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视温存
温存与苦难,残酷与美好在故事中的界限往往没有那么分明。于是这两股力量之间的比例调和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给孩子编选故事时想要控好这个度,关键是要去权衡利弊,可更要思考的是:我们想为孩子传递什么?启蒙什么?
先从不少教育家的观点立足,他们认为启蒙书更应该给孩子传递世界的温存。强调启蒙是争议的所在,启蒙于一个人的思想乃像一个指明灯,它日里模糊却时刻在提醒掌舵人船要行驶ค的方向。它是扎根人内心最深处的信念,ด也是未来价值观形成的根基。而它是最稳固♀的也是最脆弱的,最长久也是最短暂的,它萌发于新生之时却伴随一生。孩子没有形成剔除好坏信息,区分正负能量的潜意识,这便是这一观点持有者的忧虑所在。
首先,这想法确实是无可厚非的,我们无法排除现实的阴暗面会对孩子的心态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我们更多地是想给孩子传递正能量,以乐观的心态面对未来。但我认为“温存”这个概念定位得太为模糊与笼统。什么是温存?讲人人互帮互助的故事?ฃ相亲相爱的一家人甜蜜的小生活?我觉得这个范围太过狭隘,犹如让孩子们坐在井里看头顶上的一隅美景。倘若作文他们爬出井发现爸爸妈妈在吵架,邻里小朋友彼此不打招呼又会怎么样呢?温存太过空泛化,带来的是美而不实的“别人家的故事”,并不会给孩子带来浓郁的幸福感,只是像喝白开水一般平淡无味罢了。事物有时是需要相辅相成的,残酷的存在更能映照出温存的真实感,在这一点上王安忆女士的话是经得起验证的。
她选择以不少表现“苦难”和“残酷”的故事来“澄澈地映照世界”,让孩子们在故事里成长。这与对立观点的基本差异在于:前者选择客观真实地表述,较为客观地叙述生活但突出温暖的力量,最后温暖战胜了困苦,是本质上的光明和暗黑两势力的抗衡赛。而后者是选择增加温暖的故事,减少残酷事件的发生概率、出现的频率。这是字眼在量上的增添与减少,并不不能真正☤传递出美好的力量。而王安忆女士用的言语十分精确,“澄澈地映照世界”。一是更大程度上清晰地还原现实的模样。二是注入美好的力量让孩子尽可能看见一个圆满明亮的结局。
我们想给孩子传递启蒙的是勇敢乐观地面对生活,那就应该告诉他们别人如何在困境中挫败困难,从而激励他们,而不是一昧传述空而不实的温存。