羁旅凄凉,思乡怀人;
古琴 知音;
关山 关塞山河,指边塞;
寒蝉 悲凉、离愁别绪;
禾黍 表黍离之悲,对昔盛今衰的感叹;
红豆 即相思豆,是男女爱情的信物常象征爱情或相思;
鸿鹄 比喻志气高远的人;
鸿雁、雁书、雁足、鱼雁等指书信;
红叶 传情之物;
黄粱 表现虚幻的事或欲望的破灭;
黄叶 象征新陈代谢或表现美人迟暮;
菊花 象征隐逸、高洁、脱俗、高雅;
昆山玉 人才;
阑(栏)干 象征着思念、寂寞、离愁;
兰花 象征高洁、美好;
莲 “怜”谐音双关,借以表达爱情;
流水 叹惋、时间流逝;
柳营 军营;
楼兰 西域古国名,表现卫国立功;
露 比喻人生短促、生命易逝;
绿叶 表现希望、活力;
梅花 象征高洁或不屈不挠;
梅子 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
牡丹 表现富贵、美好;
木叶 表现惆怅落寞的心境;
关于数学的作文南园 泛指花草园林;
南冠 囚犯;
南浦 水边送别之情;
浓云 表现愁肠压抑;
羌笛 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羌笛的凄切之音常常让征夫怆然泪下,
胡笳的作用与此相类似;
琴瑟 a、比喻夫妻感情和睦 b、比喻兄弟朋友的情谊;
青鸟 指代情人的使者;
秋虫 凄凉;
秋雨 忧愁;
桑梓 家乡,表现怀乡之情;
沙鸥 表现人生的飘零或伤感愁怀;
水 绵绵愁思;
水仙 象征冰清玉洁;
霜 象征人生无常易老,表前路坎坷;
松柏 高洁、坚强、坚贞或富有生命力;
太阳 表现希望、活力或时光流逝;
桃花 形容美女的容颜;
吴钩 佩带的刀剑,看吴钩,建功立业的抱负;
梧桐 表现寂寞惆怅、凄苦凄凉悲伤;
乌鸦 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不祥之物或比喻小人、凡夫俗客; 西风 表落寞、惆怅、思归、烘托衰败;
蟋蟀 又名促织,怀念征人惆怅之感;
夕阳 比喻年老或表现失落、悲叹沧桑;
细雨 表现生机、活力或缠绵的友情、爱情;
雪 象征纯洁、高洁或表环境的恶劣;
燕 温情、惜春、爱的思念、沧桑、漂泊、信;
阳关 古地名,指代离别送行的歌;
杨花 象征离散;杨柳 表现离情别恨或柔情;
鹰 表现刚劲、自由或大志;
鱼 表现自由、闲适;
玉 象征高洁、脱俗;
鸳鸯 常喻夫妻,表现夫妻情深;
猿啼 象征悲伤的感情;
月亮①象征人生的圆满、缺憾②表现亲人的团圆、分离③寄托思乡、思亲之情④表现旷达、潇洒,美丽 ,冷清;
鹧鸪 烘托荒凉破败或惆怅落寞;
珍珠 表现美丽、纯洁无瑕;
烛 相思、别愁;
竹 象征正直、不从俗、向上、有气节;
竹林 闲趣、隐逸
■第二种类型:分析意境类(意境=意象+情感)
常式问:这首诗歌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
变式问: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 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答题模式:①找出诗中的物象、意象;②展开联想和想像,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③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能用两个双音节形容词概括出来,如:雄浑壮阔、恬静优美、孤寂冷清、萧瑟凄怆等;④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
A. 意境(氛围)特点术语有:
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雄奇优美生机勃勃,富丽堂皇,肃杀荒寒瑰丽雄壮,虚幻飘渺凄寒萧条繁华热闹等。
B. 思想感情术语:
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第三种类型:分析主旨型(含情感及寄寓义) 答题模式:①分析具体诗句写了什么;②抒发了什么情感,暗寓了什么。
诗歌就题材(内容)的不同,可分以下8类,据此可了解诗歌主旨:
⑴咏史怀古诗:凭吊古迹古人来借古讽今;或感慨昔盛今衰,今不如昔;或渴望像古人一样建功立业。(写古迹古人,多用典故)
⑵托物言志诗:不直接表露思想情感,而是运用比喻象征拟人手法把自己的理想和人格融入一物象中。(常有松、竹、梅等意象)
⑶边塞征战诗:或抒写报国立功壮志;或征夫思家的思念;或对开边拓土穷兵黩武的统治者的讽刺和规劝。
⑷羁旅思乡诗:写游子漂泊的羁旅愁苦;或所见所闻所感触发的思念故乡的乡愁。(常有月、柳、雁、书信及梦境幻觉的描写
⑸送别留念诗:或表达别时留恋;或表达别后思念;或表白理想信念;或表达彼此勉励。 ⑹田园山水诗:借写山林田园的闲适美好,表达对世俗与现实的不满、向往宁静平和的归隐思想,或表达自己遗世独立,保持节操品性的情怀。
⑺即事感怀诗:或忧国忧民;或反映离乱;或渴望建功立业;或仕途失意闺中怀人;或讴歌河山。
⑻闺怨闺愁诗:或表达对戍边丈夫的思念,或写春光(青春)易逝,光阴不再的感伤,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
■第四种类型:表达技巧类(着眼于全篇整体或局部)
古代送别诗的成长历程现代文阅读二
《2015呼伦贝尔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5呼伦贝尔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5年呼伦贝尔市高考模拟统一考试(二)
语 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由于生产力不发达,古代交通工具一般只有两类:一类是陆路的车马,一类是水路的舟船。正如南朝梁江淹在《别赋》中所写:“船凝滞于水滨,车逶迟于山侧;棹容与而讵前,马寒鸣而不息。”古代送别诗词中出现的“长亭”和“南浦”意象,就与运用这两类交通工具出行密切相关。
秦汉时期,自两京始,在车马所行的官道两旁,已经开始设置邮亭与驿站。邮、亭、驿的设置在功能上是有区别的。唐代颜师古为《汉书》作注时说“邮,行书舍也”,可见邮是负责递送文书的机构;而《汉官旧仪》中记载“亭长持三尺板以劾贼,索绳以收执盗”之语,可见亭的职能是抓捕奸盗。驿站的设置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一个古代制度,驿的功能主要是递送朝廷文书或为朝廷任命的使者和官僚提供上任与出使的旅行服务。邮、亭、驿三者有区别也是有联系的,功能上有太多的重合,故有邮亭、邮驿、驿亭等复称。北周庾信在《哀江南赋》中说“十里五里,长亭短亭”,大多是文学家夸张之词,而非实录。《汉官旧仪》所载“十里一亭”、“五里一邮”,并言邮亭相去“仅二里半”,汉代也未曾付之实施,这么密集的邮亭,得有多少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朝廷与民间的负担又是多少,可想而知。但长亭短驿,在中国古代交通体制中确实长期存在。《说郛》中记载了宋人一首打油诗:“白塔桥边卖地经,长亭短驿甚分明。如何只说临安路,不数中原有几程?”这首打油诗就道出了中原地带有“长亭短驿”这样一个事实。
古代诗人们在南方写的诗词和在北方写的诗词,其所选用的意象形成的意象群显示出明显的差异。在古代送别诗词中,这种差异同样存在。南方作家所写的送别诗词,长亭、短亭、阳关、古道等意象,相对较少。如《楚辞》中,“长亭”“短亭”等意象的用例几乎没有;相反,与河流相关的“浦”或“南浦”的意象却极为常见。这种现象,与中国南北不同的地理特征紧密相连。
屈原是南方诗人的代表,其赋中多见“浦”字,《九歌》中有“望涔阳之极浦”之语,《离骚》中也有“送美人兮南浦”之句。对于“浦”,《说文解字》解释说:“浦,水滨
也。”《风土记》说:“大水小口别通为浦。”这里有大小河道分流处,理所当然成为舟船停泊之所。“南浦”是什么时候开始演变为水路送别诗中比较固定的意象,据初步考察,或与屈原的“送美人兮南浦”这一名言有很大关系。但使“南浦”这一意象和送别情怀形成比较固定联系的,完全得力于南北朝诗人。如江淹《别赋》中说“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谢朓《送远曲》诗中也有“北梁辞欢宴,南浦送佳人”的诗句。唐诗宋词中,“南浦”意象俯拾皆是,王维《送别》诗曰“送君南浦泪如丝,君向东州使我悲”,李白《赠汉阳辅录事二首》诗曰“南浦登楼不见君,君今罢官在何处?”,柳永《倾杯》词曰“离宴殷勤,兰舟凝滞,看看送行南浦”。就这样,一代一代的诗人承继屈原这一手法,不断将离愁别绪的文化因子,添加到“南浦”之上,以致使“南浦”这一意象成为送别之地的代名词。李贺《黄头郎》诗曰:“黄头郎,捞拢去不归。南浦芙蓉影,愁红独自垂。”清人王琦注曰:“南浦,送别之地。”叶葱奇也注曰:“古人送别之地多称南浦。”
(节选自2015《古典文学常识》第1期)
1.下列关于原文一、二两段内容的理解与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送别诗中经常出现“长亭”和“南浦”意象,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古代生产力水
平低下。
B.邮、亭、驿功能有别,邮负责传递文书,亭主司奸盗,驿则兼有传递朝廷文书和保 障官员出行之责。
C.汉制规定,十里一亭,五里一邮,邮亭相距要近,实际上汉朝没有能力完成如此密 集的交通设置,但文人在作品中对此多有夸大。
D.《说郛》中记载了一首宋代人写的打油诗,提及宋代在中原地区也设置了长亭短驿的
事实,说明这种交通体制确实长期存在。
2.下列关于“南浦”这一意象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南方作家所写的送别诗中经常出现与河流有关的“浦”或“南浦”等意象,这与南方
交通多走水路、多用舟船有关。
B.屈原的《九歌》和《离骚》中有关“浦”的诗句赋于“浦”以文学的内涵,而《说 文解字》和《风土记》则赋予它以地理的意义。
C.“南浦”与送别产生固定联系,源于屈原,得力于南北朝诗人,在唐诗宋词已经成为
极其普遍的文学现象。
伽蓝记D.“南浦”从一个地理名称升华为文学意象,历代文人的文学创作活动起到了关键性作
用,赋予它以离情别绪的文化因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南朝梁江淹《别赋》中的文句,引发了人们对“长亭”和“南浦”等意象的文化联想,
生发了与“别”相关的情愫。
B.诗人们在南方写的送别诗多选取“南浦”一类的意象,在北方写的送别诗则多选取 “长亭”“短亭”等意象。
C.文中多处选取屈原的诗句,来论证“南浦”的文学内涵,缘于屈原是南方诗人的代 表,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D.唐代李贺的《黄头郎》中的诗句“南浦芙蓉影”中的“南浦”意象已经定位为送别 之地,后人对这种理解也多认同。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郑雍,字公肃,襄邑人。进士甲科,调兖州推官。韩琦上其文,召试秘阁校理、知太常礼院。英宗之丧,论宗室不当嫁娶,与时相忤,通判峡州,知池州,复还太常礼院,历开封府判官。
熙宁、元丰间,更制变令,士大夫多违己以求合,雍独静默自守。改嘉王、岐王府记室参军。神宗末年,二王既长犹居禁中雍献四箴规戒且讽使求出外邸。凡在邸七年,用久次,以转运使秩留。宣仁后知其贤,及临政,擢为起居郎,进中书舍人。
邓润甫除翰林承旨,雍当制。制未出,言事者五人交章攻之,换为侍读学士。雍言:“二职皆天下精选,以润甫之过薄,不当革前命;以为奸邪,不当在经幄。今中外咸谓朝廷姑以是塞言者,如此则邪正何由可辨,善恶何由可明?若每事必待言,是赏罚之柄,不得已而行,非所以示信天下之道。”润甫仍为承旨。周穜乞以王安石配享神宗庙,雍言:“安石持国政,不能上副属任,非先帝神明,远而弗用,则其所败坏,可胜言哉!今穜以小臣辄肆横议,愿正其罪。”从之。
使契丹还,徙右谏议大夫,言:“朝廷重内轻外,选用牧伯,罕辍从班,以伐阅轻浅者充员,不复为来日虑。愿自今稍积资望,以渐试之。”吴中大饥,方议振恤,以民习欺诞,敕本部料检,家至户到。雍言:“此令一布,吏专料民而不救灾,民皆死于饥。今富有四海,奈何谨圭撮之滥,而轻比屋之死乎?”哲宗悟,追止之。侍御史贾易沽激自喜,中丞赵彦若懦不自立,雍并论之,遂罢易,左转彦若,以雍为中丞。雍辞曰:“中丞以臣言去而身承其乏,非所以厚风俗也。”不许。
刑部谳囚,宰执论杀之,有司以为可生,不奉诏,得罪。雍言:“是固可罪,然究其用心,在于广好生之德耳,若遽以为罪,臣恐邻于嗜杀。今使有司欲杀而朝廷生之,犹恐仁恩德意不白于天下,而况反是者哉!”哲宗嘉纳,囚遂得生。
元符元年,提举崇福宫,归,未至而卒,年六十八。
节选自《宋史•列传 第一百一》
4.对下列句子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以转运使秩留 秩:官阶。
B. 以润甫之过薄,不当革前命 薄:轻微。
八年级上册英语作文C.以伐阅轻浅者充员, 伐:惩罚。
D.哲宗嘉纳,囚遂得生 嘉:赞赏。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二王既长犹居禁中/雍献四箴/规戒且讽/使求出外邸
B.二王既长/犹居禁中/雍献四箴规戒/且讽使求出外邸
C.二王既长犹居禁中/雍献四箴/规戒且讽使/求出外邸
D.二王既长/犹居禁中/雍献四箴/规戒且讽/使求出外邸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郑雍任人唯贤。在兖州推官的任上,曾上表推荐韩琦,韩琦官至试秘阁校理;在邓润 甫的任免上,他力排众议,使邓润甫得以担任翰林承旨一职。
B.郑雍凡事从大局出发。认为朝廷用人“重内轻外”,不利于国家长远利益,应该逐渐积
累资质和威望;在救灾和清查户籍的问题上,主张把救灾放在首位。
C.郑雍忠直守正。在国家法令多有变更的情况下,他不违心地去迎合,静默自守;他坚 决反对王安石配享神宗庙;弹劾侍御史贾易和中丞赵彦若。
D.郑雍为政有好生之德。在审理囚犯的时候,刑部与下属官吏产生分歧,刑部判定囚犯 死罪。郑雍支持下属官吏,主张要弘扬好生之德,最后囚犯得以活下来。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非先帝神明,远而弗用,则其所败坏,可胜言哉!
(2)雍辞曰:“中丞以臣言去而身承其乏,非所以厚风俗也。”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在金日作三首(其一)① 宇文虚中
满腹诗书漫古今,频年流落易伤心。
南冠终日囚军府,北雁何时到上林。
开口摧颓②空抱朴③,胁肩④奔走尚腰金。
莫邪利剑今安在,不斩奸邪恨最深。
古代送别诗的成长历程现代文阅读由小学生作文网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