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从一年一度的集市到大包小包的超市归来,从茶馆听说书到白天看报纸晚上看电视,如今我们更是动动手指商品便会快递到家,掌中一块屏览遍天下事。随着信息传播进入互联网时代,我们遇上了碎片化生活。
“碎片化”究其来源恐怕要提到社会阶层的变化了,正是它的碎片化催动了物质生产与信息传播的碎片化。从传统的封建礼教中挣脱,步入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新型社会,人们的经济生活与价值观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巨大转型。物质产品的丰富使我们从买粮凭票的计划经济中挣脱,而不断扩大的贫富差距与生活态度多样化更使我们的需求呈现出分众化的趋势。为了满足此般碎片化的消费需求,面向不同群体的物质产品自然❧应运而生。
碎片化的生活当然少不了精神层次上的,这主要表现在信息媒介上。传统报业的形态已无ห法满足读者管中窥豹的心理,大部分现ธ代人又难以静心阅读长篇完整的文字,于是就有了“震惊体”式博人眼球的标题,且热衷于提炼出事件的关键词使忙碌的看客匆匆作文掠过便能拼凑出始末。“多种媒体,一个声音”已✫不能提供读者所渴望的信息,而微博此类限于140字的短小自媒体似乎更能贴合不同受众,代表一种观点的利益族群把信息也分割成了碎片化的。
消费碎片化有利于便捷生活毋庸置疑,有途径寻觅适合自身的产品让不同社会阶层的人各得其所。但现代新闻媒体碎片化的写作方式优劣与否仍有待检验。它固然改变了模式化低感染力的传统新闻,但零碎的信息接收往往会使人眼花缭乱,而浮躁的现代人心态会使我们失去深度思考的能力。更为危险的是,这般见而不思极易使割裂的信息误导我们的行为认知,“键盘侠”便是受了片面言论却自以为是站在道德制高点发表空谈的人,稍微了解实情想必也不会如此令人啼笑皆非。
面对全球化的互联网服务所导致的无意识浮躁,我们或许更应该静下心来思考。遇上碎片化的生活,“丰富”已被“有效”的需求所取代,人生的最终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于滚滚洪流中截取所©需已成为我们的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