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阅读
等地铁的那五分钟里,去公众号里看一篇你文章;电梯里的一分钟里,刷一下微博热搜都在讲些什么。因为网络的发展,微博的140个字,朋友圈里偶然的某一句名人名言似乎已经成为了我们阅读的主要内容。因为生活中似乎那么忙,我们急着守着那个点儿在电视机前追剧,急着完成自己满满的日程表,生活中的时间于是被一把大刀划得七零八落,只有那些边角料被施舍给了阅读。
有些人甚至因为完美利用了这些时间而洋洋自得,认为自己收获颇丰。事实上,碎片化阅读有许多弊端,我们✪甚至都没有意识到,“浅”字是这些文章最大的特点,限于篇幅,碎片化阅ล读往往是蜻蜓点水,浮于表面的,正如微博上的社会热点,除了简单报导一下事件,所谓的“热度”基本上就是评论区里两派不同观点的人争吵不休了。然而,不论是哪一边,都只是直观的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如果花时间来阅读这些“无脑言论”倒不如自己✍默默地思考一下自己的观点,给自己的思想留一点时间。
“煽动性”往往是碎片化文章的一大特点。臭名昭著的“标题党”就是利用了“震惊……”这样的字眼十分有效地抓住了人们作文的眼球,然而令人“震惊”的内容却往往千篇一律,为了博人眼球,粗糙的观点通过语言的包装显得很有深度。最可⌛怕的是,因为碎片化的时间,我们往往很少停顿下来思考就全盘接受了。有些鸡汤说:“要信任朋友”,有些“智者”说“防人之心不可无”,于是我们摇摆不定,自以为学到了很多人际的技巧,而事实,这样单薄的观点都被绝对化了,碎片化的阅读仿 ヅ佛在人眼前蒙上了一层纱,蒙蔽了冷静的思考。
另外,碎片化阅读是散而无形的,不像学校里学到的知识是系统性的,是一张大网,条理清晰。碎片化阅读得到的内容是散落一地的纸屑,拼不起来也理不出头绪。很多人因为没有时间去真正读一本书,所以选择去读别人的书评,仅仅几分钟,我们就知道了故事的梗概和一些细节,可以在朋友面前夸夸其谈了,但实际上,我们对这本书要表达得主旨是什么却毫无头绪,我们拥有的是散乱的评论,而它们并不属于自己。
所以有可能的话不如挤一点时间出来,泡一杯茶花一段时间,认认真真地读一本书,去听一听作者的声音,而利用碎片化的时间“闭上眼睛,回味一下流淌在唇齿间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