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碎片化消息支配的碎片化生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匆忙的工作学习生活之余,手机与网络成了我们唯一的消遣工具。也正因这余下的时间太过细碎,导致我们所看的消息和文章,也太过细碎。
于是碎片化阅读和碎片化生活产生了。与其说它是快节奏社会下必会催发出的产物,不如说它的产生,原罪在人——没有人的需求,也不会有它ก的出现。
也许碎片化阅读是有利的,毕竟没有半点好处的东西也不会存在在这个充斥着竞争力的世界上。碎片化阅读的优点显而易见,那就是它节省了人们的时间。看一本书需要很久,看一篇概述只需要五分钟。用五分钟的功夫就能读一本需要五天才能看完的书,何乐而不为呢?
也正是因为它这样的好处,才衍生出了碎片化阅读的一系列缺点。
因为它&ldqจuo;碎”,所以它势必很“杂”。网络世界就是一个大熔炉,碎片化阅读的信息也无法避免。杂乱无章的文章充斥着大量似是而非的消息,如果将这些内容全盘否定未免太过牵强,然而不假思索信以为真,也是不可取的。每天被我们浏览过的的文章与消息,经过我们自以为的甄别和处理之后进入了我们的大脑中,并自以为我们做了最佳的筛选,然而实际上呢?不得而知。
更让人摇头叹息的,则是碎片化消息令人堪忧的思维作文深度。近来在网络上持续升温走火的鸡汤文,就是在深度方面饱受争议的碎片化消息。对于这类鸡汤文,我一向敬而远之,因此难以说出它的好与坏来,但各类浏览器和新闻软件所推送的那些文章,实在是让人唯愿趋避。
前几个月,班级同学都非常喜欢拿搜狐新闻的标题开玩笑。“男默女泪”、“震惊”……诸如此类的字眼早已成了我们饭后的笑料,然而调侃™之余,我也总会忍不住思考:这样博人眼球而实质上❤毫无质量可言的碎片化消息,究竟是为什么而存在呢?也许是点击量的竞争让他们不得不采取这一系列让人惊觉“看不懂”的手段,然而这样的职业作风,和“新闻编辑室”中那些宁愿抢不到收视率,也绝不报虚假新闻的严谨的工作人员相比,实在相去甚远。
碎片化消息造福人类也误导人类,碎片化生活取悦人类也奴役人类。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中,“有所读有所不读”就成了我们的必备的修养。如果碎片化信息进一步占据我们的心灵甚至住到我们的精神生活,像朱自清、沈从文这样的文豪,想来也不会再出现了。
改变碎片化阅读,就从改变自身开始。从现在起➳,我不愿再做一个沉浸于走马观花式的碎片化生活中的人了,我宁愿做一个与时代脱节之人,也势必要享受慢而舒适美好的正统阅读与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