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保卫战观后感小学
【篇一:灵魂的洗礼】
傍晚,窗外传来一阵秋风,风轻柔地拂在我的脸上,令我心旷神怡。我斜卧在沙发上,左手拿着一袋薯片,右手握着一杯酸奶,双眼凝视着电视机,悠闲地观看着《宜昌保卫战》。突然,电视里传来了一阵刺耳的轰炸声,打破了这温馨的画面。
我倏地一下从沙发上坐了起来,睁大双眼,紧握双拳,揪心地关注着战事的发展。敌人的飞机在我军的上空肆意地扔炸弹,天空像暴雨即来时那样漆黑一片,战场上铺满了战士们的躯体,四处硝烟弥漫,战火在疆场上不断蔓延……战争发展到了白热化,敌军和我军都弹尽粮绝了,战士们都冒着生命危险,抱着必死的决心,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肉搏战。战士们不顾一切地冲向敌人,跑在前面的战士倒下了,后面的人就抓起他的枪接着跑。战士们含着泪水从战友们的尸体上跨过,一个倒下了,另一个就替上去,战火不停息,他们的战斗就不会停息。有的战士浑身划得稀烂,但在倒下去的一刻,还高喊口号,悲壮极了!
电视画面里,炮声、枪声、叫喊声弥漫着战场,面对敌人对我军发起的一次又一次的进攻,顽强的士兵奋力地抵挡着,虽然我们的武器没有敌人的先进,但是,战士们拥有顽强的意志。靠着这顽强的意志,日军的战斗力和士兵被我们一次又一次削弱和减少;靠着这顽强的意志力,我军从敌人手中夺回了宜昌,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看完《宜昌保卫战》,我凝视着胸前的红领巾,默默地低下头,心中不禁暗暗自责,战士们不畏困难不惧艰辛的精神一定要铭记在心。比起战场上遇到的困难,我们学习上遇到一点困难又算得了什么呢?想到这儿,我拿起扔在一旁的奥数题,认真地钻研起来……
【篇二:《宜昌保卫战》观后感】
这几天我正在看一部新的电视剧,名叫《宜昌保卫战》。这部剧是一部战争片,刚好,我挺喜欢看战争片的,所以我每天都要准时观看,想知道宜昌的历史故事吗?那就听我一一道来。
《宜昌保卫战》以1938年著名的宜昌大撤退为故事发端,结束于1943年成功的石牌保卫战。中间镶嵌进194¿0年著名的枣宜会战,1941年宜昌军民发起的收复宜昌反击作战。前者有张自忠名将战死沙场,壮烈殉国;后者有日军第13师团师团长内山英太郎被打得留下遗书,差一点剖腹自杀。全剧由四大板块结构故事构成,以层层递进、重重压抑,最后反戈一击、形势逆转的戏剧结构形式,完美演绎了“民心不失,国门不倒”的本剧主题思想与深刻内涵。
中山舰殉难后受伤的抗战伤兵胡宜生,回宜昌养伤时正赶上宜昌大撤运。在号称“东方的敦刻尔克大撤退”行动中,胡宜生结识了共产党,并在共产党的感召下积极组织宜昌社会各界全力投入大撤运工作,使大撤运奇迹般地完成。胡宜生在成为宜昌英雄的同时,也赢得ผ了土家妹子成四妹的爱情。随后,胡宜生随江防军驰援枣宜会战,亲眼见证张自忠为保宜昌而舍生取义战死疆场,深感震撼。宜昌沦陷后,胡宜生拉起一支以土家族划夫队为主的民间武装,号称红旗营,不断袭扰打击日寇。1943年,日寇发起鄂西会战,目标直指长江天堑石牌要塞,妄图拿下石牌,威逼重庆。胡宜生在中共地下党的指导下,率领民间武装,通过广泛发动群众,运送粮食与武器弹药,积极支援江防军作战,在被誉为“中国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石牌大战中大败日军,从而谱写了一曲“民心不失、国门不倒”的抗日壮歌。
我们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要不是当初那些革命英雄,奋死抗战,我们现在哪过得上这样的幸福生活。向为了祖国不惜生命的抗日烈士,敬礼!
【篇三:《宜昌保卫战》观后感作文】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近期播出的《宜昌保卫战》再现中华民族众志成城、共御外敌的抗战精神。这部剧主要是以1938年“宜昌大撤退”及1943年“石牌保卫战”两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讲述了发生在宜昌的可歌可泣的抗战故事,谱写了一曲“民心不失、国门不倒”的抗战壮歌!看了这部剧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让人热血沸腾,感动不已。
宜昌素有“川ม鄂咽喉”之称,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抗日战争时期,宜昌更成为了悬系中国命运的咽喉。作文南京沦陷后,通向四川的通道就成为了抗战的重要运输线。为了保护国家工业的命脉,为了抗战后方的补给充足,为了大转移,卢先生不顾利益得失,纵是损失惨重,倾家荡产,也要保证大转移的顺利完成。他说的一句话让我非常感动,“国难当前,就不要顾及个人得失,只要国家在,一切都可以重来。”这句话将卢先生那份为国家、为民族可以牺牲一切的爱国之心表现得淋漓尽致。
海军出身的胡宜生受命担任码头的调协官,为了保证大转移的顺利完成,面对重重困难,他毫不退缩,一次又一次的化解了各种危机。后来,他又不畏牺牲,毅然奔赴抗战第一线,在石牌保卫战中大败日军,充分展现了那个时代无数中国军人浴血奋战的风采。还有宜昌本土土家族姑娘四妹,为了大转移,为了抗战的胜利,舍小家、顾大家,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民众的力量是不可小视的。
他们这种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继承他们这种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精神,好好学习,做一个合格的接班人,将来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做出更大的贡献。
【篇四:我所热爱的这片地】
她美丽富饶,依山傍水。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在古时候就是兵家的必争之地——宜昌。如今的宜昌繁华美丽,神奇秀美的景色吸引了许多前来游玩的游客。不愧我国北魏的地理学家都忍不住赞美她,写下名篇《三峡》。说到三峡,不得不提起,这个举世闻名的水利工程——三峡大坝。
前几日,我观看了革命战争题材电视剧《宜昌保卫战》。看完后我对我的家乡又多了一份热爱,对那些 ツ为保卫家园,卫国土的革命先辈由衷的产生敬佩之情。
宜昌这座有着两千七百多年历史的荆楚名城,素有川鄂咽喉之称。她是长江穿越武汉三镇,唯一能够大规模储存运输物资和人员去往重庆的水路中枢。可想而知宜昌对战事的重要性。
在宜昌保卫战中让我记忆深刻的是胡宜生和卢作孚。胡宜生,一个有胆识、有正义、仁义的真军人。他无时无刻的关心着百姓,至始至终永远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早已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他敢越级告状,只为把江防工事做好、做坚固。他不想真正让战争真正打响时,我方的战士不但没有得到保护而造成危险。他多次险遭恶人毒手谋害但均未得手!
卢作孚,一个忧国忧民的爱国人士。大转运时他尽心尽力要在四十天内吧几十吨的物资转运到重庆。赶在将要到枯水期时顺利转运!他是我国工业命脉之保障,是国家坚强的后盾。他体谅民众,在民众面前不摆架子。他舍得把自己辛苦经营的名生公司,亏空也要把大转运搞下去,他不贪生怕死,不赚国难财!
“飞石流啊,开满花啊,家乡话啊,不害怕啊,穿恶浪啊……”这首振奋人心的纤夫号子依然回旋在耳边生生不息。这是一群坚强的土家族人,这是一群豪迈的男人!
这是我的家乡,她的影子,是我内心中最美的一道风景!
【篇五:荧屏上的红色】
随着一声惊天的炮响,只见电视大屏幕上方被炸出了巴掌大块的血痕,慢慢扩散,慢慢侵蚀吞噬了整个屏幕,这红,红的那么夺目,那么耀眼。
国庆期间,我观看了一步革命题材电视剧《宜昌保卫战》,其中关于“石牌保卫战”的内容让我记忆尤深。
石牌保卫战是一场震惊世界的真实抗日历史事件。主人公胡宜生带领着家人、朋友一起去打击侵略者。胡宜生策马扬鞭来到驻守石牌的十一师。在他的带领下,全体同志对着石牌崖闭宣誓:竭力死守,血战到底。那气壮山河的态势直冲云霄。在与日寇古贺一郎的决战中,胡宜生不顾自身安危,率部杀入敌人战营,最终战胜了日寇。战场一片狼藉,横尸遍野,鲜血满地。
大撤退行动中,胡宜生积极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那一刻,我看见了他宣誓时锐利的眼神坚定的目光,看见了中国共产党党徽在他脑海中的成像,看见未来一路披荆斩棘的斗争态势,看见了枪林弹雨中身负重伤却依旧昂首挺立冲锋向前的身影,看见了火红的五星红旗在九州大地上迎风飘扬。
石牌保卫战是中国抗日史中为数不多的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战例,也是中国抗日战争局面的一个大的转折点。它,应该,也值得被铭记。
如若国将不国,我们又何以为家?荧屏上的红色革命热潮,它就像一枚战鼓,一次次警醒着我们,就像一面镜子,使我们牢记历史,珍惜当下。现在的我们生活在太平盛世,未曾经历过风雨坎坷,未曾体味过生死攸关,唯一能做的便是用功读书,不为救国救民于水火为难之中,只为从点滴做起争做光荣自强的国人,只为尽自己所能振兴中华。
【篇六:《宜昌保卫战》观后感】
《宜昌保卫战》讲述了一段可歌可泣的宜昌抗战史,它将“宜昌大撤退”前后的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搬上舞台,也让我深深地感到了作为宜昌人的自豪。
整部剧让我心潮澎湃,难以忘记。特别是剧中的男一号胡宜生跋山涉水,在烽火连天的岁月里,他率领民众参与了艰苦卓绝的宜昌大撤退,让震惊中外的宜昌大撤退奇迹般成功了,我的敬佩之情也油然而生。
随着剧情的进展,我才了解到胡宜生集结的民众军队没有精良的武器,没有经过正规的训练,甚至还在一路上产生不少意见分歧,内部冲突不断,有些将士鲁莽冲动,看着看着,我不由得紧张起来,越来越担心,让人不敢相信的是他们一路披荆斩棘,竟然取得了胜利,太不可思议了。
抗战中的两位女子让我记忆犹新,一个叫“成四妹”,一个叫“江美云”。成四妹出生在一个水运家庭,她在一次次艰难险阻中成长着;江美云有着钢铁一样的意志,矫健的身手,她时而冷傲,时而清秀,丝毫不逊于男儿。我深深地为之折服,深深地敬佩着这些女性。
宜昌军民在抗战的血泪史里,抛洒着宜昌儿女的一腔热血。我们一定不忘家仇国耻,振兴宜昌大好河山。
【篇七:《宜昌保卫战》观后感】
电视屏幕上正在播放《宜昌保卫战》,情节跌宕起伏,画面扣人心弦,我怀着无比庄严、沉重的心情坐在电视机前,视线紧紧地跟随在那一个个让我钦佩自豪、感动流泪的英雄儿女身上,我的人和心仿佛已随他们亲自上了战场。
日寇的飞机不停地狂轰乱炸,炮弹像密集的雨点落在江面上,掀起了滔天巨浪,一艘艘转运物资的船瞬间四分五裂,一个个同胞鲜活的生命在战火中消逝,血火纷飞的战场上英勇的人们不惧艰险、从容赴死捍卫国土和尊严;那一刻,我的泪水滚滚而下,心一阵一阵地刺痛,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揪住了一般……
屏幕上的画面不断地转换着场景,我思绪万千,宜昌大转运的情景总在我脑海里闪现,心灵再一次受到了爱国主义的洗礼,这部电视剧再次让我感到作为一名中国人我无比自豪。无数的先烈用他们的血肉之躯筑起了新中国不倒的钢铁长城,让我们生活在和平而美好的年代,也让我更明白和平来之不易,我们更要珍惜如今的生活。
现在,我们的家园不再有战争,国家繁荣富强,科技发达,我们可以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安心学习,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学习呢?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和平,我们不能忘记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我们要刻苦学习,牢记苦难的昨天,珍惜美好的今天,建设美好的明天,让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篇八:《宜昌保卫战》观后感】
近日里,我观看了《宜昌保卫战》,可以说,这真正存在于历史上的事件,反映了中国人民众志成城,共御外敌的抗战精神!
跨越艰难险阻过程中,激战中我看到了中国人民的精神财富,有苦有泪,挥洒热血汗水。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胡宜生,就算身负重伤,也依然抹不去他的坚贞不屈。四次保卫宜昌的过程中不断遭遇挫折,他的内心有过纠结和迷茫,最终浴火重生,成长为一个顶天立地的抗战英雄。
军统女特务江美云,尽管高冷,但依然显得那样骁勇善战,她的身上,不仅蕴含了作为女性的柔美聪慧,还潜藏着作为战士的刚毅。将所有女性应有的姿态全部隐藏,只是为了完成任务,保家卫国。
我们应该明白,现在的美好无忧先进的生活应当是千千万万祖辈放弃的生命财富,放下私情,才换来的未来,我们应当心存缅怀,不能忘记,
战争是惨痛ฒ的。中共地下党杨帆与多年不见的妻子擦肩而过却无法相认,社会的动荡不安,无数家庭为了抗战作出了牺牲,却彰显了中国人民的人性光芒。
宜昌我们不得不保,这片素有“三峡门户、川鄂咽喉”的土地,是多么重要,我为生在宜昌,长在宜昌而骄傲。
回头想想,荀子曾经说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我们作为老百姓的人们,也要努力,“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个国家的兴旺,除了关乎政府政治中央,也关系着老百姓。
历史中,有多少腐败的中央,但也依然有很多老百姓起来奋战。
现在的生活,我们没有战火硝烟,没有血泊残阳,更没有被迫上战场,厮杀的生命威胁!
我们不需要像先烈那样,但是至少我们应当要懂得它的来之不易,并牢牢铭记,尽力珍爱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