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心唤醒
林黛玉的破碎,在于她有刻骨铭心的爱情;三毛的破碎,源于她历经沧桑后一刹那的明彻与超脱;凡高的破碎,是太阳用黄金刀子让他在光明中不断剧痛;贝多芬的破碎,则是灵性极致的黑白键撞击生命的悲壮开章。但破碎了又有什么关系?只要我们能把心唤醒,希望仍在我们心中。
陶渊明,我国东晋文学家。他虽身在官场可心却向往着质朴的田园生活。面对着污浊的官场和所谓的功名利禄,他发出了“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的悔恨之意。他在污浊的官场中唤醒了自我,唤醒了他那“性本爱丘山”的情怀。他同时也明白了自己的放浪与清高注定不能见容与黑暗的衙门。于是便有บ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千古佳句。当他走出官场走向自然时,他有一种“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欣然之意。面对田园生活的辛苦劳作,他有一种“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的不悔之情。
范仲淹,北宋中期的改革家。由于北宋中期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不得不进行改革。范仲淹被任命为参知政事,进行了“庆历新✫政”改革。他为改革废寝忘食,为了挽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百姓,他的眉头总是紧皱着。然而由于改革触动到了一些官僚大地主的利益,范ป仲淹便遭到了这些人的迫害。面对这种黑暗的社会现实,他迷惘,愤懑。但他依旧在这种环境下,把自己的心唤醒,他高声吟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壮丽篇章。他虽被迫左迁,却依旧关心管家大事,真所谓“作文殿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他“不以物喜,不一己悲”,面对挫折,他淡然面对。他寄情于写诗作文章,如今才有如此多的壮丽诗篇,为文学界作出了巨大贡献。
陶渊明世俗浊流的流淌,他没有随波逐流,他甘愿做花中君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他感伤时事,忧国忧民,内心难免有壮志难酬之感。他“不为五斗米折腰”,他能在黑暗的世事中on个唤醒自己的内心,为保持自己的高风亮节,不惜隐居山林。范仲淹,为祖国烦恼,为人民担忧,不因为自己的利益而放弃大家的利益。在他身上折射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高尚品质。他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望天上云卷云舒,坦荡平静。
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能像他们一样,不贪图富贵,不爱慕功名,不迷恋利禄,但却依旧能忧国忧民。那么社会就不会有那么多的贪官,私吞公款,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冤假错案,更不会有那么多的不公平现象。那么社会就会变得和谐美好,所谓“大同”也。
杜甫、陆游壮志难酬,但他们把心▲唤醒,写下无数千古诗篇;唐太宗在所谓的“美言佳话”中,把心唤醒,成为一代明君,创下“贞观之治”;鲁迅在黑暗的社会中,把心唤醒,弃医从文,成了堪称民族脊梁的中华文学之魂。
纵观古今,“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无数英雄人物,即使身处困境,依旧可以把心唤醒,转逆境为顺境,坦然面对。无论何时何地,只要能够把心唤醒,希望依旧在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